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景德镇的瓷器》
31《景德镇的瓷器》
江西景德镇盛产瓷器,向 有“瓷都”之称。远在1300 年前的唐代,生产的瓷器已有 假玉器之称。景德镇瓷器品种 齐全,造型优美,装饰丰富, 风格独特。瓷质“白如玉、明 如镜、薄如纸,声如磬”。
第一课时
cí 陶瓷
lí láng n 琳 琅满目 tāi 薄胎
纷的彩虹色釉和似鸡血初凝的祭红、豇豆
红、凤衣彩、紫玫瑰色、茶叶末色,以及
被称之为“色中之王”的“三阳开泰”。
青花瓷
青花瓷创烧于元代,是以色料在胚胎 上描 绘纹样,施釉后经高温烧成。青料溶 于胎釉之间,发色青翠,虽色相单一 ,但感觉丰富。青花瓷经久耐用,瓷 不碎,色不褪。
青花
典 雅 素 净 的 青 花
彩虹色釉
祭红
豇豆红
豇 豆 红
紫玫瑰色
Hale Waihona Puke 茶叶末色瓷它乌黑闪亮的釉面上呈现出三处扁圆形的红 釉,红釉四周呈现出黄、青、绿各色光泽,恰似
三颗太阳喷薄而出,美丽极了。
这句话细致地描写了“三阳开泰”的色彩。 一 个“喷薄而出”把“三阳开泰”色彩静态的美写 得活 了起来,从中可以体会语言的精妙。
三阳开泰
一应俱全:应该有的都齐备了。 明净剔透:形容器物精致、光亮透 明。 瓷质细腻:质地细腻光滑。 小巧玲珑:形容东西小而精致。 优雅:优美而高雅。
听课文朗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思考: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全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可以分为几 部分?各部分主要写了什么?
薄 胎 瓷
薄胎瓷
薄 胎 瓷
作业布置
1. 摘抄你喜欢的四字词语。
2. 小练笔:学习本课结构,选一种自己喜欢的 物品,写一篇简单的小说明文。
六年级语文上册景德镇的瓷器教案
教案:六年级语文上册《景德镇的瓷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了解景德镇的瓷器的历史、特点和制作工艺。
(3)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引导学生了解瓷器的造型、色彩和纹饰。
(2)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让学生认识景德镇瓷器的独特之处。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2)培养学生对美术欣赏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 课文朗读与理解。
2. 景德镇瓷器的历史、特点和制作工艺。
3. 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专业术语和难懂句子。
2. 景德镇瓷器制作工艺的具体过程。
3. 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景德镇瓷器的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
3. 生字词卡片。
4. 课堂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景德镇的瓷器图片,引导学生关注。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瓷器的了解和印象。
(3)简介景德镇瓷器的历史地位和特点。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验课文中的人物情感。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
(3)学生进行生字词练习,巩固记忆。
4. 理解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瓷器造型、色彩、纹饰等描述。
(2)学生分析景德镇瓷器与其他地区瓷器的区别。
(3)学生分享自己对瓷器的欣赏感受。
5. 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谈收获,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六、课堂拓展1. 展示更多景德镇瓷器的图片和实物,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瓷器的造型、色彩和纹饰。
2. 邀请瓷器制作师傅或专家进行课堂讲座,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瓷器制作的过程和技术。
六年级上册语文《景德镇的瓷器》
第 三 章
拓展练习
摘抄你喜欢的四字词语
写一篇简单的小说明文 熟读文章3篇
第 四 章
课堂延伸
江西景德镇盛产瓷器,向 有“瓷都”之称。远在1300 年前的唐代,生产的瓷器已 有假玉器之称。景德镇瓷器 品种齐全,造型优美,装饰 丰富,风格独特。瓷质“白 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 如磬”。
粉彩瓷
早在清朝康熙后期,景德镇 的粉彩瓷就已问世,雍正时 相当精致,乾隆年间达到很 高的艺术水平。“珠山八友” 留下很多粉彩画的瓷器珍品, 其领袖人物王琦,将一般的 绘瓷方法应用于绘瓷板人物 像,画持精深,画风新颖, 被人们称为“神技”。新中 国成立后,粉彩瓷更有长足 的发展,许多具有健康、清 新、大方特色的新作琳琅满 目。艺术瓷厂生产“福寿牌” 粉彩瓷获国家金奖。
细读第二部分(第2~5 段),这部分从哪些方 面介绍了景德镇瓷器? 是通过哪段联系起来的?
找出描写景 德镇瓷器色 彩美的词
读第4段, 从明第确一写部什分么(?第1 段)中,你了解
了些什么
读第5段,抓住“有趣” 和“神技”两个重点词, 体会装饰瓷的受人欢迎
齐读最后一段, 强调“多 次”“不少” 两个重点词, 读出自豪感
第 二 章
文章解析
文章结构
第1段既是对景德镇瓷器特点 及全文内容的高度概括
第2~5段是文章的重点部分, 对景德镇瓷器进行了精彩介绍
第6段的内容当然水到渠成
字词读音
琳琅 梧桐 宴会 剔透 胎
磬
( )( )( )( )(
)( )
釉豇咧
嘻
( )( ) ( )( )
从第一部分 从段第)中(了了一中,第些些部,你1什什分段你了么么()了解第解1
玲珑瓷
玲珑瓷以玲珑剔透、晶莹雅致而蜚声 中外。如今青花玲珑不仅在日用中西 餐茶具、酒具上普遍运用,而且已扩 展到各种花瓶、花插、花钵、以及吊 灯、壁灯、皮灯等各式灯具。“玲珑 眼”的形状也已从传统的米粒状发展 到月牙状、流线状、圆珠状、菱角状、 多角状等多种规则、不规则的形状。 有时还与“半刀泥”相结合,组成各 种图案。“玲珑眼”的釉色也由原来 的单一碧绿色发展为红、黄、绿、蓝 交相辉映的 “五彩玲珑”、更丰富和 增强了玲珑瓷的表现力和艺术魅力。
最新部编本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景德镇的瓷器》教学设计
31.景德镇的瓷器教学目标1.自主学会本课生字,并能正确熟练地书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3.感受景德镇瓷器的美。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4.培养概括能力,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能按要求进行旁批。
重点难点领悟作者是怎样来描绘出瓷器之美的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具准备】1. 师生共同搜集有关景德镇瓷器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2. 搜集几件精美的景德镇瓷器。
【教学过程】一、出示图片,置疑引入1. 大家看屏幕上出现的这些瓷器,你见过吗?你知道这是哪儿出产的瓷器吗?对了,这就是中国瓷都景德镇的瓷器。
(板书课题:31.景德镇的瓷器)2.置疑:看到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3.利用资料,初步了解景德镇瓷器。
汉族劳动人民瓷器制作的历史悠久,品种繁多。
景德镇瓷器始于汉代,东汉约公元25-220年,此时的陶器“质甚粗,体甚厚,釉色淡而糙”,“只供迩俗粗用”,并不远销。
因此,影响所及,极为有限。
五代时的景德镇以为南方最早烧造白瓷之地和其白瓷的较高成就而奠定了自己的地位,从而打破了青瓷在南方的垄断局面和形成“南青北白”的格局,对于宋代青白瓷的制作,对于元、明、清瓷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汉族陶瓷烧造史上重要的历史时期,景德镇瓷器大量系艺术陶瓷、生活用瓷和陈设用瓷,以白瓷为著称,素有“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之称,品种齐全,曾达三干多种品名。
瓷质优良,造型轻巧,装饰多样。
在装饰方面有青花、釉里红、古彩、粉彩、斗彩、新彩、釉下五彩、青花玲珑等,其中尤以青花、粉彩产品为大宗,颜色釉为名产。
釉色品种很多,有青、蓝、红、黄、黑等类。
仅红釉系统,即有钧红、郎窑红、霁红和玫瑰紫等,均用"还原焰"烧成,产品驰名世界,是称誉世界的古代汉族陶瓷艺术杰出代表之一。
二、预习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1. 想进一步了解景德镇瓷器吗?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欣赏欣赏景德镇的瓷器吧。
六年级语文上册景德镇的瓷器教案
六年级语文上册《景德镇的瓷器》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景德镇瓷器的背景知识。
2. 激发学生对瓷器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1. 景德镇瓷器的起源和发展。
2. 瓷器的基本种类和特点。
教学难点:1. 景德镇瓷器的制作工艺。
2. 瓷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教学准备:1. 课件或图片展示景德镇瓷器。
2. 相关阅读材料或书籍。
教学过程:1. 引入话题:介绍景德镇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背景。
2. 展示图片:展示景德镇瓷器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
3. 阅读材料:分发相关阅读材料或让学生阅读书籍,了解景德镇瓷器的起源和发展。
4.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瓷器的基本种类和特点,以及景德镇瓷器的独特之处。
第二章:瓷器的制作工艺教学目标:1. 了解景德镇瓷器的制作工艺。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1. 瓷土的选择和处理。
2. 瓷器的制作流程。
教学难点:1. 瓷器制作的技巧和工艺。
2. 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教学准备:1. 课件或视频展示瓷器制作工艺。
2. 瓷土和制作工具。
教学过程:1. 引入话题:回顾景德镇瓷器的背景知识。
2. 展示课件或视频:展示瓷器制作工艺的步骤和技巧。
3. 动手实践:分发瓷土和制作工具,引导学生亲手制作简单的瓷器。
4. 指导与讨论: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制作过程中的要点和难点,进行讨论和交流。
第三章:瓷器的种类与特点教学目标:1. 了解景德镇瓷器的种类与特点。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1. 景德镇瓷器的种类。
2. 景德镇瓷器的特点。
教学难点:1. 瓷器种类的识别和特点的理解。
2. 学生欣赏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课件或图片展示景德镇瓷器的种类与特点。
2. 相关阅读材料或书籍。
教学过程:1. 引入话题:回顾景德镇瓷器的背景知识。
2. 展示课件或图片:展示景德镇瓷器的种类与特点,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
3. 阅读材料:分发相关阅读材料或让学生阅读书籍,了解景德镇瓷器的种类与特点。
《景德镇的瓷器》第一课时
《景德镇的瓷器》第一课时【摘要】本文从景德镇瓷器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特色、文化价值以及保护传承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景德镇作为中国瓷器的发源地,其瓷器历史悠久,工艺精湛。
具有独特的烧制技术和艺术风格,被誉为“瓷都”。
景德镇瓷器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其文化价值也备受推崇。
随着时代的变迁,保护传承景德镇瓷器文化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深入研究和传承,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这一传统工艺,并将其传承下去。
《景德镇的瓷器》第一课时结合了理论与实践,通过学习,学生将更加全面地了解景德镇瓷器的精髓与魅力。
【关键词】景德镇,瓷器,历史背景,制作工艺,特色,文化价值,保护,传承,总结1. 引言1.1 《景德镇的瓷器》第一课时简介《景德镇的瓷器》第一课时简介:景德镇,是中国瓷器的发源地和代表性城市,有着悠久的瓷器制作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本课时将带领大家深入了解景德镇瓷器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特色、文化价值以及保护与传承等内容。
通过学习本课程,我们将能够更好地了解景德镇瓷器的魅力和价值,以及如何传承和保护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
希望通过本课时的学习,能够增强大家对中国传统瓷器艺术的认识和尊重,同时也激发大家对这一传统工艺的热爱与探索欲望。
让我们一起走进《景德镇的瓷器》第一课时,探寻瓷器世界的奥秘和魅力!2. 正文2.1 景德镇瓷器的历史背景景德镇瓷器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唐代,起源于唐代的白瓷,随着宋代的青瓷、元代的青花瓷的发展,景德镇瓷器开始逐渐成为中国瓷器的重要代表之一。
在明清时期,景德镇瓷器更是达到了巅峰,成为当时国际贸易的重要商品,被誉为“瓷都”。
景德镇瓷器的发展离不开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经济、文化的繁荣,更是得益于高超的瓷器制作工艺和独特的艺术表现。
作为中国瓷器的代表之一,景德镇瓷器在历经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各种时代的文化元素,不断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风格。
其精湛的制作工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为中国瓷器文化增添了璀璨的一笔,成为中国传统工艺的瑰宝。
《景德镇的瓷器》优秀教案设计范文
《景德镇的瓷器》优秀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景德镇瓷器的起源、发展历程及其独特的艺术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陶瓷艺术的欣赏能力和文化素养。
3. 提高学生对景德镇瓷器的认知水平,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景德镇的地理位置及瓷器产业的兴起。
2. 景德镇瓷器的特点及历史发展阶段。
3. 景德镇瓷器的制作工艺及流程。
4. 景德镇瓷器的分类及代表作品。
5. 景德镇瓷器在国内外的影响和地位。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景德镇瓷器的相关知识。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景德镇瓷器的代表作品。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探讨景德镇瓷器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4. 采用实践活动法,让学生动手制作简易的陶瓷作品。
四、教学准备:1. 准备景德镇瓷器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准备陶瓷制作的基本工具和材料。
3. 准备相关的学习资料和参考书籍。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景德镇的地理位置及瓷器产业的兴起,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景德镇瓷器的特点及历史发展阶段,让学生了解景德镇瓷器的基本情况。
3. 案例分析:分析景德镇瓷器的代表作品,让学生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4.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景德镇瓷器的发展历程及特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5. 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制作简易的陶瓷作品,体验陶瓷制作的乐趣。
6. 总结: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强调景德镇瓷器的重要性和价值。
7. 作业布置:让学生搜集有关景德镇瓷器的资料,加深对景德镇瓷器的了解。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景德镇瓷器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景德镇瓷器发展历程和特点的理解程度。
3. 实践活动:评估学生在陶瓷制作实践活动中的参与度和创作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陶瓷博物馆或陶瓷制作工坊,加深对景德镇瓷器的直观认识。
2. 邀请陶瓷艺术家或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景德镇瓷器的艺术价值。
小学语文课文《景德镇的瓷器》
小学语文课文《景德镇的瓷器》景德镇是世界闻名的瓷都,瓷器素以"薄如纸,明如镜,白如玉,声如磬";这四大特点而名扬四海。
你如果到过景德镇,逛过琳琅满目的瓷器市场,一定会被品种齐全,色彩艳丽的各种瓷器所吸引。
你看,那典雅素净的青花,色彩艳丽的粉彩,万紫千红的古彩,五彩缤纷的彩虹色釉和似鸡血初凝的祭红、豇豆红、凤衣彩、紫玫瑰色、茶叶末色,真是让人眼花缭乱!还有那被称为"色中之王";的"三阳开泰";更引人注目。
它乌黑闪亮的釉面上呈现出三处扁圆形的红釉,红釉四周呈现出黄、青、绿各色光泽,恰似三颗太阳喷薄而出,美丽极了。
这里的瓷器不但色彩美丽,而且品种繁多,应有尽有。
有配套的日用瓷、礼品瓷、文具瓷,还有工艺精美的装饰瓷和小巧玲珑的旅游瓷等。
日用瓷中,青花梧桐餐具和青花玲珑餐具最受中外人士欢迎,远销海外。
青花梧桐餐具上有精心描绘的山、水、路、桥、楼台、亭阁、树木、庭院、小鸟和人物等,一应俱全,恰似一幅壮观的山水画。
不论是在宴会席上,还是在家庭餐桌上,摆上它就会给饭菜增添色彩。
青花玲珑餐具更加惹人喜爱,它四周是由米粒形状的圆形孔眼构成的。
它明净剔透,细致精巧,有着明晰优雅的艺术特色,呈现出玉一般的质地美。
装饰瓷造型奇特,瓷质细腻,也是颇受欢迎的。
其中,最普遍、数量最多的是"五子罗汉";。
那个罗汉咧开大嘴笑嘻嘻的,五个顽皮的小瓷人爬在他身上嬉戏,真有趣!装饰瓷中最名贵的要数薄胎瓷了。
薄胎瓷俗称蛋壳瓷,薄似蝉翼,亮如玻璃,轻若浮云。
对着光看去,好像彩云追月,披露含雾,似画中有画,静中有动。
故这种瓷的制作工艺被人们称为"神技";。
景德镇的瓷器曾经多次夺得国际博览会金奖,为中国赢得了不少的荣誉。
西师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景德镇的瓷器》课件
1
近反义词:
1、默读课文,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近义词(每空10分,全对的加30分):
典雅( 优雅 精细( 细腻 制造( 制作 壮丽( 壮观
粗俗( 鲜艳( 粗劣(
) ) ) )
特色(特点 ) 无所不有(应有尽有 )
2、默读课文,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反义词(每空10分,全对的加30分):
你看,那典雅素净的青花,色彩艳 丽的粉彩,万紫千红的古彩,五彩缤纷 的彩虹色釉和似鸡血初凝的祭红、豇豆 红、凤衣彩、紫玫瑰色、茶叶末色,真 是眼花缭乱!还有那被称为“色中之王” 的“三阳开泰”更引人注目。它乌黑发 亮的釉面上呈现出三处扁圆形的红釉, 红釉四周呈现出黄、青、绿各色光泽, 恰似三颗太阳喷薄而出,美丽极了。
19
这里的瓷器不但色彩美丽,而 且品种繁多,应有尽有。
(过渡句,承上启下)
作用:对前一段内容进行概括, 又引出了后面的内容,使前后内 容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又与第一 自然段“品种齐全”“色彩艳丽” 相照应。
自学提示1
课文第三自然段写了景德镇 的瓷器有那些种类? 日用瓷、礼品瓷、文具瓷、 装饰瓷、旅游瓷
张开。 蝉的翅膀,常用以比喻极轻、极薄的事物。
• 彩云追月: 绚丽的云彩跟着月亮。
段落大意:
• 第一部分(1):
这部分景德镇瓷器特点及全文内容的高度概 括,又是带出后面具体内容的引子。
• 第二部分(2—5):
重点写景德镇瓷器色彩艳丽、品种繁多,深 受人们欢迎。
• 第三部分(6):
景德镇瓷器为中国赢得了不少荣誉。
日用瓷
日用瓷
礼品瓷
文具瓷
装饰瓷
旅游瓷
自学提示2(第四自然段)
课文重点介绍了景德镇的哪 几种瓷器? 重点介绍了日用瓷中的 青花梧桐餐具和青花玲珑餐具, 以及装饰瓷中的“五子罗汉” 和名贵的薄胎瓷。
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31课 景德镇的瓷器课件4 西师大版
1.景德镇的瓷器有什么特点? 薄如纸
景 德 镇 瓷 器自然段描写了景德镇的瓷器有那 些丰富的色彩?
景德镇的瓷器有典雅素净的青花,色 彩艳丽的粉彩,万紫千红的古彩,五彩缤 纷的彩红色釉和似鸡血初凝的祭红、豇豆 红、凤衣彩、紫玫瑰色、茶叶末色,以及 被称之为“色中之王”的“三阳开泰”。
青花
粉彩
古彩
彩红色釉
祭红
豇豆红
紫玫瑰色
茶叶末色瓷
三阳开泰
3.课文第三段写了景德镇的瓷器有那些种类?重 点介绍了哪几种?
景德镇的瓷器品种繁多,应有尽有。有配套的日用瓷、
礼品瓷、文具瓷,还有工艺精美的装饰瓷和小巧玲珑的旅
游瓷等。 重点介绍了日用瓷中的青花梧桐餐具和青花玲珑餐 具,以及装饰瓷中的“五子罗汉”和名贵的薄胎瓷。
1、聪明的人有长的耳朵和短的舌头。 ——弗莱格 2、重复是学习之母。 ——狄慈根 3、当你还不能对自己说今天学到了什么东西时,你就不要去睡觉。 ——利希顿堡 4、人天天都学到一点东西,而往往所学到的是发现昨日学到的是错的。 ——B.V 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 ——洛 克 6、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 ——阿卜· 日· 法拉兹 7、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 ——乌申斯基 8、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华罗庚 9、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 10、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11、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 -茅以升 12、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 --屠格涅夫 13、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 --爱因斯坦 14、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真心英雄》 15、只有登上山顶,才能看到那边的风光。 16只会幻想而不行动的人,永远也体会不到收获果实时的喜悦。 17、勤奋是你生命的密码,能译出你一部壮丽的史诗。 18.不要看我失去什么,只看我还拥有什么。 17.当你跌到谷底时,那正表示,你只能往上,不能往下! 20.不同的信念,决定不同的命运! 21.成功这件事,自己才是老板! 22.暗自伤心,不如立即行动. 23.挫折时,要像大树一样,被砍了,还能再长;也要像杂草一样,虽让人践踏,但还能勇敢地活下去. 24.不要以为还存在,就永远不会失去. 25.随随便便浪费的时间,再也不能赢回来. 26.成功是优点的发挥,失败,是缺点的积累. 27.生命是罐头,胆量是开罐器. 28.只要有斗志,不怕没战场. 29.人没有选择的出生环境的权利,却有改变生活环境的权利. 30.人不冒险,枉为一生. 31.最困难的时候,就是距离成功不远了. 32.再多一点努力,就多一点成功. 33.除非想成为一流,否则就是二流. 34.在你内心深处,还有无穷的潜力,有一天当你回首看时,你就会知道这绝对是真的. 35.成功,往往住在失败的隔壁!
六年级上册语文阅读课件31.景德镇的瓷器 l 西师大版 (共11张PPT)
导读:
本文的主要特点是故事的有趣性上, 比如:“这个,一会儿就能煮成美味的汤。” 第二个士兵说,“不过,要是放上点盐,再来点 芹菜,它的味道就会更加鲜美。”表现了士 兵们聪明的智慧以及合作团结力量的强大。
阅读实训: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liáo”字。
a.星星之火,可以( )原。 b.货架上琳琅满目的商品令人眼花( ) 乱。 c.他的作业一向字迹( )草。 d.奥运会( )亮的会歌旋律随水柱飞扬。
村民们感到非常好奇。不久他们就点起一堆火,架上了一口全村
最大的锅。士兵们往锅里放上了三块光滑的石头。“这个,一会儿就 能煮成美味的汤。”第二个士兵说,“不过,要是放上点盐,再来点芹菜, 它的味道就会更加鲜美。”一听这话,一位村妇说:“太巧了!我正好想 起来什么地方还剩下了一点呢。”村民们一个个想起了什么东西。不 一会儿,萝卜、牛肉、奶酪纷纷添到了大锅里。在大家坐下来准备喝 汤的时候,有人推来了一桶酒。(开始点出了团结合作的主题。)
3、本题主要考察我们对关联词语的掌握。 参考答案:(1)只有 才 (2)如果 就(3)即使 还 (4)
就是 也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8/252021/8/25Wednesday, August 25,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8/252021/8/252021/8/258/25/2021 10:02:50 P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8/252021/8/252021/8/25Aug-2125-Aug-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8/252021/8/252021/8/25Wednesday, August 25, 2021
《景德镇的瓷器》教案
《景德镇的瓷器》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了解景德镇瓷器的起源、发展历程及其特点。
2. 学生能够掌握景德镇瓷器的制作工艺和流程。
3. 学生能够欣赏和评价景德镇瓷器的艺术价值。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培养审美能力和观察力。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究,提高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了解和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2. 学生培养对陶瓷艺术的热爱,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景德镇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景德镇瓷器的特点和种类。
3. 景德镇瓷器的制作工艺和流程。
4. 景德镇瓷器的艺术价值和影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景德镇瓷器的起源、发展历程及其特点。
2. 景德镇瓷器的制作工艺和流程。
难点:1. 景德镇瓷器制作工艺的细节理解。
2. 对景德镇瓷器艺术价值的评价。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景德镇瓷器的起源、发展历程及其特点。
2. 采用分组讨论法,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景德镇瓷器的制作工艺和流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4. 采用欣赏教学法,引导学生欣赏和评价景德镇瓷器的艺术价值,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图片、实物或视频资料,用于展示和讲解景德镇瓷器。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用于记录学习内容。
3. 教师准备问题和讨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景德镇的图片和瓷器样品,引导学生关注景德镇的瓷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观看视频,了解景德镇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以及瓷器的特点和种类。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景德镇瓷器的起源、发展历程及其特点,重点介绍景德镇瓷器的制作工艺和流程。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景德镇瓷器的艺术价值和影响,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景德镇的瓷器》PPT课件2 (共27张PPT)
自学提示1
课文第三自然段写了景德镇的瓷 器有那些种类? 日用瓷、礼品瓷、文具瓷、 装饰瓷、旅游瓷
日用瓷
日用瓷
礼品瓷
自学提示2
课文重点介绍了景德镇的哪几种 瓷器? 重点介绍了日用瓷中的青花梧 桐餐具和青花玲珑餐具,以及装饰 瓷中的“五子罗汉”和名贵的薄胎 瓷。
28
自学提示3
1、第五黑闪亮的釉面上呈现出三处扁圆形的红 釉,红釉四周呈现出黄、青、绿各色光泽,恰似
三颗太阳喷薄而出,美丽极了。
这句话细致地描写了“三阳开泰”的色彩。 一个“喷薄而出”把“三阳开泰”色彩静态的美 写得活了起来,从中可以体会语言的精妙。
19
这里的瓷器不但色彩 美丽,而且品种繁多,应 有尽有。
(过渡句,承上启下)
1、再长的路一步一步得走也能走到终点,再近的距离不迈开第一步永远也不会到达。 2、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3、现在决定未来,知识改变命运。 4、当你能梦的时候就不要放弃梦。 5、龙吟八洲行壮志,凤舞九天挥鸿图。 6、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7、当你把高尔夫球打不进时,球洞只是陷阱;打进时,它就是成功。 8、真正的爱,应该超越生命的长度、心灵的宽度、灵魂的深度。 9、永远不要逃避问题,因为时间不会给弱者任何回报。 10、评价一个人对你的好坏,有钱的看他愿不愿对你花时间,没钱的愿不愿意为你花钱。 11、明天是世上增值最快的一块土地,因它充满了希望。 12、得意时应善待他人,因为你失意时会需要他们。 13、人生最大的错误是不断担心会犯错。 14、忍别人所不能忍的痛,吃别人所不能吃的苦,是为了收获别人得不到的收获。 15、不管怎样,仍要坚持,没有梦想,永远到不了远方。 16、心态决定命运,自信走向成功。 17、第一个青春是上帝给的;第二个的青春是靠自己努力的。 18、励志照亮人生,创业改变命运。 19、就算生活让你再蛋疼,也要笑着学会忍。 20、当你能飞的时候就不要放弃飞。 21、所有欺骗中,自欺是最为严重的。 22、糊涂一点就会快乐一点。有的人有的事,想得太多会疼,想不通会头疼,想通了会心痛。 2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4、态度决定高度,思路决定出路,细节关乎命运。 25、世上最累人的事,莫过於虚伪的过日子。 26、事不三思终有悔,人能百忍自无忧。 27、智者,一切求自己;愚者,一切求他人。 28、有时候,生活不免走向低谷,才能迎接你的下一个高点。 29、乐观本身就是一种成功。乌云后面依然是灿烂的晴天。 30、经验是由痛苦中粹取出来的。 31、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32、肯承认错误则错已改了一半。 33、快乐不是因为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 34、好方法事半功倍,好习惯受益终身。 35、生命可以不轰轰烈烈,但应掷地有声。 36、每临大事,心必静心,静则神明,豁然冰释。 37、别人认识你是你的面容和躯体,人们定义你是你的头脑和心灵。 38、当一个人真正觉悟的一刻,他放弃追寻外在世界的财富,而开始追寻他内心世界的真正财富。 39、人的价值,在遭受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40、事虽微,不为不成;道虽迩,不行不至。 41、好好扮演自己的角色,做自己该做的事。 42、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43、要纠正别人之前,先反省自己有没有犯错。 44、仁慈是一种聋子能听到、哑巴能了解的语言。 45、不可能!只存在于蠢人的字典里。 46、在浩瀚的宇宙里,每天都只是一瞬,活在今天,忘掉昨天。 47、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 48、凡真心尝试助人者,没有不帮到自己的。 49、人往往会这样,顺风顺水,人的智力就会下降一些;如果突遇挫折,智力就会应激增长。 50、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不是无知,而是对无知的无知,才是知的死亡。 51、对于最有能力的领航人风浪总是格外的汹涌。 52、思想如钻子,必须集中在一点钻下去才有力量。 53、年少时,梦想在心中激扬迸进,势不可挡,只是我们还没学会去战斗。经过一番努力,我们终于学会了战斗,却已没有了拼搏的勇气。因此,我们转向自身,攻击自己,成为自己最大的敌人。 54、最伟大的思想和行动往往需要最微不足道的开始。 55、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56、远大抱负始于高中,辉煌人生起于今日。 57、理想的路总是为有信心的人预备着。 58、抱最大的希望,为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 59、世上除了生死,都是小事。从今天开始,每天微笑吧。 60、一勤天下无难事,一懒天下皆难事。 61、在清醒中孤独,总好过于在喧嚣人群中寂寞。 62、心里的感觉总会是这样,你越期待的会越行越远,你越在乎的对你的伤害越大。 63、彩虹风雨后,成功细节中。 64、有些事你是绕不过去的,你现在逃避,你以后就会话十倍的精力去面对。 65、只要有信心,就能在信念中行走。 66、每天告诉自己一次,我真的很不错。 67、心中有理想 再累也快乐 68、发光并非太阳的专利,你也可以发光。 69、任何山都可以移动,只要把沙土一卡车一卡车运走即可。 70、当你的希望一个个落空,你也要坚定,要沉着! 71、生命太过短暂,今天放弃了明天不一定能得到。 72、只要路是对的,就不怕路远。 73、如果一个人爱你、特别在乎你,有一个表现是他还是有点怕你。 74、先知三日,富贵十年。付诸行动,你就会得到力量。 75、爱的力量大到可以使人忘记一切,却又小到连一粒嫉妒的沙石也不能容纳。 76、好习惯成就一生,坏习惯毁人前程。 77、年轻就是这样,有错过有遗憾,最后才会学着珍惜。 78、时间不会停下来等你,我们现在过的每一天,都是余生中最年轻的一天。 79、在极度失望时,上天总会给你一点希望;在你感到痛苦时,又会让你偶遇一些温暖。在这忽冷忽热中,我们学会了看护自己,学会了坚强。 80、乐观者在灾祸中看到机会;悲观者在机会中看到灾祸。
《景德镇的瓷器》六年级语文教案
《景德镇的瓷器》六年级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正确认读“瓷都、瓷器、瓷土”等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课文描绘景德镇瓷器的语句,感受语言的优美。
了解景德镇瓷器的历史、制作工艺和艺术特色。
2.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了解景德镇瓷器的相关信息。
通过小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表达方式。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增强学生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言的优美。
了解景德镇瓷器的历史、制作工艺和艺术特色。
2.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表达方式。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展示景德镇瓷器的美丽画面,激发学生的兴趣。
2.自学课文让学生自由阅读课文,注意理解生字词。
3.课堂讲解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景德镇瓷器的制作工艺、历史背景和艺术特色。
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表达方式,如比喻、拟人等。
4.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课文中的精彩语句和描绘手法。
5.实践活动让学生尝试用课文中的描绘手法,创作一篇关于景德镇瓷器的短文。
6.课堂小结提醒学生保护文化遗产,传承传统文化。
四、课后作业1.根据课文内容,绘制一幅景德镇瓷器的画。
2.深入了解景德镇瓷器的历史、制作工艺和艺术特色,写一篇短文。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激发了学生对景德镇瓷器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学生在课堂讲解、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环节,积极参与,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热情。
3.教师在课堂小结环节,强调了景德镇瓷器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培养了学生的文化素养。
4.课后作业的布置,有助于巩固课堂所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本节课教学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设计如下对话来引导学生深入感受语言的优美:教师:“同学们,你们在阅读课文时,有没有发现哪些句子让你们觉得特别美?”学生甲:“我觉得‘瓷如清水,薄如蛋壳’这句话很美,形容得特别生动。
《景德镇的瓷器》教案
《景德镇的瓷器》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了解景德镇瓷器的起源、发展历史及其独特的艺术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陶瓷文化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景德镇瓷器的特点。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热爱之情。
2. 培养学生尊重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景德镇瓷器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2. 景德镇瓷器的独特艺术特点及其代表品种。
3. 景德镇瓷器的制作工艺和流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景德镇瓷器的起源、发展历史及其独特的艺术特点。
2. 景德镇瓷器的制作工艺和流程。
难点:1. 景德镇瓷器的艺术特点及其制作工艺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景德镇瓷器的特点和制作工艺。
2. 运用图片、视频等资料,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景德镇瓷器的魅力。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准备瓷器样品或图片,供学生观察和分析。
3. 准备小组讨论的题目和指导学生进行探究的方法。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景德镇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景德镇的特色,进而引入瓷器的话题。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景德镇瓷器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3. 课堂讲解:结合教材和图片,详细讲解景德镇瓷器的独特艺术特点及其代表品种。
4. 视频欣赏:播放景德镇瓷器制作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瓷器的制作工艺和流程。
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对景德镇瓷器的认识和欣赏。
6.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景德镇瓷器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7.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景德镇瓷器的思考题,让学生课后思考和探究。
七、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景德镇瓷器的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景德镇的瓷器》—西师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看看课文第3段介绍了什么?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这里的瓷器不但色彩美丽,而且品种繁多,
应有尽有。有配套的日用瓷、礼品瓷、文具 瓷,还有工艺精美的装饰瓷和小巧玲珑的旅 游瓷等。 这是一个过渡段,用“不但……而且……”这一 关联词,对第二自然段介绍色彩进行概括,同时又 引出介绍景德镇瓷器品种繁多的内容,使前后内容 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同时又与第1自然段“品种齐全、 色彩艳丽”相照应,所以,此过渡段“承上启下” 的作用便显而易见了。 (批注)
同学们,还想进一步了解景德镇的瓷 器吗?让我们走进课文,一起去欣赏景 德镇的瓷器吧!打开书本,自由读读课 文,遇到不懂的字、词,联系上下文理 解或与同学、老师合作解决。并把较难 的词语的理解批注在书上。
现在我来考考大家,看是否还认识本课的生字、 生词,先自己读一遍,再跟着老师读一遍。
瓷器 琳琅满目 梧桐 眼花缭乱 宴会 明净剔透 薄胎 喷薄而出
西师大版小学语六上
景德镇的瓷器
31 景德镇的瓷器
学习目标 1、自主学习本课生字,并能正确熟练地书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
文理解词语意思,感受景德镇的美。培养审美情 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3、培养概括能力,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能按要 求进行旁批。
颜氧后有釉有制薄轻丽古恐向在产称全富“如界粉玲间和多工合的的青是纹成素粉瓷康乾的出色化,。什胎如、人风雕可多有兽德工型千。彩的,,纸。有1白珑发一镂年把青玲,花以样净江3彩器熙隆色什釉金就人么在釉绸薄吟吹薄年镇姿塑以的艺优“景、瓷造风、其如“0景瓷展体空的青花珑玲釉瓷色,、青西0瓷的晚年粉泽么瓷属会们颜纱如诵去釉胎前,百瓷追制种美狮景德颜器型格声中玉瓷德年起,工历花玲和色料施珑雅花景釉期代彩, 颜, 显 说 色, 蛋 薄料釉, 瓷 态溯 作 类 、”德镇 色已 优 独 如 青、都镇前来 形艺 史 和 珑 色晶在 釉瓷瓷致德上 开 ,也这 色经 现 : ,是 壳 胎 还里,远 雕 、到 。 齐 形“镇瓷 釉有 美 特 磬 花明”瓷的的 成的 。 玲 瓷 呈莹坯 后是创。镇装 始 益称就 的过 出 就“一 的 瓷 愁加薄在 工 栩一 当 全 神象瓷器 ,假 , 。 、如之 ”器唐, 了基 在 珑 。 翠、胎 经在烧盛饰 , 臻软是 瓷烧 某 可自种 细 曰 日上如隋 艺 栩千 代 。 兼”雕品 合玉 装 瓷 玲镜称。驰代已 人础 清 巧 碧 兰透上 高明于产。 到 完彩颜 器制 种 以然轻 白 : 炙某蝉代 精 如四 的 造 备等制种 称器 饰 质 珑、。名,有 人上 代 妙 绿 的彻描 温宣元瓷自 雍 善,色以 固 烧界”巧 瓷 消种“翼就 湛 生百 景 、大作齐 景之 丰 、薄远世生五 喜创 , 地 透 青、绘 烧德代器清 正 。是。秀 。 。只,, 。百 爱造 瓷 结 明 花年,,、” 德互镇为的衬四托大,传相统映名生瓷辉。,给 人一种特殊的美感。
西师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31课《景德镇的瓷器》课件PPT
色彩感受:
色彩艳丽
{
万紫千红 五彩缤纷
}
眼花缭乱
江津区圣泉学校 李远志学习制作
日用瓷
品 装饰瓷 种 礼品瓷 齐 全 文具瓷
青花梧桐餐具 青花玲珑餐具 薄胎瓷 神技
品种繁多
应有尽有
旅游瓷
江津区圣泉学校 李远志学习制作
雕塑瓷
江津区圣泉学校 李远志学习制作
思考
1.景德镇瓷器的特点?
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景德镇的瓷器
江津区圣泉学校 李远志学习制作
色彩
青花 、粉彩 、古彩 、彩虹釉、 祭红、豇豆红 、凤衣彩、 紫玫瑰色 茶叶末色
江津区圣泉学校 李远志学习制作
青花瓷
唐青花(618—907) 宋青花(960—1279) 元青花(1271—1368) 成熟的青花瓷出现在 元代的景德镇。 明清青花 明清时期是青花瓷器 达到鼎盛又走向衰落 的时期。
2.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景德镇瓷器? 色彩 品种
江津区圣泉学校 李远志学习制作
思考
1.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解词语意思,
深入了解景德镇瓷器。 2.利用搜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资料,感受景德镇瓷器的美。
江津区圣泉学校 李远志学习制作
江津区圣泉学校 李远志学习制作
景德镇的瓷器曾经多次夺得 国际博览会金奖,为中国赢得 了不少的荣誉。
(对于画线词语谈感受。)
景德镇瓷器美,它为中国争得了荣誉,它蕴藏 着我们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凝结着劳动 人民的智慧,我们为它感到骄傲、自豪。
江津区圣泉学校 李远志学习制作
1学完本课,你想对景德镇的 艺人们说些什么?
2如果你有幸考入“景德镇瓷器 学院”,你最想做些什么?
语文课文《景德镇的瓷器》的教材解析
语文课文《景德镇的瓷器》的教材解析教学目标1.自主学会本课生字,并能正确熟练地书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感受景德镇瓷器的美。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培养概括能力,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能按要求进行旁批。
教学准备1.师生共同搜集有关景德镇瓷器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2.搜集几件精美的景德镇瓷器。
教材简析本文主要介绍了景德镇瓷器的美。
全文共6个段,其中第1段既是对景德镇瓷器特点及全文内容的高度概括,又是带出后面具体内容的引子,是文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第2~5段是文章的重点部分,以第3段作桥梁,把景德镇瓷器色彩艳丽、品种繁多这两大内容有机地结合到一起。
这部分介绍用词准确、语言优美,字里行间饱含作者对景德镇瓷器的喜爱之情,不知不觉中让读者感受到了景德镇瓷器的美,从而不由自主地感叹:瓷器真美丽,人民真智慧,我们真骄傲。
有了前面部分对景德镇瓷器的精彩介绍,景德镇瓷器为国争得荣誉、享誉国际便顺理成章。
第6段的内容当然水到渠成。
全文结构严谨、条理清晰,宜让学生学习写作方法。
本文层次清楚,用词准确,语言优美而简练,且易于理解。
教学中,应把课后的几个要求融会贯通于课堂上。
本课建议教学1~2课时。
解读与提示*第1段:抓住概括景德镇瓷器特点的十二个字,让学生初步感受景德镇瓷器的美及制瓷工人的智慧,并根据第二句让学生揣摩作者将从哪些方面介绍景德镇瓷器。
*第2段:第一句概括地写景德镇瓷器色彩的丰富与美丽,可让学生抓住描写色彩的词语,从中领略景德镇瓷器的美。
第二、三句以三阳开泰为例,对第一句进行具体的说明,一个喷薄而出把三阳开泰色彩静态的美写得活了起来,可让学生体会语言的精妙。
本段可多让学生读一读,反复感受、体会景德镇瓷器色彩的美。
旁批段意可为:色彩丰富而美丽。
*第3段:本段为过渡段,用不但而且对第2段内容进行概括,又引出了介绍景德镇瓷器品种繁多的内容,使前后内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又与第1段品种齐全,色彩艳丽相照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景德镇的瓷器》导学案
主备人:张喜英
学习目标
1. 自主学会本课生字,并能正确熟练地书写。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感受景德镇瓷器的美。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 培养概括能力,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学习准备
1. 师生共同搜集有关景德镇瓷器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2. 搜集几件精美的景德镇瓷器。
教材简析
本文主要介绍了景德镇瓷器的美。
全文共6个段,其中第1段既是对景德镇瓷器特点及全文内容的高度概括,又是带出后面具体内容的引子,是文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第2~5段是文章的重点部分,以第3段作桥梁,把景德镇瓷器色彩艳丽、品种繁多这两大内容有机地结合到一起。
这部分介绍用词准确、语言优美,字里行间饱含作者对景德镇瓷器的喜爱之情,不知不觉中让读者感受到了景德镇瓷器的美,从而不由自主地感叹:瓷器真美丽,人民真智慧,我们真骄傲。
有了前面部分对景德镇瓷器的精彩介绍,景德镇瓷器为国争得荣誉、享誉国际便顺理成章。
第6段的内容当然水到渠成。
全文结构严谨、条理清晰,宜让学生学习写作方法。
本课建议教学1~2课时。
学习过程
一、置疑引入
1. 置疑:看到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
2. 利用搜集的实物和资料,初步了解景德镇瓷器。
二、预习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 想进一步了解景德镇瓷器吗?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欣赏欣赏景德镇的瓷器吧!请大家自由读课文,遇到不懂的字、词,联系上下文理解或与同学、老师合作解决。
琳琅
..梧桐
..宴.会剔.透胎.磬.釉.豇.咧.嘻.()()()()()()()()()()
3. 读了全文,你感觉景德镇的瓷器怎么样?你想知道的问题解决了哪些?
4. 全文是按怎样的结构写的?理清文章脉络。
三、细读课文,感受景德镇瓷器的美
1. 从第一部分(第1段)中,你了解了些什么?
2. 细读第二部分(第2~5段),这部分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景德镇瓷器?是通过哪段联系起来的?它在这一部分中起什么作用?
找3. 学生自由读第2段,出描写景德镇瓷器色彩美的词,如“典雅素净”“万紫千红”“五彩缤纷”等,细细体会。
再品读第2段,你感受到什么?
4. 读第4段,先明确写什么(青花梧桐餐具和青花玲珑餐具),再找出描写青花梧桐餐具精美的句子,体会青花梧桐餐具的美。
然后找出描写青花玲珑餐具构造特别和质地美的句子,体会青花玲珑餐具的惹人喜爱。
再品读本段,找出可概括本段段意的中心句,体会这两种餐具“最受中外人士欢迎,远销海外”的原因。
5. 读第5段,抓住“有趣”和“神技”两个重点词,体会装饰瓷的受人欢
反迎。
复品读欣赏具体描写薄胎瓷“神技”的句子。
找出本段中心句,并作旁批。
6. 齐读最后一段,强调“多次”“不少”两个重点词,读出自豪感。
四、品读课文,深化情感
有感情地朗读描写景德镇瓷器的美的段落或句子。
五、练习与拓展
1. 摘抄你喜欢的四字词语。
2. 小练笔:学习本课结构,选一种自己喜欢的物品,写一篇简单的小说明文。
补充资料
江西景德镇盛产瓷器,向有“瓷都”之称。
远在1300年前的唐代,生产的瓷器已有假玉器之称。
景德镇瓷器品种齐全,造型优美,装饰丰富,风格独特。
瓷质“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