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的意见(106号文件)

合集下载

探讨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

探讨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

探讨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气象服务是指通过气象观测、预报、预警、气象抗灾等手段,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的一种服务。

在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中,气象服务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气象服务与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的关系。

首先,气象服务对于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因为农村气象灾害是一种自然灾害,大多数情况下无法避免。

而气象服务可以通过预报、预警等手段,及时提醒农民和有关部门采取应对措施,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

换句话说,气象服务可以提前预警,提高抗灾能力,从而减少灾害损失。

其次,气象服务还可以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

在农业生产中,气象因素是极为重要的。

种植、养殖等行业都需要合理利用气象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

而气象服务可以为农民提供天气预报、气象灾害预警和气象专家咨询等服务,帮助农民进行农业生产计划,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另外,在抗灾过程中,气象服务也可以提供各种技术支持,为有关部门提供灾后评估和灾情反馈等信息,为农民和政府部门提供全方位的农村气象服务。

第三,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需要全面的气象服务支持。

由于农村地区相对落后,防御体系建设相对缺乏,因此需要更全面、周到的气象服务支持。

当前,气象服务应该从简单的天气预报、气象灾害预警等服务扩展到预报、预警、监测、防治等服务领域,为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提供全面的支持。

通过建立并推广农业气象决策支持系统、气象信息服务平台、气象灾害智能监测等平台,提高农村防灾减灾能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加强农村气象防御能力的建设。

最后,建立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应注重信息共享。

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农村群众和政府部门提供信息和服务,提高灾害防御和经济发展的效能。

因此,各级政府、气象部门、农业部门应该加强信息共享,建立有效的信息交流渠道,将气象信息、农业信息、经济信息等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完善的信息共享体系,为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提供坚实的信息保障。

在新农村建设中加强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的思考

在新农村建设中加强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的思考
报提供基础资料 。 32 加强预警能力建设 。 . 建立农业气象灾害预警系统 十堰市主要农业气象灾 害有 : 春季低温连阴雨、 倒春寒、
针对十堰市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需求 , 托 依 基本气象业务系统 , 结合为农业服务的特种气象观测网 ,
开展为水产养殖 、 果园、 蔬菜 、 - 茶n N务的农业气象预报。 l - 大力提升“ 十堰农网” 为农业服务的综合能力 , 开展为农 业生产大户 、 涉农单位 和企业提供气象和农业信息的专 业服务 , 通过农村经济信息化 , 带动农业产业化、 规模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在我国进入新的历史
迫切 , 迅速建立多功能的防灾减灾体系是摆在气象战线
发展阶段 , 准确把握 国情 , 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 的艰 巨任 务 。 进现代化建设全局 ,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而做 出的重大 2 在新农村建设中如何深入推进气象灾害防御 战略决策, 是新时期党在保持农村各项工作实现持续 、 健 体 系建设 康、 可持续 、 又好叉 陕发展等一系列方针政策的继续和完 21 各级气象部门自身要提高认识 相对城市而言, . 农 善。气象工作与新农村建设关系密切, 农业作为较为脆 村既是相对的信息盲区, 又是灾害敏感区和易发区, 极易 弱的一个产业 , 气象灾害对农业和农村的影响很大 , 在新 受到气象灾害的影响和危害。随着农村经济 的发展 、 农 农村建设中加强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就显得十分 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农业生产方式的改进, 农村对气象 紧迫和重要。笔者试图就湖北十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 信息的依赖和对气象服务的需求 日益增长。建立健全农 设中如何加强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作如下探讨 。 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 避免或减少 因气象灾害造成 的人
村发展基础 , 改善农村民生 , 发展现代农业和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 加强领导, 采取措施 , 大力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意见-鄂政发〔2015〕19号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意见-鄂政发〔2015〕19号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意见正文:----------------------------------------------------------------------------------------------------------------------------------------------------省人民政府关于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意见鄂政发〔2015〕19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为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69号),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以下意见。

一、强化粮食安全意识,全面落实粮食安全责任(一)切实增强新形势下的粮食安全意识。

粮食安全是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

虽然我省粮食供给总体宽松,但农业基础仍然脆弱,种粮比较效益低,粮食持续增产难度大,粮食结构性短缺长期存在,粮食质量安全隐患显现,粮食产业竞争力不强,一些地方存在放松粮食生产、忽视粮食流通等现象。

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确保粮食安全的极端重要性和复杂性,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作为保障民生工作的基本任务,常抓不懈,毫不动摇。

(二)明确市、县人民政府的粮食安全责任。

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是省政府统一领导下的粮食安全市、县长责任制和部门分工负责制。

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必须切实承担起保障本地区粮食安全的主体责任,全面加强粮食生产、储备和流通能力建设。

市(州)长、县(市、区)长是粮食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承担的主要责任是: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巩固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落实和完善粮食扶持政策,抓好粮食收购,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管好地方粮食储备,确保储备粮数量充足、结构合理、质量良好、调用高效;实施粮食收储供应安全保障工程,加强粮食流通能力建设;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促进粮食产业健康发展;完善区域粮食市场调控机制,维护粮食市场稳定;健全粮食质量安全保障体系,落实监管责任;大力推进节粮减损,引导城乡居民健康消费。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7.10.24•【字号】鄂政办发[2007]108号•【施行日期】2007.10.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气象综合规定正文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鄂政办发〔2007〕108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7〕49号),加强全省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一、充分认识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重要意义我省地处中部,属南北气候过渡带。

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导致我省极端天气事件更加频繁,气象灾害以及由气象灾害引发的泥石流、山体滑坡、山洪、森林火灾等明显增多。

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对于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水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各地、各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进一步做好气象灾害防范应对工作,最大程度地减轻灾害损失,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大力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预报水平(一)加强气象灾害综合监测系统建设。

进一步完善我省综合气象监测网,加快全省新一代天气雷达探测网、卫星接收站网、加密自动气象(雨量)站网建设,加强农村乡镇自动气象站建设。

气象、水利部门要进一步建立完善全省雷电、酸雨、交通气象、地基水汽、土壤墒情、地下水位、人工影响天气和大气成分、水文气象等专业观测网。

在大中城市要抓紧建设配备移动应急气象观测系统,基本形成地面、高空、空间相结合的综合气象灾害监测体系,提高对气象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的综合监测能力。

气象、水利、国土资源、农业、林业等部门要加强合作,共同做好农村、重要江河流域、森林、地质灾害易发区域的气象灾害监测工作。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我省地方气象事业的通知-鄂政发[1997]011号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我省地方气象事业的通知-鄂政发[1997]011号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我省地方气象事业的通知正文:----------------------------------------------------------------------------------------------------------------------------------------------------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我省地方气象事业的通知(1997年2月20日鄂政发〔1997〕011号)咸宁地区行政公署,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近年来,我省地方气象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气象在防汛抗灾、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了进一步加速气象事业的发展,特作如下通知:一、提高认识,增强发展地方气象事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我省地域辽阔,气候复杂多变,是一个洪涝、干旱、冰元等气象灾害颁发的省份,特别是长江流域的重大灾害性天气,对我省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严重威胁。

加强气象工作,发展地方气象事业,提高气象监测、预报水平,不仅能有效地防御各种气象灾害,促进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而且对保障人民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稳定社会都有重要作用。

气象作为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影响的行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气象科技水平的提高,各行各业对气象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气象服务的领域越来越广,气象事业必须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并适度超前发展。

实践证明,气象工作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越来越显示出重要作用。

各级人民政府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出发,进一步增强气象意识,增强发展地方气象事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明确地方气象事业发展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发展我省地方气象事业,要以提高气象现代化建设总体效益为中心,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特别是农业生产为宗旨,进一步强化省级业务服务系统的功能,重点建设与国家和省级气象现代化大型骨干工程相配套的地县业务服务系统,确保地方气象事业与国家气象事业协调发展,努力把我省建成全国气象工作先进省。

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问题分析

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问题分析

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问题分析摘要:该文以农业气象服务体系以及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为中心,指出了两个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并结合现阶段农业气象服务体系以及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方面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几点针对性的措施与方法,望能够推动体系建设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不足完善业气象服务体系以及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是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对气象为农服务工作所提出的全新要求。

在三农建设的过程当中,以上体系的建设可以说是气象部门更好发挥其服务职能的平台以及载体所在。

加强对于以上两个体系的建设工作,势必能够促进三农服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该文即围绕这一问题展开详细分析与探讨。

1 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不足1)主体作用发挥困难:结合现阶段的相关问卷调查结果来看,我国东西部地区在气象预警服务的供给方面还存在比较大的失衡问题,西部地区仍然有10%以上的农村人口无法获取及时的气象预警信息,体系建设还存在一定的滞后,导致这一区域农业生产活动对气象预警信息的响应失效。

造成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原因就在于:个别政府领导对于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的建设重要性认识还不够充分,无论从组织上,还是从资金上,均无法提供支持。

2)资金筹措难度大:在气象部门为农服务两个体系的建设过程当中,绝大部分筹措渠道为政府投资,以项目为支撑。

但,对于不发达地区,特别是西部偏远山区而言,财力支持相当的有限。

这些区域内的主导产业发展规模较小,农民人均收入常年低于平均水平,政府对于两个体系建设资金的投入是相当有限的,从而制约了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3)建设方式方法上存在滞后性:当前在气象部门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过程当中,所采用的气象观测技术以及试验方法严重滞后,相关设备不够现代化,信息收集以及分析方法多依赖于人工方式实现,存在严重的数据误差问题。

同时,相关产品的提供不够针对,无法与当期的主导产业开发相契合,导致建设水平无从提升。

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武汉城市气象保障服务工作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

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武汉城市气象保障服务工作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

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武汉城市气象保障服务工作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2.03.01•【字号】武政办〔2022〕21号•【施行日期】2022.03.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气象其他规定正文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武汉城市气象保障服务工作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武政办〔2022〕21号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武汉城市气象保障服务工作方案(2021—2025年)》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22年3月1日武汉城市气象保障服务工作方案(2021—2025年)为加快推进我市城市气象保障服务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国气象局推进大城市气象保障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气发〔2021〕106号)精神,结合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综合防灾减灾和对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导,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牢牢把握气象工作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战略定位,对标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要求,全面提升城市安全运行、百姓生产生活、城市精细治理和重大活动保障服务水平,为建设“五个中心”,奋力打造新时代英雄城市提供更加坚实的气象保障。

(二)发展目标。

到2025年,基本建成“适应需求、特色鲜明、服务精细、保障有力”的气象保障业务和服务体系,城市气象观测水平明显提升,分区分时分强度预报业务基本建立,气象风险预警业务加快发展,重大活动气象保障能力显著提高。

二、重点任务(一)筑牢武汉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1.优化气象防灾减灾应急联动机制。

落实《武汉市灾害性天气应对工作规则》,建立健全以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的应急联动机制和社会响应机制。

优化“多员合一”的信息员队伍,融入社区网格化管理体系。

(责任单位:市应急管理局、市气象局,各区人民政府〈含开发区、风景区管委会,下同〉)2.提升预警信息发布能力。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通知-鄂政办发[2010]67号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通知-鄂政办发[2010]67号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通知正文:----------------------------------------------------------------------------------------------------------------------------------------------------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通知(鄂政办发〔2010〕67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湖北省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已经2010年4月22日省人民政府第5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一○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湖北省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目录1总则1.1编制目的1.2编制依据1.3适用范围1.4工作原则2组织体系及工作职责2.1组织体系2.2工作职责2.3指挥机制3预防与应急准备3.1灾害防御规划3.2避难场所准备3.3应急队伍准备3.4应急预案演练3.5应急宣传培训4监测预警4.1监测预报4.2预警信息发布4.3预警准备5应急处置5.1信息报告5.2分级响应5.3分部门响应5.4现场处置5.5社会力量动员与参与5.6信息发布5.7应急终止或解除6后期处置6.1调查评估6.2善后处置6.3灾害保险6.4应急总结7应急保障7.1人力保障7.2财力保障7.3物资保障7.4通信保障7.5基本生活保障7.6交通运输保障8表彰奖励与责任追究9附则9.1名词术语9.2预案管理1总则1.1编制目的建立健全气象灾害应急机制,提高气象灾害防范和应对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或者避免气象灾害造成人民生命财产损失,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1.2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办法》、《湖北省人工影响天气管理办法》、《湖北省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管理办法》、《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湖北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

健全农业气象服务及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

健全农业气象服务及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
健全农 业气象服务及农村气 象灾害 防御体 系
刘 璞 0 3 0 0 0 2 ) ( 山西省雷 电防护监测中心 山西太原
摘 要: 我 国是 一 个 农 业 大 国 , 农 业 在 我 国 国 民经 济 发展 中 占有 着十 分 重要 的位 置 。 农 业是 最容 易受 到 天 气和
根据不 同地域 的特色 , 发展具有针对性 的专项气象服务 和农 业天气预报 , 使其具有更强 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 能 够面 向更为 广 气候 影 响 的行 业 ,与 天 气 气候 条 件 有 着 十 分 密切 的 关 系。 大的范围。通过不断地创新 , 不断完善气象服务工作和业务 。 在我 国, 农 村 基 础 设 施 相 对 比较 薄 弱 , 农 民 的科 学 文 化 素 3 . 4在允许范 围内采用技术手段加强人工影响天气服务工作 质相对偏低 . 对科学农业的认识还存在 一定的缺 陷 . 所以 在现有的科技水平范围内不断地增加人工作用对天气的影 响 在 广 大 农 村 地 区 不 断 建 立 和健 全 农 业 气 象服 务 和 农 村 气 程度 。提高通过人工影响天气来实现农业安全的能力和水平 , 比如 象 灾 害预 防体 系有 着 十 分重 要 的 意 义 . 是 我 国 国 民 经 济稳 人工 降雨等。通过不断强化政府的领导职能 , 建立起完善专业的人 定健 康发 展 的 重要 保证 工影响天气农业服务团队, 使天气能够更加适合农业发展。 关键词 i 农 业 气 象服 务 : 农 村 气 象 灾害 防御 体 系 3 . 5建设综合气 象服务 网络 系统 ,为农业适应气 候变化提 供决策 - 陛服 务 1引 言 在互联网平 台上 , 建 立综 合气象信息 服务 网站 , 尤其是农村 我 国是一个农业大 国, 农业在我 国国民经济发展 中占有着十 基层服务网站。同时不 断地进行信息资源 的整合和丰富 , 实现资 分重要 的地位 。随着我 国迈入了新的世纪 , 农业 的发展也应该进 源和信息 的共享 , 同时要组织 专家进行定期 的交流和座谈 , 实 现 入一个新的时期 。 2 0 1 0年 , 中共 中央发布文件 明确指 出, 要健全农 与农 民之 间的互动 。 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 , 充分发挥气象为农业 4建立 健全农 村气 象灾 害 防御 体 系所应做 的 工作 服务 的重要作用 。 这一举措表明中央越来越重视气象变化对农业 的影响后果。“ 两个体系” 是健全农业气象服务及农 村气象灾害防 4 . 1 提高农村气象灾害监测预警预报的能力 ,精 细化 系统 的预警 御体 系的简称 ,是新世 纪我 国农业 和农 村发展 的新形 势和新要 预报能力 求 。健全 ” 两个体 系“ 对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建立和完善农 村气 象灾 害综合监测预警系统 , 不断提高其预 是稳定我 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 , 尤其是在 当今全球气候变 报能力 , 尤其是对突发性气象灾害 的预报能力。提高监测预警的 化无常 的大环境下 。 密度 , 提高预报的准确率和精细程度。 4 . 2 加强农村气象灾 害预警信息发布网络建设 , 扩大覆盖范围 2“ 两个体 系” 的指导 思想 、 原则 和建设 意义 建立覆盖范围更加 宽广 的预警信息发布 网络 , 要 做到区域范 “ 两个体 系” 的建立 , 以科学发 展观作为指导 思想 , 以农村改 围内由县级通 过乡镇级到达基 层村级甚 至精 细到户 的信 息的传 革发展 的总体要求为 中心。通过对各种 有效资源进行 统筹和利 递 。采用 多种途径和媒介的信息传递方式 , 增大信息传 递量 。 用, 以达到提 升农业应 对气候变化 能力 、 农 业气象灾 害监测预警 4 . 3 建立起有效联动 的应急减灾组织体 系和防御机制 能和 防御能力 的目的。通过” 两个体 系“ 的建设 , 充分发挥 出气象 健全气象灾 害应 急减灾组织体 系和 防御机制 , 遵循 “ 政府主 为农业服务 的职责 ,进而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两个体 导 、 部 门联动 、 社会参 与” 的原则 , 完善基层 的气象设施 和工作人 系” 遵循 ” 政府领导 、 财政保障 , 部 门合作 、 社会参与 , 统筹规划 、 突 员的配置 , 使应 急减灾组织体系和防御机制更具联动性 。 出重点 , 整合 资源 、 信息共享“ 的原则 , 立足现实基础 , 科学合理地 4 . 4提高农 民的防范意识 , 健全灾害风险管理机制 , 做到预防为主 进行布局 , 不断完善体 制 , 不断增强薄弱部分 , 提高气象 为农业服 提高农 民的防灾减灾的意识 , 可 以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基础知 务 的能力和水平。 识 的教育和普及 , 增强灾 害的 自救能力 。对基层公共设施进行气 “ 两个体 系” 的重要 意义在于能够在全球气候异常的前提下 , 象灾害风险评估 , 并采取措施增强其抵御气象灾害的能力。 进一步对气象有更为准确详细 的了解 , 以便 能够采取相应 的措施 来尽可能减少气象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和损害 , 以实现农村经济社 5结 语 会 的可 持 续 发 展 。 农业 的稳定对 我国的国民经济的 良好发展有十分 重要 的促进 作用 , 通过健全和完善农业气象服务业气 象服务 体 系所应 完善 的工作 以有效增强农业抵御气象灾害的能力 , 实现农业 的可持续发展。 建立健全农业气象服务体系 , 需要从以下几个方 面努力。 参考文献 3 . 1不断完善专业化农业气 象监测预报技术系统 的建设工作 [ 1 ] 王向辉 , 雷玲. 气 候变化对农 业可持续 发展 的影 响及适 应对策 结合 区域 内的农业特 色 , 建设农 业气象观测 网络系统 , 以适 [ J ]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学社会科学版) , 2 0 1 1 , ( 0 4 ) . 应 区域内的农 业产业布 局特色 ,提高对农 业 的气象监 测服务能 [ 2 ] 王石立. 近年来 我国农业气象灾害预报方法研究概述【 钏. 新世纪 力。充分利用卫星遥感监测技术 , 建立起 能够满足需求 的气象指 气 象科技创 新 与大气科 学发 展—— 中国气象 学会 2 0 0 3年 年会 标体 系和服务系统 , 以及灾害检测诊断系统和指标体 系。 “ 农业气象与生态环境” 分会论文集[ c ] . 2 0 0 3 . 3 . 2进一步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防减灾气 象服务工作体系 [ 3 阔 曙东, 周 文魁 , 朱红根, 王传星 , 王艳. 气候 变化对农 业的影响及 由于农业抵抗气象灾害 的能力 比较薄弱 , 应该 建立起气象灾 应对措施『 J 1 . 南京农业 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 O l O ( O 1 ) . 害早 期预警机制 , 并制定相关 的防范措施 , 以提高农 业抵抗灾 害 作 者 简 介 的能力 , 尽量减少损失 。同时要注意不断研发新的作物 品种 , 不断 刘璞 ( 1 9 8 7 -) , 男, 汉族 , 山西 省太原市 清徐 县人 , 本科 , 助理工 改善种植方式 , 提高生产力 。 程 师。 3 . 3发展 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气 象服务 , 加强气象服务的创 新

关于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

关于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

关于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一、充分认识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意义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国家安全的基石。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业和农村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要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加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同时,要加快发展智慧农业,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三、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要发挥农业的多功能性,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同时,要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农业基础设施是农业生产的重要保障,也是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的基础。

要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同时,要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业抗御气象灾害的能力。

五、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业和农村发展活力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源泉,也是破解农业和农村发展难题的关键措施。

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同时,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六、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乡村治理水平基层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也是推进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重要力量。

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选好配强基层干部,提高乡村治理水平。

同时,要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完善村规民约,增强农民群众的自我管理能力和法律意识。

七、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基础。

要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广生态环保型农业生产技术,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试卷三

试卷三

试卷三一、单选题(每题1分,计30分)1. 真实作用于大气的力,一般称为基本力或牛顿力,它包括()。

A. 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檫力等B. 地心引力、惯性离心力、摩檫力等C. 地转偏向力、地心引力、惯性离心力等D. 气压梯度力、地心引力、摩檫力等2. 西风指数的高指数表示()环流。

A. 径向B. 纬向C. 气旋性D. 反气旋性3. 暴雨形成的三个条件是:充分的水汽供应、强烈的上升运动和()。

A. 较长的持续时间B. 凝华C. 对流不稳定D. 地形作用4. 通常,冰雹云的雷达回波比一般积雨云强,是由于冰雹云比积雨云的()。

A. 云中粒子的尺度大B. 对流强C. 水平尺度大D. 垂直尺度高5. 判断有无大冰雹有效方法是根据强回波区相对于某温度等温线高度的位置,当强回波区扩展到()度等温线高度之上时,对强降雹的潜势贡献最大。

A. 0B. -10C. -15D. -206. 天气雷达站所在地气象台的责任区一般为天气雷达扫描半径()公里范围内地形遮挡角较小的区域,或在雷达3公里等高度射束图的有效探测区域。

A. 50-100B. 100-150C. 150-200D. 200-2507. 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指导意见中要求,建立()的农村气象灾害应急处置体系。

A. 预案到乡、责任到村B. 处置到乡、行动到村C. 责任到村、落实到人D. 预案到村、责任到人8. 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乡镇是指通过()认证,具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和意识,能自动自发进行灾前、灾中到灾后各项灾害防御工作,能降低气象灾害发生的机会、承受气象灾害的冲击和降低气象灾害带来损失的乡镇。

A. 当地气象部门或当地应急管理部门B. 当地应急管理部门C. 当地气象部门和地方应急管理部门D. 当地人民政府9. 《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强化保障粮食安全的气象防灾减灾服务,制定(),开展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影响评估,建立农业气象灾害早期预警与防范应对的联动机制,充分利用农村气象灾害防御组织体系和信息网络资源提供服务。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实施意见-鄂政办发〔2021〕22号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实施意见-鄂政办发〔2021〕22号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实施意见正文:----------------------------------------------------------------------------------------------------------------------------------------------------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实施意见鄂政办发〔2021〕22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农业种质资源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重要农产品供给的战略性资源,是农业科技原始创新与现代种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为进一步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确保粮食安全,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经省人民政府同意,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工作目标到2025年,基本完成作物、畜禽、水产以及重点微生物等农业种质资源的系统调查与收集,基本建成以作物种质资源中期库和畜禽水产遗传材料保存中心为主体、种质资源库(场、区、圃)有机衔接的保护与利用体系,基本形成农业种质资源鉴定评价、开发利用和分发共享的新机制。

省级资源库收集保存作物种质资源总量达到4万份,各类农业保种场(区、圃)总数达到120个,完成3000份种质资源重要性状鉴定评价,创制突破性新种质20个以上。

到2035年,建成系统完整、科学高效的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体系,珍稀、濒危、特有资源得到有效收集和保护,资源深度鉴定评价和综合开发利用水平显著提升,资源创新利用水平全国领先。

二、主要任务(一)开展系统收集,实现应保尽保。

1.开展种质资源调查收集。

全面完成第三次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活动,开展作物、畜禽、水产、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和农业野生植物资源的全面普查、系统调查与抢救性收集,全面查清资源家底。

完善农业种质资源分类分级保护名录,依法实施精准保护,确保种质资源不丧失。

建立主要农作物和畜禽审定品种、非主要农作物登记品种收集整理和入库保存制度,强化选育品种的保护管理。

中国气象局关于印发《农业气象试验站网建设与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气发[2014]28号

中国气象局关于印发《农业气象试验站网建设与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气发[2014]28号

中国气象局关于印发《农业气象试验站网建设与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正文:---------------------------------------------------------------------------------------------------------------------------------------------------- 中国气象局关于印发《农业气象试验站网建设与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气发[2014]2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各直属单位,各内设机构:为推动农业气象试验站建设和发展,强化气象为农服务科技支撑,现将《农业气象试验站网建设与发展指导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国气象局2014年4月8日农业气象试验站网建设与发展指导意见农业气象试验站作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气象科技研发、中试和推广应用的重要平台,是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重要基础支撑。

为更好地发挥农业气象试验站试验研究、技术示范、成果推广、田间观测、人才培养等功能,进一步增强气象为农服务能力,特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现状与需求(一)现状分析气象部门现有农业气象试验站70个,其中,国家一级农业气象试验站36个,由中国气象局统一规划布局;二级农业气象试验站34个,由各省(区、市)气象局根据当地需要规划建设。

长期以来,农业气象试验站坚持“试验(引进)-示范-推广-服务”的模式,在作物、蔬菜、牧草、瓜果、渔业、林业等适宜生长气象指标鉴定,农业气候区划、农业气象产量预报、农业气象观测、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业务实验,及农作物节水灌溉、小麦干热风、杂交水稻生态适应性、作物低温冷害防御等适用技术研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形成了一批具有实用性的技术和成果,有效提升了农业气象服务的水平。

(二)存在问题现有农业气象试验站网在布局、功能、管理和保障支撑等方面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及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问题分析

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问题分析

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问题分析摘要: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健全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充分发挥气象服务“三农”的作用。

本文回顾了“两个体系”建设进展现状,在总结成绩的同时,分析了建设过程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了加快“两个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农业气象服务;气象灾害防御;农业农村中图分类号:s42 文献标识码:a1 “两个体系”建设现状各地从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实际出发,把“两个体系”作为现代农业体系的基层体系,把气象为农服务作为农村公共服务的基础服务,打牢为农服务基础,强化为农服务能力,先后建成了自动气象站、土壤水分站、农业气象试验站,积极开展农气观测,发布农作物产量预报、农业情报、气象预报预测等农业气象服务产品。

形成了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应急预案、应急准备认证等风险管理体系,建立了气象信息服务站、气象预警显示屏、农村大喇叭、手机气象短信等预警信息传播网络,成立了气象灾害应急指挥机构,建成了气象信息员队伍。

农村气象预警信息覆盖面、农村公共气象服务满意度得到提升。

通过开展“两个体系”建设,推动了科学防灾减灾、趋利避害,提高了农业抗风险能力。

2 “两个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2.1 建设资金筹措难“两个体系”建设资金主要是来自政府投资,重点依靠项目支撑。

“两个体系”建设要实现防御规划到县、组织机构到乡、精细预报到乡、自动观测到乡、气象服务站到乡、应急预案到村、风险调查到村、科普宣传进村、气象信息员到村、预警信息发布到户、灾害防御责任到人、灾情收集到人的目标,需要巨大的财力支持。

特别是西部不发达地区、山区、贫困县,经济发展缺乏支柱产业,主导产业规模不大,农民增收缓慢,财政收入有限,对“两个体系”建设的支撑力不强。

2.2 主体作用发挥难根据农村气象服务覆盖面问卷有关调查结果,西部地区还有15%左右的农村人口得不到及时的气象预警信息,部分县区、乡镇、村还未达到“两个体系”规划目标的基本标准,没有享受到气象预警、气象服务、防雷安全等公共服务。

气象局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汇报材料

气象局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汇报材料

气象局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汇报材料(一)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情况1.成立气象灾害防御领导小组,召开了气象灾害防御领导小组会议,部署气象灾害防御,将为农服务工作纳入了政府目标考核,并由政府出台了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开展了气象灾害认证工作,并制作了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图,开展了气象灾害山洪普查项目,获得本县中小河流、山洪沟和地质灾害灾情数据,确定了相应临界阈值。

2、采用多站合一的方式积极推进气象服务站建设,目前共建成气象服务站22个,实现全县乡镇信息服务站覆盖率100%,实现乡镇村信息员覆盖率100%,气象信息员均由乡镇领导、村主任或地质灾害监测责任人担任。

建立乡镇双向预警信息传递机制。

3、充分利用电视台、广播电台、手机、互联、电子显示屏、大喇叭等多种公共媒体,进行气象灾害预警发布,发挥气象服务站和气象信息员在气象信息传播最后一公里中的作用,逐步实现气象信息进村入户。

与当地广电局联合发,建立了村村通气象信息发布机制,进一步理顺了气象信息发布渠道和机制。

(二)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2.根据全县农业生产布局,针对县域内种粮大户、油茶、大棚蔬菜种植等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部门、乡镇等,通过走访、发放调查问卷形式分类开展需求调研,通过对全县“直通式”服务对象的信息收集,建立完善重点服务对象信息库。

梳理出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气象信息需求,开发出用户直接参与的实用性服务产品:油茶和超级稻,提高了气象为农服务的针对性。

5.在上级指导下完成安装并应用气象为农服务平台,并与本局综合气象业务平台实现有效对接,发布面向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涉农部门的气象服务产品,使其可更方便、快捷地获取农业务气象服务信息。

6.结合某某本地农业生产特点,编制了《优质水稻种植气象服务周年方案》和《特色蔬菜瓜果气象服务周年方案》,有针对性的开展水稻播种、移栽、抽穗、扬花、灌浆和特色蔬菜瓜果种植等不同农时和农事活动的农用天气预报服务。

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构建

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构建

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构建摘要:农业气象服务的对象是农业生产,在当下为了保证农业生产顺利进行,需要积极的开展自然灾害防护工作,通过气象服务了解自然变化情况,及时的进行相关防护工作,从而减少因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带来的不良影响,气象服务体系与气象灾害防御体系两者之间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将两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为农户推送精准的气象信息,提升我国农业生产水平。

关键词:农业;气象服务;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构建我国农产业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做好自然灾害的防护工作,建立气象服务体系与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同时构筑农业气象服务网络,及时将分析的气象信息借由网路让每位农户均可以掌握地方气象信息,进行灾害预防工作。

一、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抗灾防御农业气象服务的对象是农业生产,气象服务体系与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息息相关,通过两者体系的建立,发挥其气象导向功能,并为农业服务提供可行性建议,促进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

下农业气象服务于农村气象灾害防御,需要随着时代的转变分析农业生产要求,获取气象信息并加强对气象灾害的监测精度,为农户进行生产工作提供有价值的气象信息,便于农户在灾害发生前及时进行应对。

建设农业气象服务和气象抗灾防御系统,需要掌握农村农业气象服务和气象抗灾防御系统提出的目的,掌握系统设计需要关注的内容,及时对农业生产管理进行适当调整,发挥灾害气候监测信息在管理中起到的作用,将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降至最低。

进行农业气象服务以及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构建期间,必须加强地方农业气象部门的合作程度,同时还应该借助信息网络,对各方面资源进行统筹规划,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的力量,共享、整合、应用相关资源,进而推动气象服务管理工作。

二、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预防系统建设存在的短板(一)资金不足开展气象服务工作期间,需要各部门相互配合同时持有充裕的资金,从而才能采购系统建设需要的物资,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开展气象服务工作。

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和农业气象服务两个体系建设方案

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和农业气象服务两个体系建设方案

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和农业气象服务两个体系建设方案一、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1、建立县乡(镇)气象服务组织领导体系。

按照政府领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原则,建立相应的组织领导体系。

2、编制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和防御规划。

对各类气象灾害的分布特征、孕灾环境敏感性、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易损性和当地防灾减灾能力等方面进行风险评估。

通过定量分析评价反映气象灾害风险分布的区域差异性,确定风险度指数、形成风险区划。

根据风险区划编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3、开展乡镇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论证工作。

对乡镇的气象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和组织体系进行评定,促进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的落实,提高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接收、分发、应用能力和气象灾害的监测、报告、应对能力,从而确保重大气象灾害发生时能够有效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4、建立气象灾害防御应急联动机制。

充分利用和发挥相关部门的职能和优势,加强沟通,紧密合作,积极开展各类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气象灾害评估和应急处置技术的研究,通过信息、人才、技术、发布平台等方面的资源共享,建立健全信息共享、部门联合、共同应对等方面的运行机制,共同做好气象灾害应对工作,提高气象灾害应急工作的综合能力和水平。

5、建设农村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和接收系统。

建立乡镇气象预警电子显示屏、声讯电话、气象网站;建立广播、电视气象预警发布机制;建立气象信息员气象灾害预警分发机制;发展农村手机气象短信用户,拓展手机短信气象预警覆盖面。

6、加强人工增雨抗旱工作。

建立人工增雨的长效机制,使之常态化运行。

充分发挥人工增雨对农业抗旱、人畜饮水、水库蓄水、水力增水发电的资源效益和降低森林火险、择机增雨灭火、处置环境污染等突发公共事件的生态效益。

二、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

1、建立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和信息员队伍。

按照“六个有”的基本条件在每个乡(镇)建设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

“六个有”:有固定场所、有信息设备、有信息员、有定期活动、有管理制度、有长效机制。

第九届全国气象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理论试题

第九届全国气象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理论试题

1.《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中指出,水旱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等因气象因素引发的衍生、次生灾害的防御工作,适用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A:森林草原火灾B:地震C:公共安全灾害D:生化灾害答案:A。

《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第二条。

2.《气象灾请收集上报调查和评估规定》中指出,当发生气象灾害时,各级气象部门应在灾害发生()小时内进行灾情数据收集和初报,在灾情发生()小时内,通过决策服务平台中的“直报系统”上报重要灾情。

A:2,6 B:6,12 C:2,12 D:6,24答案:A。

《气象灾请收集上报调查和评估规定》第三章第四条第一点。

3.《气象灾请收集上报调查和评估规定》中提到,按照气象灾害评估分级处置标准,将因灾死亡()人(含)以上或者伤亡总数()人(含)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亿元(含)以上的,定为特大型气象灾害。

A:100,300,10 B:200,300,10 C:200,400,15 D:100,400,15答案:A。

《气象灾请收集上报调查和评估规定》第四章第五条。

4.全国气象灾情收集上报时,农作物()指因灾减产8成(含8成)以上的农作物播种面积,反映农作物受灾的严重程度。

A:受灾面积 B:成灾面积 C:绝收面积 D:大棚损失面积答案:C。

《全国气象灾请收集上报技术规范》第四部分“灾情填报规范”第二点第三小点“农业影响”。

5.《气象灾请收集上报调查和评估规定》中指出,当发生小型及以上气象灾害后,()气象主管机构应当立即赴现场进行实地调查和评估。

A:县级 B:地市级 C:省级 D:国家级答案:A。

《气象灾请收集上报调查和评估规定》第四章第六条。

6.《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中规定,气象灾害应急响应设为Ⅳ级、Ⅲ级、Ⅱ级、Ⅰ级四个级别,其中()级为最高级别。

A:Ⅳ级 B: Ⅲ级 C:Ⅱ级 D:Ⅰ级答案:D. 《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第三部分“监测预警”中3.2“预警信息发布”。

7.《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发布工作要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以提高预警信息发布()和覆盖面为重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的意见鄂政办发〔2010〕106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为了切实做好我省农村防灾减灾工作,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就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提出如下意见:一、充分认识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我省是农业大省,是国家重要的粮棉油等农副产品主产省份之一。

近年来,虽然现代农业、设施农业快速发展,但农业对天气变化的依存度仍然很高。

尤其在当今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我省天气变化起伏大,突发性极端灾害天气频发多发。

做好气象为农业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对巩固农业农村发展的大好形势、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各地各部门要充分发挥气象为农业服务的基础保障作用,把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作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心部署,抓出成效。

二、深入推进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一)增强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预报能力。

完善提升现有农村气象监测站网建设水平,是增强农业气象灾害预警预报能力建设的基础条件。

各地要完善监测功能、增加监测密度,逐步将每个乡镇的自动雨量站升级为多要素自动气象站,在暴雨和地质灾害频发地区的行政村增建自动气象站,在雷电多发频发地区开展农村雷电灾害监测,推进乡乡有站、预报到乡的农村气象灾害监测预报体系建设,实现局地灾害性天气的观测和预警,力争用5年时间实现全省农村突发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准确率接近城市水平。

今年要在条件相对成熟的地区,组织试点市、州开展精细化到乡镇的气象预报业务试验。

(二)开展富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农业气象服务。

开展现代农业气象服务,要做到需求属地化、产品特色化、服务精细化。

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支持气象部门围绕当地农业产业布局特点,选择重点基地,建立农村气象服务联系卡制度;详细分析需求,开展针对性、个性化的农业气象服务,做好做深“一县一品”农业生产气象服务,针对每个产品建立一套需求分析表、一套服务指标、一套业务流程和一个业务平台,针对不同农事季节开展精细化服务。

要按照一年建一品的服务要求,到2012年,每个市、州要有3-4项重点服务产品。

今年各市、州要选取1个县开展现代农业气象服务试点,直接面向县乡政府、村委会及农村种养大户开展专项农业气象服务,并建立规范的需求调查和服务反馈机制。

(三)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

各地要加大人工影响天气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在重点区域建设一批人工增雨防雹作业示范基地。

改进作业设备,有计划地配备新型作业火箭架和车辆。

建立省、市、县三级作业指挥系统和作业效果评估系统,不断提高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水平。

各地要建立抗旱、增雨、防雹相结合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机制,抓住有利天气条件,根据农业农村需求及时组织抗旱增雨作业。

各地要切实做到人工影响天气机构、人员和经费三落实。

(四)加强农村气象科普宣传。

气象知识在农村的科学普及宣传工作是农村防灾减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涉及人身安全的气象灾害防御工作要扩大气象防灾知识普及面,尤其是要加大对农村中小学生的气象科学普及宣传力度。

各地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尤其要在农忙季节和灾害性天气来临之前,加大密度广泛进行宣传。

要利用挂图、小册子和明白卡等多种渠道,将气象防灾科普知识送进农村社区和乡村学校,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防灾自救意识和能力。

(五)创新农业气象服务技术。

各地要加快促进农业气象科研成果的应用转化。

针对设施农业、特色农业、精细农业、订单农业、创汇农业、绿色农业、高效农业集中科技攻关,大力开发具有针对性、实用性的农业气象适用技术。

要合理开发利用农村气候资源。

组织开展精细化的农业气候区划;开展农业气象灾害的风险区划;加强农村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普查和区划,推广农村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技术,提高农村清洁能源利用率。

三、大力加强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一)抓好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编制工作。

编制科学的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是一项系统性工作,也是做好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前提。

各市、州、县要精心编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明确气象灾害防御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工程,大力推进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今年各市、州至少要有1个县编制出台县级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有1个县完成县级气象灾害风险调查和区划。

(二)加快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

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是推进气象信息进村入户的有效途径,是为农民提供气象信息服务的主要载体,是农村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和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组成部分。

要在全省所有乡(镇)政府、涉农街道以及村委会加挂气象信息服务站牌子,并配备1名兼职气象协理(信息)员,把气象信息服务纳入农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的工作职能。

气象协理(信息)员工作由所在乡镇政府、涉农街道办事处及村委会考核,县级气象局协助提供技术支持和业务培训。

到2015年,要实现县乡有分管领导、乡乡有气象信息服务站、村村有气象信息员。

今年每个县要选择5个乡镇或村进行试点,建立气象信息服务站。

(三)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应急组织工作。

加强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建设,有利于提高基层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和公众气象灾害防御意识,提高气象灾害防御的应对效率。

要加强建立预案到村、责任到人的农村气象灾害应急处置体系建设。

行政村村委会主任为本区域气象灾害防御责任人,要清楚全村的危险户所在。

村级组织要在气象灾害危险区设立警示牌,并清楚标明转移路线。

今年通过抓试点县工作,努力推进预案到村的农村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每个乡镇要制定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每个市、州至少要有一个县开展社区(村)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规范化建设工作。

(四)健全气象预警信息发布传播网络。

各级政府要针对气象灾害具有突然发生、影响面广的特点,建立综合运用各种手段进村入户的农村气象灾害预警发布网络。

要加强乡镇、村组高音预警广播、电子显示屏等传播分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载体建设,确保在重大气象灾害发生时及时通知到每户居民。

各市、州要加大组织协调社会多部门共建、共享和共同维护预警信息发布手段的力度,重点加强农村地区高音预警广播、电子显示屏的建设,使农村气象信息覆盖面有明显提升。

(五)加强农村防雷安全工作。

雷电灾害是农村危害最严重的气象灾害之一,各地要进一步加强农村防雷宣传,增强农民的防雷意识,重点做好农村中小学校舍防雷安全工作。

各级气象部门要做好雷电监测预警工作,通过广播、电视、手机短信以及电子显示屏等方式及时发布雷电预警信息;同时做好农村防雷安全技术指导。

有条件的县市可以对农户新建建筑自愿安装防雷装置的给予适当补助。

各地要创造条件开展防雷安全示范村建设工作,努力减少农村因雷电引发的伤亡事故。

四、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一)明确责任主体。

气象工作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基础性工作,加强和发展农村气象事业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

各地要切实加强对气象工作的组织领导,把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分管领导和责任。

气象部门要结合我省实际,加强气象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水平。

(二)落实经费保障。

农村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是公共服务产品。

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农村气象防灾减灾系统建设及运行保障经费的投入,提供相应的经费保障。

(三)健全工作机制。

要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思路,高度重视并持之以恒地抓好基层气象组织体系建设。

要通过政策引导、机制激励,形成社会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农村公共气象服务建设的合力。

各级气象、农业、水利、民政、国土资源、林业、公安、广播电视、通信等部门要加强合作,推动农业农村气象信息、资源和成果共享,建立多部门合作的联动机制。

(四)加强检查督促。

各级政府要将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灾害防御体系建设融入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中积极推进。

气象部门要加强调查研究和技术服务,并及时进行检查督办。

二○一○年十月十三日出师表两汉: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