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经济及近代工业的艰难起步和曲折发展

合集下载

高三历史复习专题:中国现代化(近代化)问题

高三历史复习专题:中国现代化(近代化)问题

高三历史复习专题:中国现代化(近代化)问题高三历史复习专题:中国现代化(近代化)问题人类社会的现代化发生在封建社会后期,贯穿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经阶段。

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机器工厂取代家庭作坊和手工工场为主要标志,并引起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变革的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自19世纪60年代开始启动,之后虽步履维艰,但终于在20世纪70年代末迈出了大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中国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一直贯穿着两大主题:一是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二是繁荣富强和持续发展。

第一:理论分析一、近代化的含义近代化也叫现代化,是18世纪后期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生产力引发的社会生产方式与人类生活方式大变革,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

是以现代工业、科学和技术革命为动力,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是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的深刻变革过程。

它将引起社会生产力、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乃至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心理态度的变化,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西方世界的近代化又称资本主义化。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近代化具有明显特色。

近代中国前80年近代化可称为资本主义化;后30年又增加新的内涵,即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为社会主义开辟道路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近代化,亦称中国早期现代化或现代化,是指近代中国社会资本主义化的历史进程。

1、从过程上看它发生在封建社会后期,贯穿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经阶段。

2、从内容上看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机器工厂取代家庭作坊和手工工场为主要标志,并引起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全方位变化的一场社会变革。

近现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

近现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

近现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近代中国的经济举步维艰,1929年至1933年间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陷入经济危机,为转嫁危机,西方各国采用货币、倾销等政策向中国倾销商品,严重影响了中国工商业的发展尤其1931至1934年间,中国工商业经历了艰难的发展过程,主要表现在:对外贸易的严重入超,银行钱庄挤兑风潮频发,丝织业停产倒闭,制茶行业举步维艰等方面,致使中国经济出现了严重的衰退。

国民政府面对困境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希望通过改革,达到减轻经济危机对中国经济影响的目的,这些措施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币制的改革,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工商业发展的困境。

我国的经济发展经历了曲折的道路,终于获得了今天的成果,中国的国际地位也得到很大的提升。

当然,中国现在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中国的经济发展仍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与机遇。

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1、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1842年五口通商以后,西方商品输人与日俱增,尤其是洋纱洋布的输入,摧毁了东南沿海地区中国传统的家庭手工棉纺织业,造成纺与织、织与耕的分离。

传统的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其后,随着更多的通商口岸的开放,洋纱洋布得以倾销,进而为机器棉纱纺织业的产生和发展准备了一定的原料和产品市场;陷入破产与失业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则为近代机器工业提供了劳动力市场。

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只是发生在沿海局部地区,内地广阔的农村封建生产关系基本没变。

另外,在东南沿海地区,棉纺等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部门也同时受到打击和排挤,这些部门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遏制。

2、近代机器工业的出现 19世纪40年代外国资本的近代机器工业在中国出现。

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开始。

鸦片战争后,外国商人为了贸易和航运的需要,在通商口岸私自创办了一批船舶维修厂、砖茶厂和机器缫丝厂等。

外国企业在中国的开办,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机器与技术,打开了中国人的眼界,从而为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起了诱导的作用。

【走向高考】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2单元第3讲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经济及近代工业的艰难起步和曲

【走向高考】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2单元第3讲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经济及近代工业的艰难起步和曲

2.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1)发展原因 ①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了对________的限制,并于 1903年设立商部,奖励工商。 ②社会上兴起了实业救国的热潮,涌现出________、荣 宗敬、荣德生等一批实业家。 ③中国人民为反抗帝国主义掠夺路矿利权,掀起收回利 权运动,引发振兴实业的又一个高潮。
3.促使中国社会出现了新的经济成分,外商企业、 ______企业、________企业相继诞生。 4.鸦片战争不仅改变了中国传统的社会经济,而且使 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________迅速发展成为一个新 兴的社会阶层。
参考答案: 2.小农经济 世界资本主义体系 4.买办 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3.洋务 民族资本主义
考纲
考点 ①自然经济解体
晚清中国经 济结构的变 化和民族工 业兴起
的原因、表现、 影响②洋务运动 的背景、活动、 评价③民族工业 的产生与初步发 展
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 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 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 主要因素。探讨在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 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 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民国时期 民族工业 的曲折发 展
①民国时期民族 工业发展的不同 阶段及原因②影 响民族工业发展 的因素③民族工 业发展对近代社 会的影响
基础攻关
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变动
1.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使中国的社会经济发 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2.西方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逐步扩大对中国的侵 略,冲击着中国传统的自给自足的________。中国逐渐依 附于____________,沦为列强的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外商企业 器磨坊 级 义 一战 发昌机器厂 继昌隆缫丝厂 3.民国 贻来牟机 民族资产阶 5.外国资本主

从两次鸦片战争看中国之变迁与发展

从两次鸦片战争看中国之变迁与发展

从两次鸦片战争看中国之变迁与发展内容提要:中国社会在鸦片战争后,进入了近代的进程,并且随之发生了众多的变化。

两次战争之后,广大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侵入的不断深化,几近渗入社会的各个层面,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中国权利的不断扩大,带给了古老中国无休止的战火。

这两次战争究竟在那些主要方面影响了中国?中国的社会进程又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本文重点描述了这些。

关键词: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自然经济、洋务运动、海关一、两次战争,一种命运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以发生在清道光二十年至二十二年(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为标志,同时这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开端。

第一次鸦片战争前的鸦片走私贸易,让接连遭受1825年和1837年经济危机的大英帝国尝到了不小的甜头,源源不断地白银流入大英帝国的国库,正如梭伦所说:“财富催生饱腻,饱腻催生暴行”,大英帝国迫不及待的将侵略的坐标插入了中国的版图之上。

与此同时,国库的亏空严重地影响了大清帝国的收入,军备海防废弛,政治腐败,清廷不止一次的下令查禁鸦片,但英殖民主义者任意破坏禁令,利用行贿和走私等手段,继续罪恶的鸦片贸易,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中国人的道义抵制的直接后果就是,帝国当局、海关官员和所有官吏都被英国人弄得道德堕落。

侵蚀到天朝官僚体系之心脏,摧毁了宗法制度之堡垒的腐败作用,就是同鸦片烟箱一起从停泊在黄埔的英国趸船上被偷偷带进这个帝国。

”[1] 1839年6月3日至21日,钦差大臣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公开销毁英、美等商人呈缴的鸦片21298箱[2]。

英国殖民主义者再也坐不住了,1840年2月英国内阁正式决定发动侵华战争,4月英国国会正式通过,6月由英国全权代表懿律(G.Elliot)统率4000侵略军,乘舰船40余艘到达广东海面并封锁珠江口,鸦片战争正式爆发。

此时,清廷的腐朽衰落在此展露无疑,统治阶级中的妥协派占据了主导,林则徐、邓廷桢被革职查办;沙角、大角、虎门炮台相继失守,定海、宁波、镇海相继被攻陷,跋涉重洋的侵略者让战火在古老的东方国度持续燃烧了两年零两个月,最终于1842年8月29日,以中方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而结束。

中外历史纲要(上下册)历史阶段特征

中外历史纲要(上下册)历史阶段特征

中外历史纲要(上下册)历史阶段特征先秦时期先秦是中华文明的起源时期,包括原始社会、夏、商、西周和东周(春秋、战国),经历了三种社会形态,即原始社会的出现、发展与解体,奴隶社会的形成(夏)、发展(商)、鼎盛(西周)与瓦解(春秋)以及封建社会的形成(战国)。

1.政治:原始社会末期实行禅让制;夏朝实行王位世袭制,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国家;商朝实现内外服制;西周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的势力逐渐强大,周王室衰微,分封制遭到破坏。

2.经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这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在此基础上,手工业和商业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3.文化:在学术领域,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在文学上,《诗经》和“楚辞”成为我国古代现实主义文学和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在文字上,商朝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文字——甲骨文。

秦汉时期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公元220年)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时期。

1.政治: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和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并不断发展。

2.经济:封建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并有所发展,对外贸易开始(丝绸之路)。

3.文化:治国思想出现了法家——道家——儒家的转变,西汉时儒家思想开始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医学、造纸术等科技成就领先世界。

魏晋隋唐时期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民族交融的基础上,隋唐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继续发展,形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1.民族交融: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相互交往,出现民族交融局面;隋朝时期结束分裂,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

2.区域开发:北民南迁,六朝对江南地区的大力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隋唐时期,由于生产关系的调整,经济繁荣,江南得到进一步开发。

3.制度创新:魏晋南北朝时期三省制雏形出现,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正式确立并得到发展;选官制度由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赋税制度由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租调制发展到唐朝的租庸调制,唐朝中后期的两税法标志着我国古代赋税制度的重大转折。

4.近代中国的转型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1840~1894

4.近代中国的转型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1840~1894

近代中国的转型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1840~1894)步骤一通史复习第四讲近代中国的转型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1840~1894)通史概览一目了然[阶段特征]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1840~1894年),伴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初步形成时期,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社会生活变迁,中国在屈辱中逐渐向近代化迈进。

[整体感知]1.政治上:西方列强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的主权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反映出中国人民反侵略、求民主的精神。

2.经济上: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加剧,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动,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洋务派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中国向近代化迈进。

同时,中国社会生活习俗也发生巨大变化。

3.思想上:面对民族危机,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以新的眼光审视世界,“向西方学习”逐渐成为中国近代思想的主流,林则徐、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逐渐发展为“中体西用”思想,并出现了维新思想和民主革命思想。

考点整合一一突破[主干知识重构——理线索]整合一列强侵华和农民阶级的抗争一、鸦片战争(1840~1842年)1.原因(1)根本原因是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蓄意打开中国国门,使中国沦为其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2)直接原因是中国的禁烟运动。

2.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3.影响(1)中国的主权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革命任务改变。

(3)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4)西方思想文化传播,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1.原因:英法意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在华利益。

2.过程(1)1856年,英法联合发动战争。

(2)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中国战败求和。

3.结果:1858年签订《天津条约》,1860年10月签订《北京条约》。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经济2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经济2

材料四 《中国土特产产品出口统计表》(数量单位:万担)
时间 鸦片战争前 1845年 1851年 1853年
茶叶 5000(年平均值) 8010 9919 10122
生丝 5000(年平均值) 13220 23040 62896
五口通商时期中国茶叶、生丝出口情况表
茶(磅) 120000000 100000000 80000000 60000000 40000000 20000000 0 1843年 1846年 1849年 1851年 1854年 1858年 茶(磅)
材料六 在赴美留学归国的120名幼童中, 有成功向美国交涉返还庚子赔款1500万美元的 驻美公使梁诚;有促成辛亥革命、南北议和的 唐绍仪;有修成京张铁路的詹天佑;有清华大 学首任校长唐国安;有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 校长蔡绍基;也有在甲午海战中撞日舰“吉野” 而为国捐躯的“致远”舰副舰长陈金揆等。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崇厚(1826--1893)
李 鸿 章
(1823--1901)
曾任直隶总督,兼 北洋大臣,文华殿大学 士。早年组建“淮军” 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后 兴办洋务,19世纪70年 代接办“天津机器制造 局”,创办北洋海军和 “轮船招商局”。长期 操纵清政府的政治、军 事、外交。主持签订 《马关条约》、 《辛丑 条约》等一系列卖国条 约。
曾国藩
左宗棠
湖南人。1861年 组建“楚军”;1866 年任闽浙总督,创办 “福州船政局”; 1875年任钦差大臣, 收复新疆;1881年任 两江总督;在中法战 争中是主战派的代表。
洋务运动主要内容一览表
分类归纳 时间 具体成就 旗号 主要企业 (地点、创办人)
•军事工业 •民用工业
天津机器制造 开平煤矿 局(崇厚) (李鸿章) 天津 江南制造总局 (李鸿章) 上海 轮船招商局 (李鸿章) 福州船政局 福州 (左宗棠)

中国近代史专题的三条线索

中国近代史专题的三条线索

1861—1895
主持洋务运动
1895-1898
主持戊戌变法
1894兴中会 辛亥革命
1901-1911
参与清末新政 1840-1912 长期存在
立宪派
顽固派
地主阶级 倭仁、慈禧 维护清朝统治
根本目的
内容或过程
性质
影响
洋务运动
挽救清朝 次保中国
挽救中国 次保大清
江南制造局、轮船招商 封建地主 局、京师同文馆,派遣 阶级自救 留学生
新文化 运动
思想救国
《新青年》、民主、科 资产阶级 学、文学革命、马克思 思想解放 主义传播
打击封建旧思想, 为传播马克思主 义和五四爆发奠 定基础
近代中国各阶级探索救亡的阶段
历 程 器 物 背景 第一次工业革 命—商品输出 两次鸦片战争 事 件 洋 务 运 动 戊 戌 辛 亥 核心内容 影响 民族资本主义 长生(代表企 业、双重性)

1840-1900年列强侵华手段的演变趋势及背景。
A、政治侵略:从单国发动战争到各国配合瓜分狂潮 B、经济侵略:从商品输出为主到资本输出为主。 C、1899,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治经济政策,共管中国)。 19世纪40到6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西方急需原料 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用两轮战争打开中国市场和进一步打 开中国市场,推行商品倾销。 19世纪末,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西方列强政治上 掀起瓜分狂潮,经济上推行资本输出为主,美国的门户开放 也在这一时期提出。
西方入侵
不平等 条约体系 对华影响C
民族危亡 四轮战争 六个条约 半殖民化 西学东渐 对华影响C
不同阶级 探索救亡 三阶段 五事件
中国社会 现代化转型C
西方入侵的影响?

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变化

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变化

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变化中国近代化的孕育时期中华文明的拐点总体阶段特征: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世纪40年代~60年代)一、政治:一方面,西方列强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的主权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另一方面,太平天国运动兴起,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1、主权遭到破坏:领土、贸易、关税、司法等主权⑴海关行政管理制度及政策变化材料一:一些殖民主义者敏锐地察觉到“在中国这样一个列强共同争夺的国家中建立一个完全殖民地性质的海关机构,事实上是很难行得通的。

”[6]咸丰九年(1859),在海关司税李泰国的紧逼下,清廷将总税务司升格为中国海关行政的最高首脑,并委任李泰国为近代中国海关第一任总税务司,这位大英帝国的海关代表,不仅“霸占”了中国海关的最大权利,还在其任期内将司税改为税务司,税务司的实际地位就相当于各地海关行政之最高长官。

此外清廷的海关系统还包括:海政局、同文馆和邮政局。

西方殖民主义者利用武力、利诱官员等手段进一步控制了清廷海关大权,为其倾销工业产品,掠夺原材料及初级产品提供了便利。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近代海关行政管理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旧阶级及其变化①农民阶级:农民仍然是近代中国社会人数最多的被剥削阶级。

由于土地兼并的加剧,不少自耕农失去土地,向贫雇农转化,有的破产或失去土地后流入城市,成为产业工人的后备军。

农民阶级担负起反抗外来侵略的任务——太平天国运动。

动摇了清朝统治的政治基础;《资政新篇》成为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智慧结晶。

(太平天国)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老统治者们的惊惶还要厉害。

他们的全部使命,好象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与停滞腐朽对立,这种破坏没有一点建设工作的苗头。

……显然太平军就是中国人的幻想所描绘的那个魔鬼的化身。

——马克思在1862年的评价探究:太平天国运动有何历史影响(1)扫荡了王朝秩序,冲击了旧纲常名教,动摇了清朝统治的政治基础(2)反映了新时代特点:①《资政新篇》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②反侵略性质。

高一历史: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经济和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课件(岳麓版必修二 共68张ppt)

高一历史: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经济和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课件(岳麓版必修二 共68张ppt)

自然经济;政府政策;实业救国 ;收回利
1912-1919年
民国建立;政府支持;列强放 松侵略;群众反帝爱国斗争
萧条
一战后(1919-1927) 列强卷土重来 据所学知识, 较快发展 国民政府前期 全国基本统一;政府政策扶持 归纳影响民族 (1927-1936) 工业发展的有 日本的侵略;官僚资本主义排 沉重打击 抗日战争(1937—1945) 利因素和不利 挤; 帝国主义掠夺;官僚资本主义排挤; 日益萎缩 因素? 解放战争(1946—1949)
▲维新派:维新运动——救亡图存,君主立宪 ▲革命派:辛亥革命——推翻帝制,民主共和 ▲民资上层:实业救国
三、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黄金时代 1912—1919)
1.时间:1912—1919(民国初期) 2.原因: ①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为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民资政治地位提高 ▲颁布奖励实业法令
荣宗敬
荣德生
荣毅仁
荣智健
回首百年,有一个家族赫然屹立于民族史上,百年来, 这个家族不乏“面粉大王”“棉纱大王”“红色资本 家”“中国首富”等王牌称号。今天学习民国时期民 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就以研究解放前荣氏家族企业的 兴衰史为例。
二、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甲午战后 19世纪末)
4.影响:——为变法提供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 ①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 历史舞台 ②为救亡图存民资迫切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发 展资本主义,推动政治近代化 (由器物——制度层面)
(1)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和统一; (2)提出了一系列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 如:扶植民间轻工业、统一货币、关税自主等。
中央银行中华民国 34年发行的纸币— —金元券
中央银行中华民 中央银行中华民国25 国19年发行的纸 年发行的纸币 币 —关金券

2-2-3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经济及近代工业的艰难起步和曲折发展

2-2-3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经济及近代工业的艰难起步和曲折发展

2-2-3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经济及近代工业的艰难起步和曲折发展一、选择题1.曾主持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在其《中国见闻录》中写道:“中国有世界上最好的粮食——大米;最好的饮料——茶;最好的衣物——棉、丝和皮毛。

他们无需从别处购买一文钱的东西。

”这段材料表明当时中国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是() A.商品经济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C.自然经济D.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答案】C【解析】粮食、饮料、衣物都无需购买,这体现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特征。

2.下面是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土特产品出口统计表。

对该表的理解正确的是()③近代民族工业兴起④对外贸易出现顺差A.①②B.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图表信息的能力,注意表头的名称。

本表是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土特产品出口统计表,没有近代民族工业情况的信息,也不能反映入出超情况,排除③④。

3.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昔日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然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

”下列对这段材料的解说中不正确的是()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传统手工业面临破产C.中国卷入世界市场D.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说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传统手工业面临破产,中国卷入世界市场,这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条件,但信息体现不出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4.李鸿章说:“沪局(江南制造总局)各船虽系自造,而大宗料物无非购自外洋,制造工作亦系洋匠主持。

”“是以中国造船之银,倍于外洋购船之价。

”以上现象的存在主要是因为()①矿产资源缺乏②技术水平落后③生产经营方式落后④腐败现象难以根除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B【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用排除法解答。

矿产资源缺乏既不符合史实,也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①即可选出正确选项。

5.有学者这样描述中国近代经济的基本格局:“第一世界已是马达隆隆、汽笛长鸣,是工业文明曙光初现,而第三世界则依然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传统的畜牧业经济,第二世界则是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男耕女织,耕织结合的传统农业经济。

专题四 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两次鸦片战争后的中国

专题四 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两次鸦片战争后的中国
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之一。
视角整合
1.鸦片战争后,有很多因素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工业化,但 是,主观上却是不愿意看到中国真正的工业化,这些因素有哪些? 提示:(1)西方列强对华的经济侵略。一方面瓦解了中国的自
然经济,另一方面也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2)洋务企业的创办。一方面开启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另一 方面也限制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结论: (1)困难:传统封建势力和思想的阻挠; 地方政府为防止竞争而设置的限制。 (2)说明:中国民族工业一开始就对外国资本主 义具有依赖性。
随堂演练
一、选择题
实战演练
巩固达标
1.(2014合肥八中联考) “广州等五港口英商,或不明来往,但不
可妄到乡间任意游行,更不可远入内地贸易。……倘有英人违背
此条禁约,擅到内地远游者,不论系何品级,即听该地方民人捉拿, 交英国管事官依情处罪,但该民人等不得擅自殴打伤害,致伤和
好。”该条文实质上(
A.反映了政府尊重民意 C.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
)
B.抵制了列强侵略活动 D.维护了中外友好关系
解析:C
据材料“……倘有英人违背此条禁约……交英国管事
官依情处罪”可知,该条文体现的是领事裁判权,即英国人在中 国违法,不能由中国官员以中国法律处理,而须由英国人以英国 法律处理,该条文实质上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A、D两项与材 料内容不符;B项没有反映出材料现象的本质。
(3)评价:虽以失败而告终,但是,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进程,对外国的经济侵略也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3.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
(1)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
(2)原因 ①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②受外商企业的刺激与洋务企业的诱导。 (3)影响

专题05 晚清时期的中国(1840—1912年)(原卷版)

专题05  晚清时期的中国(1840—1912年)(原卷版)

专题五晚清时期的中国(1840-1912)【思维导图】【知识梳理】一、政治:1840—1912年西方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1.列强的侵华战争(1)鸦片战争:1840—1842年,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清政府再次战败,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3)甲午中日战争①原因:明治维新后日本为满足资本主义发展需要加紧对外扩张。

②过程:1894年,日本在丰岛海面挑起战争,黄海海战中国失去对黄海的制海权。

③结果: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

④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4)八国联军侵华①原因:义和团运动危及列强在华利益。

②结果:1901年中国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③影响: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1)太平天国运动①前期1851年金田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开始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

1853年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广大农民的愿望和要求,但其绝对平均主义思想具有空想性,且其强化自然经济的主张,与世界工业文明的潮流背道而驰。

②后期1856年,天京变乱是太平天国运动的转折点。

1859年,颁布《资政新篇》,是最早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但没有反映农民的要求和愿望,加之中国缺乏资本主义发展的土壤,没有真正实行。

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下失败。

(2)戊戌变法1898年,维新派发动了戊戌变法,标志着政治领域的近代化开始启动。

(3)义和团运动19世纪末,农民阶级掀起了义和团运动,提出了“扶清灭洋”口号,最后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

(4)辛亥革命①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的同盟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②1911年10月10日,发起武昌起义,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高中历史必修二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发展历程

高中历史必修二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发展历程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发展历程1、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变动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表现:(1)传统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中国逐渐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2)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3)民族工业的出现和艰难发展2、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工业起步:背景:①19世纪50—60年代,清政府内忧外患②清政府内部有识之士(洋务派)重视学习西方先进科技。

根本目的:用西方先进的技术,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时间:19世纪60---90年代内容:(1)创办军用企业:1861年,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

1865年,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是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军事工业。

(2)创办民用企业:1881年,开平煤矿是中国第一个使用机械开采的煤矿,达到了分洋利的目的。

对洋务运动评价:积极性: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对列强的经济侵略有一定的抵制作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局限性:最后破产,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和原因:(1)产生:时间:19世纪70年代前后产生原因: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外资企业的刺激;洋务企业的诱导表现: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2)初步发展:时间:甲午战争之后(19世纪末20世纪初)原因: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实业救国思潮推动;收回利权运动的推动表现:涌现出一批实业家如张謇、荣宗敬、荣德生;棉纺织业发展迅速(3)“黄金时期”:时间:一战期间(1912-1919)原因:辛亥革命为民族工业发展扫清一些障碍;民国建立提高资产阶级地位;政府实行有利于发展经济政策,倡导使用国货;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推动;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主因表现:纺织业、面粉业、卷烟业等轻工业迅速发展;重工业和化学工业也有一定程度发展。

(4)较快发展:时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到抗战前夕(1927—1937年)原因:1928年基本实现全国统一;南京国民政府推出了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5)沉重打击:时间:抗战期间(1937—1945年)原因:日本对沦陷区的经济掠夺——“适地适产主义”、军事管理、委托经营、物资管制、大量掠夺劳动力——→严重摧残了中国的民族经济(6)日益萎缩:时间: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年)原因:官僚资本的压迫;繁重的捐税负担,恶意通货膨胀;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国共内战,政局动荡不安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第一轮复习: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经济

第一轮复习: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经济
琼 州
台湾
• ①从遭遇自然经济的抵抗到长驱直入 • ②从沿海到内地
• (2008广东单科9).有学者认为,外国商品输入造成 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可以做为该观点直接证据的 是 • A.19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从前如江北内地各州县, 均用洋布,近则用土布者渐多” • B.20世纪初有人指出“商市展扩所及,建筑盛则农田 少,耕者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场,必然之势也。。” • C.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女布(指土布)遍于 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 停其半……” • D.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这里对棉织品的需 要,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到限制……”
(02上海)鸦片战争前,英国东印度公司向中国大量贩运 鸦片的直接目的是
A、损害中国人的身心健康 C、破坏清政府的禁烟法令 B、削弱清朝军队战斗力 D、扭转对华贸易的逆差
(04全国)下列表述中哪一项为《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和 《北京条约》所共有 A、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B、外国人可以在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
高考考情
• 近三年广东卷考点分布
2009 广东单科7:民族工业来自初步发展 广东文基24: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2010
广东文综38:工人阶级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 上历史舞台的原因
广东文综15:重农抑商传统观念的改变
2011
高考考情
• 1.(2011广东15)清末有舆论说:“中兴名臣曾国藩仅赏 侯爵,李鸿章不过伯爵,其余百战功臣,竟有望男爵 而不可得者,今乃以子、男等爵奖创办实业之工 商,……斯诚稀世之创举。”此“创举”反映了 • A.资本主义的萌芽 B.重农抑商传统的改变 • C.爵位制度的创设 D.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 • 2.(2009高考广东单科)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展,福 建省具有代表性。1875-1895、1896-1911、1912-1913、 1914-1918四个时段福建民族工矿企业年均注册数,与 选项有对应关系。其中1896-1911年应是 • A.4.6个 B.3个 C. 2.5个 D. 0.55个

高中历史专题复习:近代中国的经济生活

高中历史专题复习:近代中国的经济生活

高中历史专题复习:近代中国的经济生活■知识线索本专题主要阐述了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曲折发展的历程,以及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线索1:从“闭关锁国”到被迫开放,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鸦片战争后,在列强的经济侵略和工业文明的冲击下,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表现为外商企业的出现、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洋务企业的出现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等。

中国被迫放弃“闭关锁国”政策,开始服从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逐渐沦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附庸。

线索2:民族资本主义在曲折发展中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

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

一战后,民族工业萧条。

20世纪30年代,民族工业又有新的发展,但是官僚资本主义获益最大。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民族工业发展艰难,陷入困境。

线索3: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深受时代的影响。

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前是社会生活变迁的第一阶段,中西合璧、不土不洋成为这一阶段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突出特征。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社会生活面貌焕然一新,但也受到政治生活的影响。

改革开放后,社会生活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特别是科技在民众生活中的影响逐渐增强。

■必备知识§1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一.自然经济开始逐渐解体(19世纪中期)1.原因:(1)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凭借侵略特权,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

(2)国内社会经济特别是商品经济的发展。

(3)自然经济自身的局限性。

2.表现:主要在东南沿海地区。

表现:农业与家庭手工业分离(“耕”“织”分离);传统手工业部门遭到沉重打击(“纺”“织”分离);大批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农产品进一步商品化,且日益服务于国际市场的需要。

3.影响:(1)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2)推动了中国商业和金融业的发展,经营对华贸易的洋行大量增加,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开始出现,贸易中心由广州转移到上海;(3)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经济发展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经济发展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它不仅使中国独立的国家地位受到了威胁,更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社会经济的面貌。

战争结束后的中国受到了种种限制与惩罚,其中包括赔款、领土割让和对外贸易不平等条约。

这些限制和惩罚使得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遭受重创,民生困苦,经济停滞不前。

因为赔款和领土割让的影响,清朝政府不得不屈服于外部压力,开始实施一系列开放政策。

此时,中国经济处于一种半殖民地化状态,它不再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闭式经济,而是一个受到外部影响的开放型经济。

在这种情况下,外商开始蜂拥而至,他们来到中国,掠夺土地、采矿和剥削工人。

这种无节制的外商侵略导致了中国社会经济不平等现象的加剧,使得中国经济变得异常繁荣和生机勃勃,但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冲突。

为了保障自身利益,外商通过流氓手段,操控政府,欺压中国人民。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这种境况也开始慢慢改变。

中国政府逐渐意识到,自身主权的维护比经济利益更为重要。

于是,中国开始寻求自我发展的道路,推行自主经济政策,实施一系列消除不平等条约的措施,加强国防建设,打造自身的硬实力。

这些举措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发展,但仍面临着各种困难和挑战,如贸易关税、人口过剩、英美列强的打压等。

尽管如此,中国仍然坚持发展经济,努力实现国家繁荣和民族复兴的目标。

中国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迅速崛起,国内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国民经济也在不断升级。

随着中国的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经济开始向更加开放型的模式转变,受到全球市场的激烈竞争。

这促使中国着手优化经济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增强自身国际竞争力。

中国的快速崛起,催生了一批优秀企业和产业集群,例如华为、阿里巴巴、腾讯等大型民营企业,以及富有特色的文化产业等,这些企业以其强大的实力,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从鸦片战争到现在,中国的经济发展可谓历经沧桑、波澜壮阔。

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中国通过不懈的努力和改革,实现了经济的总体繁荣和国际地位的上升,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知识结构一、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经济1、背景: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前,中国的经济主要是传统经济。

中国封建经济高度繁荣----的农业仍然是中国经济的主体,传统的手工业发展,传统的商业繁荣。

尽管继续缓慢发展,但中国经济仍然是以男耕女织自给自足为特征的为主体。

鸦片战争后,英国强加了,强迫中国开放了、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作为通商口岸后,强迫中国与英国协商决定英国输入中国货物的税率。

这样以来,便利了外国货物涌入中国。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签订的,规定中国关税税率仅5%,中国海关对民族经济的保护作用大大削弱了。

英、美等国凭借不平等条约,大量洋货在中国形成了之潮。

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小农经济开始解体,传统的手工业濒临破产,传统的商业面临危机,资本主义萌芽因缺少仅有的狭窄市场而破产。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

鸦片战争不仅改变了中国传统的社会经济,而且使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

鸦片战争后,中国新增加的经济成分:-----虽然在当时是一种先进的、代表着世界经济的方向的经济,客观上加快了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的近代化,尤其在瓦解传统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对民族资本主义有积极的引诱作用。

但对于中国落后传统的经济而言,它是一种侵略经济。

------19世纪60、70年代由封建势力投资的、采取近代技术生产的洋务工业;-----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代表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向。

二、近代工业的艰难起步1、洋务运动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王朝面临(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不断发展)的窘境,一些较为开明的主张,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先进的科技,维护清朝的统治。

这部分官员被称为。

洋务派在清朝中央以恭亲王弈訢为代表,在地方上以曾国藩、李鸿章、和张之洞为代表。

从19世纪60---90年代,他们掀起一场的洋务运动。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2单元第3讲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经济及近代工业的艰难起步和曲折发展课件 岳麓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2单元第3讲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经济及近代工业的艰难起步和曲折发展课件 岳麓

的因素③民族工

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
业发展对近代社
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会的影响
第八页,共46页。
基础攻关
第九页,共46页。
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变动 1.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使中国的社会经济发 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2.西方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逐步扩大对中国的侵 略,冲击着中国传统的自给自足的________。中国逐渐依 附于____________,沦为列强的____________。
第二十九页,共46页。
(3)从思想上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 冲击和动摇着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 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第三十页,共46页。
(4)从发展趋势上看: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资金少、规模 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 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 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
走向(zǒuxiàng) 高考·历史
岳麓版 ·高考(ɡāo kǎo)一轮总复习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一页,共46页。
必修二
第二页,共46页。
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第三页,共46页。
第二单元
第3讲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经济 及近代工业的艰难起步和曲折发展
第四页,共46页。
第四十页,共46页。
②察变化、译文字:把发掘的数字变化或特殊数字的信 息,译成文字信息。
③联教材、掘信息:据译成的文字信息,联系教材,揭 示其深层隐含信息。
④细审题、扣而答:仔细阅读问题,据问题而作答。
第四十一页,共46页。
[典例](2013·福建·19)下表是1912~1915年外资在华创办 工厂数量变化表。影响变化的因素除一战外,还包括( )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的变动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主要表现有:列强大量向中国倾销商品,中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倾销市场,1865年在对外正当贸易中,中国第一次出现了逆差;列强还从中国掠夺原料和农产品,中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廉价原料的产地;中国的出口商品受到外商操纵,他们控制市场,压低价格甚至赊购,是中国出口商品蒙受巨大损失;中国农产品的生产以来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需要,日益殖民地化、商品化。

同时,列强通过两次鸦片战争强签《南京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条约,攫取经济特权,是中国失去了关税自主权。

大量洋货涌入中国,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小农经济开始解体;随着农产品的商业化,城乡商品经济有所发展;中国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中国社会结构开始变化:买办阶层迅速兴起。

两次鸦片战争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也瓦解着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中国逐渐沦为世界资本主义的附庸,中国出口商品蒙受巨大经济损失。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及各种经济形态的地位和作用鸦片战争以后,在西方列强经济侵略的冲击之下,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动,由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变为以封建自然经济为主体,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洋务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

1.封建自然经济自然经济也称小农经济,是封建社会的经济主体,基本表现是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基本特征是自给自足,主要满足自我消费和基本生存条件,带有封闭性、保守性。

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虽已产生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但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各种特权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这使得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破产。

其总体发展趋势是走向衰落和解体。

但整体而言,其瓦解是个长期的过程。

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3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经济及近代工业的艰难起步和曲折发展一、选择题1.曾主持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在其《中国见闻录》中写道:“中国有世界上最好的粮食——大米;最好的饮料——茶;最好的衣物——棉、丝和皮毛。

他们无需从别处购买一文钱的东西。

”这段材料表明当时中国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是() A.商品经济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C.自然经济D.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答案】C【解析】粮食、饮料、衣物都无需购买,这体现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特征。

2.下面是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土特产品出口统计表。

对该表的理解正确的是()③近代民族工业兴起④对外贸易出现顺差A.①②B.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图表信息的能力,注意表头的名称。

本表是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土特产品出口统计表,没有近代民族工业情况的信息,也不能反映入出超情况,排除③④。

3.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昔日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然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

”下列对这段材料的解说中不正确的是()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传统手工业面临破产C.中国卷入世界市场D.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说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传统手工业面临破产,中国卷入世界市场,这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条件,但信息体现不出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4.李鸿章说:“沪局(江南制造总局)各船虽系自造,而大宗料物无非购自外洋,制造工作亦系洋匠主持。

”“是以中国造船之银,倍于外洋购船之价。

”以上现象的存在主要是因为()①矿产资源缺乏②技术水平落后③生产经营方式落后④腐败现象难以根除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B【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用排除法解答。

矿产资源缺乏既不符合史实,也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①即可选出正确选项。

5.有学者这样描述中国近代经济的基本格局:“第一世界已是马达隆隆、汽笛长鸣,是工业文明曙光初现,而第三世界则依然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传统的畜牧业经济,第二世界则是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男耕女织,耕织结合的传统农业经济。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近代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②民族工业占绝对优势③经济发展存在明显区域差别④形成均衡发展的经济格局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非常薄弱,一直处于国民经济中的劣势地位,排除②;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近代经济发展不平衡,排除④。

6.近代中国的民族工业呈现出“一流价格,二流设备,三流产品”的不正常现象,其中的主要原因是()A.缺少必要的资金B.缺乏先进的投资方式C.劳动力素质较低D.设备和技术受制于外国【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迁移能力。

材料反映民族企业缺乏竞争力的原因中,资金、投资方式、劳动力素质不是主要原因,资金可以积累,投资方式可以模仿,劳动力可以培训,但由于外国的严格限制,中国企业长期缺乏核心技术是难以改变的,这是出现不平衡现象的主要原因。

7.1865年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近代中国具有先进技术设备的“制器之器”的工厂;1899年创办的大生纱厂是近代中国“设厂自救”浪潮中出现的代表性棉纺织企业。

它们()A.都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B.都深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C.都抵抗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D.都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答案】D【解析】江南制造总局是官办军事工业,其创办受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排除A、B两项;两者都难以起到抵抗西方经济侵略的作用,排除C项;两者都通过创办近代企业推动了近代化进程。

8.(2011·西安)关于中国近代某企业,有人这样评价:“由国库支付其开销,以调拨分配产品,内无利润积累,外无市场联系。

”下列企业中,最有可能符合这类性质的是()A.上海轮船招商局B.江南制造总局C.开平矿务局D.上海发昌机器厂【答案】B【解析】材料中的评价体现了官办企业的特点,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派创办的官办企业,故选B项;上海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矿务局是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排除A、C、D三项。

9.某历史研究小组搜集了“鸦片输入与开埠通商”、“洋务与官办”、“民主共和与实业救国”、“一战与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官僚资本与经济统制”、“没收与赎买”等相关资料,你认为他们要研究的历史课题最有可能的是()A.列强侵华与近代中国经济的关系B.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历程C.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D.民族工业在近代中国的作用【答案】C【解析】从题干可以看出,研究内容包括近代中国的洋务经济、民族工业和官僚资本等经济形式,而B、D两项只提到民族经济,不正确;A项只是其中涉及到的一部分,也不正确。

10.1934年6月荣宗敬在一封信上说:“弟经营纺织业三十余年,困难未有甚于今日者。

外厂竞争,农村破产,纱销呆滞,而所担负之统税、利息两项,年在千万以上。

现状如斯,何能持久?”你从中能得到的信息符合史实的有()①外国资本操控市场②国民政府征收重税③农村手工业纷纷破产④民族工业空前艰难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②③D.①④【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材料信息的能力。

在1934年操控市场的是官僚资本,排除①;这一时期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排除④。

11.中国历史上“官办”经济长期地位突出。

近代洋务运动时期官办企业与古代的官营作坊有本质的不同。

从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种不同突出表现在()A.从事军火业务B.使用机器生产C.维护统治者利益D.注重经营管理【答案】B【解析】注意题干的限制条件是“文明发展”的角度,近代洋务运动时期的官办企业是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企业,官营作坊是用手进行劳动的封建作坊。

12.《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是一部专论清末民初中国经济史的学术专著,该书在论述中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同时,也阐述了“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精神”。

这种中国特色的产业革命精神主要在于追求()A.实业救国B.发展资本主义C.民族富强D.实现民主政治【答案】A【解析】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掀起了实业救国的热潮,体现了近代中国产业的“革命精神”。

二、非选择题13.布洛赫在《历史学家的技艺》里说:“任何一件历史事实的产生都是人类内心世界驱动的结果,考察历史不仅要了解彼时彼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状况,还要研究人们心理世界,包括动机、情感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钟表玩具,家家皆有之;呢绒洋布之属,遍及穷荒僻壤;江浙风俗,至于舍国家钱币而专行使洋钱,且昂其价,漠然无知其非者,一闻修造铁路、电报,痛心疾首,群起阻难,至有以见洋人机器为公愤者。

曾颉刚以家讳乘坐南京小轮船至长沙,官绅起而大哗,数年不息,时甘心承人之害以使吾之脂膏,而夹全力塞其利源。

蒙不知其何心也。

——《郭松焘诗文集》材料二妇女贪上海租界佣价之昂,趋之若鹜,甚有弃家者,此未见者也。

自租界北辟,男以商贩营生而奢华渐起,女以纱丝工作而礼教鲜存也。

声气远播之后,内地妇女之妄想自由,误用自由者,逐相率至沪,父母丈夫不能阻也。

——《适可斋记言(19世纪末20世纪初)》材料三女子裹脚从此解放了,已经裹的放掉,已经裹小的也放大,社会上很自然地一致认为,民国纪元以后生下的女儿,一概不裹脚。

——黄炎培《我亲身经历的辛亥革命事实》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一些官绅对机器生产的心理态度。

材料作者对这一态度的观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归纳19世纪中后期支持材料作者观点的社会阶层有哪些。

(2)据材料二,指出当时妇女对社会生活习俗变迁的心理态度。

从当时社会状况看推动这一心理产生的原因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当时社会政治思想领域的变革特征。

(3)据材料三,指出辛亥革命对社会生活习俗的心理影响。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习俗变迁的趋势。

(4)在新史学理念影响下,社会心理进入史学家视野,这对史学研究和历史学习产生了怎样的影晌?【答案】(1)态度:顽固而愚昧地反对机器生产。

观点:厌恶官绅的保守心态。

阶层: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革命派)。

(2)态度:热切追求新生活习俗。

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维新等启蒙思想的传播;中国完全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影响。

特征:新思想与旧思想冲突,例如:维新派与封建顽固派论战;革命派与维新派论战。

(3)影响:人们积极接受、推进文明习俗。

趋势:由繁琐走向简约文明;生活习俗由封闭走向开放;存在地区性发展不平衡。

(4)为人们观察历史提供了新视角,开拓了新视野;使史学研究更全面、更丰富。

【解析】本题是以历史发展在人们心里产生不同的反映,作为命题的角度。

以近代的物质生活变迁作为依托,结合当时的重大历史事件,形成知识链条。

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从材料中获得有效信息的能力,概括能力。

难度较大,对于概括态度、趋势,学生可能语言表达不准确,但是要求学生学会抓关键特征、关键词来概括。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阅读下列图片材料二19世纪90年代初,天津武举李福明在北京开办了一家机器面粉厂,使用外国进口蒸汽机磨,每天能磨细粉200石,磨出的面粉既细又白,很受老百姓欢迎。

京城官府见机器面粉厂生意兴隆,就存心勒索。

今天饬令他降低价格,明天又饬令他捐献。

李福明不甘心忍受压迫,到官府去讲理。

结果,官府给他扣上了“私设磨坊”“哄闹官署”等罪名,革去他的武举功名,“交刑部照例治罪”。

李福明的机器面粉厂被迫关闭。

材料三“洋商见我工商竞用新法,深中其忌,百计阻抑,勒价停市。

上年江浙、湖北等省,缫丝、纺纱各厂,无不亏折,有歇业者,有抵押与洋商者。

”——《东华续录》光绪朝材料四明治政府致力于西方技术的引进。

1870年,政府从法国进口机器设备,聘请技术人员,开设了官营模范工厂,并在开工之日,号召全国士族的妻女400余人入厂学习操作,目的在于向全国推广普及。

1885年,政府颁布准则,生产出来的所有生丝都要经过检验合格后方准出口。

明治维新以后的20年间,日本生丝的出口增长了208.1%,严重地排挤了中国生丝在美国的市场,并于1885年超过中国,高居美国生丝进口的第一位。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中的图片,你能获得哪些重要的历史信息?(2)从材料二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过程中起了什么样的作用?(4)根据材料四回答:日本生丝出口超过中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对比材料二与材料四,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答案】(1)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轻、重工业发展不平衡;爱国运动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帝国主义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洋务企业引进了西方的近代技术,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