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蓝藻水华现象

合集下载

蓝藻水华现象

蓝藻水华现象

蓝藻水华现象
蓝藻水华是由蓝藻短时间的爆发性增殖产生的一种现象。

在一些营养丰富的水体中,由于难以消化所以很多鱼类不吃。

有些蓝藻常于夏季大量繁殖,并在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而有恶臭味的浮沫,称为“水华”。

水华的危害主要有:
(1)藻类爆发式的繁殖大量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造成水生群落中鱼、虾、贝类等其他物种死亡,物种趋向单一,水体功能发生退化,导致整个生态系统失衡。

(2)藻类大量生长使水体透明度下降,沉水植物大量死亡,并且藻类死亡后会散发有毒物质及腥臭味,不但影响水体景观还会影响周边的空气质量。

(3)形成水华的藻类可产生大量藻毒素造成水源污染,藻毒素主要包括肝毒素、神经毒素和内毒素,可通过消化道途径进入人体,引起腹泻、神经麻痹和肝损伤,严重者甚至死亡。

水华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水华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水华是淡水中的一种自然生态现象,只是仅由藻类引起的,如蓝藻、绿藻、硅藻等,也就是水的富营养化。

下面给大家分析水华产生的原因,希望能帮到大家。

水华产生的原因水华是淡水中的一种自然生态现象,涉及到的藻类有蓝藻(即蓝细菌)、绿藻、硅藻等。

自然形成的水华现象会很快消失,并不会带来环境影响。

而人为的往水体中排放氮素(主要是铵盐、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和磷素(主要是正磷酸盐和各种形态的磷酸盐),使得淡水富营养化,超出环境容量和自净能力,水华频繁出现,面积逐年扩散,持续时间逐年延长。

中国的太湖、滇池、巢湖、洪泽湖都有水华现象。

水华现象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公害,美国、日本、中国、加拿大、法国、瑞典、挪威、菲律宾、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韩国、香港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水华现象发生都很频繁。

水华的治疗方法(1) 采用物理方法:捞取水体中的丝状藻类和其它漂浮物。

有条件的地方采用循环过滤的方法去除水藻。

(2) 采用化学方法:(经常使用容易引起化学物质积累,造成二次污染;藻类等浮游生物产生耐受性,微生物变异等后果)使用硫酸铜、季铵盐、活性剂、高锰酸钾、聚合氯化铝、硫酸亚铁等化学药剂,对过多的浮游生物、藻类进行杀灭、絮凝、沉降等手段,能够比较迅速改善水质,看到效果。

但是,这些效果只是暂时的、局部的,由于没有从根本上消除降解营养源,原来水体中的底等生物抗污染抗杀灭的能力比较强,一旦这些药剂的浓度减低、反应作用弱化后,这些低等生物又会迅速生长,恢复原样。

更要注意的是,这些化学药剂的经常性、长期性使用,会引起化学物质的积累,引起水体中毒,造成二次污染,要谨慎应用。

(3) 采用复合方法:用含有微生物菌剂的黏土来吸附包裹水体中的藻类,然后用絮凝剂絮凝沉降已经包裹住藻类的黏土,阻断藻类生长的光照条件,达到把藻类从水体中均匀分布的状态中聚集与水体分离的目的,增加水体的透明度。

以上方法能够明显改善水体的感官指标:提高透明度、减少异味和减低臭味;能够降低水体的污染指标:降低DOD、氨氮等。

什么是水华

什么是水华

什么是水华什么是水华?水华(AlgalBlooms)指淡水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的一种自然生态现象,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一种特征,主要由于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中含有大量氮、磷的废污水进入水体后,蓝藻(又叫蓝细菌,包括颤藻、念珠藻、蓝球藻、发菜等)、绿藻、硅藻等大量繁殖后使水体呈现蓝色或绿色的一种现象。

那么水华是如何形成的?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导致水华发生的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水体的富营养化。

当藻类大量生长时,这些藻类常在下风头水面漂浮形成一层蓝绿色或红黄色的水花或薄膜——湖靛。

虽然藻类生长很快,但因水中的营养盐被用尽,它们也很快的死亡。

藻类大量死亡后,在腐败、被分解的过程中,也要消耗水中大量的溶解氧,并会上升至水面而形成一层绿色的黏质物,使水体严重恶臭。

而造成水华现象的出现,主要原因还是水域沿线大量施用化肥、居民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大量排入江河湖泊,致使江河湖泊中氮、磷、钾等含量上升。

湖泊等水体的富营养化依然是我国目前以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重大水环境问题。

研究蓝藻水华的形成机制,对于科学预测湖泊中蓝藻水华的产生,并采取相应措施减少其带来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环境意义[1]。

对水华的形成需要全面认识,营养盐浓度的升高可能仅是蓝藻水华形成、且人们可以加以控制的因素之一;在探索水华成因时,不能仅仅局限于夏季蓝藻水华发生时环境特征的研究与观察,而应该提前关注蓝藻的越冬生理生态特征、春季复苏的生态诱导因子及其阈值以及在复苏后,蓝藻如何在生长过程中形成群体,并逐步成为湖泊水生生态系统中的优势种乃至形成水华的过程。

并需要对蓝藻越冬的生存对策、蓝藻群体的形成的条件、蓝藻在春季复苏的触发条件及其生态阈值、以及蓝藻在与其它藻类种群竞争中取胜的生理生化特征有足够的认识。

提醒您:水华对海洋生态造成巨大的污染,因此一定要及时预防,多了解一些生物灾害知识与自然灾害知识等相关的水华知识帮助自己。

蓝藻水华产生原因、危害及防控措施

蓝藻水华产生原因、危害及防控措施

2021年第10期广东化工第48卷总第444期ꞏ151ꞏ蓝藻水华产生原因、危害及防控措施王端明*,陈昌文(汕尾职业技术学院海洋工程系,广东汕尾516600)[摘要]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导致蓝藻水华爆发的次数越来越多,降低了水资源利用的效能,并产生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经济损失,蓝藻水华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综述了蓝藻水华形成原因,蓝藻对生产、生态和生活的危害,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出几种行之有效的蓝藻水华防控技术,以期为蓝藻水华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蓝藻水华;成因;危害;防控[中图分类号]TQ[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1865(2021)10-0151-03Summary of the Causes,Harms an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ofCyanobacteria BloomWang Duanming*,Chen Changwen(Department of Marine Engineering,Shanwei Polytechnic,Shanwei516600,China) Abstract:The problem of eutrophication in water bodie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which leads to more and more cyanobacteria blooms,reduces the efficiency of water resources utilization,and causes serious ecological damage and economic loss.Therefore,cyanobacteria blooms are an urgent problem to be solved.In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causes of cyanobacteria blooms and the harm of cyanobacteria blooms to production,ecology and life were reviewed.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research status at home and abroad,several effective control technologies of cyanobacteria blooms were summarized,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yanobacteria blooms.Keywords:cyanobacteria bloom;cause;harm;prevention and control蓝藻是一种含氧的光合作用细菌,天然存在于淡水、咸淡水、海水和陆生环境中。

河流蓝藻水华现象诱因及其治理措施分析

河流蓝藻水华现象诱因及其治理措施分析

河流蓝藻水华现象诱因及其治理措施分析摘要:蓝藻水华在淡水河流中较为常见,一旦大面积形成,必然会对河流造成直接影响,打破水生态平衡,还可能威胁到周围居民的健康状况,因此,河流蓝藻水华现象逐渐变成有关部门开展环境治理工作的重要部分。

为了在环境治理工作中予以帮助,本文以河流蓝藻水华现象为核心,先行介绍河流蓝藻水华的概念与危害,继而分析河流蓝藻水华现象的诱发原因,并指明合理治理蓝藻水华现象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河流蓝藻水华现象;诱发原因;治理措施近年来,中国的部分河流开始频繁出现蓝藻水华现象, 尤其是水库,更容易出现蓝藻的生长,只要在气象、物理以及水质等适宜条件下,蓝藻便会处于爆发式生长。

蓝藻水华降低了水中的含氧量,蓝藻产生的溶解微囊藻毒素可直接侵害水生动物和人类,导致水体进一步污染。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现象,相关部门需要进一步了解蓝藻水华产生的原因,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以控制。

一、河流蓝藻水华现象的综合概述1.概念蓝藻是一种蓝色或者黄绿色的浮游藻类,属于一种单细胞大型淡水浮游植物, 也是大自然在36亿年前就开始孕育,地球最初形成的植物之一。

由于蓝藻也属于一种自养类型的生物,所以其具备较高的适应性能,能承受各种各样的温度、冷冻、缺氧、干燥,和不同级别的盐度、强烈的紫外线辐射,即便在极寒或酷热之地,蓝藻依然能够自由生长,如:高维度海岸线、荒无人烟的山峰、温泉、冰泉、沙漠以及深海等等,这些地点的最高温度可达85℃,最低可达零下62℃,由此可知,蓝藻属于一种生命力极其顽强的生物,所以当河流之中出现大面积蓝藻后,必然会引发水华现象[1]。

2.危害(1)在一些属于钙质高和营养丰富的大型鱼类养殖水体中,有些层状绿色淡水蓝藻常于夏季大量成群聚集洄游繁殖, 在这些蓝藻的顶部沉积一层薄薄的浅蓝或浅绿色、恶臭的分层绿色淡水泡沫,称为水华,大规模绿色淡水蓝藻常常成群聚集爆发,被人们称之为"绿潮"。

绿潮期脱水会直接引起鱼类水域内的水质异常或者恶化, 在严重的情况下,脱水可能是由于水中大量的天然氧气耗尽,导致各种大型鱼类的幼鱼大量死亡。

气候变化对蓝藻水华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蓝藻水华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蓝藻水华的影响随着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各种生态系统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其中包括河流、湖泊和海洋。

蓝藻水华是一种常见的环境问题,它对水生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了相当大的威胁。

本文将探讨气候变化如何影响蓝藻水华的发生和发展。

首先,气候变化导致了水温的升高,这是蓝藻水华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蓝藻是一种蓝绿色藻类,它们在较高温度下生长迅速。

而在温暖的气候条件下,水体中的温度上升会刺激蓝藻的繁殖。

由于水温升高,蓝藻的生长周期缩短,从而导致其数量迅速增加,形成水华现象。

水华不仅破坏了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还造成了毒素的释放,危害了生态链上的其他生物。

其次,气候变化也导致了水域富营养化的加剧,为蓝藻水华的发生提供了理想的环境。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冰川融化加快,大量的营养物质被冲入水体中。

这些营养物质包括氮、磷等化学元素,它们是蓝藻生长所必需的。

蓝藻在富营养化的水体中具有竞争优势,可以迅速繁殖,形成水华。

而水华不仅浑浊了水质,还对水中其他生物造成了威胁,导致水生生态系统的进一步破坏。

另外,气候变化还会影响水体中的氧气含量,从而加剧蓝藻水华的发展。

气候变化导致了降雨量和湿度的增加,这会使得水体中溶解氧的浓度降低。

蓝藻在低氧条件下能够快速繁殖,而其他水生生物则难以适应这种环境。

当水体氧气含量降低到一定程度时,蓝藻水华就会迅速扩大,并对其他水生生物造成威胁,甚至导致生态系统的崩溃。

此外,气候变化对降雨分布和水体流动性也有一定影响,这会进一步促进蓝藻水华的发生。

降雨分布的不均匀会导致某些地区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加剧,为蓝藻生长提供了更适宜的条件。

同时,水体流动性的改变也会使得蓝藻在水中的分布更加广泛。

这样一来,蓝藻就能更为迅速地进入其他水域,形成新的水华。

这种扩散和传播加速了蓝藻水华的发展,对生态系统造成了进一步破坏。

综上所述,气候变化对蓝藻水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它导致水温升高、水域富营养化加剧、氧气含量降低以及降雨分布和水体流动性的改变,这一系列因素共同促进了蓝藻水华的发生和发展。

蓝藻水华暴发机制

蓝藻水华暴发机制

教师:斌学院: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专业:环境工程小组成员:罗华瑞贾如雪孟秋怡汀阚世豪梁丽媛溆东立钟凯文中国﹒大学城环学院二〇一七年六月摘要:本文旨在介绍以太湖为例的蓝藻水华的爆发机制及控制对策。

文章简述了蓝藻的构成及对蓝藻水华的定义;从外两个方面深入探讨引起蓝藻爆发的原因;详述了如何以控污截源、生态修复、流域管理等手段控制蓝藻水华的持续爆发;并概括了蓝藻水华对当地水生态系统带来的危害及如何有效利用蓝藻水华。

关键词:太湖,蓝藻水华,爆发机制,控制对策Abstract:This paper aims to introduce the cyanobacteria outbreak mechanism and control countermeasures of Tai Lake, for example. This paper briefly describes the position of the cyanobacteria, as well as the definition of cyanobacteria and water bloom. Then, detailedly discusses the causes of cyanobacteria outbreak mechanism from the inside and outside; detailing the methods to utilize the measures of control pollution and stop the sourc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s well as river basin management to control the cyanobacteria outbreak; moreover, summarizing the harm for the local aquatic ecosystems due to cyanobacteria and water bloom, as well as the methods to effectively utilize cyanobacteria and water bloom.Keywords: Tai Lake, cyanobacteria and water bloom, outbreak mechanism, control countermeasures.1.蓝藻1.1基本特征1)细胞壁由纤维素(层)和果胶质(外层)组成,细胞外有的具胶被或胶鞘。

水体富营养化

水体富营养化
水体富营养化:
赤潮、蓝藻、水华 现象
• 赤潮",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一种异常现象。 它是由海藻家族中的赤潮藻在特定环境条件下 爆发性地增殖造成的。根据引发赤潮的生物种 类和数量的不同,海水有时也呈现黄、绿、褐 色等不同颜色。 • 在海水流速缓慢或停滞的内湾,较封闭海湾 , 均可成为赤潮形成的条件。人为因素中,含氮、 磷、COD的废水、生活污水、高密度养殖区、 农田化肥、农药随径流入海,大气中NOx溶解、 微生物分解等,也均可形成赤潮。
• 水体富营养化 • 成因:1. 化肥流失。化肥是很多富营养化区域
• •
• •
的主要养分来源,例如在密西西比河流域,67% 的氮流入水体,随之流入墨西哥湾,波罗的海和 太湖中超过50%的氮也来自化肥的流失。 2.生活污水。包括人类的生活废水和含磷洗涤剂。 3.畜禽养殖。畜禽的粪便含有大量营养废物如氮 和磷。 4.工业污染。包括化肥厂和废水。 5.燃烧矿物燃料。在波罗的海中约30%的氮,在 密西西比河潮、蓝藻、水华 危害
影响水质,影响水中植物的光合作用,使水 中溶解氧减少,水生生物也会因氧气不足而 死亡,从而 造成鱼类大量死亡。

深度剖析蓝藻爆发原因与解决办法

深度剖析蓝藻爆发原因与解决办法

关于蓝藻水华(1)爆发蓝藻是池塘养殖的噩梦,每年因蓝藻爆发导致的损失是难以估量的。

可以说,藻类控制的第一关键是如何避免蓝藻爆发。

其实,一般养殖人员所说的蓝藻爆发在学术上应称为“蓝藻水华”,其关键问题是“水华”。

水华(Algae Bloom),是指淡水水体中藻类短期内大量繁殖、老化、大量积累于水面的一种自然生态现象。

池塘水华的出现表明藻类生态系统失衡、水体富营养化、自净能力降低或丧失、池塘生态系统恶化甚至崩溃。

蓝藻是最原始、最古老的藻类,据考证,大约在34亿年前就已经在地球上出现,蓝藻能进行光合自养。

近代研究发现蓝藻没有细胞核、色素体、线粒体及内质网,且其细胞壁的主要组成也是粘缩肽,这些都与细菌相似,被归入原核生物,称为蓝细菌。

蓝藻本身没有多少危害,就怕蓝藻老化形成水华。

蓝藻形成水华时,蓝藻已经处于濒死状态,一方面将严重抑制浮游植物利用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另一方面也阻隔空气中的氧进入水体,导致水体中溶解氧严重不足。

长时间出现缺氧或亚缺氧状态,会使水体持续恶化,进一步破坏水质,水生生物窒息而亡,造成生态失衡。

而最为严重的问题是,某些有毒蓝藻死亡释放大量的藻毒素,使养殖动物暴发病害或中毒死亡!养殖户需要明白的一点是,蓝藻水华的出现是水质恶化的结果,不是水质恶化的原因!当然,蓝藻的暴发也加速了池塘生态系统的恶化,尤其是老化、死亡的蓝藻释放的藻毒素对所有养殖动物都有剧毒。

因此,应该从源头上防止蓝藻水华的出现(不要让水质恶化),而不是纠缠于蓝藻水华用什么药物能处理(没有一种药物能处理恶化的水质)。

一旦出现蓝藻水华,不是杀了蓝藻就完事,而是必须重建池塘生态系统。

虽然目前蓝藻水华大多归咎于水体的氮、磷和有机污染,但在池塘养殖过程中蓝藻水华的出现也不尽是富营养化所造成的。

有些水质属性本身就更容易生长蓝藻,但只要蓝藻不老化,不形成水华,不产生藻毒素,池塘中蓝藻数量的多少并没有任何问题。

想控制好蓝藻,避免老化和形成水华,必须了解蓝藻的特性。

产生蓝藻及其蓝藻水华的机理(内因、外因、原因、条件)

产生蓝藻及其蓝藻水华的机理(内因、外因、原因、条件)

产生蓝藻及其蓝藻水华的机理(内因、外因、原因、条件)蓝藻是藻类生物,又叫蓝(绿)藻。

大多数蓝藻的细胞壁外面有胶质衣,因此又叫枯藻。

在所有藻类生物中,蓝藻是最简单、最原始的一种。

蓝藻水华是由蓝藻短时间的爆发性增殖产生的一种现象。

水体中蓝藻水华一般是多个因子综合影响的结果,其发生机制和过程在科学界尚未弄清楚,因此现在还无法做到准确预测蓝藻水华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但水华作为蓝藻种群数量超常规积累的现象,其发展发生也有一定规律可循。

水华的发生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水华发生的外因是影响蓝藻种群数量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因子,内因则是蓝藻的生物学特性。

一、蓝藻水华发生的内因内因是其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生理生态特征。

蓝藻是原核生物,地球上最古老的光合放氧生物,形成于35亿年前,也是大气臭氧层形成的主要贡献者,对环境有很强的适应性。

蓝藻特殊的生理生态特征,适合在高温环境和强光环境下生长,代谢水平极低;主要捕光天线为藻胆蛋白,能更有效的利用光能。

形成水华的蓝藻多数具有伪空泡,这有助于其在水体中的垂直移动,特别是分层水体。

这种伪空泡是有许多内空的蛋白膜小体构成,形成了气体载体从而具有悬浮能力,通过光合作用调节蛋白膜小体中的蛋白含量,从而调节其悬浮能力。

二、蓝藻水华发生的外因外因与水体的性质有关,可以是物理、化学和生物方面的。

水体富营养化是水体中生物对营养盐浓度升高的响应,而水华则是富营养化过程最为明显的表征。

因此,蓝藻生长所需的营养盐浓度是蓝藻水华发生的最重要的化学因素。

当水体中总磷(TP)浓度超过100微克/升,发生水华可能难以避免;总磷浓度低于50微克/升时,水华发生的概率大为降低;总磷浓度低于30微克/升时,发生蓝藻水华的概率就很小。

氮磷是淡水藻类生长的主要营养元素,当水体中磷质量浓度较高时,氮的质量浓度就相对较低,这时由于多数丝状蓝藻具有固氮能力,因此容易形成丝状蓝藻水华。

蓝藻具有的伪空泡有助于藻类上浮,占据光照条件较好的空间位置,对其他藻类形成竞争光的优势。

蓝藻水华形成的机制分析及控制对策研究

蓝藻水华形成的机制分析及控制对策研究

蓝藻水华形成的机制分析及控制对策研究近年来,蓝藻水华成为了水体污染治理的一个热点问题。

蓝藻水华不仅对水体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而且对人类的健康也存在潜在风险。

因此,对蓝藻水华形成的机制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关的控制对策,显得尤为重要。

一、蓝藻水华的形成机制蓝藻水华的形成与水体中的营养物质浓度密切相关。

一些研究表明,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元素含量过高,会促进蓝藻的生长繁殖,从而形成水华。

此外,夏季高温天气,水温升高,也会促进蓝藻的生长繁殖。

此外,流域面积的变化也会影响水华的形成,流域面积大的水域,往往更容易出现蓝藻水华。

二、蓝藻水华的危害蓝藻水华的形成不仅会使水体变得浑浊不清,而且还会释放出大量的有毒物质,如蓝藻毒素等。

这些物质会对水生生物造成严重的危害。

同时,人们如果长期饮用含有蓝藻毒素的水,也会引发一系列的健康问题,如胃肠炎、脑水肿等。

因此,对蓝藻水华的治理迫在眉睫。

三、对蓝藻水华的治理方法对蓝藻水华的治理方法,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控制蓝藻水华的形成。

这需要从源头上控制水体中的营养物质的输入,减少流域中的污染源,降低水体营养盐的浓度,从而减少蓝藻的生长繁殖。

其次,对于已经形成的蓝藻水华,可以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种方式进行治理。

物理治理:物理治理主要是利用人工或机械等方式将蓝藻水华集中,然后再进行吸收、过滤等方式进行处理。

不过,物理治理方法的效果并不太理想,容易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

化学治理:化学治理主要是通过投放化学药剂来抑制蓝藻的生长繁殖。

不过,这种方法的副作用比较大,会对水体中的其他生物造成严重的危害。

生物治理:生物治理主要是利用一些对蓝藻具有天然或人工抑制作用的微生物、植物等进行治理。

这种方法比较符合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效果也比较好。

综上所述,蓝藻水华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都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对其治理迫在眉睫。

在治理蓝藻水华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采取多种方法进行治理,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国内蓝藻水华的成因和防治策略

国内蓝藻水华的成因和防治策略

蓝藻水华防 治应该遵循 以防为主, 防治结合 的理念。
参考文献
孔繁翔, 高光. 大型浅水富营养化湖泊中蓝藻水华形成机理的思 考[J]. 生态学报, 2005, 25(3):589-595. 马健荣, 邓建明, 秦伯强,等. 湖泊蓝藻水华发生机理研究进展[J]. 生态学报, 2013, 33(10):3020-3030. 孔繁翔, 马荣华, 高俊峰,等. 太湖蓝藻水华的预防、预测和预警 的理论与实践[J]. 湖泊科学, 2009, 21(3):314-328. 裴毅, 黄维, 陈飞勇,等. 蓝藻处理机的设计及除藻效果试验[J]. 农 业工程学报, 2009, 25(4):130-134.
3微量元素 实验证明蓝藻比真核微藻需要更多的微量元素。
当铁的浓度在0.1—1.0mg/L时,藻类开始从绿藻向蓝藻演替;铁是 固氮酶的组成要素之一,因此是固氮蓝藻的基本元素。
成因——环境因子(外因)
4水温
Robats和Zohary认为蓝藻水华的发生主要是由水温升高引发的。
5水文条件 6气象条件
随着温度的升高,藻类群落结构也发生了变化,蓝藻在19.5℃ 以后占优势。
感谢观看
by 阳敏 2015级海洋资源与环境
污染。 (外因)控制营养盐 ✓ 首先必须控源减排,修复受损的生态系统,对流域进行综
合调控,减少人类活动对湖泊生态系统的干扰和破坏。
物理方法除藻 ✓ 传统打捞方法 ✓ 一种新型除藻机械——利用压力破坏蓝藻细胞内伪空泡
资源化利用蓝藻 ✓ 使蓝藻成为经济藻类,如利用蓝藻的高生物量生产生物柴

综合运用多种监测预警技术
总氮和总磷分别超过0.5 mg/L和0.02 mg/L,就可能暴发水华。
2总氮总磷比 水体中总氮总磷比N:P也会显著影响着浮游植物的种群组成。

水库蓝藻“水华”的暴发成因及防治措施

水库蓝藻“水华”的暴发成因及防治措施

水库蓝藻“水华”的暴发成因及防治措施作者:刘佳汤瑜来源:《名城绘》2020年第09期摘要:水华是指淡水水体中的藻类、浮游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灾害性的生态现象。

随着近年来水体的富营养化现象越来越严重,越来越多的水体发生水华。

本文主要对诱发水库暴发蓝藻水华的成因和控制蓝藻水华大量暴发的措施进行了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库蓝藻;水华;防治经济的突飞猛进伴随着污染物的大量排放,水体富营养化程度不断增加,使得人们的生存环境空间经受着强烈的考验。

而当今污染体现最为严重的是淡水湖库中的“绿潮”和海水中的“赤潮”,而绿潮即所谓的蓝藻死亡时会释放微囊藻毒素,对生态环境和人的生产生活构成了极大的危害,严重威胁人类饮用水安全,已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1暴发蓝藻水华后的危害蓝藻大量繁殖常见于夏天,当蓝藻暴发时,其快速生长、死亡后会在水体表面或水体中聚集形成一层蓝绿色悬浮物,即称为“水华”,也有人称为“绿潮”。

污染水源,导致水质恶化,对鱼类等水生动物以及人、畜均有较大危害,严重时会造成鱼类的死亡,这主要是因为大量死亡的蓝藻尸体分解时消耗氧气,造成鱼类窒息死亡。

更为严重的是蓝藻中含有大量微囊藻毒素,对动物的肝脏等器官会造成严重损害,是肝癌的主要诱因,2诱发水库暴发蓝藻水华的成因2.1 外部成因随着夏季的来临,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十堰市以晴朗、无风的天气为主,另外夏季季节性水库水位下降,水库尾区河道狭窄,水体交换不畅,局部水域的水体流动性差,水库水流速度<0.5m/s,易于藻类的聚集。

加之气温升高、光照充足,促进藻类大量繁殖,易发生水华。

2.2水体中的氮、磷(N、P)比例失调,易暴发蓝藻N、P比例在水体中达到7∶1是浮游植物正常营养盐的需求比例。

一般暴发蓝藻水华的水体N∶P达到10∶1乃至20∶1。

在蓝藻大量生成时,此时增加水中P的含量,蓝藻就会进一步疯长。

调整N∶P的比例,只有在蓝藻未大量生成之前,调整P的含量可以预防蓝藻的大量生成。

蓝藻水华污水处理的挑战与应对

蓝藻水华污水处理的挑战与应对

开展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
建立技术创新激励机制,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提高技术水平和
03
核心竞争力。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倡导绿色发展理念
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 蓝藻水华污水危害的认识,增强
环保意识。
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鼓励企 业和个人减少污染物排放,从源
头上预防蓝藻水华的发生。
建立环保公益组织,推动社会各 界参与蓝藻水华防治工作,形成
02
蓝藻水华污水处理面临的挑 战
污水处理技术的局限性
01
02
03
技术更新滞后
当前污水处理技术难以满 足日益复杂的蓝藻水华处 理需求,技术更新速度滞 后。
处理效率低下
现有技术对蓝藻水华的去 除效率较低,无法有效解 决水体富营养化问题。
技术适用性不足
不同地区、不同水质条件 下的蓝藻水华需要不同的 处理技术,现有技术适用 性有限。
设施分布不均
设施分布不均衡,部分地区存在设施过于集中, 而其他地区则缺乏设施的现象。
设施维护不善
部分地区设施老化、维护不善,无法满足蓝藻水 华处理的需求。
污水处理过程中的环境风险
生态影响
污水处理过程中可能对周边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如破坏水生生物栖息地、影响水质等。
异味污染
处理过程中可能产生异味,对周边居民生活造成影响 。
美国的“清洁水法案”
美国政府通过实施“清洁水法案”, 加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的投入 ,同时强化排放标准的执行和监管, 取得了显著成效。
国际经验的借监管力度,确保达标排放,同时加
强蓝藻水华监测和预警体系建设。
推进技术进步
02
鼓励研发新型污水处理技术和蓝藻水华防治技术,提高处理效

藻华 基准-概念解析以及定义

藻华 基准-概念解析以及定义

藻华基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藻华,也称为水华,是指在水体中大量繁殖并聚集的藻类现象。

藻华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现象,可出现在淡水或海洋中,也可以发生在人工水体中,如湖泊、河流、水库等。

藻华现象一般在春夏季节较为常见,尤其是在水体富营养化的情况下。

藻华的特征是,水体中藻类数量迅速增加,导致水体变得浑浊且颜色改变,常常呈现绿色、蓝绿色或红色等。

藻华能够严重破坏水体生态平衡,影响水生物的生存和繁殖,进而对整个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

藻华的形成原因多种多样,但最主要的原因是水体中的营养物质过多,特别是氮、磷等营养物质。

这些营养物质来源于农业、工业以及城市排污等活动,进入水体后促进了藻类的生长繁殖,形成了藻华现象。

藻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藻华使水体变得浑浊,阻碍了光线的透过,直接影响水中植物的光合作用。

其次,藻华会导致溶解氧的减少,对水生生物造成窒息和死亡的风险。

此外,一些藻类还能产生毒素,对水生生物和人类的健康构成威胁。

因此,藻华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合理的藻华管理措施,可以有效减少藻华的发生和发展,维护水体的生态平衡。

当前,一些常用的藻华管理方法包括物理手段、生物控制、化学措施等。

此外,提高水体水质、控制污染源也是预防藻华的重要途径。

未来,对藻华管理的展望是进一步研究藻华的形成机理和生态效应,发展更加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

同时,加强对水体污染以及农业、工业等活动的监控和管理,减少营养物质进入水体,为藻华的防治提供更为可行的解决方案。

只有通过持续的努力和合作,我们才能保护水体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指文章的整体组织框架和分章节的安排。

一个良好的文章结构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并使文章逻辑清晰、严密。

本文的文章结构如下:1. 引言1.1 概述- 在这一部分,将对藻华及其管理的重要性进行简要介绍,并概括性地阐述藻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华现象

水华现象

水华“水华”(water blooms)是淡水中的一种自然生态现象,只是仅由藻类引起的,如蓝藻(严格意义上应称为蓝细菌)、绿藻、硅藻等,也就是水的富营养化。

“水华”发生时,水一股呈蓝色或绿色。

这种在自然界就有的“水华”现象,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就有记载。

在自然界中它们很快消失,并没有给水产动物和人类带来危害。

水华可以说是湖泊地区的“赤潮”现象。

淡水中富营养化后,“水华”频繁出现,面积逐年扩散,持续时间逐年延长。

太湖、滇池、巢湖、洪泽湖都有“水华”,就连流动的河流,如长江最大支流——汉江下游汉口江段中也出现“水华”。

淡水中“水华”造成的最大危害是:饮用水源受到威胁,藻毒素通过食物链影响人类的健康,蓝藻“水华”的次生代谢产物MCRST能损害肝脏,具有促癌效应,直接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存。

此外,自来水厂的过滤装置被藻类“水华”填塞,漂浮在水面上的“水华”影响景观,并有难闻的臭味。

当藻类大量生长时,这些藻类能释放出毒素——湖靛,对鱼类有毒杀作用。

藻类大量死亡后,在腐败、被分解的过程中,也要消耗水中大量的溶解氧,使水体严重恶臭。

而造成水华现象的出现,主要原因还是水域沿线大量施用化肥、居民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大量排入江河湖泊,致使江河湖泊中氮、磷、钾等含量上升。

湖泊富营养化依然是我国目前以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重大水环境问题.研究蓝藻水华的形成机制,对于科学预测湖泊中蓝藻水华的产生,并采取相应措施减少其带来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环境意义.为探索富营养化湖泊中蓝藻水华形成机理,综述了目前对我国大型浅水湖泊蓝藻水华成因研究现状和对水华形成机理的一般认识.分析了导致蓝藻水华形成的化学、物理和生物等主要环境因素,论述了蓝藻,尤其是微囊藻成为水华优势种的可能原因.认为对水华的形成需要全面认识,营养盐浓度的升高可能仅是蓝藻水华形成、且人们可以加以控制的因素之一;在探索水华成因时,不能仅仅局限于夏季蓝藻水华发生时环境特征的研究与观察,而应该提前关注蓝藻的越冬生理生态特征、春季复苏的生态诱导因子及其阈值以及在复苏后,蓝藻如何在生长过程中形成群体,并逐步成为湖泊水生生态系统中的优势种乃至形成水华的过程.并需要对蓝藻越冬的生存对策、蓝藻群体的形成的条件、蓝藻在春季复苏的触发条件及其生态阈值、以及蓝藻在与其它藻类种群竞争中取胜的生理生化特征有足够的认识.蓝藻水华的"暴发"是表观现象,其前提还是藻类一定的生物量,且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根据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和野外对水华形成过程的原位观测,提出了蓝藻水华成因的四阶段理论假设.即在四季分明、扰动剧烈的长江中下游大型浅水湖泊中,蓝藻的生长与水华的形成可以分为休眠、复苏、生物量增加(生长)、上浮及聚集等4个阶段,每个阶段中蓝藻的生理特性及主导环境影响因子有所不同.在冬季,水华蓝藻的休眠主要受低温及黑暗环境所影响;春节的复苏过程主要受湖泊沉积表面的温度和溶解氧控制,而光合作用和细胞分裂所需要的物质与能量则决定了水华蓝藻在春季和夏季的生长状况,一旦有合适的气象与水文条件,已经在水体中积累的大量水华蓝藻群体将上浮到水体表面积聚,形成可见的水华.研究蓝藻水华的形成机理必须寻找导致水华形成的各主要生理阶段的触发因子或特异性因子,针对不同阶段蓝藻的生理特性,进行深入研究.只有这样才有可能逐步弄清蓝藻水华的形成机制,并对其发生的每一进程进行预测,寻求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

水体蓝藻水华的成因及控制措施

水体蓝藻水华的成因及控制措施

水体蓝藻水华的成因及控制措施近年来,水体富营养化现象日趋严重。

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藻类异常增殖形成水华,使水体腥臭难闻,溶解氧减少,大量鱼类死亡,严重影响了水体的功能,改变了水生态环境,危害到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影响国家、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的许多水体已受到富营养化的严重威胁,且水华的影响范围和程度有加重的趋势。

因此,认识藻类水华的形成原因,并寻求有效的防治措施刻不容缓。

1.蓝藻水华的成因(1) 营养物质与藻类水华丹麦著名生态学家Jorgensen 指出浮游藻类的生长是富营养化的关键过程,着重研究氮、磷负荷与浮游藻类生产力的相互作用和关系。

总磷、总氮等营养盐相对充足,能给水生生物( 主要是藻类) 大量繁殖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导致浮游藻类( 或大型水生植物) 爆发性增殖。

通常认为总氮的浓度超过0.2 mg /L,总磷的浓度超过0.02 mg /L 是湖泊、水库富营养化的发生浓度.美国EPA 建议总磷浓度0.05 mg /L,正磷酸盐浓度0.025 mg /L 是湖泊和水库磷浓度的上限。

天然水体中的藻类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本身的原生质,临界的氮磷比按重量计为7:1,当氮、磷比小于7∶1 时,氮将限制藻类的增长,否则,磷则可认为是藻类增长的限制因素。

(2) 气象因素在营养物质充分的条件下,光照强烈、水流缓慢、适合的水温最适宜藻类生长,其产生的污染有较强的空间差异性。

(3) 水生食物链失衡从本质上来说,水体藻类暴发是水中营养物质过剩导致生物物种失衡的过程,是一个环境改变而导致的生物过程,要更多地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考虑。

自然水域中存在水生食物链,各能量层次的生物通过捕食关系而紧密联系,相互间的影响也更大。

如果食浮游生物的鱼类数量减少或能力降低,将使水藻生长量超过消耗量,平衡被打破,发生富营养化。

该理论说明营养负荷的增加不是导致营养化的唯一原因。

因此,可以说水生食物链的结构失衡,是水体局部反复暴发蓝藻水华的关键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蓝藻水华现象
现在已知蓝藻约2000种,中国已有记录的约900种。

分布十分广泛,遍及世界各地,但大多数淡水产,少数海产;有些蓝藻可生活在60一85℃的温泉中;有些种类和菌、苔藓、蕨类和裸子植物共生;有些还可穿入钙质岩石或介壳中或土壤深层中,水面发生变色的情况甚多,厄水(海水变绿褐色)、苦潮(按即水华现象,海水变赤色)、青潮(海水变蓝色)及淡水中的水花,都是同样性质的现象。

随着现代化工、农业生产的迅猛发展,沿海地区人口的增多,大量工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海洋,其中相当一部分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海洋,导致近海、港湾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

同时,由于沿海开发程度的增高和海水养殖业的扩大,也带来了海洋生态环境和养殖业自身污染问题;海运业的发展导致外来有害水华现象种类的引入;全球气候的变化也导致了水华现象的频繁发生。

蓝藻水华现象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蓝藻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

水华现象是一个历史沿用名,它并不一定都是红色,实际上是许多水华现象的统称。

水华现象发生的原因、种类、和数量的不同,水体会呈现不同的颜色,有红颜色或砖红颜色、绿色、黄色、棕色等。

值得指出的是,某些水
华现象生物(如膝沟藻、裸甲藻、梨甲藻等)引起水华现象有时并不引起海水呈现任何特别的颜色。

通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