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五年中国制造业的转变
中国制造2025总体战略分三步走的内容
中国制造2025总体战略分三步走的内容
中国制造2025总体战略的内容分为三步走:
第一步是从2015年到2020年,重点发展十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以及新材料等领域。
目标是提高制造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第二步是从2020年到2025年,重点培育一批世界领先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和企业。
重点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集成电路等前沿技术和产业,提升产业链的上游,增加附加值,并加强国内市场的需求引领作用。
第三步是从2025年到2035年,努力实现制造强国的目标。
在此阶段,中国将推动产业创新和升级,提高制造业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和新兴产业,加强创新能力,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跨国公司。
通过这三步走的战略,中国制造2025计划旨在推动中国制造
业的转型升级,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
中国未来五年的趋势
中国未来五年的趋势近年来,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态势令人印象深刻,其未来五年的趋势也备受关注。
以下是对中国未来五年的趋势的预测和分析。
首先,中国将继续致力于实现高质量发展。
中国政府已经明确提出要以质量为中心的发展思路,促进创新、提高效率、改善环境质量。
为了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国将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这将有助于提高中国经济的竞争力,推动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的提升。
其次,中国将继续加大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力度。
中国经济正面临从传统制造业向服务业、创新驱动型经济的转变。
未来五年,中国将进一步加大对服务业的支持力度,提高服务业的比重。
同时,中国将加强对技术创新和研发的投入,推动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模式,从而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第三,中国将继续加大对农村和农民的关注和支持力度。
农业是中国经济的基础,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
中国将进一步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
中国还将加大农村教育、医疗和文化事业发展力度,提高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第四,中国将继续推进开放型经济发展。
中国已经取得了在全球经济中的不可忽视的地位,也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将继续打造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中国将继续加大对外贸易的支持力度,发展跨境电商和服务贸易,扩大外商投资领域。
同时,中国还将加强对外开放的政策和法律制度建设,提高市场准入的透明度和公平竞争的环境。
最后,中国将继续加大改革开放力度。
改革是中国发展的动力,也是实现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关键。
未来五年,中国将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改革,推进国企改革和金融改革,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改善营商环境。
中国还将加强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总之,中国未来五年的趋势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大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力度、支持农村和农民、推进开放型经济发展以及深化改革开放。
中华制造2025计划详述
中华制造2025计划详述中华制造2025计划是我国为了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制造业竞争力而制定的一项重要战略。
该计划以我国制造业现状为基础,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提出了制造业发展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华制造2025计划的内容和实施策略。
一、背景与意义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在全球市场中的地位逐渐上升,但面临着发达国家制造业回流和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崛起的双重压力。
为应对这一挑战,中华制造2025计划应运而生,旨在通过提高制造业的创新能力、质量效益和绿色发展水平,推动我国制造业向中高端水平迈进。
二、总体目标1. 创新能力提升:到2025年,我国制造业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重点领域装备自主可控。
2. 质量效益提高:到2025年,我国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达到86以上,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明显提升。
3. 产业结构优化:到2025年,我国制造业产业结构更加优化,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深度融合。
4. 绿色发展:到2025年,我国制造业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强度显著下降,绿色制造体系基本建立。
5. 开放合作:到2025年,我国制造业全球竞争力明显提升,国际合作和区域协同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三、主要任务1. 加强创新驱动:推动科技创新、品牌创新、模式创新和跨界创新,提高制造业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2. 提升质量品牌:加强质量品牌建设,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打造国际知名品牌。
3. 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4. 强化智能制造:推进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智能制造业,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5. 促进绿色制造:推广绿色设计、绿色工艺和绿色制造,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
6. 扩大国际合作:加强与国际先进制造业企业的合作,引进国外优质资源,提高我国制造业全球竞争力。
四、保障措施1. 政策支持:制定一系列有利于制造业发展的政策,如税收优惠、融资支持等。
中国未来5年发展趋势
中国未来5年发展趋势
中国未来5年的发展趋势将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
1. 经济转型升级:中国将继续加大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力度,推动经济发展更加依靠创新和科技。
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领域,中国将大力发展相关产业,推动传统产业向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
2. 内需拉动经济增长:随着中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和中产阶级规模不断扩大,内需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
政府将进一步推动消费升级和扩大消费,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促进消费结构优化升级。
3. 绿色发展和环境保护:中国将继续加强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推动绿色发展。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进能源消费革命和生产方式转变,加强环境监管和执法力度,打造绿色低碳产业链,实现经济与环境的良性循环。
4. 扩大开放和促进全球化:中国将继续推进对外开放,扩大开放领域和程度。
积极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加强与各国的贸易往来和合作,深化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互利合作。
同时,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促进经济全球化进程。
5. 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中国将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技术水平。
鼓励创新创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广。
同时,加大人才引进和培
养力度,吸引国内外高层次人才来华工作和创业,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中国未来5年的发展趋势将围绕经济转型升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绿色发展和环境保护、扩大开放和促进全球化、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等方面展开。
这些变化将推动中国实现持续、稳定、高质量的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促进社会进步。
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展望
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展望近年来,中国制造业经历了快速的发展和变革,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
本文将探讨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并展望未来的趋势。
一、中国制造业的现状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成为世界制造业的重要力量。
以下是中国制造业的几个主要特点:1.1 智能制造的推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中国制造业正朝着智能化方向迅速发展。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使得中国制造业在生产、管理和服务方面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智能制造的推进,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推动了制造业向高端发展。
1.2 制造业向高端制造转型中国制造业正积极推动向高端制造转型,注重技术创新和品质提升。
在高铁、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领域,中国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突破和成就。
高技术含量产品的比重不断提升,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制造业向高质量发展。
1.3 供应链的优化中国制造业的供应链不断完善和优化,实现了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生产的精细化管理。
供应链的优化,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生产效率,进一步增强了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
二、中国制造业的未来趋势展望中国制造业在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机遇。
以下是中国制造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展望:2.1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国制造业将进一步加大对高质量发展的重视。
通过提升技术水平、加强品牌建设、优化供应链、提高产品质量等手段,推动制造业向高端、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高中国制造的核心竞争力。
2.2 加强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中国制造业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
中国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培育创新企业,加强国际科技合作,推动制造业向高技术领域迈进。
2.3 推进绿色制造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中国制造业也需要加强绿色制造。
减少能源消耗、降低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将是未来中国制造业的重要方向。
推动绿色制造,有助于提升中国制造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4 加强国际合作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合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企业未来五年十大发展趋势
一、互联网+经济时代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经济模式日益改变,大众经济思
维的边界被不断扩大,拓展出新的经济空间,互联网+模式由此应运而生,从而使得商业模式得以更方便、更灵活地进行转变。
互联网+不仅仅是将
传统产业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还将融合了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以及人
工智能等技术,以及实体经济与线上电子商务平台,将产业的各个环节融合,从而彻底改变着商业模式。
二、新能源产业
与传统的石油、煤炭等进入衰退期的传统能源技术相比,新能源技术
以其环保、便携、低成本及可再生优点正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
发展新能
源产业不仅有利于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还有助于应对二氧化碳的排放,保
护环境。
在当前的情况下,中国企业未来五年可以把握新能源的发展,逐
步从传统能源中转变,投资新能源的技术研发,拓展新能源市场,加速新
能源技术的普及。
三、制造业升级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制造业工业化程度日趋提高,升级制造的重
要性变得越来越突出。
中国企业可以通过进行智能制造、数字化制造、互
联网制造以及智能设备及物联网等数字技术的投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未来我国产业发展趋势
未来我国产业发展趋势未来我国产业发展趋势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未来我国的产业发展将会呈现出一系列的趋势。
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只有不断发展和改革,才能赢得竞争,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社会的繁荣。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未来我国产业的发展趋势。
一、制造业的升级转型制造业一直是我国经济的支柱,作为世界最大的制造大国,我国在制造业方面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然而,随着国际间对中国制造业的竞争不断加剧,以及资源和环境压力的增大,我国制造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
未来,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将以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增加附加值为主要目标。
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将逐渐向技术密集型和智能化制造业转型。
通过引进和研发先进制造技术和设备,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大高新技术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力度,实现制造过程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同时,我国还将加大绿色制造的力度,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和节能环保产品。
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政策支持,引导企业实施绿色生产,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我国制造业将更加注重人才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引导企业加强与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合作,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集群。
二、服务业的快速发展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消费结构的变动,我国服务业已经成为了GDP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未来,我国服务业将继续保持高速发展的态势,并成为我国经济的主要支柱。
未来我国服务业的发展将以提升服务质量和拓展服务业领域为主要目标。
我国将加大对服务业的政策支持和引导力度,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培育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服务企业。
与此同时,我国还将加大对高端服务业的培育和发展力度,推动金融、法律、咨询、文化创意等领域的发展。
政府将出台相关政策,支持高端服务业的创新发展,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服务品牌。
另外,我国还将加大对农村和西部地区服务业的支持和扶持力度。
通过加强对农村电商、乡村旅游和现代农业服务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打破农村和城市之间的服务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状况与未来趋势分析
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状况与未来趋势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日益增长和对外开放的不断加强,原本被人们认为是“走低端制造业”、“山寨大国”的中国制造业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近年来,中国制造业已经逐渐从注重数量和价格方面转向注重质量和技术方面,从简单加工制造延伸至智能制造、高端装备制造、高附加值制造等领域,不断逼近世界制造强国的地位。
一、制造业现状分析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源于多方面的因素。
一方面,中国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劳动力成本的优势让中国制造业在全球范围内始终保持着竞争力,吸引了大量外资投入。
另一方面,政府通过实施政策和措施,鼓励各种投资、引导技术创新和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制造业的发展。
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中国制造业产值已经超过30万亿元,占全国GDP 的三分之一以上。
除了劳动力成本优势外,中国还拥有优越的基础设施,完备的生产链和HTML5技术的发展。
中国在许多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例如,在太阳能电池、汽车、高铁、通讯和电子设备等方面,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生产和销售中心。
二、未来趋势分析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全球制造业的不断变化,中国制造业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中国政府已经制定了《中国制造2025》计划,旨在推动中国制造业向高质量、智能化转型。
未来,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将呈现以下趋势:1. 智能化制造智能化制造是未来制造业发展的趋势之一。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让制造业具备自主学习、先进控制、自动化控制、可视化管理等特点,从而实现高效率的生产。
中国政府也积极推动智能制造的发展,计划到2025年,智能制造在制造业总体产值中的比重将达到30%以上。
2. 服务型制造服务型制造是未来制造业的另一个趋势,它是将产品与服务相结合,提供更大更丰富的服务,从而扩大利润空间。
未来,制造业将不再仅仅是单一生产商品的过程,而是一个全方位的服务过程,从极端创新、定制、维保到回收等,都会成为制造业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与研究
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与研究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全球产业格局的变化,中国制造业正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为应对这些挑战,中国政府推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致力于提升中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地位。
本文将分析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探讨其对中国制造业和全球经济的影响。
一、中国制造2025的总体框架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提出的一项国家战略性计划,旨在推动中国制造由数量向质量、效率和绿色可持续发展转型。
其总体框架主要包括:1.产业基础的加强: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协同创新等途径,提升产业基础和支撑体系的竞争力;2.智能制造的推进: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的应用,推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3.品牌建设的加强:通过提升品牌形象、产品质量、服务体系等方面的创新,增强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4.绿色制造的发展:通过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等措施,提升中国制造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二、中国制造2025实施情况分析截至目前,中国制造2025战略已经进入第五年,实施情况如何呢?1.技术推广的成效明显。
中国政府大力推动人工智能、物联网、机器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的广泛应用,促进了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发展。
2.自主创新的能力显著提升。
中国技术企业大力投入研发和创新实践,在核心技术领域取得明显进展,尤其是在5G、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方向表现突出。
3.制造业结构的优化不断加快。
中国制造业正在从传统的低端的制造业转型为高端的智能制造业,从而提高了制造业竞争力,具有更强的全球竞争力。
4.品牌建设与国际化水平逐步提升。
中国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和影响力得到显著提高,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中国制造2025的未来发展趋势未来几年,中国制造2025在实施过程中还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
以下为未来发展趋势分析:1.加速行业升级。
随着信息技术和新兴技术的不断普及,中国制造业将加快向高端、数字化和智能化方向转型。
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一、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中国制造业是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在全球制造业中拥有重要地位。
随着改革开放和全球化的推进,中国制造业经历了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的转型,不断地提高着其在全球制造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1. 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经历了从初步发展到全面提升的历程。
在80年代初,中国加入WTO后,开始了对外开放和外贸发展,制造业很快成为了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随着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创新的不断推进,中国制造业在90年代末期进入了一个新的高速发展期。
进入21世纪后,中国制造业先后实施了“中国制造2025”和“一带一路”等重要战略,为制造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契机。
2. 产业结构升级的不断加速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其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和升级。
传统轻工业和中低端制造业逐步向高端制造业转移,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制造业和服务化制造业,推进数字化和智能化制造等重要方向。
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中国制造业的地位在不断提高,这也对中国制造业产生了新的要求。
二、中国制造业未来趋势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中国制造业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未来,中国制造业将面临以下几个主要趋势:1. 制造业向智能化和数字化转型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日益成熟,将会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和数字化转型。
智能化与数字化的相互融合,衍生出了智能制造,即让机器变得更加智能,以实现制造业生产的高效性、灵活性、自适应性和可定制性等。
2. 优化产业结构和加强技术创新中国制造业未来将加强产业结构优化和技术创新。
制造业要向高端制造业、服务化制造业、数字化和智能化制造转型,不断提升自主研发能力,以满足市场需求和提高竞争力。
3. 推行可持续发展制造随着环保意识不断增强,推行可持续发展制造也是中国制造业未来的重要趋势。
制造企业需要将环保和节能理念融入到产品设计和生产中,从根本上降低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
4. 创新型企业成为制造业主导中国制造业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创新型企业成为主导。
中国制造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
中国制造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中国的制造业一直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然而,近年来,随着国际贸易形势的变化以及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中国制造业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和机遇。
一、制造业现状分析从过去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到现在的技术密集型和创新型制造业,中国制造业在不断地转型升级。
然而,与日本、韩国等国家相比,中国在高端制造和创新能力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另外,中国制造业的生产成本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但这并不一定是长期可持续的优势。
随着环保要求不断提高和劳动力成本的上涨,制造业的成本也将逐步提高,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制造业的发展。
二、制造业未来发展趋势1. 绿色制造环保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中国也在不断地加大环保的力度。
绿色制造不仅可以保护环境,还可以提高制造业的竞争力,成为行业内的新优势。
2. 智能制造随着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等新兴科技的发展,智能制造将成为未来制造业的重要趋势。
通过推动智能化、信息化和自动化,可以提高制造业的效率、质量和灵活性。
3. 创新驱动创新已成为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国家加大创新力度,将知识技术转化为实际生产成果,培养创新人才,支持企业进行自主创新,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产业。
4. 国际合作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合作将成为中国制造业的趋势。
与其他国家开展技术合作、产业合作,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中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中国制造业未来发展的影响1. 就业增加制造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其发展对于就业增加具有重要作用。
未来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有望为国内劳动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2. 经济增长作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国内经济的增长速度。
未来,中国制造业仍将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
3. 高质量发展以质量为核心,以效率和效益为导向,是未来中国制造业发展的趋势。
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的背景下,中国制造业需要向高质量的方向发展,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与发展
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与发展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其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作为应对经济全球化的产物,中国制造2025战略被视为是中国制造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和蓝图。
本文将从实施和发展两个方面,探讨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现状和未来。
一、实施方面中国制造2025战略是自2015年提出以来,经过多年实践的国家战略。
为了实现该战略的落地,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首先,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建设智能制造示范区。
例如:江苏、山东、广东等省市借助地方政府的支持,积极发展智能制造产业。
其次,政府引导制造企业进行技术创新。
例如,国有企业比亚迪建立了一个由九大工程研发中心和90多家附属企业组成的技术创新平台,并把80%的利润用于研发。
再次,政府支持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全球制造业的竞争。
例如,中国建筑集团承揽了印度的达赖耶建筑工程等大型工程,同时,建立国际化的营销网络,用设有语音、视频功能的高科技产品完成“云招标”,获得了海外客户的赞誉。
二、发展方面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赋予了制造业更多的宏观发展的机遇。
未来,中国制造企业有着多个发展的方向:1、技术创新。
伴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智能制造将成为未来的主要趋势。
在智能制造方面,中国与国际市场同步发展。
例如,北汽集团首款量产车将在2020年正式上市,成为国内最智能的SUV汽车。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智能制造将破解制造业的劳动力短缺等难题。
2、高端制造。
过去,中国制造业以低成本的加工制造打入国际市场,低端的品质不可避免。
未来,随着高新技术的介入,激烈的竞争对手已经要求制造业不仅扩大市场覆盖面,而且要提升产品的品质和配套服务。
例如,在高端智能机器人领域,通过拓展技术应用,中国企业已能与国际领先机构展开竞争。
3、转型升级。
转型是中国制造企业面对全球化竞争的关键。
如今,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推动下,制造业正向高质量的转型。
例如,阿里云联手国机数据,研发人工智能系统,将算法和工业场景深度结合,开创制造业装备的智能、自动化和柔性化的新标准。
《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三: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环境
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我国仍将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制造业发展的内外环境也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重要变化。
《中国制造2025》指出,全球制造业格局面临重大调整,国内经济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我国制造业发展必须紧紧抓住历史机遇,积极稳妥应对内外部挑战。
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将给世界范围内的制造业带来深刻变革科技创新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方式产生深刻变革的重要力量。
当前,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等重要领域和前沿方向的革命性突破和交叉融合,正在引发新一轮产业变革,将对全球制造业产生颠覆性的影响,并改变全球制造业的发展格局。
特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将促进制造模式、生产组织方式和产业形态的深刻变革,智能化服务化成为制造业发展新趋势。
泛在连接和普适计算将无所不在,虚拟化技术、3D打印、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将重构制造业技术体系,如3D打印将新材料、数字技术和智能技术植入产品,使产品的功能极大丰富,性能发生质的变化;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泛在信息的强力支持下,制造商、生产服务商、用户在开放、共用的网络平台上互动,单件小批量定制化生产将逐步取代大批量流水线生产;基于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s System,CPS)的智能工厂将成为未来制造的主要形式,重复和一般技能劳动将不断被智能装备和生产方式所替代。
随着产业价值链重心由生产端向研发设计、营销服务等的转移,产业形态将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网络众包、异地协同设计、大规模个性化订制、精准供应链管理等正在构建企业新的竞争优势;全生命周期管理、总集成总承包、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等加速重构产业价值链新体系。
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也给我国的制造业发展带来重要机遇。
当今,我国在相当一些领域与世界前沿科技的差距都处于历史最小时期,已经有能力并行跟进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实现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
在2023年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变化
在2023年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变化2023年,中国经济仍将保持高速发展的趋势。
自2018年以来,中国经济相继经历了保持平稳增长、转型升级、结构调整和供给侧改革等多个阶段,经济发展格局已经出现明显变化。
经过多年的努力和改革,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更加牢固,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也出现了重要变化。
未来五年中,中国经济的发展重点将从“速度”向“质量”转移,加强创新驱动和供给侧改革,促进高质量发展。
2023年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变化预测如下:1. 经济增长速度将趋缓。
在经历了近三十年高速增长的阶段后,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将进一步放缓。
预计2023年GDP增速将在6%左右。
2. 制造业升级将推动经济增长。
制造业是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在未来经济发展中依然将扮演重要角色。
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变化和产业升级的推进,制造业将逐渐向高端、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3. 服务业将持续增长。
随着消费结构的升级和新兴服务业的不断发展,服务业在中国经济中的比重将持续增加。
预计到2023年,服务业在GDP中占比将达到60%以上。
4. 区域协调发展将得到进一步推进。
地域经济差距是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未来五年中,中国将继续执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强区域合作和协同发展,实现全国各地经济的协调发展。
5. 数字经济将崛起。
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未来五年中,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普及,数字经济将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6. 消费升级将推动需求改变。
消费升级将对中国经济发展带来深远影响,预计未来五年中,消费会更加个性化、多元化和品质化,在线购物、外卖等新型消费模式的普及将带动中国消费市场不断扩大。
7. 一带一路战略将持续推进。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近年来重点推进的战略之一。
未来五年中,一带一路战略将继续落实,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合作,推动全球化进程。
8. 农业现代化将得到加速。
农村地区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五年中,中国将加强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的绿色化、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
基于中国制造2025的产业转型升级
基于中国制造2025的产业转型升级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中国经济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压力。
制造业是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也是面临转型升级的期望主角。
中国制造2025则是中国政府提出的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计划。
本文将从制造业发展的方向、挑战和未来展望三个方面来谈论基于中国制造2025的产业转型升级。
一、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方向中国制造2025计划在指导产业发展的同时也提出了许多转型升级的方向。
其中包括:技术研发能力的提升、工业基础能力建设加强、数字化制造的推广、服务经济的发展、国际化战略的实施等。
因此,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需要从存量、量产向品质、智能化转变。
只有在这些方面不断升级,才能确保中国制造业在国际上的位置。
首先是要提高技术研发能力。
这方面包括要加强与国内外优秀机构、企业的技术合作,进一步研发创新驱动的新技术和新产品,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综合性能;同时要大力发展高端人才,打造强大的技术创新人才队伍,这样才能够确保中国制造在技术上保持竞争优势。
其次是要加强工业基础能力建设。
工业基础能力包括领域内推动标准制定和体系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供应链管理等。
要在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中打造强大的工业基础,让制造业的生产环境更加适合自身的需求,这样才能确保高增长、高效率、低成本、高质量的制造过程。
其次是数字化制造的推广。
数字化制造具有自动化高效、柔性化生产、优质高效服务等优点。
数字化制造是以信息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为支撑的新兴制造业模式,在控制质量、提高效率、提升创新等方面,都具有显著的优势。
最后,是要发展服务经济。
随着生产方式的不断变化和市场环境的不断调整,生产性服务业越来越重要。
在金融、知识产权、专业服务、科技咨询等行业内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会为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更好的帮助。
二、中国制造2025面临的挑战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不易,需要面对种种挑战。
首先,是技术壁垒和投资壁垒。
当前,一些先进国家已经通过整合旧技术、新技术和创新技术,形成了天然的技术壁垒。
中国制造2025政策背景下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
中国制造2025政策背景下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中国制造业自20世纪80年代起大力发展,已经走过了30多年时间。
尤其是进入21世纪,中国的制造业发展更是突飞猛进,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制造业大国之一。
2015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从高端制造、绿色制造、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四个方面提出了中国制造业发展的蓝图和目标。
这个文件的出台引领了中国制造业向高质量、高效率、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
这篇文章将从中国制造2025政策背景下,谈谈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中国制造2025的背景和意义中国制造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球的制造业重要“工厂”。
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呈现出不少问题,面临内外多重挑战,如产能过剩、成本上升、环境污染等。
为了实现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国务院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的政策文件。
该文件旨在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转移等手段,带动产业升级,引导企业集聚发展,推动经济发展向高质量、高效率、高附加值的方向转变。
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需求主要源于我国经济形势的变化。
近年来,受外部环境和国内结构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的压力日益增大。
另外,我国制造业的“低成本,低附加值”局面,已经难以为继,产业升级迫在眉睫。
因此,借力于技术创新和产业转移,促进中国制造业向高端、智能化发展,为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和稳定发展提供新动能。
二、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性制造业在我国经济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8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约为30.27万亿元人民币,占GDP近28%,对经济增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目前我国制造业仍然处于“规模化、低效益、粗放式发展”阶段。
面对未来的挑战,制造业必须转型升级。
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提高国家竞争力:制造业转型升级是国家竞争力提升的重要举措,可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品牌知名度。
2024年浅论中国制造业“世界工厂”的发展策略
2024年浅论中国制造业“世界工厂”的发展策略引言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国家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
作为“世界工厂”,中国制造业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然而,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和全球产业结构的深度调整,中国制造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在此背景下,探讨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策略,不仅对于提升我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且对于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是制造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中国制造业要实现从“大”到“强”的转变,必须坚持以创新驱动发展。
这包括加强技术研发,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鼓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
质量品牌提升战略质量是制造业的生命线,品牌是企业的重要资产。
中国制造业要提升全球竞争力,必须注重质量和品牌的双重提升。
一方面,要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和可靠性,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品质需求;另一方面,要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品牌。
绿色制造战略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升,绿色制造成为制造业发展的新趋势。
中国制造业要顺应这一趋势,坚持绿色制造,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
这包括推广清洁生产技术,降低能耗和污染物排放;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环境监管,确保企业生产符合环保标准。
智能制造战略智能制造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
通过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自动化和高效化。
中国制造业要把握这一机遇,加大智能制造的投入,推广智能制造技术和装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同时,要加强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推动智能制造的广泛应用和普及。
产业链协同发展战略制造业的发展不仅取决于单个企业的竞争力,更取决于整个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中国制造业要加强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创新,推动产业链的优化升级。
这包括加强原材料供应保障,提高原材料质量和稳定性;推动关键零部件和装备的自主研发和制造,提高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加强产业链各环节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合作,实现产业链的高效运转。
《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六:制造强国“三步走”战略
《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六:制造强国“三步走”战略首先,我们要清楚的认识到,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是要实现制造业迈向制造强国,提升中国制造产业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其本质是一项国家战略。
而实现制造强国的目标,需要依靠制造业的发展,具体来说,即需要实现“三步走”的战略,分别是产业升级、产业创新和产业引领。
1. 产业升级产业升级是制造强国战略中的第一步,主要是依靠技术改造、资源优化、人才引进等手段提升现有产业水平,升级工业生产方式和销售模式。
具体而言,需要通过技术消化吸收、产学研合作等方式快速吸收新兴技术,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综合配套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同时,还需要加强资源整合,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进生产资源“互联互通”,实现产业升级和资源流动式发展。
此外,还需要大力引进产业技术人才,推动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提高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和市场应用能力。
2. 产业创新产业创新是制造强国战略中的第二步,主要是通过打造创新生态圈、推进技术集成、破除创新壁垒等方式实现产业创新,并将创新成果转化为可实现的实用技术,不断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具体而言,要加强企业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推进创新资源共享和开放,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协同推进技术成果转化。
同时,还要加大产业投资、鼓励风险投资,积极培育创新型企业,加快科技创新企业发展,推广成熟的产业创新模式,提高产业创新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3. 产业引领产业引领是制造强国战略中的第三步,主要是通过产业布局调整、推进创新体系建设和国际领先技术应用等方式,以制造科技领先和产业聚集区建设为支持,不断扩大和提升我国制造业在全球的地位。
具体而言,要引导和培育像华为、阿里巴巴等一批中国品牌,促进国内品牌市场份额扩大,推动产业布局优化迭代,提升产业产值能力。
同时,还要加大国际合作力度,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推进产业全球化发展,实现中国制造“走出去”的目标。
中国制造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制造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一、中国制造业的现状自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产业链中崭露头角,并在近几十年迅速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之一。
2019年,中国制造业总产值达30万亿元人民币,占全球制造业总产值比重为28%左右。
1. 产业结构特点中国制造业的产业结构主要由传统制造业和先进制造业构成,其中传统制造业占主导地位。
传统制造业包括钢铁、化工、机械等传统行业,具有劳动密集、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等特点;先进制造业则包括电子信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行业,具有技术密集、高附加值等特点。
2. 生产能力较强中国制造业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生产能力,拥有世界领先的制造设备和生产工艺,生产效率的不断提升使得中国制造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一定的优势。
3. 向高质量和高附加值转型近年来,中国制造业正向高质量和高附加值转型。
政府提出了“Made in China 2025”计划,旨在将中国制造业从低端制造迈向高端制造,推动制造业向高质量、强创新、绿色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型发展。
二、未来发展趋势中国制造业在保持产业优势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
未来,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已成为制造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立足于数字化转型,制造业能够实现数据采集、加工、分析、应用、管理等一系列环节的数字化、信息化管控,提高制造效率和生产质量,实现智能化制造。
2. 产业链向高端迈进中国制造业需要不断向高端产业链迈进,扩大高技术制造业的规模和产业基础。
具体而言,需要加强对核心技术的研发能力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先进装备的研制和生产。
3. 推动制造与服务的深度融合未来,制造业需要更多地将服务纳入到制造产业中,打造一体化的服务平台,将制造与服务深度融合,提高制造业的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
4. 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未来,中国制造业需要更加重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制造业行业发展现状及十大发展趋势
中国制造业行业发展现状及十大发展趋势中国制造业一直是全球制造业的领头羊,其发展对于国家经济增长和全球供应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中国制造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就中国制造业当前的发展现状进行探讨,并提出十大发展趋势,以期为该行业的未来规划和发展提供参考。
一、发展现状中国制造业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惊人的发展成就。
从仅有一些简单的加工生产到如今涵盖了多个领域和行业,中国制造业已经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变。
特别是在高铁、电子通信、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中国制造业已经取得了世界领先地位。
然而,中国制造业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劳动力成本上升、环保压力增大、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制约了中国制造业的发展。
为了适应新的经济形势,中国制造业需要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向高端制造业转型升级。
二、发展趋势1. 人工智能与制造业的融合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制造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机器学习、智能感知等技术的应用将大大提高制造业的效率和质量,并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
2. 转向高端制造业为了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和国际市场竞争的压力,中国制造业需要加速向高端制造业转型。
通过提高产品质量、研发创新、提升加工工艺水平等措施,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跨越。
3. 绿色制造与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的共识。
中国制造业需要推动绿色制造,减少对环境资源的消耗和污染。
通过节能减排、循环利用等措施,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4. 加强产业链合作与创新制造业发展离不开产业链的支持。
中国制造业需要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搭建创新平台,共享技术和资源。
只有通过合作与创新,才能推动整个制造业实现协同发展。
5. 服务化、个性化生产需求的崛起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定制化、个性化生产成为制造业的新趋势。
中国制造业需要在产品设计、生产流程上进行灵活调整,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
6. 重视人才培养与创新能力提升制造业的发展需要高素质人才和创新能力的支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未来五年中国制造业的转变“上帝要惩罚谁,就让他去做制造业好了。
”这是流传在中国制造业老板圈子里的口头禅。
尤其是在当今这个急速变化的时代,做实业的人几乎都成了茫然的“夜奔人”:焦虑、恐慌、活着、死去……5月27日,吴晓波通过严密的历史推演,为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开掘出了一点光亮——2016,中国制造迎来黄金五年。
未来五年,中国的产业经济是面临总崩溃的悲惨命运?还是完成脱胎换骨的转型,所有命运都掌握在自己手上。
历史:四次转型制造业最苦我们国家的制造业最辛苦,从1978年到今天,我们经历了4次大的转型。
第一次转型从197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元年,召开了十二届三中全会。
1978年之前是以中国军工业为重点的国家,以军工优先。
78年以后邓小平讲改革开放,第三次世界大战不可能爆发了,要搞民生建设,要发展轻工业。
78年中国的制造业非常落后,当年中国的经济总量是日本的1/3,我们在一个非常低的起点上开始第一次转型,1978-1992年,当时完成了中国第一次转型的主力军,不是我们的国有企业,而是乡镇企业。
我们现在不谈乡镇企业,而是谈民营企业。
那一段时间,中国有4年的时间是乡镇企业的转型,特别是轻小集加,轻工业,小企业,集体经济,加工业。
在军工重化的体系以外,这些基本上是做钮扣,编制袋,做衬衫,做电缆,做铁锅,自行车,印染等等。
这些企业慢慢的崛起,然后把国有企业的工程师挖走,把国有企业的设备也挖走。
当年广州有一个广交会,一年两次,建国以后搞的,中国建国以后历史最悠久的商品交易会。
当年这些轻小集加的企业跑到广州来,他们是没有资格进入到广交会。
在1985年之前中国的乡镇企业里面,不允许有大学生,没有一个大学生,大学全部是国家分配。
1986年以后中国的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到杭州调研,万象集团,万象集团的老总1940年出生的,现在还在。
宋健对他说,你对国家有什么要求?他说也没有什么要求,给我个大学生。
宋健说回去想办法,国家科委回复,8万块钱一个人,我给你大学生。
1986年的8万块大概相当于现在的8千万。
1986年花8万块钱请了一个大学生,跑到广交会,也没让进,要进去?加入协会。
有些人不舍得花两百块钱,从窗户爬进去。
在广交会的会场旁边自己搞一个民营的商品交易会,到今天还在。
浙江人为什么很厉害?浙江人在1990年之前,浙江商人在全国的名气都很臭,为什么?温州人当时搞商业,到了92年以后浙江人变得非常的像,出现的名词叫“浙商”,第一次出现是1995年,95年以前是没有浙商这个概念,95年以后才有浙商,92年以后为什么浙江商人非常像?因为92年浙江开始搞市场经济,浙江是全国市场最发达的地区,到现在,全球小商品市场在义乌。
到现在全世界最大的服装交易市场,在杭州,当年浙江省有三千多家排名全国第一的专业市场。
这就是第一次转型,乡镇企业在国营的流通体系以外建立了自己的流通体系。
92年中国开始搞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进入到一个新的方向,这个转型的变化怎么带来的呢?我们通过1978-1992年14年的发展,出现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88年的时候中国乡镇企业在中国制造业的用户跟国有企业是一样的。
1988年的时候中国乡镇企业的利润总额超过了国有企业。
1988年邓小平讲了一句话,中国改革十年,最大的意外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乡镇企业已经撑起了中国的半壁江山。
我们通过15年的发展,中国的产业规模开始扩大,突然间有一个短缺经济慢慢进入到满足经济,92年只要生产出来就卖的掉。
现在品牌要有定位,要有自己的品牌,自己的市场。
企业的竞争力开始由生产能力变成了市场能力,中国经济到市场经济。
92年以后中国商品开始发展,老百姓手里有点钱,所以我们要改善他们的生活。
怎么办呢?让他们吃好穿好,所以服装、饮料行业开始起来,还有保健品。
当我们吃好穿好以后怎么办?我们家里夏天的时候最好有一个空调、大冰箱,89年以后开始有电视机,家电企业起来了。
中国的服装品牌,中国的饮料品牌,中国的家电,你想的起来的,这三各行业的品牌,90%以上成名在1992-1998年之间,这就是中国的第二次转型。
到了98年以后,我们又面临了一次转型。
98年发生了一次经济危机,亚洲地区发生了一个货币的大泡沫。
1998年2月份的时候全国开两会,朱镕基总理说,中国70%的工业制成品产能要提升,中国的制造企业要转型升级,带着国家往前走。
即使万丈深渊,也要鞠躬尽瘁。
保健品每天在喝,冰箱、洗衣机都有,朱镕基说买汽车,98年中国开放房地产行业,1998年中国取消了租赁分房,开始学香港,按揭置房。
中国房地产的元年是1998年,当大家开始买房子,买汽车的时候,中国的整个产业经济由服装、饮料、家电为主的轻工业模型向重工业发展,城市化也好,房子也好,需要大量的钢铁、铝、电、煤,所有的能源大规模生产,整个产业进入到第四个阶梯。
1998年中国政府开放了中国进出口市场,98年以前所有的企业做外贸,需要进出口公司,服装进出口公司,机械进出口公司,坐在中国民营企业和老外之间,98年以后,民营企业不再需要进出口公司,中国的民营企业把法国、意大利冲垮了,买回来的东西基本都上(Made in China)。
今天中国有一个长得很好看的—马云,阿里巴巴什么时候创办的?1999年,他创办阿里巴巴半年时间,阿里巴巴的排名在全球C2B电子商务第一,他成为了中国第一个上福布斯封面的中国企业家。
什么叫C2B,一百个乡镇企业家里面,99个不懂英文。
老外要到中国来采购商品,他们比中国的乡镇企业还惨,100个老外都不懂中文,语音不同,信息不对称,做一个商品交易平台。
阿里巴巴,网上最大的交易市场,摆一个摊,上来交易就可以。
1999年以后,相当长的时间里的阿里巴巴,不是今天的淘宝、天猫的阿里巴巴,是跟中国制造有关的阿里巴巴。
这就是1978年以来我们已经经历过了四次的转型。
其中经历了两次的消费转型。
在座的,什么时候开上汽车,什么时候住上商品房,全国都是在1998-2015年。
一个产业经济在发展,我们走到今天,不是突然间这样的。
中国产业发展,也不是浩浩荡荡冲到现在的。
78年以前的很多的军工企业,很多国有企业,还有吗?78年以前全世界最大的工农居住区,几十万住在那里,现在还有吗?78年-92年之间很多乡镇企业都不见了。
1984年的时候,北京有一个卖电脑的地方,中关村,知道为什么叫中关村吗?中央机关所在地方,皇宫里的太监,太监死了以后抬到北京郊外埋掉,叫中关,埋太监的死人堆叫中关村,北京郊区非常偏远的地方。
1984年很多人在那里卖电脑,做经贸市场,然后出现非常优秀的企业,联想是84年开始。
1988年的时候,中关村已经蛮发达了,中关村最大的十家企业,到2008年,十年以后,再看1988年排在前一百位的中关村企业,剩下3家。
到了92年以后,我们很多服装企业,饮料企业,家电企业,只有极少数的品牌活到了今天,活到了第四个产业周期。
如果有兴趣的话,把2015年中国排在前一百位的民营企业名单排出来,60%面临崩溃。
江山代有人才出,到2015年的时候,中国的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整个流程是一代一代企业家不断转型创新的结果。
现在:今天我们为什么赚不到钱?我们今天为什么很困难?第一,我们在制造业,78年以来的历史上,第四次转型结束了,当第四次转型结束以后,36年来我们所具有的三大优势,成本优势、规模优势、制度优势,基本上丧失了,不是我们不聪明,中国越来越有钱,中国消费还敢于消费,人民币也没有崩溃,行业还能保持10%-20%的增长,为什么赚不到钱呢?不是你变笨了,而是你原来的竞争优势丧失了。
当今世界最可怕的是能力丧失,核心竞争能力突然间丧失了。
在另外一个地方拿走了你本来的优势。
我们说转型,我们今天坐在这里,我们要获得新的能力,获得新的工具,获得新的商业模式。
这个是我们今天所面临的问题。
我去年去国务院参加总理组织的经济座谈会,我是第三个发言的,排在我后面的都是企业家,在我前面发言的全是中国最好的宏观经济学家,分别来自于财政部、社科院、汇丰银行,北大清华,有一个经济学家从宏观经济分析来讲,今天中国处在通货紧缩时期,供给大于需求,满街都是东西。
然后克强总理说,他们认为中国未来五年内是黄金期,中国都会处在通货紧缩时期,在这个时候大家不要有任何的幻想,在未来的五年仍然是供给大于需求。
同时,这个宏观经济学家说,不仅中国处在通货紧缩,全球处在通货紧缩。
在过去的两年里面,全世界各个中央政府都在干同一件事,加速印钞票,货币的量化宽松。
过去两年是1945年以后最激烈的货币竞赛,人民币还算好。
现在去日本,日本的东西好便宜,过去两年日本贬值25%,到欧洲去很便宜,过去两年贬值48%。
我今年2月份去了一趟南极,三年前去南极一美元换阿根廷币是1:1.6,下了飞机我去换,1:4.7,这国家能过日子不?三年的时间。
互联网冲击。
我们做制造业,过去几年,房地产,制造业做的不好,做房地产,买块地造房地产;第二是炒股票,第三是互联网。
大家很愤愤不平,天天上班,早上八点上班,晚上六点下班,工作十多个小时,我的净利润只有3%,5%,做外贸的话连3%都没有。
然后有一些企业,每年的净利润有20%-30%,百度净利润35%,阿里36%,深圳的腾讯28%,互联网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第三,供需错配。
买东西,为什么到香港去买奶粉?为什么到日本去买眼药水,到日本买电饭煲、马桶盖。
大家去过巴黎老佛爷没有?我去到那里不喜欢购物,我坐在那里看,一堆中国人,太有钱了,门口站着两个黑人,拉着一个绳子,放十个人进去,出来再放十个进去。
到迪拜,迪拜有一个山泉酒店,有将近五百间房间,去年的圣诞节,五百间房间里面490间是中国人。
新机会:黄金五年三个战略新起点中国制造业现在有三个战略新起点。
哪三个新起点?第一,互联网已经成为了普惠性工程,它是我们的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的特点是什么?两个特点,无所不在,非常便宜。
如果你问BAT三个老板说什么叫互联网,他们告诉你一个标准答案是,互联网是连接一切。
我们在座的企业,我们现在跟互联网公司打交道,最头痛的事情是需要向他们买流量,百度竞价排名,我们去淘宝开店,天猫开店,有直通车,有竞价排名。
都是流量。
为什么能够通过流量来赚我们的钱呢?因为连接是他们完成的。
但今天的BAT全部面临一个新的挑战,是因为流量为王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如果未来我们做互联网,我们卖东西,如果你的生意仍然要借助于流量分发的话,你的成本会比地还要高。
今天为什么出现很多网红,为什么出现直播模式,为什么出现社群经济,都是对流量为王的反驳,在这个时候,我们说要告别马云,过去几年来所形成的一些互联网经济,流量为王的互联网,这些我们非常耳熟能详的,将会烟消云散,互联网启蒙时代已经结束了,已经变成了我们的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