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维修标准.

合集下载

设备维修四大标准

设备维修四大标准

设备维修四大标准
设备维修的四大标准通常包括:质量标准、时间标准、费用标准和安全标准。

1. 质量标准:设备维修必须符合一定的质量标准,包括维修后设备能够正常运行、没有任何故障、性能和功能与原有设备相同等。

维修过程中所使用的零部件和材料也需要符合一定的质量要求。

2. 时间标准:设备维修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以减少停工或停产时间,尽快恢复设备的正常运行。

维修人员需要按照预定时间表进行工作,保证维修工作按时完成。

3. 费用标准:设备维修所产生的费用应该在一定的范围内,通常以维修成本为基础制定费用标准。

维修过程中所需要的零部件、材料、人工费用等都应该在费用标准内,不能出现过高的费用。

4. 安全标准:设备维修必须符合一定的安全标准,包括对维修人员和现场的安全保障。

维修人员需要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戴好安全防护用具,确保维修过程中没有意外事故发生。

同时,维修现场也需要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确保不会对周围环境和他人造成危害。

设备维保的维修规范与标准

设备维保的维修规范与标准

04
设备维保安全规范
安全操作规程
01
操作前应进行设备检查,确保设备处于安全状态。
02
严格按照设备操作手册进行操作,禁止违规操作。
03
操作过程中应保持注意力集中,不得分心或从事其 他工作。
安全防护措施
操作人员应穿戴符合 安全标准的工作服和 防护用品。
对于可能产生噪音、 振动、辐射等危害的 设备,应采取相应的 防护措施。
物资储存
合理规划物资储存场所,确保物资的妥善保管和 有序管理,避免物资损坏或过期。
物资使用与记录
建立物资使用和消耗的记录制度,及时掌握物资 的使用情况和消耗规律,为合理采购提供依据。
维保计划与执行管理
维保计划制定
根据设备的运行情况和维修需求 ,制定合理的维保计划,包括维 保周期、工作内容和时间安排等 。
设备周围应设置安全 警示标识和防护栏, 防止人员误入危险区 域。
安全事故处理与预防
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应立即停止操作,采取紧急 措施,并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对安全事故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原因,制定预防 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定期对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安全 可靠。
05
设备维保管理规范
维保人员管理
设备维保的重要性
设备维保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 题,防止设备损坏和性能下降,保证 生产安全和稳定,提高设备运行效率 和降低维修成本。
设备维保的流程与内容
设备维保的流程
包括定期检查、日常巡检、故障排查 、维修保养等环节,确保设备始终处 于良好状态。
设备维保的内容
包括清洁、润滑、紧固、调整、更换 易损件等,根据不同设备和生产需求 制定相应的维保计划和标准。
检查紧固件

设备维修流程标准

设备维修流程标准

设备维修流程标准1. 简介设备维修流程标准文件旨在规范和指导公司设备维修流程,并确保设备维修过程高效、可控和安全。

该标准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设备维修的部门和人员。

2. 流程概述设备维修流程包括以下主要步骤:2.1 提交维修申请- 设备使用人员发现设备故障或需要维修时,应及时向设备维修部门提交维修申请。

- 维修申请应包括设备信息、故障描述以及联系方式等必要信息。

2.2 维修申请评估- 设备维修部门收到维修申请后,应对申请进行评估,确定是否需要维修以及维修的优先级。

- 如有需要,设备维修部门可以要求设备使用人员提供进一步的信息或进行现场检查。

2.3 维修计划制定- 设备维修部门根据维修申请的评估结果以及现有资源情况,制定维修计划。

- 维修计划应包括预计维修时间、维修所需材料和人力资源等信息。

2.4 维修执行- 设备维修部门按照维修计划开始执行维修工作。

- 维修过程中应确保操作规范和安全,及时处理设备故障并记录维修过程。

2.5 维修完成验收- 维修完成后,设备维修部门将修复的设备进行验收,确保设备功能正常。

- 如设备存在问题或需要进一步调整,应及时进行修复或协调相关部门解决。

2.6 维修记录与总结- 设备维修部门应及时记录维修过程的关键信息,包括设备故障原因、维修步骤和所使用的材料等。

- 维修记录的总结分析可用于改进维修流程和提高维修效率。

3. 相关责任与授权- 设备使用人员负责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并及时提交维修申请。

- 设备维修部门负责评估申请、制定维修计划并执行维修任务。

- 其他相关部门应积极配合设备维修部门完成设备维修工作。

4. 变更与更新- 根据实际情况和反馈意见,设备维修流程标准会进行变更和更新。

- 变更和更新应经过相应的审批程序,并及时通知部门相关人员。

设备维修四大标准精选文档

设备维修四大标准精选文档

设备维修四大标准精选文档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设备维修四大标准(一) 维修技术标准规定设备部位(点)的维修管理值,如温度、压力、流量、电流、电压、尺寸公差等允许值和检查方法.维修技术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设备、装置名称、部位简图、零件名称、材质、维修标准(包括图纸尺寸、图纸间隙、劣化倾向许容量)、点检方法、点检周期、更换或修理周期和检修方面的特点事项等.维修技术标准是设备维修标准类的基础,它反映设备设计者的思想,是编制点检标准、给油脂标准、维修作业标准的技术依据,其编写的难度也较大.维修技术标准中,最关键的是维修技术管理值的确定,在初期其制订的依据如下:1. 制造厂家提供的设备使用说明书,它体现了设计者的设计思想.2. 参考国内外同类设备或使用性质相类似设备的维修技术管理值,她体现了设备管理人员的经验和水平.维修技术标准通常是由各生产厂机动科选派有经验的技术管理人员起草编制,先设定保证安全运行的数据,经过一段时间(通常是3—5年)的生产实践,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根据生产量、设备运行工况及维修状况、备品备件质量与使用的实际情况,对维修技术管理值进行相应的修订.以趋向完善合理,便于进行科学管理,即用最少的维修费用,获取最佳的经济效果。

(二)点检标准规定设备各部位的点检部位、点检项目、点检内容、点检周期、管理值、点检方法、点检分工,以及在什么状态下进行点检等。

点检标准是是点检员对设备进行预防性检查的依据,是编制各种点检计划的依据。

1.点检标准编制依据(1)设备使用说明书和有关技术图纸资料;(2)维修技术标准;(3)同类设备的实际资料;(4)实际经验积累;2.点检标准的分类(1)按通用性分类① 专用点检标准用于非通用设备的专用机械设备的点检标准。

② 通用点检标准用于通用设备的电气、动力设备的点检标准。

(2)按点检周期分类① 日常点检标准用于短周期的生产操作、运行值班日常点检作业。

设备维护维修规范

设备维护维修规范

设备维护维修规范1. 引言设备的维护与维修是保持设备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的关键环节。

为了确保设备维护维修工作的高效性和标准化,制定本规范,以规范设备维护维修流程。

2. 设备维护维修流程2.1 设备维护设备维护是指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保养,以确保其正常工作和避免故障。

设备维护流程如下:2.1.1 制定维护计划根据设备厂商提供的维护手册和实际使用情况,制定设备维护计划。

维护计划应包括维护频率、维护内容、维护责任人等信息。

2.1.2 维护准备维护前,准备好所需的维护工具、材料和设备技术资料。

确保维护过程中不会引起更多的问题。

2.1.3 检查设备状态在维护前,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和外观,记录问题和异常。

如果发现问题无法解决,则应及时报修。

2.1.4 进行保养和清洁根据维护计划,对设备进行保养和清洁工作,包括更换易损件、清洗内部和外部部件等。

保养期间,注意安全操作,避免损坏设备。

2.1.5 记录维护日志每次维护完成后,应填写维护日志,记录维护日期、维护内容、维护人员等信息。

维护日志是后续维修和维护的重要参考。

2.2 设备维修设备维修是指对出现故障的设备进行修复和恢复其正常工作。

设备维修流程如下:2.2.1 故障排查和确认在设备出现故障时,及时排查故障原因,确定故障点和维修方案。

排查时应注意安全和稳定,避免进一步损坏设备。

2.2.2 维修准备确定维修所需的工具、材料和维修技术资料。

确保准备充分,以提高维修效率和质量。

2.2.3 维修操作根据维修方案,进行设备维修操作。

在维修过程中,注意操作规范,遵循安全操作规程。

2.2.4 维修测试和调试维修完成后,对设备进行测试和调试,确保其正常工作。

注意测试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

2.2.5 记录维修报告每次维修完成后,应填写维修报告,记录维修日期、维修内容、维修人员等信息。

维修报告是后续维护和维修的重要参考。

3. 设备维护维修质量控制3.1 质量管理要求设备维护维修过程中,应严格遵守质量管理要求,包括:•维护维修作业要规范、精细、安全、高效;•维护维修人员要具备相应的技术水平和实践经验;•维护维修工具、材料要符合质量标准和要求;•维护维修过程要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维护维修记录要实时、完整、准确。

机械设备维修规范

机械设备维修规范

机械设备维修规范引言:机械设备是各行各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它们的正常运行对于保障生产安全和提高效率至关重要。

然而,机械设备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和磨损,往往需要进行定期的维修和保养。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机械设备维修的一些规范,希望能对各行业中的工作人员有所帮助。

第一部分:维修前准备一、设备故障排除在进行维修之前,首先需要做的是准确地判断设备的故障原因。

可以通过检查设备的操作记录、设备运行情况以及与设备操作人员的沟通,来初步确定设备故障的原因和位置。

二、制定维修方案根据设备故障的原因和性质,制定出维修方案。

维修方案应包括具体的维修内容、维修人员及其职责分工、所需的工具、材料和备件等。

同时,还应确保维修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三、确保维修安全在进行机械设备维修之前,必须确保维修作业的安全性。

维修人员必须佩戴必要的防护设备,并对设备本身进行安全检查,以防止在维修过程中发生意外事件。

第二部分:维修操作规范一、拆卸与更换在进行机械设备的维修操作时,需要注意拆卸与更换的顺序。

先拆下容易让人混淆或容易损坏的部件,再拆除其他较为容易的部件。

在更换新的部件时,要注意与原部件的匹配度和安装规范。

二、清洗与润滑在维修机械设备时,清洗和润滑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清洗可以去除设备表面的污垢和残留物,而润滑可以减少设备运行时的摩擦损耗。

这两个操作需要维修人员掌握清洗剂和润滑剂的种类和用量规范,并确保设备表面和内部都做到了彻底的清洗和润滑。

三、装配与调试在进行机械设备的装配和调试时,需要格外小心。

装配时要按照设备的装配图纸和规范进行操作,确保部件的位置和连接方式正确无误。

调试过程中要注意仪表的准确度和设备运行情况的正常性。

第三部分:维修后的相关要求一、设备运行记录设备维修完成后,应及时记录设备的运行情况。

包括设备的启停时间、运行状态、运行温度等。

这些记录可以为以后的维修提供参考,并有助于发现设备运行异常情况。

二、保养与维护为了保证机械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需要进行定期的保养和维护。

设备维修标准

设备维修标准

设备维修技术标准1 电动机〔内修、外修〕1.1 电动机维修技术标准共10项,工程如下表:NO 工程1 绝缘电阻2 直流电阻测定3 定心4 定转子5 温升6 电刷及刷握7 滑环偏差允许值及磨损限度8 耐压试验9 轴承10 振动11 同步电动机旋转整流器1.2 标准1.2.1 绝缘电阻〔1〕1000伏以下的交流电机,绕组的绝缘电阻在常温下应不低于0.5兆欧。

〔2〕1000伏及以上的交流电机,绕组的绝缘电阻在常温下应不低于每千伏1兆欧。

1.2.2 直流电阻的测定项 名称 标准 备注1 同步电机定子绕组 各相或分支的直流电阻在校正了由于引线长度不同而引起的误差后,相互间差异不得大于最小值的2%,此种差异〔%〕与初次〔出厂或交接时〕测量的差异〔%〕比拟,相对变化也不在冷态下测量,绕组外表温度与周围空气温度之差不应大于±3℃得大于2%,超过标准者,应查明原因。

2 同步电机转子绕组与初次〔交接或大修时〕所测结果比拟,其差异一般不应超过2%在冷态下测量3交流励磁机电枢绕组 各相或分支的直流电阻在校正了由于引线长度不同而引起的误差后,相互间差异不得大于最小值的2%,此种差异〔%〕与初次〔出厂或交接时〕测量的差异〔%〕比拟,相对变化也不得大于2%,超过标准者,应查明原因。

4交流励磁机励磁绕组与出厂值比拟在±10%范围以内1.2.3 定心〔1〕刚性连轴器定心的允许偏差连轴器直径D〔mm〕 <400 400~600 600~1000径向偏差〔mm〕轴向偏差〔mm〕〔2〕齿轮连轴器定心的允许偏差连轴器直径D〔mm〕 ≤150 >150径向偏差〔mm〕 0.08+[〔D-150〕/100]×轴向偏差〔mm〕 0.08+[〔D-150〕/100]×〔3〕弹性连轴器定心的允许偏差连轴器直径D〔mm〕≤200 >200径向偏差〔mm〕 0.05+[〔D-200〕/100]×轴向偏差〔mm〕 0.05+[〔D-200〕/100]×1.2.4 定转子气隙对不同类型的交流电机定转子气隙最大值或最小值与平均值之差,同平均值之比,不应超过以下数值:交流电机类型 气隙容差值 感应电机 ±5%汽轮发电机 ±5%快速同步电机 ±2.5%慢速同步电机 ±5%1.2.5 温升〔1〕感应电机的温升限度见下表〔单位:K〕项 感应电机局部外形种类A级绝缘 E级绝缘 B级绝缘 F级绝缘 H级绝缘温度计法电阻法埋入温度计法温度计法电阻法埋入温度计法温度计法电阻法埋入温度计法温度计法电阻法埋入温度计法温度计法电阻法埋入温度计法1 定子绕组 开放型封闭型50556060606065707575757570758080808085901001001001001051101251251251252 做过绝缘的转子绕组开放型封闭型50556060--65707575--70758080--8590100100--105110125125--3 不绝缘的短路绕组不会引起机械性故障,且不损伤附近绝缘物的温度4 与绝缘绕组接近的铁心及其它机械局部开放型封闭型6060----7575----8080----100100----125125----5 换向器及滑环60 - - 70 - - 80 - - 90 - - 100 - -6 刷盒及刷子等不会引起机械性故障,且不损伤附近绝缘物的温度7 轴承〔自冷式〕外表测定40℃,将测温元件埋入金属内测定时45℃,但对于水冷式轴承,耐热润滑剂,温升上限由订货者与制造者协商。

设备维修保养标准

设备维修保养标准

设备维修保养标准1. 引言本文档旨在为设备维修保养提供一套标准化的指导原则。

维修保养是设备正常运转的重要环节,它能够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2. 设备维修保养流程设备维修保养流程应包括以下步骤:1. 设备检查和故障诊断:通过设备检查和故障诊断,确定设备的维修保养需求。

2. 维修保养策划:根据设备检查和故障诊断结果,制定相应的维修保养计划。

3. 维修保养执行:按照维修保养计划,执行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包括更换零部件、清洁设备、调整设备等。

4. 维修记录和数据分析:记录维修保养的过程和结果,并进行数据分析,以便总结经验,优化维修保养流程。

3. 设备维修保养标准要求在进行设备维修保养时,应符合以下标准要求:1. 安全性要求:维修保养工作应安全可靠,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2. 技术要求:维修保养工作应遵循设备制造商的技术要求和指导,确保维修保养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3. 时间要求:维修保养工作应按照计划时间进行,不得超时或延迟。

4. 资源要求:维修保养工作应具备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保证维修保养工作的顺利进行。

5. 文件要求:维修保养工作应有相关的文件、记录和报告,以便追溯和评估维修保养的效果。

4. 维修保养效果评估和改进为确保维修保养工作的效果和持续改进,应进行维修保养效果评估和改进措施。

评估可以通过设备运行状态、故障率、维修成本等指标进行,根据评估结果,确定适当的改进措施,并持续优化维修保养流程。

5. 结论本文档提供了设备维修保养的标准化指导原则,包括维修保养流程、标准要求和评估改进。

遵守这些原则将有助于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设备现场“规范化”维修规定

设备现场“规范化”维修规定

设备现场“规范化”维修规定
一、目的和适用范围
该规定的目的是规范设备现场维修的流程和操作,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生产。

适用于所有需要设备现场维修的场所。

二、维修前的准备工作
维修前,维修人员必须对设备进行检查和调试,确认故障原因并准备好维修所需的工具、备件和维修方案。

三、现场维修操作流程
1. 维修人员应事先对待维修设备的相关安全知识进行培训,并进行紧急救援演练。

2. 在进入维修现场前,维修人员应确认维修范围和维修方案,并且必须戴上相应的安全用品(如防护眼镜、手套、工作服等)。

3. 维修人员应按照维修方案进行操作,并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和完善维修方案。

4. 维修过程中,应注意设备的电源和气源等安全隐患,必要时可以停止设备的电源和气源。

5. 维修结束后,维修人员要对设备进行检测和测试,确认设备的正常运行。

四、维修记录和报告
1. 维修人员必须按照操作流程进行记录,并详细记录维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2. 维修记录应及时整理归档,作为日常维修计划和例行检查的参考。

3. 对于重要的设备故障和维修情况,必须及时向相关负责人报告和汇报。

五、安全注意事项
1. 严格遵守现场安全规定和操作流程,确保操作安全。

2. 在维修过程中,应保证人员、设备和环境的安全。

3. 发现设备安全隐患,应立即上报,确保设备运行安全。

六、后续措施
对维修情况和维修记录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及时纠正和改进不足的地方,并调整相关的维修计划和流程。

以上规定是设备现场维护的基本标准,维修人员必须认真按照规定执行,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安全生产。

机械设备维修一般标准

机械设备维修一般标准

机械设备维修通用标准1.1紧固件1.1.1 螺纹连接件和锁紧件必须齐全,牢固可靠。

螺栓头部和螺母不得有铲伤、棱角严重变形或变秃。

螺孔乱扣、秃扣时,允许扩孔,增大螺栓直径。

但不能因扩孔而影响被扩工件的机械强度和工作性能。

1.1.2 螺母必须拧紧,拧紧后螺栓的螺纹应露出螺母1~3螺距,不得在螺母下加多余的垫圈来减少螺栓露出长度。

1.1.3 螺栓不得弯曲,螺纹损伤不得超过螺纹工作高度的一半,且连续不得超过一周。

连接件螺栓的螺纹在孔内部分不得少于两个螺距。

沉头螺栓拧紧后,沉头部分不得凸出连接件的表面。

1.1.4 螺纹表面必须光洁,不得用粗制螺纹代替精制螺纹。

1.1.5 同一部位的紧固件规格必须一致,材质应满足设计要求。

主要连接部位或受冲击载荷容易松动部位的螺母,必须使用防松螺母或其它防松方法。

1.1.6 使用花螺母时,开口销应符合要求。

使用止动垫圈时,包角应稳固;使用铁丝锁紧时,其拉紧方向必须和螺栓方向一致,接头应向内弯曲。

1.1.7 弹簧垫圈应有足够的弹性(自由状态开口重叠部分不得大于垫圈厚度的一半)。

1.1.8 螺栓头部或螺母必须和相接触的部件紧贴。

如该处为斜面时,应加相同斜度的斜垫。

1.1.9 铆钉必须不生锈,不变形,紧固有效,铆接对口不得有错动痕迹。

1.1.10 稳钉和稳钉孔相吻合,不松旷。

1.2 键和键槽1.2.1 键的表面应光滑平整,规格符合要求,四角倒棱,材质的抗剪切强度不得低于45号钢的剪切强度。

1.2.2 键和轮毂键槽规格和公差符合标准。

1.2.3 键和键槽之间不得加垫。

平键键槽磨损后,允许加宽原槽的5%。

轴及轮毂的键槽宽度应一致。

1.2.4 装配楔键和切向键时,键初打入键槽的长度,不得小于键全长的80%,不得大于键全长的95%(钩头键不包括钩头的长度)。

键与轮毂的接触长度不得小于轮毂宽度的80%。

花键的接触齿数应不小于总齿数的2/3。

1.2.5 平键键槽的中心线与轴的轴心线的平行度、平键和键槽配合公差,均应符合技术文件的规定。

设备维护技术要求

设备维护技术要求

设备维护技术要求设备维护对于各个行业来说至关重要,它确保了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了设备的寿命。

本文将介绍设备维护的技术要求,包括设备维护流程、设备检修标准、设备保养措施等方面。

一、设备维护流程设备维护流程是指按照一定的步骤和顺序进行设备维护的过程。

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设备巡检:定期对设备进行巡检,以发现设备的异常情况;2. 设备故障诊断:对发现的异常情况进行诊断,找出设备出现故障的原因;3. 设备维修:根据故障诊断结果,进行设备的维修和更换;4. 设备调试:维修后对设备进行调试,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5. 设备保养: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和维护,以防止设备出现故障。

二、设备检修标准设备检修标准是指在设备维护过程中,对设备进行检查和修理的标准。

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工作环境:设备维修时需保证工作环境清洁,使用工具和设备符合安全要求;2. 设备检查: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包括设备的外观、机械部件、电气部件等;3. 设备维修:按照设备维修技术要求进行维修,确保维修质量;4. 设备调试:维修后对设备进行调试,确认设备正常运行,检查各项指标是否符合要求;5. 维修记录:对设备维修过程进行记录,包括故障原因、维修方法、维修结果等信息。

三、设备保养措施设备保养措施是指在设备维护过程中对设备进行保养的方法和措施。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设备保养措施:1. 清洁保养: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洁和除尘,保持设备表面的清洁;2. 润滑保养: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定期给设备加注润滑油,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3. 零部件更换:根据设备使用寿命和使用情况,及时更换设备的易损零部件;4. 紧固保养:定期检查设备连接部件的紧固情况,必要时进行加固;5. 防腐保养:对设备进行防腐处理,以防止设备受到腐蚀。

综上所述,设备维护技术要求涉及设备维护流程、设备检修标准和设备保养措施等方面。

只有按照科学合理的技术要求进行设备维护,才能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设备维修标准

设备维修标准

设备维修标准1 电动机(内修、外修)1.1 电动机维修技术标准共10项,项目如下表:1.2 标准1.2.1 绝缘电阻(1)1000伏下列的交流电机,绕组的绝缘电阻在常温下应不低于0.5兆欧。

(2)1000伏及以上的交流电机,绕组的绝缘电阻在常温下应不低于每千伏1兆欧。

1.2.2 直流电阻的测定1.2.3 定心(1)刚性连轴器定心的同意偏差(2)齿轮连轴器定心的同意偏差(3)弹性连轴器定心的同意偏差1.2.4 定转子气隙对不一致类型的交流电机定转子气隙最大值或者最小值与平均值之差,同平均值之比,不应超过下列数值:1.2.5 温升(1)感应电机的温升限度见下表(单位:K)(2)同步电动机温升限度见下表(单位:K)备注:I.全封闭管道通风及全封闭冷却型均按开放型的温升上限为根据。

II.全封闭的水冷、油冷、水中型的温升不适宜使用本表,应另据特殊协定。

III.使用高级绝缘的滑环邻近绕组是低级绝缘,则应按低级绝缘考虑。

IV.在第一项的定子绕组里,凡功率大于5000kW与定子铁心长度(包含通风管道)1m 以上的,不适宜使用温度计法。

V.关于5000kW与定子铁心长度(包含通风管道)1m以上的,假如订货与制造方无协定,那么F级、H级的温升限度,不能超过B级的温升上限。

VI.环境温度的限度为40℃。

(3)空冷同步电动机温升限度见下表(单位:K)1.2.6 电刷及刷握表1B级-可逆运行的交流电机C级-双层电刷,每层厚度>4mm。

表2备注:(1)表1适用于石墨电刷;表2适用于含金属的电刷(2)电刷的磨损限度:I.刷辫固定件下列5mm;II.对分层电刷或者厚度在8mm下列的电刷,为刷辫固定件下列10mm III.电刷产品的寿命线。

(3)刷握与滑环表面的间隙h(mm)1.2.7 滑环偏差同意值及磨损限度(1)滑环偏差的同意值滑环偏差是指滑环滑动面的偏差,由千分表测定(2)滑环的磨损限度滑环磨损的原因:I.过电流II.振动引起接触不良III.碳刷材质不适当IV.接触压力过小或者过大1.2.8耐压试验交流电机在绕组更换,绕组修理与维修时的耐压试验标准如下:(根据试验条件进行一种试验)备注:(1)表中电压U指定子额定电压,对同步电机励磁绕组指励磁电压,感应电机绕线式定子绕组指最大感应电压。

设备检修验收标准

设备检修验收标准

设备检修验收标一、紧固件验收标准1.1螺纹连接件和锁紧件齐全,牢固可靠。

螺栓头部和螺母无铲或棱角严重变形,螺纹无乱扣或秃扣。

1.2螺母拧紧后,螺栓螺纹应露出螺母1---3个螺距。

不得在螺母下面加多余的垫圈来减少螺栓的伸出长度。

1.3同一部位的紧固件规格应一致。

主要连接部件或受冲击载荷容易松动部位的螺母应使用防松螺母(背帽)或其它防松装置。

使用花螺母时,开口销应符合要求;螺母止动垫圈的包角应稳固;铁丝锁紧螺母时,其拉紧方向应和螺旋方向一致,接头应向内弯曲。

1.4螺栓不得弯曲。

螺栓螺纹在连接件光孔内部分不少于两个螺距。

沉头螺栓拧紧后,沉头部不得高出连接件的表面。

1.5键不得松动,键和键槽之间不得加垫。

二、轴和轴承验收标准2.1轴无裂纹、损伤或锈蚀,运行时无异常振动。

2.2轴承磨损允许最大间隙不超过表3-1-1的规定:轴承磨损允许最大间隙mm2.3轴承润滑良好,不漏油,转动灵活。

无异响,滑动轴承温度不超过650C 滚动轴承温度不超过750 C。

三、齿轮验收标准3.1齿轮无断齿,齿面无裂纹或剥落。

3.2点蚀坑面积不超过下列规定:3.2.1点蚀区高度接近齿高的100%,3.2.2点蚀区高度占齿高的30%,长度占齿长的40%,3.2.3点蚀区高度占齿高70%,长度占齿长的10%3.3齿面出现的胶合区不超过齿高1/3、齿长1/2。

3.4齿厚磨损不超过下列规定:3.4.1硬齿面齿轮,齿面磨损达硬化层的80%;3.4.2软齿面齿轮,齿厚磨损为原齿厚的15%;3.4.3开式齿轮,齿厚磨损为原齿厚的25%。

3.5齿轮副啮合的接触斑点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3.5.1圆柱齿轮,沿齿长不小于50%,沿齿高不小于40%;3.5.2圆锥齿轮,沿齿长、齿高均不小于50%;3.5.3弧齿锥齿轮,沿齿长、齿高均不小于30—50%;3.5.4蜗轮,沿齿长不小于35%,沿齿高不小于50%;3.5.5圆柱齿轮副、蜗轮副接触斑点的分布应在齿面中部,圆锥齿轮副应在齿面的中部并偏向小端。

电力设备维修标准

电力设备维修标准

电力设备维修标准近年来,电力设备的运行和维护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维修标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以电力设备维修标准为主题,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来探讨如何制定和执行电力设备维修标准。

一、维修标准的价值与意义电力设备维修标准是保障电力系统运行的重要保障措施之一。

遵循正确的维修标准可以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减少故障的发生和停电时间,提高电力供应的质量和稳定性。

同时,维修标准也可以规范维修工作,提高维修质量,减少操作风险。

因此,制定和执行维修标准对于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二、电力设备维修标准的制定原则1.科学性原则:维修标准应基于科学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并充分考虑设备的工作原理、特点和维修过程中的相关问题。

2.规范性原则:维修标准应明确规定维修过程中的操作流程、技术要求和安全措施,确保维修工作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3.实用性原则:维修标准应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以便维修人员在实际操作中能够快速准确地掌握和运用。

4.持续改进原则:维修标准应定期评估和更新,以适应新技术的发展和设备的更新换代。

三、电力设备维修标准的内容1.设备检修与保养:包括设备检修的周期、流程、方法和标准,以及设备的保养和保护措施等。

2.故障诊断与排除:包括常见故障的诊断方法和技巧,以及故障排除的操作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等。

3.维修材料与工具:包括维修材料和工具的选用、储存和管理等。

4.维修记录与报告:包括维修过程中的记录和报告要求,以及维修后的数据分析和总结等。

四、电力设备维修标准的执行与监督1.组织实施:各电力公司应建立健全的维修管理体系,明确维修标准的执行程序和责任分工,确保维修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2.培训与考核:电力公司应加强维修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其技术水平和专业素养,确保维修工作的专业性和标准化。

3.监督与评估:电力监管部门应加强对维修工作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违规行为,提高维修标准的执行效果。

五、电力设备维修标准的前景与挑战1.前景: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和设备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力设备维修标准将更加关注安全、可靠和高效,不断提高标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机械设备维修标准

机械设备维修标准

机械设备维修标准引言:机械设备在各行各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正常运行对于企业的生产和运营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设备长时间使用和磨损,设备故障和损坏是不可避免的。

为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机械设备维修工作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机械设备维修的标准和规范。

一、维修前准备工作在进行机械设备维修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来确保维修工作的顺利进行。

首先,维修人员需要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了解设备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并记录设备的故障症状。

其次,维修人员需要准备好正确的工具和备品备件,以便在维修过程中使用。

最后,需要制定详细的维修计划,并确保维修人员具备足够的技术和安全知识。

二、维修过程中的安全措施机械设备维修工作涉及到高压电、高温、高速旋转部件等危险因素,因此维修人员需要遵守一系列安全措施。

首先,维修人员需要佩戴符合要求的安全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其次,维修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设备,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最后,在维修过程中,需要对设备进行必要的停电和停机措施,确保维修人员的人身安全。

三、设备故障的排除方法和技巧在机械设备维修工作中,排除设备故障是最主要的任务。

维修人员需要根据设备的故障症状进行分析,并找出故障的根本原因。

在排除故障的过程中,维修人员需要运用各种技巧和经验,如观察、听声、嗅气等,以缩小故障范围并确定正确的维修措施。

同时,维修人员需要熟悉常见故障的解决方法,如更换磨损的零部件、修补受损的部件等。

四、设备维护和保养设备维护和保养是延长设备寿命和确保设备正常运行的关键。

维修人员需要按照设备制造商的要求和相关规范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工作。

这包括更换润滑油、清洁设备、检查设备的各项指标等。

同时,维修人员还需要记录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情况,并定期进行设备的性能测试和诊断分析。

五、维修工作的质量控制和评估在机械设备维修工作中,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维修人员需要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维修工作,并确保维修结果的质量。

设备维修保养标准

设备维修保养标准

设备维修保养标准设备是我们工作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它们可以增强我们的效率和便利性。

然而,由于使用频繁和时间的推移,设备逐渐会出现各种问题。

这是设备维修保养的必要性所在。

本文将介绍设备维修保养的标准,以便用户更好地了解如何正确维护设备。

一、维修标准维修标准是设备维修保养的基础,设备维修保养标准是指按照统一规范的要求来进行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

这些标准通常分为不同的等级,以适应不同设备的需要。

维修标准通常根据设备的特点和使用频度制定,其中包括设备的维护周期、保养方法、保养质量、所需工具和人员要求。

维修标准的确立需要经过专业人员的研究和讨论,以确保维修保养工作的高效性和质量。

维修标准还应不断更新或完善,以适应新型设备和新的需求。

二、保养周期设备的保养周期是指设备进行日常维护和保养的时间间隔。

选择合适的保养周期是维修保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般来说,保养周期应根据设备的使用频度、特点和工作环境等因素确定。

如果保养周期过短或过长,都会对设备的正常运行产生不利影响。

在选择保养周期时,还应考虑设备的负荷和寿命等因素。

如果设备长时间高负荷运行,则应加强保养和维修,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其寿命。

另外,在设备寿命末期,也应适当增加保养周期,以减缓设备损伤和退化。

三、保养方法设备的保养方法是指通过专业的维护和保养手段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的寿命。

对于不同类型的设备,其保养方法也有所不同。

常见的设备保养方法包括定期检查、定期清洗、定期润滑、定期更换配件等。

此外,对于使用频度高和环境脏污的设备,还需要进行定期清洗和消毒,以确保设备的卫生和安全。

四、保养质量保养质量是设备维修保养的关键,它指的是维修保养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保养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设备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为了确保保养质量,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应选用优质的维修保养材料和工具,如润滑油、清洁剂、维修件等。

其次,维修人员应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修理经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备维修技术标准1电动机(内修、外修)1.1 电动机维修技术标准共10项,项目如下表:1.2 标准1.2.1 绝缘电阻(1)1000伏以下的交流电机,绕组的绝缘电阻在常温下应不低于0.5兆欧。

(2)1000伏及以上的交流电机,绕组的绝缘电阻在常温下应不低于每千伏1兆欧1.2.2 直流电阻的测定1.2.3 定心(1)刚性连轴器定心的允许偏差(2)齿轮连轴器定心的允许偏差(3)弹性连轴器定心的允许偏差1.2.4 定转子气隙对不同类型的交流电机定转子气隙最大值或最小值与平均值之差,同平均值之比,不应超过下列数值:1.2.5 温升(1)感应电机的温升限度见下表(单位:K)(2)同步电动机温升限度见下表(单位:K)备注:I. 全封闭管道通风及全封闭冷却型均按开放型的温升上限为依据。

II. 全封闭的水冷、油冷、水中型的温升不适宜使用本表,应另据特殊协定。

III. 采用高级绝缘的滑环附近绕组是低级绝缘,则应按低级绝缘考虑。

IV. 在第一项的定子绕组里,凡功率大于5000kW以及定子铁心长度(包括通风管道)1m以上的,不适宜采用温度计法。

V. 对于5000kW以及定子铁心长度(包括通风管道)1m以上的,如果订货与制造方无协定,那么F级、H级的温升限度,不能超过B级的温升上限。

VI. 环境温度的限度为40 C。

(3)空冷同步电动机温升限度见下表(单位:K)1.2.6 电刷及刷握B 级—可逆运行的交流电机C 级—双层电刷,每层厚度>4mm备注:(1)表1适用于石墨电刷;表2适用于含金属的电刷(2)电刷的磨损限度:I. 刷辫固定件以下5mmII. 对分层电刷或厚度在8mm以下的电刷,为刷辫固定件以下10mm III. 电刷产品的寿命线。

(3)刷握与滑环表面的间隙h(mm(4)电刷的压力1.2.7 滑环偏差允许值及磨损限度(1)滑环偏差的允许值滑环偏差是指滑环滑动面的偏差,由千分表测定(2)滑环的磨损限度滑环磨损的原因:I. 过电流II. 振动引起接触不良III. 碳刷材质不适当IV. 接触压力过小或过大1.2.8耐压试验交流电机在绕组更换,绕组修理和维修时的耐压试验标准如下: (根据试验条件进行一种试验)备注:(1 )表中电压U指定子额定电压,对同步电机励磁绕组指励磁电压,感应电机绕线式定子绕组指最大感应电压。

(2)耐压试验前,电机绕组绝缘电阻应符合要求。

1.2.9 轴承(1)轴承的允许温度限度:(2)电机用滚珠轴承间隙见下表:(2)电机用滚柱轴承间隙(4)滑动轴承的磨损限度⑸滑动轴承轴瓦和轴径(D)的顶隙值为1/1000D~1.5/1000D1.2.10 振动参照下列振幅一转速曲线,对电机运行的振动状况作出评价:转速r/minA —最良B —良C —可D —较差(要检修)E —差(急需检修)F —很差(不能运转)1.2.11 同步电机旋转整流器(1)绝缘电阻测定名称使用摇表标准值备注同步电机定子线圈1000V 10M Q以上同步电机转子线圈500V 1M Q以上交流励磁机电枢线圈1M Q以上交流励磁机励磁线圈1M Q以上永磁机定子线圈1M Q以上交流励磁机检出线圈1M Q以上(2)SR SCR勺漏电流测定名称顺向电压逆向电压漏电流标准备注SR70%额定电压+350A/2000V(20mA 以下)-250A/2000V(20mA 以下)鼓风70%额定电压800A/2500V(40mA 以下)制氧1000600400振200幅1008070 m60504030201510注:额定电压是指SR SCR勺元件额定电压(3)励磁用整流器温升限值(单位:K)(4)对励磁装置的运行要求:(a)连续过电流能力;在下述表中要求的转速、电压和频率变化范围内运行正常(b)短时过电流能力同步电机在额定负载状态下,在电枢线端电压发生突然短路,励磁回路有过电流流过时其励磁装置不应产生故障。

另外,由于励磁装置的动作电流流过时,必须能承受下表的值:(5)对励磁装置的技术要求(a) 失磁保护继电器动作值一般为额定励磁电流的0.5倍,具体设定值按厂家规定。

(b) 强励用低压继电器释放值整定为额定值的(0.7〜0.8倍),吸上值为装置额定电压的1.5倍,具体设定值按厂家规定。

(c) 当电网电压在规定范围内波动时,装置的额定输出电压应保持稳定,其偏差应不大于额定值的10%。

(d) AC, EX励磁电流应限制在设计规定的上限及下限,其偏差在土0.5A范围内。

(e) 励磁回路绝缘水平,一般用500V摇表测量,必要时可进行耐压试验,但其绝缘耐压应符合转子耐压水平。

(f) 旋转整流装置单体设备及安装完成后,必要时可进行耐压试验,其耐压标准按有关规定进行。

2减速箱(内修)1.1 维修内容1.1.1清除机件和齿轮箱内油污及杂物。

1.1.2检查更换密封圈、润滑油、填料等。

1.1.3检查更换传动皮带、皮带轮、联轴节、键等。

1.1.4检查齿轮的啮合及油泵供油情况。

1.1.5检查紧固各部连接螺栓。

1.1.6解体检查齿轮、蜗轮、蜗杆等部件的磨损情况,磨损严重的机件应修理或更换。

1.1.7检查更换轴承或调整轴瓦间隙。

1.1.8检查轴的磨损、弯曲度、不合格的修理或更换。

1.1.9修理或更换冷却、润滑系统。

1.1.10 检查或修理基础。

1.1.11 油漆。

2.2 检修方法及质量标准2.2.1机体2.2.1.1机盖与机体的部分面应平整光滑、保证装配严密,可用塞尺检查部分面的接触密合性,即用小于0.05伽的塞尺插入深度不得大于部分面的1/3。

2.2.1.2 上盖与机体不得有裂纹,装入煤油检查不得有渗漏。

222渐开线圆柱齿轮 2.221齿轮不得有毛刺、裂纹、断裂等缺陷。

2.222齿轮啮合处的工作面即齿高与齿宽上的剥蚀现象不大于 20%2.223齿轮装配后啮合必须正确,其接触面积应符合下表规定:2.224 齿轮啮合的侧间隙应符合下表规定:2.2.2.5 齿轮啮合的顶间隙为0.2〜0.3m (m 为法向模数)。

2.2.2.6 用压铅法检查齿轮的侧间隙和顶间隙如不符合2.2.4及2.2.5条规定者、可按 2.2.2.4及2.2.5条修正中心距来实现。

2.2.2.7 两齿轮的中心距极限差应符合下表规定:2.2.2.8 齿轮中心线在齿宽上的不平行度不大于下表规定:2.229齿轮轮缘的径向跳动不大于下列规定:单位:毫米2.2.10齿轮节圆处齿厚的最大允许磨损值应符合下表规定:注:m米2.2.3圆锥齿轮2.2.3.1 齿轮必须光滑、无毛刺、伤痕、裂纹等缺陷。

2.232 齿轮轴中心线夹角极限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223.3齿轮中心线的位移不大于下表规定:2.234 齿轮啮合的侧间隙应符合下表规定:2.235 齿轮啮合的顶间隙为0.2〜0.3M(M为大端模数)2.236 齿轮节圆锥顶的位移不大于下表规定:2.2.3.7用涂色法检查齿轮的啮合区域,正确啮合的接触斑点应布满于大齿轮齿侧的中间部分,并接近于小端,其接触面积应符合下表规定:2.2.3.8 齿轮因啮合不贴实,可在大齿轮上修正齿形来调正,其修正极限面积应符合下表规定:2.2.3.9 锥齿轮齿顶圆锥的径向跳动应不大于下表规定:223.10 齿轮节圆处齿厚的最大允许磨损值应符合表 2.2.10中的规定224蜗轮、蜗杆2.2.4.1蜗轮、蜗杆的齿形表面不得有裂纹、毛刺、严重划痕等缺陷。

2.2.4.2 蜗轮、蜗杆啮合的侧间隙应符合下表规定:2.2.4.3 蜗轮、蜗杆的顶间隙应为 0.2 m 〜0.3 m ( m 为模数) 2.2.4.4 蜗轮、蜗杆的啮合接触斑点应占蜗轮齿工作面的 35〜50%,正确的接触位置应接近蜗杆的出口处,不得左右偏移。

2.2.4.5 蜗轮蜗杆中心距的极限偏差量应符合下表规定:单位:毫米2.2.4.6蜗轮蜗杆中心线在齿宽上的不垂直度应不大于下表规定:2.247 蜗轮中间平面与蜗杆中心线的极限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2.248 蜗轮节圆处齿厚磨损的最大允许值应符合表2. 10中的规定2.249 蜗轮齿圈的径向跳动不大于下表规定:2.2.5 轴2.2.5.1 轴及轴颈不应有毛刺、划痕、碰伤等缺陷。

2.2.5.2 轴颈的不柱度和椭圆度应不大于0.02伽。

2.2.5.3 轴颈处的不直度应不大于0.015伽。

其它部位的不直度应不大于0.04 mm/m。

225.4 安装轴承处的轴颈表面粗糙度应不低于Ra=1.6卩m2.2.5.5 轴上键槽磨损后,结构及强度允许情况下,可在原键槽120°位置上另铣键槽,键槽与轴的中心线不对称度不大于0.03 m。

2.2.5.6轴的表面及与密封件配合处有严重磨损或轴产生裂纹应更换。

2.2.6滚动轴承2.2.6.1 拆装滚动轴承应使用专用工具严禁直接敲打。

2.2.6.2检查滚动轴承如发现如下情况的任一项者,便应更换。

a)轴承内外圈滚道、滚动体、保持架有麻点、锈蚀、裂纹。

b)轴承转动时有噪音、或滚子过份松动。

2.263 轴承装入轴颈后,其内圈端面必须紧贴轴肩或定位环,用0.05伽塞尺检查, 不得通过。

2.264 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外圈与轴承座的配合,按下表选用:2.2.6.5与滚动轴承外圈配合的孔表面粗糙度为Ra=3.2卩m。

2.2.7滑动轴承2.2.7.1 轴瓦与轴承座的配合为H7/m6表面粗糙度为Ra=3.2卩m。

227.2 轴瓦与轴的配合为H9/f9,表面粗糙度为Ra=1.6卩m。

2.2.7.3 轴瓦间隙应符合下表规定:单位:毫米2.2.7.4 用涂色法检查轴瓦接触面积,每平方厘米应不少于2点,且在下瓦中部60〜90o范围内接触。

2.2.7.5 轴承合金不得有脱壳、裂纹、砂眼、破损、气孔等缺陷。

2.2.8密封圈2.2.8.1发现密圭寸圈老化、变形、磨损及损坏时应予以更换。

2.2.8.2装配前应检查调整密封圈内镶嵌弹簧的松紧程度,涂以适量润滑脂,安装时注意正反向。

2.3 试车与验收2.3.1 试车前的准备工作:2.3.1.1 应检查润滑油的牌号及液成面,必须符合规定。

2.3.1.2 应先用手盘动,使其运传几周,确认转动灵活平稳,才能启动。

2.3.2空载试车:2.3.2.1 各密封处、接合处不应有渗油现象。

2.322 各连接件、紧固件应连接紧密可靠、没有松动现象。

2.323运转平稳,不应有振动和冲击声音。

2.3.2.4 油泵供油情况正常。

2.3.2.5 可换向工作的减速机,应在正、反旋转方向分别试车。

2.3.2.6 试车时间不少于1小时。

正反向试车各不少于1小时。

2.3.3负载试车:2.3.3.1油温最高不超过60C,滚动轴承最高温度不超过70C,滑动轴承最高温度不超过65C。

2.3.3.2 负载试车时间不得少于2小时。

2.3.3.3 新换齿轮在负荷试车后,应换去润滑油,清除磨损下来的金属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