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场 电场强度》课堂教学设计
《主题五 第一节 电场 电场强度》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电场电场强度》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电场的概念及电场强度定义。
2. 掌握电场强度的计算方法。
3. 了解电场强度的单位及方向。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电场强度概念,掌握电场强度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电场强度方向,应用电场强度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用具:黑板、白板、投影仪、电场强度示意图等。
2. 准备实验器材:静电计、电极、电源等,用于演示电场强度。
3. 准备习题册,供学生练习电场强度相关题目。
4. 准备视频素材,用于解释电场方向的概念。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部分:课前准备、新课导入、知识讲解和课堂小结。
1. 课前准备:在课前,教师需要准备好教学材料,如PPT课件、电场强度实验器材、黑板和粉笔等。
学生需要预习电场的相关知识,对电场有初步的了解。
2. 新课导入:首先,通过简单的提问引入电场的概念,让学生回忆起电场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如摩擦起电、静电感应等。
接着,通过电场线的引入,让学生理解电场强度E的含义。
可以通过电场线的分布情况,帮助学生理解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
3. 知识讲解:在这一部分,教师将详细介绍电场强度的定义式和单位,并介绍E与电荷量的关系、与距离的关系等。
同时,通过实验和PPT展示,让学生了解电场强度的测量方法。
此外,教师还将介绍E与重力场的区别和联系,帮助学生理解电场强度这一概念。
4. 课堂小结:在课堂的最后,教师将进行课堂小结,帮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同时,教师将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和建议,以便于教师更好地改进教学方案。
在课堂讲解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PPT展示、实验演示、小组讨论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课堂表现,灵活调整教学进度和难度,确保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电场强度的概念,并能够运用电场强度公式进行计算。
电场强度教案
电场强度教案电场强度教案作为一名专为别人授业解惑的人民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WTT为大家整理的电场强度教案,欢送大家分享。
电场强度教案1 一、教学目的1.知识目的:(1)通过本节课的复习,进一步加深对电场概念的理解,使学生明确场的特点,描写场的方法,并能在头脑中建立起场的模型和图象。
(2)加深理解场电荷、检验电荷的概念,深入理解和掌握电场强度的概念。
(3)可以运用点电荷的电场强度公式进展简单运算。
(4)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电场的叠加原理,会计算简单的点电荷组产生的电场。
2.才能目的:可以运用所学概念、公式进展简单运算,形成一定的解题才能。
二、教学重点、难点1.进一步深入理解电场和电场强度的概念是本节课的重点。
2.纯熟应用电场强度的概念、场的叠加原理解决有关问题是本节的难点。
三、教学方法:讲练结合,启发式教学四、教具:幻灯片,上节课所用的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什么是电场?电场最根本的特性是什么?2.用什么物理量来描绘电场的强弱?是怎样定义的?是矢量还是标量?3.电场强度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计算公式你知道有几个?应用时需要注意什么?4.什么是电场的叠加原理?引导学生答复:1.电场的概念:(1)电场是存在于电荷周围空间里的一种特殊物质。
只要有电荷存在,电荷周围就存在着电场。
(2)电场的根本性质:电场对放在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
(这种力叫电场力)2.电场强度:(1)用电场强度来描绘。
定义:物理学中把放入电场中某一点的检验电荷受到的电场力与它的电量的比值叫做这一点的电场强度。
简称场强。
(2)定义式:(适用于任何电场)(3)E的方向:E和力F一样,也是矢量。
我们规定电场中某点的场强方向与正电荷在该点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一样,那么负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与电场强度方向相反。
(4)E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E的单位: 牛/库(N/C)(5)E的物理意义:①描绘某点电场的强弱和方向,是描绘电场力的性质的物理量,是矢量。
《主题七 第一节 电场 电场强度》教学设计
《电场电场强度》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电场的观点,掌握电场强度定义及其单位。
2. 能够运用电场强度观点描述电场的基本特征。
3. 理解电场强度与试探电荷无关,掌握电场线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电场观点,掌握电场强度定义及电场线观点。
2. 教学难点:理解电场强度与试探电荷无关,掌握电场线分布与电场强弱的干系。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用具:黑板、白板、投影仪、电场模拟器等。
2. 准备实验器械:带电体、绝缘体、电荷检测器等。
3. 准备视频素材:关于电场的动态模拟视频。
4. 设计教室练习题,用于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
四、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电场线的图片或动画,让学生感受电场的存在,并引出电场强度观点。
接着,向学生介绍电场强度是描述电场的基本物理量,它描述了电场对放入其中的电荷力的作用。
2. 讲授新课a. 电场强度定义:让学生了解电场强度是由电荷产生的一种物理效应,它的大小和方向反映了电场的强弱和方向。
可以通过演示实验或模拟动画来帮助学生理解。
b. 电场强度定义式:E=F/q,让学生了解电场强度的大小取决于电场本身的性质,与放入其中的检验电荷无关。
可以举例说明。
c. 电场强度的方向:电场强度的方向与正电荷在该点所受的电场力方向相同,与负电荷在该点所受的电场力方向相反。
可以通过电场线方向的指示来说明这一点。
d. 电场强度单位:让学生了解电场强度的单位伏特/米(V/m)及其与国际单位制中的干系。
可以通过简单的数学换算来说明。
e. 电场强度的应用:举例说明电场强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静电除尘、静电复印等。
3. 教室互动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电场强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与电场强度相关的物理现象。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疑问,并给予解答。
4. 案例分析选择一个具体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涉及到的电场强度问题,如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等。
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场强度知识。
高中物理必修三《电场 电场强度》教案设计
电场电场强度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静电场是整个高中物理电磁学的基础,教材分别从电荷在电场中受力和电场力做功两个角度研究静电场力和能的基本性质。
而电场强度是描述电场力的性质的物理量,用比值法定义电场强度对以后学习电势、电容和磁感应强度等概念有着重要的意义,将直接影响到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学目标]1.知道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发生的,知道电场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形态;2.理解电场强度的概念及其定义式,会根据电场强度的定义式进行有关的计算,知道电场强度是矢量,知道电场强度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3.能根据库仑定律和电场强度的定义式推导点电荷场强的计算式,并能用此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4.知道电场的叠加原理,并应用这个原理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重点]1.理解电场强度的概念及其定义式,会根据电场强度的定义式进行有关的计算。
2.知道电场线及几种典型电场的电场线分布。
[教学难点]电场强度概念的建立和理解。
[教学方法]实验分析法、引导发现法、设疑探究法等。
[教学教具]投影仪和相关图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1.库仑定律的适用条件:(1)真空(无其它介质);(2)点电荷(其间距r>>带电体尺寸L )——非接触力。
2、列举:(1)磁体间——磁力;(2)质点间——万有引力。
经类比、推理,得: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发生的。
(电荷周围产生电场,电场反过来又对置于其中的电荷施加力的作用)引出电场、电场力两个概念。
本节课,我们主要研究电场问题,以及为描述电场而要引入的另一个崭新的物理量——电场强度。
(二)新课教学1.电场(1)电场基本性质:电场客观存在于任何电荷周围,正是电荷周围存在的这个电场才对引入的其它电荷施加力的作用。
(2)电场基本属性:电场源于物质(电荷),又对物质(电荷)施力。
再根据“力是物质间的相互作用”这一客观真观,毫无疑问,电场是一种物质。
(3)电场基本特征:非实体、特殊态——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
电场强度教学设计(共4篇)
电场强度教学设计(共4篇)第1篇:电场强度教学设计1、试以“电场强度”为例,分析它的建立过程、教学要求,并设计其教学活动过程。
建立过程:1.对电场强弱和方向的认识。
研究验证库仑定律的实验,明确几个问题。
①B在A的电场中②B在不同位置受力不同,说明电场的性质与位置有关;场源电荷不同B的受力不同,说明电场的性质与场源电荷有关。
所以我们说电场的性质只与电场本身有关。
③确定场源电荷和场中的位置,选择不同的试探电荷发现其受到的电场力不同,要找到一个物理量描述电场的性质,此物理量只与电场本身有关,与试探电荷无关,所以直接用电场力描述电场的力的性质不合适。
2.寻找描述电场的力的性质的物理量。
在研究电荷在确定的电场、确定的点受力时,一个试探电荷受力为F,如果有一个同样的试探电荷在相同的点,其受力必然也为F,把这两个试探电荷放在一起时,电荷量变为一个的两倍,它们的受力可能是2F,依次类推……从比值定义物理量在初中就已经学习过,密度就是利用比值来定义的。
我们看到电荷的受力与电荷量的比值是一个与电荷量无关的量,所以我们用这个比值来描述电场的力的性质,引入电场强度的概念。
3.电场强度的方向。
在电场中的同一点,放上不同的试探电荷,其受力方向可能不同,而同一电荷在电场的不同位置其受力方向可能也不同,所以要想完整的描述电场的力的性质,电场强度必须是矢量。
我们规定正电荷的受力方向为电场强度的方向。
教学要求:①理解电场强度的概念及其矢量性,会根据电场强度的定义式进行有关的计算;②掌握点电荷电场强度的公式;③掌握电场强度矢量性及叠加原理。
教学活动:1.创设情境,提出探究课题师:电场是物质存在的一种特殊形态,它看不见、摸不着,但客观存在,而且有能量。
那么,我们如何认识它的特性,摸清它的“脾气”?我们只有根据它表现出来的性质去了解它。
师:电场最基本的性质是什么?这对我们研究问题有何启发? 生:电场最基本的性质是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电场力的作用。
9.3电场电场强度(教学教学设计)高二物理同步高效课堂(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
1.拓展资源:
-相关基础知识:推荐学生复习第一章中的电荷、电场力等基本概念,加深对电场强度概念的理解。
-电磁学发展史:了解电磁学领域的科学家及其贡献,如库仑、法拉第等,了解电场概念的起源和发展。
-现代科技应用:了解电场强度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如静电消除器、粒子加速器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电场强度的基本概念。电场强度是描述电场对电荷作用力的物理量,它是矢量,方向与正电荷所受电场力方向一致。电场强度在电磁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帮助我们理解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通过分析点电荷产生的电场强度,了解电场强度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2.教学手段
-多媒体设备:利用PPT、动画等展示电场线的分布、电场强度的计算过程,使抽象概念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教学软件:运用物理模拟软件,如Physics Classroom,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电场实验,观察电场强度与电荷分布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如在线教程、学术文章等,拓展知识面,加深对电场强度相关概念的理解。同时,教师可在线上平台发布学习任务,监督学生自学进度,提高教学效果。
-点评:在作业点评中,对学生的正确解答给予肯定,对错误解答进行纠正,并指出错误原因,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知识点。
-反馈:及时向学生反馈作业评价结果,鼓励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取得的进步,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对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关心和支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鼓励:鼓励学生针对作业中的错误进行反思,主动查找资料、向同学请教,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在作业中展现出的创新思维和独特见解给予肯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电场强度》 教学设计
《电场强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电场强度的概念,知道电场强度是描述电场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
(2)掌握电场强度的定义式 E = F / q,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电场强度的矢量性,会根据电场强度的定义式计算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类比的方法,由重力场引入电场强度的概念,培养学生的类比思维能力。
(2)通过对电场强度定义式的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电场强度的学习,让学生体会物理学中对物理量的定义方法,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2)让学生感受到电场的客观存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电场强度的概念及其定义式。
(2)电场强度的矢量性。
2、教学难点(1)对电场强度概念的理解。
(2)用电场强度的定义式计算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类比法四、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1)教师提问:在初中我们学习过重力场,物体在重力场中会受到重力的作用。
那么,电荷在周围空间中是否也会受到类似于重力的作用呢?(2)演示实验:将一个带电小球靠近另一个不带电的小球,观察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3)引导学生思考: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什么来实现的?从而引出电场的概念。
2、电场的概念(1)教师讲解:电场是电荷周围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它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
(2)类比重力场:重力场中物体受到重力的作用,电场中电荷受到电场力的作用。
(3)举例说明:如静电感应现象,电荷在电场中会发生定向移动。
3、电场强度的概念(1)提出问题:不同的电荷在同一电场中受到的电场力不同,如何描述电场的强弱呢?(2)类比思考:在重力场中,我们用重力加速度 g 来描述重力场的强弱。
那么在电场中,我们是否也可以用一个类似的物理量来描述电场的强弱呢?(3)引入电场强度:电场强度是描述电场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
电场电场强度教案
《电场电场强度》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要通过电场发生,知道电场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2)理解电场强度的概念和含义,会根据电场强度的定义进行有关的计算;(3)知道电场强度是矢量,知道电场强度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4)能根据库仑定律和电场强度的定义推导点电荷场强的计算式,并能进行有关的计算;(5)知道电场的叠加原理,并能应用这个原理进行简单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1)通过电场强度的建立过程,体会间接研究法、控制变量法、比值定义法等重要的研究方法;(2)通过学习电场强度的计算和场强的叠加,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场的概念的学习,提高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层次;(2)从电场强度概念的建立过程,体会物理学的简洁之关和应用之美;(3)培养参与讨论,积极探究的物理学基本素养。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电场、电场强度概念的建立过程。
2、教学难点:电场、电场强度概念的理解和场强的叠加。
3、重点难点突破方法:演示实验、自主研究与理论分析相接合。
【教学方法】实验分析法、引导发现法、设疑探究法等。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1、欣赏大卫的魔术表演:手不接触就让小纸团运动起来揭秘:通过一根透明的绳子提出:现实中有没有不通过实物接触就可以发生的相互作用呢?2、老师表演另外两个魔术:魔术1:手指不接触就可以带动小物体转动。
揭秘:小物体是包有纸的小磁针,手里藏有小磁铁,它们通过磁场发生相互作用的。
提出:磁场是一种看不见的物质。
魔术2:拿在手中的“菊花”自动开放。
揭秘:让站在橡胶垫上的人体带电,使手中的丝线因带同种电荷而排斥。
提出:散开的花瓣也没有接触,是通过什么发生相互作用的呢?——电场。
这堂课我们就来认识电场、研究电场。
(二)新课教学§13.2 电场电场强度电场(Electric field)1、历史简介最初,大部分物理学家认为,静电力不通过任何介质就立即发生作用,并被称为“超距作用”。
电场电场强度教案
电场电场强度教案第一节:引入电场概念教学目标:1.了解电场的概念和基本性质;2.初步了解电场的强度及其计算方法;3.掌握电场线的绘制方法。
教学重点:1.理解电场的定义和基本性质;2.掌握电场的强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3.能够绘制电场线。
教学难点:1.电场强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电场线的绘制方法。
教学过程:一、引入电场概念(10分钟)1.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当两个点电荷相互作用时,是否存在一个区域,该区域内其他点电荷都会受到力的作用。
2.引导学生思考这个区域是如何确定的?这个区域内其他点电荷受到的力的大小和方向又是如何确定的?二、电场的概念和基本性质(20分钟)1.讲解电场的定义:电场是指由电荷产生的周围空间中所存在的物理量,用来描述电荷对周围空间中其中一点电荷或试验电荷的作用力。
2.讲解电场的性质:电场具有矢量性质、叠加性和静电屏蔽现象。
三、电场强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30分钟)1.讲解电场强度的定义:电场强度是指单位正试验电荷所受到的电场力。
2.讲解电场强度的计算方法:通过电场强度公式E=F/q,引导学生求解电场强度。
3.指导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练习。
四、电场线的绘制方法(30分钟)1.讲解电场线的概念和特点:电场线是描述电场的几何图形,其切线方向表示电场强度的方向。
2.指导学生根据电场线的特点,绘制一些简单的电场线图形。
3.引导学生思考电场线的密度表示电场强度的大小,较密集的电场线表示电场强度较大。
五、总结和延伸(10分钟)1.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2.提出延伸问题:两个点电荷小球分别带有正电荷和负电荷,这两个小球之间是否存在电场?如果有,该电场是否满足叠加性原理?六、课堂训练(10分钟)1.拿一些简单的题目考察学生对电场概念和电场强度计算方法的理解能力。
板书设计:1.电场的概念和基本性质2.电场强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3.电场线的绘制方法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介绍了电场的概念和基本性质,以及电场强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电场 电场强度》参考教案
电场电场强度【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粗略了解物理学史上对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认识过程。
2.知道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发生的,电场是客观存在的。
3.理解电场强度的概念及其定义,会根据电场强度的定义进行有关的计算。
知道电场强度是矢量,知道电场强度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
4.能根据库仑定律和电场强度的定义推导点电荷场强的计算式,并能用此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
5.知道场强的叠加原理,并能应用这一原理进行简单的计算。
6.知道常见几种的电场线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究描述电场强弱的物理量”的过程,获得探究活动的体验。
2.领略通过电荷在电场中所受静电力研究电场、理想模型法、比值法、类比法等物理学研究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探究物理规律的艰辛与喜悦。
2.学习科学家严谨科学的态度。
【教学重点】1.探究描述电场强弱的物理量。
2.理解电场、电场强度的概念,并会根据电场强度的定义进行有关的计算。
【教学难点】探究描述电场强弱的物理量。
【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新课导入教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库仑定律,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库仑定律的内容是什么学生回答:略教师:我们不免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投影展示问题1:真空中它们之间相隔一定的距离,又没有直接接触,这种相互作用是如何产生的呢能不能通过离开地面的物体仍受到重力得到启示投影展示“探究影响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因素”。
教师:这幅图大家不陌生,那么相同的小球在不同的位置所受作用力不一样,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库仑力的大小与距离有关。
教师:其本质原因又是什么呢教师:带着这两个疑问,本节课我们一齐来学习《电场电场强度》。
(板书课题)二、新课教学(一)电场教师:请同学们带着这三个问题来自学“电场”内容,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
(1)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如何发生的这一观点是谁提出来的(2)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什么是电场你能描述一下电场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吗(3)电场有什么本领学生自学活动一:学生回答:(1)略;(2)略;教师启发引导:场是“物质”──它和分子、原子组成的实物一样,是一种客观存在。
《主题四 第一节 电场 电场强度》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电场电场强度》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掌握电场强度的概念,理解其物理意义。
2. 能够运用电场强度概念进行简单的电场强度计算。
3. 学会通过实验探究电场强度的影响因素。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电场强度概念,掌握电场线的概念及特点。
2. 教学难点:理解电场强度与电场力之间的定量关系。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用具:黑板、白板、电场模拟实验器材等。
2. 准备教学内容:制作PPT,包含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
3. 准备练习题:设计一些基础性和扩展性的电场强度计算题。
4. 安排实验室实践:组织学生参观电场强度实验,加深理解。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主要介绍电场和电场强度,帮助学生建立电场的基本概念,并理解电场强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以下是本节课的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首先通过一些生活中的电现象引出电场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电场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讲解电场:通过图片、动画和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向学生介绍电场的基本性质和特点,包括电场的存在、电场力的性质、电场线的概念等。
3. 讲解电场强度:首先介绍电场强度的定义,让学生了解电场强度是描述电场力的性质的一个重要物理量。
然后讲解电场强度的计算方法,包括点电荷电场强度的计算、平行板电容器之间的电场强度的计算等。
4. 实验探究:通过实验探究电场强度,让学生亲手操作实验设备,观察实验现象,加深对电场强度概念的理解。
5. 课堂互动: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和回答,增强师生互动,同时也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6. 总结回顾: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回顾,强调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7. 作业布置: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布置适量的作业,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思考题等,以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8. 拓展延伸:介绍一些与电场强度相关的实际应用案例,如静电除尘、静电复印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电场强度的概念,掌握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
电场强度教学设计及反思
电场强度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电场的概念和电场强度的定义及计算方法;2. 能力目标:能够根据给定电荷分布计算电场强度;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电场强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2. 教学难点:根据电荷分布计算电场强度。
三、教学过程:1. 导入与激发兴趣(5分钟)导入电荷概念,利用教学视频或实验,展示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引发学生对电场的好奇和兴趣。
2. 概念讲解(10分钟)简要介绍电场的概念和电场强度的定义,通过展示电荷周围的力线和电场图,让学生理解电场的概念,并说明电场强度表示电场在某点的强弱。
3. 计算方法讲解(15分钟)以点电荷为例,讲解如何计算点电荷产生的电场强度,并引导学生理解电场强度与电荷量、距离的关系。
然后介绍计算连续电荷分布所产生的电场强度的方法,包括推导和积分法。
4. 计算练习(20分钟)分组进行练习,给出不同电荷分布情况,让学生根据所学计算电场强度。
教师适时巡视,指导学生解题思路和解答方法。
5. 深入探究(1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电场强度的性质和特点,让学生发现电场强度的大小与方向与电荷分布的性质有关。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进行实验观察,进一步加深对电场强度的理解。
6. 拓展应用(15分钟)利用实际例子,如点电荷在电场中的运动和电荷在电场中的受力等,让学生应用电场强度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7. 总结与归纳(10分钟)通过学生的小结和讨论,总结知识要点和学习方法,进一步巩固理解。
8. 课堂作业(5分钟)布置相关的习题作业,巩固学生对电场强度概念和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设计注重通过导入激发学生兴趣、概念讲解、计算方法讲解、计算练习、深入探究、拓展应用等环节实现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
课堂上,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具和实验现象,引起学生对电场的兴趣。
而在概念讲解和计算方法讲解环节,我采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和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概念和方法。
《电场电场强度》课堂教学设计
《电场电场强度》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发生的,知道电场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形态.2.理解电场强度的概念及其定义式,会根据电场强度的定义式进行有关的计算,知道电场强度是矢量,知道电场强度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3.能根据库仑定律和电场强度的定义式推导点电荷场强的计算式,并能用此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4.知道电场的叠加原理,并应用这个原理进行简单的计算.(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在电场中的不同点,电场力F与电荷电量q的比例关系,使学生理解比值F/q反映的是电场的强弱,即电场强度的概念;知道电场叠加的一般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会分析和处理电场问题的一般方法。
教学重点:电场强度的概念及其定义式教学难点:对电场概念的理解、应用电场的叠加原理进行简单的计算教学方法:对比法、讲授法、启发式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问题引入: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是怎样产生的?(二)新课教学-----第3节电场电场强度1、电场:启发学生从哲学角度认识电场,理解电场的客观存在性,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但能为人的意识所认识的物质属性.利用课本图1.3-1说明:电荷A和B 是怎样通过电场与其他电荷发生作用.电荷A对电荷B的作用,实际上是电荷A 的电场对电荷B的作用;电荷B对电荷A的作用,实际上是电荷B的电场对电荷A的作用.(1)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特殊形式的物质——电场发生的,电荷的周围都存在电场.特殊性:不同于生活中常见的物质,看不见,摸不着,无法称量,可以叠加.物质性:是客观存在的,具有物质的基本属性——质量和能量.(2)基本性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放入电场中的任何带电体都将受到电场力的作用,且同一点电荷在电场中不同点处受到的电场力的大小或方向都可能不一样.②电场能使放入其中的导体产生静电感应现象.③当带电体在电场中移动时,电场力将对带电体做功,这表示电场具有能量. 可见,电场具有力和能的特征提出问题:同一电荷q在电场中不同点受到的电场力的方向和大小一般不同,这是什么因素造成的?引出电场强度的概念:因为电场具有方向性以及各点强弱不同,所以同一电荷q在电场中不同点受到的电场力的方向和大小不同,我们用电场强度来表示电场的强弱和方向.2、电场强度(E):由图1.2-1可知带电金属球周围存在电场。
《电场 电场强度》 学历案
《电场电场强度》学历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电场的概念,知道电场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特殊物质形态。
2、掌握电场强度的定义、定义式和单位,会用电场强度的定义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理解电场强度的矢量性,知道电场强度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
4、了解电场线的概念,知道电场线的特点,会用电场线描述电场。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电场强度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
(2)电场强度的定义式及其应用。
(3)电场线的特点及其应用。
2、难点(1)对电场概念的理解。
(2)电场强度的矢量性。
三、知识回顾1、库仑定律: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其表达式为:$F = k\frac{q_1q_2}{r^2}$,其中$k = 90×10^9 N·m^2/C^2$。
2、力的性质: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三要素是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四、新课导入我们知道,电荷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那么电荷之间是通过什么发生相互作用的呢?比如,一个带正电的物体和一个带负电的物体靠近时,它们会相互吸引。
但是,在它们还没有接触时,这种吸引力就已经存在了。
这说明在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能够传递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这种东西就是电场。
五、知识讲解(一)电场1、电场的概念电场是存在于电荷周围的一种特殊物质,它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
就像我们生活中能感觉到风的存在,是因为风对我们有推动的作用;能感觉到磁场的存在,是因为磁体对铁等物质有力的作用。
同样,能感受到电场的存在,是因为电场对电荷有力的作用。
2、电场的基本性质(1)电场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
(2)电场能使放入其中的电荷具有电势能。
3、电场的物质性电场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它具有物质的基本属性,如质量、能量等。
(二)电场强度1、电场强度的定义为了描述电场的强弱和方向,我们引入一个物理量——电场强度。
《主题六 第一节 电场 电场强度》教学设计
《电场电场强度》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电场及电场强度的观点。
2. 能够正确运用电场强度公式。
3. 理解电场强度与电荷受力及电势能的干系。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电场强度观点,掌握电场强度公式及其应用。
2. 教学难点:理解电场强度与电荷受力及电势能的干系。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PPT,包含图片、图表和相关观点的诠释。
2. 准备电荷受力及电势能的相关实验器械。
3. 准备视频或动画,用于诠释电场和电场强度的观点。
4. 安排学生课前预习相关内容,准备回答可能的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电场线的图片或动画,让学生感受电场存在的特殊,知道电场线是为了形象描述电场而假想的。
然后提出问题:“电场强度”是如何定义的呢?2. 电场强度的定义(1)回顾实验:让学生回顾库仑定律的实验过程,了解电荷之间的作用力与电荷量的干系。
(2)定义式:介绍电场强度的定义式E=F/q,并诠释各物理量的含义。
(3)单位:介绍电场强度的单位及换算。
3. 电场强度的方向(1)正电荷受力:让学生观察正电荷在电场中的受力情况,总结电场强度的方向。
(2)负电荷受力:让学生观察负电荷在电场中的受力情况,再次强调电场强度是矢量,有大小和方向。
4. 电场强度与试探电荷的干系(1)试探电荷:介绍试探电荷的含义及种类。
(2)试探电荷与电场强度干系:通过实验或动画展示,让学生了解试探电荷的电量改变时,电场强度也会发生改变。
5. 电场线与电场强度的干系(1)电场线:介绍电场线的观点和特点,让学生了解电场线的意义和作用。
(2)电场线与电场强度的干系:通过实验或动画展示,让学生了解电场线的疏密水平反映了电场的强弱,而电场线的方向反映了电场的分布情况。
6. 教室小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并引导学生思考电场强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7. 课后作业安置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作业,包括思考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稳固所学知识。
电场--电场强度--教案
§2 电场电场强度教材分析教科书从电荷在电场中受力入手,引入了电场强度的概念,明确它是表示电场强弱的物理量。
本节主要由“电场强度”“点电荷的电场电场强度的叠加”“匀强电场”几部分内容组成本节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陌生的内容,且比较抽象,学生学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应进行适当启发引导教学目的一、知识目标:1、知道电荷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发生的,知道电场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形态。
2、理解电场强度的概念和定义,并能用电场强度的定义进行有关的计算,知道电场强度是矢量,知道电场强度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
3、能根据库仑定律和电场强度的定义推导点电荷场强的计算式,并能用此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
4、电场叠加及知道叠加求合场强用平行四边形定则。
二、能力目标:1、能运用已学过的知识来帮助理解,迁移到新知识,如通过上节库仑定律理解电荷作用靠电场传递。
矢量合成平行四边形定则,用于电场叠加的运算。
2、通过实验及对实验结果的观察、分析,得出对有关现象的本质认识,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并通过推理来总结得出相关结论。
教学重点:电场强度教学难点:电场强度概念的建立教学方法:1、复习导入新课,提出新课题,通过再研究上次课的演示实验出发,达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设问激疑,尽量通过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3、类比释疑,对新概念的引入,尽量启用学生的知识储备中已知的相类似知识,通过类比、分析,使得抽象概念能够较顺利地建立。
4、实验分析,定性及定量相互结合,使具体现象直观表达抽象概念,并充分运用多媒体辅助,动画模拟扩大实验成效。
教学用具: CAI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我们认识了电现象中的电荷,包括点电荷,元电荷及电荷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
什么是点电荷?电荷相互作用有什么规律?哪位同学来帮我们回顾一下?电荷之间有相互作用,我们把这个作用的电力叫库仑力或静电力。
那么电荷之间的作用力是怎样发生的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场电场强度》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发生的,知道电场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形态.
2.理解电场强度的概念及其定义式,会根据电场强度的定义式进行有关的计算,知道电场强度是矢量,知道电场强度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3.能根据库仑定律和电场强度的定义式推导点电荷场强的计算式,并能用此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
4.知道电场的叠加原理,并应用这个原理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在电场中的不同点,电场力F与电荷电量q的比例关系,使学生理解比值F/q反映的是电场的强弱,即电场强度的概念;知道电场叠加的一般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学会分析和处理电场问题的一般方法。
教学重点:电场强度的概念及其定义式
教学难点:对电场概念的理解、应用电场的叠加原理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方法:对比法、讲授法、启发式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问题引入: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是怎样产生的?
(二)新课教学-----第3节电场电场强度
1、电场:
启发学生从哲学角度认识电场,理解电场的客观存在性,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但能为人的意识所认识的物质属性.利用课本图1.3-1说明:电荷A和B 是怎样通过电场与其他电荷发生作用.电荷A对电荷B的作用,实际上是电荷A 的电场对电荷B的作用;电荷B对电荷A的作用,实际上是电荷B的电场对电荷A的作用.
(1)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特殊形式的物质——电场发生的,电荷的周围
都存在电场.
特殊性:不同于生活中常见的物质,看不见,摸不着,无法称量,可以叠加.
物质性:是客观存在的,具有物质的基本属性——质量和能量.
(2)基本性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放入电场中的任何带电体都将受到电场力的作用,且同一点电荷在电场中不同点处受到的电场力的大小或方向都可能不一样.
②电场能使放入其中的导体产生静电感应现象.
③当带电体在电场中移动时,电场力将对带电体做功,这表示电场具有能量. 可见,电场具有力和能的特征
提出问题:同一电荷q在电场中不同点受到的电场力的方向和大小一般不同,这是什么因素造成的?引出电场强度的概念:因为电场具有方向性以及各点强弱不同,所以同一电荷q在电场中不同点受到的电场力的方向和大小不同,我们用电场强度来表示电场的强弱和方向.
2、电场强度(E):
由图1.2-1可知带电金属球周围存在电场。
且从小球受力情况可知,电场的强弱与小球带电和位置有关。
引出试探电荷和场源电荷
(1)关于试探电荷和场源电荷(详见P
)
12
注意:检验电荷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它是电量很小的点电荷,将其放入电场后对原电场强度无影响
指出:虽然可用同一电荷q在电场中各点所受电场力F的大小来比较各点的电场强弱,但是电场力F的大小还和电荷q的电量有关,所以不能直接用电场力的大小表示电场的强弱.实验表明:在电场中的同一点,电场力F与电荷电量q成正比,比值F/q由电荷q在电场中的位置所决定,跟电荷电量无关,是反映电场性质的物理量,所以我们用这个比值F/q来表示电场的强弱.
(2)电场强度
①定义:电场中某一点的电荷受到的电场力F跟它的电荷量q的比值,叫做该点的电场强度,简称场强.用E表示。
公式(大小):E=F/q (适用于所有电场)
单位:N/C 意义P
13
提出问题:电场强度是矢量,怎样表示电场的方向呢?
②方向性:物理学中规定,电场中某点的场强方向跟正电荷在该点所受的电场力的方向相同.
指出:负电荷在电场中某点所受的电场力的方向跟该点的场强方向相反.带领学生讨论真空中点电荷周围的电场,说明研究方法:将检验电荷放入点电荷周围的电场中某点,判断其所受的电场力的大小和方向,从而得出该点场强。
唯一性和固定性
电场中某一点处的电场强度E是唯一的,它的大小和方向与放入该点电荷q 无关,它决定于电场的源电荷及空间位置,电场中每一点对应着的电场强度与是否放入电荷无关.
带领学生总结出真空中点电荷周围电场的大小和方向.在此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总结公式E=F/q和E=kQ/r2的区别及联系.
3、(真空中)点电荷周围的电场、电场强度的叠加
(1)点电荷周围的电场
①大小:E=kQ/r2 (只适用于点电荷的电场)
②方向:如果是正电荷,E的方向就是沿着PQ的连线并背离Q;如果是负电荷:E的方向就是沿着PQ的连线并指向Q.(参见课本图1.3-2)
说明:公式E=kQ/r2中的Q是场源电荷的电量,r是场中某点到场源电荷的距离.从而使学生理解:空间某点的场强是由产生电场的场源电荷和该点距场源电荷的距离决定的,与检验电荷无关.
提出问题:如果空间中有几个点电荷同时存在,此时各点的场强是怎样的呢?带领学生由检验电荷所受电场力具有的叠加性,分析出电场的叠加原理.
(2)电场强度的叠加原理:某点的场强等于该点周围各个电荷单独存在时在该点产生的场强的矢量和.
)后举例:先在同一直线再不在同一直线。
先分析方法(P
13-14
例如:课本图1.3-3中P点的场强,等于+Q1在该点产生的场强E1和Q2在该点产生的场强E2的矢量和.从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到,任何带电体都可以看做是由许多点电荷组成的.利用点电荷场强的计算公式及叠加原理就可以计算出其
周围各点场强.
【例题】(课本P
例题演变)在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Q1=+3.0×10-8C和Q2=
9
-3.0×10-8C,它们相距0.1m,求电场中A点的场强.A点与两个点电荷的距离相等,r=0.1m
分析:点电荷Q1和Q2的电场在A点的场强分别为E1和E2,它们大小相等,方向如图所示,合场强E在E1和E2的夹角的平分线上,此平分线跟Q1和Q2的连线平行.
解:E=E1cos60°+E2cos60°
=2E1cos60°=2kQ1cos60°/r2
代入数值得 E=2.7×104N/C
可以证明:一个半径为R的均匀球体(或球壳)在外部产生的电场,与一个位于球心的、电荷量相等的点电荷产生的电场相同,球外各点和电场强度一样
即:E=kQ/r2
组织学生讨论课本中的【说一说】,由学生讨论后归纳:
(1)关于静电平衡
(2)静电平衡后导体内部电场的特点:
①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内部的场强处处为零(注意:这时的场强是合场强,即外电场和感应电场的叠加)
②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电荷只分布在导体的外表面上。
4、电场线
(1)电场线:电场线是画在电场中的一条条有方向的曲线,曲线上每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电场强度的方向。
(2)电场线的基本性质
①电场线上每点的切线方向就是该点电场强度的方向.
②电场线的疏密反映电场强度的大小(疏弱密强).
③静电场中电场线始于正电荷或无穷远,止于负电荷或无穷远.它不封
闭,也不在无电荷处中断.
④任意两条电场线不会在无电荷处相交(包括相切)
介绍各种点电荷电场线的分布情况。
5、匀强电场
(1)定义:电场中各点场强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同的电场就叫匀强电场.
(2)匀强电场的电场线:是一组疏密程度相同(等间距)的平行直线.例如,两等大、正对且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平行金属板间的电场中,除边缘附近外,就是匀强电场.如图1.3-10.
常见电场的电场线
电场电场线图样简要描述
正点电荷发散状
负点电荷会聚状
等量同号电
荷
相斥状
等量异号电
荷
相吸状
匀强电场平行的、等间距的、同向的直
线
(三)小结:对本节内容做简要的小结
讨论电场力与电场强度的区别于联系
物理量
比较内容
电场力电场强度
物理意义电荷在电场中所受力反映电场的力的属性
决定因素由电场和电荷共同决定仅由电场自身决定
大小F=qE E=F/q
方向正电荷受力与E同向
负电荷受力与E反向
规定E的方向为正电荷在
该点的受力方向
区
别
单位N N/C(或V/m)联系F=qE(普遍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