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高考地理自然地理知识点拓展和延伸专题02影响蒸发的因素练习
高考地理小专题——影响蒸发的因素

高考地理小专题——影响蒸发的因素典型例题一:(2019·山东兰陵四中高二月考)(题文)1991年博茨瓦纳在索瓦(如下图)建立纯碱厂,采盐沼地下卤水,入蒸发池,再用蒸发后的浓缩卤水生产纯碱,纯碱产品主要销往南非,近年来,由于采取环保新工艺和来自美国产品的竞争,纯碱厂常处于亏损状态。
(1)指出索瓦附近利于卤水蒸发的地形和气候条件。
(2)分析在索瓦建纯碱厂有利和不利的社会经济条件。
(3)近年来,纯碱厂常处于亏损状态。
当地对是否关闭纯碱厂有不同观点,表明你支持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1)地形:位于(南非)高原上的低洼(盆)地,地表平坦。
气候:(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季)干季长,高温少雨,光照强,蒸发旺盛。
(2)有利条件:接近原料地;可用地广(地价低)。
不利条件:交通不便;距离市场远;基础设施不足(投入高)。
(3)同意关闭:技术水平较低,生产成本高,运费高,竞争力弱,短期内难以改变亏损状态;国内资金不足;市场狭小(主要销往南非)。
不同意关闭:保护民族工业,保障就业,带动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
典型例题二:(2018·湖北高考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
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夏季常有暴雨,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 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好盐层。
目前,该流域正准备大量种植耐旱植物。
(1)推测图中洪积扇的形成原因。
(2)判断流域内实际蒸发量最小的部位,并说明判断理由。
(3)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分析若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的影响。
参考答案:(1)该流域气候干旱,植被覆盖率低,土质疏松;山区夏季常有暴雨,易出现携带大量泥沙的山洪;当山洪冲出山口,由于地势突然趋于平缓,山洪流速减慢,泥沙堆积形成洪积扇(2)坡面。
该流域气候干旱少雨,蒸发旺盛,湖面蒸发量大;洪积扇和河谷储水量较大,蒸发量较大;坡面地势起伏大,不易储水,导玫地下水水位较深,实际蒸发量较小(3)该流域气候较干,若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则加剧水资源短缺;大量种植耐旱植物需引水灌溉,导致入湖水量减少,盐湖面积缩小;盐湖面积缩小,生物多样性减少典型例题三:(2019·湖南高三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高考地理答题思维模板—影响蒸发的因素、影响蒸腾的因素、水循环环节和地理意义

影响蒸发的因素1 . 影响蒸发(强度或量)的因素(4 个)①温度:温度高蒸发强②风:大风蒸发强③水域面积:面积大蒸发强④降水量:降水量是蒸发的基础(干旱地区蒸发强度大,但蒸发量少)2. 影响光照或太阳辐射的因素(4 个)①纬度:太阳辐射量(太阳高度角)低纬>高纬,但高纬地区夏季光照时间更长(如:新疆、内蒙、东北)②季节:夏季>冬季③地形: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更强④天气情况:晴天>阴天(晴阴天多少取决于降水、降水取决于气候)影响蒸发量的具体因素在气象学上,要考虑到自然界蒸发的实际情况,所以影响蒸发速度的主要因子有四个:水源、热源、饱和差、风速与湍流扩散强度。
1.水源没有水源就不可能有蒸发,因此开旷水域、雪面、冰面或潮湿土壤、植被是蒸发产生的基本条件。
在沙漠中,几乎没有蒸发。
2.热源蒸发必须消耗热量,在蒸发过程中如果没有热量供给,蒸发面就会逐渐冷却,从而使蒸发面上的水汽压降低,于是蒸发减缓或逐渐停止。
因此蒸发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热量的供给。
实际上常以蒸发耗热多少直接表示某地的蒸发速度。
3.饱和差蒸发速度与饱和差成正比。
饱和差愈大,蒸发速度也愈快。
4.风速与湍流扩散大气中的水汽垂直输送和水平扩散能加快蒸发速度。
无风时,蒸发面上的水汽单靠分子扩散,水汽压减小得慢,饱和差小,因而蒸发缓慢。
有风时,湍流加强,蒸发面上的水汽随风和湍流迅速散布到广大的空间,蒸发面上水汽压减小,饱和差增大,蒸发加快。
除上述基本因子外,大陆上的蒸发还应考虑到土壤的结构、湿度、植被的特性等。
海洋上的蒸发还应考虑水中的盐分。
在影响蒸发的因子中,蒸发面的温度通常是起决定作用的因子。
由于蒸发面(陆面及水面)的温度有年、日变化,所以蒸发速度也有年、日变化。
影响植物蒸腾作用的因素蒸腾作用是植物体内水分通过植株表面向大气中散失的过程,一切影响水汽扩散的因素都会对蒸腾作用的快慢产生影响。
蒸腾作用产生的水汽量取决于植被覆盖率的高低,植被覆盖率越高,蒸腾作用产生的水汽量越大,反之则越少,如热带雨林地区,植被覆盖率高,蒸腾作用强;同一地区,不同季节植物蒸腾作用强弱不同,如,落叶阔叶林地区,夏季蒸腾作用强,而冬季树木落叶了,蒸腾作用则比较弱。
备战高考地理《自然地理知识点拓展和延伸》专题02 影响蒸发的因素练习

02 影响蒸发的因素(2018年海南卷)下图示意我国近海海面年蒸发量的分布。
部分海域蒸发强烈,出现了年蒸发量大于2000毫米的高值区。
据此完成1—2题。
1.形成年蒸发量高值区的原因是该海域A.海水流动快B.有暖流经过C.太阳辐射强D.靠近陆地2.年蒸发量高值区海域冬季海面蒸发更强,最主要的原因是该海域冬季A.降水少B.辐射强C.海气温差大D.风力强【答案】1.B 2.C2.读图可知,年蒸发量高值区位于东海附近海域,东海海域冬季降水较渤海、黄海海域多;太阳辐射强度比其南部的南海海域小,受冬季风影响,风力应比渤海、黄海海域弱,因此排除A、B、D选项;东海海域冬季受暖流影响,海水温度高,海气温差大,蒸发强烈,故C正确。
(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Ⅰ)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
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 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完成4—6题。
3.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A.远大于2 000毫米B.约为2 000毫米C.约为210毫米D.远小于210毫米4.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A.坡面B.洪积扇C.河谷D.湖盆5.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A.湖盆蒸发量增多B.盐湖面积缩小C.湖水富营养化加重D.湖水盐度增大【答案】3.C 4.A 5.B【解析】3.注意题干的关键词,“该流域”而不是“湖面”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
盐湖面积变化取决于该流域的蒸发和降水,蒸发量大,则水域面积减小,降水量大,则水域面积增加。
题目中提到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说明蒸发量和降水量应一致,所以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和降水量数值差不多,约为210毫米,否则会引起盐湖面积的扩大或缩小。
5.耐旱植物只能在坡面、洪积扇和河谷三地种植,不论在哪种植均会拦截到达盐湖的水量,破坏原有平衡,使湖水减少,但由于此湖水盐度已成饱和状态(材料中有关键信息:盐度饱和),所在湖水盐度并不会增高,只能使湖面缩小。
高三复习-影响蒸发快慢的5个因素

工 业 技 术106科技资讯 SC I EN C E & TE C HN O LO G Y I NF O R MA T IO N粉煤灰是煤燃烧后的产物,主要由火力发电厂通过烟气过滤、电分离等方法收集后排放。
全球每年产生的粉煤灰约5~6亿吨,而且预测其产量还将不断增加[1~2]。
粉煤灰主要成分是含硅和铝的化合物,多数在建筑工程上使用。
粉煤灰的利用一般作为水泥、混凝土和陶瓷的生产原料;或者作为道路路基的填充材料、矿区的矿井填充物、土壤改良物质等[3]。
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战略要求,对粉煤灰的综合利用越来越重视[4]。
我国的粉煤灰综合利用率较低,如何提高粉煤灰的利用率,特别是将其转化为附加值高的产品,一直是学者们关注和研究的问题[5,6]。
目前有较多的文献都报道了以粉煤灰为原料合成N a X 型分子筛以及它们在吸附、分离和离子交换等领域的应用[7-9]。
在较高的晶化温度(90℃)下,得到了分散度高、晶形好的正八面体的N aX 型分子筛。
本文就是利用廉价的工业废料——粉煤灰为基本原料制备分子筛,在不同水热条件下分别合成X型沸石分子筛,研究温度对产物的影响。
并将制备出的分子筛样品应用于电镀废水中重金属离子吸附。
从而降低成本,变废为宝,对淮南地区粉煤灰的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将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实验过程1.1实验药品与仪器本实验所用HC l溶液、NaO H、K 2Cr 2O 3、HNO 3等均为分析纯,粉煤灰来自安徽大唐淮南洛河火力发电厂。
仪器:X射线衍射仪XRD (DX-2000型,丹东方圆仪器有限公司),扫描电子显微镜S E M (K Y K Y -E M 3000型,中科科仪技术有限公司),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XRF-1800型,日本SHIMADIU公司),双光束紫外分光光度计(TU一1901型,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公司)。
1.2原料粉煤灰的预处理为提高原料在反应中的活性,常采用机械磨细、筛分、高温焙烧、酸处理等方式。
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二 主题8 蒸发

(3)实际蒸发量 实际蒸发量最直白的理解就是能蒸发的数量。在极度干旱的地区,降水 量很小,它的实际蒸发量与降水量是相等的。例如新疆吐鲁番盆地的托 克逊,气象站测量的蒸发量是3 700 mm,然而实际情况是那里的年降水 量不足10 mm,所以当地自然条件下可以提供的蒸发量最多也就是10 mm, 也就是说实际蒸发量只有10 mm。
(1)我国西北地区水面年蒸发量大多在1 200毫米以上。分析赛里木湖湖面年蒸发量较低的原因。(8分)
背景 赛里木湖被称为“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
位于新疆天山山脉中,东西长30公里,南北宽25公里,面积453平方公里,整个湖面呈椭圆形, 属于封闭 的内陆湖。 大西洋暖湿气流长途跋涉后,无法翻越天山北坡,只能在这里徘徊,再受到地形抬升的影响形成了充沛 的降水,汇集到这个高山盆地里,因此,赛里木湖也有“大西洋的最后一滴眼泪”的美称。
123456789
3.该流域林地地表蒸散低于草地的主要原因是 A.林地海拔低于草地
√B.林地温度低于草地
C.林地降水少于草地 D.林地风速大于草地
气温高,地表蒸散大,气温低,地表蒸散小。 林地的生物量较草地更多,植被高大,林下光照较少,地温低,且林地对局地气温的调节更为明显, 林地温度低于草地
123456789
每年五六月便开启花海模式
9.(2022·福建厦门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补给:高山冰雪融水补给 冰川水特点:不含盐;气温低
赛里木湖(下图)海拔约2 073米,全年盛行偏西风,流域年降
水量约257.4毫米,湖面年蒸发量约550.0毫米,结冰期长达6个月;
湖岸岩性较为单一,多为黏性差、易透水的粉砂层。近60年来,赛
123456789
1.推测贺兰山西坡没有而东坡独有的自然带是
高三二轮微专题 影响蒸发的因素

专题二影响蒸发的因素高考真题回顾:(2018年海南卷)下图示意我国近海海面年蒸发量的分布。
部分海域蒸发强烈,出现了年蒸发量大于2000毫米的高值区。
据此完成1—2题。
1.形成年蒸发量高值区的原因是该海域A.海水流动快 B.有暖流经过C.太阳辐射强 D.靠近陆地2.年蒸发量高值区海域冬季海面蒸发更强,最主要的原因是该海域冬季A.降水少 B.辐射强C.海气温差大 D.风力强(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Ⅰ)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
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 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完成3—5题。
3.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A.远大于2 000毫米 B.约为2 000毫米C.约为210毫米 D.远小于210毫米4.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A.坡面 B.洪积扇 C.河谷 D.湖盆5.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A.湖盆蒸发量增多 B.盐湖面积缩小C.湖水富营养化加重 D.湖水盐度增大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991年博茨瓦纳在索瓦(图8)建立纯碱厂,采盐沼地下卤水,入蒸发池,再用蒸发后的浓缩卤水生产纯碱,纯碱产品主要销往南非。
近年来,由于采取环保新工艺和来自美国产品的竞争,纯碱厂常处于亏损状态。
指出索瓦附近利于卤水蒸发的地形和气候条件。
1、影响蒸发的因素2、农业生产中抑制蒸发的方法:土壤表层覆盖温室大棚模拟演练:蒸发皿蒸发量反映陆地蒸发的能力,代表地表的最大蒸发量;陆面蒸发量是指地面实际蒸发量。
一般温度越高、风速越大、湿度越小、太阳辐射越强,蒸发越大。
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下图为淮河流域1960—2007年蒸发皿蒸发量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图。
据此完成1—3题。
1.甲地蒸发皿蒸发量的变化值可能是A.﹣130mm B.﹣140mmC.﹣145mm D.﹣160mm2.淮河流域蒸发皿蒸发量的变化特征是A.自西向东逐渐增大 B.自北向南逐渐增大C.东南部变化较小 D.中部未发生变化3.影响淮河流域东南部蒸发皿蒸发量变化趋势的主要原因是A.地表干旱,太阳辐射弱B.地形平坦,风速小C.降水较多,气温低D.降水较多,湿度大潜在蒸发量是指充分供水的下垫面(即充分湿润的表面或开阔水体)蒸发或蒸腾到空气中的水量,又称可能蒸发量或蒸发能力。
湿地盐场盐湖的成因分析:2023年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专练

专题57常考成因类综合题之湿地盐场盐湖的成因分析【方法指导】1.湿地蒸发:什么什么缘由,蒸发量⼩(热量、风)降⼩:什么什么缘由,降⼩量⼩(考虑⼩候)地表径流:多条地表径流的交汇;地势:什么缘由,排⼩不畅;(地平或者低洼)下渗:什么缘由,⼩分不利于下渗(冻⼩,淤泥质的⼩壤)2.盐场蒸发:什么什么缘由,蒸发量⼩(热量、风)降⼩:什么什么缘由,降⼩量⼩(考虑⼩候)地势:什么缘由,排⼩不畅;(地平或者低洼)下渗:淤泥质海滩,海⼩不易下渗3.盐湖蒸发:什么缘由,蒸发量⼩(考虑温度海风);降⼩:降⼩相对较少;地表径流:⼩乎⼩地表径流的汇⼩,稀释作⼩差沟通:地形封闭排⼩不畅,与外界海⼩沟通不畅【拓展练习】1.阅读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每年的 2 月 2 日是世界湿地日。
2023 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为“湿地,我们的将来”。
位于准噶尔盆地西部的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是国家级湿地保护区,由大型咸水湖及四周盐沼和草甸组成。
人们以这里湿地中的湖泊或凹地为库址,修建多个水库,形成了一个规模巨大的湿地水库群,近 30 年来因农业开荒截水,玛纳斯河完全断流,湖区大多已变成枯槁的盐地和盐漠。
以下图为玛纳斯河流域局部示意图。
(1)简述玛纳斯湿地形成的缘由。
(2)分析巨大的湿地水库群对流域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
(3)分析玛纳斯湿地面积削减的缘由。
(4)为防止该地湿地水库群萎缩,当地应实行哪些措施?【答案】〔1〕地势低洼,排水不畅;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夏季冰雪融水,河水泛滥〔2〕改善绿洲小气候,使温差变小,湿度增大;修养水源,保证了供水水源,扩大人工浇灌绿洲的面积;蓄水调洪;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能够抵挡荒漠化对绿洲的威逼,防止流域内土壤次生盐碱化;保护流域内生物多样性;净化水体〔3〕全球变暖,蒸发加剧;人口增长快,农业开荒截水,生产生活过度用水〔4〕合理利用水资源,实行节水浇灌措施,进展节水农业;退耕还林还草,调整农林牧业构造;掌握人口增长【解析】〔1〕湿地是地表长期积水形成的,其形成和地形、气温、水源、降水等因素有关。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疑难解读+解题技巧)2021届九年级物理中考复习(优等生)专题讲义

微专题3-3 影响蒸发快慢地因素知识·解读一,情景导入请同学们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感觉一下。
我们会感觉凉凉地,对不对,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呀这涉及到汽化地另一种形式——蒸发。
请你从蒸发地观点解释如下图所示地现象:解释: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人身体上有水,皮肤上地水分蒸发,水在蒸发过程中需要吸热,就要从人地皮肤吸收热量,使体温下降,所以感觉特别冷。
天热时,由于狗没有汗腺,不能靠出汗散热,只得伸长舌头,大口喘气,靠加快呼吸,增加蒸发量来散热。
二,影响蒸发快慢地因素1,影响液体蒸发快慢地因素有:液体地温度,液体地表面积,液体表面空气地流动速度。
液体地温度越高,表面积越大,空气流速越大,液体蒸发越快。
2,液体蒸发地快慢还与周围空气地湿度相关,湿度越大,蒸发越慢。
例如,夏天下雨前,人们往往感到特别闷热,就是因为空气地湿度大,人体上地汗液难以蒸发所致。
三,蒸发和沸腾地比较典例·解读例1,2010年春季,西南地区遭遇罕见地世纪大旱.为了节约用水,果农们利用了滴灌地方式给果树浇水,如图所示.他们把细水管放入果树下地土里,使水分直接渗透到果树根部,减慢了水分地蒸发,原因是( )A. 减少了水在地面地表面积B. 增大了水在地面地表面积C. 加快了地面上方空气地流动D. 提高了地面上水地温度例2,将装有水地试管放入装有水地烧杯中,用酒精灯对烧杯进行加热,如图所示,一段时长后,观察到烧杯中地水沸腾,而试管中地水_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沸腾,原因是,同时还观察到烧杯口周围出现大量地“白气”,这是因为烧杯中地水蒸气在杯口周围遇冷_________而成(填物态变化名称).培优·训练一,选择题1,在图中,甲容器内盛有水,乙容器内盛有下表所列地一种液体。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若对甲容器地底部持续加热,发现乙容器内地液体发生沸腾,则乙容器内盛地液体是( )A .酒精B .水C .煤油D .酒精或水2,将盛水地烧瓶加热,水沸腾后将烧瓶从火焰上拿开,迅速塞上瓶塞。
02-影响蒸发的因素

02-影响蒸发的因素02 影响蒸发的因素(2018年海南卷)下图示意我国近海海面年蒸发量的分布。
部分海域蒸发强烈,出现了年蒸发量大于2000毫米的高值区。
据此完成1—2题。
1.形成年蒸发量高值区的原因是该海域A.海水流动快B.有暖流经过C.太阳辐射强D.靠近陆地2.年蒸发量高值区海域冬季海面蒸发更强,最主要的原因是该海域冬季A.降水少B.辐射强C.海气温差大D.风力强【答案】1.B2.C【解析】1.影响蒸发的因素主要包括大气温度、湿度、风速以及蒸发面积等。
据图并结合我国近海洋流流向和性质可知,高值区所处海区有日本暖流流经,水温较高,蒸发旺盛,故B正确。
海水流动速度对蒸发量的影响无法判断;图中年蒸发量等值线不存在自南向北递减的规律,因此受太阳辐射影响不大;高值区并不靠近大陆。
故A、C、D错误。
2.读图可知,年蒸发量高值区位于东海附近海域,东海海域冬季降水较渤海、黄海海域多;太阳辐射强度比其南部的南海海域小,受冬季风影响,风力应比渤海、黄海海域弱,因此排除A、B、D选项,故C正确。
【点睛】本题难度较大,宜采用排除法。
(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Ⅰ)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
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 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完成4—6题。
3.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A.远大于2 000毫米B.约为2 000毫米C.约为210毫米D.远小于210毫米4.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A.坡面B.洪积扇C.河谷D.湖盆5.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A.湖盆蒸发量增多B.盐湖面积缩小C.湖水富营养化加重D.湖水盐度增大【答案】3.C 4.A 5.B【解析】3.注意题干的关键词,“该流域”而不是“湖面”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
盐湖面积变化取决于该流域的蒸发和降水,蒸发量大,则水域面积减小,降水量大,则水域面积增加。
【专题训练】2021地理微专题训练蒸发量、可能蒸发量、实际蒸发量

2021地理微专题训练蒸发量、可能蒸发量、实际蒸发量读“亚欧大陆中部植被水平分布与气候条件(可能蒸发量、生长季、辐照度、年降水量,单位分别是毫米、天、千卡/平方厘米·年、毫米)的关系示意图”,回答小题。
1.图中①②③④线的含义依次是( )A.年降水量、可能蒸发量、生长季、辐照度B.辐照度、生长季、可能蒸发量、年降水量C.年降水量、生长季、可能蒸发量、辐照度D.可能蒸发量、辐照度、生长季、年降水量2.图中所示荒漠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A.副热带高压控制B.深居内陆,距海远C.海拔高,山地围绕D.纬度低,蒸发旺盛3.自然状况下图示Q地的典型土壤比R地的典型土壤( )A.土层更加深厚B.冻结时间更长C.有机质含量更低D.不容易发生沙化可能蒸发量是指在下垫面足够湿润条件下,水体保持充足供应的蒸发量。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降水量、可能蒸发量逐月变化。
读下图完成各题。
4.该地位于A.塔里木盆地B.内蒙古高原C.东南丘陵D.华北平原5.据图推断该地最易发生火灾的月份是A.1月B.4月C.7月D.10月最大可能蒸发量是指在下垫面(可理解为地面)足够湿润条件下,水分保持充分供应的蒸发量。
下图为某地的气候资料图,a、b、c分别表示气温、实际蒸发量、最大可能蒸发量。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6.该地的气候类型最可能是A.热带沙漠气B.温带大陆性气候C.热带草原气候D.热带雨林气候7.该地最可能位于A.澳大利亚内陆B.巴西高原C.里海沿岸D.非洲北部可能蒸发量是指在下垫面足够湿润条件下,水分保持充分供应的蒸发量,它表示一个地方自然条件下潜在的蒸发能力。
下图是“四个不同流域降水量与最大可能蒸发量之差”。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8.图中四个地区河流可能因冰雪融化而形成汛期的是()A.①B.②C.③D.④9.图中②地区可能位于()A.欧洲西部地区B.地中海沿岸地区C.我国西北D.我国东南该表是X、Y地全年降水量、实际蒸发量和可能蒸发量各月数据表,完成10-11题。
地理高考答题思维建模:影响降水和蒸发的因素(附:典题精练及解析)

地理高考答题思维建模:影响降水和蒸发的因素(附:典题精练及解析)影响降水的因素【典例赏析】为了解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并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某地理实习小组在美国西部地区进行了野外考察。
下图提供的是考察路线(R地→旧金山→盐湖城)及周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相关信息,读图回答问题。
(1)与旧金山相比,R地的气温有何特点,并指出该特点形成的影响因素。
(2)根据内华达山脉(中部)地形剖面图,分别比较B处与A、C两处年降水量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3)根据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试分析旧金山气候类型的特点及成因。
(4)运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解释大盐湖由淡水湖演变为咸水湖的原因答案:(1)冬季气温略低,夏季气温较高;气温年较差较大。
海陆位置;地形(谷地)。
(2)B处大于A处。
理由:B处海拔较高,易形成地形雨。
B处大于C处。
理由:B 处位于迎风坡,C处位于背风坡。
(3)特点: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成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4)大盐湖流域气候干旱降水少,冰川消退,湖水补给减少;蒸发旺盛,蒸发量大于补给量;大盐湖为内流湖,盐分随径流汇入而不断积累。
【解析】考查区域图、气温变化曲线与降水柱状图及地形剖面图,美国西部的区域特征。
(1)分析该地气温变化曲线可知,夏季气温高达30°C左右,而冬季在10°C左右,根据地理纬度可以判断,此地气温的年较差应较小,可是年较差较大,主要是海陆分布及地形的影响结果。
(2)分析内华达山脉剖面图,B处气流抬升,形成地形雨,降水最多,而A地势低不会引起地形雨,而C处位于背风坡,降水少。
(3)读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旧金山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成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4)大盐湖地处内陆,主要参与内陆水循环,降水少,蒸发旺盛,淡水补给又少,所以日积月累由淡水湖演变成咸水湖。
影响蒸发的因素【典例赏析】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我国的地形、降水,蒸发的影响因素)

蒸发的影响因素蒸发的影响因素主要有5个,分别是光照、气温、风速、湿度、水域表面积,其中每个因素对蒸发的影响不同,主要分为两类:①呈正比:光照、气温、风速、水域表面积(越大,蒸发越旺盛);②呈反比:湿度(越大,蒸发越微弱)。
图1 蒸发的影响因素我国的降水自东南至西北,我国的年均降水量逐渐减少,主要影响因素为:①纬度。
纬度较低的南方地区,蒸发旺盛,容易成云致雨;②海陆位置。
距海较近的东部、南部地区,海洋湿润水汽容易到达,降水较多;③地形。
高大山脉的迎风坡,可以抬升暖湿气流,进而成云致雨。
根据年均降水量的不同,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个区域:干旱区(<200mm)、半干旱区(200mm~400mm)、半湿润区(400mm~800mm)、湿润区(>800mm),如下图所示。
图2 我国的降水分布例题下图示意我国西北干旱区年实际蒸发总量的空间分布。
据此完成3~5题。
3、根据区域的自然环境推测,四个地形区中蒸发能力均值最高的是() A.塔里木盆地B.天山山地C.阿尔泰山地D.准噶尔盆地4、我国西北干旱区年实际蒸发总量的分布格局主要取决于()A.太阳辐射强弱B.气温高低C.降水多少D.风速大小5、我国下列四个湖泊,冬季湖面单位面积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A.台湾日月潭B.江西鄱阳湖C.云南滇池D.新疆博斯腾湖答案:A、C、D精讲精析:(1)分析蒸发量、蒸发能力的区别。
①蒸发量≠蒸发能力,蒸发量与蒸发能力、蒸发水源有关;②蒸发能力与光照、气温、风速、湿度等等多种因素有关,蒸发水源与下垫面、降水量等有关;③蒸发能力强的地区,蒸发量不一定大(例如沙漠地区,蒸发能力强,但下垫面十分干燥,降水稀少,因此水分蒸发量很小)。
(2)分析蒸发能力的大小。
①光照充足、气温高、风速大、湿度小的地区,蒸发能力强;②在四个选项中,塔里木盆地的气候干燥,天气晴朗,光照充足,气温高,太阳辐射强,因此蒸发能力最强,选项A正确。
(3)分析实际蒸发总量的影响因素。
二轮专题复习”“蒸发量”巩固练习

二轮专题复习《蒸发量》巩固练习
下图为我国某河的干流区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日蒸发量和日蒸发总量(总量=日蒸发量×用地面积)。
读图完成1~2题。
1、影响该河干流地区日蒸发量的主要因素是()
A. 土层厚度、植被覆盖率
B. 土层厚度、太阳辐射
C. 水分条件、植被覆盖率
D. 水分条件、太阳辐射
2、该河流最有可能是()
A. 塔里木河
B. 松花江
C. 淮河
D. 珠江
【参考答案】C A
【解析】
(1)分析蒸发量的影响因素。
①影响蒸发量的主要因素是:光照、气温、风速、湿度、水域表面积(下垫面性质)等;②从图中可以看出,日蒸发量:水体>耕地>林地>草地>未利用地>建设用地,即地表的水分条件较好,植被覆盖率较高,地表土壤裸露(耕地),因此选项C正确;③太阳辐射在小区域内的强度较为一致,而日蒸发量最大的水体并没有体现出“土层厚度”,因此其他选项错误。
(2)分析该条河流的位置。
①蒸发总量=日蒸发量×用地面积,因此用地面
积=总量÷日蒸发量,经计算可得用地面积分别为:耕地(3.2)、林地(3.16)、草地(12.3)、水体(0.3)、建设用地(0.1)、未利用地(11.6);②因此该地区草地、未利用地较多,水体和建设用地较少,因此最有可能是我国的西北地区(未利用地较多,气候干旱,水体较少),因此塔里木河符合条件,选项A正确。
高考地理重要知识点:影响地理现象的各种因素(二)-文档资料

高考地理重要知识点:影响地理现象的各种因素(二)影响气压高低的因素:(1)、海拔高度:气压随高度增加而降低(2)、海陆分布:因海陆存在热力性质差异,所以海陆间气温与气压随季节发生变化。
北半球夏季,陆地上形成低压,海洋上形成高压;冬季相反。
(3)、气温:同一水平面上,气温高则气压低,反之气温低则气压高。
(4)、空气垂直运动:上升气流处往往气压比同一水平面略低;下沉气流处相反。
影响盐度高低的因素:(1)、气候:不同纬度位置的气候状况不同,则蒸发量与降水量不同。
全球的海水盐度分布规律为——由副热带海区分别向南北两侧高低纬度递减。
(2)、洋流:同一纬度,有暖流流经时则盐度偏高,有寒流流经时则盐度偏低。
(3)、河流:同一纬度,沿岸有淡水河流注入时,海水盐度偏低;同一河流不同季节对沿岸海水盐度的影响也不一样,雨季河流流量大,海水盐度偏低;旱季相反。
(4)、距海远近:同一纬度,距海岸近的海水盐度偏低,距海岸较远的海水盐度偏高。
(5)结冰或融冰:高纬海区结冰时盐度偏高,融冰时盐度偏低。
(6)、海区封闭性:海区较封闭,与外海海水交流少,盐度走极端。
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1)、太阳高度角或纬度:太阳高度角越大,穿越大气的路径就越短,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越小,则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越强;太阳高度角越大,等量太阳辐射散布的面积越小,太阳辐射越强。
例如,中午的太阳辐射强度比早晚的强。
(2)、海拔高度: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越小,则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越强。
例如,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
(3)、天气状况:晴天云少,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
例如四川盆地多云雾阴雨天气,太阳辐射消弱强,太阳辐射成为我国最低值区。
(4)、大气透明度:大气透明度高则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
(5).白昼时间的长短。
(6).大气污染的程度:污染重,则对太阳辐射消弱强,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少。
蒸发、下渗的影响因素、影响和水量平衡的应用-2022届高三二轮复习专题讲练

和潜在蒸散分布。据此完成1、2题。
2.图中四地,年实际蒸发量最少的
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第2题,读图可知,图中四地夏季气温都较高,但是丙地属于热带沙漠 气候,全年降水稀少,是四个地点中降水最少的,所以年实际蒸发量最少,
C项正确。
p65
蒸发皿蒸发量是指在蒸发皿中一直有水状态下测得的蒸发量,它反映陆地
原因:山坡上的天然次生林和灌 丛能涵养水源。
过程:截留大气降水,减缓地表 径流,增加雨水下渗,(在山地形成 水分蓄积地带)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 水为沼泽提供稳定的水源。
p66
(2018·课标全国Ⅱ)地处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
高,2013年7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下表为当月6次降水过程的时
(2018·课标全国Ⅱ)地处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
高,2013年7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下表为当月6次降水过程的时
长、降水量和汾川河洪峰情况。第5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第6次降
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极高。据此完成7~9题。
9.第6次降水产生的洪水含沙量极高,其泥沙主要源于( )
蒸发的能力,代表地面最大理论蒸发量。陆面蒸发量是指地面实际蒸发量
。下图示意淮河流域年均蒸发皿蒸发量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3~5题。
4.一年中M地蒸发皿蒸发量最大值一般出现在( )
A.3月
B.5月
C.9月
D.11月
第4题,淮河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蒸发量最大的时候 应为降水少,晴天多,温度高,蒸发旺盛的时候。6~9月 为淮河流域汛期,此时降水量大,蒸发较弱,C项错误;
大量灌溉增加地表水分,印度地处 低纬,气温较高,地表蒸(散)发量增大 ,空气湿度增大(空气中水汽含量增加) ,水汽上升过程中不断凝结,利于成 云致雨。
[全]高中地理(水蒸发、河流水补给、冰川、全球变暖)考点详解
![[全]高中地理(水蒸发、河流水补给、冰川、全球变暖)考点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b0fd13a2a8114431b80dd8af.png)
高中地理(水蒸发、河流水补给、冰川、全球变暖)考点详解(1)蒸发的影响因素蒸发的影响因素主要有5个,分别是光照、气温、风速、湿度、表面积。
其中光照、气温、风速、表面积与蒸发量呈正比(越大,蒸发量越旺盛),而湿度与蒸发量的强度呈反比(湿度越大,蒸发越微弱)。
图1 蒸发的影响因素(2)河流水的补给河流的补给方式主要有5种:降水(夏季、秋季)、季节性积雪融水(春季)、永久性冰雪融水(夏季)、湖泊水(全年)、地下水(全年)。
其中湖泊水与河流水的补给,与季节相关。
在枯水季,湖泊水补给河流水;在丰水季,河流水补给湖泊水。
图2 河流水的补给方式例题图3 例题答案:D、D精讲精析:(1)分析冰川融化的影响。
如题目中所述,冰川融化的起因是全球变暖(气温升高),因此会导致蒸发的强度变大,主要可以分为两个阶段:①冰川融化前期,气温升高,蒸发旺盛,冰川不断融化,河湖的水量持续增加,生物种类可能会增多,地表淡水总量会减少(蒸发到大气、下渗到地下)。
②冰川融化后期,气温仍居高不下,蒸发旺盛,冰川融化殆尽,因此河湖得不到充足的冰川融水,补给<蒸发,因此河湖水量会逐渐减少,并且含盐量会逐渐上升,生物种类减少。
(2)分析影响海平面上升,淹没陆地的影响因素。
①沿海山地的海拔越高,冰雪融水越多,补给了海水总量;②全球变暖,海水的膨胀幅度也会发生变化,影响海平面的上升幅度;③全球冰川融化的总量越大,海水得到的补给越多,海平面上升的幅度会越大。
海平面上升,与潮汐规模和洋流方向的关系不大。
总结蒸发强度的强弱,与光照、气温、风速、湿度、表面积有关。
有时候这些影响因素与蒸发强度的关系(正、反)容易混淆,同学们可以只记忆湿度(反比),其他的影响因素都为正比关系。
在日常生活中,也会运用到蒸发强度。
例如在晾晒衣服时,在太阳下(光照、温度)、摊开衣服(表面积)、通风(风速)都会增加蒸发强度,使得衣服更容易晒干。
图4 蒸发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地理影响蒸发量的因素水蒸发量产生的原因

地理影响蒸发量的因素水蒸发量产生的原因地理影响蒸发量的因素:温度,风速,湿度,地形和气候都是地理上影响蒸发量的因素。
在地球上,各地的地形不同,气候不同,蒸发量的大小也就不一样。
中国蒸发量最大的地区是青海省的察尔汗盐湖。
各个大洲的蒸发量从大到小依次为亚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欧洲。
地理影响蒸发量的因素温度,风速,湿度,地形和气候都是地理上影响蒸发量的因素。
在地球上,各地的地形不同,气候不同,蒸发量的大小也就不一样。
中国蒸发量最大的地区是青海省的察尔汗盐湖。
各个大洲的蒸发量从大到小依次为亚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欧洲。
1、温度:针对全球变暖部分地区蒸发量不增反降的现象,从全球温度日较差变小的事实出发,在理论上解释了蒸发皿蒸发量的下降主要是由于太阳辐射量的减少造成。
2、风速:针对键因子风速和日照时数下降的现象,造成蒸发皿蒸发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为风速和日照时数的下降。
小兴安岭之所以蒸发皿蒸发量增大,主要就是由于这个地区气温显著升高,同时日照、风速没有明显减弱。
3、湿度:一般温度越高、湿度越小、风速越大、气压越低、则蒸发量就越大;反之(温度越低、湿度越大、风速越小、气压越高)蒸发量就越小。
4、蒸发过程联系着地面的河流、联系着地球的植被、景观和我们的农业、森林和草场。
在进行大规模的引水灌溉、南水北调、植树造林和环境保护的时候,应当对每个步骤引起的蒸发量的变化进行科学的分析。
水蒸发量产生的原因不同地区的蒸发量有所不同,这主要是因为温度、风速、气候、地形、湿度这五个地理因素会影响蒸发量。
一般情况下,温度越高的话,蒸发量越高,温度越低,蒸发量也就越低,同样,风速越高的话,蒸发量也会越高,风速低的话,蒸发量也会变少,湿度越小的话,蒸发量越大,另外就是,气候越稳定的话,蒸发量越少,地形气压越高,蒸发量越少。
在中国,青海省的察尔汗盐湖的蒸发量最大,在全世界,欧洲的蒸发量最大,亚洲的蒸发量最小。
图解真题海面蒸发的影响因素

图解真题海面蒸发的影响因素
这是匠心地理图解的第106道真题
(2018年·海南卷)
下图示意我国近海海面年蒸发量的分布。
部分海域蒸发强烈,出现了年蒸发量大于2000毫米的高值区。
据此完成1—2题。
1.形成年蒸发量高值区的原因是该海域()
A.海水流动快 B.有暖流经过
C.太阳辐射强 D.靠近陆地
【参考答案】B
【解析】
影响蒸发量的因素主要有光照、气温、风力、湿度和水域面积等方面,从图中可以看出蒸发量高值区主要集中在台湾岛东北到日本这一段区域内,根据所学知识可以推断,该区域为日本暖流流经地区,气温增高,蒸发加大;海水流动快慢,距离陆地远近,主要改变的是水分的变化,海面上水域面积没有差异,水分没有明显差异,海面上影响蒸发更大的因素是气温;太阳辐射最强的区域应该在纬度较低的海域;故选B。
2.年蒸发量高值区海域冬季海面蒸发更强,最主要的原因是该海域冬季()
A.降水少
B.辐射强
C.海气温差大
D.风力强
【参考答案】C
【解析】
该海域海域冬季蒸发更强,冬季暖流洋面的温度和其上的大气温度差别达到最大,增大的温差为获得热量的水汽蒸发提供了更加强劲的动力,就如热力环流中地面受热强烈上升这一原理一样,与周围的温差越大,上升气流越强;冬季虽然降水更少,风力更强,但如果这
两张成为主导因素的话,位于该区域北侧、西北侧海区这两个因素会更强,所以这两个不是主要因素。
故选C。
图解
写在最后
本组题通过海水蒸发考查影响蒸发的因素,同时对海水运动进行考查。
对海洋特征和海洋资源的了解是国民素质提升和国土观念培育中的基本任务。
【试题分析:曾庆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2 影响蒸发的因素(2018年海南卷)下图示意我国近海海面年蒸发量的分布。
部分海域蒸发强烈,出现了年蒸发量大于2000毫米的高值区。
据此完成1—2题。
1.形成年蒸发量高值区的原因是该海域A.海水流动快B.有暖流经过C.太阳辐射强D.靠近陆地2.年蒸发量高值区海域冬季海面蒸发更强,最主要的原因是该海域冬季A.降水少B.辐射强C.海气温差大D.风力强【答案】1.B 2.C2.读图可知,年蒸发量高值区位于东海附近海域,东海海域冬季降水较渤海、黄海海域多;太阳辐射强度比其南部的南海海域小,受冬季风影响,风力应比渤海、黄海海域弱,因此排除A、B、D选项;东海海域冬季受暖流影响,海水温度高,海气温差大,蒸发强烈,故C正确。
(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Ⅰ)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
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 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完成4—6题。
3.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A.远大于2 000毫米B.约为2 000毫米C.约为210毫米D.远小于210毫米4.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A.坡面B.洪积扇C.河谷D.湖盆5.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A.湖盆蒸发量增多B.盐湖面积缩小C.湖水富营养化加重D.湖水盐度增大【答案】3.C 4.A 5.B【解析】3.注意题干的关键词,“该流域”而不是“湖面”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
盐湖面积变化取决于该流域的蒸发和降水,蒸发量大,则水域面积减小,降水量大,则水域面积增加。
题目中提到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说明蒸发量和降水量应一致,所以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和降水量数值差不多,约为210毫米,否则会引起盐湖面积的扩大或缩小。
5.耐旱植物只能在坡面、洪积扇和河谷三地种植,不论在哪种植均会拦截到达盐湖的水量,破坏原有平衡,使湖水减少,但由于此湖水盐度已成饱和状态(材料中有关键信息:盐度饱和),所在湖水盐度并不会增高,只能使湖面缩小。
而湖水富营养化与氮磷物质相关。
故正确选项为B。
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991年博茨瓦纳在索瓦(图8)建立纯碱厂,采盐沼地下卤水,入蒸发池,再用蒸发后的浓缩卤水生产纯碱,纯碱产品主要销往南非。
近年来,由于采取环保新工艺和来自美国产品的竞争,纯碱厂常处于亏损状态。
指出索瓦附近利于卤水蒸发的地形和气候条件。
【答案】地形:位于(南非)高原上的低洼(盆)地,地表平坦。
气候:(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季)干季长,高温少雨,光照强,蒸发旺盛。
影响蒸发的因素蒸发皿蒸发量反映陆地蒸发的能力,代表地表的最大蒸发量;陆面蒸发量是指地面实际蒸发量。
一般温度越高、风速越大、湿度越小、太阳辐射越强,蒸发越大。
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下图为淮河流域1960—2007年蒸发皿蒸发量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图。
据此完成1—3题。
1.甲地蒸发皿蒸发量的变化值可能是A.﹣130mm B.﹣140mm C.﹣145mm D.﹣160mm2.淮河流域蒸发皿蒸发量的变化特征是A.自西向东逐渐增大B.自北向南逐渐增大C.东南部变化较小D.中部未发生变化3.影响淮河流域东南部蒸发皿蒸发量变化趋势的主要原因是A.地表干旱,太阳辐射弱B.地形平坦,风速小C.降水较多,气温低D.降水较多,湿度大潜在蒸发量是指充分供水的下垫面(即充分湿润的表面或开阔水体)蒸发或蒸腾到空气中的水量,又称可能蒸发量或蒸发能力。
下图是陕西省部分城镇多年平均潜在蒸发量空间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4—5题。
4.图示区域潜在蒸发量A.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化B.大致由东南向西北递增C.存在一定的季节变化D.与河流分布呈正相关5.榆林地区的潜在蒸发量明显高于安康地区,可能是因为榆林地区A.年日照时数更多B.平均风速更小C.年平均气温更高D.相对湿度更大阿塔卡马盐湖位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西侧、智利北部的阿塔卡马沙漠中,座落在一个封闭古代汇水盆地中,其周围由非渗透性的火成岩包着,该地区气候极为干燥。
某公司采用卤水蒸发法开发该湖中矿产资源,成为世界盐湖资源开发的典范。
读该沙漠不同密度卤水蒸发速率图,完成6—8题。
6.阿塔卡马盐湖气候极为干燥的原因是A.处在东北信风的背风坡B.距海较远,水汽难以到达C.地处热带地区,蒸发量大D.寒流影响,减湿作用明显7.阿塔卡马盐湖矿产资源形成的主要作用是A.风力搬运B.流水沉积C.火山喷发D.海水蒸发8.由该沙漠卤水蒸发速率图可知A.气温越高,蒸发速率越慢B.密度越低,蒸发速度越慢C.太阳高度角越大,蒸发速度越快D.海拔越高,蒸发速度越快下图为中国某河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单位面积日蒸发量和日蒸发总量(某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与其日蒸发量的乘积)。
据此完成9—11题。
9.该河流域最广泛的土地利用类型是A.耕地B.草地C.建设用地D.未利用地10.该河最有可能是A.塔里木河B.松花江C.淮河D.珠江11.该河流域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中,水体单位面积日蒸发量大,但日蒸发总量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太阳辐射B.水体深度C.气候条件D.水体含沙量巴丹吉林沙漠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40—80mm,蒸发量3000mm。
沙漠东南部腹地星罗棋布地点缀着常年有水的湖泊70多个,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高大沙山(海拔1080—1590m)环抱湖泊的景观。
苏木吉林湖就是其中之一,湖区全年降水量为163.6mm,全年蒸发量126lmm。
下图示意苏木吉林湖区湖泊补给量和排泄量动态曲线。
据此完成12—14题。
12.苏木吉林湖的主要水源补给来自A.降水B.地下水C.积雪融水D.冰川融水13.苏木吉林湖A.主要排泄方式是外流B.夏季降水量大于蒸发量C.冬季降水量大于夏季D.全年净补给量基本为零14.研究表明,苏木吉林湖区的蒸发量远低于巴丹吉林沙漠平均蒸发量,其主要原因是湖区A.多阴雨天气B.植被茂盛C.风速较小D.海拔更高采用物理覆盖技术来抑制平原水库的无效蒸发,可节约更多的水资源。
下图为某地常年有水的水库观测数据,其中12月至次年3月时间段蒸发量极小,观测困难。
据此完成15—16题。
15.该地11月份覆盖与无覆盖条件下,水库蒸发量差异很小,原因可能是A.水质变差B.风速增大C.水面结冰D.水库干涸16.与覆盖前相比,覆盖后水库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是A.促进浮游植物的生长B.减轻库区土壤盐渍化C.增强地面辐射强度D.降低库区大气湿度【答案】1.C 2.C 3.D【解析】1.据图等值线可知,该图等值距为20,据数值递变规律可知,甲地外围等值线数据为﹣140mm,则甲的取值范围在﹣140mm至﹣160mm之间。
故选C。
【答案】4.C 5.A【解析】本题组考查综合读图能力。
(1)读材料理解潜在蒸发量的含义在根据图中春夏秋冬潜在蒸发量的变化可知图示区域潜在蒸发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2)榆林相比安康,风速更大,年平均气温低,相对湿度小,故潜在蒸发量明显高于安康地区最可能是年日照时数更多。
4.根据图中春夏秋冬潜在蒸散量的变化可知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潜在蒸散量与河流的分布无明显的相关性;依据图中信息判断不出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化;图示潜在蒸散量大致由南向北递增,选C。
5.榆林地区纬度高,年平均气温低于安康地区;安康位于陕南,受夏季风影响,降水多,相对湿度大;平均风速与潜在蒸发量呈正相关,平均风速小则蒸发量小;榆林地区降水少,晴天多,年日照时数多,潜在蒸发量大。
据此选A。
【答案】6.D 7.B 8.C7.根据材料阿塔卡马盐湖位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西侧、智利北部的阿塔卡马沙漠中的汇水盆地中,地势比周围地区较低,且为汇水盆地。
周边岩石的各种矿物经过流水作用带入湖中沉积,从而形成各种矿产资源,火山喷发和海水蒸发和题意不相符,故CD错误;该地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风力作用较小,故A错误,所以该题选B。
8.读图12月—次年1月蒸发速率比6—7月蒸发速率大,根据所学知识,12月—次年1月为南半球夏半年,气温高,蒸发速率高,故A错误;读图密度越小,蒸发速率越大,故B错误;南半球夏半年太阳高度角大,气温高,蒸发速度快,故C正确;图示没有显示海拔和蒸发量的关系,故D错误;所以该题选C。
【答案】9.B 10.A 11.C【解析】9.日蒸发总量指某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与其日蒸发量的乘积,图中草地日蒸发量较小,但日蒸发总量远远大于其他各项,说明草地面积辽阔,故B正确。
10.图中草地和未利用地的日蒸发量小,但日蒸发总量大,说明该河干流区草地和未利用地的面积大,塔里木河位于内陆干旱盆地,人口稀少,开发程度低,未利用地面积广,植被以荒漠、草地为主,因此最可能是塔里木河。
松花江、淮河和珠江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土地开发程度高,未利用地面积小。
故A正确。
11.水体单位面积日蒸发量大,但日蒸发总量小说明当地陆地水缺乏,这主要是由于气候干燥,降水少所致,故C正确。
同流域相邻的不同利用类型土地接受的太阳辐射是一样的;水体深度和水体含沙量对蒸发量影响不大,故A、B、D错误。
【答案】12.B 13.D 14.C【解析】12.苏木吉林湖区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理论上以高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补给为主,但据图可知,湖泊补给量在一年中比较稳定,在众多河流补给方式中地下水补给最为稳定,所以B正确;排除其余选项。
【点睛】首先需要对我国内外流区河湖特征有整体把握,此外能够读懂图表信息,理清收支关系:“补给量”就是“收入”,“排泄量”就是“支出”。
还需要了解影响蒸发量的一般因素,并能针对特殊情况解题。
【答案】15.C 16.D【解析】15.根据图中信息,在11月份,有无覆盖条件下月蒸发量都明显降低了,说明气温降低,蒸发量也随之减少,所以12月至次年3月时间段蒸发量极小的原因是气温降低致水面结冰,因而蒸发量极小。
故答案选C项。
16.采用物理覆盖后,蒸发量减少,库区水汽减少,云雾天气减少,大气湿度降低,气温日较差增大,白天地面辐射增强,晚上地面辐射减弱,物理覆盖后,水库中的氧气减少,不利于浮游植物的生长,库区蒸发水量减少,周围地下水位上升,土壤盐渍化加重,故答案选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