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书屋心得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家书屋心得体会
农家书屋心得体会
农家书屋心得体会农家书屋是为满足农民文化需求、在行政村建立的向农民提供实用的书报刊和电子音像产品的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是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加快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大措施,是党中央、国务院实施的重大公共文化服务工程。201X 年,安沙镇新华村完成了农家书屋建设。
一、农家书屋建设的基本情况
安沙镇新华村的农家书屋位于新华村村部,共有藏书3600册。现有藏书包含了文学小说、生活常识、科普知识、科学种植、养殖知识等种类丰富的书籍,知识涵盖面广、内容丰富,能够很好的提高广大村民的各种知识和提供给他们各种技术信息。农家书屋书籍分类严格按照管理手册要求,按类别依次排放整齐,内设有桌椅数张,现书屋内已配备了电脑、电视等电子设备,为音像的播放提供了平台。
二、农家书屋的管理
农家书屋由大学生村官担任管理人员,管理人员参加过培训,对农家书屋各类书籍分门别类陈列,便于村民借阅。管理员熟悉的图书分类、登记、保管和借阅等方面的知识,图书保管、借阅等有章可循。书籍的借还情况都经过严格的实名登记,管理员定期检查书籍是否被虫蛀、受潮,是否有遗失、缺页等现象,保证图书不被损坏和丢失。农家书屋开放时间自由,有借阅要求的村民,可以随时联系管理人员登记借阅书籍。
三、农家书屋的运行情况
农家书屋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日益显现。农家书屋的建设,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
1、依托有利的地理资源,读者活动人数众多。新华村农家书屋位于新华村村部,读者往来方便;农家书屋周边覆盖一所高中、一所小学,前来看书、参加活动的学生、村民人数众多。
2、开放时间自由,符合读者文化需求。为了有效管理农家书屋,农家书屋实行自由开放时间,书屋的管理制度,在公示开放时间的下面,留上了管理员的电话,并加上了“如果书屋未开放,请电话联系”的字样,方便群众借阅,从而很好的满足群众的活动需求。
3、多次开展读书活动,丰富群众生活。农家书屋为丰富群众精神需求,多次开展读书活动,如: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健康饮食活动、争当农家管理员活动,作为书屋代表,还积极参加镇、县组织的“书香星沙”征文比赛和演讲比赛等。
4.农家书屋使村民接受了新知识,获得新资讯,实现再教育。农村信息相对闭塞,村民能接受的文化知识相对较少,农家书屋订有报刊杂志,为村民提供最新的社会资讯。村民通过看书看报了解国家政策,获得更多的生活常识、种养技术,通过自学,在家门口上培训班,实现再教育。
5.农家书屋为农民的生产生活拓宽了信息渠道。农民日常生产中出现的种植养殖技术问题,得不到快速、有效地解决,农家书屋为现代技术广泛地推广、应用于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渠道,小书屋也为农民生产提供了智力支持。
6.提升农民的知识文化水平,提高农民素质。农家书屋还为在读农村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一些村民陪同孩子到农家书屋
一同学习,还以书正风、以书育人,村民文化知识水平得到了提升,农民的素质也得到提高。
现在随着农家书屋的建设和推广,农家书屋已成为农民的朋友,成了提升农民素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的有力阵地。虽已初显成效,但与上级的要求、与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还有相当的差距,书屋建设工作也还存在经费、设备、管理等方面的困难,但我们有信心也有决心,在上级领导的指导和帮助下进一步加大力度,拓宽思路,把工作落到实处,努力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打造精品工程、亮点工程,提高广大农民文化素养,进一步改善村风民风,努力建设文明、富裕、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附送:
农家书屋读书心得体会
农家书屋读书心得体会
农家书屋读书心得体会新华网北京9月16日电自4月在全国范围内启动的“对我帮助最大的一本书”农家书屋读书征文评选结果16日在京揭晓:《一本书和一个沼气村》等10篇征文获一等奖,《一本书改变了我的人生》等30篇征文获二等奖,《引领我走上科技致富之路的一本书》等60篇征文获三等奖。另外,北京、湖南、辽宁、江苏、广东等11个省级新闻出版局获先进组织奖。
此次征文评选结果是从全国27个省新闻出版局经初评的307篇农村读者入选作品中产生的,其中汉语300篇、维吾尔语7篇。据了解,此次征文活动文章不仅数量较多、质量较高,而且内容导向正
确、格调积极向上,不论是农民研读名著的读后感,还是学以致用的亲身体会,文字简洁朴实、自然生动。
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表示,全国农家书屋读书征文活动是全民阅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长远文化建设和民族素质提升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怎么建好、管好农家书屋是一方面,更重要是让它有生命力,农家书屋的生命力是建立农民读书的长效机制。因此,面向基层农村读者开展读书征文活动是农家书屋长远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如果没有这些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作支撑,农家书屋就不能发挥其有效作用。”他说。
据悉,本次征文活动一等奖获得者还将参加11月在深圳召开的首届全民阅读活动经验交流会。
2.
潘红是营口开发区熊岳镇丽华新村一位普普通通的农家女,小时候并不怎么懂得读书的重要,长大后随着父母在家务农,一直过着平淡的农民生活。然而,一次在丽华村委会书屋管-理-员的介绍下,她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走进了“农家书屋”,并被丰富的书籍所吸引,,并当上了“读书状元”,实现了自我的升华。
刚开始的时候,潘红只是喜欢农业方面的书籍。她如饥似渴,恨不得把这些知识一下子全都放进自己的大脑里,因为她看到了和务农息息相关的农业知识,平时她总是本着“面朝黄土,背朝天,靠天吃饭”的人生态度,但她通过读书懂得了一些农业科学知识后意识到,学好农业知识,进行科学种田,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于是她时常光顾“农家书屋”,在浩瀚的书海中遨游,每天读书2小时,每周坚持读书3次。有时候她看得入迷,竟然忘记了劳作时间。为了能多掌握农业知识技能,她还把图书借回家,也会读给识字不多的父母听,使他们改变了以往的农业观念。阅读使潘红受益匪浅,她还把农家书屋给“乡亲们,让大家一起读书,一起研究,一起寻找科学种植的快乐!
“农家书屋“不但在农业知识方面给丽华新村的乡亲们提供了帮助,有关医学、保舰法律、社会等书籍也让他们增加了不少知识,这里的书籍很多都是和老百姓息息相关的生活小常识和小窍门。在生活和生产中遇到小问题,他们通过查阅资料就可以解决,这不但提高了他们自身的素质而且也让潘红这位农家女有幸参加了“农家书屋”的征文比赛,她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获得了特等奖,还为此得了500元的奖励,这种殊荣是潘红做梦都不敢想的事。她也知道这都是“农家书屋“给了她增长知识的机会,让她从一个离开学校很多年的学生又重新拿起了书和笔,重温了读书的快乐。从她的一点小成绩中,让很多和她一样的农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农家书屋”给老百姓带来的实惠。最重要的是,她家的大棚在农业科技知识的指引下,效益明显提高,收成由原来的2万元增至现在的4万元,比往年翻了一番。很多农民到潘红家参观学习,让潘红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她的父母和许多农民-意识到了不能像以前那样盲目种植、保守种植。他们还会一起到“农家书屋”查阅资料、观看光碟,引进先进科学种植技术,大家也在一起研究如何能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富裕。
读书让潘红快乐,也真正地惠及了她、她的家庭以及她的乡亲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