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题目轮系

合集下载

机械原理试题及答案5

机械原理试题及答案5

第八章轮系一、选择题1.轮系可以分为________两种类型。

A.定轴轮系和差动轮系B.差动轮系和行星轮系C.定轴轮系和复合轮系D.定轴轮系和周转轮系2.差动轮系的自由度为_________。

A.1B.2C.3D.43.行星轮系的自由度为__________。

A.1B.2C.3D.44.在定轴轮系中,设轮1为起始主动轮,轮N为最末从动轮,则定轴轮系始末两轮传动比数值计算的一般公式是i1n=_________。

A.轮1至轮N间所有从动轮齿数的乘积 / 轮1至轮N间所有主动轮齿数的乘积B.轮1至轮N间所有主动轮齿数的乘积 / 轮1至轮N间所有从动轮齿数的乘积C.轮N至轮1间所有从动轮齿数的乘积 / 轮1至轮N间所有主动轮齿数的乘积D.轮N至轮1间所有主动轮齿数的乘积 / 轮1至轮N间所有从动轮齿数的乘积5.在运用反转法解决周转轮系传动比的计算问题时,下列公式中________是正确的。

A.i H mn=(nm —nH)/(nn—nH) B.i Hmn=(nn—nH)/(nm—nH)C.i Hmn =(nH—nn)/(nm—nn) D.i Hmn=(nm—nn)/(nn—nH)6.基本周转轮系是由________构成。

A.行星轮和中心轮B.行星轮、惰轮和中心轮C.行星轮、行星架和中心轮D.行星轮、惰轮和行星架7.下列四项功能中,哪几项_______可以通过轮系的运用得以实现。

○1两轴的较远距离传动○2变速传动○3获得大的传动比○4实现合成和分解运动A.○1○2B.○1○2○3C.○2○3○4D.○1○2○3○48.如图所示,一大传动比的减速器。

已知其各轮的齿数为z1=100,z2=101,z2’=100 ,z 3=99。

其输入件对输出件1的传动比iH1为________A.10000B.1000C.1500D.2000二、判断题1.定轴轮系的传动比数值上等于组成该轮系各对啮合齿轮传动比的连乘积( )2.周转轮系的传动比等于各对齿轮传动比的连乘积。

机械原理典型例题第七章轮系1124

机械原理典型例题第七章轮系1124
机械原理典型例题(第七章) ——轮系
2019.11
例1. 在图示轮系中,已知:蜗杆为单头且右旋,转速 n1=1440r/min, 转动方向如图示,其余各轮齿数为: Z2 = 40 ,Z2‘ = 20,Z3 = 30 ,Z3 ' = 18 ,Z4 = 54 , 试: (1) 说明轮系属于何种类型; (2 ) 计算齿轮4 的转速n4;(3) 在图中标出齿轮4的转动方向。
解:
(1)1-2-3-4- H(5) 行 星 轮 系
i514 =(n1-n5)/(n4-n5)=1-i 15 =(-1) 2(Z2· Z4)/(Z1· Z3) =+ 16/25
故 i15 =1- i 514 = + 9/25 (2)5 、6 定 轴 轮 系
i56 =n5/n6= - Z6/Z5= - 1/5 (3) 混合轮系
=1-
i
B 2'4
=1+(Z3·Z4)/(Z2' ·Z3')=
+ 20
(3) 混 合 轮 系 i1B =i 12 ·i2'B =40 ×20=800
例3 图示轮系中,Z1 = Z3=25, Z5 = 100 ,Z2 = Z4 = Z6 = 20, 试区分哪些构件组成定轴轮系?哪些构件组成 周转轮系?哪个构件是转臂H?传动比i16 =?
3
2 2' 4
H 1
行星轮 — Z2,Z2' 联动关系 — n2=n 2' 系杆 — H 中心轮 — 1,3,4 3K-H 型周转轮系
解法一:
差动轮系1-2- 2‘-4-H
行星轮系1-2-3-H
i1H4
?
n1 ? nH n4 ? nH
? ? z2z3 = ? 174 z1z2 ' 33

第六章轮系测试题及答案

第六章轮系测试题及答案

第六章轮系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齿轮传动中,齿数比是指()。

A. 齿轮的齿数B. 两个齿轮的齿数之比C. 齿轮的直径比D. 齿轮的周长比答案:B2. 轮系中,行星轮的作用是()。

A. 传递动力B. 改变传动比C. 改变旋转方向D. 以上都是答案:D3. 在齿轮传动中,如果主动轮的转速为1000转/分钟,从动轮的齿数是主动轮的两倍,那么从动轮的转速为()。

A. 500转/分钟B. 2000转/分钟C. 1000转/分钟D. 无法确定答案:A二、填空题1. 轮系中,如果主动轮的齿数为30,从动轮的齿数为60,那么齿数比为______。

答案:1:22. 在一个行星轮系中,太阳轮的转速为200转/分钟,行星轮的转速为100转/分钟,那么行星架的转速为______。

答案:150转/分钟三、简答题1. 请简述轮系的基本组成。

答案:轮系通常由主动轮、从动轮、行星轮和行星架组成。

2. 轮系在机械传动中有什么作用?答案:轮系在机械传动中主要用于改变转速和扭矩,实现动力的传递和分配。

四、计算题1. 已知一个齿轮传动系统,主动轮齿数为40,从动轮齿数为80,求传动比。

答案:传动比为2:1。

2. 一个行星轮系中,太阳轮齿数为20,行星架固定,行星轮齿数为40,求行星轮的转速,如果太阳轮的转速为500转/分钟。

答案:行星轮的转速为1000转/分钟。

五、论述题1. 论述齿轮传动和轮系传动在机械设计中的重要性。

答案:齿轮传动和轮系传动在机械设计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不仅可以实现动力的高效传递,还可以通过改变齿数比来调整转速和扭矩,满足不同的工作需求。

此外,轮系传动还可以实现复杂的运动控制,如改变旋转方向和实现多轴驱动等,对于提高机械设备的性能和灵活性具有重要意义。

机械原理-轮系例题

机械原理-轮系例题

机械原理-轮系例题第5章轮系典型例题例1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1 =z1' = 40,z2=z4=30,z3=z5=100,试求传动比i1H。

解:齿轮1',4,5和系杆H组成了一个差动轮系。

齿轮1,2,3和齿轮5(充当系杆)组成了一个行星轮系。

在由齿轮1,2,3和齿轮5(系杆)组成的行星轮系中由于n 3=0,故有在由齿轮1',4,5和系杆H组成的差动轮系中即分析两个基本轮系的联系,可知n1= n1'(c)将(a),(c)两式代入(b),可得计算结果为正,表明从动系杆H和主动齿轮1的转向相同。

例2 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 1 = 90,z 2 = 60,z 2' = 30,z 3 =30,z 3' = 24,z 4 = 18,z 5 = 60,z 5' = 36,z 6 = 32。

运动从A,B两轴输入,由构件H输出。

已知n A=100r/min,n B=900r/min,转向如图所示。

试求输出轴H的转速n H的大小和方向。

解:齿轮3',4,5和系杆H组成了一个差动轮系齿轮1,2,2',3组成了一个定轴轮系,齿轮5',6组成了另一个定轴轮系。

对于齿轮3',4,5和系杆H组成的差动轮系,有即对于齿轮1,2,2',3组成的定轴轮系,有即对于齿轮5,6组成的定轴轮系,有即分析三个轮系之间的基本联系,有将该结果带入(a)式,可得化简整理后得计算结果为负,说明n H转向与n 5 相同,即n A,n B转向相反。

例3 在图示轮系中,已知齿轮1的转速为n 1 =1650 r/min,齿轮4的转速n4=1000r/min,所有齿轮都是标准齿轮,且z 2=z 5=z 6=20。

求各个齿轮中未知的齿轮齿数。

解:由齿轮1与齿轮3和齿轮6与齿轮4的同轴条件得齿轮1,2,3及系杆H1组成差动轮系;齿轮4,5,6及系杆H2组成行星轮系。

机械原理典型例题(第七章轮系)

机械原理典型例题(第七章轮系)
H
- 50 n H
5
n H 8.33r / min
7-12:所示电动三爪自定心卡盘传动轮系中, 设已知齿数为Z1=6,Z2=Z2’=25,Z3=57, Z4=56。试求:传动比i14。 i14=n1/n4
=i1H/i4H
3 2 2' 4
H 1
1-2-3-H, 行星轮系 n1 nH n1 H i13 1 n3 nH nH z2 z3 57 z1 z2 6
7-14:图示锥齿轮组成的差速器。已知Z1=48, Z2=42,Z2’=18,Z3=21,n1=100r/min, n3=80r/min,转向如图所示。求nH=?
2 1 2' H 3
H i13
n1 n H z z 49 2 3 z1 z 2 48 n3 n H
转化轮系中 n1与n3相 反
2’-3-4-H差动轮系 1-2空间定轴轮系 1’-5’-5-4’空间定轴轮系 联动n1=n1’, n2=n2’, n4=n4’,n5=n5’
Z1 + n1 n1 Z2 1 ZZ 1 5 n1 nH Z 5' Z 4'
n2' nH z4 = 1 n4 nH z2'
H i13
n3 nH i n4 nH
H 34

H 31
行星轮 — Z2,Z2’ 联动关系 — n2=n2’ 系杆 — H 中心轮 — 1,3,4 3K-H型周转轮系
n1 nH n 1 1 n3 nH nH z3 = 5 z1

n3 nH z1 1 i = n1 nH z3 5
2
由同轴条件,正确啮合条件
r3 r1 2r2

机械原理题目---轮系

机械原理题目---轮系

第六章轮系及其设计计算及分析题1、已知:Z1=30,Z2=20,Z2’=30,Z3 = 25,Z4 = 100,求i1H。

2、图示轮系,已知各轮齿数Z1=18,Z2= Z4=30,Z3=78,Z5=76,试计算传动比i15。

12345H3、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1=Z3=30,Z2=90,Z2’=40,Z3’=40,Z4=30,试求传动比i1H,并说明I、H轴的转向是否相同?4、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1 =15,Z2=20,Z2’ = Z3’= Z4=30,Z3=40,Z5= 90,试求传动比i1 H,并说明H的转向是否和齿轮1相同?1I2 2’33’4H5、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的齿数为Z1= 20,Z2=30,Z3=80,Z4=25,Z5=50,试求传动比i15。

6、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1=19,Z2=76,Z2’= 40,Z3=20,Z4= 80,试求传动比i1H。

7、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1= 20,Z2’= 25,Z2= Z3=30,Z3’= 20,Z4=75,试求:(1)轮系的传动比i1H。

(2)若n1=1000r/min,转臂H的转速n H=?8、已知图示轮系中各轮的齿数Z1=20,Z2=40,Z3=15,Z4=60,轮1的转速为n1=120r/min,转向如图。

试求轮3的转速n3的大小和转向。

12 2’3453’45123H1232’3’4H9、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 1= Z 3= Z 4=20,Z 2=40,Z 5= 60, n 1 = 800r/min ,方向如图所示,试求n H 的大小及转向。

10、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 1=16 ,Z 2=24, Z 2’= 20,Z 3=40,Z 3’= 30, Z 4= 20,Z 5=70试求轮系的传动比i 1H 。

11、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 1= 15,Z 2=25,Z 2’= 20,Z 3=60,Z 4=10,Z 5=30,n 1=200r/min ,n 3=50r/min ,试求n 1、n 3转向相反时,n 5=?。

(完整版)轮系试题

(完整版)轮系试题

轮系一、判断题(正确T,错误F)1.定轴轮系是指各个齿轮的轴是固定不动的。

()2.单一周转轮系具有一个转臂。

()3.单一周转轮系中心轮和转臂的轴线必须重合。

()4.周转轮系中的两个中心轮都是运动的。

()5.转化轮系的传动比可用定轴轮系求解,因此转化轮系中igj=ngnj的数值为有齿轮g到j间所有从动轮齿数相乘积与所有主动轮齿数相乘积的比值。

()6.行星轮系和差动轮系的自由度分别为1和2,所以只有差动轮系才能实现运动的合成或分解。

()二、单项选择题1.行星轮系的自由度为()。

A 1B 2C 3D 1或22.()轮系中必须有一个中心轮是固定不动的。

A定轴B周转C行星D差动3.()轮系中两个中心轮都是运动的。

A定轴B周转C行星D差动4.()轮系不能用转化轮系传动比公式求解。

A定轴B混合C行星D差动5.每个单一周转轮系具有()个转臂。

A 0B 1C 2D 36.每个单一周转轮系中心轮的数目应为()。

A 3B 2C 1D 1或27.每个单一周转轮系中,转臂与中心轮的几何轴线必须()。

A交错B相交C重合D平行8.两轴之间要求多级变速传动,选用()轮系合适。

A定轴B行星C差动 D B和C9.三轴之间要求实现运动的合成或分解,应选用()。

A定轴轮系B行星轮系C差动轮系 D A和B三、填空题1.轮系的主要功用是、、、。

2.定轴轮系是指。

3.周转轮系是指。

4.求解混合轮系的传动比,首先必须正确地把混合轮系划分为和各个,并分别列出它们的计算公式,找出其相互联系,然后。

四、计算题=900r/m in,z2=60,z2'=25,z3=20,z 3'=25,z4=20,z4'=30,z5=35,z5'=28,z6=135,求n6的大小和方向。

2.图示轮系中,已知z1=60,z2=48,z2'=80,z3=120,z3'=60,z4=40,蜗杆z4'=2,1.在图示轮系中,设已知双头右旋蜗杆的转速n 1(右旋),蜗轮z5=80,齿轮z5'=65,模数m=5mm。

机械原理题目---轮系

机械原理题目---轮系

第六章轮系及其设计计算及分析题1、已知:乙=30,乙=20,=30, Z3 = 25 ,乙=100,求 5。

12、图示轮系,已知各轮齿数Z i=18, Z2= Z4=30, Z3=78, Z5=76,试计算传动比i 153、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乙=乙=30,乙=90, Z r=40,乙,40,乙=30,试求传动比i IH,并说明I、H轴的转向是否相同?3 34、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乙=15 ,乙=20,乙=Z a =乙=30, Z a=40,乙=90,试求传动比i仆,并说明H的转向是否和齿轮1相同?乙=30,乙=80,乙=25,乙=50,试求传动比i 15。

6、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乙=19,乙=76,乙=40 , Z3=20,乙=80 ,试求传动比i仆7、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乙=20 ,乙=25 ,乙=乙=30, Z3 = 20 ,乙=75,试求:(1)轮系的传动比i IH O(2)若n i=1000r/min,转臂H 的转速n H=?8已知图示轮系中各轮的齿数 乙=20,乙=40,乙=15,乙=60,轮1的转速为“=120r/min ,转向如图。

试 求轮3的转速氏的 大小和转向。

9、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 乙=Z B =乙=20,乙=40, Z 5= 60 , n i = 800r/min ,方向如图所示,试求n H 的大小及转向 10、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 乙=16 ,乙=24,乙=20 ,乙=40,乙=30 ,乙=20 ,乙=70试求轮系的传动比 5。

11、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 乙=15 ,乙=25,乙=20 ,乙=60,乙=10,乙=30, n i =200r/min , n 3=50r/min ,试求n i 、%转向相反时,n 5 =?。

a /小12、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乙=30,乙=25,乙=20,乙=75, n i=200r/min , n3=50r/min,试求:(1)n i与n3转向相同时,n H的大小和方向。

机械原理典型例题(第七章轮系)

机械原理典型例题(第七章轮系)

3
自行车变速器
自行车的变速器是基于齿轮传动原理设计的。
数据分析及计算
通过数据分析和计算,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优化齿轮传动系统的性能。
胶带传动原理
胶带传动是一种基于摩擦的传动方式,适用于轻载、低转速的传动。
胶带传动设计
胶带传动的设计要考虑传递力、张紧装置和传动比力的计算,可以确定轮胎传递给地面的力。
传动比计算
1 计算方法
传动比等于从动齿轮的齿数除以主动齿轮的齿数。
2 影响因素
齿轮传动的传动比受到齿数、齿轮模数等因素的影响。
3 传动比的重要性
传动比决定了齿轮传动系统的输出速度和扭矩。
齿轮传动的应用
1
机床
齿轮传动广泛应用于机床上,如铣床、车床、刨床等。
2
工程机械
挖掘机、推土机等工程机械中常使用齿轮传动。
机械原理典型例题(第七 章轮系)
本节将讨论机械原理中的轮系。我们将探索它的定义、分类以及在机械传动 和制造中的应用。
齿轮传动
一种效率高的传动方式
齿轮传动以齿轮的啮合为基础,具有高效率和较大的传递力。
常见的齿轮类型
齿轮传动包括直齿轮、斜齿轮、蜗轮蜗杆等不同类型,适用于不同的工程需求。
应用广泛
齿轮传动广泛应用于机械设备、汽车、船舶等领域。

《机械原理》轮系及其设计习题

《机械原理》轮系及其设计习题

《机械原理》轮系及其设计习题1.平 面 定 轴 轮 系 传 动 比 的 大 小 等于 ;从 动 轮 的 回 转 方 向 可 用 方 法 来 确 定。

2.组 成 周 转 轮 系 的 基 本 构 件有: , ,;i k 1 与i k H 1 有 区 别,i k 1 是 ;i k H 1是 ;i k H 1 的 计 算 公 式为 , 公 式 中的 正 负 号 是 按 来 确 定 的。

3.行 星 轮 系 中 若 系 杆 为 原 动 件 可 驱 动 中 心轮, 则 反 之 不 论 什 么 情 况, 以 中 心 轮 为 原 动 件时 也 一 定 可 驱 动 系 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图 示 轮 系, 给 定 齿 轮1 的 转 动 方 向 如 图 所示, 则 齿 轮3 的 转 动 方 向 。

(A )与ω1 相 同;(B )与ω1 相 反;(C ) 只 根 据 题 目 给 定 的 条 件 无 法 确 定。

5.在图示轮系中,根据齿轮1的转动方向,在图上标出蜗轮4的转动方向。

6.在图示的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 z z z z 1235620=====,已知齿轮1、4、5、7为同轴线,试求该轮系的传动比i17。

7.图示磨床砂轮架微动进给机构中,z z z 12416===,z348=,丝杠导程s=4mm,慢速进给时,齿轮1和齿轮2啮合;快速退回时,齿轮1与内齿轮4啮合,求慢速进给过程和快速退回过程中,手轮转一圈时,砂轮横向移动的距离各为多少?如手轮圆周刻度为200 格,则慢速进给时,每格砂轮架移动量为多少?8.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的齿数为z125 =,z 220=,z336=,z418=,z519=,z676=,求传动比i AB。

《机械原理》轮系典型例题

《机械原理》轮系典型例题

第7章 轮系典型例题一.简答题1.行星轮系齿数与行星轮数的选择必须满足的条件是什么? 答:传动比条件,同心条件,邻接条件,安装条件。

2.为什么要应用轮系?试举出几个应用轮系的例子。

答:一对齿轮难以获得较大的传动比,且不宜实现相距较远的两轴之间的传动,也不能改变从动轮的转向和实现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等。

如:车床上的三星轮换向机构、汽车后轮传动装置、车床床头箱的调速装置等。

3.计算复合轮系的传动比时,能否对整个轮系加一个()H n -?为什么? 答:因为复合轮系中含有定轴轮系和若干基本周转轮系,由于定轴轮系和周转轮系传动比的计算方法不同,不同基本周转轮系的系杆转速不同,故不能加同一个H n 。

4.周转轮系中1n 与H 1n 的大小和方向是否相同?答:1n 与H1n 的大小不同,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

5.轮系如何分类?周转轮系又可作几种分类?具体如何分法?答:根据轮系在运转过程中各轮几何轴线在空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是否固定分。

周转轮系分为两类,差动轮系及行星轮系。

具体分法:定轴轮系:轮系运动时,各轮轴线的位置固定不动。

周转轮系:轮系运动时,至少有一个齿轮的轴线是绕其他定轴齿轮的轴线转动。

其中,行星轮系自由度为1,差动轮系自由度为2。

复合轮系 :既有定轴轮系部分又有周转轮系部分、或者由几部分周转轮系所组成的复杂轮系为复合轮系或混合轮系。

二.分析与计算1.在图示轮系中,已知: 1430z z ==, 36100z z ==,1700 r min n =,311331100 2.540z n i n z ==-=-=- (1)由齿轮4、5、6和系杆组成行星轮系,齿轮6固定,60n =。

其转化机构传动比为H64H 4466H H 41001 2.540z n n n i n n n z -==-=-=-=--()H644H 46H 411 2.5 3.5z n i i n z ==-=-=--= (2)由题图可知:34n n =,联立解式(1)、(2)得()11H 344H H2.53.58.75n i i i n ==⋅=-⨯=- 1H 1H 700 r min 80 r min 8.75n n i ∴===--系杆的转向与齿轮1的转向相反。

机械基础轮系试题及答案

机械基础轮系试题及答案

机械基础轮系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轮系中,若主动轮转速为n1,从动轮转速为n2,传动比i为:A. n1/n2B. n2/n1C. n1*n2D. n1-n2答案:B2. 轮系中,若主动轮齿数为Z1,从动轮齿数为Z2,传动比i为:A. Z1/Z2B. Z2/Z1C. Z1*Z2D. Z1-Z2答案:B3. 轮系中,若主动轮直径为D1,从动轮直径为D2,传动比i为:A. D1/D2B. D2/D1C. D1*D2D. D1-D2答案:B4. 轮系中,若主动轮扭矩为T1,从动轮扭矩为T2,传动比i为:A. T1/T2B. T2/T1C. T1*T2D. T1-T2答案:B5. 轮系中,若主动轮功率为P1,从动轮功率为P2,传动比i为:A. P1/P2B. P2/P1C. P1*P2D. P1-P2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轮系中,传动比i的计算公式为_________。

答案:主动轮转速/从动轮转速或主动轮齿数/从动轮齿数或主动轮直径/从动轮直径2. 轮系中,若主动轮转速为n1,从动轮转速为n2,则传动比i=_________。

答案:n1/n23. 轮系中,若主动轮齿数为Z1,从动轮齿数为Z2,则传动比i=_________。

答案:Z1/Z24. 轮系中,若主动轮直径为D1,从动轮直径为D2,则传动比i=_________。

答案:D1/D25. 轮系中,若主动轮扭矩为T1,从动轮扭矩为T2,则传动比i=_________。

答案:T2/T1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描述轮系中传动比的物理意义。

答案:传动比表示轮系中主动轮与从动轮转速或齿数或直径的比值,反映了轮系的减速或增速效果。

2. 轮系中,为什么主动轮与从动轮的转速比等于它们的齿数比?答案:因为轮系中齿轮的啮合关系使得主动轮与从动轮的齿数比决定了它们的转速比,即齿数多的轮转速慢,齿数少的轮转速快。

机械原理 轮系习题)

机械原理  轮系习题)

一、解:(1)判断方向,蜗杆左旋用左手右旋用右手,四指握向蜗杆转动方向,拇指指向的反方向即为涡轮转向。

由此逆向判断图中蜗杆、涡轮和齿轮旋转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

手柄转向如图所示。

4001
601836186056341265432116=⨯⨯=∙∙=∙∙=z z z z z z w w w w w w i
二、解:该轮系为周转轮系,由反转法对整个轮系加一个反向旋转角速度H w -,由于齿轮4为定齿轮,角速度为零,即04=w ,所以
H H i i 14
11-=; 又有 2.2)1(3423123
14-=∙∙∙-=z z z z z z i H
所以 2.32.211=+=H i
三、解:
此轮系中假设轮1的方向向下,则行星轮2、2'和太阳轮4的转向都是向下。

行星轮2、2'和行星架的角速度相同
在左边行星轮系中,131H 13
0z z H H -=--=ωωωω 在右边行星轮系中,'2444'2z z H ==ωωωω ∴4114ωω=i ==+4'21
31z z z z z 25416
四、解:该轮系可以分为两部分,如图中虚线所分的左右两部分,左边为周转轮系,右边为定轴轮系;
分别求出两个轮系的传动比如下:
周转轮系:=H
i 14141556601441===++z z n n n n H H ; 定轴轮系:763530566556====z z n n i ; 两轮系的关系是:45
n n =; 联立方程组求得min 9.741r n ≈; 转向与齿轮6转向相反。

机械原理:轮系机构

机械原理:轮系机构
❖ 定轴轮系布置方案的选择:多方案比较选优
轮系
5.4.2 周转轮系的设计
❖ 轮系类型的选择
关键因素:传动比、传动效率、结构复杂程度、外廓尺寸、重量 (1)传递运动时,优先考虑传动比,兼顾其他因素; (2)传递动力时,优先考虑效率,其次考虑传动比等因素。
轮系
5.4.2 周转轮系的设计
❖ 各轮齿数的确定:
轮系
例3:z1=20,z2=30, z2’=20, z3=40, z4=45, z4’=44, z5=81,
z6=80 求: i16
2
2‘ 5
6
定轴
i13
1 3
z2 z1
z3 z2
30 40 20 20
3
1
4
4‘
行星
i6H5
6 5
H H
6 H 0 H
1 6 H
H
z4z5 4481 0.99
传动比条件 同心条件 装配条件 邻接条件
轮系
传动比条件
轮系
同心条件
轮系
装配条件
轮系
邻接条件
轮系
例:设计一个单排2K-H负号机构行星轮系,中心轮1 为输入构件,系杆为输出构件,传动比为7.33。
轮系
5.4.2 周转轮系的设计
❖ 均衡装置设计
基本构件浮动式
采用弹性构件
杠杆联动式
轮系
5.5 其他类型的行星传动
轮系
轮系机构
主动轮
从动轮
一对圆柱齿轮,传动比不大于5~7
轮系
12小时
时针:1圈
i = 12
分针:12圈
i = 720
i = 60
秒针:720圈
问题:大传动比传动

机械原理典型例题第七章轮系

机械原理典型例题第七章轮系

维护和故障排除的提示
维护
故障排除
1. 每年定期检查齿轮和轴承的磨损情况。 2. 保持清洁、润滑和防锈,防止腐蚀和水分蒸发。 3. 替换损坏的齿轮和轴承,保证传动的精度和
稳定性。
1. 发现异常声响和震动,检查是否有齿轮损坏 或轴承脱落。
2.பைடு நூலகம்发现漏油和渗油,检查是否有密封件老化或 磨损。
3. 发现偏移和不转动,检查是否有蜗杆摆动或 传动带变形。
3
自动变速器
由多个齿轮箱、液压泵和阀门组成,可实现自动换挡和动力输出。选用斜齿锥齿 轮和精密的精锻轮。
输入和输出轴之间的角度关系
螺旋锥齿轮
用于90度传动,耐用性强,精度 高,但成本高,安装要求高。
蜗轮蜗杆
用于30度传动,难滑动,传动效 率低,但减速比大,安全可靠。
锥齿轮
用于45度传动,传动效率低,制 造难度大,但适用范围广,传动 平稳。
机械原理典型例题第七章 轮系
了解轮系的组成部件,计算传动比和齿数,学习轮系类型和齿轮副的应用实 例,还有输入和输出轴之间的角度关系。
轮系简介
1 定义
轮系是由多个齿轮副组成的一种传动机构,常用于传递转矩和转速,改变旋转方向和旋 转轴。
2 特点
轮系具有紧凑的结构,高效的传动,可靠的性能,广泛的应用领域,例如汽车、机械、 航空等。
3 优点
轮系可以通过改变齿轮数量和齿轮副的组合方式来实现不同的传动比,方便进行维护和 故障排除。
组成部件
齿轮箱
包括齿轮、轴、轴承和密封件, 通常用于惯性负载、重载和交替 负载。
传动带
由织物、橡胶、聚合物等材料制 成,可承受高功率、高速和大转 角,一般用于小型和中型机械传 动。

轮系-习题及答案

轮系-习题及答案

轮系一、复习思考题1.为什么要应用轮系?试举出几个应用轮系的实例?2.何谓定轴轮系?何谓周转轮系?行星轮系与差动轮系有何区别? 3.什么叫惰轮?它在轮系中有什么作用?4.定轴轮系的传动比如何计算?式中(-1)m有什么意义? 5.定轴轮系末端的转向怎样判别?6.如果轮系的末端轴是螺旋传动,应如何计算螺母的移动量?二、填空题1.由若干对齿轮组成的齿轮机构称为 。

2.根据轮系中齿轮的几何轴线是否固定,可将轮系分 轮系、 轮系和 轮系三种。

3.对平面定轴轮系,始末两齿轮转向关系可用传动比计算公式中 的符号来判定。

4.行星轮系由 、 和 三种基本构件组成。

5.在定轴轮系中,每一个齿轮的回转轴线都是 的。

6.惰轮对 并无映响,但却能改变从动轮的 方向。

7.如果在齿轮传动中,其中有一个齿轮和它的 绕另一个 旋转,则这轮系就叫周转轮系。

8.旋转齿轮的几何轴线位置均 的轮系,称为定轴轮系。

9.轮系中 两轮 之比,称为轮系的传动比。

10.加惰轮的轮系只能改变 的旋转方向,不能改变轮系的 。

11.一对齿轮的传动比,若考虑两轮旋转方向的同异,可写成±==21n n i ——。

12.定轴轮系的传动比,等于组成该轮系的所有 轮齿数连乘积与所有 轮齿数连乘积之比。

13.在周转转系中,凡具有 几何轴线的齿轮,称中心轮,凡具有 几何轴线的齿轮,称为行星轮,支持行星轮并和它一起绕固定几何轴线旋转的构件,称为 。

14.周转轮系中,只有一个 时的轮系称为行星轮系。

15.转系可获得 的传动比,并可作 距离的传动。

16.转系可以实现 要求和 要求。

17.转系可以 运动,也可以 运动。

18.采用周转轮系可将两个独立运动 为一个运动,或将一个独立的运动 成两个独立的运动。

19.差动轮系的主要结构特点,是有两个。

20.周转轮系结构尺寸,重量较。

21.周转轮系可获得的传动比和的功率传递。

三、判断题1.转系可分为定轴轮系和周转轮系两种。

机械原理题目---轮系

机械原理题目---轮系

机械原理题目---轮系(共12页)第六章 轮系及其设计计算及分析题1、已知:Z 1=30,Z 2=20,Z 2’=30,Z 3 = 25,Z 4 = 100,求i 1H 。

2、图示轮系,已知各轮齿数Z 1=18,Z 2= Z 4=30,Z 3=78,Z 5=76,试计算传动比i 15。

12 34 5 H3、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 1=Z 3=30,Z 2=90,Z 2’=40,Z 3’=40,Z 4=30,试求传动比i 1H ,并说明I 、H 轴的转向是否相同4、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 1 =15,Z 2=20, Z 2’ = Z 3’= Z 4=30, Z 3=40,Z 5= 90,试求传动比i 1 H ,并说明H 的转向是否和齿轮1相同1I2 2’ 33’4H5、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的齿数为Z 1= 20, Z 2=30,Z 3=80, Z 4=25,Z 5=50,试求传动比i 15。

6、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 1=19,Z 2=76, Z 2’= 40,Z 3=20,Z 4= 80,试求传动比i 1H 。

7、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 1= 20,Z 2’= 25,Z 2= Z 3=30,Z 3’= 20,Z 4=75,试求:(1)轮系的传动比i 1H 。

(2)若n 1=1000r/min ,转臂H 的转速n H =8、已知图示轮系中各轮的齿数Z 1=20,Z 2=40,Z 3=15,Z 4=60,轮1的转速为n 1=120 r/min ,转向如图。

试 求轮3的转速n 3 的大小和转向。

1 2 32’ 3’4 H45 1 23H12 2’34 53’9、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 1= Z 3= Z 4=20,Z 2=40,Z 5= 60, n 1 = 800r/min ,方向如图所示,试求n H 的大小及转向。

10、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 1=16 ,Z 2=24, Z 2’= 20,Z 3=40,Z 3’= 30, Z 4= 20,Z 5=70试求轮系的传动比i 1H 。

机械原理题目---轮系

机械原理题目---轮系

第六章轮系及其设计计算及分析题1、已知:Z1=30,Z2=20,Z2’=30,Z3= 25,Z4=100,求i1H。

2、图示轮系,已知各轮齿数Z1=18,Z2=Z4=30,Z3=78,Z5=76,试计算传动比i15。

12345H3、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1=Z3=30,Z2=90,Z2'=40,Z3’=40,Z4=30,试求传动比i1H,并说明I、H轴得转向就是否相同?4、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1=15,Z2=20, Z2’=Z3’=Z4=30,Z3=40,Z5=90,试求传动比i1H,并说明H得转向就是否与齿轮1相同?1I2 2’33’4H5、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得齿数为Z1=20,Z2=30,Z3=80,Z4=25,Z5=50,试求传动比i15。

6、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1=19,Z2=76,Z2'= 40,Z3=20,Z4= 80,试求传动比i1H.7、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1= 20,Z2’= 25,Z2= Z3=30,Z3’= 20,Z4=75,试求:(1)轮系得传动比i1H.(2)若n1=1000r/min,转臂H得转速nH=?8、已知图示轮系中各轮得齿数Z1=20,Z2=40,Z3=15,Z4=60,轮1得转速为n1=120r/min,转向如图。

试求轮3得转速n3得大小与转向。

9、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1= Z3=Z4=20,Z2=40,Z5= 60,n1=800r/min,方向如图所示,试求n H得大小及转向.12 2’3453’H45123H1232’3’4H10、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 1=16 ,Z 2=24, Z 2’= 20,Z3=40,Z3'= 30, Z 4= 20,Z 5=70试求轮系得传动比i1H 。

11、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1= 15,Z 2=25,Z 2’= 20,Z3=60,Z 4=10,Z 5=30,n 1=200r/min ,n 3=50r/mi n,试求n1、n 3转向相反时,n 5=?。

机械原理——轮系

机械原理——轮系

机械原理——轮系机械原理,轮系轮系是机械中常见的一种传动机构,通过多个轮齿的互相啮合实现能量的传递和转换。

轮系一般由一个或多个主动轮和一个或多个被动轮组成。

主动轮通过外力的作用将动力传递给被动轮,被动轮则将动力传递给其他机械部件。

轮系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轮齿的啮合来实现转动的传递。

在轮系中,两个轮齿垂直于轴线的轮称为齿轮,两个平行于轴线的轮称为平轮。

轮齿的形状和尺寸决定了轮系的传动比和转矩大小。

常见的齿轮包括圆柱齿轮、锥齿轮、斜齿轮等,而平轮通常为圆盘状。

轮系的主要功能是实现速度变换、转矩变换和传递。

其中,速度变换是指通过不同大小的齿轮组合来改变传动的速度。

传动比由齿轮的齿数比决定,齿数越大的齿轮转速越慢,齿数越小的齿轮转速越快。

通过适当选择齿数比,可以实现从高速到低速或从低速到高速的转变。

转矩变换是指通过轮系将一定转矩转换为不同大小的转矩。

转矩的大小由齿轮的半径和传动力决定,半径越大转矩越大,传动力越大转矩越小。

通过合理选择齿轮的半径,可以实现转矩的放大或减小。

轮系的传递过程中会有一定的功率损耗。

这是由于轮齿间的副动摩擦、齿轮的弹性变形和轴承摩擦等原因引起的。

为了减少功率损耗,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润滑方式和合理的轴承布置。

轮系的应用十分广泛。

在机械工程中,轮系经常用于传动装置中,如汽车的变速器、液压泵、风力发电机等。

此外,在各类设备和仪器中,轮系也被广泛应用于地铁、电梯、空调等。

轮系作为一种传动机构,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

例如,齿轮的设计和加工精度、齿轮的材料和强度、齿轮啮合时的噪声和振动等。

为了确保轮系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需要进行合理的设计和维护。

总之,轮系是机械中一种常见的传动机构,通过轮齿的啮合实现转动的传递。

它具有速度变换、转矩变换和传递的功能。

轮系在汽车、机械设备和仪器仪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考虑轮系的设计和加工精度、材料强度、噪声和振动等因素,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机械原理题目---轮系

机械原理题目---轮系

第六章 轮系及其设计计算及分析题1、已知:Z 1=30,Z 2=20,Z 2’=30,Z 3 = 25,Z 4 = 100,求i 1H 。

2、图示轮系,已知各轮齿数Z 1=18,Z 2= Z 4=30,Z 3=78,Z 5=76,试计算传动比i 15。

3、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 1=Z 3=30,Z 2=90,Z 2’=40,Z 3’=40,Z 4=30,试求传动比i 1H ,并说明I 、H 轴的转向是否相同?4、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 1 =15,Z 2=20, Z 2’ = Z 3’= Z 4=30, Z 3=40,Z 5= 90,试求传动比i 1 H ,并说明H的转向是I’否和齿轮1相同?5、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的齿数为Z 1= 20, Z 2=30,Z 3=80, Z 4=25,Z 5=50,试求传动比i 15。

6、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 1=19,Z 2=76, Z 2’= 40,Z 3=20,Z 4= 80,试求传动比i 1H 。

7、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 1= 20,Z 2’= 25,Z 2= Z 3=30,Z 3’= 20,Z 4=75,试求: (1)轮系的传动比i 1H 。

(2)若n 1=1000r/min ,转臂H 的转速n H =?8、已知图示轮系中各轮的齿数Z1=20,Z2=40,Z3=15,Z4=60,轮1的转速为n1=120r/min,转向如图。

试求轮3的转速n3的大小和转向。

9、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1= Z3= Z4=20,Z2=40,Z5= 60,n1 = 800r/min,方向如图所示,试求n H的大小及转向。

10、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1=16 ,Z2=24,Z2’= 20,Z3=40,Z3’= 30,Z4= 20,Z5=70试求轮系的传动比i1H。

11、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1= 15,Z2=25,Z2’= 20,Z3=60,Z4=10,Z5=30,n1=200r/min,n3=50r/min,试求n1、n3转向相反时,n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 轮系及其设计计算及分析题1、已知:Z 1=30,Z 2=20,Z 2’=30,Z 3 = 25,Z 4 = 100,求i 1H 。

2、图示轮系,已知各轮齿数Z 1=18,Z 2= Z 4=30,Z 3=78,Z 5=76,试计算传动比i 15。

3、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 1=Z 3=30,Z 2=90,Z 2’=40,Z 3’=40,Z 4=30,试求传动比i 1H ,并说明I 、H 轴的转向是否相同4、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 1 =15,Z 2=20, Z 2’ = Z 3’= Z 4=30, Z 3=40,Z 5= 90,试求传动比i 1 H ,并说明H的转向是否和齿轮1相同5、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的齿数为Z 1= 20, Z 2=30,Z 3=80, Z 4=25,Z 5=50,试求传动比i 15。

6、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 1=19,Z 2=76, Z 2’= 40,Z 3=20,Z 4= 80,试求传动比i 1H 。

7、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 1= 20,Z 2’= 25,Z 2= Z 3=30,Z 3’= 20,Z 4=75,试求: (1)轮系的传动比i 1H 。

I(2)若n1=1000r/min,转臂H的转速n H=8、已知图示轮系中各轮的齿数Z1=20,Z2=40,Z3=15,Z4=60,轮1的转速为n1=120r/min,转向如图。

试求轮3的转速n3的大小和转向。

9、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1= Z3= Z4=20,Z2=40,Z5= 60,n1 = 800r/min,方向如图所示,试求n H的大小及转向。

10、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1=16 ,Z2=24,Z2’= 20,Z3=40,Z3’= 30,Z4= 20,Z5=70试求轮系的传动比i1H。

11、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1= 15,Z2=25,Z2’= 20,Z3=60,Z4=10,Z5=30,n1=200r/min,n3=50r/min,试求n1、n3转向相反时,n5=。

12、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1= 30,Z2=25,Z2’= 20,Z3=75,n1=200r/min,n3=50r/min,试求:(1)n1与n3转向相同时, n H的大小和方向。

(2)n1与n3转向相反时, n H的大小和方向。

13、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1= Z4=20,Z2= Z5=30,Z3= Z6=100,试求传动比i1H。

14、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1= 17,Z2=20,Z3= 85,Z4=18,Z5=24,Z6=21,Z7=63 试求当n1=n4=100r/min,n p=。

15、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 1= 20,Z 2=40,Z 2’= 20,Z 3=30,Z 4=80,试求i 1H 。

16、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 1= 40,Z2=16,Z 3=20,Z 4=76,Z 5= 40,Z 6=20,n 6=60r/min ,方向如图所示,试求n 1的大小和方向。

17、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 1=15, Z 2=25,Z 2’=20, Z 3=20, Z 4=60,Z 4’= 55, n 1=110r/min ,转向如图所示,试求n H 的大小及转向。

18、某起重装置,其运动简图所图所示,已知各轮齿数为Z 1=Z 2=20,Z 3=60,Z 4=2(蜗杆), Z 5=40,n 1的转向如图所示,试求:(1)i 15的大小;(2)此时重物W 是上升还是下落19、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 1=20, Z 2=80, Z 3=24, Z 3’=20, Z 4=36, Z 5=40,n 1=1000r/min ,转向如图所示,试求丝杆的转速及转向。

20、已知: Z1=20,Z2=100,Z3 = Z4 = 40, Z4’ =41, Z5 =39, 求:i13。

{参考答案} 1、(本题共8分)解:1-2为定轴轮系321212-=-=Z Z i (2分) 2’-3-4-H 为行星轮系310'244'24'2-=-=--=Z Z n n n n i H H H(3分)n 2=n 2’,n 4=0313'2=H i (1分) 926'2121-=⋅=H H i i i (2分)2、(本题共8分)解:1-2-3-H 为行星轮系313133113-=-=--=Z Z n n n n i H H H (2分)5-4-3-H 为行星轮系3839533553==--=Z Z n n n n i H H H(2分)n 3=03161=H i 3815-=H i (2分) 3608/5115-==H H i i i (2分) 3、(本题共8分)解:1-2为定轴轮系31212==Z Z i (2分) 2’-3-3’-4-H 为行星轮系169'3'2344'24'2==--=Z Z Z Z n n n n i H H H (2分)n 4=0,n 2= n 2’1672=H i (1分) 16212121==H Hi i i (2分)转向相同。

(1分)4、(本题共8分)解:1-2-2’-3为定轴轮系3’-4-5-H 为行星轮系3'355'35'3-=-=--=Z Zn n n n i H H H (2分)n 5=0,n 3= n 3’43=H i (1分)9643131==H H i i i (2分) 转向相同。

(1分)5、(本题共8分)解:4-5为定轴轮系24545-=-=Z Z i (2分) 1-2-3-H 为行星轮系4133113-=-=--=Z Z n n n n i H HH (3分)n 3=0,n 4= n H51=H i (1分) 1045115-==i i i H (2分)6、(本题共8分)解:1-2为定轴轮系41212==Z Z i (2分) 2’-3-4-H 为行星轮系2'244'24'2-=-=--=Z Zn n n n i H H H (3分)n 4=0,n 2= n 2’32=H i (1分) 122121==H H i i i (2分)7、(本题共8分)解:1-2为定轴轮系231212-=-=Z Z i (1分) 2’-3-3’-4-H 为行星轮系n 4=0,n 2= n 2’2112=H i (1分) 4332121-==H Hi i i (2分)n H =n 1/i 1H = -4000/33 r/min (1分)8、(本题共8分)解:1-2为定轴轮系21212-=-=Z Z i (1分) 3-4-H 为行星轮系4344334-=-=--=Z Zn n n n i H H H (3分)n 4=0,n 2= n H52=H i (1分) 5/2/31213-==H i i i (2分)n 3=n 1/i 13= -300 r/min (1分)9、(本题共8分)解:1-2为定轴轮系21212-=-=Z Z i (1分) 3-4-5-H 为行星轮系3355335-=-=--=Z Zn n n n i H H H (2分)N 5=0,n 2= n 342=H i (1分) 82121-==H H i i i (2分)n H =n 1/i 1H = -100 r/min (1分)与n 1的转向相反。

(1分)10、(本题共8分)解:1-2-2’-3为定轴轮系31'22312==Z Z Z Z i (2分)3’-4-5-H 为行星轮系3/7'355'35'3-=-=--=Z Zn n n n i H H H (3分)n 5=0,n 3= n 3’3/103=H i (1分) 10/3131==H H i i i (2分)11、(本题共8分)解:4-5为定轴轮系34545-=-=Z Z i (2分) 1-2-2’-3-H 为差动轮系51'2233113-=-=--=Z Z Z Z n n n n i H HH (3分)n 1、n 3转向相反,n 1=200r/min ,n 3= -50r/minn H = -25/3r/min (1分) n 5=n 4/i 45=25/9 r/min (2分)12、(本题共8分)解:1-2-2’-3-H 为差动轮系8/251'2233113-=-=--=Z Z Z Z n n n n i H HH(4分)(1)n 1、n 3转向相同,n 1=200r/min ,n 3=50r/minn H = 750/11 r/min (2分)(2)n 1、n 3转向相反,n 1=200r/min ,n 3=-50r/minn H = 350/33 r/min (2分)13、(本题共8分)解:1-2-3为定轴轮系51313-=-=Z Z i (2分) 4-5-6--H 为行星轮系5466446-=-=--=Z Z n n n n i H HH (3分)n 6=0,n 4=n 3643==H H i i (1分)30/3131-==H H i i i (2分)14、(本题共8分)解:1-2-3为定轴轮系n 3= n 1/i 13=20 r/min (2分)4-5-6-7-H 为行星轮系446577447-=-=--=Z Z Z Z n n n n i H HH (3分)n H =n 3n 7=0 (2分) n P =n 7=0 (1分)15、(本题共8分)解:1-2为定轴轮系21213-=-=Z Z i (2分) 2’-3-4-H 为行星轮系4'244'24'2-=-=--=Z Zn n n n i H H H (3分)n 4=0,n 2=n 2’5'22==H H i i (1分) 10/3121-==H H i i i (2分)16、(本题共8分)解:5-6为定轴轮系n 5= n 6i 56= -30 r/min (2分)4-5-6-7-H 为行星轮系25/3813244114-=-=--=Z Z ZZ n n n n i H H H(3分)n 4=0,n 5= n Hn 1= -378/5 r/min (2分)方向n 6与相反。

(1分)17、(本题共8分)解:1-2为定轴轮系n 2= n 1/i 12=-66 r/min (1分)1-3为定轴轮系n 4’= n 1/i 14’=30 r/min (1分) 2’-3-4-H 为差动轮系 3'244'24'2-=-=--=Z Z n n n n i H H H (3分) n H = -6r/min (2分) 方向n 1与相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