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沟斜疝修补术

合集下载

手把手教你:腹腔镜腹股沟疝和股疝修补术

手把手教你:腹腔镜腹股沟疝和股疝修补术

手把手教你:腹腔镜腹股沟疝和股疝修补术带你学习腹股沟疝和股疝的腹腔镜修补术。

微创手术方法可以减少术后疼痛,有利于患者快速恢复日常活动,因此日益盛行。

腹股沟疝和股疝的腹腔镜修补术也不例外,本文将讨论腹股沟疝和股疝的腹腔镜修补术。

修补术式施行腹腔镜腹股沟疝或股疝修补术时,需从其后方到达疝缺损区,在腹膜前间隙放置补片。

腹膜前间隙的解剖入路取决于腹腔镜疝修补术的术式。

经腹腔镜修补腹股沟疝和股疝的2种常用术式是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 TAPP)和完全经腹膜外疝修补术(TEP)。

TEP修补术—TEP在腹膜前间隙内操作,可避免进入腹膜腔所带来的风险。

外科医生在腹膜和前腹壁之间创建出一个间隙,使腹膜不被侵犯。

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手术时,这种方法可以消除腹内粘连形成的风险。

TAPP修补术—TAPP修补术是将补片放置在腹膜前间隙,腹膜覆盖补片使补片与肠管分隔开。

由于TAPP为经腹手术,故操作空间比TEP大,双侧腹股沟区均易到达,且先前接受过下腹部手术的患者也可尝试。

但TAPP可能损伤邻近的腹内器官,引起粘连从而导致肠梗阻,或造成肠疝。

术式选择两种术式都是可接受的,在具体临床情况下某种方法可能会优于另一种。

TAPP是最初的方法,为了解决TAPP的一些相关问题研发出了TEP。

但由于操作空间有限,TEP技术难度更大,这可能是其中转率更高的原因。

对于同时掌握这两种术式的外科医生,建议对大多数男性患者采用TEP术式。

对于不适合应用TEP术式的患者,或由于无法建立腹膜前间隙而TEP失败的患者,可以转而采用TAPP术式。

有时可能需要转为开放手术。

较大的疝,尤其是巨大阴囊疝,可能最好行开放手术修补。

对女性腹股沟斜疝患者,TAPP修补术可能更容易施行。

相较于男性斜疝疝囊与精索结构的附着程度,女性腹股沟斜疝患者的疝囊与圆韧带的附着程度常常紧密得多。

一项针对女性患者疝修补术的大型病例系列研究发现,TAPP修补术的结局最好且复发率低。

优选TEP:1、腹腔内粘连-TEP避开了腹腔;但如果在分离过程中损伤了腹膜,则必须关闭腹膜缺损以减少粘连形成。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在美国,腹股沟疝修补术是最常见的手术之一,同时也是普外科一个既定的核心。

用于治疗腹股沟直疝和腹股沟斜疝,每年要做750000个这样的手术。

修补术已经发展了两个世纪(表3-1),包括Bassini, McVay, Shouldice 以组织为基础的修补术。

紧随这些修补术之后就过度到了一种试图减少复发率和术后疼痛的无张力修补术(以补片为基础)。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早期腹腔镜修补术被引入(表3-2),目前14%的修补术是通过腹腔镜来完成的。

有几1556 1756 17781793 18041806 18091871 188418891898 19421920 1936 1960s 1975 19691970 1989 人名法国英国德国西班牙英德意大利波士顿意大利巴尔的摩奥地利南达科塔英芝加哥西雅图,芝加哥都柏林,开罗加拿大洛杉矶洛杉矶解剖的时代第一次记录了一例绞窄性疝手术的描述发表关于疝气的论文(包括首次先天性腹股沟斜疝的描述)描述腔隙韧带(Gimbernat’s ligament)描述耻骨上韧带,腹横筋膜,以及腹内斜肌、腹横肌的快门机制描述髂耻束和“腹股沟三角”发表关于提睾肌筋膜(“Scarpa’筋膜”)和滑动疝的经典论文早期外科修补术描述通过腹横筋膜和腹股沟韧带的连接来重建腹股沟管后壁(Bassini法)描述通过精索换位来重建腹股沟管后壁(Halster I法)描述Cooper韧带(耻骨梳韧带)修补术再次介绍并普及Cooper韧带(耻骨梳韧带)修补术(McV ay法)介绍腹膜前修补术重新发现腹膜前修补术普及髂耻束腹膜前修补术报告“巨大疝修补术;”现代的修复描述腹股沟管后壁连续、多层的修补术(Shouldice法)推广门诊疝手术介绍“无张力”原始补片修补术1990 1991 1991 1992 1992 1992 1993 1995 1996 2005 描述“充填式”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描述了关于腹腔镜途径的详细解剖描述腹内补片贴置技术描述腹腔镜“解剖修补术”以及补片技术描述经腹腔腹膜前铺网固定疝修补术TAPP技术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TEP技术首次大规模回顾并发症和效果多中心试验比较TAPP,TEP以及网片贴置技术小规模随机对照试验比较TAPP,TEP;揭示效果无差异Meta分析比较TAPP,TEP,以及开放性网片修复法图3-3.腹腔镜下所见的完整腹膜覆盖的男性左侧腹股沟。

手术记录—左侧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

手术记录—左侧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

手术日期:2013 年07月17日08:30
参加手术人员:柯**、刘**、叶**。

手术名称:左侧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

术前诊断:左侧腹股沟斜疝。

术后诊断:左侧腹股沟斜疝。

麻醉方式:硬膜外麻麻醉者:张**
手术经过:
1.麻醉成功后,取平卧位,术野常规消毒铺巾。

2.取左侧腹股沟斜切口,长5cm,逐层切开。

显露疝囊,仔细分离,于疝囊颈部离断。

缝合疝囊及顶片以加强内环。

3.提起精索,将补片放置其后以加强腹股沟后壁,术野彻底止血。

精索血运良好,无异常。

4.清点器械无误,术毕。

术后情况:
术后生命体征平稳,麻醉清醒,病人安返病房。

标本送检情况:无。

记录者:柯**
2013年07月17日。

手术讲解模板:Ferguson法腹股沟斜疝修补术

手术讲解模板:Ferguson法腹股沟斜疝修补术

手术资料:Ferguson法腹股沟斜疝修补术
术后处理: 2.术后24h内在切口部位压一小沙袋(约 0.5kg重),防止切口出血和阴囊血肿形 成。
手术资料:Ferguson法腹股沟斜疝修补术
术后处理: 3.保持大便通畅。防止受凉和伤风感感冒。 咳嗽时嘱病人用手轻压伤口。
手术资料:Ferguson法腹股沟斜疝修补术
手术资料:Ferguson法腹股沟斜疝修补术
手术步骤:
2.将疝囊高位结扎后,精索保持原位不动。 在精索前面用粗的不吸收缝线将联合腱和 腹股沟韧带间断缝合在一起。其缝合方法 与注意事项同巴西尼法(图1.3.1.1.33)。
手术资料:Ferguson法腹股沟斜疝修补术
手术步骤:
3.将牵开的神经放回原处。用中号不吸收缝线间断缝合腹外斜肌腱膜。若 腹外斜肌腱膜较松弛,也可行折叠缝合。分层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图 1.3.1.1.3-4)。
谢谢!
Ferguson法腹股沟斜 疝修补术
手术资料:Ferguson法腹股沟斜疝修补术
Ferguson法腹股沟斜疝修补术
科室:普外科 部位:下腹部
手术资料:Ferguson法腹股沟斜疝修补术
麻醉: 局部麻醉或椎管内麻醉。
手术资料:Ferguson法腹股沟斜疝修补术
概述:
根据腹股沟斜疝的解剖特点和临床表现, 证明加强腹股沟管后壁,防止疝复发的重 要环节在于妥善缝牢内环处的腹横筋膜。 腹横筋膜围绕精索形成内环口,并呈漏斗 状向下进入腹股沟管,变成精索内筋膜。 形成腹股沟斜疝后,腹横筋膜则同时围绕 着疝囊和精索。所以,手术修复斜疝时, 必须在此漏斗口部纵行切开精索
手术资料:Ferguson法腹股沟斜疝修补术
并发症:
疝修补手术中,每缝一针都应十分细心。 滑动性疝手术时可以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盲肠或乙状结肠, 由于术者对这种疝缺乏认识,等到认清是 滑动性疝,可能已将肠壁切开或已将肠系 膜血管切断。疝囊位于精索前内侧,因此 所有疝囊的分离和切开都应从前面开始进 行。肠系膜血供都从滑动性疝的后面进入, 在后面分离常会引起出血或

腹股沟斜疝修补术-女性腹股沟斜疝修补术

腹股沟斜疝修补术-女性腹股沟斜疝修补术

腹股沟斜疝修补术-女性腹股沟斜疝修补术
腹股沟斜疝修补术-女性腹股沟斜疝修补术
【名称】
腹股沟斜疝修补术-女性腹股沟斜疝修补术(Inguinal Hernioplasty in Females)
【适应证】
适应证、麻醉与体位
同“巴西尼法”。

【手术步骤】
(1)切口与疝囊的处理同一般腹股沟斜疝。

(2)子宫圆韧带一般可与疝囊分开,如因粘连不能分开,也可将圆韧带与疝囊一起在内环处结扎切断,近侧残端缝合在附近腹内斜肌或腹股沟韧带深面(图1)。

(3)在圆韧带前面将联合腱和腹股沟韧带缝合在一起。

(4)分层缝合腹外斜肌腱膜、皮下组织及皮肤。

手术讲解模板:一般腹股沟斜疝修复术

手术讲解模板:一般腹股沟斜疝修复术

手术资料:一般腹股沟斜疝修复术
手术步骤:
5.缝合 仔细止血,必要时用温盐水纱布 敷压创面,小出血点均应一一结扎;然后 冲洗伤口,用细丝线间断缝合浅筋膜深层 和皮肤。一般情况下不需引流。
手术资料:一般腹股沟斜疝修复术
手术步骤: (二)精索腱膜下移位腹股沟斜疝修复术 (bassini)
手术资料:一般腹股沟斜疝修复术
手术资料:一般腹股沟斜疝修复术
术前准备: 1.明确诊断是斜疝还是直疝,或是二者并 存,是否滑疝,有无嵌顿或绞窄等。
手术资料:一般腹股沟斜疝修复术
术前准备: 2.详尽了解肠梗阻、脱水、休克等的严重 程度以及全身并发哪种严重疾病,积极采 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手术资料:一般腹股沟斜疝修复术
术前准备: 3.术前排空膀胱。
手术资料:一般腹股沟斜疝修复术
手术步骤:
外斜 肌腱膜后,依次缝合皮下组织和皮肤。 5-1 耻骨韧带和腹股沟韧带的关系 5-2 修复内环处的腹横筋膜缺损后,切开腹直肌前鞘,减少缝合张力 5-3 将联合肌腱缝于耻骨韧带上
手术资料:一般腹股沟斜疝修复术
手术步骤: (四)精索皮下移位腹股沟斜疝修复术 (halsted)
手术资料:一般腹股沟斜疝修复术
手术步骤:
切一 横行小口,切断部分纤维,使精索不致受压。最后将精索置于皮下层,间 断缝合皮下组织和皮肤。 6-1 拉开精索间断缝合腹横筋膜缺损后,将联合肌腱缝于腹股沟韧带上 6-2 重叠缝合腹外斜肌腱膜,精索置于皮下层
手术资料:一般腹股沟斜疝修复术
手术步骤: (五)腹横筋膜修复术(shouldice)
手术资料:一般腹股沟斜疝修复术
手术步骤:
其次,将提睾肌切开缘作间断缝合后,用 4号或7号丝线从上方开始将联合肌腱间断 缝于腹股沟韧带上,针距1cm左右。待全 部缝好后,自上向下依次将线打结[图312]。腹股沟韧带上的针孔要浅而宽,以 防损伤股动、静脉。几个针孔不要缝在同 一纤维束间,以防拉紧后撕裂,影响修复 后强度。缝合时还要注

(整理)一般腹股沟斜疝手术步骤修复术.

(整理)一般腹股沟斜疝手术步骤修复术.

一般腹股沟斜疝手术步骤修复术来源:医学全在线更新:2007-10-22 医学论坛[手术原则]1.充分显露切口上方需在腹壁下动脉处,使疝囊颈充分显露出来。

2.高位结扎疝囊在内环处完全分离出疝囊,这样才消灭腹膜的袋形外突,防止疝的复发。

3.仔细止血沿精索走行的大小出血点要一一结扎止血,防止术后形成血肿,继发感染。

4.加强腹壁主要是利用缝合或修复的方法加强腹壁,特别是加强腹股沟管后壁的力量,减少薄弱环节,这是手术成败的关键。

术前必须仔细选择修复方法;术中应认真操作。

图1 腹股沟斜疝的解剖改变图2 修复腹膜及腹横筋膜的手术途径根据腹股沟斜疝的解剖特点和临床表现,证明加强腹股沟管后壁,防止疝复发的重要环节在于妥善缝牢内环处的腹横筋膜。

腹横筋膜围绕精索形成内环口,并呈漏斗状向下进入腹股沟管,变成精索内筋膜。

形成腹股沟斜疝后,腹横筋膜则同时围绕着疝囊和精索[图1]。

所以,手术修复斜疝时,必须在此漏斗口部纵行切开精索内筋膜,显露疝囊和精索,并将二者分离,然后在内环平面横行切开疝囊,将疝内容物返纳后,闭合腹膜。

并要特别注意缝牢腹横筋膜。

除婴幼儿外,还需将腹横肌和腹内斜肌的联合肌腱缝于腹股沟韧带上,进一步加强腹股沟管的后壁。

修复手术中显露内环的途径有三种:一是要腹股沟部,二是经腹腔,三是经腹膜前。

临床上常使用两种方法[图2]。

[手术方法的选择]修复腹股沟斜疝的手术方法很多,应根据病人的年龄、疝囊大小、病程长短、有无复发等具体情况来选择。

常用的手术方法和操作特点如表26-1:表26-1 腹股沟斜疝各类手术方法和操作特点除此以外,在选择和施行手术时还需注意以下几个具体问题:1.成人的腹外疝修复术,除有嵌顿或绞窄者应紧急手术外,均宜择期手术。

2.成人并发腹内压力增高的疾病(如腹水、尿潴留、严重的慢性咳嗽等)或其它全身性严重疾病(如肺原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等),以及妊娠早期和后期,均不宜手术治疗。

3.小儿的腹股沟斜疝很多可以随年龄增长而自愈。

手术记录:疝修补术手术

手术记录:疝修补术手术

手术记录:疝修补术手术
术前及术后诊断:
1.术前诊断:腹股沟疝
2.术后诊断:腹股沟疝修补术
手术方式:
腹股沟疝修补术。

麻醉方式:
在腹股沟区作常规的局部麻醉。

手术经过:
患者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取腹股沟斜切口,长约6cm,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腱膜,游离精索,确认疝囊。

在游离疝囊过程中,发现疝囊外组织轻度粘连,小心分离并探查后确认无副损伤。

将疝囊完全游离至腹膜外脂肪处,充分暴露腹股沟管后壁。

选择合适的补片材料,将其裁剪并放置于腹股沟管后壁处,间断缝合固定于腹股沟管后壁的组织上。

再次逐层缝合关闭切口。

术野内无出血,操作轻柔细致,避免损伤精索及周围组织。

术后注意事项:
1.术后平卧休息,避免剧烈活动,防止补片移位。

2.术后第一天开始下床活动,以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治疗。

3.术后一周内避免剧烈咳嗽,防止腹压增加。

4.术后定期换药,观察切口愈合情况,防止感染。

5.术后如有不适症状,及时就医。

以上为本次疝修补术的详细手术记录,包括术前及术后诊断、手术方式、麻醉方式、手术经过以及术后注意事项等五个章节。

希望这份记录能对临床工作提供帮助。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优点,及术前、术后注意事项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优点,及术前、术后注意事项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优点,及术前、术后注意事项在外科中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是一种技术合理、安全的无张力修补手术,主要是在腹壁打洞置入观察镜,利用长器械分离疝囊,然后植入补片,一般包括经腹腹膜前补片植入术和全腹膜外补片植入术,前者需要进入腹腔切开腹膜分离疝囊,后者则不需进入腹腔,是在腹膜前分离疝囊。

一般情况下,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复发率是比较低的,为1%-2%,相当于开放式无张力修补手术。

一、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优点一、术后疼痛感属于轻微程度。

患者采用传统开放手术后有着非常明显的疼痛感,一般在术后的三天内会通过注射止痛药降低疼痛感,在术后一周左右仍然存在疼痛感。

而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后几乎没有疼痛感,在术后也不需要利用止痛药。

二是:术后恢复比较快。

传统开放手术后患者一般需要住院一周左右的时间才可以出院,并在两周左右的时间才可以恢复基本活动。

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一般2-3天的时间就可以出院,并在出院后就可以恢复基本活动,大大缩短恢复时间。

三是:切口小,美观。

传统开放手术需要在腹股沟区切一个大概7-8cm长的切口。

而腹腔镜手术则需要在腹壁上切三个0.5-1.0cm的小切口,不会留下很大的疤痕。

四是:术后的应激反应比较小:由于传统开放手术后疼痛感比较大,非常容易刺激患者,进而增加心肺器官的负担。

而腹腔镜收手术的疼痛感比较小,患者的反应比较小,不会出现很大波动。

另外,就是腹腔镜手术可以同时处理腹股沟疝和其他疾病,如:阑尾炎、胆囊结石等,针对双侧腹股沟疝不需要额外增加切口,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并且在治疗复发疝时可以避免原来的手术切口,使得手术更加简单。

二、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术前注意事项首先:应该进行做好术前相关检查,不仅包括血常规、电解质、心电图、肝肾功能、出凝血功能、胸片等常规检查,还需要特别注意高龄患者、慢性疾病患者的中重要脏器功能,必要时应该进行心彩超、肺功能、肺部CT、24小时动态心电图、动脉血气分析等检查。

手术记录:左腹股沟斜疝修补术

手术记录:左腹股沟斜疝修补术

手术记录:左腹股沟斜疝修补术
术前及术后诊断:
1.术前诊断:左腹股沟斜疝
2.术后诊断:左腹股沟斜疝
手术方式:
1.手术名称:左腹股沟斜疝修补术
2.手术方法:采用腹腔镜辅助下疝修补术(TAPP)
麻醉方式:
1.麻醉类型:全身麻醉
2.麻醉方法:气管插管
手术经过:
1.患者平卧,脐下作一弧形切口,长约5cm,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腹外斜肌腱
膜;
2.在腹外斜肌腱膜下方充分分离腹膜外脂肪及腹膜,显露耻骨上窝;
3.在耻骨上窝后方约1cm处作一小切口,穿过腹壁下血管;
4.牵拉两侧腹壁,形成腹膜前空间,并充入二氧化碳气体,维持腹内压在8-10mmHg;
5.在脐部及左右侧腹壁各作一小切口,通过脐部切口插入腹腔镜,并在左右侧腹壁切
口插入操作钳;
6.在耻骨上窝处将腹膜打开一小口,显露疝囊口;
7.用操作钳提起疝囊,沿疝囊颈上部分离并游离疝囊至根部;
8.将疝囊完全游离后,将腹膜前间隙关闭,将补片置于腹膜前间隙内,覆盖整个耻骨
上窝及疝环口;
9.放置牵拉器并充入二氧化碳气体,关闭腹腔及各小切口。

术后注意事项:
1.手术完毕后患者应保持平卧位;
2.常规心电监测和氧气吸入;
3.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及红肿等异常情况;
4.术后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5.术后第一天可进流食,第二天可逐渐增加半流食及软食等易消化食物;
6.术后第一天可下床活动,逐渐增加活动量;
7.术后一周内避免剧烈活动及重体力劳动;
8.如有异常情况及时就医。

右侧腹股沟斜疝行“右侧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无张力网片修补术”

右侧腹股沟斜疝行“右侧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无张力网片修补术”

右侧腹股沟斜疝行“右侧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无张力网片修补术”【一般资料】男性,55岁【主诉】发现右侧腹股沟区包块卧隐立现2月余。

【现病史】患者自诉于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的情况下,排便时突起右侧腹股沟处出现一包块,约乒乓球大小,感轻度疼痛不适,经卧床休息,用手按压后包块消失,随之疼痛消失。

此后上述包块反复出现,且包块较前增大,无畏寒及发热,无恶心、呕吐,无腹胀,黄疸等症状。

今来我院就诊,我科以“右侧腹股沟斜疝”收住入院。

【既往史】二十多年前曾作过“阑尾切除”手术。

无结核及肝炎等传染病史,无外伤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无家族遗传病史。

【查体】T:37.0℃,P:86次/分,R:20次/分,BP:145/74mmhg。

T37.0℃P86次/分R20次/分BP145/74mmHg,神志清楚,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步入病室,查体合作,对答切题。

全身皮肤、粘膜未见黄染及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头颅无畸形,五官端正,眼睑无浮肿,睑结膜无充血,虹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D2.5mm,对光反射灵敏,眼球活动自如,无突眼征,双侧额纹、鼻唇沟对称,口唇无紫绀,伸舌居中,咽部不红,双侧扁桃体未见肿大。

外耳道无异常分泌物,乳头区无压痛。

颈软,无抵抗,双侧颈静脉无怒张,气管居中,双侧甲状腺无肿大。

胸廓对称,呼吸运动均等,双肺叩诊呈清音,双侧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及胸膜摩擦音。

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位置正常,触之无抬举感,心浊音界无扩大,心率86次/分,节律整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腹部平坦,无肠型及蠕动波,腹壁静脉无扩张,右下腹麦氏点处可见一约6.0cm长手术切口瘢痕,腹肌柔软,全腹无明显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墨菲氏征(-),腹部无肿块,双肾区无叩击痛,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

右侧腹股沟区可见一梨形包块,大小约4cm×3cm,边界欠清,包块于站立时出现,平卧或用手可还纳,未坠入阴囊,外环口扩大,可容纳食指末节通过,咳嗽时于外环口处可扪及冲击感,包块还纳后,指压内环口包块不再突出,阴囊透光试验(-)。

开放式腹股沟疝修补术手术步骤

开放式腹股沟疝修补术手术步骤

开放式腹股沟疝修补术手术步骤
开放式腹股沟疝修补术是最常见的腹股沟疝手术之一,常常用于治疗经常性劳动或者重体力劳动所导致的股沟区域疝出。

这种手术需要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进行操作。

下面,我们将介绍开放式腹股沟疝修补术手术步骤。

1. 准备术前检查:病人需要进行术前检查,包括心电图、胸片、肝功能、肾功能等。

医生还要了解病人的病史和用药情况。

2. 麻醉:开放式腹股沟疝修补术需要全身麻醉。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

3. 术前准备:在手术开始前,医生会将患者的下腹部和腰部区域清洗消毒。

医生还需要在手术区域进行局部麻醉。

4. 切开皮肤:医生会在病人的股沟区域进行剖开。

5. 切开腹壁:医生会在开口的皮肤下腹壁切开,露出肌肉组织和腹膜。

这个步骤需要非常小心,以防止损伤深层的血管和神经。

6. 将疝囊拿出来:医生会将疝囊拿出来,并检查囊内是否有组织或器官。

必要时,医生还需要除去疝囊内的任何组织或器官。

7. 修补疝囊:医生会将疝囊组织缝合或者与疝囊组织缝合。

8. 关闭疝囊口:医生会将疝囊口关闭,并将口缝合。

9. 关闭腹壁:医生会将切口重新缝合。

10. 结束手术:手术完成后,医生会安装吸引器和紧缩绷带,以减轻术后出血和水肿。

术后,患者应该遵循医生的指导,保持切口干净和干燥。

如果有任何感染症状,如发热、疼痛、浮肿等,应该立即联系医生寻求治疗。

总的来说,开放式腹股沟疝修补术需要非常小心和精确的操作。

医生必须了解病人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并遵循手术步骤来最大程度地减少手术风险。

腹股沟疝修补术手术记录

腹股沟疝修补术手术记录

腹股沟疝修补术手术记录
腹股沟疝修补术手术记录
一、术前准备
1.患者身体情况评估,包括年龄、身高、体重、基本疾病史、用药史等。

2.正确解释手术的目的、过程以及术后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3.尽可能排除手术并发症的风险因素,如肺炎、血压异常等基础疾病。

4.术前准备必要的器材和药品,如手术刀具、缝合线、手套、抗生素等。

二、手术过程
1.麻醉:使用患者选择的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方式。

2.清洁:将手术部位和周围皮肤清洁干净,使用消毒剂彻底消除细菌。

3.切口:在腹股沟正常位置进行1 ~ 2 cm 的穿刺切口。

4.处理:处理腹股沟疝和疝囊,通常包括将其切除或还原。

5.修补:使用生物材料或人工网片修补疝孔。

6.止血:使用止血钳和电凝器等器械,彻底止血。

7.缝合:使用无轮缝合法或皮下抽吸缝合器,缝合患者伤口。

8.敷料:使用纱布和胶布等打包敷料,防止伤口感染。

三、术后护理
1.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血压等指标,及时发现术后并发症。

2.密切监测患者伤口愈合情况,及时洗涤和更换敷料。

3.术后用药,包括镇痛剂、抗生素和促进愈合药物等。

4.术后适当的康复训练和饮食调整,包括避免激烈运动、保持营养均衡等。

四、术后注意事项
1.注意术后的身体卫生,保持切口干燥洁净。

2.避免伤口上的压力,如顶、摩擦等。

3.避免盆腔內有压迫,避免举重或做力度比较大的运动。

4.如果有异常情况出现,如发热、伤口红肿等,请及时就医。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在美国,腹股沟疝修补术是最常见的手术之一,同时也是普外科一个既定的核心。

用于治疗腹股沟直疝和腹股沟斜疝,每年要做750000个这样的手术。

修补术已经发展了两个世纪(表3-1),包括Bassini, McVay, Shouldice 以组织为基础的修补术。

紧随这些修补术之后就过度到了一种试图减少复发率和术后疼痛的无张力修补术(以补片为基础)。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早期腹腔镜修补术被引入(表3-2),目前14%的修补术是通过腹腔镜来完成的。

有几1556 1756 17781793 18041806 18091871 188418891898 19421920 1936 1960s 1975 19691970 1989 人名法国英国德国西班牙英德意大利波士顿意大利巴尔的摩奥地利南达科塔英芝加哥西雅图,芝加哥都柏林,开罗加拿大洛杉矶洛杉矶解剖的时代第一次记录了一例绞窄性疝手术的描述发表关于疝气的论文(包括首次先天性腹股沟斜疝的描述)描述腔隙韧带(Gimbernat’s ligament)描述耻骨上韧带,腹横筋膜,以及腹内斜肌、腹横肌的快门机制描述髂耻束和“腹股沟三角”发表关于提睾肌筋膜(“Scarpa’筋膜”)和滑动疝的经典论文早期外科修补术描述通过腹横筋膜和腹股沟韧带的连接来重建腹股沟管后壁(Bassini法)描述通过精索换位来重建腹股沟管后壁(Halster I法)描述Cooper韧带(耻骨梳韧带)修补术再次介绍并普及Cooper韧带(耻骨梳韧带)修补术(McV ay法)介绍腹膜前修补术重新发现腹膜前修补术普及髂耻束腹膜前修补术报告“巨大疝修补术;”现代的修复描述腹股沟管后壁连续、多层的修补术(Shouldice法)推广门诊疝手术介绍“无张力”原始补片修补术1990 1991 1991 1992 1992 1992 1993 1995 1996 2005 描述“充填式”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描述了关于腹腔镜途径的详细解剖描述腹内补片贴置技术描述腹腔镜“解剖修补术”以及补片技术描述经腹腔腹膜前铺网固定疝修补术TAPP技术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TEP技术首次大规模回顾并发症和效果多中心试验比较TAPP,TEP以及网片贴置技术小规模随机对照试验比较TAPP,TEP;揭示效果无差异Meta分析比较TAPP,TEP,以及开放性网片修复法图3-3.腹腔镜下所见的完整腹膜覆盖的男性左侧腹股沟。

腹股沟斜疝修补术前小结

腹股沟斜疝修补术前小结

病史要点:※主诉※
体检要点:左/右侧腹股沟区可见一12cm*8cm大小包块,质软,仰卧位手法复位包块可还纳腹腔,按压内环口包块不可出现,咳嗽冲击试验阳性,阴囊透光试验阴性。

双侧睾丸正常。

主要化验:见附后。

特殊检查:见附后。

术前诊断:※入院诊断※
手术指征:※入院诊断※
拟行手术: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
术前准备:术前禁食、术前用药、术前备皮
麻醉方式:腰硬连麻麻醉
术中可能发生情况及术后主要并发症:
1、麻醉意外致呼吸、心跳骤停;
2、术中术后大出血,失血性休克可能;
3、术中可能损伤邻近组织、血管、神经(如:损伤膀胱、肠管、精索等)可能;
4、术后阴囊水肿、血肿可能;
5、术后斜疝复发,二次手术可能;
6、术中若无法行腹股沟斜疝无张力术,则行单纯高位结扎+后壁加强术;
7、术后术后腹痛腹胀可能,肠粘连、肠梗阻可能;排尿困难可能;
8、术后多脏器功能衰竭不可逆可能;
9、术后切口感染,迁延不愈可能;
10、手术区长期、顽固性疼痛及异物感
11、手术用修补补片引起的局部积液、感染、排异反应;
12、术中、术后可能有全身偶发性并发症(脑中风、心率不齐、心肌梗塞、肺炎、肺栓塞、肺扩张不全、深部静脉栓塞、败血症及上消化道出血等疾病);
13、术中若发现肠坏死,肠破裂、需开腹切除坏死肠管行端端吻合或开腹修补;
14、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血栓脱落引起心、肺、肾等器官栓塞;
15、其他不可预知的情况。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手术记录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手术记录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手术记录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是一种通过腹腔镜技术修补腹股沟疝口的微创手术。

该手术可以减少术后恢复时间和并发症的风险,因此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这种手术方式来治疗腹股沟疝。

下面是一份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手术记录。

手术时间:2021年9月30日上午9:00-12:00
手术医生:某某某
手术助手:某某某
手术前准备:
1. 将患者清空肠内内容物
2. 将患者作快速全身麻醉
3. 患者取俯卧位,双髋屈曲,并固定腿部。

4. 用碘酒消毒腹部
5. 插入低流量CO2气体,建立腹腔镜手术空间
手术程序:
1. 通过小切口插入腹腔镜和外科器械,进行腹腔检查。

2. 检查疝区并清除可能存在的粘连组织。

3. 确认疝囊大小及位置。

4. 在腹股沟区域插入修补网,仔细将其放置在疝口区域。

5. 将修补网进行细微调整,确保其正确地覆盖疝囊,并稳定拟合在腹壁上。

6. 清除可能存在的气体,关闭手术口。

7. 腹壁小切口缝合。

手术后处理:
1. 为患者注射止痛剂和抗生素。

2.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并追踪病情变化。

3. 接受医护人员的护理和监测。

4. 随访患者,指导其术后护理和康复训练。

结论:
通过腹腔镜技术进行腹股沟疝修补术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它能够减少手术难度、减轻病人疼痛程度,同时通过微创手术缩短术后恢复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需要医生们在手术中注意细节,确保患者安全。

最后,我们希望患者能够快速恢复,并回归健康的生活。

腹股沟斜疝修补术PPT课件

腹股沟斜疝修补术PPT课件

休息
严格无菌操作, 保持敷料清洁、 干燥,避免大 小便污染, 尤其婴幼儿更 应加强护理, 必要时应
取平卧位3d, 膝部用小枕头 垫起使髋部 微屈,以缓和 缝合的张力,
密切观察伤口有 无渗血。腹股沟 斜疝术后切口放 置沙袋压迫12~ 24小时,并用 丁字带托起 阴囊。
注意保证 充足的
用抗生素预防 促进愈合。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13
感谢聆听
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
Please Criticize And Guide The Shortcomings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14
腹股沟斜疝修补手术的配合
1
病因:
慢性咳嗽 慢性便秘、排尿困难
妊娠、腹水 举重、从事重体力劳动
婴儿啼哭
腹内压增高
2
腹股沟斜疝
腹内脏器或组织经腹
股沟管突出即为腹股
沟斜疝,疝囊经过腹
壁下动脉外侧的腹股
沟管深环(内பைடு நூலகம்)突
出,向内、向下、向
前斜行经过腹股沟管,
再穿出腹股沟管浅环
(皮下环),并可进
入阴囊。
3
游离出髂腹下神经、
节、联合
髂腹股沟神经加以保护

8
手术步骤:
以内环为参照,将补片在内环处剪成头尾两叶,两 叶绕过精索继续沿着腹股沟韧带、联合腱向上缝合
上缘补片的头、尾两叶交叉成鱼尾状并缝合 内环处以容纳一血管钳为宜(内环直径约4mm-5mm)
缝合腹外斜肌腱膜,逐层关腹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建腹股沟管

放疝修补片

缝合腹外斜肌腱膜、皮下组 织


缝合皮肤,覆盖切口

腹股沟斜疝修补术
洗手护士配合的要点
1.熟悉手术步骤,准备好手术用物。 2.手术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保持手术台面整洁 干燥。 3.认真敏捷,认真清点用物。
巡回护士配合的要点 1.认真核对病人做好解释工作。 2.调节室温,控制手术参观人员。
腹股沟斜疝修补术
用物准备
一般用物:
阑尾包、布类、手术衣、22#刀片、1.4.7#丝线适 量、小圆针、肥仔针、大角针、吸引管、电刀
特殊用物:
疝修补片
腹股沟斜疝修补术
手术步骤与手术配合
常规消毒、铺巾,贴手术薄膜
→ →

沿腹股沟切口切开皮肤、皮下 组织及皮下筋膜
碘酒酒精消毒术野皮肤,碘伏 消毒会阴部 22#刀切皮,干血垫拭血,小弯钳钳 扎,1#丝线结扎出血点或电凝止血 更换22#刀片切开,递甲状腺 拉钩牵开暴露术野
腹股沟斜疝修补术的配合
手术室 王泳仪
腹股沟斜疝
定义
腹内脏器或组织经腹股沟管突出即为腹股沟斜疝, 疝囊经过腹壁下动脉外侧的腹股沟管深环(内环) 突出,向内、向下、向前斜行经过腹股沟管,再 穿过腹股沟管浅环(皮下环),并可进入阴囊。
腹股沟斜疝
病因:
咳嗽 举重、 从事体力 劳动 慢性便 秘、排尿 困难
腹内压 增加
婴儿哭啼
妊娠、 腹水
腹股沟斜疝

手术方式
1. 传统方法:把缺损的边缘缝合在一起。
2.无张力疝修补术:用补片覆盖在缺损部位。
3.腹腔镜疝修补手术:通过腹腔镜器械把补片放 进腹腔或腹膜前间隙。
腹股沟斜疝修补术
麻醉方式:
硬膜外麻醉或腰硬联合 手术体位: 仰卧位 手术切口: 腹股沟切口(成人在腹股沟韧带中点上 方约2cm处至耻骨结节,做与腹股沟韧带平行的 斜切口,儿童则于内环下方沿下腹部皮肤横纹切 开至耻骨结节上方)

切开腹外斜肌腱膜



分离提睾肌,暴露疝囊,切开 疝囊将疝内容物回纳
递剪断血垫的小带提起精索, 中弯钳分离,疝囊暴露后予长 无齿镊,小弯钳提夹疝囊边缘、 钝性分离
腹股沟斜疝修补术
手术步骤与手术配合
分离疝囊周围组织至疝囊颈 部,高位结扎疝囊颈
→ → →
小圆针4#丝线作荷包缝合疝囊颈, 直钳带4#丝线加固绑扎 递中弯钳将纱布带吊起精索, 小弯钳牵引,小圆针4#缝合 4#丝线缝补片底部,1#丝线与周边 腱膜间断缝合 清点器械敷料数目,大肥针4# 丝线缝合腹外斜肌腱,大肥针 1#缝合皮下组织 酒精纱球消毒皮肤,递有齿镊, 大角针1#缝合皮肤,再次酒精 消毒,敷料覆盖伤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