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一二单元试卷

合集下载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 一、二单元检测 新课标 人教版 必修4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 一、二单元检测 新课标 人教版 必修4

高二《生活与哲学》一、二单元检测第一卷(选择题共90分)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每小题3分。

1.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的哲学理论根据是()①世界是物质的②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③主观必须符合客观④实事求是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2.“对于中央的政策,有的同志习惯于照搬照抄,大而化之,不注意认真落实;有的同志主观随意,不切实际,不求实效,不考虑后果。

从唯物论角度看,上述做法违背了()①物质决定意识原理②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③一切从实际出发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A.①②B.①③C.③④D.①②③④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A.物质是世界的本原B.精神对物质有反作用C.世界是永恒变化的D.世界是普通联系的4.“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是在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这体现的认识论道理是()A.联系具有普遍性B.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的发展有促进作用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来源于物质5.信息技术革命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

据统计,电子计算机芯片技术每18个月就要更新一次。

这一事实表明()A.事物的运动是相对的、有条件B.事物总是运动变化的C.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D.物质是运动的主体6.人们在基因工程方面的成果,引起“绿色革命”。

高产优质物种培育成功使富足成为事实,然而由此带来的大批物种的消灭,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给人们带来新的困扰;人们刚在法律方面完成了对人类行为的初步规范,道德方面的问题又突出出来,如何解决和法律问题不同的道德问题,成为人类的新课题。

凡此种种,使人们认识到①人们在每一层次上的认识在深度上都是有限的,应该不断深化②人们对具体事物的认识在广度上都是不够的,应该不断扩展③环境问题的内容变化了,人们的认识也要随之变化,不断向前推移④物质世界处在永不停息的变化发展之中,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也是没有穷尽的()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7.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生活与哲学》第一第二单元测试题

《生活与哲学》第一第二单元测试题

《生活与哲学》第一、第二单元测试题8.下列属于唯物主义观点的是( )A.巧妇难为无米之炊B.人的灵明决定天地万物C.存在就是被感知D.理生万物,理主动静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任何哲学都可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B.哲学的产生与当时时代的经济、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C.哲学作为社会变革的先导,可以对社会经济、政治发展起着决定作用D.任何哲学都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1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B.以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C.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D.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12.下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认识正确的是(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实践的观点②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科学性③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阶级性④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革命性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6.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②不可知论与可知论的关系问题③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问题④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17.甲说:“我在故我思。

”乙则说:“我思故我在。

”从甲乙的观点可以看出①两者的观点反映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②甲的观点是辩证法的,乙的观点是形而上学的③甲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的,乙的观点是客观唯心主义的④两者的根本分歧在于物质与意识谁决定谁的问题。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8.“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这句话表明( )①哲学不具有时代性②哲学都是自己时代在精神上的反映③任何哲学都是精神上的精华④哲学是一定社会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28.下面关于物质与运动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B.思维运动的主体是精神C.动中有静,静中有动D.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29.要坚持科教兴国战略,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一二单元试卷人教版必修4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一二单元试卷人教版必修4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一二单元试卷人教版必修4生活与哲学1-2单元第Ⅰ卷(共40小题,共70分)一、判断题:阅读各题,判断正误并在答题卡上对应的方框内填涂(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哲学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4.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5.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哲学的发展推动着具体科学的进步。

6.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7.意识对改造世界起促进作用。

8.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9.凡唯物主义都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lO.客观规律和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相互制约的。

二、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请在答题卡上填涂你认为正确的选项(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1.下列对哲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B.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1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B.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C.世界是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 D.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问题13.哲学与具体科学关系是A.决定作用和反作用的关系 B.整体和部分的关系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D.共性和个性的关系14.有新浪网友发表言论说:“市场常常是变化莫测的,想把握住市场的变化那是徒劳的。

”以下对这一观点分析正确的是①认为思维与存在没有同一性②属于不可知论③属于可知论④是形而上学观点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15.下列说法中,与“物是观念的集合”这一观点类似的是A.气者,理之依也 B.存在即被感知 C.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D.理生万物16.客观唯心主义错误在于A.认为原子的属性是物质的属性 B.把人的主观精神夸大为唯一的实在C.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 D.认为现实的世界只是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17.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其中“客观实在”是A.自然界的事物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 B.社会事物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C.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共同属性 D.万事万物的总和18.下列现象中,属于物质范围的有①电磁场②党的基本路线③市场经济④人脑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19.《列子·天瑞》篇记述:古代杞国有一人担心天会突然塌下来,愁得生了一场大病。

《生活与哲学》第一、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生活与哲学》第一、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高二《生活与哲学》(一、二单元)测试卷((一、二单元)测试卷(111020111020111020))一.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 1.党的十七大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界要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发挥思想库作用,这是因为.党的十七大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界要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发挥思想库作用,这是因为A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对社会变革起先导作用.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对社会变革起先导作用B .哲学是对自然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是对自然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C .哲学能为党和人民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哲学能为党和人民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D .哲学是人民生活幸福的物质保证.哲学是人民生活幸福的物质保证2.生活需要智慧,需要哲学。

这是因为.生活需要智慧,需要哲学。

这是因为A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B B B.哲学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哲学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哲学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C .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D D D.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过分强调“人定胜天”,造成资源、环境问题日益严峻。

近年来,根据这种现状,我国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这一过程表明:过程表明:A.A.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发展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发展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发展B. B.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来源C.C.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D. D. D.对真理的不懈追求是认识的根本目的对真理的不懈追求是认识的根本目的对真理的不懈追求是认识的根本目的4.在电脑的控制下,机器能够自动调节,导弹能够自动命中目标,宇宙飞船能够自动导航。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1-2单元检测试题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1-2单元检测试题

《生活与哲学》1-2单元真题班级姓名【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死生由命,富贵在天”的观点属于A.朴素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主观唯心主义 D.客观唯心主义2.古希腊的哲学家泰勒斯说,世界的本原是水,大地浮于水上,没有水就没有万物。

这种观点属于A.朴素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主观唯心主义 D.客观唯心主义3.“事物的存在取决于我们的感觉”,该观点属于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主观唯心主义 D.客观唯心主义4.王夫之“气者,理之依也”的观点属于()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客观唯心主义 D.主观唯心主义5..英国哲学家休谟认为,一切外部的事物都是人的主观经验的产物。

这一观点属于A.朴素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客观唯心主义 D.主观唯心主义6.我国哲学家张载认为,气是万物的本原,一切有形象的东西本质上都是气。

这种观点属于A.客观唯心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D.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1.“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这句诗蕴含的哲理是①运动和静止相互包含②运动包含静止,静止不包含运动③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④物质世界是运动和静止的统一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为了有效预防“姜瘟”,某镇农技人员首创了生姜水稻轮作的种植模式,既大大减少了生姜病虫害,又提高了亩均收入。

在这一实践中,该镇农技人员()①把握了客观规律②遵循了客观规律③改造了客观规律④利用了客观规律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漫画《一对小花狗》(作者:叶春畅)告诉我们①环境影响自我认识②意识具有能动性③认识是实践的基础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4.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发现,即使没有酒精的致醉影响,仅仅是酒精饮料的味道就能引发大脑中的多巴胺活动,让人产生奖赏感。

高中《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中学《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哲学”一词在西方语言中出自古希腊。

它是由“爱”和“才智”组成的,意思是爱才智。

下列对哲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人人都有B.哲学是现世的才智,是“文化的活的灵魂”C.真正的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真正统一D.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学问的科学概括和总结被称为美国之父的富兰克林,年轻时曾去探望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

那时他年轻气盛,挺胸抬头迈着大步,一进门,他的头就狠狠地撞在门框上。

出来迎接他的前辈笑笑说,“很痛吧!可是,这将是你今日访问我的最大收获。

一个人要想安然无恙地活在世上,就必需时刻记住:该低头时就低头。

这也是我要教你的事情。

”回答2-3题2、富兰克林撞上门框,获得了人生才智。

这一事例说明的道理是A.懂哲学的人不会犯错误B.哲学才智是在人们相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形成的C.相识世界、办好事情,都须要哲学才智D.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相识世界和改造世界3、富兰克林的经验告知我们,低姿态是一种哲学才智,可以更好地发展自己,成就自己。

这启示我们A.哲学是系统化的世界观B.任何哲学都给人以才智,使人更聪慧C.不懂哲学的人,就无法生存D.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4、“人们远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以前,就已经辩证地思索了”。

这说明A、辩证法是原来就客观存在的B、哲学思想与人们的生活亲密相关C、思索的力气是巨大的D、哲学就是辩证法5、马克思说:“哲学不在世界之外,就犹如人脑虽然不在胃里,但也不在人体之外一样。

”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哲学在物质世界之内 B.生活到处有哲学C.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D.哲学可以给人们带来才智6、哲学是A、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B、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C、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D、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7、对于哲学和详细科学的关系,下列观点正确的有A.哲学与详细科学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特性的关系B.哲学是详细科学的基础,详细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C.哲学为详细科学供应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D.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8、在实际生活中,学生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学习安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老师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教学安排和教学实际之间的关系。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一二单元月考试题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一二单元月考试题

高二政治试卷10月份月考一、选择题(共28小题,每小题2 分)1、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但并非人人都是哲学家,这是因为()A、哲学就在我们身边B、世界观人皆有之C、要形成哲学,必须把世界观系统化理论化D、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2、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的区别在于()A、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具体科学以哲学为指导B、哲学是世界观,具体科学是方法论C、哲学是社会知识的总结,具体科学是自然科学的总结D、哲学研究整个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规律,具体科学研究的世界某一具体领域的问题3、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是()A、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决定B、方法论决定世界观,世界观体现方法论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D、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影响,相互决定4、哲学的基本问题()A、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B、个人与社会的关系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D、哲学与生活的关系5、“任何哲学只不过是在思想上反映出来的时代内容“这是恩格斯的名言,说明了()A、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的构成部分B、哲学是一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C、哲学对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有反作用D、哲学对社会变革有先导作用6、奥运吉祥物五个福娃,代表着金、木、水、火、土,那是中国传统意义上的五行。

“五行说”属于()A、古代唯心主义B、古代朴素唯物主义C、机械唯物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7、18世纪的法国爆发了世界瞩目的启蒙运动,启蒙大师们高举自由、平等、人权和理性的旗帜,向封建专制制度和宗教神学发动了猛烈的进攻,从而迎来了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

这说明()A、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B、马克思主义哲学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变革C、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D、哲学革命是法国和德国革命的导火索8、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是因为()①它坚持科学的实践观点②它的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③它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④它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9、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坚持()A、联系的观点B、发展的观点C、实践的观点D、矛盾的观点10、下列观点属于唯物主义的是()A、心外无物B、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C、理在气先D、存在就是被感知11、下列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是()①物是观念的集合②上帝支配着地球上的万事万物③气者,理之依也④心外无物⑤存在即被感知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①④⑤D、②③④⑤12、孔子提出“畏天命”“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山东省昌乐一中2024级高一生活与哲学唯物论、认识论测试题

山东省昌乐一中2024级高一生活与哲学唯物论、认识论测试题

2024级高一生活与哲学一二单元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24小题*2分=48分。

)1、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理。

下列哲学命题中具有唯心主义倾向的是()①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②万物皆是一理,有理则有气③一天一地,并生万物,万物之生,俱得一气①气之所以能动静者,理为之宰也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2、实现中华民族宏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需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智的滋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加辩证思维、战略思维实力,努力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本事。

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①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②是对以往哲学的概括总结和升华③是终极的真理和科学理论④能为我们相识和改造世界供应有益的指导A.①②B.②③ C.①④ D.③④3、翻阅有关青海湖冬季捕鱼的记载,清代《西宁府新志》上说青海湖盛产湟鱼,冰鱼尤为闻名。

20世纪50年头是湟鱼的全盛期,有牦牛过河踩死鱼之说,但如今由于滥捕滥捞,这些湟鱼都面临灭亡了。

这个事实启示我们()①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②人类的破坏活动使自然界失去了客观性③人们可以相识利用、创建规律④办事情要敬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4、2024年1月,江苏卫视《最强大脑》节目迎来一位特殊选手——百度公司开发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小度”,挑战代表人类最强大脑的名人堂选手。

最终,“小度”凭借在人工智能和人脸识别领域的深厚积累,以3:2险胜。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百度大脑”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人工制造物,可以代替人脑②“百度大脑”是人类才智的物化,可以成长为新的实践主体③“百度大脑”的诞生体现了人类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建性④“百度大脑”的成功表明实践的发展延长了人类的相识器官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5、下图为2024男篮世界杯会徽,以中国京剧脸谱为设计灵感,在整体造型上与篮球的形象相呼应,同时融入了双龙戏珠的元素——两条蛟龙争夺龙珠,犹如两支球队争夺奖杯。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一二单元试题(文科)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一二单元试题(文科)

高二学年上学期政治学科阶段性检测(四)(文科)考试范围:《生活与哲学》第一二单元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每小题2分,共60分。

)1.人们面对人口、资源、环境之间日益加剧的矛盾而进行的思考不可回避地触及到具有哲学性质的问题。

这说明( )A.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B.在生活实践中产生的思想都是哲学思想C.哲学是一门生活的艺术D.实践的发展是为了适应哲学的需要2.在普通人心目中,哲学是高高在上、十分抽象的学问。

复旦大学哲学教授俞吾金却说,“哲学不但不在高处,而是在最低处。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②哲学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③哲学知识可以自发地形成,人人都有自己的哲学④哲学是对各种生活知识的抽象总结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3.思想高尚的人,不会做偷鸡摸狗之事;思想龌龊的人,不可能成就惊天动地的事业。

播种一种观念就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收获一种命运。

要改变命运,就要先改变行为;要改变行为,先要改变思想,解放思想。

这是因为( )A.方法论决定世界观 B.世界观和方法论互相转化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D.世界观和方法论都有相对独立性4.哲学总揽一切,综括一般,“仰观宇宙之无穷,俯究万类之运动,观古今之须臾,抚四海于一瞬”。

这说明( )A.哲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B.哲学是把整个世界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C.哲学是一门包罗万象、囊括万物的综合性科学D.哲学是从一般规律中概括和总结出各种特殊的规律5.“一个科学家,他首先必须有一个科学的人生观、宇宙观,必须掌握一个研究科学的科学方法!这样,他才能在任何时候都不致迷失道路;这样,他在科学研究上的一切辛勤劳动,才不会白费,才能真正对人类、对自己的祖国做出有益的贡献。

”钱学森这段话告诉我们( )A.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B.科学家的研究活动具有自觉接受哲学指导的性质C.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D.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6.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浪漫主义风景画的大师们都有一个特点:心灵极为丰富。

生活与哲学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生活与哲学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高二《生活与哲学》一二单元测试题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第Ⅰ卷(选择题,50分)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每题2分,共50分)1、马克思说:“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

”这句话主要说明()A.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B.认识世界需要智慧C.哲学是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凭空产生的D.改变自然界,需要发挥人的智力2、下列关于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看法,正确的选项是()①世界观与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②世界观和方法论不能相互脱离③哲学上讲的方法论就是人们观察和处理问题的具体方法④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D.①②③④3、下列关于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A.哲学和世界观都是人们对于整个人类社会的根本观点B.哲学是系统化的世界观C.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理论D.世界观就是哲学,哲学就是世界观4、下列关于哲学对社会变革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①预见和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②直接作用于社会制度,引起社会形态的变化③动员和掌握广大人民群众,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④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提供社会变革的政治保证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恩格斯说:“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

”这说明()A.只要自然科学有所发展就能实现哲学的发展B.哲学的发展推动着自然科学进步C.哲学是适应自然科学发展的需要而发展的D.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6、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主要是因为它()A.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批判吸收了黑格尔、费尔巴哈德哲学思想C.坚持了科学的实践观点D.是“改变世界”的哲学7、下列说法正确反映思维和存在关系的是()A.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B.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C.物是观念的集合D.未有此气,已有此理8、对物质的理解,正确的是()A.物质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实在B.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C.它是以看得见的物质具体形态反映出来的D.它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意识所反映9、恩格斯说:“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想象的。

生活与哲学第一第二单元测试题

生活与哲学第一第二单元测试题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生活与哲学》第一、第二单元测试题8.下列属于唯物主义观点的是 ( )A.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B.人的灵明决定天地万物C.存在就是被感知 D.理生万物,理主动静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任何哲学都可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B.哲学的产生与当时时代的经济、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C.哲学作为社会变革的先导,可以对社会经济、政治发展起着决定作用D.任何哲学都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1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 )A.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B.以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C.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D.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12.下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认识正确的是 (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实践的观点②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科学性③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阶级性④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革命性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6.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②不可知论与可知论的关系问题③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问题④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A.①③ B.②③C.②④D.①④17.甲说:“我在故我思。

”乙则说:“我思故我在。

”从甲乙的观点可以看出①两者的观点反映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②甲的观点是辩证法的,乙的观点是形而上学的③甲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的,乙的观点是客观唯心主义的④两者的根本分歧在于物质与意识谁决定谁的问题。

A.①③ B.②③C.②④D.①④8.“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这句话表明 ( )①哲学不具有时代性②哲学都是自己时代在精神上的反映③任何哲学都是精神上的精华④哲学是一定社会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A.①③ B.②③C.②④D.①④28.下面关于物质与运动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B.思维运动的主体是精神C.动中有静,静中有动D.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29.要坚持科教兴国战略,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学考测试(一)高中政治 生活与哲学 一二单元 小测验

学考测试(一)高中政治 生活与哲学 一二单元 小测验

学考测试(一)《生活与哲学》第一、二单元一、单项选择题Ⅰ(34小题,每题2.5分,共85分)1.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振声说:“几十年的经验使我深刻体会到,学点哲学的确可以使人做事情少犯错误,做研究少走弯路。

”这一感悟表明( )A.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 B.哲学是人类对某一具体领域规律的概括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真正的哲学能够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2.“哲学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是说( )①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②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③真正的哲学可以指导人们正确行动④哲学是实践的基础,是“时代精神的精华”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3.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

这一论断说明的哲学道理是( )A.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B.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C.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D.哲学是科学之科学4.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这是因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 )A.唯物主义者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B.唯心主义者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C.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根本标志D.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5.下列观点与漫画观点相一致的是( )A.我思故我在 B.气者,理之依也C.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D.无其器则无其道6.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

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

全党必须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带领人民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求真务实,锐意进取。

这段话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A.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统一B.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C.继承性和发展性的统一D.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7.被恩格斯誉为“地球上最美的花朵”的思维着的精神是( )A.物质所具有的根本特性B.一切生物的反应形式C.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D.催人奋进的精神武器8.马克思说:“一切存在物,一切生活在地上和水中的东西,只是由于某种运动才得以存在、生活。

《生活与哲学》第一二单元单元测试题

《生活与哲学》第一二单元单元测试题

《生活与哲学》第一、二单元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1.继成功实施空间交会对接和建立空间站之后,开展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必将成为我国下一个载人航天的重大战略目标。

这表明()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C.认识正确与否只能通过实践来检验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2.新时期我国农村改革是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展开、递次推进的,它经历了从“大包干”到税费改革,再到包括乡镇机构和管理体制等在内的综合改革过程。

我国农村改革的历程表明()①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②人类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③认识的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④只有参加社会实践才能获得正确认识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3.中南大学20XX级本科生刘路成功破解了由英国数理逻辑学家西塔潘于上个世纪90年代提出的“西塔潘猜想”,从而让这个沉寂了十余年、曾经难倒过许多研究者人包括一些著名数学家的数学难题彻底解决。

这说明()A.真理只有经过实践检验才能发展B.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C.知识结构不同,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也不同D.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4.我国农业生产中有这样的谚语:“清明前后,栽瓜种豆”。

而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随时生产反季节蔬菜。

由此可见( )A.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B.规律依人的主观意志而转移C.科技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D.规律既能被发现,也能被创造5.20XX年4月,随着中高考临近,拜“考试必过神”、选用“祈福笔”等一些另类的考前“讨彩头”方式在中学生群体中流行。

从世界观角度看,考生的上述做法属于( )A.主观唯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朴素唯物主义6.随着现代天文学的发展,天体位置历表的精度不断提高,只要能算出太阳、月球和地球这三者在某时刻的相对位置,就能准确预报日、月食。

这说明①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②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③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④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7.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哲学的两大阵营分别是A.思维和存在关系的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C.思维和存在辩证关系问题辩证唯物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D.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问题8.甲说:“我在故我思”乙说“我思故我在”对甲乙两人的观点说法错误的是A.两者的观点反映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B.甲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乙的观点是形而上学C.甲的观点是唯物主义,乙的观点是形而上学D.两者的根本分歧在于物质和意识谁决定谁的问题9.恩格斯说:“正像在18世界的法国,在19世纪的德国,哲学革命也做了政治奔溃的先导。

《生活与哲学》第一、二、三单元试卷

《生活与哲学》第一、二、三单元试卷

高二政治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

每小题2分,满分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星座占卜”、“运势分析”、“姓名测未来”……这些迷信活动为何会在校园中流行?蓬勃向上的中学生为什么会去相信一些子虚乌有的东西呢?究其原因,我们会发现学生认识世界的渴望和科学教育的缺失。

下列观点中与中学生迷信思想一致的有①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②存在即被感知③气者,理之依也④自然界的规律性是人们思维总结出来的⑤尽信书,不如无书A.①②④ B.①③④C.①②④⑤ D.①②⑤2.“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这一说法()A.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它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B.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它认为有一个主宰万物的天C.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它坚持主观能动性与规律的统一D.是机械唯物主义观点,它割裂了人和自然的关系3.下列表述,能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哲学基本问题回答的是A.量力而行,尽力而为B.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C.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D.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4.“精神从一开始就很倒霉,注定要受物质的“纠缠”,物质在这里表现为震动着的空气层、声音,简言之,即语言。

这说明A.意识和物质密不可分 B.意识永远依赖物质C.一切物质都具有意识 D.意识也就是物质的东西5.有人说:“股市无常道,涨跌无常理。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A.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B.规章制度具有连续性、稳定性的特点C.支配事物发展的规律是永恒不变的D.“道”、“理”是事物运动过程本身所固有的“水”?哪儿 来的 原来 是这 样!汇 报6.下面漫画《事出有因》启示我们办事情要A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B .实事求是C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D .树立全局观念7.民间谚语寓意深远,代代相传。

凝聚着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看菜吃饭,量体裁衣”这两句谚语的哲学道理是①矛盾的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②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认识矛盾的重要前提 ③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离开对具体矛盾的具体分析就不能正确解决矛盾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8.“太极图”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是由黑白两个鱼形纹组成的圆形图案,俗称“阴阳图”(见图2),该图看似简单,却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意蕴。

生活与哲学一二单元测试题教师

生活与哲学一二单元测试题教师

生活与哲学一二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共48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坚持了:A、实践的观点B、革命的观点C、阶级的观点D、历史的观点2、面对西南五省区遭受严重的干旱,国家气象部门先后在77个县进行人工增雨作业,起到了明显的增雨效果。

这表明:A、人可以在认识规律的基础上,建立新的规律B、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有条件的C、人们办事情能够成功,取决于是否发挥主观能动性D、人能够利用规律,改造世界,造福于人类3、针对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和国内通胀压力加大的情况,央行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准备金率和近期一系列调控政策是一脉相承的,有利于长期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发展。

上述材料包含的哲理是: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B、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C、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D、正确的意识是取得成功的决定因素4、面对自然灾害,必须树立战胜困难的昂扬斗志和必胜信念,实事求是地分析形势,沉着冷静的面对挑战,坚韧不拔克服困难,在困难和挑战面前不惊慌,不退缩,坚定信心,顽强拼搏。

我们要实事求是分析形势,就必须做到:①在尊重客观规律基础上解放思想②主观与客观具体历史的统一③坚持物质与意识不可分割的原则④以科学理论作为各项工作出发点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5、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要在总结本年度经济工作的基础上对下一年的经济工作做出宏观部署,以指导各地经济发展。

这说明: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B、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C、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D、意识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6、2011年的天空“好戏连台”,刚刚作别红月亮,美丽的流星雨又闪亮登场。

对这些天文奇观,科学家们早已做了准确的预测。

这说明:①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②意识能发现和创造规律③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④意识是对客观事物正确反映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7、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科学家成功创造出多个反氢原子,并利用特殊磁场使其存在了“较长时间”-约0.7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年级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考试范围:《生活与哲学》一二单元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第Ⅰ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23小题,共计46分)1、哲学自产生以来就存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A依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B依据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C 依据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D依据对思维和存在二者有无同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2、下列关于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看法,正确的选项是()①世界观与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②世界观和方法论不能相互脱离③哲学上讲的方法论就是人们观察和处理问题的具体方法④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3、下列关于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A.哲学和世界观都是人们对于整个人类社会的根本观点 B.哲学是系统化的世界观C.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理论 D.世界观就是哲学,哲学就是世界观4、下列关于哲学对社会变革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①预见和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②直接作用于社会制度,引起社会形态的变化③动员和掌握广大人民群众,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④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提供社会变革的政治保证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恩格斯说:“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

”这说明()A.只要自然科学有所发展就能实现哲学的发展 B.哲学的发展推动着自然科学进步C.哲学是适应自然科学发展的需要而发展的 D.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6、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主要是因为它()A.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批判吸收了黑格尔、费尔巴哈德哲学思想C.坚持了科学的实践观点D.是“改变世界”的哲学7、下列说法正确反映思维和存在关系的是()A.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B.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C.物是观念的集合D.未有此气,已有此理8、对物质的理解,正确的是()A.物质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实在B.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C.它是以看得见的物质具体形态反映出来的D.它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意识所反映9、恩格斯说:“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想象的。

”这说明( )A.物质和运动是一样的B.物质是运动变化的,物质和运动不可分C.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永恒运动,没有静止的D.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有条件的10、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认为,万物只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旋风,他拒绝给事物名称,主张对客观事物“什么都不能说”。

其错误在于( )A.否定了事物的客观性B.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C.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D.割裂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11、下列观点与“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蕴含的哲理相同的是()①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②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③死生有命,富贵在天④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A.①②B. ②③C. ③④ D .④12、下列属于规律的一组是()①月亮绕地球转②新陈代谢③大雁冬天南飞春天北来④生物体的自然选择,适者生存⑤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变化⑥商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⑦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⑧苹果落地⑨市场商品的价格时涨时落⑩水往低处流A.①②⑨B.③④⑧C.⑦⑧⑩D.②④⑥⑦13、中医有“久怒伤肝,久悲伤肺,久惊伤胆,常恐伤肾,常忧伤心。

”的说法。

这说明()A.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B.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C.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D.人类的意识具有能动性14、“气象预报仍然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此论断给我们的启示是,自然现象的无限复杂性决定了()①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②人的真理性认识包含谬误的成分③人的真理性认识具有相对性④人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发展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15、下列对于实践的认识正确的是()A.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B.实践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能活动C.实践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D.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16、有人学习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后,认为愚公真“愚”,为什么移山不用炸药炸,用挖土机挖,用汽车运呢?这种观点主要错在否认了()A.实践的客观性B.实践的历史性C.实践的能动性D.实践的主观性17、孙武曾率军三万打败楚国二十万大军,并在战争中撰写《孙子兵法》。

孙武著兵法说明实践是()A.认识的来源和动力B.认识的目的和归宿C.检验真理的标准D.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18、.随着气象预报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能够作出更精确和更长期的气象预报,其哲学依据是()①大气运动尽管复杂,但有规律并可以被认识②大气运动的偶然性逐渐向有规律的必然性转化③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认识这些规律的能力不断提高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使人们完全掌握大气运动的规律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19、荀子说:“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耳不闻。

”这段话表明人的意识具有()A.客观性 B.能动性 C.自觉性 D.选择性2006年8月24日,国际天文学联合大会通过决议,重新确定了行星的概念,并取消了冥王星的行星资格。

被开除行星家族的冥王星被定为矮行星,从今以后,太阳系就只剩下“八大行星”了。

回答20—21题。

20、冥王星虽被取消了行星资格,但它仍存在于宇宙中。

这说明()①世界的本质是物质②自然界是客观的③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④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21、国际天文学会重新确定行星概念,被开除行星家族的冥王星被定义为矮行星。

这表明()第 1 页共2 页A.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B.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C.物质运动具有规律性D.实践具有社会性历史性22、右图是2008北京奥运会火炬—祥云火炬图片。

祥云的文化概念在中国具有上千年的时间跨度,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

“祥云”图案的设计表明()①艺术创作也是现实生活的反映②意识依赖于物质,意识是物质的基础③艺术作品源于创作者奇特的想象力④艺术创作是意识能动性的集中表现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23、《孙子兵法》云:“投之亡地然后存,陷入死地而后生。

”项羽据此破釜沉舟,大破秦军;马谡据此屯兵山上,痛失街亭。

上述材料中两个故事共同表明了()A.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反作用 B.意识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C.不同性质的认识具有不同的作用 D.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答题卷第Ⅰ卷第Ⅱ卷二、主观题(4小题,共计54分)24、(8分)简答: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2分)它包括哪两个方面内容?(6分)答:(1)(2)25、(13分)辨析: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是绝对的、永恒的。

答:26、(18分)材料题: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各级政府要“弘扬求真务实精神,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

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都要符合中国现阶段的国情……要坚持办实事,求实效,珍惜民力,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必须坚持察实情讲真话,不虚报浮夸,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不急功近利。

各项工作都要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的考验。

”温家宝总理的讲话是如何体现唯物论的道理的?答:27、(15分)材料题:从十二大到十五大,我们党一直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十六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

这一理念的提出,不仅是对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资源、环境等问题的正视,更是今后对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规划和指导,必将促进社会和谐、民生改善。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的?答:第 2 页共2 页答出一组即可得全分)(2)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2分)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是唯物主义,认为思维决定存在是不可知论。

(1分)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2分)认为思维能正确认识存在的是可知论,否认思维认识存在的可能性的是不可知论。

(1分)25、答:(1)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2分)客观性是真理最基本的属性;(2分)尽管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认识,对同一确定对象真理只有一个,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因此真理是绝对的。

(2分)(2)但真理都是有条件的、具体的。

如果超出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2分)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需要在实践中检验并不断向前发展。

(2分)因此,真理又是相对的。

(1分)(3)任何真理都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在真理观上我们既要反对夸大真理绝对性的形而上学观点,又要反对夸大其相对性的相对主义观点。

(2分)26、答:(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

(4分)体现在温总理的讲话中就是要求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要符合国情的要求。

体现在具体行动上就是要不搞“形象工程”,要察实情、讲真话,不虚报浮夸。

(2分)(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这就要求我们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自觉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4分)温总理要求各级政府弘扬求真务实精神,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对各级政府履行好职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2分)(3)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这就要求我们要按客观规律办事,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4分)坚持求真务实精神就要求政府必须要充分的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认识规律,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2分)27、答(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3分)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生态文明”的理念的提出,正是基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资源、环境等问题,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分)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文明,说明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深化、发展。

(2分)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从十二大到十七大,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验证了三大文明的正确性,“生态文明”理念的正确性也必将得到实践的检验。

(2分)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生态文明”的理念的提出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资源、环境等问题,为了更好地指导今后我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