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措施类主观题解题思路与技巧
专题八 建议措施类主观题-2023年高考政治必考题型解题技巧(人教版)
![专题八 建议措施类主观题-2023年高考政治必考题型解题技巧(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c9a35dd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d1.png)
第一步:审设问
知识限定
措施类
设问指向
结合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发展社会主
义先进文化的。
明确主体
提炼材料有效信息,联 系理论知识
第二步:审材料
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关键词①:我国建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门研究机构,推出 一大批有深度、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可联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关键词②:先后授予136个集体或个人“时代楷模”称号、299人全国道德模范 荣誉称号,表彰300个“最美奋斗者”,发布736个“最美人物”,评选11585个 “中国好人”→可联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关键词③:组织“永远跟党走”“强国复兴有我”等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可联系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第三步:组答案
①强化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战斗堡垒作 用。 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挥人民群众在社会治理中的主体作用,求真务实,积极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③建立数据平台,科技赋能,强化市域治理,完善市域治理体系,提升社会治理 效能。 ④坚持政府治理和基层群众自治相协调,以德治理和依法治理相结合,形成党群 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真题演练
1、(2022·湖南·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2022年,国务院进一步扩大税费减免政策的适用主体范围,将阶段性缓 交保险费政策由五个特困行业扩大到所有经营困难的中小微企业、个体户,支持 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相关政策。 X县政府争取中央财政专项补贴,支持社会力量启动某养老项目,为社会提供1235 个普惠养老床位,为老年人提供连续性、协调性和整体性的医养护一体化服务, 并带动区域内相关养老配套产业发展。
高考政治主观题题型方法1如何做好措施建议类
![高考政治主观题题型方法1如何做好措施建议类](https://img.taocdn.com/s3/m/d624712e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30.png)
高考政治主观题题型方法1如何做好措施建议类高考政治科目是学生们备战高考的重点科目之一。
其中的主观题是考察学生对政治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在政治主观题中,措施建议类题型是一类常见的题型。
本文将就如何做好措施建议类题型,提出一些建议和方法。
一、掌握基本分析方法在解答措施建议类题型时,首先要掌握一定的分析方法。
通常,这类题目会给出一种问题或者情境,并要求考生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在分析问题时,考生应该全面、系统地分析问题的原因,了解问题的本质以及其影响。
然后,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出发,提出合理有效的解决办法。
在解答时要注意方法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避免空泛和抽象的建议。
二、结合理论和实践高考政治科目的题目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主,而措施建议类题型也不例外。
在解答此类题目时,考生应该灵活运用政治理论,结合实际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
可以引用相关的政策、法规或者实例,来支持和说明自己提出的措施和建议。
这样不仅能够展示出自己对政治理论的理解,也能够增加解答的针对性和可信度。
三、注重实施细节在提出措施和建议时,考生要注重实施细节的安排。
不仅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还应该说明实施该方案的步骤和方法。
同时,要关注措施的时间节点、责任分工、风险预测等具体问题,以确保方案的实施能够顺利进行。
在解答时可以适当引用数据、统计等信息,来增加实施细节的可信度和可行性。
四、注重论证和解释在解答措施建议类题型时,要注重论证和解释。
对每个提出的措施和建议,都应该合理地进行论证和解释,以充分展示自己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可以运用对比、对立、因果、类比等论证方法,使论证过程更加严密和有说服力。
同时,对于可能存在的反对意见或者风险因素,也应该给出相应的解释和应对策略。
五、综合应用多种问题解决思路措施建议类题型中,解答问题的思路多种多样。
在解答时,不要局限于某种思路,而应该灵活应用多种思路,以展示自己的全面思考和创新能力。
可以运用经验法、理论法、实证法、归纳法等多种问题解决思路,分析和解决问题。
主观题方法
![主观题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716ac42852458fb770b56cb.png)
一.措施类主观题解法1.题型特点:此类题一般先展示某事,某地存在一系列问题,然后问如何解决(如措施、对策、建议、办法等);或者是展示某地、某人成功的事例,问取得成功的经验或因素以及给我们什么启示等。
2.试题呈现形式:“如何解决(加强、改善)”“采取什么措施(对策、方法)”“怎样实现”“建议”3.解题思路:①明确措施的实施者,即采取措施的主体是谁,从而确定答题的范围。
②要通过对所给材料的分析,概括出存在的问题及问题存在的原因,这是采取针对性措施的前提。
③将与某主体(某些主体)相关的知识与这些问题相结合,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主体:Ⅰ经济生活:国家、企业(经营者,生产者)、个人(消费者、劳动者)Ⅱ政治生活:公民、政府、人大、人大代表、中国共产党、人民政协、国际社会Ⅲ文化与生活:国家、文化生产者和创作者、公民个人Ⅳ生活与哲学:一般不分主体,侧重从方法论角度提出措施二.意义类主观题解法1.题型特点:一般是对某一“做法”或“事件”的意义进行设问的。
2.试题呈现形式:“……的影响”“……的经济、政治意义”“……的作用”3.解题思路:①回答句型:一般用“有利于”“体现了”②结合材料,找准意义。
(意义通常包括经济意义,政治意义,文化意义,审题时明确回答的是某一种意义还是全部意义。
结合材料,切忌主观臆造)④遵循原则:从小到大、从近到远、由点到面Ⅰ从小到大:对个人对他人、然后对企业对单位对集体、然后对社会对国家对民族的意义Ⅱ从近到远:对目前(眼前)意义、对长远意义Ⅲ由点到面:由一个方面扩散到多个方面,由一个角度想到多个角度,由一个层次发展到多个层次来分析和组织答案三.体现说明类(依据类)主观题解法1.题型特点:一是确定知识范围,要求分析或说明材料所对应的某方面的理论依据,二是未确定知识范围,要求从不同角度分析其理论依据。
2.试题呈现形式:关键词“体现”“说明”“表明”“蕴涵”“体现的经济学道理是”“体现的政治知识是”“体现怎样的文化知识”“体现的哲学原理是”“说明上述做法的合理性”“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道理”3.解题思路:①“定”,即定位所要运用的观点、原理。
高考政治措施类主观题解题思路与技巧
![高考政治措施类主观题解题思路与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341d957dd0d233d4b04e697b.png)
高考政治措施类主观题解题思路与技巧一、解题思路与技巧二、措施类的题,解题最关键的是明确谁是措施的实施者,有几个措施的实施者答案就有几个角度,如:党、国家、政府、公民、企业、消费者、个人等,并且指定了要回答的某一方面内容在表述措施的时一定要注意各司其职,切记不要越俎代庖,最后别忘对措施进行综合。
(1)抓住主体“ 怎么办型”的设问一般来讲都是给定了主体是谁应该怎么办,如:党、国家、政府、国家机关(权力机关、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暴力机关)、人大、政协、不同国家、公民、企业、消费者、劳动者、个人等,并且指定了要回答的某一方面内容。
以题目设置的情景,站在不同主体角色的视角立场上回答不同内容,所答内容符合角色身份。
如经济类题目:我们可以这样去想想:找找如何做的主体:国家、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或社会舆论;找找具体措施:宏观上从两个方面想想:发挥市场的作用和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微观方面想想:面向市场、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体制创新、调整结构、宏观调控、舆论监督、道德约束、法律法规等。
(2)解答这类题目时采用定点法具体的解题思路是:一是从教材找方法。
要认真回想教材相关方面的知识,不能随意乱想;二是从材料中找方法。
如果材料呈现的是问题,那么材料中问题的反面就是方法。
如种植单一的反面就是多种经营;技术水平低的反面就是发展高新技术,科技兴国,用先进科技武装企业和职工;失业现象的反面就是扩大就业。
如果材料呈现的是正确做法,那么只需要对材料中的具体做法加以概括并且结合教材内容就可以了。
三是从当前时政热点和党和国家重大政策中找方法。
具体的解题程序:定点――联系――疏理――作答。
万一不会做,教你一绝招:改写材料,别留空位。
改写材料,但不能照抄,要有条理重新整理组合,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若留空位,必得零分。
二、学科知识整合(一)经济学措施:(1)描述国内经济措施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②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所有制度;推动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多样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大力发展非公有制。
高考政治主观题审题方法与作答技巧
![高考政治主观题审题方法与作答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8a6516cc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ea.png)
"E)88Y('!$g12高考试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即,考查学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
特别是主观题,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考查学生分析、论证、解决问题的能力。
面对主观性试题,掌握审题方法与作答技巧,对于取得理想成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审题方法(一)审设问先研读设问,宏观上明确回答问题的方向,微观上分析设问的要求,然后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读材料,这样,既可节约时间,又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审知识范围。
根据设问,锁定考查的知识范围,确定用哪一模块、哪一单元、哪一框题,甚至哪一具体知识来回答问题。
2.审材料范围。
是“结合材料一”,还是“结合材料二”;是“结合上述材料”,还是“材料一、二共同说明了什么”,或“分别说明了什么”。
3.审主体。
抓住了主体,就明确了知识检索的方向,围绕主体组织答案要善于找到知识和主体之间的内在联系。
4.审设问。
审设问要“咬文嚼字”,弄清是什么题型(是体现类、意义类、原因类,还是措施类)。
5.审分值。
按分作答,分小简答,分多详答。
(二)审材料1.研读材料。
材料要细致研读,认真分析,弄清层次,抓住关键词、关键句,领悟命题意图,特别要注意标点符号。
一般情况一个标点符号就是一层意思。
2.对比分析。
将知识范围所圈定的知识点和具体材料结合起来对比分析,一一对应,列出材料所体现的知识要点。
3.审图表材料。
坚持“四审四清”。
审图表题要坚持“八字方针”,即“瞻前顾后、左顾右盼”。
“前”指标题,它是图表的主题;“后”指图表下的注释,它对图表起着补充说明的作用。
“左顾右盼”即运用对比的方法分析图表中的信息。
总之,要在“瞻前顾后”中弄明题意,在“左顾右盼”中弄清数据,然后依据设问65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高中政治措施类主观题解答方法
![高中政治措施类主观题解答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5d01eff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d7.png)
高中政治措施类主观题解答方法纵观近几年的高考政治主观题,可发现其包括以下几类:反映类主观题、体现类主观题、原因类主观题、比较类主观题、评析类主观题、意义类主观题和措施类主观题。
其中,措施类主观题是比较难解答的一类主观题,是近几年高考中的常考题型,在高考试卷中的分值一般也较高。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政治措施类主观题解答方法,希望大家喜欢!①运用所学知识回答如何做好某件事此种形式的试题不限主体,如 2015 年高考江苏政治试卷第 35 题中的第(2) 题就属于此种形式。
完整设问为:“结合材料,说明如何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
”②运用所学知识为做好某件事提出合理建议此种形式的试题也不限主体,如 2016 年高考江苏政治试卷第 35 题中的第 (2) 题就属于此种形式。
完整设问为:“请就如何提高我国制造业企业资本回报率提出合理建议。
”③某主体为做好某事采取何种措施与前两种形式的试题不同,这种形式的试题限制行为主体,如 2016 年高考江苏政治试卷第 36 题“B【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中的第 (2) 题就属于此种形式。
完整设问为:“中国企业如何减少和化解海外投资纠纷?”1 一般方法解答措施类主观题的关键是明确谁是措施的实施者 (即行为主体) 。
有几个措施的实施者,就得从几个角度来组织答案。
(1) 《经济生活》中的常见主体《经济生活》中的常见的主体有:①个人,包括劳动者、消费者等。
②国家。
③企业。
(2) 《政治生活》中的常见主体:公民、政府、政党、人民代表大会和人大代表、国际组织等。
2 具体方法针对措施类主观题的特点,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一审二定三落实”的解答方法。
下面就仔细分析一下这一解答方法。
(1) 一审“审”就是审设问、审材料,以明确和理解设问和材料中包含的关键信息。
解答某一试题的第一个步骤就是先审设问,依照上述的措施类主观题的常见形式判断该试题是否属于措施类主观题。
如果是的话,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设问。
最新高考政治方法措施类主观题解题技巧(超级精华全国通用版)
![最新高考政治方法措施类主观题解题技巧(超级精华全国通用版)](https://img.taocdn.com/s3/m/e06fb7f180eb6294dd886ca5.png)
最新高考政治方法措施类主观题解题技巧(超级精华全国通用版)【题型解读】1.题型特点措施类设问一般都以“如何”“怎样”“建议”“解决”“对策”等关键词为题眼,要求学生运用相关知识分析怎样解决某个问题的途径、消除或改变某种现象的对策。
2.解题方法对于措施类试题的解答可以分为4步:一、抓主体。
措施类的题,解题最关键的是明确谁是措施的实施者(主体),有几个措施的实施者答案就有几个角度,在表述措施的时要以题目设置的情景,站在不同主体角色的视角立场上回答不同内容,所答内容符合角色身份,一定要注意各司其职,切记不要越俎代庖,最后别忘对措施进行综合。
二、定范围。
要明确答题的范围,是从经济生活中找对策,还是从政治生活、文化生活或是哲学中找对策,确定了范围,才能找到正确的答题方向。
三、找措施。
1、从教材中找措施。
要认真回想教材相关方面的知识,不能随意乱想。
2、从材料中找措施。
①如果材料呈现的是问题,那么材料中问题的反面就是方法。
如:种植单一的反面就是多种经营;技术水平低的反面就是发展高新技术,科技创新,科技兴国,用先进科技武装企业和职工;失业现象的反面就是扩大就业。
②如果材料呈现的是正确做法,那么只需要对材料中的具体做法加以概括并且结合教材内容组织答案就可以了。
从当前时政热点、党和国家重大政策中找措施。
四、联系材料。
明确了主体、答题范围,找到具体措施后,要联系材料,组织答案,教材中的基本理论必须与题的实际材料结合好,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失分警示①答案段落化。
答案不能一逗到底,要注意分段。
②段落要点化。
答案要简明概括,抓住要点。
③要点条理化。
应用知识点要有条理,一个主观题往往需要多个知识点,知识点之间不能相互“窜门”。
正式答题之前,可利用草稿纸,先列出提纲,以增强答题的逻辑性和规范化。
④语言科学化。
语言要严密,使用科学术语,书写要规范,卷面要整洁,字迹要清楚。
⑤分值合理化。
如果分值较高,则提示我们要认真对待,详细回答,若分值较低,则没有必要在上面过多地费时费力。
高考政治主观题的题型归类与应对技巧
![高考政治主观题的题型归类与应对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b6c0c6c3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a5.png)
高考政治主观题的题型归类与应对技巧一、主观题失分的主要表现1、审题不清,答错答题的范围,即答非所问。
例如,题目要求用经济常识的相关知识来回答,有些学生却用政治常识甚至哲学常识的知识来回答;题目要求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来回答,有些学生却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来回答。
2、张冠李戴,答案前后不对应。
这在哲学试题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例如,前面用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后面却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论与其相对应;前面用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后面却用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方法论与其相对应等等。
3、盲目调用知识,没有使用政治学科专业术语答题,而是使用文学化、生活化的语言答题。
例如,有些学生在回答通货膨胀时不是说国家发行的纸币量多了,而是说国家把钱发多了;物质决定意识说成物质决定想法;国家职能说成国家做事等。
4、使用专业术语不规范,导致文字表达不准确,甚至表述错误。
例如,人民民主专政写成人民民主专制;矛盾的斗争性说成是矛盾的战斗性;经济效益的提升写成利润的提升等等。
5、思维混乱,文字表达缺乏完整性、条理性和简洁性,出现“会而不对”、“对而不全”、“全而不准”的现象。
二、主观题失分的原因1、直接原因。
答题技巧和文字表达水平方面的缺陷。
2、根本原因。
知识结构的欠缺。
3、主要原因:(1)、基础知识未落实:①概念界定不清——判断失误;②观点理解不透——迁移失败;③知识表述不全——要点失缺;④人文通识不广——思维失活。
(2)、常规水平未到位:①无法提炼有效信息——茫然失措,切题困难②不能形成有机联系——思路不清,使用失当;③没有结合热点分析——东拉西扯,要点不显;④难以形成稳定观点——观点游离,点睛缺失(3)、解题未掌握:①命题特点不清——定位不准;②问题要求不明——破题不易;③答题过程不白——思路不顺;④答题套路不熟——得分不高(4)、①书写潦草,难以评判;②术语不准,辞不达意③逻辑混乱,层次不清。
三、规范化答题的一般步骤第一步:审设问1、明确知识范围:知识类别:经济学、哲学、政治学、文化学知识形态:微观、中观、宏观2、明确问题指向:单一型: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复合型:谈理解、作分析、讲看法3、明确设问主体:经济学:政府、企业、个人等政治学:国家、政党、公民等第二步:审材料1、读材料时既要把握材料中的显性信息,又要把握材料中的隐性信息。
(完整版)高考政治经济生活主观题(措施类)解题训练三素材新人教版
![(完整版)高考政治经济生活主观题(措施类)解题训练三素材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e3a53a177232f60dccca141.png)
经济生活主观题(措施类)解题训练三一、解题思路与技巧措施类的题,解题最要点的是明确谁是措施的推行者,有几个措施的推行者答案就有几个角度,如:党、国家、政府、公民、企业、花销者、个人等,并且指定了要回答的某一方面内容在表述措施的时必然要注意各司其职,切记不要越俎代庖,最后别忘对措施进行综合。
详尽说,解答措施类主观题一般有以下对策:对策一:落实主体。
主体明确的要围绕试题指定的主体进行发散思想,所答内容要吻合主体身份;主体不明确的则要依照题目设置的情况,从不同样主体的视角进行发散思想,考虑不同样的主体在解决某一问题中负有怎样的责任,该做出怎样的努力。
如政府应该怎样做、企业应该怎样做、个人(劳动者、农民、花销者)应该怎样做等。
(见例 1)对策二:“三联系”解析对策。
一是联系教材,解答措施型试题时第一要做的即是联系教材,看看教材有没有给我们供应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或方法。
二是联系资料,看看资料供应了哪些适用信息。
▲若是资料表现的是问题或困难,就要因材施教地提出措施;如种植单一的反面就是多种经营;技术水平低的反面就是发展高新技术,科技兴国,用先进科技武装企业和职工;失业现象的反面就是扩大就业。
(见例 2)▲若是资料表现的是成功经验,就要对资料中的措施与经验加以概括总结,并使之与教材理论相吻合。
若是资料表现的是正确做法,那么只需要对资料中的详尽做法加以概括并且结合教材内容就可以了。
(见例 3)▲内容定位法:依照相关问题或相关资料的详尽内容,搜寻合理的多样化的措施,主要适用于资料信息比很多的题目中。
(见例 4)三是联系时政知识,从时政知识、党和国家的现行目标政策中搜寻解决问题的方法。
对策三:客体定位法(见例5)客体定位法就是从客体角度思虑问题,依照特定对象概括应采用的措施,主要适用于行为主体比较单一的设问题目的解答。
例1: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发生后,为保证乳质量量安全供应有效的法律制度保障,国务院常务会议经过《乳质量量安全督查管理条例》,并于20XX 年 10 月 9 日起推行。
政治主观题答题方法
![政治主观题答题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303a20f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29.png)
政治主观题答题方法一、措施类题型措施类题型的设问往往以“怎么办”“措施”“建议”“如何做”“启示”等标志性词语出现。
针对不同的设问,考生可以从以下角度入手解答。
1.针对存在的问题写建议(措施)当材料中提出了存在的问题,要求考生写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或建议时,考生就可以直接将这些问题一一与教材知识相对应作答,答案不仅要从材料中提炼,还应从教材上找出解决措施。
2.针对材料中具体的做法写启示(如何做到的)当材料中指出为了解决某一个问题某主体采取的措施时,设问往往要求考生回答该主体是如何做到的或这些做法的启示。
这种情况下,答案一般就在材料中,考生将材料中的做法直接转换为教材语句即可,解答时注意将材料信息和原理相结合。
3.针对主体写措施《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的试题一般都给定主体,要求考生分析某一主体应怎样做。
所以,考生必须结合主体去进行分析,尽量结合材料中的问题或做法,以及该主体的相关知识作答。
如全国卷Ⅰ第38题(1):说明政府应该如何强化预算管理;全国卷Ⅱ第38题(2):人大和政府应怎样保护公民个人信息。
4.针对原理写措施针对原理写措施的试题通常采用最直接的设问,如“怎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怎样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怎样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怎样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怎样坚持创新”“怎样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怎样实现人生价值”“怎样推动文化创新”等,而教材上往往有现成的答案。
二、归因类题型归因类题型的设问往往以原因、意义、依据、为什么等标志性词语出现。
针对不同的设问,考生可以从以下角度入手解答。
1. 针对主体写原因当设问为“A为什么要做好某件事”时,考生不仅要考虑主体本身,还要考虑到对象本身。
解答时一般涉及三个要素,即主体的必要性、对象的必要性、做好这件事情的意义。
必要性包括地位、现状,意义则指向重要性或作用,考生可从小到大、从近到远、从国内到国际,以“有利于”的回答形式呈现。
政治主观题的类型及答题技巧
![政治主观题的类型及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daa51ba1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2c.png)
政治主观题的类型及答题技巧一、主观题类型及答题技巧1、体现类体现型的设问有“体现了什么?”、“怎样体现?”“从材料中概括出什么道理?”等。
一般来说,它的设问是上述材料体现了所学政治学科的知识点。
应把教材中所有与材料相关的知识点一一罗列,然后将这些知识点与材料中的关键语句加以比较,符合的就是答案的一个要点。
答题时,可先把材料中的关键句组合摘抄(有分有合),后说明它符合教材中的什么原理、观点或知识点。
或者先指出教材中的什么原理、观点或知识点,然后列出材料的相应措施或做法。
2、依据类依据型问题的问法一般是让你说出“做这样一件事的依据是什么?”答案基本上是课本上的基本观点、原理。
答依据题不要答重要性或意义。
政治主观题答题技巧3、为什么类为什么型的设问有“为什么说?为什么要?”一般情况下要回答:“这样说”、“这样做”的依据(必要性)、意义(重要性),有时也要回答不这样做的危害性。
(四)意义类此类简答题是针对某一“做法”或“事件”的意义来设问的,一般用“积极影响”、“经济、政治意义”、“意义”作引导词。
答题时一般采用“才能…;才能…”或者“有利于…;有利于…”这样的排比句。
4、怎么办类“怎么办型”一般以“如何”或“怎样”等字眼来设问。
“怎么办型”的设问一般来讲都是给定了主体是谁应该怎么办,如:党、国家、政府、公民、企业、个人等,并且指定了要回答的某一方面内容。
解答这类题目时,一定要认真审查给定的材料,找出材料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寻找措施。
5、启示类启示型的设问有“给我们什么启示”,它包括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的启示等等。
回答这种设问的题目时,一般先提出理论依据,然后再提出应该怎么办,针对材料中的问题,寻找措施。
答案要做到观点与材料相结合。
6、认识类认识类简答题,本身提供背景材料,要求考生就这一材料中的现象、事件或观点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一般用“谈谈你对……的认识”、“如何认识……”、“如何看待……”、“如何评价……”、“如何分析……”等。
措施启示类主观题+解题技巧课件-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
![措施启示类主观题+解题技巧课件-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2e6ef65c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76.png)
教材溯源:科学立法、严格执法
信息点③:武夷山国家 答题语言: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
公园管理局全面负责工 定的国家公园管理机构,创建统一
第二步 作、设立了国家公园管 高效的行政管理新体制
析材料, 理站和执法大队
教材溯源:建设法治政府
调知识 信息点④:建立生态补 答题语言:实现了党的领导、以人
偿机制,打造生态茶业、 民为中心和依法治园的有机结合
【解题技巧】
(1)按知识逻辑找方法:分解原理(知识),对应知识找方法。一般材料会引出一个话 题,要求就此话题回答如何做,难度较低。如经济与社会中企业如何提高市场竞争 力;政治与法治中中国共产党怎样做到执政为民;哲学与文化中如何对待文化的多 样性、怎样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怎样实现人生价值等。 (2)按材料逻辑找对策:适用于材料信息比较多的题目,应先划分材料层次,对应材 料层次找对策。具体做法是:
,仍然存在一些约束自由流动的隐性 流 壁垒,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尚未得到
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全国统一大市场, 尊重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
解 决
通 充分发挥;A1
B1
流
领 域 ②城乡融合的交通网络不够完善,基
通
②政府履行经济职能,实施科学的宏观调控 领
的 础设施数字化和网络化改造相对比较 堵 滞后,核心枢纽、主干线路、区域仓
1.题型任务:措施类: 材料定位法 怎么说明? ①材料中通流通领域的堵点有哪些(问题信息)
②疏通流通领域的堵点,推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措施(对症下药) 2.思维模型:
注意材料信息到学科术语的转化
第二步:审材料(材料逻辑)
第三步:规范答题(答案生成)
①要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制度规则,建
高考政治主观题答题技巧
![高考政治主观题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bef90b6f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99.png)
⾼考政治主观题答题技巧 想考好⾼考,就必须做好⾼考的复习,做好⾼考复习,相当于你的⾼考战役成功了⼀半,店铺⼩编为⼤家提供⾼考政治主观题答题技巧,希望对⼤家有所帮助,更多精彩内容欢迎访问www.。
⼀、关于依据(理由、原因、正确性等)题型的答案要点 1、运⽤《经济⽣活》知识分析政府(国家)活动(做法)的依据 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①社会主义的本质(或者根本任务);②社会主义的⽣产⽬的;③消费对⽣产具有反作⽤,扩⼤内需;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标是实现共同富裕;⑤市场在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但是有弱点和缺陷,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强有⼒的宏观调控、优越性);⑥国家宏观调控主要运⽤经济⼿段(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法律和必要的⾏政⼿段;⑦劳动者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8)应对经济全球化;(9)公平与效率,关注社会公平;(10)落实科学发展观,⼏个“统筹”;(11)国家这样做的经济意义。
政府(国家)活动在经济⽣活中的⾏为是宏观调控,在政治⽣活中的⾏为是履⾏国家职能。
2、运⽤《经济⽣活》知识分析企业、个⼈活动(做法)的依据 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①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以市场为导向,⾯向市场⽣产;②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③消费对⽣产具有反作⽤,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树⽴正确的消费观;④企业经济经营的有关知识(经营战略、⾃主创新、诚信经营、品牌战略、提⾼质量);⑤劳动者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提⾼劳动者积极性;⑥应对经济全球化;⑦落实科学发展观;(8)企业、个⼈这样做的经济意义。
3、运⽤《经济⽣活》知识分析我国对外经济活动(国际经济关系)的依据 在《经济⽣活》⾥⾯命题,凡是要求回答:发展国际经济关系的依据,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①经济全球化的要求;②市场经济开放性的要求;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有利于利⽤两个市场、两种资源);④对外贸易的作⽤(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发挥⽐较优势)。
高考政治主观题答题技巧指导
![高考政治主观题答题技巧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200fe928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68.png)
高考政治主观题答题技巧指导主观题答题三个步骤第一步干什么?看题!政治主观题是先给材料再设问,在解答时则反过来先抓住设问进行审题后再阅读材料,这样可以增强针对性节省时间。
审题可分为三个方面:1、审范围,即弄清回答该问题所需要的知识点属于四大板块中的哪一块,或者根据设问中的关键字词提示找出属于哪一单元或哪一原理。
这是答好主观性试题的前提条件,否则南辕北辙,劳而无功。
审哲学题范围时要注意“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论与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论”、“唯物的辩证的观点”的区别。
特别提醒的是单元、课甚至重要的框的题目也要记住。
2、审对象,即弄清该问题的指向,是要求回答“是什么、为什么”还是“怎么办”。
3、审分值。
一般说来,高考是每个答案要点是3——4分,如果一个问题的分值是10分,则该题的要点一般为3——4个,为了保险起见可多答1——2个要点。
第二步干什么?读材料!从材料中提取信息作为答案要点,是政治主观题的特点之一。
材料包括设问和背景材料。
首先,要充分挖掘设问中的关键词即能提示我们联系教材哪些原理观点来回答的字词,来寻找答案要点。
其次,背景材料通常分为文字型和图表型两种。
读文字型材料时可以采取分层概括法,即将材料以句号或分号为标志分成若干层次,再逐层根据材料的关键字词联系原理或归纳浓缩句意提取答案要点。
读图表型材料要分三步走第一,看标题。
大致了解该表所反映的中心问题是什么。
第二,看图表。
按照先横(看变化)后纵(看差距)再纵横结合的顺序来前后、上下比较分析得出结论。
分析过程中要注意归类,注意特殊年代要转换,如: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等。
第三,看备注。
这一步切切不可忘记,备注也是图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帮助我们分析得出答案要点的重要信息。
分析图表型材料注意事项1.一般要坚持两点论,既要看到积极的一面如成绩又要看到消极的一面如问题。
2.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高考政治主观题题型方法1如何做好措施建议类
![高考政治主观题题型方法1如何做好措施建议类](https://img.taocdn.com/s3/m/0c37e855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5a.png)
高考政治主观题题型方法1如何做好措施建议类高考政治主观题题型方法如何做好措施建议类在高考政治科目中,主观题的出现往往需要考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一定的分析能力。
其中,措施建议类题型要求考生根据给定的问题或情境,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下面将介绍如何做好这类题目。
首先,理清问题的关键点。
在回答措施建议类题目时,首先要准确把握问题的关键点,即明确措施和建议的对象、目的以及实施方案。
通过仔细阅读题目,归纳出关键信息,并将其列为提纲,帮助自己整理思路和条理。
其次,展开措施建议的论述。
在进行措施和建议的论述时,可以采用逻辑分析、比较对照、因果推理等方法。
首先,可以结合具体的例子或事实,说明问题的原因和后果。
然后,根据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解释其可行性和效果。
在论述时,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逻辑严谨性,以确保回答的完整和清晰。
第三,加入相关知识的辅助。
在回答措施建议类题目时,可以适当加入相关的理论知识或政策法规,以提升回答的层次和准确性。
对于一些需要具体数据支撑的问题,还可以借助统计数据或实例,增加回答的可信度和权威性。
但是要注意,辅助材料的使用要适度,不要过于复杂或罗嗦,以免分散读者的注意力或造成理解上的困惑。
第四,注重语言表达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在回答措施建议类题目时,语言表达的规范和准确性是必不可少的。
应该尽量使用规范的语法和词汇,避免出现拼写错误、语法错误或理解模糊的问题。
另外,在表达意见或建议时,可以使用一些表示推测、建议的词汇,如“应该”、“可以”、“需要”等,使回答更加准确明了。
最后,进行全面检查和修改。
在完成回答后,要进行全面检查和修改,确保文章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可以检查语句的通顺性、表达的准确性,对于表达模糊或存在歧义的地方,可以进行适当的修正和改进。
此外,还要注意文章的结构和段落的划分,使之更加整洁美观。
总之,解答高考政治主观题措施建议类题型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
浙江高考政治主观题七种题型解题方法分析
![浙江高考政治主观题七种题型解题方法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107175caf1ffc4ffe47ac73.png)
浙江选考题型的解题方法一、解题思路与策略1.审范围。
2.审主客体。
3.审题型。
4.审分值。
5.审联系。
(二)阅读关1.分层阅读法2.抓关键词法(三)答案关1.层次分明,要点序号化2.表述准确,语言学科化3.逻辑严密,表述简洁化4.字迹工整,卷面美观化二、综合题型的解题技巧(一)原因类试题1.题型特点:此题型一般设问以“为什么说”、“为什么要”、“为什么能”、“分析…原因”、“说明……理由或依据”等形式出现2.解题技巧:必要性:依据(理论和现实)+ 重要性:意义(连接词通常为有利于、促进、……)3.常见错误:(1)只有理论依据(2)只有现实依据(3)缺乏意义作用4.典型试题:例1:为了推进“机器换人”战略,2014年浙江S市确定十家企业作为试点.提供700万元的财政补助,尝到了甜头的企业形成了强大的示范带动效应。
同时该市启动了宣传推广“机器换人”活动,通过大数据引擎及时汇总并发布全省实施“机器换人”企业的相关数据。
2015年春节后,该市绝大多数企业主动咨询机器换人”的相关政策及服务,实现了“要我换”到“我要换”的转变。
结合材料,运用国家财政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关知识,阐述实施“机器换人”战略的道理。
•答案:①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2分)S市通过提供财政补助推进“机器换人”,增加了企业利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1分)•②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2分)S市通过大数据引擎及时发布“机器换人”相关数据,增强了经济发展新动力。
(1分)•③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2分)S市通过机器换人,推进了工业转型升级,缓解了用工缺口,节约了成本,提升了经济效益。
(1分)•④S市通过机器换人,降低了能耗,推进了绿色发展,(1分)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2分)例2:祠堂——是联络宗亲的场所,是祠堂文化的重要载体。
W村也曾有座老祠堂。
祠堂文化在村民教化、乡村治理中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其中的封建宗法思想残余有时也被人用来排斥外姓、干扰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政治措施类主观题解题思路与技巧
高考政治措施类主观题解题思路与技巧
一、解题思路与技巧
二、措施类的题,解题最关键的是明确谁是措施的实施者,有几个措施的实施者
答案就有几个角度,如:党、国家、政府、公民、企业、消费者、个人等,并且指定
了要回答的某一方面内容在表述措施的时一定要注意各司其职,切记不要越俎代庖,
最后别忘对措施进行综合。
(1)抓住主体
“ 怎么办型”的设问一般来讲都是给定了主体是谁应该怎么办,如:党、国家、政府、国家机关(权力机关、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暴力机关)、人大、政协、不同国家、公民、企业、消费者、劳动者、个人等,并且指定了要回答的某一方面内容。
以题目设置的情景,站在不同主体角色的视角立场上回答不同内容,所答内容符
合角色身份。
如经济类题目:我们可以这样去想想:找找如何做的主体:国家、生产
者经营者、消费者或社会舆论;找找具体措施:宏观上从两个方面想想:发挥市场的作
用和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微观方面想想:面向市场、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体制创新、调整结构、宏观调控、舆论监督、道德约束、法律法规等。
(2)解答这类题目时采用定点法
具体的解题思路是:
一是从教材找方法。
要认真回想教材相关方面的知识,不能随意乱想;
二是从材料中找方法。
如果材料呈现的是问题,那么材料中问题的反面就是方法。
如种植单一的反面就是多种经营;技术水平低的反面就是发展高新技术,科技兴国,用
先进科技武装企业和职工;失业现象的反面就是扩大就业。
如果材料呈现的是正确做法,那么只需要对材料中的具体做法加以概括并且结合教材内容就可以了。
三是从当前时政热点和党和国家重大政策中找方法。
具体的解题程序:定点――
联系――疏理――作答。
万一不会做,教你一绝招:改写材料,别留空位。
改写材料,但不能照抄,要有
条理重新整理组合,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若留空位,必得零分。
二、学科知识整合
(一)经济学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