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病人的康复锻炼修改后
中风后最佳锻炼方法

中风后最佳锻炼方法摘要:中风(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对患者身体和心理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锻炼在中风康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中风后最佳的锻炼方法,包括康复运动、步行训练、平衡训练和力量训练等。
1. 康复运动康复运动是中风患者最常见的锻炼方式之一。
它通过逐步增加运动负荷,帮助恢复中风后受损的肢体功能。
康复运动可以选择有氧运动,如步行、骑行和游泳,也可以进行抗阻力运动,如举重和拉力训练。
在进行康复运动时,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和康复治疗师的指导进行适当的强度和时间安排。
2. 步行训练步行训练是中风康复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逐渐增加步行的距离和速度,患者可以恢复受影响的肌肉功能,提高平衡和协调性。
在进行步行训练时,患者可以选择适当的路线和地点,避免过于拥挤的环境和崎岖的路面,同时可以使用助行器或拄杖等辅助工具来提供支持。
3. 平衡训练中风后,患者的平衡能力通常会受到影响,容易出现摇晃、不稳定甚至摔倒的情况。
因此,平衡训练是中风康复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平衡训练可以包括站立平衡练习、单腿平衡练习以及平衡器械的使用等。
在进行平衡训练时,患者应充分考虑自身能力,避免过于危险或过于困难的动作,以减少意外伤害的风险。
4. 力量训练力量训练对中风患者的康复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恢复肌肉的力量和耐力,提高整体身体功能。
力量训练可以包括各种肌肉群的练习,如躯干、上肢和下肢的屈伸运动等。
患者在进行力量训练时,应选用适量的负荷,并根据自身能力逐渐增加训练强度。
5. 注意事项在进行中风后的锻炼时,患者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与医生和康复治疗师进行沟通,了解自身的康复状况和锻炼能力,避免过度劳累和受伤;- 遵循专业的康复指导,避免盲目锻炼;- 定期进行锻炼,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 在锻炼时,保持适当的休息和水分摄入,避免过度疲劳和脱水;- 避免在极端天气条件下锻炼,如高温或严寒;- 避免过度锻炼和长时间单一运动,保持锻炼的多样性。
中风的康复训练与功能恢复

中风的康复训练与功能恢复中风是一种常见的危险性疾病,具有突发性和多发性的特点,往往给病人的身体和心理带来很大的困扰。
中风后的康复训练和恢复功能对于中风病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中风的康复训练和功能恢复的相关知识。
一、中风的定义和原因中风,又称卒中,是指由于脑部供血不足或脑血管破裂所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异常的一种病理状态。
中风包括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两种类型。
缺血性中风是因为脑部血管堵塞造成脑部供血不足,而出血性中风则是因为脑部血管破裂造成的脑出血。
中风的原因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于血管病变,包括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另一类是由于心血管疾病,比如心脏瓣膜病、心房颤动等。
同样的,中风的发病原因也与年龄、性别、遗传等因素有关。
二、中风后的康复训练中风后的康复训练是一项长期而困难的工作,需要患者、家属、医生以及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
中风后的康复训练包括体力、语言和认知功能的恢复,并致力于帮助患者回到原来的生活和工作状态。
具体地说,中风的康复训练应包括以下方面:1. 运动训练中风后的患者往往因肢体机能障碍而丧失了控制身体的能力,从而需要进行运动训练。
这种运动训练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而制定,例如,针对性的康复运动可以有助于预防坐骨神经损伤以及降低膝关节疾病的风险。
另外,进行锻炼有助于提高身体的代谢率、增强身体的耐力和弹性、改善运动功能和平衡能力,减少疲劳,提高免疫力和延缓老化。
2. 语言训练中风患者常常面临语言障碍的困扰,这会导致严重的交流障碍。
针对性的语言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提高口语能力,提高与家人和医护人员的交流效率。
在语言康复训练中,主要是采用口语启蒙、单词重复、句子重组、短语重排等形式的训练,可较好地促进中风患者的语言能力的提高。
3. 认知训练中风后的患者常常会面临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逻辑思维困难等问题。
这种认知失调与脑部损伤有关,需要通过认知训练来促进患者的认知能力的提高。
中风后遗症的康复治疗方案

中风后遗症中医药康复治疗方案中风造成的功能障碍一般来讲有肢体瘫痪、失语失忆、吞咽困难、心理障碍等,治疗这些中风后遗症应遵医嘱按疗程坚持用药,并配合功能康复锻炼、理疗、心理障碍康复进行综合治疗。
(一)药物治疗坚持服用汤药以促进脑血管病变区域侧支循环的形成和丰富,改善脑血流循环和脑缺氧状态;激活和修复受损脑细胞,清除脑组织代谢产物;清除自由基,建立脑组织功能代偿;同时对降低血粘度和高脂血症,对硬化动脉有软化作用,可以达到标本兼治和预防中风复发的双重目的。
中药汤药常分两型:气虚血瘀型方用补阳还五汤,中成药可用华佗再造丸、三七总甙片等;阳亢络阻型方用镇肝熄风汤,中成药可用太极通天口服液等。
(二)功能康复锻炼1、肌力、关节活动度训练:是增强肌力、调节肌张力、增加关节活动范围。
方法包括被动训练、主动锻炼、助力运动,个别不能活动的患者可采用意识锻炼。
2、平衡和步行训练:包括坐位、站位平衡,有支撑无支撑、静态、动态平衡等,患者平衡训练应根据瘫痪恢复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程度进行,当站立平衡后方可进行步行训练,训练应循序渐进,不能运动过度,以免造成新的伤害。
3、日常生活训练:个人洗漱,行走动作、更衣等。
作业疗法:患者有目的进行动作训练,尽可能恢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工作能力,如下棋、珠算、桌球、阅读、书写、刺绣等。
(三)理疗电疗、磁疗、高压氧治疗等,结合中医的针灸、推拿按摩。
针灸一般取穴百会、风俯、内庭、太冲。
上肢不遂加肩榆、曲池、手三里、外关;下肢不遂加环跳、阳陵泉、足三里、解溪、昆仑;口眼歪斜加地仓、颊车、合谷、四白;舌强语涩加廉泉、通里。
推拿疗法能通过手法的作用以舒筋通络、活血化瘀,并能保护关节功能,防止患侧肌肉的萎缩,亦是本病康复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其推拿要点手法以揉捏、扣拍、点按为主,并应掌握轻松柔和、舒适透热为度,切忌暴力损伤肌肉。
一般操作如下:1、患者取仰卧位,按摩者站在其右侧,用右手拇指按揉膻中、中脘、关元等穴。
老人中风偏瘫后如何进行康复训练

老人中风偏瘫后如何进行康复训练老人中风偏瘫后,应当尽早进行康复训练。
中风后1—3个月为最佳康复期,半年后肌肉渐渐萎缩或形成偏瘫的模式化动作,再想恢复则难度大,所需时间长。
步行是中风偏瘫老人独立生活的关键。
应该在发生中风后一周,生命体征平稳后即开始进行康复训练,分五个阶段循序渐进。
1.坐起训练。
坐位平衡是偏瘫老人最基本的训练。
首先在床上帮助老人进行被动训练,扶住老人的肩、肘;踝、足等关节,缓慢有节律地反复做外,展、屈伸、旋转、上举和关节加压等动作,每天1—2遍。
并鼓励老人用健侧腿伸人患侧腿下面,将患侧腿抬高,不断重复。
开始坐起训练,要在床上放好靠垫,让老人缓慢坐起,由半卧位状态逐渐提高角度,延长时间。
还可以在床架系上布带,让老人自己拉布带练习坐起。
之后,让老人背部不依靠东西,自己扶床栏保持平衡坐位,最终达到能自己控制坐位平衡,进一步能移位、转身实现动态平衡。
2.准备站立训练。
老人坐在床沿上,两腿分开,两脚着地。
以手撑床;在亡肢支持下,臀部缓缓离开床面。
家人要做好辅助和保护动作。
3.站立平衡训练。
站不稳,就无法迈开腿。
老人在家人帮助下双脚平行站立,脚掌完全着地,足趾不能钩地,膝关节伸直但不能过度。
站立时间由开始几秒钟,逐渐延长至几分钟。
切忌—串拉老人患侧上肢帮助其站立。
老人能自行站立后,可进行靠墙站立、扶床站立的训练。
家人两手扶持老人患侧腋下或臀部,用双膝控制好老人膝部至伸直状态,使其靠墙站立,然后逐渐放开扶住老人的手,直至老人能独自靠墙站立。
在此基础上,再让老人扶床栏或平衡杆站立,并逐渐做到不扶物而站立。
在站稳的基础上,两手扶床栏站立,身体做左右旋转和弯腰运动,左右两足交替提起,慢慢扶床横向移步等平衡训练。
4.步行训练。
主要目的是消除异常偏瘫步态,形成正常的步行姿态。
先练习原地踏步,然后以患侧下肢和健康下肢互为重心,交替向前跨步和退步,左右侧向跨步。
跨步后重心要随之转移,并保持患侧髋关节伸直位。
步行训练时家人应站在老人的患侧进行保护和辅助。
中风后康复锻炼不同时期方法各异

或用 同音 不 同字 的方法表 示 时 ,不要 以 为时髦 便经 常使 用。 专家还 指 出手 写不仅 对人 的 心理 和 生理 功 能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训
练 , 且对 人 的意 志 、 力、 力和 神 经 系统 稳 定功 能也 而 耐 毅
研究表明, 电脑失写症” “ 的出现是 由于在 电脑上敲
字缺 少笔迹 的书 写感 和 印痕 感 ,对 大脑 的语 言 中枢 产生 不 了刺激作 用 , 从而 造成 了失写现 象 。 “ 电脑 失写症 ” 主 要表 现在 由于长 期连 续面对 电脑 打 字 ,单调 且 重复 地刺 激脑 皮层 , 造成 对手 写汉 字 的暂时 性 失忆 ; 大量 常 用 的 对 汉字 的失 写 : 手写 出来 的文 字潦草 , 以辨认 ; 难 用错 别 字、 网络语 言或 网络 符号 代替一 般 的文 字。 常用 电脑 的 人不
上 .还要 为 即将 开始的 主动性 功 的功能部分恢复。 在 患者还 要 注 通过翻身训练、 复 。此 外 , 痉 挛期 , 能训练做 准备 。 为 了防 止关 节活 桥 式运动 、 坐位平 衡训 练 、 肩及 下 意对 自己负重能 力的 训练 ,并进
动度 受 限 ,康 复 师会 为 中风 患者 肢控 制 能力训 练及斜 板床 站 立等 行 坐站 转换 ,站 立平衡 及 步行 的
专 家指 出 , 现在还 没 有专 门治疗 这 种症 状 的方 法 , 建 议 年轻人 在用 电脑打 字 之余 ,每 天最 好 能抽 出几 分钟 写
写字 , 或者 重拾 日记本 , 天多 用 用笔 , 每 以此 来减 少对 电
脑 的依赖 。另 外 , 有序 地安 排作 息 时间 , 不要 长时 间地 坐 在 电脑前 工作 , 而且要 注意 使用 多种 汉 字输 入法 , 比如 用 拼 音和五 笔 问换 着输 入 文字 。养成 定 期 阅读和 手 写 的 习 惯 , 阅读 文章 能够 强化对 汉字 形状 的记忆。对 网络语 言 多
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训练

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训练
脑卒中(中风)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主要病理特点是脑血管破裂或者阻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引起的病变。
脑卒中后,患者的身体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如肢体运动障碍、语言障碍、认知障碍等。
因此,针对这些影响,脑卒中患者需要进行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是一种通过各种理疗手段,协助患者恢复身体机能的治疗方法。
针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训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肢体康复:肢体运动障碍是脑卒中患者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因此肢体康复也是治疗的重点。
常见的肢体康复方法包括物理理疗、运动训练、针灸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肢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2. 语言康复:脑卒中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人会出现语言障碍,如失语、言语不清等。
语言康复主要通过语言治疗和听觉训练等方法来帮助患者恢复语言能力。
3. 认知康复:脑卒中患者中也有一部分人会出现认知障碍,如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
认知康复的方法主要包括认知训练、游戏训练等,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认知能力。
总的来说,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训练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治疗,通过科学的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提高康复效果,恢复正常的生活功能。
- 1 -。
适合中风患者的锻炼方法与技巧

适合中风患者的锻炼方法与技巧中风(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都呈上升趋势。
中风患者往往会遭受到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这对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康复进程都带来了挑战。
然而,适当的锻炼方法和技巧可以帮助中风患者恢复运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首先,中风患者需要进行康复锻炼。
康复锻炼是中风患者恢复运动功能的关键。
在进行康复锻炼时,中风患者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锻炼计划,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康复锻炼的目标是逐步恢复肌肉力量、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以提高中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常见的康复锻炼包括步行训练、平衡训练、肌肉力量训练等。
中风患者可以选择在医疗机构或者康复中心进行康复锻炼,以确保锻炼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其次,中风患者可以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对中风患者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有益处。
有氧运动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强心脏和肺部的耐力,减少中风患者的疲劳感。
常见的有氧运动包括散步、骑自行车、游泳等。
中风患者在进行有氧运动时应该注意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同时,中风患者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和场所,确保运动的安全性。
此外,中风患者可以尝试一些特殊的锻炼方法和技巧。
例如,中风患者可以尝试徒手操练习。
徒手操练习是一种简单且有效的锻炼方法,可以帮助中风患者恢复手部和手指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中风患者可以通过握住小球、抓握物品等方式进行徒手操练习。
此外,中风患者还可以尝试一些针对特定肌肉群的锻炼方法,如臀部和腿部的锻炼。
这些锻炼方法可以帮助中风患者增强下肢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提高行走和站立的稳定性。
最后,中风患者在进行锻炼时应该注意安全。
中风患者的身体功能存在一定的限制,因此在进行锻炼时应该遵循医生的建议,并注意适度和渐进的原则。
中风患者应该选择合适的锻炼场所,并避免在潮湿或者滑溜的地面上进行锻炼。
在锻炼过程中,中风患者应该注意保持良好的姿势和动作,避免不正确的姿势和动作带来的损伤风险。
中风后的康复训练方案

中风后的康复训练方案中风(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其后遗症可能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
康复训练是中风患者恢复功能的重要手段,有效的康复训练方案可以帮助患者重建日常生活技能,并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中风后的康复训练方案,并探讨其在恢复过程中的重要性。
一、认知训练中风后,许多患者可能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包括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的下降。
为了促进认知功能的恢复,认知训练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认知训练可以包括如下活动:1. 记忆训练:患者通过记忆游戏、重复练习等方式来提高记忆能力。
2. 集中注意力训练:患者可以尝试通过进行一些专注力训练活动(如数独、交叉字谜)来提高注意力水平。
3. 智力游戏:像拼图、纸牌等智力游戏可以帮助患者锻炼思维能力。
二、语言和沟通训练中风后,许多患者可能面临语言和沟通能力下降的问题。
语言和沟通训练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1. 良好的言语康复:语音专业人士可以帮助患者通过言语训练来恢复语言能力。
2. 书写和阅读练习:通过书写和阅读练习,患者可以提高书写和阅读的能力。
3. 沟通技巧训练:患者可以借助沟通专家的指导,学习一些沟通技巧,如使用简单的手势、表情或辅助通讯工具。
三、肢体功能康复训练中风后,患者可能面临肢体功能的丧失或减弱。
肢体功能康复训练旨在恢复肌力、协调性和灵活性,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日常活动能力。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肢体功能康复训练方法:1. 肌力训练:通过进行肌力训练,患者可以增强肌肉力量,如下肢肌力训练、上肢肌力训练等。
2. 平衡和协调性训练:通过进行平衡和协调性训练,患者可以提高平衡感和协调性,如单脚站立、平衡板训练等。
3. 灵活性训练:通过进行灵活性训练,患者可以增加身体的灵活性,如瑜伽、伸展运动等。
四、日常生活技能训练中风后,患者可能需要重新学习一些日常生活技能,以便恢复独立生活能力。
日常生活技能训练包括以下内容:1. 自我照顾训练:患者可以通过自我照顾训练来恢复个人卫生能力,如洗脸、刷牙等。
中风后康复的方法和生活质量改善技巧

中风后康复的方法和生活质量改善技巧引言中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它可能导致身体的部分或全部瘫痪,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大困扰。
然而,通过康复的方法和生活质量改善技巧,中风患者可以重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为您介绍中风后的康复方法和生活质量改善技巧。
中风康复方法1.物理治疗:中风会导致肌肉瘫痪或肌肉无力,物理治疗可以通过运动和理疗帮助恢复肌肉功能。
常见的物理治疗方法包括按摩、热敷、电刺激和运动练习等。
物理治疗需要在专业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可以在康复中心或医院进行。
2.言语治疗:中风患者可能会出现言语障碍或吞咽困难。
言语治疗专注于恢复和改善患者的言语和吞咽功能。
这包括通过重复练习和语音训练来提高发音和语言理解能力。
3.职业治疗:职业治疗帮助中风患者重新学习日常生活技能,例如穿衣、洗澡和烹饪等。
职业治疗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帮助患者重建独立生活的能力。
4.心理治疗:中风对患者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心理治疗可以帮助中风患者处理情绪问题,减轻焦虑和抑郁等心理症状。
心理治疗可以通过个人咨询、团体支持以及认知行为疗法等方式进行。
生活质量改善技巧1.饮食调整:中风后,饮食调整对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足够的营养和纤维,避免高脂肪和高胆固醇的食物,可以帮助控制体重、保护心脑血管健康。
2.合理锻炼:合理的体育锻炼可以帮助中风患者恢复肌肉功能,同时提高心肺功能。
患者应该遵循医生或康复师的建议,选择适当的锻炼方式,如散步、游泳和瑜伽等。
3.物理辅助设备:中风患者可能需要借助物理辅助设备来帮助行走或完成日常任务。
步行器、轮椅、扶手等设备可以提供必要的支持和稳定性,提高患者的行动能力。
4.康复辅助工具:现代科技为中风康复带来了许多辅助工具,如声控设备、智能手环和移动应用程序等。
这些工具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康复进程,记录和监测日常生活活动,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结论中风后的康复是一个艰难但至关重要的过程,它可以帮助患者重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八段锦对中风偏瘫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及平衡能力的影响

八段锦对中风偏瘫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及平衡能力的影响前言中风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而偏瘫则是中风后最为典型的表现之一,表现为脑部一侧肌肉的运动功能和感觉功能障碍。
由于偏瘫患者的运动系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因此恢复患者运动功能的训练成为临床康复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而八段锦则是一种最为常见的中国传统体育健身操,在促进患者身心健康的同时,也可以促进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平衡能力的恢复。
本文将对八段锦在偏瘫患者运动恢复中的作用进行探讨。
患者群体本研究旨在探讨在早期中风偏瘫患者中,针对上下肢运动及平衡能力的恢复,八段锦可能会产生的帮助。
选取中风后患有近期(不超过3个月)上肢偏瘫且能独立站立的中风患者,共50名,其中男性18人,女性32人。
实验组使用八段锦加康复训练方案,控制组使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案。
实验步骤•随机将50名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人。
•实验组的患者每天进行两次八段锦训练,每次30分钟。
同时,进行常规的康复训练,包括肢体被动活动、床边体位调整、平衡训练、步态训练等。
•对照组的患者不参与八段锦训练,并只进行常规的康复训练,包括肢体被动活动、床边体位调整、平衡训练、步态训练等。
•实验期为4周,每周的开始和结束,都对患者的运动功能和平衡能力进行测试,包括Fugl-Meyer运动评分,Berg平衡量表评估。
实验结果通过4周的实验,我对两组患者的数据进行了搜集并分析。
以下是本次研究的具体数据结果:Fugl-Meyer运动评分比较1号患者2号患者3号患者4号患者5号患者6号患者7号患者8号患者9号患者10号患者平均分实验组前3 011 8 12 5 7 12 7 11 7.6实验组后10 021 13 15 6 11 15 10 16 12.8 控制 2 012 9 11 5 6 11 7 10 6.2组前控制组后6 015 11 137 9 13 9 14 10.3Berg平衡量表评估比较1号患者2号患者3号患者4号患者5号患者6号患者7号患者8号患者9号患者10号患者平均分实验组前25 20 14 18 17 23 18 19 21 19.5实验组后32 28 23 27 21 28 27 26 29 26.9控制组前22 17 13 16 16 21 15 17 19 16.6控制组后28 22 18 20 19 25 20 22 24 21.8实验结论和讨论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数据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实验组的平均Fugl-Meyer运动评分基线值为7.6,而控制组的评分为6.2。
中风后膝盖无力的锻炼方法

中风后膝盖无力的锻炼方法中风后膝盖无力的锻炼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 训练膝关节伸展:患者仰卧,患腿放在床边,足向下踩以使膝关节小范围伸展。
注意保护踝关节不会过分外展或内收。
2. 训练股四头肌力量:坐位,膝关节伸展,或保持膝关节伸展而不让足下落。
3. 训练重心移动时的姿势调整:立位抬头向上看,转身向后看,向各个方向伸手够取物体。
4. 诱发踝关节背曲:患者靠墙而立,足向前移动约20厘米,双手前伸,练习向前移动髋关节以激发足背屈。
帮助患者移动髋关节。
5. 增加难度:站立位,向各个方向跨步接球;从地上拣起不同大小、重量的物体。
6. 行走训练:立位,患侧负重,健侧下肢向前迈步,向后迈步,注意患侧髋关节伸展。
7. 训练膝关节控制:坐位,膝关节伸直,在小范围内练习股四头肌离心和向心收缩,并能够保持在一定位置上。
如有需要,护理者应帮助患者下肢负重。
8. 重心转移及膝关节控制:立位,健腿在前,患腿在后,将重心在健腿与患腿之间移动。
9. 跷二郎腿:若是有单腿偏瘫的情况,中风人群在床上平躺好,像跷二郎腿一样,偏瘫无力的腿支于另一腿膝盖上,并左右摇摆,能够促进腿部血液循环,锻炼腿部肌肉。
10. 反复屈伸:中风人群仰躺在床上,家人用手托住其一侧腿窝处,另一手托住其脚跟,让髋部、膝盖关节都屈起到最大程度。
之后在髋部屈起的状态下,伸展膝关节,再伸展髋部,如此反复,有效锻炼关节部位。
11. 自己主动锻炼:在偏瘫情况有所改善之后,中风人群可自己用手进行按摩锻炼,日常还应注意活动行走,积极锻炼,有助于腿部功能恢复,避免肌肉等组织发生萎缩的情况。
12. 旁人协助锻炼:一般在刚中风出现下肢偏瘫症状的阶段,中风人群自己无法活动,此时就需要医护人员或者是家人帮助中风人群进行锻炼,锻炼重点是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脚趾等部位。
以上方法仅供参考,具体锻炼方法应根据个人情况调整。
如有需要请咨询医生或专业人士的建议。
中风后的康复(二)

1周 左 右 ) 患 者 意 识 清 楚 或 有 轻 度 意 , 识 障 碍 , 生命 体征 稳 定 , 但 患 肢 肌 力 、
肌张 力均 很低 ,即相 当于 B u n to rnsrm
I l期 。 ~ l
以下 训 练 :① 屈膝 训 练 : 患者 仰 卧 ,
治 疗 师 屈 曲 其 髋 关 节 和 膝 关 节 , 同 时 保 持 其 足 背 外 展 , 但 不 能 使 下 肢 外 旋 外 展 。 开 始 时 可 能 有 一 定 的 阻 力 , 待 阻 力 消 失 后 , 可 以 缓 缓 地 略 伸 直 患 者 的 腿 ,让 他 自己 控 制 使 腿 不 自然 滑 落 和 推 治 疗 师 的 手 。 成 功 后 可 让 患 者 主 动 地 做 小 范 围 的 屈 膝 运 动 , 以 对 抗 伸 肌 痉 挛 。 ② 屈 踝 训 练 : 患 者 屈 膝 仰 卧 , 治 疗 师 一 手 在 踝 关 节 前 方 向 下 向 后 用 力 下 压 ,另 一 手将 足 前 部 提 起 , 这 样 使 足 处 于 背 屈 位 。 开 始 有 一 定 阻 力 ,待 阻 力 消 失 后 , 可 以在 足 背 轻 施 压 力 , 训 练 患 者 坚 持 不 让 足 跖 屈 。③
维普资讯
蠢 康 促 进 与 篡 者 鼓 0 2 东 北 师 范 大 学 医 院 30 1
握 手 , 用 健 手 带 动 患 手 上 举 , 伸 直 前 臂 。 可 反 复 练 习 以 增 加 肩 部 活 动 , 改 善伸肘伸腕能力。 下 肢 的 训 练 : 在 此 阶 段 下 肢 的 训 练 主 要 是 为 患 者 做 无 画 圈 的 步 行 作 准 备 , 脑 血 管 疾 病 的 患 者 之 所 以 步 态 异
中风偏瘫常用的康复治疗方法

中风偏瘫常用的康复治疗方法:脑中风是中老年人易发的病症,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
约有60-70%的缺血性脑中风病人经抢救治疗后神志可恢复,但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以半身不遂(偏瘫)最多见。
缺血性脑中风后遗症并非不治之症,除了坚持可靠药物治疗、针灸等综合措施外,缺血性脑中风康复还包括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以加快恢复的速度和改善恢复的程度。
1、按摩与被动锻炼对早期卧床不起的病人,由家人对其瘫痪肢体进行按摩,预防肌肉萎缩,对大小关节作屈伸膝、屈伸肘,弯伸手指等被动运动,避免关节僵硬。
稍能活动的病人可在他人搀扶下坐在凳椅上做提腿、伸膝和扶物站立等活动,以防止心血管机能减退。
2、逐渐开步走路并做上肢锻炼在上述阶段基本巩固后,可常做些扶物站立,身体向左右两侧活动,下蹲等活动;还可在原地踏步,轮流抬两腿,扶住桌沿、床沿等向左右侧方移动步行,一手扶人一手持拐杖向前步行。
锻炼时,应有意使患肢负重,但要注意活动量应逐渐增加,掌握时间不宜过度疲劳。
同时可作患侧上肢平举、抬高、上举等运动,以改善血循环,消除浮肿,平卧床可主动屈伸手臂,伸屈手腕和并拢、撑开手指,手抓乒乓球、小铁球等。
3、逐步加强功能锻炼,达到生活自理在能自己行走后,走路时将腿抬高,做跨步态,并逐渐进行跨门槛,在斜坡上行走,上下楼梯等运动,逐渐加长距离;下肢恢复较好的病人,还可进行小距离跑步等。
对上肢的锻炼,主要是训练两手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如自己梳头、穿衣、解纽扣、打算盘、写字、洗脸等,以及参加打乒乓球,拍皮球等活动,逐渐达到日常生活能够自理。
在进行功能性康复锻炼的同时应坚持可靠的药物防治,还可配合针灸,按摩等。
注意除应树立患者康复信心外,陪护家属还要有耐心和恒心,切不可操之过急或厌烦灰心,半途而废。
只要坚持大多数缺血性脑中风病人是能收到理想效果的。
4、动作锻炼(1)洗脸动作:开始时用健手洗脸、漱口、梳头,以后逐步用患手协助健手。
(2)更衣动作:衣服宜宽大柔软,式样简单。
早期康复训炼对中风病人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帮助患者顺利完成试验 , 提高了检查的成功率 , 提
高 了运动试验对冠心病诊断的正确性。
参 考文献
[ ] 姜乾金 . 1 医学心理学[ . 京 : 民卫生 出版社 , 0 :0 — M] 北 人 2 228 0
2 1. l
[ ] 季建林 . 2 综合 医院 常见心 理 问题 的行 为 干预 [ ] 医学 与哲 J.
学 。9 5 1( 1 :9 . 19 ,6 1 )5 2
( 收稿 日 :0 6 1 — 4 修 回日期 : 0 — 2 0 ) 期 20 — 2 2 2 7 0 — 2 0
早期康 复训炼对 中风病人肢体功能恢复 的影 响
曹向民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李素珍
马世 民
康复训炼; 脑卒中; 经功能缺损 神
了 良好 效果 , 现报告 如 下 。
1 资 料与 方法 1 1 一般 资料 .
营养神经等药物疗法。对照组按传统护理常规护 理, 训练组除常规 护理外 , 同时采用早期康复训练 程序。由专职康复护士进行一对一的康复护理 , 每 日1 , 次 每次 6 n 0mi。 12 1 早 期 康 复 : 点 是 预 防 患 肢 挛 缩 与 畸 形 。 .. 重 这项工作从患病后开始做起。①体位 : 首先保持患 肢的良姿位, 包括平卧位 、 健侧卧位 、 患侧卧位。仰 卧位时在患侧背后 、 腿部各垫一枕头 , 使患者向前 , 患侧手背稍上抬与外旋 , 和手指轻度伸展 , 窝 腕 胭 部 略抬起 , 患侧 大腿 外侧 置沙 袋 , 以防外 旋 , 底顶 足 住足 板 防止 足 下垂 , 转 向健 侧 。侧 卧位 时 , 头 患肢 向前 , 肘伸展 向上 , 掌面向上 , 两膝之间置一枕头 。 ②被动运动 : 由康复护士帮助病人进行肢体功能锻 炼, 由健 侧 到患 侧 , 由远 端到 近 端循 序 进 行 , 指 、 对 腕、 、 趾 踝小关节做被动伸屈运动, 要注意把肩 、 上 臂、 臀部和大腿的姿势置于抑制痉挛的位置上。③ 主 动运动 : 病情 基本 稳定 , 意识恢 复 后 , 时训 练患 及
中风后康复的新方法

中风后康复的新方法中风(也称为脑卒中)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它对患者的身体和生活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然而,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新方法被发现用于中风后的康复。
本文将介绍其中一些最新的康复方法,并探讨它们对中风康复的重要性。
一、神经干细胞移植神经干细胞移植是一种通过将干细胞直接注射到中风患者的受损脑部来促进康复的方法。
这些干细胞具有分化为不同类型的神经细胞的能力,因此可以帮助恢复受损的神经功能。
研究表明,神经干细胞移植可以显著改善中风患者的运动能力和语言能力,并且在许多患者中引起了神经功能的重塑。
二、虚拟现实训练虚拟现实训练是一种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来进行康复训练的方法。
通过戴上虚拟现实头盔,患者可以进入一个模拟的环境中,进行各种康复活动。
虚拟现实训练可以提供一个安全、可控的环境,帮助患者重建神经连接,并改善他们的运动和平衡能力。
研究发现,虚拟现实训练对中风患者的康复效果非常显著,并且比传统的康复方法更加有趣和刺激。
三、运动疗法运动疗法是一种通过定制的运动计划来促进康复的方法。
根据患者的情况,康复师可以设计一系列的运动活动,包括肌肉训练、平衡训练和功能性活动。
运动疗法可以增强中风患者的肌肉力量和运动能力,并帮助他们重新获得日常生活中的独立性。
此外,运动疗法还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
四、脑-机接口技术脑-机接口技术是一种通过将电极植入患者的大脑来帮助康复的方法。
这些电极可以读取患者的神经信号,并将其转化为能够被计算机识别的指令。
通过这种方式,中风患者可以通过思维来控制外部设备,如机械手臂或轮椅。
脑-机接口技术可以帮助中风患者恢复他们受损的运动功能,并提高他们的生活独立性。
综上所述,中风后康复的新方法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希望。
神经干细胞移植、虚拟现实训练、运动疗法和脑-机接口技术都展现出了重要的康复效果,并能为中风患者带来积极的变化。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可以期待更多创新的康复方法的出现,为中风患者带来更好的康复体验。
中风后的功能康复训练方法比较研究进展

中风后的功能康复训练方法比较研究进展1. 引言中风(stroke),又称脑卒中,是指脑部血管的破裂或阻塞引起的脑血供减少或中断,导致脑部组织缺血缺氧,从而引发一系列神经功能障碍。
中风是全球范围内导致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每年全球约有15万人死于中风,且其中三分之一的人幸存下来需面临长期的功能康复训练。
中风后的功能康复训练旨在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帮助中风患者恢复受损的神经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传统的功能康复训练主要包括物理疗法、言语疗法和职业疗法等,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新的康复训练方法被提出和应用于中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中。
本文将对中风后的功能康复训练方法进行比较研究,探讨其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
2. 中风后的传统康复训练方法2.1 物理疗法物理疗法是一种通过运动和物理手段来改善中风患者肌肉力量、协调性和运动功能的方法。
常见的物理疗法包括康复运动训练、功能电刺激、康复机器人等。
其中,康复运动训练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系统而有计划的运动训练,可以促进中风患者的神经肌肉恢复,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2.2 言语疗法中风患者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言语障碍,言语疗法是一种帮助患者恢复言语能力的康复训练方法。
通过语言训练、语音训练和认知训练等手段,可以提高患者的说话和理解能力,改善其与他人的交流能力。
2.3 职业疗法职业疗法旨在帮助中风患者恢复或重建其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
通过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技能和职业技能,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通过训练和支持患者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独立生活,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3. 新兴的康复训练方法3.1 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通过计算机生成的虚拟环境来实现康复训练的方法。
中风患者可以通过佩戴虚拟现实设备,进行各种康复训练,如平衡训练、协调训练和运动训练等。
虚拟现实技术不仅可以提供逼真的运动和环境模拟,还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状况进行个性化调整,提高康复训练的效果。
中风偏瘫针灸和康复功能训练前后顺序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中风偏瘫针灸和康复功能训练前后顺序临床治疗效果对比【摘要】目的:研究中风偏瘫运用针灸与康复功能训练前后顺序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方法:从本院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接受的中风偏瘫患者中,抽取58名,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29例。
对照组实施先康复功能训练后针灸,观察组实施先针灸后康复功能训练,观察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中风偏瘫中先针灸后康复功能训练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中风偏瘫;中医针灸;康复功能训练中风是一种脑血循环障碍性疾病,偏瘫是中风最常见的表现之一。
中风偏瘫是最常见的中风后遗症。
它是指一侧肢体肌力减退、活动不利或完全不能活动。
偏瘫病人常伴有同侧肢体的感觉障碍如冷热不知,疼痛不觉等。
有时还可伴有同侧的视野缺损,我国针灸治疗流传千年,可以对康复医学中的各种病症进行合理科学的治疗。
目前临床中采用针灸和康复功能训练中西医结合的方案。
但先后顺序直接影响效果。
鉴于此,本研究对中风偏瘫患者针灸后再进行康复功能训练,旨在提高中风偏瘫患者特别是高肌张力患者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从本院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接受的中风偏瘫患者中,抽取58名,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29例。
对照组中,男19例,女10例,年龄50-76岁,平均年龄(64.8±16.2)岁。
观察组中,男15例,女14例,年龄48-75岁,平均年龄(65±16)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结果P>0.05,可做比较。
2.方法对照组实施先康复功能训练后针灸,观察组实施针灸后再康复功能训练。
(1)中医针灸治疗,选取30-50毫针于患者肩髃、曲池、合谷、外关、足三里、太冲、地仓、颊车等穴位施针进行治疗。
对于上肢偏瘫可选取肩髃、曲池、阳池穴等;对于下肢偏瘫可选取环跳、阳陵泉、太溪等;对于口眼歪斜则选取人中、地仓、颊车等施针。
中风后要及早进行康复锻炼

中风后要及早进行康复锻炼作者:高花兰来源:《家庭医学》2008年第05期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脑血管病的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但致残率却在上升。
究其原因,是不少人认为“中风病人住进医院,吃上药,输上液,只要度过危险期,保住生命就万事大吉了”。
调查显示:在中风10年后的患者中,早期进行康复训练者仅占60%,未采取过任何康复措施的高达42.4%。
越早训练越好现代康复理论认为,急性期中风病人的临床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应同步进行,不能截然分开。
丹麦一项实验结果表明,1197例在急性期就开展康复训练的中风患者,80%的病人6周内恢复生活自理能力,95%的病人6个月后功能得以恢复。
资料显示,中风患者如在1个月内开始康复训练,其达到生活自理者平均只需86天;而一个月后才开始康复训练,则需要100天以上,有时效果还不满意。
国内一项“九五”攻关课题研究的初步结论也表明:中风病人康复训练开展得越早,功能恢复得越好,足下垂、肩关节半脱位等合并症越少。
训练切忌盲目在一些有条件的大医院,中风患者可以接受专业的康复训练指导。
但在出院回家后,很多病人由于担心再度脑出血,长期卧床静养,导致肌肉萎缩、关节挛缩等。
这在康复医学上称为“废用综合征”。
还有些患者锻炼热情过高而盲目乱练,引起“误用综合征”。
中风病人脑损伤后。
常常上肢屈肌张力高,甚至处于痉挛状态(手指、手臂向内屈曲,不能伸直)。
有些病人不懂康复知识,在本应锻炼手和臂的伸展功能时,却使用一种练握力用的“橡胶圈”,拼命练手的握力或用各种方法练习拉力,结果是强化了屈肌,越练手指和肘关节越伸不直。
当然,中风病人并不是不要肌力训练,关键是要科学地训练。
居家锻炼三步走病人在家里可在家人的帮助下,按以下三个阶段进行功能锻炼。
按摩与被动运动:对早期卧床不起的病人,家人可对其瘫痪肢体进行按摩,预防肌肉萎缩;对大小关节作屈伸膝、屈伸肘、弯伸手指等被动运动,避免关节僵硬。
稍能活动的病人可在家人搀扶下,坐在凳椅上做提腿、伸膝和扶物站立等活动,以防止心血管机能减退。
中风患者的康复锻炼及日常护理性病与艾滋病

中风患者的康复锻炼及日常护理性病与艾滋病作者:李旭阳刘秀岑来源:《家庭医学·下半月》2015年第07期中风是一种多发于中老年人的常见脑血管疾病,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口舌歪斜、言语不利为主要表现,病后多有言语不清、肢体活动不利等后遗症,脑出血、脑梗塞都属于本病的范畴。
中风病人何时开始肢体功能康复锻炼、如何锻炼、如何进行日常护理,是广大患者和家属非常关心的问题,本文就来谈谈这几个方面的相关内容。
一般认为,中风患者获得康复的最佳时机是发病后的3个月内,若超过6个月,则形成的残疾就难以恢复。
因此,中风患者的康复锻炼越早进行越好。
目前临床上建议中风病人在生命体征(血压、心率、呼吸等)稳定后,就应该在家人的帮助下进行日常活动了,比如自己从床上坐起吃饭,自己刷牙、梳头、穿脱衣服等,即便花费时间较长,行动吃力,也要尽量自己去完成。
对于卧床不起的患者,家属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被动训练,主要是肌肉的按摩和关节的活动,以免将来形成废用性残疾。
在康复锻炼的同时,可配合中医汤药、针灸等辅助治疗,以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改善肢体功能,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肢体功能锻炼上肢锻炼病人保持坐位,两手相握,患侧大拇指在外侧,手臂伸直,前抬上举越过头顶,再缓慢放下。
肘关节相应地屈曲和伸直;双手相握,将患侧手带向面部,手腕左、右、上、下方向运动;健侧手握患侧手腕,将患手带向健侧肩的方向,再缓慢放下至患侧腰部。
在家人的帮助下活动肩胛骨和上肢,但要动作轻柔,避免过度牵拉关节,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疼痛和关节、韧带的损伤。
家庭操作练习可采用患手握球和圆筒,患手扶持易拉罐、塑料杯或大的象棋子,以及抓球练习、积木练习等。
下肢及步行锻炼可先进行一些床上的准备练习活动,双侧膝关节屈曲立于床上,做双下肢的屈伸和内收外展动作,进而进行起坐训练、站立训练、单侧负重练习等。
步行前站立姿势,立正体位,双眼平视前方,将自身重量平分于双脚上;开始步行时先将重心放在患腿上,健腿向前迈一小步,将重心移至健腿上,然后患腿提起、微屈膝、跨向前、脚跟先着地,将重心移至整个脚掌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时要避免患侧躯干肌肉的挛缩 情形发生。或许有时病人不能将患侧 姿势每天24小时都保持在抗痉挛模式 的情况,但至少部分关节的姿势,位 置要维持正确,例如髋关节与肩关节 的姿势很重要
维持病人关节之活动能力 及预防挛缩的基本护理技术
? 适宜于:
? 肢体瘫痪病者 ? 肢体软弱而自动能力受限制 ? 老弱及卧床病人其肢体活动能力受限制者
运动操作的指引:
每一次的运动须重复每个关节的活动2-5次,而且每天作 一至二次,或多次,这种方式胜过不规则或长时间但次数少 的运动方法
? 开始做运动前,须向病人解释:
? 你在做什么? ? 你为什么要做这些运动?
? 他应该怎么做:
? 替他做被动运动时,他必须放松自己, 特别是做伸展运动时
? 在做主动协助性运动时,须他的合作。 ? 他将感觉如何
? 维持正常关节活动 ? 增大关节活动范围 ? 增加肌肉强度 ? 增加耐久力 ? 促进协调 ? 预防畸形 ? 促进血液循环
? 维持所有病人的正常关节活动
—— “维持”这字眼在这里是指关节活动须在病人残废或不能活动的 早期就应开始进行
? 增加关节活动使达到可能的最大范围
—— 适用于所有关节活动受限制的病人,例如关节炎患者,通常有肘 关节或膝关节的活动受限;及骨折后有一段时间关节不能活动的病人
瘫痪的分级
分级 轻瘫
肌力
活动范围
肌力减弱,肌力在4- 一般不影响日常
5级
生活
不完全性瘫 肌力2-4级
全瘫
肌力0-1级
较轻瘫重,范围 较大
瘫痪肢体完全不 能活动
中风病人的运动康复
? 床上运动
? 步行期 ? 健愈期
中风病人的运动康复
? 床上运动:
? 在病人正式学习站立和步行前,必须 先做一些床上运动
中风病人的康复锻炼
什么是中风?
? 中风是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它是以 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角歪斜,语言不 利,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因该类 疾病起病急骤,来势凶猛,病情变化迅速,像 自然界的风一样“变化莫测”,古代医学因此取 名“中风”。
中风的后遗症
? 患中风后,大部分患者都遗留偏瘫、语言不利、肢体麻木、关节僵 硬和痉挛、大小便失禁等功能不适后遗症。这包括临床常见的脑出血 、脑梗塞、脑血栓等。
是指完全由别人来帮助病人进行的活动
? 主动协助性的关节活动运动
是指部分由病人自己利用有关联的肌肉进行的运动
? 完全主动的关节活动运动
是指完全由病人自己利用有关联的肌肉所进行的运动
? 阻力性关节活动运动
是一种主动性运动,是病人进行各种运动来对抗协助者 或特殊设备所加予的阻力
运动操作的指引:
? 向病人解释你要做的内容及目的 ? 观察病人的面部,特别是眼睛是否有痛苦的表情。并向病人解释刚开 始的做运动时可能较为疼痛,但以后每天进行活动,疼痛通常会渐消失 的 ? 被动运动时关节上下都要给予支持,使运动易于进行,并要避免造成 病人过度的不适 ? 护士自己要善于应用适当的身体体位机制以避免无谓的压力及牵拉 ? 病人运动的部位,尽可能与自己身体接近
? 增加肌肉强度 ——对任何程度的软弱,例如因长期不动而引起肌肉强度丧失的病人; 或对使用机器设备或假肢而需要增加肌肉强度的病人,尤其有用 ? 增加耐久力 ——耐久力不同于肌肉强度,例如一个病人他可能有能力数次完成一个 动作,但并不能较长时间的持续这个动作。对于那些已有足够肌肉强度 用拐杖站立或行走但不能一整天持续用拐杖的病人,增加他的耐久力对 他是有帮助的 ? 促使协调 ——对脊椎或脑部神经系统受损病人有所助益
在做运动当时:
? 所有的动作须以温和规律的方法进行 ? 所有的动作须尽可能的做完 ? 避免过度劳累 ? 避免引起过度疼痛 ? 让病人对你的能力有信心 ? 促使病人专心及合作 ? 如果不顺利的情况发生,或对病人的反应
怀疑时,须停止运动
做完运动后:
? 注意病人出现的反应 ? 随时报告病人的反应
病人在床上的正确姿势 :
? 预防畸形
——关节活动受限制是造成畸形的原因之一,但是畸形 形成之前,早期开始活动的重要性,特别对偏瘫、关节 炎和骨折的病人是对于糖尿病或动脉硬化等血管或肢体静脉疾病的 病人是有帮助。改善血液循环能预防皮肤的损伤及四肢 的肿胀。良好的血液循环能促进骨的形成而帮助骨折愈 合,它同时可促进身体其他器官的功能,增强心脏血管 系统的肌肉强度,并可增加氧气的需求量而使呼吸作用 的功效更为提高
中风病人的所有治疗中,第一个目标就是要避免痉挛的发展。不 论病人意识是否清醒,若其在床上的姿势不正确,就容易引发起不必要 的痉挛发生,换言之,护士必须避免这种不必要的反射性活动之发生, 这也就是说会引起痉挛模式建立或不必要的反射性活动的一些动作,姿 势要尽可能避免。身体要摆放的姿势,位置与形成痉挛的位置相反,髋 关节与膝关节微微弯曲,且下肢内旋,肩膀前提,肘关节与腕关节保持 伸张,且上肢外旋。
? 床上运动可加强躯干肌力,训练平衡 ,同时可诱发患侧肢体的动作
? 床上运动训练项目为基本的滚、爬、 坐、跪等
中风病人的运动康复
? 步行期:
训练的动作包括:站立、步行、上下楼梯、步态矫正等
? 健愈期:
此期着重的是一些需要技巧性的动作,例如手与眼的协调,手的 功能训练,日常生活的训练等,若是年纪较轻的病人,可能还需做一 些职业训练
何谓瘫痪?
? 俗称半身不遂 ,是指一侧上下肢、面肌和舌肌 下部的运动障碍,它是急性脑血管病的一个常 见症状。
肌力及临床分级
? 肌力是判断偏瘫轻重程度的主要指标 ? 临床医学将肌力分为六级:
0 级- 完全偏瘫,不能做任何自主运动; Ⅰ级- 有肌肉轻微收缩; Ⅱ级- 肢体能在床上移动; Ⅲ级- 肢体能对抗地心引力,抬离地面; Ⅳ级- 肢体能做对抗外界阻力运动; Ⅴ级- 正常肌力,运动自如。
关节活动:
关节活动是指一特定关节的活动范围,而此关节的活动 是由于肌肉或肌肉群的作用而达成,并且每个关节各有正常 的活动范围。
在康复护理中,关节活动的范围,尤其重要的是指功能性的范围。 这个范围比正常的关节活动范围小,但是它能够使受限制的关节或联合 的关节完成各项日常生活活动。
关节活动的分类
? 被动性的关节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