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灌玉米亩产800—1000公斤栽培技术
玉米膜下滴灌栽培技术简介

玉米膜下滴灌栽培技术简介膜下滴灌是现代节水灌溉中的一次新的突破,它结合了不同形式的节水灌溉方法的优点,建立了单独的灌溉系统,利用少量的水使大面积的耕地得到有效灌溉,使之达到灌溉节水、保水、保温、改善土壤性状、光照条件、加速作物生长发育进程、提高粮食产量的目的。
一、膜下滴灌的主要作用玉米种植方法" height="3501606/19152A3E-0.jpg"width="580" />1、保水作用膜下滴灌灌水适度后,保持了土壤毛细管的上下通畅,使土壤中的水可源源不断上升到地表。
覆膜后,土壤与大气隔开,土壤水分不能蒸发散失到空气中,而膜内以“液-气-液”的方式循环往复,使土壤表层保持湿润。
对于自然降水,其中少量水分从苗孔渗入到土壤中,大部分则流入垄沟,以横向形式渗入覆膜区,由地膜保护起来,进而被作物有效利用。
2、增温作用土壤耕作层的热量主要是通过吸收太阳辐射。
地膜阻隔土壤热能与大气交换,阳光中的辐射透过地膜使地温升高,土壤自身的传导作用使深层的温度逐渐升高并保存在土壤中,灌溉水通过管道及毛管滴头系统缓慢滴入膜下土壤中,起到水流增温、汽化热损失极少、温度下降缓慢的作用。
据农业部门测算,全生育期可提高积温150~200℃。
3、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衡量土壤耕性和生产能力主要因素包括土壤的容重、孔隙度和土壤的固液气三相比。
地膜覆盖后,地表不会受到降雨冲刷和渗水的压力,滴灌的渗水压力极小,保证了土壤的疏松状态,透气性良好、孔隙度增加、容重降低,有利于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
同时,地膜覆盖使土壤的含盐量降低,偏盐碱地种植覆膜玉米可提早15d成熟,而且比露地玉米增产。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滴灌堵塞物理堵塞:物理堵塞是引起滴灌堵塞的主要原因。
灌溉水质差而过滤系统又不完善时,泥沙等杂物被水泵抽取进入管道及滴灌管后,在通过内镶式滴头锯齿状流道时,杂物将流道堵塞导致滴头无法出水。
节水滴灌玉米种植技术

节水滴灌玉米种植技术
《节水滴灌玉米种植技术》
嘿,咱今天就来讲讲这节水滴灌玉米种植技术哈!
我记得有一次去玉米地,那可真是让我开了眼界了。
当时我就站在那一大片玉米地边上,看着那些玉米杆子直直地立在那里,就好像是一个个小士兵在站岗一样。
然后我就看到了那些神奇的滴灌管子,它们就像一根根小血管一样,在玉米地里蜿蜒着。
工作人员在那里摆弄着这些管子,还跟我讲着怎么通过这些管子把水一滴一滴地精准送到玉米的根部。
我就好奇地凑过去看,哇,那管子上的小孔可真小啊,水就从那些小孔里慢慢地渗出来,真的是一滴一滴的,感觉特别神奇。
工作人员说这样可以大大减少水的浪费,而且能让玉米更好地吸收水分。
我就在那想啊,这技术可真是厉害,既节约了水,又能让玉米长得好好的。
以前咱总觉得种玉米不就是浇水施肥嘛,哪知道还有这么多门道呢。
后来我每次看到玉米地,都会想起那次的经历,都会感叹这节水滴灌玉米种植技术的奇妙。
真希望这技术能越来越普及,让咱的玉米都能长得棒棒的,也能让水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呀!这就是我对节水滴灌玉米种植技术的一点小感受啦,嘿嘿!。
玉米膜下滴灌栽培技术规程

玉米膜下滴灌栽培技术规程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深入发展,膜下滴灌技术逐渐受到农民的青睐。
作为一种高效节水的灌溉方式,膜下滴灌在玉米栽培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下面将详细介绍玉米膜下滴灌栽培技术的规程。
一、地块准备1. 选择土地:选择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地进行栽培。
2. 土壤改良:在土壤表面施加有机肥料,进行翻耕和整平,确保土壤质地松软。
3. 安装灌溉管道:在地块上按照设计方案安装膜下滴灌管道,保证每株玉米都可以受到充分的灌溉。
二、品种选择1. 选择抗病虫害的适宜当地生长的玉米良种,确保生长期稳定。
2. 泉南杂交玉米、中种玉米等适合膜下滴灌的玉米品种是不错的选择。
三、植株管理1. 播种密度:按照品种选择合适的播种密度,保证每株玉米都能获得充足的养分和灌溉水。
2. 施肥管理:在播种前后进行基础肥施,结合膜下滴灌系统进行定量追肥。
3. 中耕除草:定期进行中耕和除草,保证作物生长良好。
四、灌溉技术1. 灌溉量控制:根据土壤湿度和玉米生长需要,精确控制滴灌系统的灌溉量,避免水分过多或过少。
2. 灌溉时间:在早晚气温较低的时候进行灌溉,减少水分蒸发损失。
3. 灌溉频率:根据土壤含水量和气候条件,科学制定灌溉频率,保证植株正常生长。
4. 定时检查:定期检查滴灌系统是否正常运行,及时发现并处理漏水、阻塞等问题。
五、病虫害防治1. 预防为主:采取农业防治措施,保持田间卫生,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玉米叶片、根系等部位是否受到病虫害侵害,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3. 选择性喷药:在必要时采取有选择性的药剂喷洒,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六、收获与保管1. 收获时机:根据玉米品种和生长情况,选择适宜的收获时机,确保玉米籽粒的品质。
2. 贮藏方法:在通风干燥的环境中储存玉米,避免发霉、虫害等问题的发生。
通过以上的规程,玉米膜下滴灌栽培技术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可以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愿更多的农民朋友能够掌握这一技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玉米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

致 ,接 行准 确 ,下籽 均 匀 ,深浅 一致 ,覆 土 良好 ,镇 压严 密 。铺膜 平展 ,压膜严实 。滴灌 带浅埋 。
密植 、精 细管理 、综合植 保 。
一
三 、 出苗 至 拔 节 阶段 ( 苗期 )
主攻 目标 :加强 管理 ,促 齐苗壮 苗 ,根多 根深 。 主攻 目标 :创造 良好条件 ,为一播全苗夺高产打下基础 。 生 育特 点 :此 阶 段 玉米地 上 部 分生长 缓慢 ,生 长 中心 1 . 准备 土地 是 根系 ,各项措 施要为 保苗 、促 根 、促壮 苗服务 。 1 选择棉 花 、小 麦 、番茄 、油 葵 、甜 菜等茬 I。土壤 . 1 : 1 丰产 长 相 :出苗 整 齐 、均 匀 、无 空行 、无 断条 ,亩 保 有 机 质 含 量 08 以 上 ,碱 解 氮 ≥5 mgk ,速 效 磷 ≥ .% 0 /g 苗 60 0 0株 ,幼 苗生长 整齐 ,大 小均匀 ,叶色 深绿 ,根 据发 8 /g,土壤含盐 量 03 mgk .%以下 。 达 、植株 墩实 、高度整齐 一致 。
XN O G U IN N C N
2 1 年第 3期 0 1
玉米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
王树 达
( 八 师 一 三 四 团农 业科 ,新 疆 石 河 子 农
摘 关 键词 : _ 米 T x 膜下 滴灌 栽 培技术
82 6) 3 0
要 :依 据玉 米各生 育阶段的 主攻 目 ,通过 对玉米各 生 育阶段 生长发 育的调查 、分析 ,总结 出适合玉 米高产栽培 的管理 及栽培技 术。 标
松 :土壤 上松下 实 ,无 中层板 结。 四、拔 节 至 抽穗 阶段 ( 孕穗 期 ) 碎 :表 土细碎 ,无大土块 。 主攻 目标 :苗齐 长稳长 ,杆壮叶 绿 ,促大 穗 。 净 :表 土无残 茬 ,草根 及残膜 。全 田清洁 。 生育 特点 :拔 节期 雄穗 生长 锥开 始 伸长 ,植 株进 入快 齐 :整 地到头 到边 ,达 到角成 方 ,边成 线 。 速增 长期 ;大 喇叭 口期 进入 雌穗 小 穗分化 ,茎 叶生长 达到 2种子 准备 . 高峰 。此期 是 水肥 管 理关 键 时 期 ,也 是 促进 穗 多 、穗 大 、 21品种选择 :选择丰 产 、抗逆 性强 的 中晚 熟优 良玉米 粒多 的关键 时期 。 . 杂交种 。 丰产 长 相 :田间 群体 均 衡 发 育 ,单 株生 长 整 齐健 壮 , 22种 子 质 量 :选 用纯 度 9 %以 上 、净 度 9 %以 上 、 根粗 量 多 ,茎 节粗 短 ,叶片 宽厚 ,叶色 深绿 ,雌 雄穗 发育 . 5 8
玉米滴灌施肥方案

玉米滴灌施肥方案一、前言玉米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质量对于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而滴灌技术则是现代农业生产中的一种高效、节水、环保的灌溉方式。
本文旨在探讨玉米滴灌施肥方案,以期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滴灌技术介绍1. 滴灌技术原理滴灌技术是指将肥料和水通过管道输送到土壤中,再通过微型喷头将水分和肥料以滴流或微喷的形式直接送到植株根系附近,使植株得到适量适时的水分和养分供应。
2. 滴灌技术优点(1)节水:滴灌技术可以减少水分蒸发和渗漏损失,使用的水量比传统的洒水或喷雾方式节省30%~50%。
(2)减少肥料流失:采用滴灌技术可以将肥料直接输送到植株根系附近,减少了肥料流失的损失。
(3)提高产量和品质:滴灌技术可以使植株得到适量适时的水分和养分供应,从而提高产量和品质。
(4)节能环保:滴灌技术可以减少用水量,降低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具有较好的节能环保效果。
三、玉米施肥原则1. 施肥时机玉米生长期较长,需要进行多次施肥。
一般来说,种子发芽后10天左右进行第一次追肥;在玉米拔节期前后进行第二次追肥;在抽雄期进行第三次追肥。
同时还要根据土壤类型、作物品种、气候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
2. 施肥方式玉米施肥方式主要有基础施肥和追肥两种。
基础施肥是指在播种或移栽前将全部或部分的化肥施入土壤中;追肥是指在作物生长过程中按照需求适时补充养分。
3. 施肥剂量玉米对氮、磷、钾等元素需求较高,一般来说氮磷钾比例为4:2:1。
施肥剂量要根据土壤肥力、作物品种、气候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以避免过度施肥或缺乏施肥而影响产量和品质。
四、玉米滴灌施肥方案1. 滴灌系统设计(1)滴灌管道:选择内径为16mm的PE管,长度根据田地大小和形状进行调整。
(2)滴头:选择流量稳定、喷雾均匀的微型喷头,每亩种植密度在4000~6000株之间时可以选择流量为2L/h的微型喷头。
(3)滴灌控制器:选择具有自动控制功能和节水节能功能的滴灌控制器。
玉米滴灌覆膜高产栽培技术

1田 管 目标 .
1土壤条 件 .
土 地平 整 , 土壤 有 机质 含量 ≥1 %, 解 氮 ≥5 . 碱 2 0 毫克/ 克 ,速 效 磷 ≥8毫 克/ 克 ,土 壤 含 盐 量 ≤ 千 千
0.% 。 2
出苗 至拔 节 主 要是 保 全 苗 、 壮 苗 、 穗数 ; 育 争 拔 节 孕 穗期 管 理 目标是 保 穗 数 、 大穗 、 粒数 ; 穗 攻 增 抽
3品 种 选 择 .
显行 中耕 , 中耕 、 中耕 , 根 系下扎 。 早 深 促 苗期 中
耕 2 3次 , ~ 深度 l ~ 8厘米 , 苗 带 8 l 41 护 ~ 0厘米 , 到 达 行间“ 、 、 ” 平 松 碎 的质量 要 求 。如果 植 株表 现 出缺 肥
症 状 , 合 中耕适 量补 肥 。 结
N o n g C u n K e J i
占 县 棉 花 高 产 栽 培 要
JI ● 一
张洋 军 。 姑再 丽努 尔 ・ 吐逊
( 泽普 县农 业技 术推 广 中心 , 泽普
840 ) 4 8 0
2营养特征 .
棉 花 对 氮 、 、 等 大 量 元 素需 求 量 大 , 产 田 磷 钾 低
玉米膜下滴灌栽培技术操作规程

玉米膜下滴灌栽培技术操作规程玉米膜下滴灌栽培技术,是把工程节水和覆膜栽培2项技术进行集成组装的一项农业节水综合栽培技术。
玉米膜下滴灌利于保墒,提高地温,保证土壤水份的供给。
充分利用这些优势条件,合理地利用空间和时间,可有效增加膜下滴灌的种植户的收入。
玉米膜下滴灌主要技术内容是栽培模式、玉米品种选用、覆膜方式、播种时间和种植密度的确定,以及病虫草害的防治、肥料的合理配比和施用、土壤水分管理等技术措施配套综合应用。
1选地,选茬玉米适应性很强,对土壤的要求不太严格。
但要使膜下滴灌玉米达到增产增收,应该选择耕层深厚、土壤肥力较高、保水保肥、排水良好的地块。
在选茬上,最好不选用连作3a以上的玉米茬,应选择大豆、马铃薯等肥茬。
2精细整地,整平耙细整地的质量是关键,直接影响到播种质量、覆膜质量和玉米的生长发育。
要做好根茬粉碎还田,必要时人工拣净搂除根茬残体。
秋整地应深松整地,做到上实下虚,无坷垃、土块,结合整地施足底肥,及时镇压,达到待播状态,为高质量覆膜创造一个良好的土壤环境。
3平衡施肥,增施有机肥与常规种植比,由于膜下滴灌是高投入高产出栽培模式,一般选择的品种都是喜肥、喜水的高产品种,在膜下滴灌水分有保证的前提下,要求相应增加施肥量。
一般每667m2投入优质农肥1 000~2 000kg、磷酸二铵15~20kg、硫酸钾5~10kg做底肥施用,或者用复合肥30~40kg做底肥施用。
在玉米需肥关键期,采取液体追肥,通过滴灌系统,随水施入,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一般每667m2施尿素20~25kg。
4起大垄,垄上种双行玉米地膜覆盖栽培采取大垄宽窄行栽培模式,可增加田间通风透光,充分发挥边际效应,一般窄行为40~50cm,宽行80~90cm。
可选用耐密品种,每667m2比常规栽培增加500~800株,靠群体增产。
适合本地整地起垄方式有:4.1两垄一平台模式玉米两垄一平台模式,就是将原来65cm的垄,通过引沟施肥后,隔一垄起一垄,垄体内形成3条肥带,垄距130cm,垄上播种2行玉米,小行距40cm,大垄行间距离90cm。
玉米大垄双行浅埋滴灌高产高效种植技术

37玉米大垄双行浅埋滴灌高产高效种植技术玉米大垄双行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种植技术,是通过向玉米根系局部微灌,精准施肥,输送玉米生长所需的肥料和水分,改良了传统的“一炮轰”和“封垄追”的施肥模式,能够有效提高肥料和水分利用效率,既能节水节肥,又能始终给玉米提供最佳的土壤环境和养分供给,保证玉米的稳产和增产。
该技术在山东济宁地区大面积示范推广使用,平均可比常规种植增产40%~50%,每亩增收500元以上,实现了玉米的高产、稳产。
现将当地玉米大垄双行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种植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以期为玉米高产高效种植提供参考。
一、技术模式玉米大垄双行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种植技术以110厘米或130厘米的大垄栽培为核心,垄上种植双行玉米,小行距40厘米,垄间大行距70厘米或90厘米。
应用滴灌系统,实施水肥一体管理,可以起到节水增效、高产的作用。
二、滴灌系统1.滴灌系统设备组成。
滴灌系统主要设备包括机电井、首部系统和管路。
首部系统由水泵、压力罐、过滤器、控制阀、仪表和施肥罐组成。
管路由干管、支管、毛管(滴灌管)以及压力表、流量调节器、闸阀等调节设备组成。
2.滴灌设备安装。
首部系统应将加压、过滤、施肥和控制设备等集中安装,肥料注入口应安装在过滤器进水管上。
输配水管道应由地势高的位置开始布设,支管垂直于玉米种植行布设,毛管(滴灌管)平行于玉米种植行布设。
毛管(滴灌管)由播种铺管一体机铺设在大垄双行中间,覆土深度3~5厘米。
铺设好后要进行试水,检查有无堵漏,同时调整减压阀压力,使滴灌管带处于正常工作压力范围内。
三、精细整地每年秋收后,约10月下旬开始秋整地,即灭茬、翻地,根据土壤实际情况,深翻20~25厘米,确保地下砂石不碰,正常土壤翻镟一遍,虫卵、草籽、灭茬后的残留物被深埋,翻完后继续用重耙耙平后镇压,以达到保墒保水保墒情的作用,确保来年耕种状态良好。
四、科学选择品种依据市场需求、区域产业发展特点等,在品种合理布局的基础上,选用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适应当地生态条件、出苗到成熟所需活动积温比当地常年活动积温少100~150℃的优质、高产、多抗玉米品种,严格杜绝越区种植;建议选用地上部气生根发达、层数多、抗倒性好的当地主栽耐密玉米品种。
新疆滴灌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新疆滴灌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新疆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大省之一,该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特点适合玉米的生长。
滴灌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是一种先进的灌溉方式,可以有效提高产量并节约用水。
以下将介绍新疆滴灌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具体内容。
一、土壤准备1.土壤调理:在播种前,需要对土壤进行调理,包括深松、翻耕以及施加适量的有机肥料,以改善土壤的结构和肥力。
2.pH值调整:新疆地区的土壤通常偏碱性,需要在播种前调整pH值。
可以通过施加石灰等方法进行pH值调整。
二、品种选择在选择品种时,应综合考虑新疆地区的气候特点和灌溉条件,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抗旱性强、抗病虫害能力强的品种,如新北疆6号、新北疆397号等。
三、播种时间在新疆地区,一般适合在4月下旬至5月初进行播种,这个时期的气温适宜,并且有充足的阳光照射,有利于玉米的生长。
四、滴灌技术滴灌是将水直接滴入植株根系周围的一种灌溉方式,可以减少水分蒸发,提高用水效率。
在滴灌玉米的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点:1.系统设计:滴灌系统的设计需考虑到玉米的需水量和根系分布情况,合理安排滴头的数量和间隔,保证每株玉米都能得到充分的水分供应。
2.水肥一体:滴灌系统可以与肥料施用系统相结合,实现水肥一体化,提高肥料利用率和玉米的产量。
3.滴灌量控制:滴灌的水量应根据玉米的不同生长阶段进行调整。
在幼苗期,水量应较少,防止积水造成根系的腐烂。
在玉米生长期,适当增加滴灌水量,保持土壤湿润。
五、病虫害防治1.病虫害监测:定期检查玉米田的病虫害情况,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2.农药喷洒:可以利用滴灌系统进行农药的喷洒,提高防治效果,并减少药剂的浪费。
3.生物防治:新疆地区存在许多有益昆虫和微生物资源,可以利用这些生物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
六、其他管理措施1.茬次选择:为了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和土壤肥力的下降,应合理选择茬次,避免长期玉米连作。
2.施肥管理:根据玉米的生长需要和土壤肥力情况,合理施肥,保证充分的养分供应。
玉米滴灌种植技术

玉米滴灌种植技术玉米滴灌种植技术是一种现代化的种植方式,指的是利用滴灌技术,在玉米生长周期中给予适量的水分和养分,使玉米获得更好的生长和丰产。
相对于传统的灌溉方式,滴灌能有效地节约水资源,同时减少水分的蒸发和透过土壤流失。
1. 土地选择和准备玉米在选择土地时要选择富含有机质和肥力,且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土地,还要注意防止受害虫和病菌的影响。
准备土壤可以在整地后添加有机肥料和矿物质肥料,以提供充足的养分和保持土壤水分的稳定。
2. 水源准备和滴灌布局设计滴灌需要一个注水系统和一个支架系统。
水源可以通过集水器或井水引入,再通过管道输送至滴灌系统。
种植区域的布局必须合理,种植区域的大小、容积和坡度等都是滴灌系统设计中必须考虑的因素。
3. 玉米品种选择根据不同的气候和季节条件选择适合的玉米品种,比如提高耐旱、抗逆性等。
4. 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种植可以分为播种和移植两种方式。
播种时将种子播散在整地后的土地上,移植时则需要通过育苗或定植。
在种植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充足的土壤水分和适度的养分供应,以保证玉米的健康和稳定的生长。
同时还要注意定期进行药物喷洒等病害的防范控制,保证玉米的病虫害概率从源头上降低。
5. 收获和保存根据玉米的生长周期和成熟度,选择适当的时间进行收获。
在收获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完整的秸杆和穗,防止玉米受到机械性损伤和失落。
在储藏过程中,要选择干燥和通风的储存环境,并定期检查和消毒,防止因霉菌和细菌的污染引起玉米的腐烂和变质。
综合来说,玉米滴灌种植技术是一种优质、高效、节能和环保的种植方式。
通过科学的滴灌系统设计、适量的养分供应和病害的防范控制,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玉米的生长和产量,为农民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和社会利益。
红旗农场滴灌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春季 适墒 整 地 整 地前 喷施 5 0 % 乙 草胺 1 0 0~
2 0 0 g / 6 6 7 m , 兑水 3 O~4 0 k g , 均 匀 喷洒 进 行 土 壤 封 闭, 喷后 立 即耙 地混 土 。 整地 质量达到 “ 墒、 松、 碎、 齐、 平、 净” 和上虚 下实质 量标准 , 整地深 度 5~6 e m。
k g / 6 6 7 I T I z , 氮、 磷、 钾 比例 为 1: 0 . 9 1 : 0 . 7 5 。 全 生育 期
滴水 l 0~1 2次 . 滴水 量 3 8 0~4 2 0 m V 6 6 7 m2 。 2 主要 栽培 技术
2 . 1 播 前 准 备
2 . 1 . 1 选 地
机肥 与 化肥 混 合 深施 施人 磷 酸 二铵 3 0 k g / 6 6 7 i n . 混 合 优质厩 肥 1 ~2 t / 6 6 7 m , 或纯 羊粪 1 f 6 6 7 m 。
2 . 1 . 3 播 前 整 地
供 广 大 玉米 种 植 户参 考 。
k g / 6 6 7 m 。
2 . 2 播 种 2 . 2 . 1 播 种 期
1 . 2 肥 水 指 标
当5 c m 膜 内地 温稳 定在 1 0~1 2 ℃ 以上 时 即可
2 . 2 . 2 播 种 方 式
!
根 据农 场 土壤 肥 力 的 平 均水 平 计 算 . 全 生 育 期
投入纯氮 6 0 k g / 6 6 7 i n , P 2 0 5 5 1 k g / 6 6 7 m , K 2 O 4 5
播种 , 适时早播 能延长 营养 生长期 , 使 玉米提早成熟 。 :
玉米滴灌种植施肥技术

玉米滴灌种植施肥技术
玉米滴灌种植施肥技术是一种高效的玉米种植技术,可以节约水资源,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
以下是玉米滴灌种植施肥技术的具体操作步骤:
1.选择合适的滴灌设备:根据玉米田的大小和需水量,选择适
当的滴灌设备,包括滴头、滴灌管和滴灌控制器等。
2.设计滴灌系统:根据田块的形状和土壤类型,设计合理的滴
灌系统布局,保证水肥均匀灌溉。
3.排水准备:在田块周围开挖排水沟,确保土壤排水畅通,防
止积水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4.施肥计划:根据土壤检测结果和玉米的生长需求,制定合理
的施肥计划,包括基肥和追肥。
5.施肥方式:将肥料溶解在灌溉水中,通过滴灌设备进行施肥。
基肥可以在播种前进行,追肥可以在生长期间的关键阶段进行。
6.灌溉管理:根据玉米生长的需要,控制滴灌系统的灌溉水量
和频率,并保持土壤湿润。
7.生态环境保护:合理使用化肥,避免过量施肥造成土壤和水
源污染。
同时,注意防治病虫害,保持病虫害防治的合理性和环境友好性。
总之,玉米滴灌种植施肥技术通过精确控制灌溉和施肥量,提高了水肥利用效率,减少了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同时还能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玉米膜下滴灌增产原理及栽培技术 - 种植技术

玉米膜下滴灌增产原理及栽培技术-种植技术1玉米膜下滴灌增产原理膜下滴灌技术打破了露地种植的传统方式,破除了水源、温度全凭自然给予、旱涝靠天的传统观念,通过对自然环境人为地进行科学干预,从而营造出独特的小气候。
与地膜覆盖技术的不同之处是,膜下滴灌技术必须安装抗旱增产设施。
首先打好若干机电井,然后在项目区四周安装输送水源的配套设施,每一定面积的耕地装一个立挺,在薄膜之下连接一个能够滴水的软管。
需要用水的时候,把机电井的电闸一合,源源不断的水源就输送到田陇上和苗根处。
这种种植方式既能提高积温又能保障水源,为玉米的生长发育和提早成熟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使丰产丰收得到保证。
1.1达到增温的目的一方面,白天太阳辐射的光能透过薄膜投射到陇上,转化为热能,形成聚集效应,这样使有薄膜的陇上温度要高于裸着的其他方式的田垄;另一方面,白天积累的一部分热量在夜间能保存下来,并向土壤下层传递。
所以,地膜覆盖的土层温度都高于裸地。
一般情况下,播种后60d地表下5cm平均积温比没覆膜多128~129℃,平均每日增加2.1~2.2℃。
实践证明,采用膜下滴灌方式种植的玉米出苗早、苗色正、苗齐、苗全、苗壮,尤其在春季温度比较低的情况下,没有一块地出现粉种现象,抢积温达240℃以上,延长生育期10~14d。
这样增温效应可使铁源3号这个晚熟玉米品种早出苗4~6d、早抽穗2~4d、早成熟8d。
1.2实现保墒的效果两个方面实现保墒效果。
一是土壤水分蒸发量降低形成的保墒效果。
地膜覆盖使土壤水分垂直蒸发受阻,使总的蒸发量下降,同时,来自土壤中的气态水遇冷凝成水珠,在重力影响下又流回土壤,从而使土壤表层含水量增加。
二是膜下滴管创造的保墒效果。
林源镇自2008年以来就使用了膜下滴灌技术,在薄膜的下面、垄台的上面安装了能够滴水的管子,一头连接机电井,天旱的时候,拉闸输送地下水源就可解除旱情。
据实测,覆膜土壤0~14cm含水量比常规地块高出14%以上。
玉米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作者:王树达来源:《新农村》2011年第03期摘要:依据玉米各生育阶段的主攻目标,通过对玉米各生育阶段生长发育的调查、分析,总结出适合玉米高产栽培的管理及栽培技术。
关键词:玉米膜下滴灌栽培技术目标产量:亩产1000公斤。
产量构成:亩保苗6000株,亩收获穗数5000-5500穗,穗粒数650~700粒,千粒重300~350克,单穗粒重200~220克。
关键技术:应用膜下滴灌技术、选择优良品种、合理密植、精细管理、综合植保。
一、播前准备主攻目标:创造良好条件,为一播全苗夺高产打下基础。
1.土地准备1.1选择棉花、小麦、番茄、油葵、甜菜等茬口。
土壤有机质含量0.8%以上,碱解氮≥50mg/kg,速效磷≥8mg/kg,土壤含盐量0.3%以下。
1.2冬前蓄水灌溉:采取茬灌或赤地灌,要求灌水均匀、渗透一致。
1.3施足底肥:每亩施优质厩肥1~2吨;未施厩肥的地,翻耕前亩施优质羊粪100公斤和油渣50公斤。
化肥深施,氮肥的20%及磷、钾肥的60~70%做基肥全层施肥(底肥)。
土地耕深28厘米以上,耕深一致,翻垡均匀,冬前精细平地保墒。
全生育期施自然肥总量60~70公斤,氮、磷、钾的比例为1:0.4~0.5:0.15~0.2。
1.4播前喷洒除草剂。
使用除草剂菜草通每亩150~170ml进行土表喷雾,喷后立即进行对角耙地混土。
除草剂注意交替使用。
1.5播前整地:整地要确保较高的质量,无论倒茬地或连作地,整地质量须达到墒、平、松、碎、净、齐的“六字”标准,以保证播种质量,达到一播全苗。
墒:土壤有足够的表墒与底墒。
平:指地面平整无沟坎。
松:土壤上松下实,无中层板结。
碎:表土细碎,无大土块。
净:表土无残茬,草根及残膜。
全田清洁。
齐:整地到头到边,达到角成方,边成线。
2.种子准备2.1品种选择:选择丰产、抗逆性强的中晚熟优良玉米杂交种。
2.2种子质量:选用纯度95%以上、净度98%以上、发芽率不低于90%、水分含量不高于13%的合格种子。
玉米膜下滴灌技术

玉米膜下滴灌技术1.选地、选茬玉米适应性很强,对土壤的要求不太严格。
但要使膜下滴灌玉米达到增产增收,应当选择耕层深厚、土壤肥力较高、保水保肥、排水良好的地块。
在选茬上,最好不选用连作3a以上的玉米茬,应选择大豆、马铃薯等肥茬。
2.精细整地,整平细耙整地的质量是关键,直接影响到播种质量、覆膜质量和玉米生长发育。
要做好根茬粉碎还田,必要时人工拣净搂除根茬残体。
秋整地应深松整地,做到上实下虚,无坷垃、土块,结合整地施足底肥,准时镇压,达到待播状态,为高质量覆膜制造一个良好的土壤环境。
3.膜下滴灌管道的铺设及留意事项3.1膜下滴灌主管道的铺设依据水源位置和地块外形的不同,膜下滴灌主管道铺设方法主要有独立式和复合式两种。
(1)独立式主管道铺设。
独立式主管道的铺设主要用于狭长地块,其主管只有一条并深埋在地下,其余主管毛管均分布在地面上。
此种铺设方法具有省工、省料、操作简便等优点,缺点是不适合大面积作业。
采纳独立式主管道铺设主要是以中小型移动滴灌设备为主。
有效浇灌面积一般为20-27hm2,平均一次性投入每亩地成本450元左右。
复合式主管道铺设。
采纳复合式主管道的铺设可进行大面积膜下滴灌作业,有效弥补了独立式主管道铺设存在的缺点。
此种方法具有滴灌速度快、水压损失小、滴灌匀称等特点。
适合于水源与地块较近,田间有可供配备使用动力电源的固定场所。
一台机具一般可掌握200hm2左右的条田。
这种铺设方法适用于各种条田和不规章地块,适用范围较广。
一次性投入每亩成本500-600元。
(2)小型移动式管道铺设。
小型移动式管道铺设主要适用于小地块,面积一般不超过6.7hm2,随便性大,主管道一般分布在地面上且依据地形铺设,当年使用完后可回收存放其次年再次使用。
这种方法一次性投入小,但作业成本较高,采纳帮助人工成本较前两种铺设方法要多,因此,此种浇灌模式目前使用较少。
自压滴灌。
利用高度差进行自压滴灌,主管道铺设方法大多为复合式。
玉米膜下滴灌技术及栽培要点

度I >9 8 %, 净度/ >9 8 %, 发 芽 率 ≥9 5 %, 选 用 已包 衣 的 玉 米 种 子, 可 直接 播 种 。没 包 衣 的 种 子 , 选择复合型种衣剂 , 按 药 种 比例 拌 种 。主 要 防 治地 下 害虫 、 玉 米 丝 黑 穗 病 和 玉 米 瘤 黑 粉
严 地 膜 两侧 . 防 止 被 风 刮起 。
1 0 . 加 强 田 间管 理
般选择 株型紧凑 , 适 宜密植 , 后发 性强 , 不早衰 , 抗 逆
性强的中晚熟品种。
4 . 种 子 处 理
覆 膜 玉 米栽 培 要 经 常 检 查 地 膜 是 否 严 实 . 发现 有 破 损 或
种 子 要 精 选 .对 种 子 要 分 级 选 种 .种 子 质 量 标 准 为 纯
该选择 耕层 深厚 、 土壤肥 力较高 、 保水保 肥 、 排 水 良好 的地
块。
2 . 精 细 整地 , 整平 细 耙 整 地 的质 量 是 关 键 。 直接 影 响 到 播 种 质 量 、 覆 膜 质 量 和
玉 米 生 长 发 育 。应 在 土 壤 水 分 适 宜 时 进 行 秋 整 地 , 严 禁 湿整 湿耕 。 做 到 上实 下虚 , 无坷垃 、 土块 , 结 合整 地 施 足 底 肥 , 及 时 镇压 . 达到待播状态 . 为 高 质 量 覆 膜 创 造 一 个 良好 的 土 壤 环 境。
3 . 品 种 选择
一
用 。在 玉米 需 肥 关 键 期 , 采 取 液体 追 肥 , 通 过 滴灌 系统 , 随 水
施入 , 在 施 足 底 肥 的 基础 上 , 一 般 每 亩施 尿 素 2 O ~ 2 5千克 。
乾安县膜下滴灌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论文

乾安县膜下滴灌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摘要] 玉米采用膜下滴灌是发展现代农业,配套田间节水设施,推广旱作节水技术,努力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将现代耕作模式、栽培模式、管理模式进行综合利用,充分发挥节水、节肥、增温、保墒优势,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
[关键词] 玉米;膜下滴灌;栽培技术玉米是乾安县主栽作物之一,每年播种面积 150万亩,占全部播种面积的 69%。
乾安县地处吉林省西北部,光热资源丰富,但“十年九春旱”的气候条件,严重制约着我县玉米单产。
通过2009年推广该项目5400万亩,2010年推广该项目6万亩,推广了膜下滴灌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平均亩产达900kg,较常规栽培亩增产400kg,亩增收 520 元。
一、品种选择1.选择优良品种根据生态条件,选用比当地不覆膜正常生产品种生育期晚5~7d 的中晚熟或晚熟、审定推广高产、优质、适应性及抗病性强、生育期130~132d左右的优良品种。
今年我县滴灌项目选用的品种为:宁玉309等。
2.保证种子质量种子纯度不低于98%,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90%,含水量不高于14%。
种子要进行人工精选。
3.种子处理首先,晒种:播前3~5d将种子放在阳光下摊开2~3d。
以打破种子休眠,提高发芽势和发芽率。
然后用种衣剂包衣:主要防治地下害虫和玉米丝黑穗病。
选用17%的吉农四号或11.7%的吉农三号或16%乌米剂等多功能种衣剂,按药种比1:50比例湿拌均匀,阴干后播种。
二、肥料的选择与用量1.农家肥每公顷施农家肥30~40m3。
2.化肥推荐两种施肥方法:(1)用配方肥(bb肥)含量为52%,n-p-k,22-15-15或22-17-13。
每公顷500kg,另追尿素400kg。
(2)尿素600kg。
加磷酸二铵200kg,硫酸钾100kg,硫酸锌15kg。
(尿素350kg做底肥,250kg做追肥)(3)地膜:用一米宽的地膜。
三、整地、施肥、起垅1.精细整地要求耕翻深度达到25~35cm,灭茬、耙耢平整土地,做到无漏耕、无立垡、无坷垃、无堑沟。
工艺方法——玉米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

工艺方法——玉米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工艺简介膜下滴灌增产技术是先进灌水技术和施肥技术的集成,它既发挥了覆膜栽培提高地温、减少棵间蒸发的作用,又可实现玉米按需灌水、施肥,将水分、养分均匀持续地运送到根部附近的土壤,供根系吸收,提高水肥利用率,达到增产增效目的。
该技术内容主要包括铺设滴灌系统和滴灌条件下的玉米增产增效栽培技术。
一、精细整地、施足底肥播种前整地起垄,宽窄行栽培,一般窄行为40-50厘米,宽行60-80厘米。
灭茬机灭茬或深松旋耕,耕翻深度要达到20-25厘米,做到上实下虚,无坷垃、土块,结合整地施足底肥,及时镇压,达到待播状态。
一般每亩投入优质农肥1000-2000千克、磷酸二铵15-20千克、硫酸钾5-10千克或者用复合肥30-40千克做底肥施入。
采用大型联合整地机一次完成整地起垄作业,整地效果好。
二、铺设滴灌管道根据水源位置和地块形状的不同,主管道铺设方法主要有独立式和复合式两种:独立式主管道的铺设方法具有省工、省料、操作简便等优点,但不适合大面积作业;复合式主管道的铺设可进行大面积滴灌作业,要求水源与地块较近,田间有可供配备使用动力电源的固定场所。
支管的铺设形式有直接连接法和间接连接法两种。
直接连接法投入成本少但水压损失大,造成土壤湿润程度不均;间接连接法具有灵活性、可操作性强等特点,但增加了控制、连接件等部件,一次性投入成本加大。
支管间距离在50-70米的滴灌作业速度与质量最好。
三、科学选种、合理增密地膜覆盖滴灌栽培,可选耐密型、生育期比露地品种长7-10天、有效积温多150-200℃的品种。
播前按照常规方式进行种子处理。
合理增加种植密度,用种量要比普通种植方式多15%-20%。
四、精细播种当耕层5-10厘米地温稳定通过8℃时即可开犁播种。
用厚度0.01毫米的地膜,地膜宽度根据垄宽而定。
按播种方式可分为膜上播种和膜下播种两种。
1、膜上播种采用玉米膜下滴灌多功能精量播种机播种,将铺滴灌带、喷施除草剂、覆地膜、播种、掩土、镇压作业一次完成,其作业顺序是铺滴灌带→喷施除草剂→覆地膜→播种→掩土→镇压。
玉米亩产1000斤的种植方法

玉米亩产1000斤的种植方法嘿,你问玉米亩产1000 斤的种植方法啊?那咱就好好唠唠。
要想玉米亩产1000 斤,选种可重要啦。
得挑那种抗病虫害、适合当地气候的种子。
就像给自己挑双舒服的鞋子,合脚才行。
可别随便抓一把种子就种下去,那可不行。
去种子店,问问老板,让他给推荐推荐。
地也得整好喽。
把土松一松,就像给玉米宝宝准备一个舒服的小床。
要是土硬邦邦的,玉米咋能长得好呢?可以用犁地机或者锄头把地翻一翻,把大土块敲碎。
播种的时候也有讲究。
不能太密也不能太稀。
太密了,玉米们挤在一起,争阳光、争水分、争养分,谁都长不好。
太稀了呢,产量又上不去。
所以啊,得把握好那个度。
可以根据种子包装上的建议来播种。
施肥也不能马虎。
玉米就像个小馋鬼,得给它吃好吃的。
底肥要施足,就像给它准备一顿丰盛的大餐。
生长过程中还得追肥,看着玉米长得不壮实了,就赶紧给它加点营养。
可以用化肥,也可以用农家肥。
农家肥虽然臭烘烘的,但是效果可不错呢。
浇水也很关键。
玉米不能渴着呀。
特别是在生长的关键时期,比如拔节期、抽穗期,得保证有足够的水分。
要是天不下雨,就得自己动手浇水啦。
可以用喷灌或者滴灌,省水又省力。
还有啊,得防病虫害。
虫子可坏啦,会把玉米咬得千疮百孔。
要是生病了,玉米也长不好。
可以提前打药预防,发现病虫害了及时治疗。
我给你举个例子哈。
我邻居大叔,去年种玉米,就按照这些方法来。
选好种子,整好地,认真施肥浇水,防病虫害。
到了秋天,他家的玉米长得可好了,一亩地收了一千多斤呢。
看得我们都羡慕得不行。
所以啊,只要用心种,玉米亩产1000 斤不是梦。
玉米滴灌带种植技术

玉米滴灌带种植技术《玉米滴灌带种植技术》种玉米啊,就像养孩子,得精心照料。
玉米滴灌带种植技术,那可是个好法子。
咱先说这玉米种子的选择。
这就好比给孩子挑个好出身。
得选那种饱满的、看着就精神的种子。
别小看这一步,要是种子不好,就像先天不足的娃娃,后面再怎么费心都难有好收成。
那些干瘪瘪的种子,就直接淘汰掉,咱要的是能茁壮成长的“好苗子”。
地呢,要整得松松软软的。
这就像给玉米宝宝准备一个舒适的小床。
把地翻一翻,把那些大石头块、杂草根啥的都清理干净。
要是地硬邦邦的,玉米根扎起来费劲,就像人在硬石板上睡觉,浑身不舒坦。
滴灌带可是个神奇的东西。
它就像一个贴心的小保姆,一点点地给玉米喂水。
安装滴灌带的时候啊,要细心。
就像给孩子喂奶瓶,角度不对可不行。
滴灌带要铺得平平整整的,不能有打结或者扭曲的地方。
要是打结了,水就流不过去,玉米就会渴着。
这滴灌带滴出来的水,量要刚刚好。
太多了,玉米会被“淹着”,就像人喝水喝多了会水肿一样;太少了,又会渴得没力气生长。
播种的时候呢,把种子放在松软的土里,离滴灌带要有合适的距离。
这就好比人和水源要有个合适的距离一样。
太近了,可能会被水一直泡着,烂掉;太远了,又喝不到足够的水。
玉米种子播下去之后,就像把希望种进了土里。
肥料也很关键。
这就像给玉米加餐。
不能一下子给太多,要根据玉米生长的不同阶段来给。
就像人在不同的成长时期需要不同的营养一样。
用滴灌带的时候,可以把肥料溶在水里,让玉米边喝水边“吃饭”,多方便。
不过这肥料的浓度也要把握好,太浓了会“烧”到玉米的根,就像人吃太咸的东西嗓子难受一样。
在玉米生长的过程中,要经常去地里看看。
看看玉米叶子有没有发黄啊,有没有害虫啊。
要是发现叶子发黄,就像看到孩子脸色不好,得找找原因。
是缺水了,还是缺肥了呢?要是有害虫,那可得赶紧想办法除掉。
害虫就像调皮捣蛋的小坏蛋,专门破坏玉米的健康。
玉米长到一定高度的时候,可能还需要给它搭个架子。
这就像给孩子一个依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滴灌玉米亩产800—1000公斤栽培技术
(讨论稿)
一、产量指标及构成因素
1、产量指标:亩产800—1000kg
2、产量构成因素:
亩收获穗数 5000-5500穗
穗粒数 650-750粒
千粒重 300g
单穗粒重 195-225g
二、土壤条件
1、选择土地平整,土壤含盐量0.2%以下,肥力中等以上的地块。
2、大秋作物收获后及时进行茬灌或秋耕冬灌,亩灌水量70立方米,灌水质量要求均匀一致。
3、全层施肥:秋翻前将10公斤尿素、12公斤三料作为底化肥深施。
三、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
1、品种选择:选用中晚熟高产玉米品种SC704,种子质量要求纯度97%以上,净度99%以上,发芽率85%以上,含水量≤13%。
2、种子处理:播种前晒种2-3天,提高发芽势。
在播种前10-15天,用玉米包衣剂(包衣剂:种子=1:50)进行机械拌种。
四、播前准备
1、整地:播前精细整地,质量达到“齐、平、松、碎、净、墒”六字标准。
2、播前喷洒除草剂。
选用施田补每亩用150—180克进行土表喷雾,喷后立即进行对角耙地混土。
3、播期:5-10厘米地温持续稳定在10-12℃即可播种,做到适期播种,确保一播全苗。
一般在4月5日试播,4月15日前结束播种。
4、播量:亩播种量为2.3-2.5kg,采用气吸式单粒机播种。
5、播深和播种质量
播种深度4-5cm,要求播行端直,接行准确,下籽均匀,深浅一致,覆土良好,镇压严密。
6、播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行距配置30+60cm,株距20cm,亩理论株数7407株,亩保苗株数5900株,亩收获穗数5500穗。
第二种方式:行距配置50+60cm,株距18cm,亩理论株数6734株,亩保苗5500株,亩收获穗数5000穗。
五、田间管理
1、苗期要及时定苗,做到出苗就开始定,2片叶时定完。
2、施肥
按照800—1000公斤目标产量需肥指标,籽粒玉米全生育期需肥总量为纯氮23—24kg,纯磷7kg,纯钾5kg,N:P2O5:K2O=1:0.3:0.2,折总标肥160-165kg。
施肥方式:20%氮肥和80%磷肥进行全层施肥(折尿素10kg,三料12kg);剩余80%的氮肥、20%的磷肥和100%钾肥随水滴施(折尿素40kg,60%磷酸二氢钾铵12kg)。
3、灌水
籽粒玉米生育期灌水次数8-10次,灌水周期10天左右,灌水总量250-300m3/亩。
当叶龄指数达60%(SC704展12叶)时灌第一水,头水应灌匀、灌足。
六月份:灌水1-2次,头水滴水量30-35m3/亩,施尿素8kg/亩,磷酸二氢钾铵1kg/亩。
二水灌水量25-30m3/亩,施尿素5kg/亩,磷酸二氢钾铵2kg/亩。
七月份:滴水3-4次,每次滴水量25-30m3/亩,共滴施尿素20kg/亩,磷酸二氢钾铵6kg/亩。
八月份滴水2-3次,每次滴水量20-25m3/亩,共滴施尿素8-9kg/亩,磷酸二氢钾铵3kg/亩。
九月份滴水1次,滴水量15-20m3/亩。
4、化控
在玉米拔节前,用机车作业,亩施用矮壮素250ml,达到控上促下目的,防止倒伏。
在大喇叭口期,用飞机喷施玉米专用植物生长调节剂250ml/亩,降低穗以下高度。
当全田个别植株雄穗露头时,用飞机喷施玉米健壮素30-40ml/亩,使穗位以上高度降低,减少秃顶。
5、病虫害防治
玉米害虫:主要有玉米螟、地老虎、红蜘蛛。
具体防治方法:采用物理诱杀和药剂防治相结合。
地老虎防治方法:5月初开始摆放糖浆瓶诱杀成虫,并做好收蛾、添浆工作;或使用具有内吸性作用的杀虫剂随水滴施。
玉米螟防治:在小喇叭口期,采用菊酯类农药或3%的呋喃丹2kg加细沙5kg投入喇叭口内防治。
红蜘蛛防治:重点加强苗期防治,可采用24%螺螨酯+1.8%阿维菌素;1.8%阿维菌素;10%浏阳霉素;20%四螨嗪;15%哒螨酮进行机车作业;后期选择具有内吸作用的杀螨剂随水滴入农田。
6、适期收获
玉米收获期一般在蜡熟期收获。
青贮玉米栽培技术要点
青贮玉米在籽粒玉米主要栽培技术相同基础上,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品种选择:新饲玉10号、新饲玉12号、中饲玉67号、天玉8号。
2、株行配置30+60cm,一穴一粒播种。
行长1481米,株距20—22cm,亩理论株数7400株,亩保苗株数6500株以上,亩收获株数6000株以上。
3、栽培技术指导思想:为了提高青贮玉米生物产量,水肥供应与籽粒玉米相比应提前,以促为主,促控结合。
4、施肥:按照青贮玉米亩产8000-10000公斤计算,每亩施标肥150-155公斤,N:P2O5:K2O=1:0.38:0.33。
全层施肥:秋翻前将10公斤尿素、12公斤三料作为底化肥深施。
生育期追肥:尿素30公斤,60%磷酸二氢钾铵( N含量6%,P2O5含量12%,K2O含量42%)15公斤,
5、灌水:青贮玉米灌水次数8-9次,周期10天左右,灌水总量250—280m3/亩。
收割前15天停水。
六月上旬灌第一水,灌水量30—35 m3/亩,头水要求灌匀、灌足。
六月份:灌水2-3次,每次滴水量25—30m3/亩。
共施尿素10kg/亩。
磷酸二氢钾铵8kg/亩。
七月份:滴水3—4次,每次滴水量25—30m3/亩,共滴施尿素15kg/亩,磷酸二氢钾铵7kg/亩。
八月份:滴水1—2次,每次滴水25—30 m3/亩,共滴施尿素5kg/亩。
6、收获:在乳熟期适时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