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史复1

合集下载

中国史学史1

中国史学史1
2、对战国史的记载,在年代、史实上有矛盾,有错误。这也不能完全责于司马迁。因为战国史料许多已佚;另他受刑以后看资料已不如过去方便,只能根据手头资料。不能用现在的标准要求《史记》,诸如记经济材料过少等都不可作为《史记》的缺点来论。
四.司马迁的治史方法
???1、全面搜集文字资料。 2、实地考察。 3、亲身访问。4、慎重取舍。
3、思想领域中的“天下大同”、“天下一家”观念形成。
4、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有了更大的发展,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达到极盛的程度。
5、这一时期,不少皇朝重视以皇家的力量组织官书的撰述,并做出了成绩。
12.《华阳国志》
东晋常璩的《华阳国志》主要记述古代中国西南地区(四川和陕西)地方历史、地理、人物等的地方志著作。
(4)陈寿议论富有见地。
4、《三国志》的缺陷
(1)在历史观上陈寿带有浓厚的神秘色彩和天命思想。
(2)陈寿在撰述旨趣上推重“清流雅望”之士、“保身全家”之行的士族风气。
(3)过于简约。
(4)《三国志》为曹魏政权回护。
(5)《三பைடு நூலகம்志》只有纪、传,没有志等体裁,使典章制度不为人知。
2、创立了完备的纪传体。
3、广泛记载了各种历史人物。
4、记载了边境少数民族和外国历史。
5、在文学上有重要价值。
6、适合当时历史发展的需要。
三、《史记》的缺点
1、对上古时代的传说资料记载太少,司马迁不记黄帝以前的历史,自称是因为“文不雅驯”,即不真实。可以说司马迁不记是出于其记述原则,即不记不可信的事,因而此项不能说是司马迁的过错,只是我们今天看《史记》感到这是一个缺陷。
(4)《尚书》发展了金文记载中的自觉的历史意识和历史鉴戒观念。

选修微讲座史学入门和史料研读课件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选修微讲座史学入门和史料研读课件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2)根据史料的学术价值来看: ①第一手史料(原始史料),主要指当时那个年代留下的、特别是当时的人 提供的史料,因其更为真实、客观,学术价值较高。 ②第二手史料,指距离那个时代较远的记录,或者后人的研究成果。相对于 第一手史料来说,其价值相对较低。 需要注意的是:实物史料由于不受阶级和个人主观的局限,是最可靠、可信 度最高的史料;以文学艺术为载体的史料、个人回忆录等,因其具有一定主 观性和夸张性成分,需要与其他史料相印证。
五日,薨于良原镇之公馆,享年六十七。
公本名元光,姓骆氏,武威姑臧人。盖黄轩帝孙,降居 贞元五年(789)
安息,高阳王□,留宅姑臧。
《李元谅颂碑》
【典型例题】 例4.(2017全国Ⅰ卷,26)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 叙述。
记述
出处
“秦王(李世民)与薛举大战于泾州,我师败绩。” 《旧唐书·高祖本纪》
“薛举寇泾州,太宗(李世民)率众讨之,不利而旋。” 《旧唐书·太宗本纪》
“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刘文静(唐朝将领)及薛 举战于泾州,败绩。”
革命 又称阶级斗争史观,从阶级的视角研究不同阶级、阶层对社会历史发 史观 展的影响,如农民起义、资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革命等。阶级斗争
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近代 以生产力水平为依据,指人类社会从低级的农业社会向高级的工业社 化 会转变的过程,主要体现在经济上的工业化、城市化,政治上的民主 史观 化、法制化,思想上的科学化、理性化,社会上的大众化、世俗化等
西方: ①希腊:希罗多德的《历史》被公认为西方第一部真正的史学著作。希罗 多德在西方被称作“历史之父”。修昔底德著有《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②古罗马:李维著有《罗马史》,是古代欧洲第一部通史著作。塔西佗有 《历史》和《编年史》。

中国史学史期末复习通宵整理版

中国史学史期末复习通宵整理版

中国史学史期末复习通宵整理版中国史学史是一门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学发展历程和演变规律的学科。

它通过对历代史学家和史学著作的研究和整理,探寻中国古代史学理论和方法的演进,以及历史观念的变化。

本文将系统梳理中国史学史的主要内容,助您复习期末考试。

一、古代史学的兴起与发展古代中国的史学起源于传统的纪传体,以《春秋》和《史记》为代表。

《春秋》是中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主要记录了周代诸侯国的政治事件。

《史记》则是司马迁所著的一部纪传体史书,不仅记载了历史事件,还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和解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政治的更迭,汉代出现了大量以编年体为主的史书。

常见的如《汉书》、《后汉书》等,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史学体系。

此时期的史学注重实证和批评思维,注重收集和整理历史资料。

二、封建时代的历史学随着封建社会的形成,历史学又出现了新的发展阶段。

此时的历史学主要以编年体为主,依然注重历史事件的记录。

例如,唐代的《旧唐书》、宋代的《宋史》等。

宋代以后,以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为代表的编年体史书成为主流。

《资治通鉴》综合使用纪传体和编年体两种形式,不仅记录了政治事件,还思考了历史的规律和原因。

三、近代史学与现代史学研究方法近代中国的史学由于受到西方历史学的影响,开始引入了一些新的研究方法。

例如,明代的李贽提出的历史原始均衡说,强调历史发展的不可预测性;清代的顾炎武、黄宗羲等人提出的格物致知思想,主张通过实证研究来认识历史。

进入近现代,中国史学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

清末的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使传统历史观念发生了较大的冲击。

中国的史学开始引入西方历史学的研究方法,例如考古学、民族学、社会学等,呈现出多样化的研究方向。

四、现代中国的史学研究20世纪初,中国的史学思潮经历了多次变革。

初期,许多学者主张发扬学派和注重个人研究,例如梁启超等人提出的实证主义史学;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历史学开始注重人文精神和批判思维,例如胡适等人强调历史的人文性。

1949年后,中国的史学进入社会主义时期,历史研究受到政治的影响,注重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中国史学史复习题

中国史学史复习题

1.金文和史学的关系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辞,,也叫铭文、“钟鼎文”或“吉金文字”。

其内容记录了战争、争讼券书、祖先颂词、天子册命、结盟誓约等。

从卜辞到金文,反映了文字记载由简到繁的发展过程,也反映了历史记载从不自觉到初步有了自觉意识的发展过程。

自觉的历史记载意识的萌芽和历史记载形式的萌芽,是卜辞、金文记载对中国史学之产生起着重要的贡献。

2.《史记》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所著,原称《太史公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列“二十四史”之首。

全书共130篇,52万多字。

记述了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三千多年的历史。

《史记》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先河,其记录事迹全面,涉及典籍面广,在史料搜集取舍上,为后世树立了典范。

司马迁编写《史记》时,尊重史实,秉笔直书,重视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的史学成就:(1)创立了完备的纪传史体:《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开创了史学家编写纪传体史书的先河。

(2)在史料搜集和取舍上为后世史家树立了典范。

(3)《史记》文笔生动,语言通俗,某些篇堪称为传记性的文学作品,是历史和文学统一的典范。

(4)对有反抗和改革精神的杰出人物寄以同情和赞扬。

(5)是二十四史中最具有人民性的一部史书。

具体表现在:对过去史书中很少记载的起义领袖、下层人物给予记载,而且给予很高的评价。

司马迁的史学思想:(1)“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是司马迁写作《史记》的宏伟目的,也表明了他进步的历史观。

(2)重视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史记》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突出各种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司马迁承认天人感应但认为人事其根本作用。

(3)重视用社会经济生活来探索历史发展的原因。

在《平准书》和《货殖列传》中,专门论述了国家经济和社会财富生产状况,试图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寻求社会历史发展的原因。

3.《尚书》尚书:是我国最古老的文献资料汇编,汇集了殷、周王朝的训诰和追述古代的史篇。

西方史学史复习(一)

西方史学史复习(一)

西方史学史复习(一)一、填空题1.公元5世纪至前4世纪的希腊社会史称“古典时代”。

2.英国学者奥斯文·穆瑞在1993年首次提出“东方时代”的观念。

3.公元前12世纪至前8世纪的希腊社会称之为“荷马时代”。

4.希罗多德——“史学之父”他首创西方历史编纂学上的一种正宗体裁开始运用历史批判的方法撰述历史。

5.希罗多德的《历史》被称为西方最早的一部史书因以希波战争为中心故称《希腊波斯战争史》也被认为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著名的散文作品因此他也有“散文学之父”的称号。

6.修昔底德——“政治史之父”他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是政治军事史的范例也标志着西方史学在古希腊时代的最高成就。

在近代英国史家麦考莱称他为“历史上最伟大的历史学家”修谟则认为“真正的历史学是从修昔底德开始的”。

7.色诺芬著有《长征记》和《希腊史》。

8.希罗多德、修昔底德、色诺芬被称为“古希腊三大史家”。

9.特奥波姆波斯的《腓力王传》述马其顿王腓力时代的政事文辞华丽他被称为“希腊之麦考莱”。

10.李维称费边·匹克托为罗马“最古老的史家”他的《罗马史》的问世可以视为罗马史学的开端。

11.老伽图是罗马史学的真正奠立者他被称为“爱国史家”。

12.撒路斯提乌斯著有《碦提林阴谋》和《朱古达战争》并完整的保留下来。

13.罗马三大史家撒路斯题乌斯、李维、嗒西陀。

14.李维的《建成以来史》又称《罗马史》。

他的史学思想有三点通史体例、垂训思想、文笔优美。

15.奥古斯都时代是罗马文化的“黄金时代”。

16.波里比阿被后人称为“历史学家中的历史学机家”17.阿庇安的《罗马史》是“连接波里比阿和西塞罗之间‘交替时代’的桥梁”。

马克思称它是“一部很有价值的书”。

18.“中世纪”的概念最早是由15世纪人文主义历史学家比昂多提出的。

19.攸西比乌斯被后人称为“教会史学之父”著有《编年史》被认为是教会编年史中最大的一部。

20.奥古斯丁著有《上帝之城》和《忏悔录》。

中国史学史1

中国史学史1
• 俑所戴晋贤冠似可珥笔
《国语》
• 海鳥曰“爰居”,止於魯東門之外三日, 臧文仲使國人祭之。展禽曰:“越哉, 臧孫之為政也!夫祀,國之大節也;而 節,政之所成也。故慎制祀以為國典。 今無故而加典,非政之宜也。”
• 宋案:子曰:“臧文仲居蔡,山節藻梲”,是臧孫辰 諂鬼瀆神有素而已。《莊子·至樂》云,奏九韶以為 樂,具太牢以為膳,則其淫祀大扺如是。
《后汉书·张衡传》
•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 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 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 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 隐在尊中,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 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 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 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 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 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陈寿(233—297)
• 字承祚,巴西人。少时师事 谯周。在蜀汉时曾任东观秘 书郎、观阁令史等职。当时, 宦官黄皓专权,大臣都曲意 附从。陈寿因为不肯屈从黄 皓,所以屡遭遣黜。入晋以 后,历任著作郎、长平太守、 治书待御史等职。280年, 三国一统,陈寿始撰《三国 志》。
《晋书·陈寿传》
• 夏侯湛时著魏书,见寿所作,便坏己书而 罢。
十六年。 • 十一年庚寅,周始伐商。 • 周武王率西夷諸侯伐殷,敗之于坶野。 • 武王親禽帝受于南單之臺,遂分天之明。
《世本·作篇》
• 黄帝之世,始立史官,蒼頡沮誦,居其 職矣。注云:黄帝之時,倉頡為左史, 沮誦為右史,蒼頡作書,蒼頡作文字, 沮誦蒼頡作書,史皇作圖,容成作厤, 大撓作甲子,羲和作占日,恆羲作占月, 后益作占歲,隸首作數

史学史名词解释1

史学史名词解释1

名词解释《竹书纪年》:是战国时魏国的史书。

西晋武帝太康年间,汲郡人不准盗掘魏襄王墓,得竹简数十车,后经荀勖等人整理、研究,得书16种75篇。

其中《纪年》13篇,记载了夏、商、周三代的历史,至周宣王后,则特记晋国历史,晋被三家瓜分后,又特记魏国历史,记至魏襄王二十年(前299年)。

由于司马迁写《史记》时没有看到该书,所以该书可以帮助我们订正《史记》的某些错误。

《洛阳伽蓝记》:作者杨(阳)衒之,北魏北平人。

该书共5卷,以记洛阳伽蓝(梵语佛寺)兴废沿革为线索,记载了洛阳城内外55所寺庙的情况、内容涉及到洛阳城市规模、外商来京贸易及各国风土人情,道里远近等情况。

可算作是一部中国古代城市地理史。

作者写洛阳佛寺的兴废,实际上反映了北魏王朝的兴衰。

其中记载了高祖迁洛活动等,可补《魏书》、《北史》之缺。

裴松之:字世期,河东闻喜人。

曾任东晋殿中将军、员外散骑侍郎。

南朝宋文帝时任中书侍郎。

文帝以《三国志》过于简略,乃命裴松之作注。

裴氏花了三年时间完成此注。

裴注重点不在训诂名物,而在史料的补缺与纠谬,引用的书达200多种,搜集资料十分广博,其注文近于原著数倍。

裴注被誉为南北朝三大名注之一。

“史才三长论”:是唐代著名史学理论家刘知几提出的著名史学观点。

所谓“史才三长”,包括:史才、史学、史识。

所谓“史才”,是指写史的能力;“史学”是指具有渊博的历史知识,掌握丰富的历史资料;“史识”是指对历史是非曲直的观察、鉴别和判断能力。

他认为,作为史官,三者不可缺一,三者中间以“史识”最为重要。

《世本》:原本15篇,记事从黄帝开始,讫于战国末年。

有《帝系》、《王侯谱》、《卿大夫谱》、《记》、《世家》、《传》、《氏姓》、《居》、《作》、《谥法》等。

其中《帝系》记帝王传授的系统;《王侯谱》、《卿大夫谱》记诸侯、卿大夫世系;《氏姓》记录当时所有的姓氏;《居》讲建都情况;《作》记录一些事物的发明情况及其历史;《谥法》记谥号的含义。

其中《世家》、《传》等对《史记》体例的形成具有启迪的作用。

中国史学史复习答案 (1)概要

中国史学史复习答案 (1)概要

中国史学史复习答案一、名词解释1.史学史:是历史学的辅助学科,是一门研究和阐述历史学本身产生、发展和演变历史的学问。

研究对象一般包括历史上的史学著作、史学流派、史学思潮、历史编纂、史学方法和史料运用等问题。

2.中国史学史:是一门研究中国史学产生、发展、演变并揭示其发展规律的学科,它的主要任务有五个:(1)阐述中国史学的发展演变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揭示其发展规律。

(2)对中国历代的史学家及其著述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

(3)探讨史学流派和历史编纂法的演变。

(4)介绍史料存在的情况,总结史料学的研究成果。

(5)校订史籍中的错误。

(6)发掘传统史学的现代价值,弘扬优秀史学传统和史学中的民族精神。

(7)探索历史知识的积累过程和人类自我认识之路。

3.《春秋》:春秋时期的鲁史,为鲁国历代史官世袭相承集体编录,按时间顺序记录史事,奉周礼为评人论事的标准,着重于对统治集团成员的道德训诫。

是我国保存下来的第一部具有历史著作雏形的官修编年史。

按年记载了春秋时鲁国从隐公元年到哀公十四年或十六年间(前722~前481或前479)的历史大事。

4.《左传》:是左丘明所著,成书于战国初期,记述了列国史事,条理清晰,文字生动,是超越往世的杰作。

思想上一方面维护周礼,一方面重民轻神,表现出明显的折衷主义,在表着奴隶社会史学最高成就的同时,也渗入了一些进步的史学思想,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

5.《通鉴纪事本末》:汉民族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

由南宋袁枢所撰。

特点:(1)完全以某些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结果整个过程为主线来采濒材料,分题列目,组织全书。

(2)编排史事的灵活性和独立性;《通鉴》载1300多年的历史,如果按不同的事件区分,可以归为若干个各种性质各种内容的题目。

《本末》各项之间相对独立,缺乏历史联系。

(3)但它记事的局限性和固有的缺陷,也决定了它并不能取代纪传体和编年体。

《通鉴纪事本末》成为本末体史书的代表而与编年体、纪传体并列于中国的史坛,是袁枢历史编纂法、历史思想和政治思想的代表作。

史学史思考题(1)

史学史思考题(1)

中国史学史复习资料第一章一、主要名词:1、《尚书》《书》,汉以后称为《尚书》或《书经》,是我国最早的文献汇编。

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

《尚书》汇集的是典、谟、训、诰、誓、命等文,基本上是统治者的讲话记录或文告。

“典”是重要的史事记录;“诰”是君对巨的训诫,“谟’是臣对君的谋画,“誓”是王誓众之辞,“命”是册命或君主的某种命辞。

《尚书》有古文、今文两种。

古文二十五篇,是伪书。

今文二十八篇,大部分为周史官搜集整理的文献和当时的—些记录。

2、《春秋》《春秋》即《春秋经》,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

第一部汉民族编年史兼历史散文集。

作为鲁国的编年史,由孔子修订而成。

《春秋》记事,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限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共含242年史事。

《春秋》内容以鲁国历史为主,但涉及到列国之事。

主要记载各国间的朝聘、盟会、战争及统治阶级人物活动的事迹,以及一些自然现象。

3、属辞比事属辞比事出自《礼记.经解》里的“属辞比事,《春秋教也》”。

“属辞比事而不乱,则深于春秋者也。

”这是说出了《春秋》在编撰体例和表述要求上的特点。

属辞,指遣词造句,辍辑文辞。

比事,指排比史事。

4、《左传》《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儒家十三经之一。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鲁国国史《春秋》编成,所记史事上起鲁隐公元年(前722年),下至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记载了春秋时期255年的历史。

19万字,篇幅是《春秋》的10倍。

《左传》是战国早期的私人撰述史书。

5、《竹书纪年》《竹书纪年》原名《纪年》,后人又称《汲冢纪年》或《汲冢书》。

西晋武帝太康元年,汲郡人不准盗掘魏襄王墓,得竹简数十车,后经荀勖等人整理、研究,得75篇,共10万余字。

其中《纪年》13篇,记载了夏、商、周三代的历史,至周宣王后,则特记晋国历史,晋被三家瓜分后,又特记魏国历史,记至魏襄王二十年(前299年)。

史学史资料(新)

史学史资料(新)

史学史资料(新)一、填空题1、后人以《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四史,认为是《二十四史》中的代表性著作,充分肯定了《三国志》在史学上的地位。

《三国志》只有纪,传而无典志,这个缺憾只有留待后人弥补了(P99)2、《五代史志》综叙梁、陈、齐、周、隋五朝典章制度,与“五代史”纪传相配合。

《五代史志》是自《史记》八书、《汉书》十志以来最重要的史志著作。

(P117)3、《通典》在内容上和体裁上最显著的特点,是以制度分门立目。

《通典》以分门囊括制度,以会通贯穿古今,以论议指陈得失,开拓了历史撰述的新领域,奠定了中国典制体史书发展的宏伟基础。

(P135)4、宋元时期历史文献学贡献较大的,要推郑樵和朱熹。

《通志》中的《艺文略》、《校雠略》、《金石略》、《图谱略》,四略集中反映出郑樵历史文献学的成就。

《通志》把《志》改称为《略》,一共是20《略》。

《二十略》是全书的精华,是郑樵学术的总汇。

(P177 P196)5、钱大昕考证法,主要是三点:一是取证,二是比较,三是专题考索。

(P275)6、1902年,梁启超撰成长篇论文《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鲜明地贯彻了进化观和因果论的理论指导,体现出与以往学者全然不同的研究风格。

堪称是“新史学”理论在研究实践中的第一个硕果。

7.魏源著有《圣武记》、《海国图志》《道光洋艘征抚记》《元史新编》、《古微堂集》、《诗古微》《书古微》、《老子本义》、《古微堂诗集》。

8,在《新史学》发表稍后,夏曾佑撰成《中国古代史》,它的产生是“新史学”思潮在通史撰著上取得的重要成果。

9、陈寅恪提出史料学的“通识”,是近代新考证学史料学观点的重要特点。

“民族文化之史”是陈寅恪先生自己提出来的。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和《唐代政治史论述稿》是他两部著名的史论。

10、龚自珍针对乾隆以来“号为治经则道尊,治史则道拙”的观点。

提出“尊史”说。

11、《春秋》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的史学著作,其记事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到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共记载了春秋末年至战国时期的242年历史。

中国史学史复习大纲

中国史学史复习大纲

《后汉书》九十卷,南朝宋范晔撰。

在范书之前,有关东汉的史作不下十部,即《东观汉记》、谢承《后汉书》、薛莹《后汉书》、司马彪《续汉书》、华峤《汉后书》、谢沈《后汉书》、张莹《后汉南记》、袁山松《后汉书》、袁宏《后汉纪》、张璠《后汉纪》等。

范晔以《东观汉记》为基本依据,以华峤—书为主要蓝本,采撷诸家书之长,删繁补缺,整齐故事,后来居上。

所以到了唐代,范书取代《东观汉记》残本,与《史记》、《汉书》并称“三史”,而东观诸史除袁宏纪外相继散亡。

于是范书成为研究东汉文最主要的史籍。

它的主要特点有:第一,论赞占重要地位。

范氏是封建统治阶级一员,编史就是为当时政治服务,他说:“欲因事就卷内发论,以正一代之得失。

”他在论述写《后汉书》的体裁时说:“《春秋》者,文既总略,好失事形,今之拟作,所以为短。

纪传者,史、班之所变也,网罗一代,事义周悉,适之后学,此焉为优,故继而述之。

”所谓“事”,就是历史事实,“义”,就是政治观点,用纪传体写历史更好地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

这种思想充分流露在《后汉书》论、赞、序之中。

对人物、事件,提出他的看法。

第二,注重文艺。

《狱中与诸甥侄书》说:“文患其事尽于形,情急于藻,义牵其旨,韵移其意。

”又说:“情志所托,故当以意为主,以文传意。

”范氏写《后汉书》,主要以《东观汉纪》和华峤《汉后书》为蓝本,并采用其他《后汉书》的内容。

范自称:“天下之奇作”,后人对范氏《后汉书》多加赞扬。

刘知几说:“范晔博采众书,裁成汉典,观其所取,颇有奇工。

”又说:“惟范晔之删后汉也,简而且周,疏而不漏,盖云备矣。

”后人以范氏《后汉书》代替了《东观汉纪》的地位,列为“三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之一。

这些赞扬主要是从文字上衡量,从内容看。

也适合了统治阶级的要求,因而《后汉书》得到史家的赞扬。

但从史籍方面去考察,有些记载颇嫌简陋。

第三,体例有所创新。

以前的“正史”,只有后纪的本纪,而一般妇女没有地位,范氏受刘向《列女传》的影响,特立《列女传》,才行高秀者,给立传。

中国史学史第1课

中国史学史第1课

中国史学史第一课:中国史学的悠远传统一、[教学内容]1、先秦史学商周时代,国家体制中已经设置了专门保存、管理政府施政记录的史官。

他们对于庙堂之上的政务决策进行记录。

这种记录,既保持了施政的经验,以为后来之参考,又构成一种监督机制,使得施政、议政者的重要言行有案可查,后世的人得以对前人进行有根据的评价。

周代已经整理成书的《尚书》,就是这种记录的选编。

虽然这类记录行为,还没有纳入系统自觉的历史编纂系统,但是已经具有史学的基本功能。

最晚到西周末年的时候,周王室和各诸侯国都有了更为系统的经过编纂的史书。

战国时的墨子说,他曾见到过“百国春秋”,可见当时史事之盛。

这种各个政权设官纂修的史书名称并不统一,晋国的叫《乘》,楚国的叫《梼杌》,周、鲁、齐、宋、燕等国都叫《春秋》。

这些史书后来都散佚了,不过从孔子据《鲁春秋》修成的《春秋》,以及《左传》、《国语》等书中,还是可以略知当时各国国史基本内容的范围。

春秋末年至战国时期,国史之外又兴起了私人修史之风。

孔子所修编年体史书《春秋》,就是迄今尚存的中国史学史上第一部私人撰述的历史著作。

《春秋》编年记事,上起鲁隐公元年(前722年),下迄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历鲁国十二公,凡242年,以鲁国政务大事为中心,记载当时各国的重大事件、人物活动,记忆当时的各国朝聘、会盟、征伐等大事。

同时,《春秋》还记载了日食、地震、山崩、水灾、旱灾、虫灾等自然现象和灾异。

《左传》是基于《春秋》基本内容增加更为详明解说的编年史,相传为战国时人左丘明所作,覆盖事件从鲁隐公元年始,至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略长于《春秋》。

2、两汉史学两汉时期,司马迁和班固分别写出了《史记》和《汉书》。

司马迁生活的汉武帝时期,是一个经济繁荣和大一统局面巩固的时代,这为出现贯通古今的历史著作提供了有利条件。

《史记》首次开创记载国家大事、典章制度、各类人物、社会风貌的纪传体史书,在史学和文学双重意义上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司马迁本人也在后来被誉为世界文化名人。

(完整word版)中国史学史期末复习名词解释考试重点简版

(完整word版)中国史学史期末复习名词解释考试重点简版

中国史学史期末复习名词解释考试重点简版一、名词解释1、《华阳国志》:东晋,常璩著,是关于巴蜀地区的方志史书。

全书12卷,约11万字,记事上起巴蜀两国的传说时期,下至东晋时期成汉政权的灭亡。

其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前4卷记述巴蜀、汉中、南中各郡的地理概况;卷5-9以编年体形式记述西汉末东晋巴蜀地区的历史;卷10-12记述梁、益、宁三洲的历史人物事迹。

它是我国保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地方志史书,对研究西南地区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2、《十六国春秋》:北魏,崔鸿著,传记体晋代北方十六国史。

100卷,又序列、年表各一卷,记载西晋灭亡后中原地区先后出现的十六个政权,这些政权各有自己的史书,但体例不一,记述差距较大,崔鸿根据旧的记载,加以综合汇编,成就此书。

本书历史地位很高,《魏书》、《晋书》、《资治通鉴》等均将其作为重要参考资料。

本书各国各为篇卷,叫做“录”,各国帝纪改为“传”,记录各国史事,系以各自年号,各国国主之事迹,则按正史本纪之体例,摒弃贵华贱夷的偏见。

原书北宋已失,今传为明人屠介孙、项琳等刊本,乃取《晋书》十六国事,及类书所引《十六国春秋》轶文,汇编而成。

3、《洛阳迦蓝记》:北魏,杨衒之撰,记载北魏首都洛阳佛寺兴衰的地方志,是一部集历史、地理、佛教、文学于一身的名著,与郦道元《水经注》一起被认为是被炒文学的双壁。

共5卷,分城内及四门之外叙述,对寺院的缘起、变迁,庙宇的建制规模及与之有关的名人轶事、奇谈异闻都记载详核,兼叙尔朱荣乱事及有关古迹、轶文等,于当时豪门贵族、僧侣地主的骄奢淫逸,寓有讥凭之意。

内容包括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学、艺术、思想、宗教等方面,史料价值极高,其中所引《宋云家记》,叙宋云与僧惠生出使西行事,是研究中外交通史的重要资料。

4、《汉记》:东汉,荀悦著,是记述西汉历史的史书,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断代史,共30卷,是依《左传》编年纪事的体例将班固的《汉书》按时间先后加以裁剪、编排,写成此书,以供献帝参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学史复习
第一讲绪论
1.史的含义有一个演变的过程。

重点
2.史学的独立是在哪个时候,哪个时候出现专门的修史官。

重点
3.中国史书的特点。

史书体裁出现的时间,先是编年、纪传、典制、纪事本末、学案诸体,以及编年体的特
殊形式纲目体,都要掌握它们的特点、代表作、优缺点。

重点。

第二讲先秦(主要指商、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
史学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古老的传说,为什么呢?因为传说反映了先民的历史记忆和历史意识的萌芽,也保存了若干古史的踪影。

中国的史学萌芽于官府,是先秦时期“学在官府”的体现。

最早的历史记载是甲骨文和金文,都是官方的文书档案。

“学在官府”的突破,出现了私人撰史。

孔子整理六经,是中国史学兴起中的大事。

1.神话和传说的区别
2.甲骨文和金文
3.周公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对我国传统史学中的历史鉴戒思想影响很深远。

重点。

4.《尚书》(上古的文献汇编)《春秋》(编年体的雏形)《左传》(第一部完整的编年体。

)《国语》(非编年记
事,而是分国记言,是国别体)《战国策》(国别体)《竹书纪年》(编年史,第一部具有通史的雏形的史著。

)(书的性质、体例、作者要弄清楚)重点。

第三讲正史的(前221-220)
这一时期历史最突出的特点,是中国集权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在海内一统的条件下,在先秦史学积累的基础上,史学有了划时代的发展。

通史巨著《史记》,皇朝史巨著《汉书》的出现,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史学规模。

这两部书被后世列为历代正史之首,有着深厚的历史影响,这个时期的史学成就,可以说是正史的创建。

在这一正史创建的过程中,《东观汉记》和《汉纪》也是有价值的。

1.《史记》。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也是历史鉴戒思想的体现。

重点。

2.刘向、刘歆父子对先秦典籍的整理。

别录。

七略。

班固的《汉书·艺文志》
3.续《史记》、《汉书》。

正史格局的形成。

重点。

4.《东观汉记》和《汉纪》
第四讲史学的多途发展——三国两晋南北朝史学(220-589)
这一时期,一统的局面被打破,先后为三国鼎立和南北朝对峙所代替,朝代更替非常频繁。

这一时期的史学,史学开始走向独立,并呈现出多方面发展的趋势。

史风大盛,史家辈出,史书剧增,种类繁多。

正史撰述出现高潮,跟皇朝史的兴盛有关,也跟这一时期的朝代更替频繁分不开。

家史、谱牒的大量出现,是这一时期门阀政治在史学上的反映。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衍化表
这段时期又称为六朝,因为一些学者以江南政权为正统,因吴东晋宋齐梁陈都定都今南京,所以称这一时期为六朝,这种说法在日本学者中很流行。

北魏崔鸿在《十六国春秋》中列举了五胡乱华后北魏统一前少数民族在北方建立的十六个政权,故这一时期又称为十六国,分别是成汉、二赵、三秦(前后西)、四燕(前后南北)、五凉(前后南北西)、夏。

实际上,并不止十六国,应该有二十国,还有西燕、冉魏、代、北魏。

也有的地方认为有二十五国,我们还是持二十国说。

1.《续汉书》八志、《后汉纪》《后汉书》。

出现非常多的皇朝史,但是保存下来的并不多。

2.《三国志》
3.《宋书》《齐书》《魏书》
4.家史、谱牒大量出现的原因
第五讲史学在发展中的转折与创新——隋唐五代史学(581-960)
这一时期,史学在继续发展中出现了新的转折。

第一个是官方加强对修史的控制,设立专门的修史机构(史官),
完善了相应的史官制度。

第二是史学独立的地位得到社会的承认。

第三是史学发展进入更加自学的阶段,出现对史学活动进行总结的专书,《史通》。

第四是出现典制体史书体裁。

第五是通史复兴和历史笔记的兴趣。

1.唐时,出现专门的修史机构,修史制度基本确立(宰相负责监修、称监修国史;修撰史事的工作,由其它
官员兼领,称为兼修国史,或者以官阶低而有史才者来担任,称为直史馆;专职修史者,称为史馆修撰。

宋代的修史机构有国史院、实录院、起居院和日历所。

明代以翰林院代替史馆。

清代有翰林院、国史馆、实录馆和起居院。


2.唐初所修的八代正史,成就及其问题。

同等对待南北政权,勾画了这一时期各个政权的历史,保存了大量
的史料。

但是也存在一些史料不精、写作上出现程序化的问题。

3.《史通》,史家三长和刘知几的贡献。

重点。

4.《通典》。

重点。

5.《唐会要》会要体
6.史书部类基本确立的标志
7.史注的突出成就,注史派别和代表作。

重点。

8.类书的概念及较著名的类书。

重点。

第六讲历史意识和史学意识的深化——宋元史学
这一阶段史学的主要特点,就是史学家的历史意识和史学意识趋向深化,其主要标志是忧患意识、会通意识、史学批评意识和历史认同意识都有明显的发展。

忧患意识在通史撰述、本朝史撰述史论撰述等方面都有深刻的反映。

会通意识主要反映在通史方面,出现《资治通鉴》、《通志》、《文献通考》三部著作。

其中《资治通鉴》又孳生出纲目体和纪事本末体史书,主要以朱熹的《资治通鉴纲目》和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为代表。

关注社会问题是这一时期史学活动的突出特点之一,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李心传的《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以及徐梦莘的《三朝北盟会编》是这一方面的代表作。

对前代历史的撰写,有宋修的《新唐书》《旧五代史》和《新五代史》三史,元修的《辽》《金》《宋》三史。

五代十国指介于唐宋之间的一个特殊历史时期。

五代指的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次第更迭的政权。

十国是指五代之外同时或相继出现的十几个割据政权,主要有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统称十国。

十国只是称其大者,实际上还有不少割据政权。

1.《资治通鉴》及《资治通鉴纲目》、《通鉴纪事本末》。

《资治通鉴》的写书目的,思想价值。

重点。

2.《通志》的精华。

纪传体。

重点。

3.《续资治通鉴长编》《三朝北盟会编》
4.《通鉴》学的著作:《音注资治通鉴》
5.《文献通考》
第七讲史学走向社会深层——明代史学(1368-1644)
三个特点,一是修实录不修国史;二是走向社会深层;三是晚明史学的崛起。

1.《元史》
2.晚明著名史家及代表作
第八讲史学的总结和嬗变——清前期史学(1644-1840)
这一时期的史学特点,就是传统史学的总结和嬗变。

这一时期也是名家辈出的时期,值得注意。

1.《明史》
2.三通、续三通、清三通、九通、十通。

3.经世致用思想的代表史家及著作。

重点。

4.历史考据的代表史家及著作。

重点。

5.章学诚的代表作《文史通义》和《校雠通义》。

重点。

第九讲史学的分化——清后期史学(1840-1911)
梁启超的相关知识点。

第十讲王国维陈寅恪陈垣三大史学家的治学方法及代表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