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原理超级完整版

合集下载

德育原理.pdf

德育原理.pdf

德育原理第一章德育即道德教育1、早在18世纪70、80年代,德国哲学家康德就把遵从道德法则培养自由人的教育称为道德教育或实践教育。

2、而使之风靡全球者,当是英国学者斯宾塞。

3、1904年,王国维以“德育”和“知育”、“美育”三词,向国人介绍叔本华的教育思想。

4、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德育外延的演变?1.从“德育即政治教育”到“德育即思想政治教育”2.从“德育即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到“德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3.从“德育即社会意识教育”到“德育即社会意识与个性心理教育”5.“大德育”的合理性及局限性?我国的“大德育”颇具特色。

他虽然越来越“大”,但基本的格局依然是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三大板块。

我国把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等统称为“德育”,这种约定不是从概念出发,而是从实际出发。

我国一向有实施“大德育“的习惯和传统,长期的实践,形成了一套自然而然地把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融为一体全面实施社会意识教育的经验。

“大德育”与当前国际教育的改革趋势相一致。

我国坚持“大德育”的传统,与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主流不谋而合。

6、学校生活中的“道德领域”与“非道德领域”划分区别?学校生活中,能够从道德上进行善恶评价的领域属于“道德领域”,不能从道德上进行善恶评价的领域属于“非道德领域”。

在没有发生思想问题和行为问题时,通常没必要非得把学校生活的“道德领域”和“非道德领域”区分开来。

违背学校生活要求的思想和言行,如属“道德错误”,被判为“失德”或“缺德”,那就是“道德领域”中的事件;否则,就是“非道德领域”中的事件。

“非道德领域”和“道德领域”的区分不是绝对的,两者有时发生间接地联系;在时间、地点转移的条件下,两者有时相互转化。

所以,不能机械地坚持“道德领域”与“非道德领域”的划分。

但相对地区分仍是必要的。

第二章德育即教育的道德目的1、教育、教学和教唆的区别?教育属于褒义词,具有善的意图或道德的目的、包含有价值的内容、产生有益影响的教教学是否包含善意,其内容有无价值,其影响有益与否,都是不确定的。

《德育原理》德育内容

《德育原理》德育内容
德育原理
本课程主要内容
• 一、德育即道德教育 • 二、德育即教育的道德目的 • 三、德育的必要性 • 四、德育的可能性 • 五、德育内容 • 六、德育手段 • 七、德育方法 • 八、德育模式
德育内容
一、道德类型与德育 二、道德层次与德育 三、品德结构与德育 四、我国学校德育内容的调整与改革
• (二)内容日趋丰富的学校德育
• 3 .职业道德教育 • 学校中的职业道德教育,在于培养学生的职业
道德意识,养成其符合职业道德要求的行为习惯 ,如忠于职守、勤恳工作、诚实劳动、廉洁奉公 、团结合作、维护本行业声誉等。
一、道德类型与德育
• (二)内容日趋丰富的学校德育
• • 学校实施的私德教育、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各含不同
• 另一方面,学校德育的层次结构影响学校的德育功能。就 是说,上述三个层次的内容在整个德育中所占的比重,直 接影响到整个学校德育功能的定位和发挥。
三、品德结构与德育
• 德育就是把道德内化为个人的品德。人们对品德认识不一 ,因而在道德教育内容上各有侧重。
• (一)主行说
•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品德归根结底是合乎道德要求的行为 ,因而特别重视良好行为习惯的训练,要求儿童牢记各项 德目,并在行动上落实德目的要求,把行为训练视为道德 教育的唯一或核心内容。
二、道德层次与德育
• (二)各层次德育的功能 • 2 .道德原则教育的指导功能 • 通常,教师运用道德指令或道德倡议的形式对学
生进行道德原则教育,指导学生正确的行为。道 德原则所声明的是学校认为学生可以而且应当达 到的要求,但原则性要求在具体的教育情景中具 有一定的灵活性。在一般情况下,它是应当达到 的要求;但在执行当中,允许根据具体情况加以 变通处理。道德原则是指导学生行为的基本准则 。

德育原理

德育原理

德育原理串讲要点第一章绪论一、基本概念1、原理即基本理论;德育原理(a研究对象)是研究德育一般问题,揭示德育一般规律的教育学科。

P12、规律即法则,即事物发展过程中内在联系;德育规律是德育发展过程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P4二、基本理论1、马卡连柯的德育思想:①代表作有《教育诗》、《塔上旗》、《父母必读》;②德育思想要点:A.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结合;B. 集体教育;C. 劳动教育;D. 纪律教育。

③其特色是平行教育影响。

P102、苏霍姆林斯基的德育思想:①代表作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帕夫雷什中学》、《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②德育思想要点:A.德育的地位和任务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B. 培养形成道德信念;C. 德育的原则方法;D. 加强自我道德教育。

P11-12③其特色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3、杜德海姆(教育社会学创始人)的道德教育思想:代表作是《道德教育论》,两个主要观点:①个体品德社会化和道德内化过程;②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P124、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代表作是《民本主义教育》、《教育中的道德原理》,四个主要观点:①实用主义道德价值观;②促进儿童道德生长的目的;③提出了六条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④主张在学校生活和各科教学中进行道德教育。

P13-145、班杜拉等人社会学习论的道德教育思想:班杜拉等人的三个观点:A. 观察学习和模仿学习;班杜拉和麦克唐纳的模仿学习。

P14B.抗拒诱惑,沃尔斯的抗拒诱惑。

P14环境是道德行为形成的重要因素;C.言行一致,米切尔的言行一致。

P15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6、柯尔伯格的道德教育思想:①吸取了杜威的个人与社会相互作用说和皮亚杰的认知结构说,采用“道德两难法”研究儿童道德发展和教育问题。

②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A. 前世俗水平:a. 惩罚与服从,b. 相对快乐主义;B. 世俗水平:a. 人际协调或好孩子,b. 遵从权威与维护社会秩序;C. 后世俗水平:a. 民主的承认法律,b. 普遍伦理原则。

大学德育原理

大学德育原理

1、“守一而望多”的原则:“守一”:严格意义上的德育即道德教育。

“望多”: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是重要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与道德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2、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认知、情感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

简言之,德育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

3、“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新苏格拉底法):促进道德判断发展的德育方法,吸收和发挥了苏格拉底教学中的诱发认识冲突的、促进积极思维的精髓。

具体步骤:①测试学生发展水平②按测试情况进行混合水平分组,每组8-12人③选择好两难问题④开展讨论,激发矛盾和冲突⑤讨论,促使相邻阶段的学生争论,教师支持和澄清重要特点,再提出高一阶段的问题,再讨论,使学生从一步步的矛盾冲突中找差距,达到新整合。

4、“公正团体法”(新柏拉图法):又称为“公正团体策略”,是指通过一个公正的生活共同体(合作性团体)的实践劳动过程,经由师生的民主参与、营造良好的团体氛围,以达到团员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目的,在此基础上提升团体成员的道德判断水平,促发道德行为的一种道德教育方法。

5、价值澄清理论:指在人的价值观形成过程中,通过分析和评价的手段,帮助人们减少价值混乱促进同一价值观的形成,并在这一过程中有效地发展学生思考和理解人类价值观的能力。

它主张价值观的形成不是灌输而是通过澄清的方法,在评价过程中实现的,是通过选择、赞扬和实践过程来增进富于理智的价值选择的(一)时间:美国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二)诞生标志:1966年拉思斯和他的学生哈明、西蒙合著的《价值与教学》(三)背景:①世界事件的影响②交流方式的变化③家庭生活的变化④学校教育的混乱(四)两个基本的理论假设:①当代社会充满互相冲突的价值观念,而这些价值观念又通过各种渠道影响着青少年学生的道德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②在当代社会中,根本就没有一套公认的道德原则或价值观念(五)四个基本构成要素(原则):①以生活为中心②对现实的认可③鼓励进一步思考④培养个人能力(六)七个步骤:①自由地选择②从各种可能的选择中选择③认真思考每一种选择的后果再进行选择④赞同与珍视⑤确认⑥根据选择行动⑦重复。

德育原理(高自考版)

德育原理(高自考版)

一、名词解释1、德育原理:是研究德育一般问题(研究对象),提示德育一般规律的教育科学(研究任务)。

2、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需要,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传、修一定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形成受教育者一定的思想、政治、法纪和道德品质的教育活动。

德育即品德教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道德教育。

3、品德:是个人按照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以及宗教戒律行动时表现出来的稳定特征和倾向。

4、品德发展:是指个体人随着生活年龄的推移,其品德循着一定规律而发生和变化的过程。

品德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生物因素、社会因素、实践活动。

5、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的标准。

6、德育内容:是指用以形容人们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的总和。

是社会阶级性、民族性和全人类性的统一,社会历史性和继承性的统一。

7、德育过程:是在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受教育者修教受道的相互作用的统一活动中,将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思想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品德,促使受教育者与社会及其发展和谐一致的过程。

8、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科学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9、德育方法:指为达到德育目的,实现德育内容,运用德育手段进行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

10、德育组织形式:是指德育实施途径,学校、家庭、社会所实施的德育是德育主要的或根本的组织形式或途径国。

11、学校德育:是教育都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与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社会思想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品德内部矛盾运动,以使其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品德的活动。

12、心理健康教育:是指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教育和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发生,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第九章-德育原理

第九章-德育原理

“大德育”存在以下弊端:
1、德育内涵无所不包将意味着德育概念的消失。
2、用道德教育的心理机制来解释思想、政治、法制教育 犯了严重的逻辑错误。 3、无法与国际接轨 多数国家“moral education”。 4、实践中容易导致道德问题与思想、政治、法制等问题 的混淆。
二、德育原则
(一)方向性与理论联系实际
(六)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指在培养学生集体的 过程中,通过集体的形成教育每个学生,又通过每个 学生的进步促进集体的巩固和发展,把培养集体与针 对不同学生特点因材施教统一起来。
(七)正面教育和积极引导相结合
正面教育和积极引导相结合指在德育过程中进行正 确的价值引导,教师要向学生指明前进的方向,循循善 诱,以理服人,从提高思想认识入手,启发学生自我教 育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不断进步。
理健康教育(90年代)
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 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 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狭义的德育指品德教育。
大德育:指的是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 等在内的德育。
小德育:指道德教育,是与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 制教育相对的概念。
◆2.榜样法的要求 (1)榜样人物要具有权威性。 (2)榜样人物要生活化。 (3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
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 ◆1.锻炼法内容 (1)练习 (2)制度 ◆2.锻炼法的要求 (1)严格要求。 (2)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一以贯之的坚持。 (3)委托任务 (4)组织活动
罚等。
(一)说理教育
说理教育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
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 ◆1.说理教育的类型 (1)讲解(2)谈话 (3)报告(4)探讨 (5)参观。 ◆2.说理教育的要求

德育原理课程(一)

德育原理课程(一)

第一节
道德、德性与德育
“德”古代为“惪”(悳 ),本义为“得”。 《说文解字》曰:“得即德也”。“惪,外得于 人,内得于心也。” 引申为“道德品质”或“品 德”。(善德施与他人,表现为“礼”;善念存于 己心表现为“德”)可是,一个人的心如何才能得 到正直的品德呢? 那就是必须“循道而得(德)”。因此,朱熹 才说:“德者,得也,行道而有得于心者也。”
恩之心;“德”当事人之言行表现。 目前,濮阳市委有关部门决定授予孟瑞鹏“濮阳市见义 勇为模范”称号,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追认孟瑞鹏为中共党员。
第一节

道德、德性与德育
3、特点 (1)非强制性
在积极意义上,道德则是要促使一个人的行为利 会行为尽可能做到不去损人利己,甚至损人不利己 要依靠个体良心和社会舆论来发挥作用,是一种非 人利己,既有益于人类社会的平等、自由、和平,又 乃至害人害己。(即不做坏事) 有益于促进每个社会成员(包括自己)都获得幸福、 强制性规范。发掘潜力和提升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即做有益于社 会、有益于他人或自己的事) 在消极意义上,道德无非就是要促使一个人的社 与法律不同,道德作为一种社会规范体系,主
第一节
道德、德性与德育
落水儿童母亲:“良心上过不去,不希望孩子的成长受 影响”。孩子知道我说谎话了,她哭个不停。我跟孩子说 “妈妈错了,妈妈不是好妈妈,从今以后再也不违背自己良 心。”我女儿还说,老师曾教过她,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孩 子,不要撒谎。我听女儿说这话,难受死了。
以上案例中的“道”即知恩图报、对别人的帮助要有感
第一节 第二节
道德、德性与德育 德育功能与学校德育意义
第一节 道德、德性与德育

“纽约审判”:
古特是柏林有名的小儿科医生,他和另外两位朋友向一个爱尔兰人

德育原理超级完整版

德育原理超级完整版

德育原理1.“守一”意即严格意义上的德育或德育的基本内涵只能指道德教育“转化理论”。

所谓转化理论,是指将德育过程看做“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过程。

德育应该是环境与生长的统一,价值引导与个体价值建构的统一。

2.德育的内含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认知、情感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

简而言之,德育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

3.习俗性德育是指人类社会早期以习俗性道德为教育内容并通过习俗与生活去实施的道德教育形态。

4.古代德育主要指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的学校德育。

这是一个等级性、神秘性和经验性的德育发展阶段。

5.德育的现代化特征则是存在于现代社会以培养现代人才为目标的德育①学校德育的民主化②学校德育的世俗化③学校德育的科学化6.德育理论的形态德育理论的形态从历史演进的角度看主要有四种:德育思想、德育论、德育学、德育科学或德育学科群(德育原理)7.涂尔干的《道德教育论》往往被视为独立的德育学产生的标志。

8.德育的本质三种人性①是与动物性相联系的人的自然属性—实际上是本原性的人性②是与兽性相对的人性—这是本质意义上的人性③现实存在的人的综合属性(现实性人性或者德性)—它是前述两种人性综合与运动的结果。

9.对道德本质的解释及其意义,第一是从社会与个人的关系角度讨论德育本质。

第二是从本质形成的角度讨论德育本质。

最后,道德教育本质讨论还有一个在教育内部与其他教育形态相比较的本质探讨唯度,这主要表现在德育目标,内容,方法与过程等与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的质的不同。

德育功能的含义;德育的效果有高有低,因具体的德育实践而定,但德育功能却有一定的稳定性的规定。

故客观效果和能量只能反映这样一个问题----德育本来能够干些什么。

德育在生活的存在与德育的本质德育在(品德),一是道德主体的品质。

二表现为道德主体的行为,可称之为道德生活,,道德实践或者德行生活。

第十章 德育原理

第十章  德育原理

第十章-德育原理1.思想品德教育过程就是把一定社会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

2.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是教育的主体,受教育者既是教育活动的客体又是教育活动主体。

3. 思想品德教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所提出的道德要求同受教育者现有道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4. 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与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的关系是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5. 思想品德是由知、情、意、行四个要素构成的,因此,思想品德教育也就是培养学生的知、情、意、行的过程。

6.学生思想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它们是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源泉和基础。

7.德育原则主要有共产主义方向性原则、知行统一原则、正面教育原则、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除消极因素原则、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学生相结合的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8. 共产主义方向性原则是区别我国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同其他剥削阶级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个根本点。

9.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教育既要遵循系统的理论教育又要通过实践活动,把认识和实践、思想和行动统一起来,这就是知行统一原则。

10.对后进学生的教育既要注意发现,扶植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并在促进其发展的过程中,克服其消极因素。

具体运用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除消极因素原则。

11. 知行统一的原则是依据我国的教育目的、德育任务和德育过程中学生的思想品德是知、情、意、行诸因素和谐统一发展并在活动与交往中形成及表现的规律提出来的。

12.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除消极因素的原则是依据德育过程中学生思想矛盾转化的规律提出来的。

13.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是由社会主义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标决定的。

14.德育过程是由相互制约的四个因素构成的,这四个因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

15.知指品德认识,它包括品德知识和品德判断两个方面。

16.我国模范班主任老师总结出的德育经验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

德育原理第一章

德育原理第一章

德育原理第一章第一章德育的本质第一节德育概述一、德育的内涵(1)德育词源略考从词源上考察:德在古代写作“”,上半部为“直”,在古代读“得”音,“心”表示思想感情。

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讲:“内得于己,外得于人,从心,得声”。

(内得于己——“以善念存之于心中,使身心互得其益”,外得于人——“以善得施之于他人,使众人各得其益”)“德”与“得”是相通的。

“得”的内容是什么呢?是“道”。

“道”在古代指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与规则,包括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规范。

当人们认识了道,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情感,然后外化为行为施与人,便是德。

可见,德字本身包含了人和己,身和心,内和外这样的辩证关系,包括了人的内在思想、感情及其外显的行为表现,是合乎道的思想行为。

因而,在封建社会中,德成为个人修养和境界的表现。

历朝历代都为人们制定了相应的道德行为准则。

如:《中庸》中就曾提出“三达德”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管子》提出四维之说: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汉代董仲舒提出的“三纲五常”说: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是仁义礼智信;宋代以后的“八德”说:仁义礼智被提升为最高道德原则,有人把孝悌忠信与礼义廉耻联合起来,称为“八德”,“八德”是宋元明清时代在社会上受到一般人民推崇的道德规范;明清时代“四德”说:通俗小说提倡“忠孝节义”。

此外,勤俭、刚直亦被称为美德。

“育”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养子使作善也”。

育德即“养德”,涵养熏陶品德。

只有当一个体验到自己的“神圣人性”——如“不忍之心”、“恻隐之心”、“仁爱之心”及自己的高贵和尊严、神圣,并把它确定为自己的本质,并能事事处处、时时刻刻从自己的行为上表现出来时,他也就成了有德之人。

但在封建社会中德育并没有作为一个词而被单独使用,德育同社会意识的其它方面浑然一体,融于习俗之中,因而,古代德育实际上是范围广泛的"习俗教育"或"社会意识教育"。

德育的原理

德育的原理

德育的原理德育,即道德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过程。

德育在学校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它不仅关乎学生的个人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德育的原理是德育工作的基本准则和指导原则,它们对于德育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德育的原理之一是德育与知识教育相辅相成。

德育和知识教育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知识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而德育则是在知识教育的基础上,通过引导、激励和规范学生的行为,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德育和知识教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可以使学生在知识和道德上均衡发展。

德育的原理之二是德育要注重个性化。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的道德发展也有差异。

因此,德育应该注重个性化,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设计个性化的德育课程和活动。

这样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道德意识,促进他们的道德发展。

德育的原理之三是德育要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道德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学校德育和家庭教育应该相结合,形成合力,共同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学校可以通过家访、家长会等方式与家庭保持密切联系,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道德教育。

德育的原理之四是德育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学生的道德发展不能仅停留在课堂上,更要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来实践和巩固。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义工活动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社会,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德育的原理之五是德育要注重激励与规范相结合。

德育工作既要注重激励,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要注重规范,引导学生遵守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激励可以采用奖励机制,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规范可以通过规章制度和纪律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德育的原理包括德育与知识教育相辅相成、德育要注重个性化、德育要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德育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及德育要注重激励与规范相结合。

这些原理为德育工作提供了指导和保障,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第八章德育原理

第八章德育原理

( 三 ) 学校德育的可能性
学校德育区别于一般的自发的社会学习,也区别于家庭背 景中的德育,它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的教育,在 个体的道德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这是由于学校是系统实 施道德学习的场所,通过一定的课程经验系统可以保证道 德学习的认知经验、情感经验与行为经验的整合建构,在 个体道德发展中实现其主导性。
学校德育区别于一般的自发的社会学习也区别于家庭背景中的德育它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的教育在个体的道德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这是由于学校是系统实施道德学习的场所通过一定的课程经验系统可以保证道德学习的认知经验情感经验与行为经验的整合建构在个体道德发展中实现其主导性
第八章 德育原理
复习思考题:
1.简述德育的本质。 2.现代德育目标变革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3.为什么说德育过程是内化与建构相统一的
二、德育的功能
( 一 ) 德育的社会功能 德育的社会功能是指:通过道德教育,使
人们学习并遵守社会规范,保证社会的正 常秩序,实现社会的稳定发展。
( 二 ) 个体功能
德育的个体功能是指:通过道德教育,使 个体具备道德辨别能力,提高道德修养, 获得和谐发展。
三、德育功能的学校实现
( 一 ) 对学校德育功能的逐步认同
道德情感是伴随道德认识出现的一种内心体验,它表明了个体对客观 事物的态度倾向。
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相结合,构成道德动机,成为推动个体产生道德 行为的内部动力。
道德意志是个体克服困难,自觉调控行为履行道德规范,以实现一定 的道德目的的活动。动机斗争是道德意志过程的核心。
道德行为方式是在一定的道德情境下,个体受道德意识支配产生的各 种道德行为与习惯。道德行为方式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也是一个 人德性的重要标志。

德育原理总结

德育原理总结

德育原理总结
德育是指对人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并使其逐渐成长为具有健全人格、良好习惯、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的人。

德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发展完全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为了做好德育工作,我们需要遵循一些德育原理。

一、全面性原则。

德育工作应当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要注意思想、品德、智力、体力、美育和劳动教育的有机统一,注重多方面的发展。

二、科学性原则。

德育工作必须以科学的原则和方法为基础,注重利用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科学知识,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使德育工作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因材施教原则。

每个学生在道德品质上具有差异,因此应根据学生的个性及其不同的道德需要有针对性的实施德育工作,包括道德方针不同、对于德育形式、意志品质、社交能力等需要有个性化的指导。

四、实践性原则。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动手实践是学生学习德育知识和修养道德品质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加强全面素质教育,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德育质量的重要手段。

五、时代性原则。

德育工作必须紧密联系时代的发展、社会进步和自然环境的变化,使之与时俱进,力求取得更加显著的教育效果。

六、综合性原则。

德育工作必须与其他教育工作有机结合,如要与课堂教育、学生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一起开展,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综合性和深度性。

德育工作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在校长、班主任、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德育教育和深化学生道德修养,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素养,培育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良好品德的高素质人才。

德育原理

德育原理

一、学校德育管理观念(一)德育首位观1.党和国家的需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都是德育的内容,有“文化”,文化有社会文化和自然科学文化,而社会文化大部分属德育的内容。

《决定》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必须更加重视德育工作。

江总书记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可见德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头戏。

2.是人类社会的需要人本来就是动物,而人区别于其它动物的最基本特征是人具有社会的特性,这个社会特性的外在表现就是品德,没有人的品德就没有人类社会。

人的品德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我们试想象如果人们都不遵守社会行为的基本准则,我们这个社会将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

德育为首是父母家长的嘱托。

作为父母养育子女,如果子女不孝,对社会无益,反而危害社会,其子女尽管有天大的本事,养其何用?3.学生本人的需要人出生以后就要在一定的人类社会里生活,要在人类社会里生活,就要遵守人类社会的基本行为准则,否则就要到处碰壁。

四书五经中的《大学》开篇就说:大学的目的,在于明显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从天子到百姓,一切都以修养自身为根本。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是人才成长的基本规律,人才人才先成人后成才,人是第一要义。

人才的品格是事业成功的重要因素,往往又是进入就业门户的通行证。

一所财经大学国民经济管理系的毕业生方磊求职经历。

方磊在深圳多次应聘,毫无收获,一天,方磊在路边发现招聘库料总管的招聘广告,方磊包着试试看的心理到了那家招聘库料总管的公司,招聘地点设在厂部的大院里,方磊赶到时,早就来了黑压压一院子应聘者,在摆了一长排办公桌的招聘摊位前,人头攒动,应聘者争先恐后鼓动唇舌喋喋不休十分卖弄地向招聘工作人员介绍推荐的各类证书。

德育原理

德育原理

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 能力的过程
(1)自我教育能力在德育过程中的作用。 (2)自我教育能力的构成因素。 (3)德育要促进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
四、德育原则
德育原则是学校和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必须 遵循的基本要求。
• • • • • • •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原则 正面疏导和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发扬积极因素和克服消极因素原则(长善救失原则) 热爱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 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后进生转化
• • • • • 必须确立正确教育观 以真挚的感情热爱后进生 善于发掘后进生身上潜藏“闪光点” 对后进生教育要不怕反复,要持之以恒 对后进生的教育,还需要根据他们不同的特 点,主动及时地调整教育内容、方法和步骤
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 这一原则是指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应对各方 面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 步调一致,并且有计划。有步骤、系统连贯地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贯彻这一原则的要 求是:
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更要顺应形势,锐意改革。 “丰富德育内容,变单一型为综合型” “优化德育形式,变灌输型为渗透型”
三、德育过程
•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有目的 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 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的活 动,把一定社会的品德规 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品 德的过程。
德育过程基本矛盾
• 德育过程基本矛盾就是社会通过教育者提出的 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 盾。这一矛盾的不断产生和解决,会不断地将 社会所要求的品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 品德,从而完成德育任务。 • 德育过程的这一主要矛盾,决定了德育过程主 要是品德的社会继承过程。它不要求受教育者 在实践中摸索,独立地去发现、创立新的思想 体系、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而是通过德育活 动,让学生掌握社会业已形成的思想体系、政 治观点和道德规范。

德育原理

德育原理

对德育内涵的理解:1.道德教育即得“道”教育,就是知道于行道的统一,就是关怀内心、关心她人、学会做人、追求幸福的教育。

2.德育内涵丰富,应避免德育泛化、窄化、异化。

3.德育就是最富有道德性的教育,就是最具有人性光辉、最富有生命关怀的教育,德育就是关照人性的教育、就是引领生活的教育、就是关怀生命的教育。

4.德育追求的最高境界不就是在德育主体面对她人而就是面对自己,尤其就是在与自己的灵魂独处的时候5.德育就就是引导人们通过一种人道的生活,有同情心、有爱心、有善心,多做好事、善事,能够从善如流,做到无愧于心一、公民教育与德育对公民教育的理解:“关于公民身份的教育”,着重传授历史与政治方面的知识;“通过公民身份的教育”,通过积极参与活动学习公民知识;“为了公民身份的教育”,侧重使其掌握知识、技能、态度、价值观与性情等。

二、生命教育与德育生命德育主张道德教育要认识生命、关爱生命、提升生命、完善生命。

三、生命道德体验与教育倡导道德体验论,将教育者称为导引者,受教育者称为体验者,凸显道德教育的主体性、情境性与生成性,从体验活动与体验课程的融合上展开实践探索。

四、情感教育与德育情感德育理论认为,道德情感就是一个人道德发展的基石,学校德育应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为出发点,通过情感陶冶、情感关怀、情感体验等方式进行道德教育,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生成与发展。

五、信仰教育与德育信仰就是主体对其认定的、体现着最高生活价值的某种对象的由衷信赖与执着追求。

德育与生活的关系1、道德教育源于生活。

2、道德教育就是为了人更好的生活。

3、道德教育只能在生活中。

4、道德教育追求的就是一种可能的生活。

德育功能就就是德育活动对个体发展或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与作用。

正功能就是指德育活动对社会进步与个体发展起到的积极影响与促进作用,负功能就是指德育活动对社会进步与个体发展起到的消极影响与阻碍作用。

显性功能就是指依照德育目的、任务与价值期望,德育在实际运行中所出现的与之相符合的结果;隐性功能就是指非预期的且具有较大隐藏性的功能。

(完整word版)《德育原理》

(完整word版)《德育原理》

第一章德育与德育理论的发展第一节德育概念1、德育的概念:德育即培养学生品德的教育。

德育即道德教育。

2、对德育概念具体理解的不同之处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德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二是如何理解德育过程。

3、德育--旨在形成受教育者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

在社会主义中国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

在西方,一般指伦理道德教育以及有关的价值观教育。

4、狭义的德育专指道德教育,广义的德育除思想、政治、道德方面的教育之外,还应当包括法制教育、心理教育、性教育、青春期教育、甚至还包括环境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

5、德育概念泛化的原因:①传统思想的影响②受苏联教育学的影响③中国政治革命的历史轨迹使然。

6、过于广泛的德育界定有以下几大弊端:①将德育视为无所不包的范畴,实际上也就取消了这一概念本身②在理论体系上存在致命的逻辑问题③使人无法一个共同的语境下讨论德育问题。

④在实践中让德育承担其所不能承担的任务,却忘却最根本的目标。

⑤在德育实践中容易使道德与政治、思想、法制或心理及其教育问题在性质上相混淆,采取错误的教育策略,误判而误诊。

应遵循"守一而望多"原则。

8、"转化理论":是指将德育过程看做"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过程。

"内化说"仍是转化理论的一种改良形式。

9、德育过程实际上也是德育对象自身在道德等方面不断自主建构的过程。

简言之,德育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

第二节古代德育与现代德育1、现代德育的基本特征:商品性、生产性、民主性、科学性、发展性和革命性。

最本质特征应当是现代教育的民主性与科学性。

故教育的现代化最本质的内涵应当是教育民主化和科学化程度的逐步提高。

2、德育历程(1)习俗性德育使之人类社会早起以习俗性道德为教育内容并通过习俗与生活区实施的道德教育形态。

(2)古代德育主要是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育原理1.“守一”意即严格意义上的德育或德育的基本内涵只能指道德教育“转化理论”。

所谓转化理论,是指将德育过程看做“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过程。

德育应该是环境与生长的统一,价值引导与个体价值建构的统一。

2.德育的内含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认知、情感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

简而言之,德育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

3.习俗性德育是指人类社会早期以习俗性道德为教育内容并通过习俗与生活去实施的道德教育形态。

4.古代德育主要指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的学校德育。

这是一个等级性、神秘性和经验性的德育发展阶段。

5.德育的现代化特征则是存在于现代社会以培养现代人才为目标的德育①学校德育的民主化②学校德育的世俗化③学校德育的科学化6.德育理论的形态德育理论的形态从历史演进的角度看主要有四种:德育思想、德育论、德育学、德育科学或德育学科群(德育原理)7.涂尔干的《道德教育论》往往被视为独立的德育学产生的标志。

8.德育的本质三种人性①是与动物性相联系的人的自然属性—实际上是本原性的人性②是与兽性相对的人性—这是本质意义上的人性③现实存在的人的综合属性(现实性人性或者德性)—它是前述两种人性综合与运动的结果。

9.对道德本质的解释及其意义,第一是从社会与个人的关系角度讨论德育本质。

第二是从本质形成的角度讨论德育本质。

最后,道德教育本质讨论还有一个在教育内部与其他教育形态相比较的本质探讨唯度,这主要表现在德育目标,内容,方法与过程等与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的质的不同。

德育功能的含义;德育的效果有高有低,因具体的德育实践而定,但德育功能却有一定的稳定性的规定。

故客观效果和能量只能反映这样一个问题---- 德育本来能够干些什么。

德育在生活的存在与德育的本质德育在(品德),一是道德主体的品质。

二表现为道德主体的行为,可称之为道德生活,,道德实践或者德行生活。

10.正确德育观的意义首先,正确的德育功能观有助于德育目标的确立。

其次,正确的德育功能观有助于适度、适当的德育评价的形成。

最后,正确的德育功能观有助于适当适度的德育实践。

11.德育的社会性功能主要指德育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生态环境等方面发生影响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生态功能等。

12.认识德育的社会性功能要注意①必须树立全面的德育(社会性)功能观②要充分注意德育社会性功能实现的间接性③文化功能是学校德育功能中的中介13,。

德育的个体功能性功能可以描述为德育对个体生存、发展、享用发生影响的三个方面14.德育的教育性功能有两大含义一是德育的“教育”或价值属性,二是指德育作为教育子系统对平行系统的作用15.德育的教育性功能落实要注意首先是德育系统本身教育功能发挥的自觉意识的确立。

其次是打破教育与教学、“人师”与“经师”的阻隔,使德育与其他各育的关系复归其统一的原本。

16. 几种关于道德发展的理论,主要有三大流派:①情感发展方面的精神分析理论,精神分析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

他认为,人格中有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层面。

弗洛伊德将人格发展分为口唇阶段(1 岁前),肛门阶段(2~3 岁),男性生殖器官崇拜阶段(3~5 岁),潜伏阶段(6~12 岁),生殖阶段(成人阶段)。

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动欲区与之相联系。

解决的方式的不同会影响人格。

②社会学习理论是一个受行为主义影响但又有进展的心理学派,所以有人称他们为新行为主义学派。

班杜拉是他们的代表。

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儿童只需要通过观察学习就可以获得大部分的新行为。

这一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替代强化。

社会学习理论的特点是从外在行为习得的角度研究人格与道德发展的,其有说服力的实验研究对我们正确认识和改进家长,教师的行为以及完善,优化德育环境等都有非常大的作用。

社会学理论的缺点是缺乏对儿童道德发展阶段性的必要关注,同时对儿童的认知结构在行为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关注不够。

③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这一理论以皮亚杰,科尔伯格为代表。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发展阶段是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皮亚杰认为促使儿童由自我中心,向他律道德和自律道德转变的关键是儿童的社会交往,儿童通过社会交往和社会合作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道德观念。

科尔伯格对道德发展阶段的划分为前习俗水平。

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道德认知能力的发展及其阶段性的研究大大推进了我们对德育对象的道德实际的认识。

9.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10.对道德发展理论的理解①道德发展应当视为一个整体发展作综合的理解②对道德发展的理解应与对道德发展“年龄歧视论”的批判理解相结合③道德教育对象的道德发展阶段可以作更为概括性的说明11.“因材施教”包括①应当根据个性实际进行道德教育②应当对道德任务的难度做适当的安排③应当做到德育与“心育”的统一④应当根据个体特定情境的全部个性实际去实施因材施教的德育12.德育主体实际上就是在德育过程中以充分注意道德学习主体性发挥为自己道德教育活动最大主体性目标的德育教育工作者—教师13.德育主体有两种形态即专门和非专门的“德育工作者”14.对德育主体作用的正确认识包含①德育主体主体性发挥的核心是学习主体道德学习的主体性发挥②德育主体的价值体现在对学生道德成长的引导上③德育主体的主体性发挥的关键之一是如何处理价值引导和尊重学生之间的关系15.德育主体的素养结构即道德素养、专业素养和教育素养16.德育目的有教育功能的表现导向功能、调控功能、评价功能17.德育目的道德功能的表现引导性功能、规范性功能18.社会本位—涂尔干、凯兴斯泰纳个人本位—卢梭、裴斯泰洛奇、第斯多惠、杜威19.道德教育的目的组成即理解为道德的知、情、信、意、行五个方面。

“知”即对道德价值与认识的认知“情”即道德情感“信”指道德信念“意”指道德追求的执着、道德行为的意志力“行”就是道德行为的策略、能力等29.确定德育目的的客观依据首先,德育目的的确定受社会生产力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

其次,德育目的的确定受一定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制约。

再次,德育目的的确定必须考虑历史发展的进程。

第四,德育目的的制定还会受到文化传统的影响。

最后,德育目的的确定一定要依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13.“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14.现代德育内容的基本层次文明习惯、基本道德(美德)、公民道德、信仰道德15.影响学校德育内容的教育因素①对道德可教性的理解②德育目的、目标及其序列化③德育过程观④偶发因素16.德育课程的特点①在教育目标和对教育目标的反映方面②在对学习主体的尊重方面③在教育内容和教育内容的计划与安排方面④在教育活动,尤其是学习活动的方式方面17.活动课程对德育的意义①德性的本质是德行②活动的德育意义:道德活动可以使道德知识“活化”道德活动可以使道德学习的动机得以增强道德活动可以增进道德的自我教育20.德育活动中的关键问题①活动课程应当贯彻主体性原则②活动课程应当与其他课程相配合③活动课程应当与社会生活相统一21.德育直接影响存在的领域主要是学校课程、学校制度、校园文化22.德育过程的特点可以从德育过程与社会影响、与其他教育过程和个体品德发展过程三个角度以界定23.德育过程的特点计划性与正面性复杂性和多端型性引导性和整合性24.“传统”和“现代”的德育过程对于道德教育基本理念的不同一种观念认为道德价值基本上是靠成人对儿童的传授或教化去完成的,道德教育意味着一定意义上的“灌输”另一种观念认为有效的道德教育不可能通过灌输去完成,唯一有效的途径只能是学生的道德自主建构25.学校道德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 1 学校道德教育的影响与一般社会道德影响之间的矛盾。

解决:这一矛盾在价值多元的现代社会表现日益突出学校德育除了要注意参与社会价值环境的建设与改造之外,还应当在学校德育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分析,判断能力,安排抵制和防范不良价值影响的训练 2.德育目标要求同学生的道德发展实际的矛盾。

是学校德育过程中的只要矛盾。

这一矛盾最终需通过如何将德育目标转化为德育内容与方法等中介环节,从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方式予以解决。

3.学生道德认知,道德理想与道德实践之间的矛盾。

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是加强道德教育中的情感培育,使道德认知成为为情感所真正接纳的道德信念;第二,注意在道德教育中对学生进行意志的培育和实践技能的培养。

26.德育过程组织基本原则①保持教育与发展矛盾双方之间的张力②注意学校德育的物质和精神文化条件的建设③注意“教育性的活动与交往”的安排④坚持教育与再教育、自我教育的统一27.德育方法的特点①德育方法所要完成的任务较为特殊②对应用德育方法的主体要求较高③德育方法及其运用的复杂程度高28.方法论意义上的德育方法:启发法、塑造法、雕琢法、树人法、系统或综合法29.具体的德育方法 1.思维训练法①讲授法:注意内容的组织、注意学生的发动、注意语言艺术②谈话法:提问、对话③讨论法 2.情感陶冶法 3.理想激励法 4.行为训练法①道德实践②奖励与惩罚 5.修养指导法①培养学生道德修养的自觉性②帮助学生制定修养的标准与计划③指导学生监控和评价自己的道德表现30.德育方法组合的原则目的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最优化原则31.影响学校德育的社会环境既指社会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心里环境,又含大众传媒、社区、学校、家庭等等,以学校自身环境最为专门和规范。

32.学校德育的外部环境分为宏观系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心理中观系统:社区微观系统:家庭中介系统:大众传媒33. 例题如何构建优化的学校德育社会环境①学校角色的正确定位:学校德育主动直接地参与社会环境的建设;学校德育应作为个体德育成长社会环境网络中最能动的力量去主动连接其他社会环境系统,组合各种正面影响形成合力;学校德育和教育应在体系内进行改造,努力形成适应和超越学校环境的中介机制,使学校德育社会环境中的正面德育影响源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现实的德育影响,同时促进社会环境中德育影响有序化,开发学校德育社会环境的现实空间。

②政府功能的正确发挥:作为经济,政治,文化等宏观环境系统发展的自觉力量;引导社会环境子系统的建设;聚合社会环境子系统形成德育影响的合力。

③社会精神实体的重构:首先要处理好系统和过程的关系;处理好适应和超越的关系。

只有全社会建立起较为充分的对于学校德育的义务感和德育自觉,我们所追求的学校德育的社会环境优化才可能走向现实。

34. 例题;结合实际说明,如何提升德育主体素养德育主体素养的提升主要应当通过培训和自修两大途径进行,由于德育主体分为专门的德育工作者和非专门的德育主体,德育主体素养的培训也应当分为两部分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