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鉴定学总复习题
中药鉴定学复习题总结

• • • • • • • • • • •
27、枇杷叶来源于 ( ) A蔷薇科 B豆科 C十字花科 D木兰科 E蓼科 28、下列药材除哪一种外均含蒽醌类成分 ( ) A大黄 B番泻叶 C大血藤 D鸡血藤 E决明子 29、下列不含砂晶的药材是 ( ) A洋金花 B怀牛膝 C秦皮 D地骨皮 E黄柏 30、可进行微量升华的叶类药材是 ( ) A番泻叶 B大青叶 C枇杷叶 D桑叶 E紫苏叶 31、槐花来源于豆科植物槐的干燥 ( ) A花 B花蕾 C花蕾及花 D花冠 E花序 32、花蕾研棒状,长1-2cm,表面红棕色或暗棕色,气 浓香的药材是 ( ) E丁香
B、皮层
C、中柱鞘部位
D、韧皮部 E、木质部
• • • • • •
• • • •
A.红花 B.蒲黄 C.西红花 D.洋金花 E.丁香 56、花粉粒圆球形,外壁有短刺及疣状雕纹的是 A 57、花粉粒略呈三角形的是 E 58、花粉粒类球形,表面有似网状雕纹的是 B 59、花粉粒圆球形,表面近光滑的是 C 60、花粉粒类球形,外壁有条状雕纹,自两极向四周 呈放射状排列的是D 二、填空题 1. ___皮孔_____的形状、颜色、分布密度,常常是鉴 定皮类药材的特征之一。 2. 肉桂来源于 樟 科植物肉桂的树皮及枝皮。 3. 丹皮具有镇痛、解痉及抑菌作用的活性成分是 牡 丹酚 。
• 16、麻黄中生物碱主要存在于 A、种子 B、节部 C、节间的髓部 D、节间皮部 E、根 • 17、维管束异型的茎木类药材是: • A、川木通 B、大血藤 C、鸡血藤 D、钩藤 E、沉香 • 18、以皮厚,肉细,油性足,内表面色紫棕而有发亮结晶, 香气浓,渣少者为佳的药材是: • A、牡丹皮 B、肉桂 C、秦皮 D、厚朴 E、杜仲 • 19、药用部位是管状花的中药是( )。 • A.金银花 B.洋金花 C.红花 D.丁香 E.菊花 • 20、 金银花的花粉粒为( ) • A. 球形,黄色,外壁具细刺状突起 • B. 略呈三角形 C. 圆球形,表面近光滑 • D. 类球形,外壁有条状雕纹,自两极向四周呈放射状排列。
中药鉴定学习题

中药鉴定学复习题一、选择题1 我国已知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A.《本草纲目》B.《证类本草》C.《神农本草经》D.《新修本草》E.《本草经集注》2 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本草著作是A.《神农本草经》B.《本草纲目》C.《本草原始》D.《本草经集注》E.《证类本草》3中国最早的一部具药典性质的本草是A.《神农本草经》B.《证类本草》C.《本草纲目》D.《新修本草》E.《本草蒙筌》4“四大怀药”包括A.怀牛膝、地黄、山药、菊花B.怀牛膝、地黄、山药、红花C.怀牛膝、地黄、山药、芫花D.怀牛膝、地黄、山药、金银花E.怀牛膝、玄参、天花粉、菊花5 有一植物的根皮、茎、叶、果实等部位分别都是常用中药,此植物是A.菘蓝B.枸杞C.肉桂D.桑E.益母草6 加稀盐酸能产生气泡的结晶体是A.草酸钙结晶B. 碳酸钙结晶C.硅质晶体D.菊糖结晶E.橙皮甙结晶7、下列哪一种药材不具有多环同心性异型维管束A.牛膝B.商陆C.何首乌D.川牛膝E.防己8、白芍的产地加工应为A.晒干B.去皮晒干C.去皮,煮透心后晒干D.去皮阴干E.开水浸泡后晒干9、黄连的主要成分是A.黄连碱B.小檗碱C.巴马亭D.药根碱E.甲基黄连碱10、下列豆科药材中不含晶纤维的是A.甘草B.黄芪C.葛根D.红芪E.广豆根11、柴胡属哪种植物的根和根茎有毒,不能药用A.柴胡B.狭叶柴胡C.多枝柴胡D.大叶柴胡E. 韭叶柴胡12、来自伞形科植物的根类中药具有皂甙类反应的是A.白芷B.柴胡C.防风D.前胡E.北沙参13、人参含有哪种草酸钙结晶A.方晶B.针晶C.簇晶D.柱晶E.砂晶14、下列哪种药材不含有草酸钙针晶A.龙胆B.巴戟天C.白术D.黄芩E.半夏15、下列哪种药材不含有菊糖A.桔梗B.党参C.黄芩D.木香E.白术16、含菊糖又含有淀粉粒的中药是A桔梗 B.党参 C.苍术 D.木香 E.白术17、下列药材中不是来源于百合科植物的是A.麦冬B.知母C.玉竹D.百部E.川贝母18、下列哪项不是天麻的鉴别特征A.具环节的块状茎B.断面外侧显纤维性C.粉末中有黏液细胞针晶束、多角形厚壁细胞D.水溶液加碘试液呈酒红色E.45%乙醇溶液加HgNO试液,加热呈玫瑰红色19、具有解毒作用的成分为A.甘草甜素B.人参皂苷C.葛根黄酮D.延胡索乙素E.川芎嗪20、根头部有“蚯蚓头”的药材是A. 白芷B. 川芎C. 独活 E. 柴胡 E. 防风21、下列哪一项不是黄连的粉末特征A、石细胞类圆形、黄色、壁厚B、中柱鞘纤维纺锤形、壁厚C、鳞叶表皮细胞壁呈连珠状增厚D、导管主为螺纹和环纹E. 木纤维较细长,有稀疏点状纹孔22、粉末镜检,可见草酸钙针晶束、多角形的厚壁细胞和多糖颗粒的中药是A、天南星B、天麻C、石菖蒲D、山药 E.麦冬23、大血藤的断面特征为A髓部偏向一侧B皮部红棕色,有六处向内嵌入木部C红棕色皮部与黄白色木部交互排列成3-8轮半圆形环D形成层环呈多角形E皮部厚,有棕色油点24、鸡血藤的性状鉴别特征不包括A椭圆形B表面灰棕色,有纵沟C质坚硬D断面红褐色的皮部与淡红色木部排列成数轮半圆形环E气香特异25、秦皮来源于A木犀科B芸香科C茄科D五加科E木兰科二、多选题1、断面可见数轮同心环纹的药材有bcdA.黄连B.牛膝C.川牛膝D.商陆E.延胡索2、黄芪鉴别特征为abceA断面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显菊花心 B.味微甜,嚼之有豆腥气 C.切片镜检,近栓内层有时可见石细胞及管状木栓组织 D.含晶鞘纤维 E.薄层可检出黄芪甲苷3、甘草粉末特征具有abceA纤维及晶纤维 B.草酸钙方晶 C.淀粉粒 D.菊糖 E.具缘纹孔导管4、根头部具有“蚯蚓头”特征的药材有A防风 B.独活 C.前胡 D.白芷 E.柴胡5、含有油室与菊糖的药材有A木香 B.川木香 C.白术 D.苍术 E.独活6、含有草酸钙针晶的药材有A..木香B.白术C.川木香D.苍术E.半夏7、天麻的性状特征有A. 块茎呈长椭圆形B. 顶端有红棕色干枯芽苞或残留茎基C. 基部有圆脐形疤痕D. 表面有多轮点状突起排列的横环纹E. 断面黄白色、粉性8、来源于五加科的药材有A.人参B.西洋参C.党参D.玄参E.北沙参9、大黄粉末中可见A. 草酸钙簇晶大,棱角大多短钝B. 淀粉粒C. 导管为网纹或具缘纹孔,非木化D. 木纤维 E. 大型黏液腔10、何首乌的性状特征是A. 块根呈团块状或不规则纺锤形B. 表面红棕色或红褐色C.横切面皮部有“云锦状花纹”(异常维管束) D.中央形成层环明显,有的有木心E.气香、味苦涩11、附子根据加工分为A. 泥附子B. 盐附子C. 黑顺片D. 白附片E. 白附子12、黄芪的性状特征是A.根呈圆柱形,少分枝B. 表面灰黄色,有纵皱纹及横向皮孔C. 质硬而韧,断面纤维性,并显粉性 D.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有菊花心 E. 气香特异13、川芎的性状特征是A. 不规则结节状拳形团块B. 表面有多数平行隆起的轮节,顶端有凹陷茎痕C. 质地柔韧D. 断面可见波状环纹,散有油点 E. 有特异浓郁的香气,味苦、辛,稍麻舌14、炉贝的性状特征是A. 鳞茎呈长圆锥形B. 表面黄白色,稍粗糙,常有黄棕色斑块C. 外面两枚鳞叶大小相近,顶端多开口D. 断面细腻E. 气微,味微苦15、麦冬的性状特征有A. 块根呈纺锤形,两端略尖B. 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有细皱纹C. 质柔韧D. 断面黄白色,半透明,中柱细小E. 气微香,味甘,微苦三、名词解释中药鉴定学: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品质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
中药鉴定学试题(共5篇)

中药鉴定学试题(共5篇)第一篇:中药鉴定学试题中药鉴定学试题课程代码:03040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 分,共28 分)1.我国出现最早的完整本草是().A.《神农本草经》 B.《新修本草》C.《证类本草》D.《本草纲目》2.药材富含淀粉,折断时有粉尘散落,谓之().A.“松泡” B.“粉性”C.“油润”D.“角质”3.“马头蛇尾瓦楞身”指的是哪一味药材?()A.蛤蚧B.穿山甲C.海龙D.海马4.对于黄芪的横切片,有一个特定的术语().A.“金钱环” B.“菊花心”C.“车轮纹”D.“朱砂点”5.何首乌粉末微量升华得()柱状或针状结晶.A.黄色 B.蓝色C.暗红色D.紫红色6.防风的主要成分是().A.黄酮类化合物 B.皂甙C.生物碱D.挥发油7.独活是伞形科植物()的干燥根.A.东当归 B.毛当归C.重齿毛当归D.欧当归8.蒲黄是一种().A.花粉 B.矿物C.孢子D.根9.“泥鳅头”是指川党参的().A.根头部疣状突起 B.茎痕顶端凹下圆点C.根头部环状横纹D.根头部小于正身的小条者10.“虎皮斑”指的是().A.炉贝 B.青贝C.松贝D.平贝11.有些药材中含有草酸钙结晶,其中秦皮含().A.草酸钙簇晶 B.草酸钙针晶C.草酸钙方晶D.草酸钙砂晶12.艾叶来自()植物.A.鸢尾科 B.菊科C.香蒲科D.豆科13.下列种子药材除哪种外,均含有苦杏仁苷?()A.桃仁B.杏仁C.甜杏仁D.白芥子14.薄荷的最著名的产区是().A.河南省 B.江西省C.江苏省D.湖南省15.下列哪些药材属于地衣类().A.银耳 B.松萝C.茯苓D.雷丸16.枇杷叶来自().A.蔷薇科 B.豆科C.十字花科D.桃金娘科17.取某药材的水浸液,加10%酒石酸锑钾试液,产生白色沉淀.该药材是().A.青黛 B.儿茶C.五倍子D.芦荟18.其乙醇提取液有雄性激素样作用的中药是().A.蟾酥 B.熊胆C.麝香D.牛黄19.以下哪种药材不含碳酸钙?()A.牡蛎B.海螵蛸C.石决明D.桑螵蛸20.“胆仁”是指熊胆的().A.胆囊的核心部位B.胆囊内呈球形的块状物C.胆囊内的结石D.胆囊内干燥的胆汁21.沉香来自()植物.A.茜草科 B.瑞香科C.唇形科D.豆科22.来源于古代动物化石的中药是().A.龙骨 B.龙胆C.地龙D.龙眼23.下列哪项不是影响中药材质量的原因?()A.基源品种B.炮制方法C.产地D.采收加工24.石菖蒲的气味是().A.气微,味先甜而后苦B.气微,味甘、微苦,嚼之发黏C.气芳香,味甜,微辛D.气芳香,味苦,微辛25.用火燃之产生紫红色烟雾的是().A.琥珀 B.海金沙C.冰片D.青黛26.石膏主要含().A.含水硫酸钠(NaSO4·10H2O)B.含水硫酸钙(CaSO4·2H2O)C.三氧化二砷(As2O3)D.碳酸锌(ZnCO3)27.斑蝥().A.无臭,味淡 B.气微腥,味淡C.气特异而臭,刺激性强D.气腥,味微咸28.下列哪种药材属于酯树脂?()A.血竭B.藤黄C.加拿大树脂D.苏合香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癣少癣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 分,共10 分)1.对于中药中有毒物质的检查包括().A.重金属的检查 B.微量元素测定C.黄曲霉毒素的检测D.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检测E.有机氯农药残留量的测定2.作为正品大黄入药的是以下哪些植物?()A.掌叶大黄B.华北大黄C.唐古特大黄D.药用大黄E.天山大黄3.下面哪些是具有剧毒的药材().A.草乌 B.人参C.何首乌D.半夏E.鹿茸4.桂皮醛的作用是().A.抗菌 B.镇静C.解热D.镇痛E.解痉5.既有腺毛又有非腺毛的药材有().A.金银花 B.菊花C.槐花D.洋金花E.辛夷6.可用显微化学反应鉴别的中药有().A.黄连 B.槟榔C.厚朴D.丁香E.肉桂7.以浆果入药的药材有().A.五味子 B.山楂C.枸杞子D.乌梅E.决明子8.下列药材以香气浓为佳者的是().A.益母草 B.广藿香C.泽兰D.佩兰E.荆芥9.灵芝的来源是多孔菌科的().A.云芝 B.薄树芝C.紫芝D.赤芝E.灵芝10.以淫羊藿入药的植物是().A.淫羊藿 B.箭叶淫羊藿C.柔毛淫羊藿D.巫山淫羊藿E.朝鲜淫羊藿第二篇:中药鉴定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 C.孢子 D.根9.“怀中抱月”是以下哪种植物的鉴定特征?1.我国和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由国家颁布的药典是()A.《神农本草经》B.《证类本草》C.《本草纲目》 D.《新修本草》2.药材的质地轻而松、断面多裂隙,谓之()()A.浙贝B.青贝C.松贝D.平贝10.天冬和麦冬来源于________植物。
中药鉴定学复习题

单选题1“同名异物”是中药材中常见的现象,以下中药中有“同名异名物”现象的是(D)A、当归B、西洋参C、红花D、贯众2凡是国家药品标准所收载的品种均为(B)A、伪品B、正品C、非正品D、混淆品3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首次是(A)颁布的A、1984.9.20B、1985.7.1C、2001.2.28D、2001.12.14中药拉丁名称的一般组成原则是(D)A、属名+种名(种加词)B、属名+种名+命名人姓氏C、药用部位名(第一格)+药名(第二格)D、药名(第二格)+药用部位名(第一格)5穿心莲是通过(C)途径获得的新药源A、通过资源普查寻找新药源B、利用亲缘关系获得新药源C、从民族药、民间药中寻找新药源D、从古本草中寻找新药源6明代对药学贡献最大的药物专著是(B)A、《证类本草》B、《本草纲目》C、《新修本草》D、《植物名实图考》7我国现存最早的完整本草是(C)A、新修本草(唐本草)B、神农本草经C、证类本草D、本草纲目8我国和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由国家颁布的药典是(B)A、《神农本草经》B、《新修本草》C、《本草纲目》D、《证类本草》9我国最早全书药物以上、中、下品分类的专著是(C)A、《新修本草(唐本草)》B、《本草纲目》C、《神农本草经》D、《本草经集注》10我国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B)A、《海药本草》B、《神农本草经》C、《本草纲目》D、《本草经集注》11以收载外国输入的药物为主的著作是(A)A、《海药本草》B、《本草纲目》C、《本草经集注》D、《神农本草经》12全书最早以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药学专著是(B)A、《神农本草经》B、《本草经集注》C、《证类本草》D、《本草纲目》13《本草纲目》载药量(D)种A、365种B、730种C、1032种D、1892种14种子类药材一般的采收期(A)A、果实完全成熟时B、果实近成熟时C、种子近成熟时D、种子颜色变深时15根和根茎类药材一般采收时期(B)A、春末和秋初B、秋末冬初和春初C、夏末秋初D、植物生长最旺盛16杜仲一般在什么时候采收(A)A、春末夏初B、夏末秋初C、秋末冬初D、冬末春初17牡丹皮一般在什么时候采收(D)A、春末夏初B、夏末秋初C、春初D、秋冬季18下列有关产地叙述不正确的是那项(C)A、吉林的人参B、云南的三七C、四川的阳春砂D、山西的黄芪19甘肃产的道地药材是(A)A、当归B、人参C、牛膝D、附子20四川产的道地药材是(B)A、银柴胡B、附子C、人参D、当归21含黏液汁、淀粉或糖分多的药材,一般采用的加工方法(B)A、切片晒干B、蒸、煮、烫后晒干C、硫熏后晒干D、阴干22下列除了哪项均是加工方法“发汗”的目的(C)A、利于干燥B、促进变色C、便于切制D、增加香味23药材加工时,先经过蒸、煮、烫的处理,目的是能杀死虫卵,防止孵化的是(B)A、白芍B、桑螵鞘C、黄精D、菊华24最简便、经济的干燥方法(A)A、晒干法B、阴干法C、烘干法D、微波干燥25某些药材在贮藏保管的过程中,受到温度、湿度的影响下其颜色容易发生变化为(C)A、虫蛀B、发霉C、变色D、走油26中药贮藏保管过程容易发生变质,不包含(D)A、虫蛀B、发霉C、变色D、破碎27淀粉多的药材容易(A)A、虫蛀B、发霉C、变色D、走油28贮藏是容易发生走油现象的生药为(A)A、桃仁B、大黄C、白芍D、胆矾29预防药材霉烂的措施,主要控制库房的湿度在(D)。
《中药鉴定学》试题集

中药鉴定学总论(一至三单元)一、A型题(单句型最佳选择题):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 •具有简单,易行,迅速特点的鉴别方法是()。
A .基源鉴定B .性状鉴定C.显微鉴定 D .理化鉴定E.含量鉴定2 •制作解离组织片时氢氧化钾法适合于()。
A .薄壁组织占大部分的样品B.木化组织少的样品C.木化组织分散的样品D .叶类,花类样品E.样品坚硬,木化组织较多或集成较大群束3. 第一版药典是()年出版。
A . 1950年B . 1952 年C. 1953年D. I960 年E. 1963年4. 下列除哪项外均为中药鉴定的取样原则()。
A .药材总包件数在100件以下的,取样5件B . 100-1000件,按5%取样C. 超过1000件的,按1%取样 D .不足5件的逐件取样E.贵重药材,不论包件多少均逐件取样5. 中药鉴定取样时,平均样品的量一般不得少于实验用量的()A . 2倍B . 3倍C. 5倍D . 6倍E. 9倍6. 有些药材在加工过程中用微火烘至半干或微煮、蒸后,堆置起来发热,使其内部水分向外渗出,变软,变色,增加香味或减少刺激性,有利于干燥。
这种方法习称()A、蒸B、煮C、发汗D、烘干E、以上均不是7. 某些药材的油质泛出药材表面,或因药材受潮、变色、变质后表面泛出油样物质,称为()A、风化B、变色C、霉变D、走油E、以上均不是8. 中药质地质轻而松,断面多裂隙,称为()A 、松泡B、粉性C、柴性D、油润E、角质9. 用75%乙醇装片药材粉末,可观察()A、淀粉粒B、糊粉粒C、石细胞D、菊糖E、以上均可10. 以下在偏光显微镜下具有偏光现象的是()A、糊化淀粉粒B、未糊化淀粉粒C、糊粉粒D、导管E、纤维二、B型题(标准配伍题):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用在考题前列出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与问题关系最密切的答案。
中药鉴定学试题及答案

中药鉴定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药鉴定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A. 研究中药的炮制方法B. 研究中药的药效C. 鉴定中药的真伪与质量D. 研究中药的栽培技术答案:C2. 下列哪种药材属于动物类中药?A. 黄芪B. 当归C. 牛黄D. 白术答案:C3. 中药的采收季节对药材质量有何影响?A. 无影响B. 影响药材的形态C. 影响药材的药效D. 影响药材的贮存答案:C4. 中药材的“五味”指的是?A. 甘、酸、苦、辣、咸B. 甘、酸、苦、辛、咸C. 甘、甜、酸、苦、辣D. 甘、酸、苦、辣、涩答案:B5. 中药的“归经”是指?A. 药材的采集地B. 药材的加工方法C. 药材对人体的影响部位D. 药材的贮存条件答案:C二、填空题1. 中药鉴定学是研究中药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的科学。
答案:性状、真伪、质量、药效、炮制2. 中药材的采收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适时、适质、适量、适宜3. 中药的“四性”指的是寒、热、________、________。
答案:温、凉4. 中药材的贮存条件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干燥、通风、防潮、防虫5. 中药鉴定的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形态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生物鉴定三、简答题1. 简述中药鉴定学的意义。
中药鉴定学是中医药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它通过对中药材的性状、真伪、质量、药效和炮制等方面的研究,确保中药材和中成药的质量安全,保障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中药鉴定学的研究成果对于指导中药材的合理采收、加工、贮存和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 描述中药材的采收原则及其重要性。
中药材的采收原则是适时、适质、适量、适宜。
中药鉴定学总复习题

中药鉴定技术总复习题一、填空:1.药材取样中,同一批药材包件中,数量在100件以下的取样( 5 )件,100至1000件,按( 5% )取样,超过1000件的,超过部分按( 1% )取样。
2.药材取样中,同一包件中,一般药材应取(100-500 )克。
3.显微镜的构造可分为(光学)和(机械)系统两部分。
4.药材本身细胞壁和内含物经灰化后遗留的不挥发性的(无机盐),称为生理灰分。
5.某中药材粉末黄绿色,味微苦,在显微镜下可见在单细胞的非腺毛,晶鞘纤维和草酸钙,粉末加入5%氢氧化钠呈红色,该药材是(番泻叶)。
6.木质化细胞壁加间苯三酚一滴,浓盐酸一滴镜检:木质华细胞壁可被染成(红色--- )。
7.黄连粉末置于载玻片,加95%乙醇1-2滴,再加30%硝酸一滴,加盖玻片,放置片刻镜检结果(黄色针簇状结晶)。
8.大黄粉末的升华物镜检(黄色棱针状、羽毛状结晶)。
9.中药鉴定的基本任务是(鉴定中药的真、伪、优、劣,确保中药质量)。
10.中药显微鉴定中常用的透化剂是(水合氯醛)。
11、常用紫外光灯的波长为(365nm ),短波(254—265nm )。
12、水分测定中烘干法适用于测定(不含挥发性成分药材)。
13、大黄的稀乙醇提取液、滴于滤纸上,挥散乙醇,紫外光灯下检视显(棕色至棕红色)荧光,不得显(持久的亮蓝紫色)荧光。
14.显微鉴定是利用(显微镜)观察药材的(组织构造、细胞形态)和内含物的特征来鉴定中药的方法。
15.某中药材粉末黄绿色,味微苦,在显微镜下可见在单细胞的非腺毛,晶纤维和草酸钙簇晶,粉末加入5%氢氧化钠呈红色,该药材是(番泻叶)。
16.五味子种皮石细胞有二种,一种大小均匀,直径在28-50um,呈多角形、或类圆形,壁厚,胞腔小,这种石细胞称为(种皮外层石细胞)。
17.某中药材粉末棕色或绿色,味微苦涩,在显微镜下可见有嵌晶纤维,棕色块和角质层突起,并有特异内陷的气孔,该药材是(麻黄)18、显微测量所用仪器的名称(目镜测微尺)和(物镜测微尺),其中(目镜测微尺)的值是通过(物镜测微尺)标化所得到。
中药鉴定学复习题

1.《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分上中下三品,总结了汉以前的医药经验,为我国已知最早的药物学专著。
《新修本草》载药850种,新增114种,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由国家颁布的药典。
《证类本草》宋代唐慎微,载药1746种,是今天研究宋代以前本草发展的最完备的重要参考书。
《本草纲目》明代李时珍,载药1892种,是我国16世纪以前医药成就的大总结。
2、全国的道地药材有约200种四川—(黄连、附子、川芎、川贝)云南—(三七)甘肃—(当归、大黄)宁夏—枸杞子)内蒙古—黄芪吉林—鹿茸、人参辽宁—细辛、五味子山西—党参河南—地黄、牛膝、山药、菊花山东—北沙参、金银花江苏—薄荷安徽—牡丹皮安徽宣城—木瓜浙江—玄参、浙贝母福建—泽泻广东—砂仁广西—蛤蚧、肉桂马钱子—印度、越南、泰国西红花—西班牙、意大利丁香—坦桑尼亚、印度尼西亚番泻叶:印度、埃及、苏丹2.中药鉴定的依据:《中国药典》2015年第十版、《部颁药品标准》。
3.①根及根茎:秋、冬②茎木类:秋、冬③皮类:春末夏初④叶类:光合作用旺盛期,开花前5.加工方法:①漂(肉苁蓉、海螵蛸、海藻、昆布)②切片(木瓜、山楂、大黄)③煮透心(白芍、党参)蒸透(天麻、红参)④发汗(厚朴、杜仲、玄参、续断、茯苓)杜仲特点:拉丝6.中药贮藏保管中的发生变质现象:①虫蛀:温度16-35,湿度70%以上,含水量13%以上②霉变:温度25,湿度85%,含水量超过15%③变色④走油⑤风化⑥自然(柏子仁、紫苏子、海金沙)7.中药鉴定的一般程序:取样、鉴定、结果。
⑴取样原则:①不足5件的,全部。
②5-99件的,随机抽5件③100-1000件的,按5%比例取样④超过1000件的,超过部分按1%比例取样。
⑵抽样用量:一般不得少于检验需用量的3倍,1/3分别为实验用、复核用、留样保存。
8.中药鉴定方法:来源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
9.根类中药:⑴双子叶/形成层环纹/无髓⑵单子叶/内皮层/有髓⑶黄芩、党参/菊花心⑷粉防己/车轮纹⑸茅苍术/朱砂点⑹大黄/星点⑺何首乌/云锦花纹⑻商陆/罗盘纹10.绵马贯众:鳞毛蕨科植物粗茎鳞毛蕨干燥根茎及叶柄残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鉴定技术总复习题一、填空:1.药材取样中,同一批药材包件中,数量在100件以下的取样( 5 )件,100至1000件,按( 5% )取样,超过1000件的,超过部分按( 1% )取样。
2.药材取样中,同一包件中,一般药材应取(100-500 )克。
3.显微镜的构造可分为(光学)和(机械)系统两部分。
4.药材本身细胞壁和内含物经灰化后遗留的不挥发性的(无机盐),称为生理灰分。
5.某中药材粉末黄绿色,味微苦,在显微镜下可见在单细胞的非腺毛,晶鞘纤维和草酸钙,粉末加入5%氢氧化钠呈红色,该药材是(番泻叶)。
6.木质化细胞壁加间苯三酚一滴,浓盐酸一滴镜检:木质华细胞壁可被染成(红色--- )。
7.黄连粉末置于载玻片,加95%乙醇1-2滴,再加30%硝酸一滴,加盖玻片,放置片刻镜检结果(黄色针簇状结晶)。
8.大黄粉末的升华物镜检(黄色棱针状、羽毛状结晶)。
9.中药鉴定的基本任务是(鉴定中药的真、伪、优、劣,确保中药质量)。
10.中药显微鉴定中常用的透化剂是(水合氯醛)。
11、常用紫外光灯的波长为(365nm ),短波(254—265nm )。
12、水分测定中烘干法适用于测定(不含挥发性成分药材)。
13、大黄的稀乙醇提取液、滴于滤纸上,挥散乙醇,紫外光灯下检视显(棕色至棕红色)荧光,不得显(持久的亮蓝紫色)荧光。
14.显微鉴定是利用(显微镜)观察药材的(组织构造、细胞形态)和内含物的特征来鉴定中药的方法。
15.某中药材粉末黄绿色,味微苦,在显微镜下可见在单细胞的非腺毛,晶纤维和草酸钙簇晶,粉末加入5%氢氧化钠呈红色,该药材是(番泻叶)。
16.五味子种皮石细胞有二种,一种大小均匀,直径在28-50um,呈多角形、或类圆形,壁厚,胞腔小,这种石细胞称为(种皮外层石细胞)。
17.某中药材粉末棕色或绿色,味微苦涩,在显微镜下可见有嵌晶纤维,棕色块和角质层突起,并有特异内陷的气孔,该药材是(麻黄) 18、显微测量所用仪器的名称(目镜测微尺)和(物镜测微尺),其中(目镜测微尺)的值是通过(物镜测微尺)标化所得到。
19、实验常用透化剂是(水合氯醛),具有(清除有碍观察的细胞内含物,并能使皱缩细胞壁重新彭胀)的作用。
20.实验中常用的封藏剂是(稀甘油),常用的透化剂是(水合氯醛)。
21.人参树脂道散布的部位是韧皮部22.党参的薄壁细胞中含有菊糖及淀粉粒23.白术的薄壁细胞含菊糖及草酸钙针晶24.肉桂最内一层木栓细胞的外壁特厚并木化。
25.厚朴的栓内层为石细胞层26.牡丹皮的粉末微量升华镜检可见 :长柱形、针状、羽状结晶(丹皮酚)。
27.麻黄表皮细胞外被厚的角质层28.麻黄两棱线间有下陷气孔29.麻黄的髓部薄壁细胞含棕色块状物30.粉末制片时要求将药材磨或锉成细粉,全部通过0.17-0.25㎜孔径的药典筛(四、五号筛---80目、65目),过粗和过细都不行。
31.双子叶植物的根具有次生构造,表面常为栓皮,比较粗糙;单子叶植物终生为初生构造,根表面常为表皮,较光滑。
32.双子叶植物根的特点是形成层的存在,使根产生了次生结构,由外向里分别为:木栓层---木栓形成层---栓内层--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
33.单子叶植物根横切面观察由外至内可见:表皮---皮层---中柱鞘---木质部、韧皮部---髓部,韧皮部与木质部相间排列成一圈,呈辐射状。
34.表皮死亡脱落后,外皮层细胞的细胞壁增厚并木栓化,行保护作用,称为“后生表皮”。
35.由皮层的外部细胞木栓化起保护作用,称为“后生皮层”。
36..双子叶植物根茎:维管束为无限外韧型, 多呈环状排列。
单子叶植物根茎维管束多为有限外韧型, 散布。
37.双子叶植物根茎一般均具次生构造,横切面观察由外至内可见:木栓层---皮层---维管束---髓部。
38.单子叶植物根茎一般均为初生构造,横切面观察由外至内可见:表皮---皮层---维管柱---髓部39.大黄髓部宽广,有异常维管束环列或散列,异常维管束为周木型,射线呈星状射出。
二、选择题(一)单选题1.大黄的显微识别特征是( C )。
A、乳汁管 B树脂道 C、簇晶 D纤维2.金银花的花粉粒的直径是( A )。
A、60-70um B64-80um C、80-100um D21-125um3.具有嵌晶纤维特征的药材是( A )。
A、麻黄 B甘草 C、人参 D金银花4.具有草酸钙簇晶的药材是( D )。
A、黄柏 B厚朴 C、肉桂 D牡丹皮5.某药材具有分泌管的显微特征,该药材为( B )。
A、丁香 B红花 C、番泻叶 D金银花6.淀粉粒众多,复粒由2-8-18个分粒构成,多为一个大的盔帽形项淀粉粒与下面十几小个分粒组成,该药材是( C )A、牡丹皮B、山药C、天花粉D、甘草7.具有木栓细胞的药材是( A )。
A、甘草B、红花C、番泻叶D、麻黄8.既有石细胞又有油细胞,并有草酸针晶的药材是( A )。
A、肉桂B、厚朴C、牡丹皮D、党参9.既有晶鞘纤维,又有分枝状石细胞的药材是( C )。
A、肉桂B、厚朴C、黄柏D、黄连10.具有草酸钙簇晶又有树脂道的药材是( A )A、人参B、党参C、黄连D、白术11.红花的花粉粒的直径是( B )。
A、60-70um B64-80um C、80-100um D21-125um 12.具有晶鞘纤维特征的药材是( B )。
A、麻黄 B甘草 C、人参 D金银花 13.具有三面增加厚一面薄特征的石细胞的药材是( C )。
A、黄柏 B厚朴 C、肉桂 D牡丹皮 14.某药材具有两种腺毛和两种非腺毛的显微特征,该药材为( D )。
A、丁香 B红花 C、番泻叶 D金银花15.具有草酸钙针晶的药材是( B )A、牡丹皮B、山药C、天花粉D、甘草16.具有分枝状石细胞的药材是( B )。
A、肉桂B、厚朴C、牡丹皮D、党参17.既有油细胞,又有分枝状石细胞的药材是( B )。
A.肉桂 B、厚朴 C、黄柏 D、黄连18.具有菊糖又有乳汁管的药材是( B )A、人参B、党参C、黄连D、白术19、某药材具有单细胞非腺毛,长100-350 um,壁厚,表面有疣状突起,基部略弯曲,微呈镰刀形。
该药材为( C )。
A、丁香 B红花 C、番泻叶 D金银花20.皮类的显微组织构造中无( B )。
A.韧皮部B.木质部C.周皮D.皮层21.单子叶植物根茎的横断面有一圈环纹,它是( D )A.形成层B.木质部C.韧皮部D.内皮层环22.显微鉴定中药时,确认淀粉粒应加( C )A.间苯三酚试液B.水合氯醛试液C.碘试液D.盐酸23.“星点”是大黄的识别要点,其存在的部位是( D )A.表面B.韧皮部C.木质部D.髓部24.真伪大黄的鉴别常用荧光试验法,正品大黄的稀甲醇浸出液,滴于滤纸上,再滴加稀乙醇扩散后,置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可见( B )A.棕色至棕红色荧光B.持久的亮蓝紫色荧光C.黄色荧光D.橙黄色荧光25.何首乌断面的“云锦纹”比较特殊,其存在部位是( B )A.髓部B.皮部C.韧皮部D.木质部26.黄连药材折断面木质部在紫外灯下显( A )A.金黄色荧光B.淡蓝色荧光C.亮紫色荧光D.黄白色荧光27.在中药粉末显微鉴定中,草酸钙簇晶直径20~68μm,棱角锐尖,该药材为( C )A. 半夏B.大黄C. 人参D.麦冬28.人参的粉末显微特征为( A )A. 草酸钙簇晶、树脂道B.草酸钙方晶、树脂道C. 草酸钙簇晶、油管D.草酸钙针晶、油室29.牡丹皮内表面常见的闪亮结晶是( A )。
A.牡丹酚B.牡丹苷C.挥发油D.芍药苷(二)多选题1.麻黄粉末的显微特征有(ABC)A、电话筒样的保卫细胞B、纤维上附有大量砂晶C、棕色块状物D、大型草酸钙簇晶2..显微特征中具有石细胞的有(AB)A、黄连B、黄柏C、甘草D、大黄3.显微特征中具有晶鞘纤维的有(BC)A、黄连B、黄柏C、甘草D、大黄4.显微特征中具有草酸钙簇晶的有(AD)A、人参B、黄柏C、甘草D、大黄5.番泻叶粉末主要显微鉴别特征有(ABDE )A.晶纤维B.单细胞非腺毛C.腺毛鞋底形D.草酸钙簇晶E.平轴式气孔6.红花花粉粒特征(ABC )A.圆球形或椭圆形B.外壁有短刺及疣状雕纹C.萌发孔三个D.外壁光滑E.球形或三角形7.果皮的构造,可分为(ACE )。
A.外果皮B.次果皮C.中果皮D.种皮E.内果皮8.麻黄的粉末显微特征有( ACDE )。
A.嵌晶纤维B.晶纤维C.哑铃状气孔D.表皮及角质层E.棕色块9.显微鉴定主要观察药材的(ABC)A、组织构造B、细胞形态C、细胞内后含物D、有无腺毛10.哪些属于中药的理化鉴定法?( ABE )A.荧光反应B.微量升华C.水试D.口尝 E色谱法六、简答题:1.理化鉴定的含义和意义?答:理化鉴定是指通过物理的化学的或仪器分析的方法对中药中所含的成分进行检查、鉴定中药的真伪、纯度和品质优劣的方法。
理化鉴定的意义:通过理化鉴定可以中药中所含的有效成分进行检查,分析有效成分的有无和含量的多少。
或对有害成分进行检查。
分析有害的有无及含量的多少。
从而更加准确地鉴定中药的真伪优劣,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2、什么叫荧光分析法?常用仪器和常用紫外光的波长?答:荧光分析是利用中药的某此化学成分在紫外光(或常光)下能产生一定颜色的性质来鉴定的方法。
常用仪器和常用紫外光的波长:紫外分析仪,365纳米,254-265纳米。
3、什么叫封藏剂,常用封藏剂是什么?有哪些特点?答:将材料固定和保存在载玻片上的试剂叫做封藏剂。
常用的封藏剂是稀甘油。
特点是:1、能使材料湿润;2、能保持组织、细胞的形状、颜色、大小;3、能使皱缩的细胞恢复原状;4、具有吸湿性,制成的标本片能保存几天。
4、简述微量升华法的操作。
答:取一片石绵网,正中间去掉石绵网直径为2厘米,放到铁架台上,安装好,在石绵网上面放一金属片,金属片上放一金属圈,一般高度为8毫米,在金属圈内放入被检查的药材粉末一薄层,金属圈上盖载玻片,下面用酒精灯迅速加热,使药材粉末变得含糊后移去酒精灯,去火待冷,置显微镜下观察。
5、显微鉴定的含义和意义?答:显微鉴定是利用显微镜观察药材的内部组织构造、细胞形状和内含物的特征鉴定。
药材的内部组织构造、细胞形状和内含物的特征,不受药材外形的变化而变化,能够保持相对的稳定不变或变化很小,因此,当药材的性状发生变化,或被粉碎制成中成药,性状鉴定无法解决的情况下,可以利用显微鉴定将其鉴定出来。
弥补了性状鉴定的不足。
6、制作标本片时,为什么水合氯醛同稀甘油配合使用?答:水合氯醛是实验中常用的透化剂,加热后使水分蒸发而析出结晶。
而稀甘油具有吸湿性,能够防止水合氯醛的水分蒸发,从而避免水合氯醛结晶。
便于显微观察。
7、中药鉴定取样的总原则?答:一,有足够的代表性:在不同的包装、不同的部位分别进行取样;若出液体药材混匀后进行取样,不易混匀的药材要在顶部、中部和底部分别取样,贵重药材要逐件取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