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奶的生产工艺流程

合集下载

酸奶的生产工艺流程和关键步骤

酸奶的生产工艺流程和关键步骤

酸奶的生产工艺流程:1.凝固型酸奶生产工艺流程鲜牛奶→标准化→均质→杀菌→冷却→接种→搅拌→灌装封口→发酵→冷却→后熟2.搅拌型酸奶生产工艺流程鲜牛奶→标准化→均质→杀菌→冷却→发酵→搅拌→灌装封口→冷藏后熟→酸乳酸奶生产工艺操作要点1.配料2.均质3.杀菌、冷却4.乳酸的制备(重点)5.发酵的操作条件及终点判断(难点)配料的选择和要求:选择符合质量标准的各种原辅料:牛乳、乳粉、砂糖和稳定剂等。

乳粉、砂糖混合后加50~60℃温水溶解。

琼脂、明胶等稳定剂可与少量糖混合后加水加热溶解充分后添加。

均质的目的是:防止脂肪上浮,使脂肪微粒化,改善口感。

一般采用高压均质机。

均质工艺条件:均质前,应先将混合料预热至50~60℃,均质压力为9.81~24.5MPa.杀菌目的是什么?①除去原料乳中的氧,降低氧化还原反应,明显促进乳酸菌的生长。

②由于蛋白质的变性,改善了牛乳的硬度与组织。

③对防止乳清分离有效。

杀菌及冷却的条件:杀菌条件:90℃、15min。

经杀菌后的混合料冷却到40~45℃备用。

还可以采用高温瞬时杀菌。

操作:135-140℃加热2秒左右。

这样有利于营养成分的保存,减少煮沸气味。

酸奶常用的乳酸菌发酵剂及工艺要求:①常用菌种: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种(2:1-1:1)。

②发酵剂的制备:母发酵剂-中间发酵剂-工作发酵剂③工艺条件:接种量2.0%~3.0%,菌种比为2:1~1:1。

对数期接种,主发酵温度为42~45℃,时间为2.5-3.5h。

低产酸力接种量要多,高产酸力接种量要少。

一般低接种量按0.5%~1.0%,高接种量按5.0%以上,最适为2.0%~3.0%。

主发酵温度采用42~45℃?这是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混合后的最适生长温度。

在这里,我们要注意生产中要控制好三个因素:接种量、发酵剂活性、培养温度。

发酵的条件是:灌装后迅速入发酵室,42-43℃,发酵2.5~4h,达凝固状态。

此时,酸度0.7~0.8%,ph低于4.6。

凝固型酸奶工艺流程图

凝固型酸奶工艺流程图

凝固型酸奶工艺流程图凝固型酸奶工艺流程图如下所示:原材料准备:1. 牛乳:新鲜牛奶经过杀菌处理后,取得所需量的牛乳。

2. 菌种:选择高活性的酸奶菌作为菌种。

工艺步骤:1. 初加热:将牛乳加热至85-90摄氏度,保持20-30分钟,以杀灭潜在的有害微生物。

2. 冷却:将初加热后的牛乳迅速冷却至40-45摄氏度,以利于接种酸奶菌。

3. 接种:将事先培养好的菌种加入冷却后的牛乳中,均匀搅拌混合。

4. 发酵:将接种好的牛乳菌种混合物装入发酵容器,放置于恒温箱中进行发酵,发酵温度一般为40-45摄氏度,发酵时间为6-8小时。

5. 调整酸度:通过调整发酵时间,控制酸奶的酸度。

通常,发酵时间越长,酸度越高。

6. 均质:经过发酵后的酸奶进行均质处理,以使其口感更加细腻。

7. 添加调味料:经过均质处理的酸奶中可以添加糖、果料、果味香精等调味料,以增加风味。

8. 分装:将调味好的酸奶分装到杯装或瓶装中,并进行密封包装。

9. 冷却:对分装好的酸奶进行冷却处理,使其保持新鲜。

10. 成品检验:对冷却后的酸奶进行质量检验,检测其酸度、微生物指标等是否符合要求。

11. 打码包装:对通过质量检验的酸奶进行码垛、入库等包装处理,以便于储运销售。

12. 储存:将包装好的酸奶存放于冷藏库中,保持在低温环境下保存。

13. 销售:将存放好的酸奶分销到超市、便利店等销售渠道,供消费者购买。

通过以上工艺流程,凝固型酸奶的生产过程完整地展现了出来。

每个步骤都有其特定的作用,能够保证酸奶的质量和口感。

同时,工艺流程中的各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控制,以确保酸奶的营养和卫生安全。

酸奶加工工艺流程

酸奶加工工艺流程

酸奶加工工艺流程酸奶是一种受欢迎的乳制品,它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风味。

酸奶的加工工艺流程对于保证产品质量和口感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酸奶的加工工艺流程。

1. 选择原料。

酸奶的主要原料是牛奶,通常选择新鲜的牛奶作为原料。

牛奶的脂肪含量和蛋白质含量会直接影响酸奶的口感和质地,因此在选择原料时需要根据产品要求进行调整。

2. 杀菌。

在加工酸奶之前,需要对牛奶进行杀菌处理,以确保产品的卫生安全。

常见的杀菌方法包括高温短时杀菌和超高温杀菌,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杀灭牛奶中的有害菌群。

3. 添加菌种。

酸奶的发酵是通过添加乳酸菌来实现的,常用的乳酸菌包括嗜热链球菌、嗜酸乳杆菌等。

在添加菌种之前,需要将菌种进行培养和激活,以确保其活力和数量。

4. 发酵。

将添加了菌种的牛奶放入发酵罐中进行发酵。

发酵的温度和时间会直接影响酸奶的口感和酸度,通常在42-45摄氏度下发酵6-8小时。

5. 加工。

发酵完成后,酸奶需要进行加工处理,包括搅拌、过滤和调味等。

搅拌可以使酸奶的质地更加均匀,过滤可以去除一部分乳清,调味可以根据市场需求添加果味或者坚果等。

6. 包装。

加工完成的酸奶需要进行包装,通常采用塑料杯或者瓶子进行包装。

在包装过程中需要保持卫生,防止二次污染。

7. 贮存。

包装完成的酸奶需要进行贮存,通常在低温下进行贮存,以延长产品的保质期。

在贮存过程中需要避免温度波动和阳光直射。

8. 检验。

对于包装完成的酸奶产品需要进行质量检验,包括外观、口感、酸度、菌落总数等指标的检测。

只有通过检验的产品才能够投放市场。

通过以上的加工工艺流程,我们可以生产出优质的酸奶产品。

在实际生产中,需要严格控制每一个环节,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同时,不断改进工艺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了解酸奶的加工工艺流程有所帮助。

发酵酸奶的生产工艺

发酵酸奶的生产工艺

发酵酸奶的生产工艺发酵酸奶是一种获得发酵酸奶的工艺流程。

下面将对发酵酸奶的生产工艺进行介绍。

发酵酸奶的生产工艺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原料的准备:发酵酸奶的主要原料是牛奶或乳粉。

首先需要将牛奶或乳粉加热至80-85摄氏度,以杀灭潜在的有害菌,并使乳蛋白变性,增加发酵酸奶的稠度。

然后将其迅速冷却至43-46摄氏度,为接种乳酸菌做好发酵条件。

2. 添加发酵剂:将乳酸菌发酵剂加入冷却后的牛奶或乳粉中,一般使用乳酸杆菌或乳酸球菌作为发酵剂。

乳酸杆菌和乳酸球菌是常见的发酵酸奶菌种,它们能迅速发酵乳中的乳糖产生乳酸,从而使乳液酸化。

3. 发酵:将加入发酵剂的牛奶或乳粉容器密封并保持在43-46摄氏度的环境中进行发酵。

一般发酵时间为6到8小时,发酵时间长短会影响酸奶的味道和口感。

发酵过程中,乳酸菌通过分解乳糖产生乳酸,乳酸的生成是酸奶发酵的主要过程。

4. 停止发酵:当酸奶的pH值降低至4.2-4.6时,发酵过程终止。

此时需要将酸奶冷却至低温以阻止菌种继续发酵,并使酸奶保持较长的保质期。

5. 添加调味品:酸奶生产完成后,可以根据需要添加各种调味品来增加口感和风味。

常见的调味品有果粒、果酱、蜂蜜、糖浆等等。

6. 包装和贮存:酸奶经过加热灭菌后,可以进行包装,一般常用的包装形式有塑料杯、塑料瓶、玻璃瓶等等。

包装完成后,酸奶需要在低温下进行贮存,以延长其保质期。

发酵酸奶的生产工艺要求生产环境清洁卫生,避免有害微生物污染。

同时需要控制发酵温度、时间以及添加调味品等参数,以确保产品质量的一致性。

发酵酸奶作为一种健康营养的食品,因其含有丰富的活性乳酸菌,可以帮助调节肠道功能,提高免疫力等,备受消费者青睐。

在生产过程中,注重产品的卫生质量控制和独特口感的塑造,对于保证产品的良好性能和稳定质量至关重要。

饮料型酸奶生产工艺流程

饮料型酸奶生产工艺流程

饮料型酸奶生产工艺流程
一、原料准备
1.选取优质的乳源,盛乳后冷却储存。

2.调配酸奶坯基原材料,如乳脂粉、靓果汁等按标准配比进行混合。

二、酸奶坯基制备
1.将乳源入热,温度控制在约80°,使其部分变性。

2.加入乳酸菌种始发剂,并适度搅拌后封盖贮存,进行发酵加值过程。

3.发酵12-16小时后,酸奶坯基成型,值达到
4.6左右。

三、灭菌与加工
1.采取高温短时间灭菌处理酸奶坯基,灭杀杂菌。

2.酸奶坯基进入加工设备进行包装成型与填充工作。

3.经过自动灭菌封口,进行冷藏加工流转。

四、产品检验与出库
1.按产品标准进行和生化性状检测。

2.同时对微生物质量进行鉴定检测。

3.符合标准产品签发合格证后,安排发货出库。

以上就是饮料型酸奶的生产工艺流程总体过程,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在于原料质量控制和发酵温度时间的微调。

常温酸奶生产工艺

常温酸奶生产工艺

常温酸奶生产工艺常温酸奶是一种通过发酵牛奶而得到的健康食品,其特点是无需冷藏即可保存,在市场上广受消费者喜爱。

下面是常温酸奶的生产工艺流程。

1. 原料准备:首先,需要准备好酸奶生产所需的原料,主要包括新鲜牛奶、乳酸菌原种和添加剂。

牛奶是常温酸奶生产的主要原料,通常选择脂肪含量适中的鲜牛奶,可以是全脂牛奶或者低脂牛奶。

乳酸菌原种是发酵的关键,常用的乳酸菌有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等。

添加剂包括增稠剂、乳化剂、甜味剂和香精等。

2. 原料处理:将新鲜牛奶过热处理,杀灭掉可能存在的有害细菌,同时也有助于乳酸菌的发酵。

通常将牛奶加热到75-85摄氏度,然后迅速冷却至37-42摄氏度,以便加入乳酸菌原种。

3. 发酵:在刚刚冷却到适宜温度的牛奶中加入乳酸菌原种,通常比例为1000公斤牛奶中加入50-100克的乳酸菌原种。

然后将牛奶搅拌均匀,使乳酸菌充分分散在牛奶中。

接下来,将搅拌好的牛奶分装进常温酸奶瓶或包装盒中,盖上盖子。

4. 发酵过程:分装好的牛奶置于发酵室中进行发酵。

发酵室的温度要保持在37-42摄氏度之间,持续发酵8-12小时。

期间,乳酸菌会将牛奶中的乳糖转化为乳酸,使牛奶酸化并形成稠度适宜的酸奶。

5. 加工:发酵完成后,常温酸奶便可以包装上市了。

在包装前,可以根据需要添加增稠剂和调味剂,以达到所需的风味和口感。

同时,还可以对包装进行灭菌处理,以延长酸奶的保质期。

6. 包装:将发酵好的常温酸奶倒入相应的包装容器中,通常为塑料瓶或纸盒。

包装时要注意密封性,确保酸奶不会受到污染或氧化。

7. 检验和存储:对包装好的常温酸奶进行质量检验,包括外观、口感、香味等。

合格的产品进行储存,常温酸奶通常可以在室温下保存3-4个月。

通过以上的生产工艺,常温酸奶就可以生产出来了。

生产工艺中要注意原料的处理和发酵条件的控制,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口感。

常温酸奶具有营养丰富、口感醇厚的特点,是一种理想的健康食品。

酸奶制备工艺流程

酸奶制备工艺流程

酸奶制备工艺流程
1.原料处理
原料乳的处理,一般采用均质处理。

均质是将原料乳中的蛋白质和脂肪等大分子物质,在一定压力下通过物理方法进行分离和压实。

以提高蛋白质和脂肪的溶解度,防止其沉淀析出。

2.灭菌
杀菌是将原料乳在一定压力下进行加热,使温度达到
70~90℃,一般采用巴氏杀菌法。

(巴氏杀菌是用经过消毒的牛奶作为杀菌用的巴氏灭菌奶)。

在牛奶中加入适量的食品添加剂,以抑制细菌的生长。

3.发酵
发酵是将一定数量的菌体接种到牛奶中,在一定温度下进行发酵的过程,一般采用酸奶机或发酵箱进行发酵。

以接种量为6%~8%,在20~23℃下发酵,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发酵。

发酵剂主要是乳酸菌和醋酸菌。

(1)菌种:接种发酵剂,按生产需要和具体情况而定,一般采用牛奶中分离出来的纯种或优良株的新鲜牛奶作菌种;(2)培养基:按生产需要选择各种营养丰富而又易于消化吸收的培养基;(3)培养条件:培养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等。

—— 1 —1 —。

生产酸奶的工艺流程

生产酸奶的工艺流程

生产酸奶的工艺流程第一步,原料准备。

生产酸奶所需的主要原料是牛奶,通常使用全脂牛奶或低脂牛奶。

此外还需要添加一定量的酸奶菌种或活性乳酸菌,这些菌种可以发酵牛奶并产生酸味。

第二步,杀菌与发酵。

牛奶需要经过一个杀菌的过程,目的是去除有害细菌并保持产品的安全性。

常用的方法是高温短时间杀菌(HTST),也就是将牛奶加热到高温(约70°C)并保持一段时间,然后迅速冷却至发酵温度(约42-46°C)。

一旦牛奶达到发酵温度,活性乳酸菌将开始发挥作用,将乳糖转化为乳酸,从而导致酸味。

第三步,添加剂。

为了提高酸奶的风味和口感,通常会添加一些食用胶体、果味或甜味剂等。

这些添加剂通常在发酵之前或发酵过程中加入牛奶中,以确保均匀分布。

第四步,装罐与封盖。

经过发酵的酸奶需要装入容器中,通常是塑料杯或玻璃瓶。

装罐过程需要保持卫生,并确保容器内部和外部表面没有细菌污染。

一旦酸奶装入容器,需要封盖以保持产品的新鲜度,并防止细菌的侵入。

第五步,冷却与贮存。

一旦酸奶装罐并封盖,需要将其放置在冷却设备中冷却。

冷却的目的是延长酸奶的保质期,并确保其口感和风味。

在冷却过程中,酸奶中的乳酸菌会进一步发酵,使酸奶更加酸涩。

冷却完成后,酸奶需要存储在低温环境中,例如冷藏和冷冻设备中,以确保产品的新鲜度和质量。

总之,生产酸奶的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准备、杀菌与发酵、添加剂、装罐与封盖、冷却与贮存。

这些步骤的严格控制和卫生要求对于生产高质量的酸奶至关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酸奶的生产工艺流程:
1.凝固型酸奶生产工艺流程
鲜牛奶→标准化→均质→杀菌→冷却→接种→搅拌→灌装封口→发酵→冷却→后熟
2.搅拌型酸奶生产工艺流程
鲜牛奶→标准化→均质→杀菌→冷却→发酵→搅拌→灌装封口→冷藏后熟→酸乳↑
果料、香精
前者先冷却分装,后培养发酵。

后者先冷却接种发酵,后分装。

凝固型酸乳用于纯酸奶的生产,搅拌型酸乳还可用于果味、果料等花色品种酸奶的生产。

一般凝固型纯酸奶要有良好的组织状态,要防止有裂纹出现,因此要先搅拌,分装,再发酵。

带有果料的酸奶,影响乳酸菌的发酵,不能保持良好的组织状态,固采用先发酵,后搅拌加果料的方式。

:
酸奶生产工艺操作要点
1.配料
2.均质
3.杀菌、冷却
4.乳酸的制备(重点)
5.发酵的操作条件及终点判断(难点)
配料的选择和要求:选择符合质量标准的各种原辅料:牛乳、乳粉、砂糖和稳定剂等。

乳粉、砂糖混合后加50~60℃温水溶解。

琼脂、明胶等稳定剂可与少量糖混合后加水加热溶解充分后添加。

均质的目的是:防止脂肪上浮,使脂肪微粒化,改善口感。

一般采用高压均质机。

均质工艺条件:均质前,应先将混合料预热至50~60℃,均质压力为~.
杀菌目的是什么
①除去原料乳中的氧,降低氧化还原反应,明显促进乳酸菌的生长。

②由于蛋白质的变性,改善了牛乳的硬度与组织。

<
③对防止乳清分离有效。

杀菌及冷却的条件:杀菌条件:90℃、15min。

经杀菌后的混合料冷却到40~45℃备用。

还可以采用高温瞬时杀菌。

操作:135-140℃加热2秒左右。

这样有利于营养成分的保存,减少煮沸气味。

酸奶常用的乳酸菌发酵剂及工艺要求:
①常用菌种: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种(2:1-1:1)。

②发酵剂的制备:母发酵剂-中间发酵剂-工作发酵剂
③工艺条件:接种量%~%,菌种比为2:1~1:1。

对数期接种,主发酵温度为42~45℃,时间为。

-
低产酸力接种量要多,高产酸力接种量要少。

一般低接种量按%~%,高接种量按%以上,最适
为%~%。

主发酵温度采用42~45℃这是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混合后的最适生长温度。

在这里,我们要注意生产中要控制好三个因素:接种量、发酵剂活性、培养温度。

发酵的条件是:灌装后迅速入发酵室,42-43℃,发酵~4h,达凝固状态。

此时,酸度~%,ph低于。

至2~6℃的冷库中存放12h(防止过酸,促进芳香物质产生,增加制品的粘稠度)。

发酵终点的判断条件是:组织状态为凝固状态,没有过多乳清分离现象。

后熟发酵有什么用途:促进芳香物质产生,增加制品的粘稠度。

后熟发酵也要注意组织状态及时间
的控制,防止过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