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论文
社会心理学研究与反思论文(共3篇)
社会心理学研究与反思论文(共3篇)>第1篇:探讨社会心理学的文化研究意义社会心理学以经验社会中的文化现象作为自己的分析要素时,社会心理学走上了对以后的发展具有决定意义的“社会经验论”之路;对于文化现象的关注还促成了精神分析学说由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理论向社会心理学理论的转变,使精神分析理论成了最为重要的社会心理学理论流派之一;在社会行为的研究中,文化向度的引入不仅使社会心理学更为深刻地把握了社会行为的本质,还完善和发展了社会心理学的学科体系。
一、社会心理学独立形态的确立当社会心理学以经验社会中的文化要素作为自己的基本话语时,社会心理学也就走上了对以后的发展具有决定意义的“社会经验论”之路。
而首先迈出这一步的典型样板则是在这一时期社会心理学的最初形态———民族心理学。
民族心理学通过对文化要素的分析证明,“除个体意识之外,还存在着表征团体心理性质的某种东西,并且,个体意识在某种程度上是由这种东西决定的”。
这也就是个人心理与群体心理或社会心理的关系问题。
尽管现代社会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已经截然不同于民族心理学,但是,个人心理与社会心理或个人意识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一直就是社会心理学的中心课题。
从这个意义上说,民族心理学作为现代社会心理学的知识源头,对今天社会心理学的科学研究仍然具有深远的影响。
二、文化研究与精神分析理论的转向对于文化现象的关注,不仅使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得以确立,而且还促成了精神分析学说由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理论向社会心理学理论的转变,从而使精神分析理论成了最为重要的社会心理学的理论流派之一。
安德列耶娃指出:“不考虑精神分析的影响,就不可能理解现代西方社会心理学的整个面貌及其某些根本特征和方向。
”这足以说明作为社会心理学理论流派之一的精神分析理论在整个西方社会心理学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但是,如此重要的一种社会心理学理论在它创立之初却与社会心理学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它甚至都算不上是一种心理学理论,而仅仅是一种关于神经病的治疗学说。
社会心理学论文——女权主义
女权主义摘要:很多人看到这个词会误认为女权主义是追求女权至上从而持反对意见,而实际上①女性主义又称女权、妇女解放(女性解放)、性别平权(男女平等)主义,是指为结束性别主义、性剥削、性歧视和性压迫,促进性阶层平等而创立和发起的社会理论与政治运动。
女权主义在世界历史中起源以及发展已有较长的一段时间,直至近代在中国社会才发展迅猛。
本文将介绍女权主义在中国本土的发展,不仅仅涉及中国本土的文化历史,更可以说是一部中国近代的发展史。
同样,文中也将分析中国女权发展面对的现实问题并提出一些个人意见。
关键词:女权主义,歧视,封建,自我解放,正文:一、女权在中国历史上的发展过程在人类历史中,最先存在的是母系社会,随之而后的漫长岁月中则转而变成父系社会而后就是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封建社会,后两个阶段内,女权可以说是及其受压迫的。
封建时期对女性的畸形伦理压迫在许多历史文献中都是有据可考的。
②《仪礼·丧服·子夏传》:“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
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③《周礼·天官·九嫔》:“九嫔掌妇学之法,以九教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更有直至解放前犹可见的女子缠足,缠足始于南唐后主李煜,李后主有位爱妾,名为窈娘,妩媚风骚且能歌善舞,李煜为她筑六尺高的大莲花台,饰以宝物细带。
窈娘用帛缠足,使脚呈新月形在台上翩翩起舞博得后主欢心,于是这种风气随即在民间传开。
遵从三从四德无非几乎将女性的地位降到连奴仆都不如的地步,男性心目中的女性是什么样子的便要求女性遵照这个标准,然而却从最大程度上剥夺了女性的人格自由,更是对人性的压抑。
而女子缠足则是女性为讨男性欢心而流行起来的风气,从本质上满足了男性的恶趣味,却给无数女性带来了身心上的痛苦。
女权主义的理论千头万绪,但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在全人类实现男女平等。
综观女性主义的理论,有些激烈如火,有些平静如水,有些主张做决死抗争,有些认可退让妥协,但是所有的女性主义理论都有一个基本的前提,那就是:女性在全世界范围内是一个受压迫、受歧视的等级。
【心理学论文】回归“社会” 建构社会心理学
回归“社会” 建构社会心理学个体与社会的互动关联,是社会学与社会心理学理论建构的逻辑起点。
正如匈牙利马克思主义思想家赫勒所言,个体一出生即无可选择地被抛入到一个先在化、结构化、日常化的“生活世界”,并终其一生在不断再生产出自身的同时,也再生产出社会。
它解释了“个体何以既是社会绵延不辍的原因,又是由社会形塑而成的结果”,因此成为社会学以及社会心理学理论建构的核心论题。
然而,为数不少的社会心理学研究者同普通大众一样承受着“社会之重”,或因局限于布迪厄所谓的“学究眼光”,或因沉迷于米尔斯所谓的“悬置技术”,致使社会心理学陷入一种“社会失却”的状况。
潜隐在这一状况背后的是学科分裂,或者更深一步地说,是“社会”与“心理”的相互疏离,或者更为具体地说,是“社会学偏向的社会心理学”与“心理学偏向的社会心理学”的两相对峙。
这两种取向在理智传统、学科认同以及研究范式上彼此分殊,各自建基于对个体与社会的不同想象:前者是一种嵌入式想象,认为“个体”作为结点彼此相连,并嵌入在特定历史和社会结构中;后者是一种原子化想象,只见“个体”,不见“社会”与“历史”。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心理学偏向的社会心理学”(或者更为确切地说,是作为主要构成的实验社会心理学)居于主导地位,而“社会学偏向的社会心理学”则沦为边缘陪衬,孤处一隅。
由于“还原主义”、“去‘社会’化”、“去历史主义”等痼疾积重难返,实验社会心理学最终于20 世纪六七十年代陷入危机。
这一危机的阴影至今仍未散去,其典型表征是:研究者习惯于从原子化个体及其相互作用的角度出发,将复杂的“社会”操作化为一组可能对个体心理与行为产生影响或调节作用的变量。
由以上分析可见,回归“社会”是社会心理学寻求健康发展的可能路径。
这不仅仅是由学理决定的,还是由社会发展的需求决定的。
那么,何谓“回归‘社会’”?所谓“回归‘社会’”只是一个隐喻,它具体是指摒弃原子化个体观,在辩证地认识和把握“个体”与“社会”关系的前提下,将“个体”置于“社会”之中进行思考。
社 会心理学与行为研究期末论文
社会心理学与行为研究期末论文《社会心理学与行为研究期末论文》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个体和群体在社会情境中的心理和行为的科学。
它旨在揭示人们如何思考、感受和相互影响,以及这些过程如何塑造我们的社会行为。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社会心理学的原理无处不在,从我们的人际交往到大规模的社会现象,都能看到其影响的痕迹。
社会认知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它关注的是人们如何感知、理解和解释社会世界。
我们的大脑并非是对现实进行完全客观的反映,而是通过一系列的认知偏差和启发式来简化信息处理过程。
例如,首因效应使我们在初次接触他人时,往往会根据最初获得的信息形成对其的主要印象,而后续的信息则可能被忽视或曲解。
这种认知偏差在面试、相亲等情境中时常发生,可能导致我们做出不准确的判断。
归因理论则帮助我们理解人们如何解释自己和他人的行为。
当我们看到一个人的行为时,会试图确定其原因是内部的个人特质,还是外部的环境因素。
然而,这种归因过程并不总是客观公正的。
我们常常倾向于将他人的失败归因于内部因素,而将自己的失败归咎于外部环境。
这种自我服务偏差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我们的自尊心,但也可能导致人际冲突和误解。
社会影响也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核心议题之一。
从众行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在群体压力下,个体可能会放弃自己的观点和行为,而选择与群体保持一致。
阿希的从众实验就生动地展示了这一现象。
在实验中,参与者在明显错误的情况下,仍然因为多数人的错误回答而改变了自己的判断。
这种从众行为在日常生活中也屡见不鲜,比如在时尚潮流、消费习惯等方面。
此外,社会规范和社会角色对我们的行为也有着强大的塑造作用。
社会规范是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违反这些规范可能会受到他人的谴责和排斥。
而社会角色则规定了在特定情境中个体应该如何表现。
例如,一个人在工作中扮演的角色与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可能截然不同,其行为方式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
社会心理学在人际关系方面也有着丰富的研究成果。
社会学论文中国当代社会心理学发展的新方向
社会学论文中国当代社会心理学发展的新方向中国当代社会心理学发展的新方向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心理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作为社会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心理学研究了人类的思维、情感和行为等心理过程,对于了解人类行为背后的原因和动机具有重要意义。
在中国当代社会,心理学的发展正朝着新的方向迈进,本文将探讨中国当代社会心理学发展的新趋势。
一、关注心理健康问题在中国当代社会,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
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加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心理压力和困扰。
因此,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和解决变得尤为重要。
中国当代社会心理学的新方向之一就是关注心理健康问题,并探索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和干预方法。
例如,研究心理健康与工作压力的关系,探索心理健康促进的有效途径,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二、探索网络心理学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生活的方方面面。
网络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便捷的信息获取渠道,也为人们的社交和娱乐活动提供了新的方式。
然而,网络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心理问题。
中国当代社会心理学的另一个新方向就是探索网络心理学。
研究网络对人们心理健康的影响,探讨网络成瘾的原因和预防方法,以及网络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关系等。
这些研究对于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网络时代的心理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三、关注群体心理问题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不同的群体在心理上可能存在差异。
中国当代社会心理学的新方向之一就是关注群体心理问题。
例如,研究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心理特点和需求,探讨不同性别、职业和地域背景的人群的心理差异,以及研究少数民族和移民群体的心理适应等。
这些研究有助于增进对不同群体的了解,为社会政策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四、跨学科研究的发展中国当代社会心理学的另一个新方向是跨学科研究的发展。
心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例如,心理学与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行为和社会现象。
社会心理学
海南大学选修课《社会心理学》课程论文(二○一三至二○一四学年度第一学期)论文题目:让完美的的自己留在别人的脑海里学生姓名:张文博学生学号:20120506310034所在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年级专业:2012级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任课教师:耿刚完成日期:2012年11月03日让完美的自己留在别人的脑海(张文博,2012级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内容摘要】每个人都想把最好的印象留在别人的脑海里,让别人在乎和记住自己,熟不知我们的一举一动,或是外部形象,早已被感知并下了定义,在他人脑海里被分类处理。
或是被疏远或是易亲和。
有时候我们会觉得,自己并不是别人想的那样,只是一个不合时宜的的动作,一段言语,甚至长相,被人看到自己不好的一面。
从此,就成了永世不得翻身的丑角,挣扎在无限悔恨自责的的深渊里,痛不欲生。
因为我们太在乎别对人我们的看法,我们渴望别人的认可和赞赏,这种心理是我们获取自信,保持愉悦的重要心理活动。
所以到我们在被人脑海的印象受到损害时,我们要学会反思和修复,让完美的自己留在别人脑海里。
【关键词】印象形成印象管理一、行为描述二、印象形成现实生活中,我们时刻都会面临着如何快速而又准确地形成对他人的印象以及如何给他人留下一个好印象,本文主要着眼于向大家展示印象形成的相关理论,即印象及印象形成的定义,印象形成的规则、影响因素、形成方式和心理效应。
通过本文的阅读,有助于大家在交往过程中如何把握好印象的形成。
印象定义:指的就是个体记忆中留存的关于他人的形象或概念。
印象形成:把一个人若干有意义的特性进行概括、综合,形成一个具有结论意义的整体印象的过程。
印象形成是人们适应新的社会情境的一种方式。
一般来说,我们先是根据有限的信息对其形成第一印象,然后再收集相关的信息,并经过整合形成整体印象。
印象包含了人们对于认知对象各方面的突出特点,他所反映的是对象的总体特征。
社会心理学界普遍认为,个人对他人的一般印象是在很有限的信息资料基础上形成的,个体都有本能的意愿去估量所见他人的智力、年龄、经历背景、种族、宗教、文化水平、诚实、热情等等,并进一步表示自己对他的态度——喜欢或厌恶。
大学生社会心理学论文
****学院《社会心理学》课程论文成绩大学生侵犯心理成因与对策姓名:学号:大学生侵犯心理成因与对策【摘要】近几年,当今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许多问题,大学生侵犯事件时有发生,大学校园暴力事件的不断发生与升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并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本文重点分析了产生大学生侵犯事件的心理动因,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阐述其侵犯心理的产生原因,并在最后提出预防和引导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侵犯心理引导大学生杀人挫折承受力影响因素1.问题提出背景侵犯行为是指有意伤害别人,且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它是一种有侵犯意图并付诸于行动的攻击行为。
任何行为都是受一定心理支配和控制的,因此侵犯心理即是指引起侵犯行为的动机和意图,它是侵犯行为产生的必要条件。
据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的一份调查数据表明,大学生侵犯事件的发生比例从上个世纪年代至今呈现出逐步递增的态势,尤其近几年更是时有发生,并为世人所关注。
2004年,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将同窗好友四人杀害并藏匿于宿舍衣柜中;同年,北外女生罗卡娜与同学因琐事争吵,之后用西瓜刀将其杀害;2008 年10 月28 日晚,中国政法大学学生付成励手持菜刀冲入教室,将正在上课的教授程春明砍倒,致其不治身亡。
2013年4月,复旦大学投毒案,以及10年前悬而未决的清华大学铊中毒事件,无不让我们对大学校园的侵犯行为感到恐怖,感到震惊。
这些案例无一例外地向人们提出了一个具有社会性意义的问题:作为时代精英的大学生为何会实施侵犯行为从而走向犯罪的深渊?2.大学生侵犯行为的诱因有对人类的侵犯,也有对动物的侵犯;有对他人身体上的侵犯,也有对他人精神上的侵犯;有敌意性侵犯,也有报复性侵犯。
总体而言,这些侵犯行为的产生是由其侵犯心理直接引起的,但导致侵犯心理产生的原因却并不单一。
2.1.直接诱发因素直接诱发因素是指产生大学生侵犯心理的直接原因,而通过对诸多案例的分析我们发现,这一直接原因即是主体经历的挫折事件。
社会心理学-价值观
社会心理学小论文—-——个人价值观分析班级:2011级应用心理班指导老师:杨玉芹老师学生:张雷学号:201108030163时间:2014年5月19日价值观,这个亘古的话题一直以来就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着,无论是哲学、宗教学、伦理学还是心理学,都对其进行了各个方面的研究。
但是,人各不同,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因此,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价值观,尽管如此,但在这些不同的价值观之间,却也形成了一些相似的,或者说是一个集体所共有的价值观.正是这些相同的价值观和个人所独有的价值观,才使得每个人是那么的完整和与众不同。
那么,什么是价值观呢?要弄清价值观,首先必须知道什么是价值,从哲学角度来看,对价值的界定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主体说,即认为外界事物有无价值的评判,主要在于主体的感受和体会;二是客体说,认为价值主要是客观事物本身就有的一种属性,不会以评判者的主观意志而转移;三是关系说,认为对事物有无价值的评判,要取决于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也即客体的属性和主体的需求之间是否具有一致性和适宜性。
因此,据此得出,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事物重要性的概念,是依据客体对于主体的重要性,对客体进行价值评判和选择的标准。
大学生群体在中国社会中占据着一定比重,他们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一个社会未来的发展状况。
我国学者辛志勇通过半结构化访谈、语句完成、自由联想等方法,建立了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基本结构框架,我也将据此分析个人的价值观。
辛志勇将价值观分为手段价值观、目标价值观和规则价值观。
手段价值观又包括了知识努力取向、智慧机遇取向和人格品质取向。
对于我自己而言,我的价值取向里面,人格品质取向是最为重要的,这和父母从小的教导有着莫大的关系,我认为,一个人可以没有才能,但是不能没有人格品质,人格品质的好坏决定了一个人是否能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好的品格,会促使我们去帮助,去宽容,去感恩,去接纳,而这些,是我认为最重要的.次之重要的就是知识努力取向了,有了好的人格品质,那么就必须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了,在当今社会,科学文化已然成为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没有一定的知识素养是不能在这个社会上很好的立足的,另外,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新兴一代,更要有着强大的知识储备,才能发挥自身的力量,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贡献力量,因此,我认为这是很重要的.而对于智慧机遇取向,个人觉得,机会作为一种外界因素,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而面对这种无法预测的因素,我们所必须要做到的就是时刻做好准备,等待机遇的到来,随时准备抓住机会。
社会心理学结课论文
社会心理学结课论文目录一、内容描述 (2)1.1 研究背景 (3)1.2 研究意义 (4)1.3 研究目的 (5)1.4 研究方法 (5)二、社会心理学概述 (6)2.1 社会心理学的概念 (8)2.2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9)2.3 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10)三、社会认知理论 (12)3.1 社会认知理论的基本概念 (13)3.2 社会认知理论的主要观点 (15)3.3 社会认知理论的应用案例 (16)四、群体行为理论 (17)4.1 群体行为理论的基本概念 (18)4.2 群体行为理论的主要观点 (20)4.3 群体行为理论的应用案例 (21)五、人际关系心理效应 (23)5.1 亲密度心理效应 (24)5.2 相似性心理效应 (25)5.3 权威性心理效应 (26)5.4 稀有性心理效应 (28)六、社会比较与自尊心 (29)6.1 社会比较的概念和类型 (30)6.2 自尊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32)6.3 提高自尊心的方法探讨 (33)七、社会支持与应对策略 (35)7.1 社会支持的概念和功能 (37)7.2 应对策略及其分类和特点分析 (38)7.3 提高应对策略的有效性探讨 (40)八、结论与展望 (41)一、内容描述本论文《社会心理学结课论文》旨在深入探讨社会心理学这一学科的核心理论、研究方法和实际应用。
通过系统的学习和研究,本文将对社会心理学的重要概念进行梳理和总结,包括个体与社会的相互作用、群体行为、社会认知以及社会影响等方面。
在理论研究部分,本文将详细阐述社会心理学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主要流派的观点。
通过对经典理论和现代研究的回顾,我们将对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将介绍问卷调查、实验、观察等常用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并分析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和应用场景。
我们还将探讨如何运用这些方法收集和分析数据,以得出科学、可靠的结论。
在实际应用方面,本文将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展示社会心理学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农大社会心理学论文精品
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论文(设计)课程名称:社会心理学论文题目:论利他行为的产生原因学生姓名专业层次批次学号学习中心2010年10 月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制摘要:利他行为最广泛的定义为提供时间、资源或能量以帮助他人的行为。
利他行为有许多名称。
例如亲社会行为(或利社会行为)、助人行为、利他主义行为等都属利他行为。
在社会心理学的范畴内,利他行为的定义是:个人所做出的行为对他人是有利的,而对自己则并没有明显的利益。
或者是一种无私的行为,只是为了他人的利益。
但我认为这个观点是相对存在的,因为如果用全面的心理学的方法去分析,并结合其他学科因素去考虑,这个观点只是形而上的认识,并没有挖掘到利他行为含盖的各种目的性与必然性。
若分析利他行为的产生,必然需要考虑到的不是利他行为,而更多的是一种利己行为与社会关系行为。
在这个大的区域内来剖析利他行为,才能看的更清楚,否则,如若定义所说,我们所看到的只是冰山的一角。
之余利他行为的产生原因,我是出于两个方面所考虑的。
即:社会关系造成的利他行为;个人因素造成的利他行为。
关键词:利他主义关系行为利益目录1. 社会关系造成的利他行为 .。
...。
..。
.。
..。
.31.1. 血缘关系..。
....。
.。
.。
...。
.。
.。
.。
.。
...。
31。
2亲缘关系.。
.。
..。
.。
...。
.。
.。
.....。
...。
31.2。
1生活关系....。
.。
....。
.。
.....。
..。
.。
.。
42.个人因素造成的利他行为...。
.。
.。
..。
..。
4 2。
1好的方面形成的利他行为。
.。
.....。
.。
.。
.42.2 坏的方面形成的利他行为..。
.。
..。
.。
..。
.。
.。
.53 利他行为的理性选择.。
.。
...。
...。
.。
.....。
.。
(5)4. 参考书目.。
..。
.。
.。
.。
..。
.。
.。
..。
...。
61 社会关系造成的利他行为如若从一个更大的范畴考虑利他行为的产生因素,我就必须要从社会这个生活群体入手,因为没有社会也就没有所谓的你、我、他,更谈不上给谁造成什么利益。
社会心理学论文 结合实例浅谈自卑心理
当代大学生自卑现象浅谈曾经,我就有些自卑的想法。
起因我很明白。
我和我的初恋分手了。
很不愉快的分手了。
我们并没有吵过架,并没有那种激烈的冲突,但是我们就是不合适在一起。
于是当她暗示要离开的时候,我没有挽留。
之后的一个月后悔莫及。
然后,我变得封闭,小心翼翼,极大的收敛着自己。
而我觉得自卑的原因,在于一个中午。
我出去吃午饭,总感觉自己的穿着打扮像个小丑。
感觉自己特别土,和周围的世界格格不入。
感觉全世界的人都在盯着我。
而我根本不能生存。
在这么持续了近两个星期之后,我发觉了自己的心态变化。
因为我是个特别注意自己心态的人,所以我开始刻意改变自己。
我开始故意迎着别人的眼光,虽然那让我很难受。
后来,我慢慢放下了这一切,慢慢的开始好好生活。
慢慢的看到了别人的表扬,慢慢的自信。
直到我遇到了另一个她。
经过和她的畅谈,我彻底解开了我的心结。
通过她的眼睛,我看到了自己的优点,逐渐变得自信。
于是,现在我又开朗阳光的生活着。
那么,曾经的自卑心理是如何形成的呢?自卑心理是指由于不适当得自我评价和自我认识所引起的自我否定,自我拒绝的心理状态。
自卑,并不是指客观上看来自己不如别人,而是人主观上认为自己不如别人,认为自己不够好,自己不值得别人对自己好,自己一文不值。
自卑是一种因过多地自我否定而生产的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
自卑感人人都有,只有当自卑达到一定程序,影响到学校和工作的正常进行,才归之为心理疾病,在人际交往中,主要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品质等自身因素评价过低;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经不起较强的刺激,谨小慎微、多愁善感,常产生疑忌心理;行为畏缩、瞻前顾后等。
自卑是一种消极的自我评价或自我意识,自卑感是个体对自己能力和品质评价偏低的一种消极情感。
自卑感的产生,往往并非认识上的不同,而是感觉上的差异。
其根源就是人们不喜欢用现实的标准或尺度来衡量自己,而相信或假定自己应该达到某种标准或尺度。
如“我应该如此这般”、“我应该象某人一样”等。
这种追求大多脱离实际,只会滋生更多的烦恼和自卑,使自己更加抑郁和自责。
应用心理学论文(通用3篇)
应用心理学论文(通用3篇)1.应用心理学论文第1篇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之一,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社会心理学不但包含了心理学的基础理论,也是一门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的学科,它的理论可以应用于现实社会中的人们的行为的解释、预测和控制等方面,所以,它在市场销售领域的应用很广泛。
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动机、社会需要、社会认知、社会态度等理论都对各种销售人员的工作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市场营销涉及到商品的需求调研、商品的设计包装、宣传规划过程,以及商品的销售。
在营销过程中,正确分析判断客户的需要,设计出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建立使客户接受的产品理念,并应用各种销售渠道将产品销售出去,是市场营销创造价值与利润的步骤。
在营销的每个环节中,应用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使得市场营销在原有的旧的营销模式下增添了更大的成功因素,也使其能更多的创造市场价值与利润。
一、需求调研阶段根据马斯洛的理论,在高层次需要出现之前,较低层次的需要必须首先得到满足。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可以应用于分析客户需求。
许多的客户在购买商品时的需求基本都会优先满足最迫切的需求,选择由低到高的需求商品,优先选择最急切需要的商品。
例如在缺少食物时优先选择补充用来满足生理需求的食品;安全的需要使人们租用或购买住宅时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择周围治安环境较好的地段等;出于尊重的需要,使自己的衣服与周围的人尽量保持一致等。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更多地分析、考虑客户的需求,使我们在调查客户,进行产品的开发开拓时,更容易把握市场的动态。
二、商品设计包装、宣传规划阶段在商品的设计阶段,可以用上“双因子归因理论”,即客户只有“不满意→没有不满意”以及“满意→没有满意”的归因情况,即不存在满足了客户的不满意的基本需求就直接就导致客户满意的,这些基本需求只能作为客户基本需求的“保健因子”;而满足了作为客户满意的“激励因子”之后,则可以将客户的满意度提高使其从“没有不满意”转向“满意”。
社会学论文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亲环境行为探讨
社会学论文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亲环境行为探讨亲环境行为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互动时所表现出的行为。
这种行为既受到个体内部因素的影响,也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亲环境行为探讨,可以从社会认知、情感与态度以及群体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社会认知对亲环境行为的影响不可忽视。
社会认知是指个体对他人的认知和理解能力,包括对他人的特征、态度和行为的感知和解释。
在亲环境行为中,个体的社会认知会影响他们对他人需求的理解和反应。
例如,当一个人意识到他人需要帮助时,他往往会主动伸出援手,展现出亲环境行为。
而当个体对他人的需求缺乏认知时,他们可能会忽视他人的困难,表现出冷漠或无动于衷的行为。
其次,情感与态度也是影响亲环境行为的重要因素。
个体对他人的情感和态度会直接影响他们在亲环境中的行为表现。
积极的情感和态度往往会促使个体展现出亲善、关爱和支持的行为。
相反,消极的情感和态度则可能导致个体表现出冷漠、敌对甚至攻击性的行为。
因此,培养积极的情感和态度对于促进亲环境行为的发展至关重要。
最后,群体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亲环境行为。
个体所处的社会群体会对他们的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力。
例如,当一个人所在的社会群体普遍重视亲环境行为时,他往往会受到群体的影响而表现出更多的亲环境行为。
相反,如果社会群体对亲环境行为缺乏关注或者鼓励其他类型的行为,个体可能会受到群体的引导而减少亲环境行为的表现。
综上所述,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亲环境行为探讨可以从社会认知、情感与态度以及群体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
个体的社会认知、情感态度和所处的社会群体都会对其亲环境行为产生影响。
因此,在促进亲环境行为的发展上,我们可以通过提高个体的社会认知水平、培养积极的情感与态度以及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来加以引导。
只有在这样的努力下,我们才能够建立起一个充满亲善、关爱和支持的社会环境,从而更好地满足个体的需求,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社会心理学论文
社会心理学论文2000字摘要: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必须汲取邻近科学的成果。
社会心理学的全部原理、原则都可用于了解分析人的思想,强化与改变人的思想,树立人的新思想。
因此,应用社会心理学的知识进行思想政治工作,不仅是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和开创新局面的需要.关键词:社会心理学论文如何积极有效地开展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教育是我党思想工作中长期研究和探索的话题。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国际化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思想意识逐渐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加强思想教育,积极开创符合时代要求的思想工作方法势在必行。
人们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必然使传统的理论说教、思想灌输等思想工作方法不能适应人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思想工作的直接对象是社会化的人,而社会心理学正是研究人在社会化过程中思想现象和心理现象的学问,将其有效地应用到思想工作中才能正确认识和把握人们复杂多变的思维活动,从而走进人的心理。
以人们的心理为基础和导向开展思想工作,思想工作必然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社会心理学和思想工作的关系二、社会心理学在思想工作中的应用社会心理学在思想工作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对社会心理学中动机和需要、情绪和情感、人际关系、归因等理论的应用上。
(一)个体的动机和需要理论是思想工作的出发点思想工作的出发点就是在了解个体政治历史、思想觉悟、道德品质和个性心理特征的基础上,把人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这里的思想和行为的出发点也就是社会心理学所说的动机。
社会心理学认为,动机是引起和推动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前进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人的各种活动是在动机的指引下,并向着某一目标进行的。
动机具有激活和指向功能,懂得动机产生的'本质和功能运动机制,有助于思想工作者深入了解和分析人们活动的各种诱因,从而根据正面引导的方针,采取不同方式,帮助人们建立良好的动机,使活动收到预期的效果,以达到教育的目的。
社会心理学认为,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
社会心理学论文范文(独家整理6篇)
社会心理学论文范文(独家整理6篇)社会心理学论文范文(独家整理6篇)本文关键词:社会心理学,整理,论文范文社会心理学论文范文(独家整理6篇)本文简介:教育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仅有30余年历史的新兴学科,学科体系尚不完善,其研究工作还需进一步深入。
本研究在分析教育社会心理学学科体系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我国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作了论证和探讨,并提出关于教育社会心理学学科体系的新见解。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篇社会心理学论文的具体内容。
社会心理学论社会心理学论文范文(独家整理6篇)本文内容:教育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仅有30余年历史的新兴学科,学科体系尚不完善,其研究工作还需进一步深入。
本研究在分析教育社会心理学学科体系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我国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作了论证和探讨,并提出关于教育社会心理学学科体系的新见解。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篇社会心理学论文的具体内容。
社会心理学论文一:题目:大学生网贷行为的社会心理学分析摘要: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 各种网络借贷平台兴起, 迎合了大学生的消费需求, 但发展过程中出现非法逼债、高利贷、非法经营等违法违规行为, 这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大学生网络借贷的强烈关注。
本文以计划行为的理论为视角, 从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这个三个控制变量对大学生网贷行为的实现过程进行社会心理学的分析, 希望帮助其树立正确的社会认知态度, 规范大学生的网贷行为。
关键词:网贷行为; 社会认知; 社会行为;随着互联网金融的高速发展, 各种网络借贷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 大学生信贷市场更成为各家金融机构争夺的阵地。
但在其蓬勃发展的背后, 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和隐患。
比如20xx年, 网络借贷平台"借贷宝"流传出来的一份"裸条"8.75G压缩包, 其中包含了167名女大学生的裸照及视频, 更是把非法校园贷推向了风口浪尖。
校园贷存在的审核不严、高利率、高违约金等风险, 以及进一步衍生出来的非法逼债、高利贷、非法经营等违法违规行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
社会心理学课程论文候选题目
总课题:广州市居民消费观念与行为研究 子课题举例(需进一步细化): 关于消费群体与阶层的消费观念与行为
广州高收入群体消费观念与行为研究 广州贫困阶层消费观念与行为研究 广州中产阶层消费观念与行为研究 广州职业女性消费观念与行为研究 广州成人独生子女群体消费观念与行为研究 广州中小学生消费观念与行为研究 广州退休老年群体消费观念与行为研究
*“毛邓三”课程实践调查选题
城市新移民的精神健康状况调查 白领阶层的构成成分与休闲方式调查 城市居民对外来工的态度调查
社会心理学论文消费观念与行为研究 广州居民轿车消费观念与行为研究 广州居民服饰消费观念与行为研究 广州居民日常饮食与外出餐饮消费观念与行为研究 广州居民手机消费观念与行为研究 广州居民家电消费观念与行为研究 广州居民音像与媒体消费观念与行为研究 广州居民休闲与旅游消费观念与行为研究
社会心理学论文备选课题(二)
1.从“六合彩”现象的蔓延看对居民闲暇生 活 2.大学生爱情与婚姻观研究 3.先富群体的心理分析 4.农民工向农村的“回流”的心理研究 5.“仇富现象”调查及其归因分析 6.网上情缘——对都市男女的情感生活研究 7.社会攻击行为与心理支持研究 8. 城市新移民的精神健康研究
新生代农民工生活状况调查 第二代农民工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调查 先富群体消费倾向调查 先富群体的社会责任意识调查 城市弱势群体对富者的态度调查 当代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调查 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念调查
*“毛邓三”校外教学的社会调 查
农村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状况调查 进城农民工的社会期望调查 私营企业职工权利保障状况调查 私有企业职工的精神状态调查 网络在民主政治发展中的作用调查 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调查 大学生职业预期与就业质量调查
社会心理学的应用论文
社会心理学的应用论文教育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仅有30余年历史的新兴学科,学科体系尚不完善,其研究工作还需进一步深入。
本研究在分析教育社会心理学学科体系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我国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作论证和探讨,并提出关于教育社会心理学学科体系的新见解。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篇社会心理学论文的具体内容。
题目:高师社会心理学课程的有效教学策略探索社会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时间比较短,有关社会心理学课程的教学研究时间和投入程度有限,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理论学说、内容体系、以及学科位置、等均未定性,仍需要大量的探索和实践来完善其知识体系。
高等师范院校开设社会心理学课程需要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使师范生能广泛深入、简洁扼要地掌握社会心理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认识本学科在教育实践及个体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获得初步实践体验,发展独立思考、独立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
本文依托高师院校的教学资源和自主的教学环境,在多年社会心理学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探索将社会心理学课程与有效教学理念结合运用,进一步提高社会心理学的教学效果。
一、高师社会心理学课程及其教学目标社会心理学是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个体或群体对各种简单或复杂的社会刺激所作的反应及所引起的社会心理活动和社会行为,以及各种社会问题和现象的发生机制,从而帮助群体预测和调控其社会行为,帮助个体理解和调节自身和他人的行为。
不同群体之间和个体之间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征,但支配着它们的是地位和情景等社会因素、不同的生存方式等文化因素以及生物学的和经验的个人因素,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就是不同行为背后的影响和制约因素,它们共同组成个体和群体行为的支配系统。
高师社会心理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力求使学生在多维视野下从宏观的社会层面、中观的群体层面和微观的个体层面理解人们在不同社会情境下的社会心理和社会或文化行为的发生、发展、变化及其规律,其中社会层面包括风俗、国民性、民族心理特征、时尚等,群体层面包括社会影响、群体心理氛围、群体凝聚力等,个体层面包括自我意识、个体社会化、社会知觉、社会态度、社会动机、社会学习、人际交往等。
大学生社会心理学论文_社会心理学
大学生社会心理学论文_社会心理学大学生社会心理学论文_社会心理学本文简介:大学生社会心理学论文_社会心理学[摘要]本文根据社会心思学的视点、从微观层面把今世大学生心思焦虑的成因分为影响要素和认知要素,进而分析了大学生心思焦虑的特性,并从微观和微观层面提出了应对大生心思焦虑的办法。
[关键词]今世大学生心思焦虑心思调适社会心思学焦虑是人类本身发作的一种维护性反响,是每大学生社会心理学论文_社会心理学本文内容:大学生社会心理学论文_社会心理学[摘要]本文根据社会心思学的视点、从微观层面把今世大学生心思焦虑的成因分为影响要素和认知要素,进而分析了大学生心思焦虑的特性,并从微观和微观层面提出了应对大生心思焦虑的办法。
[关键词]今世大学生心思焦虑心思调适社会心思学焦虑是人类本身发作的一种维护性反响,是每个人都经历过的一种心思状况。
在社会转型时期,焦虑己日益凸显为大学生集体的一个遍及心思问题。
据一份对某省会城市18所院校2610名大学生的调查,20.3%的学生存在较严峻的失眠、焦虑等心思障碍,46.4%的学生把“心思健康教育”列为“校园现在最需改进的教育内容”之首(杨建义,2000:15-17)。
一起,笔者在从事大学生心思咨询作业的进程中,也发现许多个案心思健康问题都很大程度地与心思焦虑相关。
因此,大学生心思焦虑现象应引起咱们的注重。
但现在有关焦虑的研究大部分是讨论某些人格要素与焦虑的相关联络,很少从社会心思学的视角和微观层面上来研究焦虑。
本文试图从这一视点对大学的心思焦虑现象作一些尝试性的分析。
一、大学生心思焦虑的成因作为心思科学研究方针的焦虑,其本质是个别经过认知点评,预料到内外含糊的风险剌激对自我、自负发作要挟,而又自感没有才能敷衍时发作的一种激烈耐久的心境体验,并引起相应的生理和行为改变(张松、张德山,1998:122-123)。
根据此,咱们可概括出焦虑的四个要素:剌激,自负,认知点评和才能。
首先有来自内外部并指向个别自负的影响,一起个别经过认知点评确定这种剌激会对自负发作要挟且自我无才能敷衍,如此才发作心思上的焦虑状况。
社会心理学研究论文:群体行为与社会规范
社会心理学研究论文:群体行为与社会规范摘要本篇论文旨在探讨群体行为与社会规范之间的关系。
我们将首先介绍社会心理学的概念和背景,然后深入研究群体行为和社会规范的定义、特点及影响因素。
接着,我们将讨论群体行为对个体的影响以及群体内部形成的规范对个体行为的制约作用。
最后,我们将探讨如何应用这些研究结果来改善社会准则和提高人际关系。
引言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个体与群体在社交互动中的心理过程和行为表现的学科领域。
其中,群体行为和社会规范是重要的研究主题之一。
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个体与群体之间相互作用越来越频繁,因此了解群体行为与社会规范之间的关系变得尤为重要。
群体行为群体行为是指由一组人共同参与或表现出来的行动或反应。
它可以包括集体决策、合作行为、群体中的关系和社会动态等。
群体行为不仅受到个体因素影响,还受到环境和情境因素的影响。
群体行为的定义与特点群体行为是指在一定社会和环境背景下,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共同进行并具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行为表现。
其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集体性:群体行为表现出集体决策、统一行动等特征,超越了个体之间的单一决策与行动。
2.相互联系:群体中的成员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和相互关联的关系,彼此之间的行动会产生相应影响。
3.社会化:群体行为是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可能呈现出不同的形式。
4.动态性:群体行为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可能发生变化。
群体行为的影响因素群体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认知:群体成员对于群体行为的认知和理解,以及个体对于参与群体行为的动机和期望。
2.社会规范:社会规范是指在特定文化和社会环境中,被广泛接受并要求遵守的准则和期望。
3.环境因素:包括物理环境、社交环境、经济环境等,这些因素都会对群体行为产生影响。
社会规范社会规范是指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下,由大多数人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
社会心理学研究论文:群体行为对个体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研究论文:群体行为对个体的影响1. 引言1.1 概述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群体行为对个体的影响的学科领域。
我们生活在一个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不可避免地会与各种群体互动和接触。
这些群体可以包括家庭、朋友圈、工作团队,甚至是整个社会。
人们在这些群体中所展现出来的行为和态度都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群体影响。
因此,研究群体行为如何塑造和影响个体已经成为社会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群体行为对个体的影响:首先,在第2部分中,我们将概述群体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并探讨社会规范与个人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群体决策对个人决策的影响。
接着,在第3部分中,我们将讨论群体行为产生的社会心理效应,包括社会认知的变化、在群体中形成的自我感知和身份认同,以及社会规范对群体行为的塑造作用。
在第4部分中,我们将探究群体行为对个人情绪和态度的影响,包括情感传染与共鸣、态度一致性和认同压力,以及群体压力对个人情绪和意识形态的塑造作用。
最后,在第5部分中,我们将总结文章并展望未来研究的方向。
1.3 目的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群体行为对个体的影响,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揭示群体行为对于个人行为、认知、情绪和态度的塑造作用。
通过这篇论文,我们希望能够更全面地了解群体行为的重要性,并提供未来研究方向和建议,从而推动社会心理学领域对于群体行为影响个体的研究的深入发展。
2. 群体行为对个体的影响2.1 群体心理学概述群体心理学是一门研究群体中个体行为和心理状态的学科。
在群体中,个体会受到其他成员的影响,并可能改变自己的行为、态度和情绪。
群体行为对个体起着重要的塑造作用,这种影响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解释。
2.2 社会规范与个体行为的关系社会规范是指在特定社会环境中制定和遵守的共同准则和预期行为。
当个人处于一个群体时,他们往往会受到社会规范的影响,并调整自己的行为来符合这些规范。
社会规范有助于保持秩序和协调群体活动,但也可能对个人产生一定的压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社会偏见的研究
摘要:偏见是对某一个人或团体所持有的一种不公平、不合理的消极否定的态度,也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社会现象,其产生具有多方面的根源。
但引起人们重视的是它会给社会生活的协调和谐造成破坏性的后果和偏见给受害者带来的心理后果。
因此,只有消除社会偏见的消极影响,才能为和谐社会的构建营造一种健康和谐的社会心理环境。
关键字:
正文:在社会心理学中,偏见通常被理解为是一种错误的态度。
如果一个人对某个社会群体产生偏见,就会倾向于用特殊的(通常是消极的)方式来评价其成员,而对该成员的具体情况和表现只给予很少的关注或根本不关注。
因此,社会心理学家普遍认为,偏见可以被定义为对某一社会群体及其成员的一种不公正态度,它是一种事先或预先就有的判断。
伴随社会心理学对态度的研究,偏见已经有了较长时间的研究历史。
从上个世纪20年代至今,关于偏见的实质、偏见的结构、偏见的测量、偏见与歧视的关系、偏见的消除等方面的研究一直处在社会心理学家的视野中,并取得了许多成果。
对种族偏见、性别偏见、社会阶级偏见等的大量研究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
随着认知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的兴起,关于偏见的研究又取得了新的进步。
一、偏见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社会现象,其产生具有多方面的根源。
早些时候,社会心理学家们倾向于用社会化、群体间的利益冲突、个人心理因素(如遭受挫折、权威主义人格)等来解释个人为什么会持有偏见。
上世纪中期以来,随着认知心理学逐渐成为整个心理学的前沿,人们开始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待偏见的形成问题。
1、进化心理学家从进化论的角度对偏见形成的原因进行了解释,认为偏见是与生俱来的,是我们的生存机制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驱使我们喜爱我们的家庭、部族和种族,而对外来者表示敌意。
其依据是:动物中存在着一种对与自己基因相同的其他个体表现出善意、而对与自己基因不同的个体表现出恐惧和反感的强烈倾向,尽管后者并未对其造成伤害。
虽然人类可能天生具有表现出偏见的生物倾向,但这并不意味着偏见就是人生理结构的极为重要而又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2、社会认知偏差导致社会偏见社会偏见本质上是一种社会认知上的偏差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社会刻板印象。
产生偏差的根源在于认知者群体与认知对象之间的明显的差异性以及人的排它本能。
人总是倾向于和自己同质性高的人们交往。
对自己所属的那个群体具有较高的认同感,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比如弱势群体成员更多的是群体内交往,对于其真实的心理和生活状况,其他社会群体往往缺乏直接了解的机会和渠道,想让精英阶层的人来直接和弱视群体交往和相互了解是很困难的,对于两个差异性较大的群体。
因为彼此了解太少不确定因素太多,人们往往本能的倾向于回避。
由于这种心理,异质性较大的群体往往容易相互隔离和疏远,而越是这样越是得不到彼此真实的信息,对对方越是无知,偏见往往就是起源于这种无知。
3、任何偏见的形成都受其社会历史文化的影响。
在近代历史上,上海人对苏北人的地域性偏见就是由于近代上海的文化和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进一步拉大了两地人原本的心理距离而导致的;而相反的情况则是,浙北人和苏南人原来的社会认同感随着近代以来两地经济文化和教育的密切联系而加深,因此,无论是社会偏见还是社会认同均是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的结果。
到了现代,城乡、地方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进一步加剧了地域性偏见的形成和延续。
由于改革开放的需要,沿海城市的发展显著好于西部内陆地区,居民的生活水平、经济实力及受教育水平都产生了较大的差距。
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原本由来已久的地域性偏见
到了现代社会依然存在,并以各种形式影响着社会的发展。
4、人格、动机、从众等心理因素也是影响社会偏见形成的重要因素。
阿多诺认为,有些人的偏见不仅仅是因为直接的外部影响,而是因为他们具有偏见的倾向,并且他还将这类个体称为权威人格者。
有很多研究者均对人格与偏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从而使人们对人格因素引发偏见的原因和机制有了更多了解。
但研究者并不能确定人格因素究竟是直接引起还是间接引起偏见的,因为大量的研究所揭示的都是人格与偏见之间的相关关系而非因果关系。
动机是与偏见形成有关的另一心理因素。
“动机不仅使人们持有偏见,而且也会使人们努力去避免偏见。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会因挫折而产生敌意的冲动和动机,如果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控制,就可能演化为对少数人群的负性态度。
如果使人遭受挫折的事物是不宜攻击或不可攻击的对象时,人们就会寻找一只“替罪羊”,将自己的敌意转移到它的身上并对其产生偏见。
从众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特别是在情况模糊不清、缺乏明确判断标准的时候,人们就特别容易怀疑自己的思考和判断能力,对许多事物也丧失了独立思考和理性判断的能力,宁愿放弃自己的主张而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从而形成从众心理。
例如,很多人仅以新闻媒体的某些负面报道作为判断身边人的心理基础和依据,将媒体的报道夸大化和扩大化,并以符号化、标签化的方式对待某个群体或个人,从而对其产生偏见。
二、社会偏见给人们的社会生活以及社会关系的和谐所造成的影响。
1、我们对他人的偏见仅影响偏见持有者自己的行为,而且也影响对方的行为,偏见持有者对对方的预期会使对方按照自己的预期去表现行为。
这种使得目标对象产生符合预期行为的现象叫做自证预言,也叫做自我实现的预言。
2、偏见使人际之间产生消极性情感,导致人与人之间的疏离,使人们彼此失去信任,由隔阂到隔绝,甚至相互敌视,严重者甚至会引发纷争与冲突。
3、偏见会影响到人们对他人的知觉,以性别偏见为例,尽管照片上男性与女性的身高一样,但人们的实际判断依然有很大的差异。
三、消除社会偏见作用的途径。
1、在现代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不同群体间建立共同的目标被认为是种消除偏见与歧视的有效方法。
共同的命运与合作的奖励(奖励的给予视全体人员是否共同合作而定)是消解群体间的对立情绪和偏见的重要途径。
共同目标的设立,有利于推动社会群体的一致性行动,产生共同的需要;而社会群体共同需要的形成又有助于共同目标的实现。
共同的命运与合作的奖励,有利于营造团结协作,消除隔阂,互利共赢得良好社会氛围。
2、消除刻板印象。
在社会认知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人们的社会认知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简化认知过程是那些对某一群体怀有偏见的人就倾向于采用有别于对待其他群体的信息加工方式来对待这个特定群体的成员,更多关注那些和偏见有关的信息,从而使偏见得以持续存在并不断得到强化。
3、让怀有偏见的不同群体直接接触是消除偏见的好方法。
改变研究表明,使先前相互隔离的群体成员进行平等的交往和接触,或使先前沟通较少的两个群体沟通更加频繁,是一种减少偏见,增加融合的好办法。
平等的接触和个人间的接触都是为了深入全面地了解接触双方的独特性。
不平等的接触妨碍双方相互间的深入、细致的了解,并且还易产生先入为主的、刻板化的判断。
同样,非个人间的接触通常也只能导致接触双方之间肤浅的、形式化的认识。
只有平等的、个人间的接触,才有利于真实地了解对方独特的能力、性格、爱好、抱负等,避免先入为主的判断,从而达到预防和消除偏见的目的。
4、制定有助于消除偏见的社会规范。
由于偏见本身也与认知过程有关,所以通过对认知过程的检控也可以减少偏见。
当人们意识到自己有偏见时,通过静下心来想、抑制自己的偏见反应等减少之。
在此过程中,内疚感、自我批评、搜寻引发偏见反应的情境线索都有助于偏见的消除或减少。
5、制定有助于消除偏见的社会规范。
政府应该完善现有的制度安排,设立专门的机构,对社会生活中所出现的偏见和歧视现象进行主动监控,并在此方面进行立法,就能有效抑制和消除社会偏见的产生。
同时,政府还要建立良性的社会发展机制,向弱势群体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为其提供合理的利益表达机制等。
消除偏见涉及多方面因素。
对于像民族偏见、阶级偏见等,需要从根本上消除其社会、文化、历史以及阶级、政治等方面的根源,消除各民族、阶级之间政治经济上的差异和不平等。
应用心理学手段,如增加各种群体和个人之间的交往,以增进彼此的了解等,也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消除某些偏见,或是缩小偏见的程度和作用。
参考文献:
[1] 施奈德,何百华. 减少偏见[J]. 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 1991, (10) .
[2] 施奈德,何百华. 关于偏见[J]. 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 1991, (09) .
[3] 陶远华. 社会研究与偏见[J]. 社会科学, 1986, (12) .
[4]钟毅平. 偏见及其认知来源[J]. 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 (02).
[5] 李琼,刘力. 偏见的自我调节研究述评[J]. 心理科学进展, 2010, (02) .
[6] 林泽炎,徐厚道. 国外关于偏见研究的若干理论略述[J]. 武陵学刊, 1996, (01).
[7] 蔡浩. 社会认知偏见及其对策研究[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 (02) .
[8] 王沛. 现代社会认知理论框架下的偏见研究及其走向[J]. 心理科学, 1998, (05).
[9] 苏富忠. 论偏见[J]. 齐鲁学刊, 1987, (06).
[10] 贾林祥. 社会偏见:制约和谐社会构建的社会心理因素[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