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屈原的生平简介个人背景资料
屈原人物简介及千古名句
![屈原人物简介及千古名句](https://img.taocdn.com/s3/m/92da3d5e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fa.png)
屈原人物简介及千古名句屈原资料:屈原(大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东周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
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省秭归县;一说为河南南阳西峡人),名平,字原,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则,号灵均,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屈原一生中写过许多著名的爱国诗篇,后来由于楚王不接受他的爱国主张,致使国土沦丧,他满怀忧愤之情,跳江自尽。
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
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
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外交大事。
他主张对内举贤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
后因遭贵族排挤,被流放沅、湘流域。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一举攻破楚国首都郢都。
忧国忧民的屈原在长沙附近汨罗江怀石自杀,端午节据说就是他的忌日。
他写下许多不朽诗篇,成为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楚辞。
主要作品有《离骚》、《九章》、《九歌》等。
在诗中抒发了炽热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表达了对楚国的热爱,体现了他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和为此九死不悔的精神。
他创造的“楚辞”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与《诗经》并称“风骚”二体,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积极影响。
千古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屈原·渔父)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屈原·涉江)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屈原·涉江)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屈原·涉江)百金买骏马,千金买美人,万金买高爵,何处买青春买骏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衣沧狼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的离骚诗词名句一、屈原的离骚诗词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的简介资料作品风格特点
![屈原的简介资料作品风格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994b0452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16.png)
屈原的简介资料作品风格特点屈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之一,他是春秋时期楚国著名诗人、思想家和政治家,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
屈原的诗歌作品充满了强烈的感情和浪漫主义色彩,他对祖国的热爱和人民的苦难深深地感同身受,使他的诗歌拥有了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文学乐趣。
屈原的生平经历屈原(340-278BC)出生于楚国丹阳郡张公山(今湖北省安陆市南郊),是楚国大夫的后裔,自幼聪颖好学,爱好书法和音乐。
他曾先后在楚国的几所著名学府学习,包括荆山学派、白石学派和学宫。
屈原25岁时,被楚国任命为左徒,担任一种外交和治理官员的职务。
在此期间,他奉命驻扎在楚国南部的会稽山(今浙江绍兴市东南),负责监测楚国和越国之间的战争情况。
他在此期间创作了《离骚》等著名诗歌,体现出了他对祖国和爱情的热烈之情。
不幸的是,屈原因为反对楚国内部的改革和主张战争中止,遭到了楚怀王的排斥和贬官。
在《离骚》诗中,屈原写道:“谁谓草木不相望,且行逢人语相问,从今以后骊山北,归来宛水南。
” 显然,屈原对自己的流放颇感失落。
最后,屈原终究无法忍受流离失所的处境,于湘江投水自尽,年仅63岁。
屈原的诗歌作品屈原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浪漫主义大师之一。
他在他的诗歌作品中描绘了爱情、痛苦、希望和自由等主题,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和奉献精神。
他的代表作品包括《离骚》、《九歌》、《天问》、《渔父》等。
《离骚》是屈原最著名和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它是一首长篇叙事抒情诗,记录了屈原在流亡期间的沉思和悲痛之情。
诗中的我主角,是屈原自己,通过诉说他离乡别井的悲苦,展现了他对祖国的深浓感情和对国家的关切之情。
采用了唐风、虞美人、商颂等音韵格律,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篇优美的辞章佳作。
《九歌》是屈原另一篇重要的诗歌作品。
它是一篇祭祀颂歌,共分九章,每章以不同的仪式祭祀不同的神祇。
这些神祇不仅包括了传统的四象五神、天帝地神、祖先英雄等,还涵盖了扑朔迷离的神仙世界,呈现出中国古代思想信仰的丰富多彩。
屈原的简介资料代表作品有哪些
![屈原的简介资料代表作品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82055f1d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c3.png)
屈原的简介资料代表作品有哪些屈原,名平,字原,楚国人,又称屈子,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诗经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化名人。
他曾经为楚国贡士,担任过楚国官员,也曾是楚国文学的重要人物,他的作品《离骚》被誉为古代诗歌的瑰宝之一。
屈原的一生经历了很多辗转,他常常为国家和民族的前途担忧而心痛,也深深地感受到了自己的孤独和辛酸。
在他的诗歌中,留下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爱国以及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和感悟。
下面是对屈原的简介介绍以及代表作品的分析。
一、生平和经历屈原出生于公元前340年左右,是楚国荆州中阳(今湖北省枝江市)人。
他的父亲是楚国大臣,家庭经济条件不错。
因此他能够接受到相当好的教育,早年间受到了众多优秀教师的教育,如樊远,庄忌,和伍定等。
屈原出生在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中原大地上,诸侯割据、内外交战,楚国虽然强大,但还处在与齐、秦等国的斗争之中。
因此,这一时期的文化艺术也充满了战乱、烽火和泣血,文人也常见身陷险阻、危难之中。
屈原年轻时,曾经为楚国的官员,曾在政治上投身于推动楚国的改革和振兴,也发表过很多的政论和诗歌作品,但是在战乱中他的一些政治行动未获成功,导致他在他的官场生涯上受到了很多的阻挠和打击。
为了表达自己的声音和抱负,他也创作了很多的文学作品和思想著作,同时也因为这些作品引起了传统文化和填词、文学上的反传统认知。
但是他的作品《离骚》,却是他最有代表性的诗歌作品,这一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被誉为中国古代诗歌的绝唱之一,在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发展历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二、屈原的主要代表作品1.《离骚》《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品之一,这首诗长达三千多字,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为开头,描绘了屈原在离彤君园游和招魂释怀的情感和思想,同样也表达了对中国古代文化、历史、政治和社会问题的反思,是屈原最为著名和代表性的诗歌作品之一。
2.《九歌》《九歌》是屈原长篇叙事诗歌作品之一,共九章,开篇以“云中君不见吏隐飞鸟道, 时乎时乎隐之。
屈原的简介资料和名言有哪些呢
![屈原的简介资料和名言有哪些呢](https://img.taocdn.com/s3/m/60c95af1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84.png)
屈原的简介资料和名言有哪些呢屈原,又称屈穆,是中国古代文化名人之一,被誉为楚国的国士、民族英雄、浪漫主义诗人等。
他所创作的《离骚》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描写了作者对祖国的爱、对社会的批判、对自我生命的悲凉,抒发了他的独特情感与智慧。
关于屈原的生平、成就和思想,以下是一些简介资料和名言。
一、生平概述屈原生于东周时期,约公元前340年,出生于楚国丹阳。
家世显赫,祖父屈完是楚国著名的大将,父亲屈突为楚国官员。
屈原所学渊博,精通文化艺术,尤其善于创作诗歌和音乐。
他曾在楚国王宫担任官职,参与过政治和军事决策。
但由于他所持有的政治主张与当时楚国政权的官僚派系相左,遭到了排挤和迫害。
在楚国政变后,他被放逐到了江南一带。
在流浪生涯中,他用心灵驻足,赋予了离骚以深邃内涵和文学价值。
传说他曾在江南的岳阳楼上,仰望天空,抒发了自己的思乡之情。
公元前278年,楚国被秦国攻陷,屈原无法忍受祖国的衰亡和自己的失意,心灰意冷,终于投江自尽,结束了短暂而光辉的人生。
二、经典名著屈原所创作的《离骚》是中国文学中最具代表性的抒情诗之一,被誉为“浪漫主义的巅峰艺术”。
《离骚》涉及了屈原的生平遭遇,表达了他对祖国荣辱、心灵自由和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和感受。
文字虽有奇诡幽婉之处,但却蕴含着强烈的思想内涵和文化底蕴,堪称中华文化的珍宝。
三、思想成就屈原的思想深刻而广泛,体现出了他的爱国情怀、批判精神和文化自觉。
他反对王权的专制和官僚主义的腐败,崇尚人民的民主和自由,在《九歌》中用“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表达了这一思想。
他也反对各种剥削和压迫,呼吁消弭阶级和贫富的差距。
他提出了人生的价值观和哲学观,如“渊泉源远,流不竭,天道酬勤,勤者必富”等。
四、留传名言屈原的名言丰富多彩,不仅表达了他的思想和情感,也有着很高的文化价值。
以下是一些代表性的名言:1.“远人不服,近臣不忠。
”2.“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疗疾先苦心。
”3.“唯免苦水长流,总把乔松似箭,何用荷锄细描。
屈原的简介资料和故事概括
![屈原的简介资料和故事概括](https://img.taocdn.com/s3/m/d1023c70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02.png)
屈原的简介资料和故事概括屈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诗人、政治家和爱国者。
屈原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可以说是不可估量的,他既是文化界的巨擘,也是政治家和军事将领中的翘楚。
下面,我将从他的历史背景和生平经历、主要作品以及影响等方面,简要介绍屈原的资料和故事。
一、历史背景和生平经历屈原被认为是春秋时期的人物,出生于公元前340年左右的楚国京城陈州。
他出生在一个世代官僚家族,自幼聪明好学,是当时后宫大学士屈聚的侄子。
屈原青年时期在郑国留学,拜大儒关尹子为师,学习五经之术。
在学成之后,他回到了楚国,担任了楚国官府的主席之一,出任左徒之职,辅佐楚怀王处理国务。
屈原相当出色的才能和敏锐的眼光,快速获取了人们的信任。
然而,楚怀王死后,继承王位的楚悼王无能无德,在权臣秦穆公的迫害下,屈原被罢官回家。
他深感国内乱世,对此不甘心,便开始了漫长的流亡生涯。
由于对楚国的忠诚和爱国精神,他一直追随着楚国,无论在哪里,屈原都无与伦比地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
二、主要作品屈原是我国文化史上的杰出人物,他留下了很多重要的文化遗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离骚》:《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品,古代文学史上的珍宝之一。
《离骚》内容丰厚、构思优美,诗意深远、充满韵味。
其文字优美、意境高远、情感深刻,是中国文化史上不耻于古代古诗词的杰出作品。
2、《九歌》:《九歌》是一部古代诗歌集,相对于《离骚》要略微低调一些。
主要叙述楚国历史和传说中的文化故事,包含着极其深刻的人文情感和文化内涵。
3、《天问》:屈原还写有《天问》,其中的社稷卫以及辞章都体现了屈氏的思想观点。
其中辞章内容相对简洁明了,而且属于学术性强的专业作品。
三、影响屈原的影响不仅在他的文学创作方面,还有他的清高纯正、爱国主义精神等方面,对中国文化交流和团结有很大的倡导作用。
作为中国历史上的文化名人,屈原的影响程度越来越大,越来越被世人所熟知。
屈氏以其博学多才、文化高峰和高尚的情操赢得了广大人民的尊敬和敬仰。
战国辞赋家屈原的生平简介
![战国辞赋家屈原的生平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c4ebc22b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a5.png)
战国辞赋家屈原的生平简介战国辞赋家屈原的生平简介屈原是战国末期楚国人,名正则,字灵均,是我国古代杰出的诗人之一。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战国辞赋家屈原的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战国辞赋家屈原的生平简介篇1屈原的生平简介屈原生于公元前340年,从小爱好读书,虽是贵族出身,但深知百姓的穷苦。
秦军来犯时,屈原凭借自己的智慧给了敌人沉重的打击,次年被怀王召为县丞,不久升为左徒。
屈原主张变法,由于变法得罪了不少旧贵族和一些顽固势力,几次被流放,后楚国被秦国攻占,屈原彻底失望,投入汨罗江而死。
屈原认为“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被流放,他不愿自己高尚的品质去蒙受世俗的尘垢,所以投江自尽。
屈原死后,当地的百姓纷纷前去凭吊,将饭团鸡蛋等食物投入江中,以免鱼虾去咬屈原的尸体,后来发展成了粽子。
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都要吃粽子、赛龙舟以纪念这位高尚的爱国诗人,这一天逐渐发展成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屈原开创了楚辞,“香草美人”的传统也是出自他的作品,他比较出名的作品有《离骚》、《九章》、《九歌》、《天问》等。
从古至今,人们对屈原的评价都非常高,如中国近代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梁启超就曾评价屈原是中国文学家的老祖宗,著名爱国诗人闻一多先生曾评价屈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有充分条件称为人民诗人的人。
屈原的诗有什么特点楚国诗人屈原,出生于贵族世家,早期得到楚怀王信任赏识,颇有抱负,在楚国政务上有不错的业绩,一直主张连结盟国对抗秦国。
楚怀王去世之后,屈原被小人陷害,楚王蒙蔽心智误信小人竟然下令把屈原流放到了偏远地区。
屈原曾是一个政治家,忧国忧民,心怀天下,因为不得志,心里苦闷烦多,他的诗大多具有激烈的感情。
代表作是《离骚》,《离骚》是诗歌海洋里最闪亮的宝石,后人多为歌颂。
《离骚》是历史上篇幅最长的诗歌。
屈原在这首诗里突破旧时传统,创新出了楚辞的体裁格式,较之以前,诗歌词句形式更加自由。
《离骚》有两千多字,三百多句诗句,分为前后两部份。
屈原哀郢写作背景
![屈原哀郢写作背景](https://img.taocdn.com/s3/m/ca62d33f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f0.png)
屈原哀郢写作背景1. 屈原的生平概述屈原(约340年-278年),字季路,楚国人,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也是楚国的忠臣。
他是屈原城(今湖北省松滋市屈原镇)的开创者,楚怀王时期的国相。
他的代表作《离骚》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篇目之一。
2. 屈原与哀郢事件2.1 哀郢的起因屈原哀郢事件发生在公元前278年,楚国太子申后被废黜后,位居太子之位的另一位子弟傅后被准备废黜以供给楚怀王之子太子商臣以后嫡长儿为太子。
这引起了楚国朝廷上下的巨大动荡和争议。
2.2 哀郢事件的经过楚怀王以各种诡辞对付屈原,最终迫使他辞职。
而后傅后为了保住太子的位置,密谋收买楚怀王重臣和宿敌屈原,对屈原进行陷害。
于是楚国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政变事件,辞官而去的屈原被逐出楚国,流亡归隐于乌江之畔。
2.3 哀郢的意义屈原的离去给楚国政治和文化带来了重要的影响。
他的流亡和离去成为了楚国政治状况剧变的标志,也间接导致了楚国的灭亡。
同时,他也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悲剧人物之一,他的离去使得爱国情感和忠诚精神成为了古代文人思考的重要命题。
3. 屈原哀郢事件的背景分析3.1 楚国的政治形势当时的楚国处于急剧的政治变革之中。
楚怀王时期政治斗争激烈,内忧外患。
而屈原作为楚国的国相,也被卷入了这场风云变幻的琵琶行。
楚国充满着阴谋诡计,权谋之中蕴藏着巨大的危机和变数。
3.2 大傅的背叛大傅作为楚国的权臣之一,对屈原不满和忌惮之情油然而生。
他利用屈原的功勋和声望,设下奇谋将屈原陷害,以达到将他除之而后快的目的。
大傅的背叛成为了屈原遭受政治报复的导火索,也无形中加速了屈原的流亡和楚国的灭亡。
3.3 屈原的政治立场屈原作为楚国的国相,一直坚持着自己的政治原则和立场。
他秉持忠诚和爱国的理念,直言忠谏,力求为楚国出谋划策。
然而,与权臣和政敌的斗争中,屈原的立场越发孤立和边缘化,最终被逼得离开了楚国。
4. 屈原哀郢事件的历史意义4.1 屈原的文学成就屈原的《离骚》被誉为古代中国最早的抒情诗之一,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关于屈原的生平简介个人背景资料
![关于屈原的生平简介个人背景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a2f1c251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61.png)
关于屈原的生平简介个人背景资料推荐文章胡适的生平简介内容热度:有关吉鸿昌生平简介热度:一生平安的优秀文章热度:尕布龙的先进人物生平事迹模板热度:陈云生平简介范文热度:屈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屈原的生平简介,供大家参阅!屈原简介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
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
约公元前340年出生于楚国丹阳,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他出身于楚宗室贵族,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志,志向远大。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
他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
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
屈原还是楚国重要的政治家,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吴起之后,在楚国另一个主张变法的就是屈原。
他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
因遭贵族排挤毁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屈原悲愤交加,怀石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
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1953年是屈原逝世2230周年,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
他创作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与《诗经》中的“国风”并称“风骚” ,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屈原人物生平早年经历周显王二十九年(公元前340年),正月初七日,屈原生于楚国丹阳,到来年的正月初七日,屈原两岁,居乐平里。
周显王三十九年(公元前330年),屈原居乐平里。
屈原自幼嗜书成癖,读书多而杂,“石洞读书”与“巴山野老授经”当在这一年的时间。
屈原的简介代表作品
![屈原的简介代表作品](https://img.taocdn.com/s3/m/4a40cc3a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da.png)
屈原的简介代表作品屈原是中国楚国时期的伟大诗人,也是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他是中国文学最早的爱国主义者之一,曾经为保卫中国楚国的领土和国家利益而努力奋斗。
他的诗歌艺术和思想境界对中国文化及世界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
本文将就屈原的简介和代表作品进行详细介绍。
一、屈原的简介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字子长,一言以蔽之,是中国楚国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也被称为楚国文化史上的巨匠。
屈原的父亲是楚国上计令,出身于贵族家庭。
屈原十分聪明而且生性聪明敏锐,他在楚国的文化和政治圈子里以深厚的学问和高超的才能而闻名。
王室显赫,而王室宠爱的人物往往能得到最好的教育和培训,并走上成功的职业生涯。
因此,屈原在年轻时就被推荐给楚王作为宾客和文化顾问。
不久后,屈原辞去了官职,离开了王室,并开始自主创作诗歌。
他把自己的前途,任务和能力全部用在了保卫楚国和维护楚国利益上。
但是,因为一些复杂的政治原因,他的故乡楚国和楚王与他决裂,最终导致了他被放逐。
随着屈原的日益消沉和悲痛,他开始创作了一系列痛苦和沉重的诗歌,抒发他对故乡和国家的思念,对自己的遭遇的痛苦,以及对未来的悲观预感。
在他的诗歌中,他讲述了关于自己和国家的悲伤和感受,并一直坚信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同在。
二、屈原的代表作品1、《离骚》《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品,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奇迹之一。
它是屈原在流亡中担忧家国命运的惆怅中所作,全篇文笔精练、意境高妙、格调深沉,充满了屈原痛苦的心情和感受。
全篇十分华美、铿锵有力,同时十分悲伤和严肃。
每一段都散发着屈原独具的思想和情感。
《离骚》是一首关于爱情、个性和人生的哲学诗,其中对爱、离别、生命、艺术、人格等几大主题进行了探讨。
它的艺术形式和诗歌技巧显示了屈原的才华和文学造诣,其中的意识形态、哲学、价值观等深层次的思想方式也说明了屈原的智慧和学养。
2、《楚辞》《楚辞》是屈原所著的包含了两百多篇诗歌的著作,它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屈原的简介资料30
![屈原的简介资料30](https://img.taocdn.com/s3/m/2baf317a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fe.png)
屈原的简介资料30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字“原聃”,是我国战国时期楚国的著名诗人、政治家和思想家,被誉为古代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鼻祖和代表人物。
他的诗歌充满激情、豪迈、悲凉和深刻的思考,对中国古代文化和民族精神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本文将从屈原的家世、成长经历、思想观念和代表作品等多个角度介绍这位伟大的诗人。
一、屈原的家世屈原出生在楚国,他的家族在楚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据《史记》记载,他的祖先屈瑕,曾担任楚国的相国,被誉为“楚国之宝”。
屈原的爷爷屈完,也曾担任楚国的相国,被尊称为“屈相国”。
屈原的父亲屈贾,则任楚国的司徒,是一位地位显赫、受人尊敬的政治家。
二、屈原的成长经历屈原从小聪明过人,有很高的文学天赋。
他曾经受过师从宋玉和佚名老师的教育,受影响很大,并结交了许多才子佳人,为今后的诗歌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楚国政治舞台上,屈原曾经历过许多变故和挫折。
他曾担任过楚国的官职,但因为与秦国的交恶而被贬黜,甚至数次遭到流放和囚禁。
这些艰辛的经历进一步磨炼了屈原的心灵,使他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更加痛恨外来的侵略者。
三、屈原的思想观念屈原是一位思想家和政治家,他的思想观念与战国时期的其他著名思想家如孔子、荀子、墨子等有许多异同。
他提出了许多独特的政治、文化和哲学思想,如天地大旱、人民生活困顿的时候,政治家应该以身作则,反省自己的政治理念和方法;只有通过音乐、舞蹈和诗歌等文化手段,才能加强国家的凝聚力和民族的团结;他还主张实行“贵贱同价”的政治制度和“和而不同”的思想。
四、屈原的代表作品屈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作品,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他最为著名的作品包括《离骚》、《天问》、《九歌》、《招魂》等。
其中,《离骚》被誉为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作,描写了屈原在流亡途中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人民苦难的深刻感受,堪称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传世之作。
总之,屈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位卓越诗人和思想家,其诗歌作品充满了激情、豪迈和深刻的思维。
屈原简介
![屈原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0912373bcf84b9d528ea7a7e.png)
屈原简介屈原简介(一):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
名平,字原。
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他主张对内举贤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
后因遭贵族排挤,被流放沅、湘流域。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一举攻破楚国首都郢都。
忧国忧民的屈原在长沙附近汩罗江怀石自杀,端午节据说就是他的忌日。
他写下许多不朽诗篇,成为我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楚辞。
主要作品有《离骚》、《九章》、《九歌》、《天问》等。
在诗中抒发了炽热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表达了对楚国的热爱,体现了他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和为此九死不悔的精神。
他创造的“楚辞”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与《诗经》并称“风骚”二体,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用心影响。
生平介绍:屈原,芈[mǐ]姓屈氏(与楚王同姓不同氏,楚王为芈姓熊氏,先秦时期男子称氏不称姓,所以他叫屈原,不叫芈原),名平,字原,生卒年未见正史记载,史学界尚有争论,(约生于前353年—前335年,死于前283年—前269年),是中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的伟大的爱国诗人。
他被世人称为“诗歌之父”。
他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群众歌唱到个人独唱的新时代。
公元前340年屈原诞生于秭归三闾乡乐平里(今湖北宜昌市秭归县),屈原自幼勤奋好学,胸怀大志。
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张章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提倡“美政”。
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
为人性格耿直,却因在修订法规的时候不愿听从上官大夫的话与之同流合污,再加上楚怀王的令尹子兰、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宠妃郑袖等人,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不但阻止怀王理解屈原的意见,并且使怀王疏远了屈原。
屈原的简介资料诗句
![屈原的简介资料诗句](https://img.taocdn.com/s3/m/3caceab6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27.png)
屈原的简介资料诗句屈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诗人、政治家和爱国人士,他的一生经历了数次磨难,但他的名字却成为了中国文化海洋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在他生活的时代,中国处于春秋战国时期,国家分裂,战争频繁,民不聊生。
他虽然身处其中,但他的思想却超越了时代,他的诗作历经千年,至今仍激发着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文化自觉。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屈原的简介资料和他的代表性诗句。
屈原简介屈原,战国时期楚国人,生于约公元前340年,卒于约公元前278年,享年62岁。
他在那个时代,受到楚国统治阶层的压迫,曾被贬谪多次,其中最后一次是因为诬陷而被流放到汨罗江边,在那里,他痛苦交加,十分孤独,无法回到故乡,最终选择了投江自尽。
屈原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而且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的《离骚》、《天问》等作品,表现出他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精神,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屈原代表性诗句屈原的代表性诗句很多,下面列举一些:1.《离骚》中的“九州生气恃风雷,而立志于四方。
” 这句话是指九州各地自然灾害频发,但人们仍然信仰风雷神灵,想要通过祭祀来得到保佑。
屈原不以此为意,他要“立志于四方”,为国家、为民族贡献自己的力量。
2.《天问》中的“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这句话是指,当人们遇到困难或者心情沉重时,唯有品尝酒才能解脱苦闷。
杜康指的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酒。
3.《卜居》中的“共赏明月千里,一盏风流倾国。
”这句话是指两个人共同欣赏着清澈的月光,一杯酒下肚,仿佛倾国倾城般的风情万种。
4.《楚辞》中的“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这句诗描写的是屈原流离失所,乘着小船漫游江湖,船在江上轻轻摇晃,风吹着他的衣裳,他的心情看上去十分悠闲。
5.《离骚》中的“何衣之绮兮,沅江之石壕。
”这句话指的是离家之后,他抑郁寡欢,又回想起了故乡的风景和亲人的容貌。
其中“衣”的含义是指亲人,石壕则是个人身世岌岌可危的象征。
6.《九歌》中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屈原的人物介绍
![屈原的人物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f340bb17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64.png)
屈原的人物介绍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 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
名平,字原。
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他主张对内举贤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
后因遭贵族排挤,被流放沅、湘流域。
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有关屈原的人物介绍,希望能帮到你!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一举攻破楚国首都郢都。
忧国忧民的屈原在长沙附近汩罗江怀石自杀,端午节据说就是他的忌日。
他写下许多不朽诗篇,成为我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楚辞。
主要作品有《离骚》、《九章》、《九歌》、《天问》等。
在诗中抒发了炽热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表达了对楚国的热爱,体现了他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和为此九死不悔的精神。
他创造的“楚辞”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与《诗经》并称“风骚”二体,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积极影响。
生平介绍:屈原,芈[mǐ]姓屈氏(与楚王同姓不同氏,楚王为芈姓熊氏,先秦时期男子称氏不称姓,所以他叫屈原,不叫芈原),名平,字原,生卒年未见正史记载,史学界尚有争论,(约生于前353年—前335年,死于前283年—前269年),是中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的伟大的爱国诗人。
他被世人称为“诗歌之父”。
他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唱的新时代。
公元前340年屈原诞生于秭归三闾乡乐平里(今湖北宜昌市秭归县),屈原自幼勤奋好学,胸怀大志。
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张章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提倡“美政”。
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
为人性格耿直,却因在修订法规的时候不愿听从上官大夫的话与之同流合污,再加上楚怀王的令尹子兰、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宠妃郑袖等人,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不但阻止怀王接受屈原的意见,并且使怀王疏远了屈原。
公元前305年,屈原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黄棘之盟,但是楚国还是彻底投入了秦国的怀抱。
有关屈原的简介资料有哪些内容
![有关屈原的简介资料有哪些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e3bbd02b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54.png)
有关屈原的简介资料有哪些内容屈原(约公元前340年-约公元前278年),字子鱼,楚国(今湖北省)人,春秋末期至战国初期的诗人、政治家。
他创作出了《离骚》、《九歌》以及《天文》等诗篇,是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珍品。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屈原的生平与文学成就吧。
一、生平屈原生于公元前340年左右,是楚国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因其名气“大肆宣传”而使得就连齐国王也听说过他的名字,不仅如此,在楚国他还是众人心中的英雄人物。
然而,他先后两次离开了国家,这也为其日后发展埋下了眼泪与苦涩。
据史料记载,屈原是在楚国当官的,他聚集了一群学生,为人所敬重,后来又官职升高,担任了楚国左徒的职务。
然而,公元前278年,楚怀王刘贺废黜了很多忠诚的大臣,不仅如此,他还在诛杀海内外的权贵。
屈原发现了怀王自杀的苗头,并阻止了怀王的妻子吴国夫人的欲望,保护了怀王的国家与家族。
怀王在屈原的请求下,衣锦还乡,重回故乡,但之后不久他又被任命为浮岩的地封寺。
朝廷中有人阴险陷害了屈原,让他失去了信任,在身不由己的情况下,他被贬到简陵,一辈子再也没有离开过那里。
在简陵等待自己的是平淡的生活与一个无人问津的结局。
最终,他选择了一个人做出最后的抉择,经过编队一去不复返,去世前不幸化身投江。
二、文学成就屈原的文学成就可以说是非常的丰富。
他写出了大量的诗篇,尤以《九歌》、《天文》、《山鬼》、《离骚》为其代表作。
《离骚》被誉为“千古绝唱”,是著名的抒情史诗,反映了屈原内心世界的苦痛与孤独。
这部作品的开头,他写道:“汨罗之滨,羽山之足,有度者之国,有文、武、周、召之邦,今楚之小国也”,通过深入的对人文自然的描绘,构造出了一个极具诗性的环境与背景。
此外,《离骚》以其富有哲理、修辞优美的文笔,表现出古代文化中蕴涵的智慧,至今仍被广泛传颂。
另外,《九歌》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这部作品以美女山神的形象,描述出苍茫九州之壮观与神秘,表现出比《离骚》更丰富的美学审美。
屈原的简介资料简单易懂
![屈原的简介资料简单易懂](https://img.taocdn.com/s3/m/db4329c8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21.png)
屈原的简介资料简单易懂屈原,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政治家、文化名人,他在中国文学史和政治史上的地位尤为突出。
他被誉为中国文化史上的第一位诗人,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文化名人之一。
下面详细介绍一下屈原的简介资料,让您更了解这位伟大的人物。
一、屈原的生平屈原(约公元前340年-278年),字端木,楚国南郡临湘人,是战国时期楚国的一位大夫、政治家、爱国诗人和文化名人。
屈原出生于一个楚国贵族家庭,被誉为“楚国骄子”。
他自幼聪明有才华,备受家族和楚国君王的推崇。
屈原曾经历过多次不同的职位任命,但最终因在政治上对不上兴趣,选择离开楚国政坛,追求自己的理想。
二、屈原的创作屈原创作的文学作品包括《离骚》、《九歌》和《天问》等。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离骚》,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离骚》讲述了屈原怀念祖国和国君的爱国情感,以及对时局变迁的深切思考。
这些文字真实的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情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屈原的爱国情怀屈原非常热爱祖国和国民,对于楚国的兴旺尽了自己的全部努力。
他曾经在楚国担任政治要职,多次参与国家政务,并提出了许多有益于社会发展的建议。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屈原被赶出了楚国,这一事件也让他更多了解了国家的局势和民生,对于祖国的爱更加深刻。
四、屈原的仕途和下落在屈原的一生中,他虽然多次在楚国的政坛上谋求发展,但受到了很多人的排挤,最终离开了楚国。
他曾流亡到了其他国家,但最终返楚。
但是,在他回来的第二年,楚国的国君武王发生了变故,屈原因此自刎而死。
他的离世是古代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大损失。
综上所述,屈原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对于文学历史和政治历史都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屈原的文学作品,尤其是《离骚》被世人广为传唱。
他的爱国情怀和思想理念,一直深深地烙印在国人心中,成为一种高贵的精神风范。
屈原离世了,但他的思想和作品将永远铭刻在历史中,代代传颂留传后世。
屈原的简介生平
![屈原的简介生平](https://img.taocdn.com/s3/m/06dddd5d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84.png)
屈原的简介生平屈原(约公元前340年—约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的政治家、诗人,开创楚辞的先驱,被誉为“楚国之盛,屈原之辞”,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
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一、早期生活屈原的家庭背景比较高贵,他的祖先是楚国的贤臣,祖父和父亲都曾在楚国担任要职。
因此,他从小就得到了优良的家教和文化熏陶。
他十分聪明,才华横溢,14岁时已经能写出优美动人的诗歌。
二、仕途经历屈原是楚国的一位政治家,曾担任过楚国的官员,为楚国的发展出谋划策。
他曾经向楚灵王建议加强政治改革,他认为君王应该听取百姓的声音,加强士兵装备,推广农业发展,来强化楚国的国力。
但是,他的建议并没有被君王接受,这让他十分失望。
三、九江放逐屈原在政治上遭到了很多意见的不满,当时的楚国政治腐败,腐朽不堪,各种不法之徒滥竽充数,抢占政治位置,损害了国家利益。
屈原频繁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却常常是“声东击西”,不时带有刻薄的讽刺和嘲讽,这让他在楚国政治上备受指责。
最终,他被贬到了九江,失去了官职,被政治排挤。
据传说,在九江期间,屈原经常到岳阳楼上望楚江,望祁山,作诗寄情,留下了著名的《离骚》一诗。
四、自尽身亡随着屈原在九江长时间的流放,他对于楚国政治的失望和无奈越来越大,开始有思乡之情。
此时,他写下了许多离别和思乡的诗歌,表达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思想境界。
但是,终究是无法逃脱政治的打压,最终,屈原感到绝望,愤怒之余投江自尽,以身殉国,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五、屈原的文学成就屈原一生的文学成就,尤其是楚辞的创作,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里程碑。
楚辞是中国现存的最早的一种文学流派,屈原是楚辞的代表性人物,他的诗歌风格独具特色,既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又具有优美的艺术形式。
他的诗作包括《离骚》、《招魂》、《卜居》等,题材广泛,内容充实,是中国文学中不可多得的人才。
总之,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伟大人物,他的经历和文学成就都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浪漫主义诗人屈原的生平简介
![浪漫主义诗人屈原的生平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b43b5b2e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1e.png)
浪漫主义诗人屈原的生平简介屈原,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
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宜昌)。
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的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屈原的生平简介屈原(前340年-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人,芈姓,屈氏,名平,字原,以字行;又在《离骚》中自云:“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省宜昌市境内),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是一个黄老之学的传播者[2-3] ,屈原是中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的伟大的爱国诗人。
他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唱的新时代。
屈原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
屈原也是政治家,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吴起之后,在楚国另一个主张变法的就是屈原。
他主张对内举贤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
后因遭贵族排挤,被流放沅湘流域。
1953年是屈原逝世2230周年,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秭归屈原传说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
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
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
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
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
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
屈原诗人的简介资料
![屈原诗人的简介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e0c36dc5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74.png)
屈原诗人的简介资料屈原是中国战国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生于公元前340年,卒于公元前278年。
他的诗歌不仅深深地揭示了当时汹涌澎湃的政治、社会以及人民的痛苦与悲伤,更凸显了他深沉的思想和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注。
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屈原这位伟大的诗人。
一、屈原的生平屈原原名屈平,字平,是一个小国(楚国)的贵族子弟,出生在楚国北部的施阳。
年幼时,他就表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和机智。
在成年之后,他凭借自己过人的才智,逐渐崭露头角,并成为了楚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诗人。
在政治上,屈原曾任楚国大夫和左徒等要职。
在他执政期间,他率领楚国与秦国作战,但由于种种原因,最终导致了他的失势和被流放的命运。
据说,屈原曾两次流放至汨罗江,期间他深受困顿和悲伤的折磨,然而,这段令他备受煎熬的经历,也成为了他后来创作灵感的重要来源。
二、屈原的主要作品屈原著作丰富,留下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其中以他的《离骚》和《天问》二部诗篇最为著名。
《离骚》是屈原在流放期间写的一部长篇叙事诗,也被誉为中国古代五大叙事诗之一。
在这部诗中,屈原借助自身的遭遇,旁及民生国运,阐明了人生观、政治道理以及美学理念,被公认为古代文化的典范之作。
《天问》则是一部哲学性质极强的诗篇,通过对世界的精神探究,屈原在诗中提出了许多关于生命、历史、人性等问题的深刻思考和独特解答,深受后来文化界人士的推崇和传颂。
三、屈原的艺术特色屈原的文学创作以抒情诗为主极富审美价值。
他的诗歌具有丰富的感情和深刻的思想,语言优美、音韵和谐,形式多样、写意流畅,内容广泛,寓意深刻,让人读来耳目一新。
同时,屈原在创作中,充分融合了自己的人生经验与对时代人民的关注,通过诗歌表达了对人类的悲愤之情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体现了他的高度人文情怀和爱国主义情感。
四、屈原的影响屈原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的诗歌影响非常深远。
从当时至今,他的作品被广泛传颂与研究,成为了中国文艺史上重要的文化遗产。
屈原的简介和古诗有哪些诗词
![屈原的简介和古诗有哪些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7afc52d2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56.png)
屈原的简介和古诗有哪些诗词屈原(约公元前340年—约公元前278年),是中国战国时期楚国爱国诗人、政治家。
屈原为楚国人,一生经历了楚国内部变故和外部战争。
他尤以《离骚》为代表作,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巨匠之一。
同时,屈原还是中国文化历史上重要的文化人物。
他致力于推崇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和民俗文化,在音乐、舞蹈和文化礼仪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
一、屈原的简介屈原出生在楚国的岳阳,是楚国的一位贵族子弟。
他自幼聪明好学,而且十分热爱诗歌和音乐。
经过多年的学习和磨练,他成为了一位杰出的诗人和文化家。
在楚国,屈原担任过多个职务,包括宰相、司马等职务。
他为楚国的政治和经济发展做出了许多贡献。
然而,他始终无法摆脱政治上的纷争,最终被流放到远离故乡的地方。
流放后,屈原开始创作伟大的作品《离骚》。
这部作品以其极度凝练的语言和深刻的哲学思考,赢得了众多文学爱好者和学术界的高度评价。
他的文学成就和政治经历表明,他是创造性的和资深的政治和文化家。
在楚国最为衰落的末期,屈原为拯救楚国而奋斗,为战斗中的楚国士兵激发了士气。
然而,他以其奇妙的才华和光明的态度,最终在楚国的历史中留下了悠久的生命印记。
二、屈原的作品屈原的作品主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楚辞》等。
其中最著名的是《离骚》。
《离骚》是一篇长达3000余字的诗歌。
《离骚》以屈原流放在外,思归之情露于笔端,抒发了他对楚国陷入危机的忧虑和对未来美好的憧憬。
诗歌中散发着极其深刻而高雅的哲学思考,山清水秀的描绘,表达了屈原娓娓道来、苍茫的内心世界。
诗中的多个形象和场景被历代文人所传诵和哦模仿,成为绘画虹、剧作、乐曲和诗词的源泉和素材。
《天问》是一部屈原政治清谈,通过“问答”交流的方式,表现了他的独到思想。
《九歌》描绘了楚国传说中的神话形象,表现出屈原理解神话和信仰的卓越思辨和文化视野。
《楚辞》是一部集楚国民歌、诗、文化、历史和哲学为一体的作品,具有极其重要的文学和文化价值。
屈原的简介资料300
![屈原的简介资料300](https://img.taocdn.com/s3/m/324e2319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fc.png)
屈原的简介资料300屈原(约公元前340-278年),中国春秋时期的大文学家、政治家和爱国志士,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伟大代表之一,也是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
屈原的形象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远影响,他的诗歌、散文和战略著作具有深刻的现实主义意义和哲学深度,被誉为“民族精神的典型代表”。
一、家庭背景屈原的家庭背景十分光荣,他的祖先属于贵族世家,在楚国的繁荣时期担任过高官。
屈原是楚国广陵国(今江苏扬州)人,属于贵族家庭,祖籍为山东临沂市。
二、早年经历屈原出生于楚国春秋时期,成长于楚国国都郢城(今湖北荆州)。
他曾经辗转于越国、吴国两地,在各种文化环境的熏陶下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培养了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卓越的才华。
他父亲早逝,曾由母亲撑起了家庭,是他母亲的激励和教导,让他成长为了一位优秀的文学家和政治家。
三、政治生涯屈原曾担任过楚国的重要职务,是当时楚国王室信任的大臣之一。
他于公元前278年被流放至岳阳,在那里写下了经典的《离骚》一诗,表达了他对祖国的爱和对流亡生活的痛苦。
据史书记载,他流亡岳阳期间,有一次居然跳江自杀,又被人救起来。
“离骚”一词就是在这次跳江事件后所写,其地语言与楚语接近,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
四、文学作品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伟大诗人,他创作了众多著名的诗歌、散文和战略著作,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之一。
他最著名的作品是《离骚》,这个诗集讲述了他的个人遭际和他对祖国的爱之情感,反映了当时楚国的社会状况和历史背景。
这个诗集的文学价值和文化意义被广泛地认可和赞扬。
此外,《卜居》、《草枕》、《天问》等作品也是屈原在文学上的杰出代表。
五、影响屈原的作品对中国文化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语言优美、情感深刻的诗歌具有卓越的史诗性和哲理性,激发了广大文学爱好者的青春热血和理想追求。
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深层文化内涵,被誉为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
屈原的思想和文化价值,深刻地体现了中国民族的历史、文化和人格特质,被人们视为中华民族民族精神、文化底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屈原的生平简介个人背景资料本文是关于关于屈原的生平简介个人背景资料,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屈原简介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
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
约公元前340年出生于楚国丹阳,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他出身于楚宗室贵族,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志,志向远大。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
他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
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
屈原还是楚国重要的政治家,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吴起之后,在楚国另一个主张变法的就是屈原。
他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
因遭贵族排挤毁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屈原悲愤交加,怀石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
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1953年是屈原逝世2230周年,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
他创作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与《诗经》中的“国风”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屈原人物生平早年经历周显王二十九年(公元前340年),正月初七日,屈原生于楚国丹阳,到来年的正月初七日,屈原两岁,居乐平里。
周显王三十九年(公元前330年),屈原居乐平里。
屈原自幼嗜书成癖,读书多而杂,“石洞读书”与“巴山野老授经”当在这一年的时间。
周显王四十年,(公元前320xx年),居乐平里。
屈原虽出身贵族,但因自幼生活在民众之中,加以家庭的良好影响,故而十分同情贫穷的百姓,从这时起,小小年纪便做了许多体恤民众的好事,博得了众口一词的赞誉。
初露才华周显王四十八年(公元前320xx年),秦军犯境,屈原组织乐平里的青年奋力抗击,他一方面居高临下地对青年们进行思想教育,一方面巧用各种战术,机智果敢地给敌人以沉重打击,一展其非凡才华。
周慎靓王元年(公元前320xx年),仲春三月,屈原应怀王之召出山进京,这一年他在鄂渚为县丞。
周慎靓王二年(公元前320xx年),升任楚怀王左徒。
这一年的深秋,屈原首次使齐。
周慎靓王三年(公元前320xx年),忙于楚之内政外交工作。
五国联兵攻秦,屈原随军而前。
任职高位《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为楚怀王左徒。
博闻强识(zhi,四声),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
关于屈原所任楚怀王左徒一职,古今学者多有解释,现择其要者而举之:1、张守节说:左徒是左右拾遗之类的官。
唐·张守节《史记正义·屈原列传》说:“左徒盖今左右拾遗之类。
”但据近现代学者褚斌杰、赵逵夫等人考证,认为后世的拾遗实为言官,可以上书言事而无实权,唐代的拾遗官阶只是“从八品上”,同《史记》中的所述屈原所从事的政治活动不相称。
陆侃如《屈原评传》说:“左徒是左右拾遗之类的官,仅次于令尹。
”2、林庚说:左徒是太傅之类的官。
林庚《民族诗人屈原传》所附《四注·说左徒》一文中,在引《史记》关于春申君为楚之亲信,任左徒再升令尹的记述后说:“左徒所以说是宫廷的亲信,因为是亲信,所以侍从太子,其情形大约如贾谊之为‘长沙王傅’,秦因此也称黄歇为‘太子之傅’。
”3、游国恩说:左徒是令尹的副职。
游国恩在《屈原》一书中说,据《史记·楚世家》:“考烈王以左徒为令尹,封以吴,号春申君。
”因此认为左徒之职似乎仅次于地位最高的令尹,也许就是令尹的副职。
4、赵逵夫说:左徒是行人。
赵逵夫在《屈原与他的时代》中有《左徒·征尹·行人·辞赋》一文。
在该文中,他从出土的文物及相关资料进行考证,认为“徒”、“尹”二字是双声假借。
并举《离骚》“济沅湘以南征”,《九歌》“驾飞龙兮北征”,又引《尔雅·释者》:“征,行也。
”说“征尹”之取义,同于中原国家所谓“行人”,是指负责外交的官员。
5、汤炳正说:左徒是左登徒。
汤炳正在《屈赋新探·左徒与登徒》一文中认为,曾侯乙墓出土的竹简上记载的官职有“左登徒”、“右登徒”字是古代典籍中“升”字的通假字,“升”字古音跟“登”字完全相同,并且互相通假,因此,“左徒”是“左登徒”的省称,在楚国朝廷上属于大夫级别。
同时,汤炳正也对“左徒”的职掌进行了说明,认为“左徒”虽兼管内政、外交,但从《屈原列传》,尤其是《春申君列传》的记述来看,他们的主要活动都在外交方面。
如屈原的几次使齐及其与张仪的斗争等方面都可以证实。
6、聂石樵说:左徒是仅次于宰相的官。
聂石樵《屈原论稿》说:“令尹就是宰相,可见左徒是仅次于宰相的官。
”詹安泰在《屈原》一书中认为:“我们根据后来春申君、黄歇以左徒为令尹,就可以看出,左徒在当时是一个仅次于令尹(宰相)的高官。
”并说:“左徒升级就可以做令尹。
”7、姚小鸥说:左徒是太仆之类的官。
姚小鸥在《〈离骚〉“先路”与屈原早期经历的再认识》一文中,考证《离骚》“来吾道夫先路”的“路”就是“辂”,是楚王的乘舆,与下文“恐皇舆之败绩”相合。
进而考证了“左徒”的职掌,认为“左徒”是相当于后世“太仆”一类的官职。
姚小鸥所说的“太仆”,据《周礼·太仆》载:“太仆,掌王正之服位,出入王之大命。
掌诸侯之复逆。
”为此,姚小鸥说:“《周礼》中‘太仆’一职为下大夫,其爵位并不高,但职掌甚为重要。
”并认为“左徒之职约与《周礼》中的‘太仆’相当”。
8、王一军说:左徒即楚怀王左司徒。
王一军在《屈原左徒即左司徒考》(《现代语文》20xx年第8期)中指出司马迁《史记》中的屈原为楚怀王左徒即左司徒之略写。
根据《屈平列传》中的相关记述,屈原所任职务即起草宪令接遇宾客应对诸侯与《周官书》所规定的大小司徒职守相近。
楚人尚右,故右司徒为正,左司徒为副,所以楚君以左右司徒以取代《周官书》的大小司徒之名称。
变法改革周慎靓王四年(公元前320xx年),忙于变法改革,制订并出台各种法令。
周慎靓王五年(公元前320xx年),继续进行变法改革,与旧贵族和一切顽固势力进行斗争。
周慎靓王六年(公元前320xx年),深入进行变法改革,民心沸腾;楚之形势大变,旧贵族面临着覆灭的命运。
谗而见疏周赧王元年(公元前320xx年),屈原因上官大夫之谗而见疏,被罢黜左徒之官,任三闾大夫之职。
周赧王二年(公元前320xx年),屈原第一次流放汉北地区(今河南西峡、淅川、内乡一带)。
为了打破楚、齐联盟,秦国派张仪贿赂楚国权贵宠臣,又欺骗楚王说:“楚国如果能和齐国绝交,秦国愿意献出商、于一带六百多里土地。
”屈原极力劝谏,但是楚王不听,楚怀王听信张仪的,就把相印授予人,跟张仪去秦国受地。
张仪回秦国后装病,三个月不见楚使。
怀王以为张仪怪他和齐国断绝关系不够坚决,又派人去辱骂齐王一通。
齐王大怒,断绝了和楚的合纵,反而和秦国联合起来了。
这时张仪才出面对楚使说:“您为什么不接受土地呢?从某地到某地,广袤六里。
”六百里变成了六里,楚使很生气,回来报告楚怀王,怀王大怒,先后两次兴师伐秦于汉北楚古都丹阳(今河南西峡、淅川一带),结果都被秦打败,丧失八万军队,大将军屈丐、裨将军逢侯丑等70余人被秦军俘虏,汉中郡沦陷,史称“丹阳之战”。
随后,秦又遣军攻取楚地汉中(今陕西汉中)600里地,置汉中郡。
周赧王三年(公元前320xx年),楚国发兵反击,在蓝田(今陕西蓝田一带)大败。
韩、魏趁机偷袭楚国至邓(今河南邓州),楚国军队兵畏惧,从秦国回归。
韩宣王死,在位二十一年。
子襄王仓立。
孟轲议定在周赧王三年离开齐国。
孟轲主张“性善”,劝齐宣王行仁政,劝滕文公行“井田”,均因为迂阔难行,不受两国采纳。
怀王重新启用屈原,让他出使齐国,目的是让齐楚两国缔结新的联盟。
周赧王四年(公元前320xx年),秦惠文王更元十四年,攻取楚召陵。
惠文王愿分汉中之半给楚,与楚结盟。
楚怀王比起汉中的土地,更想要获得张仪。
张仪来到楚国,由于重金贿赂了靳尚,并得到楚怀王宠姬郑袖进言,得到释放回到秦国。
秦惠文王死,在位共二十七年。
子武王荡立。
屈原出使齐国,回来楚国的时候张仪已经离开,劝谏怀王说:“为什么不杀张仪?”怀王后悔,派人追张仪没有追到。
周赧王五年(公元前320xx年),秦武王元年。
张仪由于不被武王满意,离开秦国赶赴魏国。
屈原仍事怀王为三闾大夫。
怀王领悟到被张仪欺骗,出于一时权宜之计起用屈原为齐使,当屈原从齐国回来后马上便被楚怀王疏远。
周赧王六年(公元前320xx年),秦武王二年,齐宣王欲为纵长,恶楚之与秦合,遣使遗楚王书,怀王犹豫不决,昭睢力谏,遂不合秦而合齐以善韩。
屈原不能参与朝政,极可能通过昭睢等大臣敦怀王合齐。
周赧王七年(公元前320xx年),秦武王三年,甘茂取韩宜阳。
屈原居住在郢都,设坛教学。
周郝王十七年(公元前298年),秦昭王发兵出武关,攻楚,斩首5万,取析(今河南淅川)及左右15城而去。
流放背景战国时代,称雄的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争城夺地,互相杀伐,连年不断混战。
那时,楚国的大诗人屈原,正当青年,为楚怀王的左徒官。
他见百姓受到战争灾难,十分痛心。
屈原立志报国为民,劝怀王任用贤能,爱护百姓,很得怀王的信任。
贾谊在《吊屈原赋》中,这样描写屈原所处时代的社会状况:呜呼哀哉,逢时不祥!鸾凤伏窜兮,鸱枭翱翔。
阘茸尊显兮,谗谀得志。
贤圣逆曳兮,方正倒植。
世谓随、夷为溷兮,谓跖、为廉。
莫邪为钝兮,铅刀为铦。
斡弃周鼎,宝康瓢兮。
腾驾罢牛,骖蹇驴兮。
骥垂两耳,服盐车兮。
章甫荐履,渐不可久兮。
嗟苦先生,独离此咎兮!贾谊笔下,屈原生活的时代一切都是颠倒的:猫头鹰在天上飞翔,鸾凤却深藏起来;小人得志尊显,圣贤却不得其用;正直廉洁的人受到诬蔑,强横残暴的人却得到称誉;宝剑被贬为钝口,铅刀却被说成锋利;国之重宝周鼎被抛弃,空瓦罐被当成宝物;疲牛跛驴骖驾着马车,千里马却拉着沉重的盐车;帽子本应戴在头上,却被垫在脚下,被汗水湿透。
这就是楚国的时局。
那时西方的秦国最强大,时常攻击六国。
名士公孙衍提出合纵,即联合六国一同抗秦,屈原积极参与此事,与公孙衍一起促成楚、齐、燕、赵、韩、魏六国君王齐集楚国的京城郢都,结成联盟,并使怀王成了联盟的领袖,因此得到了怀王的重用,很多内政、外交大事,都凭屈原作主。
因此,楚国以公子子兰为首的一班贵族,对屈原非常嫉妒和忌恨,常在怀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
说他夺断专权,根本不把怀王放在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