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教案最全版
《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教案最全版
《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教案一、教材分析课程标准要求“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采在民主与法制建设方面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本课的内容围绕《课程标准》两条要求来设计: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在“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中,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一度陷于瘫痪,整个国民经济处于停滞状态。
而这一时期,恰恰是国际局势趋于缓和,许多国家经济起飞或开始持续发展的时期,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中国不仅没能缩小与发达国家已有的差距,反而使这种差距进一步拉大,从而失去了一次发展机遇。
这种惨痛的教训又从反面说明了民主和法制建设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在政治建设上开始了创新性探索,这表现在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制定颁行了包括新宪法在内的一大批法律文件,社会主义民主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法制逐步健全。
随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发展,中国确立起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国家的政治制度建设和政治生活。
学习本课的现实意义:在我们的身边常常有不遵守法制的事发生:我们常常收看《今日说法》这个电视节目。
知道了每年的“12.4”定为法制宣传日。
对法、法制及现行宪法有了一定了解。
“法”就在我们身边。
作为中学生,常会涉及到《宪法》《义务教育法》《教育法》《教师法》《末成年人保护法》等。
你在平时的生活中留意过吗?如果你注意观察,你会找出很多生动的事例来回答本课提出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文化大革命”中我国民主和法制被肆意践踏的史实。
(2)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认识其在民主政治建设上的转折意义。
(3)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理解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是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的核心内容,从而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教案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教学案台前县第一高级中学仇加元一、【预习学案】【自主学习要求】:1、利用课前自习,根据课标要求,结合教材和学案,对基础知识进行梳理、巩固并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2、完成预习检测。
一、“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1.“文革”出现的原因(1)毛泽东认为---------------------------------。
(2)--------------------------毛泽东的错误。
2.“文革”对民主法制的践踏的表现(1):许多老干部、知名学者、普通知识分子被抄家、批斗,人民的生命财产得不到任何保障。
(2)政府司法机关遭到破坏、严重破坏------------。
(3):“文化大革命”期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各党派政治协商制度都遭到破坏。
(4):国家法律形同虚设。
(5):中国共产党的各级组织遭到破坏,党的规章制度被践踏,党内政治生活无法正常进行。
二、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成就1、民主建设:(1):是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首要环节。
(2):改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基层政权和基层民主建设。
(3) :2、法制建设:(1)加强立法工作:逐步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法律法规。
A 颁布了--------年宪法,并进行了多次修订,相继出台了各种法律法规,B 颁布《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复议法》意义:反映了法律面前政府与人民平等的原则,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一大进步。
(2)制定依法治国方针:A 1997年“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B 1999年,“依法治国”被正式写入宪法,中国进入建设法治化社会的新时期。
C 意义:三、基层民主选举制①含义:基层民主选举是我国落实宪法赋予人民的权利、保障人民用的方式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举措,是。
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③成就:-----------------------------------------------------------------。
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教案)
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一、【课标要求】1、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发展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2、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破坏的概况,理解“文革”期间由于民主法制破坏给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的严重危害,认识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性。
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民主法制重建与完善的主要成就,理解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保证。
2、过程与方法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及教师补充的阅读材料和思考题,培养阅读、理解、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自觉维护民主法制,遵守法律,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促进学生公民意识的养成与提高。
三、【重点难点】1、重点:“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破坏以及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全面发展。
2、难点:理解“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法制遭到严重践踏的原因以及“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性。
四、【板书】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一、“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1、“文革”历史背景2、民主法制的破坏(1)“文革”初期民主法制的破坏(2)刘少奇冤案(3)“全面夺权”与民主法制的全面破坏二、法律制度走向健全1、“文革”的历史教训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3、1982年修订宪法4、各项法律的制定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三、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1、重开“两会”2、多党合作与民主协商制度的完善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4、村民选举制度的推行五、【教学过程】【导入】教师:在进入正式的讲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两个场景。
(ppt1场景一:50年代的照相馆)这是上世纪50年代发生在中国一个照相馆的一段对话,我们再来看下一个场景(ppt2场景二:60年代的照相馆),同样的地方,只是时间变了,对话又会变成什么呢?(请两位同学上台扮演一下场景中的两个角色)同学们从这两段对话中,可以看出有什么明显的不同?学生:在每句话的前面都会出现一句毛泽东语录。
教学设计8:第21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识记: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刘少奇冤案;1967年1月上海造反派夺权。
法律制度走向健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法制建设方针;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修订。
民主制度重建与完善:人大制度的完善;村民民主自治制度的建立;政协制度的加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健全和发展;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
理解:“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法制破坏给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的严重危害,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发展的保证。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取得的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运用:探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对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历史资料,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进行正反比较,在比较中鉴别、在比较中探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法律意识和民主意识,遵纪守法,促进学生公民意识的养成与提高。
【教学重点与难点】1.新时期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全面发展。
2.“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法制遭到严重践踏的原因。
3.突破方法:以“纲要信号”来引导学生阅读并记忆教科书的有关内容,用层进式教学法和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使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和能力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培养。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请同学们看下面一段材料:“文革”中,当时身为国家主席的刘少奇被中南海造反派批斗,不仅遭到栽赃诬陷,而且受尽人格上的侮辱,他愤然举起宪法严正抗议:“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席,你们怎么对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我要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谁罢免了我的国家主席?要审判,也要通过人民代表大会,你们这样做,是在侮辱我们的国家,我个人也是一个公民,为什么不让我讲话?”请回答:从这段材料里,我们可以看出当时中国出现了什么问题?提示: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的践踏。
22社会主义曲折发展教案
课题:第22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学习目标:1、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2、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高考考点:民主政治建设“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重点知识:文革”对民主法制的破坏;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巨大成就。
难点知识:新时期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课前预习案【预习要求】依据课本独立完成预习内容和自测,记忆带“★”的问题,并在课后拓展案上构建知识体系。
【预习内容】一、曲折:-----------★“文革”对民主法制的破坏:1.人民的和公民权力得不到保障;2.司法部门瘫痪,__________极端混乱;3.__________制度、__________ 制度遭到破坏;国家的_______形同虚设,________被严重践踏;4.中国共产党的__________被践踏,党内政治生活无法正常进行。
二、发展---------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1、指导思想:_______________以来,中共全面_______________。
★2、成就:①平反冤假错案:平反“文革”前后的冤假错案,是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____________。
②进行政治体制改革:a、改进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b、加强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③完备法律体系:a、1982年颁布了新《_____________》,并相继出台了《选举法》、《_________》、《_________》《民事诉讼法》等各种法律法规。
b、1989年颁布了《__________》,199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___________》,这两部法律规范了政府行为,使“民告官”有了法律保证。
④确立“以法治国”国策:1997年,党的“十五大”把_________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1999年正式写入宪法,中国进入建设_________社会的新时期。
[教案]第21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2
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教学教案目标一:“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全国人大第五届第五次会议通过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一部比较完善的宪法。
包括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和国旗、国徽、首都,共四章,138条。
它是一部适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宪法。
该宪法的颁布实施,对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对于整个国家的长治久安,使全国各族人民安居乐业,对于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局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保证作用。
村民自治制度:村民自治制度是当前农村治理的基本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基层民主制度。
村民自治制度作为人民公社解体以后农村基层的一种新组织形态,是农村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内在需求与国家支持、引导合力作用的结果。
因此,村民自治制度是一种直接的社会民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
目标二:1.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阅读材料和思考题,培养阅读、理解、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运用调查、访问、交流等形式,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培养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树立自觉维护民主法制,遵守法律,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促进学生公民意识的养成与提高。
1、阅读理解关于文革问题的历史资料,掌握研习历史资料的方法。
2、阅读课文的基本内容,了解:①文革中对民主法制的践踏使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
②文革之后,党中央和人民深刻认识到建设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必要性。
通过努力,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这也是本课的基础知识。
3、可在图书馆、网上自找资料,或者进行社会调查,走访经历文革的亲友,或二者结合地完成本课的学习。
这样,能更容易、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文革的史实,认识健全国家民主法制制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4、学生自己提炼、归纳历史知识要点,结合所学知识,联系本节内容,形成对历史事件的整体认识。
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教案)
第21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破坏,理解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②掌握新时期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取得的成就。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分析文字、图片等资料,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②引导学生利用教材,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促进学生理解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引导学生树立法律意识和民主意识,遵纪守法。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文化大革命”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全面发展。
(1982年宪法、村民民主自治制度、依法治国)2、难点:“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3、重难解析民主法制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将本课重点定为“文革”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全面发展,突出了民主与法制建设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也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进程,认识依法治国方略的重大意义,促进学生公民意识的养成与提高,凸显新课标理念。
从课程标准的要求而言,将本课难点定位在“文革”时期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践踏的表现,使学生充分意识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介绍了“文革”对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摧残的状况,意在引导学生从政治制度建设方面来进行“文革”教训的总结,即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发展的保证。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有助于突破重点问题。
重点:“文化大革命”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国家领导体制的完善。
(2)以农村为重点的基层民主建设的加强:实行两项重要制度,即乡镇政务公开与村务公开相结合,村民民主自治制度;村民民主自治制度包括四项核心内容(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发展与完善:1982年中共十二大,确立了中共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十六字方针。
教学设计11:第21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了解或掌握“文化大革命”中我国民主和法制被肆意践踏的史实;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认识其在民主政治建设上的转折意义;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理解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是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的核心内容,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2)能力目标:通过搜集整理“文化大革命”时期有关践踏民主和法制的史料,归纳“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民主政治建设重大挫折的表现,学会史料搜集整理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1)观看图片资料,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获得知识。
(2)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教材、合作探究问题,参与讨论等活动,能掌握基础知识,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同他人合作学习和交流的能力,得到正面的思想教育。
(3)归纳总结我国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的过程。
(4)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的启发,使学生形成多角度发现及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和历史比较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感悟“文化大革命”的危害,认识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2)通过感受当代中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伟大成就,加深对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热爱之情。
(3)学生通过学习能养成明辨是非的品格,能体会中国共产党建设社会主义法制社会的决心和信心,能增强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文化大革命”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全面发展。
2、难点:“文化大革命”期间对民主法制原则遭到严重践踏。
【教学过程】复习导入:新中国制定了哪些新型的政治制度来保障人们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屏幕演示“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一、“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学生阅读教材,讨论,教师引导提示学生从国内国际两方面思考)。
1、“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文化大革命”开始于1966年。
文化大革命的发生与这一时期的国际国内形势有关,与毛泽东对这一时期形势的错误判断有关。
第22课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学案
第22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编制:罗雪英审核: 姓名: 小组:一、学习目标1、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2、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二、重点难点重点:“文革”对民主法制的破坏;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巨大成就。
难点:新时期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自主预习】一、“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破坏1、“文革”发生的原因(1)、毛泽东认为中央出了,党和国家面临复辟的危险。
(2)、林彪、等野心家利用毛泽东的错误。
(3)、外部原因:国际形势恶化,中国的周边局势严峻。
(4)、“文革”发生的根本原因是__ __________;2、“文革”对民主法制践踏的表现(1)、在全国性的状态下,人民生命财产得不到保障;(2)、一元化权力机关——成立,社会秩序混乱;(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制度遭到了破坏。
(4)、国家的形同虚设,人权被严重践踏,党的被践踏,党内政治生活无法正常进行。
总之,“文革”是对的野蛮践踏,使国家民主政治建设。
二、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1、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全面拨乱反正,加强了民主与法制建设。
2、成就(1)、首要环节:平反“文革”前后的(2)、政治体制改革①改进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
②加强基层政权和建设。
(3)、法制建设①颁布1982年宪法并多次修订。
②相继出台《选举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建成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4)、依法治国①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确定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
②1999年,“依法治国”被正式写入,中国进入建设法治化社会的新时期。
③1999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行政复议法》,连同以前通过的《行政诉讼法》,使“民告官”有了法律保证。
三、基层民主选举1、必要性:基层民主选举是我国落实赋予人民的民主权利,保障人民用的方式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举措,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
教学设计9:第21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本课概述】本课教材分两个时期反映了现代中国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及其新的探索成就。
“文化大革命”对我国民主法制的建设带来了严重后果,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遭到了严重挫折,使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大了。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吸取了历史的经验教训,全面拨乱反正,加快民主法制建设的步伐,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贯穿本课的基本线索是民主和法制。
注意民主法制从破坏到建设的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人民获得了应有的民主权利,从而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性。
【思路设计】本课重点:“文化大革命”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全面发展。
本课难点:“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法制遭到严重践踏的原因。
本课内容涉及“文化大革命”的历史以及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学生兴趣较浓,易调动其主动性进行学习。
可在课前组织学生走访、调查“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人和事,加深对“文化大革命”史的理解,通过采访人大、政协代表了解“文化大革命”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进程,还可利用网络等手段了解新时期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状况。
在教学时,教师可适当补充现实中有关民主法制方面的具体事例,加深学生对现实社会生活的理解,实现历史课的社会功能。
另外本课有大量图片音像资料,教师可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辅助教学。
针对理论性较强的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利用教材中引用的文字阅读材料,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材料,加深对教材知识的认识,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
【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刘少奇案和1967年1月上海造反派夺权等,认识民主法制被践踏。
(2)通过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法制建设方针和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修订,认识法律制度走向健全。
(3)通过学习重新召开两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健全和发展、基层民主选举,认识民主制度的重建和完善。
【导学案】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学案
第22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难点】:通过文革对民主法制建设的践踏及新时期民主政治的建设成就认识“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历史概念辨析】1、修正主义:“修正”(拉丁文reisio)的含义是"修改、重新审查"。
修正主义,是在共产主义运动之中歪曲、篡改、否定马克思主义的一类资产阶级思潮和政治势力,是国际工人运动中打着马克思主义旗号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机会主义思潮。
2、新时期: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新成立以来的历史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因而“新时期”这个概念是指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3、“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法治”是依法治国的简称;依法治国指依法治国就是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治理国家,而不是依照个人意志、主张治理国家。
即“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课前预学案】【学案导学,自主初学】一、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破坏(一)“文革”的原因(6分)(二)“文革”对民主法制破坏表现(结合教材97页第一子目)(5分)【特别提醒1】“文革”的性质: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江青集团利用,给、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深重的内乱。
【特别提醒2】任何一个制度都有问题,但是问题在于怎么解决。
文革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式,而是带来灾难的运动。
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两个:其一就是用人类最优秀的文化教化心灵;其二,就是③它反映了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公民法制意识明显增强了④它反映了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法制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A.①②B.③④ C.②③D.①③2.“村民自治一枝花,她在合寨发新芽,民主选举好领导,小康路上大步跨”。
这是刘三姐的故乡广西宜州市屏南乡合寨村村民最喜欢的一首山歌。
1980年,合寨村村民制定《村规民约》,成立村民委员会,率先实行村民自治。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推动了基层民主政治的进程②加强农村的凝聚力和约束力③是农民的伟大创造④切实保障群众的民主权力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3、聂树斌案:案件回放:1995年4月25日,河北省鹿泉县人聂树斌因故意杀人、强奸妇女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同年4月27日被执行死刑。
《社 会主 义政 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说课稿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和说板书设计这八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是高中历史必修模块中的重要内容。
这一章节主要讲述了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在探索过程中所经历的曲折历程,包括初期的积极探索、遭遇的挫折以及后来的调整与改革。
通过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客观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材在编排上,以时间为线索,依次阐述了不同时期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重要事件和政策,为学生呈现了一个较为清晰的发展脉络。
同时,教材还配备了丰富的图片、史料等资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二、说学情授课对象是高中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但是,对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这一相对较为抽象和复杂的内容,学生可能在理解和把握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此外,由于学生生活的时代背景与所讲述的历史时期存在较大差异,可能会导致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缺乏足够的感性认识和兴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以及贴近生活的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三、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主要历程和重要事件。
(2)理解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曲折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3)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总结历史经验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史料分析、小组讨论等活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客观评价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教案
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自主学习导引】一、“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1、“文革”出现的原因①②③2、“文革”对民主法制的践踏(1)红卫兵运动:(2)林彪、江青一伙制造了(3)宪法、各项(4)全面夺权——(5)【问题探究】“文革”的教训二、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一)法律制度的逐步健全1、背景:“文化大革命”的深刻教训2、措施①提出法制建设方针:十一届三中全会②平反③全面。
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建国三十多年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
《义务教育法》《民法通则》《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
④普法教育3、意义①②(二)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1.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国家领导体制。
(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代表职责)2、进一步完善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982年,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与各民主党派的方针温故知新: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发展初步建立——改变职能、继续存在——发展新阶段1949年1954年1956年3、健全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84年,政府颁布施行明确规定: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4、进一步加强和扩大: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了【问题探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取得的重要成就【精致讲解】一、“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1、“文革”出现的原因①毛泽东对形势的错误估计。
②林彪、江青、康生利用和助长了毛泽东的错误。
③党内“左”错误发展越来越严重。
(根本原因)2、“文革”对民主法制的践踏(1)红卫兵运动:含义(揪斗“走资派”“反动学术权威”“牛鬼蛇神”)直接后果(批斗、抄家、迫害)(2)林彪、江青一伙制造了历史上最大冤案——刘少奇案(典型反映宪法尊严遭到严重的践踏)(3)宪法、各项法律名存实亡,公民基本权利和人身自由失去保障(本质上的践踏后果)(4)全面夺权——上海开始,党政机关瘫痪、社会秩序严重混乱(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破坏。
【K12学习】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教案)
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教案)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破坏,理解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②掌握新时期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取得的成就。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分析文字、图片等资料,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②引导学生利用教材,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促进学生理解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引导学生树立法律意识和民主意识,遵纪守法。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文化大革命”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全面发展。
(1982年宪法、村民民主自治制度、依法治国)2、难点:“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3、重难解析民主法制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将本课重点定为“文革”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全面发展,突出了民主与法制建设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也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进程,认识依法治国方略的重大意义,促进学生公民意识的养成与提高,凸显新课标理念。
从课程标准的要求而言,将本课难点定位在“文革”时期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践踏的表现,使学生充分意识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介绍了“文革”对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摧残的状况,意在引导学生从政治制度建设方面来进行“文革”教训的总结,即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发展的保证。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有助于突破重点问题。
重点:“文化大革命”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国家领导体制的完善。
(2)以农村为重点的基层民主建设的加强:实行两项重要制度,即乡镇政务公开与村务公开相结合,村民民主自治制度;村民民主自治制度包括四项核心内容(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发展与完善:1982年中共十二大,确立了中共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十六字方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够分析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识记“文革”中民主法制遭到破坏的史实;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及我国基层民主选举制度的建立、实施情况;结合事实分析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
通过阅读、分析各种历史材料,训练从历史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论从史出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各种历史资料的举例、分析,了解新时期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
鼓励学生开展社会调查,了解文革基本史实和我国目前基层民主选举的有关情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文革”发动及“文革”期间我国民主法制遭到破坏的学习和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成就,加深学生对民主法制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
通过开展社会调查,认识我国的基层民主建设取得了一些重大成就,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继续改进和提高。
【教学重点】
“文革”对民主法制的破坏;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巨大成就。
【教学难点】
新时期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教学方法】
探究式、启发式、归纳法和讨论法。
教学过程
【复习巩固】
新中国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新中国成立后的十几年间,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了哪些突出成就
【引入新课】
导言: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并非一帆风顺,尤其是文革对民主法制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文革结束后,中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不断取得了进步。
补充概念:
民主:人民掌握国家权力,管理国家;
法制:The rule of law;法律制度,静态的法律法规;
法治:The rule by law;法律治理,不但包括静态的法律法规也包括动态的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活动,它体现的一种依法办事的良好社会状态。
一、文革对民主法制的破坏
1、性质:文革,1966-1976年,由领导者错误发动的,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的,对党、国家、人民带来巨大灾难的内乱。
2、文革发动的原因:
历史根源:“左”倾错误,最终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
其它原因:毛泽东错误地估计了当时国内的阶级斗争形势野心家林彪、江青等的推波助澜。
狂热的个人崇拜破坏了党内的民主决策。
毛泽东犯了什么错误?认为中央出了修正主义,出现了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
注:修正主义修改马克思主义;否定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区别,否定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的
区别;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反对无产阶级专政。
是一种资产阶级思想。
反革命集团利用中反革命集团指的是?
林彪反革命集团和江青反革命集团。
利用人们对毛泽东的崇拜,对文革的发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毛泽东决定发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来维护社会主义制度。
毛泽东的错误个人决定成为了党和政府的决定而且无法更改。
这是为什么??
个人专断个人崇拜盛行,民主集中制、集体领导制造到破坏。
中国是个有着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国家,人治传统影响深远。
我们来看文革是对党、国家、人民带来巨大灾难的内乱。
3、经过:在毛泽东的“革命无罪造反有理”得鼓动下,红卫兵运动兴起,文革全面发动,全国陷入一片混乱当中。
4、文革的危害
政治上: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民主法制遭到野蛮践踏、民主政治建设严重倒退;
经济上:国民经济发展缓慢;
科教文上:对文化的摧残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
(出身唯成分论)
大学大学大家都来学。
大家指的是工农子弟兵。
工农兵大学。
拉大了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5、文革对民主法制的破坏表现:举刘少奇案。
(1)、人民的生命财产得不到任何保障;
(2)、社会秩序极端混乱;
(3)、人大制度、多党合作和政协制度遭到破坏;
(4)、中共各级组织遭到破坏,党的规章制度被践踏。
6、文革的教训
(1)、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条件下政治与经济的关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确处理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
(2)、必须花大力气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3)、必须坚持国家工作中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禁止和克服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
二、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
1、历史的转折——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决定改革开放。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成为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指导思想。
2、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成就
(1)平反冤假错案;(民主政治建设的首要环节)
(2 )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改进人大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基层政权和基层民主建设;
(3)颁布1982年新《宪法》并多次修订,相继出台各种法律法规,建立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4)颁布《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规范政府行为,使“民告官”有了法律保证;(民主政治建设一大进步)
(5)1999年,“依法治国”被写入宪法。
(民主政治建设进入新时期)
强调:“依法治国”写入宪法。
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据法律规定治理国家。
“依法治国”的前提是有法可依,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一国法律体系的基础是根本大法宪法。
三、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1、必要性。
基层民主选举是我国落实宪法赋予人民的权利、进行民主建设、保证人民投票表决的方式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举措,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基础的一环。
内容:城乡居民依法直接选举居委会、村委会。
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基层民主选举的示意图
上级政府指派
↓
(前)
城镇居委会
干部
农村村委会
↑
(后)
根据选举法由人民选举
思考:根据基层民主选举的示意图,性质、职能转变?
性质:自治组织,职能:由监督管理转变为人民服务。
2、居委会、村委会的性质、职能
村民自治权的核心内容: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3、意义:中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建设的重大进展。
是中国政府为贯彻“依法治国”精神,保障群众的民主权利所进行的卓有成效的努力。
总结: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在文革期间遭受巨大的挫折,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向社会主义法治化国家目标前进着。
一、文革对民主法制的破坏
1、性质:
2、文革发动的原因:
3、经过:
4、文革的危害
5、文革对民主法制的破坏表现:
6、文革教训
二、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
三、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1、必要性。
2、居委会、村委会的性质、职能
3、制度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