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空间用途及发展优势与潜力
颠覆传统空战理念,临近空间飞行器有多强?
颠覆传统空战理念,临近空间飞行器有多强?临近空间(Near space)是指距地面20~100公里的空域,由于其重要的开发应用价值已经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而临近空间飞行器指只在或能在近空间作长期、持续飞行的飞行器或亚轨道飞行器或在临近空间飞行的高超声速巡航飞行器,具有航空、航天飞行器所不具有的优势,特别是在通信保障、情报收集、电子压制、预警、民用等方面极具发展潜力。
上可制天、制空,下可制地、制海——飘浮在飞行禁区的“悬顶之剑”一般来讲,常规的航空器飞行高度为距离地面20km以下,航天器运行的空间则距地面100km以上,而距地面20km到100km之间的这段区域,则被称为临近空间。
临近空间包含平流层、中间层和部分增温层,是航空和航天空间之间的过渡区域,除了火箭偶尔穿越以外,那里是人类尚未开发的一片空白空间。
正是因为临近空间所处的独特环境,使得其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段区域的云雨天气少见,温度几乎不变,十分适合飞行器平稳飞行。
在这里,临近空间飞行器既可以避免绝大部分地面攻击,同时也能够有效实施对地攻击和对航天器的打击,是进行空中军事活动的理想区域,发展潜力极大。
根据飞行速度的不同,临近空间飞行器包括高动态临近空间飞行器和低动态临近空间飞行器。
美国国防部与国家航空航天局共同研制的X-30飞行器就是典型的高动态临近空间飞行器,飞行速度快、机动性好,对指令反应灵敏。
低动态临近空间飞行器工作时间长,在空间驻留周期长,而且载荷量大,可作为空间站和空间实验平台。
据报道,美国计划在30km 的高空,打造一个由多个飞艇组成的永久性高空漂浮平台,用作太空飞船的高空中转站和补给站。
随着新型战略武器的不断更新和发展,临近空间飞行器的战略价值受到各国的青睐,不少西方国家已经将其列入信息化武器装备体系建设中。
近年来,美国在临近空间飞行器技术领域持续发力,美国国防部《2005-2030年无人机系统路线图》中将临近空间飞行器列入无人机武器系统的范畴,俄罗斯、英国、以色列等国也在此领域取得了初步研究成果。
2024年临近空间飞行器市场调研报告
2024年临近空间飞行器市场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在临近空间探索的日益重要性下,临近空间飞行器市场的发展迅速提升。
本调研报告旨在分析临近空间飞行器市场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可能的机遇和挑战。
二、市场概况1.市场规模:根据数据统计,临近空间飞行器市场规模近年来持续增长,预计2025年将达到X亿美元。
2.市场份额:目前,北美地区在临近空间飞行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其次是欧洲和亚洲地区。
3.市场竞争:临近空间飞行器市场存在较高的竞争,主要的竞争参与者包括SpaceX、Blue Origin、Virgin Galactic等公司。
三、市场驱动因素1.商业化需求:商业卫星、太空观测等商业需求的增加推动了临近空间飞行器市场的发展。
2.技术进步:临近空间飞行器相关技术的不断进步,如再入技术、轨道调整技术等,促进了市场的发展。
3.政府支持:各国政府对临近空间飞行器产业的政策支持和投资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四、市场发展趋势1.商业化和私人太空旅游将成为临近空间飞行器市场的重要发展方向。
2.模块化和可重复使用的飞行器设计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
3.高分辨率观测和通信卫星需求的增加将推动市场进一步扩大。
五、市场挑战1.安全问题:临近空间飞行器在返回过程中存在风险,航天公司需要解决再入风险等安全问题。
2.资金和技术:发展临近空间飞行器需要大量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支持,这对于一些小型企业来说是一个挑战。
六、市场前景与建议1.市场前景:临近空间飞行器市场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特别是商业化和私人太空旅游领域。
2.建议:–加强技术创新,提升临近空间飞行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拓展国际市场,积极开拓新兴市场的机会。
–加强与政府合作,争取政策和财政支持。
七、结论临近空间飞行器市场在商业化和私人太空旅游的推动下迎来了发展机遇,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不断扩大,临近空间飞行器市场有望持续增长,并成为世界航天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临近空间飞行器行业关键技术进展及前景分析
临近空间飞行器行业关键技术进展及前景分析临近空间是指高度在20~100km的空域,与传统意义上的航空空间相比,它能提供更多的信息、更快的通信和更准的分辨率。
临近空间作为一个新的作战空域,上可制天,下可制空、制海、制地,将成为未来军事斗争的热点。
临近空间飞行器是指在临近空间内飞行并完成相关任务的飞行器。
与传统航空航天飞行器相比,临近空间飞行器在活动范围、运行时间、功能作用和使用效率、费用比上均具有较为明显而独特的优势。
这类飞行器主要有两类。
第一类是包括高空气球、平流层飞艇、太阳能无人机等在内,速度小于1马赫的低速临近空间飞行器。
临近空间的开发和应用价值日益为人们关注和重视,多国政府、科研机构及高科技巨头都加强科研力量,研制开发飞行器,以对临近空间科学探索和开发利用。
卫星市场是临近空间可以大可能性形成替代关系的市场,2018年全球卫星行业总产值达到2774亿美元,则2018年全球临近空间的市场规模至少应该在2000亿美元左右。
随着全球临近空间的应用领域逐渐扩大,预计2022年全球临近空间产业规模将超过4500亿美元。
临近空间太阳能无人机可以作为“大气层卫星”,具备低轨道卫星的一些功能。
太阳能无人机飞行高度比一般飞机高,续航时间长,在局部形成持续的监视、信息中继能力。
与卫星的周期性访问相比,太阳能无人机可实现区域持久驻留,其执行监视任务的时间/空间分辨率更高,区域通信能力更强,且起降场地简单,发射及运行成本更低。
在民用方面,太阳能无人飞行器可以完成灾害监测、边境巡逻、空中和地面交通管理、通讯中继等任务。
可以向信号覆盖地区提供电视和电信服务,以较低的成本代替通信卫星的功能。
在发生地震、洪灾或森林火灾时,替代中断的通信,保持受灾地区与外界的联络。
中国在临近空间太阳能无人机领域以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研制的彩虹太阳能无人机和中航工业研制的启明星太阳能无人机为代表,在此领域的投入也在逐年增加。
中国彩虹太阳能无人机是中国拥有的进入临近空间的一款新型飞行器,而且其性能指标进入世界前三甲,实现了核心关键技术和设备全部国产化,为中国临近空间开发利用提供了重要支撑。
临近空间能力应用
近年来,随着太空技术的发展,临近空间能力应用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临近空间能力应用是一种发展中的空间技术,它可以实现在轨道上运行的物体之间的近距离操作和控制,从而为人类提供许多有用的服务。
首先,临近空间能力应用可以用于空间任务。
它可以实现卫星之间的连接,从而实现更大范围的信息传输,从而更好地支持空间任务。
此外,它可以用于卫星维护,可以实现卫星的检查、维护和维修,从而提高卫星的使用效率。
其次,临近空间能力应用可以用于空间垃圾清理。
空间垃圾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临近空间能力应用可以用来捕捉、清除空间垃圾,从而减少对空间环境的污染。
此外,临近空间能力应用还可以用于空间研究。
它可以用于实现物体间的探测、观测和实验,从而更深入地了解宇宙空间。
此外,它还可以实现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之间的连接,从而更有效地实施空间研究。
最后,临近空间能力应用可以用于空间旅行。
它可以实现单位间的连接,从而可以更快更安全地实现空间旅行,并可以更好地开发和利用太空。
总之,临近空间能力应用是一种发展中的空间技术,它可以为人类提供许多实用的服务,包括空间任务、空间垃圾清理、空间研究和空间旅行等。
它可以改善人类的空间环境,为人类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性,从而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临近空间
123下一页美军正在开发的临近空间飞行器,结构与飞艇类似。
(资料图)点击查看更多军事图片中广网北京7月13日消息(记者徐龙)据中国之声《晚高峰观军情》报道:近来,“临近空间”成为国外媒体的一个热词。
有评论认为,“临近空间”是一块长期被军方忽视,如今将跻身军事竞争热点的特殊空间”,“不征服这一区域,就谈不上真正的空天一体化”。
据报道,美军正计划研制一种可在“临近空间”执行长期监视任务的平流层飞艇。
那么,什么是“临近空间”,美军的平流层飞艇真正的战略企图是什么?就此话题,记者采访了军事专家、国防大学李莉教授。
“临近空间”优势多开发价值大什么是“临近空间”,这一区域有何特点?李莉认为,“临近空间”是近年出现的一个新名词,它的英文名字叫做nearspace,是美军对海拔20千米到100千米空间范围的一个通用性称谓。
目前,还是一个学术概念,没有国际公认的确切定义。
美军也有人称之为“横断区”。
我国学术界所说的“亚太空”“超高空”“高高空”,也是指这一区域。
“临近空间”和一般的太空、航空空间有不一样的特点。
首先,它的气象条件更加优秀,没有云、雨,也没有大气湍流。
像雷暴、闪电的天气也比较少,所以通行条件比较优良。
此外,它的位置特殊,万有引力定律和开普勒宇宙定律都不能独立发生作用,使得遵循万有引力定律的航空飞行器和遵循开普勒宇宙定律的航天飞行器无法在其间自由飞行。
“临近空间”中的飞行器和卫星、飞机相比,也具有独特优势。
与卫星相比,其成本非常便宜、机动性比较好。
它可以实现卫星做不到的变轨、悬停、机动。
另外,灵敏度和分辨率更高,因为离地面比较近。
与飞机相比,它的留空时间比较长,生存能力比较强,而且隐身性能特别好。
“临近空间”中的气球,包括软体飞艇,采用的都是非金属材料,外形很光滑,所以雷达反射面比较小,没有什么雷达回波,包括红外线信号。
基于这两点考虑,“临近空间”未来开发价值比较大。
上一页123下一页美军计划将大型轻质相控阵雷达集成到飞艇结构之中,研制一种可在21千米高空执行长期监视任务的平流层飞艇。
临近空间飞行器细分领域详解及市场发展计划潜力
临近空间飞行器细分领域详解及市场发展计划潜力一、临近空间的概念临近空间是指介于普通航空飞行器最高飞行高度和天基卫星最低轨道高度之间的空域。
天基卫星的最低轨道约为200km,航空飞机的最大飞行高度约为20km,但从应用上讲,由于100km以下为临近空间飞行器的主要活动区域,故在国内一般定义临近空间为离地球表面约20-120km的空域,美军定义为20-100km的空域。
过去所称的“近空间”、“亚轨道”、“空天过渡区”、“亚太空”、“超高空”或“高高空”等区域,都是指临近空间。
图表临近空间区域划分资料来源:产研智库二、临近空间飞行器综述所谓临近空间飞行器,顾名思义是指能够飞行在临近空间执行特定任务的一种飞行器,既能比卫星提供更多更精确的信息(相对于某一特定区域),并节省使用卫星的费用,又能比通常的航空器减少遭地面敌人攻击的机会。
临近空间飞行器能快速飞行在敌方战区上空而不易被敌方防空监视系统发现,从而为作战指挥官提供不间断的监视情报,以增强其对战场情况的了解能力。
部署这种高空飞行器,成本低、时间快,适合现代战争的需求。
图表临近空间飞行器的设计思想、特点与关键技术资料来源:产研智库三、临近空间飞行器发展优势民用领域以通信监测领域为例,与卫星相比,临近空间飞行器造价明显低于卫星,载荷能力超过卫星的2倍,延迟时间、衰减更小,且可以多次回收、重复利用。
图表临近空间飞行器与通信卫星的比较优势资料来源:产研智库除此之外,临近空间飞行器还具有一下优势:(一)持续工作时间长。
传统飞机的留空时间以小时为单位,临近空间飞行器的留空时间则以天为单位,目前正在研制的临近空间平台预定留空时间长达6个月,规划中的后续平台预定留空时间可达1年以上,易于长期、不间断地获得情报和数据,可对紧急事件迅速做出响应,而且人员保障少、后勤负担轻。
(二)覆盖范围广。
临近空间飞行器的飞行高度在传统飞机之上,其侦察覆盖范围比传统飞机要广得多。
(三)生存能力强。
临近空间的特点与未来防御措施
临近空间的特点与未来防御措施临近空间的特点及未来防御措施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临近空间的特点,及其在此基础上发展的临近空间飞行器与其他飞行器相比存在的优势,最后介绍了临近空间在未来防御中的作用。
着重分析了基于临近空间平台针对隐身飞机及其导弹等飞行器的防御措施。
随着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发展,对高超声速目标的防御也提出了挑战,然后根据临近空间高超声速目标对防御系统预警能力时间性、高速机动目标精确探测、拦截弹机动过载和高精度制导控制等要求,阐述了预警探测系统、指挥控制系统和拦截武器系统可采取的措施。
关键字:临近空间;临近空间防御系统;飞行器1.临近空间1.1临近空间简介临近空间是指距海平面20km(接近国际公认的上限管制空域)和100km(接近国际公认的下限空间)之间的区域。
人们习惯把航天器运行的空域范围称为航天空间,一般距地面100km以上;航空器飞行的空域范围称为航空空间,一般距地面20km以下。
因此,临近空间可理解为从航空空域向航天空域的过渡区域。
临近空间大致包括大气平流层的大部分区域、中间大气层区域和部分电离层区域。
临近空间空域一直以来未得到系统的开发和利用,直到最近几年,以美国为主的个航天大国对临近空间的关注开始升温,美国空军认为,临近空间飞行器必将在未来的军事行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1.2临近空间的特点在平流层内,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基本上没有上下对流现象;层内干燥,水汽、杂质很少,云雨雷电现象少见,温度几乎不变,湿度接近于零。
当高度达到40km以上时,几乎没有臭氧,使大量紫外线穿过而未被吸收,紫外线强度极高;大气在紫外线作用下开始电离,形成大量正、负离子和自由电子,其含量约为大气层平均含量的30倍,在平流层中,宇宙射线通量高,高能粒子辐射强度大。
中间层高度大约为50~80km,层内大气已经非常稀薄,在80km 高度上,空气密度只有地面的五万分之一,层内大气总量大约只占地球大气总质量的1/3000.在这样的空间区域,既可以避免目前绝大多数的地面攻击,又可以提高军事侦查和对地攻击的精度,对情报收集、真差监视、通信保障以及对空对地作战等,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临界空间飞行器
临界空间飞行器一.概念临近空间飞行器是指工作于临近空间并利用临近空间独有资源和特点来执行一定任务的一类飞行器。
二.分类临近空间飞行器可以有多种分类方法。
按飞行速度,可分为高速和低速临近空间飞行器,按充气压力,可分为零压力和高压力临近空间飞行器;按推进方式,可分为自由浮空和机动飞行临近空间飞行器,按结构,可分为硬式、半硬式和软式临近空间飞行器,现在一般采用软式结构,它通过气囊中氦气的压力来保持外形等等。
三.用途美军认为,临近空间飞行器可以包括临近空间飞艇、充氦气的高空自由浮动气球、平流层高空长航时无人机、远距离遥控滑翔飞行器等多种形式。
四.应用前景由于临近空间飞行器具有可持续对同一地区进行不间断覆盖、与目标距离近等优点,因此在区域情报搜集、监视、侦察、通信中继、导航和电子战等方面具备独特的优势。
临近空间飞行器可对重点区域进行连续长时间监视和观测,有助于对战场进行准确评估;可作为电子干扰与对抗平台,对来袭飞机和导弹等目标实施电子干扰及对抗,使其偏离航线或降低命中率;可作为无线通信中继平台,提供超视距通信。
目前,美国空军为临近空间飞行器确定了多个军事应用方向,其中包括战场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监视和侦察(C41S);近实时跟踪高价值目标;空间监视(可监视卫星而基本不受天气的影响);导弹防御;自然灾害快速响应(用于移动电话网络和无线网络灾后重建)和边境控制等。
导弹防御方面,在美国新的导弹防御计划中,美国计划从西北部皮吉特湾开始的太平洋沿岸,到美国的大西洋沿岸,再到最东北的缅因州为止,至少部署10艘高空飞艇,用来监视来袭飞机、舰船和巡航导弹。
此外,美国导弹防御局正考虑在北极上空部署可控气球,用来监视和跟踪俄罗斯的导弹。
美国进行模拟仿真的结果显示:在北纬83°、36.6千米高空上部署3个气球,可连续覆盖从北极到北纬45°范围内所有的导弹发射30个这样的平台可以提供类似的全球覆盖;800个这样的平台组成的星座就可以对全球连续提供通信、情报、监视和侦察覆盖。
临近空间装备发展现状及其应用前景
防御系统
底层,美国空军曾计划为该机装备通信转发设备, 但由于质量和机内空间的限制,迄今未能实现。
2) 平流层飞艇是一种有前景的选择,但需技术 突破后才具备可行性。报告建议美国空军应暂缓对 平流层飞艇型号项目的重大投资,关注美国国防高 级研究计划局( DARPA) 和导弹防御局在这方面的 活动,同时应对某些可促使平流层飞艇设计走向成 熟,以及能增强高空无人机甚至气球任务能力的技 术进行投资。
美军认为,如果研制出一种能够在临近空间空 域活动的作战武器,就会掌握战场主动权,从而改 变现有海陆空三军作战的模式,将战争引入更高的 空间。目前,美军积极围绕临近空间飞行器展开的 开发利用,特别是对各种应用技术的研究。
1) 加大临近空间飞行器平台技术研究 美军在高速临近空间飞行器方面,主要采用高 超声速下的高升阻比气动外形、高超声速无动力滑 翔或高超 声 速 吸 气 式 推 进 技 术,有 空 间 作 战 飞 行 器、通用再入飞行器、亚轨道飞行器等。这类飞行 器一般 无 人 驾 驶、飞 行 高 度 高、速 度 快 ( 数 倍 声 速) 、升空时间短、攻击能力强,可进行天地往返运 输和维修卫星等空间系统,还可用于摧毁敌方空间 系统、拦截弹道导弹和对地进行精确打击等; 在低 速近空间飞行器方面,主要利用近空间空气的浮力 和飞行器运动产生的升力,有高空无人机、高空飞 艇、高空气球等。这类飞行器一般无人驾驶、飞行 高度低、速 度 慢 ( 亚 声 速) 、滞 空 时 间 长 ( 续 航 力 强) 、信息获取处理能力强,主要用于探测、侦察、 情报收集、通信等。低速近空间飞行器平台涉及的 技术非常广泛,其中关键技术包括: 结构与材料、 动力、飞行管理与控制及生存能力。 2) 探索临近空间各类军事应用载荷技术 美军认为,低速临近空间飞行器的有效载荷种 类繁多、形式各异,不同任务需要的载荷不同,面 临的技术问题也有很大区别。总的来说,有效载荷 的关键技术主要有信息获取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 在信息获取技术方面,低速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主 要用于执 行 探 测、侦 察、情 报 收 集、通 信 等 任 务, 有效载荷信息获取的能力与质量直接关系着执行任 务的结果与质量。2005 年,美国空军航天司令部空 间作战实验室进行了一次战斗天星高空气球的中继 通信概念 演 示,利 用 气 球 携 带 无 线 电 系 统 进 入 约
临近空间飞行器市场分析报告
临近空间飞行器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概述临近空间飞行器指的是那些可以接近和对接空间站或者卫星的载人或无人飞行器。
随着太空探索和利用的逐渐深入,临近空间飞行器市场也日渐活跃。
本报告旨在分析临近空间飞行器市场的发展现状、技术趋势、市场竞争情况,并提出相关的市场前景展望和投资建议,为相关投资者和行业研究者提供参考。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对整篇文章的章节划分和各个章节内容的概述。
例如:文章结构部分将对本文的章节划分和各章节内容进行概述。
本文将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将首先介绍临近空间飞行器市场的概况和技术发展的现状,然后进行市场竞争分析。
在正文部分,将分别对临近空间飞行器市场的概况、技术发展以及市场竞争进行详细阐述。
结论部分将展望市场的未来发展前景,并提出相关投资建议,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
通过对文章的结构进行清晰的概述,有助于读者对整篇文章的内容有一个清晰的把握,引导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逻辑结构。
1.3 目的:本报告的目的是对临近空间飞行器市场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旨在为相关投资者、企业决策者和政府部门提供全面的市场信息和发展趋势,以便更好地把握市场机会,制定合适的发展战略和政策。
同时,通过对市场竞争情况和技术发展状况的详细分析,为行业内的企业提供参考,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推动临近空间飞行器市场的健康发展。
希望通过本报告的发布,能够为相关利益方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指导,促进临近空间飞行器市场的持续发展和繁荣。
1.4 总结总结部分:本报告对临近空间飞行器市场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概述了市场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增长,临近空间飞行器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同时,随着竞争的加剧和技术创新的不断推进,市场竞争将会更加激烈。
投资者可以在市场前景展望的基础上,考虑深入参与临近空间飞行器市场。
在这一高度竞争的市场中,投资者需要谨慎决策,选择合适的投资项目,以获取更多收益。
临近空间
03 研究进展
目录
02 应用前景 04 未来发展
临近空间(Near space)是指距地面20~100公里的空域,由于其重要的开发应用价值而在国际上引起广泛。
临近空间飞行器是指只在或能在临近空间作长期、持续飞行的飞行器或亚轨道飞行器或在临近空间飞行的高 超声速巡航飞行器,具有航空、航天飞行器所不具有的优势,特别是在通信保障、情报收集、电子压制、预警、 民用等方面极具发展潜力。
“空”出来的神秘与价值
临近空间,指的是20公里~100公里的空域,是航空与航天的空间结合部。
感谢观看
临近空间拥有着大气平流层区域(指距地面18到55公里的空域)、大气中间层区域(指距地面55到85公里的 空域)和小部分增温层区域(指距地面85到800公里的空域),纵跨非电离层和电离层(按大气被电离的状态, 60公里以下为非电离层,60公里到1000公里为电离层),其绝大部分成分为均质大气(90公里以下的大气,上面 的是非均质大气)。应该是一块非常重要和有利用价值的空域。
根据这些发展思路,近年来美国临近空间飞行器技术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主要体现在:美国导弹防御局 “高空飞艇”计划进入原型艇制造与演示验证阶段,DARPA“集成传感器即是结构”项目进入关键技术攻关阶段; 美国陆军“高空哨兵”平流层飞艇2005年11月实现有动力飞行;美国空军进行“临近空间机动飞行器”原型艇飞 行试验:美国空军的自由气球——“战斗天星”2005年演示验证成功等。
高速临近空间飞行器是指飞行速度不小于Ma 3的一类临近空间飞行器,具有快速响应、超强突防、灵活机动 等特点,是一种兼备战略威慑和实战应用能力的新概念武器,对于慑止强敌、控制危机和打赢战争具有重要作用, 是美俄等军事大国竞相发展的利器。
根据有无动力以及动力的种类不同,高速临近空间飞行器可分为无动力型(无动力滑翔飞行器)、航空动力 性(高空高速侦察机)、超燃冲压动力型(高超声速巡航飞行器)、火箭动力型(亚轨道飞行器)、组合循环动 力型等几类。
临近空间飞行器应用前景及发展分析
一
王 艳 奎
摘
要 : 章 以 临 近 空 间 飞行 器 的 应 用 前 景 及 发 展 趋 势 为 背景 , 文 综合
近 来国外的研 究发展状 况, 介绍 了临近空间飞行器的优 势、 军事应用 , 美国
对 临近 空 间 飞行 器 的理 解 及 发 展 目标 和 技 术 途 径 , 结合 临近 空 间飞 行 器 并 的发 展 趋 势 和 我 国 的发 展 提 出 了建 议 。
之上 ,其侦察覆盖范 围比传统 飞机要广得多 ; ( ) 存 能力 强 。 球或 软式 飞艇 的囊 体采 用非 3生 气
金属 材料 而 且低 速运 行 ,雷达 和热 反射 截 面很
三、 美军 对 临近 空 间 飞行 器 的理 解
美 军认 为 ,基 于效 能 的思 考模 式 为 临近 空
小 , 统 的跟踪 和 瞄准 办法 不易发 现 。 传
易恢 复 。 临近 空间 飞行器 加入 陆 、 、 、 海 空 天信 息 网络 系统 后 ,将 进一 步实 现 军事信 息 获 取 和利 用 手 段 的多元 化 、 一体 化 , 明显提 高 国家 安全 体
系的时间 以小 时为单 位 , 临近 空 间飞行 器 的 留空 时 间则 以天为 单位 ;2覆 盖 范 () 围广 。临 近空 间飞 行器 的飞行 高度 在 传统 飞 机
卫 星提 供 更多 、 精确 的信 息 并且 载 荷 能力 强 、 更 效 费 比高 、 署 速度 快 、 动 性好 、 效 载 荷 技 部 机 有 术难 度 小 、 于更 新 和维 护 。 势之 三… 与传 统 易 优 :
飞 机 相 比 , 近 空 间 飞行 器 ( ) 续 工 作 时 间 临 1持
技术 l的突破 。 z
临近空间的应用
临近空间的应用临近空间飞行器特点及分类临近空间(Near space),又称“近空间”、“近太空”、“近地空间”或“空天过渡区”等,指距海平面20km(接近国际公认的上限管制空域)和100km(接近国际公认的下限空间)之间的区域。
人们习惯于把航天器运行的空域范围称为航天空间,一般在距地面100km以上:航空器飞行的空域范围称为航空空间,一般在距地面20km以下。
因此,可简单地把“临近空间”理解为:现有飞机飞行的最高高度(约20km)和卫星运行轨道的最低高度(约100km)之间的空域,大致包括平流层(18~55km)、中间层(55~85km)和部分热层(85~800km)区域。
临近空间的环境有如下特点:在平流层,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平均速度为10m/s,层内干燥,水汽、杂质很少,云雨现象少见,温度几乎不变,湿度接近于零,适合浮空器和采用吸气式动力的飞行器平稳飞行。
在这样的空间区域,既可以避免目前绝大多数的地面攻击,又可以提高军事侦察和对地攻击的精度,对于情报收集、侦察监视、通信保障以及对空对地作战等,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临近空间”飞行器具有许多特点和特长。
未来充当临近空间主角的将是气球、飞艇、高空无人机及高超声速飞行器等。
与卫星相比:一是效费比高。
气球、飞艇等临近空间平台以氦气作为上升动力,不需要复杂昂贵的地面发射设备,其研制成本、发射成本和使用成本均比卫星低得多。
廉价的浮空器每个耗资仅1000美元,带上过载战术或战役高端的临近空间平台耗资也不过百万美元,而再简单的卫星至少要耗资5000万美元。
二是机动性好。
“临近空间”飞行器既可以简单地随风飘浮,也可以机动或悬停,具有良好的可控性。
高超声速飞行器和亚轨道飞行器,在未来战争中可达到先发制人和远程快速全球打击的目的。
三是灵敏度和分辨率高,技术难度较低,易于更新和维护。
由于可接收到卫星接收不到的低功率传输信号,所以对地观测的分辨率通常比卫星高。
与飞机相比。
临近空间飞行器发展的若干方面思考
临近空间飞行器发展的若干方面思考1 概述近年来,以美国为主的世界航天大国对临近空间的关注逐渐升温,临近空间飞行器设计研制中的关键技术超燃冲压发动机技术、乘波体结构设计技术、耐高温材料制造技术均取得了较大进展,这为进一步开展实用性临近空间飞行器的研制铺平了道路。
因此,美国、俄罗斯、欧洲各国及以色列等具有雄厚工业基础的国家均积极地参与到临近空间飞行器相关技术的研究之中,其中美国投入的经费最多,取得的成果也最大,并持续性地进行了一系列相关的验证试验。
临近空间(Near Space)又称“近空间”、“近地空间”或“空天过渡区”等。
临近空间通常是指20~100km的高空,低于20km的空域是传统航空器的主要运行空间,高于100km的空域是航天器的运行空间。
由于临近空间的大器密度稀薄,常规的飞行器无法到达这一高度。
因此,临近空间便成了相对对立的“真空”层。
临近空间飞行器(Near Space Vehicle)是指可在临近空间长期飞行的大气飞行器,目前应用较多的分类方法有两种:一是按照临近空间飞行器产生升力的原理,分为轻于空气的临近空间飞行器和重于空气的临近空间飞行器:二是按照飞行速度分为低速临近空间飞行器和高速临近空间飞行器。
由于轻于大气的、低速的临近空间飞行器的发展前景尚不明确,且其本身不能为未来飞行器的发展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因此,本文重点介绍飞行器本身重于空气,而采用超高速飞行以获得升力的高速/超高速临近空间飞行器。
2 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主要进展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人费里提出超声速燃烧理论,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中期,美国先后开展了SCRAM、HREP、ASALM、NASP等多项高超声速研究计划,企图一步到位,跨过单一技术的演示验证,直接研制高超声速飞行器。
但这一发展计划没有充分认识到超声速超燃烧理论在工程应用中的巨大难度,因而研制计划遭遇了空前的失败。
曾有专家形象地将实现该理论的超燃冲压发动机的工作环境比喻为“在12级台风中点燃一根火柴”,可见其工程化工作的艰巨性。
临近空间飞行器— 改变未来战场规则的新型武器
刘 畅 许相玺
临近空间飞行器
—改变未来战场规则的新型武器
“临近空间”是指距离地面20~100千米的空域,其下面的空域我们通常称为“天空”,是民航客机等航空器的主要活动空间;其上面的空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太空”,是卫星等航天
器的运行空间。
临近空间拥有大气平流层、中间层和小部分的增温层,跨越非电离层和电离层,大部分的气体成分是均质大气,是具有非常重要价值的空域。
临
近空间中没有雨、云和大气湍流现象,闪电、雷暴也比较少,温度变化不大,在此空间运行的飞行器会更平稳和安全,还可以借助太阳能、大气浮力和风力等自
然资源,在执行长时间侦察任务时可降低能耗。
临近空间飞行器分类
无论是军事应用还是科学
探索,临近空间飞行器都是重要
的载体和平台,因此它成为各国竞相研究关注的热点。
临近空间飞行器将是探索开发利用临近空间的主角,按照飞行速度马赫数1为界,大于马赫数1的为高速飞行器,小于马赫数1的为低速飞行器。
在高速飞行器中,当前研究热
点为再入式滑翔飞行器和高超声速巡航飞行器。
低速飞行器中,按照其飞行特点可分为超长航时无
人机、平流层飞艇和高空气球等。
超长航时无人机
高空气球 平流层飞艇
临近空间飞行器已经成为未来兵器谱的新宠。
临近空间能力应用
临近空间能力应用随着太空技术的不断发展,空间产业已从单纯的信息获取和传输领域拓宽到全新的临近空间(Near Space)应用领域。
临近空间是指高度超过20公里但低于100公里之间的大气层,具有与陆地、海洋、空气层和太空之间的良好平衡。
它具有良好的极化属性,适合用于传感器和通信应用领域。
此外,临近空间的低空压力和高气温环境也是个有利条件,有利于液体低温发动机的运行,以及高速航行器和其他复杂航天器的发射和发展。
随着临近空间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相关应用已经从传统的侦察、测量、通信等得到了进一步拓展,并开发出如下几种新的应用:空间实验:在临近空间的环境中,可以进行更精细的实验,比如微粒子探测、重力探测等,有助于更加精确地认识地球和太空,以及宇宙的结构与运行规律。
航天器开发:在临近空间的环境下,可以发射更灵活的航天器,比如柔性、可扩展的卫星、微型探测器、飞行器等,有助于拓展太空视野。
行星探测:在临近空间的环境下,可以部署和发射微型探测器,对近地行星、远地行星进行探测,以收集更多关于外太空的科学数据。
此外,在临近空间的范围内可以部署一些重要的基础空间设施,如空间能源平台、空间停泊平台、空间物流网络、银河系监视站等,这些基础空间设施将极大地丰富和改善我们的空间应用,使我们能够更好地发掘宇宙的奥秘,同时也为科研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由于空间交通及空间安全的需求,临近空间也成为了空间交通安全的核心应用领域。
通过在临近空间部署视距较远的漫射传感器,可以实时监视星载航天器,以确保它们的安全运行;通过在临近空间部署探测设备,可以确保航天器轨道的准确性;通过在临近空间部署指导和控制设备,可以确保航天器安全精确定位和追踪;通过在临近空间部署安全系统,可以防止航天器受到外部干扰或破坏。
基于以上应用前景,临近空间空间应用正在迅速发展,它将成为人类进一步探知太空、进行更大规模航天活动的重要场所,并开发出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新技术应用领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临近空间的概念临近空间是指介于普通航空飞行器最高飞行高度和天基卫星最低轨道高度之间的空域。
天基卫星的最低轨道约为200km,航空飞机的最大飞行高度约为20km,但从应用上讲,由于100km以下为临近空间飞行器的主要活动区域,故在国内一般定义临近空间为离地球表面约20-120km的空域,美军定义为20-100km的空域。
过去所称的“近空间”、“亚轨道”、“空天过渡区”、“亚太空”、“超高空”或“高高空”等区域,都是指临近空间。
图表临近空间区域划分资料来源:产研智库二、临近空间飞行器综述所谓临近空间飞行器,顾名思义是指能够飞行在临近空间执行特定任务的一种飞行器,既能比卫星提供更多更精确的信息(相对于某一特定区域),并节省使用卫星的费用,又能比通常的航空器减少遭地面敌人攻击的机会。
临近空间飞行器能快速飞行在敌方战区上空而不易被敌方防空监视系统发现,从而为作战指挥官提供不间断的监视情报,以增强其对战场情况的了解能力。
部署这种高空飞行器,成本低、时间快,适合现代战争的需求。
图表临近空间飞行器的设计思想、特点与关键技术资料来源:产研智库三、临近空间飞行器发展优势民用领域以通信监测领域为例,与卫星相比,临近空间飞行器造价明显低于卫星,载荷能力超过卫星的2倍,延迟时间、衰减更小,且可以多次回收、重复利用。
图表临近空间飞行器与通信卫星的比较优势资料来源:产研智库除此之外,临近空间飞行器还具有一下优势:(一)持续工作时间长。
传统飞机的留空时间以小时为单位,临近空间飞行器的留空时间则以天为单位,目前正在研制的临近空间平台预定留空时间长达6个月,规划中的后续平台预定留空时间可达1年以上,易于长期、不间断地获得情报和数据,可对紧急事件迅速做出响应,而且人员保障少、后勤负担轻。
(二)覆盖范围广。
临近空间飞行器的飞行高度在传统飞机之上,其侦察覆盖范围比传统飞机要广得多。
(三)生存能力强。
气球或软式飞艇的囊体采用非金属材料而且低速运行,雷达和热反射截面很小,传统的跟踪和瞄准办法不易发现。
与传统飞机相比,气球或软式飞艇的缺点是:充灌氦气的时间较长,在充气时需要保持稳固,有时还需要占用机库;在放飞、通过平流层上升、下降、回收和放气的过程中,由于其庞大的体积,容易受到风和湍流的影响。
四、临近空间飞行器军事用途当前,临近空间日益成为世界大国关注和争夺的焦点,各国已在临近空间展开博弈。
美国已装备部分低速(如“战斗天星”高空气球)和高速临近空间装备(如SR-71高空高速战略侦察机),并获益匪浅,力图主导临近空间的开发利用。
(一)远程打击高速临近空间飞行器飞行速度快,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可以从防区外对敌纵深目标实施“外科手术”式打击,大为缩短作战时间,大幅提高武器攻击的突然性和有效性,是一种新型的战略威慑和实战运用武器平台,是获得慑止战争、介入战争、控制战争、打赢战争主动权的可靠依托。
高速飞行的临近空间飞行器,可装载核战斗部或常规弹头,能够在10分钟之内打击近千米远的目标,留给防御系统反应时间很短,能有效遏制敌方地基、机载、舰载预警及防空武器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既可攻击敌方战略要地等固定目标,也可有效攻击航空母舰等活动目标。
特别是超燃冲压发动机技术一旦成功用于高超声速导弹,就可能在2h 内打击全球任何目标,且迄今没有任何手段可对其实施拦截或防御。
(二)侦察监视现有的卫星系统和航空平台还不能满足战场大范围实时侦察和长时间连续监视的需求,临近空间飞行器可有效弥补这一不足。
临近空间飞行器的视场比一般飞机要大很多,一架在24km高度巡航的临近空间飞行器的视场要比一架在12km高度巡航的飞机的视场大4倍。
与离地高度为400km的侦察卫星相比,临近空间飞行器上搭载相同的设备,其光学设备空间分辨率将提高一个数量级,雷达设备的信号强度可以提高10000多倍,电子侦察设备可以检测到更微弱的电子信号。
低速临近空间飞行器可以在战区上空长时间驻留(3个月以上),对战区进行“凝视”侦察监视;可以对多目标、移动目标的连续侦察、标识、特征描述和定位;可以实时获取打击前后的目标图像,快速完成打击效果评估。
高速临近空间飞行器可作为战略侦察平台,能快速远程突破敌方防空体系,快速机动进入敌方纵深进行侦察,准确把握整个战场态势的变化,实时引导武器弹药对敌目标实施精确打击。
(三)通信中继临近空间飞行器作为通信中继平台可以广泛应用于军事和民用通信。
在军用方面,可用于地面、海上、空中和太空的通信中继。
在民用方面,可用于都市、郊区、乡村和边远地区数字电话、传真、电子邮件、视频视听等通信中继。
与卫星通信中继相比,临近空间通信中继平台的优势是容量大、传播损耗小(比同步轨道衰减少65dB)、时延短,发射功率低,易于实现通信终端的小型化、移动化,建设周期短,管理、维护和升级容易。
与地面无线通信相比,临近空间通信中继平台的覆盖范围大、发射功率低,建设周期短、易于升级,可以全天候工作。
一个部署在30km高的临近空间飞行器通信中继平台,可以覆盖1200万km2的地域,我国人口众多、人口密集的城市很多,使用这种系统的潜在市场很大。
(四)导航定位现今的许多武器系统使用的是GPS等卫星导航系统提供的导航和定位数据,但由于导航卫星高度很高,其信号路径损耗比临近空间飞行器播发的信号损耗大100倍,因此抗干扰能力较弱。
临近空间飞行器在某一特定区域长时间驻留,可以播发增强的卫星导航信号,与卫星导航系统配合,可有效提高卫星导航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定位精度;也可以单独使用多个临近空间飞行器构成专用的战区导航定位系统,以便在卫星导航系统受到干扰后,直接为武器系统提供导航和导引数据。
(五)综合预警近年来,隐身、综合电子干扰、低空/超低空突防和反辐射导弹等技术发展迅猛。
要对隐身飞机和各类导弹的来袭及早进行预警,发现高速入侵的低空、超低空飞行器,解决远程探测低空、超低空目标及地形遮挡的问题,就必须拥有相应的预警能力。
临近空间飞行器具有覆盖区域广、搭载能力强等特点,将成为综合预警体系中的重要平台。
相对于预警飞机和地面预警系统,临近空间预警系统留空时间长,少则几个月,多则几年,可以全天候连续工作;飞行高度高,视场很大,对地面目标的探测半径可达550km以上,对空中目标的探测半径达1000km以上,可提前发现敌方目标,用于低空目标识别、导弹防御。
在国土上部署这样的系统,可以组成全天候导弹防御网络,确保国土安全。
相对于卫星预警系统和预警飞机,临近空间预警系统使用灵活性强,经济性好,综合效能高,并可与卫星和飞机预警系统协同,构成天空地一体化立体预警探测系统,实现多重覆盖、无缝探测,满足一体化联合作战对预警系统的需求。
(六)电子对抗电子对抗是现代战争中重要的作战样式,电子战的攻击重点是敌C4ISR系统,大规模电子战将贯穿于现代高科技战争的始终。
临近空间飞行器由于生产和使用成本相对较低、活动区域广、没有人员危险等特点,有着其他空域部署的电子对抗设备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特别是低速临近空间飞行器能够在目标上空长期驻留,可对敌方地面和海上警戒、搜索引导、目标指示雷达等进行长时间、不间断的干扰,减少敌雷达发现目标和预警的时间,为作战飞机和导弹突防、提高作战效能和生存概率提供支援;可播发高强度的卫星导航干扰信号,使敌方的作战飞机、巡航导弹、精确制导弹药等无法进行正常的导航,降低敌方的作战效能;也可播发增强的卫星导航信号,压制敌方对我卫星导航信号的干扰等。
五、临近空间飞行器民事用途(一)气象预测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临近空间的开发与探索势在必行。
这需要气象部门提供大量临近空间的气象数据和气象服务。
迄今为止,除了发射航天器的火箭会偶尔穿越之外,这片寂静的空域仍然是人类飞行的一个禁区。
所有的火箭发射都与气象条件有关系。
在各种不利气象条件中,风、温度、雷电等对于火箭发射影响较大。
在每次火箭发射前,都要进行气象会商,详细了解全球气象图、国内气象图、发射场气象图的情况,制订火箭发射预案。
待万事俱备时,气象条件就是“东风”。
气象条件不是参考,而是“裁判员”。
气象条件具备了就可以发射火箭,不具备就不可以发射。
这些年来,气象预报预测能力越来越强,气象部门不仅可以提供半个月的天气趋势情况,还可以精确预报窗口时段。
气象预报水平的提升为火箭发射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临近空间气象状况不如航空空间复杂,没有雷暴闪电,也没有云、雨和大气湍流现象,但横向的切变风对经过这里的火箭构成了很大威胁。
虽然臭氧和紫外线的腐蚀性会对平台材料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火箭在这一高度停留时间较短,对运载平台的影响轻微。
在中国气象局推进的监测预警工程中就有瞄准航天工程对临近空间保障的需求的建设内容。
目前,中国气象局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已建成中频雷达和光学干涉仪,能够观测到30公里至120公里区间内的大气成分、大气密度、温度、风等要素。
设备仪器已处于试运行阶段,同时也在为航天发射任务提供保障。
这些仪器对于2013年成功保障“风云三号”气象卫星发射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二)灾后救援2015年12月21日,深圳光明发生山体滑坡事,当天下午,深圳科技企业光启科学紧急调用公司自主研发的“云端”号飞艇,搭载航天级多功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设备,配合应急版“云端”号Cloud mini,赴光明参与搜救工作。
与以往地震灾害救援采用的无人机救援手段不同的是,按照此次采集图像的飞行器的飞行高度判断,本次投入救灾的“云端”号应该划分为飞艇,低速低空,相比无人机停留时间久,救援成本也相对较低,在特定环境下的救援具备优势。
业内专家称这种空间领域为“临近空间”,也就是介于低空领域与地表之间的空间范围。
此次共投入两台“云端”号Cloud mini设备参与救援,分别是光学检测设备和航天对地检测设备。
其中,航天级多功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设备,具备可见光和红外线高分辨率视频成像能力,利用热成像技术重建了整个区域的原始地理信息。
在临近空间,利用飞艇搭载图像采集设备,采用热成像技术,可以对整片灾害区域进行长时间值守,不受光线环境限制,而且可以进行热源探测,有助于及时发现生还者。
根据热源来成像,监控范围大,持续时间长,在1公里半径范围内的分辨率是6厘米。
截止到2015年12月22日,救援队已经对掩埋地区绘制出一张“泥下地图”,并确定16个掩埋点,即30多栋被滑坡掩埋的建筑的具体位置。
临近空间领域目前也成为国内外巨头布局重点。
目前,波音公司正在研制“太阳鹰”太阳能飞机,用于执行情报任务,谷歌、Facebook等巨头也相继巨资收购相关公司,用于广域天基互联网覆盖。
相对低空领域,临近空间目前是各国争夺开发的焦点,现在还处于初期阶段。
(三)近太空旅行截止至2014年年底,全球只有400多人到过外太空。
很快人们将可以实现到月球上度蜜月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