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学案例(最新整理)
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 人教版
教案标题:数学广角《烙饼问题》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解决烙饼问题,掌握简单的优化问题,体会统筹安排时间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掌握烙饼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2. 能够运用烙饼问题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烙饼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
四、教学准备1. 教具:烙饼模具、计时器。
2. 学具: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烙饼师傅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烙饼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观察烙饼师傅的操作过程,发现烙饼问题的数学原理。
(2)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尝试解决烙饼问题,总结出最优解法。
3. 实践应用(1)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排队问题、时间安排问题等。
(2)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4. 总结提升(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烙饼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法。
(2)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5. 课后作业(1)让学生回家后,尝试运用烙饼问题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记录下来。
(2)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提前了解相关知识点。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课后作业等方式,了解学生对烙饼问题解决思路和方法的掌握情况。
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八、教学拓展1. 鼓励学生课后阅读相关书籍,了解更多的数学优化问题。
2. 组织学生参加数学竞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本教案适用于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人教版,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烙饼问题》优秀教学设计(优秀3篇)
《烙饼问题》优秀教学设计(优秀3篇)烙饼问题教学设计篇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烙饼问题”。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简单的烙饼问题,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2、让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的较优方案的意识。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4、使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寻找合理、快捷的烙饼方案。
【教学难点】初步培养学生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较优方案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三张圆纸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多媒体出示图片:鸡蛋。
师:同学们,请看,这是什么?(鸡蛋)如果煮熟一个鸡蛋大约要用4分钟的时间,那么煮熟10个鸡蛋大约用多长时间呢?(学生作答)师: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事情都要讲究方式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从数学的角度来研究烙饼的方法吧!师:随机板书课题——烙饼问题二、自主探索,探究烙法。
(一)解读信息,理解烙饼规则。
课件出示情境:同学们,图中妈妈已经开始烙饼了,你们从图中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生答)师:每次只能烙两张饼是什么意思?两面都要烙又是什么意思?(生答)(二)观察学习,探究两张饼的较佳烙法。
1、明确烙一张饼的时间。
师:想一想,如果烙一张饼,需要多少时间?(生:6分钟)师:为什么是6分钟?(生答)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用流程图把刚才这位同学的烙饼过程板书下来。
板书:一张:正反3分钟3分钟(6分钟)2、探究烙两张饼的较优方法。
师:同学们,想一想:如果烙两张饼,怎么烙?有几种可能?(同桌合作,用圆纸片代替饼进行实践并作好记录)汇报交流:学生回答并上台演示,教师板书。
一种:12分钟。
板书:两张:(1)正(1)反(2)正(2)反3分钟3分钟3分钟3分钟(12分钟)第二种:6分钟。
板书:两张:(1)正(2)正(1)反(2)反3分钟3分钟(6分钟)师:同学们,通过合作演示同样烙两张饼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答案,你们认为那种烙法较快?为什么一种烙法多用了6分钟呢?(学生展开讨论)师生共同小结:就是说本来可以两张放在一起烙,而一种每次只烙了一张,浪费了空间,也浪费了时间,所以多用了6分钟。
《烙饼问题》教学设计(精选6篇)
《烙饼问题》教学设计《烙饼问题》教学设计(精选6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烙饼问题》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烙饼问题》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在经历烙饼的具体过程中学会怎样合理安排最省时间,从而体会做事情要进行合理的安排。
2、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合理的方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感受运筹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初步培养学生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
教学难点:寻找合理、快捷的烙饼方案。
教材简析:《烙饼问题》是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的内容,主要通过讨论烙饼时如何合理安排操作最节省时间,让学生体会在解决问题中优化思想的运用。
这部分知识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难以理解。
但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有过看饼如何烙的经历,所以,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想就用这个学生熟悉的情境为切入口,通过例举、观察、合作讨论、优化,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三张饼如何烙才能尽快让大家吃上饼”,以及归纳出按怎样的顺序安排才会使所用时间的总和最少。
教学过程:一、预设情景,走进生活。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脑经急转弯吗?老师出一个题考考大家:煮熟一个鸡蛋要用5分钟,煮熟5个鸡蛋要用多长时间?生1:25分钟。
一个一个地煮,煮1个需要5分钟,煮5个需要25分钟。
生2:只需要5分钟,把5个鸡蛋一起放进锅里。
师:你为什么会想到5个一起煮呢?5个鸡蛋一起煮既可以节约时间,又可以节约能源,看来只要我们肯动脑筋,连煮鸡蛋这件小事都能找到一个最优的方法。
生活中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在烙饼问题中,你能不能找到最优方法?——板书:烙饼问题(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入课题,既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又紧扣主题,教学情境简洁有效)二、围绕主题,探索新知。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烙饼问题》教学设计 3篇精选(最新)
烙饼问题一课时教学内容烙饼问题。
(教材第105页)教学目标1.分析简单的事例,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方案的多样性及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2.培养学生尝试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怎样烙饼更合理,使学生知道解决实际问题要选择最优方案。
难点:使学生感受到在日常生活中,虽然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多,但有优选方案,要培养学生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
教具学具课件、图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同学们在家里见过妈妈烙饼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小丽的妈妈正在为全家人做自己的拿手绝活——烙饼。
(课件出示:教材第105页例2情景图)【设计意图:通过创设出生活化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烙饼这一事例,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处于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最佳状态】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1.请学生打开教材第105页例2,看一看书中的“妈妈”是怎样烙饼的。
2.引导学生从例2中收集信息,然后互相交流。
通过例2的情景图,学生可以了解到,书中的“妈妈”每次只能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3分钟,所以烙1张饼要6分钟。
爸爸、妈妈和小红每人1张,共烙3张,怎样烙花费的时间最少?3.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安排的,自己的方案一共需要多长时间,把每组的设计方案填入表格,并计算出所用的时间。
(学生在思考讨论时可用自己手中的圆片代替烙的饼,边演示边思考)4.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方案,教师可以把各小组汇报的不同方案通过投影展示出来。
第1张第2张第3张第一次正面(3分)第二次反面(3分)第三次正面(3分)第四次反面(3分)第五次正面(3分)第六次反面(3分)方案一:每次烙1张需6分,3张共需时间3×6=18(分)。
第1张第2张第3张第一次正面(3分) 正面(3分)第二次反面(3分) 反面(3分)第三次正面(3分)第四次反面(3分)方案二:每次烙2张,3张共需时间3×4=12(分)。
8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8 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我今天要为大家带来的是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中一个有趣又富有挑战性的课题——《数学广角——烙饼问题》。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的学习重点在《数学广角》这一章节,具体内容是烙饼问题。
这个问题涉及到优化问题,需要我们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同学们能够理解优化问题的意义,学会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在于让同学们理解并掌握烙饼问题的解决方法,难点在于如何把这个问题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同学们能够真正理解并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会准备一些实际的烙饼模型,以及一些关于烙饼问题的练习题。
同学们需要准备笔记本,做好记录的准备。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一些实际的例子,引入烙饼问题的概念,让同学们了解这个问题。
接着,我会带领同学们分析这个问题,找到最优解。
然后,我会让同学们自己尝试解决一些类似的烙饼问题,巩固他们的理解。
我会给同学们一些练习题,让他们能够在课后继续巩固所学。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会以问题的形式展开,逐步引导同学们思考和解决问题。
七、作业设计作业将会是一些实际的烙饼问题,让同学们能够把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今天的学习效果,看看同学们是否掌握了烙饼问题的解决方法。
同时,我也会给同学们一些拓展延伸的任务,让他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这个问题。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的教学内容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同学们特别关注。
一、实际问题的引入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通过一些实际的例子来引入烙饼问题的概念。
这个环节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通过实际的例子,同学们才能够真正理解烙饼问题的含义和实际应用。
例如,我会拿出一些烙饼,让同学们观察并思考如何最快地烙制这些饼。
这个实际的例子能够让同学们直观地感受到烙饼问题的实际意义,也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
二、问题的分析在引入烙饼问题后,我会带领同学们进行分析,找到最优解。
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解如何合理安排烙饼问题,即如何合理利用时间,使烙饼的效率最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从优化的角度解决问题,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烙饼问题的最优解法,能够合理安排时间,提高烙饼效率。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提高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烙饼问题的最优解法,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烙饼模具、计时器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课件,展示烙饼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你们会烙饼吗?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烙饼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食物,那么如何合理安排时间,使烙饼的效率最高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探究新知1. 教师出示课件,展示烙饼问题的情景,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这个问题要我们解决什么?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个问题要我们合理安排时间,使烙饼的效率最高。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你们有什么好的方法吗?4. 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5. 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总结并给出最优解法。
三、巩固练习1. 教师出示课件,展示练习题,引导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学生完成后,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烙饼问题的最优解法。
五、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本节课的重点。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板书设计:烙饼问题1. 观察情景,提出问题2. 探究最优解法3. 巩固练习4. 课堂小结六、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2. 观察生活中的烙饼现象,思考如何合理安排时间七、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烙饼问题,使学生了解了从优化的角度解决问题,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四年级数学上册《烙饼问题》教学设计优秀13篇
四年级数学上册《烙饼问题》教学设计优秀13篇烙饼问题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中的简单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到优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中的策略的多样性,初步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化方案的意识。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4、使学生能积极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本课时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标实验教材(四上)112—113的例1教学重点:体会优化思想。
教学难点: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三张圆纸片。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开始,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同学们家里有厨房吗?你们进过厨房吗?进去做什么?厨房里有什么数学问题吗?二、情境引入,学习新知那么我们来看看小丽家厨房里的数学问题。
(课件出示例1图)小丽妈妈正在为全家人做自己的拿手绝活——烙饼。
(板书课题:烙饼问题)1、师:“从图上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学生观察、理解图中的内容。
教师提问:“妈妈烙一张饼最少需要几分钟?”“如果妈妈要烙2张饼最少需要几分钟,怎样烙?”小结:我们烙两张饼时,可以先同时烙饼的正面,用了3分钟;再同时烙饼的反面,用了3分钟这样烙两张饼就需要6分钟。
师:“爸爸、妈妈和小丽各吃一张饼,一共要烙几张饼呢?”“要烙3张饼,锅里每次最多只能烙2张饼,那3张饼怎样烙时间最短呢?”2、学生操作,探究烙3张饼的方法。
让学生用发的圆片烙一烙,同桌说说用了几分钟,是怎样烙的。
(圆片的正、反面上分别写着正、反两字来代表饼的正、反面。
)教师参与到小组活动中。
3、学生演示烙饼法。
师:谁愿意把你烙饼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学生上黑板动手烙,边烙边说)让大家来比较:“这些烙法,哪一种能让大家尽快地吃上饼?”得出结论:9分钟是烙3张饼所用的时间最短的,我们就把(烙3张饼所需时间最短的)这种方法,叫快速烙饼法。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广角—烙饼问题5 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广角——烙饼问题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烙饼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解决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探究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烙饼问题的基本概念。
2. 烙饼问题的解决方法。
3. 烙饼问题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烙饼问题的解决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烙饼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进行解决。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烙饼现象,引导学生思考烙饼问题。
2. 新课导入:讲解烙饼问题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理解烙饼问题的实质。
3. 解决方法:讲解烙饼问题的解决方法,如公式法、画图法等,并通过实例演示如何运用这些方法。
4. 实际应用: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烙饼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
5. 练习巩固:布置一些烙饼问题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烙饼问题的解决方法。
7.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烙饼问题的作业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练习。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烙饼问题的实质,避免只关注解题技巧。
2.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解决烙饼问题时的思维过程,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3.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探究问题的意识。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练习和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烙饼问题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表现,评价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3. 关注学生在合作交流、探究问题时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2. 辅助资料:相关数学故事、数学游戏等。
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教具等。
八、教学时间1课时九、教学建议1.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适时调整教学节奏,确保学生能够跟上教学进度。
3.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上册8《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案1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上册8《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案1一. 教材分析《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是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上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解决烙饼问题,掌握简单的排列组合知识和优化问题解决的方法。
本章内容通过生活中的烙饼问题,引出排列组合的概念,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对于排列组合的知识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排列组合的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排列组合的解题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解决烙饼问题,理解排列组合的概念,并掌握简单的排列组合问题的解决方法。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排列组合的概念和解决方法。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排列组合的概念,并运用排列组合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烙饼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实践操作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排列组合的解题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烙饼问题的图片、排列组合的卡片、计时器等。
2.教学场地:教室。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烙饼问题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快速合理安排烙饼的顺序,使烙饼的数量最多。
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引出排列组合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给学生发放排列组合的卡片,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尝试解决烙饼问题。
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合理安排烙饼的顺序,使烙饼的数量最多。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每组设计一个合理的烙饼顺序,使烙饼的数量最多。
讨论结束后,各组汇报自己的成果,其他组进行评价。
《烙饼问题》教案(教案)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烙饼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四、教学流程
《烙饼问题》教案(教案)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烙饼问题》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多项任务的情况?”(如做作业、准备早餐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烙饼问题的奥秘。
-难点解析:学生可能不知道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教师需要提供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以上重点和难点,通过实例讲解、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烙饼问题,掌握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同时,注重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例如: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列出烙饼的所有可能顺序,比较哪种方法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完成烙饼任务。
(2)学会运用统筹方法对实际问题进行优化。
-例如: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合理安排烙饼的顺序,使得等待时间最短,从而引出统筹方法。
(3)体会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例如:通过讨论生活中的类似问题,让学生感受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普遍性。
《烙饼问题》教案(教案)
一、教学内容
《烙饼问题》教案(教案)
8.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8.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我在这节课中要教授的是数学广角——烙饼问题,这是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的内容。
一、教学内容我将会使用教材第103页的内容,让学生们了解烙饼问题的背景和意义,学习如何用数学方法解决烙饼问题。
具体内容包括烙饼问题的定义、烙饼问题的解决方法以及烙饼问题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烙饼问题的实质,学会用数学方法解决烙饼问题,并能够将烙饼问题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们掌握烙饼问题的解决方法,难点是让学生们理解烙饼问题的实质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会准备一些烙饼的图片和实际的烙饼,让学生们能够直观地理解烙饼问题。
同时,我也会准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们在课堂上进行实践操作。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通过展示一些烙饼的图片,引起学生们的兴趣,然后引入烙饼问题的定义和实质。
2. 讲解:我会详细讲解烙饼问题的解决方法,包括如何将烙饼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如何用数学方法解决烙饼问题。
3. 实践:我会让学生们分组进行实践,用实际烙饼进行操作,让学生们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烙饼问题的解决方法。
4. 练习:我会给出一些烙饼问题的练习题,让学生们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会包括烙饼问题的定义、解决方法和应用,以便学生们能够清晰地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我会设计一些烙饼问题的作业,让学生们能够巩固所学知识,并能够将烙饼问题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应该已经掌握了烙饼问题的解决方法,并能够将烙饼问题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在课后,我会反思教学效果,并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拓展延伸,让学生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烙饼问题。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深入挖掘在教学内容方面,我需要确保学生们不仅理解烙饼问题的表面知识,而且能够深入理解其背后的数学原理。
例如,我会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们观察和分析烙饼问题的本质,即如何在最短时间内完成烙饼的任务。
“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分析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思考、交流,掌握烙饼问题的最优化策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 让学生体验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
二、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烙饼问题的最优化策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为什么3张饼至少需要煎3次,每次最多煎3张饼。
四、教学准备课件、烙饼图、表格。
五、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出示课件,展示烙饼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烙饼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如何使烙饼的过程更加高效?2. 探索烙饼问题(1)教师提出问题:如果我们要烙4张饼,应该如何安排烙饼的顺序和次数?(2)学生分组讨论,尝试找出烙4张饼的最佳方案。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烙饼问题的最优化策略:每次尽量使锅中的饼满载,避免浪费时间和资源。
3. 解决实际问题(1)教师提出问题:如果我们要烙5张饼,应该如何安排烙饼的顺序和次数?(2)学生分组讨论,尝试找出烙5张饼的最佳方案。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烙饼问题的最优化策略:先烙数量较多的饼,再烙数量较少的饼,使每次烙饼的数量尽量接近锅的容量。
4. 归纳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烙饼问题的解决过程,总结最优化策略,并让学生明白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5. 课堂练习教师出示课件,展示一些烙饼问题的实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与家长共同探讨烙饼问题,并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烙饼问题最优化策略:每次尽量使锅中的饼满载,避免浪费时间和资源。
先烙数量较多的饼,再烙数量较少的饼,使每次烙饼的数量尽量接近锅的容量。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烙饼问题的教学,让学生掌握了最优化策略,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交流,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8.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 人教版
8.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解决烙饼问题,理解并掌握简单的优化问题,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
2.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数学思维。
3. 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1. 理解并掌握简单的优化问题。
2.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解决问题的策略。
2. 优化意识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课件或黑板上的烙饼图片,让学生猜一猜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2.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数学广角——烙饼问题。
二、探究(15分钟)1. 出示问题:小明家里有三个锅,每个锅可以同时烙两张饼,烙一面需要2分钟。
小明烙6张饼至少需要多少时间?2. 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
3. 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4. 引导学生总结出解决问题的策略:要使烙饼的时间最短,需要合理地安排烙饼的顺序和锅的使用。
三、巩固(10分钟)1. 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分享自己的解题过程和答案。
3. 引导学生总结出解决类似问题的方法:要使时间最短,需要合理地安排顺序和资源的使用。
四、拓展(5分钟)1. 出示拓展问题:如果有更多的锅和饼,如何安排烙饼的顺序和锅的使用,才能使时间最短?2. 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
3. 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五、总结(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学习的收获。
2. 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解决烙饼问题,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了简单的优化问题,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思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同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烙饼问题优秀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烙饼问题优秀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烙饼问题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基础,能够根据已知信息提出合适的问题,而且还会寻求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
生活中都见过烙饼,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本节课要研究的“烙饼问题”是一个纯数学化的问题,“烙3张饼”的最佳方法与实际生活是有一定距离的,给学生的探究带来了困难。
本节课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通过例举、观察、合作交流等方式,并借助几何直观的方法,在动手操作、概括归纳等探究活动中,发现烙饼的多种策略,且能找到烙饼的最优策略,初步体会到“优化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材解析:《烙饼问题》是人教版教材四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中的内容。
本单元教材通过对生动有趣的生活事例的分析,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经历在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中寻求最优方案的过程,初步体会运筹策略及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材在第一课时安排了“怎样才能让客人尽快喝到茶”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初步体会到“合理安排时间”的最优策略,本节课是第二课时,教材通过“烙三张饼,要想最快吃到饼,怎样烙?”这样一个问题,继续引导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让学生在思考、实践、交流等活动中,进一步体会到“优化思想、统筹安排”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价值。
设计思想: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历烙两张饼与烙一张饼的过程。
在“烙饼张数不同,时间却相同”的认知冲突之后,让学生在对比中思考,经历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等过程。
理解了两张饼同时烙(锅里没有空余)能节省时间。
这样,学生能很轻松地理解三张饼的最佳烙法,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体现了“优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中的简单事例,学生在思考、实践、交流等数学活动中,发现“烙饼问题”的最优策略,初步体会到优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烙饼问题教学设计(精选9篇)
烙饼问题教学设计烙饼问题教学设计(精选9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烙饼问题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烙饼问题教学设计篇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烙饼问题”。
教学目标:1、通过对烙饼问题的研究,掌握烙饼问题的最优方案,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初步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2、经历探究过程,体会化归、转化等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学会用画图等方法分析问题。
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合理安排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探究烙3张饼的最优方案。
教学难点:理解烙不同张数饼的最优方案的关键是“让锅里始终都烙2张饼”。
教学准备:教具饼、学具饼、课件教学过程:一、问题研究,从“小”入手。
1、观察情境图,理解烙饼规则。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和烙饼有关的数学问题,(板书,数学广角—烙饼问题)(观察指着大屏幕)小红家正在烙饼,同学们能从图上得到那些信息?(课件呈现烙饼要求:“每次只能烙2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3分钟,要烙3张饼”)生:锅里一次只能烙2张饼,饼的两面都要烙,每烙好一面需要3分钟,一共需要3张饼。
师:说得真好,真棒!2、演示操作,直观感知。
师:在解决烙3张饼之前,我们先来解决烙1张饼,需要几分钟?现在请同学们拿出手中的教具,我们把白色那面当成饼的正面,把黄色那面当成饼的反面,请大家试着烙烙1张饼最少需要几分钟?生:需要6分钟,先烙饼的正面,再烙饼的反面,一共需要6分钟。
教师配以课件演示并适时板书:1张饼,6分钟。
师:如果要烙2张饼,需要几分钟?生:需要6分钟,先烙饼A和饼B的正面,需要3分钟,再烙饼A和饼B的反面,也需要3分钟,一共需要6分钟。
师:那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为什么烙2张饼与烙3张饼的时间是相等的?生:因为一张锅里可以同时烙2张饼,烙1张饼需要6分钟,2张饼同时烙也需要6分钟。
烙饼问题教学设计最新5篇
烙饼问题教学设计最新5篇烙饼问题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理解“烙饼问题”数学模型,掌握不同张数“烙饼”较优化方案的基本规律,能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能进行相关的简单实际应用。
2.通过观察、操作、比较、讨论等数学学习过程,引导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渗透解决问题较优方案的意识。
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探索和合作的乐趣,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利用探究“烙饼问题”的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在探索“烙饼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解决较复杂问题的数学研究方法,体会优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准备课件、记录表、饼模型。
教学过程准备课前互动:有一个字总是被人们念错,猜猜是哪个字?(错)同一天出生的两个小孩,长得一模一样,是一个妈妈生的,不是双胞胎,请问咋回事?(三胞胎)设计意图:舒缓紧张气氛,活跃现场氛围,帮助学生思维“热身”。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自家厨房情境,交流吴老师做饭的兴趣爱好。
2.煮一个鸡蛋需要5分钟,煮3个鸡蛋需要多长时间?3.烙两张饼需要6分钟,烙一张饼需要几分钟?设计意图:老师进行自我开放,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老师,拉进师生距离。
从较简单的优化案例谈起,给全体学生思考的时空,为探究课堂中的问题打基础。
通过逆向思维问题的直接对比,初步引发冲突,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一)解读信息,理解烙饼规则1.学生自主阅读,发现关键的数学信息。
每次只能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要3分钟。
2.深入解读数学信息。
(1)每次只能烙两张饼是什么意思?(2)两面都要烙呢?设计意图:发现并提出问题是数学学习的根本。
引导学生能把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来解决,这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重要意义之一。
(二)依次探究2张饼、1张饼、4张、6张、8张……张饼的较优烙法1.研究2张饼的较优烙法。
设问:如果要烙2张饼呢?需要几分钟?(1)想一想,你会怎样烙?所用时间是多少?(2)指名学生汇报(借助手直观演示),预设出现两种情况。
《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学案例分析及反思---用于合并.doc
动手操作,亲身体验,提升思维——《烙饼问题》教学案例分析及思考【案例背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数学第七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来源于学生周围熟悉的生活,因此学生在学习“数学广角”过程中较有兴趣。
《数学广角一一烙饼问题》就是以“烙饼”这一常见的生活原态为载体,构建了理想化的“问题模型”:一个锅每次只能烙2 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都要烙3分钟。
需要3张饼,怎样才能尽快吃上饼?本节课立足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借助学具动手操作,经历探索“烙饼”中数学知识的过程,通过学生对各种不同的解决方法的分析、比较,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了从多种方法中寻找最佳方法的意识,进而渗透统筹、优化、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节课的重点是体会解决问题的优化思想,难川是如何让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为了实现难点的突破,笔者在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亲身体验,从而对问题模型进行分析,理解问题的本质,体验优化的前提和过程,突出学习重点。
【案例描述】片段一:1、创设情境,探究烙1张饼和2张饼的方法。
(1 )理解题意,设疑铺垫师(课件出示“妈妈的提示语”):你瞧,小丽妈妈已经开始烙饼了,你能从图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生1:每次只能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3分钟。
师追问:“每次只能烙两张饼”中“只能”是什么意思?生2 :锅里最多只能烙两张饼。
课件归纳学生反馈信息师提出问题:上课前老师统计了一下我们教室里的人数,咱们班级的同学加在座的听课老师总共有33人,现在给每个人都烙一张饼,我想大家都有点饿了,该怎么样烙才可以让我们每个人都能尽快地吃上饼呢,需要多少时间?(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思考问题)师:同学们心里已经有自己的想法了,那到底该如何烙这33张饼才可以做到合理地利用时间,让每个人尽快吃上饼?我们可以先从数量少的开始烙。
2、操作感知,探究烙1张饼和2张饼的方法。
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 四年级上册 人教版
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烙饼问题的背景,掌握烙饼问题的解决方法。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1. 烙饼问题的解决方法。
2. 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1. 烙饼问题的解决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2. 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烙饼问题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烙饼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烙饼问题吗?”3.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探究(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烙饼问题的解决方法。
2. 教师通过课件或黑板展示烙饼问题的解决方法,并解释其原理。
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究烙饼问题的解决方法。
4. 教师邀请学生代表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并进行点评和总结。
三、实践(15分钟)1. 教师布置烙饼问题的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巡视课堂,指导学生解决练习题中的问题。
3. 教师邀请学生代表分享练习题的解答过程和结果,并进行点评和总结。
四、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烙饼问题的解决方法。
2. 教师强调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性。
3. 教师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烙饼问题的解决方法,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烙饼问题的解决方法。
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应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重点关注的细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广角——《烙饼问题》
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105页的例2。
一、内容分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当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
”本课所学内容就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
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的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
同时让学生学习应用优化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二、学生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在烙饼知识的认识与经验上并不陌生,但抽象推导理解事物的能力对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绝大多数的学生已经掌握所学的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部分同学的思维较灵活,有着揭示知识之间的联系、探索规律的精神。
个别学生从知识到实践的跨越还有些难度。
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探索兴趣浓厚,课堂中喜欢动手参与、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对于新知的求知欲有很大的兴趣。
三、教学思路
本节内容的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是知识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存在数学的一种体现,为我们教师联系生活进行数学指导
提供了很好的材料和示范。
《烙饼问题》是把生活中发生的实际问题引入课堂,引导学生学会探究并在合作中解决问题。
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烙饼,在整个过程中,体现了烙饼方法的多样化,注重烙饼规律的观察和总结,不仅很好地掌握了课本中的知识,而且能够举一反三,真正实现教学的目的。
因此我对学习的内容与目标进行了删改,把“烙饼的数量与时间之间的规律探究,找到最优化方案作为是学习的重点与难点。
基于以上原因,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我采用了以生活中的情境图为铺垫,以情境为切入口,创设问题情境,通过演绎、实践、观察、实验、推理、交流、合作讨论、优化,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如何烙才能尽快让大家吃上饼”,以及归纳出规律使所用时间的总和最少。
让学生通过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不同的方法中选择最优方案,在解决问题中初步体会数学方法的应用价值,初步体会优化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教材情景图中展示的信息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2、通过学具模拟烙饼过程,让学生经历操作、观察、思考、讨论等活动,并能寻找规律。
过程与方法(数学思考、解决问题):
1、使学生学会用优化的思想去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各种数学活动,使学生深深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探究,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带来的喜悦,使学生逐步养
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培根名言: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
学生观看后,老师提问:你是怎么理解这句名言?(学生自由回答)
同学们的思维真是活跃时间,的确我们每一个人每天得到的都是24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能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和力量,给懒散的人只能留下一片悔恨。
这节课就让我们来从烙饼问题中研究和学会合理安排时间。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探索一张饼、两张饼的最优方案
师:要把一张饼烙熟,就必须两面都烙好,也就是说一张饼有正反两个面。
如果烙一面要3分钟,谁能很快的告诉我,烙一张饼要多少时间?(生答,教具演示)
那烙两张饼呢?(生答:12分钟或6分钟)要求6分钟的同学演示说出理由,6分钟的同学的想法真不错,想到同时烙,这样就
节省了时间,饼很快的烙熟了。
2、探索三张饼的最优方案
怎样尽快烙完3张饼呢?
请同学们用圆片模拟烙饼,一个烙饼一个计时,分小组活动,看看哪个小组的方法想的好。
学生汇报各种烙法。
同学们你会选择哪种方法?为什么?(我们在烙饼的时候,发现每次锅里同时有两个饼,烙的次数就少,次数越少花的时间就少)
3、小结
现在我把刚才的烙饼过程用课件演示一遍,让大家看清楚。
(教师用课件演示烙饼过程)为了同学们看清楚,我给3个饼编了个序号:第一次,同时烙饼1饼2的正面,用了3分钟,第二次同时烙
饼2的反面、饼3的正面,又用了3分钟,这时哪个饼烙熟了?第
三次同时烙饼1饼3的反面,又用了3分钟,三张饼都烙好了。
结
果用了9分钟3张饼烙完了。
问题解决了。
刚才我们通过演示、填表格研究的烙饼问题,从而得出最短的
烙饼时间,像烙饼这种问题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如果我们一次锅里
多烙几张饼,怎样才能很快算出烙饼最快的时间呢?所以我们很有
必要研究看这个问题是否存在规律,能够让我们很快算出最短的时间。
4、探究规律
这是一张烙饼的数据表,(老师边说边填表格:一张饼有2个面,一次同时烙一面,就要烙2次,每面烙3分钟,总共就要6分钟。
(老师边说边填写表格)
那两张饼有几个面?一次同时烙2面,就要分几次烙呢?每面
烙3分钟,最快就要多少时间?(指明学生回答,老师填表)那3张饼有几个面?最多一次烙2面,又要分几次烙呢?每面
烙3分钟,最快要几分钟?(指明学生回答,老师填表)接下来请同学探讨一下4张、5张、6张、9张饼,最快要多少
时间呢?小组合作,把表格填写完,并讨论想想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填表:
汇报小组合作成果,学生汇报老师把数据写在黑板上,引导总结出规律:
总面数÷最多烙的张数×每面烙的时间=最快时间
同学们真是太厉害了,都把规律总结出来了,那我们的这个规
律正确吗?我们来验证一下,请你在表格中随便填组数据计算一次,
对吗?(集体验证)
三、拓展应用
1、妈妈煎鱼,一次锅里最多能煎3条鱼,每煎一面要4分钟,怎样才能最快煎鱼完9条鱼?(学生独立练习,指明一个学生板书,并说说解答的思路过程)
2、在上题的基础上,把问题改成:怎样才能最快煎鱼完8条鱼?(学生发现总共16个面,16除以3等于5次还余1个面,那怎么
办呢?可让学生讨论交流,余下的一个面还要煎一次,也就是
5+1=6次,再用6乘4得到最快要24分钟。
)当次数出现有余数时,我们采用进一法再加一次,公式还是成立。
四、全课总结
今天的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啊?
六、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实际操作,我有以下的体会及反思:
1、教学内容设计能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出发。
烙饼买饼的实例,这是生活中常见的事情,让学生真正的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知识就来源于生活。
2、灵活运用教材,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在探究新知中有序的安排探索一张饼,两张饼,三张饼的最优方案,让学生参与
实践活动通过操作、思考、合作、讨论体验方案多样化,初步体会
优化思想。
为学生提供的数学学习时间比较充分。
我让学生用学具
小组模拟烙饼过程讨论,动手操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信学生,把学生推上学习的主体地位。
3、注重思想方法及数学素养的培养。
在引导学生发现规律环节中,我设计了一张表格,先引导学生填表,再让学生小组合作,探
究在不同的条件下,发现什么规律。
这样设计的意图一方面是发散
学生的思维,另一方面也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考虑到学生容易知
识遗忘,而对于思维性较强的数学广角知识,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往往只停留在表面层次上,缺乏系统的归纳、总结、提升的数学技能。
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这种数学能力,特设计了这个环节,让学生体会统筹思想在生活中的运用。
在实际课堂教学这个环节时,学生在找出规律后验证时就发现提出了问题,次数有余数怎么办?这也是我在备课时预设到的,我对于这个生成问题抛给了学生自由交流,然后得出采用进一法,公式同样是成立的。
4、缺少体现数学思想的载体,即数学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它蕴含渗透在知识体系中,是无形的、潜在的线索。
教师把数学思想渗透给学生,同时要以数学方法为载体,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学好数学,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5、教师在课堂上要多用激励性语言来鼓舞学生,对学生进行评价。
学生反馈时,先做什么,再做什么,程序表达地还不够清楚。
也没有着重探讨哪些事情可以同时进行。
另外一点既是合理安排,讲究效率,可以再进一步提升,把事情符号化,用符号进行表达,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可以省时更加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