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课件:33新民主主义革命(共42张PPT)
合集下载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1课件 新民主主义革命课件

北伐战争
概况:1926年7出师北伐,进展迅速,取得巨大成功。
国民革命失败
1、概况: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制造了四· 一二政变,1927年汪精卫在武汉 制造了七· 一五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
2、国民革命运动的影响: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
侵略势力。 3、国民革命给中共留下了深刻的教训: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坚持党对革命 的领导权尤其是对革命武装的领导。
国民党“一大” 兴起
北伐
失败 1927年7月
1924年1月
国民大革命
标志 大 历史功绩: “七一五”政变(汪) 革 国共两党共同领导的国民革命运动, 命 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 客观: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 失 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失败 ①中共年幼,右倾错误,放弃革命领导权 败 原因 主观: ②共产国际错误指示
思想 - 强调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畅言教育
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五四运动 兴起 新 民 主 主 义 革 命 无产阶级政党成立 ——中国共产党成立 领导革命 国民革命(1924—1927) 发展 开辟“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1927—1937)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武装起义 土地革命 建立根据地
解放战争
1945 年 8 月至 1949 年 9 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 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推翻国民党统治、解放 全中国而进行的战争,国共内战第二阶段。
畅言教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标志:新中国的建立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 意义: 国内 - 实现了中国的独立、统一; 国际 - 改变世界政治格局,鼓舞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解放斗争;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3.3课件:新民主主义革命(32ppt)

• 说明情况:通过革命实践斗争,中共认 识到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 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土地问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
学习目标:
1、国民大革命的史实,如革命统一战线、
北伐战争;
2、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意义;
3、遵义会议(时间、地点、内容、意义)
一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1、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1)背景: ①中共:A、1922、1---1923、2第一次工人 运动高潮,使共产党认识到要战胜强大的敌 人,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B、中共三大:1923,广州,正式 决定同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二、“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 辟
1、南昌起义: (1)时间:1927年8月1日 (2)领导人:周恩来 贺龙 叶挺 朱德 刘伯承 (3)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 第一枪,是中共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旗号问题,建军节)
1、八七会议:
(1)时间:1927年8月7日 汉口 (2)内容: ①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②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③决定秋收起义 会上,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 得的”思想 (3)意义:八七会议给正处于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 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为挽救党和革 命做出了巨大贡献。
历史证明: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为了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为了海峡两岸的双 赢,国共两党应密切配合合作,制止“台独” 势力,排除各种外力干扰,共商和平统一大计
4、国民革命运动的意义:
• ①是中国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 革命 • ②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 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 ③宣传了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 领,扩大了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 • ④广大群众受到了一次革命洗礼,为 中国革命的继续前进奠定了基础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3.3新民主主义革命课件 (共58张PPT)[优秀课件资料]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3.3新民主主义革命课件 (共58张PPT)[优秀课件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7da418a35022aaea998f0f96.png)
遵义会议的意义
✓1结束“左”倾统治;肯定正确主张;确立毛的领导 ✓2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3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936年10月,
三大主力在月, 红一方面军胜 利到达陕北
爬雪山
飞
夺 泸
四渡赤水
定 桥
遵义会议
召开
巧渡金沙江
红一方面军 长征1
开始长征
长征的意义:为中国革命保存了骨干,也为 中国革命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
长征精神: 革命乐观主义、革命英雄主义、集体主
义......
(三)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四)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
四1、全面内战的爆发的背景
、新(1)抗战胜利后,人民渴望和平民主
民(2)蒋在美国支持下,阴谋发动内战
国际:
1、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指明了道路 2、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导火线)
2、经过
口号: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废除二十一条”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还我青岛”
五四精神
3、结果
取得了初步胜利
释放了被捕的爱国学生 罢免了亲日卖国贼职务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中国政府出席巴黎和会代表, 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命(,蒋国民)—党是—代开表始国破民裂革命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运归(动国汪的民党党)—”,。主—张完“全一破切裂工作
原因: 客观 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
主观 年幼的中国共产党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意义:它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教训:领导权+武装。
什么是右倾机会主义?
同意与中共合作;
2、标志——国共“一 时间大:”1924年 地点:广州
✓1结束“左”倾统治;肯定正确主张;确立毛的领导 ✓2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3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936年10月,
三大主力在月, 红一方面军胜 利到达陕北
爬雪山
飞
夺 泸
四渡赤水
定 桥
遵义会议
召开
巧渡金沙江
红一方面军 长征1
开始长征
长征的意义:为中国革命保存了骨干,也为 中国革命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
长征精神: 革命乐观主义、革命英雄主义、集体主
义......
(三)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四)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
四1、全面内战的爆发的背景
、新(1)抗战胜利后,人民渴望和平民主
民(2)蒋在美国支持下,阴谋发动内战
国际:
1、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指明了道路 2、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导火线)
2、经过
口号: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废除二十一条”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还我青岛”
五四精神
3、结果
取得了初步胜利
释放了被捕的爱国学生 罢免了亲日卖国贼职务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中国政府出席巴黎和会代表, 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命(,蒋国民)—党是—代开表始国破民裂革命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运归(动国汪的民党党)—”,。主—张完“全一破切裂工作
原因: 客观 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
主观 年幼的中国共产党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意义:它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教训:领导权+武装。
什么是右倾机会主义?
同意与中共合作;
2、标志——国共“一 时间大:”1924年 地点:广州
《新民主主义革命》-人民版PPT课件

国际: 对整个世界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
36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
• 1.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 2.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指导 • 3. 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发展
的道路 • 4.开展武装斗争 • 5.组织统一战线
.
37
工农革命军的旗号,开始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
命道路。
.
20
朱毛会师
1928年,朱德、陈毅率领部队到达井冈山, 与毛泽东会师,成立了工农革命军第四军。
.
21
土地改革
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共产党开展土地革命,
使广大贫雇农在政治上翻身,经济上分到土地, 生活上有了保障,从而保障了革命的胜利果实。
.
22
1929年,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主力开辟了赣南、闽 西两块根据地,后成为中央革命根据地。图为中央革命根据 地的中心——瑞金。
牲 多
展
动 起
端
刀壮
风
割 断 旧
志 为 有
雷 五 四
.
6
一、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巴 黎 和 会 的 召 开
.
7
问题探究:
有人说“没有巴黎和会上中国外 交的失败,就不会有五四运动”, 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
8
一)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
1、经济基础:近代工业的迅速发展
2、阶级基础:无产阶级队伍的扩大 3、思想基础:新文化运动解放思想
无产阶级
指导思想 革命前途
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三民主义)
走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走社会主义道路
发动群众的 纲领不彻底,土地问题没 彻底的革命纲领,解决土 深度、广度 解决,群众发动不充分 地问题,广泛发动群众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1课件:3-3 新民主主义革命

阶 段 一
阶 段 三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学 业 分 层 测 评
阶 段 二
学习目标: 1.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 响。 2.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 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1.重点: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熟 历程。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 革命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 成功的重要原因。 向成熟的。
(2)阅读教材 P57“学习思考”, “又分谷子又分田”和“工农翻身掌政权” 有什么联系?
【提示】
中国共产党开展土地革命,把土地分给农民,农民为巩固土地
革命的成果,激发出政治积极性。他们积极组织起来,参与共产党领导的政权。 二者的关系是因果关系,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教材整理 4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3.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中国 工农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遵义 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 攸关的转折点。红军长征胜利,中 国革命转危为安,中国革命的中心 由南方长江流域转移到北方黄河 流域。
4.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先 后参加了重庆谈判、政治协商会 议,为争取和平而积极努力;但是 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集团,不 顾人民的和平要求,发动了反人民 的内战。
泛性的群众参与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2.根据史料二指出,孙中山是怎样认识青年学生的作用及五四运动的影响 的? 【提示】 孙中山肯定了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的作用,五四运动对思想革
新和整个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史论拓展】 1.特点
五四运动的特点及五四精神的内涵
(1)五四运动表现出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2)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 (3)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4)五四运动是由学生先发起的爱国运动,为青年学生指明了革命道路。 (5)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阶 段 三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学 业 分 层 测 评
阶 段 二
学习目标: 1.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 响。 2.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 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1.重点: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熟 历程。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 革命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 成功的重要原因。 向成熟的。
(2)阅读教材 P57“学习思考”, “又分谷子又分田”和“工农翻身掌政权” 有什么联系?
【提示】
中国共产党开展土地革命,把土地分给农民,农民为巩固土地
革命的成果,激发出政治积极性。他们积极组织起来,参与共产党领导的政权。 二者的关系是因果关系,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教材整理 4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3.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中国 工农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遵义 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 攸关的转折点。红军长征胜利,中 国革命转危为安,中国革命的中心 由南方长江流域转移到北方黄河 流域。
4.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先 后参加了重庆谈判、政治协商会 议,为争取和平而积极努力;但是 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集团,不 顾人民的和平要求,发动了反人民 的内战。
泛性的群众参与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2.根据史料二指出,孙中山是怎样认识青年学生的作用及五四运动的影响 的? 【提示】 孙中山肯定了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的作用,五四运动对思想革
新和整个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史论拓展】 1.特点
五四运动的特点及五四精神的内涵
(1)五四运动表现出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2)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 (3)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4)五四运动是由学生先发起的爱国运动,为青年学生指明了革命道路。 (5)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人教版必修1第四单元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共42张PPT)

五四运动
中共成立
中共三大 国民党一大 北伐 武装起义 国共对峙 长征 九一八事变 七七事变 全民族抗战 重庆谈判 全面进攻 重点进攻 双十协定 内战爆发 战略反攻 战略决战 胜利 渡江战役 西安事变 正式合作 初步合作 失败 农村 井冈山 合作
新 民 主 主 义 革 命 阶 段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1919——1923) (1)、五四运动(1919年)
B
3.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曾遭受两次严重挫折。请 说出哪两次?发生的原因是什么?采取哪些挽救措施? 从中获得哪些教训?
史实: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和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原因:前者①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②中共犯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后者“左”倾错误指导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失败 措施:前者:中国共产党从国民革命失败惨重教训中认识到掌握 武装力量的重要性,发动武装斗争,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 土地革命,开辟一条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后者①红军长征,实现战略转移②遵义会议,从军事上、组织上 纠正“左”的错误,事实上确立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 导
例2.下列各项中,不能说明“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 B ( 革命开端的是 ) A.中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B.斗争的目标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C.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 D.发生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之后,是世界无产阶级革 命的组成部分 例3.五四运动与以往的民主主义革命的显著区别是 ①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②目的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③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④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发生的 ( D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③④
第一阶段:
时间 5月 4日 -6月初
二 过程
口号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废除二十一条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三第3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课件(共51张PPT)

2、经过(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① 初期: 1934年10月,开始长征,但由于初期准备不足,
仅仅三个月内,红军损失过半,只剩3万多人; ② 转折: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 ③ 后期: 毛泽东运用战术巧妙地冲破了敌人的围追堵截; ④ 胜利: ① 1935年10月,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
四、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 1、背景:
新民主主义革命
(一)、南昌起义
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必须掌握武装力量;
2、概况:
① 时间: 1927年8月1日 ② 领导: 朱德来贺叶挺
③ 结果: 起义成功,后期北伐失 败,兵分两路。
3、影响:
①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②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
一、五四运动
1、背景:
政治:北洋军阀黑暗统治
新民主主义革命
阶级矛盾尖锐
国内 经济:民族工业的发展 工人阶级壮大(阶级基础)
思想:新文化运动
思想得到解放(思想基础)
帝国主义加紧侵华
国际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 反帝情绪高涨 —— 指明斗争方向
导火线: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一、五四运动
2、经过:
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京汉铁路大罢工与“二七惨案”
1923年2月1日,京汉铁路各站工会代表在郑州召 开总工会成立大会。吴佩孚命令军警用武力加以阻挠 和破坏。总工会当即组织全路两万工人举行大罢工。 2月4日总罢工开始,各站工人一致行动,全线所有客 货车一律停开。
……2月7日,曹锟、吴佩孚等派大批军警分别在 长辛店、郑州和武汉江岸等处进行血腥镇压……
倾错误的盛行(根本原因) 2、经过(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仅仅三个月内,红军损失过半,只剩3万多人; ② 转折: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 ③ 后期: 毛泽东运用战术巧妙地冲破了敌人的围追堵截; ④ 胜利: ① 1935年10月,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
四、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 1、背景:
新民主主义革命
(一)、南昌起义
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必须掌握武装力量;
2、概况:
① 时间: 1927年8月1日 ② 领导: 朱德来贺叶挺
③ 结果: 起义成功,后期北伐失 败,兵分两路。
3、影响:
①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②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
一、五四运动
1、背景:
政治:北洋军阀黑暗统治
新民主主义革命
阶级矛盾尖锐
国内 经济:民族工业的发展 工人阶级壮大(阶级基础)
思想:新文化运动
思想得到解放(思想基础)
帝国主义加紧侵华
国际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 反帝情绪高涨 —— 指明斗争方向
导火线: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一、五四运动
2、经过:
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京汉铁路大罢工与“二七惨案”
1923年2月1日,京汉铁路各站工会代表在郑州召 开总工会成立大会。吴佩孚命令军警用武力加以阻挠 和破坏。总工会当即组织全路两万工人举行大罢工。 2月4日总罢工开始,各站工人一致行动,全线所有客 货车一律停开。
……2月7日,曹锟、吴佩孚等派大批军警分别在 长辛店、郑州和武汉江岸等处进行血腥镇压……
倾错误的盛行(根本原因) 2、经过(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32辛亥革命-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1课件(共31张PPT)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
(1)内容:主三权权在分民立、、自责由任平内等阁、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 民全体
B.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 有人身、居住、宗教信仰等自 由,有选举被选举等权利
古代社会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 为妻纲”
C.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
绩 3、经济上……
中华民国的建立
时间: 1912年1月1日 总统: 孙中山 国旗: 五色旗 国都: 南 京 纪元: 公 历,民国纪年(1912年) 政府: 南京临时政府 措施:颁布了一系列移风易俗和保护民资本主义
发展的法令和措施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思考:
第一章“总纲”,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 (1)第一章的主
于国民全体”;
中国同盟会
1911、10、10
1912、1、1 1912、2 1912、3 1912、4
武昌起义
中华民国成立 清朝皇帝退位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
中国同盟会:1905年,东京,中国近 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华兴会
光复会
武昌起义
1911年10月10日
概况 湖北新军的革命党人
“临时大总统任免文武职员,但任命国务员及外交 大使公使须得参议院之同意。”
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 总员五分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三以上之可决弹 劾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2年
《临时约法》中对临时大总统行使权力的规定上有什么特 殊之处?体现了什么政治体制?为什么会用这样的特殊规 定? 责任内阁制,主要目的是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制度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3.3新民主主义革命 (共48张PPT)

的民主)
意义: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
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中共“一大”
welcome to use these powerpoint templates, New Content design, 10 years experience
1
2
中共“一大”会址(上海)
中国“一大”会址(浙江嘉兴南湖)
3
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新的领导阶级 :无产阶级领导 彻底的革命纲领 :最低纲领 新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 新的前途:社会主义 群众基础 :工人、农民 新的革命力量 :革命联盟(国共合作)
三、国民革命(国共第一次合作)
材料一: (三)依中国社会的现状……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
党比较是一个革命的党。 (四)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
欣喜盼望
➢废除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特权 ➢取消“二十一条” ➢收回日本在大战时夺去的德国在山东的特权
结果:正义的要求遭到无理拒绝,把 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转让给日本。极度失望
决定斗争
讨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也是战胜 国,为什么在巴黎和会上却决定将德国在山 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而不归还给中国?巴 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 民党合作,共产党应加入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 委员会曾感此必要,遵行此议决。
——摘自中共“三大”决议
结合材料一,请说一说共产党为什么与国民党联合进 行民主革命?
材料二: “当文为维护共和一次又一次的失败, 才意识到自已的孤单;当俄国革命胜利,才深 感人民群众力量之伟大。……盖今日革命,非 学俄国不可……我党今后之革命,非以俄为师, 断无成就。”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三《新民主主义革命》(共23张PPT)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 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指导;
政策和主张受到人民拥护,战争得到人民 群众的支持; 有一支坚持武装斗争的人民军队;
讨论: 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领导阶级——无产阶级(无产阶级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
治舞台,从此以后,承担起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责任。 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义的广泛传播及 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准备) 革命前途——社会主义
群众基础——更广泛(启发了广大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的
问题:
有人说“没有巴黎和会上中国外 交的失败,就不会有五四运动”, 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
1、民族矛盾:帝国主义的侵略(日本) 2、经济基础: 近代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使阶级矛盾激化 3、阶级矛盾: 4、阶级基础: 无产阶级队伍的扩大 5、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传播 6、导火线: 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直因)
觉悟。团结了革命力量,比辛亥革命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
革命范畴——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大革命失败的教训:
材料一:“此后我们的人力务全用在民众方面,万勿参加
政府工作。” ——《中央局给鄂区的信》1926.9.27
材料二:“只是注意政治宣传的事,而不可干涉到军事行政
上事。” ——《中央给国民军联军政治部副主任刘伯坚的信》 1926.11.9
(3)遵义会议是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 克思主义原理解决了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 标志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 (4)意义:长征胜利结束,为中国革命锻炼和保存 • 了一大批骨干,也为中国革命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彭明《五四运动与二十世纪的中国》
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归纳五四运动的意义。
一、五四运动 1、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①5月4日~6月初: 中心在北京,学生为先锋
2、过程: ②6月5日后:
中心在上海,工人阶级为主力
3、结果:取得初步胜利(释放、罢免、拒签)
4、意义:①性质: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陈独秀为中共的诞生做了哪些准备工作?由此根据课本概括 政党诞生的条件。
思想条件: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阶级条件:工人阶级队伍壮大,登上政治舞台 组织条件: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 经济条件:辛亥革命后民族工业迅速发展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条件 2、中共一大
时间 地点 代表 主要内容(党的任务、中心任务)
上海望志路106号 中国共产党“一大” 会址。
由于受到法国巡捕 的干扰,最后一天 的会议移至浙江嘉 兴南湖游船上举行。
中共“一大”代 表
毛泽东 何叔衡 董必武 陈潭秋 邓恩铭 王尽美
李达 李汉俊 张国焘 刘仁静 包惠僧 陈公博 周佛海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条件 2、 中共一大
3、中共二大
时间: 最高纲领: 最低纲领(民主革命纲领): 意义: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思考: 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什么能获 得胜利?
根本原因有:一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二 是走经过新民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
具体来说,有广大群众的支持;有一支强 大的人民军队;组成了一个最广泛的统一 战线,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英租界,直捣南京、上海。
3、失败
(1)标志 四一二政变
七一五政变
——开始破裂 ——完全破裂
(2)原因
客观: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敌人
力量过于强大。
主观:年幼的中国共产党犯了右倾机会
主义错误,放弃对革命和武装的 领导权。
4、意义:性质、功绩、教训(P56)
四、“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
八一南昌起义
三、国民革命
1、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国共第一次合作 的实现 ①条件 A、工人运动遭受挫折使中国共产党
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B、孙中山同意与共产党合作
②标志 1924年、广州、国民党一大
2、高潮 1926——1927年的北伐战争 目的: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 成果:连克武昌、九江、南昌,收回汉口、九江
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1、抗日战争 2、人民解放战争 3、新中国的成立
战略反攻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三路挺进中原,转折
三 大 战 役 示 意 图
渡江战役
渡江战役和向全国进军
南京解放
江阴
湖口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新民主主义 革命取得基本胜利。
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唯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 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界罢工 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上海学联发表告同胞书
材料说明了什么?
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虽然起了先锋作用,但如果 没有中国工人阶级参加,并发挥主力军的作用, 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就不能使北洋军阀政府 在人民面前低头。
五四运动 开端
新
民
主
主 义
发展
革
命
中共成立
国民革命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 抗日战争
胜利 解放战争
一、五四运动 1、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①5月4日~6月初: 中心在北京,学生为先锋
2、过程: ②6月5日后:
中心在上海,工人阶级为主力
3、结果:取得初步胜利(释放、罢免、拒签)
4、意义:
知识链接
材料一:“二十年前的五四运动,表现中国 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发展到了一 个新的阶段。”
--毛泽东《五四运动》1939
材料二:“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 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正是在这样一种大潮下,马克思 主义也作为西方学说的一种,比较广泛地在中国传播, 并迅速与中国的工人运动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共产 党。
影响:②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 合的进程,为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 础;③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Hale Waihona Puke 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党,没有一个革命
党,没有一个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
和革命风格建立起来的革命党,就不可能领导
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帝国主义及其走
狗。
——毛泽东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材料一:陈独秀到上海后,立即把他学到的一点点马克思主义 付诸行动。……他着重在工人中传播马克思主义。
材料二:陈独秀发表了题为《劳动者的觉悟》的演说称:“我以为 只有做工的人最有用最贵重”;“社会上各项人,只有做工的人是 台柱子”……他积极组织并发动工人运动。
材料三:陈独秀在上海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并负责苏、皖、浙 等南方各省的建党工作。
思考:中共“一大”“二大”确定的党纲领的主要差别是 什么?“二大”为何修改现阶段的奋斗目标?说明了什么?
◆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 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A、新的领导阶级: ——无产阶级领导 B、彻底的革命纲领:——最低纲领 C、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D、新的前途:——社会主义 E、群众基础:——工人、农民
八七会议会址
湘赣边秋收起义爆发
上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
1936年10月,
三大主力在
会宁会师
会宁
过草 地
爬雪山
飞
夺 泸
四渡赤水
定
桥
1935年10月, 红一方面军胜 利到达陕北
遵义会议 召开
巧渡金沙江
红一方面军 长征1
开始长征
遵义会议:1935.1.
1、结束了 ? ; 2、肯定了? ,事实上确立 了 ?; 3、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也是中 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中共“一大”纲领
一、我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 二、我党纲领如下: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 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
中共“二大”纲领 ---近代中国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
最高纲领:实现共产主义
最低纲领: 民主革命纲领
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 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 三.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归纳五四运动的意义。
一、五四运动 1、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①5月4日~6月初: 中心在北京,学生为先锋
2、过程: ②6月5日后:
中心在上海,工人阶级为主力
3、结果:取得初步胜利(释放、罢免、拒签)
4、意义:①性质: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陈独秀为中共的诞生做了哪些准备工作?由此根据课本概括 政党诞生的条件。
思想条件: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阶级条件:工人阶级队伍壮大,登上政治舞台 组织条件: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 经济条件:辛亥革命后民族工业迅速发展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条件 2、中共一大
时间 地点 代表 主要内容(党的任务、中心任务)
上海望志路106号 中国共产党“一大” 会址。
由于受到法国巡捕 的干扰,最后一天 的会议移至浙江嘉 兴南湖游船上举行。
中共“一大”代 表
毛泽东 何叔衡 董必武 陈潭秋 邓恩铭 王尽美
李达 李汉俊 张国焘 刘仁静 包惠僧 陈公博 周佛海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条件 2、 中共一大
3、中共二大
时间: 最高纲领: 最低纲领(民主革命纲领): 意义: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思考: 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什么能获 得胜利?
根本原因有:一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二 是走经过新民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
具体来说,有广大群众的支持;有一支强 大的人民军队;组成了一个最广泛的统一 战线,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英租界,直捣南京、上海。
3、失败
(1)标志 四一二政变
七一五政变
——开始破裂 ——完全破裂
(2)原因
客观: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敌人
力量过于强大。
主观:年幼的中国共产党犯了右倾机会
主义错误,放弃对革命和武装的 领导权。
4、意义:性质、功绩、教训(P56)
四、“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
八一南昌起义
三、国民革命
1、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国共第一次合作 的实现 ①条件 A、工人运动遭受挫折使中国共产党
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B、孙中山同意与共产党合作
②标志 1924年、广州、国民党一大
2、高潮 1926——1927年的北伐战争 目的: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 成果:连克武昌、九江、南昌,收回汉口、九江
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1、抗日战争 2、人民解放战争 3、新中国的成立
战略反攻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三路挺进中原,转折
三 大 战 役 示 意 图
渡江战役
渡江战役和向全国进军
南京解放
江阴
湖口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新民主主义 革命取得基本胜利。
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唯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 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界罢工 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上海学联发表告同胞书
材料说明了什么?
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虽然起了先锋作用,但如果 没有中国工人阶级参加,并发挥主力军的作用, 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就不能使北洋军阀政府 在人民面前低头。
五四运动 开端
新
民
主
主 义
发展
革
命
中共成立
国民革命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 抗日战争
胜利 解放战争
一、五四运动 1、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①5月4日~6月初: 中心在北京,学生为先锋
2、过程: ②6月5日后:
中心在上海,工人阶级为主力
3、结果:取得初步胜利(释放、罢免、拒签)
4、意义:
知识链接
材料一:“二十年前的五四运动,表现中国 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发展到了一 个新的阶段。”
--毛泽东《五四运动》1939
材料二:“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 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正是在这样一种大潮下,马克思 主义也作为西方学说的一种,比较广泛地在中国传播, 并迅速与中国的工人运动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共产 党。
影响:②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 合的进程,为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 础;③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Hale Waihona Puke 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党,没有一个革命
党,没有一个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
和革命风格建立起来的革命党,就不可能领导
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帝国主义及其走
狗。
——毛泽东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材料一:陈独秀到上海后,立即把他学到的一点点马克思主义 付诸行动。……他着重在工人中传播马克思主义。
材料二:陈独秀发表了题为《劳动者的觉悟》的演说称:“我以为 只有做工的人最有用最贵重”;“社会上各项人,只有做工的人是 台柱子”……他积极组织并发动工人运动。
材料三:陈独秀在上海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并负责苏、皖、浙 等南方各省的建党工作。
思考:中共“一大”“二大”确定的党纲领的主要差别是 什么?“二大”为何修改现阶段的奋斗目标?说明了什么?
◆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 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A、新的领导阶级: ——无产阶级领导 B、彻底的革命纲领:——最低纲领 C、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D、新的前途:——社会主义 E、群众基础:——工人、农民
八七会议会址
湘赣边秋收起义爆发
上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
1936年10月,
三大主力在
会宁会师
会宁
过草 地
爬雪山
飞
夺 泸
四渡赤水
定
桥
1935年10月, 红一方面军胜 利到达陕北
遵义会议 召开
巧渡金沙江
红一方面军 长征1
开始长征
遵义会议:1935.1.
1、结束了 ? ; 2、肯定了? ,事实上确立 了 ?; 3、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也是中 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中共“一大”纲领
一、我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 二、我党纲领如下: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 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
中共“二大”纲领 ---近代中国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
最高纲领:实现共产主义
最低纲领: 民主革命纲领
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 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 三.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