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分区分配方式的模拟

合集下载

动态分区分配方式的模拟

动态分区分配方式的模拟

动态分区分配方式的模拟动态分区分配方式是计算机中内存管理的一种重要方式。

在动态分区分配方式中,内存空间被分割为多个不同大小的分区,每个分区可以被进程占用。

当一个进程需要内存时,系统会为其分配一个适当大小的分区,进程结束后,该分区将会被释放出来供其他进程使用。

为了更好地理解动态分区分配方式的原理和实际运作,可以通过模拟的方法来观察和分析。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动态分区分配方式的模拟过程:假设我们有一块容量为6400KB的内存,要模拟分配4个进程的情况。

这4个进程的内存需求分别是1000KB,2000KB,500KB和300KB。

首先,我们可以将内存划分为几个分区,每个分区的大小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可以设置整块内存为一块分区(大小为6400KB),或者划分成多个较小的分区。

由于这里有4个进程需要分配内存,我们可以为它们设置4个分区,分别为P1,P2,P3和P41.初始状态:内存:[6400KB](未分配)进程:P1,P2,P3,P4(空)2.分配P1:内存:[1000KB](P1)、[5400KB](未分配)进程:P1,P2,P3,P4P1占用了1000KB的内存,剩余空间为5400KB。

3.分配P2:内存:[1000KB](P1)、[2000KB](P2)、[3400KB](未分配)进程:P1,P2,P3,P4P2占用了2000KB的内存,剩余空间为3400KB。

4.分配P3:内存:[1000KB](P1)、[2000KB](P2)、[500KB](P3)、[2900KB](未分配)进程:P1,P2,P3,P4P3占用了500KB的内存,剩余空间为2900KB。

5.分配P4:内存:[1000KB](P1)、[2000KB](P2)、[500KB](P3)、[300KB](P4)、[2600KB](未分配)进程:P1,P2,P3,P4P4占用了300KB的内存,剩余空间为2600KB。

在模拟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进程在内存中的分配情况和未分配内存的变化。

操作系统c语言设计程序模拟内存的动态分区内存管理方法。内存分区使用分区(说明)

操作系统c语言设计程序模拟内存的动态分区内存管理方法。内存分区使用分区(说明)

操作系统c语言设计程序模拟内存的动态分区内存管理方法。

内存分区使用分区(说明)摘要:1.引言2.内存动态分区原理a.内存分区类型b.内存分区算法3.C语言实现内存动态分区管理a.内存分配函数b.内存释放函数c.内存管理函数4.内存动态分区管理的应用a.进程管理b.文件系统5.内存分区管理的优化a.算法改进b.硬件支持6.结论正文:【引言】内存管理是操作系统中的核心功能之一,它负责对系统内存进行有效分配、管理和回收。

在众多内存管理方法中,动态分区管理因其灵活性和高效性而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操作系统中动态分区管理的原理,以及如何使用C语言实现这一管理方法。

【内存动态分区原理】内存动态分区管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存分区类型和内存分区算法。

a.内存分区类型内存分区通常分为两类:固定大小分区和不固定大小分区。

固定大小分区是指内存中被分配成固定大小的分区,适用于内存需求稳定的场景。

不固定大小分区则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分配,更加灵活。

b.内存分区算法内存分区算法主要包括首次适应算法(FF)、最佳适应算法(BF)、最坏适应算法(WF)等。

首次适应算法简单、快速分配,但可能导致内存碎片;最佳适应算法尽量使用最小空间满足需求;最坏适应算法则优先使用大内存块,分割后空闲块仍较大。

【C语言实现内存动态分区管理】在C语言中,我们可以通过编写内存分配函数、内存释放函数和内存管理函数来实现内存动态分区管理。

a.内存分配函数内存分配函数负责根据用户请求分配内存。

可以根据内存分区类型和内存分区算法实现。

例如,首次适应算法可以遍历空闲内存块表,找到第一个满足需求的空闲块并进行分配。

b.内存释放函数内存释放函数负责回收不再使用的内存块,将其归还给空闲内存池。

释放内存时,需要确保该内存块之后的内存块不会被误用。

c.内存管理函数内存管理函数负责监控内存使用情况,如内存总量、空闲内存块数量等,以便在必要时进行内存扩容或压缩。

【内存动态分区管理的应用】内存动态分区管理在操作系统中有着广泛应用,如进程管理和文件系统等。

循环首次适应的动态分区分配算法模拟

循环首次适应的动态分区分配算法模拟

循环首次适应的动态分区分配算法模拟1.初始化内存空间为一个整体的空闲块。

2.当进程请求内存空间时,多次内存空闲块的循环链表,直到找到一个合适大小的空闲块为止。

3.如果找到了合适的空闲块,则将其划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给予进程使用,另一个部分保留为新的空闲块。

4.如果未找到合适的空闲块,则表示内存空间不足,需要进行深度缺页异常处理。

以下是一个循环首次适应算法的模拟过程:1.假设一个内存空间大小为1000KB,初始时为一个整体的空闲块。

2.进程A请求100KB的内存空间,开始内存空闲块链表。

3.如果找到合适的空闲块(大小≥100KB),则将其划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分配给进程A,另一个部分保留为新的空闲块。

4.进程B请求200KB的内存空间,继续内存空闲块链表。

5.如果找到合适的空闲块(大小≥200KB),则将其划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分配给进程B,另一个部分保留为新的空闲块。

6.进程C请求150KB的内存空间,继续内存空闲块链表。

7.找到合适的空闲块(大小≥150KB),将其划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分配给进程C,另一个部分保留为新的空闲块。

8.进程D请求300KB的内存空间,继续内存空闲块链表。

但此时已经循环了一次,仍未找到合适的空闲块。

9.进行深度缺页异常处理,即向操作系统申请更多的内存空间。

10.操作系统分配一块500KB的空闲块给进程D。

11.继续内存空闲块链表,找到合适的空闲块(大小≥300KB)。

12.将其划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分配给进程D,另一个部分保留为新的空闲块。

13.进程E请求250KB的内存空间,继续内存空闲块链表。

14.找到合适的空闲块(大小≥250KB),将其划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分配给进程E,另一个部分保留为新的空闲块。

15.当所有进程运行完毕后,剩余的空闲块可以继续加入链表,供下一次的分配请求使用。

总结起来,循环首次适应算法通过循环链表合适大小的空闲块来满足进程的内存需求,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内存空间,避免了内存碎片的产生。

最好适应动态分区分配算法模拟

最好适应动态分区分配算法模拟

最好适应动态分区分配算法模拟动态分区分配算法是操作系统中的一种管理内存分配的方法,它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动态地分配和回收内存。

在动态分区分配算法中,内存被划分为多个较小的区域,每个区域可以被分配给一个进程使用。

当一个进程结束后,它所占用的内存可以被回收,并重新分配给其他进程使用。

以下是一个模拟动态分区分配算法的例子。

假设系统中有4个进程需要申请内存空间,它们的大小分别是:P1(100KB)、P2(200KB)、P3(400KB)、P4(300KB)。

本例中我们采用首次适应算法(First Fit)来模拟动态分区分配。

首次适应算法是指内存分区按大小顺序排列,当有一个进程需要内存分配时,系统从低地址到高地址进行,找到一个能满足所需大小的内存分区即可。

以下是该算法的详细步骤:1.初始化内存分区列表。

假设系统中的内存总大小为1000KB,起始地址为0KB,结束地址为1000KB。

此时内存分区列表为空。

2.进程P1申请100KB的内存空间。

内存分区列表,找到第一个大小大于等于100KB的空闲分区,假设为Q1(大小为200KB)。

将分区Q1划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给进程P1使用,大小为100KB;另一个部分留作未分配区,大小为100KB。

更新内存分区列表,添加两个分区:分区Q1(已分配给P1)和分区Q2(未分配区,大小为100KB)。

此时内存分区列表为:Q1(100KB,已分配给P1)、Q2(100KB,未分配区)。

3.进程P2申请200KB的内存空间。

内存分区列表,找到第一个大小大于等于200KB的空闲分区,假设为Q3(大小为400KB)。

将分区Q3划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给进程P2使用,大小为200KB;另一个部分留作未分配区,大小为200KB。

更新内存分区列表,添加两个分区:分区Q3(已分配给P2)和分区Q4(未分配区,大小为200KB)。

此时内存分区列表为:Q1(100KB,已分配给P1)、Q2(100KB,未分配区)、Q3(200KB,已分配给P2)、Q4(200KB,未分配区)。

动态分区分配算法描述

动态分区分配算法描述

动态分区分配算法描述一、引入动态分区分配算法:在动态分区分配方式中,当很多个空闲分区都能满足需求时,应该选择哪个分区进行分配?二、首次适应算法(First Fit)算法思想:每次都从低地址开始查找,找到第一个能满足大小的空闲分区。

如何实现:空闲分区以地址递增的次序排列。

每次分配内存时顺序查找空闲分区链(或空闲分区表),找到大小能满足要求的第一个空闲分区。

三、最佳适应算法(Best Fit)算法思想:由于动态分区分配是一种连续分配方式,为各进程分配的空间必须是连续的一整片区域。

因此为了保证当“大进程”到来时能有连续的大片空间,可以尽可能多地留下大片的空闲区,即优先使用更小的空闲区。

如何实现:空闲分区按容量递增次序链接。

每次分配内存时顺序查找空闲分区链(或空闲分区表),找到大小能满足要求的第一个空闲分区。

缺点:每次都选最小的分区进行分配,会留下越来越多的、很小的、难以利用的内存块。

因此这种方法会产生很多的外部碎片。

四、最坏适应算法(Worst Fit)又称最大适应算法(Largest Fit)算法思想:为了解决最佳适应算法的问题——即留下太多难以利用的小碎片,可以在每次分配时优先使用最大的连续空闲区,这样分配后剩余的空闲区就不会太小,更方便使用。

如何实现:空闲分区按容量递减次序链接。

每次分配内存时顺序查找空闲分区链(或空闲分区表),找到大小能满足要求的第一个空闲分区。

重新排序:空闲分区按容量递减次序链接缺点:每次都选最大的分区进行分配,虽然可以让分配后留下的空闲区更大,更可用,但是这种方式会导致较大的连续空闲区被迅速用完。

如果之后有“大进程”到达,就没有内存分区可用了。

五、邻近适应算法(Next Fit)算法思想:首次适应算法每次都从链头开始查找的。

这可能会导致低地址部分出现很多小的空闲分区,而每次分配查找时,都要经过这些分区,因此也增加了查找的开销。

如果每次都从上次查找结束的位置开始检索,就能解决上述问题。

动态分区分配方式的模拟实验原理说明

动态分区分配方式的模拟实验原理说明

动态分区分配方式的模拟实验原理说明一、引言动态分区分配方式是操作系统中的一种内存管理方式,它将内存分为若干个不同大小的分区,根据进程的需求动态地分配内存。

在实际应用中,动态分区分配方式广泛应用于多任务操作系统中,如Windows、Linux等。

本文将介绍动态分区分配方式的模拟实验原理。

二、动态分区分配方式的基本原理动态分区分配方式是指在内存空间中按照进程需要划分出若干个不同大小的空间块,每个空间块可以被一个进程占用。

当有新进程需要内存时,操作系统会在空闲的空间块中选择一个大小合适的空间块给该进程使用。

当进程结束时,该进程所占用的空间块就会被释放出来,成为空闲块。

三、模拟实验环境搭建为了模拟动态分区分配方式,我们需要搭建一个虚拟机环境。

首先需要安装一款虚拟机软件(如VMware Workstation),然后安装一个操作系统(如Windows)。

接下来,在虚拟机中安装Visual Studio等开发工具。

四、模拟实验步骤1.设计数据结构为了方便管理内存空间,我们需要设计一种数据结构来存储内存块的信息。

我们可以使用链表来实现这一功能,每个节点表示一个内存块,包括该内存块的起始地址、大小以及状态(已分配或未分配)等信息。

2.初始化内存空间在模拟实验中,我们需要初始化一段虚拟内存空间。

我们可以使用一个数组来表示整个内存空间,并将其划分为若干个大小不同的空间块。

同时,我们需要将这些空间块的信息存储到链表中。

3.模拟进程请求内存在模拟实验中,我们需要模拟多个进程同时请求内存的情况。

当一个进程请求内存时,操作系统会根据其所需的内存大小,在空闲的空间块中选择一个合适的块分配给该进程,并将该块标记为已分配状态。

4.模拟进程释放内存当一个进程结束时,它所占用的内存块就会被释放出来,成为空闲块。

此时操作系统会更新链表信息,并将该块标记为未分配状态。

5.显示当前内存使用情况在模拟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地显示当前的内存使用情况。

c++动态分区分配算法模拟(操作系统课程设计)

c++动态分区分配算法模拟(操作系统课程设计)

学习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 络,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工 作原理
参加编程比赛和项目实践,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注行业动态和技术发展, 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技能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算法性能评估
时间复杂度:O(n)
空间复杂度:O(1)
稳定性:稳定
适用场景:适用于动态分 区分配问题
模拟结果总结与反思
模拟结果:动态分区分配算法的性能表现 优点:提高了内存利用率,减少了内存碎片 缺点:增加了内存管理开销,可能导致内存碎片 改进方向:优化内存管理算法,提高内存利用率和性能
05 课程设计总结与展望优化目标Leabharlann 提高 算法的执行效率 和内存利用率
优化策略:采用 动态调整分区大 小、优化内存分 配策略等方法
优化效果:通过 优化,可以提高 算法的执行效率 和内存利用率, 降低内存碎片率, 提高系统的稳定 性和可靠性。
04 模拟结果分析
内存分配情况统计
内存分配次数:统 计模拟过程中内存 分配的次数
确定分区大小和数量
确定分区大小:根据需求确定分区大小,如1KB、2KB等 确定分区数量:根据需求确定分区数量,如10个、20个等 分区分配策略:采用最佳适应算法、最坏适应算法、首次适应算法等 分区合并策略:采用分区合并算法,如合并空闲分区、合并相邻空闲分区等
实现分区分配算法
初始化:设置分区表,记录每个分区的状态和位置 分配:根据请求大小,查找合适的分区 合并:将相邻的空闲分区合并为一个大分区 分割:将大分区分割为多个小分区 回收:释放不再使用的分区,将其加入空闲分区列表 维护:定期整理分区表,保持分区信息的准确性
实现内存回收函数
内存回收函数的作用:释放不再使用的内存空间,提高内存利用率 内存回收函数的实现:通过遍历内存块链表,找到空闲内存块,将其添加到空闲链表中 内存回收函数的调用: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当需要释放内存时,调用内存回收函数 内存回收函数的优化:通过改进算法,提高内存回收的效率和准确性

动态分区管理方式及动态分区算法

动态分区管理方式及动态分区算法

动态分区管理方式及动态分区算法一、动态分区概述在操作系统中,内存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在实际的应用中,程序的内存需求是会发生变化的,因此需要一种灵活的内存管理方式来满足不同程序的内存需求。

动态分区管理方式应运而生,它可以根据程序的需求,灵活地分配和回收内存空间,是一种高效的内存管理方式。

二、动态分区管理方式动态分区管理方式是指将内存划分为多个大小不等的分区,每个分区都可以被分配给进程使用,当进程终止时,分区将被回收。

动态分区管理方式通常通过动态分区算法来实现,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动态分区算法。

三、首次适应算法首次适应算法是最简单和最直观的动态分区分配算法。

它的基本思想是在空闲分区链表中按照位置区域顺序查找第一个能够满足进程大小需求的空闲分区,并将其分配给进程。

首次适应算法的优点是实现简单,分区利用率较高,但缺点是会产生大量的不连续碎片。

四、最佳适应算法最佳适应算法是在空闲分区链表中查找满足进程大小需求的最小空闲分区,并将其分配给进程。

最佳适应算法的优点是可以减少外部碎片,缺点是查找适合的空闲分区会花费较长的时间。

五、最坏适应算法最坏适应算法是在空闲分区链表中查找满足进程大小需求的最大空闲分区,并将其分配给进程。

最坏适应算法的优点是能够产生较小的碎片,但缺点是会导致剩余分区较多,影响分区利用率。

六、动态分区管理方式的优缺点动态分区管理方式相比于静态分区管理方式有很多优点,比如可以灵活地满足不同程序的内存需求,可以动态地合并和分割分区,提高了内存的利用率等。

但是动态分区管理方式也有一些缺点,比如会产生碎片,分配和回收内存的开销较大等。

七、结语动态分区管理方式及其算法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合理选择动态分区算法,可以提高内存的利用率,改善系统性能。

也需要注意动态分区管理方式可能产生的碎片问题,可以通过内存紧缩等手段来解决。

希望本文对读者有所帮助。

动态分区管理方式及动态分区算法八、碎片问题与解决方法在动态分区管理方式中,经常会出现碎片问题,包括内部碎片和外部碎片。

实验五动态分区分配算法的模拟

实验五动态分区分配算法的模拟

实验五动态分区分配算法的模拟为了更好地理解动态分区分配算法的工作原理,我们可以进行一次模拟实验。

在实验中,我们将模拟一个内存分区,并使用动态分区分配算法来管理这些分区。

首先,让我们定义一个内存大小为1000字节的分区。

我们假设这个内存中包含几个已分配的分区和几个空闲的分区。

我们使用首次适应算法来进行分区的首次适应分配。

首先,我们将整个内存空间标记为空闲状态,并创建一个初始的空闲链表。

我们假设初始时只有一个空闲分区,大小为1000字节,起始地址为0。

现在,假设有一个进程请求分配一个250字节大小的内存空间。

我们首先检查空闲链表,找到一个大小大于等于250字节的空闲分区。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发现第一个空闲分区的大小是1000字节,所以我们将它拆分成250字节的已分配分区和750字节的空闲分区。

我们在已分配分区上标记一个进程编号,并将空闲分区加入空闲链表。

接下来,假设我们的进程需要申请500字节的内存空间。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查找一个大小大于等于500字节的空闲分区。

我们发现第一个可用的空闲分区大小是750字节,我们将它拆分为已分配的500字节和剩余的250字节的空闲分区。

然后,我们假设有进程释放了先前分配的250字节的内存空间。

当一个进程释放分配的内存空间时,我们需要合并相邻的空闲分区。

在这种情况下,释放的分区位于地址0,大小为250字节,并且其下一个分区是地址500,大小为500字节的空闲分区。

因此,我们将这两个分区合并为一个大小为750字节的空闲分区。

接下来,我们假设另一个进程将请求600字节的内存空间。

根据首次适应算法,我们将在第一个满足条件的空闲分区进行分配。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将分配200字节的空闲分区和分配400字节的空闲分区拆分为600字节的已分配分区和空闲分区。

最后,假设一个进程请求200字节的内存空间。

根据首次适应算法,我们在第一个满足条件的空闲分区进行分配。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将250字节的空闲分区拆分为200字节的已分配分区和50字节的空闲分区。

动态分区分配算法

动态分区分配算法

动态分区分配算法动态分区分配算法是在计算机内存管理中使用的一种内存分配策略。

在动态分区分配算法下,内存被划分为多个大小不一的分区,每个分区可以用来存储不同大小的进程。

当一个进程需要内存时,系统会选择一个合适的分区来满足其需求。

动态分区分配算法有多种实现方式,常用的包括最先适应算法、最佳适应算法和最坏适应算法。

最先适应算法(First Fit)是最简单和最常用的动态分区分配算法之一、该算法从内存起始位置开始查找合适的分区,一旦找到一个大小大于等于所需内存大小的空闲分区,就将该进程分配给这个分区并将分区大小减去所需内存大小。

这种算法的优点是实现简单、分区利用率高,但它可能会导致较小的分区被浪费掉,从而导致外部碎片的产生。

最佳适应算法(Best Fit)是另一种常用的动态分区分配算法。

该算法从所有空闲分区中选择一个大小最适合所需内存大小的分区来分配。

相比于最先适应算法,最佳适应算法能够更好地利用内存分区,减少外部碎片的产生。

然而,该算法的实现相对复杂,并且容易产生许多较小的空闲分区,导致分区利用率降低。

最坏适应算法(Worst Fit)是另一种动态分区分配算法。

该算法选择一个大小最大的空闲分区来分配给进程,这样可以留下更多较小的空闲分区,以备将来的进程使用。

然而,最坏适应算法可能会导致较大的分区被浪费掉,从而导致外部碎片的产生。

同样,该算法的实现也相对复杂,并且分区利用率相对较低。

动态分区分配算法的选择取决于特定的应用和场景。

最先适应算法在分配速度和分区利用率方面可能更优,但可能会产生较多的外部碎片。

最佳适应算法能够更好地利用内存分区,但实现复杂,容易产生较小的空闲分区。

最坏适应算法留下较小的空闲分区,但分区利用率较低。

因此,在选择动态分区分配算法时,需要权衡这些因素,并根据特定需求进行选择。

动态分区分配算法在现代操作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管理内存资源,提高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同时,动态分区分配算法也是操作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不断有新的技术和算法被提出来优化内存管理,满足日益复杂的应用需求。

动态分区分配算法c语言代码

动态分区分配算法c语言代码

动态分区分配算法c语言代码动态分区分配算法是操作系统管理内存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能够动态地将物理内存划分成多个分区,并向进程提供所需的内存空间。

因此,使用动态分区分配算法,可以提高操作系统的内存利用率,优化内存管理。

动态分区分配算法的实现非常复杂,但是通过c语言,可以精确地描述出这一算法。

一般而言,动态分区分配算法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内部碎片问题:由于分配内存时分配的大小和分区大小并不总是完全匹配,会产生未使用的部分。

动态分区分配算法需要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

2. 外部碎片问题:在进程运行结束后,会留下未使用的内存。

这些未使用的内存小于内存分区大小,被称为外部碎片。

动态分区分配算法需要将这些未使用的小块内存合并起来,以供分配。

在c语言中,动态分区分配算法的实现方式可以借助链表的数据结构,来实现对内存空间的分配与释放。

一个内存分区对应的链表节点,包含了分区的起始地址,分区的大小以及该分区的状态(是否被分配或是否为空)等信息。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动态分区分配算法的示例代码。

在这个代码中,初始化时,将整个可用内存视为一个空闲分区,并创建分配内存时使用的节点。

分配内存时,会遍历空闲分区链表,找到第一个大小足够的分区并将其分配。

释放内存时,遍历已分配分区链表,找到需要释放的分区,并将其状态更改为未分配,并将其添加到空闲分区链表中。

```include <stdio.h>include <stdlib.h>include <stdbool.h>// 内存分区结构体typedef struct partition {int size; // 分区大小bool allocated; // 是否被分配struct partition* next; // 下一个分区节点} partition_t;// 全局链表头节点指针partition_t* head;// 初始化函数void initialize(int size) {head = (partition_t*)malloc(sizeof(partition_t));head->size = size;head->allocated = false;head->next = NULL;}// 分配函数void* allocate(int size) {partition_t* current = head;while (current != NULL) {if (current->size >= size && !current->allocated) {if (current->size == size) {current->allocated = true;} else {partition_t* new_part =(partition_t*)malloc(sizeof(partition_t));new_part->size = size;new_part->allocated = true;new_part->next = current->next;current->size -= size;current->next = new_part; }return (void*)(current + 1); }current = current->next;}printf("Memory allocation failed\n"); return NULL;}// 释放函数void free_memory(void* ptr) {partition_t* current = head;partition_t* prev = head;while (current != NULL) {if ((void*)(current + 1) == ptr) { current->allocated = false;// 尝试合并空闲分区节点if (prev != head && !prev->allocated) {prev->size += current->size;prev->next = current->next;free(current);current = prev;}if (current->next != NULL && !current->next->allocated) {current->size += current->next->size;partition_t* temp = current->next;current->next = current->next->next;free(temp);}return;}prev = current;current = current->next;}printf("Memory free failed\n");}int main() {// 初始化内存initialize(1000);// 分配内存int* p = (int*)allocate(sizeof(int));if (p != NULL) {*p = 10;}// 释放内存free_memory(p);return 0;}```在实际应用中,动态分区分配算法可能会使用更加复杂的内存分配方式,例如“首次适应算法”、“最佳适应算法”、“最坏适应算法”等。

(完整word版)动态分区分配方式的模拟实验报告

(完整word版)动态分区分配方式的模拟实验报告

L[i].sad=L[i]。sad+T[k]。rom;
L[i]。rom=L[i].rom—T[k].rom;
L[i]。state=1;
T[k].sad=L[i].sad—T[k].rom;
printf("内存分配成功!\n作业申请空间为%d\n起始地址为%d\n”,T[k].rom,T[k]。sad);
L[i]。rom=L[i].rom-T[k].rom;
L[i].state=1;
T[k]。sad=L[i]。sad-T[k]。rom;
printf("内存分配成功!\n作业申请空间为%d\n起始地址为%d\n",T[k]。rom,T[k].sad);
break;

else

L[i]。sad=L[i]。sad+Size;
4。实验原理或流程图
首次适应算法(First-fit):当要分配内存空间时,就查表,在各空闲区中查找满足大小要求的可用块。只要找到第一个足以满足要球的空闲块就停止查找,并把它分配出去;如果该空闲空间与所需空间大小一样,则从空闲表中取消该项;如果还有剩余,则余下的部分仍留在空闲表中,但应修改分区大小和分区始址。
L[i].rom=L[i]。rom-Size;
L[i]。state=2;
T[k]。sad=L[i].sad—Size;
printf(”内存分配成功!\n作业申请空间为%d\n起始地址为%d\n",L[i]。rom,T[k].sad);
break;
}
}
else if(L[i].state=0&&L[i]。rom—T[k]。rom==Size)
T[k].id=k;
int i;

存储管理动态分区分配算法的模拟

存储管理动态分区分配算法的模拟

一.题目:存储管理---动态分区分配算法的模拟二.任务:设计主界面以灵活选择某算法,且以下算法都要实现:首次适应算法、循环首次适应算法、最佳适应算法;。

三.思想:对任务进行构思和设想。

(1)首次适应算法:FF算法要求空闲分区链以地址递增的次序链接。

在分配内存时,从链首开始顺巡查找,直到找到一个大小能够满足要求的空闲分区为止;然后再按照作业的大小,从该分区中划出一块内存空间分配给请求者,余下的空闲区间仍留在空闲链中。

若从链首直至链尾都不能找到一个能满足要求的分区,则此次内存分配失败,返回。

该算法倾向于优先利用内存中低址部分的空闲分区,从而保留了高址部分的大空闲区。

这给为以后到达的大作业分配大的内存空间创造了条件。

(2)循环首次适应算法该算法是由首次适应算法演变而成的。

在为进程分配内存空间时,不再是每次都从链首开始查找,而是从上次找到的空闲分区的下一个空闲分区开始查找,直至找到一个能满足要求的空闲分区,从中划出一块的请求大小相等的内存空间分配给作业。

为实现该算法,应设置一起始查找指针,用于指示下一次起始查询的空闲分区,并采用循环查找方式,即如果最后一个(链尾)空闲分区的大小仍不能满足要求,则返回到第一个空闲分区,比较大小是否满足,找到后,应调整起始查询指针。

(3)最佳适应算法是将最小的空闲分区分配给作业,避免"大材小用"。

为了加速寻找,该算法要求将所有的空闲分区按照某容量以从小到大的顺序形成一空闲分区链。

这样,第一次找到的能满足要求的空闲区,必然是最佳的。

(4)内存回收:将释放作业所在内存块的状态改为空闲状态,删除其作业名,设置为空。

并判断该空闲块是否与其他空闲块相连,若释放的内存空间与空闲块相连时,则合并为同一个空闲块,同时修改分区大小及起始地址。

四.目的:在构思中提出要达到的目的。

(1)按照首次适应算法对内存进行分配,得到(2)按照循环首次适应算法对内存(3)按照最佳适应算法对内存进行分配(4)在作业完成时,释放作业所在内存块,使其能够再次被利用五.方案:对构思的细化,提出粗略的方案。

用C++语言模拟主存动态分配管理

用C++语言模拟主存动态分配管理
Ab t a t h u h r i t du e t e t ik n n a i g t i lt e a r n e n fd n mi l c t n o i tr sr c :T e a to n r c h h n i g a d me n n o smu a e t ra g me to y a c al ai fman so e o h o o
s o efa f l mo ue f r g a t i l t y C+ ln u g . h w t r me o l d l so o r m o s h a p mua e b + a g a e Ke r s y wo d :C+ s l t d n mi l c t no man s r a r n e n ; t e +; i ae; y a ca o ai mu l o f i t e; ra g me t me h d o
1 引言
模 拟主存动态分配管理是 指不 在真实系统软硬件环境下 , 使用高级语 言构建虚拟 的主存动态分 配情 景 ,模拟实现操 作 系统对 主存 资源的分配与 回收。主存 动态分配是 一个 比较 复 杂 的过程 ,目前理论界对如何 动态 分配主存 提出 了很多算法 , 这些算法 的性 能优劣都需要 经过测试分 析之后 才能判 断。然

b + 舢g肾 yC +I I
P N nh A l W im ( co l f o ue c nea dT c nlg nigNo l iesy, aj g2 0 4 ) S ho mp t S i c n eh oo yNaj ma Unvr t N ni 10 6 oC r e n i n
并给 出使 用 C + 言 进行 模 拟 的 各 模 块程 序 框 架 。 +语

采用首次适应算法实现动态分区分配过程的模拟

采用首次适应算法实现动态分区分配过程的模拟
scanf("%d", &id);
p = head;
while (p != NULL) {
//根据作业号查找要释放的作业
if (p->id == id) {
p->id = -1;
p->isallocated = no;
//Hale Waihona Puke 果此作业前面还有空闲分区,则与之合并
if (p->prev != NULL && p->prev->isallocated == no) {
实验四
实验
采用首次适应算法实现动态分区分配过程的模拟
实验
用C语言编程,实现采用首次适应算法的动态分区分配过程。
实验内容:
(1)空闲分区通过空闲分区链来管理;进行内存分配时,系统优先使用空闲区低端的空间。
(2)假设初始状态下可用的内存空间为640KB,并有下列的请求序列:
作业1申请130KB
作业2申请60KB
p->id = id;//直接修改作业号
p->isallocated = yes;
break;
}
p = p->next;
}
if (p == NULL) {
printf("没有足够的内存可以分配了!\n");
}
}
//释放内存
void returnMemory() {
int id;
Node* p;
printf("请输入要释放内存的作业号:");
p->length -= size;//空闲分区的长度做相应的修改
//判断这块空闲分区是不是第一块分区

动态分区分配方式的模拟实验原理说明

动态分区分配方式的模拟实验原理说明

动态分区分配方式的模拟实验原理说明一、引言动态分区分配方式是计算机内存管理中一种常见的分配方式,它将内存按需划分为多个独立的区域,用于分配进程所需的内存空间。

本文将详细探讨动态分区分配方式的原理及其在模拟实验中的应用。

二、动态分区分配方式的原理动态分区分配方式基于内存动态分配,将可用内存划分为多个不连续的分区,每个分区可用于存放一个进程或程序。

此分配方式具有灵活性,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程序对内存空间的需求。

2.1 空闲内存分区列表在动态分区分配方式中,操作系统维护一个空闲内存分区列表,记录可供分配的内存空间情况。

列表中的每个分区都有其起始地址和长度。

2.2 分区分配算法动态分区分配方式有多种分区分配算法可供选择,主要包括首次适应算法、最佳适应算法和最差适应算法。

•首次适应算法:从空闲分区列表中找到第一个满足分配要求的分区进行分配。

•最佳适应算法:从空闲分区列表中找到最小的满足分配要求的分区进行分配。

•最差适应算法:从空闲分区列表中找到最大的满足分配要求的分区进行分配。

2.3 分区回收算法当进程结束或释放内存时,操作系统需要将其占用的内存空间回收,归还给空闲内存区。

分区回收算法的目标是尽可能地合并相邻的空闲区域,以最大程度地提供可用内存。

三、动态分区分配方式的模拟实验为了更好地理解和研究动态分区分配方式,可以进行一系列模拟实验。

下面将介绍动态分区分配方式的模拟实验原理及步骤。

3.1 实验原理动态分区分配方式的模拟实验基于以下原理: - 创建一个内存模拟环境,模拟操作系统管理的内存空间。

- 设计一系列测试用例,模拟进程的创建、分配和回收过程。

- 根据所选的分区分配算法和分区回收算法,计算分区分配和回收的效果。

- 比较不同算法在性能方面的差异,并分析其优缺点。

3.2 实验步骤动态分区分配方式的模拟实验包括以下步骤: 1. 初始化内存模拟环境,创建一个空闲分区列表。

2. 设计多个测试用例,包括不同大小和数量的进程。

存储管理动态分区分配算法的模拟

存储管理动态分区分配算法的模拟

存储管理动态分区分配算法的模拟一(题目: 存储管理--- 动态分区分配算法的模拟二(任务: 设计主界面以灵活选择某算法,且以下算法都要实现:首次适应算法、循环首次适应算法、最佳适应算法;。

三(思想: 对任务进行构思和设想。

(1) 首次适应算法:FF算法要求空闲分区链以地址递增的次序链接。

在分配内存时,从链首开始顺巡查找,直到找到一个大小能够满足要求的空闲分区为止; 然后再按照作业的大小,从该分区中划出一块内存空间分配给请求者,余下的空闲区间仍留在空闲链中。

若从链首直至链尾都不能找到一个能满足要求的分区,则此次内存分配失败,返回。

该算法倾向于优先利用内存中低址部分的空闲分区,从而保留了高址部分的大空闲区。

这给为以后到达的大作业分配大的内存空间创造了条件。

(2) 循环首次适应算法该算法是由首次适应算法演变而成的。

在为进程分配内存空间时,不再是每次都从链首开始查找,而是从上次找到的空闲分区的下一个空闲分区开始查找,直至找到一个能满足要求的空闲分区,从中划出一块的请求大小相等的内存空间分配给作业。

为实现该算法,应设置一起始查找指针,用于指示下一次起始查询的空闲分区,并采用循环查找方式,即如果最后一个( 链尾)空闲分区的大小仍不能满足要求,则返回到第一个空闲分区,比较大小是否满足,找到后,应调整起始查询指针。

(3) 最佳适应算法是将最小的空闲分区分配给作业,避免"大材小用"。

为了加速寻找,该算法要求将所有的空闲分区按照某容量以从小到大的顺序形成一空闲分区链。

这样,第一次找到的能满足要求的空闲区,必然是最佳的。

(4) 内存回收:将释放作业所在内存块的状态改为空闲状态,删除其作业名,设置为空。

并判断该空闲块是否与其他空闲块相连,若释放的内存空间与空闲块相连时,则合并为同一个空闲块,同时修改分区大小及起始地址。

四(目的: 在构思中提出要达到的目的。

(1) 按照首次适应算法对内存进行分配,得到(2) 按照循环首次适应算法对内存(3) 按照最佳适应算法对内存进行分配(4) 在作业完成时,释放作业所在内存块,使其能够再次被利用五(方案: 对构思的细化,提出粗略的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分配初始分区存
subAreaNode *fir = (subAreaNode *)malloc(sizeof(subAreaNode));
// 给首个分区赋值
fir->n= 0;
fir->addr = 0;
fir->size = SIZE;
fir->state = Free;
fir->taskId = -1;
tar->state = Busy;
tar->taskId = taskId;
p->n=p->n+1;
}
printf("存分配成功!\n");
return 1;
} else {
// 找不到合适的空闲分区
printf("找不到合适的存分区,分配失败...\n");
return 0;
}
}
// 回收存
int freeSubArea(int taskId)
// 分配大小为size的区间
subAreaNode *node = (subAreaNode *)malloc(sizeof(subAreaNode));
node->addr = p->addr + size;
node->size = p->size - size;
node->state = Free;
最佳适应算法;它从全部空闲区中找出能满足作业要求的、且大小最小的空闲分区,这种方法能使碎片尽量小。为适应此算法,空闲分区表(空闲区链)中的空闲分区要按从小到大进行排序,自表头开始查找到第一个满足要求的自由分区分配。该算法保留大的空闲区,但造成许多小的空闲区。
核心代码;
// 初始化空闲分区链
void intSubArea()
设置初始状态,每次分配和回收后显示出空闲存分区链的情况。




首次适应算法; 从空闲分区表的第一个表目起查找该表,把最先能够满足要求的空闲区分配给作业,这种方法目的在于减少查找时间。为适应这种算法,空闲分区表(空闲区链)中的空闲分区要按地址由低到高进行排序。该算法优先使用低址部分空闲区,在低址空间造成许多小的空闲区,在高地址空间保留大的空闲区。
node->taskId = Nhomakorabea-1;// 修改分区链节点指针
node->pre = p;
node->nxt = p->nxt;
if(p->nxt != NULL) {
p->nxt->pre = node;
}
p->nxt = node;
// 分配空闲区间
p->size = size;
p->state = Busy;
tar = p;
tarSize = p->size;
}
p = p->nxt;
}
if(tar != NULL) {
// 找到要分配的空闲分区
if(tar->size - size <= MINSIZE) {
// 整块分配
tar->state = Busy;
tar->taskId = taskId;
} else {
fir->pre = &subHead;
fir->nxt = NULL;
// 初始化分区头部信息
subHead.pre = NULL;
subHead.nxt = fir;
}
// 首次适应算法
int firstFit(int taskId, int size)
{
subAreaNode *p = subHead.nxt;
while(p != NULL)
{
if(p->state == Free && p->size >= size) {
// 找到要分配的空闲分区
if(p->size - size <= MINSIZE) {
// 整块分配
p->state = Busy;
p->taskId = taskId;
} else {
{
int flag = 0;
subAreaNode *p = subHead.nxt, *pp;
while(p != NULL)
{
p->n++;
if(p->state == Busy && p->taskId == taskId) {
flag = 1;
if((p->pre != &subHead && p->pre->state == Free)
{
subAreaNode *tar = NULL;
int tarSize = SIZE + 1;
subAreaNode *p = subHead.nxt;
while(p != NULL)
{
// 寻找最佳空闲区间
if(p->state == Free && p->size >= size && p->size < tarSize) {
&& (p->nxt != NULL && p->nxt->state == Free)) {
// 情况1:合并上下两个分区
// 先合并上区间
p->taskId = taskId;
p->n=p->n+1;
}
printf("存分配成功!\n");
return 1;
}
p = p->nxt;
}
printf("找不到合适的存分区,分配失败...\n");
return 0;
}
// 最佳适应算法
int bestFit(int taskId, int size)
node->taskId = -1;
// 修改分区链节点指针
node->pre = tar;
node->nxt = tar->nxt;
if(tar->nxt != NULL) {
tar->nxt->pre = node;
}
tar->nxt = node;
// 分配空闲区间
tar->size = size;
// 分配大小为size的区间
subAreaNode *node = (subAreaNode *)malloc(sizeof(subAreaNode));
node->addr = tar->addr + size;
node->size = tar->size - size;
node->state = Free;
工业学院计算机工程系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二)
实验名称
动态分区分配方式的模拟
实验日期
2016/12/3
成绩
姓 名
班级学号




了解动态分区分配方式中使用的数据结构和分配算法,进一步加深对动态分区存储管理方式及其实现过程的理解




Windows8.1+Visual C++6.0



用C或C++分别实现采用首次适应算法和最佳适应算法的动态分区分配过程和回收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