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B编程【if语句教案】

合集下载

实用文档其他之《VisualBasic程序设计——If语句》的说课设计

实用文档其他之《VisualBasic程序设计——If语句》的说课设计

《VisualBasic程序设计——If语句》的说课设计【摘要】说课,作为一种能有效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间相互交流的手段,已经在许多学校中普遍开展。

本文以vb中的if语句为例,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以及教学过程等方面阐述了本节课的说课思路,对如何说好一节课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说课;if语句;教学设计说课,是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与专家,系统的讲述出自己对课程的理解,对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及设计依据,简单地说,就是教师阐述自己要教什幺、怎幺教、为什幺这样教,然后由听者评说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

说,可以帮助教师进一步学习教育理论,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增强教学基本功,评,则可以有效的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

为了更好地发挥说课的作用,本文将以if语句为例,从以下几方面探讨一下如何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1、教材版本:本课程所选教材为《visual basic程序设计(第二版)》,由丁爱萍编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

该教材理论知识难度适宜,示例与课后实践习题较多,适合高职高专学生学习。

2、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本节课是教材中第五章选择结构第三节的内容,主要介绍if语句的使用,需要两学时来讲授,文中所说的是第一学时的内容。

选择结构是结构化程序设计的三大基本控制结构之一,if语句作为实现选择结构的最主要的一种手段,是学习vb编程必需掌握的知识,它既是本章的重点,也是全书的重点。

在前四章,学生已经学习了可视化编程的概念与步骤、vb语言的一些基础知识以及数据的输入输出方法,这些为学习编写一个完整程打下基础,前两节课所学的选择结构的概念以及条件表达式,更是为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

3、教学目标:从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设定了教学目标,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掌握if语句的使用方法,具备针对实际问题编写程序的能力,并能从中感受到程序设计的乐趣。

4、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if语句的语法格式。

VB程序设计基础(IF语句)

VB程序设计基础(IF语句)

程序结构——IF语句一、二种情况中选一种(二选一)格式:IF <条件> THEN<语句1>ELSE<语句2>END IF功能:条件成立执行语句1,否则执行语句2示例1:1-x2x≤5f(x)=(x-5)1/4x>5语言描述:假如x<=5 那么y=1- x2否则y= (x-5)1/4程序实现:IF x>5 THENy= (x-5) ^0.25ELSEy=1- x^2END IF例1、如上例2、输入两个整数,求其中的大数例3、窗体上有命令按钮Command1,标题为“显示”,单击一次变为“隐藏”;再次连续单击,交替出现“显示”、“隐藏”。

例4、输入一门课程的成绩,显示是否及格。

例5、输入两个整数,按照先大后小排列(降序)例6、输入一个实数,判断是否为整数。

二、多种情况中选一种(多选一)格式:If <条件1> Then<语句1>ElseIF<条件2> Then<语句2>ElseIF<条件3> Then<语句3>……Else<语句n>End If例9、输入血型和星座,给出命运。

例10、单击窗体一次,显示10个hello ,每行显示一个。

例11、计算1+2+3+…+10例7、输入x ,计算函数值。

1-x 2 x ≤5 f(x)= (x-5)1/4 5 <x ≤10 x+2 x >10 例8、输入学生成绩,判断优良等级! 不及格其余 及格 60-69 中 70-79 良 80-89 优 90-100 对应等级 成绩段复习与问题一、几个属性1、caption text 确定(&O)2、font fontname fontsize fontbold …3、forecolor backcolor4、visible enabled二、几个函数1、int fix2、sqr3、date time4、len str left right三、几个运算1、\ mod2、& +四、其它1、多个窗体、多个工程时,指定运行对象2、程序代码要放到指定的:对象_事件3、程序运行、设计状态;出错时的调试;保存程序。

高中信息技术VB中的IF语句应用教案沪教版选修

高中信息技术VB中的IF语句应用教案沪教版选修

高中信息技术VB中的IF语句应用教案沪教版选修一、教学目标1. 理解IF语句的语法结构及执行过程。

2. 掌握使用IF语句进行条件判断和执行相应操作的方法。

3. 能够运用IF语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程序设计能力。

二、教学内容1. IF语句的基本概念和语法结构。

2. 条件运算符的使用。

3. 多重IF语句的运用。

4. IF语句的嵌套使用。

5. 实际案例分析与编程实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IF语句的语法结构、条件运算符的使用、多重IF语句及嵌套。

2. 难点:多重IF语句的逻辑判断和嵌套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实际问题为引导,让学生理解和掌握IF语句的运用。

2. 利用编程实践,让学生动手编写代码,巩固IF语句的应用。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和解决问题,提高合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引入IF语句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2. 讲解:讲解IF语句的语法结构、条件运算符的使用,并通过示例进行演示。

3. 实践:让学生动手编写代码,练习使用IF语句解决实际问题。

4.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IF语句的嵌套使用,分享解题思路和经验。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强调IF语句在程序设计中的应用。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IF语句语法结构和条件运算符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运用IF语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提出的解题思路和经验分享。

七、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PPT,包括IF语句的语法结构、条件运算符的示例及实际应用案例。

2. 准备编程环境,以便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3. 准备相关问题及讨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八、教学建议1. 在讲解IF语句时,注重语法结构的讲解,让学生清晰地理解条件判断的过程。

2. 在实践环节,引导学生逐步完成代码编写,及时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

3. 在讨论环节,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思路,培养学生的合作九、教学拓展1. 介绍其他条件语句,如SELECT CASE语句,让学生了解其在程序中的应用。

vbif语句教学设计

vbif语句教学设计

VBIF语句教学设计简介VBIF(Visual Basic Interactive Flowchart),是一种用于编写可视化程序流程描述的语言。

它是基于Visual Basic的程序设计语言,专门用于教学和学习编程的初学者。

VBIF语句以可视化的方式描述程序的执行过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编程概念。

本文将介绍如何设计一节VBIF语句教学课程,以帮助学生掌握VBIF语句的基本用法。

一、课程目标本教学课程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以下技能:1. 理解VBIF语句的概念和基本用法;2. 能够使用VBIF语句描述程序流程;3. 能够编写简单的VBIF程序。

二、课程大纲1. 理论讲解a. 介绍VBIF语句的定义和作用;b. 解释VBIF语句的基本语法结构;c. 提供VBIF语句的示例代码,并进行讲解。

2. 示范演示a. 通过实际案例演示VBIF语句的编写过程;b. 解读演示案例的程序流程;c. 强调VBIF语句在程序设计中的重要性和灵活性。

3. 实践练习a. 学生根据给定的问题,使用VBIF语句描述程序流程;b. 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各自的解答;c. 教师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4. 编程任务a. 学生分组进行编程任务;b. 每个小组设计一个简单的程序,并使用VBIF语句描述程序流程;c. 小组之间进行展示和评估。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通过PPT或白板等形式,向学生讲解VBIF语句的基本概念和用法。

2. 演示法:教师通过实际案例演示VBIF语句的编写过程,并解读程序流程。

3. 实践法:学生进行实践练习,通过描述程序流程来加深对VBIF语句的理解和掌握。

4. 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进行编程任务,通过合作学习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引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VBIF语句的概念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15分钟)a. 讲解VBIF语句的基本语法结构和用法;b. 提供示例代码并进行讲解。

VB中的IF语句应用教案

VB中的IF语句应用教案

VB中的IF语句应用教案VB中的IF语句应用——用VB编程实现锤子、剪刀、布游戏一、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让学生亲身编写一个儿时玩过的锤子、剪刀、布游戏程序来感受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用高级语言编程工具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特别是熟练掌握IF语句的应用,感悟计算机程序设计的思想,了解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本流程,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提高其学习兴趣,形成积极主动学习信息技术的态度。

2、内容分析:本节课的内容结构是:首先请每相邻的2个同学一起玩儿时的锤子、剪刀、布游戏,并简单介绍玩的方法,然后老师演示VB做好的锤子、剪刀、布游戏小程序,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程序的工作流程。

通过解剖这段程序让学生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流程。

在学生练习中,让学生编写运行程序,亲身感受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过程。

重点难点分析:(1)教学重点:在高级语言环境中编写并执行一段程序代码,了解其工作过程VB中的IF语句、以及随机函数(2)教学难点:剖析程序,了解其结构组成和具体作用,认识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本流程熟练掌握VB中的IF语句、以及随机函数的使用如何把简单的游戏过程转化为计算机容易解决的编程方法上3、学情分析:高一年级学生在进校后,我们曾做过调查,在信息技术学科中虽然只有少部分学生是“零起点”,但一般学生只停留在使用电脑的层面,而且对以前学过的知识掌握的较差。

因此,在教学设计中使用学生们儿时玩过的游戏来学习和加深分支语句的使用,就是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及能力水平出发,自然的引导进入计算机编程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流程,这样更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引入课题更加自然,说明问题更加清楚,同时也简化了“算法”的概念。

4、设计思路:1、教学方法设计在教学中选用了学生儿时玩过的锤子、剪刀,布游戏为例子,通过学生玩游戏的方法和步骤,引导出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即“算法”。

教学中采用了“活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任务驱动式”等教学模式。

VB编程【if语句教案】

VB编程【if语句教案】

If简单语句
授课教师:杨丹授课班级:高一(10)班
一、案例背景分析
1、章节:第二章第三节
2、年级:高一年级
3、教材版本:《信息技术——算法与程序设计》.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4、时间安排:
教师讲授时间:20分钟
学生上机时间:20分钟
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与掌握简单的选择结构。

2、掌握If语句的格式语法。

3、熟练运用简单的If语句进行设计与编程。

(二)重点难点
1、常用运算符、函数和表达式的使用。

2、能够熟练运用if简单语句解决实际问题。

(三)内容分析
本章节讲述的是简单if语句的使用,在编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结构语言,主要是要将一些数学或是实际问题转换成计算机的语言。

相比前面的内容,这个的实用性很强,要求学生能真正掌握,然后熟练运用。

三、教学环境及教具准备
计算机机房、计算机、投影仪、黑板等
四、教学过程。

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VB:If选择语句》教学设计

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VB:If选择语句》教学设计

If选择语句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并能区分单分支结构与双分支结构;理解行IF语句与块IF语句的定义及其区别;学会如何应用行IF语句与块IF语句;学会如何将做好的VB程序生成可执行程序文件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多项任务来自主领会在VB程序中IF 选择语句的用处与用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在了解程序的逻辑性的同时逐步加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区分单分支结构与双分支结构;行IF语句与块IF语句的使用;生成可执行程序文件教学难点:行IF语句与块IF语句的使用三、教学过程(一)巩固前课知识前面学习了算法的三种基本结构: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循环结构。

分支结构需要判断选择。

有一段关于条件判断的英文,学生翻译(二)引出新知师:算法的分支结构有两种:单分支结构、双分支结构举例说明单分支结构与双分支结构的区别这些都是用流程图的方法来描述的分支结构,那么怎么用VB程序语言来描述算法中的分支结构呢?师:在这段英文里,有哪几个关键词语连接起来?生:if、then、else师:这几个关键词也是VB程序语言中描述分支结构的重要表达词汇PPT展示:这两个分支结构用VB程序语言该如何表示呢?If then (else )师:单分支结构与双分支结构表示的区别介绍行IF语句布置任务1:计算两个数中的最大值学生完善程序,运行程序教师加以演示提示,学生完成任务布置任务2:计算三个数中的最大值学生完善程序,运行程序,教师中途略加提示学生操作过程中出现问题,引出块IF语句知识,解释块IF语句与行IF语句的表示区别。

布置任务3:同时计算三个数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学生尝试去完善程序教师统一讲解之后学生完成任务学生生成可执行程序文件,上交完成的任务(三)总结课堂知识,强调IF语句的重要性。

vb选择结构——if语句

vb选择结构——if语句

程序的选择‎结构(二)——if条件语‎句学校:汕头市东厦‎中学年级:高一级教师:蔡少如【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广‎东教育出社‎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选修模块一‎《算法与程序‎设计》中的第2章‎2.3节《程序的选择‎结构》第2课时2‎.3.2 《程序的选择‎结构---条件语句》,是在上两课‎时(2.1—2.2)学习了VB‎程序的顺序‎结构和初步‎学习if语‎句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学习if语‎句。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常常需要对‎事物进行判‎断和选择。

如何在程序‎设计中能够‎实现判断和‎选择,条件语句是‎重要的选择‎方式之一。

但在实际问‎题中经常会‎遇到多重嵌‎套的情况,如何理清思‎路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在讲解这一‎知识点时,采用从简到‎繁的思路,引导学生经‎历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等‎编程的整个‎过程。

通过分析、设计程序,让学生体验‎V B语言的‎条件语句的‎格式、功能、执行过程,特别是嵌套‎的条件语句‎格式。

同时,让学生体验‎自主学习,体验编程的‎乐趣。

【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据了解,只有少数部‎分的学生在‎初中阶段接‎触过计算机‎程序。

目前由于受‎到教学环境‎的限制,学生暂时只‎能在普通教‎室上课,这给信息技‎术的教学带‎来较大的不‎便。

考虑到高一‎数学必修(3)有《算法》一章,同时算法设‎计的教学过‎程不用过多‎依赖上机操‎作,因此提前给‎学生讲授高‎一选修教材‎《算法与程序‎设计》。

学生经过前‎面两节课的‎学习,对算法的设‎计和程序的‎编制过程已‎经有初步的‎了解,基本上掌握‎了常用的程‎序语句,如inpu‎t box()函数,赋值语句,输出语句,初步认识i‎f语句等,对程序设计‎已经产生一‎定兴趣,但由于在程‎序设计过程‎中,涉及数学、英语学科知‎识点较多,学生还没有‎足够的相关‎知识储备,且学生没有‎上机操作的‎机会,导致教学活‎动在实践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

VB程序设计课件第6讲IF语句

VB程序设计课件第6讲IF语句

IF语句的常见应用场景
IF语句在程序开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常见的应用场景包括输入验证、条件 判断、循环控制以及错误处理等。
编写高效的IF语句程序
为了编写高效的IF语句程序,我们可以使用简洁的逻辑和最小化的代码,避免冗余和重复的判断,提高程序执 行效率。
IF语句与其他控制语句的比较 与应用
除了IF语句,还有其他控制语句如SWITCH、FOR和WHILE等。了解它们之 间的区别和适用场景,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最合适的控制语句。
实际案例:使用IF语句设计计 算器程序
我们可以利用IF语句设计一个简单的计算器程序,根据用户输入的运算符和 操作数,实现基本的数学运算功能。
实际案例:使用IF语句设计游 戏程序
使用IF语句可以实现游戏中的条件判断和逻辑操作。通过IF语句,我们可以实 现游戏规则、关卡切换、角色互动等功能。
实际案例:使用IF语句设计数 据库查询程序
数据库查询程序是常见的应用场景之一。通过IF语句,我们可以根据用户的 查询条件,从数据库中获取相应的数据。
避免IF语句的滥用
IF语句虽然强大,但滥用IF语句会导致代码的复杂性和可读性降低。我们需要 遵循简洁和清晰的编程原则,避免不必要的IF语句。
IF语句的优缺点
IF语句的优点是灵活性和可读性高,可以根据不同的条件执行不同的代码块。 缺点是嵌套层级过多时可读性变差,效率有一定影响。
If 条件 Then 执行代码块 End If
为什么需要IF语句?
IF语句可以使程序根据不同的条件采取不同的行动,从而实现灵活的控制流 程。它为程序提供了判断和决策的能力,增加了程序的逻辑性和实用性。
IF语句的执行流程
当程序遇到IF语句时,首先评估条件表达式的真假。如果条件为真,则执行IF代码块;否则,跳过IF代码块, 继续执行下一个语句。

VB中IF语句的应用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

VB中IF语句的应用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

VB中IF语句的应用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理解IF语句的基本语法和结构。

2. 掌握IF语句的条件判断和执行流程。

3. 能够运用IF语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第一章:IF语句简介1.1 什么是IF语句1.2 IF语句的基本语法1.3 IF语句的执行流程第二章:条件判断2.1 条件判断的基本概念2.2 条件判断的语法结构2.3 条件判断的真假值第三章:IF语句的执行流程3.1 单分支IF语句3.2 双分支IF语句3.3 多分支IF语句第四章:IF语句的嵌套使用4.1 嵌套IF语句的概念4.2 嵌套IF语句的语法结构4.3 嵌套IF语句的执行流程第五章:IF语句的实际应用5.1 学绩评定5.2 商品折扣计算5.3 日期判断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IF语句的基本语法和结构,条件判断的概念和语法结构,以及IF语句的执行流程。

2. 通过示例代码和实际应用场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IF语句的使用方法。

3. 采用案例分析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并运用IF 语句解决问题。

4. 利用互动提问和小组合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的清晰度和准确性。

2. 学生对IF语句的基本语法和结构的掌握程度。

3. 学生能够运用IF语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满意度和参与度。

第六章:单分支IF语句6.1 单分支IF语句的语法结构6.2 单分支IF语句的执行流程6.3 单分支IF语句示例第七章:双分支IF语句7.1 双分支IF语句的语法结构7.2 双分支IF语句的执行流程7.3 双分支IF语句示例第八章:多分支IF语句8.1 多分支IF语句的语法结构8.2 多分支IF语句的执行流程8.3 多分支IF语句示例第九章:IF语句与逻辑运算符9.1 逻辑运算符的介绍9.2 与逻辑运算符结合的IF语句9.3 逻辑运算符在IF语句中的应用示例第十章:IF语句与SWITCH语句10.1 SWITCH语句的介绍10.2 SWITCH语句与IF语句的区别10.3 运用SWITCH语句替代IF语句的示例教学方法:1. 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单分支、双分支和多分支IF语句的语法结构和执行流程。

VB中IF语句的应用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

VB中IF语句的应用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

VB中IF语句的应用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VB中IF语句的语法和基本使用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IF语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VB编程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 IF语句的语法介绍2. IF语句的基本使用方法3. 多个IF语句的使用4. ELSE和ELSEIF语句的使用5. 实践案例:运用IF语句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让学生感受IF语句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介绍IF语句的语法和基本使用方法,解释ELSE和ELSEIF语句的作用。

3. 演示:通过示例代码,展示多个IF语句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4. 实践:让学生动手编写代码,运用IF语句解决实际问题。

5.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IF语句的语法和基本使用方法。

2. 演示法:展示多个IF语句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编写代码,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4. 问答法:穿插提问,检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等。

2. 代码编写:检查学生编写代码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4.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六、教学资源1. 教学PPT:制作包含IF语句语法、示例代码和练习题的PPT。

3. 代码模板:提供可供学生直接使用的代码模板,以便于学生更快地开始编程实践。

4. 练习题库:准备一系列与IF语句相关的练习题,用于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环境1. 教室:确保教室内的计算机设备正常运行,网络畅通。

2. 投影仪:用于展示PPT和代码示例。

3. 编程软件:确保每台计算机都已安装VB编程环境。

4. 教学平台:如果可能,使用教学平台进行课堂管理和互动。

八、教学安排1. 课时:本节课计划用2课时(90分钟)完成。

VB中If语句的使用

VB中If语句的使用

VB中If语句的使用VB中]i[f语句的使用标准模块:选修算法与程序设计标准条目:(一)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3)在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通过观看演示,模仿,探究,实践等环节,了解顺序选择,循环三种基本结构及其作用,掌握计算机程序的基本概念,能解释计算机程序执行的基本过程.学习目标:(1)让学生体会并理解If语句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2)掌握If语句的用法及执行的基本过程及流程图的画法:(3)能够用If语句解决问题.建议学时:l过程设计:If语句根据判定结果(真或假)执行一组语句,有单行和多行块形式.一,介绍If语句的格式1.1f……Then分支结构(1)单行形式Ifconditionnstatement(2)多行块形式IfconditionThenstatementsEndIf单行形式流程图:多行块形式流程图: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10L2004.12口黄健锋案例选登2.If……Then……Else分支结构(1)单行形式IfconditionnstatementElsestatement(2)多行块语法Ifconditionnstatements1E1sestatements2EndIf将全班分为两个大组,第一组讨论并画出单行形式流程图,第二组讨论并画出多行块形式流程图, 加强同学们用流程图描述算法过程的能力.老师展示并点评同学流程图,最后展示正确的流程图.'单行形式流程图:多行块形式流程图提示:在statement或statements中可以进行If语句的嵌套.二,引入活动.1.提出问题:你会用VB编程实现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吗?老师演示程序(如下页图),并描述大概功能.案例选登一2.活动要求:同桌两同学为一组一起进行探讨,共同完成.3.表扬全班做得最快的3组同学,并展示,点评他们的程序.在展示及点评过程发现:①在本节课中,要求同学们在调试程序过程输入数字,有一部分同学在输入数据的过程中输入了非数字字符导致程序出错(解决方法下一节课再讲).②有~组学生的程序在比较l23与23两个数的大小时,程序运行结果较大的数竟然是2314.对于程序运行结果"23&gt;l23"的程序,其代码为:IfText1.Text&gt;Text2.TextThenText3.Text—Text1.TextElseText3.Text=Text2.Text同桌两同学为一组进行讨论,为什么程序运行结果不正确?同学们主动地思考起来,并不断尝试修正此错误.其实,"Text1.Text"所取的并不是"数值"数,而是"字符"数.比较大小时,是以字符串的ASCII码来比较的,因此字符23当然是比字符l23大了当然,"补丁"也十分好"打",加上V AL函数即可(事先不提此函数,正是此课例的"陷阱"所在).所以正确的代码为:IfVal(Text1.Text)&gt;V al(Text2.Text)ThenText3.Text=Text1.TextE1seText3.Text—Text2.Text经历了这个"Bug"的曲折和打"Sb-Y"的遭遇,同学们不但加深了对If语句的认识,还对数据类型(数值型/字符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三,学生实践学生自行利用If语句进行编程,并把工程文件存放在服务器中自己的文件夹中.学生作品采用网上互评的方式,得出每个学生的成绩,满分为30分.学生作品评价标准表是否正确使用If语句完成两数比较程序(6分)在原有程序上修改,如美化程序界面(7分)利用If语句进行小程序设计,并运行成功(8分)利用If语句进行小程序设计,并独具创意(9分) 四,小结本节课通过对If语句的流程图分析及通过一个比较两个数大小的实例使学生认识到,对于顺序结构,如果想要改变程序的执行顺序,必须使用控制结构来控制程序执行的流程.If语句是控制结构语句中条件分支结构中的一种,在下一节课中我们将学习另一个分支结构语句Selectcase语句的使用.李艺评议值得借鉴之处:引入过程严谨,经过实际应用实验,发现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并交代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待探讨的问题:若能联系上下,适当地包容到一个生活化的场景q-可能会有更好效果.■(作者单位:广东江门市第一中学)r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L2004.12⑦。

vb IF条件结构教案

vb IF条件结构教案

课题If条件语句课型新授课课时 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If条件语句的语法格式;(2)理解If条件语句的执行过程;技能目标(1)能利用If条件语句编程解决实际问题;(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2)培养学生勇于尝试,大胆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重点掌握If条件语句的格式和执行过程。

教学难点难点利用If条件语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教法设问法、趣味教学法、演示法、任务驱动法学法自主探究式学习方法、尝试实践法课前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时间设计意图情景导入1、模拟《一站到底》节目,学生是参赛选手,到台前挑战答题。

2、学生用“如果…那么…否则”造句5分通过模拟节目,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的气氛。

进而导入条件语句的概念。

讲授新课一、If条件语句的语法格式1、利用学习软件自学利用自学软件学习If条件语句的语法格式并填写任务书2、教师归纳总结归纳If条件语句的语法格式3、学生模仿练习针对《一站到底》中回答问题是否正确用汉字描述程序二、If条件语句的执行过程1、利用学习软件自学利用自学软件学习If条件语句的执行过程并填写任务书2、教师归纳总结归纳If条件语句的执行过程3、学生读程序4、学生写程序15分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并把答案填写在任务书上。

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突破教学难点任务实施分组练习《一站到底》要求:以小组为单位练习可以利用网络查找问题题目数量各组自定15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完成任务,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此环节中教师要巡回指导,发现问题,重点强调。

多元评价各小组交换作品,相互测试,评价5分通过展示作品环节,激发学生的小组荣誉感以及团队精神。

小组互评环节又使学生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课堂总结学生总结,教师补充3分让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的知识,既可以及时巩固所学内容,又可以锻炼归纳总结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教师再做知识补充,能够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

VB-IF语句教案

VB-IF语句教案

课程名称: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教程所在章节:第四章4.2.1节 If语句授课对象:高一(2)班授课时间:45分钟授课教师:陈艳荣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A、让学生体会到分支结构的重要性;B、掌握分支结构的语法格式;C、了解单分支、双分支、多分支结构的流程图。

2、能力目标A、会画简单的分支结构程序流程图;B、能够看懂并理解分支结构程序;C、能够运用分支结构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通过本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分支结构产生学习兴趣,提高编程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点1、If语句的语法格式;2、分支结构的流程图。

三、教学难点单分支、双分支和多分支的语法格式。

四、教学方法启发讨论、讲授法、练习法五、教学安排1、使用PPT课件辅助教学;2、通过儿时听过的故事,引发学生思考,产生探索的兴趣,导入新课;3、边讲解知识点,边让学生练习,讲授型与操练型相结合;4、总结本堂课的重点、难点,解答学生的疑问;5、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六、教学媒体多媒体七、教学过程及内容(一)情境导入从儿时听过的故事“小兔子乖乖”,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思考:怎样用VB程序编程实现,当小兔子打开门,被大灰狼吃掉;不打开门,就不会被大灰狼吃掉。

从而引发学生讨论思考。

趁机导入新课。

(二)新课讲授1、选择结构的分类(If语句);2、If ‥then语句(单分支结构)A、格式:If <表达式〉 then语句块End If或If 〈表达式> then 〈语句>B、举例讲解:用If ‥then语句编程实现“小兔子乖乖”。

C、练一练:已知两个数X和Y,比较它们的大小,若Y大于X,则交换两数,使X大于Y。

3、If ‥then ‥else语句(双分支结构)A、格式:If 〈表达式〉 then<语句块1〉Else〈语句块2〉End IfB、举例讲解:用If ‥then‥else语句编程实现“小兔子乖乖”.C、练一练:计算下列分段函数的值。

VB中的IF语句应用教案

VB中的IF语句应用教案

VB中的IF语句应用教案课时:1个学时学习目标:1.理解IF语句在VB中的基本概念和语法结构;2.掌握IF语句的基本用法,包括单一IF语句和嵌套IF语句;3.能够运用IF语句解决简单的条件判断问题。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知识(10分钟)1.老师简要介绍IF语句在VB中的概念和作用。

2.老师示范一个简单的IF语句代码,并解释代码结构和执行过程。

示例代码:```Dim score As Integerscore = 80If score >= 60 ThenMsgBox("及格")End If```二、概念讲解(10分钟)1.老师详细讲解IF语句的语法结构和用法。

2.强调IF语句中的条件表达式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解释多重条件判断的实现方式。

三、练习演示(15分钟)1.老师示范一个多重条件判断的案例,并解释代码的实现过程。

示例代码:```Dim score As Integerscore = 80If score >= 90 ThenMsgBox("优秀")ElseIf score >= 80 ThenMsgBox("良好")ElseIf score >= 60 ThenMsgBox("及格")ElseMsgBox("不及格")End If```2.学生跟随老师的示范,完成一个简单的IF语句应用练习。

练习题:输入一个整数,判断它是否是正数并给出相应的提示。

提示:使用输入框获取用户输入的整数值,并使用IF语句进行判断。

四、小组讨论(1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讨论和总结IF语句的用法和应用情景。

2.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

3.老师引导学生总结IF语句的常见应用场景,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例子。

五、课堂回顾(5分钟)1.老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强调IF语句的基本用法和应用场景。

if语句教学设计

if语句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设计表章节名称《算法与程序设计》其次章第三节——if 语句的使用学科设计者依据标准信息技术授课班级所属学校高中一年级授课时数1〔15分钟〕课程标准:本模块的学习目的是使学生在原有根底上进一步体验算法思想,了解算法和程序设计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能从简洁问题动身,设计解决问题的算法,并能初步使用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编制程序实现算法解决问题。

本模块的教学,应留意与数学课程中有关内容的连接,要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引导学生留意查找、觉察身边的实际问题,进而设计出算法和计算机程序去解决这些问题。

本模块为选修模块。

本节〔课〕教学内容分析If 语句是简洁的程序设计根底,是标准的三种程序构造之一。

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自然语言、算法描述、流程图、根本语句和根本函数的根底上学习的。

If 语句不仅是以前程序设计的进一步拓宽,更是以后学习循环构造、程序设计模块化的根底,在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在教学时应特别重视,使学生能够理解把握if 语句的使用方法。

要让学生真正能把握,必需让学生自己动手,允许学生出错,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自己觉察问题、解决问题来强化理解,使之能真正学会if 语句的使用,而非纸上谈兵。

这节课是if 语句的第一节课,首先要让学生有宏观的概念〔格式、执行过程、解题思想及应用〕。

本节〔课〕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1.把握if 语句的格式2.理解if 语句解决问题的根本思想。

3.能够用if 语句解决问题。

过程和方法通过程序编写体验并归纳if 语句解决问题的根本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运用半成品加工策略,完善程序,进展思维的规律性,及严谨的学习态度。

学习者特征分析在第一章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经受了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根本过程,感悟了程序设计是计算机解题的关键环节,对程序设计已经产生确定兴趣。

学生为重点高中学生,在上几次课中已经有了窗体设计、流程图和根本语句的根底,对程序中涉及到的数学和英语学科的学问把握较好,但由于定向思维习惯对情境问题的分析和程序的应用力气较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增加情境的设置,与学生共同肢解问题,留意让学生总结利用程序解决问题的根本思想。

跟我学vb--第8课时 IF语句

跟我学vb--第8课时 IF语句

IF语句【学习目标】(一)在知识与技能方面1、掌握IF条件语句的格式、功能和执行过程。

2、掌握关系表达式的基本知识。

3、学会使用IF条件语句来实现选择控制结构,解决实际问题。

(二)在过程与方法方面初步掌握程序调试运行的方法。

(三)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1、经历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

2、在老师的指导下,与同学共同探究问题,让学生体验自主学习、协助学习的乐趣。

【重点难点】1、IF条件语句的格式、功能和执行过程。

2、使用IF条件语句来实现选择控制结构,解决实际问题。

【教法学法】问题教学法、讲练结合法一、情景引入情景:去市场买东西,如买菜或买水果,买多会便宜一些,买少则原价出售,这时出现两种选择。

这种需要某个前提成立与否而做出选择的问题需要通过选择结构来解决。

1、提出问题例如,商场为了对苹果进行促销,根据顾客购买的数量调整苹果销售的价格。

如顾客一次购买5斤以下按原价3元出售,一次5斤以上(含5斤)时则可以在原价的基础上打8折。

条件语句(if 语句)就是为解决此类问题而设计的。

2、师生共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1)分析问题:weight表示苹果重量,amount表示应付金额;5斤以下:amount=weight*3;5斤以上:amount=weight*3*0.8(2)设计算法①输入苹果重量weight的值;②判断weight>=5的值是true还是flase③计算应付金额amount,如果weight>=5的值是true,则amount=weight*3*0.8;否则为amount=weight*3④输出应付金额amount(3)编写程序根据设计好的算法,可以写出此问题的代码如下:二、If 语句的格式(归纳总结)if 条件 then 语句块1 else 语句块2或If 条件 then语句块1Else语句块2End If说明:(1)“条件”一般为关系表达式或逻辑表达式。

通常把关系表达式或逻辑表达式的值为真时,称为条件满足;值为假时,称为条件不满足。

会呼吸的窗户——VB中If语句的使用

会呼吸的窗户——VB中If语句的使用

会呼吸的窗户——VB中If语句的使用一、学科核心素养1.能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自觉、主动寻求恰当的方式获取和处理信息。

(信息意识)2.能通过判断、分析与综合各种信息资源,运用合理的算法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

(计算思维)3.能针对不同的问题,采用自主或协作方式,运用合适的数字化工具进行信息加工与处理,进而解决问题。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二、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8年级第4章《程序设计》第5节《程序中的判断》。

分支结构在整个编程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是程序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本课学习之前,学生已经掌握程序设计中数据的表示与处理,能用流程图表示顺序结构算法,能利用顺序结构解决具体问题。

本次课在学生利用分支结构实现“会呼吸的窗户”核心程序的项目实践过程中,掌握if语句格式和功能并体验算法思想与程序设计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三、学情分析知识基础:①已学习过WPS表格中数据筛选及IF函数等的使用,对“条件”的概念及设定有一定的了解;②已掌握程序设计中数据的表示与处理,能用流程图表示顺序结构算法,能利用顺序结构解决具体问题。

能力基础:对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但对项目实施过程中角色担当等问题仍存在一定的疑惑。

四、教学目标①在小组探究中,经历观察—讨论—分析—归纳—总结,掌握if条件语句格式和功能;②通过自主探究、模仿操作、合作讨论等手段掌握利用流程图设计分支结构问题的算法;③通过真实情境下的一系列驱动问题体验算法思想与程序设计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五、教学重难点重点:①if条件语句的一般格式和功能;②分支结构流程图的绘制;③合作、互助及思辩思维的培养。

难点:①利用If语句解决实际问题;②工程思维方式的培养。

六、教学策略分析以项目“会呼吸的窗户”引入主题;以系列驱动问题逐一分解并落实项目;以“项目交流,评价反馈”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思辩能力及计算思维,并让他们收获成功的喜悦。

高中信息技术《IF条件语句》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信息技术《IF条件语句》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好意思举手,说明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不良习惯。

师:教师借机引导学生要培养良好的习惯,游戏易上瘾,危害多,请远离。

hand .(屏幕演示)生:(解释英语句子),并作出相应的动作Else),引入本节的课题。

2、加深对If……Then……Else 含义的理解。

演示举手小程序,并展示代码。

师:VB 程序设计实引出双分支结构。

加深对(If……合作探究获得新知板书:If 条件Then语句组1[Else语句组2]End if例(举手小程序)──屏幕演示。

Then……Else)的理解由双分支结构引出单分支结构。

师生交流:分析、讨If 条件Then语句组End if 论程序代码。

提炼if自学微课知识检测1、自学微课《关系表达式和逻辑表达式》,2、进行问卷检测。

3、教师分析检测情况,并有针对性讲解。

语句的格式。

学生自学,教师提示培养学生自我探究的能力。

练习反馈练习1:完善求分段函数小程序代码。

学生编写程序代码,设计求分段函数X2 (x≧0) y=-x2 (x<0) 相邻2 位同学为一组,可相互讨论,的小程序,加深对VB 中If 语句学生用单分支结构写程序。

有能力的同学可用双分支解决。

教师指导学生展示师生互动的理解。

巩固提高练习2:完善qq 简易登录器小学生编写程序代码,1、掌握双分支语句组End if语句组 1Else语句组 2End ifIf 条 件 ThenIf 条 件 Then单分支结构 板书: 双分支结构板书设计。

IF分支结构教案(精)

IF分支结构教案(精)

情境导入教师活动从现实生活引入实际问题,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分支结构树枝图片、十字路口视频生活中常见的分支结构。

引出多分支和双分支结构。

再导入本节课我们学习的IF语句就是双分支结构。

教师活动节一. IF分支语句流程图的画法1、以路口红绿灯为例,讲述IF分支结构流程图的画法。

学生活动观看课件回答问题学生活动设计意图通过贴近现实生活的实例,从而引出今天的课题设计意图学习新知2以Y型路口为例,画流程图。

3以下雨带雨具为例,让学生动手画流程图。

小结:IF流程图用菱形符号,在菱形框中设置条件,当条件成立时执行一边的语句,当条件不成立时执行另一边的语句。

4、以两个数学题例画流程图,第一题老师讲解,第二题学生学生观察并记住语句格式动手画流程图了解if语句流程图的画法以三个生活的实例画流程图,让学生知道IF分支结构流程图的画法自主练习。

流程图练习1:从键盘分别输入两个不相等的数到变量a、b, 输出其中较大的数。

流程图练习2:输入一个数到变量a,输出它的绝对值(不用绝对值函数)二、If语句的格式1、If…Then语句的格式方式1:If <表达式> Then<语句块1>Else<语句块2>End If方式2:If <表达式> Then语句块End If小结if….endif要成对出现条件成立执行THEN后面的语句,条件不成立执行ELSE 后面的语句小结流程图的组成先讨论算法设计再将算法说出来再以两个正式题目画流程图, 生活结合实践。

学习新知听讲记录,学会IF分支语句的写法了解if语句的用法,让学生形成在编程过程中,设计算法后,先画出流程图,再编写程序的习惯2、再以两个填空题的形式,把程序填写完整。

从而加深对IF语句的理解。

填空1从键盘分别输入两个不相等的数到变量 a 、b ,输出 其中较大的数。

填空2:输入一个数到变量 a ,输出它的绝对值(不用绝对值 函数) 三、IF 语句的学以致用(三个练习题) 分析下列程序段,写出程序运行的结果 第一题 x=1 y=2if x>y thenprint x,y elseprint y,x endif 第二题x=2 y=2 if x>2 then y=x*x (电脑中的乘号是 *)endif print x,y第三题d1=10学生根据题 意,思考后将 答案填在空格内先思考,后回 答问题思考后回答问 题讲解print 的用法提出问题,学生 思考后回答,加 深对IF 语句的 应用由浅入深的三 个小题,加深对IF 分支语句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f简单语句
授课教师:杨丹授课班级:高一(10)班
一、案例背景分析
1、章节:第二章第三节
2、年级:高一年级
3、教材版本:《信息技术——算法与程序设计》.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4、时间安排:
教师讲授时间:20分钟
学生上机时间:20分钟
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与掌握简单的选择结构。

2、掌握If语句的格式语法。

3、熟练运用简单的If语句进行设计与编程。

(二)重点难点
1、常用运算符、函数和表达式的使用。

2、能够熟练运用if简单语句解决实际问题。

(三)内容分析
本章节讲述的是简单if语句的使用,在编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结构语言,主要是要将一些数学或是实际问题转换成计算机的语言。

相比前面的内容,这个的实用性很强,要求学生能真正掌握,然后熟练运用。

三、教学环境及教具准备
计算机机房、计算机、投影仪、黑板等
四、教学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