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海高三语文一模汇编·文言文二
(完整版)2017年上海高三语文一模汇编·文言文二
![(完整版)2017年上海高三语文一模汇编·文言文二](https://img.taocdn.com/s3/m/c24ee82b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c4.png)
(完整版)2017年上海⾼三语⽂⼀模汇编·⽂⾔⽂⼆2017年上海⾼三⼀模⽂⾔⽂⼆宝⼭(五)阅读下⽂,完成第24——28题(13分)陈情表(元末明初)简祖英①⾂祖英九岁失怙①,惟慈亲鞠育,逮长知训,冀或⽤世,以酬罔极之恩,⾂之志也。
向叨⾷元祿,为何左丞参佐,适值三⼭强寇②,剽掠⼴城,⼀门妻⼥,死节五⼈;⽽⽼母陈⽒,为所拘囚。
⾂祖英隐忍不能即死,其有愧⽯苞殉国③也多矣。
②兹遇圣朝维新,征讨不服,率⼟效顺,咸蒙嘉休。
乃者三⼭逆寇,悉婴铁锁,⾂母得以⽣还,虽⾂祖英不孝之罪固所难逃,⽽得以展区区乌哺情私者,陛下之赐也。
⾂母⼦离散复完,⽩⾻复⾁,铭感圣德,彻于肝肺,虽九死其能报耶!陛下⼜复甄录④,寄以民社⑤,此正⾂殒⾸效命之秋也。
⽽⾂俯顾⾃惭,不敢拜命者,以罪戾已深,不宜职在民牧。
③钦惟圣朝,以孝道治天下,禄秩不容及不孝之徒;以仁⼼怀远⼈,匹夫⽆有不获之愿。
况⾂事元朝,叨为元⾂,幸已逃诛。
母年逾耄,孤苦特甚。
尤宜恻怛⽽钦恤者也。
伏望圣慈,收回成命,矜其爱⽇之短,俾遂归养之图,则⾂母⼦拭⽬清平,讴歌德泽,为赐多矣。
④今⾂四⼗有九,⽼母年⼋⼗有⼀。
鹤发垂堂,西⼭之⽇已薄;弃亲赴任,不孝之罪弥深。
苟违亲⽽事主,陛下安所⽤之?果尽奉欢之期,然后复求仕进,以尽忠罄节,⾮惟遂⼈⼦之私,亦圣朝孝理之道也。
【注释】①失怙:死了⽗亲。
②三⼭强寇:指元末起兵于三⼭(今佛⼭)的邵宗愚割据武装,被何左丞所灭。
③⽯苞殉国:⽯指⽯奢,苞指赵苞。
⽯奢:楚昭王相,⾏县,道有杀⼈者,相追之,乃其⽗也;纵其⽗,⾃刎⽽死。
赵苞:鲜卑侵略汉国,把汉将赵苞的母亲置于阵前,赵苞仍按时进击,他母亲和妻⼦都被鲜卑杀害,赵苞随后呕⾎⽽死。
④甄录:甄别录⽤。
⑤民社:此指地⽅官。
24.本⽂借鉴了蜀汉末西晋初(填⼈名)的《陈情表》。
(1分)25.第1段⽤了“⽯苞殉国”的典故,对其分析不恰当是()(2分)A.陈述隐忍苟活的惭愧。
B.表明忠孝难全的⽭盾。
C.解释⾷元俸禄的原因。
2017年高考语文上海卷二模试题汇编之文言文阅读二
![2017年高考语文上海卷二模试题汇编之文言文阅读二](https://img.taocdn.com/s3/m/62442ac0d15abe23482f4dd8.png)
2017年高考语文上海卷二模汇编之文言文阅读二闵行区(五)阅读下文,完成第 23—27 题。
(13 分)清心亭记元·吴旭①清心亭者,广陵蒋公安道所筑也。
公自至正六年春出宰来安⑴,越明年人和岁丰,废坠悉举。
县治之前,旧有官地一亩,为豪家侵据,人无敢理之者,公因询耆老以复之。
于是薙榛莽,浚砂砾。
深仞有奇,泉脉随应,环甃以石⑵,波光云影,上下相映。
植槐柳于四旁,种莲芡茭菱于其中。
即池之隙地,筑亭三间,朴而不雕,高明严巩。
②公退之暇,焚香静坐,徘徊徙倚,消遣世虑。
或载酒肴,集僚友于其上。
树荫蓊郁,禽声左右,引觞满酌,颓然就醉。
宴酣之乐,人见其有欧阳公遗风,号公为小醉翁焉。
亭成而未名,邑民请以小醉翁扁之。
③公曰:“不然,此非吾志也。
居仁不才,奉天子命出宰是邑,民之休戚系焉。
夙夜祇惧⑶,虑弗治为怀。
矧来安素称难治,每听政之际,牒讼倥偬⑷,工役劻勷⑸,簿书期会之冗,赋役出纳之繁,剸之理之⑹,百事丛脞⑺,骚吾心,拂吾耳,幸不为物所忤而败事。
则退席于斯亭之上,屏其视听以怡吾神,以静吾虑,逍遥徜徉,洞达古今。
学校思欲兴之,田野思欲辟之,善良思欲安之,强暴思欲去之。
户版何道以增之,词讼何道以简之。
鼠窃狗偷,四境弗靖,欲防御以弭之。
重科厚敛,贫富不齐,欲设法以均之。
此皆所以致吾之思也。
凡事物之来,意有未诚,则不能与民相感,故憩于斯亭之上,思有以清吾心焉。
夫醉翁亭者,欧阳公寓一时游观之乐,非政治之所先。
斯亭匾以清心,不亦可乎?④众皆曰:然。
求旭文以记之。
旭因曰:“子尝闻清心之说乎?夫心者,神明之舍,五官之主也。
彼流其情,而乱于气。
与夫端若槁木,块若死灰,皆不知清心之要者也。
吕氏曰:当官者,要以清心省事为本,公兼得之矣。
盖公之心,湛于止水,岂待登斯亭而后清哉?特以自警耳。
”尝读包孝肃公“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之句⑻,未尝不叹慕其政事文章之美,今幸获身亲见之,因为之记,且颂是诗以质焉。
注:⑴来安:县名,在今安徽省。
2017年高考语文上海卷一模试题汇编之文言文阅读一(含答案)
![2017年高考语文上海卷一模试题汇编之文言文阅读一(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baf4764aaea998fcc220ebc.png)
2017年高考语文上海卷一模试题汇编之文言文阅读一闵行区(四)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
(17分)①刘词,字好谦,元城人。
梁贞明中,事故邺帅杨师厚,以勇悍闻。
②唐庄宗入魏,亦列于麾下,两河之战,无不预焉。
同光初,为效节军使,转剑直指挥使,寻以忤于权臣,出为汝州小校,凡留滞十余年。
晋初,从侯益收汜水关,佐杨光远平邺都,累迁奉国第一军都虞候。
时王师方讨襄阳,寻命词兼行营都虞候,襄阳平,迁本州团练使。
③在郡岁余,临事之暇,必被甲枕戈而卧,人或问之,词曰:“我以勇敢而登贵仕,不可一日而忘本也。
若信其温饱,则筋力有怠,将来何以报国也!”及汉有天下,复为奉国右厢都校,遥领阆州防御使。
④乾祐初,李守贞叛于河中,太祖征之,朝廷以为侍卫步军都指挥使,遥领宁江军节度使,充行营马步都虞候,命分屯于河西。
二年正月,守贞遣敢死之士数千,夜入其营。
皆怖惧不知所为,惟词神气自若,令于军中曰:“此小盗耳,不足惊也。
”遂免胄横戈,叱短兵以击之,贼众大败而退。
自是守贞丧胆,不复有奔突之意。
河中平,太祖嘉之,表其功为华州节度使,岁余,移镇邢台。
⑤三年秋,改镇河阳。
显德初,世宗亲征刘崇,词奉命领所部兵随驾,行及高平南,遇樊爱能等自北退回,且言官军已败,止词不行,词不听,疾驱而北。
世宗闻而嘉之,寻命为随驾都部署,又授河东道行营副部署。
⑥其年夏,车驾还京,授永兴军节度使,加兼侍中,行京兆尹。
二年冬,以疾卒于镇,年六十有五。
(节选自《旧五代史•列传四》)22.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2分)(1)寻.命词兼行营都虞候()(2)必被.甲枕戈而卧()23.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2分)(1)两河之战,无不预.焉()A.事先 B.参加 C.过问 D.关涉(2)若信.其温饱,则筋力有怠()A.伸张 B.明确 C.听任 D.知道24.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A.我以.勇敢而登贵仕久之,能以.足音辨人B.不可一日而.忘本也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C.则.筋力有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D.皆怖惧不知所.为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25.把第④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上海市各区2017年高三一模试卷分类汇-文言文阅读专题.docx
![上海市各区2017年高三一模试卷分类汇-文言文阅读专题.docx](https://img.taocdn.com/s3/m/a26e8c21a26925c52dc5bf2b.png)
上海市各区2017年高三一模试卷分类汇:文言文阅读专题(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7-22题。
(18分)①李疑字思问,居通济门外,闾巷子弟执业造其家,得粟以自给。
固贫甚,然独好周人急。
②金华范景淳吏吏部,得疾,无他子弟;人殆Z,不肯舍。
杖踵疑门,告曰:“我不幸被疾,人莫舍我。
闻君义甚高,能假我一榻乎?”疑许诺,延就坐,泛除明爽室,具床褥炉灶,使寝息其中。
征医视脉,躬为煮糜炼药,旦暮执其手问所苦,如事亲戚。
既而疾滋甚,不能起,漫矢污衾席,臭秽不可近。
疑日为刮摩浣涤,不少见颜血。
景淳流涕曰:“我累君矣。
恐不复生,无以报厚德,囊有黄白金四十余两,在故逆旅邸,愿自取Z。
”疑曰:“患难相恤,人理宜尔,何以报为? ”景淳曰:“君脱不取,我死,恐为他人得,何益乎?”疑遂求其里人偕往,携以归。
面发囊,籍其数而封识之。
数日,景淳竞死。
疑出私财买棺,殡于城南聚它山。
举所封囊寄其里人家,往书召其二子。
及二子至,取囊按籍还之。
二子以半馈, 却弗受,反照以货,遣归。
③平阳耿子廉械逮至京师,其妻孕将育,众拒门不内。
金陵俗,妇孕将产者为不祥,逆旅多不舍。
妻卧草中以号。
疑问故,归谓妇曰:“人孰无缓急,安能以室庐自随哉!且人命至重,倘育而为风露所感,则母子俱死。
吾宁舍之而受祸,何忍死其母子乎?”俾妇邀以归,产一男于。
疑命妇事之如疑事景淳。
逾月始辞去,不取其报。
④人用是多疑,名士大夫成喜与疑交,见疑者皆曰“善士善士”。
⑤太史氏曰:吾与疑往来,识其为人,非有奇伟壮烈之姿立,而其箕所为事乃有古义勇风。
吾伤流俗Z嗜利也,传其事以劝焉。
(节选自《宋学士文集•李疑传》,有删改)17.写11!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2分)(1)君脱不取•(2)人用是多疑•18.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A.杖踵疑门拄着拐杖■B.具床褥炉灶■准备C.籍其数而封识之计算•D.众拒门不内■同“纳”19.下列句中的“以”字表示修饰关系的一项是()。
(2 分)A.得粟以自给B.反飓以货C.妻卧草屮以号D.俾妇邀以归20.把文中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6分)(1)我不幸彼疾,人莫舍我。
2017上海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2)
![2017上海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2)](https://img.taocdn.com/s3/m/97c38bdf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8e.png)
2017上海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2)推荐文章2017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热度:上海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分析热度:上海语文高考题2017及答案热度:上海语文高考题2017答案热度:上海语文高考试卷历年及答案热度: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将军赋采薇戴安澜任第73旅旅长后,回顾多年对日作战的经验教训,认定要取得胜利必须依靠部属努力,而部属的旺盛士气来自他们的爱国热情.他犄意抄录民族英雄岳飞的《满江红》和文天徉的《过零丁洋》,印发给各级官兵背谒吟唱,激发大家精忠报国的爱国热忱。
为了抗战大北,戴安澜摒弃党派成见,团结爱国人士。
《自由报》记者宗供仁前来采访,与他彻夜讨论时局,探讨国共合作抗日的未来,两人很快成为莫逆之交。
这时有人提醒戴安澜,说宗是共产党,须多加提防,他坦然答道:“现在是国共合作坑战,何防之有?宗是否共产党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他是新闻记者,写过许多真实感人的报道,有卓越的见解.我们正缺少这样的爱国志士。
”几天后,他还把自己的军事著作交給宗旗仁修改并題词。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决定浪远征军赴缅句对曰作战,当命令到达时,已升任第200师师长的戴安澜高唱《满江红》,并向官兵宣讲进葛亮远征的事迹,以“鞠躬尽粹,死而后已”的精神激励官兵,赴缅途中,他激情满怀,赋《远征》二首以明志。
其一云:“万里旌旗耀眼开,王师出境岛夷摧,扬鞭遥指花如许,诸葛前身今又来其二云:“策马奔车走八荒,远征功业迈桊皇,澄清宇宙安黎庶,先挽长弓射夕阳。
”入缅不久,日军主力迫近东瓜,军长杜聿明决定集中主力击溃日军.栽安澜立下誓言:“此次远征,系唐明以来扬国成之盛举,虽战至一兵一卒,也必死守东瓜这时,英军突然撤走,我方援军未至,形势危急,戴安澜决心以身报国,他玄布:“本师长立遣嘱在先:如果师长战死,以副师长代之;副师长战死,参谋长代之……以此类推,各级皆然他给夫人王荷馨写了绝命家书:“余此次奉命固守东瓜,因上面大计未定,与后方联络过远,敌人行动又快,现在孤军奋斗,决以全部牺牲报国家养育,为国家战死,事极光荣,所念者,你们母子今后生活,当更痛苦。
2017年上海各区高三二模语文汇编(文言文二)(学生版)(精校Word版)
![2017年上海各区高三二模语文汇编(文言文二)(学生版)(精校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1f8590a3ccbff121dd3683af.png)
2017年上海各区高三二模汇编-文言文二宝山(青浦、长宁、金山)区(五)阅读下文,完成22—26题。
(13分)散书后记(清)袁枚①书将散□,司书者请问其目。
余告之曰:凡书有资著作者,有备参考者。
备参考者,数万卷而未足;资著作者,数千卷而有馀。
何也?著作者熔书以就己,书多则杂;参考者劳己以徇书,书少则漏。
著作者如大匠造屋,常精思于明堂奥区①之结构,而木屑竹头非所计也;考据者如计吏②持筹,必取证于质剂③契约之纷繁,而圭撮④毫厘所必争也。
二者皆非易易也。
②然而一主创,一主因;一凭虚而灵,一核实而滞;一耻言蹈袭,一尊亨依傍;一类劳心,一类劳力。
二者相较,著作胜矣。
且先有著作而后有书,先有书而后有考据。
以故著作者,始于《六经》,盛于周秦;而考据之学,则自后汉末而始兴者。
郑、马⑤笺注业已回冗。
其徒从而附益之,抨弹踳驳⑥,弥弥滋甚。
孔明厌之,故读书但观大略;渊明厌之,故读书不求甚解。
二人者,一圣贤,一高士也。
余性不耐杂,窃慕二人之所见,而又苦本朝考据之才之太多也,盍以书之备参考者尽散之。
(《小仓山房文集》)【注释】①明堂奥区:指高大深邃的宫殿建筑。
②计吏:古代州郡掌簿册登记的官员。
③质剂:古代贸易契券的总称。
④圭撮:两种很小的容量单位。
⑤郑、马:指东汉末年的经学家郑玄和马融。
⑥抨弹踳驳:批评攻击,错乱驳杂。
22.填入第①段方框中处的虚词,最恰当的一项是()(1分)A.也B.尔C.矣D.焉23.第①段中,作者认为“著作者”和“参考者”对书籍使用方法的主要区别是(请用自己的话表述)(2分)24.赏析第①段划线句运用比喻手法的表达效果(4分)25.下列对本文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作者之所以藏书散去,是因为生活发生重大变故不得不忍痛割爱。
B.作者认为著作靠虚拟,考据需查核是否属实,都既费心思又耗体力。
C.作者认为若有助于著作,书越多越好,若备于参考,书越少越好。
D.作者散书的原因是:推崇孔明、渊明的读书方法,苦于当时考据太盛。
上海市2017年高三一模语文试分类汇编现代文二
![上海市2017年高三一模语文试分类汇编现代文二](https://img.taocdn.com/s3/m/33439f451ed9ad51f01df29c.png)
上海市2017年高三一模语文试分类汇编:现代文二宝山(二)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
(16分)灵魂的伤痕卢隐①我没有事情的时候,往往喜欢独坐深思,这时我便把我自己站在高高的地方,——暂且和那旅馆作别,不轩敞的屋子——矮小的身体——和深闭的窗子——两只懒睁开的眼睛——我远远地望着,觉得也有可留恋的地方,所以我虽然和他是暂别,也不忍离他太远,不过在比较光亮的地方,玩耍些时,也就回来了。
②有一次我又和我的旅馆分别了,我站在月亮光底下,月亮光的澄澈便照见了我的全灵魂。
这时自己很骄傲的,心想我在那矮小旅馆里,住得真够了,我的腰向来没伸直过,我的头向来没抬起来过,我就没有看见完全的我,到底是什么样子,今天夜里我可以伸腰了!我可以抬头了!我可以看见我自己了!月亮就仿佛是反光镜,我站在他的面前,我是透明的,我细细看着月亮中透明,自己十分的得意。
后来我忽发现在我的心房的那里,有一个和豆子般的黑点,我不禁吓了一跳,不禁用手去摩,谁知不动还好,越动着这个黑点越大,并且觉得微微发痛了!黑点的扩张竟把月亮遮了一半,在那黑点的圈子里,不很清楚的影片一张一张地过去了,我把我所看见的记下来:——③眼前一所学校门口挂着一个木牌,写的是:“京都市立高等女学校”。
我走进门来,觉得太阳光很强,天气有些燥热,外围的气压,使得我异常沉闷,我到讲堂里看她们上课,有的做刺绣,有的做裁缝,有的做算学,她们十分的忙碌,我十分的不耐烦,我便悄悄地出了课堂的门,独自站在院子里,想藉着松林里吹来的风,和绿草送过来的草花香,医医我心头的燥闷。
不久下堂了,许多学生站在石阶上,和我同进去的参观的同学也出来了,我们正和她们站个面对面,她们对我们做好奇的观望,我们也不转眼地看着她们。
在她们中间,有一个穿着紫色衣裙的学生,走过来和我们谈话,然而她用的是日本语言,我们一句也不能领悟,石阶上她的同学们都拍着手笑了。
她羞红了两颊,低头不语,后来竟用手巾拭起泪来,我们满心罩住疑云,狭窄的心,也几乎进出急泪来!④我们彼此忙忙地过了些时,她忽然蹲在地下,用一块石头子,在土地上写道:“我是中国厦门人。
上海市2017届青浦区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汇编
![上海市2017届青浦区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1855192476eeaeaad0f330a5.png)
更多详尽答案请关注上海市青浦区2017 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含试题与答题要求,全部答题一定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注意,不可以错位。
3.考试时间150 分钟。
试卷满分150 分。
一、累积与运用(1-5 题)(10 分)1.何时倚虚幌,(杜甫《月夜》)( 1 分)2.人有离合悲欢,。
([ 填作者名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 分)3.“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用的最突出的手法是。
在柳永《八声甘州》中运用相同手法的句子是“,、?”(2分)4.高中毕业和最要好的同学分别,最能表达此刻心情的句子是()(3分)A.国内存知音,天涯若比邻。
B.莫愁前路无知音,天下谁人不识君。
C.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D.寻寻找觅 , 冷冷清清 , 凄悲惨惨戚戚。
5.假如你在上海人民广场边上向邻近商家一位中年妇女咨询如何到上海博物馆,最适合的咨询语是()(2分)A.嗨!你好!不好心思打搅一下,请问去上海博物馆怎么走?B.阿姨你好!请问去上海博物馆怎么走比较方便?C.唔阿姨你好,你能帮我指点怎么去上海博物馆的路吗?D.你好!阿姨,你知道上海博物馆在哪里吗?你能帮我指路吗?二、阅读(70 分)(一)阅读下文,达成6-10 题(16 分)情与辞朱光潜①全部艺术都是抒怀的,都必表现一种心灵上的感想,明显的如喜、怒、爱、恶、哀、愁等情绪,奇妙的如喜悦、颓唐、郁闷、安静以及各种不易名状的飘来忽去的心境。
文学看作一种艺术看,也是这样。
不表现任何情致的文字就不算是文学作品。
文字有言情、说理、叙事、状物四大功用,在文学的文字中,不论是说理、叙事、状物,都一定表露一种情致;若否则,那就成为乏味的没有生趣的平时应用文字,如账簿、图表、数理化教科书之类。
可是这类界限也很不简单划清,由于人是有感情的动物,而感情是简单为理、事、物所触动的。
2017年上海高三语文一模汇编.各区作文题目
![2017年上海高三语文一模汇编.各区作文题目](https://img.taocdn.com/s3/m/1155271a0740be1e650e9a69.png)
2017年徐汇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二、写作(70分)26.根据一下的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慈善借助移动互联网由“小众慈善,大众围观”快速进入到“人人慈善,慈善人人”的时代,但人们在热情参与中不时感到与“慈善快乐又利他”的初衷存在差距,对于“互联网+慈善”的现状,人们的思考与应对不尽相同。
2017年奉贤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三、写作(70分)27.“趋利避害”是人生的一种常见形态,由于内容和方式等的差异,往往会有层次的区别。
请写一篇文章,就这一类现象谈谈你的思考与认识。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2017年金山区高三语文一模卷第三部分写作(70分)28.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心理学家罗洛梅说:焦虑是人类面对威胁,希望创造自我的正常状态。
在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焦虑的人才是真的健康,感受到时代脉搏的人”然而,在显示生活中,人们似乎更愿意规避“焦虑”,不断寻求化解“焦虑”的方法。
2017年普陀区高考一模三、写作(70分)27、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善恶或是非之间的选择根本不是什么选择。
真正的选择是两难的选择。
它发生于两种情境。
一是不可调和的两善取其一的选择:从选择者的视角看,两个事物都是他所欲者,他两者都想要,但环境只能二者择一。
二是两恶取其轻的选择:从选择者的视角看,两个事物都是他所不欲者,他一个都不想要,但环境迫使他必须二者择一。
面对“两难之择”,你会作怎样的思考,作出怎样的决定?闵行区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质量调研二写作 70分32.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微信,作为时下最流行的网络社交工具,以其便捷、互动等特点被人们喜爱和追捧。
在朋友圈里点“赞”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赞”本为赞美之意,但在实际应用中却被人们赋予了更多的含义。
对于这种在微信中点“赞”的现象,人们的看法不尽相同,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思考。
2017年上海高三语文一模汇编.各区作文题目
![2017年上海高三语文一模汇编.各区作文题目](https://img.taocdn.com/s3/m/c12cc64c02020740be1e9b59.png)
2017年上海高三语文一模汇编.各区作文题目2017年徐汇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二、写作(70分)26.根据一下的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慈善借助移动互联网由“小众慈善,大众围观”快速进入到“人人慈善,慈善人人”的时代,但人们在热情参与中不时感到与“慈善快乐又利他”的初衷存在差距,对于“互联网+慈善”的现状,人们的思考与应对不尽相同。
2017年奉贤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三、写作(70分)27.“趋利避害”是人生的一种常见形态,由于内容和方式等的差异,往往会有层次的区别。
请写一篇文章,就这一类现象谈谈你的思考与认识。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2017年金山区高三语文一模卷第三部分写作(70分)28.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心理学家罗洛梅说:焦虑是人类面对威胁,希望创造自我的正常状态。
在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焦虑的人才是真的健康,感受到时代脉搏的人”然而,在显示生活中,人们似乎更愿意规避“焦虑”,不断寻求化解“焦虑”的方法。
2017年普陀区高考一模三、写作(70分)27、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善恶或是非之间的选择根本不是什么选择。
真正的选择是两难的选择。
它发生于两种情境。
一是不可调和的两善取其一的选择:从选择者的视角看,两个事物都是他所欲者,他两者都想要,但环境只能二者择一。
二是两恶取其轻的选择:从选择者的视角看,两个事物都是他所不欲者,他一个都不想要,但环境迫使他必须二者择一。
面对“两难之择”,你会作怎样的思考,作出怎样的决定?闵行区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质量调研二写作 70分32.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微信,作为时下最流行的网络社交工具,以其便捷、互动等特点被人们喜爱和追捧。
在朋友圈里点“赞”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赞”本为赞美之意,但在实际应用中却被人们赋予了更多的含义。
2017年高考语文上海卷一模试题汇编之文言文阅读二(含标准答案)
![2017年高考语文上海卷一模试题汇编之文言文阅读二(含标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7a58bd866fb84ae45c8dbf.png)
2017年高考语文上海卷一模试题汇编之文言文阅读二闵行区(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7—31题。
(13分)栖碧轩记陈方①浙西之地,水多山少,常于浙西数郡之间,而山尤少。
自晋陵并西而南,蜿蜒靡迤,或起或止。
至无锡,而山之最著者,惠山也。
然无重峦叠嶂之纡亘,深溪巨壑之险阻,崒然起于平地⑴,如奔鲸逸马,不可羁而留也。
余则散于四封之中,瓜蔓相接,大率隐隐皆培塿⑵,形孤势薄,他郡之山可孩而抚之。
又自惠山之东,沃壤夷衍,相去三十里而远,其山之匹于惠者曰堠山,亦无曲折之美,䆗窱之雄⑶,直望之而可喜耳。
距两山之所向,②始余之未识彦清也,有人持其《栖碧轩诗》一大轴从余观之。
余见其所图之水石清美也,喜曰:“无锡之山有是哉!余昔过其境,而见者甚少而浅近,未有如图之清美者也。
”③近年余为其家童子师,由是问所谓栖碧者,然后怪其所居之平且旷也,何取于李白问余栖碧山之诗⑷。
彦清谓余曰:“古之高人逸士,野居而涧处者,未必皆山也。
使可耕之地,可安之庐,长林美竹,杂花丰草,而得与世相忘,足矣,奚俟夫山之深且秀哉!夫栖于山者,又未必皆知山之为可乐,如知山之可乐,则居虽无山,常若居于山也。
况吾居之西,则惠山界其右,东则堠山峙其左,云霏朝夕之变态,风雨晦暝之异状,未尝不接于吾目也。
夫于山之尤少之地,而有以映带于户限之前,则栖碧之名不为虚也。
然则在山者不见山,惟置身于其外者能见之。
若栖碧者,其能见于山之外者欤!”余知彦清之志者也,闻其言而是之。
彦清固请余记,于是乎书。
④彦清名幼武,孝谨而和易,雅好文章,与余友。
后至元二年十月一日记。
【注释】⑴崒:古通“萃”,聚集。
⑵培塿:小土丘。
⑶䆗窱:深邃貌。
⑷李白《山中问答》有“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的诗句。
27.下列填入第①段方框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1分)A.矣 B.也 C.焉D.者28.请对第①段中的画线句进行赏析。
(3分)答:29.联系上下文,简析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
(3分)答:30.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浙西之地,水多山少,以惠山最为著名,其余都不足观。
2017年高考语文上海卷二模试题汇编之文言文阅读二
![2017年高考语文上海卷二模试题汇编之文言文阅读二](https://img.taocdn.com/s3/m/62442ac0d15abe23482f4dd8.png)
2017年高考语文上海卷二模汇编之文言文阅读二闵行区(五)阅读下文,完成第 23—27 题。
(13 分)清心亭记元·吴旭①清心亭者,广陵蒋公安道所筑也。
公自至正六年春出宰来安⑴,越明年人和岁丰,废坠悉举。
县治之前,旧有官地一亩,为豪家侵据,人无敢理之者,公因询耆老以复之。
于是薙榛莽,浚砂砾。
深仞有奇,泉脉随应,环甃以石⑵,波光云影,上下相映。
植槐柳于四旁,种莲芡茭菱于其中。
即池之隙地,筑亭三间,朴而不雕,高明严巩。
②公退之暇,焚香静坐,徘徊徙倚,消遣世虑。
或载酒肴,集僚友于其上。
树荫蓊郁,禽声左右,引觞满酌,颓然就醉。
宴酣之乐,人见其有欧阳公遗风,号公为小醉翁焉。
亭成而未名,邑民请以小醉翁扁之。
③公曰:“不然,此非吾志也。
居仁不才,奉天子命出宰是邑,民之休戚系焉。
夙夜祇惧⑶,虑弗治为怀。
矧来安素称难治,每听政之际,牒讼倥偬⑷,工役劻勷⑸,簿书期会之冗,赋役出纳之繁,剸之理之⑹,百事丛脞⑺,骚吾心,拂吾耳,幸不为物所忤而败事。
则退席于斯亭之上,屏其视听以怡吾神,以静吾虑,逍遥徜徉,洞达古今。
学校思欲兴之,田野思欲辟之,善良思欲安之,强暴思欲去之。
户版何道以增之,词讼何道以简之。
鼠窃狗偷,四境弗靖,欲防御以弭之。
重科厚敛,贫富不齐,欲设法以均之。
此皆所以致吾之思也。
凡事物之来,意有未诚,则不能与民相感,故憩于斯亭之上,思有以清吾心焉。
夫醉翁亭者,欧阳公寓一时游观之乐,非政治之所先。
斯亭匾以清心,不亦可乎?④众皆曰:然。
求旭文以记之。
旭因曰:“子尝闻清心之说乎?夫心者,神明之舍,五官之主也。
彼流其情,而乱于气。
与夫端若槁木,块若死灰,皆不知清心之要者也。
吕氏曰:当官者,要以清心省事为本,公兼得之矣。
盖公之心,湛于止水,岂待登斯亭而后清哉?特以自警耳。
”尝读包孝肃公“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之句⑻,未尝不叹慕其政事文章之美,今幸获身亲见之,因为之记,且颂是诗以质焉。
注:⑴来安:县名,在今安徽省。
2017年高考语文上海卷一模试题汇编之文言文阅读二(含答案)
![2017年高考语文上海卷一模试题汇编之文言文阅读二(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e695729fad6195f312ba6d1.png)
2017年高考语文上海卷一模试题汇编之文言文阅读二闵行区(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7—31题。
(13分)栖碧轩记陈方①浙西之地,水多山少,常于浙西数郡之间,而山尤少。
自晋陵并西而南,蜿蜒靡迤,或起或止。
至无锡,而山之最著者,惠山也。
然无重峦叠嶂之纡亘,深溪巨壑之险阻,崒然起于平地⑴,如奔鲸逸马,不可羁而留也。
余则散于四封之中,瓜蔓相接,大率隐隐皆培塿⑵,形孤势薄,他郡之山可孩而抚之。
又自惠山之东,沃壤夷衍,相去三十里而远,其山之匹于惠者曰堠山,亦无曲折之美,䆗窱之雄⑶,直望之而可喜耳。
距两山之所向,其地曰一大轴从余观之。
余见其所图之水石清美也,喜曰:“无锡之山有是哉!余昔过其境,而见者甚少而浅近,未有如图之清美者也。
”③近年余为其家童子师,由是问所谓栖碧者,然后怪其所居之平且旷也,何取于李白问余栖碧山之诗⑷。
彦清谓余曰:“古之高人逸士,野居而涧处者,未必皆山也。
使可耕之地,可安之庐,长林美竹,杂花丰草,而得与世相忘,足矣,奚俟夫山之深且秀哉!夫栖于山者,又未必皆知山之为可乐,如知山之可乐,则居虽无山,常若居于山也。
况吾居之西,则惠山界其右,东则堠山峙其左,云霏朝夕之变态,风雨晦暝之异状,未尝不接于吾目也。
夫于山之尤少之地,而有以映带于户限之前,则栖碧之名不为虚也。
然则在山者不见山,惟置身于其外者能见之。
若栖碧者,其能见于山之外者欤!”余知彦清之志者也,闻其言而是之。
彦清固请余记,于是乎书。
④彦清名幼武,孝谨而和易,雅好文章,与余友。
后至元二年十月一日记。
【注释】⑴崒:古通“萃”,聚集。
⑵培塿:小土丘。
⑶䆗窱:深邃貌。
⑷李白《山中问答》有“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的诗句。
27.下列填入第①段方框中最恰当的一项是()(1分)A.矣B.也C.焉D.者28.请对第①段中的画线句进行赏析。
(3分)答:29.联系上下文,简析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
(3分)答:30.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浙西之地,水多山少,以惠山最为著名,其余都不足观。
2017年上海高三一模语文文言文汇编
![2017年上海高三一模语文文言文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84b0471da6c30c2259019ecf.png)
2017年上海市高三一模文言文一徐汇区(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
(18分)①耿恭字伯宗,少孤。
慷慨多大略,有将帅才。
永平十七年冬,骑都尉刘张出击车师,始置西域都护、戊己校尉,乃以恭为戊己校尉。
②明年三月,北单于遣左鹿蠡王二万骑击车师。
恭遣司马将兵三百人救之,道逢匈奴骑多,皆为所殁。
会显宗崩,救兵不至,车师复畔,与匈奴共攻恭,恭厉士众击走之。
后王夫人先世汉人,常私以虏情告恭,又给以粮饷。
数月,食尽穷困,乃煮铠弩,食其筋革。
衣屦穿决,形容枯槁。
恭与士推诚同死生,故皆无二心,而稍稍死亡,余数十人。
单于知恭已困,欲必降之,复遣使招恭曰:“若降者,当封为白屋王,妻以女子。
”恭乘城搏战,以毒药傅矢,因发强弩射之。
虏中矢者,视创皆沸,遂大惊。
会天暴风雨,随雨击之,杀伤甚众。
匈奴震怖,相谓曰:“汉兵神,真可畏也!”遂解去。
③明年,迁长水校尉.其秋,金城、陇西羌反.恭上疏言方略,诏召入问状.乃遣恭将五校士三千人,副车骑将军马防讨西羌.恭屯枹罕,数与羌接战.明年秋,烧当羌降,防还京师,恭留击诸未服者,首虏千余人,获牛、羊四万余头,勒姐、烧何羌等十三种数万人,皆诣恭降. 初,恭出陇西,上言:“故安丰侯窦融昔在西州,甚得羌胡腹心.今大鸿胪固,即其子孙.前击白山,功冠三军.宜奉大使,镇抚凉部.令车骑将军防屯军汉阳,以为威重.”由是大忤于防.及防还,监营谒者李谭承旨奏恭不忧军事,被诏怨望.坐征下狱,免官归本郡,卒于家.④论曰:余初读《苏武传》,感其茹毛穷海,不为大汉羞。
后览耿恭疏勒之事,喟然不觉涕之无从。
嗟哉,义重于生,以至是乎!【注】车师古西域国名,与下文“疏勒”同属西域都护府,固:即窦固,凉部:指西州防:车骑将军马防。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①车师复畔.②.衣屦.穿决16.为下列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①宜奉.大使,镇抚凉部A.供奉B.拥戴C.奉承D.赐予②.感其茹.毛穷海,不为大汉羞A.忍受B.吃C.喂D.围裹17.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2分)A.食尽穷困.... D.恭上疏言方略.. B.而稍稍死亡.. C.形容枯槁18.把第②段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017年上海高中语文一模汇编·现代文二及基础题汇总
![2017年上海高中语文一模汇编·现代文二及基础题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06fea137866fb84ae45c8dae.png)
2017年上海高三语文一模汇编基础题普陀区一、积累运用(10分)1、按题目要求填空。
(5分)(1)蟹六跪而二螯,___________________,用心躁也。
(《·劝学》)(2分)(2)渐风霜凄紧,关河冷落,___________________。
(《八声甘州》)(1分)(3)《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感慨秦汉历史变迁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2、按题目要求选择。
(5分)(1)朋友将留学远行,依依不舍,此时最适合赠别朋友的是下列诗句中的()(2分)A、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C、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D、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2)画线处最适合填入的选项是()(3分)在几代考古工作者50多年的不懈努力下,二里头遗址的全貌愈发清晰:这里发现了最早的城市干道网络,发现了最早的宫城,发现了最早的中轴线布局的宫殿建筑群……作为中国最早的王朝都城,二里头遗址开城市布局和规划的先河,___________________。
A、被中国城市建设史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B、被中国城市建设史留下淋漓尽致的一笔C、在中国城市建设史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D、在中国城市建设史留下淋漓尽致的一笔1、(1)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荀子(2)残照当楼(3)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2、(1)B(2)C崇明区一、积累应用(10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7分)(1)不应有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宋·苏轼《水调歌头》)(2)位卑则足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唐·韩愈《师说》)(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断桥头卖鱼人散。
(元·马致远《寿阳曲·远浦帆归》)(4)舞台上遭逢苦难久别重逢的夫妻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此时可以用《琵琶行》中哪两句诗句来形容这种场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豪强地主兼并掠夺土地,地方军政长官繁政扰民,百姓
困苦。
B.宦官专权朝廷腐败,士人积极要求政治改革,提倡儒学 复兴。
C.统治者树立圣人典型,实行圣人崇拜。从而强化其愚民 政策。
D.朝廷选拔人才慕名而不求实,从而导致无人可用,士人 不遇。 26.本文善于在类推中说理,试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按以下三个方猫评分:内容上的特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主要是 动之以情);形式上的特点 (对比比喻的手法、骈散结合的句式);为什么用这样的形式表达这样 的内容。
崇明
(五)阅读下文,完成22-26题。(13分)
观八骏图说
(唐)柳宗元
①古之书有记周穆王驰八骏升昆仑之墟者,后之好事者为
之图,宋、齐以下传之。观其状甚怪,咸若骞①若翔,若龙凤
四万,小侯自倍,富厚如之。子孙骄溢,忘其先,淫嬖①。至
太初百年之间,见侯五,余皆坐法陨命亡国,耗矣。网②亦少
密焉,然皆身无兢兢于当世之禁云。
③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未必尽同。帝王
者各殊礼而异务,要以成功为统纪,岂可混乎?观所以得尊宠
及所以废辱,亦当世得失之林也,何必旧闻?于是谨其终始,
表其文,颇有所不尽本末;著其明,疑者阙之。后有君子,欲
【答案示例】本段先摆出圣朝“以孝道治天下”、“以仁心怀运 人”的大道理,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写法,举如“禄秩不容及不 孝之徒”的历史和“匹夫无有不获之愿”的普遮事实;在这个前提下指 出自己曾侍奉元朝陷母于危境的不孝之举及“母年愈耄、孤苦特甚”的 现实情况;最后希望皇上收回成命。这样,本段的说理,逻辑严密,有 礼有节。 (4分) 28.3分
“陈情表”是臣子向君主陈述情怀、表明心曲的一种文体。臣子向 皇上表达忠心和为国效命的诚意,要动之以情;要帝王接受自己的请 求,又要从其心理需求出发晓之以理。本段先把自己的年龄与母亲对 比,说明尽孝时日短尽忠时日长。以“西山之日已薄”喻母亲生命衰 落,既打动皇上,又言自己报效圣朝有日,“人子”之私与“圣朝”之 道兼顾,道理显豁。同时,整散结合的句式,使语意凝练又感情热切, 使陈情鞠尽其意,增加了说服力和抒情性。
B.表明忠孝难全的矛盾。
C.解释食元俸禄的原因。
D.表达家国兼爱的情怀。 26.对2段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乌哺情思,陛下之赐”,表达对明朝饶恕自己罪过的感恩。 B.“母子离散复完”、“罪戾已深”,旨在说明不就任的原因。 C.“母子离散复完、白骨复肉”,深切表达对不孝罪过的惭愧。 D.“殒首效命之秋也”,表达死后也要为朝廷奔走效命的忠心。 27.分析第3段是怎样说理的。(4分) 28.“表”起先只用于“陈情”,以第4段为例说明这种“表”的特点。 (3分) 答案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4-28题。 (13分) 24.1分李密 (李虔,字令伯) 25.2分C 26.3分B 27.4分
D.指张君祈祷的虔诚之心引来白鹤为其止雨这件事情。
28.分析第③段画线句“相去岂不远哉”的内涵。(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七、阅读下文,完成第24—28题。(13分)
24.(2分)答案示例:介绍南泾道院的地理位置和建造缘起(由
普陀区
(五)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21—26题。(13分)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 【汉】司马迁
①太史公曰:古者人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庙、定社稷 曰勋,以言曰劳,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积日曰阅。封爵之
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始未
尝不欲固其根本,而枝叶稍陵夷衰微也。
②余读高祖侯功臣,察其首封,所以失之者,曰:异哉所
松江区
七、阅读下文,完成第24—28题。(13分) 南泾道院记 赵孟頫
①浙右之地,水居十七,其势汪洋沮洳,往往而是,水行之道, 可以通舟楫,土人谓之为泾。嘉兴城西南五十里而远曰“秀泾”,有张 氏者居其地。德祐之末毁于兵火,张君全真乃改筑于秀泾之南,所谓南 泾者也。既而其妻死,不复娶,辟以为道院。
②脱儒冠,著道士服,翛然独处,以颐性养神为事。凡田畴所 入,悉以供土木工估。中为殿堂,祠玄武神。其背为延真之阁、讲道之 堂;其左右为栖士之舍;其阳为迎仙之桥、放生之池。因池为堤,列树
发衣食以妪煦妻子,相去岂不远哉!
④初,松江修竹胡氏事玄武甚严①,其家火而神像俨然独存。张
君迎归,构殿以祠之。上梁之日雨,几不克建,张君祷焉。俄有白鹤廿
八从东北来,翱翔其上,良久西南去,雨随已,而大雨于西南三里之
外。何其异也!上强山僧靖达从吾游,道张君之为人,且道其意,乞文
记其始末,故采其言以为记。
[注]:①玄武:道教中的神兽
在民牧。
③钦惟圣朝,以孝道治天下,禄秩不容及不孝之徒;以仁心怀远
人,匹夫无有不获之愿。况臣事元朝,叨为元臣,幸已逃诛。母年逾
耄,孤苦特甚。尤宜恻怛而钦恤者也。伏望圣慈,收回成命,矜其爱日
之短,俾遂归养之图,则臣母子拭目清平,讴歌德泽,为赐多矣。
④今臣四十有九,老母年八十有一。鹤发垂堂,西山之日已薄;弃
其父,自刎而死。赵苞:鲜卑侵略汉国,把汉将赵苞的母亲置于阵前,
赵苞仍按时进击,他母亲和妻子都被鲜卑杀害,赵苞随后呕血而死。④
甄录:甄别录用。 ⑤民社:此指地方官。
24.本文借鉴了蜀汉末西晋初
(填人名)的《陈情表》。(1
分)
25.第1段用了“石苞殉国”的典故,对其分析不恰当是( )(2
分)
A.陈述隐忍苟活的惭愧。
有得于骏马。慕圣人者,不求之人,而必若牛、若蛇、若倛头
之问。故终不能有得于圣人也。诚使天下有是图者,举而焚
之,则骏马与圣人出矣!
【注释】①骞:高飞。 ②倛头:古人打鬼驱疫时所戴的方
形面具。
22.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1分)
A.哉
B.乎
C.矣
D.邪
23.第①段中引用孟子的话有何作用?(2分)
足为吏者,有不足为士大夫者,有足为者。视之,圆首横目,
食谷而饱肉,絺而清,裘而燠,一也。推是而至于圣,亦类
也。然则伏羲氏、女娲氏、孔子氏,是亦人而已矣。骅骝、白
羲、山子之类,若果有之,是亦马而已矣。又乌得为牛,为
蛇,为倛头,为龙、凤、麒麟、螳螂然也哉?
③然而世之慕骏者,不求之马,而必是图之似,故终不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从句式的角度赏析第②段画线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下列对文章写作背景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松、柏、梅、竹。又南数十百步有大朴,数百年物,作庵其下曰朴庵。
陂塘环萦,林木蔽翳,境物洁盛,清人心目,故游方之士乐其处而多至
焉。盖经始于至元丙戌,历十有余年而后成,亦勤矣哉!
③人之生也,自非圣贤,莫不有所役,或役于名,或役于利,大
有所求则大役,小有所求则小役,总总如也。割去世累,优游恬淡以求
自适,虽末为无所求。其视汲汲于名若利,匍匐颠仆于污秽之途,规毛
来)。
25.(3分)答案示例:运用整句(排比),(以殿堂为中心,)细
致罗列了道院的设计布局,突出其清幽养性的特点。富有节奏,增强文
势。(评分说明:写出特点2分,作用1分)
麒麟,若螳螂然。其书尤不经,世多有,然不足采。世闻其骏
也,因以异形求之。则其言圣人者,亦类是□。故传伏羲曰牛
首,女娲曰其形类蛇,孔子如倛头②,若是者甚众。孟子
曰:“何以异于人哉?尧舜与人同耳!”
②今夫马者,驾而乘之,或一里而汗,或十里而汗,或千
百里而不汗者。视之,毛物尾鬛,四足而蹄,龁草饮水,一
也。推是而至于骏,亦类也。今夫人,有不足为负贩者,有不
②兹遇圣朝维新,征讨不服,率土效顺,咸蒙嘉休。乃者三山逆
寇,悉婴铁锁,臣母得以生还,虽臣祖英不孝之罪固所难逃,而得以展
区区乌哺情私者,陛下之赐也。臣母子离散复完,白骨复肉,铭感圣
德,彻于肝肺,虽九死其能报耶!陛下又复甄录④,寄以民社⑤,此正
臣殒首效命之秋也。而臣俯顾自惭,不敢拜命者,以罪戾已深,不宜职
亲赴任,不孝之罪弥深。苟违亲而事主,陛下安所用之?果尽奉欢之
期,然后复求仕进,以尽忠罄节,非惟遂人子之私,亦圣朝孝理之道
也。
【注释】①失怙:死了父亲。 ②三山强寇:指元末起兵于三山(今佛
山)的邵宗愚割据武装,被何左丞所灭。 ③石苞殉国:石指石奢,苞
指赵苞。石奢:楚昭王相,行县,道有杀人者,相追之,乃其父也;纵
26、本文多处运用对比的方法,结合文章内容简析其作用。 (4分)
答案:
21、刘邦 22、苗裔 23、强调现实与《尚书》、《春秋》记载情况的不同,表现作 者对此的惊讶和惋惜。 24、B 25、A 26、通过风爵誓词中封国永宁、代代传承的美好期望和现实事 与愿违、后裔衰微的对比,引发疑问,为下文分析史实、推究 原因作铺垫;以《尚书》、《春秋》中所载夏商周时期受封的 侯伯传承千年和汉朝最初被封的侯爵百年间只余五家对比,突 出功臣后代不笃仁义、不遵法度的后果。 27、参考2016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宝山
2017年上海高三一模文言文二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4——28题(13分)
陈情表 (元末明初)简祖英
①臣祖英九岁失怙①,惟慈亲鞠育,逮长知训,冀或用世,以酬罔
极之恩,臣之志也。向叨食元祿,为何左丞参佐,适值三山强寇②,剽
掠广城,一门妻女,死节五人;而老母陈氏,为所拘囚。臣祖英隐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