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书记扶贫工作民情日记_2250字

合集下载

扶贫工作民情日记5篇_扶贫工作日记范文

扶贫工作民情日记5篇_扶贫工作日记范文

扶贫工作民情日记5篇(2)推荐文章扶贫驻村工作日记五篇热度:扶贫驻村工作日记5篇热度:广告实习生的实习日志热度:监理岗位实习周记热度:监理员实习日志最新热度:扶贫工作民情日记篇四“全面小康是什么样子?党的作了明确答复: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在道真自治县隆兴镇莲池村见到郑华时,一大群群众正围坐在周围听他宣讲党的精神。

今年,省国税局作为省党建扶贫道真自治县隆兴镇工作队牵头单位,选派遵义市国税局总经济师郑华担任工作队副队长,按照省委将党建扶贫与同步小康工作有机结合的要求,郑华兼任全省同步小康驻隆兴镇莲池村工作组成员。

笔者从郑华厚厚的民情日记本上不仅看到他的工作情况,而且还深切感受到他们帮扶道真的满腔真情。

现摘录部分整理于下:3月8日星期五晴今天,莲池村饮水工程完工。

莲池村熊家、拴田坳两个村民组及村委所在地因水源不足造成饮水非常困难,每3天只能供水1个小时。

省党建扶贫工作队(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到岗后,决定将解决饮水困难作为办理的第一件实事。

午饭后,省党建扶贫工作队(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全体队员与村干部张召政、王东、徐照兵一起到熊家村民组再次寻找水源,终于找到了2个取水点。

并现场讨论出方案:将2个水源与原水源一同引到蓄水池。

经测算,需水管近700米、建1立方米的蓄水池2个,仅物资就需要资金6500元。

我们同村干部商量:工作组出资购买物资,群众投资投劳建设。

村干部召开群众会说了我们的想法后,得到了群众的一致认同。

3月28日星期四晴转雨上午9时,与副县长程建华及有关乡镇、县直相关部门负责人一起,陪同贵州百花药业集团董事长黄文荣一行考察道真重庆产业园区和巴渔创业园区。

12时,县长向承强主持召开贵州百花药业集团投资意向洽谈会。

双方就贵州百花苗方药材厂的搬迁及中草药种植基地建设等事项进行友好协商,初步达成共识:贵州百花药业集团拟将贵州百花苗方药材厂迁至道真重庆产业园区,计划用地面积300亩;选择5个左右的中草药品种,建设育苗、示范种植基地;贵州百花药业集团提供技术支撑,帮助道真建设10万亩以上的中草药种植基地。

第一书记驻村扶贫民情日记六篇

第一书记驻村扶贫民情日记六篇

第一书记驻村扶贫民情日记六篇导读:本文第一书记驻村扶贫民情日记六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今年的1月28日,我和往常一样在前往大南沟驻村工作队驻地之前,到卓资山镇观音庙移民楼对所包扶的贫困户兰贵荣家进行了例行走访,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去他家了,每去一次给我的感觉就不一样,一进家门一股热气扑面而来,环顾家里家外干净整洁,兰贵荣妻子牛利英与婆婆及儿子围坐在茶几前正在挑拣豆芽,我坐在老人跟前与老人拉起了家常,询问老人楼房好不好,老人满脸高兴地说:“真好!”说起动员老人到移民楼居住,真是付出了极大的辛苦,兰贵荣一家是2017年易地搬迁户,他们一家三口人2018年5月已经搬迁到新楼房居住了,旧房就剩下80多岁的老母亲一人居住,我们驻村工作队一次一次地登门做工作,老人就是不愿意去楼房居住,她总说,“自己岁数大了,活一天算一天,现在还能自理。

”我们知道这是老人的传统思想在做怪,于是我们通过做老人子女的工作,共同形成一个合力,终于把这件事情办成了。

兰贵荣家属于特殊家庭,妻子双眼残疾,儿子受母亲遗传双眼视力高度近视看书学习得靠放大镜,对于这样一个家庭,只靠兰贵荣一人种地收入,虽然有低保、残疾人补贴、及各项保障措施,但对于今后及将来,光有这些远远摆脱不了贫困,2018年搬迁到卓镇后,兰贵荣先后在苏宁电器和各个工地打工,冬天缝足球每月固定收入能够达到3000元左右,孩子能够就近在大庆街小学上学接受好的教育,我相信他们家的未来一定是美好的。

篇二近日,我们驻村工作队在走访入户的过程中了解到,村里好几户的羊和狗都莫名其妙的丢失。

村民反映的情况引起了我们驻村工作队的高度重视。

为了防止村民财产丢失,我们决定挨家挨户的进行宣传教育,共同做好防范工作,提升村民安全意识。

上午10时20分,当我和镇干部王登云刚从西队村民杨五元家宣传政策出来后,在俎千岁家门前发现3名可疑人员正在疑似盗窃。

随即,我准备上前询问,3名可疑人员见我朝他们走来,突然驾车逃跑。

第一书记扶贫民情日记6篇

第一书记扶贫民情日记6篇

第一书记扶贫民情日记:坚定信念真抓实干2017年8月21日星期一多云驻村工作已经8个多月了,回想起驻村工作的每个日夜,有困惑、有艰辛,但更多的是为村里和村民办实事的收获和喜悦。

通过几个月的驻村工作,自己已经对村里的情况有了较深的了解,一方面了解村里基本情况,另一方面走家串户解民意、摸实情,与村民拉家常交朋友,务实细致排忧解难化解矛盾,从刚开始的不熟悉到现在的逐步了解,让自己慢慢地走入到农村的生活,适应了“第一书记”的工作。

今天上午,我早早来到贫困户宋体林家,宋体林在果园里承包经营10多亩水地,为了便于经营管理他家经常住在果园小房子里,一个破旧的房子里凌乱的摆了几件破旧的桌椅,一张杂乱的木板床上,张玉梅半倚着坐着,见我进来他赶忙起身招呼。

他家4口人,女儿已出嫁,儿子上中学,2016年老公宋体林发生严重车祸,颅内大面积出血,因抢救及时挽救了生命,但遗憾的是留下了严重残疾,丧失劳动能力,家里的顶梁柱就这样倒下了,张玉梅眼里饱含着泪水,向我们述说了老公宋体林的病情和家里的困难,她说面对今后的日子,她们一家都不知道该怎样活下去。

经过我们的一番开导,张玉梅擦干泪水说:“相信政府不会抛弃我们不顾的,现在你们给我们办了低保,孩子上学给予支助,享受方方面面的扶持政策我很感激,你今天来看望我,说明政府是关心我们的,我会打起精神,坚强地面对生活。

”我把爱心卡掏了出来,写上了自己的联系方式。

我知道以她的个性不会联系我,但是一旦联系肯定是她处理不了的大事。

走的时候她有些激动,一路出门跟着走了好长一段路。

到了路口的时候我回头看了一眼,她依旧在那里张望,顿时心里有条暖流直窜心田,很温馨,很感动。

此时,我深刻体会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坚定信念真抓实干,倾注自己所有的努力和心血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第一书记扶贫民情日记:村里的喜与愁2017年12月11日星期一晴自2017年6月到现在,我被任命张皋镇官xx村“第一书记”已经6个多月了,工作的过程中,深深感受到群众的疾苦和困难,有喜也有愁。

驻村第一书记扶贫民情日记三篇

驻村第一书记扶贫民情日记三篇

驻村第一书记扶贫民情日记三篇真心实意为扶贫尽职尽责做工作2018年9月8日星期六天气晴自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以来,为了确保扶贫工作的成效,针对不同的致贫原因,分类指导,制定不同的帮扶措施。

红格图村的致贫原因各不相同,有的因学致贫,有的因病致贫,有的因为住房不安全,有的是没有劳动能力等,我们根据贫困户们不同的致贫原因,经过逐户研究,制定了各户的帮扶计划,每周我都抽两到三天时间去贫困家中走访,人问候了他的病情、和生活起居。

张忠厚对我们说:“无双至,祸不单行呀。

去年107辍学照顾他。

随后我安慰了冯忠绪,并对张忠厚说:“学尽量别辍学,这样上学的机会不多。

”“感谢党、感谢扶贫工作队,忠绪的日常起居我来照顾,决不能让侄儿念不成书。

”*飞)倾全力2018年8访20174口人,妻子和小儿子条件很艰苦。

妻子也是残疾人,行动不便,坐在炕上看见我们进来冲着我们打招呼,灶台边放了很多木棍,便于妻子生火做饭,家里全凭孙利文每天放牛回来收拾。

孙利文说:他家种了10亩地,养了5头牛,他和妻子享受着农村低保,这就是这家人的全部收入来源。

现在最担心的就是小儿子,孩子才3岁,从小就是“斗鸡眼”,走路总是摔跤,又没有时间和门路带孩子看病,家里仅有的几头牛也舍不得卖,自己也没去过大城市,有些担心。

我们劝说道:孩子是家庭的未来和希望,千万不能耽误治疗,现在才3岁正是治疗的时期,再等长大了机会就错过了,治疗的效果就不一定好了,作为父母要拿主意,下决心,尽早给孩子治疗,我们驻村工作队会积极帮助联系医院,提供的便利,让孩子尽早接受到最及时的治疗。

妻子听到这,眼中满含泪水,欲言又止,孙利文若有所思,其实我们都能看出来,钱是贫困群众看病的软肋。

我们继续劝说道,孩子的治疗不能再耽搁了,要给孩子一个健康的童年和完美的人生,现在国家健康扶贫的力度很大,住院治疗的费用报销比例能达到90%,看病花不了几个钱,只是在外地医院看病必须得先期垫付,可是为了孩子也要下定决心啊。

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日记三篇

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日记三篇

【导语】驻村⼯作有付出,也有收获,既是对⾃⼰的磨砺,也是成长道路上的⼀种锻炼。

以下是为⼤家精⼼整理的内容,欢迎⼤家阅读。

篇⼀ 时间过得很快,屈指⼀算,驻村已经半个多⽉了。

今天在乡政府⾥参加会议。

主席台上,县级领导和各部门专家⾏⾊匆匆地进来,简洁有⼒地布置完任务后,⼜急急忙忙地去了下⼀个乡镇。

⼀天⾥,主席台上换了五批领导和专家。

我在下⾯紧张地记笔记,⽣怕丢漏了⼀个字,因为台上的领导和专家所讲的内容,正是我半个⽉⼯作中遇到的许多⽆法解决的难题。

参加⼯作已经三⼗多年了,我仿佛⼀下⼦⼜回到了临近毕业的学⽣时代。

千头万绪的扶贫⼯作容不得我有⽚刻的松懈。

⼀天的会议结束后,我揉了揉红肿的眼睛,匆匆地向驻地奔驰。

附近的村户都已经熄灯了,我⼜开始坐在电脑前整理笔记。

笔记整理好以后,我翻出以前的问题清单,对照着新整理的学习笔记,⼀遍⼜⼀遍地思考今后⼀段时间的⼯作该如何安排。

关电脑的时候,时间已经过了午夜⼗⼆点。

从作为扶贫⼲部⾛进贫困户家的第⼀天起,我就感觉到⾃⼰的肩上已经挑起了⼀副千⽄重担。

记得第⼀天进村⼊户的时候,正是数四九的时候,我们⼏个⼈穿着⼤棉袄坐在装有空调的汽车⾥都不觉得暖和,但当我看到,⼏家贫困户家⾥都没有⽣⽕炉。

我询问他们家⾥是不是⽆煤可烧,他们说:家⾥的煤⾜够烧,⽩天有太阳照着不冷,天⿊的时候⽕炉就⽣着了。

当时,我的⿐⼦⼀酸,差点没有忍住⾃⼰的眼泪。

我是农民的⼉⼦,⽣于农村,长于农村,年迈的⽗母亲⾄今仍然居住在村⼦⾥。

我内⼼深处对勤劳简朴、吃苦耐劳的⽗⽼乡亲存有深厚的感情。

今天,我以扶贫⼲部的⾝份再次回到农村,⼀定要想办法帮助他们摆脱贫困的现状;上不辜负党组织的重托,下不辜负⼭⼭沟沟对我的养育之恩。

篇⼆ 由于⼯作需要,3⽉26⽇我被调整到四道沟任驻村第⼀书记,我到的第⼆天就进⼊了⼯作状态,熟悉情况,调整帮扶的贫困户。

在了解了新情况后,让我越来越感到,第⼀书记不是⼀个简单的称谓,⽽是⼀种厚重责任。

第一书记扶贫民情日记8篇

第一书记扶贫民情日记8篇

第一书记扶贫民情日记:精心准备积极迎检不忘初心砥砺前行2018年7月11日星期六小雨昨天晚上七点半接到镇驻村办紧急通知,今天旗委聘请的第三方评估机构要对旗相关部门和各苏木乡镇的扶贫成效进行评估。

听到这个消息后,我们驻村工作队既紧张又期待,紧张是因为我们还有一些细节没有完善,期待是因为我们驻村工作队没明没夜的做了大量工作,付出了很多辛苦,很想检验一下我们的工作到底做的扎不扎实,还有那些不足之处需要改进。

为此,我们驻村工作队全体成员放弃周末休息,也不记得是第几个没有休息的周末了,从昨天接到通知,就开始对近期所做的工作进一步完善。

新发下来的明白卡还有五十来户没有填上去,我们驻村工作队与扶贫协理员共同加班,力争连夜完工。

然后我把村档案又重翻了一遍,包括贫困户登记表、贫困户申请表、村民大会评议记录、评议结果、行政村表决会议记录、贫困户初选名单公示、贫困户确认报告、贫困户审核确认情况公示及相关影视资料等又重新捋了一遍,只到确认无误后才松了一口气。

又对近期工作回顾了一下,写了份总结,以备检查组了解情况时汇报工作。

还有就是群众满意度,说句实话,驻村以来,我们驻村工作队全体成员群策群力,真心帮扶,也做了很多工作。

特别是我们走访农户,了解实情,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得到了村民们的普遍好评,应该问题不大。

检查组终于来了,天上下着蒙蒙细雨,气氛很紧张,检查组和我们的交流不多,一是让提供村级档案,二是提供常住户花名,这些都有,我们都照办。

然后对我们驻村工作队的宿舍、厨房、办公场所以及工作台账、民情日记、驻村工作计划、村发展规划等一一拍照登记。

接下来就是入户调查,这也是检查的重点,每一户都问半个小时左右,问的很细。

入户调查整整走访了一天。

晚上结束的时候,我问调查组我们的工作做的怎么样,她们说,没啥大问题,你们这的村民满意度挺高的。

听到这句话我们的心踏实了一半,感觉我们付出再多也值,能得到群众的认可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回报。

大学生村官精准扶贫民情日记【3篇】

大学生村官精准扶贫民情日记【3篇】

大学生村官精准扶贫民情日记【3篇】大学生村官精准扶贫民情篇一立冬过后,天气更冷了。

今天一早,我跟随驻村工作队长和村干部到一贫困户家中进行走访。

从村社干部那里我了解到,意外的疾病让他的半边身子几乎瘫痪,家里还有正在上学的儿子和年迈的父亲。

一家人的生活仅靠他做点零工和妻子种田维持。

一进家门,看到的便是新建的宽敞明亮的房子。

他激动地拉着我们的手说:“原来住在老房子是打雷下雨都害怕,现在搬上来了,住着都不怕了,舒服极了,住着很安心,和城市差不多了”。

他家原先居住的地点属于C级危房,住房因山体整体滑动,出现了房屋倾斜及墙体拉裂的现象,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今年上半年,他家享受到了扶贫安居工程项目,在好政策的帮助下,搬离了原先居住的地点,住进了漂亮的“乡村小别墅”。

从我进到家里一直到我离开,他一共说了6个谢谢,即使在我没有给他带去半点帮助的时候他依然心怀感激,更让我惊讶的是他说起未来时那种激情和希望——“我要感谢党、感谢政府啊!帮我建了新居、建了猪舍,申请了项目入户,让我养了猪,我这个身子喂个猪还可以,猪卖掉就有钱了。

感谢你们对我的帮扶,寻找养殖大户帮带传授,还帮助我儿子申请贫困助学金。

没有党、没有政府、没有你们,我这日子都不知道怎么过。

”那一刻,看到他行动吃力的身体却还满心斗志,我浑身一下子也充满了干劲。

看到他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和干劲,我突然觉得天气再冷,但我的心却是温暖的。

今天的走访让我收获很大,也使我深深地意识到,精准扶贫真的很重要,村民生活的改善确实离不开我们的正确引导和指导。

有时候,我们的一个举措、一次宣传甚至一个建议就有可能改变他们的生活,让他们感受到党的温暖。

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我们在脱贫攻坚第一线上要做的还很多,不能一味的只看、只听,而要把行动落在实处、落在村民看得见的实惠处。

(作者为云南省大理州巍山县南诏镇开南村大学生村官)大学生村官精准扶贫民情日记篇二抬头望天空,繁星点点,苍山的轮廓模糊可见,耳边传来滋滋滋建筑机械作业的声音,不由自主,想起了村东头张大姐家危房拆除重建的情景。

第一书记驻村工作扶贫民情日记三篇_日记作文

第一书记驻村工作扶贫民情日记三篇_日记作文

第一书记驻村工作扶贫民情日记三篇篇一今天一大早就在我们驻村干部还在忙碌着手头的工作的时候,跟着急促的脚步声来迎来了西沟村民(贫困户)丁种堂、王计达夫妇,他们进门就满脸带着会心的微笑,原来他们是来签订《异地扶贫搬迁旧房拆除协议》的,还带来了自筹款一万元。

胜利行政村西沟自然村,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通信网络条件相对较差,现在村居住的村民只有6户人家了,丁种堂夫妇就是其中之一。

前段时间我们驻村干部挨门挨户宣传了精准扶贫异地搬迁政策,丁种堂夫妇一开始不愿意接受异地搬迁政策,觉的在村里住了半辈子了不愿意离开,去了别的地方会不适应,我们驻村干部耐心细致的给他们做思想工作,把利弊关系分析了好久,最终做通了大家的思想工作,也帮他们排除了后顾之忧。

今天他们从进门就告诉“我们想通了,去城里住住楼房吧,在村里受了大半辈子苦了,现在儿女们也自立了,是该享享福了”。

听着他们还不停的畅想着未来生活的想法,不由的为他们感到高兴。

(察右中旗黄羊城镇胜利村第一书记焦红娟)篇二贫困户李建明的情况始终让我放心不下,今天和往常一样我又开始了“串门行动”。

走在卧龙村平坦的路上,不时碰到在路边聊天的村民,他们很热情地和我打招呼,村里所有人也都已经认识我了。

还没走进他家,李建明便从窗户看到了我,便出来迎接。

这时他还没有洗漱,家里有点杂乱还没顾上整理,不大的小院里也是一片狼籍。

他的妻子本来就病情严重,前几天夜里又不小心下地摔伤了,现在更卧病在床无法自理。

我坐在他们的炕头上,与他们面对面的交流。

交流的整个过程让我深切地体会到他们“倾诉”的意愿很强烈,愿意和我们交流。

李建明的妻子更是一边说话,一边掉眼泪。

我语重心长地告诉他们,别着急,在党的关怀下幸福生活一步一步向咱们靠近,要勇敢战胜病魔,在党的扶贫政策和引领下,一定能摆脱贫困走上幸福道路。

他把自己希望得到帮助的情况和我反映,我一一记下,承诺帮他向有关部门咨询有关政策。

希望通过我对国家政策的宣传能够让他们对生活重燃信心。

扶贫工作民情日记5篇

扶贫工作民情日记5篇

扶贫工作民情日记5篇扶贫是民生大事,做好扶贫工作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扶贫民情日记就是根据现实的民众情况,回报给上级,想办法解决其问题。

下面店铺给大家带来扶贫工作民情日记,希望对你有帮助。

扶贫工作民情日记篇一扶贫搬迁是个好办法今天我到三组入户走访,感觉三组大部分都是新搬迁户,一统计,仅去年就搬迁了18户。

原来三组的村民主要分布在山上和山下,大约各占一半,山上的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村民们强烈要求搬迁。

经村委会协调,在山下整理了一些屋基,条件好的都迁下来住进了新房,目前山上大约还有七、八户,我决定先上山走一趟。

沿着山路往上爬,大约二十多分钟才到第一家,叫徐光朝,家里三口人,低矮的三间土坯房,家里很乱,满院都是刚孵出的小鸡。

徐光朝的儿子徐斌对我们说,他们家三口本来都在外打工,因为他母亲生了病,得了肝硬化,在医院住了几个月,医生说没有了救治希望,不得已才回来。

他母亲现在病情虽然没有恶化,但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他父亲身体也不好,患有腰椎间盘突出和甲亢病,他只有放弃打工回家照顾父母。

为了挣点钱,他到省农科院学习了蜈蚣养殖技术,在家里养蜈蚣,但才起步,还没有见收;同时又买回了一批鸡苗,准备搞规模养殖。

徐斌是我入户走访来在农户家里遇到的第一个年轻人,今年25岁,也是全村唯一一个搞特色养殖的,我很有感触,年轻人就是不一样,有文化,有思路,建设新农村就需要年轻人。

我对他说,养蜈蚣风险很大,关键是技术,所以你一定要多小心,有什么问题一定要及时请人解决,千万不能让蜈蚣生病。

再往上走,来到程梅家,她正在林子里放牛,我说我们是“三万”活动工作组的,想到她家里坐坐,她便把牛拴好,把我们带到她家。

家里条件还不错,虽然住在山上,但是楼房,而且也收拾得很干净,她说房子建了好几年了。

程梅今年39岁,是我入户调查遇到的第二个40岁以下的年轻人,接连遇到两个年轻人,我便有些兴奋,现在年轻人都出门打工,留下来的实在太少了。

程梅家里三口人,丈夫朱朝明开农用车在周边村从事农产品收购、贩卖,每年可以挣一些钱。

村干扶贫工作民情日记

村干扶贫工作民情日记

村干扶贫工作民情日记村干扶贫工作民情日记【篇一】今天上午8点10分,冯杰、杨迪我们一行三人按照约定计划,继续走访,刚走到半路,突然下雨,不得不改变计划,驾车到铁匠湾,由于到铁匠湾山路坡陡弯急路滑,我们将车停在路边,继续行程。

,退耕还林后政府补偿很低,家庭收入渠道少。

与杨小香道别后,9点40返回驻地后,14作的想法、建议。

45壶灭螺药物杀螺胺、灭螺机和工具箱等灭螺药物器械搬到7时许,在隆隆的为实现《湖南省2016—2025年中长期规划纲要》的血吸虫病防治目标,2018年要消灭垸内钉螺面积,垸内外无阳性钉螺。

作为分管业务的副站长,我深感责任重大,不敢有一丝懈怠。

由于我站女职工居多,严重缺乏劳动力,同时为解决有螺小沟、毛沟灭螺缺水问题,我提议购买了小型灭螺机两台,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灭螺效果。

东保村有螺沟渠纵横交错,环境复杂。

我顶着烈日,不仅要做好灭螺技术指导工作,更多的时间要亲自掌控灭螺机喷头,认真仔细对每条有螺沟渠进行机喷灭螺,并指挥劳力对沟渠进行分段堵坝蓄水药浸,保证灭螺效果。

午餐和以往一样,我们和民工一道吃着10元钱的盒饭,有的在门口、在墙边,或蹲着、或站着,手拿盒饭草草了事。

午饭后,我们马上开始下午的灭螺工作。

由于气温高达35℃,我的衣服汗湿了又干,干了又汗湿,到处都是花白的盐渍。

忽然,我感觉头昏脑胀,继而恶心呕吐,同事们说我可能中暑了,赶紧把我扶到田埂上坐下,并劝我回去休息。

我想到我走了,今天的任务就完成不了,还是坚持一下吧。

我在田埂上休息了十分钟,喝了一瓶藿香正气水,又开始了紧张的工作。

在我的激烈下,大家工作非常卖力,配合也非常默契,终于在傍晚完成了东保村垸内灭螺任务。

拖着像灌铅的大腿,带着满身的汗臭,到家时时钟已指向21:35。

作为一名女同志,连续多天的灭螺工作,除了身体极度劳累外,由于我对灭螺药物过敏,灭螺后双眼红肿、疼痛、泪流不止,不得不靠吃抗过敏药来缓解。

但是我想到作为一名*员,又是单位分管业务的副站长,能见证消除血吸虫病,彻底送走“瘟神”这一伟大时刻,受这点苦又算得了什么?这不正是我毕生追求的理想吗?经过几代血防人的共同努力,常德血吸虫病疫情不断减少,疫区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不断改善,作为一名血防人,我骄傲、我自豪!村干扶贫工作民情日记【篇三】今年3月初,我被选派到东城开发区枧槽村任“部,辖区面积4.7平方公里,全村现有耕地356亩,林地2015年“五定五看”大核查及20163户经机场项目建设拆迁,给予货币补偿,剩余3;对村集体的帮扶不能仅停留在“输血”获得收益,使村集体和百姓携手走上幸福康庄大道。

扶贫驻村扶贫民情日记5篇

扶贫驻村扶贫民情日记5篇

【导语】民情日记直接取材于千头万绪的基层工作和丰富的群众生活,这一特性,使其具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生活基础和持久的生命力。

以下是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篇一5月6日上午,我一个人来到谢桥村白水洞组****家,此时****正在院坝里修理农具。

于是我上前与他闲聊,他谈到自己现在是一个人在家上了年纪,白水洞的所有村民都从原来的住处搬了出来,就剩下他还在那里面住着,主要是搬出来没有房子住,而且现在就靠自己种地养活生活,家里面无人打工,子女还要读书,还欠下许多债务,自己虽然领有低保,但家中缺乏经济来源。

于是,我向他介绍了小额额信用贷款政策,但是他说,家里没有什么经济来源,自己又不会做生意,贷了款怕自己还不上。

这次的走访使我感到,村里的部分群众市场经济意识还不够高,许多群众都是想得到小额贷款不去开拓新的致富门路而是为了生活开支,我们若想从基本上使他们富裕起来,首先要改变他们安于现状的旧思想,同时提供给他们致富知识和市场渠道。

通过多种途径激励他们创业和致富的积极性。

篇二昨晚7点左右,亚鱼乡也应节气地出现了雷雨天气。

叮,叮,叮……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干群连心室”内的寂静,我立马接起电话。

来电的是亚鱼村花瓜冲村民组的刘泽双老人,因电线老化引起了火灾,将家里的老木房给烧了起来。

听到这个噩耗,我们驻村工作人员立即与乡政府、村委会联系,第一时间赶到救火前线。

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在凌晨时分终于将大火扑灭。

第二天一大早,大家伙顾不上疲惫,为刘泽双老人送去了慰问金3000元,大米180斤,食用油1桶,棉被4床,大衣2件。

慰问金和物品虽然不多,但却温暖了老人的心。

篇三下午5点多,我们驻村工作人员一行3人,跟着亚鱼村副主任姚本祥,监督委员会主任、综治工作站站长舒水保来到潘塘村民组。

近日,潘塘村民组在进行入户道路硬化工程,我们也积极地投入了他们的劳动。

据悉,这条道路是连着该组外面的李丫公路,属于一事一议项目,由财政出资金,村民出劳动力共同完成的。

村书记扶贫工作民情日记

村书记扶贫工作民情日记

村书记扶贫工作民情日记村书记扶贫工作民情日记【篇一】我们在走村串寨中不难发现,有些贫困村、贫困户扶不起、穷依旧,不是他们没有致富的环境,而是他们缺乏敢于创新的勇气、勤劳实干的精神和脱贫致富的信念。

怎样提振农民脱贫致富的信心?较快的投资项目,鸡苗发放后四个月即可出栏,市场价在农户持观望坐等态度,到最后报名的只有4441贫困户。

经过多方协调开导,上波依村民小组共与15的平均主义意味着什么呢?作用,成为了人人都能分到碗里的“礼物。

”中“扶智”。

扶志就是要从思想上、精神上帮助他们树立战胜困难、摆脱困“扶志”应该从村民观念上着手,们知道平均主义的危害;其次,以“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为村小组长、村干部提供学习培训机会,前提是村小组长要站在党和政府的一边,既要落实党和政府的安排的工作,又要及时反应农民的相关情况;最后在加上政府的政策帮扶,在破除平均主义中量力而富、有为而富。

在农村中消除平均主义,学校不能成盲区。

我们可以从开展校园活动入手,鼓励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双手去获得物品,创造价值,享受成功,积累财富。

别让不劳而获的思想腐蚀我们的下一代,更别让坐吃山空的隋性造就又一代的贫穷。

村书记扶贫工作民情日记【篇二】今天上午,听闻乡政府领导中午要到我村丫都坡小组安排党支部换届工作事宜,我便和另一名驻村工作队员约好,和乡领导一同进村了解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情况。

午饭过后,我们便前往丫都坡。

到达丫都坡已将近中午1点,我们立即分工(我主要负责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调查工作)。

这次天气和往常不太一样,天空淅淅沥沥地下着小雨。

撑起雨伞,我的第一站是李永贵家。

李永贵家贫困的原因主要是缺少劳动力,36岁的李东平还未成家,家中还有年过古稀的两个老人,只能在家中做一些简单的家务。

目前他家经济来源主要靠种植的600株香蕉和租地,他计划再扩种800株香蕉,现洞已挖好,苗到就能下种。

从600株到1400株,增加的是数量,也是他的负担,我在调查表上注明应给予他技术帮扶和指导。

驻村第一书记扶贫民情日记三篇

驻村第一书记扶贫民情日记三篇

驻村第一书记扶贫民情日记三篇真心实意为扶贫尽职尽责做工作20xx年9月8日星期六天气晴自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以来,为了确保扶贫工作的成效,针对不同的致贫原因,分类指导,制定不同的帮扶措施。

红格图村的致贫原因各不相同,有的因学致贫,有的因病致贫,有的因为住房不安全,有的是没有劳动能力等,我们根据贫困户们不同的致贫原因,经过逐户研究,制定了各户的帮扶计划,每周我都抽两到三天时间去贫困家中走访,不断地去引导动员他们,从内在先改变他们,起到扶贫先扶志的效果。

前些天西沟自然村贫困户冯忠绪在家突发脑梗塞,由驻村工作队协调送往卓资县人民医院,因为送的比较及时,没有耽误他的病情。

最近比较忙,今天特意抽了一点时间,带着驻村工作队成员潘利明,帮扶责任人王建新来到县医院看望冯忠绪。

到了病房,冯忠绪卧病在床,两眼无神,看到我们进来之后,他的眼中才有了一丝色彩。

我们一行三人问候了他的病情、和生活起居。

张忠厚对我们说:“住院条件很好,吃饭也很方便,病情倒是得到了控制,但是医生说以后怕是半身不遂了,这个家才刚刚有点起色,我又得了这种病,哎!”我们听后,心中都是沉甸甸的,真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呀。

去年10月份把他儿子送往乌兰察布特殊教育学校就读,解决了多年来困扰他的问题,今年7月也领取了异地搬迁楼房钥匙,刚刚把他鼓动起来,对未来美好生活充满了向往,充满了干劲,这才不到两月,他就病倒了,原本就很脆弱的家庭再一次的受到创伤,况且他这种病还需要专人照顾,怕是刚刚上了不到一年学的儿子要辍学照顾他。

随后我安慰了冯忠绪,并对张忠厚说:“有什么困难就告诉我们,我们尽量帮你们解决,解决不了的也及时沟通有关部门予以解决,我们工作队也会经常的看望你们,让忠绪多做恢复运动,避免瘫痪,如果能不让孩子辍学尽量别辍学,这样上学的机会不多。

”张忠厚握着我的手激动的说:“感谢党、感谢扶贫工作队,忠绪的日常起居我来照顾,决不能让侄儿念不成书。

”再次地鼓励了冯忠绪,安顿他要听医生的话,注意日常饮食生活后,我们离开了医院,继续奔赴到扶贫一线上。

驻村第一书记扶贫民情日记三篇

驻村第一书记扶贫民情日记三篇

驻村第一书记扶贫民情日记三篇导读:本文驻村第一书记扶贫民情日记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真心实意为扶贫尽职尽责做工作2018年9月8日星期六天气晴自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以来,为了确保扶贫工作的成效,针对不同的致贫原因,分类指导,制定不同的帮扶措施。

红格图村的致贫原因各不相同,有的因学致贫,有的因病致贫,有的因为住房不安全,有的是没有劳动能力等,我们根据贫困户们不同的致贫原因,经过逐户研究,制定了各户的帮扶计划,每周我都抽两到三天时间去贫困家中走访,不断地去引导动员他们,从内在先改变他们,起到扶贫先扶志的效果。

前些天西沟自然村贫困户冯忠绪在家突发脑梗塞,由驻村工作队协调送往卓资县人民医院,因为送的比较及时,没有耽误他的病情。

最近比较忙,今天特意抽了一点时间,带着驻村工作队成员潘利明,帮扶责任人王建新来到县医院看望冯忠绪。

到了病房,冯忠绪卧病在床,两眼无神,看到我们进来之后,他的眼中才有了一丝色彩。

我们一行三人问候了他的病情、和生活起居。

张忠厚对我们说:“住院条件很好,吃饭也很方便,病情倒是得到了控制,但是医生说以后怕是半身不遂了,这个家才刚刚有点起色,我又得了这种病,哎!”我们听后,心中都是沉甸甸的,真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呀。

去年10月份把他儿子送往乌兰察布特殊教育学校就读,解决了多年来困扰他的问题,今年7月也领取了异地搬迁楼房钥匙,刚刚把他鼓动起来,对未来美好生活充满了向往,充满了干劲,这才不到两月,他就病倒了,原本就很脆弱的家庭再一次的受到创伤,况且他这种病还需要专人照顾,怕是刚刚上了不到一年学的儿子要辍学照顾他。

随后我安慰了冯忠绪,并对张忠厚说:“有什么困难就告诉我们,我们尽量帮你们解决,解决不了的也及时沟通有关部门予以解决,我们工作队也会经常的看望你们,让忠绪多做恢复运动,避免瘫痪,如果能不让孩子辍学尽量别辍学,这样上学的机会不多。

”张忠厚握着我的手激动的说:“感谢党、感谢扶贫工作队,忠绪的日常起居我来照顾,决不能让侄儿念不成书。

【精准扶贫】驻村第一书记民情日记三篇

【精准扶贫】驻村第一书记民情日记三篇

【导语】精准扶贫的关键要把扶持产业发展作为基础性工程来抓,引导扶持贫困户调整产业结构,将注重点放到帮扶长期效应之“睛”上来,“输血”的同时更要帮助“造血”,才能激发贫困户稳定脱贫。

以下是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篇一今天,我和嘎查支部书记一起到朝格图家了解玉米收割进度和今年的收支情况。

由于今年他家打井比较晚,5月下旬才播种,玉米地又是泛碱的新地,土地肥力差,长势受了一些影响。

不过朝格图见到我们后,还是欢喜的说:“今年有了草料,我家的牛羊产业可以发展壮大,得谢谢国家的扶贫政策,感谢帮扶单位。

”驻村以来,我多次深入到贫困户家中、田间地头,拉家常、讲政策、算细账、话脱贫,了解贫困户的家庭情况和发展愿望。

当了解到朝格图家因学、缺土地致贫时,我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审批打井手续,争取了扶贫项目资金2万元,旗政协办公室投入资金12146元,为朝格图家新打深井1眼并配套,为60亩水浇地配套了滴灌设施。

当了解到朝格图当年40只羊的绒毛只卖了1923元时,我和同事与他盘坐在一起,分析增量不增效的症结,先找到病根,然后对症下药,最后帮助他卖出了20只山羊,买回了15只小尾寒羊种羊。

以小尾寒羊多胎性、生长快、出肉率高来改良畜种,利用秸杆、玉米发展舍饲养殖、羔羊育肥,促进朝格图家养殖业发展,提升脱贫攻坚帮扶工作成效。

另外,朝格图的大女儿今年高中毕业,顺利报考了内师大生物科学专业,但拮据的家庭收入,让一家人又皱起了眉头。

知道这件事后,我与同事积极帮助申报自治区教育助学、市少数民族贫困学生助学,同时争取社会救助,成功申请了“国酒茅台助学”、“泛海助学”,接受了旗蒙医院2000元的助学金。

篇二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扶贫故事题目是“履职尽责、砥砺奋进、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做贡献”。

我是2016年6月组织委派我担任白海子镇小东号村委会驻村第一书记。

驻村以来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扎实工作,牢记职责使命,一心一意抓扶贫,时刻战斗在扶贫攻坚第一线。

第一书记驻村工作民情日记6篇_日记作文

第一书记驻村工作民情日记6篇_日记作文

第一书记驻村工作民情日记6篇第一书记驻村工作民情篇一“章书记,来村里有一年多了吧!像你这样的好干部一直驻村该有多好啊!”村党支部书记杜国华拍打了一下我的肩膀说。

听着杜书记这句朴实的玩笑话,回想起一年来的驻村帮扶工作,燕山营村的贫困群众已全部脱贫,心里倍感欣慰。

今天,与村干部走访村里的脱贫群众,了解他们脱贫后的生活情况。

村民贺喜占因患直肠癌,妻子无业,家庭生活贫困,20xx年被识别为贫困户。

来到贫困群众贺喜占的家里,他很欣慰的告诉我们,“多亏了党的好政策,也感谢章书记的帮助,为妻子争取了保洁员的岗位,为我们夫妻俩办理了最低生活保障、减免了医疗保险,为儿媳联系了工作,还送来了基础母羊;现在妻子每月能领1600元,儿媳每月能领1200元,母羊也产崽了,看病也少花钱了,生活越来越好了……”。

解决贫困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让贫困群众有幸福感获得感,是我们开展驻村帮扶工作的目标,为使贫困群众实现家门口挣钱。

我多次协调,为8户贫困群众争取了保洁员岗位,积极与民政部门对接,为7户贫困群众办理了低保,让贫困群众充分享受到了政策红利,有了稳定的经济来源。

扶贫扶到根上,才是长久之计,扶贫就是要让贫困群众有钱赚、有房住,贫困学子有书念。

为贯彻产业扶贫政策,依托百企联百村行动,我积极协调2家社会企业签订入股协议,每户贫困群众每年能分红2500元。

为解除“寒门学子”的后顾之忧,我联系县教育局为2名贫困户子女争取了教育扶贫资金。

同时,我联系县住建局为2户贫困群众实施了危房改造,有效解决了贫困群众的住房问题……走访逐一了解了脱贫群众现在家中的生活状况,听取他们对帮扶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鼓励他们要自身勤劳奋进,坚强面对生活,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第一书记驻村工作民情日记篇二上午8点,我再次来到贫困户侯连贵家,今天侯连贵妻子陈秀娟终于可以办身份证了。

侯连贵妻子陈秀娟20多年前从四川来到碌碡坪正排子村,患轻度智障,想不起来自己老家在哪儿,一直没有户口。

扶贫驻村扶贫民情日记【5篇】

扶贫驻村扶贫民情日记【5篇】

篇一5月6日上午,我一個人來到謝橋村白水洞組****家,此時****正在院壩裡修理農具。

於是我上前與他閒聊,他談到自己現在是一個人在家上了年紀,白水洞的所有村民都從原來的住處搬了出來,就剩下他還在那裡面住著,主要是搬出來沒有房子住,而且現在就靠自己種地養活生活,家裡面無人打工,子女還要讀書,還欠下許多債務,自己雖然領有低保,但家中缺乏經濟來源。

於是,我向他介紹了小額額信用貸款政策,但是他說,家裡沒有什麼經濟來源,自己又不會做生意,貸了款怕自己還不上。

這次的走訪使我感到,村裡的部分群眾市場經濟意識還不夠高,許多群眾都是想得到小額貸款不去開拓新的致富門路而是為了生活開支,我們若想從基本上使他們富裕起來,首先要改變他們安於現狀的舊思想,同時提供給他們致富知識和市場管道。

通過多種途徑激勵他們創業和致富的積極性。

篇二昨晚7點左右,亞魚鄉也應節氣地出現了雷雨天氣。

叮,叮,叮……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打破了“幹群連心室”內的寂靜,我立馬接起電話。

來電的是亞魚村花瓜沖村民組的劉澤雙老人,因電線老化引起了火災,將家裡的老木房給燒了起來。

聽到這個噩耗,我們駐村工作人員立即與鄉政府、村委會聯繫,第一時間趕到救火前線。

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在淩晨時分終於將大火撲滅。

第二天一大早,大傢伙顧不上疲憊,為劉澤雙老人送去了慰問金3000元,大米180斤,食用油1桶,棉被4床,大衣2件。

慰問金和物品雖然不多,但卻溫暖了老人的心。

篇三下午5點多,我們駐村工作人員一行3人,跟著亞魚村副主任姚本祥,監督委員會主任、綜治工作站站長舒水保來到潘塘村民組。

近日,潘塘村民組在進行入戶道路硬化工程,我們也積極地投入了他們的勞動。

據悉,這條道路是連著該組外面的李丫公路,屬於一事一議專案,由財政出資金,村民出勞動力共同完成的。

大概一個星期左右就能完工並投入使用。

入戶道路修好了,極大地方便了村民們的出行。

村民們表示,道路的硬化結束了以往雨天泥,晴天灰的歷史,坐在車上顛簸得不行的情況也將不復存在。

第一书记扶贫民情日记5篇 (2)

第一书记扶贫民情日记5篇 (2)

第一书记扶贫民情日记5篇2018年6月26日星期二距离xx村村委会直线距离约3公里左右,跨过东西方向的110国道,就是一个自然村,名叫白家湾。

据和村民了解得知,这片土地下面,挖出过宝贝,后来村民们传言,说白家湾这个地方,曾经住过宫里的格格,所以这个地方是块福地、宝地,无论故事的真假,至少白家湾村民对白家湾这块土地发自内心的热爱,像一位母亲始终无私地爱着自己的孩子那样,这种热爱,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这个村子有一户村民,名叫陈海生,50多岁的他,几乎很少在家里待着,一有时间,他就会骑着他的电三轮、亦或是步走,在村子里边到处走走看看,像是永远怀抱着一颗好奇心想要去迫切地发现这个世界,迫切地探索这个世界,迫切地想要去用双脚丈量这个世界。

然而半年前的陈海生,是一个因双侧股骨头坏死而卧床多年,对生活看不到一点希望的中年男人。

今天来海生叔家看望他,刚到村口,就看见海生叔穿着那特别鲜艳的红背心在自家的院子里站着,我到了门口,说:“海生叔,在院子里站着干嘛呢?”。

海生叔说:“你不是给我打电话了,让我别出去溜达,家里憋的慌,我在院子里透透气,要不是你给我打电话,我早就出去个转去了,我现在这腿恢复得不错,你们不用总来看我,医生可给我做好了,自己也没花几个钱,我那帮扶领导,那真是对我比自己家孩子都好,要不是人家给联系医院和医生,我这后半辈子就得在床上躺着了,更别说在院子站着,满村子的溜达了。

”我说:“这治病啊,就得对症下药,脚疼医脚,腿疼医腿,就像您以前和我说的,找的医院医生,吃的药,都不正规,都没有找到根上,在最佳的时间找到病根,药到病除。

”海生叔说:“你说的对的了,有句话叫啥了,叫,叫沉疴下猛药,我这就是么。

”我说:“海生叔,您这既是沉疴下猛药,也是沉疴下准药,治病不能隔靴搔痒,对症下药才是标本兼治的方法,就像我们现在的精准扶贫包户到人一样,关键在于精准,也就是所谓找对人,才能干对事。

2018年6月23日星期六天气晴今天是集宁区公安局驻村工作队来到黄家村的第五十个工作日,与往常一样,上午进村入户,调查摸底访民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村书记扶贫工作民情日记_2250字
村书记扶贫工作民情日记【篇一】我们在走村串寨
中不难发现,有些贫困村、贫困户扶不起、穷依旧,不是他们没有致富的环境,而是他们缺乏敢于创新的勇气、勤劳实干的精神和脱贫致富的信念。

怎样提振农民脱贫致富的信心?是我们驻村扶贫工
作组的重大实践课题。

黄连鸡养殖是目前产业脱贫中见效方式较快的投资项目,鸡苗发放后四个月即可出栏,市场价在40元/公斤左右。

我们在第一批黄连鸡养殖户动员中,很多
农户持观望坐等态度,到最后报名的只有44户。

待鸡苗出
栏后,农户尝到了甜头,观望者慢慢加入到养殖行列。

在第二批养殖动员过程中,为了让很多的贫困户加入早日脱贫摘帽,驻村队员一行9人开展了为期三天的深入宣传,最后签订协议时村民却迟迟不肯签字,闻队长一直在给村民做思想工作,帮助他们放下思想包袱,尽快加入到产业发展的行列中来。

多次沟通交流后得知原来是村里的非贫困户从中阻挠,想把帮扶村内贫困户的物资进行平均分配,全村41户都要
得到。

就这个问题,闻队长再次强调按照相关文件规定,这是绝对不允许的,本次养殖只针对建档立卡的贫困户。

经过多方协调开导,上波依村民小组共与15户贫困户签订了养
殖协议。

平均分配这样一个小插曲,让我联想到了村里的低保分配,家家户户不论是不是贫困户都能享受低保政策。

这样的平均主义意味着什么呢?它抹杀了劳动报酬上的任何差别,否认多劳多得的按劳分配原则。

在这里低保失去了它的作用,成为了人人都能分到碗里的大锅饭。

平均主义带来的是助长村民的惰性思维,消磨勤劳村民的奋斗意志,这种消极主义还影响在孩子身上。

记得我念小学时候,儿童节学校从来不会主动将奖品直接发到学生手里,而是靠每个学生自己参与游园活动得到的奖票兑换物品。

每个学生可靠自己的能力,获得不同的奖励,既培养了学生拼搏向上的精神,又遏制了学生不劳而获的思想。

而在波依小学儿童节活动中,不论参与热度,孩子最终得到的都是相同的礼物。

回到我们扶贫工作的出发点:在扶志中扶智。

扶志就是要从思想上、精神上帮助他们树立战胜困难、摆脱困境的信心和斗志,而扶智主要是项目上的技术辅导和政策上的专项扶贫。

我个人觉得扶志应该从村民观念上着手,破除平均主义,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帮助,让勤劳肯干的农民实实在在感受到劳动的回报。

虽然由于客观原因,要真正破除他们心中的平均主义难度较大,但并非不可为。

首先从村小组长、村干部入手,从思想上引导他们,让他们知道平均主义的危害;其次,以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为村小组长、村干部提供学习培训机会,前提是村小组长要站在党和政府
的一边,既要落实党和政府的安排的工作,又要及时反应农民的相关情况;最后在加上政府的政策帮扶,在破除平均主义中量力而富、有为而富。

在农村中消除平均主义,学校不能成盲区。

我们可以从开展校园活动入手,鼓励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双手去获得物品,创造价值,享受成功,积累财富。

别让不劳而获的思想腐蚀我们的下一代,更别让坐吃山空的隋性造就又一代的贫穷。

村书记扶贫工作民情日记【篇二】今天上午,听闻乡政府领导中午要到我村丫都坡小组安排党支部换届工作事宜,我便和另一名驻村工作队员约好,和乡领导一同进村了解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情况。

午饭过后,我们便前往丫都坡。

到达丫都坡已将近中午1点,我们立即分工(我主要负责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调查工作)。

这次天气和往常不太一样,天空淅淅沥沥地下着小雨。

撑起雨伞,我的第一站是李永贵家。

李永贵家贫困的原因主要是缺少劳动力,36岁的李东平还未成家,家中还有年过古稀的两个老人,只能在家中做一些简单的家务。

目前他家经济来源主要靠种植的600株香蕉和租地,他计划再扩种800株香蕉,现洞已挖好,苗到就能下种。

从600株到1400株,增加的是数量,也是他的
负担,我在调查表上注明应给予他技术帮扶和指导。

意外的是,今年他家自建了一个猪圈,养了两头猪以及50只小鸡。

他说,这是老人的意思,老人不能干重活,就只能在家中帮忙饲养家禽。

第二站是李国友家。

李国友家有4口人,有一个年岁已高的老母亲,家中可用的土地只有3亩,稀疏中了100多棵香蕉,家中还有1.5万的外债。

他说家中主要的经济收入就主要是靠自家养的那一匹骡子,讲到那匹骡子的时候,他喜笑颜开,说这是他的宝贝,出去帮人家驮东西一年能带来一万多元的经济收入!他说,家中土地并不多,准备搞点生猪、家禽养殖,已自建了猪圈和鸡舍,猪仔、鸡仔已圈养。

看着这些小鸡、猪仔在圈里活蹦乱跳,心情十分激动,以后可都是人民币呀!李国友欣喜的说。

针对这个情况,我在调查表上注明他家的脱贫措施是牲畜养殖,同时需要技术指导。

之后我陆续走访了6家农户。

走访的这些建档立卡户大多都在原有传统产业香蕉种植的基础上,自发的发展了其他种养殖业。

我看到了一颗颗自立自强、脱贫致富的种子正在他们的心中萌芽。

做完工作,已是下午5点半。

换届工作与扶贫工作双推进达到此行的目的。

我们漫步在山间小路,感慨雨后空气清新,更感慨脱贫攻坚犹如甘露一般湿润着整个村庄!
村书记扶贫工作民情日记【篇三】刚来到丰年村我
是带着满腔的激情与热情,但是经过几天时间的了解与观察,看到了基层的复杂性,我的信念曾一度动摇。

但是当我想到各级组织对我的信任,党赋予我的任务与使命,当我握着村民那一双双布满沧桑的双手,当我看到老百姓那一双双期盼的眼神,我又一次次重新燃起了斗志。

我立志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我们村带来一丝改变,要通过民政人的爱民情怀,让老百姓感受到党的关怀与温暖。

四个月里我放弃了国庆节等法定休息日,走访、慰
问了贫困群体及老党员;解决了村内历史遗留的低保、五保等问题;为村委会置办了全新的办公座椅与冬季取暖煤;委托省
设计院拿出了2016年即将实施的美丽乡村整体规划;通过与省、县、乡等各级领导沟通协调,为丰年村争取到资金60
余万元,田间生态水利改造项目资金近2000万元(目前已施工),果蔬种植合作社扶贫项目资金800万元(已通过省直相关部门审核),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项目资金300万元(资金已到位)。

通过以上项目的实施,可以预见我们村翻天覆地的变化及美好的明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