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文《徐悲鸿励志学画》课件(PPT)

合集下载

四上徐悲鸿励志学画课件

四上徐悲鸿励志学画课件
32
《田横五百士》
《九方皋》
《泰戈尔像》
《漓江春雨》
《晨曲》
《奔马图》
33
看着这样的画
如果你是中国留学生, 你会对徐悲鸿说: ……
如果你是外国留学生,你 会对徐悲鸿说: ……
34
志之所向, 金石为开。 有志登山顶, 无志站山脚。
鸟贵有翼, 人贵有志。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35
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尽量用上以下词语: 嫉妒 礼貌 激怒 励志 疲倦 陈列 临摹 优异 承认 震惊
36
名言积累: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 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邓小平
一天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总是给勤 勉的人带来智慧与力量,给懒散的人 留下一片悔恨。
——鲁迅
1
2
3
7.徐悲鸿励志学画
4
徐悲鸿励志学画 励: 激励。 志: 志向。 意思是: 为实现(某一)志向, 激励自己刻苦努力。
5
“励志”与“立志”
19
他像一匹不知疲 倦的骏马, 日夜奔驰, 勇往直前。
思考: 1、这句话把他比喻成什么?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是这 样做的?
20
潜心: 用心专一,深入学习
勤学苦练, 抓紧一切时间学画。 21
想象一下:
星期天别人都休息了, 而徐悲鸿却 在——;
过节时, 其他人都享受节日的气氛, 而徐悲鸿他却在——;
他上午在画画, 中午仍然在——, 晚 上依然在——
22
徐悲鸿的生活十分清苦。他只租 了一间小阁楼, 经常每餐只用一杯白 开水和两片面包, 为的是省下钱来购 买绘画用品。
生活清苦, 省钱购买绘画用品。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徐悲鸿励志学画》课件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徐悲鸿励志学画》课件

从此,徐悲鸿更加 奋发努力。他像一匹不 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 驰,勇往直前。
那个外国学生,看了徐悲鸿的作品, 非常震惊。他找到徐悲鸿,鞠了一躬说: “我承认中国人是很有才能的。看来我犯 了一个错误,用中国话来说,那就是‘有 眼不识泰山’。”
名言积累: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 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徐悲鸿更加奋发努 力。他像一匹不知 疲倦的骏马,日夜 奔驰,勇往直前。
比喻
承上启下
当时,巴黎的博物馆里陈
列着许多欧洲绘画大师的作 品,每逢节假日,徐悲鸿就 进馆去临摹。他画呀,画呀, 常常一画就是一整天。经过 潜心临摹,徐悲鸿的画技有 了很大的提高。
画出徐悲鸿奋发努力的词句
每逢节假日 潜心临摹
立志向后为实现志向而时时处处激励自己, 坚定志向,奋发努力。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徐悲鸿为什么要励志学画? 徐悲鸿是怎样励志学画的? 徐悲鸿励志学画的结果怎样?
第一部分 (1-3) 徐悲鸿为什么要励志学画? 第二部分 (4-6) 徐悲鸿是怎样励志学画的? 第三部分 (7-8) 徐悲鸿励志学画的结果怎样?
朗读第一部分,思考徐悲鸿为什么要励志学 画? 朗读时注意体会叙述语言、人物语言、人物 心理活动的不同。
外国学生傲慢、歧视的心理。 徐悲鸿愤怒、自尊、自强的心理。
朗读第二部分,思考徐悲 鸿是怎样励志学画的?
徐悲鸿的生活十分清苦。 他只租了一间小阁楼,经 常每餐只用一杯白开水和 两片面包,为的是省下钱 来购买绘画用品。
鸟贵有翼,人贵有志。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课外作业:
学习徐悲鸿励志学画 的精神,规划一下,写写 “我的志向”。
倦绩

四年级语文上册-徐悲鸿励志学画-苏教版课件

四年级语文上册-徐悲鸿励志学画-苏教版课件
你忘,或者不忘 我都在这里,念你、羡你 念你袅娜身姿 羡你悠然书气
人生若只如初见 任你方便时来 随你心性而去 却为何,有人 为一眼而愁肠百转 为一见而不远千里
晨起凭栏眺 但见云卷云舒 风月乍起 春寒已淡忘 如今秋凉甚好 几度眼迷离
感谢喧嚣 把你高高卷起 砸向这一处静逸 惊翻了我的万卷 和其中的一字一句 幸遇只因这一次
四年级语文上册 精品课件
欣赏
徐 悲 鸿 骏 马 图
徐悲鸿(1895年7月19日~1953年9月 26日),汉族,江苏宜兴人,生于中国江 苏宜兴。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杰出 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自幼随父亲徐达章学 习诗文书画。1912年17岁时便在宜兴女子 初级师范等学校任图画教员。1916年入上 海复旦大学法文系半工半读,并自修素描。 先后留日、法,游历西欧诸国,观摹研究西 方美术。 1927年回国,先后任上海南国 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1933年起,先后 在法国、比利时、意大利、英国、德国、苏 联举办中国美术展览和个人画展。
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搜集一些名人勤学苦练的故事
---------------------------------- 赠予 ----------------------------------
【幸遇•书屋】
你来,或者不来 我都在这里,等你、盼你 等你婉转而至 盼你邂逅而遇
你想,或者不想 我都在这里,忆你、惜你 忆你来时莞尔 惜你别时依依
7、徐悲鸿励志学画
绘画 认识 不知疲倦 陈列 租用 杯子 购买 成绩 错误 仰望 嫉妒 礼貌 临摹 省钱 犯错 有眼不识泰山 功夫不负有心人
根据下面的提示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刻苦努力 嫉妒 激怒 奋发努 力 临摹 清苦

《徐悲鸿励志学画 》ppt课件2

《徐悲鸿励志学画 》ppt课件2

徐悲鸿励志学画
励:激励;志:志向。 为了实现某一志向而激 励自己刻苦努力。
再读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徐悲鸿为什么励志学画? 徐悲鸿是怎样励志学画的?
徐悲鸿励志学画的结果怎样?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边读边做记号,看看哪几个自然段写
徐悲鸿为什么要励志学画?哪几个自然段 写怎么励志学画?哪几个自然段写他励志 学画的结果?
第一部分 (第1—3自然段)
(写徐悲鸿为什么“励志学画”。 ) 第二部分 (第4—6自然段)
(写徐悲鸿怎样“励志学画”。 ) 第三部分 (第7—8自然段)
(写徐悲鸿“励志学画”的结果。 )
读第二大段(4—6),思考: 当徐悲鸿受到侮辱之后,他决心
用自己的行动来让外国人重新认识真 正的中国人,他是怎样做的呢?
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 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他像
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
勇往直前。
想象一下:
星期天别人都休息了,而徐悲鸿却 在——; 过节时,其他人都享受节日的气氛, 而徐悲鸿他却在——; 他上午在画画,中午仍然在——, 晚上依然在——
如果让你住这样的阁楼,你会想:……
如果让你每天每餐都吃这些,你会想:…
前后照应
徐悲鸿学画为什么能取得优异的 成绩?
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关于“有眼不识泰山”的故事
据说,我国春秋时代著名的木匠鲁班,曾经招收一批徒 弟。鲁班十分珍视自己的声誉,每隔一段时期,就要从徒弟 中淘汰个别“不成器”的人。鲁班徒弟中有个叫泰山的年轻 人,看上去不良不莠,技艺长进不大。为了维护“班门”的 声誉,鲁班毅然辞掉了泰山。 事隔数年,一次鲁班率徒闲逛集市,忽然发现货摊上摆 着许多做功讲究的竹制家具,技艺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顾 客争相抢购。爱才的鲁班很想结识一下这位竹器高手,便向 人打听。 人们告诉他,是鲁班大师的徒弟,赫赫有名的泰山所作。 鲁班大吃一惊,想起当初错辞泰山,深感惭愧,叹道:“我 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啊!”

小学四年级上学期语文《徐悲鸿励志学画》优质课PPT课件

小学四年级上学期语文《徐悲鸿励志学画》优质课PPT课件
an/yuw en/164/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keji an/yuw en/165/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www.1ppt.co m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keji an/yuw en/167/
课程目标
总体目标:学生通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 等语文学习活动,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 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几个方面都获得进一步的发 展;坚定文化自信,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积 极向上的人生理想,为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课程目标
1.语言积累与建构 3.语言梳理与整合 5.发展逻辑思维 7.增进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美感体验 9.美的表达与创造 11.理解多样文化
文化传承与理解
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继承 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 义先进文化,理解和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 化,拓展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自觉,提升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热爱祖国语言文字, 热爱中华文化,防止文化上的民族虚无主义。
审美的鉴赏与创造
• 感受和体验文学作品的语言、形象和情感之美,能 欣赏、鉴别和评价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作品,具 有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品位
——鲁迅
语文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 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 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言语经验,发展在具体语 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 的能力。
思维发展与提升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 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 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 发展,以及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 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

小学四年级上学期语文《徐悲鸿励志学画》优质课PPT课件

小学四年级上学期语文《徐悲鸿励志学画》优质课PPT课件
师:伯父不仅仅是宛转地批评了我,而且还送给了我两本书── 《表》和《小约翰》,伯父这么一个大文学家,居然还仍抽出时间翻 译儿童读物给孩子们看,这不也表明他为孩子们想得多吗?
(二)学习“救助车夫”这件事。 (出示投影片)(指名读“爸爸跑到伯父家里……剩下的药和绷 带也 给了他”)
师:请大家看看图,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图上的内容。 师:谁能说说你课外收集到的关于鲁迅先生的资料。鲁迅先生是 什么 身份?想想资料上的内容,再看看图中的鲁迅先生,你有什么感 受? 师:是啊,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为别人想得多啊!伯父在救护资助 车夫 以后并没有轻松,反而变得那么严肃,他在想些什么呢?(鲁迅
那个外国学生,看了徐悲鸿的作品, 非常震惊。他找到徐悲鸿,鞠了一躬说: “我承认中国人是很有才能的。看来我犯 了一个错误,用中国话来说,那就是‘有
眼不识泰山’。”
名言积累: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 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邓小平
一天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总是给勤 勉的人带来智慧与力量,给懒散的人 留下一片悔恨。
深入探究,体会重点语句 跳读课文,勾出描写鲁迅外貌的语句,认真读一读,看能收获到 什么 。 3、学生读书,划出描写鲁迅外貌的语句,仔细朗读,体会。 指导学生 朗读三处外貌描写。 1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阴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 南首的是一 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 2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 但是精神 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 剪了,却 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 体“一” 字。 3我很惊异地望着他: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 直竖着寸把 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 手里捏着一 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

小学四年级上学期语文《徐悲鸿励志学画》优质课PPT课件

小学四年级上学期语文《徐悲鸿励志学画》优质课PPT课件
(4) 出示投影:盲婆婆在田野里。 a. 图上的盲婆婆拿着什么?她神情怎么样?她为什么这么开心? b. 在盲婆婆的周围是一片什么地方?有哪些景象? c. 指名自由说说图意。 (5).指名二人分读本节两个字词对称的句子,联系图意,体会一下。 (6).小
结。齐读。
第四节 (1) 指名读。 (2)这一节有几句话?第一句说了什么?这一句和第二小节第一句说 法完全
(3) “开火车”练习朗读。 4. 反馈,检查朗读。 第二课时 一. 教学第三题 1. 审题。
2. 指导。 (1) 指导学习第一组句子。 a.出示三个句子。 b.指名读。把句子中的“渐渐”去掉,在朗读时与原句比较,体会 “渐渐 ”的意思。 c.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天气是不是一下子就凉了?高粱是不是一下 子就熟 了?天色是不是猛得一下子就黑了?进一步体会“渐渐”的含 义。 d.再读原句,让学生具体感受“渐渐”一般用来表示事物的逐渐变 化,这 个变化需要一定时间。
(2).指导学习第二组句子。 a.出示句子,自由读。 b.指名读第一行两个句子,思考:这两句话分别告诉我们什么? c.指名读第二行,思考: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d.再指名读这一句,“又”要读重音,表示强调。 e.学生自读第三行句子,边读边思考:这句话中的两个意思哪个更 重要?
相同,但是意思就不完全相同,你们能体会出来吗?
过渡:蝈蝈到底能不能给盲婆婆带来欢乐呢?请看第二句。 (3)第二句说了什么?“红领巾”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4).指名有感情地读
第四节。 (5).小结。 三.总结
这首儿童诗说的是“红领巾”送蝈蝈给盲婆婆,让盲婆婆得到欢乐, 表现了少年儿童对残疾人的爱心。 你们读了,有什么体会?你们也关心残疾人么,可以说说。 第三课时 一. 朗读指导 1. 教师范读。

小学四年级上学期语文《徐悲鸿励志学画》优质课PPT课件

小学四年级上学期语文《徐悲鸿励志学画》优质课PPT课件
安全用电教案(配演示文稿) 鄞州区高桥镇望春初中 董静
教学目的 认知目标 1.了解家庭电路室内一般布线原则。 2.认识插座 ,了解接地等安全知识。
3.认识测电笔和学会使用测电笔。 4.知道触电的原因和触电的几种形式。 5.知道安全用电的常识。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利用知识解 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树立安全用电意识,提高生活能 力。
的一个脚接用电器的金属外壳,强调金属外壳的用电器一定要接地 (请学生回答原因,强调防止触电) 三、测电笔 根据金属外壳的家电要接地的原因导出怎样来判断家庭电路中 的火线和 零线,引出测电笔
请学生思考并动手(1)测电笔的作用?(用来区分相线和零线) 2动手拆一下笔,回答它的结构,再安装完 整(由金属笔尖、大电阻、氖 管、笔尾金属体等组成)。 3请学生使用,并说出教室里安装的线路, 那根是相线?那根是零线? 4总结使用方法(看幻灯片 11 再点击观看 幻灯片 12、13 )答出:用手捏 住笔尾金属体,将笔尖接触进户线, 若碰到的是火线,则氖管发光 .若 笔尖接触的是零线,氖管就不会发 光 .
什么叫能量?
教学内容和步骤 学生活动内容与 时间 预期效果 方式

〔问〕拿在手中的小石 , 学生(回答): 钟
块 具不具有能量?如果 势 能!
有, 具有什么能?
〔演示〕松开手,使小
石 块下落
学生(回答):势
由实验导 入新课, 吸 引学生注 意力,激 发 学生学 习 兴趣。
〔问〕小石块下落的过 能 转化成动能。
程 中,能量如何转化?
〔演示 2〕出示一根橡皮 学生(回答):势
那个外国学生,看了徐悲鸿的作品, 非常震惊。他找到徐悲鸿,鞠了一躬说: “我承认中国人是很有才能的。看来我犯 了一个错误,用中国话来说,那就是‘有

《徐悲鸿励志学画》优秀课件

《徐悲鸿励志学画》优秀课件
我承认中国人是很有才能的。看来我犯 了一个错误,用中国话来说,那就是“有眼 不识泰山”。
学以致用 积累语言
❖ 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词语“功夫不负有心人”。
❖ 运用:
学校开展抖空竹阳光体育活动,刚开
始我
,我暗暗下了决心,

于是,我
。功夫不负有心人,
现在我成为班里的抖空竹高手。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提问与解答环节
徐先生,我知道达仰很看重你,但你 别以为进了达仰的门就能当画家。你们中
国人就是到天堂去深造,也成不了才!
清朝末年,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实行 闭关锁国政策,科技、经济、军事技术 停步不前,导致国家贫穷落后。1840 年英国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被迫 签订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 京条约》。帝国主义列强乘机发动侵略 战争,开始了野蛮瓜分中国的狂潮。
❖ 1、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2、我能从课文重点词句中感受徐悲鸿勤学苦
练、为国争光的精神。 ❖ 3、我能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重点词句。
组内交流 合作预展
❖ 1、先在组内交流自己的学习疑问,分享自己 的学习收获。(对子帮扶、检测,组内群学)
❖ 2、每组选一个学习内容,组内成员合理分工, 根据学习内容选用恰当的方式预展 。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 陆游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鲁迅 ——
亲近母语 日有所诵
碧血丹心 精忠报国 以身许国 赤胆忠心 浩气长存 忧国忧民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
知目标 明方向
1894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甲午战 争,逼迫中国割让山东半岛、辽东 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并赔偿军 费白银2亿两……

《徐悲鸿励志学画》PPT课件四

《徐悲鸿励志学画》PPT课件四

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年过去了,徐 悲鸿在巴黎高等美术学校以优异的成绩 通过了结业考试。他创作的油画在巴黎 展出时,轰动了整个画界。
《田横五百士》
《九方皋》
《泰戈尔像》
《漓江春雨》
《晨曲》
《奔马图》
那个外国学生,看了徐悲鸿的作品, 非常震惊。他找到徐悲鸿,鞠了一躬说: “我承认中国人是很有才能的。看来我犯 了一个错误,用中国话来说,那就是‘有 眼不识泰山’。”
从此,徐悲鸿更加 奋发努力。他像一匹不 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 驰,勇往直前。
把徐悲鸿比作
,骏马
,徐悲鸿
当时,巴黎的博物馆里陈列着许多欧洲绘 画大师的作品,每逢节假日,徐悲鸿就进馆去临 摹。他画呀,画呀,常常一画就是一整天。经过 潜心临摹,徐悲鸿的画技有了很大的提高。
当时,巴黎的博物馆里陈列着许多欧洲绘 画大师的作品,每逢节假日,徐悲鸿就进馆去临 摹。他画呀,画呀,常常一画就是一整天。经过 潜心临摹,徐悲鸿的画技有了很大的提高。
立志:立,树立。树立志向。 励志:励,激励。为实现某一志向,激励自己刻苦努力。
自学要求: 1、自由、充分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给课文标上自然段段号,想想每个自然段讲了什
么内容。
绘画大师 达仰 嫉妒 深造 激怒

认识 陈列 房租 购买 成绩 错误

cuò
奋发努力 不知疲倦 日夜奔驰 勇往直前
一天,一个外国学生很不礼貌地冲 着徐悲鸿说:“徐先生,我知道达仰很 看重你,但你别以为进了达仰的门就能 当画家。你们中国人就是到天堂去深造, 也成不了才!”
一天,一个外国学生很不礼貌地冲 着徐悲鸿说:“徐先生,我知道达仰很 看重你,但你别以为进了达仰的门就能 当画家。你们中国人就是到天堂去深造, 也成不了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喻句,把“他”比作“骏马”。
这个比喻形象的表现出了徐悲鸿 为了提高画技勤学苦练的可贵精 神,同时,“骏马”这个形象也 与徐悲鸿后来最杰出的代表《奔 马图》产生了一定的联系。
徐悲鸿学画是怎么样的?
刻苦 清苦
这一部分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
先总后分的手法
课文先总写徐悲鸿发奋努力,后从他 学习勤奋、生活清苦这两个方面来具 体写他“励志学画”的过程
课文可以划分为几个部分?
提示: 1.立志? 2. 为实现志向而努力? 3. 努力的结果?
第一部分(1~3自然段)徐悲鸿励志学、画的原因。
第二部分(4~6自然段)徐悲鸿励志学画的经过。
第三部分(7、8自然段)徐悲鸿励志学画的经过。
必须用事实让他 们重新认识一下 真正的中国人!
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 日夜奔驰,勇往直前。
徐悲鸿“励志”学画 能不能 改成“立志”?
“励志”意思是为了实现某一志向,激励自己刻苦努 力。徐悲鸿的志向是成为一名画家。是什么力量在激 励着他呢?是因为他受到了外国学生的侮辱,他要为 中国人争气,让别人见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可见, 是“爱国”的力量驱使着他“日夜奔驰,勇往直前”。 所以,题目中用“励志”而不用“立志”。
他通过勤学刻苦,取得了什么成绩?
1、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巴黎高等美术 学校的结业考试。
2、创作人
1、“功夫”是什么意思?徐悲鸿在巴黎求学时是怎 样下功夫的? “功夫”指时间、精力。
2、“功夫不负有心人”应当怎样理解? 做事只要舍得下功夫,最终会取得成功。
徐悲鸿励志学画
(1895~1953)
徐悲鸿,江苏宜兴人,中 国画家,美术教育家。他从小 刻苦学画,后赴法国留学, 1927年回国。抗日战争期间常 将自己的作品在国外展售,所 得款用来救济祖国难民。他长 期从事美术教育工作,历任北 平艺术学院院长、中央美术学 院院长等,擅长素描、油画、 中国画,尤其以画马驰誉中外, 作品表现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 的进取精神。
徐悲鸿作品欣赏
徐悲鸿作品欣赏
徐悲鸿作品欣赏
徐悲鸿作品欣赏
徐悲鸿作品欣赏
谢谢观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