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视神经、视路及瞳孔反射

合集下载

眼的解剖与生理

眼的解剖与生理

虹膜:通过调节入眼光 圈的大小以适应不同的 亮度条件
角膜:眼球最主 要的屈光成分, 它在视网膜上形 成影像
眼球
玻璃体:一种通 透的、胶冻样 物质,填充在 眼球中间
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 中的“底片”
中央凹:视网膜上的一 小片区域,最高的视敏 度
晶体:通过改变形状实现 对焦(调节)
视神经:将视觉信号传输 至大脑
虹膜组织内有2种肌肉,环绕瞳孔周围的 瞳孔括约肌,受动眼神经副交感神经纤维支 配,有缩瞳作用。向虹膜周遍呈放射状排列 的瞳孔扩大肌,受交感神经支配,有散瞳作 用。由于这两种肌肉的协调运动,瞳孔随光 线的强、弱而缩小、放大。称为瞳孔对光反 射。(传入路与视神经伴行到视皮质,传出 路为由视皮质发出的纤维经枕叶-中脑束至中 脑的E-W核和动眼神经内直肌核,随动眼神 经达瞳孔括约肌、睫状肌和内直肌,以完成 瞳孔缩小、调节和集合作用)。
角膜缘血管有两层组成。浅层由结膜血管分支 构成,深层由睫状前血管分支构成。此层充血临 床上称为睫状充血。
位于前 房的周边 部,由角 膜、巩膜、 虹膜和睫状 体前部构成 的间隙。是 房水排出的 重要部位。
前房角
(二)中层
葡萄膜(urea) 因含有丰富的血 管和色素,故又 称为血管膜或色 素膜。由前向后 分为虹膜、睫状 体和脉络膜三部 分。其主要生理 功能:具有遮光, 调节进入眼内光 线量,调节屈光 和供给营养的能 量。
一、眼球壁
眼球壁可分为三层,外层为纤维层,组 织坚韧,保护眼球内组织,中层为葡 萄膜,有营养眼内组织,遮蔽和调节 光线的功能;内层为视网膜,为感受 光线刺激和传导神经冲动的重要组织。
(一) 外 层
外层由致密的纤维组织构成, 又称纤维膜。前1/6为角膜, 后5/6为巩膜,二者移行处为角巩膜缘。

第二节 视神经、视路及瞳孔反射

第二节 视神经、视路及瞳孔反射

第二节视神经、视路及瞳孔反射一、视神经(optic nerve)由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轴突汇集而成。

从视盘开始后穿过脉络膜及巩膜筛板出眼球,经视神经管进入颅内至视交叉前角止。

全长约42~47mm .可分为球内段、眶内段、管内段和颅内段四部分。

(一)球内段:由视盘起到巩膜脉络膜管为止,包括视盘和筛板部分,长约1mm 是整个视路中唯一可用肉眼看到的部份。

神经纤维无髓鞘,但穿过筛板以后则有髓鞘。

由于视神经纤维通过筛板时高度拥挤,临床上容易出现盘淤血、水肿。

(二)眶内段:系从眼球至视神经管的眶口部分。

全长约25~35mm,在眶内呈“S”状弯曲,以保证眼球转动自如不受牵制。

(三)管内段:为通过骨性视神经管部分。

长约6mm。

本段视神经与蝶窦、后组筛窦等毗邻,关系密切。

由于处于骨管紧密围绕之中,当头部外伤、骨折等可导致此段视神经严重损伤,称为管内段视神经损伤。

(四)颅内段:此段指颅腔入口到视交叉部份,长约10mm。

两侧视神经越向后,越向中央接近,最后进入视交叉前部的左右两侧角。

视神经的外面有神经鞘膜包裹,是由三层脑膜(硬脑膜、蛛网膜、软脑膜)延续而来。

硬脑膜下与蛛网膜下间隙前端是盲端,止于眼球后面,鞘膜间隙与大脑同名间隙相同,其中充有脑脊液。

临床上颅内压增高时常可引起视盘水肿,而眶深部感染也能累及视神经周围的间隙而扩散到颅内(图1-20)。

视神经的血液供应:眼内段,视盘表面的神经纤维层,由视网膜中央动脉来的毛细血管供应,而视盘筛板及筛板前的血供,则由来自睫状后动脉的分支供应。

二者之间有沟通。

Zinn-Haller环,为视盘周围巩膜内睫状后动脉小分支吻合所成。

眶内、管内、颅内段则由视神经中的动脉及颅内动脉、软脑膜血管供应。

图1-20 视神经鞘膜与脑膜的关系二、视路(visual pathway)视路是指从视网膜到大脑枕叶视中枢的视觉通路。

包括视网膜、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视放射和视中枢。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发出的纤维(轴突)汇集成视神经,入颅后在蝶鞍处形成视交叉。

残疾人康复知识 (2)

残疾人康复知识 (2)

残疾人康复知识第一章概述一、残疾人康复的定义残疾人康复是指采用医学的、工程的、心理的、社会的和教育的手段,使残疾人的功能恢复到尽可能好的水平,以便在身体、精神、社会活动、教育就业等方面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回归社会。

二、残疾人康复工作的主要任务残疾人康复工作任务繁多,但它的主要任务归纳起来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那就是围绕一个目标,建设两个体系,组织实施好三项重点工作。

(一)围绕一个目标:到2015年初步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

(二)建设两个体系:建立健全残疾人康复保障和服务体系。

1.残疾人康复保障体系建设主要内容:①政策保障②组织保障③经费保障:④医疗保障⑤技术保障2.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建设主要内容:①完善和规范康复服务机构建设,明确各级各类康复机构职能,合理规划和布局残疾人康复机构;②强化康复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支与我省残疾人康复工作相适应的残疾人康复工作队伍。

(三)重点做好三项工作①精心设计和组织实施省政府民生工程残疾人康复项目。

②全面开展和推进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

③大力实施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

第二章残疾预防第一节残疾预防的重要性及可行性一、残疾预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内容二、残疾预防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可行的第二节残疾预防的内容与对策一、残疾的发生、发展过程及主要致残原因二、残疾预防的对策和措施第三章先天致残因素及其防范措施第一节常见致残性遗传病及其危害一、遗传病的特点及遗传规律(一)遗传与遗传病(二)遗传病的分类(三)常见致残遗传病及其危害二、常见致残性遗传病的防范措施(一)遗传咨询(二)婚姻指导(三)社区防范措施第二节残疾预防的内容与对策一、残疾的发生、发展过程及主要致残原因(一)按残疾发生、发展过程分类1.先天性的致残原因可分为以下四个方面:(1)近亲结婚生育的先天性致残(2)先天性遗传和与遗传有拳病症致残(3)孕期母亲的营养、疾病所致的胎儿残疾(4)产科的合并症和异常分娩所致的残疾2、后天性致残原因1)营养性因素所致的残疾(2)各种致残性疾病包括传染病、感染性疾病、地方病和慢性病(3)各种致残的毒性物质(4)精神性致残因素老年性痴呆(5)意外伤害因素二、残疾预防的对策和措施(一)残疾预防的主要对策1.加强领导和宏观控制2.加强全民健康意识降低致残因素暴露水平3.加强高危人群的防治,减少残疾的发生(二)残疾预防的主要措施1.一级预防又称初级预防或病因预防,就是针对各种可能的致残原因,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防止残疾的发生。

视神经及视路疾病

视神经及视路疾病

第二节视神经疾病
视神经疾病的三大病因,即炎症、血管 性疾病、肿瘤。 视野检查在视神经及视路疾病的定位诊 断上最为重要‘
一、视神经炎 视神经炎泛指视神经的炎症、退行性变及脱髓黯等疾病,是指视神经 任何部位发炎的总称,有球内视神经炎或视盘炎与球后视神经炎。 (一)视盘炎是视神经球内段或紧邻眼球的球后段视神经的急性炎症,其发 病很急,视力障碍严重,常累及双眼 【病因】本病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病因复杂,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颅内病变 2.全身性疾病多见于结核、梅毒、流感、麻彦、疟疾、带状疱疹等传染 性疾病。 3.局部病灶感染如鼻窦炎、扁桃体炎、口腔疾病等。 4眼球本身疾病包括色葡萄炎、视网膜脉络膜炎、交感性眼炎、眶蜂窝织 炎等。 5.中毒或代谢疾病如维生素B缺乏、糖尿病及铅、碑、甲醇中毒等。
视神经及视路疾病
目的要求:
1.描述视视神经炎、视盘水肿的临床表现体征; 2.说出视交叉及其以上视路因受压而导致的视野改变; 3.记住脑垂体瘤的临床表现。
第一节
概 述
视神经是指由视盘(也称视乳头)至视交叉的一段视 觉神经,是视路的最前部分。包括从视网膜光感受器至 大脑枕叶皮质视觉中枢为止的整个视觉传导通路。临 床上通常指从视神经开始,经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 体、视放射到枕叶皮质视觉中枢的神经传导通路。由 于视觉纤维在视路各段排列不同,所以在神经系统某部 位发生病变或损害时对视觉纤维的损害各异,表现为特 定的视野异常。
思考题
1.阐述球后视神经炎的诊断要点。 2.阐述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特点。 3.鉴别视盘炎、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和视 盘水肿 。
【发病机制】多因颅内压升高引起。在某些情况下, 颅内压高于眼内压时,从而妨碍视网膜中央静脉的 回流(静脉回流受阻学说);同时视神经纤维因颅 内压的增高其轴浆运输发生阻滞,从而导致轴浆、 水分及蛋白质积存于视盘的细胞外间隙(轴浆流学 说),引起视盘水肿。 【临床表现】除因颅内压增高引起的头痛、呕吐外, 患者一般无明显的视功能障碍,色觉及瞳孔反射均 正常,除非因渗出或出血累及黄斑而影响视力。有 时可有一过性的视物模糊甚至黑朦,常由于姿势改 变而突然诱发

眼的解剖

眼的解剖
鼻泪管下端的H瓣有阀门的作用。眨眼时通过 压迫泪小管和扩张泪囊产生负压而使泪液引流, 睁眼时泪囊塌陷产生正压使泪液流入鼻腔。
泪液分泌:泪腺、副泪腺和结膜杯状细胞,受 刺激分泌为反射性分泌,起冲洗和稀释的作用; 由副泪腺、结膜杯状细胞分泌为基础分泌,作 用:维持角膜、结膜的湿润。
泪膜
脂质层
水液层
视路
视神经 视束
视放射
视交叉 外侧膝状体
视皮质
瞳孔反应路
视束
外侧膝状体
顶盖前区 E—W核
不交叉纤维 交叉纤维
睫状神经节
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
瞳孔对光反应
直接对光反应 间接对光反应
瞳孔对光反应
相对性传入性瞳孔障碍
患眼
相对性传入性瞳孔障碍—单眼光觉传入路 病变时,患病侧直接对光反应减弱或消失 而间接对光反应正常;健侧间接对光反应 减弱或消失而直接对光反应正常。
眼的解剖
内容概要
1、眼球 2、视路及瞳孔反应路 3、眼附属器及眼眶 4、眼的血管和神经
眼睛是视觉器官,由眼球,视路和眼附属器 三部分组成。眼球与视路完成对外界视觉 信息的捕捉,提取,传递功能,在视皮质 形成视觉。眼附属器对眼球起保护作用。 人通过感觉器官从外界获得的信息中,90% 是由眼完成的.
粘液层 微绒毛 上皮细胞
泪膜:脂质层可阻止泪液蒸发和维持泪膜 稳定;水液层为泪腺的主要成分,转送水 溶性菅养成分,;粘液层含多种蛋白,基 底部嵌入角、结膜上皮细胞的微绒毛之间, 可降低表面张力使疏水的上皮细胞变成亲 水状态,泪膜的作用:润滑、保护、供氧 和营养和冲洗抑制微生物生长。
滑车 上直肌 内直肌
眼的结构简图
外层 纤维膜
视觉器
眼球壁 眼球

《视神经及视路疾病》课件

《视神经及视路疾病》课件

CHAPTER 03
视路疾病
视交叉病变
总结词
视交叉是视觉信息从眼球到大脑皮层的重要通道,其病变会 导致视野缺损和视力下降。
详细描述
视交叉位于鞍膈中央,由左右视束交叉而成,主要负责将眼 球的视觉信号传递到大脑皮层。视交叉病变通常由颅内肿瘤 、炎症、血管病变等引起,导致视野缺损和视力下降,甚至 失明。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
通过观察大脑活动与视神经功能的关系,对视路疾病进行定位和定 性诊断。
视觉电生理检查
利用视网膜电图、眼电图等手段,检测视神经和视觉通路的电生理 变化,有助于评估视神经功能。
新型治疗方法的探索与实验
01
02
03
基因治疗
针对遗传性视神经疾病,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正常 基因导入病变细胞,以替 代或修复缺陷基因。
01
02
03
04
视力检查
通过视力表检查患者的裸眼视 力和矫正视力,初步判断视神
经及视路是否受损。
视野检查
通过视野计检查患者的视野范 围,了解视神经及视路的传导
功能是否正常。
眼底检查
通过眼底镜检查患者的眼底, 观察视网膜、视神经等结构是
否正常。
视觉诱发电位检查
通过视觉诱发电位检查患者的 视觉通路是否正常,了解视神
详细描述
视神经肿瘤的症状包括视力下降 、眼球突出、眼球运动障碍等。 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和 化疗等。
其他视神经疾病
总结词
除了上述几种常见的视神经疾病外,还有许多其他疾病可以影响视神经的正常功 能。
详细描述
其他视神经疾病包括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等。这些疾 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各不相同,需要根据具体病情进行诊断和治疗。

瞳孔及神经反射课件

瞳孔及神经反射课件

深反射
3、膝腱反射(腰2-4),坐位检查时,小腿完全松 弛,自然下垂。卧位时,护士用左手在腘窝处托起两下肢 ,使髋、膝关节稍屈,然后用右手持叩诊锤叩击髌骨下方 的股四头肌腱。正常反应为小腿伸展。反射中枢为腰髓24节。
深反射
5、桡骨膜反射(颈5-8,桡神经),患者坐位或者 卧位,肘部半屈半旋前位,检查者用叩诊锤叩击其桡侧茎 突。反射活动表现为肱桡肌收缩,肘关节屈曲,前臂旋前 ,有时伴有手指屈曲动作。
浅反射 浅反射:刺激皮肤或粘膜引起的反应称为浅反射。
浅反射
(1)角膜反射 将一手示指置于病人眼前约30cm处, 引导其向上方注视,另一手用细棉签纤维由病人眼外侧从 视野外向内接近并轻触病人的角膜,注意避免触及睫毛, 正常时可见该眼睑迅速闭合,称为直接角膜反射,如刺激 一侧角膜,对侧也出现眼睑迅速闭合反应,称为间接角膜 反射。直接角膜反射消失,间接角膜反射存在,见于该侧 面神经瘫痪(传出障碍),直接与间接角膜反射均消失见 于三叉神经病变(传人障碍)。深昏迷病人角膜反射完全 消失。
对光反射
对光反射是检查瞳孔功能活动的测试,瞳孔对光反 射的中枢在中脑顶盖前区,因此临床上常把它作为判断中 枢神经系统病变部位,麻醉的深度和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 指标。分直接对光反射和间接对光反射。
直接对光反射 通常用手电筒直接照射瞳孔并观察其动态

反应。正常人当眼受到光线刺激后,瞳孔
立即缩小,移开光源后,瞳孔迅速复原。
病理反射
病理反射:当锥体束病损及休克、麻醉、昏迷时,大 脑失去了对脑干和脊髓的抑制作用而出现的异常反射,称 为病理反射。
病理反射
(1)巴宾斯基征(Babinskin sign) 用竹签轻划患 者足底外侧,由足跟向前至小趾跟部转向内侧,正常反应 为所有足趾的屈曲,阳性反应为拇指背屈,其余呈扇形展 开。

视路及瞳孔反射径路

视路及瞳孔反射径路

视路及瞳孔反射径路视路指从视网膜光感受器起,到大脑枕叶皮质视觉中枢为止的全部视觉神经冲动传递的径路。

包括六个部分: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视放射和视皮层。

一、视神经:视神经由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发出的120万无髓神经纤维轴突在眼球后极偏鼻侧聚集,形成的1.5mm的视盘,然后呈束状穿过巩膜筛板形成视神经,成为有髓的神经纤维轴突,经眼眶后部视神经孔进入颅内,两侧视神经在蝶鞍上方会合,形成视交叉。

视神经无Schwannn细胞,所以损伤后不能再生。

视盘是视神经纤维聚合成视神经的部位,其上无视细胞,在视野中形成生理盲点。

视神经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全长约为50mm,分为四段,长度分别为:球内段:1mm;眶内段:25mm;管内段:9mm;颅内段:16mm。

1、眼内段:自视盘起至巩膜后孔出口处,长约1mm,直径在眼内1.5mm,筛板以后开始有髓鞘包裹,直径增加至3mm。

筛板前神经发生变异时亦可有髓鞘包裹,眼底可见白色的有髓神经纤维。

视网膜神经纤维穿出筛板后其在神经中的排列是:鼻侧上方纤维位于视神经的内上方,鼻侧下方纤维位于视神经的内下方,颞上纤维位于上方偏外处颞下纤维则位于下方偏外处。

由于视网膜中央大血管占据了视神经的中心部位,因而黄斑纤维被挤在颞侧上、下方。

在视神经离开眼球15mm后,由于视神经中央轴心部位已无视网膜中央血管,故黄斑纤维逐渐移至视神经轴心部位。

视神经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眼动脉,环绕视神经纤维束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

来自颅内的软脑膜、蛛网膜和硬脑膜延续包绕着视神经前鞘膜至眼球后,髓鞘间隙与相应的颅内间隙相通,其中蛛网膜下隙亦充满脑脊液,颅内压力增高时,压力传至视盘可导致视盘水肿。

2、眶内段:自巩膜后孔至视神经管的眶口,长约25mm,呈S形弯曲,以利于眼球转动。

3、管内段:视神经通过颅骨视神经管的部分,长9mm,该段视神经与蝶窦、筛窦、上颌窦,甚至额窦的关系密切,因此可因鼻窦疾病导致视神经受累。

第二节视神经

第二节视神经
5、视放线背束-两眼同向性下象限盲 6、视放线腹束-两眼同向性上象限盲
46
视神经的检查
视神经的检查分为视力、视野、眼底三个方面。
1. 视力检查:
视敏度检查:主要检查视网膜中心视力
① 一般检查法(床边检查法) ② 视力表检查法
47
2.视野检查:
视野的定义--是指患者正视前方,在眼球不动的
情况下能看到的范围。
• 视乳头呈圆形或卵圆 形,边缘清楚,色淡 红,颞侧较鼻侧稍淡;
• 中央凹陷色较淡白, 称生理凹陷。
• 动脉色鲜红,静脉色 暗红,动静脉管径正 常比例为2:3。 36
3.2常见视乳头病变
• 视神经乳头水肿 • 视神经萎缩 • 视神经乳头炎
37
(一) 视神经乳头水肿
患者颅内压增高的主诉,
如头痛、恶心、呕吐等及 神经系统体征综合。 原因:颅内肿瘤、炎症、 脑血管病、颅脑外伤、代 谢中毒病等。
特点:
① 双侧完全性视力丧失 ② 瞬目反射消失 ③ 瞳孔对光反射存在 ④ 眼底正常 ⑤ 眼球运动正常
22
2.2 视野障碍
23
24
损伤及表现:
①视神经损伤:
同侧盲 ②视交叉中部损伤:
双颞侧偏盲 ③视交叉外侧部损伤: 同侧眼鼻侧半偏盲
④视束、外侧膝状体、视辐
射、视中枢损伤:
双眼对侧同向性偏盲
25
(1)视神经病变
13
1.4 视束
同侧视网膜颞侧不交叉纤维 对侧视网膜鼻侧交叉纤维 同侧黄斑部不交叉纤维 对侧黄斑部交叉纤维
视束纤维 1. 外侧膝状体----大部分 2. 四叠体上丘----小部分(与视觉反射有关) 3. 顶盖前区----小部分 (与光反射有关)
14

第二节-视神经、视路及瞳孔反射

第二节-视神经、视路及瞳孔反射

第二节视神经、视路及瞳孔反射一、视神经(optic nerve)由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轴突汇集而成。

从视盘开始后穿过脉络膜及巩膜筛板出眼球,经视神经管进入颅内至视交叉前角止。

全长约42~47mm .可分为球内段、眶内段、管内段和颅内段四部分。

(一)球内段:由视盘起到巩膜脉络膜管为止,包括视盘和筛板部分,长约1mm 是整个视路中唯一可用肉眼看到的部份。

神经纤维无髓鞘,但穿过筛板以后则有髓鞘。

由于视神经纤维通过筛板时高度拥挤,临床上容易出现盘淤血、水肿。

(二)眶内段:系从眼球至视神经管的眶口部分。

全长约25~35mm,在眶内呈“S”状弯曲,以保证眼球转动自如不受牵制。

(三)管内段:为通过骨性视神经管部分。

长约6mm。

本段视神经与蝶窦、后组筛窦等毗邻,关系密切。

由于处于骨管紧密围绕之中,当头部外伤、骨折等可导致此段视神经严重损伤,称为管内段视神经损伤。

(四)颅内段:此段指颅腔入口到视交叉部份,长约10mm。

两侧视神经越向后,越向中央接近,最后进入视交叉前部的左右两侧角。

视神经的外面有神经鞘膜包裹,是由三层脑膜(硬脑膜、蛛网膜、软脑膜)延续而来。

硬脑膜下与蛛网膜下间隙前端是盲端,止于眼球后面,鞘膜间隙与大脑同名间隙相同,其中充有脑脊液。

临床上颅内压增高时常可引起视盘水肿,而眶深部感染也能累及视神经周围的间隙而扩散到颅内(图1-20)。

视神经的血液供应:眼内段,视盘表面的神经纤维层,由视网膜中央动脉来的毛细血管供应,而视盘筛板及筛板前的血供,则由来自睫状后动脉的分支供应。

二者之间有沟通。

Zinn-Haller环,为视盘周围巩膜内睫状后动脉小分支吻合所成。

眶内、管内、颅内段则由视神经中的动脉及颅内动脉、软脑膜血管供应。

图1-20 视神经鞘膜与脑膜的关系二、视路(visual pathway)视路是指从视网膜到大脑枕叶视中枢的视觉通路。

包括视网膜、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视放射和视中枢。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发出的纤维(轴突)汇集成视神经,入颅后在蝶鞍处形成视交叉。

瞳孔及神经反射共31页

瞳孔及神经反射共31页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瞳孔及神经反射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谢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视神经、视路及瞳孔反射
一、视神经(optic nerve)
由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轴突汇集而成。

从视盘开始后穿过脉络膜及巩膜筛板出眼球,经视神经管进入颅内至视交叉前角止。

全长约42~47mm .可分为球内段、眶内段、管内段和颅内段四部分。

(一)球内段:由视盘起到巩膜脉络膜管为止,包括视盘和筛板部分,长约1mm 是整个视路中唯一可用肉眼看到的部份。

神经纤维无髓鞘,但穿过筛板以后则有髓鞘。

由于视神经纤维通过筛板时高度拥挤,临床上容易出现盘淤血、水肿。

(二)眶内段:系从眼球至视神经管的眶口部分。

全长约25~35mm,在眶内呈“S”状弯曲,以保证眼球转动自如不受牵制。

(三)管内段:为通过骨性视神经管部分。

长约6mm。

本段视神经与蝶窦、后组筛窦等毗邻,关系密切。

由于处于骨管紧密围绕之中,当头部外伤、骨折等可导致此段视神经严重损伤,称为管内段视神经损伤。

(四)颅内段:此段指颅腔入口到视交叉部份,长约10mm。

两侧视神经越向后,越向中央接近,最后进入视交叉前部的左右两侧角。

视神经的外面有神经鞘膜包裹,是由三层脑膜(硬脑膜、蛛网膜、软脑膜)延续而来。

硬脑膜下与蛛网膜下间隙前端是盲端,止于眼球后面,鞘膜间隙与大脑同名间隙相同,其中充有脑脊液。

临床上颅内压增高时常可引起视盘水肿,而眶深部感染也能累及视神经周围的间隙而扩散到颅内(图1-20)。

视神经的血液供应:眼内段,视盘表面的神经纤维层,由视网膜中央动脉来的毛细血管供应,而视盘筛板及筛板前的血供,则由来自睫状后动脉的分支供应。

二者之间有沟通。

Zinn-Haller环,为视盘周围巩膜内睫状后动脉小分支吻合所成。

眶内、管内、颅内段则由视神经中的动脉及颅内动脉、软脑膜血管供应。

图1-20 视神经鞘膜与脑膜的关系
二、视路(visual pathway)
视路是指从视网膜到大脑枕叶视中枢的视觉通路。

包括视网膜、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视放射和视中枢。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发出的纤维(轴突)汇集成视神经,入颅后在蝶鞍处形成视交叉。

来自双眼视网膜鼻侧半的纤维在此处互相交叉到对侧,与同侧未交叉的视网膜颞侧半的纤维合成视束。

视束终止到外侧膝状体,换神经元后发出的纤维进入视放射,再经过内囊到过大脑枕叶视中枢纹状区(图1-21)。

视觉纤维在视路分布情况:
1.视网膜:黄斑区发出的(盘斑束)纤维呈弧形排列到达视盘颞侧。

颞侧周边部纤维以水平线为界,分别由上、下方绕过黄斑纤维而到达视盘颞侧盘斑束纤维所在的上、下方。

鼻侧纤维则直接向视盘鼻侧汇集,其排列情况如图1-22所示。

2.视神经:上述排列情况在视神经中一直保持到球后10~~15mm处。

此后盘斑束纤维转入视神经中央部,颞侧周边部纤维则位于视神经颞侧、鼻侧纤维仍在鼻侧。

3.视交叉(optic chiasma):位于蝶鞍之上,是两侧视神经交叉接合膨大部,略呈扁平的长方形,横径较大,外被软脑膜包围。

视交叉的纤维包括交叉和和不交叉的两组纤维。

交叉纤维来自两眼的视网膜鼻半部。

来自视网膜上半部的交叉纤维居视交叉的上层,在同侧形成后膝,然后走向对侧视束。

下半部的交叉纤维居视交叉的下层,在对侧形成前膝,进入对侧视束。

不交叉纤维来自两眼的视网膜颞半部。

来自视网膜上半部的不交叉纤维居视交叉同侧的内上方;下半部的不交叉纤维居同侧的外下方,然后进入同侧视束。

盘斑束纤维也分为交叉与不交叉两部分,交叉纤维在视交叉的后上方交叉至对侧;不交叉纤维进入同侧视束。

4.视束(optic tract):由视交叉向后到外侧膝状体间的视路纤维叫视束。

每一视束包括来自同侧视网膜的不交叉纤维和对侧视网膜鼻侧的交叉纤维。

不交叉纤维居视束的背外侧,交叉纤维居腹内侧,盘斑束纤维居中央,后渐移至背部。

5.外侧膝状体(lateral geniculate body):
图1-21 视路及光反射径路示意图
图1-22 视网膜神经纤维分布示意图
为视觉的皮质下中枢,位于大脑脚的外侧,视丘枕的下外面,为间脑(后丘脑)的一部分。

视网膜的纤维经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到此终止于外侧膝状体的节细胞,换神经元后发出的纤维构成视放射。

在外侧膝状体中盘斑束纤维居背部,视网膜上半部纤维居腹内侧,下半部纤维居腹外侧。

6.视放射(optic radiation):自外侧膝状体节细胞发出的纤维呈扇形分散形成视放射。

越过内囊,在大脑颞叶视放射区的腹部纤维成环形称Meyer 环,绕侧脑室的下脚和后脚、终止于枕叶。

来自视网膜下方纤维居腹部,上方纤维居背部,盘斑束纤维居视放射中部。

交叉与不交叉的纤维混合在一起。

7.纹状区(striate area):位于枕叶后部,主要在内侧面,外侧面也有所分布,为大脑皮质的Brodmann第17区。

系人类视觉的最高中枢。

该区因有一白色条纹而得名。

此区有距后裂,为距状裂的后2/3段部份,将之分为上下唇。

每侧的纹状区与双眼同侧一半的视网膜相关联,如左侧的纹状区与左眼颞侧和右眼鼻侧视网膜有关。

上部的纤维终止于距状裂的上唇,下部的纤维终止于下唇。

黄斑的盘斑束纤维终止于纹状区的后极部。

交叉的纤维终止于深内颗粒层,不交叉的纤维终止于浅内颗粒层。

由于视网膜不同部位的纤维在视路不同段程中有精确的排列和投射部位,当视觉传导在不同部位受损,则出现不同的特定视野改变,临床上细微的检查视野,按其缺损变化可做出相关部位病变的定位诊断。

三、瞳孔反射(图1-21)
(一)光反射,光线入眼引起瞳孔缩小,称光反射。

分直接、间接光反射两种。

以光照一眼,引起被照眼瞳孔缩小称直接光反射。

光照一眼,引起另眼瞳孔同时缩小称间接光反射。

光反射经路分传入和传出经路。

(1)传入经路:光照一眼后,除引起视觉冲动外,也同时引起光反射传入纤维的冲动。

开始光反射纤维和视觉纤维伴行入颅,经视交叉时一部分纤维交叉到对侧视束,另一部分纤维不交叉进入同侧视束。

当接近外侧膝状体时,光反射
传入纤维离开视束,经四叠体上丘臂进入中脑顶盖前区,终止于顶盖前核。

在核内交换神经元后,一部份纤维绕过大脑导水管,与同侧缩瞳核(Eolinger—Westphal核,简称E—W核)相联系;另一部份纤维经后联合交叉到对侧,与对侧的缩瞳核联系。

传出经路:光反射的传出纤维由两侧的E—W核发出,随同动眼神经入眶,终止于睫状神经节。

在节内交换神经元后,发出节后纤维,经睫状短神经进入眼球,止于瞳孔括约肌,引起两眼同时缩瞳。

间接光反射得以完成,是由于传入纤维在后联合处有纤维互相交叉,使每侧的E—W核包含有两眼传入的冲动之故。

(二)近反射(图1-23)
当两眼同时注视一个近处目标时,两眼同时产生瞳孔缩小,晶体变凸(调节)及两眼向内侧集合运动,这三种联合反射称为近反射。

其目的是使外界物体成像清晰并投射在两眼的黄斑上。

近反射的管辖为中枢性,主要由大脑皮质的协调作用来完成。

婴儿无近反射现象。

近反射的传入途径,尚未确切肯定,一般认为,(1)调节作用是通过大脑皮质来完成的,其传入途径与视路相同。

传出纤维发自纹状周围区,经枕叶—中脑束分别到达两侧动眼神经缩瞳核和两侧动眼神经的内直肌核。

由缩瞳核发出的纤维随动眼神经入眶达睫状神经节,经睫状短神经到达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司瞳孔缩小和晶体的调节作用。

由内直肌核发出的纤维到达双眼内直肌,使两眼产生集合作用(辐辏作用)。

(2)集合反应:有人认为集合反应与调节作用不同,并不经过大脑皮质。

传入途径,神经冲动可能起于两眼内直肌的本体感受,纤维经动眼神经到达脑干,止于三叉神经中脑核,再发出短联系纤维至动眼神经核。

传出纤维,自动眼神经核群中的内直肌核发出,分布于两眼内直肌,引起集合反应。

近反射中的三种反应;缩瞳、调节、集合虽经常是同时发生,关系密切,但各自有其一定的独立性,因此三者也可能各自有其不同的反射通路。

图1~23 瞳孔近反射神经通路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