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家庭教育差异成因及对策
中美家庭教育差异的成因及启示
中美家庭教育差异的成因及启示思考中美家庭教育差异的成因及启示
中美家庭教育差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作者探讨的话题,它对影响着国家的家庭
文化发展十分重要。
从历史上来看,根据中心原则及家长教养在中国家庭教育中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而立足于自我表达,激励及支持子女追求自我梦想,在美国家庭教育中也是占有非常大的地位。
尽管家庭教育差异在各个国家存在着一定的区别,但也有一些是对全世界有重要意义的共同点。
中美家庭教育差异的根源在于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美国文化的本质差异。
以家
庭教育来讲,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是家长的权威性及责任,关注的是子女的行为规范,着眼于学习及成长;而现代美国文化则强调父母及子女间互动,着眼于发展孩子的自由追求及对自我表达,也更加强调子女追求利他主义。
鉴于中美家庭教育差异的存在,我们可以从融合的角度切入,通过引入双重教
育内容,努力得到一个有利的结果。
一方面,要动员家庭成员更细心地去考虑彼此的意见,增强共识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借鉴其它国家的教育理念并制定其它新的改革,以进一步融合中美家庭教育差异,使其兼容并蓄。
总之,中美家庭教育差异是众多关注重点之一,它不仅要求父母了解孩子不同
教育要求,同时也需要父母加强自我教育,以便在教育孩子时更好地参与,从而更充分吸收全球不同国家家庭教育观点,以达到让孩子拥有多元文化、贴近现代社会的教育要求。
中美家庭教育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家庭教育是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个体的性格、价值观、行为习惯等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
中美两国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诸多差异,本文将通过分析两个典型的家庭教育案例,探讨中美家庭教育的特点和差异。
二、案例一:美国家庭教育——独立自主案例背景:小杰(化名)是一位来自美国的留学生,在中国留学期间,他遇到了一位名叫小华(化名)的中国同学。
两位同学在学习和生活中产生了诸多矛盾,主要源于家庭教育背景的差异。
案例描述:1. 美国家庭教育特点美国家庭教育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
从小,父母就鼓励孩子自己解决问题,学会承担责任。
例如,在美国,孩子从上幼儿园开始就要自己整理书包、完成作业,父母很少插手。
2. 中国家庭教育特点中国家庭教育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父母往往过度关心孩子的学习,包办孩子的生活琐事。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容易形成依赖心理,缺乏独立自主能力。
3. 案例分析小杰和小华在家庭教育背景上的差异,导致了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产生了诸多矛盾。
小杰习惯于独立解决问题,而小华则习惯于依赖父母。
这种差异使得他们在面对困难时,产生了不同的应对方式。
三、案例二:中国家庭教育——重视亲情案例背景:小明(化名)是一位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在美国留学期间,他结识了一位名叫小美的美国同学。
两位同学在交流中,发现彼此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很大差异。
案例描述:1. 美国家庭教育特点美国家庭教育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但在亲情方面相对较为疏远。
在美国,家庭成员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彼此尊重个人空间。
2. 中国家庭教育特点中国家庭教育重视亲情,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紧密。
在中国,父母会关心孩子的饮食起居,关心孩子的学业,甚至关心孩子的情感。
3. 案例分析小明和小美在家庭教育背景上的差异,使得他们在亲情观念上产生了分歧。
小明习惯于与家人保持亲密关系,而小美则认为保持一定的距离更有利于个人成长。
四、中美家庭教育差异分析1. 教育理念差异美国家庭教育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强调个人成长。
中美家庭教育差异成因及对策
中美家庭教育差异成因及对策中美家庭教育差异成因及对策家庭教育是塑造一个人品格和行为习惯的重要因素。
然而,中美两国的家庭教育存在一定的差异。
这些差异是由文化、社会和历史背景等多种因素所导致的。
了解这些成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应对这种差异。
首先,文化差异是导致中美家庭教育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国家庭注重传统价值观念的传承,强调孝道、家庭观念和集体主义精神。
而美国家庭注重个人独立性和自由意志,鼓励孩子追求个人价值和发展潜能。
这种文化差异决定了家庭教育的目标和方式。
中国家庭更强调孩子的纪律、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而美国家庭更重视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其次,社会环境是中美家庭教育差异的另一个重要成因。
中国面临的人口压力和激烈的竞争使得中国家庭更加注重孩子的学业成绩和未来的发展潜力。
在中国社会中,接受良好的教育被看作是实现社会流动和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
相比之下,美国社会更加注重孩子的幸福感和自我实现。
美国父母更加注重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和创造力,而非仅仅追求学业成绩的优异。
此外,家庭结构和父母角色的不同也是中美家庭教育差异的原因之一。
中国传统家庭以父权制为核心,父亲在家庭中扮演着权威和规则制定者的角色,而母亲则更注重子女的日常照顾和教育。
相比之下,美国家庭更加强调平等和共同育儿责任。
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更加注重合作与沟通,共同制定家庭规则和决策。
针对中美家庭教育差异,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对策来增进家庭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首先,促进教育文化交流,借鉴对方家庭教育的优点和经验。
中美两国的家庭教育各有特色,相辅相成。
通过交流,可以使家长意识到自己文化中的强项和不足之处,从而借鉴对方的优点改进自身。
其次,提升家长教育意识和能力。
中美家庭教育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父母的观念和教育方法决定的。
因此,加强家长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教育意识和能力,有助于更好地实施家庭教育。
最后,加强学校与家庭教育的联动。
《基于文化视角的中美家庭教育比较研究》
《基于文化视角的中美家庭教育比较研究》篇一一、引言家庭教育是儿童成长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不同的文化背景会产生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而家庭教育方式又会对孩子的成长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文化视角出发,对中美两国的家庭教育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两国在家庭教育方面的异同,并探讨其原因及影响。
二、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1. 教育理念美国家庭教育的理念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创新能力和责任感。
父母更倾向于鼓励孩子自主探索、尝试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相比之下,中国家庭教育的理念更侧重于传承和继承,注重孩子的品德教育、学业成绩和社会责任感。
2. 教育方式美国家庭教育中,父母更倾向于采用开放、自由的教育方式,鼓励孩子独立思考、自主决策。
而在中国家庭教育中,父母更注重规范和约束,通过严格的家规和教育方式来塑造孩子的品德和行为。
3. 家庭角色在美国,父母更注重与孩子的平等交流和互动,鼓励孩子参与家庭决策。
而在中国,父母在家庭中通常扮演着更为严格的角色,对孩子的行为和思想进行更多的干预和指导。
三、文化因素对家庭教育的影响1. 文化传统中美两国的文化传统存在较大差异。
美国文化强调个人主义、自由和平等,而中国文化则更注重集体主义、尊重长辈和传统价值观。
这种文化传统的差异导致了在家庭教育方面的不同。
2. 社会价值观社会价值观对家庭教育产生深远影响。
在美国,成功被视为个人能力和努力的结果,而在中国,成功往往被视为个人品德和家庭荣誉的体现。
这种社会价值观的差异导致了在家庭教育方式和目标上的不同。
四、结论及建议通过对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研究,我们可以看到两国在家庭教育方面的异同及原因。
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可以从中汲取有益的经验,为我国的家庭教育提供借鉴。
首先,我们应该重视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这可以通过鼓励孩子自主探索、尝试和表达自己的想法来实现。
同时,我们也要关注孩子的品德教育和社会责任感,使孩子成为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人。
浅析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
浅析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一、本文概述家庭教育,作为个体成长的摇篮和社会文化的基石,对儿童的性格塑造、价值观形成和人生观念有着深远影响。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加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家庭教育方式逐渐进入公众视野,引发了广泛讨论。
本文旨在浅析中美两国在家庭教育方面的主要差异,通过对比两国的家庭教育理念、实践方式及其背后的社会文化因素,以期增进对两国教育文化的理解,并为家庭教育实践提供多元视角的参考。
本文首先将对中美家庭教育的传统理念进行概述,分析两国在家庭角色定位、教育目标设定等方面的异同。
接着,通过具体案例和统计数据,展示中美家庭在教育实践中的具体做法,如教育方式、亲子互动模式等。
然后,本文将从社会文化层面探讨导致这些差异的根本原因,包括历史传统、社会价值观、教育制度等方面的因素。
本文将对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进行反思,提出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借鉴彼此优点,促进家庭教育质量的提升和儿童全面发展。
二、中美家庭教育的历史与文化背景中美两国在家庭教育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这些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各自家庭教育的方式和理念。
在中国,家庭教育的历史源远流长,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
儒家文化强调家庭伦理、孝道、尊重和服从长辈等观念,这些观念在家庭教育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传统上,中国的家庭教育注重培养子女的道德品质、礼仪规范和社会责任感,强调子女对家庭的忠诚和孝顺。
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的家庭教育往往更加注重集体主义和团队精神的培养,鼓励子女为家庭、社会和国家的利益而努力奋斗。
相比之下,美国的家庭教育历史较短,更多地受到西方个人主义和民主主义的影响。
在美国文化中,个人主义被高度重视,强调个人的自由、独立和权利。
因此,美国的家庭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子女的独立思考能力、自主决策能力和创新精神。
美国家长倾向于鼓励子女追求自己的梦想,注重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竞争力。
美国的家庭教育也强调尊重个体的差异和个性发展,鼓励子女探索自己的兴趣和才能。
从民族性格看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
从民族性格看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家庭教育是对孩子成长影响最为深远的教育形式之一。
不同民族的家庭教育存在着诸多差异,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民族性格上的不同。
中美两国在文化背景、价值观念和育儿理念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也深刻地影响着家庭教育的方式和方法。
本文将从民族性格的角度出发,探讨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
一、中美家庭教育背景的差异中美两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也是导致中美家庭教育差异的根源之一。
在中国,家庭教育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较大。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孝顺、尊敬长辈、家族观念和集体利益等价值观念。
因此,在中国的家庭教育中,父母普遍注重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勤奋精神和对家庭、社会的依恋。
另外,中国家庭教育还非常注重孩子的学业成绩,认为只有取得好成绩才能有好的工作和未来。
而在美国,家庭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孩子的个性和自主性。
美国文化崇尚个人权利、个人价值和自由,因此,在美国家庭教育中,父母更加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创造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美国家庭教育中的自由和开放也使孩子更加注重个人意愿和选择,父母更加倾向于尊重孩子的意见和决策。
二、中美家庭教育方法的差异由于民族性格的差异,中美两国的家庭教育方法也存在一些显著的差异。
中华文化注重孩子的德育和学业成绩,因此,在中国的家庭教育中,父母普遍采用严格的教育方式,强调纪律和规矩,对孩子的行为要求比较苛刻。
父母会对孩子施加较大的压力,以期望他们能够在学业上取得好成绩。
此外,中国家庭教育中的父母普遍会对孩子进行监督和约束,以确保他们的行为合乎规矩。
而在美国,父母更加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独立思考能力。
美国家庭教育中,父母通常会给予孩子更多的自主权和决策权,尊重他们的个人意愿和选择。
美国父母普遍采取开放式教育方式,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独立的观点和看法,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中美家庭教育目标的差异由于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差异,中美两国的家庭教育目标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浅谈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
浅谈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摘要:本文试图对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比较,并简要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而供广大父母在家庭教育的方法上取长补短。
关键词:家庭教育差异本文并不是要全盘肯定美国的家庭教育,也不是要全盘否定中国的家庭教育。
笔者试图通过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分析,深入了解这些差异的利弊,找出自己教育方法中的不足,努力采取最好的方法教育孩子。
一、提出问题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而这种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我们知道,人才培养的起点是家庭。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才的竞争是家庭教育能力的竞争。
世界各国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都很重视家庭教育这一环节。
借鉴其他国家在家庭教育中有价值的实践,对我们的家庭教育将有很好的启发。
二、中美家庭教育比较(一)理论上的比较1.教育目的的比较美国家庭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们适应各种环境和独立生存能力。
这种期望是切合实际而又能实现的,不是虚无缥缈的。
他们的目的就是让子女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而不是追求物质方面的收获如高学历、好职业。
在这个目的的支配下,给孩子宽容的环境,让孩子轻松自由的成长。
相比之下,中国家庭更趋向于把孩子培养成材,将来有出息,有个好职业,过上稳定,舒适的生活。
家长望子成龙,特别关心孩子的学业成绩,对孩子唯一的要求就是专心读书。
2.教育内容的比较美国家庭教育的内容是很丰富多彩的。
它注重孩子们在体力,认知,语言,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协调发展。
在体力上,开展户外活动、体育锻炼。
在认知上,重视训练孩子的各种感官,开拓孩子的文化、审美视野,孩子的学习兴趣。
如父母到图书馆借阅图书或学习时,喜欢带上孩子,让其受周围环境的熏陶,萌发学习的愿望。
在情感上,指导孩子欣赏音乐、美术、舞蹈、文学艺术作品的美,如带孩子到美术馆、博物馆观看各种展品,鼓励孩子参加艺术创作活动。
在社会性上,教育孩子自我服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要求孩子学会具有与同伴合作、分享、互助的行为。
3.教育方式的比较美国家庭以民主平等的教育方式为主,孩子在家可发表自己的意见,参与家庭事务。
浅谈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
浅谈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一、本文概述家庭教育是人类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个体的成长、价值观的形成以及社会文化的传承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中美两国在家庭教育方面的差异,旨在揭示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家庭教育模式的特色及其影响。
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家庭教育的多元性,同时也为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提供跨文化的借鉴和启示。
本文将首先概述中美两国家庭教育的总体特点,然后分析两者在家庭教育观念、教育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差异,最后探讨这些差异背后的文化和社会因素。
通过这一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促进国际间的教育交流,推动家庭教育理念的创新和发展。
二、中美家庭教育观念的差异中美两国在家庭教育观念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这些差异源于两国不同的文化背景、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
在中国,家庭教育被赋予了极高的重要性,家长们普遍认为教育是塑造孩子未来的关键。
他们强调孩子的学习成绩,注重知识的灌输和应试技巧的培养。
中国家长倾向于为孩子制定明确的学习计划和目标,期望他们在学校和社会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中国的家庭教育还注重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强调尊重长辈、孝顺父母等传统美德。
相比之下,美国的家庭教育观念则更加注重孩子的个性发展和兴趣培养。
美国家长更倾向于鼓励孩子追求自己的兴趣和梦想,注重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他们强调孩子的独立思考和自主选择能力,鼓励孩子尝试不同的活动和学科,以发现自己的潜力和兴趣所在。
美国的家庭教育还注重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鼓励他们参与各种社交活动和志愿者工作。
这些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美两国社会文化的不同特点。
在中国,由于历史和社会原因,家庭教育被赋予了更多的期望和责任。
家长们普遍认为,只有通过努力学习才能获得更好的未来。
而在美国,由于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的不同,家长们更加注重孩子的个性发展和兴趣爱好。
他们认为,孩子的兴趣和梦想是他们成长和发展的动力源泉。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差异并不意味着一种观念优于另一种观念。
论中美家庭教育差异的相关论文
论中美家庭教育差异的相关论文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家庭结构的变化,我国家庭教育又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
中美两国教育交流的日益频繁,两国在家庭教育方面的差异也日渐突显。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论中美家庭教育差异的相关论文,希望大家喜欢!论中美家庭教育差异的相关论文篇一《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比较》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家庭结构的变化,我国家庭教育又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
中美两国教育交流的日益频繁,两国在家庭教育方面的差异也日渐突显。
本文首先从介绍我国家庭教育的现状入手,分析目前我国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其次从家庭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方法三个方面对中美两国家庭教育进行比较,分析形成两国家庭教育差异的原因,进而对我国家庭教育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设性的思考。
关键词:家庭教育中国美国差异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识码:A教育自古以来就是家庭社会的纽带,社会政治生活的核心。
传统的中国式家庭教育,即长辈对晚辈“上施下效”的垂直式教育,社会教育也是以家庭教育为中心建立起来的。
从目前看这种“上施下效”的教育已不适合我国发展的需要。
1 我国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1.1 家庭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导致孩子养尊处优、劳动意识淡薄劳动教育即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在家庭教育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也可以说是对孩子意志的磨练教育。
近年来,人们的收入大幅度增加,家庭的物质生活水平也有很大的提高,这为儿童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同时家长对教育子女也有了更坚实的物质基础。
与此同时,由于物质条件的改善,也给教育子女带来了负面影响。
很多孩子在家里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缺乏劳动习惯和劳动意识,当然有些家长也忽略了对孩子劳动方面的教育。
经常进行力所能及的劳动,不仅能让孩子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还能增强动手能力,对成长十分有益。
1.2 家庭结构简单化,致使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日渐突出中国过去的家庭一般是成员较多、结构复杂。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中国家庭的成员结构日益简单化,由父母和子女两代人组成的小家庭居多。
浅析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
浅析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浅析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影响着孩子的个性和价值观,还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学习成绩和未来发展。
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和发达国家,其家庭教育的差异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父母角色、教育方式和教育目标三个方面,对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进行浅析。
首先,中美家庭教育在父母角色上存在显著差异。
在中国传统家庭观念中,父母被认为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负责传授知识和价值观念。
然而,在美国文化中,家长更多扮演着指导者的角色,鼓励孩子自主学习和探索。
与中国家长较为严厉、重视纪律不同的是,美国家长更注重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这种差异体现了中美文化中对权威、个人主义和自主性的不同追求。
其次,中美家庭教育在教育方式上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中国家庭教育普遍以考试成绩为导向,追求所谓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注重孩子的功利性成就和升学压力。
这种教育方式倾向于以严格的纪律、刻苦的学习和竞争为核心,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孩子的个性发展。
而美国家庭教育更注重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和兴趣爱好。
美国家长更鼓励孩子参与各种活动,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团队精神。
他们相信,丰富多彩的生活经历和探索能够激发孩子的潜力。
最后,中美家庭教育在教育目标上也存在显著差异。
中国家长普遍希望他们的孩子能够取得好成绩、进入高薪职业、实现经济独立。
他们相信只有通过刻苦学习和努力工作,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对而言,美国家长更强调培养孩子的生活技能和人际交往能力,注重孩子的幸福感和内在满足。
他们更看重孩子的个体发展,并在教育中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信和自尊心。
综上所述,中美家庭教育在父母角色、教育方式和教育目标等方面存在差异。
中国家庭教育注重纪律、功利性和竞争,将教育作为提高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的工具;而美国家庭教育更注重孩子的自主发展、探索和幸福感。
每种家庭教育方式都有其优势和劣势,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
中美家庭教育差异成因及对策
照管孩子的安全,其他生活上的事,如游玩、学习都让
孩子自主选择。如让他们从小就有存放个人衣服、玩具
和学习用品的地方,自己收拾整理房间,父母决不替孩
子包办,顶多在一旁提醒参谋。所谓不放任,一般反映
在三个方面:第一,宁苦而不娇。家长特别注重培养孩
子的吃苦精神。第二,家富而不奢。美国许多家庭,对
政策的执行,许多家庭走向另一个极端,让孩子在家庭
中处于特殊地位并加以重点保护,孩子成了中心人。对
孩子采取百依百顺的态度。他们过分满足孩子的任何需
要,生活上过分优待孩子,经济上过多偏重孩子,这就
造成家庭关系的另一种不平等。
而在美国家庭,家长更注重自由与平等的相处。从
小就尊重孩子,重视给孩子的个人自主权,让孩子学会
我国当代家庭教育受传统的家庭观念影响,家长总
是意味着权威,作为统治者在家庭中处于核心地位。在
家庭中,年长者一定可以教育年幼者,这就在家庭内部
形成一种人际关系的不平等,儿童也由此学会了对不同
的人说不同的话,懂得了父母比朋友重要,长者是权威
的象征。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下,孩子慢慢习惯了在多重
规则下生活。然而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计划生育
以天才的标准来要求、教育孩子。平时,孩子在做完老
师布置的作业后又让孩子再做一套同步练习题,以求巩
固。弄得孩子精疲力尽,一旦孩子辜负了他们的期望,
那只能通过打骂这一招来解“恨铁不成钢”之怒。
而美国家长从锻炼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角度出发,
对孩子的教养采取放手而不放任的方法进行。
所谓放手,
就是从孩子生下来,父母就设法给他们自我锻炼的机会
本上有一种共识,那就是父母、教师不应给孩子灌输某
论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
参考内容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中美两国的家庭教育方式与理念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 本次演示将从家庭教育的角度出发,探讨中美两国的教育差异,以期为家庭教 育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教育观念
中国家庭教育的观念相对较为传统,注重孩子的成绩和学术成就。家长们普遍 认为,通过不断努力,孩子可以获得更好的未来。因此,在中国的家庭教育中, 家长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帮助孩子学习,追求高分数和好成绩。
论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
01 引言
03 参考内容
目录
02 比较
引言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中美两国之间的教育差异越来越引人。在家庭教育的领域 里,这些差异更是显而易见。本次演示将对比分析中美两国在家庭教育方面的 差异,并探讨其背后的原因与影响。
比较
1、家长角色
美国家长更注重孩子的自我发展,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勇于尝试。他们往往提 供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让孩子在探索中成长。中国家长则更注重传承家族香 火,对孩子的期望更多集中在学业和品德上。他们倾向于为孩子提供更多的指 导和约束。
3、政治制度
中美两国的政治制度也对家庭教育产生一定的影响。中国政治制度强调集体主 义和纪律性,这在家庭教育中得到一定体现,使家长更注重孩子的规范行为和 集体意识。而美国的政治制度强调个人主义和自由精神,反映在家庭教育中, 使家长更鼓励孩子自由探索和发挥个性。
总结
中美家庭教育存在多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反映了家长、社会及国家在不同方 面的期望和点。从家长角色、沟通方式到社交活动,这些差异都显而易见。这 些差异的产生既受历史文化的影响,也与社会经济发展及政治制度有关。
2、沟通方式
美国父母更尊重孩子的独立性,强调与孩子进行平等、开放的对话。他们乐于 倾听孩子的想法,并给予一定的空间让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中国父母则更孩 子的学习和品德培养,往往在沟通中更强调家长的权威和指导。
中美家庭儿童教育差异
中美家庭儿童教育差异家庭教育是塑造孩子成长的重要环节,而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会导致家庭教育方式存在差异。
在中美两国家庭中,教育方式的不同带来了儿童教育上的种种差异。
本文将从家庭教育理念、学习压力、自主性培养和家庭参与等方面比较中美家庭儿童教育的差异。
家庭教育理念的差异中国家庭普遍重视知识的传授和学习成绩的突出,强调孩子的成绩是对家庭的荣誉。
这种观念体现在课外辅导班的普及、强化班的盛行等现象上。
与之相对,美国家庭更注重培养儿童自主学习的能力,重视孩子的独立性和创造力的发展。
家长更多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和快乐成长。
学习压力的差异中国教育制度中的功利性导致学习压力常常成为中国儿童和家庭的负担。
学生需要应对大量的作业、考试和各类升学压力。
相比之下,美国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强调常规学习和课外活动的平衡。
美国家庭通常更加关注孩子的兴趣爱好,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各种有益的社团活动。
自主性培养的差异中国的教育注重纪律和顺从,在家庭中也反映出来。
孩子被要求遵守规则,服从长辈的安排。
相对而言,美国家庭更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他们鼓励孩子主动决策,尊重孩子的意愿,在实际问题中给予他们更多的决策权。
家庭参与的差异中国家庭普遍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进行全方位的关注和介入,力求提供各种资源和支持。
父母会陪同孩子完成作业,为他们安排各种活动和课外班。
而美国家庭倾向于更多地尊重孩子的选择和决策,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美国家长更多地扮演导师的角色,引导孩子发展他们独特的才能和兴趣。
通过比较中美家庭儿童教育的差异,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家庭教育观念和方式的碰撞。
中美教育各有优势,无法简单地界定哪种方式更好。
重要的是从中汲取经验,结合孩子个体的特点,寻找适合的教育方式。
总结:无论是强调成绩还是注重全面发展,培养自主性还是侧重兴趣培养,中美家庭儿童教育都各自有其特点。
中美教育的差异不仅体现了两国的文化差异,也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和启示。
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
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一项至关重要的教育形式。
在中美两国,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的差异,家庭教育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本文将从儿童自主性、家长的角色定位和学业压力等方面来探讨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
一、儿童自主性在中国的家庭教育中,父母往往会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施加更多的控制。
家长会制定详细的规则和要求,期望孩子能按照这些规则和要求行事。
父母会为孩子安排一系列的课外活动,如音乐、绘画、舞蹈等,以培养他们的多元才能和素质。
同时,父母会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有较高的期望,常常会监督孩子的学习进度。
而在美国的家庭教育中,家长更加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独立思考能力。
他们会给予孩子更多的自由,允许他们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并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
父母通常不会过多地干涉孩子的学习安排,而是尊重孩子的选择,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学习。
二、家长的角色定位在中国的家庭教育中,父母往往被赋予更高的权威地位。
他们要为孩子的成长和教育负责,扮演着严厉的监督者和引导者的角色。
父母通常会制定一系列的规则和纪律,以确保孩子按照既定的方式成长。
他们会细致地关注孩子的学习进展,包括考试成绩和学习时间等方面。
父母会对孩子的学习情况进行频繁地考察和问询,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而在美国的家庭教育中,父母更多地扮演着孩子的伙伴和支持者的角色。
他们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并尊重他们的意见和决策。
父母与孩子保持开放的沟通,了解孩子的需求和困惑,给予他们帮助和指导。
父母通常对孩子的成绩和学习进展持更加宽容和开放的态度,注重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学业压力在中国的家庭教育中,学业成绩常常被视为孩子未来发展的关键。
父母会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监督和辅导孩子的学习,以确保他们能够取得好成绩。
在中国的一些城市,孩子们通常要接受较长时间的教育,学习专业课程和考试。
这种高强度的学习环境使得中国的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学业压力,有时会导致他们的身心健康问题。
中美家庭教育差异以及家庭相处之道
中美家庭教育差异以及家庭相处之道中美家庭教育差异以及家庭相处之道受一位长辈在微信群里发的一篇文章的启发,今天简单的说说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以及相处之道。
作为中国家庭教育的受益者和受害者,很早都想说说这个问题,一直没有落笔的原因有俩:第一,家庭教育不是一个孤立的家庭问题,而是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的社会问题;第二,自身经历有限,作为受教育的角色明显是不成功的,作为教育的角色经验更是为零。
由于对美国家庭教育缺乏实际调研,在此文中仅凭影视作品、书籍中了解作出片面判断,欢迎指正。
首先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在于:中国家庭教育强调命令与服从,而美国家庭则注重公正和自由。
差异的原因大致归纳为以下几点:一、角色定位在我国家长总是意味着权威,处于指挥中心地位。
要不就走向另一个极端,孩子是家庭中心,父母充当保姆角色。
总之,中国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就是听话懂规矩。
美国家长更注重与孩子自由平等的相处。
在孩子小时候就尊重他,重视给孩子个人自主权,让孩子学会在社会允许的条件下自己做决定,独立解决自己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二、教育观念中国家庭重视孩子将来是否有出息,能否找个好工作。
父母责任就是尽力让孩子生活得更好,给孩子创造最优越的生活条件。
美国家庭注重培养孩子适应各种环境和独立生存的能力。
基于这种观念,他们十分重视孩子的自身锻炼。
他们普遍认为孩子的成长必须依靠自身的力量。
三、教育方式中国父母对子女生活上包办,上学接送,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很多孩子直到结婚都不具备基本生活自理能力;社交上过度保护,怕孩子学坏或吃亏限制孩子与外界接触,很多大学生包括我自己进入社会都有一种从头再来的感觉;经济上任意放纵,现在很多中学生、大学生在没有经济来源的情况下用着IPHONE、穿着GUCI、甚至开着车去上学,无形中助长了孩子奢侈攀比之风;放纵学习过于严厉,成绩成为孩子好坏的唯一标准。
欧美的儿童少年,从小就打工,锻炼吃苦精神;美国家长对孩子零花钱有着严格的控制;西方人对孩子的缺点错误绝不听之任之,更不袒护,而是设法教孩子自己知错改错。
中美家庭教育差异(最新)
中美家庭教育差异的研究摘要: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孩子没入学之前,父母担任着全部的教育责任。
我国不少家庭的教育存在着误区,这些误区严重地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本文试图通过对中美两国家庭教育相关方面研究,分析形成两国家庭教育差异的原因,对走出我国家庭教育的误区将有很好的启发和警惕作用。
中美两国由于在文化传统、观念意识、生活方式以及社会习俗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之处,导致了两国在家庭教育目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上也存在着很多差异。
家庭教育对于人的教育具有不可置换的意义,因为家庭是人降生以后第一个归属的集团,在那里形成这基本的人格。
正确认识和了解两国之间的这种差异,对于促进我国当代家庭教育的良性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
一、中美教育的差异(一)教学形式不同。
1.中国基础教育重知识、重灌输的课堂教学形式。
在中国统一的教学模式,统一的教学内容,统一的考试及标准的答案。
这一切将学生削尖去棱,塑造为一个个行动统一的应试“小专家”,创新一词在他们身上显得有些异端的色彩。
2.美国基础教育重实践、重创造的课堂教学形式。
在教学方面,美国课堂教学形式注重启发式教学,特别重视个性发展和自我表现,注重培养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而不偏重考试成绩,鼓励学生发展特长、爱好。
在课堂上,课堂气氛活跃,教师侧重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重视概念教学和应用;课后作业一般很少且题目灵活,主要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培养思考习惯。
无论是课上,还是作业中,如果学生表现出创造的思维或特殊的能力就会得到奖励。
(二)教育目的不同1. 美国家庭教育的目的,是要把孩子培养成具有适应各种环境和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人”,“社会人”不是一种飘渺的理想,而是一个平实、易操作而又宽泛的要求。
所以美国父母能较为轻松地对待子女的教育,把子女个性中积极的成分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来,让子女实现自我价值,就算达到目的,也并不追求一些功利性的目标如高学历、好职业,但事实上,这样的教育却产生许多“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效应,天才产生在不经意中。
中西家庭教育差异
由于历史传统和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方家庭教育在各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一.中西方家庭教育差异的成因1 中西方历史背景的不同在西方的历史上,移民现象是很普遍的,这就造成了当地文化的多样化,外来文化的新思想和新习俗很容易被接受,并融入到本土文化,因而发展的空间和潜力就相对增大了。
中国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国人为许多传统和习惯所限制。
尤其是封建观念已深深扎根于人们的头脑,保守自闭的思想影响了大多数人。
2.经济体制不同西方在“工业革命”之后,生产力和商品经济迅速发展,为人民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更少的生存压力。
用人体制比较完善,劳动力可以自由流动,因此人们有更广泛的择业余地。
没有高低优劣的看法。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社会注重学历,生存压力非常大,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工作上。
家长认为孩子学习的就是为了将来能找一份好工作、生活稳定。
3.不同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西方人注重个性,价值取向是个人主义。
根据这种价值观,父母把孩子和他们自己作为两个独立的部分,尊重孩子的个性化发展。
中国人推崇的是集体利益而不是个性。
在中国人的哲学中,个人价值要服从集体利益,父母丢弃了自我,重视孩子的“自我”。
他们把孩子视为自己生命的延续,千方百计为孩子设计好了未来。
西方家庭用最基本理性化的方式去对待孩子.十分重视孩子从小的自身锻炼。
他们普遍认为,培养孩子的义务是一项社会义务。
中国人崇尚道德,家教以道德教育为基础,抚育孩子的义务是家庭的。
二.中西方家庭教育的差异比较1.家长与孩子关系方面的差异中国家长的支配欲强,要求孩子从小就要听家长的话,希望什么事情都要依照自己的意愿去做。
父母与子女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一种管和被管的关系。
在西方父母和孩子之间以及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尊重的关系。
普遍认为孩子从出生那天起就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自的个性,应顺其自然地发展。
孩子所处的小环境是自由宽松的。
无论是家长、老师还是亲友,都没有特权去干涉和限制他们的行为,甚至在什么情况下该说什么话,家长都要仔细考虑和斟酌,尽可能地理解和支持孩子的想法和行为。
中美家庭教育差异的成因及启示
中美家庭教育差异的成因及启示一、本文概述家庭教育,作为塑造个体性格、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的关键因素,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环境中呈现出显著的差异。
本文旨在探讨中美两国家庭教育差异的成因及其所带来的启示。
中美两国,分别作为东方和西方的代表,其家庭教育观念和实践方式的差异,既源于两国历史、文化、社会制度的不同,也受到了全球化、教育改革等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首先概述中美家庭教育的主要特点,然后分析这些差异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最后提出这些差异对我们的家庭教育实践和教育政策制定的启示。
通过对比分析中美家庭教育的异同,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家庭教育模式,从而为优化和完善家庭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中美两国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这些差异不仅体现在教育理念上,还表现在教育方式、教育内容以及教育期望等多个方面。
教育理念:在中国,家庭教育往往强调集体意识和服从性,注重培养孩子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而在美国,家庭教育则更加注重个性发展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教育方式:中国的家庭教育往往采用较为严格和传统的教育方式,家长往往扮演着权威的角色,对孩子进行直接的指导和监督。
而美国的家庭教育则更加开放和自由,家长更加注重与孩子的互动和沟通,鼓励孩子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
教育内容:在中国,家庭教育的内容往往以学业为主,家长对孩子的学业成绩有着较高的期望和要求。
而在美国,家庭教育的内容则更加广泛,除了学业之外,还包括社交技能、兴趣爱好、体育运动等多个方面。
教育期望:中国家长往往期望孩子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进入一流的学校,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而美国家长则更加注重孩子的兴趣和特长,希望孩子能够在自己热爱的领域里有所成就。
这些差异的产生,既有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也有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决定。
但无论差异如何,中美两国的家庭教育都在努力为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中美家庭教育差异的原因分析
中美家庭教育差异的原因分析中美两国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这主要由两国文化、社会环境和教育体系等多个因素所决定。
以下将从教育价值观、父母角色、教育方式和教育目标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首先,中美两国的教育价值观存在明显差异。
中国文化注重集体主义和家庭责任感,家庭教育强调孝顺、服从和纪律等价值观。
相比之下,美国文化更加注重个人自由和独立,家庭教育更强调个人的自我发展和价值观多元化。
因此,中国家庭更注重培养孩子的集体观念、责任感和自律能力,而美国家庭则更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创造力和自尊心。
其次,中美父母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不同也是导致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中国,父母通常扮演着家庭教育的主导者角色,他们以严厉和规范的方式教育孩子,对孩子的学习和行为进行督促和管束。
而在美国,父母更倾向于扮演孩子的朋友和导师的角色,他们更开放、包容和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和自主决策。
这种父母角色的差异导致了中美两国家庭教育方式的差异,分别在强调纪律和自由之间取得平衡。
第三,中美两国的教育方式存在明显的差异。
中国家庭教育注重功利性和应试教育,追求升学率和分数的提高,父母会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来辅导孩子的学习。
而美国家庭教育更强调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素质,注重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美国父母更鼓励孩子参加兴趣班、社交活动等,给予孩子更多的自由选择和个人发展的机会。
最后,中美两国的家庭教育目标也存在明显差异。
在中国,家庭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孩子的学习成绩和能力,以便进入好的学校和未来的职业成功。
而在美国,家庭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孩子的全面发展和幸福感,强调整体的个人发展和健康的身心状态。
因此,在教育目标的不同下,中美两国的家庭教育会在培养方法和教育质量上存在差异。
总的来说,中美家庭教育差异主要由于不同的文化、社会环境和教育体系等多方面因素所决定。
虽然有差异,但每种教育方式都有其优势和特点,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
相应地,我们应该学习和借鉴对方的教育经验,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和改进家庭教育方式,以更好地培养孩子的全面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盼,很多家长认为,父母对孩子的责任就是让他们生活
得更好,父母能给他们多少幸福就给他们多少幸福。若
能给孩子创造最优越的生活条件,再苦再累也愿意。为
此,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除了生活上进行无微不至
的照顾,还特别关心孩子的智商,为了能让孩子成龙成
凤,除了学习,什么都不让孩子干。至于孩子的独立生
走出误区,使得青少年的成长更切合自身及社会发展的
需要。
(二)教育内容——变“片面”教育为“全面”教
育。目前的家庭教育,由于教育目的是“成才”教育,
造成在教育内容方面的误区就是智育压倒一切。这样的
教育,
会使孩子片面、
畸形地发展,
成为只会
“死读书”
的人,
这样的人将无法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
因此,
确立了“成人”教育的目的,在家庭中,父母应当提高
[2]李盈美国家庭教育的启示[J].当代教育论坛,2004, (10):47-48.
[3]唐梅不同文化传统下中美家庭教育中的评价比较[J].世界教育信息,2007,(4):49-5.
[4]吴志远,邵荣纵观美国的家庭教育[J].新疆教育,2002,(5):37-37.
[5]王毓中美家庭教育的文化相似性研究[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06,(1):77-80.
(三)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
由于育儿观上存在着根本差别,使两国在教育孩子
的方式上也有很大的不同。中国方面大致体现在以下几
点:
1.
生活上的包办代替。
中国家长尤其是独生子女的
家长,在生活上对孩子的衣食住行包办代替,不让孩子
沾家务活的边。这种包办横向涉及孩子的方方面面,纵
向延伸到孩子长大成人。于是出现了小学生还要家长接
政策的执行,许多家庭走向另一个极端,让孩子在家庭
中处于特殊地位并加以重点保护,孩子成了中心人。对
孩子采取百依百顺的态度。他们过分满足孩子的任何需
要,生活上过分优待孩子,经济上过多偏重孩子,这就
造成家庭关系的另一种不平等。
而在美国家庭,家长更注重自由与平等的相处。从
小就尊重孩子,重视给孩子的个人自主权,让孩子学会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B
家庭教育指的是在家庭互动过程中父母对子女的成
长发展所产生的教育影响,也是全社会各个教育环节中
最重要的一环。中美两国由于在文化传统、观念意识、
生活方式以及社会习俗等方面存在着诸多不同之处,导
致在两国的家庭教育方面也存在着许多差异。
一、中美家庭教育差异及原因
(一)两种不同的家庭成员关系
以天才的标准来要求、教育孩子。平时,孩子在做完老
师布置的作业后又让孩子再做一套同步练习题,以求巩
固。弄得孩子精疲力尽,一旦孩子辜负了他们的期望,
那只能通过打骂这一招来解“恨铁不成钢”之怒。
而美国家长从锻炼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角度出发,
对孩子的教养采取放手而不放任的方法进行。
所谓放手,
就是从孩子生下来,父母就设法给他们自我锻炼的机会
钱来满足孩子的需求。不少小学生都拥有手机、数码相
机、MP3
等高档消费品,这无形中助长了他们奢华浪费
的习惯。
4.
学习上的过于严厉。
与生活、
经济、
社交上的纵
容相比,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却要求很高,甚至达到一种
苛刻的程度。古往今来,应试教育一直深深桎梏着中国
家长们的思想,导致家长们把孩子的学习成绩与能否考
取高等学府视为孩子成材的惟一标准。当孩子出生后就
就参与当家理财,通过亲身体验使他们深知金钱来之不
易,从而养成精打细算、勤俭度日的好习惯。
(3)具有
适应社会环境的本领。由于从小的艰苦磨炼,美国孩子
更能吃苦,
具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毅力;
遇事镇定沉着,
能与周围人们和谐相处,有作为社会成员而独立存在的
信心和勇气。这些素质和技能,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奠
定了坚实的基础。
张仰媚(菏泽学院外国语系,山东菏泽274000)
摘要: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对人的教育具有不可置换的意义。中美在家庭教育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不同的观念和培养方式造成了中美两国的儿童在成人后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本文试图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并给出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家庭教育;育儿观;传统;素质教育
力,这体现在:
(1)具有很强的自立能力。绝大多数
18
岁以上的孩子,都靠自己挣钱来读书。有的人把钱赚够
了才进学校读书,也有人一边打工、一边读书,或读读
停停,花十几年时间拿个博士学位。孩子们认为,长这
么大还伸手向父母要钱很不光彩,会被人家瞧不起,让
人觉得无能。
所以必须工作,
才能做到经济上独立。
(2)
具有适应市场经济的头脑。美国不少家庭的孩子,从小
[6]曾芝兰论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1):162-163.
[7]王晓虹.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比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23(1).
锻炼是多方面的,诸如劳动锻炼、意志的锻炼等。但最
根本的是适应各种艰苦环境和劳动能力的锻炼。通过劳
动,
让孩子从小养成独立自主的意识和热爱劳动的习惯。
在劳动和艰苦的环境中去克服困难、磨炼意志、发展自
身的能力特长,
增长才智,
并养成刻苦、
节俭的好品质。
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促其成
为具有独立生存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趣、爱好和才能本来就各不相同,孩子适合做什么就做
什么,人生道路要让孩子自己去走。成功的家庭教育,
应该是家长拿出时间跟孩子以平等的态度进行沟通、交
流,对孩子正确的想法和行为给予充分肯定,让孩子在
尊重和鼓励中成长。
(四)两种不同的教育结果
由于育儿观和教育方法的不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其教育结果也表现
出明显不同。美国孩子从小就表现出很强的独立生活能
些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样样帮他们解决。
二、本文并不是要全盘肯定美国的家庭教育,也不
是要全盘否定中国的家庭教育
。笔者试图通过中美家庭
教育的比较分析,引发对我国的家庭教育的改革思路:
(一)教育目的——变“成才”教育为“成人”教
育。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从总体而言,美国家庭
的教育目的,更能产生创新人才,更能适应现代社会的
孩子的综合素质,要提高综合素质,就必然要变片面的
教育为全面的教育,尤其不能忽略潜能、道德、性情的
培育。
(三)教育方式——变“管束”教育为“宽松”教
育,变“封闭”教育为“开放”教育。受中国传统文化
的影响,在家庭中,父母对子女往往权威大于民主,这
样的教育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现代社会应该提倡
“宽松”教育、
和条件,让他们在各种环境中得到充分锻炼。父母除了
照管孩子的安全,其他生活上的事,如游玩、学习都让
孩子自主选择。如让他们从小就有存放个人衣服、玩具
和学习用品的地方,自己收拾整理房间,父母决不替孩
子包办,顶多在一旁提醒参谋。所谓不放任,一般反映
在三个方面:第一,宁苦而不娇。家长特别注重培养孩
子的吃苦精神。第二,家富而不奢。美国许多家庭,对
在社会允许的条件下自己做决定,独立解决自己所遇到
的各种问题。
他们把孩子当做一个独立的个体平等对待,
给孩子应有的尊重和理解。孩子在父母面前可以畅所欲
言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所言有独到之处,父母还会给以
适当的奖励。孩子有独立的时间和空间去自由地想象或
进行创造性活动。
(二)两种不同的育儿观
中国式家庭教育往往着眼于孩子将来是否有出息,
“开放”教育。
三、结语
因此我们应该在弘扬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明的辉
煌结晶的同时,也吸取西方国家的民主、开放的家庭教
育观。自觉转变家庭教育中的落后观念,扩展家庭教育
的领域,丰富家庭教育的内容,改善教育的手段、途径
和方法,熔铸古今,汇通中西,我们才能造就出非凡的
下一代。
参考文献:
[1]
章一把孩子培养成现实生活中的获胜者——推荐《家庭教育在美国》[J].少年儿童研究,2003,(5):52-55.
我国当代家庭教育受传统的家庭观念影响,家长总
是意味着权威,作为统治者在家庭中处于核心地位。在
家庭中,年长者一定可以教育年幼者,这就在家庭内部
形成一种人际关系的不平等,儿童也由此学会了对不同
的人说不同的话,懂得了父母比朋友重要,长者是权威
的象征。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下,孩子慢慢习惯了在多重
规则下生活。然而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计划生育
孩子的零花钱都有严格的要求和规定。基本原则是:定
期发给,数额多少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家庭收入的实际情
况而定。第三,严教而不袒。西方人对孩子的缺点错误
绝不听之任之,更不袒护,而是设法教孩子自己知错改
错。
此外,
美国家长大都对孩子的学习不施加太多压力。
他们的观点是:孩子对感兴趣的知识自然会努力去学,
为什么要强制他们去做本不愿做的事情呢?个人的兴
与此相反,中国的儿童、青少年乃至大学生,虽然
学业成绩上不亚于西方,
但普遍表现出独立生活能力差,
缺乏自主意识,依赖性强,做事被动胆怯,缺乏对环境
的适应和应变能力;不懂得人际交往的技巧,人际关系
差;怕苦怕累,只要求别人照顾,却缺乏同情心和帮助
别人的能力;在家不懂得尊敬自己的长辈,在外缺乏社
会责任感。
美国父母教给孩子的是开门的钥匙。美国教育界基
本上有一种共识,那就是父母、教师不应给孩子灌输某
种既定的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