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阴阳五行
《天真的奥秘:黄帝内经实修入门》随笔
《天真的奥秘:黄帝内经实修入门》阅读随笔1. 第一章天真的奥秘在《天真的奥秘:黄帝内经实修入门》作者以一种深入浅出的方式,为我们揭示了天真的奥秘。
这个词在现代社会中往往被理解为纯真、无邪的意思,它更多的是指一种自然、朴素的状态。
在《黄帝内经》这部千古奇书中,天真被视为一种修身养性的重要方法,通过修炼天真,人们可以达到身心和谐、延年益寿的境界。
在第一章中,作者首先从历史的角度回顾了天真在中国古代的地位和作用。
在道家、儒家等众多哲学流派中,天真都被赋予了极高的价值。
天真是宇宙万物的根本,是生命之源;儒家则强调,天真是一种道德品质,是人类应该追求的理想状态。
在这种背景下,天真成为了古代士人修身养性的重要途径。
作者从生理、心理、养生等多个方面阐述了天真的奥秘。
在生理方面,天真被认为是一种自然的生命力,能够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使五脏六腑保持正常的功能状态。
在心理方面,天真意味着一种纯真、善良的心态,能够使人心灵宁静、充满正能量。
在养生方面,天真被认为是一种抗衰老、延年益寿的秘诀,通过修炼天真,人们可以达到身心和谐、健康长寿的目标。
作者结合现代社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如何在现代生活中修炼天真的方法。
要修炼天真,首先要摒弃世俗的功利心,回归自然、朴素的生活状态。
要培养一颗宽容、善良的心,传递正能量。
还要注重身心的调养,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达到身心和谐的目的。
通过阅读这一章节,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天真的奥秘,还能够学到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修炼天真的方法。
这对于我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保持身心健康、追求幸福生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1 内容概览在深入阅读《天真的奥秘:黄帝内经实修入门》我对书中的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本书从黄帝内经的起源、发展及其在现代生活中的实际意义等方面入手,详细阐述了中医的核心理念与修炼方法。
天真奥秘作为贯穿全书的主题,展现了黄帝内经中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理念。
以下是对本书内容的概览:本书介绍了黄帝内经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包括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病因病理等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课件
此长彼消 阴长阳消、阳长阴消 阴长阳消、阳长阴消
此长彼消 阴长阳消、阳长阴消
此长彼消 阴长阳消、阳长阴消
③阴阳消长含有“量变” 含义。
生理上
机体 物质与物质、功效与功效、物质 与功效之间 消长, 是维持着相对平衡状 态 消长。
病理上
机体中 阴阳消长, 不能维持相对平衡 消长, 即出现阴阳 偏盛、偏衰 病理 改变
调整月经
血营胞宫-调整月经,妊育婴儿
疏泄精液
疏泄与封藏(肾)结合-精液排泄通畅、适度
养肾之道
(一)说明五脏 生理功效及其相互关系
说明五脏 生理特点 说明五脏 相互关系
1.说明五脏 生理特点
肝属木: 木曰曲直, 枝叶条达, 有升发之性 肝性条达, 恶抑郁, 有疏泄之功
心属火: 火曰炎上, 有温热之性 心居膈上, 有温煦之功
脾属土: 土性敦厚, 生化万物 脾居中焦, 化生气血
肺属金: 金性清肃, 收敛肃杀 肺性清肃, 以降为顺
名称 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特点 即不一样于五脏, 又不一样于 六腑
人体
五脏 五腑 五体 五官 五华 五志 五液 五脉 五神
五脏系统
心系统 肝系统 脾系统 肺系统 肾系统
心
肝
脾
肺
肾
小肠
胆
胃 大肠 膀胱
脉
筋
肉
皮
骨
舌
目
口
鼻
耳
面
爪
唇
毛
发
喜
怒
思
忧
恐
汗
泪
涎
涕
唾
洪
弦
缓
浮
沉
神
魂
意
魄
志
《阴阳五行学说》PPT课件
第一节
阴阳学说
The Theory of Yin and Yang
一、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
〔一〕阴阳的根本概念 〔二〕阴阳的根本特征 〔三〕阴阳的普遍性和相关性、
相对性和可分性 〔四〕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
补其缺乏:即虚那么补之,针对阴或阳的 虚
损,采用滋阴或温阳方法
归纳药性:阴寒病、治凉阳属、阴阳; 苦、咸属阴
第二节
五行学说
Theory of Five Elments
一、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
〔一〕根本概念 〔二〕五行的特性 〔三〕对事物属性的分类 〔四〕五行的生克关系
但凡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 明亮的、无形的、功能亢奋的,都属于 “阳〞;
但凡相对静止的、内向的、下降的、寒冷 的、晦暗的、有形的、功能抑制的,都 属于“阴〞。
〔三〕阴阳的普遍性和相关性、相对性和可分性
1.阴阳的普遍性:一切相关事物或现象根据其各自属 性均可用阴阳加以统之,这就是阴阳普遍性。 2.阴阳的相关性:阴阳属性的划分,一定要在对相关 事物或现象的范畴之内,如天为阳、地为阴,男为阳、 女为阴,不相关的事物或现象没有比较根底,不宜分 阴阳。
〔四〕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
1.阴阳的对立制约
阴阳的相互对立,主要表现于它们 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斗争。
➢事物在特定条件下,均存在截然相反的两 种属性。 ➢ 对立的双方相互约束互相牵制。 ➢ 任何一方的太过或不及,均可引起对方的 减弱或亢盛
〔四〕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
2.阴阳的互根互用 阴阳互根、互用的观点是指阴和阳任 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单独存在。
中医学课件阴阳五行学说ppt
如: 人身 脏腑
阳: 背 腑 阴: 腹 脏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四、阴阳的可分性 指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具有无限可分 的特点。 如:腑为阳,脏为阴;心肺在上属阳, 肝、脾、肾在下属阴;心脏又分心阴、 心阳。
2、子病犯母(逆传):又称“子盗母 气”,即病变由子脏及到母脏。
木(肝)
(肾)水
火
金土
例:肝病及肾,“子盗母气” 虚
肝血虚至肝肾阴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3、相乘:指相克太过而为病。来自例:肝病及脾,肝木乘脾土
4、五行相侮:指五行之间反向相克的异 常变化。(侮——欺侮,恃强凌弱)
五
木
行
相 侮
水
火
(
反
向
相 克
金土
)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解释生理现象
木(肝)
(肾)水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第二节 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物质世界是由木、火、土、 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组成的,事物的发 展变化,都是五种物质不断运动和相互 作用的结果。
五行学说通过“比类取象”法,用五种 物质特点,概括为五种属性。
中医基础理论之阴阳五行ppt课件
阴阳五行
完整版ppt课件
1
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 甲骨文中,中国已经有 关于医疗卫生以及多种 疾病的记载。周代已经 使用望、闻、问、切等 诊病方法和药物、针灸、 手术等治疗方法。
完整版ppt课件
2
中医基础理论
完整版ppt课件
3
❖ 1、无极表示万物没有生成以前的混沌世界 是无形的用 没有 表示 但 并不是没有的意思
❖ 水克火:水可以灭火所以水克火。 ❖ 火克金:火可以炼金(熔化金属)所以火克金。 ❖ 金克木:金属可以砍材所以金克木。
完整版ppt课件
36
木曰曲直
曲 — 弯曲; 直—伸直; 能屈能伸。 生长、升发、 舒畅、条达
完整版ppt课件
37
火曰炎上
炎 热、 光 明、 升 腾。
完整版ppt课件
38
土爰稼穑
❖ 万物土中生, 万物土中灭。
稼
❖ “土载四行” ❖ 生化、承载、
受纳
完整版ppt课件
穑
39
金曰从革
刚柔相济,沉降 收敛、肃杀
完整版ppt课件
40
水曰润下
滋润、下行、 寒凉、闭藏
完整版ppt课件
41
❖ 肝的性质跟木的特性特别相似,是一样的长疏调理 的,所以中医叫肝属木;
❖ 心是温驯向上热乎乎的,跟火的个性特别相似,所 以心属火;
❖ 如何调理阳虚
❖ 多食有壮阳作用的食品,如羊肉、狗肉、鹿 肉、鸡肉,常用药物有、冬虫夏草、、胡桃、 等,可选用金匮肾气丸。
❖ 问题:阳虚的人适用人身、鹿茸吗
完整版ppt课件
29
中医基础理论
五行
完整版ppt课件
30
五行的定义
阴阳五行学说.优秀精选PPT
五、指导疾病的治疗
❖确定治疗原则:损其有余,补其不足 ❖归纳药物性能:归纳药性—寒凉属阴,温热属阳
分析五味—辛、甘、淡属阳 酸、苦、咸属阴
阴盛——用热性方药治疗 阴阳偏盛 (实寒证) (寒者热之)
(实证)— 祛邪
伤阳——酌加温阳药 (兼阳虚)
调
阳盛——用寒性方药治疗 (实热证) (热者寒之)
整
阴 阳
规律:
意义:维持事物发展变化中的平衡协调。
约
生理上 阴阳的对立制约维持着人体的物质
应用
及功能的动态平衡状态,即“阴平
意义
阳秘”
病理上
阴阳的对立制约关系受到破坏, 不能维持相对平衡,即出现“阴 阳失调”的病变
含义 用阴阳来说明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各
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前提,任何一方都
不能另一方面单独存在的互根关系,以
阴
及阴阳双方不断地资生,促进,助长对
阳
方的互用关系
互
根
生理上 机体的物质与物质,功能与
互
功能,物质与功能之间存在
用
应用
着阴阳互根互用的关系
意义
病理上
机体内阴阳互根互用关系失 常,就会产生“阴阳互损”, “阴阳离决”,的病理变化
含义
用阴阳来说明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
阴 阳
相互消长的运动变化形式及其相对 平衡状态
消
长 平
生理上 机体中的物质与物质,功能 与功能,物质与功能之间的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 五行的相生与相克 ❖ 五行的相乘与相侮
五行的相生
含义:
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另一行具有促进、助长和资生作用。
规律:
意义:是事物发生和成长的根由。 《难经》把相生关系比喻为母子关系,“生我”者
阴阳五行学说课件
⑶ 根据相克规律确定治疗原则
“抑强” 即抑制功能过亢之脏
“扶弱” 即扶助虚弱之脏
⑷ 根据相克规律制定具体治法
相克治法规律
抑木扶土法:又称平肝和胃法,用于肝旺脾虚证。
培土制水法:即温运脾阳,治肾病水湿停聚者。
佐金平木法:泻肝清肺法,用于肝火偏盛、肺失 清肃之证。
泻南补北法:南属火,北属水,又称泻火补水。 法,用于肾阴不足,心火偏亢之证
基础上的质变。
二、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解释人体组织结构 体表为阳,体内为阴;背部为阳,腹部为阴。
(二)概括生理功能 中医学认为:人的正常的生理功能活动,是 阴阳双方,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协调平衡的结 果。
物质为阴,功能为阳(相互对立);
物质是功能的基础,功能是物质的反映,“阴在内, 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阴阳互根)
事物在特定条件下,均存在截然相反的两 种属性。 对立的双方相互约束互相牵制。 任何一方的太过或不及,均可引起对方的 减弱或亢盛
(四)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
2.阴阳的互根互用
阴阳互根、互用的观点是指阴和阳任
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单独存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四)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
3. 阴阳的消长平衡 阴阳的消长,是指阴阳两者始终处于运动 变化之中,就是阴消阳长,阳消阴长的过程。
(三)说明病理变化
以阴阳的对立制约来阐释的病机和治法 阴阳偏胜: 阳胜则热→(外感)实热证→热者寒之; 阳胜则阴病→实热兼阴虚证→清热兼滋阴; 阴胜则寒→(外感)实寒证→寒者热之; 阴胜则阳病→实寒兼阳虚证→祛寒兼温阳。 阴阳偏衰: 阴虚则热→(内伤)虚热证→滋阴制阳 (阳病治阴) 阳虚则寒→(内伤)虚寒证→补阳消阴 (阴病治阳)
阴阳五行学说PowerPoint全面版
❖ 表里、寒热、虚实都是疾病过程中所表现的一组组既对立而又统一的正反现 象。对这些正反现象,中医用阴阳来加以概括。从每组正反两方面对立的意 义来说,表证、热证、实证可归属于阳证范畴;里证、寒证、虚证可归属于 阴证的范畴。因此,阴阳八纲中总纲,一切病证都可以归之为阴证或阳证的 大原则中。
一、阴证:面色暗淡,精神萎靡,身倦肢冷,气短懒言,口不渴,
尿清便溏,舌淡,脉沉细无力。
二、阳证:面红身热,神烦气粗,声大多言,口渴饮冷,尿赤便干,
苔黄,脉数有力。 此外,临床上还有阴虚和阳虚、亡阴和亡阳等证。这些病证的名称中虽
然都有阴阳,但实质上都是以虚证为主,应属阴证。
三、阴虚:由于阴液不足,“阴虚生内热”所致。主证为低热颧红,
手足心热,盗汗,口燥咽干,尿少而黄,大便秘结,舌红无苔,脉细而浮有 力,重取则无脉。
❖ 2、阴阳相互依存,相互为用(阴阳互根)
❖ 阴和阳是相互对立的,又是相互依存的,任何一方都 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
❖
上——下 男——女
❖ “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阴阳可分而不可离。
❖ 气与血,气为阳,血为阴,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为血 之帅,血为气之母。
❖ 3、阴阳相互消长
❖ 阴阳不是处于静止不变的状态,而是处于“阳消阴长”或 “阴消阳长”的运动变化之中保持着动态平衡。
下降的特性。 ❖ 土:稼穑,具有承载、生化、收藏、进纳
的特性。 ❖ 水:润下,具有滋润、寒凉、向下的特性。
五行归类:以五行为中心,将自然界和人体有关的事物和现象 按其属性、形态相类同的,分别归纳成五大类:
❖
春-夏-秋-冬
❖ 4、阴阳的相互转化
❖ 事物的阴阳两个面,当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可以各自向着 相反的方向转化: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阴阳五行学说课件PPT
阴阳学说在中医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
诊断方法
中医通过观察病人的症状、体征来判断阴阳的偏盛偏衰,从 而确定病证的性质和部位。如望诊观察面色、舌苔,闻诊听 声音、嗅气味,问诊询问病情、病史等。
治疗原则
调整阴阳平衡是中医治疗的基本原则。根据阴阳失调的具体 情况,采用补其不足、泻其有余的方法,使阴阳恢复平衡。 如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等。
阴阳五行学说课件
目
CONTENCT
录
• 阴阳五行学说概述 • 阴阳学说在中医中的应用 • 五行学说在中医中的应用 • 阴阳五行学说在现代医学中的价值 • 阴阳五行学说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 学习阴阳五行学说的意义和方法
01
阴阳五行学说概述
阴阳学说的起源与发展
起源
阴阳观念起源于古代中国人民的自然观,形成于殷周时期,西周 末年,以伯阳父为代表的一些贵族卿大夫把阴阳看作天地之气。
在建筑和风水布局中,阴阳五行学说 也有着重要的应用。通过合理的布局 和设计,可以营造和谐、宜居的环境 。
阴阳五行学说可以指导农业生产,根 据时令和气候的变化,合理安排种植 和养殖活动,以获得更好的收成。
THANK YOU
感谢聆听
发展
春秋时期,阴阳学说被赋予哲学含义,战国时期,阴阳学说进一 步发展,成为一种系统的理论。
五行学说的起源与发展
起源
五行学说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方位 观念,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
发展
在战国时期,五行学说得到了进 一步的发展,与阴阳学说相结合 ,形成了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阴阳
阴阳是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阴阳最初的含义是 指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来引申为气候的寒暖,方位的上下、 左右、内外,运动状态的躁动和宁静等。
阴阳五行学说课件
阴阳五行学说课件阴阳五行学说课件阴阳五行学说简介阴阳学说,认为宇宙间任何事物都具有既对立又统一的阴阳两个方面,经常不断地运动和相互作用。
这种运动和相互作用,是一切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源。
古人把这种不断运动变化,叫做“生化不息”。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对立统一的存在,是一切事物的根本法则),万物之纲纪(一切事物都不能违背这个法则而存在),变化之父母(事物的变化是由事物本身阴阳两个方面,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形成的),生杀之本始(事物的生成和毁灭都是来自于这个根本法则),神明之府也(这就是自然一切奥妙的所在),故治病必求于本(所以要想治好病,就必须从这个根本问题-阴阳上求得解决)”。
阐明了宇宙间一切事物的生长、发展和消亡,都是事物阴阳两个方面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
因而,阴阳学说也就成为认识和掌握自然界规律的一种思想方法。
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围,认为人体生理活动,疾病的发生发展,也超越不出阴阳这个道理。
因此,我们想要掌握疾病的发展过程,探求疾病的本质,从而获得满意疗效,就必须探求人体的阴阳变化情况。
阴阳的含意及普遍性:古代思想家认为,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是由互相对立又互相依存的两个方面构成的。
这两个方面就称为阴阳。
一般来说,阳代表事物具有动的、活跃的、刚强的等属性的一方面,例如,动、刚强、活跃、兴奋、积极、光亮、无形的、机能的、上升的、外露的、轻的、热的、增长、生命活动等。
阴代表事物的具有静的、不活跃、柔和的、等属性的另一方面,例如,静、柔和、不活跃、抑制、消极、晦暗、有形的、物质的、下降的、在内的、重的、冷的、减少、肉体等。
当两件事物发生一定联系时,可以把它们分为阴阳。
例如,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火为阳、水为阴、男为阳、女为阴;白天为阳,黑夜为阴……。
若是以一个动物为例,则它的肉体为阴,生命活动为阳;它内在的脏腑为阴,外露的皮毛为阳;它向下的腹为阴、向上的背为阳……。
由以上例子说明,阴阳是指宇宙间万事万物,最基本的也是最高度的区别和概括。
道法五上知识点总结
道法五上知识点总结第一章:道法五一、天人合一《道德经》中提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这句话反映了道法五的基本思想,即天人合一。
在道法五的理念中,天地万物与人体是密切相关的,宇宙的运行规律和人体的健康息息相关,人体的疾病则与宇宙的运行规律有关。
二、阴阳平衡“阴阳”是古代中国医学所倡导的一种保健理论,阴阳平衡是指人体内部的阴阳两极相互协调,相互配合,达到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
阴阳平衡是道法五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关键。
三、五行调理“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这是中国传统医学所重视的五种元素。
根据道法五的理念,五行相生相克,人体内部也有五行调理的说法,根据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通过调节饮食、运动、情绪等方面来达到身体的健康。
四、养生保健在道法五的理念中,养生保健是非常重要的,它强调的是通过日常的饮食、运动、作息、情绪调节等方面来保持身体的健康。
五、医道修行医道修行是道法五中的核心概念,它强调的是医者要修心养性,悉心待人,发扬仁爱、慈悲之心,把医德和医术相结合,以身作则,得心应手,做一个有医术、有医德的好医生。
第二章:道法五的理论基础一、阴阳五行理论阴阳五行理论是中医学的重要理论之一,也是道法五的理论基础。
它以阴阳为核心,五行为基础,是中国古代医学家根据对自然界和人体生理病理规律的认识而形成的一种医学理论。
阴阳是道法五理论的核心,是古代中国医学所提倡的一种保健理论,认为宇宙和万物存在着阴阳两极性的相互对立和统一的关系。
阴阳学说主要用于医学,在医学上运用阴阳学说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进而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帮助。
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所提出的概念,认为天地万物都是五种力量的交感而成,就是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力量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之一,对中医药的认识和运用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阴阳调和在道法五的理念中,阴阳调和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强调了阴阳的平衡状态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阴阳五行学说课件详解PPT课件
.
5
第一节
阴阳学说
The Theory of Yin and Yang
.
6
一、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二)阴阳的基本特征 (三)阴阳的普遍性和相关性、
相对性和可分性 (四)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
.
7
阴阳的起源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
8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而后逐渐引申到一切事物或现象的研究中,凡是光 明、温暖的事物或现象便归属于阳,凡是黑暗、寒冷的 事物或现象便归属于阴,所以《内经》说:“阴阳者, 一分为二也”。
土:土爰稼穑 生化、承载、受纳
金:金曰从革 清肃(清洁、肃杀)、收敛
水:水曰润下 寒凉、滋润、向下
.
23
木曰曲直——凡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 性质的事物,归属于木行。
.
24
火曰炎上——凡具有温热、升腾等性质的事物, 归属于火行
.
25
土爰稼穑——凡具有承载、受纳、生化等性质 的事物,归属于土行
借助五行生克制化来分析和研究各脏腑系统 生理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
运用五行生克的异常来阐释病理情况下各脏 腑系统的相互影响。
.
32
(一)解释生理现象
1.说明五脏的生理特性 2.阐明五脏的相互关系
.
33
.
34
(二)解释病理传变
1.相生关系的传变 (1)母病及子
如水不涵木,即肾阴虚不能滋养肝木
(2)子病犯母
如:面色青色,喜食酸味,脉见弦 象,可能与肝病有关。脾虚病人, 如面色兼见青色,提示木旺乘土。
.
37
(四)用于治疗
1.控制疾病传变,肝有病,木旺乘 土,应先健脾护胃。
阴阳五行课件
补阳
滋阴
阴病治阳
阳病治阴
阴中求阳
阳中求阴
益火之源,
壮水之主,
以消阴翳
以制阳光
归纳药物的性味功能 :
阴
阳
四气
寒、凉
温、热
五味 酸、苦、咸味 辛、甘、淡味
作用方向
降、沉 升、浮
五行学说
一、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
五行:即是木、火、土、金、水五种
基本物质的运动变化。
五行学说:即是古人用五种物质的功能
通 过相克关系而产生的一
种大循环的调节作用。
“有胜之气,其必来复也。”
(三)五行的生克、制化、胜复、 乘侮规律
3.五行的相乘、相侮 ----异常关系
五行的相乘:
含义: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
的过度克制。
次序:同五行相克方向一致。
原因:所不胜一行太过
所胜一行不及
(三)五行的生克、制化、胜复、 乘侮规律
则子气方能得母气之滋养
而起生化作用。
如:木能制土,火才能生化;
火能制金,土才能生化;
土能制水,金才能生化;
金能制木,水才能生化;
水能制火,木才能生化。
(三)五行的生克、制化、胜复、 乘侮规律
(2)五行的胜复调节
胜复调节:主要是指五行系统结构在
反常的情况下,即在局部出
现较大不平衡的情况下,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人生有形,不离阴阳。”
(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人体的机能状态而言:
机能兴奋为阳,机能抑制为阴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四、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 应用
(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 ; 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遁甲的基础知识第一节阴阳五行我认为,阴阳五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阴阳:阴阳学说将宇宙万物万象分为阴阳两大类,认为一切事物的形成、变化与发展在阴阳二气的运动之中。
自然界一切事物都存在着相反的两种属性,即存在着对立统一。
最初的阴阳现象来自阳光的向背,物体向阳的一面为阳,背面的一面为阴,继而不断引申解释自然与社会的所有现象,比如:明暗、寒热、日月、昼夜、内外、动静、上下、黑白、快慢、男女、强弱、奇偶、进退等等。
而阴阳关系又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外界条件的变化而转化,并且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互相包涵着。
阴阳有以下特征:1、阴阳互根:阴为阳根,阳为阴根,互为依存,互相为用。
2、阴阳消长:阴阳始终处于此消彼长,彼进此退的动态平衡中,量变时时处处都存在。
3、阴阳转化:在一定条件下,阴阳发生“质”的变化,各自向其对立面转化。
阴阳学说与现代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对立统一规律完全相符。
这也就是说,我们看待事物,不能片面的、静止地去看,而是应该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去看。
太极图十分形象的、直观的反映了阴阳的特征,它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几乎成了道家的标志。
该图中的阴阳两仪,中间呈现S形曲线,表示了阴阳消长、刚柔相济和稳定和谐。
对这个图,你感悟的愈多,你的道行修为就愈深,你的立足点就愈高。
当一个预测师站在宇宙的角度看事物时,世上的一切都是一目了然的了。
我们所说的“没吉没凶”观点的理论基础,就是阴阳学说的认识论。
阴阳还反映到节气上。
早在三千年前,我国的天文学家已经测定了太岁(木星)的运行和每年冬至、夏至的确定时间,从而分出四季和记时的天干地支。
每年农历十一月的冬至节(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太阳开始北移,日渐长,夜渐短,称为一阳生。
每年农历六月的夏至节(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太阳开始南移,日渐短,夜渐长,称为一阴生。
把一年时间分作两份,冬至开始至夏至之前为阳,夏至开始至冬至之前为阴。
一日也如此,白昼为阳,黑夜为阴;午前为阳,子前为阴。
五行:五行学说是奇门遁甲的重要根本观念。
水、木、火、土、金是构成宇宙的五种基本物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各种事物和现象,都可以依其性质与这五种物质相比拟而进行归类。
这五种各具特性的物质不断运动和互相作用,便形成了宇宙间万物生长与消亡的规律和原因。
人体的五行,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对应:人有毛发,自然就有草木;人有双目,自然就有日月;呼吸为风,挥泪就成雨;骨为山,血脉就为河流。
真可谓天人合一。
中医的五行,也反映出了这种对应:五脏属阴,肝属木,肾属水,肺属金,心属火,脾属土。
六腑属阳,肝以胆为腑,肾以膀胱为腑,肺以大肠为腑,心以小肠为腑,脾以胃为腑,腑脏相连,有病互染。
五行的性质:水──湿润入土,以生万物;具有寒冷、向下的特征。
火──火向上升,具有炎热、向上的特征。
木──具有生发、条达的特征。
金──具有清静、收杀的特征。
土──具有长养、化育的特征。
五行归类简表五行还是相生的。
五行相生好比母生子,有相亲相爱之意,指某种物质对另一种物质起着促进滋生的帮助作用。
金生水——铜镜凝结空中水气变成露珠,金属熔化后成液体状态。
水生木——草木赖水份以生长。
木生火——木柴燃烧产生火。
火生土——火能把燃烧后的东西变成土;地震喷火,生成新土地。
土生金——一切金属来自土地。
五行也是相克的。
相克,指某种物质对另一种物质起着制约、压抑的作用。
其规律如下:金克木——金属制品能砍伐树木。
木克土——树木的根能入土。
土克水——土能吸收水份,土堤能防水。
水克火——水能灭火。
火克金——火能熔化金属,铸铜成器。
有了相生、相克,世间万物才能够维持着一种比较固定与稳定的平衡与和谐状态。
第二节天干与地支天干、地支,简称干支。
它是我国古代人民用来记录年、月、日、时的符号,用于古历法之中。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干支演变出六十花甲子。
六十花甲子,是古人在发明干支的基础上,将它们进行组合,同性干支依次配合,进行不重复的排列,产生了60对干支组合,俗称六十花甲子。
从数学角度讲,就是干支组合的最小公倍数。
六十花甲子的特点是阳干配阳支,阴干配阴支,由此可见,其是由天干地支叠加而成的。
之所以不用阳干配阴支,是因为干支原来即为两个独立的系统,本无阴阳之别。
六十花甲子传为黄帝所制,六十花甲子是组成年、月、日、时四柱的基本元素,用来表示年、月、日、时四个时空参量,用六十花甲子可以模拟任一时空——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十天干中有阴干和阳干,单数为阳,双数为阴。
阳干为:甲、丙、戊、庚、壬;阴干为:乙、丁、己、辛、癸。
天干可与五行四时方位相配:甲乙属木,其时春,其位东方;丙丁属火,其时夏,其位南方;戊己属土,其时四季(辰戌丑未月),其位中央;庚辛属金,其时秋,其位西方;壬癸属水,其时冬,其位北方。
天干有冲合之论:甲庚、乙辛、壬丙、癸丁为四冲,甲己合化土、乙庚合化金、丙辛合化水、丁壬合化木、戊癸合化火。
冲也是一种克,因为方位相对,所以力量较大;合为合化合解之意,在奇门预测男女婚恋时,以相合之干为配偶和对象。
地支的五行和方位是:寅卯属木,巳午属火,申酉属金,亥子属水,辰戌丑未属土。
方位如下图:南东西北上图中是上南下北, 左东右西。
和现代地图刚好相反,以后的所有九宫图方位都是这样的。
十二支和月建:值得注意的是:在运用干支纪年和纪日时,是用六十甲子的顺序依次反复循环;而在纪月和纪时的时候,在干支中所用的地支名称是固定不变的。
正月为寅月,二月为卯月,三月为辰月,四月为巳月,五月午月,六月未月,七月为申月,八月为酉月,九月为戌月,十月为亥月,十一月为子月,十二月为丑月。
对照如下表:地支与月份对照表十二支和十二时辰纪时也是采用相应固定的十二地支,来代表每天的十二个时辰。
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
23—1时为子时,1—3时为丑时,3—5时为寅时,5—7时为卯时,7—9时为辰时,9—11时为巳时,11—13时为午时,13—15时为未时,15—17时为申时,17—19时为酉时,19—21时为戌时,21—23时为亥时。
对应情况见下表:地支与小时对照表十二支有冲、合、刑、害这样的关系。
地支有六冲:子午相冲,丑未相冲,寅申相冲,卯酉相冲,辰戌相冲,巳亥相冲。
地支有六合:子丑合化土,寅亥合化木,卯戌合化火,辰酉合化金,巳申合化水,午未合化土。
地支三合:申子辰合化水,寅午戌合化火,亥卯未合化木,巳酉丑合化金地支相刑:子刑卯、卯刑子,寅刑巳、巳刑申、申刑寅,丑刑戌、戌刑未、未刑丑,辰刑辰、午刑午、酉刑酉、亥刑亥。
地支相害:子未相害,丑午相害,寅巳相害,卯辰相害,申亥相害,酉戌相害,奇门运用较少。
五行不仅在一年四季中有旺、相、休、囚、死的状态,而且与地支所代表的十二个月相对应,还有一个从生长到死亡的全过程,叫做“寄生十二宫”的原理。
十天干相对于十二地支有十二种状态:长生、沐浴、冠带、临官、帝旺、衰、病、死、墓、绝、胎、养。
其排列规律为阳生阴死。
长生:就像人出生于世, 或降生阶段, 是指万物萌发之际。
引申的意义很多,在现实中它包含有出生、生长、来源、起点、帮助、依靠、靠山、哺育、源泉、原始、获救、产生等含义。
沐浴:洗礼与生长之意,又叫“败”,形体柔而脆,易为所损。
它含有洗澡、裸体、淫乱、脱衣、暴露、光滑、坦诚、大小便、睡觉、破败等含义。
冠带:为小儿可以穿衣戴帽了, 是指万物渐荣。
冠带含有穿衣、整装、打扮、包装、装饰、衣服、升级、荣誉、遮盖、外表、高贵等含义。
临官:像人长成强壮, 可以做官, 化育, 领导人民, 是指万物长成。
临冠含有公家的、官府、有男人在身边、巴结当官的、阿谀奉迎、出仕、当官、有官运、有地位、公务员等含义。
帝旺:象征人壮盛到极点, 可辅助帝王大有作为, 是指万物成熟。
帝旺含有荣发、发达、得意、精神、兴奋、神气、有力、雄壮、强大、辉煌、欣欣向荣、高潮、顶点等含义。
衰:指盛极而衰, 是指万物开始发生衰变。
它含有无力、软弱、衰弱、不景气、败落、退缩、没靠山、虚弱、无能等含义。
病:如人患病, 是指万物困顿。
病含有疾病、讨厌、仇人、不足之处、缺点、毛病、弱点、漏洞、问题等含义。
死:如人气已尽, 形体已死, 是指万物死灭。
死含有死亡、钻牛角尖、不灵活、不能变通、滞留、终结、完蛋、没有余地、无生气、无活力、呆板、笨拙、想不开、心胸狭窄、寂静等含义。
墓:也称“库”, 如人死后归入于墓, 是指万物成功后归库。
墓含有包容、收藏、埋藏、关闭、存放、管制、包含、陷阱、不自由、受管束、隐藏、围拦、仓库、昏沉、糊涂、黑暗、不畅通等含义。
绝:人形体绝灭化归为土;万物前气已绝, 后继之气还未到来,在地中未有其象。
绝含有绝地、绝境、悬崖、分手、断绝、失望、心灰意冷、无情、冷酷、不通融、消失、无影无踪、把事做绝、把话说绝之含义。
胎:人受父母之气结聚成胎;天地气交之际,气来受胎。
胎含有怀胎、酝酿、打算、计划、形成、天生、本性、幼稚等含义。
养:像人养胎于母腹之中, 之后出生, 是指万物在地中成形, 继而萌发,又得经历一个生生灭灭永不停止的天道循环过程。
养含有寄托、收养、休养、疗养、营养、滋养、过继、培养、养育、扶持等含义。
“寄生十二宫”的现象比较形象地反映了宇宙万物生生死死、循环往复、永无休止以至无穷的自然状态与规律,它体现了古代人民朴素的唯物观与合理的科学与哲学思想。
五行寄生十二宫的对应月份等情况列表如下:第三节四时五方时间与空间的观念是奇门遁甲术极为重要的观念。
时间,在这里指的是“四时”,即一年四季;空间,则指“五方”,即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
上面说到的阴阳、干支、五行等观念中,尤其以五行观念极为重要,成为分析判断事物的核心。
而五行的相生、相克等现象,则要与四时五方等因素相结合,看它们各自所旺盛的是哪个季节,所适宜的是哪个方向。
进行综合的分析,才能更精确地反映事物的情况。
五行、干支所适宜的时季和方位:这里土“寄旺四季”的意思,是指它旺盛于一年四个季节的最后一个月份。
在每一年的四个季节里,每一个季节都有五行中的一个处于“旺”即“王”之意,也就是旺盛状态;一个处于“相”即“宰相”之意,属于次旺状态;一个处于“休”即“休息”状态,退休无事;一个处于“囚”即衰落、被关禁之意;一个处于“死”即被克制、毫无生气的状态。
五行与四季的关系:从五行的相生相克等原理出发,来分析判断世间万事万物在发展与运动过程中与时间和空间的具体关系,并从中拟出了一定的规律,以便用来寻找有利于事物发展运动的“时空”,避开不利于事物发展运动的“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