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三氯乙烷
1,1,2-三氟三氯乙烷
![1,1,2-三氟三氯乙烷](https://img.taocdn.com/s3/m/0ce3a83231126edb6f1a10ee.png)
及
消防
燃烧性:
燃烧分解产物:
闪点(℃):
聚合危害:
爆炸极限(体积分数%):
稳定性:稳定
引燃温度(℃):
禁忌物:活性金属粉末、碱金属、镁、锌、钾、钠。
危险特性:在空气中不发生燃烧爆炸。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氟化物和氯化物气体。与碱金属和碱土金属能发生强烈反应。
爆炸性气体的分类、分级、分组
火灾危险性分级:
爆炸危险类别:
最大爆炸压力(MPa):
灭火方法:
灭火剂:砂土、干粉、泡沫、二氧化碳。
健康危害与防护
工作场所职业接触限值(mg/m3)
职业毒性危害等级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MAC:PC-TWA:PC- NhomakorabeaTEL: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对身体有害。对眼和皮肤有刺激性。长时间接触有麻醉作用。
防护措施
储运与废弃
包装分类
Ⅲ
包装标志
包装方法
储运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食用化工原料等分开存放。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废弃处理
标
识
中文名:1,1,2-三氟三氯乙烷
英文名:1,1,2-Trifluorotriehloroethane
危险类别:第6.1类毒害品
分子式:C2Cl3F3
分子量:187.37
UN编号:
危货编号:
RTECS号:
CAS号:76-13-1
理
化
性
质
物质状态、外观、气味:无色、无味透明的易挥发液体。
熔点(℃):-35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就医。
常用有机溶剂按毒性大小分类表
![常用有机溶剂按毒性大小分类表](https://img.taocdn.com/s3/m/e18e7003844769eae009ed68.png)
常用有机溶剂按毒性大小分类表一、第一类有机溶剂:1、三氯甲烷2、1,1,2,2,-四氯乙烷3、四氯化碳4、1,2二氯乙烯5、1,2二氯乙烷6、二硫化碳7、三氯乙烯8、苯9、由以上溶剂组成的混合物二、第二类有机溶剂:1、丙酮2、异戊醇3、异丁醇4、异丙醇5、乙醚6、乙二醇乙醚7、乙二醇乙醚乙酸酯8、乙二醇丁醚9、乙二醇甲醚10、邻—二氯苯11、二甲苯12、甲酚13、氯苯14、乙酸戊酯15、乙酸异戊酯16、乙酸异丁酯17、乙酸异丙酯18、乙酸乙酯19、乙酸丙酯20、乙酸丁酯21、乙酸甲酯22、苯乙烯23、1,4—二氧杂环己烷24、四氯乙烯25、环己醇26、环己酮27、1—丁醇28、2—丁醇29、甲苯30、二氯甲烷31、甲醇32、甲基异丁基甲酮33、甲基环己醇34、甲基环己酮35、甲丁酮36、1,1,1—三氯乙烷37、1,1,2—三氯乙烷38、丁酮39、二甲基甲酰胺40、四氢呋喃41、正己烷42、由以上溶剂组成的混合物三、第三类有机溶剂1、汽油2、煤焦油精3、石油醚4、石油精5、轻油精6、松节油7、矿油精8、由以上溶剂组成的混合物四、有机溶剂按其化学结构可分为10大类:1、芳香烃类:苯、甲苯、二甲苯等;2、脂肪烃类:戊烷、己烷、辛烷等;3、脂环烃类:环己烷、环己酮、甲苯环己酮等;4、卤化烃类:氯苯、二氯苯、二氯甲烷等;5、醇类:甲醇、乙醇、异丙醇等;6、醚类:乙醚、环氧丙烷等;7、酯类:醋酸甲酯、醋酸乙酯、醋酸丙酯等;8、酮类:丙酮、甲基丁酮、甲基异丁酮等;9、二醇衍生物:乙二醇单甲醚、乙二醇单乙醚、乙二醇单丁醚等;10、其他:乙腈、吡啶、苯酚等。
经常使用有机溶剂,如,乙醇、苯乙烯、全氯乙烯、三氯乙烯、乙烯乙二醇醚和三乙醇胺。
五、常用有机溶剂对人体的危害1、液氨:剧毒性、腐蚀性2、液态二氧化硫:剧毒3、甲胺:中等毒性,易燃4、二甲胺:强烈刺激性5、石油醚:低毒性6、乙醚:麻醉性7:、戊烷:低毒性8、二氯甲烷:低毒,麻醉性强9、二硫化碳:麻醉性,强刺激性10、溶剂石油脑:低毒性11、丙酮:低毒,类乙醇,但较大12、1,1-二氯乙烷:低毒、局部刺激性13、氯仿:中等毒性,强麻醉性14、甲醇:中等毒性,麻醉性,吸入蒸气使人失明15、四氢呋喃:吸入微毒,经口低毒16、己烷:低毒,麻醉性,刺激性17、三氟代乙酸:低毒18、1,1,1-三氯乙烷:低毒19、四氯化碳:毒性强20、乙酸乙酯:低毒,麻醉性21、乙醇:微毒类,麻醉性22、丁酮:低毒,毒性强于丙酮23、苯:强烈毒性,吸入后在体内残留,不能代谢,会致癌24、环己烷:低毒,中枢抑制作用25、乙睛中等毒性,大量吸入蒸气,引起急性中毒26、异丙醇:微毒,类似乙醇27、1,2-二氯乙烷:高毒性、致癌28、乙二醇二甲醚:吸入和经口低毒29、三氯乙烯:有机有毒品30、三乙胺:易爆,皮肤黏膜刺激性强31、丙睛:高毒性,与氢氰酸相似32、庚烷:低毒,刺激性、麻醉性33、硝基甲烷:麻醉性,刺激性34、1,4-二氧六环:微毒,强于乙醚2~3倍35、甲苯:低毒类,麻醉作用36、硝基乙烷:局部刺激性较强37、吡啶:剧毒,皮肤黏膜刺激性38、4-甲基-2-戊酮:毒性和局部刺激性较强39、乙二胺刺激皮肤、眼睛40、丁醇低毒,大于乙醇3倍41、乙酸:低毒,浓溶液毒性强42、乙二醇一甲醚:低毒类43、辛烷:低毒性,麻醉性44、乙酸丁酯:一般条件毒性不大45、吗啉:腐蚀皮肤,刺激眼和结膜,蒸汽引起肝肾病变46、氯苯毒性低于苯,损害中枢系统,47、乙二醇一乙醚:低毒类,二级易燃液体48、对二甲苯:一级易燃液体49、二甲苯:一级易燃液体,低毒类50、间二甲苯:一级易燃液体51、醋酸酐:微毒52、邻二甲苯:一级易燃液体53、N,N-二甲基甲酰胺:低毒54、环己酮:低毒类,有麻醉性,中毒几率比较小55、环己醇:低毒,无血液毒性,刺激性56、N,N-二甲基乙酰胺:微毒类57、糠醛:有毒品,刺激眼睛,催泪58、N-甲基甲酰胺:一级易燃液体59、苯酚(石炭酸):高毒类,对皮肤、黏膜有强烈腐蚀性,可经皮吸收中毒60、1,2-丙二醇低毒,吸湿,不宜静注61、二甲亚砜:微毒,对眼有刺激性62、邻甲酚:毒性参照甲酚63、N,N-二甲基苯胺:抑制中枢和循环系统,经皮肤吸收中毒64、乙二醇:低毒类,可经皮肤吸收中毒65、对甲酚:毒性参照甲酚66、N-甲基吡咯烷酮:毒性低,不可内服67、间甲酚:毒性参照甲酚68、苄醇:低毒,黏膜刺激性69、甲酚:低毒类,腐蚀性,与苯酚相似70、甲酰胺:皮肤、黏膜刺激性、经皮肤吸收71、硝基苯:剧毒,可经皮肤吸收72、乙酰胺:毒性较低73、六甲基磷酸三酰胺:较大毒性74、喹啉:中等毒性,刺激皮肤和眼75、乙二醇碳酸酯:毒性低76、二甘醇微毒,经皮吸收,刺激性小77、丁二睛:中等毒性78、环丁砜:微毒79、甘油:食用对人体无毒常用的石油醚,乙酸乙酯,丙酮毒性较小,但是尽量使用时带好口罩,通风橱打开保持通风较好。
氯乙烯氯化法制备1,1,2—三氯乙烷工艺过程研究
![氯乙烯氯化法制备1,1,2—三氯乙烷工艺过程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c4a8c97a8956bec0875e38c.png)
氯乙烯氯化法制备1,1,2—三氯乙烷工艺过程研究1,1,2-三氯乙烷生产工艺主要有氯乙烯氯化法和二氯乙烷氯化法。
二氯乙烷氯化法国内研究甚少。
氯乙烯氯化法操作条件相对温和,工艺过程比较成熟,目前国内的生产厂家都采用这条路线,该法氯化以鼓泡塔反应器为主。
本文主要对在鼓泡塔反应器和循环式反应器内氯乙烯氯化反应的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影响氯乙烯氯化反应的因素,为反应器选择提供了技术支持。
标签:氯乙烯氯化法;制备1,1,2-三氯乙烷;工艺过程;研究1 前言1,1,2-三氯乙烷作为基础有机化工原料,其在医药、农药、精细化工行业有着广泛的用途。
1,1-二氯乙烯(以下简称VDC)是特殊聚合物材料的重要原料,VDC的聚合物具有透气率低、耐油、耐光、收缩率大、透明度好、不易燃烧的特性,主要用于改性树脂、纤维、食品及化学品的包装材料、涂料、粘合剂及耐火材料的生产。
VDC通常是由1,1,2-三氯乙烷与烧碱进行皂化反应而产生的,因此制备1,1,2-三氯乙烷成为生产VDC及多种有机产品等重要原料的首要环节。
目前国内外相关生产工艺、技术水平差距较大,国外1,1,2-三氯乙烷生产工艺多以二氯乙烷(EDC)氯化法、乙烷氯化法为主,技术保护较为严密。
国内VDC市场需求不断增大,对1,1,2-三氯乙烷和VDC生产利用化学反应工程探索新的反应工艺,降低单耗,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2 外循环鼓泡床反应器2.1 原料反应原料氯气和氯乙烯均为工业级,纯度高于99%。
2.2 实验装置及流程实验装置为一个小型带有冷却夹套的外循环鼓泡床反应器,氯气和氯乙烯由塔底进料,喷口有气体分布器,原料氯气、氯乙烯的进料量由转子流量计控制。
反应液由塔顶溢流出料,反应热由两种方式移走:①由鼓泡塔外夹套冷却水移走;②由循环管内的换热装置移走。
2.3 结果及讨论2.3.1 半连续反应实验利用该实验装置开展小试半连续反应实验。
氯乙烯、氯气连续进料,产物累积在反应器内。
原料配比对反应选择性有明显的影响,随着氯气、氯乙烯配比上升,选择性反而缓慢下降。
1,1,2-三氯乙烷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1,1,2-三氯乙烷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https://img.taocdn.com/s3/m/20d701793b3567ec102d8ac6.png)
一、物品與廠商資料物品名稱:1,1,2-三氯乙烷(1,1,2-Trichloroethane)其他名稱:-建議用途及限制使用:脂,油,蠟,樹脂,或其它產的溶劑,有機合成。
製造商或供應商名稱、地址及電話:-緊急聯絡電話/傳真電話:-二、危害辨識資料物品危害分類:急毒性物質第4級(吞食)、急毒性物質第3級(吸入)、腐蝕/刺激皮膚物質第2級、嚴重損傷/刺激眼睛物質第2級標示內容:象徵符號:骷髏與兩根交叉骨警 示 語:危險危害警告訊息:吞食有害吸入有毒造成皮膚刺激造成眼睛刺激危害防範措施:置容器於通風良好的地方勿吸入氣體/煙氣/蒸氣/霧氣戴眼罩/護面罩其他危害:-三、成分辨識資料純物質:中英文名稱:1,1,2-三氯乙烷(1,1,2-Trichloroethane)同義名稱:Vinyl trichloride、1,1,2-TEE、1,1,2-Trichlorethane、beta-Trichloroethane、1,2,2-Trichloroethane、1,1,2-Trichloroethane、Trichloroethane(non-specific name)、Ethane trichloride化學文摘社登記號碼(CAS No.):79-00-5危害物質成分(成分百分比):100四、急救措施不同暴露途徑之急救方法:吸 入:1.施救前先做好自身的防護措施,以確保自己的安全。
2.移走污染源或將患者移到空氣新鮮處。
3.若呼吸停止立即由受訓過的人施以人工呼吸;若心跳停止施行心肺復甦術。
4.立即立醫。
皮膚接觸:1.立即緩和的刷掉或吸掉多餘的化學品。
2.用水和非磨砂性肥皂徹底但緩和的清洗20分鐘或直到污染物除去。
3.立即就醫。
4.須將污染的衣物、鞋子以及皮飾品完全除污後再使用或丟棄。
眼睛接觸:1.立即緩和的刷掉或吸掉多餘的化學品。
2.立即將眼皮撐開,用緩和流動的溫水沖洗污染的眼睛5分鐘或直到污染物除去。
共沸精馏法回收有机废液中1_1_2_三氯乙烷_孙腾
![共沸精馏法回收有机废液中1_1_2_三氯乙烷_孙腾](https://img.taocdn.com/s3/m/509827c95022aaea998f0f38.png)
收稿日期: 2014-12-08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21376231) 作者简介: 孙腾( 1987—) ,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化工过程系统工程,电话: 15954889128,E-mail: teng332180882 @ 126. com; 伍联营,
男,副教授,通信联系人,电话: ( 0532) 66781875,E-mail: wulianying@ ouc. edu. cn。
第 43 卷 第 7 期 2015 年 7 月
化学工程 CHEMICAL ENGINEERING( CHINA)
Vol. 43 No. 7 Jul. 2015
共沸精馏法回收有机废液中 1,1,2-三氯乙烷
孙 腾,伍联营,胡仰栋
( 中国海洋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
摘要: 采用共沸精馏法对某化工厂有机废液中 1,1,2-三氯乙烷的回收进行了研究。分别以甲醇和水作为共沸剂,
孙 腾等 共沸精馏法回收有机废液中 1,1,2-三氯乙烷
·17·
共沸精馏的方法已广泛应用于难分离物系的分 离以及物 系 中 有 用 物 质 的 提 纯。 王 吉 红 等[6] 用 共 沸精馏的 方 法 进 行 高 纯 度 吡 啶 的 回 收。 彭 娟 等[7] 对乙二醇独乙醚-甲基异丁基酮-水三元非均相共沸 物系进行理论分析,确定该物系分离需要共沸精馏, 并通过模 拟 计 算 和 实 验 验 证,分 离 结 果 高 度 吻 合。 田忠社等[8] 提 出 以 甲 苯 为 共 沸 剂 去 除 混 合 溶 液 中 的乙二胺 和 结 晶 水 的 间 歇 共 沸 精 馏 法。 孙 博 等[9] 以环己烷、甲苯、1,2-二氯乙烷作为共沸剂,用间歇 共沸精馏法 提 纯 低 浓 度 甲 酸 溶 液。 李 春 利 等[10] 提 出了以乙酸异丙酯作为共沸剂分离乙二醇单甲醚水物系的间歇共沸精馏法。
各种物质饱和蒸汽压的算法
![各种物质饱和蒸汽压的算法](https://img.taocdn.com/s3/m/529c5486240c844768eaee4a.png)
C12H10O
147~325
7.09894
1871.920
185.840
二甲胺
C2H7N
-80~-30
7.42061
1085.700
233.000
二甲胺
C2H7N
-30~+65
7.18553
1008.400
227.353
二甲替甲酰胺
C3H7ON
15~60
7.34380
1624.700
216.200
55~105
公式(2)
90.503
12.223
臭氧
O3
\
6.72602
566.950
260.000
醋酸甲酯
C3H6O2
\
7.20211
1232.830
228.000
氮
N2
-210~-180
6.86606
308.365
273.200
碲化氢
H2Te
-46~0
公式(2)
22.760
7.260
碘
I2
\
7.26304
216.000
钾
K
260~760
公式(2)
84.900
7.183
间二甲苯
C8H10
7.00908
1462.26600
215.105
间甲酚
C7H8O
\
7.62336
1907.240
201.000
间硝基苯胺
C6H6O2N2
190~260
公式(2)
77.345
9.560
间硝基甲苯
C7H7O2N
55~235
1,1,2-三氯三氟乙烷(CFC-113)76-13-1
![1,1,2-三氯三氟乙烷(CFC-113)76-13-1](https://img.taocdn.com/s3/m/68cefc17581b6bd97f19ea47.png)
无数据资料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供科研用途,不作为药物、家庭备用药或其它用途。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健康危害 严重损伤/刺激眼睛:EyeIrrit.2 皮肤腐蚀/刺激:SkinIrrit.2 环境危害 急性水生毒性:AquaticAcute1 慢性水生毒性:AquaticChronic2
47 - 48 °C (117 - 118 °F) - lit.
g) 闪点
无数据资料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可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气压
360 - 363 hPa (270 - 272 mmHg) at 20 °C (68 °F) 1.094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https://
1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1.1 产品标识符
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 1,1,2-三氯三氟乙烷(CFC-113) CAS No.: 76-13-1 别名: 氟利昂-113;三氯三氟乙烷;1,1,2-三氯-1,2,2-三氟乙烷;1,1,2-三氯三氟乙烷;1,2,2-三氟-1,1,2-三氯 乙烷;1,1,2-三氟-1,2,2-三氯乙烷,氟利昂-113;
14.2 联合国(UN)规定的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ENVIRONMENTALLYHAZARDOUSSUBSTANCE,LIQUID,N.O.S.(1,1,2Trichlorotrifluoroethane) 国际海运危规:ENVIRONMENTALLYHAZARDOUSSUBSTANCE,LIQUID,N.O.S.(1,1,2Trichlorotrifluoroethane) 国际空运危规:ENVIRONMENTALLYHAZARDOUSSUBSTANCE,LIQUID,N.O.S.(1,1,2Trichlorotrifluoroethane)
四氯化碳—1,1,2—三氯乙烷的汽液平衡
![四氯化碳—1,1,2—三氯乙烷的汽液平衡](https://img.taocdn.com/s3/m/01d4dd66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5c.png)
四氯化碳—1,1,2—三氯乙烷的汽液平衡四氯化碳—1,1,2—三氯乙烷(R12CCl3)汽液平衡的研究重要意义汽液平衡(VLE)是固定温度和压力下混合物分馏中一种重要的物理现象。
四氯化碳—1,1,2—三氯乙烷(R12CCl3)是一种价格较低的环烷类消耗品,广泛应用于空调制冷剂、化工和室内清洁剂等行业,其具有较好的冷却能力。
因此,研究该物质的汽液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关于R12CCl3汽液平衡的历史四氯化碳—1,1,2—三氯乙烷(R12CCl3)汽液平衡研究有悠久的历史,早在20世纪初,已有科学家对该物质的汽液平衡作出了研究。
一般来说,在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研究人员利用蒸馏实验、热分析和分子压力来估算四氯化碳—1,1,2—三氯乙烷的汽液平衡。
2. R12CCl3汽液平衡的最新研究动向近年来,各国科学家的研究热情日益高涨,不仅提出了在实验和理论上对R12CCl3汽液平衡研究的一系列新模型和数据,而且使用计算机,开展了四氯化碳—1,1,2—三氯乙烷的更加精确的热力学分析。
此外,研究人员还是针对此类混合物建立了温度-压力-构成之间的统一表达式,他们还分析了气体物性及汽液平衡曲线对密度差和混合度的影响,以及复杂调和剂小分子对汽液平衡的影响。
3. R12CCl3汽液平衡的应用四氯化碳—1,1,2—三氯乙烷(R12CCl3)在实际应用中用于汽车和空调制冷系统,是维护混合物间汽液平衡的关键组件。
而四氯化碳—1,1,2—三氯乙烷汽液平衡的研究也会直接影响它的利用效果,可以通过准确预测其蒸汽压力下所形成的混合物组成及构成等信息,以便于实现有效利用和性能改进,从而达到节能服务的目的。
综上所述,四氯化碳—1,1,2—三氯乙烷(R12CCl3)汽液平衡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其一,R12CCl3汽液平衡有悠久的历史,其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该物质的特性;其二,近年来,学者们积极地开展R12CCl3汽液平衡的研究,他们提出了在实验和理论上对R12CCl3汽液平衡的更加精确的热力学分析;最后,R12CCl3汽液平衡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实现更高效的利用,从而有助于节能减排。
Cr_(2)O_(3)气相催化1,1,2-三氯乙烷脱HCl性能分析
![Cr_(2)O_(3)气相催化1,1,2-三氯乙烷脱HCl性能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61fa196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58.png)
Cr 2O 3气相催化1,1,2-三氯乙烷脱HCl 性能分析王林郁 (长治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长治 046011)摘要:选取不同焙烧温度,通过使用沉淀法,可完成Cr 2O 3催化剂制备。
取TCE ,借助该催化剂,经有效制备,可得出二氯乙烯反应。
借助多种表征手段,文章进一步对Cr 2O 3催化剂进行研究,经脱氯化氢反应,观察具体反应、反应机理。
实验结果显示,使用Cr 2O 3催化剂,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脱氯化氢反应。
关键词:Cr 2O 3;1,1,2-三氯乙烷;HCl 性能中图分类号:TQ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4800(2021)15-0121-02DOI:10.19900/ki.ISSN1008-4800.2021.15.060Performance of Cr 2O 3Gas Phase Catalytic Removal of HCl from 1, 2-trichloroethaneWANG Lin-yu (Changzh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Changzhi 046011, China)Abstract: Cr 2O 3 catalyst can be prepared by using precipitation method at different roasting temperatures. Taking TCE, with the help ofthe catalyst, the dichloroethylene reaction can be obtained by effective preparation. With the help of a variety of characterization means, this paper further studies the Cr 2O 3 catalyst, by dehydrochlorination reaction, observe the specific reaction, reaction mechanism.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use of Cr 2O 3 catalyst can promote the dehydrochlorination reactionto a certain extent.Keywords: Cr 2O 3; 1,1, 2-trichloroethane; HCl performance0引言作为化工原料,氯代有机物应用广泛,种类相对较多,但是因其具有一定的污染性,因此,要求行业应切实加强该类物质合理应用。
1,1,2-三氯乙烷
![1,1,2-三氯乙烷](https://img.taocdn.com/s3/m/e317ebefaeaad1f346933fc0.png)
1、物质的理化常数:2、对环境的影响: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在地下水中有蓄积作用。
在对人类重要食物链中,特别是中水生生物体中发生生物蓄积。
一、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急性中毒主要损害中枢神经系统。
轻者表现为头痛、眩晕、步态蹒跚、共济失调、嗜睡等;重埏可出现抽搐,甚至昏迷。
可引起心律不齐。
对皮肤有轻度脱脂和刺激作用。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毒性:属中等毒类。
急性毒性:LD100~200mg/kg(大鼠经口);3730mg/kg(兔经皮);5010.92g/m3(大鼠吸入)LC50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豚鼠和兔吸入0.82g/m3,7小时/天,每周5天,6个月,未见异常;吸入1.6g/m3,雌性大鼠有轻度的肝脂肪变性和细胞浊肿。
致癌性:小鼠喂饲390mg/kg和195mg/kg,78周,观察13周,发性肝细胞癌和嗜铬细胞瘤。
危险特性:在潮湿空气中,特别在日光照射下,释放出腐蚀性很强的氯化氢烟雾。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光气。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便携式气相色谱法;水质检测管法;气体检测管法4、实验室监测方法:5、环境标准:美国车间卫生标准 45mg/m3(皮)中国(GHZB1-1999)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II、III类水域特定值)0.003mg/L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一、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废弃物处置方法:用焚烧法。
废料同其它燃料混合后焚烧,燃烧要充分,防止生成光气。
焚烧炉排气中的卤化氢通过酸洗涤器除去。
二、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1,1,2-三氯乙烷
![1,1,2-三氯乙烷](https://img.taocdn.com/s3/m/846b535152ea551810a687d1.png)
沸点/℃:114
相对密度(水=1):1.44
相对密度(空气=1):4.55
饱和蒸气压/kPa:2.5(20℃)
燃烧热(kJ/mol):-1097.2
临界温度/℃: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4.83
闪点/℃:无资料
自燃温度/℃:460
爆炸下限(%):8.4
爆炸上限(%):13.3
分解温度/℃:无资料
泄漏应急处理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消除点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毒服,戴防化学品手套。穿上适当的防护服前禁止接触破裂的容器和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露源。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小量泄露:用干燥的砂土或其他不燃材料吸收或覆盖,收集于容器中。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消防措施
灭火剂:用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特别危险性:可燃,在潮湿空气中,特别在日光照射下,释放出腐蚀性很强的氯化氢烟雾。燃烧生成有害的一氧化碳、氯化氢、光气。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必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容器突然发出异常声音或出现异常现象,应立即撤离。
避免接触的条件:潮湿空气、光照
禁配物:强碱、强氧化剂、铝、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危险的分解产物:氯化氢
危险反应:与强氧化剂等禁配物发生反应
毒性
急性毒性:LD50:836mg/kg(大鼠经口);3730mg/kg(兔经皮)
急救措施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彻底冲洗。就医。眼睛接触:立即分开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就医。食入:漱口,饮水。就医。
1,1,2-三氯乙烷生产工艺的研究进展
![1,1,2-三氯乙烷生产工艺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f395d6ff3b3567ec112d8a87.png)
doi:10.3969/j.issn.l004-275X.2019.04.0201,1,2-三氯乙烷生产工艺的研究进展巨婷婷,徐菲,李小东(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甘肃兰州730050)摘要#1,1,2-三氯乙烷在化学工业中十分重要,可以用来作溶剂、萃取剂、杀虫剂,并且可以用于医学领域起麻醉作用,也可以是制作修正液的原料以及用来生成1,1-二氯乙烷。
综述了氯乙烯氯化法、塔式合成法、1,2-二氯乙烷反应精k法、利用烯m混合废气法、共沸精k法等1,1,2-三氯乙烷的生产方法。
关键词'1,1,2-三氯乙烷;生产工艺;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TQ22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275X(2019)04-052-02Research progress in the synthesis of1,1,2-trichloroethaneJu Tingting,Xu Fei,LI Xiaodong(Technical Engineering College of Lan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Lanzhou Gansu730050)Abstract:1,1,2—trichloroethane is very important in the chemical industry and can be used as a solvent,extract,insecticide and anesthetic in the medical field,as well as a raw material for the preparation of correction fluids and for the production of1,1-dichloroethane.The paper briefly discusses the synthesis of1,1,2-trichloroethane.At present,the methods of producing TCE are vinyl chloride,tower synthesis, 1,2-dichloroethane reaction distillation,olefin mixed waste gas,azeotropic distillation.:1,1,2-trichloroethane%production process%research progress1,1,2-三氯乙烷,简称TCE,-35",是的液,溶于,但是与醇类、—类等多机溶剂混合溶[1]o在是的。
1,1,2-三氯乙烷标准
![1,1,2-三氯乙烷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681d448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1.png)
1,1,2-三氯乙烷标准
1,1,2-三氯乙烷(1,1,2-Trichloroethane)是一种无色的液体,具有类似氯仿的气味。
它的化学式为C2H3Cl3,分子量为133.40
g/mol。
1,1,2-三氯乙烷是一种有机溶剂,常用于溶解油脂、脂肪和树脂等物质。
由于其良好的溶解性和挥发性,广泛应用于油漆、油墨、胶粘剂和清洗剂等工业领域。
然而,由于1,1,2-三氯乙烷对人体和环境有一定的毒性,使用时需要注意安全。
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的1,1,2-三氯乙烷蒸气可能引起头晕、乏力、恶心、呕吐和感觉异常等症状。
在高温、火源或明火的情况下,1,1,2-三氯乙烷可引发爆炸。
在工业应用中,1,1,2-三氯乙烷的使用和管理需要遵循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法律法规要求。
对于一般消费者,接触1,1,2-三氯乙烷的情况相对较少,但仍应注意正确储存和处理该物质,避免造成人身伤害或环境污染。
1,1,2-三氯乙烷79-00-5
![1,1,2-三氯乙烷79-00-5](https://img.taocdn.com/s3/m/5323b6f24afe04a1b071de8b.png)
15 法规信息
15.1 专门对此物质或混合物的安全,健康和环境的规章 / 法规
法规信息 请注意废物处理也应该满足当地法规的要求。 若适用,该化学品满足《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1月9号国务院通过)的要求。
https://
Powered by TCPDF ()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 液体
颜色 : 无色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37.0 °C (-34.6 °F)
f) 起始沸点和沸程
110 - 115 °C (230 - 239 °F) - lit.
g) 闪点
p) 自燃温度(°C / °F)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化学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含有下列稳定剂:2-Propanol(<=3%)
10.3 敏感性(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无数据资料
10.4 避免接触的条件
无数据资料
10.5 不兼容的材料
5/5
对鱼类的毒性半数致死浓度(LC50)-蓝鳃太阳鱼-40.00mg/l-96h 半数致死浓度(LC50)-肥头鲦鱼(黑头软口鲦鱼)-81.60mg/l-96h 对水蚤和其他水生无脊 椎动物的毒性 半数效应浓度(EC50)-大型蚤(水蚤)-43.00mg/l-48h
12.2 持久存留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P201
使用前获得特别指示说明。
P202
别急! 先阅读并理解安全防范措施。
1,1,2-三氯乙烷催化裂解制偏二氯乙烯催化剂的考评
![1,1,2-三氯乙烷催化裂解制偏二氯乙烯催化剂的考评](https://img.taocdn.com/s3/m/2082e2e4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6e.png)
1,1,2-三氯乙烷催化裂解制偏二氯乙烯催化剂的考评李启登;袁向前;宋宏宇;李冰【摘要】为研究1,1,2-三氯乙烷催化裂解制偏二氯乙烯的催化剂和反应机理,以果壳、椰壳、煤质活性炭和石墨为载体,在中压反应器中,原料空速1.04 h-1,温度130~230℃的条件下,负载碱性金属盐制备催化剂,通过改变催化剂载体、载体处理方法、负载活性组分种类以及含量四个因素来考察催化裂解效果.研究表明:椰壳活性炭经过氨水处理,负载碱性金属盐可以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其中负载氯化铯催化效果最好,转化率最高38%,选择率37%.同时发现了KOH作为活性组分对于本反应的进行有着很好的活性,130℃可达95%的选择性,寿命10h左右.根据初步实验结果探索催化裂解机理可能为碳正机理.【期刊名称】《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年(卷),期】2015(031)005【总页数】6页(P417-422)【关键词】1,1,2-三氯乙烷;偏二氯乙烯;催化裂解;负载碱性金属盐【作者】李启登;袁向前;宋宏宇;李冰【作者单位】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237;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237;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237;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23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213偏二氯乙烯(VDC)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工基础原料,可用于生产聚偏二氯乙烯也可以用于生产多种共聚物。
偏二氯乙烯在氟利昂替代物的生产领域有着广泛应用,也具有丰厚的市场应用价值,因此研究偏二氯乙烯生产技术具有重大意义[1-4]。
传统的偏二氯乙烯生产工艺为1,1,2-三氯乙烷(TCE)皂化法,采用该法生产偏二氯乙烯会产生大量含盐有机废水,不符合环保要求。
1,1,2-三氯乙烷催化裂解法制偏二氯乙烯因其工艺无污染低能耗,受到广泛关注。
主要反应式如下:现阶段国内外催化剂主要使用活性氧化铝、硅胶为载体,碱金属盐氯化铯、硝酸铯、氯化钡为活性组分,在管式固定床中进行气相裂解研究[5-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有芳香气味气味PH值:无资料
熔点(℃):-36.5沸点(℃):114相对密度(水=1):1.44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4.55饱和蒸气压(kpa):2.5(20℃)燃烧热(kj/mol):-1097.2临界压力(MPa):4.83辛醇/水分配系数:2.17闪点(℃):无资料引燃温度(℃):460爆炸下限(%):8.4爆炸上限(%):13.3溶解性:不溶于水,可混溶于醇类、醚类、酯类、酮类等主要用途:用作溶剂,用于有机合成
对皮肤有轻度脱脂和刺激作用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害
燃爆危险:可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
食入:漱口,催吐。就医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可燃,在潮湿空气中,特别在日光照射下,释放出腐蚀性很强的氯化氢烟雾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氯化氢、光气
灭火方法:用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必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容器突然发出异常声音或出现异常现象,应立即撤离
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性:LC50:81.6mg/L(96h)(黑头呆鱼,动态);133mg/L(48h) (青鳉);
IC50:93~430mg/L(72h) (藻类)
生物降解性:好氧生物降解(h):4320~8760
厌氧生物降解(h):17280~35040
非生物降解性:空气中光氧化半衰期(h):196~1956
泄漏应急处理
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消除所有点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毒服,戴防化学品手套。穿上适当的防护服前严禁接触破裂的容器和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干燥的砂土或其他不燃材料吸收或覆盖。收集于容器中。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接触控制及个体防护
中国未制定标准
美国(ACGIH)TLV-TWA:10ppm【皮】
稳定性和反应性
稳定性:稳定
禁配物:强碱、强氧化剂、铝、镁
避免接触的条件:潮湿空气、光照
聚合危害:不聚合
分解产物:氯化氢
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LD50:836mg/kg(大鼠经口);3730mg/kg(兔经皮)
刺激性:家兔经皮:500mg(24h),轻度刺激(开放性刺激试验);家兔经眼:162mg,轻度刺激
包装标志:有毒品
包装方法:小开口钢桶;薄钢或镀锡薄钢板桶(罐)外花格箱;安瓿瓶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镀锡薄钢板桶(罐)外满底板花格箱、纤维板箱或胶合板箱
运输注意事项: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露、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酸类、氧化剂、食品及食品添加剂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
一级水解半衰期(h):3.26×105
其他有害蓄积作用: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害,在地下水中有蓄积作用
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危险废物
废弃处置方法:用焚烧法处置。与燃料混合后,再焚烧。焚烧炉排出的气体通过洗涤器除去
废汽注意事项: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把倒空的容器归还厂商或在规定场所掩埋
运输信息
包装类别:Ⅲ类包装
化学品名称
中文名称:1,1,2-三氯乙烷英文名称:1,1,2-tichloroethane,CAS号:79-00-5危规号:61555分子式:C2H3Cl3分子量:133.4危险性类别:第6.1类毒害品UN编号:无资料
危险性概述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急性中毒主要损害中枢神经系统。轻者表现为头痛、眩晕、步态蹒跚、共济失调、嗜睡等;重者可出现抽搐,甚至昏迷。可引起心律不齐。
亚急性与慢性毒性:大鼠、豚鼠和兔吸入0.82g/m³,每天7h,每周5d,6个月,未见异常;吸入1.6g/m³,雌性大鼠有轻度的肝脂肪变性和细胞浊肿
致突变性:微核试验:人淋巴细胞100μmol/L。DNA损伤:人淋巴细胞2500μmol/L。细胞遗传学分析:豚鼠皮肤染毒2880μg/kg
致癌性:IARC致癌性评论:G3,对人及动物致癌性证据不足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化学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的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监测方法:无资料
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排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注意个人清洁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