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资料初三物理电学公式汇总

合集下载

完整版)初中物理电学公式及规律大全

完整版)初中物理电学公式及规律大全

完整版)初中物理电学公式及规律大全初中物理电学公式一览表电流(I):I = U/R,单位为安培(A),1A=1000mA。

电功率(P):P = UI,单位为瓦特(W)。

焦耳定律:Q = I^2Rt,其中Q为产生的热量,单位为焦耳(J)。

纯电阻电路:W = UIt = I^2Rt,其中W为电功,单位为焦耳(J)。

串联电路:I = I1 = I2,U = U1 + U2.并联电路:I = I1 + I2,U = U1 = U2.电压(U):U = IR,单位为伏特(V),1KV=1000V,1V=1000mV。

家庭电路电压为220V,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不超过36V。

电阻(R):R = U/I,单位为欧姆(Ω),1MΩ=106Ω,1KΩ=103Ω。

欧姆定律变形公式:R = U/I。

焦耳定律变形公式:R = QU^2t或R = Q/I^2t。

串联电路:R = R1 + R2,其中R1 = R - R2,R2 = R - R1.并联电路:1/R = 1/R1 + 1/R2,或R = R1R2/(R1 + R2)。

电功(W):W = UIt = I^2Rt,单位为焦耳(J),国际单位为千瓦时(KW.h),1KW.h=3.6×106J。

电功率(P):P = UI = I^2R = U^2/R,单位为瓦特(W),1Kw=1000w。

电热(Q):Q = I^2Rt,单位为焦耳(J)。

热平衡方程:Q吸 = Q放。

通电时间(t):t = W/UI,t = W/P,t = Q/I^2R,其中单位为秒(s)。

以上是初中物理电学公式的一览表,其中包括电流、电功率、电压、电阻、电功、电功率、电热等物理量的主要公式和单位。

同时也包括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公式,以及通电时间的计算公式。

当电路中有多个电阻并联时,可以使用上述公式来计算总电阻。

其中,n代表并联的电阻个数,R代表单个电阻的电阻值。

当所有电阻大小相同时,公式可以简化为R总=n*R。

【物理知识点】初中物理电学公式大全

【物理知识点】初中物理电学公式大全

【物理知识点】初中物理电学公式大全电学是初中物理的重要知识点,一定要熟练掌握电学公式才能更好的解题,接下来给大家分享初中物理电学公式,供参考。

(1)电流强度定义式:I=Q/t(2)电阻与电阻率:R=ρ/S(3)欧姆定律公式:I=U/R(4)串联电路公式电流处处相等:I=I1=I2电压累加关系:U=U1+U2电阻累加关系:R=R1+R2(5)并联电路公式电压处处相等:U=U1+U2电流累加关系:I=I1+I2等效电阻公式:R=R1R2/(R1+R2)(6)电功公式:W=UIt(7)电功率公式:P=UI(8)电功与电功率关系式:W=Pt=UIt=UQ(9)电功率推导式:P=I2R=U2/R(10)电功推导式:W=I2Rt=U2t/R(11)焦耳定律公式:Q=I2Rt(12)I1:I2=R2:R1(并联电路中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流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阻的反比)(13)P1:P2=U1:U2=R1:R2(串联电路中电功率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串联电路中,电功率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压、电阻之比)(14)P1:P2=I1:I2=R2:R1(并联电路中电功率与电流、电阻的关系:并联电路中,电功率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流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电阻的反比)(15)U1:U2=R1:R2(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的关系:电压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阻之比)1.串联电路中,电阻阻值之比等于电阻两端电压之比。

当电阻R1和R2串联时,若R1>R2,则U1>U2,电阻越大,要想使电流处处相等,则需要加上更大的电压来实现。

做动态电路题目的时候,串联电路中,R1不变,R2变大,则可以直接得出R2分的电压讲增大,因为R1和R2两端的电压之和不变,所以R1两端电压减小。

2.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阻阻值之比等于通过各支路电流的反比。

并联电路的分流作用可用道路中两条支路按宽窄分流来形象比拟:宽的支路(相当于阻值小的电阻)分到的车流多;窄的支路(相当于阻值大的电阻)分到的车流少,所以并联电路中,电阻大的分到的电流小,但是需要特别注意,并联电路中,一条支路改变,对另一个支路是没有任何影响的(短路的除外)。

九年级物理电学公式归纳

九年级物理电学公式归纳

这篇九年级物理电学公式归纳的⽂章,是特地为⼤家整理的,希望对⼤家有所帮助!⼀、欧姆定律部分1. I=U/R(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跟导体的电阻成反⽐)2. I=I1=I2=…=In (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电流处处相等)3. U=U1+U2+…+Un (串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4. I=I1+I2+…+In (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路上的电流等于各⽀路电流之和)5. U=U1=U2=…=Un (并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各⽀路两端电压相等。

都等于电源电压)6. R=R1+R2+…+Rn (串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7. 1/R=1/R1+1/R2+…+1/Rn (并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8. R并= R/n(n个相同电阻并联时求总电阻的公式)9. R串=nR (n个相同电阻串联时求总电阻的公式)10. U1:U2=R1:R2 (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的关系:电压之⽐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阻之⽐)11. I1:I2=R2:R1 (并联电路中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流之⽐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阻的反⽐)⼆、电功电功率部分12.P=UI (经验式,适合于任何电路)13.P=W/t (定义式,适合于任何电路)14.Q=I2Rt (焦⽿定律,适合于任何电路)15.P=P1+P2+…+Pn (适合于任何电路)16.W=UIt (经验式,适合于任何电路)17. P=I2R (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18. P=U2/R (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19. W=Q (经验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

其中W是电流流过导体所做的功,Q是电流流过导体产⽣的热)20. W=I2Rt (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21. W=U2t/R (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22.P1:P2=U1:U2=R1:R2 (串联电路中电功率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串联电路中,电功率之⽐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压、电阻之⽐)23.P1:P2=I1:I2=R2:R1 (并联电路中电功率与电流、电阻的关系:并联电路中,电功率之⽐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流之⽐、等于它们所对应电阻的反⽐)物理量(单位)公式备注公式的变形速度V(m/S) v= S:路程/t:时间重⼒G (N) G=mg m:质量g:9.8N/kg或者10N/kg密度ρ(kg/m3)ρ= m/vm:质量V:体积合⼒F合(N)⽅向相同:F合=F1+F2⽅向相反:F合=F1-F2 ⽅向相反时,F1>F2浮⼒F浮 (N) F浮=G物-G视 G视:物体在液体的重⼒浮⼒F浮 (N) F浮=G物此公式只适⽤物体漂浮或悬浮浮⼒F浮 (N) F浮=G排=m排g=ρ液gV排G排:排开液体的重⼒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ρ液:液体的密度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 (即浸⼊液体中的体积)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 F2L2 F1:动⼒ L1:动⼒臂F2:阻⼒ L2:阻⼒臂定滑轮 F=G物S=h F:绳⼦⾃由端受到的拉⼒G物:物体的重⼒S:绳⼦⾃由端移动的距离h:物体升⾼的距离动滑轮 F= (G物+G轮)/2S=2 h G物:物体的重⼒G轮:动滑轮的重⼒滑轮组 F= (G物+G轮)S=n h n:通过动滑轮绳⼦的段数机械功W (J) W=FsF:⼒s:在⼒的⽅向上移动的距离有⽤功W有 =G物h总功W总 W总=Fs 适⽤滑轮组竖直放置时机械效率η=W有/W总 ×100%功率P (w) P= w/tW:功t:时间压强p (Pa) P= F/sF:压⼒S:受⼒⾯积液体压强p (Pa) P=ρghρ:液体的密度h:深度(从液⾯到所求点的竖直距离)热量Q (J) Q=cm△tc:物质的⽐热容m:质量△t:温度的变化值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Q(J) Q=mq m:质量q:热值电磁波波速与波长、频率的关系 C=λν C:波速(电磁波的波速是不变的,等于3×108m/s)λ:波长ν:频率54 1满意答案吴鸿毅 6级 2009-01-02知识点归纳如下:⼀条主线,⼆个规律,三串公式…,⼀条主线概括为“3721”,具体数字表⽰如下:“3”指3个基本电学实验仪器电流表(安培表)、电压表(伏特表)、滑动变阻器。

【初中物理】初中物理电学的计算公式大全

【初中物理】初中物理电学的计算公式大全

【初中物理】初中物理电学的计算公式大全【—初中的计算公式总结】不论是什么知识的学习都离不开公式要领,或是性质定理,的学习也是如此。

电学的计算⑴电阻r①电阻等于材料密度乘以电阻率(长度除以横截面积)r=ρ×(l/s)②电阻等同于电压除以电流r=u/i③电阻等于电压平方除以电功率r=u^2;/p电阻:r=u^2/p⑵电功是w电功等同于电流乘坐电压乘坐时间w=uit(普通公式)电功等于电功率乘以时间w=pt电功等同于电荷乘坐电压w=uq电功等于电流平方乘电阻乘时间w=i^2rt(纯电阻电路)电功等同于电压平方除以电阻再除以时间w=(u^2/r)×t(同上)⑶电功率p①电功率等同于电压除以电流p=ui②电功率等于电流平方乘以电阻p=i^2*r(纯电阻电路)③电功率等同于电压平方除以电阻p=u^2/r(同上)④电功率等于电功除以时间p=w/t5.电功率p=ui注:当相同的电阻在同一电路中时,功率会变成之前的四分之一。

⑷电热q电热等于电流平方乘电阻乘时间q=i^2rt(普通公式)电热等同于电流除以电压乘坐时间q=uit=w(氢铵电阻电路)电热等于电压平方除以电阻再乘以时间q=(u^2/r)t(纯电阻电路)电热在通常情况下就是等同于消耗的电能的,前提条件就是在氢铵电阻的用电器中。

(5)计算公式1.p=w/t主要适用于于未知电能和时间谋功率2.p=ui主要适用于已知电压和电流求功率3.p=u^2/r=i^2r主要适用于于纯电阻电路一般用于并联电路或电压和电阻中有一个变量求解电功率4.p=i^2r主要用作氢铵电阻电路一般用于串联电路或电流和电阻中有一个变量求解电功率5.p=n/nt主要适用于于存有电能表和钟表解电功率t-----用电器单独工作的时间,单位为小时n----用电器单独工作t时间内电能表旋钮抬起的转数n----电能表铭牌上每消耗1千瓦时电能表转盘转过的转数6.功率的比例关系串联电路:p/p'=r/r'p总=p'*p''/p'+p"并联电路:p/p'=r'/rp总=p'+p"上面的内容就是初中物理电学的全部计算公式,就是老师经过详尽资源整合为大家增添的福利。

初中物理电学公式大全(九年级全部电学公式)

初中物理电学公式大全(九年级全部电学公式)

初中物理电学公式大全欧姆定律部分1. R UI = (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2. I=I 1=I 2=…=I n (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电流处处相等)3. U=U 1+U 2++U n (串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4. I=I 1+I 2+…+I n (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干路上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5. U=U 1=U 2=…=U n (并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

都等于电源电压) 6. R=R 1+R 2+…+R n (串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7. 1/R=1/R1+1/R2+…+1/Rn (并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8. R 并=R/n (n 个相同电阻并联时求总电阻的公式) 9. R 串=nR (n 个相同电阻串联时求总电阻的公式) 10.2121R R U U =(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的关系:电压之比等于它们所对 应的电阻之比)11. 1221R RI I = (并联电路中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流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阻的反比)电功、电功率部分12. P=UI (经验式,适合于任何电路)13. (定义式,适合于任何电路)14. Q=I 2Rt (焦耳定律,适合于任何电路) 15. P=P 1+P 2+…+P n (适合于任何电路) 16. W=UIt (经验式,适合于任何电路) 17。

P=I 2R (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18。

(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19. W=Q (经验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

其中W 是电流流过导体所做的功,Q 是电流流过导体产生的热)20。

W=I 2Rt (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21. (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22. (串联电路中电功率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串联电路中,电功率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压、电阻之比)23. (并联电路中电功率与电流、电阻的关系:并联电路中,电功率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流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电阻的反比)电学公式串、并联电路特点对比:串联并联电路图基本特点21I I I == ; 21U U U +=21U U U == ; 21I I I +=总电阻21R R R +=2121R R R R R +=电流2121R R UI I I +===2121R R )R R (U I +=;11R UI =;22R U I =;1221R R I I =电压2111R R UR U +=;2122R R UR U +=;2121R RU U =21U U U ==电功21W W W +=;UQ UIt W == 21W W W +=;W= U I t电功率R I RU UI t W P 22====221121)R R (R U P +=;221222)R R (R U P += 2121R R P P =R I RU UI t W P 22====121R U P =;222R U P =;1221R R P P =;21212R R )R R (U P +=。

初中物理电学的所有公式

初中物理电学的所有公式

初中物理电学的所有公式初中物理电学的所有公式:1. 电流强度公式:电流强度(I)等于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Q)与通过该导体的时间(t)的比值。

即I=Q/t。

2. 电压公式:电压(V)等于电势差(ΔV)除以电荷(Q)。

即V=ΔV/Q。

3. 电阻公式:电阻(R)等于电压(V)除以电流强度(I)。

即R=V/I。

4. 欧姆定律公式:在电路中,电阻(R)与电流强度(I)成正比。

即R=V/I。

5. 等效电阻公式:串联电路中的等效电阻(R_eq)等于各个电阻(R_1,R_2,...)的总和。

即1/R_eq=1/R_1+1/R_2+...6. 并联电路中的等效电阻公式:并联电路中的等效电阻(R_eq)等于各个电阻(R_1,R_2,...)的倒数之和的倒数。

即1/R_eq=1/R_1+1/R_2+...7. 电功公式:电功(W)等于电压(V)乘以电流强度(I)乘以时间(t)。

即W=VIt。

8. 电能公式:电能(E)等于电压(V)乘以电荷量(Q)。

即E=VQ。

9. 功率公式:功率(P)等于电流强度(I)乘以电压(V)。

即P=IV。

10. 线性电阻公式:线性电阻的电阻值(R)等于电阻系数(ρ)乘以导体长度(L),再除以导体横截面积(A)。

即R=ρL/A。

11. 热效应公式:导体的电阻发热功率(P)等于电阻(R)乘以电流强度(I)的平方。

即P=RI^2。

12. 电流的方向:电流的方向是正电荷流动的方向。

13. 电势差的方向:电势差的方向是从高电势到低电势。

14. 电阻的单位: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

15. 电流的单位: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

16. 电压的单位:电压的单位是伏特(V)。

17. 电功的单位:电功的单位是焦耳(J)。

18. 电能的单位:电能的单位是焦耳(J)。

19. 功率的单位:功率的单位是瓦特(W)。

20. 电阻系数的单位:电阻系数的单位是欧姆·米(Ω·m)。

21. 导体长度的单位:导体长度的单位是米(m)。

九年级物理《电学公式》

九年级物理《电学公式》

九年级物理电学公式1.欧姆定律定义式:⎪⎩⎪⎨⎧Ω------=)欧姆(电阻)安培(电流)伏特(电压R A I V U RUI 变形式:IR U = IUR = 2.电功定义式:⎪⎩⎪⎨⎧--------=)秒(时间电流电压)焦耳(电功s t A I VU J W UIt W变形式:It W U = Ut W I = UI Wt =导出式:⎪⎪⎩⎪⎪⎨⎧==t R U W Rt I W 22(只适用纯电阻电路)3.电功率定义式:UI P A I V U st J W W P t W P =⎪⎪⎩⎪⎪⎨⎧----------=电流电压时间电功瓦特电功率)(J h kw 6106.31⨯=⋅ 变形式:I P U = U P I = Pt W = P Wt =导出式:RU P 2= R I P 2=其他:P U R 2= 2IPR = PR U = RPI =4.额定功率、实际功率额额额I U P = 实实实I U P = 22实额实额UUP P = (条件:电阻保持不变)5.焦耳定律定义式:()⎪⎩⎪⎨⎧--Ω------=s t R AI J Q Rt I Q 时间电阻电流焦耳热量2变形式:tI QR 2=Rt Q I = RI Q t 2= 导出式:UIt Q = t RU Q 2= Pt Q = 6.串联电路的特点电流关系:21I I I == (推广:n I I I I ==== 21) 电压关系:21U U U += (推广:n U U U U +++= 21) 电阻关系:21R R R += (推广:n R R R R +++= 21) 电功关系:21W W W += (推广:n W W W W +++= 21) 电功率关系:21P P P += (推广:n P P P P +++= 21) 热量关系:21Q Q Q += (推广:n Q Q Q Q +++= 21) 连比关系:2121212121Q QW W P P U U R R ==== 7.并联电路的特点电流关系:21I I I += (推广:n I I I I +++= 21) 电压关系:21U U U == (推广:n U U U U ==== 21) 电阻关系:21111R R R += (推广:n R R R R 111121+++= ))(只适用两个电阻并联2121R R R R R +⋅= 电功关系:21W W W += (推广:n W W W W +++= 21)电功率关系:21P P P += (推广:n P P P P +++= 21) 热量关系:21Q Q Q += (推广:n Q Q Q Q +++= 21) 连比关系: 通电时间相同)与只适用2121211221(R R W WP P R R I I ===。

初中物理电学公式

初中物理电学公式

初中物理电学公式一、基本电路公式1.欧姆定理公式:I=U/R欧姆定理说明,在电路中通过导体的电流I与该导体两端电势差U成正比,与导体电阻R成反比。

2.功率公式:P=UI功率是对电路中电能转化率的描述,表示单位时间内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能量的速度,单位为瓦(W)。

3.电能公式:E=Pt电能是电路中所转换的所有电能总和,单位为焦耳(J)。

4.电路总电阻公式:R=ΣRi电路中电阻的总和为电路总电阻R。

5.欧姆定律的扩展公式:I=σAU/Lσ是导体的电导率,A是导体截面积,U是导体电势差,L是导体长度。

6.功与能的转化公式:W=Et电路中所消耗的能量W与电路总电阻R、电流I和时间t 的关系为W=I²Rt。

二、串并电路公式1.串联电路电阻公式:R=R1+R2+R3+……+Rn串联电路的电阻是单个电阻的总和。

2.串联电路电流公式:I=I1=I2=I3= (I)在串联电路中电流保持恒定。

3.串联电路电势降公式:U=U1+U2+U3+……+Un在串联电路中,电势差为单个元器件电势差之和。

4.并联电路电势差公式:U=U1=U2=U3=……=Un在并联电路中电势差相同。

5.并联电路电流公式:I=I1+I2+I3+ (I)在并联电路中电流是单个电路分支电流之和。

6.并联电路电阻公式:1/R=1/R1+1/R2+1/R3+……+1/Rn在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倒数是单个电路分支电阻倒数之和的倒数。

三、电容器公式1.电容公式:C=Q/U电容是电容器存储电荷量Q与电容器两端电势差U之比。

2.电容式变形:Q=CU分离电一般存储在电容器的聚集电极板上,存储的电量Q 是电容 C与电势差U的乘积。

3.电容式的另一种形式:Q=AUA是电容器的电板面积,U是电场强度。

4.电能公式:E=1/2CU²电容器中的能量存储在电场中,可由E=1/2CV²求出。

5.时间常数公式:τ=RC时间常数是用于描述电容或电感通过变化量后达到稳态所需的时间。

初中物理电学公式总结大全

初中物理电学公式总结大全

初中物理电学公式总结大全
中学物理电学公式总结大全
一、电荷守恒定律
1、Coulomb定律:F=k(q1q2)/r2(k为常数,q1、q2分别为两电荷的数量,r为两电荷之间的距离)
2、Gauss定律:∮E·da=Qin/ε0(E为电场强度,Qin是体积V 内任意选取的电荷量,ε0为真空介电常数)
3、电荷守恒定律:∫Qin·dt=Qout(Qin、Qout分别为电荷的进出量)
二、电动势定律
1、Ohm定律:U=RI(U为电势差,R为电阻值,I为电流)
2、Kirchhoff定律:①电流守恒定律:∑Iin=∑Iout
②电势守恒定律:∑Uin=∑Uout
三、电磁学定律
1、旋转变换定律:磁感应强度H的旋转变换等于磁通量密度B
的旋转变换的半径乘以电导率μ
2、Biot-Savart定律:dB=μ0I·ds/4πr(I为电流,ds为被电流线段所在的线段,r为求磁场点到电流线段距离)
3、Ampere定律:∮H·dl=μ0I+μ00∫E·ds(dl为磁感应下的线段,I为电流,E为电场强度)
4、Faraday-Neumann定律:-∮E·dl=ΦB/t(E为电场强度,dl 为电场力线段,ΦB为磁通量)
5、Maxwell定律:×E=-B/t、·E=ρ/0、×H=J+D/t、·H=0(ρ为电荷密度,J为电流密度,D为介电率)。

初中物理电学公式大全(九年级全部电学公式)

初中物理电学公式大全(九年级全部电学公式)

初中物理电学公式大全欧姆定律部分1. R UI = (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2. I=I 1=I 2=…=I n (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电流处处相等)3. U=U 1+U 2++U n (串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4. I=I 1+I 2+…+I n (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干路上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5. U=U 1=U 2=…=U n (并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

都等于电源电压) 6. R=R 1+R 2+…+R n (串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7. 1/R=1/R1+1/R2+…+1/Rn (并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8. R 并=R/n (n 个相同电阻并联时求总电阻的公式) 9. R 串=nR (n 个相同电阻串联时求总电阻的公式) 10.2121R R U U =(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的关系:电压之比等于它们所对 应的电阻之比)11. 1221R RI I = (并联电路中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流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阻的反比)电功、电功率部分12. P=UI (经验式,适合于任何电路)13. (定义式,适合于任何电路)14. Q=I 2Rt (焦耳定律,适合于任何电路) 15. P=P 1+P 2+…+P n (适合于任何电路) 16. W=UIt (经验式,适合于任何电路) 17. P=I 2R (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18. (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19. W=Q (经验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

其中W 是电流流过导体所做的功,Q 是电流流过导体产生的热)20. W=I 2Rt (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21. (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22. (串联电路中电功率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串联电路中,电功率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压、电阻之比)23. (并联电路中电功率与电流、电阻的关系:并联电路中,电功率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流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电阻的反比)电学公式串、并联电路特点对比:串联并联电路图基本特点21I I I == ; 21U U U +=21U U U == ; 21I I I +=总电阻21R R R +=2121R R R R R +=电流2121R R UI I I +===2121R R )R R (U I +=;11R U I =;22R UI =;1221R R I I =电压2111R R UR U +=;2122R R UR U +=;2121R R U U =21U U U ==电功21W W W +=;UQ UIt W == 21W W W +=;W= U I t电功率R I RU UI t W P 22====221121)R R (R U P +=;221222)R R (R U P += 2121R R P P =R I RU UI t W P 22====121R U P =;222R U P =;1221R R P P =;21212R R )R R (U P +=。

初中物理电学公式初中物理电学公式大全

初中物理电学公式初中物理电学公式大全

初中物理电学公式初中物理电学公式大全1.电流的公式:I=Q/t其中,I表示电流,单位为安培(A);Q表示电荷量,单位为库仑(C);t表示时间,单位为秒(s)。

2.电阻的公式:R=V/I其中,R表示电阻,单位为欧姆(Ω);V表示电压,单位为伏特(V);I表示电流,单位为安培(A)。

3.电压的公式:V=IR其中,V表示电压,单位为伏特(V);I表示电流,单位为安培(A);R表示电阻,单位为欧姆(Ω)。

4.串联电阻的公式:Rt=R1+R2+R3+...其中,Rt表示总电阻,单位为欧姆(Ω);R1、R2、R3等表示各个串联电阻的值。

5.并联电阻的公式:1/Rt=1/R1+1/R2+1/R3+...其中,Rt表示总电阻,单位为欧姆(Ω);R1、R2、R3等表示各个并联电阻的值。

6.电功的公式:W=VIt其中,W表示电功,单位为焦耳(J);V表示电压,单位为伏特(V);I表示电流,单位为安培(A);t表示时间,单位为秒(s)。

7.电能的公式:E=Pt其中,E表示电能,单位为焦耳(J);P表示功率,单位为瓦特(W);t 表示时间,单位为秒(s)。

8.功率的公式:P=VI其中,P表示功率,单位为瓦特(W);V表示电压,单位为伏特(V);I 表示电流,单位为安培(A)。

9.雷诺法则的公式:E=VBL其中,E表示感应电动势,单位为伏特(V);V表示速度,单位为米每秒(m/s);B表示磁场强度,单位为特斯拉(T);L表示导线长度,单位为米(m)。

10.平均电流的公式:I=ΔQ/Δt其中,I表示平均电流,单位为安培(A);ΔQ表示电荷量的变化,单位为库仑(C);Δt表示时间的变化,单位为秒(s)。

九年级物理电学公式归纳

九年级物理电学公式归纳

这篇九年级物理电学公式归纳的⽂章,是特地为⼤家整理的,希望对⼤家有所帮助!⼀、欧姆定律部分1. I=U/R(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跟导体的电阻成反⽐)2. I=I1=I2=…=In (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电流处处相等)3. U=U1+U2+…+Un (串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4. I=I1+I2+…+In (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路上的电流等于各⽀路电流之和)5. U=U1=U2=…=Un (并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各⽀路两端电压相等。

都等于电源电压)6. R=R1+R2+…+Rn (串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7. 1/R=1/R1+1/R2+…+1/Rn (并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8. R并= R/n(n个相同电阻并联时求总电阻的公式)9. R串=nR (n个相同电阻串联时求总电阻的公式)10. U1:U2=R1:R2 (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的关系:电压之⽐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阻之⽐)11. I1:I2=R2:R1 (并联电路中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流之⽐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阻的反⽐)⼆、电功电功率部分12.P=UI (经验式,适合于任何电路)13.P=W/t (定义式,适合于任何电路)14.Q=I2Rt (焦⽿定律,适合于任何电路)15.P=P1+P2+…+Pn (适合于任何电路)16.W=UIt (经验式,适合于任何电路)17. P=I2R (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18. P=U2/R (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19. W=Q (经验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

其中W是电流流过导体所做的功,Q是电流流过导体产⽣的热)20. W=I2Rt (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21. W=U2t/R (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22.P1:P2=U1:U2=R1:R2 (串联电路中电功率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串联电路中,电功率之⽐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压、电阻之⽐)23.P1:P2=I1:I2=R2:R1 (并联电路中电功率与电流、电阻的关系:并联电路中,电功率之⽐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流之⽐、等于它们所对应电阻的反⽐)物理量(单位)公式备注公式的变形速度V(m/S) v= S:路程/t:时间重⼒G (N) G=mg m:质量g:9.8N/kg或者10N/kg密度ρ(kg/m3)ρ= m/vm:质量V:体积合⼒F合(N)⽅向相同:F合=F1+F2⽅向相反:F合=F1-F2 ⽅向相反时,F1>F2浮⼒F浮 (N) F浮=G物-G视 G视:物体在液体的重⼒浮⼒F浮 (N) F浮=G物此公式只适⽤物体漂浮或悬浮浮⼒F浮 (N) F浮=G排=m排g=ρ液gV排G排:排开液体的重⼒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ρ液:液体的密度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 (即浸⼊液体中的体积)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 F2L2 F1:动⼒ L1:动⼒臂F2:阻⼒ L2:阻⼒臂定滑轮 F=G物S=h F:绳⼦⾃由端受到的拉⼒G物:物体的重⼒S:绳⼦⾃由端移动的距离h:物体升⾼的距离动滑轮 F= (G物+G轮)/2S=2 h G物:物体的重⼒G轮:动滑轮的重⼒滑轮组 F= (G物+G轮)S=n h n:通过动滑轮绳⼦的段数机械功W (J) W=FsF:⼒s:在⼒的⽅向上移动的距离有⽤功W有 =G物h总功W总 W总=Fs 适⽤滑轮组竖直放置时机械效率η=W有/W总 ×100%功率P (w) P= w/tW:功t:时间压强p (Pa) P= F/sF:压⼒S:受⼒⾯积液体压强p (Pa) P=ρghρ:液体的密度h:深度(从液⾯到所求点的竖直距离)热量Q (J) Q=cm△tc:物质的⽐热容m:质量△t:温度的变化值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Q(J) Q=mq m:质量q:热值电磁波波速与波长、频率的关系 C=λν C:波速(电磁波的波速是不变的,等于3×108m/s)λ:波长ν:频率54 1满意答案吴鸿毅 6级 2009-01-02知识点归纳如下:⼀条主线,⼆个规律,三串公式…,⼀条主线概括为“3721”,具体数字表⽰如下:“3”指3个基本电学实验仪器电流表(安培表)、电压表(伏特表)、滑动变阻器。

最新九年级全册电学热学公式初中物理大全

最新九年级全册电学热学公式初中物理大全

九年级物理公式总结姓名班级
一、电学中各物理量在串并联电路中的规律:
二、电学中各物理量求解公式:
三 热学公式
分析:
1、对于电功、电功率、电热三个物理量,它们无论是在串联电路还是并联电路中,都是总量等于各部分之和。

同学们在解答这类题时应灵活选取公式进行计算。

如以计算电路中的总功率为例,既可以根据P=P 1+P 2,也可以跟据P=UI 进行计算,其它几个物理量的求解也与之类似。

2、用欧姆定律I= U
R 求电路中的电流,让学生明白此公式是由实验得出,是电学中最基本的公式,但此公式只适合于
纯电阻电路(所谓纯电阻电路即电路中电能全部转化为热能的电路)。

3、电功率求解公式P = W
t 与P=UI 这两个公式为电学中计算电功率时普遍适用最基本的两个公式,第一个为电功率的
定义式,也常常作为用电能表和钟表测量家用电器电功率的公式。

第二个公式是实验室用伏安法小灯泡功率的原理,也是计算用电器电功率的最基本公式。

4、虽然表中公式繁多,但电学基本公式只有4个,即:I= U R 、P = W t 、P = UI 、Q = I 2
Rt 。

其他公式都是导出公
式,同学们可以在掌握这4个公式的基础上进行推导练习,很快就会熟悉并掌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物理电学公式汇总
物理公式是解题的关键性,接下来给大家分享初三电学电学公式大伙儿及重要知识点,供参考。

1、电流强度:I=Q电量/t
2、电阻:R=ρL/S
3、欧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
(1)Q=I2Rt普适公式)
(2)Q=UIt=Pt=UQ电量=U2t/R(纯电阻公式)
5、串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R=R1+R2(1)W=UIt=Pt=UQ(普适公式)
(2)W=I2Rt=U2t/R(纯电阻公式)
(4)U1/U2=R1/R2(分压公式)
(5)P1/P2=R1/R2
6、并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1/R=1/R1+1/R2[R=R1R2/(R1+R2)]
(4)I1/I2=R2/R1(分流公式)
(5)P1/P2=R2/R1
7、定值电阻:
(1)I1/I2=U1/U2
(2)P1/P2=I12/I22
(3)P1/P2=U12/U22
8、电功:
(1)W=UIt=Pt=UQ(普适公式)
(2)W=I2Rt=U2t/R(纯电阻公式)
9、电功率:
(1)P=W/t=UI(普适公式)
(2)P=I2R=U2/R(纯电阻公式)
(1)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迎合物体的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带电粒子带了电。

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

(2)使物体磁性的方法:
定义:用摩擦的分析方法使物体带电
原因: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实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所
能量的转化:机械能-→电能
①摩擦起电
②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带了张艳。

如带电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使之带电。

③感应带电:由于带电体的作用,或使带电体附近的物体带电。

(3)两种电荷:
正电荷: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叫正电荷。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失去了电子
负电荷:规定: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叫负电荷。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难以获得了多余的电子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动量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5)验电器: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或者带电多少。

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

(6)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单位:库仑(C)。

(7)元电荷(e):一个电子裂稃的电荷量,
(8)异种电荷接触在一起要相互抵消。

e=1.6×10-19C
(9)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

拓展:①如果物体所带正、负电量不等,也会出现中和现象。

这时,带电量多的物体需先部分电荷和带电量少的物体中和,剩余的电荷可使两物体带同种电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