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复习笔记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自考重点知识汇总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自考重点知识汇总一、古代文学的主要特征1.古代文学的社会功能:宗教崇拜、祭祀、周围的交际、政治宣传等。
3.文学内容表现:自然、人物典型化、抒情与叙事交替、人物发言。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特点1.文学成为地位标志和文化品位的象征,文人开始形成。
2.诗歌格律的形成,七言律诗和五言绝句流行。
3.形式上的多样化:散文、诗歌、戏曲、小说等都有发展。
4.意识形态的变化:空灵主义、玄学、道教教义与人性观等居于重要的位置。
三、唐代文学的发展1.道德魂神的诗:李白、杜甫、白居易等。
2.胡美人文学:王维的《西施咏》、李商隐的《锦瑟》等。
3.流传最广、文学价值最高的长篇小说:《红楼梦》。
4.唐诗派系的争斗:豪放派、婉约派等。
四、宋代文学特点1.世俗化:文学的对象是生活中的人,不再是神话传说和穿越时空的人物。
2.小品式的创作:韩愈《师说》、苏轼《东篱乐府》等。
3.宋词的出现:具有浪漫色彩和个性特征。
4.代表性作品:《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等。
五、元代文学特点1.中西文化融合:元代先后出现了马植、翰林院翻译组等,西洋图书和知识的传入。
2.戏剧的繁荣:元杂剧影响较大,创造了“曲剧”和“南戏”等。
3.浪漫思想和抒情风格的兴盛:以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
六、明清文学特点1.文学形式的丰富多样:谈话录、随笔、回忆录等。
2.以史为鉴,学术的兴起:明末的经世致用之学,清代的经学。
3.现实主义的兴起:状况类作品的创作。
4.小说的发展:《三国演义》、《金瓶梅》、《红楼梦》等。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自考要点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一、名词解释1.江西诗派:江西诗派是宋代影响最大的一个诗歌流派,江西诗派有一祖三宗之说,一祖为杜甫,三宗是黄庭坚、陈师道和陈与义。
得名于吕本中的《江西诗社宗派图》。
领袖是黄庭坚,其它主要人物有: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韩驹等。
江西诗派的特色有三:一是诗派为观念性的社集;二是以风格和师承为判断的根据,非地域之划分,入诗派的并非都是江西人;三江西诗派是元佑学术的一部分,是作为“绍述”政治的对立物而发展起来的,其盛衰与政局有密切的联系。
2.江湖诗派:南宋后期继永嘉四灵而兴起的一个诗派。
大都是一些落弟的布衣文士或不得志的末宦。
由于功名上不得意,进退无据,只得流转江湖,靠献诗卖艺维生,或游走干谒公卿权贵之门,或结友招群于市井乡间,在相互唱和酬咏中消磨岁月,形成一种彼此相近的作诗习气。
当时有书商陈起与江湖诗人相友善,刊刻《江湖诗集》,后以江湖集内诗气味相似,故称之曰江湖诗派。
3.国朝文派:金世宗大定和金章宗明昌年间,金与南宋议和,偃武修文,建学养士,于是涌现出一批在金朝领土上成长起来的作家,如蔡珪、党怀英、王庭筠以及王寂等,他们的创作风格不同于由宋入金的文人,属于真正的金代作家,使金代文学的发展进入了自具风格的新时期。
元好问在其所编的《中州集》中将他们归为“国朝文派”。
4.唐宋派:是出现在明代中期嘉靖年间,以反驳李梦阳、何景明为代表的前七子的复古理论为主要目标的文学流派。
要代表人物是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和归有光。
其基本观点是反对以文采取代道统,主张恢复唐宋时的散文传统,倡导文道统一。
5.阳羡派:清初陈维崧的词师法苏、辛,尤其接近辛弃疾的豪放苍凉词风。
因陈维崧是江苏宜兴人,宜兴古地名称“阳羡”,所以以陈维崧为代表的词派被称为“阳羡派”。
属于这一词派的还有曹贞吉、蒋士铨等。
6.浙西派:清初朱彝尊推举南宋姜夔、张炎一类婉约词人之作,认为张炎所说“清空”境界为作词的最高标准。
在实际创作中,比较注重词的格律和技巧,而对词的意境和内容有所忽略。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笔记(3)
第四章后期元杂剧及其它 试论《倩⼥离魂》的剧情结构和艺术感染⼒ 《倩⼥离魂》元代后期杂剧家郑光祖描写才⼦佳⼈缠绵情爱旦⾓戏的代表作。
1、“离魂”是剧中的主要情节,处理得⽐较出⾊和巧妙。
将倩⼥的灵魂与躯体分开后,⼀⽅⾯可以细致真切地表现她魂魄⽆拘⽆束时的⼤胆与执著,写出其不愿受封建道德伦理束缚⽽追求婚姻的真性情。
2、另⼀⽅⾯则可通过病体所受的折磨,反映现实中多情⼥⼦相恋的痛苦。
⾃感叹、⾃伤情、⾃懊悔,折腾得死去活来。
3、这样就把当时闺阁佳⼈渴望恋爱⾃由的⼼理,以及忍受礼教禁锢的现实压抑感,惟妙惟肖地表现了出来,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
试叙钟嗣成《录⿁薄》是中国历第⼀部专为剧作家树碑⽴传的戏曲史著作(即《录⿁薄》的贡献) 元代后期杂剧家钟嗣成的《录⿁薄》⼀书,记录了元代戏曲作家152⼈,剧⽬名称四百四⼗余中,保存了元代戏曲的许多第⼀⼿的珍贵历史资料。
⼀、作者将元代重要的散曲和杂剧作家分为“前辈已死名公才⼈”和“⽅今才⼈”两⼤类进⾏介绍,按时间顺序记述他们的简历和剧⽬,在为剧作家⽴传的过程中,反映出元杂剧创作的基本历史⾯貌。
⼆、《录⿁薄》是中国历第⼀部专门为剧作家树碑⽴传的戏曲史著作,许多元杂剧作家由于有此书着录,才为后⼈所知,真正成为“不死之⿁。
”如: 1、“前辈已死名公才⼈”,包括关汉卿、⽩朴、马致远、王实甫、尚仲闲、⾼⽂秀等。
2、“⽅今才⼈”,包括宫天挺、郑光祖、雎景⾂等。
3、“已死才⼈不相知者”,包括胡正⾂等。
第五章元代的散曲 名词解释:散曲 1、在元代,散曲⼀般称为乐府或词,有⼩令和套数两种基本形式。
2、⼩令是单⽀的曲⼦,⼜叫“叶⼉”,按不同的宫调曲牌创作,曲调不同,字数和句式也不⼀样。
套数⼜称套曲,由两⽀以上同宫调曲牌的曲⼦连缀⽽成,曲牌间的联系有⼀定的顺序,曲词须⼀韵到底,结尾时有“煞调”或“尾声”。
3、作为⼀种起源民间新声的⾳乐⽂学,散曲具有⽣动活泼、通俗易懂的特点,“⽂⽽不⽂,俗⽽不俗”,成为当时极为流⾏的雅俗共赏的新诗体。
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自考知识点汇总
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目录第五编宋代文学第一章北宋初期文学1.柳开、穆修是宋代古文运动的先驱2.宋初诗歌的白体、昆体、晚唐体3.“白体”4.王禹偁的诗文创作及其对宋初文风变革的贡献5.《西昆酬唱集》6.杨亿的生平7.杨亿、钱惟演、刘筠最能代表西昆体风格8.西昆体9.晚唐体10.西昆体诗歌的一般特色11.林逋诗歌的特点12.晏殊的生平13.《珠玉词》14.晏殊词的创作特色及其在词史上的地位第二章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15.欧阳修的生平16.欧阳修在诗文革新运动中的领袖地位17.《秋声赋》的艺术特点18.欧阳修散文的艺术特点19.欧阳修诗歌的艺术特点及其开拓性20.欧阳修词的艺术特点21.欧阳修的文学成就和贡献22.梅尧臣的生平23.苏舜钦的生平24.梅尧臣、苏舜钦是开创宋诗风格的重要作家25.梅尧臣诗歌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26.苏舜钦诗歌的风格特征27.王安石的生平28.王安石词《桂枝香》[金陵怀古]对词境的开拓29.王令诗歌的特点30.王安石散文的特点31.王安石诗歌的创作成就32.王安石的文学创作成就33.“三苏”34.曾巩散文的艺术风格35.苏洵散文的特点36.苏辙散文的特点第三章苏轼的文学成就37.苏轼的生平38.苏轼议论文的写作特点39.苏轼记叙文的艺术特点40.苏轼散文的总体特色41.“东坡体”42.苏轼诗歌的题材类别43.苏轼诗歌分前、后期44.苏轼诗歌的主要内容45.苏轼诗歌的艺术特色46.苏词的超旷高远襟怀47.苏轼的“以诗为词”对词体革新的贡献48.苏词对题材的拓展及其意义49.苏词的创作风格50.苏轼对词体发展的贡献第四章黄庭坚与江西诗派51.黄庭坚的生平52.“山谷体”53.黄庭坚诗歌的题材内容54.黄庭坚的诗歌创作主张及其艺术特色55.黄庭坚词作的艺术特点56.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57.“后山体”58.“简斋体”59.陈与义诗分前、后期60.陈师道“后山体”的艺术特征61.陈与义前期诗歌的艺术特点62.陈与义后期诗歌的艺术风格63.“简斋体”的艺术独特性第五章柳永与北宋词坛64.北宋词分为三个发展时期及各期代表词人65.柳永的生平66.柳永词的题材内容及其对词境的开拓67.柳永对词体的开拓68.柳永词的艺术特点69.柳永对宋词发展的贡献70.秦观的生平71.晏几道的生平72.贺铸的生平73.秦观词作的艺术特点及其在宋词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74.晏几道词作的艺术特点75.贺铸词作的艺术特点76.周邦彦的生平77.周邦彦词的集大成78.周邦彦词作的艺术成就79.“易安体”80.“樵歌体”81.李清照的生平82.朱敦儒的生平83.李清照词分前、后期84.李清照词论的主要内容85.李清照词作的艺术特色86.朱敦儒词作的艺术特点第六章辛弃疾与辛派词人87.辛弃疾的生平88.“稼轩体”89.辛词题材内容的主体及其多样性90.辛词的艺术成就及其词史地位91.张元幹的生平92.张孝祥的生平93.陈亮的生平94.张元幹词的特点95.张孝祥词的特点96.陈亮词的特点97.刘过词的特点第七章陆游与南宋中期诗文98.“中兴四大诗人”99.陆游的生平100.陆游散文的特点101.陆游诗歌创作的三个时期及各期的主要特点102.陆游诗歌对江西诗派的扬弃103.陆游词作的特色104.陆游诗歌的艺术成就及其多样风格105.“诚斋体”106.杨万里的生平107.范成大的生平108.杨万里的“活法”诗109.“诚斋体”的艺术特色110.范成大田园诗的艺术特点111.朱熹的生平112.朱熹诗歌的特点113.朱熹散文的特点114.南宋中叶散文之两派115.南宋各体散文的一般特征116.南宋“小品文”概况第八章姜夔与南宋清雅词派117.南宋中后期的清雅词派118.姜夔的生平119.白石词的情思内涵120.白石词的艺术风格及其对词史的贡献121.吴文英的生平122.吴文英“论词四标准”123.梦窗词的分类及其情感内涵124.梦窗词的艺术特色125.《词源》126.史达祖咏物词的艺术特点127.周密的词风特征128.王沂孙咏物词的特点129.张炎的词风及其在词史上的意义第九章南宋后期文学130.南宋后期文学大势131.“永嘉四灵”132.“四灵”与晚唐诗歌的关系133.“永嘉四灵”诗歌的艺术特点134.刘克庄的生平135.“江湖诗派”的主要诗人136.刘庄诗歌分前、后两期137.“江湖诗派”及其诗歌的艺术追求138.刘克庄诗歌的艺术特点139.刘克庄词的艺术特点140.戴复古诗歌的特点141.文天祥的生平142.汪元量诗歌的思想内涵143.刘辰翁词作的特点144.文天祥诗、文、词的思想情感内涵第六编辽金元文学第一章辽金文学145.耶律倍及其《海上诗》146.耶律洪基及其《题黄菊赋》147.契丹女诗人萧观音、萧瑟瑟148.汉族诗文作家赵延寿、王鼎149.辽代文学创作概况150.寺公大师《醉义歌》151.辽代诗文体现着民族文化融合的特点152.金初文坛作家构成153.金代文学发展大势154.金初主要诗文作家155.“国朝文派”及其主要诗文作家156.金代后期主要诗文作家157.元好问的生平158.元好问《论诗三十首》所体现的审美追求和诗学观念159.元好问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160.元好问词作的特点161.元好问的文学成就162.诸宫调163.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对《莺莺传》的改作及其艺术特点第二章元杂剧的兴盛和代表作家164.“元曲四大家”165.元杂剧的体制166.元杂剧分为五类167.元杂剧兴盛的原因168.元杂剧发展分为前后两期及各期代表作家作品169.白朴的生平创作170.马致远的生平创作171.纪君祥及其《赵氏孤儿》172.郑廷玉及其《看钱奴》173.康进之及其《李逵负荆》174.石君宝及其《秋胡戏妻》175.白朴《梧桐雨》的思想内容和表现特色176.马致远《汉宫秋》的思想内容和表现特色177.马致远神仙道化剧的创作特色178.郑光祖的生平创作179.宫天挺的生平创作180.乔吉的生平创作181.秦简夫的剧作182.元代后期杂剧发展态势183.郑光祖《倩女离魂》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184.宫天挺《范张鸡黍》的思想内容185.乔吉《两世姻缘》的情思内涵和艺术特色186.秦简夫《东堂老》的内容和特点第三章杰出的戏曲家关汉卿与王实甫187.关汉卿的生平、性格188.关汉卿的创作及其分类189.公案剧《鲁斋郎》、《蝴蝶梦》的思想深刻性190.妇女生活剧《救风尘》的思想191.历史剧《单刀会》艺术特点192.关汉卿杂剧题材内容的特点193.《窦娥冤》的故事渊源及关汉卿的改作194.《窦娥冤》的戏剧冲突及其悲剧性195.王实甫的生平创作196.“董西厢”197.“王西厢”198.从《莺莺传》到《西厢记》的故事演变199.王实甫《西厢记》的剧情和体制200.王实甫《西厢记》的戏剧冲突第四章元代散曲201.散曲及其形制202.小令(叶儿)、套数(散套)、带过曲203.元代散曲创作分前、后两期204.元代散曲创作的豪放、清丽两种主要风格205.元代散曲的语言风格206.元代前期散曲作家的构成207.元代前期散曲的代表作家208.关汉卿散曲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209.王和卿散曲的风格特征210.马致远散曲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211.元代后期散曲的代表作家212.张养浩的生平213.张养浩散曲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214.乔吉散曲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215.张可久散曲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第五章宋元南戏和话本216.南戏217.“《永乐大典》戏文三种”218.“四大传奇”219.南戏产生的年代220.元代南戏创作概况221.南戏与杂剧在体制上的区别222.“荆刘拜杀”四大传奇各自的剧情及艺术特点223.高明的生平224.《琵琶记》的主旨和剧情225.《琵琶记》的人物形象塑造226.《琵琶记》的艺术成就227.话本228.宋代“说话”四家229.元代讲史话本的存留情况230.“讲史”和“小说”的区别231.宋元话本小说的分类和保存232.宋元话本小说的一般艺术特征233.元代话本小说《宋四公大闹禁魂张》的内容和特点234.讲史话本的一般艺术特点235.讲史话本的依傍史实与艺术虚构第六章元代诗文236.元代诗文发展三期。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复习笔记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复习笔记《村行》是首记游七律王禹偁:北宋初期的第一个作家。
1、分析“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两句诗的意象:“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不仅对仗工整,而且意象新颖,山峰本来是不能语而‘无语’的,这并不违反事实,作是作者着一‘立’字,把自然拟人化,山峰顿时有形有思,有了生命,于是,此时的‘无语’仿佛表示它们原先能语、有语、欲语,而此刻忽然无语。
于是,山峰不再是山峰,我们从这独特的意象中,看到的是诗人独立寒秋,悄立斜阳的孤独形象。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中写的六个意象分别是:雨、雪、鼓琴、咏诗、围棋、投壶。
《天仙子》是首“嗟老叹春,揽镜自伤”的情绪。
张先:世称张三影或三影郎中。
后期:约定落红:青春2、分析“云破月来花弄影”的艺术描写特色(论):这句词词少意多,一语三折,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云、月、花、影四字写了三物四景,中间又用破、来、弄三字写出三种连续的动态:云破而有月来,月来而有花影,花影引出弄字,有弄而有花枝随风摇动,抚弄花影的幽雅姿态,仅仅七个字,从天上写到地下,云横皓月,风弄花影,构成了一幅幽美朦胧的画面。
虽从《暗别离》化出,但这样的画面则是得力于“破、弄”两个动词的生动传神。
明月着意穿云,春花有心弄影,这就把云、月、花都拟人化了,赋予了它们丰富的情感和生命,同时使宁静的画面有了飞动之势,故王国维在《人间辞话》中曰:“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
”《渔家傲。
秋思》范仲淹:有《范文正公集》边塞诗典故:燕然未勒归无计—燕然未勒:未能在东然山刻石记功,即未建边功。
燕然:山名,在今天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之杭爱山。
《后汉书。
窦宪传》载,窦宪为车骑将军,。
大败匈奴,遂登燕然山,云塞三千余里,刻古籍勒功,纪汉威德。
归无计:即无计归,没有理由回去。
《岳阳楼记》文体特点:骈散相间,韵白夹杂‘古仁人之心’指:进亦忧,退亦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浣溪沙》晏殊:有《珠玉词》传世3、分析“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的意蕴:两句写春花落去,春燕归来,伤逝而达观的复杂情思。
08年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复习笔记(二)
51.董解元集《西厢记》故事于⼤成,创作了《西厢记诸宫调》,它所讲述的张⽣、崔莺莺的爱情故事,源⾃唐代元稹的传奇《莺莺传》。
52.《西厢记》是我国较早的⼀部以多本杂剧连演⼀个故事的剧本,它突破了杂剧的体制,以五本⼆⼗⼀折的长篇巨制演述崔、张故事,明⼈称《西厢记》为“传奇之祖”。
53.元曲四⼤家:即关(汉卿)、⽩(朴)、马(致远)、郑(光祖),其中,马、⽩、郑属于以⽂才见长的作家,⽩、马属前期、郑属后期。
54.⽩朴有杂剧16种,现存杂剧《墙头马上》、《梧桐⾬》。
《墙头马上》取材于⽩居易的新乐府诗《井底引银瓶》,男主⼈公裴少俊、⼥主⼈公李千⾦。
《梧桐⾬》是⼀出历史悲剧,取材于⽩居易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和陈鸿的《长恨歌传》。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评此剧“沉雄悲壮,为元曲冠冕。
”、 55.爱情婚姻剧:前期:杨显之,外号“杨补丁”,代表作《潇湘⾬》,⽯君宝《秋胡戏妻》本于汉刘向《故列⼥传。
鲁秋洁妇》及汉乐府民歌《陌上桑》,⼥主⼈公罗梅英。
尚仲贤《柳毅传书》、李好古《张⽣煮海》,带有神话⾊彩。
后期:乔吉《扬州梦》以杜牧《遣怀》“⼗年⼀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取材于杜牧《张好好诗》及《序》,写杜牧与妓⼥张好好的风流韵事;《⾦钱记》本于唐⼈许尧佐的传奇⼩说《柳⽒传》及“韩寿偷⾹”的故事,写唐代诗⼈韩翃的恋爱故事。
《两世姻缘》是他的代表作。
56.社会剧包括公案剧和家庭剧。
元前期杂剧中,以李潜夫的《灰栏记》和《陈州粜⽶》。
德国现代戏剧家布莱希特还将《灰栏记》改编为《⾼加索灰栏记》。
元前期家庭剧的代表作家是郑廷⽟,代表作《看钱奴》是⼀出的社会讽刺喜剧。
其他还有武汉⾂的《⽼⽣⼉》、张国宾的《汗衫记》等。
后期以秦简夫的家庭伦理剧《东堂⽼》(代表作,塑造了商⼈形象)、《赵礼让肥》、《剪发待宾》。
57.历史剧:前期以纪君祥的《赵⽒孤⼉》成就。
此外还有⾼⽂秀的《渑池会》、狄君厚的《介⼦推》、李寿卿的《吴员吹箫》、郑廷⽟的《疏者下船》、孔学诗的《东窗事犯》等。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笔记
魏晋南北朝文学1、 历史概况建安220年—梁陈581年(361年—“中古文学”)特殊:①分裂的动荡的②人的觉醒→人的审美意识的觉醒(山水文学)→思想家;中国历史上三次思想解放中的一次(春秋战国时期:经学束缚下解放 <孔子 老庄 玄学>;魏晋南北朝时期:人的觉醒、山水文学<玄佛结合>,明清之交:一大批思想家<14世纪-17世纪>)(思想解放的标志:1、旧有价值体系的全面崩溃2、思想学术极为自由,活跃多元3、出现一大批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思想家)③经济重心南移,门阀制度兴起④玄学、清谈、道教的兴起,佛学的流行(玄学发展,玄佛结合,经学崩溃)2、 文学概况(本时期承上启下,承前启后,是桥梁。
中国文学史上“自觉的时代”)①文学觉醒,由先秦两汉的诗言志到魏晋南北朝的诗言情,打破了文学的教化作用(诗教说)②五言诗兴盛,七言诗确立③抒情小赋兴盛④小说初具规模(《搜神记》等志人志怪小说)⑤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相辅相成第1章 建安文学(196—219)“建安”:汉灵帝中平元年(184)、黄巾起义—魏明帝景初元年(237)动荡的社会暂时安定,诗人对现实有感触的基础上产生代表人物:三曹七子第1节 曹操和曹丕曹操:领袖地位,有武功、有文学成就的政治家,诗风苍凉曹丕:诗歌充满感情;内容倾向鲜明(游子行役,思妇怨别)风格:笔触细腻,情辞哀婉,人生多故,追思悼亡。
从中透露出人生乱离的时代氛围,便娟婉约,能移人情文学史上的贡献:“缘情”,“典论论文”(文学自觉的时代开始于此)①强调作家要有鲜明的个人风格(“文以气为主”)②对不同的文体应该有不同的要求(“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宜丽”)③文学评论要有正确的态度,反对文人相亲,反对“贵远贱近,向声背实”④肯定文学的价值和作用(“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世”)⑤奠定了曹丕在中国文学史及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第2节 曹植1、 诗歌创作分期前期(建安25年,29岁前):才华横溢,恃才傲物,渴望建功立业,诗歌充满俊逸的少年意气。
古代文学史二复习资料课堂笔记
1、西昆体:西昆体是宋初影响极大的文学流派。
这派诗人以杨亿、钱惟演、刘筠为代表,相互喝和.诗集称《西昆酬唱集》,欧阳修在《六一诗话》中称此派为“昆体”,因他们形成共同的创作特色:学李商隐的近体律诗,讲究声律文采修辞长用典。
又称此种特色为昆体功夫。
2、六一风神:是欧阳修散文的美学风格欧阳修晚年号“六一居士”,他的散文所具有的“风神”的特点是:偏于阴柔之美,纡余委各而婉血有致,诗昧醇浓而情韵绵邈,含蓄蕴藉而平易自然。
3、王荆公体《半山诗》:“半山诗”是宋代诗人王安石晚年豹诗歌风格,王安石晚年居住在江宁的半山,号半山。
以早年诗歌风格的奇险劲峭,晚年化奇峭于寻常之中,即寓悲壮于闲淡,既有清新闲适,又有沉郁悲壮,主要体裁是绝句。
4、东坡体:东坡体是人们对苏轼诗歌的风格范式的称谓。
苏轼是东坡居士,他的诗兼备各体而以七言为擅长,而且风格多样,七绝吐语清丽精美。
古气格雄健豪放,尤见才气横溢,苏轼诗歌基本风格是豪放加平淡的清旷闲逸,刚健含苊娜的清丽雄健,体现出苏轼坡仙的旷达品格,一种超越世俗主虐羁绊的风神韵致的审美境界。
5、江西诗派:江西诗派是北走出现的一个诗人群体,代表人物为黄庭坚,是洪州分宁人,分属江西,而吕奉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列黄庭坚等二十五人,主要为黄庭坚的追随者和与吕本中有较为密切关系的人。
此诗派为观念性社集,主要以风格、师承为根据,而非地域之分。
6、夺胎换骨《点铁成金》:夺胎换骨是宋代诗火黄庭坚提倡的一种诗歌创作主张。
所谤“不易其意而造其语,谓之换骨法‘窥九其意面形容之,渭夺胎法”,这种方法实际上是“点铁成金”的具体化,就是在诗歌刨作用典的问题,使古人意象和用语产生质的变化,化平凡为奇趣,目的在于“以故为新”,援用前人之语而另立新意,从陈熟的意象中翻新出奇。
8、活法:宋代吕本中提倡的诗歌主张,所谓活法,“规矩备具而能出于规矩之外,变化不测而亦不背于规‘矩也,盖有定法而无定法”,主要目的在于要将山谷体为代表的江西诗派的“有意予文者之法”,和东坡体的“无意于文者之法”辩证地统一起来。
自考古文学史二整理笔记
名词解释:1.西昆体:是宋初影响极大的重要文学流派。
它有广狭二义,狭义的西昆体单指其近体律诗,广义的西昆体兼指其四六文。
“西坤”之名是因创始诸人在秘阁唱和的诗集称《西坤酬唱集》,取玉山、册府之意。
《西坤酬唱集》共收诗人17位,皆西坤健将,而以杨亿、钱惟演、刘筠为首。
杨、刘齐名,当时影响较大。
2.山谷体:黄庭坚,自号山谷道人。
杨万里在《城斋诗话》中称黄庭坚的诗为“山谷诗体”,严羽《沧浪诗话》将其列为“山谷体”。
山谷体诗的基本特指是求生避熟和求雅脱俗。
其艺术特点有三:一是以学杜为宗旨,重视句法,发展拗句、拗律的体制;二是强调“无一字无来处”,用典以故为新、变俗为雅,长于点化铸造,富有思致和机趣;三是好奇尚硬,造语洗净铅华,独标隽旨,风格生新瘦硬峭拔,但兼有浏亮芊绵的一面。
3.一祖三宗:江西诗派的鼓吹者方回在《瀛奎律髓》中倡导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之说。
一祖指杜甫,三宗是黄庭坚、陈师道与陈与义。
4.后山体:陈师道号后山居士。
他作诗全凭学力专精,讲苦吟,求奇拙,其锤炼辛苦与黄庭坚无异。
他的诗风格瘦硬,被称为“后山体”。
5.简斋体:陈与义,号简斋。
严羽《沧浪诗话》在“以人而论”诗体时,将陈与义的诗称为“陈简斋体”。
“简斋体”的早年流连光景之作,观察细致,描写生动,饶有情趣。
善用直致、浅语入诗,重意境,重白描。
后期的“简斋体”取法杜诗,得其沉雄之韵,规模宏大,声调浏亮;对账着重上下句之间气脉的内在联系,潜气内转,意境圆融,风格雄浑沉郁。
6.《江西诗社宗派图》是吕本中早年的一时兴到之作。
图中首列黄庭坚,次列陈师道等,共二十五人。
《宗派图》显示的江西诗派的性质特色有三:一是此诗派为观念性的社集,而非实际之聚会;二是以风格和师承为判断的根据,而非地狱之划分,入诗派者并非都是江西人;第三,江西诗派是元祐学术的一部分,是作为“绍述”政治的对立物发展起来的,其盛衰与政局有密切关系。
7.江西诗派:因吕本中《江西诗社宗派图》而得名。
自考 古代文学史2 笔记
1官场应酬,浅近平易2使韩愈柳宗元之平易古文在宋重现,是欧阳修改革文风的先声。
3字大年4因在秘阁唱和的《西昆酬唱集》得名,狭义指近体律诗,广义兼指四六文特色:杨忆、刘筠、钱惟演三者占五分之四,1推崇李清照,雕润密丽 2 重修辞,典丽3 大量用典,以学问为诗恢复韩柳古文,反五代骈丽之风6字同叔7男女爱恋别离8模仿唐代贾岛、姚合诗风。
9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10欧阳修诗的开拓:重气格成宋诗之风,开拓取材、命意、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的诗风11文从字顺12《醉翁亭记》13变骈偶为骈散结合,不失铺陈,还舒缓,《秋声赋》行文自由、写秋心(对政治的厌倦)14字圣俞,《宛陵先生文集》15风格:1 取材个人琐碎生活2 风格古淡,硬瘦,16字子美17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18感时咏史、批判、远大抱负,打破常规、语句求工求新求劲峭19议论说理《游褒禅山记》11 想象力丰富,梦幻色彩2 气势雄壮豪迈2似欧阳修,议论用典,《墨池记》3字耆卿《乐章集》41 言情2 行役3 城市风光51以文人身份写民间词,传承了民间词,市民价值观,扩大了词的影响2 扩宽了词的题材(行役,城市)6短小结构简单的小令不写,完善了慢词,使慢词与小令平分秋色7层层铺叙,不含蓄留余韵,《雨霖铃》寒蝉凄切81 市井方言2 模拟第一人称口气9字太虚,号淮海居士10李清照至秦观再至周邦彦11字子瞻12于情无所不畅,于景无所不取,议论滔滔13政治、山水景物、和陶、题画14以才气为基础,1 想象生动2 敏锐观察力3 文字表现力15好议论,用典16七绝精美、七古气势17刚健含婀娜=清丽雄健,豪放加平淡=清旷闲逸18《留侯论》19记叙、抒情、议论、描写杂用,有魏晋的洒脱,又有宋的平易20引议论入词,用典,突破音乐,使地位和诗一样,破除柳永的“词为艳科”21表现士大夫情怀,《水调歌头》22艳情转向多方面(兄弟,朋友,夫妻,师生)1《浣溪沙》乡土气息2借鉴咏物诗,咏物以寄托3单一变多样化审美,豪放旷达,《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密州出猎,婉约词注重清丽,格调高雅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51 多读书,以学问为诗(无一字无来处)2 变故为新,变俗为雅(点石成金、脱胎换骨,对用典的发展)6改平仄、改句式,打破平衡,奇峭倔强7雅词豪放似东坡,俗词艳情如柳永,下层社会俚语怪字8雅俗词都有,“精而险”9字叔原,号小山10语淡情深11雄浑沉郁12更有神韵,善炼虚字13直面社会现实14诗的对仗不在工整而在气脉15字方回,贺鬼头《庆湖遗老集》《东山词》《东山寓声乐府》16儿女英雄兼而有之17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清真集》又叫《片玉集》181 布局开阖,叙述如柳永,但不直白2 用不同感情相互衬托,哀喜起伏3 以景结尾,融情入境19字易安居士《漱玉词》前期闺中清愁后期沉郁哀痛20评晚唐以来词人。
2021年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复习笔记(元代下)
2021年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复习笔记(元代下)1.简述元代历史剧的倾向元杂剧里有不少以历代军事、政治斗争或文报酬题材的历史剧,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历史剧,或则流露出金、宋文人士大夫的故国之思,或则表达了古代人民的英雄主义精神,或则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多带有强烈的现实感。
其中以纪君祥的《赵氏孤儿》成就最高。
元代前期历史剧中的大量水浒戏,都是借水浒好汉扶贫济弱、吊民伐罪,为平民百姓伸张正义,表达人民群众的抱负和愿望。
如康进之的《李逵负荆》是其代表。
还有一些以前代文人事迹为题材的作品,如王伯成的《贬夜郎》写李白,这些杂剧都多少表露出文人对于前途的绝望情绪和鲜明的归隐思想。
后期历史剧则更多地通过对古代“圣君贤相”、“忠臣义士”的表扬,要求恢复儒家仁政,振兴封建伦理,以挽救日益加剧的社会危机。
如杨梓的《霍光鬼谏》等。
以文报酬题材的作品着重表示文人对仕途暗中的怨愤和对功名富贵的热望,宫天挺的《范张鸡黍》是其代表。
2.简述元后期散曲的特点后期散曲创作在数量上比前期更多,反映社会生活更广泛,作品多讲究清秀华丽、缠绵婉约,或多或少地带有江南文学传统的妩媚色彩。
但后期总的创作倾向出现诗词化、规范化的倾向,风格趋向雅正典丽,更注重字句的锤炼、对仗的工整和典故的运用,逐渐失去了前期散曲所显示的民间文艺通俗平易的特色和质朴自然的意趣代表作家有张可久、乔吉等。
3.简述《琵琶记》结构布局的特点。
《琵琶记》在结构布局上,成功地运用了双线并进、交错映照的手法,以蔡伯喈和赵五娘的离合悲欢构成两条线索:仕途与穷途,京城与乡村,富贵与贫贱,安泰与悲苦……两相映照,交错穿插,形成强烈的对比,并逐渐把戏剧冲突推向高潮。
如,写罢蔡父临死前大骂伯喈不孝,就写伯喈自叹“他乡游子不能归,高堂父母无人管”;写罢五娘兜土筑坟,立即写伯喈对月怀亲……这种一以贯之的往返映照,奠定了中国戏曲自由串联时空的流线型结构的艺术格局。
这一结构给人一种立体的、流动的、联想的审美感受,构成了中国传统戏曲的独特的审美特征。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自考-所有考点整理.
中国古代⽂学史(⼆)-⾃考-所有考点整理.宋代⽂学第⼀章:北宋初期⽂学1、柳开:宋柳开(先驱)的⽂学主张有(2013.01多选):①反对五代浮艳风②主张⽂道合⼀③⿎吹复古④倡导质朴⽂风2、穆修:倡导复古和坚持写作古⽂的穆修在宋代古⽂运动中是(2004.10单选):响应者3、王禹偁:王禹偁:《村⾏》——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语⽴斜阳。
简述王禹偁(chēng)的诗歌创作成就(2013.01简答):①早年学习⽩居易的诗歌,侧重学习⽩居易闲适唱和诗②贬官商州之后,创作了⼤量反映社会现实,关⼼民⽣疾苦的作品③兼擅各种五⾔七⾔古诗,有意效法⽩居易的平易诗风,近体诗,绝句不乏平淡清远的格调。
宋初王禹偁所属的诗派是(2009.10和2005.10单选):“⽩体”诗派王禹傅诗歌的艺术风格是(2015.04单选):平易晓畅4、晚唐体:晚唐体(2014.10名解):①宋初诗歌的流派②以林逋的诗歌创作为代表③模仿唐代贾岛,姚合诗风,以请逸隐幽为旨趣。
5、杨亿与西昆体:西昆:因创始⼈在秘阁唱和的诗集称《西昆酬唱集》取⽟⼭、册府之意。
以杨亿、钱淮演、刘筠为魁⾸。
西昆诗派和昆体功夫:西昆体形成是个流派的标志——《西昆酬唱集》的编撰结集简述西昆体诗歌的主要特⾊(2013.10简答):讲究修辞的昆体功夫对宋诗的发展影响很⼤①诗中⼤量⽤典,以学⽂为诗,是送诗的⼀个突出的特⾊,西昆体作为宋初出现的诗歌流派或者诗歌思潮。
体现了当天是的风会所趋,是宋诗形成⾃⾝特⾊的第⼀步②西昆体与后来的江西诗派,从论诗宗旨、作品风格,艺术技巧到诗学渊源都有相同或相近的地⽅,黄庭坚就主张⽤昆体功夫造⽼杜浑成之境③西昆体流⾏的弊端也是⾮常明显的,那就是诗⼈作分依赖修辞⽽缺乏感觉,甚⾄堕⼊玩弄辞章典故的泥潭。
西昆体的艺术特征是(2015.10和2012.10单选):讲究修辞杨亿、钱惟演、刘筠等⼈的诗歌被称为(2015.04单选):西昆体第⼆章:欧阳修和北宋诗⽂⾰新1、欧阳修:——六⼀风神欧阳修⽂学创作以散⽂成就最⼤、影响最⼤欧阳修散⽂的风格是(2013.01单选):平易流畅、委屈婉转。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笔记(4)
第七编明代⽂学 第⼀章明代诗歌 名词解释 台阁体 1、台阁体是明代前期出现的⼀个⽂学流派,代表作家有杨⼠奇、杨溥、杨荣,他们都是台阁重⾂。
2、其创作内容均以粉饰太平、歌功颂德为主旨,风格雍容华贵、典雅⼯丽。
除朝廷诏令奏议外,多属应酬、题赠或应制、颂圣之作。
这种⽂风垄断了当时的⽂坛。
童⼼说 1、《童⼼》是明代后期作家李贽的⼀篇⽂章。
他把⽂学作为宣扬其反传统、肯定个性精神的社会思想的有效⼯具,把代表⼈的⾚⼦真⼼的“童⼼”作为⽂学创作和评价的准则。
2、针对前后七⼦的复古理论,提出了他的⽂学进化论观点。
3、他⾼度评价⼩说戏曲的价值地位。
李贽的这些思想是制约整个晚明⽂学⾰新的重要杠杆。
公安派(公安三袁) 1、“公安派”是明代重要的⽂学流派,“三袁”是指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因他们是湖北公安⼈,所以被称为“公安派”。
袁宏道最为知名,公安派的核⼼⼝号就是由他提出的。
2、公安派⽤“独抒性灵”来反击⽂学领域中理学对个⼈灵魂的束缚。
袁宏道认为⽂学的境界是“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3、他们的诗歌脱离“理”的束缚能够⾃由地抒发个⼈真实性情和表现个⼈⽣活欲望,并具有诗⼈的艺术独创特征。
寻找以独创的精神表现个⼈真情实感这⼀⽂学的境界。
第⼆章明代散⽂ 名词解释唐宋派 1、“唐宋派”是明代嘉靖年间的⼀个散⽂流派,代表⼈物有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
2、他们的基本观点是反对以⽂采取代“道统”,主张“⽂道合⼀”的传统。
3、王慎中和唐顺之是地道的宗宋派,茅坤选编了《唐宋⼋⼤家⽂钞》,归有光重“情”,他提倡的“道”并⾮宋代理学,⽽是传统的儒教,在提倡道的同时,还特别重视⽂学的抒情作⽤。
第三章《三国演义》 试述《三国演义》虚实相间的艺术观念和写作技法: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部长篇历史⼩说,它在艺术上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就是正确地处理了历史真实与艺术创造的关系问题。
⼀、《三国演义》七分实事,三分虚构。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笔记(2)
第六编辽⾦元⽂学 第⼀章辽⾦⽂学 名词解释 国朝⽂派 ⼀、⾦⼤定、明昌年间,涌现出⼀批在⾦朝领⼟上成长起来的作家,使⾦代⽂学的发展进⼊了⼀个繁荣阶段。
代表作家有蔡珪、党怀英和王庭筠。
他们的创作风格与由宋⼊⾦的⽂⼈不同,属于真正的⾦代作家,元好问在《中州集》⾥将他们归为“国朝⽂派”。
⼆、蔡珪:他的⽂学成就主要在散⽂⽅⾯,他的散⽂具有北国雄健诗风;党怀英:在诗、⽂、书法都很擅长,其⽂平实畅达,不尚虚饰,其诗体物精细,有陶谢之风;王庭筠:⽂学成就是多⽅⾯的,诗⽂书画并成卓绝。
他作诗以黄庭坚为法,诗律精严⽣新,却没有险怪⽣涩之病,很少⽤典。
国朝⽂派出现后,标志着⾦代⽂学的真正开始。
诸宫调 所谓“诸宫调”,指取向⼀宫调的若⼲曲牌联成⾸尾⼀韵的短套,再⽤不同宫调的短套联结成长篇的说唱体⽂学形式,它由韵⽂与散⽂两部分组成,采⽤歌唱与说⽩相间的⽅式演说故事,基本上属于叙事体,但它的唱词中有接近代⾔的成分,对戏剧艺术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简述元好问《论诗三⼗⾸》所体现的审美追求和诗歌创作观 元好问是⾦代⽂坛最杰出的⼤家,他的《诗论三⼗⾸》是唐宋以来最系统、⾯的⼀组诗论绝句,集中体现了他的审美追求和诗歌创作观。
⼀、元好问在《论诗三⼗⾸》中通过历评汉魏以下的诗⼈作品来明辨清浊,故其论诗绝句,按时间顺序分论魏晋南北朝、唐、宋三个时期的诗歌流派,树⽴学习榜样⽽贬斥伪体。
⼆、他颂扬魏晋风⾻,⼜特别强调诗歌创作要出⾃天然,天然,质朴和有英雄⽓。
他⽐较形象和准确地把握唐代诸家诗歌在风格意境和创作⼿法⽅⾯的特点,褒多于贬。
三、对于宋⼈的诗歌创作则颇多微辞,认为宋诗之病在于不与古⼈同⽽⼀味求奇。
他批评宋诗的沧海横流和翻新出奇,认为以偏离了古诗正体⽽⾛到尽头。
⽭头所指苏、黄后学⼀味求新求变的“更出奇”,明确表⽰⾃⼰不愿意作江西诗派中⼈。
简述元好问诗歌的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 元好问是⾦代⽂坛最杰出的⼤家。
⼀、元好问的诗现存⼀千四百余⾸,不仅在⾦代诗⼈⾥数量最多,艺术成就也。
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自考知识点汇总
00539中国古代⽂学史⼆⾃考知识点汇总00539中国古代⽂学史⼆-⽬录第五编宋代⽂学第⼀章北宋初期⽂学1.柳开、穆修是宋代古⽂运动的先驱2.宋初诗歌的⽩体、昆体、晚唐体3.“⽩体”4.王禹偁的诗⽂创作及其对宋初⽂风变⾰的贡献5.《西昆酬唱集》6.杨亿的⽣平7.杨亿、钱惟演、刘筠最能代表西昆体风格8.西昆体9.晚唐体10.西昆体诗歌的⼀般特⾊11.林逋诗歌的特点12.晏殊的⽣平13.《珠⽟词》14.晏殊词的创作特⾊及其在词史上的地位第⼆章欧阳修与北宋诗⽂⾰新15.欧阳修的⽣平16.欧阳修在诗⽂⾰新运动中的领袖地位17.《秋声赋》的艺术特点18.欧阳修散⽂的艺术特点19.欧阳修诗歌的艺术特点及其开拓性20.欧阳修词的艺术特点21.欧阳修的⽂学成就和贡献22.梅尧⾂的⽣平23.苏舜钦的⽣平24.梅尧⾂、苏舜钦是开创宋诗风格的重要作家25.梅尧⾂诗歌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26.苏舜钦诗歌的风格特征27.王安⽯的⽣平28.王安⽯词《桂枝⾹》[⾦陵怀古]对词境的开拓29.王令诗歌的特点30.王安⽯散⽂的特点31.王安⽯诗歌的创作成就32.王安⽯的⽂学创作成就33.“三苏”34.曾巩散⽂的艺术风格35.苏洵散⽂的特点36.苏辙散⽂的特点第三章苏轼的⽂学成就37.苏轼的⽣平38.苏轼议论⽂的写作特点39.苏轼记叙⽂的艺术特点40.苏轼散⽂的总体特⾊41.“东坡体”42.苏轼诗歌的题材类别44.苏轼诗歌的主要内容45.苏轼诗歌的艺术特⾊46.苏词的超旷⾼远襟怀47.苏轼的“以诗为词”对词体⾰新的贡献48.苏词对题材的拓展及其意义49.苏词的创作风格50.苏轼对词体发展的贡献第四章黄庭坚与江西诗派51.黄庭坚的⽣平52.“⼭⾕体”53.黄庭坚诗歌的题材内容54.黄庭坚的诗歌创作主张及其艺术特⾊55.黄庭坚词作的艺术特点56.江西诗派的“⼀祖三宗”57.“后⼭体”58.“简斋体”59.陈与义诗分前、后期60.陈师道“后⼭体”的艺术特征61.陈与义前期诗歌的艺术特点62.陈与义后期诗歌的艺术风格63.“简斋体”的艺术独特性第五章柳永与北宋词坛64.北宋词分为三个发展时期及各期代表词⼈65.柳永的⽣平66.柳永词的题材内容及其对词境的开拓67.柳永对词体的开拓68.柳永词的艺术特点69.柳永对宋词发展的贡献70.秦观的⽣平71.晏⼏道的⽣平72.贺铸的⽣平73.秦观词作的艺术特点及其在宋词发展中的作⽤和地位74.晏⼏道词作的艺术特点75.贺铸词作的艺术特点76.周邦彦的⽣平77.周邦彦词的集⼤成78.周邦彦词作的艺术成就79.“易安体”80.“樵歌体”81.李清照的⽣平82.朱敦儒的⽣平83.李清照词分前、后期84.李清照词论的主要内容85.李清照词作的艺术特⾊第六章⾟弃疾与⾟派词⼈87.⾟弃疾的⽣平88.“稼轩体”89.⾟词题材内容的主体及其多样性90.⾟词的艺术成就及其词史地位91.张元幹的⽣平92.张孝祥的⽣平93.陈亮的⽣平94.张元幹词的特点95.张孝祥词的特点96.陈亮词的特点97.刘过词的特点第七章陆游与南宋中期诗⽂98.“中兴四⼤诗⼈”99.陆游的⽣平100.陆游散⽂的特点101.陆游诗歌创作的三个时期及各期的主要特点102.陆游诗歌对江西诗派的扬弃103.陆游词作的特⾊104.陆游诗歌的艺术成就及其多样风格105.“诚斋体”106.杨万⾥的⽣平107.范成⼤的⽣平108.杨万⾥的“活法”诗109.“诚斋体”的艺术特⾊110.范成⼤⽥园诗的艺术特点111.朱熹的⽣平112.朱熹诗歌的特点113.朱熹散⽂的特点114.南宋中叶散⽂之两派115.南宋各体散⽂的⼀般特征116.南宋“⼩品⽂”概况第⼋章姜夔与南宋清雅词派117.南宋中后期的清雅词派118.姜夔的⽣平119.⽩⽯词的情思内涵120.⽩⽯词的艺术风格及其对词史的贡献121.吴⽂英的⽣平122.吴⽂英“论词四标准”123.梦窗词的分类及其情感内涵124.梦窗词的艺术特⾊125.《词源》126.史达祖咏物词的艺术特点127.周密的词风特征128.王沂孙咏物词的特点129.张炎的词风及其在词史上的意义第九章南宋后期⽂学130.南宋后期⽂学⼤势132.“四灵”与晚唐诗歌的关系133.“永嘉四灵”诗歌的艺术特点134.刘克庄的⽣平135.“江湖诗派”的主要诗⼈136.刘庄诗歌分前、后两期137.“江湖诗派”及其诗歌的艺术追求138.刘克庄诗歌的艺术特点139.刘克庄词的艺术特点140.戴复古诗歌的特点141.⽂天祥的⽣平142.汪元量诗歌的思想内涵143.刘⾠翁词作的特点144.⽂天祥诗、⽂、词的思想情感内涵第六编辽⾦元⽂学第⼀章辽⾦⽂学145.耶律倍及其《海上诗》146.耶律洪基及其《题黄菊赋》147.契丹⼥诗⼈萧观⾳、萧瑟瑟148.汉族诗⽂作家赵延寿、王⿍149.辽代⽂学创作概况150.寺公⼤师《醉义歌》151.辽代诗⽂体现着民族⽂化融合的特点152.⾦初⽂坛作家构成153.⾦代⽂学发展⼤势154.⾦初主要诗⽂作家155.“国朝⽂派”及其主要诗⽂作家156.⾦代后期主要诗⽂作家157.元好问的⽣平158.元好问《论诗三⼗⾸》所体现的审美追求和诗学观念159.元好问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160.元好问词作的特点161.元好问的⽂学成就162.诸宫调163.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对《莺莺传》的改作及其艺术特点第⼆章元杂剧的兴盛和代表作家164.“元曲四⼤家”165.元杂剧的体制166.元杂剧分为五类167.元杂剧兴盛的原因168.元杂剧发展分为前后两期及各期代表作家作品169.⽩朴的⽣平创作170.马致远的⽣平创作171.纪君祥及其《赵⽒孤⼉》172.郑廷⽟及其《看钱奴》173.康进之及其《李逵负荆》174.⽯君宝及其《秋胡戏妻》175.⽩朴《梧桐⾬》的思想内容和表176.马致远《汉宫秋》的思想内容和表现特⾊177.马致远神仙道化剧的创作特⾊178.郑光祖的⽣平创作179.宫天挺的⽣平创作180.乔吉的⽣平创作181.秦简夫的剧作182.元代后期杂剧发展态势183.郑光祖《倩⼥离魂》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184.宫天挺《范张鸡⿉》的思想内容185.乔吉《两世姻缘》的情思内涵和艺术特⾊186.秦简夫《东堂⽼》的内容和特点第三章杰出的戏曲家关汉卿与王实甫187.关汉卿的⽣平、性格188.关汉卿的创作及其分类189.公案剧《鲁斋郎》、《蝴蝶梦》的思想深刻性190.妇⼥⽣活剧《救风尘》的思想191.历史剧《单⼑会》艺术特点192.关汉卿杂剧题材内容的特点193.《窦娥冤》的故事渊源及关汉卿的改作194.《窦娥冤》的戏剧冲突及其悲剧性195.王实甫的⽣平创作196.“董西厢”197.“王西厢”198.从《莺莺传》到《西厢记》的故事演变199.王实甫《西厢记》的剧情和体制200.王实甫《西厢记》的戏剧冲突第四章元代散曲201.散曲及其形制202.⼩令(叶⼉)、套数(散套)、带过曲203.元代散曲创作分前、后两期204.元代散曲创作的豪放、清丽两种主要风格205.元代散曲的语⾔风格206.元代前期散曲作家的构成207.元代前期散曲的代表作家208.关汉卿散曲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209.王和卿散曲的风格特征210.马致远散曲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211.元代后期散曲的代表作家213.张养浩散曲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214.乔吉散曲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215.张可久散曲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第五章宋元南戏和话本216.南戏217.“《永乐⼤典》戏⽂三种”218.“四⼤传奇”219.南戏产⽣的年代220.元代南戏创作概况221.南戏与杂剧在体制上的区别222.“荆刘拜杀”四⼤传奇各⾃的剧情及艺术特点223.⾼明的⽣平224.《琵琶记》的主旨和剧情225.《琵琶记》的⼈物形象塑造226.《琵琶记》的艺术成就227.话本228.宋代“说话”四家229.元代讲史话本的存留情况230.“讲史”和“⼩说”的区别231.宋元话本⼩说的分类和保存232.宋元话本⼩说的⼀般艺术特征233.元代话本⼩说《宋四公⼤闹禁魂张》的内容和特点234.讲史话本的⼀般艺术特点235.讲史话本的依傍史实与艺术虚构第六章元代诗⽂236.元代诗⽂发展三期。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_自考笔记+自考
1.1.西昆体答案:西昆体由杨亿所编之《西昆酬唱集》而得名并名于世。
集中收录了17位诗人的250首诗。
这些诗人都是在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与奉命编纂《历代君臣事迹》的翰林学士杨亿一起人秘阁编书的同仁。
其中有些如刘筠、钱惟演等又都是当时的著名诗人,于是彼此之间就屡有诗歌唱酬。
至大中样符元年(1008年),杨亿将他们的酬唱之作编成一集,取名《西昆酬唱集》,并成为宋初文坛上一个声势盛的文学流派。
1.2.宋初“三诗”体。
答案:宋末方回在《送罗秀可诗序》中说:“宋铲五代旧习,诗有白体、昆体、晚唐体。
”所说之白体、昆体、晚唐体,即为“三诗”体。
宋_简答题目录 1.1.为什么说柳开是宋代古文运动的先驱?1.2.王禹倡与宋初“三体”诗 1.3.为什么说扬亿是西昆体的代表诗人?2.1.欧阳修为什么能成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 2.2.试析梅尧臣在开拓宋诗题材方面的贡献。
2.3.简述王安石的文论主张。
3.1.简述苏拭的人格。
3.2.苏拭诗歌的分期。
3.2. 试述苏拭诗歌的题材内容。
4.1.何谓“点铁成金”和“夺胎换骨”? 4.2.简述陈与义前后期诗歌的不同。
5.1.筒述《珠玉集》的艺术特色答案: 5.2.柳永在宋词发展过程中起了什么作用? 5.3.周邦彦词的“集大成”体现在哪些方面? 5.4.李清照的“易安体”有什么艺术特色?6.2.简述辛词中抒写爱国情怀的英雄词的特点。
6.3.筒述辛弃疾泳春词和艳情词的特点。
7.1. 简述朱嘉的文学创作和文学主张。
8.1。
简述吴文英《梦窗词》的题材内容的大体分类和艺术特色。
8.2.简述周密《草窗词》的特点。
8.3.简述王沂孙《碧山乐府》的特点。
8.4.筒述张炎词作的意义。
9.1.简述四灵诗歌的艺术特点。
9.2.筒述《后村词》的特色。
9.3.严羽“妙悟”的合义。
答案1.1.为什么说柳开是宋代古文运动的先驱?答案:宋初在理论上首先提出复古主张的,是柳开。
他说自己“将开古圣贤之道于当时也”,是自觉地要求恢复韩愈、柳宗元的古文传统的第一人;也是他首先起来反对五代体,宣扬文、道合一的。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2)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2)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歌谣和神话传说神话的基本特征:一、神话都是想象或幻想的;二、神话是远古人类对所观察或经历的自然界或社会现象的解释和说明,只是它经过了“幻想”的加工,成为了想象中的“神化”了现实生活;三、神话反映着远古人类解释自然(或社会)并征服自然(或社会)的愿望;四、神话只能产生在史前的远古时代,它是人类还没有能力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作出符合实际的解释时代的产物。
简述我国古代神话神话与传说的区别:一、神话的产生要比传说早;二、神话是传说的故事原型,传说是神话的社会历史化;三、神话具有明显的非理性的神异色彩,而传说则内含着人间的行为原则。
试论我国古代神话对后世文学发展的影响。
一、神话的艺术规则为后世文学的发展提示了方向。
神话所开创的为人生的主题,事实上成为了我国文学发展的主流。
神话富于情感、富于形象、富于想象的特征,也极大地影响着后世文学的发展。
二、丰富多彩的神话作品,成为后世文学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源泉。
如:屈原的楚词、庄子散文、李白诗歌等;明清小说如《西游记》《封神演义》等。
第二章诗经《诗经》分为风、雅、颂三类的依据及其各自的含义是什么?一、是依据音乐的不同来分类。
二、“风”是指各地不同的音乐。
“雅”是雅正之声,指周王朝京畿地区的音乐。
雅又分为小雅、大雅,也是缘于音乐的不同。
“颂”是宗庙祭祀用的舞曲。
简述《七月》的内容梗概。
一、《七月》这首诗叙说农夫一年四季无休无止的辛苦劳作。
二、全诗八章,大体依照春耕、蚕桑、收割、打猎、修缮房屋和年关祭祀的次第,按月歌唱,平铺直叙一年四季适应不同节候的各种劳作,也反映了农夫在衣、食、住等方面的情况,有较大的史料价值。
试述《诗经》最具影响的两类作品——情爱诗和社会政治诗的内容。
社会政治诗的内容:A.下层人民抨击政治的诗:一、表达下层人民对统治者的讽刺和对治国政策的批评,形象生动,情感浓郁。
1、揭露宫闱丑行,如《邶风·新台》2、对于贵族统治者的荒淫无耻,人民极度愤慨,予以严厉批评,如《鄘风·相鼠》二、反映当时繁重的徭役给人民带来苦难,抒发愤怨情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贺铸,字方回,词集名《东山集》,词的特点是词采富丽,着色浓艳,有“妖冶”之风。
20.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居士,词名自题《片玉集》后世亦题《清真集》后人评周词,称之为“正宗”、“集大成(仅是对传统婉约词风而言)”。
21.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词集《漱玉集》,曾作有一篇《词论》。
9.晏殊,字同叔,词集名《珠玉词》(全部为小令),词风“温润雅洁”、“明朗清峻”。名句:《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蝶恋花》“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王国维《人间词话》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似“诗人之忧生”,又以之比喻“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的“第一境”。
41.诸宫调:一种讲唱文艺形式,是在鼓子词和赚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鼓子词是用一个曲牌反复演唱,赚词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套曲演唱,诸宫调则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套曲,再用若干宫调的套曲组成长篇,间以说白,来演唱故事。因而容量大为扩充,音乐变化更为丰富,叙述手段也有相应的提高,除旁述外,也有故事中人物的自白。诸宫调有南、北诸宫调之分,北诸宫调又称“弦索”、“搊弹词”。诸宫调的代表是《刘知远诸宫调》和《西厢记诸宫调》。
34.张炎,号玉田,有《山中白云词》。他的《词源》是一步很重要的词学理论著作,上卷论音乐,下卷论词的创作,主张“清空”,反对“质实”,推崇姜夔的“骚雅”。
35.最早的诗话是北宋欧阳修的《六一诗话》,南宋后期严羽的《沧浪诗话》是一部最重要的宋代诗话。严羽,自号沧浪逋客。《沧浪诗话》分《诗辨》、《诗体》、《师法》、《诗评》、《考证》五部分,严羽对宋代影响最大的苏、黄两家诗风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指出这两家是“以文字为师,以才学论诗,以议论为诗”,“盖于一唱三叹之音,有所歉焉。”
31.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人们称姜夔这一流派为格律诗派。
32.吴文英,号梦窗,有《梦窗词》。张炎在《词源》中称吴文英词为“质实”,以与姜夔的“清空”相比,并批评他“凝涩晦昧”,“如七宝楼台ຫໍສະໝຸດ 眩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断。”
33.王沂孙,号碧山,著有《碧山乐府》。代表作《齐天乐。蝉》,其中“铜仙铅泪”的典故,明显表达了亡国之痛。
54.白朴有杂剧16种,现存杂剧《墙头马上》、《梧桐雨》。《墙头马上》取材于白居易的新乐府诗《井底引银瓶》,男主人公裴少俊、女主人公李千金。《梧桐雨》是一出历史悲剧,取材于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和陈鸿的《长恨歌传》。王国维《宋元戏曲考》评此剧“沉雄悲壮,为元曲冠冕。”、
55.爱情婚姻剧:前期:杨显之,外号“杨补丁”,代表作《潇湘雨》,石君宝《秋胡戏妻》本于汉刘向《故列女传。鲁秋洁妇》及汉乐府民歌《陌上桑》,女主人公罗梅英。尚仲贤《柳毅传书》、李好古《张生煮海》,带有神话色彩。后期:乔吉《扬州梦》以杜牧《遣怀》“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取材于杜牧《张好好诗》及《序》,写杜牧与妓女张好好的风流韵事;《金钱记》本于唐人许尧佐的传奇小说《柳氏传》及“韩寿偷香”的故事,写唐代诗人韩翃的恋爱故事。《两世姻缘》是他的代表作。
15.宋末元初的方回又称杜甫为江西诗派的“一祖”,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为“三宗”。
16.张耒,字文潜,号柯山,著有《宛秋集》。
17.晁补之,著有诗文集《鸡肋集》,词集《晁氏琴趣外编》。
18.秦观,字太虚,改字少游,有《淮海集》、《淮海词》传世,被评为婉约词家的最杰出代表。
56.社会剧包括公案剧和家庭剧。元前期杂剧中,以李潜夫的《灰栏记》和《陈州粜米》。德国现代著名戏剧家布莱希特还将《灰栏记》改编为《高加索灰栏记》。元前期家庭剧的代表作家是郑廷玉,代表作《看钱奴》是一出著名的社会讽刺喜剧。其他还有武汉臣的《老生儿》、张国宾的《汗衫记》等。后期以秦简夫的家庭伦理剧《东堂老》(代表作,塑造了商人形象)、《赵礼让肥》、《剪发待宾》。
5.西昆诗派(西昆体):北宋诗人杨亿将在皇家藏书秘阁参预编纂《册府元龟》诸人“更迭唱和”的诗作编为《西昆酬唱集》(西昆,指秘阁藏书之所,因《山海经》言昆仑山之西有群玉山,为先王藏书册府),西昆诗体和诗派便由此而得名。《西昆酬唱集》共收录杨亿等十七人的诗作二百五十首,全部为近体律诗。西昆派作家均是身居清要的馆阁之士,代表作家为杨亿、刘筠、钱惟演。诗的内容无外乎歌咏宴饮生活,咏物、咏史及泛咏男女情爱,创作追求用典丰缛,属对工整,下字丽艳,音节铿锵;诗文标榜学习李商隐,其中杨亿、刘筠以骈体文著称。西昆派多数作品缺乏真情实感,堆砌过甚,不免剽窃之讥。西昆派作家惟美风格固然是对宋初浅俗的白体诗风和缺乏文采的复古文风有所矫正,但其创作脱离现实,偏离传统的文学标准,馆阁气十足、仅重外表精美的艺术趣味,注定了主导文坛的时间不会长久,但在北宋文坛仍有一定影响。
1.宋初诗坛最早流行应答酬唱、浅切以晓的“白乐天体”,代表人物有徐铉、李昉,李昉编纂大型类书《太平御览》、《太平广记》,诗徐铉文总集《文苑英华》。
2.晚唐体有寇准、林逋、魏野、潘阆等人,尊崇对象为贾岛、姚合,多写山野闲逸情趣,以锤炼字句为能。林逋隐居西湖孤山,以梅、鹤为伴,称梅妻鹤子,以咏梅诗著称,传世佳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山园小梅》)
6.石介片面强调复古,鼓励了古文中险怪奇涩的“太学体”的形成。
7.梅尧臣、苏舜钦、欧阳修是宋诗革新的开拓者,梅尧臣,有《宛陵先生文集》。
8.宋初词坛仍承续五代花间词派余绪,袭用艳情、别情的旧有题材,采纳令词小曲的传统形式,促使词进一步雅化、文人化。这方面的代表人物有晏殊、欧阳修等人。
22.陈与义,号简斋,有《简斋集》。
23.朱敦儒,字希真,有词集《樵歌》传世。
24.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尤袤。
25.杨万里,号诚斋,有《诚斋集》。
26.范成大,号石湖居士,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是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者,晚年在石湖所作《四时田园杂兴》组诗六十首,是他田园诗的代表作。
27.陆游,字务观,号放翁,留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陆游的文章最具特色的是《老学庵笔记》和《入蜀记》以及《渭南文集》中的若干序跋记传文字。北宋宋祁的《宋景文公笔记》首先使用了“笔记”这一名称。宋代笔记的内容大致包括史料逸闻、风俗掌故、学术考辨、诗文赏析等。《老学庵笔记》内容涉及朝政时事、人物故旧、琐闻轶事,也记录了作者的读书心得、考辨成果。
48.杂剧在角色体制上,一般分为四大类:旦、末、净、杂。
49.有关元代杂剧、作品的著录,首见于钟嗣成的《录鬼簿》。
50.关汉卿是使元杂剧形式最后定型的作家之一,社会剧的代表作《窦娥冤》、《蝴蝶梦》、《鲁斋郎》。爱情婚姻剧都是以女主人公为主角的,代表作《救风尘》(人物:赵盼儿、周舍、安秀实)、《望江亭》、《拜月亭》、《诈妮子》。历史剧主要有《哭存孝》、《西蜀梦》、《单刀会》。关汉卿是本色派、豪放派的开创者。
29.辛派词人有陈亮,刘过,刘仙伦,南宋后期的刘克庄、宋末刘辰翁等人,亦属辛派词人。
30.江湖诗派:在四灵之后,又出现了一批飘逸江湖的诗人。临安书商陈起刊刻《江湖集》所录诗人大部分或为布衣,或为下层官僚,身份低微,也有少数人曾官要职。他们相互酬唱,以江湖习气标榜,因而被称为江湖诗派。江湖诗人时时抒发欣羡隐逸、鄙弃仕途的情绪,也经常指斥时弊,讥讽朝政,表达不与当朝者为伍的意愿。江湖诗人中成就较著的是戴复古和刘克庄。戴复古,号石屏,有《石屏诗集》、《石屏词》。刘克庄,字潜夫,号后村居士,后人评其词“与放翁、稼轩犹鼎三足”,“岂剪红刻翠者比耶”。
12.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受御史李定等陷害,酿成著名的“乌台诗案”。中国最早的文字狱。
13.东坡志林》、《仇池笔记》为苏轼随笔似的小品文集,其中包括贬居黄州时写的《记承天寺夜游》。
14.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著有《豫章黄先生文集》,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三人合称“苏门四学士”。陈师道,号后山居士,作诗以苦吟著称,黄庭坚称他为“闭门觅句陈无己”,著有《后山集》。
46.宋杂剧的表演体制一般分为艳段、正杂剧、杂扮三部分《梦粱录》说宋杂剧的特点是“全用故事,务在滑稽”。
47.杂剧在结构体制上,一般是四折演一个完整的故事,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发展的自然段落,是二者的有机统一。剧本包括唱词(曲文)与宾白两大部分,唱词是剧本的主体。杂剧中人物动作、表情和舞台效果,叫做科范,简称科。
37.刘辰翁,号须溪,有《溪须集》他发展了“评点”这一新的文学批评形式。
38.辽皇后萧观音作抒愁怨的《回心院词》十首,被誉为“深得词家含蓄之意”,“大有唐人遗意”他的作品收录在王鼎的《焚椒录》中。
39.院本杂剧和诸宫调是金代兴起的两种重要的文艺形式。
40.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他编纂了金诗总集《中州集》和金史著作《壬辰杂编》。元好问的词为金源一代冠冕,兼有婉约和豪放风格,被张炎赞为“有风流蕴藉处,不减周、秦”。
3.宋代最早提倡复古和文体复古的代表人物是柳开,著有《柳河东集》。王禹偁著有《小畜集》,其诗取法白居易,是宋初创作实绩最为丰厚的诗人,是宋代文学创作开风气之先的人物,代表作诗《对雪》、《山行》,散文《待漏院记》、《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4.王禹偁著有《小畜集》、《小畜外集》,其诗取法白居易,是宋初创作实绩最为丰厚的诗人,是宋代文学创作开风气之先的人物,代表作诗《对雪》、《山行》,散文《待漏院记》、《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51.董解元集《西厢记》故事于大成,创作了《西厢记诸宫调》,它所讲述的张生、崔莺莺的爱情故事,源自唐代元稹的传奇《莺莺传》。
52.《西厢记》是我国较早的一部以多本杂剧连演一个故事的剧本,它突破了杂剧的体制,以五本二十一折的长篇巨制演述崔、张故事,明人称《西厢记》为“传奇之祖”。
53.元曲四大家:即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其中,马、白、郑属于以文才见长的作家,白、马属前期、郑属后期。
57.历史剧:前期以纪君祥的《赵氏孤儿》成就最高。此外还有高文秀的《渑池会》、狄君厚的《介子推》、李寿卿的《吴员吹箫》、郑廷玉的《疏者下船》、孔学诗的《东窗事犯》等。水浒戏最著名的是康进之的《李逵负荆》、高文秀的《双献头》,李文尉的《燕青博鱼》等。以文人为题材的有王伯成的《贬夜郎》,费汉臣的《贬黄州》,宫天挺的《范张鸡黍》(取材于《后汉书。范式传》,《太和正音谱》评:“其词锋颖犀利,神采烨然,若健翮摩空,下视林薮,使狐兔缩颈于蓬荆之势。”后期历史剧代表作家杨梓《霍光鬼谏》、《敬德不服老》、《豫让吞炭》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