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1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3目录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3目录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一、新石器时代
1.新石器时代社会的起源
2.新石器时代文明的发展
3.大江东历史文化
二、奴隶社会
1.早期形成奴隶社会的过程
2.奴隶社会的宗法规范
3.奴隶社会的生产方式
三、汉代
1.汉朝的统一与发展
2.汉朝的学术发展
3.汉朝的衰落与灭亡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一、秦汉变法
1.秦统一中国、实施变法
2.西汉的制度和政治体制
3.东汉的学术盛行和经济繁荣
二、三国四国七国十国
1.西晋文学、哲学的发展
2.东晋的政治制度及学术
3.南北朝的政治争端及文化开放
三、隋唐
1.隋炀帝时期的文化建设
2.唐玄宗开展的改革
3.唐朝文化的发展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一、五代十国
1.五代十国的政治变迁
2.五代十国的文化发展
3.五代十国的经济发展
二、宋元明清
1.宋代文学文化的繁荣
2.元大兴民族文化
3.明清两代封建社会的萌芽
三、近代史
1.晚清时期民族斗争
2.辛亥革命的胜利与民主革命的失败
3.新中国的建立与发展。
历史1-4课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单元线索】列强发动的五次侵略战争与中国人民的五次反抗:*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击日军*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一、列强的四次大规模侵略战争【鸦片战争】(1840、6—1842、8)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倾销商品。
(2)导火线(直接原因):1839年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
(3)经过:1840年6月,中英鸦片战争正式开始,(4)结果:1842年8月,英舰开抵南京江面,清政府被迫求和签订《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内容规定:①清政府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注意五个通商口岸的地理位置】【注意】课本P5练一练(见第一课学案连线题)(4)影响: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呢?(主要是是因为性质的变化,在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而战后则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1)根本原因: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表现:要求清政府继续增加通商口岸的开放)(2)参战国家:英、法联军为主凶,俄国、美国为帮凶。
(3)罪行:1860年,英、法军队进攻北京,火烧圆明园...;俄国趁火打劫,割占中国东北、西北领土共150多万平方公里。
【注意】课本P8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领土表。
《瑷珲条约》一次性割占中国领土最多。
【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1)起因: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
(2)过程:①在黄海战役中,邓世昌率领“致远舰”全体官兵英勇抗敌,以身殉国。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就是描写邓世昌。
历史1——9课
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开国大典1.准备:会议名称及其召开时间,地点,内容——1个通过、2个选举、5个决定2.经过:时间,地点,程序——6步(宣告、升旗、奏乐、鸣炮、宣读、游行)3.意义:5点二、西藏和平解放:时间,人物,意义。
第2课最可爱的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2个原因,2个目的,领导人物,军队名称,2个英雄,起止时间,结果。
第3课土地改革——2个原因,1部法律及其时间、内容,结果,意义。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一五计划——1个原因、目的、基本任务、起止时间、6大成就、意义;共和国第一部宪法颁布的时间、会议、性质。
第5课三大改造:1.内容;2.经过——(1).农业改造的形式、办法、结果(2).手工业改造的形式、结果(3)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形式、政策、结果;3意义。
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1个良好的开端——会议名称及其时间、内容(2对矛盾、3大任务);2个失误——1个原因、4个标志、影响;1个成就;3个模范人物及事迹。
第7课“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原因2个;危害;抵制事件及其时间、人物、结果;2个反革命集团及其代表人物、结果;起止时间;结束标志。
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思想基础,时间,地点,内容(5点),意义(3点)二、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1、文革最大冤案平反的时间、人物;2、颁布的6部法律及其意义。
第9课改革开放1、农村改革:首先开始的地点、时间、形式或政策、成效。
2、城市改革:开始时间,重点及其两个阶段、三个方面3、对外开放:(1)第一批经济特区建立的时间、数量、名称、特点、代表;(2)对外开放格局的结构、特点。
第10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前、后,及党的两次会议上先后四次分别提出的6大观点、和理论2、邓小平南方谈话的背景、时间、内容3、邓小平理论的内容、意义、地位及其确立经过(2次会议及其召开时间、内容)。
高中历史必修一1--6总结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一课考点重点: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1、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始于:夏;2、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我国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重要标志3、分封制(内容、特点、意义)特点:周天子是诸侯的共同主子,诸侯是周王的臣属。
意义:加强统治,巩固王权4、西周宗法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影响:保证贵族的垄断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5、西周的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6、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主体,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课考点重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难点:秦朝创建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和影响1、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皇帝制度:①“皇帝”称号的由来②皇帝制度: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③皇帝制度的核心内容:皇权至上、皇帝独裁(2)中央政府的三公九卿制和地方推行郡县制①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第一、它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第二、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
(封建时代的统治特点——国与家同治)②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郡是秦朝中央政府辖下的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单位。
3、巩固统一的措施:①颁布秦律②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③统一文字4、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1)对秦朝的影响:①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②初步奠定祖国疆域,巩固国家的统一③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
④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人民的专制统治,秦朝的暴政造成人民处境的恶化。
(2)对后世的影响: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
第三课考点重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1、两汉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汉承秦制“中朝”和“外朝”2、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逐步形成三省六部制3、我国古代三省六部制的完善是在:隋唐时期4、宋朝的政治制度特点:不断削弱和分割宰相的职权,进一步加强皇权。
历史选修1知识点总结
历史选修1知识点总结《历史选修1》是中国高中历史教材中的一部分,主要内容涉及中国古代史和世界古代史。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可以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掌握一定的历史知识,培养对历史的兴趣和研究能力。
以下是《历史选修1》的主要知识点总结。
一、古代史的起源1. 史前文明史前文明是指人类出现至文明兴起之前的一段时间,主要内容包括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
在这个阶段,人类主要是以狩猎和采集为生,还没有建立起稳定的社会组织和生产方式。
2. 早期文明的形成早期文明的形成是指人类社会逐渐进入农业社会和城市社会的阶段,主要包括古埃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和中国黄河流域文明。
这些文明在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为后世的文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古代世界的大一统和分裂1. 奴隶社会的特点奴隶社会是古代社会的一个阶段,其特点是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加剧。
在奴隶社会时期,奴隶制度成为社会生产关系的主要形式,奴隶主是社会的主要统治阶级。
奴隶社会时期的经济主要是以农业为基础,城市也开始兴起,并且贸易逐渐发展起来。
2. 古代世界的大一统在古代,出现了一些大一统的帝国,如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波斯和印度的摩西多王朝等。
这些帝国在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其统治也往往是以剥削和压迫为基础的。
这些帝国的形成,表明了人类社会逐渐走向了大一统的趋势。
3. 古代世界的分裂古代世界也存在着各种形式的分裂,如中东地区的希腊城邦、古代罗马和波斯等,以及印度次大陆地区的王国和诸侯国等。
这些分裂体现了社会内部矛盾的激化和统治阶级之间的斗争。
同时,在帝国的边缘地区,也经常出现了各种局部政权和独立国家。
三、中国古代社会的大一统和分裂1. 大一统的形成中国古代社会的大一统是指中国古代社会一些大一统帝国的形成,如夏、商、周等朝代。
这些大一统帝国在政治、文化、宗教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为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课件知识点1_光荣革命
光荣革命
【典型试题】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宪章》部分条文:
17.一般诉讼应在一定地方审问,无需追随国王法庭请求处理。 34.自此以后,不得再行颁布强制转移土地争执案件至国王法 庭审讯之敕令,以免自由人丧失其司法权。 39.任何自由人,如未经其同级贵族之依法裁判,或经国法判 决,皆不得被逮捕,监禁,没收财产,剥夺法律保护权,流放, 或加以任何其他损害。
光荣革命
【光荣革命的背景】 1.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产阶级要求(限制 王权),保障资产阶级利益。 2.政局动荡不安,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企图恢复封 建统治。
威廉三世与玛丽二世共同加冕
光荣革命
光荣革命
【光荣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
【光荣革命的意义】
实现了资产阶级掌握政权的愿望,推翻了封建 专制的君主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英国资本主 义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建立开辟了道路。
威廉三世与玛丽二世共同加冕光荣革命光荣革命封建与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光荣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光荣革命的意义实现了资产阶级掌握政权的愿望推翻了封建与制的君主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建立开辟了道路
知识点—— 光荣革命
光荣革命
【光荣革命】
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的推 翻詹姆斯二世的统治、防止天主教复辟的非暴 力政变。这场革命未有流血,因此历史学家将 其称之为“光荣革命”。说明君主立宪制政体 即起源于这次章》具有了宪政的某些色彩;随着社会的发展,它 规定的封建贵族权利已逐步演化成普遍的民众权利;它树立了 法律至上的原则,彰显的是限定王权的思想。(6分,言之成 理均可得分)
历史1、模三卷纠错反思
历史1、模三卷纠错反思历史是一部动人的史诗,它能激发我们思考并展示出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教育。
尤其是近年来,中国经历了快速发展和转型,人们更加理解得深刻,历史的重要性正越来越受到关注。
因此,历史的教学和学习也受到了特殊的关注,特别是历史的考试,考生需要掌握知识和技能,以便准确而有效地回答关于历史的问题。
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考生在历史1和模三卷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进步也存在不少问题和困惑,产生了很多误区和误解。
尤其是在模三卷中,缺乏充分的了解导致许多学生在细节理解和文章结构构想上出现了问题,考生也渐渐发现,这种考试并不一定适合年轻人,这是他们没有足够的知识和体验的一个重要原因。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校和教育机构开始大力宣传历史,强调历史的重要性。
他们努力将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并且在必要时采取行动。
考试安排也有所调整,既有大量的记忆式考试,也有理解式考试,以便更好地反映历史的内涵。
此外,课程也有所改变,更加重视实践性的学习,增加实践性实验活动,使学生更加熟悉历史,以便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教师也更加重视教材的编排,确保学生在解答考题时能够结合实际,以便更好地理解历史的真实意义。
最后,从社会角度来看,历史的教育也应该得到更多的重视,尤其是相关部门和社会上的大众应该多多注意历史问题,承认历史在当今社会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并多多重视历史教学与学习,以便为考生提供良好的环境和资源。
总之,历史1、模三卷的纠错反思既重要又必要,它不仅能更好地激发考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能帮助考生正确地理解历史,使他们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在今后的历史考试中,考生要充分准备,尊重历史,并坚持真理、正义、自由、平等的历史观,从而展现出他们在历史知识上的深厚积累。
高中历史必修1优质课件:第13课 辛亥革命
请概括两段材料的关系 清政府的“新政”和“预备立宪”改革客观上促进了中国 资本主义的发展。
思想基础
图片中三人的共同思想是什么? 民主革命思想:天赋人权、自由平等。
组织基础
无论光复会也好,华兴会也好,都缺乏明确而完备的
纲领,更没有严密的组织,而且都受地方性的局限,不足
以领导全国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
——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
思想: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1912年3月2日,孙中山以大总统的名义发布命令:“嗣 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 曰君,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生活:改变称呼,断发易服,取消缠足。
1.成功的革命 (1)政治: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 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一些自由和民主权利。 (2)经济:推翻了“洋人的朝廷”,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 义侵略势力,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3)思想: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4)生活:改变了不少封建习俗。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性质: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 意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三、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 辛亥革命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哪些变化?
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 等项权利。约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 建政治体制。
——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
政治:政治民主化、社会法制化。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3课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概况
时间 1894年 1905年8月 1911年5月 1911年10月10日 1912年1月1日 1912年2月12日 1912年3月
历史1--4课
历史测试题﹙1--4﹚姓名:分数一:填空题1.公元581年,杨坚夺取__政权,建立__朝,定都__。
杨坚就是__帝,公元589年他灭了南朝最后一个朝代__,南北重归统一。
2.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__帝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这条大运河以__为中心,北达__,南至__,是古代世界__的河流。
3.公元618年,__在江都被部下杀死,隋朝灭亡。
同年__在太原起兵,进入长安,建立__朝,他就是唐祖。
4.唐高祖退位后,传位于__,他就是唐宗,年号__。
5.唐太宗任命富于谋略的__和善断大事的__做宰相,人称__。
他还任用敢于直言的__,他是最著名的谏臣。
6.唐太宗统治的时期,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__。
7.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是__。
晚年称帝,改国号为__,人称她的统治为__。
8.唐朝农民制成__,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__。
9.唐朝的最为有名的陶瓷是__、__、__。
其中的__造型美观,釉色绚丽,是世界工艺珍品。
10.唐玄宗使开元年间的的政局为之一新,史称__。
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__。
11.__帝正式没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标志着我国__制度的正式诞生。
12.唐朝科举制度以__、__两科最重要。
__、__、_是完善科举制度的关键人物。
二,答问题1,隋朝大运河开通的目的,作用及其在历史上的是位如?2,3,唐太宗为了使国家繁荣昌盛作了哪些具体的措施?4,5,唐太宗时期为什么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6,7,唐玄宗前期为什么称为开元盛世?8,9,科举制度的影响是什么?10,。
历史1:苏联的历史
4、十月革命发生在何时、何地? 5、俄国的共产党叫什么?
---答:叫做“布尔什维克党”
---答:发生在1917年11月,地点是沙俄首都“彼得格勒”
6、十月革命任务是什么?性质是什么?
---答:任务: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性质:世界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7、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什么? 反
2、二月革命后出现了什么结果?
)两
3、掌握主要权力的是哪个政权?
) )
4、十月革命发生在何时、何地? 5、俄国的共产党叫什么?
6、十月革命任务是什么?性质是什么?
---答:任务:推翻( 性质:世界上( ---答:是( )。 ) )
7、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什么?
8、最受苏俄人民欢迎的政策是什么?
---答:解体时间(
---答:实质是( 由(
)年,共存在了(
)的改变, )变为(
)年。
5、 (★必考★)苏联解体的实质是什么?
)
7、 (★必考★)苏联解体的影响有哪些?
---答:①标志着( ②也标志着( )结束, )结束。
8、 (★必考★)东欧哪国改革最突出? (★必考★)哪国改革遭苏联镇压?
---答( ( ---答:实质是( 由( )改革最突出; )改革早苏联镇压失败 )的改变, )变为(
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
1、二月革命的发生在何时?何地?
----答:发生在1917年3月,沙俄的首都“彼得格勒” 反 复 2、二月革命后出现了什么结果? 理 ----答:①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解 ②出现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 反 “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复 3、掌握主要权力的是哪个政权? 读 ---答:掌握主要权力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背
历史1—14课提纲
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隋唐)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1、隋朝的建立和统一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统一时间、统一原因、统一的积极作用;2、隋初的统治——隋文帝的统治措施(3条)、成效—开皇之治、表现(3方面)3、大运河的开通目的、开通时间、人物、大运河的概况(三个端点、四段、P4大运河图)、意义(积极、消极两方面)第二课贞观之治1、隋朝灭亡(时间、原因1条)2、唐朝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3、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出现原因(治国思想4条、政策措施4条)、表现(或政策措施的作用、2个方面)4、女皇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措施(2条)、影响(2条)第三课开元盛世1、开元之治——唐玄宗的统治改革措施(3条或4条)、什么叫“开元之治”?2、盛世经济的繁荣农业(水利1条、农耕技术1条、蔬菜种植1条、茶叶种植1条、新农具2个)手工业(丝织业1条、陶瓷业3个代表)商业(大都市4个、长安城:布局—坊?市?、地位2点)3、开元盛世——唐朝的时期?(表现4点)4、唐朝的灭亡(由盛转衰标志?灭亡时间?)第四课科举制的创立1、创立原因:改变不合理的人才选拔制度(不合理在哪两个方面?)2、发端标志、创立标志、创立意义(2点)3、完善(3个关键人物及其对科举制的贡献)4、科举制的影响(3条)5、科举制的废除时间第五课和同为一家(唐代的民族关系)1、概况(唐太宗的民族政策、管理新疆的两个机构)2、唐蕃关系:民族概况:哪个民族的祖先、生活区域、民族首领的名称、统一吐蕃的首领、都城文成公主入吐蕃:吐蕃请求和亲的原因、和亲时间、和亲对象、意义金城公主入吐蕃:时间、和亲对象、意义3、唐与回纥的关系:民族概况:哪个民族的祖先、后改名为?关系:(一个事例)4、唐与靺鞨的关系:民族概况:生活区域与唐的关系:(一个事例)5、唐与南诏的关系:民族概况:生活区域、哪个民族的祖先?与唐的关系:(一个事例)6、唐加强与少数民族关系的方式——和亲、册封首领、设机构、加强经济文化交流、战争、扶持发展第六课对外友好往来1、概况:对外交往范围、对外交往政策、世界各国称唐朝人什么及原因;2、唐朝对外交往发达的原因(4条,尤其是根因)3、中日交往:遣唐使:概况、对日本的影响(3方面)鉴真东渡:时间、次数、贡献(2条)4、中朝交往:事例(4方面——留学生、贸易、制度、文化交流)朝鲜古称?5、中印交往:印度古称?玄奘西游(时间、路程、贡献2条)第7、8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一、科技1、建筑:隋唐建筑风格、赵州桥(时间、设计者、地位)唐都长安(地位、最宏伟建筑)2、雕版印刷术:(发明时间、代表作品)二、唐诗——唐朝是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三位大诗人(姓名、生活时代、代表作、诗歌特色、美称)三、书法:两位书法家(姓名、书法特点、代表作、评价)四、绘画:隋唐绘画特色、两位大画家(姓名、代表作、绘画特色、美称)五、石窟艺术:三大石窟(名称、地点、开凿年代)为什么莫高窟堪称世界最大艺术宝库?六、音乐舞蹈:隋唐乐舞的特点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五代、辽、两宋、夏、金、元)第九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一、北宋与辽、西夏的并立1、辽政权:建立时间、民族、建立者、国名;与中原政权冲突加剧的时间、标志2、五代十国(907—960年)3、北宋政权:建立(时间、事件、建立者、都城)统治措施(结束了局面;加强中央集权措施?)4、北宋与辽的关系:澶州大战(时间、过程、结果)如何评价澶渊之盟?5、西夏政权:建立时间、民族、建立者、国名6、北宋与西夏的关系:议和内容、议和后双方的关系二、南宋与金的并立1、金政权:建立时间、民族、建立者、国名;2、金灭辽——1125年金灭北宋——1127年(史称:靖康之变)3、南宋建立:(时间、事件、建立者、都城)4、岳飞抗金:(两次大捷、被何人陷害?为什么陷害岳飞?)5、南宋与金议和:(内容?结果?)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一、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三大因素?)二、江南经济发展的表现1、农业:五大表现(引进新品种?两大粮仓?水稻、棉花、茶树的推广种植情况?)2、手工业:纺织业(丝织业两个表现、棉纺织业一个表现)制瓷业(冰裂纹瓷的产地?瓷都?)造船业:(世界地位?两大造船中心?)3、商业:商业都市(哪两个?出现早市、夜市)海外贸易发达(两大商港?外贸范围?管理范围?)纸币产生(产生时间、影响)三、经济重心的南移(流域——流域)1、三国两晋南北朝江南开发2、唐朝中后期开始南移3、南宋南移完成第11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1、衣:(三个变化—风气的变化?劳动者衣饰的变化?陋习的出现?)2、食:南北方的特点(肉食?主食?)3、住:农村(百姓住房?富裕人家?)城市(平民住房?稍讲究人家?贵族官僚宅第?)4、行:宋朝缺,人们多用,达官贵人乘普遍。
高中历史第1课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第1课知识点总结中国历史是源远流长的,自有文字以来,便有了书面的记载。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重要的事件和人物,对于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中历史的第1课主要是对中国古代史的概览,主要包括从先秦时期至秦朝的历史概况,深入了解这段时期的历史,对于我们了解中国的古代历史和文化有很大的帮助。
下面就让我们来总结一下高中历史第1课的知识点。
一、先秦时期1. 考古学和甲骨文的发现在先秦时期,中国的文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考古学在揭示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甲骨文的发现更是对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的制度、风俗、宗教、语言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2. 夏、商、西周三代的历史概述夏、商、西周三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重要时期,三代之间经历了政治制度的变迁、社会风俗的演变等。
这三代的历史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事件和人物,对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二、秦朝1. 秦朝的建立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一个人建立的封建制国家,是中国封建制度的开始。
秦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2. 秦朝统一中国秦朝统一中国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这一事件加速了中国历史的演变,统一了中国的文字、货币、度量衡等方面,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3. 秦始皇的改革和统治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人物,他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修筑了万里长城等。
但同时也进行了一些专制行为,引起了一些社会矛盾。
4. 秦末农民起义秦末农民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标志着秦朝的灭亡。
这一事件加速了中国历史的演变,也为后来的汉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综上所述,高中历史第1课主要是对中国古代史的概览,主要包括从先秦时期至秦朝的历史概况。
高中历史必修1精品课件:第13课 辛亥革命
(1)从革命史观看: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从现代化史观看:是一次深刻的现代化运动,促进了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 化的现代化。 (3)从社会史观看:推动了社会习俗和社会风尚的变革。 (4)从文明史观看:促进了中国传统文明向近代文明的转变,在政治文明和精神文 明领域表现尤为突出。辛亥革命是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5)从全球史观看: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 “亚洲觉醒”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世界尤其是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历史纵横】 (教材第63页)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为革命壮烈牺牲的精神,激励着中 国人民,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高潮的到来。 【历史纵横】 (教材第64页)武昌起义成功后,湖北军政府成立,改国号为“中华民 国”,各省纷纷响应,清政府的统治土崩瓦解。但同时也应当看到,由于立宪派和 封建官僚投机革命,革命阵营内部潜伏着失败的危机。面对革命浪潮,列强一面宣 布严守中立,一面寻找新的在华代理人——袁世凯。
①中华民国主权属于__国__民__全__体__,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 (1)内容居 ②住 确、 立言 三论 权等 分自 立由 的和 政选 治举 体、 制被 。选举权。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课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分封制的作用:
①疆域广大,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②统治加强,周王确立天下共主 ③层层分封,形成严格等级序列 (周王—诸侯—卿大夫—士)
分封制的弊端:
诸侯强大,威胁中央,为分裂割据埋下隐患。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二)宗法制
西周某位诸侯年老了,打算立下继承人。他有四个儿女: • 定义 大儿子——二夫人所生,二儿子——大夫人所生,三女 儿——大夫人所生,四儿子—— • 特点:血缘纽带+政治关系 大夫人所生。 • 大儿子:我是长子,年纪最长,你们都应该听我的。 目的: 巩固……解决…… 二儿子:我是正室夫人所生,而且我又是儿子,当然 嫡长子继承制(正妻所生的第一个儿子) • 内容:①核心: 应该由我来继承王位。 大宗和小宗(关系是相对的) ②体系: 三女儿:我最聪明伶俐,学识渊博,所谓巾帼不让须 眉,当然由我来统治周朝。 ③既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 四儿子:你们都别争了!我是父王最疼爱的儿子,父 (对家族)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 • 作用: 王一定会挑我的。
士
小宗 庶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思考题:.
时至今日,宗法制已经消亡,但中国传统文化中 的宗法思想影响仍然存在。你能结合当今社会现实分 析一下它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吗?
积极: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尊宗敬祖, 有利于提高家族、民族凝聚力。 消极:强调家庭本位,重男轻女,过分重视人情 关系,任人唯亲,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个人的 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这与现代的平等 和法制意识多少有些违背。
5.(2009高考天津文综)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 继承原则的是 A.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 B.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 C.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 D.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
历史1-意义
时间
1954年
意义
这是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重要的国际会议。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声誉
万隆会议
时间
1955年
意义
“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加强中国与亚非各国的联系。
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
①对中国:出现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
打破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我国外交出现了新局面。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国内
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新中国即将诞生。
国际
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
思想
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港澳回归意义
①标志着在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
②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
祖国完全统一的意义
①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②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③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
④是民族复兴和国际地位提高的重要标志;
2成为近代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压力武器。
3罗马法中所蕴涵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与民族的永恒价值。
意义
国内: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是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
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国际: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高一1到11课知识点
历史高一1到11课知识点历史作为一门学科,记录了人类社会从远古时代到现代的发展历程,包含了许多重要事件和人物。
在高中历史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并了解到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知识点。
下面将简要介绍历史高一1到11课的知识点。
一、古代中国1. 宝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从古代华夏族群的形成到血统观念、封建制度和礼制的建立。
2. 夏、商、周三代及春秋战国时期:关于这几个时期的历史背景、政治制度、经济状况、文化发展和社会变迁。
3. 秦朝的统一:秦始皇的政治制度改革、墓葬制度和长城的建设。
4. 西汉的兴起:汉高祖、汉武帝的执政和功绩,丝绸之路和汉朝的对外交流。
二、世界古代文明1. 埃及文明:尼罗河文明的发展与特点,法老的统治和建筑工程。
2. 希腊文明:希腊城邦的政治制度、社会特点和文化贡献,雅典民主的发展。
3. 罗马文明: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兴起与发展,其政治制度和军事征服。
4. 印度文明:莫亚文明、吠陀时代和摩揭陀时期的兴起与特点,佛教的传播和影响。
三、近代世界史1. 文艺复兴: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兴起与特点,对宗教改革和科学革命的影响。
2. 宗教改革与宗教战争: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新教派与天主教的斗争,三十年战争的起因和结果。
3. 欧洲殖民扩张:西方列强对非洲、亚洲和美洲的殖民活动,殖民地社会的特点和殖民主义的影响。
4. 中国近代史: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起因和意义。
四、现代世界史1. 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战争爆发的原因和各个战役的关键事件,战后对世界造成的影响。
2. 俄国革命与苏联建立:1905年和1917年俄国革命的背景和动力,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的兴起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3. 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德国的崛起、侵略战争的爆发和各个战役的重要事件,战争结束后国际秩序的变革。
4. 冷战与全球化:东西方集团的对峙、之间的冲突和合作,全球化的趋势和影响。
以上是历史高一1到11课的主要知识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都理工大学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试试卷注: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作零分处理。
一、单项选择题(请根据题意,选出唯一正确的答案编号。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以(D)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首先发动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A.黄兴B.宋教仁C.康有为D.孙中山2.近代中国,响亮喊出“救亡”口号的是(C)A.孙中山B.梁启超C.严复D.郑观应3.号召人民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共和国”的是(A)A.邹容B.陈天华C.孙中山D.章炳麟4.官僚资本的垄断活动,首先和主要的是在(D)方面开始的。
A.工农业B.交通运输业C.民族工商业D.金融业5.(D)一文的发表,表明李大钊已成为中国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A.《法俄革命之比较观》B.《庶民的胜利》C.《Bolshevism的胜利》D.《我的马克思主义观》6.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领导的第一个工会是(C)A.北京工会B.沪西工会C.上海机器工会D.安源路矿工会7.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D)A.新三民主义的提出B.中共三大的召开C.三大政策的提出D.国民党一大的召开8.开始了从大革命的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转折的是(B)A.南昌起义B.八七会议C.秋收起义D.广州起义9.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标志是(C)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B.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提出C.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提出D.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10.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C)A.长征胜利B.抗战胜利C.遵义会议D.八七会议11.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是(B)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B.蒋介石发表承认共产党合法C.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D.芦沟桥事变后的抗战12.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是(B)A.台儿庄大捷B.平型关大捷C.桂南会战胜利D.长沙会战胜利13.抗日战争时期的顽固势力指(A)A.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抗日派B.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亲日派C.民族资产阶级的右翼D.地方实力派的右翼14.毛泽东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是在(A)上。
A.党的六届六中全会B.党的七大C.党的八大D.瓦窑堡会议15.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整风运动最主要的任务是(C)A.反对教条主义B.反对宗派主义C.反对主观主义D.反对经验主义16.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标志是(B)A.日本宣布投降B.台湾由中国收回C.侵华日军投降D.美军占领日本17.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的标志是(B)A.进攻陕甘宁边区B.进攻中原解放区C.进攻华中抗日根据地D.进攻华北解放区18.完成创建新中国的任务,是由(B)来承担的。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C.中国共产党D.中共七大19.社会主义改造是围绕着(A)的任务进行的。
A.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B.农业合作化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D.发展重工业20.建国后,对国民经济进行三年调整的时期里,具有关键性作用的是(A)的召开。
A.七千人大会B.庐山会议C.中共八大D.南宁会议和成都会议二、多项选择题(请根据题意,选出一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21.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主要来源是:(ABCD)A.买办B.商人C.地主D.官僚22.19世纪中期,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的军事侵略的主要形式是(ABD)21.(ABCD)22.(ABD)23.(BC)24.(ABD)25.(ABCD)26.(AB)27.(AB)28.(ABC)29.(ACD)30.(ABCD)A.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B.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C.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D.勒索赔款,抢劫财物23.维新运动的中心目标是:(BC)A.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维护民族独立B.挽救民族危亡C.发展资本主义D.继续开展洋务运动24.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进步运动,两者的共同点有:都(ABD)A.是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B.主张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C.主张改革君主专制制度D.未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纲领25.下列各项活动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创造条件的有:(ABCD)A.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B.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工人运动的发展及其水平的提高C.党的早期组织的成立D.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的日益成熟26.1930年5月,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提出和阐述的重要的思想包括(AB)A.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B.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C.必须注意经济工作D.正确分析农村阶级27.日军在1938年10月占领广州、武汉后,开始实施的对华策略是(AB)A.以华制华B.以战养战C.速战速决C.持久战28.中国共产党提出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是(ABC)A.发展进步势力B.争取中间势力C.孤立顽固势力D.坚持独立自主29.抗战结束后,中共中央为争取和平建国明确提出了(ACD)的口号。
A.和平B.进步C.民主D.团结30.在战略决战阶段,人民解放战争经历了(ABCD)等重大战役。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三、判断题(下列各题中,说法正确的用“√”表示,错误的用“×”表示,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31.戊戌变法的性质是封建统治阶级自上而下的改革。
()32.中国共产党继承了孙中山的未竟事业,这主要表现在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33.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次重大胜利是台儿庄大捷。
()34.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中国人民在华北主动发起并给日本侵略者沉重打击的一次军事行动是百团大战。
()35.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由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的标志是《辛丑条约》的签订。
()36.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37.全国抗战初期,国共合作最典型的战役是太原会战。
()38.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因批判孔学而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39.1929年4月制定的《兴国土地法》对《井冈山土地法》的一个原则性纠正是改“没收一切土地”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
()40、毛泽东实际上否定了“城市中心论”,确立了“以乡村为中心”的思想的文章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41.造成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本原因是满清统治集团的腐败。
()42.最早喊出“振兴中华”这个时代最强音的是孙中山。
()43.1924—1926年的中国国民党是一个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组成的革命联盟。
()44.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在中共“二大”会议上。
()四、简答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45.外国列强是如何侵略中国的,有什么后果?答:(1)军事侵略: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军事侵略,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
通过不平等条约,资本——帝国主义列强侵占了中国领土,勒索巨额赔款,在战争中屠杀中国人民。
还公开抢劫中国财富,肆意破坏中国的文物和古迹,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造成空前浩劫。
(2分)(2)政治控制:资本——帝国主义列强还通过军事侵略和不平等条约,控制中国内政和外交,把持中国海关,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扶植、收买代理人。
(1分)(3)经济掠夺:外国列强控制中国通商口岸、剥夺中国关税自主权、对华倾销商品和资本输出,并逐渐操纵中国经济命脉。
(2分)(4)文化渗透:外国列强利用宗教进行渗透和侵略活动,鼓吹侵略有功论、“种族优劣论”,为侵华制造舆论。
(1分)(5)资本——帝国主义在给中国带来某些新变化的同时,又为了控制和掠夺中国的目的而同中国的封建统治者勾结起来,共同阻碍中国人民的独立和解放。
它们来到中国的主要目的,并非要把落后的中国变成先进的中国,而是要强迫中国永远成为西方列强的附庸国。
(2分)46.国民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及经验教训是什么?答:(1)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
客观上,一是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的联合力量大大超过刚刚兴起的革命联合力量,敌我力量悬殊;二是革命统一战线内部出现剧烈化,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分裂统一战线,制造反共政变,使革命力量遭到严重损失。
(2分)主观上,以陈独秀为着的中共中央领导机关的大革命后期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了无产阶级对于农民群众、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领导权,尤其是武装斗争的领导权。
当时的中国共产党处于幼年时期,缺乏对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深刻认识,缺乏革命经验尤其是处理同资产阶级复杂关系的经验,还不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结合起来。
当时的中国共产党作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直接受共产国际的指导。
对酿成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有直接影响。
(4分)(2)国民大革命的失败得出的教训是:第一,共产党要领导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就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反对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1分)第二,共产党要领导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还必须建立革命的武装,坚持武装斗争,妥协退让只会断送革命。
(1分47.简述中国抗日战争的两个战场及其关系。
答:(1)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始终存在着两个战场,即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和国民党领导的下面战场。
(1分)(2)国民党领导的下面战场始终是中国抗战的重要战场,在全民族抗战中具有重要地位。
全国性抗战开始后,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立即投入抗日斗争。
八路军刚开赴前线时,主要是直接在战役上配合国民党军队作战。
1937年11月太原失陷后,按照中共中央的部署,八路军在敌后实施战略展开,发动独立自主的敌后游击战争。
(2分)(3)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在中国抗日战争中逐渐形成,在战略上相互配合。
(1分)(4)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这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同近代以来历次反侵略战争最大的区别。
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促成、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地动员全国军民共同抗战,成为凝聚全民族力量的杰出组织者和鼓舞者。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科学阐明了抗日战争的规律和进程,制定了正确的战略和策略,对抗日战争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2分)(5)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抗日战争唤起了全民族的危机意识和使命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