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15万吨高精度铝板带箔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年产15万吨高精度铝板带箔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年产15万吨高精度铝板带箔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年产15万吨高精度铝板带箔项目可

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目录........................................................................................................................................ - 1 - 1 总论........................................................................................................................................ - 6 -

1.1 项目名称....................................................................................................................... - 6 -

1.2 筹建单位概况............................................................................................................... - 6 -

1.3 编制依据....................................................................................................................... - 7 -

1.4研究范围........................................................................................................................ - 7 -

1.5编制原则........................................................................................................................ - 7 -

1.6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 8 -

1.7外部建设条件................................................................................................................ - 8 -

1.7.1厂址..................................................................................................................... - 8 -

1.7.2原材料供应及产品销售..................................................................................... - 8 -

1.8生产工艺及主要方案.................................................................................................... - 8 -

1.8.1主要生产设施..................................................................................................... - 8 -

1.8.2辅助生产与公用设施......................................................................................... - 9 -

1.9投资及经济效益.......................................................................................................... - 10 -

1.9.1固定资产投资................................................................................................... - 10 -

1.9.2流动资金........................................................................................................... - 10 -

1.9.3项目总投资....................................................................................................... - 11 -

1.9.4资金筹措........................................................................................................... - 11 -

1.9.5经济效益........................................................................................................... - 11 -

1.9.6综合评价........................................................................................................... - 11 -

2.1 铝加工产品的特性和主要用途................................................................................. - 13 -

2.2 铝加工产品市场供应现状......................................................................................... - 13 -

2.2.1 国际市场供应现状.......................................................................................... - 13 -

2.2.2 国内市场供应现状.......................................................................................... - 15 -

2.2.3 国内贸易.......................................................................................................... - 16 -

2.3 铝加工产品市场需求及预测..................................................................................... - 17 -

2.3.1产品市场状况................................................................................................... - 17 -

2.3.2目标产品市场分析........................................................................................... - 18 -

2.3.3区域市场........................................................................................................... - 25 -

2.3.4产品市场综述................................................................................................... - 25 -

2.4国内铝合金生产技术和设备状况.............................................................................. - 25 -

2.5是国内国际市场铝业发展的需要.............................................................................. - 26 -

2.6 竞争对手状况............................................................................................................. - 28 -

2.7 结论............................................................................................................................. - 28 -

3 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 - 29 -

3.1 建设规模..................................................................................................................... - 29 -

3.2 产品方案..................................................................................................................... - 31 -

4 厂址与建设条件.................................................................................................................... - 33 -

4.1 厂址所在地区现状..................................................................................................... - 33 -

4.1.1地区与地理位置............................................................................................... - 33 -

4.1.2厂址所在地区现状........................................................................................... - 33 -

4.2 厂址的建设条件......................................................................................................... - 33 -

4.2.1原材料、生产辅助材料、燃料的供应情况................................................... - 33 -

4.2.2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气象条件 ............................................... - 34 -

4.2.3地震基本烈度................................................................................................... - 35 -

4.2.4交通运输情况................................................................................................... - 35 -

4.2.5 土地使用情况.................................................................................................. - 35 -

4.2.6 公用工程概况.................................................................................................. - 36 -

4.2.7 生活设施依托条件.......................................................................................... - 36 -

5 生产工艺和主要生产设施.................................................................................................... - 37 -

5.1 熔化车间..................................................................................................................... - 37 -

5.1.1 生产方法.......................................................................................................... - 37 -

5.1.2主要设备选择................................................................................................... - 39 -

5.1.3 生产任务.......................................................................................................... - 40 -

5.1.4 原材料.............................................................................................................. - 40 -

5.1.5生产工艺技术................................................................................................... - 41 -

5.1.6设备选择........................................................................................................... - 44 -

5.1.7车间配置........................................................................................................... - 54 -

5.1.8 能源、主要生产辅助材料.............................................................................. - 54 -

5.1.9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55 -

5.2 压延车间..................................................................................................................... - 55 -

5.2.1生产方法........................................................................................................... - 55 -

5.2.2 主要设备.......................................................................................................... - 59 -

5.2.3产品方案和金属平衡....................................................................................... - 60 -

5.2.4生产工艺过程................................................................................................... - 61 -

5.2.5主要设备原则................................................................................................... - 63 -

5.2.6 热轧车间主要生产设备.................................................................................. - 63 -

5.2.7 冷轧车间主要生产设备.................................................................................. - 71 -

5.2.8工作制度和年工作日日数............................................................................... - 81 -

5.2.9设备负荷计算................................................................................................... - 81 -

5.2.10车间平面配置................................................................................................. - 82 -

5.2.11车间劳动定员................................................................................................. - 82 -

5.2.12能源、介质..................................................................................................... - 83 -

5.2.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83 -

6 生产与公用辅助设施............................................................................................................ - 85 -

6.1 机修............................................................................................................................. - 85 -

6.2检验.............................................................................................................................. - 86 -

6.2.1 职能.................................................................................................................. - 86 -

6.2.2 产品检验规则及试验方法的选择.................................................................. - 86 -

6.2.3 检验系统主要设备的选择.............................................................................. - 86 -

6.2.4 检验系统的组成.............................................................................................. - 86 -

6.2.5 检验系统劳动定员.......................................................................................... - 87 -

6.2.6 其他.................................................................................................................. - 87 -

6.3 电力............................................................................................................................. - 88 -

6.3.1 编制采用的主要标准、规范.......................................................................... - 88 -

6.3.2 编制范围.......................................................................................................... - 88 -

6.3.3 供电.................................................................................................................. - 88 -

6.3.4 防雷、防静电、接地...................................................................................... - 91 -

6.4 给排水......................................................................................................................... - 91 -

6.4.1 概述.................................................................................................................. - 91 -

6.4.2 给水.................................................................................................................. - 92 -

6.4.3 消防设施.......................................................................................................... - 94 -

6.4.4 排水.................................................................................................................. - 94 -

6.5热能动力工程.............................................................................................................. - 96 -

6.5.1除盐水站........................................................................................................... - 96 -

6.5.2动力中心........................................................................................................... - 99 -

6.6建筑设计.................................................................................................................... - 103 -

6.6.1概况................................................................................................................. - 103 -

6.6.2编制依据......................................................................................................... - 103 -

6.6.3编制原则......................................................................................................... - 104 -

6.6.4建筑构造及处理............................................................................................. - 104 -

6.6.5建筑消防......................................................................................................... - 105 -

6.6.6建筑防腐处理................................................................................................. - 106 -

6.7结构............................................................................................................................ - 106 -

6.7.1 编制依据........................................................................................................ - 106 -

6.7.2 建筑抗震........................................................................................................ - 107 -

6.7.3 载荷取值........................................................................................................ - 107 -

6.7.4 建筑材料及对施工条件的要求.................................................................... - 107 -

6.7.5 地基基础........................................................................................................ - 107 -

6.7.6 厂房结构和构筑物........................................................................................ - 108 -

6.7.7 主要结构材料的选用.................................................................................... - 108 -

7 总图运输............................................................................................................................ - 110 -

7.1项目组成.................................................................................................................... - 110 -

7.2编制依据.................................................................................................................... - 110 -

7.3厂区总平面布置........................................................................................................ - 110 -

7.3.1布置原则......................................................................................................... - 110 -

7.3.2总平面布置..................................................................................................... - 111 -

7.4竖向设计.................................................................................................................... - 111 -

7.4.1竖向设计原则................................................................................................. - 111 -

7.4.2竖向设计......................................................................................................... - 111 -

7.5工厂内外部运输........................................................................................................ - 112 -

7.5.1场外运输......................................................................................................... - 112 -

7.5.2厂内运输......................................................................................................... - 112 -

7.6厂内道路设计............................................................................................................ - 113 -

7.6.1厂内道路系统................................................................................................. - 113 -

7.6.2厂内道路路面结构设计................................................................................. - 113 -

7.7绿化............................................................................................................................ - 113 -

7.7.1绿化设计原则................................................................................................. - 113 -

7.7.2厂区绿化形式和树种选择............................................................................. - 113 -

7.8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 113 -

8 节能...................................................................................................................................... - 115 -

8.1概述............................................................................................................................ - 115 -

8.1.1编制依据......................................................................................................... - 115 -

8.2项目概况.................................................................................................................... - 115 -

8.2.1项目用能特点及节能措施............................................................................. - 115 -

8.2.2辅助生产设备节能措施................................................................................. - 115 -

8.2.3公用设施节能措施......................................................................................... - 116 -

8.3能耗计算机分析........................................................................................................ - 116 -

8.3.1熔化车间能耗................................................................................................. - 116 -

8.3.2 压延车间能耗................................................................................................ - 116 -

8.3.3 项目综合能耗................................................................................................ - 117 -

8.3.4 能耗分析........................................................................................................ - 117 -

9 环境保护.............................................................................................................................. - 118 -

9.1 建设地区的环境现状............................................................................................... - 118 -

9.2 编制采用的环境保护要求....................................................................................... - 118 -

9.2.1 环境质量标准................................................................................................ - 118 -

9.2.2 污染物排放标准.......................................................................................... - 118 -

9.2.3 其他标准........................................................................................................ - 119 -

9.3 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 - 119 -

9.3.1 废气及其污染物排放情况............................................................................ - 119 -

9.3.2 废水及其污染物排放情况............................................................................ - 120 -

9.3.3 固体废物产生情况........................................................................................ - 120 -

9.3.4 噪声排放情况................................................................................................ - 120 -

9.4 工程建设可能引起的生态变化............................................................................... - 120 -

9.5环境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 - 121 -

9.5.1大气污染源及治理措施................................................................................. - 121 -

9.5.2 废水及废液治理............................................................................................ - 121 -

9.5.3 固体废物........................................................................................................ - 122 -

9.5.4噪声防治......................................................................................................... - 122 -

9.5.5绿化措施......................................................................................................... - 123 -

9.5.6环境保护投资估算......................................................................................... - 123 -

9.5.7环境预评价..................................................................................................... - 123 -

10 劳动安全卫生.................................................................................................................. - 125 -

10.1 编制依据................................................................................................................. - 125 -

10.2 编制原则................................................................................................................. - 125 -

10.3 自然环境危害因素及防范措施............................................................................. - 125 -

10.4 生产过程中主要危险性因素分析......................................................................... - 126 -

10.5 针对生产过程中危险性因素采取的防治措施..................................................... - 126 -

10.6 劳动卫生危害因素的防范措施............................................................................. - 127 -

11 消防.................................................................................................................................... - 129 -

11.1 编制依据................................................................................................................. - 129 -

11.2 编制原则................................................................................................................. - 129 -

11.3 消防站..................................................................................................................... - 129 -

11.4 火灾危险因素分析及火灾危险性类别 ................................................................. - 129 -

11.5 消防措施................................................................................................................. - 130 -

12 项目综合实施计划............................................................................................................ - 131 -

12.1 建设进度................................................................................................................. - 131 -

12.1.1 设计进度...................................................................................................... - 131 -

12.1.2 设备定货、制造、交货进度...................................................................... - 131 -

12.2 计划进度控制......................................................................................................... - 132 -

13 组织机构与劳动定员........................................................................................................ - 134 -

13.1组织机构.................................................................................................................. - 134 -

13.2工作制度.................................................................................................................. - 134 -

13.3劳动定员与劳动生产率.......................................................................................... - 134 -

13.4工资.......................................................................................................................... - 134 -

13.5职工培训.................................................................................................................. - 134 - 14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 136 -

14.1概述.......................................................................................................................... - 136 -

14.2投资估算.................................................................................................................. - 136 -

14.2.1估算编制范围............................................................................................... - 136 -

14.2.2固定资产投资............................................................................................... - 136 -

14.2.3流动资金估算............................................................................................... - 139 -

14.2.4投资总额....................................................................................................... - 139 -

14.3资金筹措.................................................................................................................. - 140 -

14.3.1资金来源..................................................................................................... - 140 -

14.3.2资本金筹措................................................................................................... - 140 -

14.4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 - 140 -

15 财务评价............................................................................................................................ - 142 -

15.1综合技术经济指标.................................................................................................. - 142 -

15.2总成本费用估算...................................................................................................... - 143 -

15.2.1总成本计算依据........................................................................................... - 143 -

15.2.2生产投入物估算........................................................................................... - 144 -

15.2.3折旧摊销估算............................................................................................... - 144 -

15.2.4总成本费用................................................................................................... - 145 -

15.3经济效益.................................................................................................................. - 148 -

15.3.1销售收销售税金及附加............................................................................... - 148 -

15.3.2利润计算....................................................................................................... - 149 -

15.4项目偿还贷款能力估算.......................................................................................... - 149 -

15.5项目现金流量分析.................................................................................................. - 149 -

15.6敏感性分析.............................................................................................................. - 153 -

15.7 综合经济评价......................................................................................................... - 154 -

16 附图及附表目录................................................................................................................ - 155 -

1 总论

1.1 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江苏国铝高科铝业有限公司年产15万吨高精度铝板带箔项目

项目性质:新建

建设单位:无锡市倍思达钢板配料切割加工有限公司

1.2 筹建单位概况

倍思达公司自1994年成立至今,坚持走专业化、产业链的发展道路,形成了集钢板物流贸易、配料切割加工、钢结构件制作与大型机械加工于一体的综合经营优势,多次被评为无锡地区规模经济发展优秀企业和诚信企业。公司2004年企业通过了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

该公司历经数十年的发展,坚持以“钢板贸易、物流服务、钢板配送”为主体,围绕着创建“钢板超市”及“大型钢结构制作”和“重工机械加工”为中心的发展方针,先后投资了6000万元左右的数控切割设备、WD200数控落地镗铣床、4X8米、3X8米、2X6米数控龙门镗铣床、5米立车、1.8X12米轧辊外圆磨床等多种大型机械加工设备,形成了钢板销售、切割配料、铆焊、机械加工为一体的专业化产业链配套。并先后得到上汽、哈汽、宝钢、舞钢、上海人造板机器厂、上海重型机器厂、黄石锻压等国家大型企业在配套产品加工中的业务支持和技术指导。

近三年公司在沿用原有销售网络的基础上,又拓展了有色金属铝、铜的销售和配送业务,与中铝山东公司、魏桥铝业、万基、云南铜业、镁铝和加铝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尤其在合金铝厚板和易拉罐罐盖料的配送和销售,深受国内外广大客户的好评。

近三年该公司经济指标:2007年销售额达18.8亿元,物流配送、大型钢结构件制作及重工机械加工产值5.2亿元;2008年销售额达19.3亿元,物流配送、大型钢结构件制作及重工机械加工产值5.0亿元;2009年在2008年经济指标的基础上增长了14.5%,工业总产值达27.6亿元,经济利润达1.62亿元,税后利润达1.21亿;2010年公司总资产已逾3.2亿元人民币。

1.3 编制依据

⑴倍思达公司与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签订的关于《江苏国铝高科铝业有限公司150kt/a高精度铝合金板带箔项目可行性报告》的意向协议。

⑵倍思达公司《江苏国铝高科铝业有限公司150kt/a高精度铝合金板带箔项目可行性报告》的编制委托书。

⑶双方就编制本建设方案的会议纪要。

⑷江苏国铝高科提供给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的设计基础资料。

⑸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标准等。

1.4研究范围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就产品的市场分析、工艺方案和设备选择、环境保护、投资效果等方面进行研究和论证,主要内容包括市场分析及拟建规模、厂址与建厂条件、主要生产设施、辅助生产设施及公用设施、土建工程总图运输及仓库设施、节能、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卫生、消防、投资估算与经济效果分析等。

1.5编制原则

⑴设计中严格执行国家、省市、行业的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定等。

⑵设计遵循经济合理适用的原则,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以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使企业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⑶设计规模为年产15万吨铝板带箔,总体规划,分部实施。

⑷设计中充分考虑节能、环保,生产工艺力求先进、可靠、节能,生产中产生的废液、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等采取治理措施达标后排放,符合国家“三废”排放标准的要求。

⑸力求所选择生产工艺技术、装备等在国内处于较高水平,满足国家发改委《铝行业准入条件》,并使建设单位在工厂投产后产品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

⑹编制选择采用国内外采购相结合的原则,关键设备及部分自动控制检测系统、关键部件等由国外引进,既要节省投资又能提高装机水平,投产后既可提高

产品质量又可降低生产成本。

⑺编制尽量采用新型结构、材料等,既能节省投资,又要达到美观、新颖、别致、且使用可靠。

1.6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根据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本项目产品主要销售方向确定为目前国内市场急需、市场潜力大、主要依赖进口的高精度铝板带箔材,国内销售比例为95%;此外考虑国外市场的开发有利于提高企业知名度,国外销售比例为5%。具体产品方案为合金铝中厚板3万吨+高精度罐盖料5万吨+高精度铝箔毛料7万吨。

1.7外部建设条件

1.7.1厂址

本项目厂区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洪泽经济开发区内。

江苏省洪泽县地处江苏省中部,洪泽经济开发区系省级经济开发区,创建于2001年10月,位于洪泽县城新区北郊,美丽富饶的洪泽湖东畔,苏北灌溉总渠南岸,首期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

1.7.2原材料供应及产品销售

本项目年需新金属为6.9232万吨/年及铸锭9.4993万吨/年。

原材料主要采用汽车运输,也可采用水运,以降低成本为原则。

产品销售主要采用水运,也可采用汽车运输,视运输目的而定。

1.8生产工艺及主要方案

1.8.1主要生产设施

本项目主要生产设施为熔化车间、压延车间。

熔化车间的任务,是按如下工艺方案生产变形铝及铝合金铸锭:

将外购的原材料按配料要求备好的各种原料,熔化后,经扒渣、搅拌,取样分析,转注到电阻加热保温炉进行合金调质、静置和调温。熔体再经过铝熔体在线处理装置在线晶粒细化、除气、过滤后,导入铸锭机后形成铸锭。

压延车间的主要任务,是按如下工艺方案生产中厚板和卷、带、箔材。

将来自熔化车间和外购的板坯在中性气氛的立推式铸锭加热炉内进行加热

(均热),热轧,后经冷轧至成品厚度,然后经横切机切为成品所需要的板材并堆垛,或经拉弯矫直来提高产品的表面质量和平直度,然后包装入库。由热轧机提供板坯料,经表面检查后,经锯切、包装入库。

1.8.2辅助生产与公用设施

⑴机修车间

机修车间承担本项目设备维修所需的部分机械备品备件的制造及车间部分工具制造和修复,如矫直辊及剪刃重磨等。承担一些简单、急用零配件的制作、零星加工、技术改造工作等。

⑵天然气站

天然气站用于保障生产所需天然气燃料,由综合楼、消防水池、调压撬、发电机房、隔离带等组成,天然气直接与西气东输线路相接,经调压撬后再由管道输送至熔化车间、热轧车间内各工作点。

⑶检验室

检验室包括炉前分析室和质量检验中心,由光谱分析室、力学性能室、金相性能室、成分分析室等组成,用于原辅材料和成品的成分分析。

⑷供电

本项目需要两回路110kV电源方可满足供电可靠性的要求。110kV电源点应分别取不同的220Kv或110Kv变电站。

在厂区拟建熔化车间10Kv配电站1座、压延车间10Kv配电站7座,辅助设施10Kv配电站1座。

⑸给排水

本项目生活及生产用水全部由市政给水管网供给,引入管管径为DN300,水压为0.25Mpa。给水系统分为生产生活给水系统、消防给水系统、循环水系统和除盐水系统。

排水系统分为污水系统和雨水系统。污水系统包括生活污水、生产废水、含油废水和废乳液处理系统。生活污水经管道汇集后排入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站,经处理达标后排放;生产废水为循环水系统的溢流、排污水,符合排放要求,可直接排入厂区污水管网;废乳液经废水处理站处理后外卖处理。

⑹热能动力工程

热能动力工程包括除盐水站、空压站和保护性气体站。

除盐水站的补水水源为净环水,除盐水站向压延车间内的热轧机组生产线、拉弯矫直机等供应除盐水。除盐水处理工艺系统采用顺流再生、一级除盐系统。处理后的水质:电导率(25℃)≤10μs/cm。

空压站向熔化车间、压延车间和保护气体站提供压缩空气。常温、常压的空气被吸入螺杆空气缩机组压缩到0.8Mpa后,先全部进入缓冲罐,再由缓冲罐送出进行除尘、除油、除水进行处理,使压缩空气中的固态颗粒≤5.0um,含尘量≤5mg/m3,压力露点≤-20℃(含水量≤1g/m3),油含量≤25mg/m3。经净化处理后的压缩空气进入并联的两个压缩空气储罐,最后经管道送至各用气点。

保护性气体站提供熔化车间所需的氮气,压延车间退火保护也需要氮气保护。

⑺仓储设施

本工程仓储设施由综合仓库及汽车衡组成。

综合仓库包括生产辅料和油库。

⑻行政生活设施

行政生活设施包括:办公楼、职工浴室食堂及单身宿舍等

⑼建构筑物设计方案

熔化车间与压延车间厂房为多跨连体,结构形式有轻钢结构、普钢结构、排架结构和框架结构,辅助生产与公用设施根据其用途特点,分别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排架结构、钢结构等。

办公楼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职工浴室食堂及单身宿舍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和砖混结构。

1.9投资及经济效益

1.9.1固定资产投资

本项目固定资产投资72600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用12480万元、设备购置费41550万元、安装工程费800万元、其他费用12255.71万元、基本预备费3354.29万元、建设期利息2160万元。

1.9.2流动资金

流动资金主要包括原材料、辅助材料、在产品、产成品占用资金以及应收账款、现金、应付账款等。生产规模流动资金29300万元。

1.9.3项目总投资

按照国家发改委和建设部近期颁布的方法与参数(第三版)中的概念,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本项目总投资1019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72600万元,流动资金29300万元。

1.9.4资金筹措

本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中自筹37600万元,约占51.79%;其余35000万元,申请银行贷款,贷款年利率5.76%。

固定资产投资中外汇按兑换成人民币筹措。

项目需流动资金29300万元的48.81%即14300万元自筹解决;其余51.19%即15000万元向银行贷款,贷款年利率为5.31%。

1.9.5经济效益

项目建成投产后可获得如下经济效益:

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指标值备注

1 销售收入万元381932.69 运营期平均

2 缴纳税金万元1710.18 运营期平均

3 总成本费用万元314661.12 运营期平均

4 利润总额万元65061.40 运营期平均

5 税后利润万元52481.85 运营期平均

6 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48.54

7 项目投资利润率% 63.8

8 项目投资利税率%65.5

9 税后项目投资回收期年 3.93

1.9.6综合评价

⑴满足市场需求、替代进口和出口创汇

现阶段国内相当部分的铝板带箔材的品种、规格、质量及供应能力均不能满足市场要求,进口迅猛增长,从2000年的27万吨增加到2007年的330万吨。据分析,进口品种多属于高精度铝板带箔材范畴,如目前国内需求较大的易拉罐料、铝箔毛料、PS版基、集装箱板、航空器板及特殊规格和性能要求的变形铝及铝合金板带箔等,其余钛板箔、不锈钢箔等也需要进口。本项目产品将以国内急需的高精度铝板带箔为主,兼融钛板箔、不锈钢箔生产,有利于我国铝板带箔加工行业的产业升级、减少进口、增加有效供给。

⑵促进我国铝加工结构的进一步调整

我国的铝加工工业,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由于受到资金等各种因素的制约,重复建设造成中低档产品供过于求,而高精度产品严重短缺,产业结构不合理;我国现有铝板带箔企业规模小,集中度很低,与铝板带箔工业发展趋势有很大差距,影响了行业的竞争能力。根据国家铝加工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意见和预期目标,我国铝板带箔加工通过政策性淘汰和竞争淘汰,减少企业的数量,同时支持新建以高精度铝板带箔为主导的铝板带箔生产项目,促进我国铝加工结构的进一步调整。

⑶符合地区发展规划及自身发展规划

本项目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行业规划、产业政策、行业准入条件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符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地区布局合理,主要产品未对国内市场形成垄断,未影响我国经济安全。合理开发并有效利用了资源,生态环境和自然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未对公众利益,特别是项目建设地的公众利益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倍思达公司多年从事钢板物流贸易、配料切割加工、钢结构件制作与重型机械加工。通过在江苏洪泽建设年产15万吨铝板带箔材深加工项目,可以调整公司产业结构,增强企业竞争能力,赋予企业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本项目采用先进成熟的生产工艺,装备水平高、规模大、效益好,是有竞争力的好项目。

⑷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洪泽位于淮河流域、长江三角洲的交汇地区,离上海、苏南和山东这三大铝材消费市场均较近,且交通便利,市场辐射面广。从中国铝加工行业的整体布局和潜在竞争力分析,长三角地区是发展综合性高精度铝及合金铝深加工企业的理想地点之一。本项目建设规模为15万吨/年,将使长三角地区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中高档产品的供应基地,提升长三角地区铝板带箔加工业的总体水平和竞争能力。

2 市场分析

2.1 铝加工产品的特性和主要用途

铝及其加工材具有质轻、耐腐蚀、比强度高、易加工、表面美观及回收成本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军工、化工、机械、电气、交通运输、建筑、印刷、包装等各个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材料。

铝板带箔材是铝材中的主导产品,应用范围之广几乎随处可见。铝板带箔主要应用领域有:包装领域如饮料罐、啤酒桶、防盗盖、香烟包装、日用品包装、医药包装等;电力电子行业中各种用途的电容器;建筑领域的平板、波纹板、压花板等;印刷行业的PS版基;交通运输、航天航空行业使用的集装箱板、汽车板、中厚板等;轻工行业的家用电器、日用铝制品等,这些领域都使用各种铝板带箔材作为功能材料和结构材料。

2.2 铝加工产品市场供应现状

2.2.1 国际市场供应现状

①生产部分

根据《世界金属统计》,2008年世界主要铝加工材生产国产量为30009kt(不含中国),板带箔材占铝材总产量的55%。进入21世纪以来,除中国以外,世界各地铝加工材的总的需求和产量变化不大,2002~2008年世界主要铝加工材生产国产量如下:

表2-1 2002~2008年世界主要铝加工材生产国产量(万吨)

年份2000 2001 2001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美国706.8 685.2 696.4 681.3 752.9 742.4 748.7 756.3 732.5 日本266.9 249.1 248.6 256.3 263.9 254 253.5 258.5 247.3 德国201 198.5 209.7 216.6 225 230.9 250.6 262.6 272.9 意大利92.6 101.1 100.2 87 106 87.6 91.3 96.1 83.2 法国75.8 76.6 76.9 79.9 64.9 77.8 79.1 82.6 87.1 合计1343.1 1310.5 1331.8 1321.1 1416.7 1392.7 1423.2 1456.1 1423.0

但是,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铝板带箔材的使用领域不断拓宽,对铝加工品种质量的要求也愈来愈高。为此,国外不少铝加工厂都进行了现代化改造,特别是美国,日本和德国等发达国家,熔化铸造、铝板带箔轧制的装备水平都有了相当大的进步。

新型的热轧机控制水平也有很大的改善,普遍采用了计算机控制,带有AGC、X射线测厚、板形自动控制和温度自动控制系统。

在冷轧方面,冷轧技术正朝着大型化、高速化、专业化和连续化方向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有四辊或六辊大型(>1400mm)单机架冷轧机230台左右,六机架冷连轧生产线1条,五机架冷连轧6条,三机架冷连轧5条,二机架冷连轧7条。现代化冷轧机装有液压压下(上)、液压弯辊、轧辊分段冷却、X射线测厚、EPC纠偏对中、激光测速、快速换辊(3.3min)、全油润滑和二氧化碳自动灭火等控制手段,产品厚度和板型实现闭环自动控制(AGC和AFC)。

②贸易部分

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全世界铝板带箔材总的生产能力约在2300万吨左右,产能在5万吨以上的企业有80家,生产能力约1600万吨,约占世界总产能的70%。

铝板带箔在铝材产量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以2007年为例,美国铝板带箔产量占铝材产量的比例达59.4%,法国占68.8%,日本和意大利的比例分别为51.1%和39.6%。全世界铝板带箔产量占铝加工材产量的比例在60%左右。

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世界铝材产量有所下降,但从2009年上半年统计数据来看,已基本恢复至接近2007年水平,据此估计目前全世界铝板带箔材产量约1750万吨(铝加工材总产量约2900万吨)。

世界铝板带箔材进出口贸易一直相当活跃,根据《World Metal Statistics》统计,近年来世界主要进出口国家铝加工材年贸易量在1000~1100万吨,铝板带箔材年贸易量占铝材年贸易量的65%左右。

据《World Metal Statistics》,2008年20个主要铝材贸易国家铝板带箔材贸易量达900万吨左右。图2-1为2008年世界主要国家铝板带箔材进出口情况。

图2-1 2008年世界主要国家铝板带箔材贸易量

-100

-50

50

100150进出口量(万吨)进口量68.1

4.747.536.520.99.840.961.840.7出口量82.5

22.486.118.635.1325.2113.830.7净进口-14.4-17.7 -38.6 17.9 -14.2 6.8 15.7 -52.0 10.0 美国日本中国意大利韩国法国英国德国加拿大

2.2.2 国内市场供应现状

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上铝加工材需求和产量变化不大,但中国对铝加工材的需求和产量突飞猛进,2006年已经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2001年以来中国铝加工材分品种产量如下表: 表2-2 2001~2008年中国铝加工材分品种产量(万吨) 年份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板带箔

25.2 60.9 91.9 144.9 144.7 197.5 374 356 铝箔

25 28 37 48.6 64.8 78.8 85.6 107.2 型材

106.7 176 233.8 280.3 357.9 484.5 668.8 624.6 棒排

7.1 8.7 16.9 33.4 36.2 54 66.3 81.3 管材

1.8 4.4 3.1 10.8 11.7 11.7 13.6 11.8 合计

234.1 298.8 399.7 543.5 647.9 879.2 1208.3 1180.9

但是,中国铝加工行业集中度低,产品结构不合理的现象依然没有根本改变,中国的铝材加工市场仍以建筑铝型材为主,航空航天、轨道交通运输、PS 板所需的铝加工材主要依靠进口。中国现有铝加工企业约1400家,其中板带箔企业约350家,铝箔企业约140家,铝型材企业约650家,铝铸锻件、铝杆线、铝粉及其它约260家。铝加工企业平均产量仅0.75万吨,超过15万吨的铝加工企业仅1~2家。2007年,年产量超过7万吨的企业15家,见下表:

表2-3 2007年主要铝加工企业年产量(万吨) 序号 企业名称 年产量(万吨)

1 中铝西南铝业

28.68 中铝河南铝业

8.81 中铝福建瑞闽

8.01 中铝兰州铝业

6.00 中铝小计

51.5 2 辽宁忠旺铝业

24.97 3 河南明泰铝业

16.34 4 河南淅川铝业

10.98 5 广东三水凤铝

10.13 6

山东恒信铝业 8.94

高精度铝板带项目

18万吨高精度铝板带项目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依据 (一)市场分析 1、供需结构矛盾突出 近几年国内铝板带材生产与消费增长迅猛,但市场供需结构矛盾突出,主要表现是“普多精少、铸多热少”,即普通板带材供大于求,高精度板带材供不应求的矛盾;铸轧产品过多,热轧产品偏少的矛盾。 铝板带材按质量档次分,可分为高精度板带材和普通板带材,高精度板主要有制罐料、PS版基、铝箔坯料(双零铝箔坯料、电容器铝箔坯料)、幕墙板等;普板主要有单零铝箔坯料、铝塑管用带材、日用品板、家电板、箱式车用板等。 (1)普多精少 普板主要由铸轧和低档热轧供坯,其生产设备总产能约140万吨,总消费量为100万吨,设备闲置率达30%。 高精板主要由高档热轧机供坯,2000年消费量已达到35万吨,比1999年增加近5万吨,增长14%,预计未来十年内增长趋势不会变化,而国内年生产量不过10万吨,其余完全依赖进口,如制罐料、“三高”PS 版基、双零六铝箔毛料等产品90%需进口。高精板依赖进口的局面近五年不会彻底改变。 (2)铸多热少 “普多精少”矛盾产生的原因是设备结构的不合理而引起的。我国高水平的热轧机只有一台,目前满负荷生产最大产量为15万吨,15万吨的供坯能力只能满足自身冷轧机使用。国内现有引进和国产先进冷轧机的主机能力90万吨/年,设计能力72万吨/年,实际产量55万吨,大多数铝

加工厂均使用铸轧坯料。 由于加工工艺的不同,与铸轧产品相比,热轧产品具有组织均匀、深冲性能好、表面质量好、可轧多种合金等优点,几乎在所有的使用领域,热轧产品的使用性能均优于铸轧,在用户的心目中已达成共识,随着下游深加工设备的不断现代化以及产品质量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用户要求使用热轧产品,高精板更是需要热轧开坯。 工业发达国家冷轧带卷约85%是热轧,日本比例更大,铸轧带卷仅8%左右,这除了产品质量方面的原因,还有历史方面的原因。我国大中型热轧带卷坯的总生产能力约53.5万吨,占冷轧用坯料的26.1%,比工业发达国家的低得多。据专家预测,我国热轧带卷坯应占冷轧用坯料的50%。 2、国家产业政策支持高精板的生产 发展铝加工材紧缺品种。支持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发展高精铝带材,电子铝箔、亲水铝箔、大型型材和涂层板等,积极创造条件,建设一套热连轧铝板生产线;一般铝加工能力不再扩大,严格控制新建铝加工项目,限制铸轧能力的扩大。 综上所述,采用热轧供坯生产高精板带材是市场发展的必然,也是国家产业政策支持发展的方向,是一个很好的投资机会。 根据当前铝板带箔市场的状况,可将汽车用复合带箔、PS版基、铝箔毛料、建筑装饰板等产品产品作为项目的目标市场。 二、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 1、固定资产投资估算 固定资产投资78477万元(含外汇3700万美元),其中:建筑工程费8031万元,设备购置费50653万元,安装工程费3620万元,其他基本建设费用5753万元,建设期利息5070万元,工程预备费5350万元。 2、流动资金估算

我国铝板带材加工行业节能减排现状及措施_潘秋红

我国铝板带材加工行业节能减排现状及措施 潘秋红1,董则防2,王雷刚1 (1.江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镇江212016;2.镇江鼎胜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镇江212013)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铝板带材加工业在节能减排方面已取得很大进步。然而我国铝板带产业发展很快,目前铝板带材的产能已居世界第二位,而且我国铝加工业能耗标准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因此铝板带材加工业成为能耗大户之一,节能减排工作任重道远。在分析我国铝板带、箔材加工业节能减排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铝板带、箔行业节能减排的主要措施。今后应提高电解铝液直接铸锭(或铸轧)的比例,采用先进的短流程生产工艺,调整热轧法与铸轧法的结构比例,采用先进熔炼炉、烧嘴,充分利用烟气余热,推广绿色熔铸技术,采用先进轧制设备和技术,淘汰落后产能和工艺等等。 关键词:铝板带;节能;减排 中图分类号:TG29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7235(2011)05-0017-04 Recent situation and measurement of energy-saving and carbon-emission reduction of aluminum strip and plate industry in China PAN Qiu-hong1,DONG Ze-fang2,WANG Lei-gang1 (1.School of 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Jiangsu University,Zhenjiang212813,China; 2.Dingsheng Aluminum Co.Ltd.,Zhenjiang212141,China) Abstract:Recently the aluminum plate and strip production industry has got a great pro-gress in the fields of energy saving and carbon-emission reduction in China.Our aluminum fabrication industry developed very fast,now its productivity has taken the second place in the world.But the energy consumption standard of our aluminum production industry falls behind comparing with foreign ones.The aluminum plate and strip production industry is one of the biggest energy consumption enterprises.So it has lots of work to do in th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carbon emission field.According to the domestic aluminum strip and foil pro-duction situations,the energy saving and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measures have been put forward.Such as increasing ratio of direct casting and continuous casting,adopting short production process flow,adjusting the ratio of hot rolling/continuous rolling,using advanced furnace and burner,utilizing the residual heat of the smoke fully,spreading“green”melting and casting technologies,adopting advanced rolling stands and technology,eliminating fall-behind productivity and technology. Key words:aluminum plate and strip;energy saving;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收稿日期:2010-12-05 基金项目:江苏省镇江市工业科技攻关(GY2008013) 第一作者简介:潘秋红(1970-),女,辽宁昌图人,讲师,硕士。

年产10万吨高精度铝及铝合金板带箔材生产线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

年产10万吨高精度铝及铝合金板带箔 材生产线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一、项目名称 年产10万吨高精度铝及铝合金板带箔材生产线项目 二、承办单位 1、单位名称:某铝业有限公司 2、建设地点:##高唐开发区 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工程咨询资格等级: 工程咨询资格证书编号: 发证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第二节编制原则 1、年产10万吨高精度铝及铝合金板带箔材生产线项目建成后,公司从事高精度铝材及铝合金板带箔材的生产和销售,财务独立核算。 2、根据建设单位和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产品方案及工艺路线,设计上充分体现装置技术先进,操作安全稳妥,投资经济适度的原则。 3、结合企业现状,充分发挥企业现有公用工程的潜能,本着节省投资的原则,最大限度利用现有公用工程设施。

4、认真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和企业节能设计规,努力做到合理利用能源和节约能源。采用先进工艺和高效设备,加强计量管理,提高装置自动化控制水平。 5、总图布置:根据拟建装置厂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势、气象、交通运输等条件及安全,保护环境、节约用地原则进行布置;同时遵循国家安全、消防等有关规。做到工艺流程顺直,物料管线短捷,公用工程设施集中布置,尽量靠近负荷中心,降低能耗,节省投资。 6、在环境保护、安全卫生及消防等方面,本着“三同时”原则,设计上充分考虑装置在上述各方面投资,使得环境保护、安全卫生及消防贯穿工程的安全过程。做到以新代劳,统一治理,安全生产,文明管理。 第三节编制依据 1.根据国家发改委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意见(2006年)。 2.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 3.国家的相关政策、规定和规。 4.某铝业有限公司委托聊城市正信工程技术编制“某铝业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高精度铝及铝合金板带箔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技术咨询合同。 5.聊城市、高唐县《十一五全社会发展规划纲要》 6.某铝业有限公司提供的厂址、燃料动力价格、优惠政策等有

铝板带箔铝加工行业分析报告2011

2011年铝板带箔铝加工行业分析报告

目录 一、行业管理体制 (4) 1、《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 (5) 2、《关于加快铝工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的通知》 (5) 3、《铝行业准入条件》 (6) 4、《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7 年修改)》 (6) 5、《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6) 二、铝轧制行业市场状况 (7) 1、铝板带箔的特性与应用 (7) 2、全球铝轧制行业市场基本情况 (8) (1)全球铝板带箔生产情况 (8) (2)全球铝板带箔消费情况 (8) 3、中国铝轧制行业市场情况 (10) (1)我国铝板带箔生产情况 (10) (2)铝板带箔消费量情况 (11) (3)铝板带箔消费结构情况 (12) (4)铝板带箔进出口情况 (14) 三、行业上下游产业关系 (15) 1、上游行业发展对本行业的影响 (16) (1)电解铝生产行业产能、产量情况 (16) (2)电解铝产量区域分布情况 (16) 2、下游行业对本行业的影响 (17) (1)印刷制版业 (17) (2)包装行业 (18) (3)建筑行业 (18) (4)汽车行业 (19) (5)铝电解电容器行业 (19) (6)家电业 (19)

四、行业发展特点 (20) 1、行业技术装备特点 (20) (1)行业技术装备现状 (20) (2)行业技术装备发展趋势 (21) 2、行业利润水平特点 (21) 五、进入本行业的主要障碍 (22) 1、资金壁垒 (22) 2、技术壁垒 (23) 3、生产经验和人员素质壁垒 (23) 六、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24) 1、有利因素 (24) (1)产业政策扶持 (24) (2)市场空间广阔 (24) 2、不利因素 (25) (1)行业产品结构不合理 (25) (2)铝锭价格大幅下跌 (25) 七、主要企业简要情况 (26) 1、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6) 2、中铝河南铝业有限公司 (26) 3、中铝瑞闽铝板带有限公司 (27) 4、镇江鼎胜铝业有限公司 (27) 5、厦门厦顺铝箔有限公司 (27) 6、河南明泰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27)

全球主要的高精铝板带企业之一——阿雷利斯公司科布伦茨轧制厂

全球主要的高精铝板带企业之一——阿雷利斯公司科布伦茨轧制厂 王祝堂任柏峰,WangZhutangRenBaifeng 全球主要的高精铝板带企业之一 一一 阿雷利斯公司科布伦茨轧制厂Amainenterprisesforaluminumplatesofhighprecision'_______??-______.AlerisAlumin ium WalzprodukteGmbhInKoblenz 概况 Summary 德国科布伦茨(K0blenz)轧制厂(AleriS AluminiumwalzprodukteGmbH)属阿雷利斯 (Corus),板带产量约150kt/a,是一个名副其实的 高精铝板带轧制企业,生产的合金种类约l10个,主导 产品为热交换器用的复合热传输板带箔,航空航天板 带,汽车与船舶板材,工模具厚板,结构板材等等(图 1),材料的65%出口到其他欧洲国家(约占32%)与世 界各国(约占33%),见图2. 其它汽车 舰}7%4% 热交换器 t6% 分领域的销售份额 图1科布伦茨轧制厂产品结构示意图 除悠田以外的 其它欧州国家

35% 分地区的销售份额 图2科布伦茨轧制厂产品销售地区示意图 科布伦茨轧制厂是一个比较年青的工厂,成立 于1964年,原属美国凯撒集团(AmericanKaiser GrOuP),初期生产挤压材,稍后转为生产板带 材,1987年革荷兰霍哥文集团(DutchHoogovens GrouP)收购该厂,1999年霍哥文集团被英国钢铁 生产者一一科鲁斯集团公司(CorusGroupplc.) 并购,2006年以为阿雷利斯公司收购.现在,该公 司下辖三个企业,其他两个企业是:比利时杜菲尔(DUffe1)轧制厂,加拿大卡普-得?拉,马德里 (Cap-de-la-Madeleine)轧制厂. 科布伦茨轧制厂的质量管理体系与追求高品质 的经营理念在世界铝板带轧制行业中居前列,久负甚誉,成为国际航空航天材料的主要供应者之一,所生产的厚板更是享誉全球(图3). ≯I i鲮r蔷 . H0K0TOLWELDURALOIANlAL 图3科布伦茨轧制厂提供的模具合金及其厚度 科布伦茨轧制厂的生产,技术服务工艺与品质 保证,市场开拓,销售与管理员工约1300人,工厂不仅保证员工有一个安定长期的工作岗位,而且有一个安全,健康与环境友好的工作场所,大家都处于一个和谐的环境中.工厂的劳动生产率达120t/(人年).产 品品质年年有所改善,产量逐年有所上升,生产装备在不断地更新与改造.职工平均工龄在15qa以上.

彩涂铝板带行业分析

彩涂铝板带行业分析 目录 一、产品与产业链概述 (2) (一)产品概述 (2) (二)产业链概述 (3) (三)行业政策与相关标准 (5) 二、下游应用领域与市场规模预测 (6) (一)各下游应用领域的铝板带消费量 (6) (二)彩涂铝卷板市场规模 (8) (三)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8) 三、上游原材料领域对彩铝涂装行业的影响 (10) (一)铝锭、铝板带材供求与价格波动 (10) (二)氟碳涂料市场供应与价格波动 (11) 四、行业技术发展与预辊涂彩铝涂装技术 (12) (一)彩涂铝板带涂装工艺的发展 (12) (二)辊涂涂装工艺 (12) 五、行业特征与竞争状况 (16) (一)行业整体发展现状 (16) (二)主要竞争对手...............................................................................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行业成功关键因素与进入壁垒分析 (17) (一)进入壁垒 (17) (二)行业关键成功要素 (18) (三)企业考察点 (18)

一、产品与产业链概述 (一)产品概述 彩涂铝板带是一种经过铝板带表面深加工处理后的产品,可以极大提高铝板带材的耐候性、抗腐蚀性,并且可以涂装为各种颜色,增加了铝材的装饰性能。是铝板带的深加工技术环节之一。 1.产品简介 ?铝板带是指以铝为主要原料,并且参杂其他合金元素制造出来的横断面呈矩 形,厚度均匀并大于0.20mm的轧制品。 ?以平直状外形交货的为板材,以卷状交货的为带材。 ?彩涂铝板(卷)是用特殊涂料对铝板带表面进行着色处理,因铝合金性能十 分稳定,不易被腐蚀,表层经特殊处理后(氟碳涂料)可以保证至少30年不 褪色,并且因涂料的不同有不同的功能。 2.产品分类: 彩涂铝板带按照图层涂料的不同一般分为两类,聚酯涂料涂装(PE)和氟碳涂料涂装(PVDF)。 氟碳涂料是以含氟树脂为主要成膜物的系列涂料的统称,它是在氟树脂基础上经过改性、加工而成的一种新型涂层材料,其主要特点是树脂中含有大量的F-C键,其键能为485KJ/mol在所有化学键中堪称第一。在受热、光(包括紫外线)的作用下,F-C难以断裂,因此显示出超长的耐候性及耐化学介质腐蚀,故其稳定性是所有树脂涂料中最好的。这就基本决定了它具有比一般其它类型涂层材质更为优异的使用性能,因此有“涂料王”之称。

在建铝板带箔产能

在建铝板带箔产能 介绍了我国近期在建的、可于2010年~2012年投产的铝板带箔项目的名称、规模及其概况。在建项目近70个,冷轧板带箔的生产能力约8 337kt/a。指出在建项目有的建不成,有的规模可能会调整。此外,还可能会有新的项目建成,但新项目不会在未来3年内形成生产能力。 根据最新的调查,近期在建的、可于2010年~2012年投产的平轧铝产品(板、带、箔)项目有近70个(见表1),冷轧板带箔的生产能力约8 337 kt/a (含 1 692 kt/a 铝箔) ,1 692 kt/a 冷轧带坯,铝箔约需1 990 kt/a 冷轧带坯,所以冷轧板带的总生产能力(8 337 kt/a –1 692 kt/a + 1 692 ÷ 0.85 kt/a)约 8 635 kt/a,在3年时间内形成这么大的生产能力,平均每年增加2 878 kt,在世界铝加工史上绝无仅有。当然表中所列的项目不一定都能如期建成,有些可能要拖后一段时间,有些可能又建不成,有些项目的规模会调整,不过在此期间还会有一些新的项目,但新的项目不会在此期间形成生产能力。如果所属的项目有80%建成,也可以达到近7000 kt/a的生产能力。 热轧厚板的生产能力也是最大的,到2012年中国将有4条厚板专业生产线,即4台专用厚板轧机: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4 300 mm热轧机,中铝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的3 950 mm热轧机,一龙铝业有限公司的1 600 mm二辊热轧机,精美铝业有限公司的3 000 mm热轧机。建设专业化的铝厚板轧制线在世界上也是首次,美国铝业公司达文波特轧制厂虽有厚板生产线,但是粗、中轧机还是共用的。截止到2012年底,中国拥有1 300 mm以上的热轧机50台左右,其中不小于2 000 mm的大型热轧机17台,它们都可以生产1xxx系、3xxx系、4xxx系、5xxx系铝合金厚板,但2xxx系、7xxx系铝合金厚板只有上述四个企业能生产,因为需要固熔处理及时效处理炉。热处理不可强化铝合金厚板(不大于 20 mm)只要有热轧机及辊矫机就可以生产,这类厚板的生产能力甚大。而热处理可强化铝合金厚板的生产能力则决定于固溶处理炉及拉伸矫直机的通过能力,到2012年中国这类厚板的生产能力可达140 kt/a或更大一些。 在厚板中热处理不可强化铝合金的占70%以上,热处理可强化铝合金厚板用于航空航天器、火箭等制造部门。 2012年末,中国保有的双棍是连续铸轧机可达600台,生产能力(铸轧带坯)可超过6 000 kt/a,新投产的铸轧机约有一半是大型的,辊面宽度不小于1 850 mm。 2012年中国可能拥有二三条黑兹莱特连铸连轧铝带坯生产线,产能超过 500 kt/a。 表1 2010年~2012年中国投产的平扎铝板带箔项目的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地址规模/(kt·a-1) 简介 华丰铝板带江苏沛县100 江苏华西集团投资,2008年开工,一期2009年投产 中铝西北铝铝箔甘肃陇西100 一期50 kt/a已完成投资4.9亿元,已完成主体工程,正在安装设备,2 000mm箔轧机从德国引进,2010年投产 中铝西北铝铝板带甘肃陇西200 铸锭热轧工艺。2009年计划投资5亿元,已完成环评、备案等前期手续,初步设计已上报中铝总部 包头3.5万t/a电子铝箔包头市河东区35 由河东区政府、广西贺州市桂东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等4单位建设,投资4.5亿元,2009年9月签订了合作意向书 贺州电子铝箔冷轧线广西贺州市15 包头河东产业园区开发公司与桂东电力公司投资1.5亿元合资兴建 鸿帆铝板带箔湖南娄底市200 珠海鸿帆集团投资50亿元在娄底市鸿帆铝工业园建的项目,一期项目为60 kt/a彩铝板,二期为200kt/a板带箔。2009年7月签约 豫港龙泉高精度铝板带河南伊川市250 引进中国首条1 950mm黑兹莱特连铸连轧生产线,3机架热轧线由米诺公司提供,总投资29.5亿元,计划2010年第四季度投产 江苏丰源铝箔江苏沛县100 江苏丰源铝业公司与深圳木森实业公司投资9亿元建设的,2009年下半年开始试生产 上海能源高精铝板带江苏沛县200 2 400mm单机架双卷曲热轧机1台,2 300mmCVC-6冷轧机1台,一期、二期产能各100kt/a,一期投资17亿元,2009年7月开工,

年产15万吨高精铝合金板带箔及5万吨合金锭项目

OOOOOOOOOOOOOOOOOOOOOOO 年产15万吨高精铝合金板带箔及5万吨合金锭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OOOOOOOOOOOOOOOOOOO 二○一二年七月

目录 第一章总论4 1.1 项目概况4 1.2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和X围6 1.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6 1.3.1 铝加工工业发展趋势所需6 1.3. 2.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所需7 1.3.3.铝制材料市场发展趋势所需8 1.4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8 1.3 结论和建议10 第二章市场分析与预测12 2.1 产品市场供应现状与预测12 2.2 产品市场需求现状与预测12 2.3 产品目标市场分析13 2.4 价格现状与预测14 2.5 市场竞争力分析14 2.6 市场风险16 第三章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18 3.1 建设规模18 3.2 建设内容18 3.3 产品方案18 第四章厂址选择20 4.1 厂址所在位置20 4.2建设条件20 第五章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24 5.1 技术方案24 5.2 主要设备方案26 5.3 工程方案28 第六章主要原材料、燃料供应30 6.1 原辅材料供应30 6.2 燃料动力供应30 第七章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31 7.1 总图布置原则31 7.2 场内外运输31 7.3 公用辅助工程32

第八章节能节水措施35 8.1 设计依据35 8.2 设计原则35 8.3 主要节能、节水措施35 第九章环境影响评价36 9.1 设计依据36 9.2 厂址环境条件37 9.3 项目建设和生产对环境的影响37 9.4 环境保护措施方案38 9.5 绿化40 9.6环境影响评价40 第十章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41 10.1 劳动安全卫生41 10.2 消防43 第十一章组织结构与人力资源管理44 11.1 项目法人组织机构44 11.2 项目管理45 11.3 人力资源配置45 第十二章项目实施进度46 12.1 建设期46 12.2 项目建设进度安排46 12.3 项目实施进度表48 第十三章招标方案49 13.1招标依据49 13.2 招标内容49 13.3招标要求50 第十四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51 14.1 投资估算依据和说明51 14.2 总投资估算52 14.3 资金筹措及使用计划54 14.4 借款还款计划55 第十五章财务估算与评价56 15.1 财务估算与评价的依据56 15.2 财务评价的基础数据与参数选取56 15.3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增值税金估算57 15.4 成本费用估算57 15.5 财务评价及指标计算58

中国铝轧制材行业研究-发展概况、竞争格局、壁垒

中国铝轧制材行业研究-发展概况、竞争格局、壁垒 (一)行业发展概况 1、铝压延加工行业基本情况 铝压延加工业是将电解铝(主要是铝锭)通过熔铸、轧制或挤压、表面处理等多种工艺及流程生产出各种铝材的过程。铝材按照加工工艺的不同又可以分为铝轧制材和铝挤压材,合计可占到铝加工材产量的95%以上。其中,铝轧制材一 般指铝板、铝带、铝箔,铝挤压材一般指铝型材、铝线材、铝管材等产品。 中国是铝压延加工大国,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0 年至2018 年,中国 铝材产量从2,237.50 万吨增加到4,554.60 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为9.29%,如下图所示: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10至2018年中国铝加工材产量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9.29%,远远高于其 他国家的平均增幅,中国铝材产量增长迅猛,成为拉动全球铝材产量增长的关键力量。同时中国又是全球最大的铝材出口国。自2005 年实现总体净出口,2018 年净出口量为483.29 万吨。其中,铝型材于2001 年最早实现净出口,铝轧制材 中铝箔2004 年实现净出口,铝板带2008 年实现净出口。中国铝材生产以满足国 内需求为主,出口在总消费中占比较小。 2、铝轧制材行业基本情况 该行业属于铝压延加工的细分行业。铝轧制材是指铝锭坯(铝合金铸锭或带坯)通过轧制等工艺(压延变形的一种方式)形成的铝合金材料。 铝轧制材按形状和厚度主要分为铝板、铝带、铝箔三种产品(统称“铝板带箔”)。一般来说,铝箔厚度小于0.2mm,铝板带相对较厚,铝板相对铝带更宽。铝轧制材按照制造工艺一般分为铝合金非复合材料和铝合金复合材料。铝合

金非复合材料主要由单种铝合金构成,而铝合金复合材料主要由多种铝合金轧制复合或铝合金和其他金属轧制复合而成。 铝板带箔具有质轻、耐蚀、易加工成型、表面美观等优势,正在逐渐向下游应用领域延伸,例如交通领域“以铝代钢”,建筑行业“以铝节木”,包装领域“以铝代塑”等,都取得了积极进展。随着加工工艺的日趋成熟,铝板带箔应用领域将继续扩大。 (1)全球产销量情况 由于下游汽车行业、家用商用空调、建筑、包装容器等行业的持续发展,世界铝板带箔的产量和消费量近年来呈现稳步上升的态势,全球铝轧制材的产销量总体平衡。如下图所示:

年产20万吨铝板带箔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年产20万吨铝板带箔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核心提示:年产20万吨铝板带箔项目投资环境分析,年产20万吨铝板带箔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年产20万吨铝板带箔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年产20万吨铝板带箔行业竞争格局分析,年产20万吨铝板带箔行业财务指标分析参考,年产20万吨铝板带箔行业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年产20万吨铝板带箔项目建设条件与选址方案,年产20万吨铝板带箔项目不确定性及风险分析,年产20万吨铝板带箔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提供国家发改委甲级资质 专业编写: 年产20万吨铝板带箔项目建议书 年产20万吨铝板带箔项目申请报告 年产20万吨铝板带箔项目环评报告 年产20万吨铝板带箔项目商业计划书 年产20万吨铝板带箔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年产20万吨铝板带箔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年产20万吨铝板带箔项目规划设计咨询 年产20万吨铝板带箔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主要用途】发改委立项,政府批地,融资,贷款,申请国家补助资金等【关键词】年产20万吨铝板带箔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报告 【交付方式】特快专递、E-mail 【交付时间】2-3个工作日 【报告格式】Word格式;PDF格式 【报告价格】此报告为委托项目报告,具体价格根据具体的要求协商,欢迎进入公司网站,了解详情,工程师(高建先生)会给您满意的答复。 【报告说明】 本报告是针对行业投资可行性研究咨询服务的专项研究报告,此报告为个性化定制服务报告,我们将根据不同类型及不同行业的项目提出的具体要求,修订报告目录,并在此目录的基础上重新完善行业数据及分析内容,为企业项目立项、上马、融资提供全程指引服务。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在制定某一建设或科研项目之前,对该项目实施的可能性、有效性、技术方案及技术政策进行具体、深入、细致的技术论证和经济评价,以求确定一个在技术上合理、经济上合算的最优方案和最佳时机而写的书面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内容是要求以全面、系统的分析为主要方法,经济效益为核心,围绕影响项目的各种因素,运用大量的数据资料论证拟建项目是否可行。对整个可行性研究提出综合分析评价,指出优缺点和建议。为了结论的需要,往往还需要加上一些附件,如试验数据、论证材料、计算图表、附图等,以增强可行性报告的说服力。 可行性研究是确定建设项目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工作,是在投资决策之前,对拟建项目进行全面技术经济分析论证的科学方法,在投资管理中,可行性研究是指对拟建项目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进行调研、分析比较以及预测建成后的社会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综合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财务的盈利性,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先进性和适应性以及建设条件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从而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投资可行性报告咨询服务分为政府审批核准用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融资用可 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核准用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侧重关注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和影响;融资用报告侧重关注项目在经济上是否可行。具体概括为:政府立项审批,产业扶持,银行贷款,融资投资、投资建设、境外投资、上市融资、中外合作,股份合作、组建公司、征用土地、申请高新技术企业等各类可行性报告。 报告通过对项目的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方面的研究调查,在行业专家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对项目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进行科学预测,从而为客户提供全面的、客观的、可靠的项目投资价值评估及项目建设进程等咨询意见。 可行性研究报告大纲(具体可根据客户要求进行调整) 为客户提供国家发委甲级资质 第一章年产20万吨铝板带箔项目总论 第一节年产20万吨铝板带箔项目背景 一、年产20万吨铝板带箔项目名称 二、年产20万吨铝板带箔项目承办单位 三、年产20万吨铝板带箔项目主管部门 四、年产20万吨铝板带箔项目拟建地区、地点

国产铝板带冷轧机的技术进步及未来发展 铝板冷轧机

国产铝板带冷轧机的技术进步及未来发展 [发布时间:20070928] [来源: 360.co m/2007/09/[1**********].sh tml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加工整理] 据慧聪机床网2007年9月28日报道20多年来, 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了国内铝加工业的快速发展, 也促进了国内铝板带箔轧制技术的不断进步。目前国内的铝板带箔轧制生产企业正进入一个重整状态, 大量的投资用于更新技术和设备。除大、中型铝轧制企业引进先进的国外铝加工设备外, 更多的中、小型铝轧制企业购买的是国产设备, 从而大大刺激和促进了我国铝加工设备的自主设计和研制, 也不同程度地促进了国产铝轧制设备的技术进步。 一、近年国产铝板带冷轧机生产情况 截至2004年底, 中国拥有现代化四辊及六辊冷轧机108台, 生产能力2100kt/a,二辊冷轧机约300台, 生产能力450kt/a,总计冷轧板带生产能力2550kt/a;截至2005年底, 引进轧机的生产能力为1000kt/a,中国四辊轧机的生产能力为2120kt/a,二辊轧机的生产能力为380kt/a,总计冷轧板带生产能力3500kt/a。有自制的辊宽≥800mm的四辊铝板带冷轧机约150台, 其中1400mm 级的达65台, 占总数的43%;2006年全国投

产的冷轧机26台, 形成板带生产能力725kt/a,是投产能力最多的一年。另外,2006年在建的冷连轧生产线有2 条, 四辊及六辊单机架不可逆式冷轧机13台, 总生产能力1750kt/a。 我国从1984年开始对引进的现代化铝板带冷轧机进行系统消化吸收和国产化, 从1984年到2006年, 洛阳有色金属加工设计研究院为国产铝板带冷轧机的生产代表单位, 引领了这一阶段的国产化发展进程; 从2002年至目前, 以上海捷如重工机电设备有限责任公司为代表的民营企业, 加入了铝板带冷轧机的国产化进程, 进一步加速了国产铝板带冷轧机的技术进步。目前, 我国自行设计和制造的铝板带冷轧机在低速、窄规格方面已经接近或达到国际铝冷轧机的专有技术水平。伴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变化, 国产铝板带冷轧机正在满足市场多样化要求, 逐步向高精度化、宽幅化、高速化以及高水平和连续轧制的方向发展。 在满足国内生产的同时, 我国自行设计和制造的铝板带冷轧机于2002年起开始陆续向国外出口, 如涿神有色金属加工专用设备有限公司的 Φ380/960×1800mm铝冷轧机首次于2002年底出口泰 国; 中色科技股份公司向印度出口的一台 Φ380/960×1750mm四辊不可逆式冷轧机; 上海捷如重工机电设备有限公

铝板带行业分析报告

5.1 基本概念 铝板带箔即铝板、铝带、铝箔的统称。铝板带是指使用轧机对铝锭进行轧制以后的板材或者卷材进行分条以后的带材,在国外分为plate以及sheet,国际上习惯把厚度在0.2mm以上,宽度500mm 以下,200mm以上,长度16m以内的铝材料称之为铝板材,国内称为薄板以及中厚板。铝箔与铝板带一般情况下认为是同一种产品,只是厚度有差别,加之两者的技术要求相差较大就分为两种产品。通常将经过加工而成片状的铝产品通常称为铝板,厚度小于0.2mm的铝卷材通常称为铝箔。 5.2 产业链介绍 铝加工产业链如下图所示:

5.3产品介绍 铝板带中的铝箔坯料,用于生产高精度铝箔,铝箔因为其质量轻、密闭性好、包覆性好、环保、具有耐腐蚀、耐高温、防火、防爆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包装、电器、散热器和建筑等国民经济各领域。 5.4 行业的周期性和成长性 由于铝箔应用领域广泛,且铝金属所具备的良好特性不易为其他金属所替代,市场需求较为稳定,周期性不明显。在海外市场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市场,铝箔属于家庭生活必需的消费品。目前,我国对铝箔产品的总体消费水平和人均消费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均存在较大差距。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铝箔的需求量逐年快速增长,高成长性明显。进而带动对铝箔坯料的需求量将逐年快速增长。 5.5上下游市场状况及变动 (1)上游行业发展对本行业的影响 从上游行业看,虽然我国铝土矿资源并不丰富,但铝土矿的冶炼加工能力很强,是世界第一大铝生产国。我国电解铝产量逐年快速增长,导致国内电解铝市场一直呈现供大于求的局面。2006年以后,呈现出氧化铝与电解铝同步扩张的态势。近年来,国家限制原铝出口,鼓励高附加值的铝深加工产品出口,为铝板带箔工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铝板带行业分析报告

5。1基本概念 铝板带箔即铝板、铝带、铝箔的统称。铝板带是指使用轧机对铝锭进行轧制以后的板材或者卷材进行分条以后的带材,在国外分为plate以及sheet,国际上习惯把厚度在0。2mm以上,宽度500mm以下,200mm以上,长度16m以内的铝材料称之为铝板材,国内称为薄板以及中厚板。铝箔与铝板带一般情况下认为是同一种产品,只是厚度有差别,加之两者的技术要求相差较大就分为两种产品。通常将经过加工而成片状的铝产品通常称为铝板,厚度小于0。2mm的铝卷材通常称为铝箔。 5。2产业链介绍 铝加工产业链如下图所示:

5。3产品介绍 铝板带中的铝箔坯料,用于生产高精度铝箔,铝箔因为其质量轻、密闭性好、包覆性好、环保、具有耐腐蚀、耐高温、防火、防爆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包装、电器、散热器和建筑等国民经济各领域. 5。4 行业的周期性和成长性 由于铝箔应用领域广泛,且铝金属所具备的良好特性不易为其他金属所替代,市场需求较为稳定,周期性不明显.在海外市场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市场,铝箔属于家庭生活必需的消费品。目前,我国对铝箔产品的总体消费水平和人均消费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均存在较大差距。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铝箔的需求量逐年快速增长,高成长性明显。进而带动对铝箔坯料的需求量将逐年快速增长。 5.5上下游市场状况及变动 (1)上游行业发展对本行业的影响 从上游行业看,虽然我国铝土矿资源并不丰富,但铝土矿的冶炼加工能力很强,是世界第一大铝生产国。我国电解铝产量逐年快速增长,导致国内电解铝市场一直呈现供大于求的局面。2006年以后,呈现出氧化铝与电解铝同步扩张的态势.近年来,国家限制原铝出口,鼓励高附加值的铝深加工产品出口,为铝板带箔工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铝板带箔加工工艺技术的特点及真正内涵

铝板带箔加工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是拥有百年历史、生命力极强、不断发展创新的产业;铝板带箔加工产品属于流程型产品,是应用极其广泛、质量标准不断提升的中间型产品。由此,就必然使得铝板带箔加工工艺技术科技含量高、掌控难度大,专有特性强。下面,结合铝板带箔加工产品的生产工艺特点来理解铝板带箔加工工艺技术的真正内涵。 一、生产工艺具有动态性、敏感性,需要随时维护修正、不断优化和创新 在铝板带箔加工工艺技术中,对生产工艺的要求是稳定、合理、先进。 ●????????生产工艺要相对稳定。 在生产过程中,我们强调最多的就是要保证生产工艺稳定,客观地说,这里指的稳定是相对的,或者确切地说,稳定不等于固定。这一点,工艺技术人员必须认识到。 影响生产工艺的一些条件总是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的,这些波动是不可避免的、在一定范围内也是允许的。比如,轧机的轧辊辊径及表面粗糙度、轧制油温度及理化指标、坯料的板型和板厚、生产环境的温度、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原辅材料的供应渠道等等,都不可能是一个常数。这些条件的变化、哪怕是较小的变化都会使生产工艺受到影响,并导致产品质量指标发生变化。这也是一些生产人员和工艺技术人员经常不解的疑问——完全按照生产工艺要求生产出来的产品,怎么还会存在质量问题呢?这就是生产工艺的复杂所在。 为此,工艺技术人员和生产人员必须努力减少工艺条件的变化,将其波动控制在最小范围。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建立完善的日常检查、检测、监督、抽查、审核、评价等一系列的制度,杜绝突变,保证工艺条件的变化处于正常、允许的范围内。 ●????????生产工艺要力求合理。 合理,就是要符合实际、易于实现、保障性强。 铝板带箔加工产品生产工艺的突出特点是受影响的因素多,各因素之间的关联性强,对每一因素的波动都极其敏感。 工艺技术人员必须适时对生产工艺进行监护,并通过总结、实践不断摸索,掌握影响因素的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得心应手的应对这些变化,适时修正,实现生产工艺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转变。这应当是工艺技术人员的最终目标。 ●????????生产工艺要不断优化和创新。 铝板带箔加工产品的用途越来越广泛,新的市场不断出现,为了满足客户对产品质量日益增长的更多、更高的需求,需要对生产工艺不断优化和创新;铝板带箔加工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产品的成本已成为影响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为了提高效率、降低消耗也必须对生产工艺不断改进和创新。因此,生产工艺的优化和创新的目的一是适应市场和客户,一是挖掘企业内部潜力。 生产工艺的优化和创新,首先是建立在现行生产工艺的基础上,最忌讳的是对原有的生产工艺全盘否定,用他家所谓先进的生产工艺取而代之。生产工艺的优化和创新,必须目的明确,有针对性、有方案、有组织、有跟踪、有记录、有总结、有延续性,避免盲目东改西变、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更要避免简单地对试验结果的肯定和否定。 二、工艺因素具有隐蔽性,产品缺陷具有传递性

铝箔的主要用途和牌号

(中国铝箔之家QQ群45288782) 烟箔 产品名称(简称) :香烟包装用铝合金箔材Aluminum alloy foil for cigarette packing (烟箔) 合金状态:8011-O 最终用途:经衬纸、印刷或涂漆后用于香烟包装。 软包装箔 产品名称(简称) :软包装用铝合金箔材Aluminum alloy foil for flexible packing(软包装箔) 合金状态:8011-O 最终用途:经涂塑、印刷或涂漆后用于糖果或食品包装。 视频电缆箔 产品名称(简称) :视频电缆用铝及铝合金箔材Video cable foil(视频电缆箔)合金状态:1200/8011;O 最终用途:经铝塑复合后用于包覆视频电缆。 家用箔 产品名称(简称) :家庭用铝合金箔材Aluminum alloy household foil (家用箔)合金状态:8011-O 最终用途:用于家用食品的包装和保鲜。 软管箔 产品名称(简称) :软管用铝合金箔材Aluminum alloy foil for tube (软管箔)合金状态:1200/8011-O 最终用途:经与PE复合印刷后,用于加工牙膏、药膏、化妆品等乳膏类产品包装。

产品名称(简称) :热封用铝及铝合金箔材Aluminum and aluminum alloy foil for hot seal purpose(热封箔) 合金状态:8011-O 最终用途:经印刷或涂漆等加工后,用于鲜奶和酸奶等奶制品包装。 药用箔 产品名称(简称) :医药包装用铝合金箔材Aluminum alloy foil for Pharmaceutical (药用箔) 合金状态:8011-H19;8011-O 最终用途:8011-H19经涂胶、涂保鲜膜并印刷后用于平板医药包装;8011-O药用箔经与PE复合、涂胶、涂保鲜膜、印刷并冷冲压后用于医药包装,或经印刷、涂胶、或涂保鲜膜后用于医药瓶装封口包装。 汽车散热器箔 产品名称(简称):汽车散热器用铝箔材Aluminum foil for auto radiator(汽车散热器箔)合金状态:1200-H18 最终用途:经冲制后用于汽车水箱散热器翘片。 容器箔 产品名称(简称) :半刚性容器用铝合金箔材Aluminum alloy foil for Semi-rigid container (容器箔) 合金状态:8011-H24;8011-H22; 8011-O 最终用途:经冲制后用于食品包装的半刚性容器。

2014年铝板带箔加工设备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铝板带箔加工设备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1月

目录 一、铝轧制设备制造业概览 (4) 二、行业管理体制及相关政策 (6) 1、行业主管部门 (6) 2、行业主要产业政策 (6) 三、行业上下游之间的关系 (7) 1、与上游行业的关联性及影响 (8) 2、与下游行业的关联性及影响 (8) 四、行业的市场规模及未来需求预测 (9) 1、行业的市场规模 (9) 2、行业未来需求预测 (11) (1)下游对铝板带箔需求增长支撑铝轧制设备需求 (11) (2)市场对高端铝材的需求倒逼铝轧制设备技术工艺升级 (16) (3)设备更新换代将催生大量需求 (16) 五、行业主要企业简况 (16) 1、中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7) 2、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 (17) 3、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 (18) 4、涿神有色金属加工专用设备有限公司 (18) 5、上海捷如重工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19) 6、上海天重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19) 7、涿州市诚达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19) 六、行业壁垒 (20) 1、技术壁垒 (20) 2、资金壁垒 (20) 3、上下游渠道的建立 (20) 4、品牌壁垒 (21)

七、主要风险 (21) 1、下游行业需求波动的风险 (21) 2、技术研发风险 (21) 3、项目合同不能按期履行的风险 (21) 4、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22)

铝轧制设备制造业是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劳动密集型行业,其厂房成本、设备成本、材料成本、研发成本、人力成本等开支都十分巨大,对研发水平、技术实力、知识产权投入方面的要求很高,同时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而公司将主要资源投入到技术密集的设计研发环节及供应链管理环节,产品各组件采用外购或外协的方式获取,使得“技术密集”特征更为明显。 一、铝轧制设备制造业概览 轧制指将金属坯料通过一对旋转轧辊的间隙,因受轧辊的压缩使材料截面减小,长度增加的压力加工方法。铝轧制设备就是用轧制的方式将铝坯料加工成板材、带材、箔材、线材、管材等材料的设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