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空气的成分及含量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同步练习:2.1空气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同步练习:2.1空气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2.1空气一、知识梳理1.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知识点的认识】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由此可见,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或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最早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是法国化学家拉瓦锡。

【解题方法点拨】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或含量最多)的气体等;以及最早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是法国化学家拉瓦锡。

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等信息,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

另外,为了准确、熟练地牢记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可以运用如下口诀:“氮七八,氧二一;零点九四稀有气;还有两个零零三,二氧化碳气杂唤”,来导学导记之。

2.空气组成的测定空气组成的测定【知识点的认识】空气组成的测定主要是指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测定(具体敬请查阅考点21: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探究);当然,也包括以下三种情况:1.通过离开了空气,人和动物就无法呼吸,来说明空气组成中含有氧气.2.通过放置在空气中的酥瓜子(或花生米、或饼干等)会变软,铁制品会生锈(也能说明空气组成中含有氧气),敞口的氢氧化钠会潮解且质量增大(也能说明空气组成中含有二氧化碳),敞口的浓硫酸会变稀且质量增大,敞口的浓盐酸在瓶口会形成白雾,等等;来说明空气组成中含有水蒸气.3.通过放置在空气中的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来说明空气组成中含有二氧化碳.【解题方法点拨】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以及与空气中的各成分有关的物质及其相关性质等;还要知道最早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是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等信息,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联系起来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3.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知识点的认识】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是根据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或特点,来对某物质进行辨析、推断,看它到底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具体的判别方法或技巧是:1.从宏观角度来说,主要看它含有几种物质,含有一种的是纯净物;含有多种的是混合物.当然,也有一定的规律或技巧所在,那就是只要它是溶液、悬浊液、乳浊液或合金时,就不用再细分析了,它一定是混合物.还有,由于纯净物只含有一种物质,并且有且只有一个化学式;所以只要某物质有化学式,也就不用再细分析了,它一定是纯净物.2.从微观角度来说,如果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那么含有一种分子的是纯净物,含有多种分子的是混合物.如果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那么含有一种原子的是纯净物,含有多种原子的是混合物.【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方法或技巧,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的生产或生活经验所得,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值得一提的是:在判别某物质是纯净物或混合物时,不要只看表面字眼“纯”或“混”,而要看其实质(即它的物质组成,也就是它由几种物质组成的).否则,就会误入圈套,进而导致出错失分.例如,纯净的盐酸就不是纯净物而是混合物(因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当然是混合物);而冰和水的混合物却不是混合物而是纯净物(因为冰和水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它们是同一种物质).二、考点归纳考点一.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1.空气中含量最多且不能燃烧的气体是()A.O2B.N2C.CO2D.He2.“天宫课堂”中,航天员在水球光学实验中打入的“人造空气”与我们身边的空气成分含量基本相同,“人造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3.干燥洁净的空气中,按照体积分数计算,约占0.03%的是()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氦气4.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恒定不变B.空气的成分按质量计算,二氧化碳约占0.03%C.炼钢、气焊、化工生产和宇宙航行等都要用到氧气D.空气中含量较多且焊接金属时做保护气的是稀有气体5.下列气体在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小的是()A.氮气B.稀有气体C.氧气D.二氧化碳考点二.空气组成的测定6.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打开止水夹后,进入瓶内的水不足瓶内空气体积的。

矿井空气成分及有毒有害气体的检测

矿井空气成分及有毒有害气体的检测

矿井空气成分及有毒有害气体的检测矿井空气成分及有毒有害气体的检测第一章矿井空气一、教学内容:1、矿井空气主要成分及其基本性质、质量浓度标准、检测仪器与方法;2、矿井空气主要有害气体及其基本性质、质量浓度标准、检测仪器与方法、防止有害气体危害的措施;3、矿井气候条件标准、改善方法,二、重点难点:1、矿井空气主要有害气体的质量浓度标准 ;2、气体检测仪器与检测方法;3、防止有害气体危害的措施;4、矿井气候条件各参数的测定仪表及测定方法。

三、教学要求:1、了解矿井空气各主要成分的基本性质;2、了解矿井气候条件的质量标准及改善办法;3、掌握矿井空气各主要成分的质量浓度标准、检测仪表及方法;4、掌握矿井气候条件各参数的测定仪表及方法。

第一节矿井空气成分地面空气又称为大气, 是混合气体, 大气中除了水蒸气的比例随地区和季节变化较大以外, 其余化学组成成分相对稳定。

一般将不含水蒸汽的空气称为干空气 , 它的组成成分和体积百分比分别为氧气(20.9 6% ) 、氮气 7 9% 和二氧化碳 0 .04% 。

地面空气从井筒进入井下就成了矿井空气 , 将发生一系列变化。

主要有 : 氧气含量减少; 有毒有害气体含量增加;粉尘浓度增大; 空气的温度、湿度、压力等物理状态变化等。

在矿井通风中,习惯上把风流分作新鲜风流(新风) 和污风风流 (污风或乏风) 。

一、矿井空气的主要成分及其基本性质(一) 氧气( O 2 )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 对空气的相对密度为 1.10 5 。

氧气很活跃, 易使多种元素氧化 ,能助燃。

氧气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机能所不可缺少的气体。

一般情况下 , 人在休息时的需氧量为0.2~ 0 .4L / m i n ;在工作时为 1~ 3L / m i n 。

人体缺氧症状与空气中氧气浓度的关系如表 1- 1 所示。

表 1- 1 人体缺氧症状与空气中氧气浓度的关系氧气浓度(体积) / % 人体主要症状静止状态无影响, 工作时会感到喘息、呼吸困难和强烈心跳1 7呼吸及心跳急促, 无力进行劳动1 5失去知觉,昏迷, 有生命危险1 0 ~ 1 2短时间内失去知觉 ,呼吸停止 ,可能导致死亡6 ~ 9地面空气进入井下后, 氧气浓度要有所降低, 氧气浓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有: 人员呼吸 ; 煤岩、坑木和其他有机物的缓慢氧化;爆破工作;井下火灾和瓦斯、煤尘爆炸 ;煤岩和生产中产生其他有害气体等。

空气的成分课件

空气的成分课件

④实验前,要夹紧弹簧夹。偏大
自主探究 二 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
原理
各成分沸点不同
1.氧气的用途
2.氮气的性质和用途
(1)性质
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熔沸点低。标准 状况下密度为1.251g/L,比空气的密度略小。
化学性质 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
(2)用途
实验探究4-1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选择实验药品的依据
①所选物质只能与氧气反应,而 不与其他气体反应;②生成物为 固体。
→ 点燃
①木炭 + 氧气
二氧化碳
固气

→ ★ ②铜 + 氧气 加热 氧化铜
固气

→点燃
★ ③磷 + 氧气
五氧化二磷
固气

→点燃
④镁 + 氧气 氧化镁
固气

(也与氮气发生反应)
实验探究4-1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空气质量优。不存在空气污染问题,对 公众的健康没有任何危害
②装置必须密封,若密封不好,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 积分数是偏大还是偏小?
③加热时温度要高一些,时间要长一些,否则,测得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偏大还是偏小?
④冷却至室温后,将气球内的气体全部挤入注射器。
若未冷却至室温就读取剩余气体的体积,测得空气中 氧气的体积分数是偏大还是偏小?
若玻璃管冷却后,气球内的体积没有全部挤出,测得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偏大还是偏小?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玻璃管内的铜粉加热后由红色逐渐变为黑色,待装置冷 却至室温后,注射器活塞向内移动,且注射器内气体的 体积减少了原体积的1/5

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表格-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表格-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表格-范文模板及概述示例1:标题:探索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表格简介:空气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而空气中的各种气体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索并呈现空气中不同气体的含量表格,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空气的组成及其影响。

引言: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在不同环境中的气体含量可能会有所不同。

通过了解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气候变化、环境污染以及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条件。

下面将列举一些常见气体的含量,并提供相关的表格以加深我们对空气组成的理解。

主体:1. 二氧化碳(CO2):- 描述:二氧化碳是空气中最重要的气体之一,具有调节地球温度和促进光合作用的作用。

- 含量:通常以百万分之一(ppm)计算,全球平均约为415 ppm,但在城市和工业区可能更高。

2. 氧气(O2):- 描述:氧气是维持生物体正常呼吸的关键成分,也支持燃烧过程。

- 含量:大气中氧气含量约为20.95(体积百分比)。

3. 氮气(N2):- 描述:氮气占据空气中最大的比例,对于植物生长和细胞代谢至关重要。

- 含量:大约占大气的78.08(体积百分比)。

4. 氩气(Ar):- 描述:氩气是稀有气体中含量最高的一种,无色无味,对生物体无害。

- 含量:大气中氩气含量约为0.934(体积百分比)。

5. 甲烷(CH4):- 描述:甲烷是温室气体之一,对全球变暖有一定贡献。

- 含量:大气中甲烷含量约为1.85 ppm(全球平均值,以百万分之一计)。

结论:通过分析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环境中所存在的问题,例如温室效应和空气污染。

希望通过这些数据,人们意识到保护空气质量的重要性,并采取行动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确保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附注:以上数据为参考数值,实际含量可能会因环境、气候和地理位置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示例2:标题: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表格简介:空气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由多种气体组成。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2.1空气的成分空气的成分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2.1空气的成分空气的成分

(2)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_____尽__可_能__使__氧_气__反_应__完_全_。 (3)待红磷熄灭且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水__从__烧_杯__流__向__集__气_瓶__中__,__且_进__入__集__气__瓶_中__水__的__体__积_约__占__原__集__气_瓶__内__空__气_体 。积的15
知识点一 空气(kōngqì)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1.实验(shíyàn)装置(如图2-1-1所示)
第四页,共四十一页。
2.1 空气(kōngqì)的成分
2.实验原理
在密闭集气瓶内,通过红磷燃烧,只消耗掉空气中的____氧__气__,使瓶内 _______气__压_减小。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红__磷_+__氧_气__―点_―。燃→五氧化二磷
第十页,共四十一页。
2.1 空气(kōngqì)的成分
[继续(jìxù)探 究]
为什么实验测得的空气中氧气(yǎngqì)的含量低于五分之一? [思考交流]
第十一页,共四十一页。
2.1 空气(kōngqì)的成分
[归纳(guīnà) 提升]
测得结果低于五分之一的可能原因有:①装置的气密性不好,由于漏气导 致外界空气进入集气瓶而使测量结果偏小;②所加红磷的量不足,导致装 置内氧气不能完全耗尽,使进水量(shuǐ liànɡ)少而导致测量结果偏小;③未冷 却至室温就打开了止水夹,由于气体的热胀冷缩,使进入集气瓶的水的体 积偏小,导致测量结果偏小。
[课堂速记]
第三十页,共四十一页。
2.1 空气(kōngqì)的成分
[课后反思点]
1. 测定空气(kōngqì)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成功与否的关键是什么?

《空气的成分》空气成分与燃烧

《空气的成分》空气成分与燃烧

《空气的成分》空气成分与燃烧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里,空气无处不在,但你是否真正了解它的成分以及这些成分与燃烧之间的奇妙关系呢?让我们一同来探索这看似平凡却充满奥秘的空气世界。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空气的主要成分。

按体积计算,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 21%,剩下的 1%则由稀有气体(如氩气、氦气、氖气等)、二氧化碳以及其他微量气体和水蒸气组成。

氮气,这个在空气中占比最大的成分,通常情况下表现得相当“低调”。

它性质稳定,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然而,在特定的条件下,比如高温高压加上催化剂,氮气也能与氢气合成氨气,为化工产业提供重要的原料。

氧气,这可是生命不可或缺的气体。

它具有较强的氧化性,支持着众多物质的燃烧过程。

当物质与氧气发生剧烈的氧化反应时,就产生了燃烧现象。

燃烧的本质就是物质与氧气的快速化学反应,释放出光和热。

例如,我们常见的木材燃烧。

木材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等有机物,当它们与氧气充分接触并达到一定温度时,就会燃烧起来。

燃烧过程中,木材中的碳、氢等元素与氧气结合,生成二氧化碳、水蒸气等产物,并释放出大量的热能。

再来说说稀有气体。

虽然它们在空气中的含量极少,但却有着独特的性质和用途。

氩气常用于灯泡填充,以防止灯丝氧化;氦气则常用于气球和飞艇,因为它的密度很低。

二氧化碳在空气中虽然占比不多,但它对地球的气候和生态平衡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燃烧过程中,如果氧气供应不足,就可能产生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

一氧化碳是一种有毒气体,对人体危害极大。

那么,空气成分的比例对燃烧又有着怎样的影响呢?如果氧气浓度过低,燃烧就会变得不充分,不仅会浪费燃料,还可能产生有害的污染物。

相反,如果氧气浓度过高,燃烧可能会过于剧烈,甚至引发危险。

以煤炭燃烧为例,如果在通风不良的环境中,煤炭燃烧不充分,会产生大量的黑烟,其中包含未完全燃烧的碳颗粒和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

而在工业生产中,为了实现高效、清洁的燃烧,通常会对空气的进入量和燃料的供应进行精确控制,以保证燃烧过程中氧气的浓度恰到好处。

大气成分与结构

大气成分与结构

19
气温垂直递减率
20
1.2.2重要气层的特征
根据气层气温的垂直分布特点将大气可 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
散逸层五层。
21
大 气 的 结 构
22
各层大气的特点
A、对流层
对流层因为空气有强烈的对流运 动而得名
对流层高度(自由大气/摩擦层)
23
对流层有以下响地面和空气的温度,在云、 雾、降水等的形成过程中起凝结核的作用。
一、大气成分与结构
1.大气成分
16
大气杂质,是指大气中除了气体成分以外,由液体和固体杂质或微粒组成的混合物的统称, 也可称为气溶胶粒子。按粒径大小的不同,大气杂质(气溶胶粒子)分类如下表所示。
名称 总悬浮颗粒物(TSP)
①表示空中水汽传送过程;②和④表示降水过程;③表示海水蒸发过程;⑤表示地表径流; ⑥表示地下径流;⑦表示陆上水蒸发过程;⑧表示植被蒸腾作用的过程。
13
水汽
来源:来源于江、河、湖、海、地表和潮湿物体表面的水分蒸发, 植物叶面的蒸腾作用。
分布:a高度分布:在离地1.5~2km高度上,水汽含量约为地面的 一半;5km高度上仅为地面的十分之一,再往上就更少。b地理分 布:从极区的0.2%到热带的2.6%,在干燥的内陆沙漠近于零,而在 温暖洋面或热带丛林上可达3%—4%。
平均气温垂直递减率 ≈0.65℃/100m
2. 气温、湿度的水平分布很不均匀 3. 空气具有强烈的垂直混合
24
对流层分层特征
对流层下层(摩擦层):离地1500m高度以下,受地形扰动和地 表摩擦作用最大,气流混乱
中层:摩擦层顶到6000m高度,受地表影响较小,气流相对平稳, 可代表对流层气流的基本趋势,云和降水大多生成于这一层

4.1 空气的组成(课件)鲁教版(2024)化学九年级上册

4.1 空气的组成(课件)鲁教版(2024)化学九年级上册

② 实验装置漏气; ③ 加热温度达不到反应的温度;
④反应不充分等。
感悟新知
知识拓展:
知2-讲
1. 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可以运用化学方法除去氧气,
选择药品时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药品只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二是反应后的生成物为固体,或生成的气体被吸收。
2. 其他常见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如图4 所示:
感悟新知
知3-练
解题秘方: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可结合常见 气体的性质及生活经验判断其用途。
导引:氧气能供给生物呼吸,支持燃料燃烧,A 正确;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B 正确;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C 正确;稀有气体通电发出各种不同颜色的光,没有生 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D 错误。
至室温;将气球中气体全部挤入硬
质玻璃管,注射器中气体的体积为14 mL。
感悟新知
(1)写出铜粉与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__铜__+__氧__气_____加_热____氧__化__铜____________________
知2-练
(2)实验时,铜粉过量的目的是__除__去__空__气__中__所__有__的__氧__气___ ; ____不__能_____(填“能”或“不能”)用木炭代替铜粉进行相
感悟新知
知2-练
感悟新知
知识拓展: 红磷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1. 实验装置图
知2-练
2.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磷+ 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感悟新知
知2-练
3. 实验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大 量的热;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烧杯内 的水进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 中原空气体积的1/5。

空气的主要成分、用途

空气的主要成分、用途

一、 空气的成分空气成分 氮气 氧气 体积分数78%21%二、 空气的用途气体氧气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密度稍大于空氮气无色、无味化学性质不活在一定条件下稀有气体无色、无味不同颜色的光典例1 中国对大深度载人挺进深蓝的宏伟目标,A .O 2和H 2O 的含量 空气的成分、用途稀有气体(包括氦、氖、氩、氪、氙、氡)二氧化碳 其他气0.94%0.03%性质主要用途:供给呼吸、支持燃烧: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大于空气潜水、登山、医疗救护焊、宇航、化工生产等无味、难溶于水,熔沸点低医疗上在液氮冷冻麻醉术;超导材料在液氮的能显示超导性能质不活泼用作食物和焊接金属时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用于制造含氮化合物药、硝酸、炸药无味、难溶于水,通电时发出色的光,化学性质不活泼用作保护气、灯泡的填各种颜色的霓虹灯度载人潜水器“蛟龙号”的研制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绩,乘蛟龙号下潜的科研人员,他们的呼吸环境必须注B .O 2和N 2的含量其他气体和杂质0.03%要用途疗救护、炼钢、气生产等冻麻醉条件下做手液氮的低温环境下金属时的保护气 合物,如化肥、农泡的填充气,制作的成绩,实现了我国必须注意调节的是C.O2和H2的含量D.O2和CO2的含量【解析】人类呼吸呼入氧气,氧气的浓度过高或过低都对人不利;呼出二氧化碳,若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过高,会使人窒息,所以要调节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故选D。

【答案】D变式拓展1.下列关于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A. 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4/5B. 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如霓虹灯C. 氮气充入食品包装中以防腐D. 二氧化碳在大气中含量不断上升,从而导致温室效应增强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生产生活中用到的气体不是..来自空气的是()A.作为燃料电池燃料的H2B.用于生产氮肥的N2C.用于医疗急救的O2D.用于飞艇的He3.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由多种物质组成。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氦气可用来填充探空气球B.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防腐C.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D.氧气可用作火箭发射的燃料典例2我国主办2019“世界环境日”活动,其主题聚焦“空气污染”。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空气的成分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件(第2课时)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空气的成分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件(第2课时)

第一节 认识空气的组成
[解析] 不打开瓶塞,聚焦太阳光引燃足量白磷,整个装置是密封的,测定 结果更准确。
【方法 】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欲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 气的含量,实验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装置的气密性良好;②所 用药品必须足量;③读数时一定要冷却到原温度;④所选除氧剂要 具备以下特征:能够在空气中燃烧且只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 的物质为非气态。
解析 A、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故A正确;
B、空气中的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故B正确;
C、稀有气体不能作灭火剂,故C错误;
D、植物的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 植物的光合作用,故D正确.
故选:C.
上一页 下一页
5.(2014•河南)下列物质排放到空气中,
不会造成大气污染的是( B )
第一节 空气的成分
第1课时
1.(2014•常德)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C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稀有气体
考点 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解析 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为:氮气:78%、氧气:21%、稀 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杂质:0.03%.氮气在空 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
第一节 认识空气的组成
知识点2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与铜丝相比,铜粉更容易与氧气反应,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B.加热时,气体受热膨胀,为防止塞子冲出,小气球起缓冲作用
C.来回推拉注射器,可保证
铜粉与氧气充分反应
D.铜粉用量的多少,不会
影响实验结果
图16-1
气体的体积比可以是( A )
A.1:2 B.1:5 C.1:4 D.21:79

常用湿空气与焓湿图

常用湿空气与焓湿图

湿空气的物理性质
湿空气的物理性质除和它的组成成分有关外,还决定于它所处的状态。 湿空气的状态通常可以用压力p、温度t、相对湿度φ 、含湿量d及比焓h等参 数来度量和描述。这些参数称为湿空气的状态参数。
一、空气的压力
根据道尔顿分压力定律:混合气体总压力等于各组成气体分压力之和。 湿空气的总压力就等于干空气分压力和水蒸气分压力之和,即p=pg+ps。 湿空气中含水蒸气的分压力大小,是衡量湿空气干燥与潮湿程度的基本指标。 标准大气压力是p=101325Pa。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每一张 图都是按规定的大气压绘制的,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每一张h-d图都是按规定的大气压绘制的,因此在计算工 图都是按规定的大气压绘制的 作中,应选用与要求大气压相符的(或接近的)焓湿图。 作中,应选用与要求大气压相符的(或接近的)焓湿图。
湿空气焓湿图
等φ 线是曲线 等h线是倾斜直线 线是倾斜直线 等d线是垂直线 线是垂直线 等t线接近水平,看似平 线接近水平, 线接近水平 实际互不平行。 行,实际互不平行。 最低的一根等φ 线,其值 为φ =100%。这条曲线称 为饱和线。状态在这条线 上的空气处于饱和状态。 在其他φ 线上的空气都是 非饱和的。空气状态不可 能位于饱和线以下的区域 中。
空气的相对湿度φ 越大,也就是越潮湿。 φ 的最大值是1(或100%),这相当 于饱和空气。如果φ =0,这表明空气中不含水蒸气(干空气)。
湿空气的物理性质
五、比焓
在空气调节工程中,湿空气的状态经常发生变化,常需要确定状态变化过程内 热量的交换量。从热工基础可知,在压力不变化的情况下,焓差值等于热交换 量。而在空气调节过程里,湿空气的状态变化过程可以看成是在定压下进行的, 所以能够用湿空气状态变化前后的焓差值来计算空气得到或失去的热量。

空气

空气

空气,构成地球周围大气的气体。

无色,无味,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还有极少量的氡、氦、氖、氩、氪、氙等稀有气体和水蒸气、二氧化碳和尘埃等。

常温下的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液态空气则是一种易流动的浅黄色液体。

一般当空气被液化时二氧化碳已经清除掉,因而液态空气的组成是20.95%氧,78.12%氮和0.93%氩,其它组分含量甚微,可以略而不计。

文学中空气可以指一定环境中人感觉到的精神表现或特征,另有《空气》为名的歌曲等。

物理性质空气就是我们周围的气体。

我们看不到它,也品尝不到它的味道,但是在刮风的时候,我们就能够感觉到空气的流动。

在0摄氏度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1.013×10^5 Pa)空气密度为1.293g/L ,相对原子质量约为29。

把气体在0摄氏度和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状态称为标准状态,空气在标准状态下可视为理想气体,其摩尔体积为22.4L/ molk空气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1.温度温度是描述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主要有三种标定方法:摄氏温标、华氏温标和绝对温标(又称热力学温标或开氏温标)。

2.压力空气的压力就是当地的大气压,用符号p表示。

常用单位有国际单位帕(Pa);工程单位kfg/cm2;液柱高单位毫米汞柱高和毫米水柱高。

3.湿度空气湿度是指空气中含水蒸气量的多少,有以下几种表示方法:(1)绝对湿度。

即每平方米空气中含有水蒸气的质量,用符号γZ表示,单位为kg/m3。

如果在某一温度下,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达到了最大值,此时的绝对湿度称为饱和空气的绝对湿度,用γB表示。

(2)相对湿度。

为了能准确说明空气中的干湿程度,在空调中采用了相对湿度这个参数,它是空气的绝对湿度γZ与同温度下饱和空气的绝对湿度γB的比值,用符号φ表示。

4.比焓空气的焓值是指空气中含有的总热量,通常以干空气的单位质量为基准,称作比焓,工程上简称焓。

因此,空气的比焓是指1kg干空气的焓和与它相对应的水蒸气的焓的总和,用符号h表示,单位是kj/kg。

初中化学-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

初中化学-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

认识空气的组成1、空气的成分及含量(体积分数)①干燥洁净的空气:氮气(N2)78%、氧气(O2)、稀有气体(主要是氩气Ar)0.934%、二氧化碳(CO2)0.034%、其他气体0.002%②记忆口诀:氮七八、氧二一、零点九三四是氩气、零点零三四是二氧化碳、体积分数要记清、莫与质量混一起。

③空气中各成分的量一般来说比较固定,但不是一成不变的。

在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的不同时间,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也可能不同。

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1)实验原理:铜(Cu)+氧气(O2)−−→−加热氧化铜(CuO)(2)实验装置图(3)实验步骤:课本79页(4)实验现象:铜丝由红色逐渐变为黑色,注射器内活塞先向外移动,再向里移动。

(5)实验结论:①空气不是一种单一的物质②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③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化学性质稳定,不与铜丝反应。

(6)注意事项:①铜粉必须过量、要不停的交替推动注射器活塞、加热的时间要充分:目的使装置内的氧气完全反应②装置的气密性要好③读数前气球内的气体要全部挤入注射器内④要等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才能读数(7)实验中实际测得的结果比真实值小(少于1/5),其可能原因是:①铜粉量不足②装置气密性差③未冷却至室温就读数④加热时间不够长⑤推动注射器活塞的次数少(8)实验中实际测得的结果比真实值大(多于1/5),其原因可能是:反应后气球中的气体没有全部挤入注射器中就读数(9)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选择可燃物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①该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且只与氧气反应②该物质燃烧后生成的物质为固体或液体,所占的空间体积可忽略不计(不可以用碳、硫的原因:反应后又生成了气体,干扰实验;不可以用铁丝的原因: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3、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装置变式(1)现象分析:①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内原来空气体积的1/5②白磷燃烧,一段时间后,打开弹簧夹,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内原来空气体积的1/5③通电后,白磷燃烧,一段时间后,左侧水面升高,大约到刻度“1”处④白磷燃烧,冷却后,活塞左移至刻度“4”处⑤试验时应交替推动注射器活塞,使氧气与铜丝充分反应,熄灭酒精灯,冷却至室温后将气体推进一个注射器内,根据刻度读出体积(2)用红磷时分析氧气含量少于1/5原因:①装置气密性不好②红磷量不足③未等冷却就打开弹簧夹④反应时间不够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1、工业上制取氧气的方法——分离液态空气法(1)原理:液态氧的沸点比液态氮的高,氮气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剩下的主要是液态氧(沸点低的先分离出来)(沸点不同)(2)流程: 氮气 (最先分离)空气−−−→−加压降温液态空气−−−−→−-)蒸发(℃196 液态氧气−−−−→−-)蒸发(℃183氧气 (3)注意:工业上制取氧气发生的是物理变化2、空气中各成分的性质和用途①氧气:能供给生物呼吸,支持燃烧,钢铁冶炼,金属焊接②氮气:工业上生产硝酸和氮肥(如碳酸氢铵、尿素等)的重要原料;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氮气可延长食品保质期;液态氮是很好的制冷剂,可用于冷藏血液③稀有气体:用作工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的保护气,也可被填充在灯管中,用于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补充:稀有气体是从气体密度测量结果里的微小差异中发现的,因此被称为“第三位小数的胜利”。

空气是怎么形成的空气的组成成分

空气是怎么形成的空气的组成成分

空⽓是怎么形成的空⽓的组成成分 空⽓,我们每天都呼吸着的⽣命⽓体,它分层覆盖在地球表⾯,透明且⽆⾊⽆味,它主要由氮⽓和氧⽓组成,对⼈类的⽣存和⽣产有重要影响。

其形成的原因有哪些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空⽓是怎么形成的的内容,希望⼤家喜欢! 空⽓形成的原因 ⼀般认为:最初当地球刚由星际物质凝集成疏松的⼀团时,⼤⽓不单已经铺在地球表⾯,⽽且还渗在地球⾥⾯.那时,空⽓中最多的是氢,约占⽓体成分的90%.还有⽔汽、甲烷、氨、氦及⼀些惰性⽓体,⼏乎找不到氮、氧和⼆氧化碳。

后来,由于地⼼引⼒的作⽤,这个疏松的地球团就收缩变⼩.在收缩时,地球⾥⾯的空⽓受到压缩,使地球的温度猛烈升⾼,地球内部的空⽓,也就⼤量飞散到太空中去.但地球收缩到⼀定程度后,速度就会变慢,⽽且在强烈收缩时产⽣的热量,也渐渐失散,地球就渐渐冷却,地壳凝固了起来.这时,⼀部分最后被挤出地壳的空⽓,就被地⼼引⼒拉住,围在地球表⾯,形成了淀粉⽓层.这时,⽔⽓冷凝成为⽔,使地壳上开始有了⽔体.当时⼤⽓层是很薄的,⼤⽓成分也与现在⼤⽓层的成分⼤不相同,仍是⽔汽、氢、氦、氨、惰性⽓体等。

地壳凝固起来后,在喊长时期内,地球内部⼜因放射元素的作⽤⽽不断发热,造成地层的⼤调整,使地壳的某些地⽅,发⽣断层和位置移动,许多岩⽯和地壳中的⽔,在⾼温中⼜继续释放出来,增添江河湖海中的⽔量.被拘禁在岩⽯或地层中的⼀些⽓体,包括⼆氧化碳在内,也⼤量跑出来,充实了稀薄的⼤⽓. 这时,⼤⽓上层已经有了许多⽔蒸⽓,它们受到太阳光的照射,⼀部分分解为氢和氧.这些分解出来的氧,⼀部分与氨中的氢结合,使氨中的氮分离出来;⼀部分与甲烷中的氢结合,使甲烷中的碳分离出来,这些碳⼜与氧结合成⼆氧化碳。

这样,⼤⽓圈内空⽓的主要成分就变为⽔汽、氮、⼆氧化碳和氧了.不过,那时侯⼆氧化碳⽐现在多,⽽氧则⽐现在少。

据近来同位素测定,地球⾃⽣成以来,已有50多亿年.⼤约在距今18亿~19亿年前,⽔⾥⾯已经渐渐有⽣物⽣成.7亿~8亿前,陆地上开始出现植物,当时⼤⽓中⼆氧化碳含量⽐较多,所以⼗分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使植物⼤为繁茂.⼤量植物在进⾏光合作⽤时,吸收了⼤⽓中丰富的⼆氧化碳,放出了氧,使⼤⽓中的含氧量⼤⼤增多.所以在⼤约5亿年前,地球上动物增加很快,动物的呼吸,⼜使⼤⽓中部分的氧转为⼆氧化碳。

大气的成分在低层大气中,除水汽和固体杂质外的整个混合气体,称为干

大气的成分在低层大气中,除水汽和固体杂质外的整个混合气体,称为干

大气的成分在低层大气中,除水汽和固体杂质外的整个混合气体,称为干洁空气。

从地面到90 km 高空,干洁空气中各种气体所占的比例,基本上是不变的。

这是由于大气的运动和分子扩散使大气充分混合的结果。

水汽和固体杂质的含量却是因时因地而异。

大气中的水汽含量随时间、地点和气象条件而变化。

水汽主要聚集在大气的低层。

一般是夏季大于冬季,低纬大于高纬。

固体杂质也多集中于大气的底层,随地区、时间和天气条件而变。

一般是陆上比海上多,城市比乡村多,早晨和夜间比午后多,冬季比夏季多。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太阳辐射在通过大气层时,由于大气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而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受到很大削弱。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

太阳辐射通过大气时,大气中的水汽、氧、臭氧、二氧化碳和固体杂质对太阳辐射有明显的吸收作用,而其他成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很少。

不同成分对太阳辐射吸收的波长范围也不同,所以通常称为选择性吸收。

水汽吸收太阳辐射的红外线部分能力最强,它的吸收波长范围主要在0.93~2.85 μm 之间。

因大气中的水汽含量是变化的,所以它吸收的太阳辐射量有个变化幅度。

大气中氧(O)的含量虽然很大,但它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能力不强,主要吸收波长小于2)含量虽少,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能力很强。

由于0.2 μm的紫外线辐射。

大气中臭氧(O3臭氧的吸收作用,使小于0.29 μm的紫外线辐射不能到达地面,这就保护了地球上生物不受强紫外线辐射之害。

臭氧对0.6 μm附近的太阳辐射中最强的部分也有一定的吸收能力。

因此,臭氧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是很显著的,它对平流层的增温起着重要作用。

二氧化碳(CO)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能力比较弱,仅对红外线4.3 μm附近的辐射有一2定的吸收能力(这部分的太阳辐射很微弱),所以二氧化碳的吸收作用对太阳辐射的影响较小。

悬浮在大气中的水滴、尘埃等杂质也能吸收一部分太阳辐射,其影响大小主要取决于水滴、尘埃等杂质在大气中的含量。

干燥空气发生器原理

干燥空气发生器原理

干燥空气发生器原理
干燥空气发生器是一种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去除空气中水分的装置。

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一系列的处理步骤将湿度较高的空气中的水分分离出来,从而实现空气干燥的效果。

首先,干燥空气发生器通常会采用一种叫做吸附剂的物质。

吸附剂有很强的吸湿性能,能够吸附空气中的水分子。

常见的吸附剂包括硅胶和活性炭等。

空气通过干燥空气发生器时,被吸附剂捕获的水分子会被留在吸附剂表面。

接下来,当吸附剂吸湿饱和时,需要对其进行再生。

通常的方法是将吸附剂置于一个加热器中进行加热,以驱使吸附剂释放所吸附的水分子。

这样,吸附剂就可以重新恢复其吸湿能力,为下一轮的空气干燥做准备。

干燥空气发生器还通常配备有一套空气过滤系统,用于去除空气中的杂质和颗粒物。

这些杂质和颗粒物不仅会对吸附剂产生污染,还会影响干燥空气的纯净度。

因此,通过过滤系统将空气中的杂质去除掉,可以提高干燥空气的质量。

总的来说,干燥空气发生器的主要原理是利用吸附剂吸附空气中的水分子,通过加热再生吸附剂,将吸附的水分子释放出来,从而实现空气干燥的目的。

并通过空气过滤系统去除空气中的杂质和颗粒物,提高干燥空气的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干燥空气的成分及含量
干燥空气的成分主要包括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和其他微量气体。

以下是它们的平均含量:
1. 氮气(N2):约占空气的78%,是最主要的成分。

2. 氧气(O2):约占空气的21%,是人类和大多数动物生存所需的气体。

3. 二氧化碳(CO2):约占空气的0.04%,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吸收的气体,同时也是温室气体之一。

4. 水蒸气(H2O):含量变化较大,通常比较低,但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中可能较高。

5. 微量气体:包括氩气(Ar)、氦气(He)、氖气(Ne)、氪气(Kr)等,它们的含量非常低,通常在百分之几到千分之几之间。

需要注意的是,空气的成分和含量随地理位置、气候和环境条件的不同会有所变化。

以上数据为一般情况下的平均含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