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气循环流化床一体化脱硫、脱硝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烟气循环流化床一体化脱硫、脱硝技术
摘要:利用烟气循环流化床在脱硫方面的技术已日渐成熟,但利用该装置同时
实现脱硝方面的研究在我国尚处于初级阶段。此文取石灰与粉煤灰制作的强活性
吸收剂,向里边投入氧化性M添加剂之后,将其变成拥有强活性和强氧化性的活性吸收剂,且运用烟气循环流化床和这一活性吸收剂实施一体化脱硫、脱硝的实验,以进一步研究烟气循环流化床一体化脱硫、脱硝技术。
关键词: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脱硝技术;吸收剂
一、研究背景
我国近几年颇受雾霾天气的困扰,这种天气形成的一大因素是空气当中的
SO2与氮氧化物过多,火电厂等排出的烟气成分中这两种物质的比重就极大,纵
使浓度不算太高,但排放量太大,依然会对空气质量有很严重的影响。所以,要
加强火电厂等烟气污染企业的烟气处理,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在这方面是强项,不但脱硫、脱硝的效率高,而且成本低,能够实现能源的循环利用,也是火电厂
等烟气污染企业的希望。
近些年,烟气循环流化床在脱硫技术方面的势头强劲,其与湿法脱硫比起来,于投入资金和维护费用两种情况下都体现出十分明显的优势,所以其在国际上的
使用越来越多。伴随新型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装置的制造与引入,脱硫事业获得
了很好的成效。然而,该项技术并不涉及脱硝,导致该技术的应用前景大受影响。本文针对烟气循环床在脱硫的过程中如何脱硝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拓展该技术
的使用范围提出有力依据。
二、实验研究
2.1一体化脱硫、脱硝实验
把流化床反应器安装于内径3000mm、高度5000mm圆筒内,于其主体设测
温处,实验中,运用SO2、NO、H2O与空气混合之后的气体仿效现实烟气,将该
气体热处理以后输入流化床反应器,由引风机提供动力,系统于负压情况下工作
应用螺旋式给料机把强活性吸收剂投入反应器里,然后对加料口打开程度予以适
度更改,可以控制吸收剂供应多少与快慢。旋风除尘器收敛经过反应过程排出来
的固态物质,这之后固态物质经过回料返回到烟气流化床。高压水泵中出现的零
划水滴基本上是自流化床下边流进去,这能针对烟气中湿度情况予以调整,系统
中进入及流出的SO2和NO两者浓度是利用烟气分析仪予以检测。
2.2制作氧化性、强活性吸收剂
氧化性、强活性吸收剂制作流程:把质量比例情况是3∶1的粉煤灰与工业石灰投入水中进行混合消化,保持于90℃上下,6个小时之后再对之进行热烘处理
使之干燥,往里边混入少许具备较高氧化能力的锰盐粉,也就是M添加剂,再行搅散,使之能够匀实分布于吸收剂表层,且出现氧化点,最后制作出可以一同脱硫、硝的强氧化性、强活性吸收剂。
2.3脱除效率确认和产物研究
将系统内烟气进口与出口处的NO与SO2浓度予以检测,这样能够对脱除成
效予以确认。利用电子显微镜对粉煤灰,强氧化性、强活性吸收剂,经过反应的
强氧化性、强活性吸收剂三者分别进行观测并记录,应用X射线能谱仪对三种物
质的表层形态予以研究,且通过化学方法对系统反应之后产生的物质予以探究,
利用锌粉还原法检测残留物质中硝酸盐的质量并予以确认。
2.4反应器固态颗粒物的浓度
反应器固态颗粒物其浓度以kg•m-3计,基本是用以呈现流化床脱硫、硝的实际成效,该值是由反应器中固态颗粒物的质量除以该容器体积得来。
三、实验结果研究
3.1M添加剂的多少对流化床脱硫、脱硝的作用
实践说明,锰盐粉末(也就是M添加剂)的投入量与有否投入对流化床脱硫
的成效作用不大,而对NO的脱除成效有很大作用,情况如下:
倘若添加剂的投入量较少,流化床脱硝成效便会上升,M添加剂的投入量为1.6%是该装置脱硝成效的重要节点。这之后,M添加剂的投入量继续上升,脱硝
成效的上升便会走向平缓。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锰盐为主的M添加剂在其制作时充分散布于活性吸收剂表层,使氧化点数目上涨,添加剂较少时,脱硝其实
就是NO往NO2转变的经过,氧化点愈多,转变速率就越快,脱硝成效就更明显。添加剂投入量上升至1.6%时,吸附在吸收剂表层的氧化点基本上不再增多,因此
接着投入添加剂,脱硝成效上升情况还不如之前明显。
3.2烟气停留时间对流化床脱硫、脱硝的作用
对于烟气停留时间长短这个问题,伴随该时间加长,流化床一体化脱硫、硝
成效亦由此上升。和脱硫的成效比起来,脱硝的成效受到烟气停留时间的作用更
加显著,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如下:
烟气在反应器内的长期停留,使烟气和活性炭吸收剂两者的接触更多,从而
提升了流化床脱硫脱硝的成效。鉴于NO本身难溶于水,并且吸收剂没有办法对
其进行吸收,只能把它转变成NO2,这样才能实现脱硝的目的。倘若烟气的停留
时间一久,过多的NO经过氧化转变成NO2,吸收剂将其吸收,可以实现不错的
脱硝成效。但烟气停留时间假如太久,便要提高反应器容量,这会使该项技术投
入成本上涨,所以对这一时间认定为2.4s。
四、结论
本文就烟气循环流化床一体化脱硫、脱硝技术进行探讨,通过实验对其予以
研究。结果显示,M添加剂含量对利用该装置的脱硫作用并不强,然而对其脱硝
成效体现出很好的作用。伴随添加剂比例的减少,脱硝成效提升速率比较大,特
别是添加剂占比是1.6%时,脱硝成效最明显。并且,烟气停留时间愈久,流化床
脱硫及脱硝作用愈发明显。这说明,日后要增强在烟气循环流化床一体化脱硫、
脱硝技术方面的研究与推广。这对于提升脱硫、脱硝的成效与火电厂等烟气污染
企业的生产效率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希望本文对同行业专家有所启示。
参考文献:
[1]陈云飞.循环流化床燃烧及脱硫脱硝技术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3)
[2]马浩栋,虞钢.火电厂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1)
作者简介:
李俊强(1986-12),男,汉族,籍贯:河南省许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