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说课稿幼儿园小班《奇妙魔术瓶》说课稿(3)
幼儿园小班教案《魔术瓶》含反思(通用
幼儿园小班教案《魔术瓶》含反思(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教材《科学探索》第三章《有趣的瓶子》,详细内容为“魔术瓶”的制作与探索。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魔术瓶的制作过程,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2. 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幼儿感知瓶子内外的气压变化,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精神。
3. 培养幼儿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瓶子内外的气压变化。
重点:掌握魔术瓶的制作方法,进行科学探索。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魔术瓶演示材料、气球、吸管、剪刀、胶带等。
学具:每组一份魔术瓶制作材料、气球、吸管、剪刀、胶带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2. 讲解魔术瓶制作方法(1)将气球剪一个小口,套在瓶口上。
(2)用胶带将气球固定在瓶子上。
(3)将吸管插入气球内,用胶带固定。
(4)将瓶子倒置,让吸管垂直向下。
3. 例题讲解教师带领幼儿按照上述步骤制作魔术瓶,并解释瓶子内外的气压变化。
4. 随堂练习幼儿分组进行魔术瓶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每组展示自己的魔术瓶作品,并进行实验演示。
六、板书设计1. 魔术瓶制作步骤(1)剪气球(2)套瓶口(3)固定气球(4)插入吸管2. 瓶子内外的气压变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魔术瓶,并进行实验。
2. 答案:参照课堂讲解和板书设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在制作过程中,幼儿积极参与,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锻炼。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瓶子内外的气压变化。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思考,还有哪些物品可以制作成类似的实验装置?鼓励幼儿在家庭中进行科学探索,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置;4. 例题讲解的清晰度;5. 随堂练习的组织与指导;6. 板书设计的逻辑性和直观性;7.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操作性;8.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深度。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瓶子》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瓶子》课时数:2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瓶子的形状、材质和用途。
2.观察不同瓶子的特点,并探索其中的原理。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1. 进一步了解瓶子的形状和材质。
2. 观察不同瓶子的特点,并探索其中的原理。
教学准备:1. 玻璃瓶、塑料瓶、金属瓶等不同材质的瓶子各两个。
2. 水、沙子、石头、纸片、橡皮等小物品。
3. 用于观察和探索的实验工具,如放大镜、秤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0分钟)1. 唤起幼儿对瓶子的认识:教师出示一些不同形状的瓶子,如圆柱形、圆锥形、椭圆形等,让幼儿观察并描述瓶子的形状。
鼓励幼儿互相交流,提出问题和想法。
2. 导入课题:教师介绍本课的课题《神奇的瓶子》,告诉幼儿今天的主题是观察瓶子。
并引导幼儿思考,瓶子有什么种类?有什么用途?二、探究(20分钟)1. 观察不同材质的瓶子:教师逐个出示玻璃瓶、塑料瓶、金属瓶等不同材质的瓶子,并让幼儿观察它们的外观特点。
引导幼儿讨论各种瓶子的不同之处,包括颜色、手感等。
2. 探索瓶子的原理:教师逐个提出问题,指导幼儿用观察和想象回答:“瓶子是怎么装东西的?”“瓶子的底部是什么形状的?”“为什么瓶子的底部是的形状?”等问题。
并引导幼儿一起探讨瓶子的原理。
三、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幼儿的回答,强调不同瓶子的形状和材质有不同的用途,并与幼儿一起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
第二课时:一、复习(5分钟)教师巩固幼儿对瓶子形状和材质的认识,询问幼儿今天学到了什么。
二、实验探索(25分钟)1. 用不同材质的瓶子进行实验:将两个同材质但不同形状的瓶子放在桌上,由幼儿选择一个瓶子并注水,然后倒扣在另一个瓶子上。
观察瓶子之间的情况并记录。
2. 分享实验结果:幼儿依次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描述水的情况,并讨论出现的现象和原理。
3. 其他实验探索:教师提供一些小物品,如沙子、石头、纸片、橡皮等,并让幼儿在不同材质的瓶子中放入这些物品,观察结果,再次分享实验结果并讨论。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瓶子》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瓶子》科学教案:神奇的瓶子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和实践,了解空气的存在并理解它的性质。
2. 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动手能力。
教材准备:1. 一个透明的玻璃瓶子;2. 几块彩虹色的纸;3. 水;4. 大一点的纸张。
教学过程:引入:1. 与幼儿互动,询问他们平时见过哪些瓶子,以及瓶子有什么用途。
2. 展示一个透明的玻璃瓶子,并问幼儿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吗?探究:1. 给幼儿几张彩虹色的纸,让他们将纸撕碎成小块放入瓶子中。
2. 让幼儿观察瓶子,并问他们看到了什么现象。
引导他们发现瓶子里有东西但是还是能看到外面的东西。
3. 解释给幼儿:“我们看到瓶子里有东西,但是瓶子里的东西我们还是可以看到外面的东西,这是因为瓶子里面是有空气的。
”4. 请幼儿尝试将纸片取出,看看会发生什么情况。
实践:1. 给幼儿一些水,让他们将水倒入瓶子中,直到瓶子约满的一半。
2. 让幼儿观察瓶子,并问他们看到了什么现象。
引导他们发现瓶子里的空气被水挤占了一部分。
3. 在大纸张上写上“空气”、“水”两个字,并示意幼儿将对应的物质放入瓶子中,将纸片取出并观察。
总结:1. 询问幼儿刚才的实验有什么发现?2. 解释给幼儿:“瓶子里面除了空气,还可以有其他的东西。
当我们将瓶子里面加满了水后,水会挤占掉一部分空气。
”3. 引导幼儿理解瓶子里面的容积是有限的,当装入其他物质时,会挤占掉一部分空气的容积。
拓展活动:1. 让幼儿尝试用其他物质替代水,观察会有什么不同的现象。
2. 引导幼儿思考瓶子里物质的种类和容积之间的关系。
评估:观察幼儿在实践中的表现,是否能正确观察和总结瓶子里的现象。
小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有趣的魔术瓶》
小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有趣的魔术瓶》教材名称:有趣的魔术瓶适用班级:小班科学公开课教学时长:40分钟教学目标:1.了解液体的性质和运动规律。
2.观察、探究和发现有趣的现象。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1.区分液体和固体的基本特征。
2.观察和描述魔术瓶中液体的运动规律。
3.探究并解释有趣的现象。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引入话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有趣的科学实验——有趣的魔术瓶。
2.出示魔术瓶并让学生观察:这是一瓶特别的瓶子,我们一起来看看里面有什么。
二、实验操作(15分钟)1.解释实验步骤:请大家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实验。
(1)将瓶子倾斜45度角倒置,使液体只填充到瓶子一半的高度。
(2)缓慢地将瓶子竖直放置。
(3)观察并描述瓶子中液体的变化。
2.让学生自己进行实验操作。
三、观察和探究(10分钟)1.根据实验结果,引导学生观察和揣测魔术瓶中液体的运动规律。
2.提问:魔术瓶中的液体是如何变化的?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3.听取学生的答案,引导他们思考并探究。
四、解释和总结(5分钟)1.解释液体的性质和运动规律:(1)液体有自己的体积和形状,能流动且不会固定在一起。
(2)液体在受力作用下会产生压强,压强会使液体向四周扩散。
(3)魔术瓶中的液体是通过压强的释放和扩散产生的有趣现象。
2.总结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
五、讨论和展示(5分钟)1.开放性讨论:有没有其他有趣的液体实验?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验。
2.让有兴趣的学生向全班展示自己带来的液体实验。
六、小结和作业布置(5分钟)1.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学到的知识。
2.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寻找并记录有趣的液体实验,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实验操作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
2.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3.开展有趣的液体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提高科学实践能力。
小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瓶子》
小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瓶子》
一、教学目标:
1. 能够认识不同类型的瓶子;
2. 能够理解瓶子的用途和功能;
3. 能够观察和描述瓶子的特征。
二、教学准备:
1. 带有不同类型瓶子的图片;
2. 不同类型的瓶子。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出示不同类型的瓶子图片,帮助学生认识不同类型的瓶子,引发学生对瓶子的兴趣。
2. 研究瓶子:给学生准备不同类型的瓶子,让他们仔细观察和探索。
指导学生发现瓶子的特征,如形状、材料、大小等。
3.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给一种类型的瓶子。
让学生围绕瓶子的特点进行讨论,然后报告给全班。
4. 整理和总结:让学生回答下列问题,帮助他们整理和总结所学内容:
- 瓶子有哪些种类?
- 瓶子有什么用途?
- 瓶子有什么特征?
5. 拓展活动:让学生找一种自己喜欢的瓶子,描述它的特点。
可以画画或写文字来表达。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不同类型的瓶子,了解了瓶子的用途和特征。
同学们有没有发现,瓶子可以是很多种形状和材料的呢?瓶子可以装水、盛东西、瓶装饮料等,真是用途广泛。
希望同学们喜欢这节课,了解更多关于瓶子的知识。
五、教学反思:
这节课通过观察和探索的方式,让学生对瓶子产生了兴趣。
分组活动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最后的拓展活动可以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整体上,这节课的内容设计合理,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并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魔术瓶》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魔术瓶》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材第四章《奇妙的物质世界》,详细内容为“魔术瓶”的制作与探究。
通过让幼儿亲手制作魔术瓶,观察瓶内液体的变化,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索精神。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魔术瓶的制作过程,学会使用简单的实验器材。
2. 通过观察魔术瓶内液体的变化,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魔术瓶内液体的变化及其原因。
重点:让幼儿学会观察、思考,并能够简单描述实验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验器材(魔术瓶、色素、透明胶带等)、PPT、黑板。
2. 学具:实验材料(空瓶子、水、色素、小苏打、柠檬酸、滴管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讲述一个关于魔术瓶的故事,引发幼儿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制作魔术瓶(10分钟)(2)教师讲解并演示制作过程,强调注意事项。
(3)幼儿分组进行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3. 观察与探究(10分钟)(1)让幼儿观察魔术瓶内液体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2)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变化的原因。
4.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选取一道关于魔术瓶的例题进行讲解。
(2)幼儿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制作魔术瓶的步骤。
2. 实验现象及原因。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魔术瓶,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答案:根据实际情况描述实验现象。
2. 作业题目:用自己的话解释魔术瓶内液体变化的原因。
答案:因为小苏打和柠檬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瓶内液体发生变化。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让幼儿制作魔术瓶,观察实验现象,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索精神。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进行评价和指导。
在拓展延伸方面,可以让幼儿尝试使用其他材料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物质的反应,进一步激发幼儿的科学兴趣。
小班说课稿幼儿园小班《奇妙魔术瓶》说课稿(3)
小班说课稿幼儿园小班《奇妙魔术瓶》说课稿(3)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奇妙魔术瓶》。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来源于幼儿园科学教材的第二章节,该章节主要介绍简单科学现象。
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能够观察到不同液体混合后的变化,引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观察和描述物体变化的能力;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幼儿的好奇心;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学会分享。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能够观察到不同液体混合后的变化;难点:让幼儿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魔术瓶、液体原料、实验操作盘;学具:记录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幼儿观察魔术师表演魔术,引导幼儿发现魔术师手中的魔术瓶竟然能够变出不同的颜色。
2. 讲解与演示:教师向幼儿讲解液体混合的原理,并现场演示不同液体混合后的变化,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现象。
3. 动手操作:邀请幼儿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将不同的液体混合在一起,观察变化。
4. 记录与分享: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与同伴分享。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液体混合后的变化七、作业设计1. 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进行一次家庭小实验,尝试用家里的材料进行液体混合实验;2. 请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实验现象,并将实验结果分享给家长。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次活动的教学效果基本达到预期目标,幼儿在活动中积极参与,表现出对科学实验的极大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可以尝试引入更多有趣的科学实验,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重点关注本次活动的教学内容主要来源于幼儿园科学教材的第二章节,该章节主要介绍简单科学现象。
在活动中,让幼儿能够观察到不同液体混合后的变化,引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在选择教学内容时,需重点关注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点,确保教学内容既符合幼儿的学习需求,又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奇妙的魔术瓶》说课稿
《奇妙的魔术瓶》说课稿一、活动背景本次活动旨在通过教育幼儿欣赏和理解《奇妙的魔术瓶》这个故事,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二、活动内容本次活动的内容包括:故事讲述:讲述《奇妙的魔术瓶》这个故事,引发幼儿对故事情节的兴趣,并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角色扮演: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亲身体验故事情节,激发想象力和表达能力绘画创作:引导幼儿进行绘画创作,表达对故事的理解和想象,培养创造力口头表达:让幼儿口头表达对故事的理解和想象,培养表达能力三、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将能够:听故事并理解《奇妙的魔术瓶》的故事情节,培养阅读理解能力进行角色扮演,亲身体验故事情节,激发想象力和表达能力进行绘画创作,表达对故事的理解和想象,培养创造力口头表达对故事的理解和想象,培养表达能力四、教学过程1. 故事讲述教师讲述《奇妙的魔术瓶》这个故事,引发幼儿对故事情节的兴趣,并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声音、动作和道具等方式,让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2. 角色扮演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亲身体验故事情节,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服装和道具,让幼儿在角色扮演中体验故事情节。
3. 绘画创作教师引导幼儿进行绘画创作,让他们表达对故事的理解和想象,培养创造力。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绘画材料和参考图片,让幼儿发挥创造力,进行绘画创作。
4. 口头表达教师让幼儿口头表达对故事的理解和想象,培养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描述故事情节、角色和自己的想法,让他们学会用语言表达。
五、教学评价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听故事并理解了《奇妙的魔术瓶》的故事情节,培养了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角色扮演,他们进行了角色扮演,亲身体验了故事情节,激发了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绘画创作,他们进行了绘画创作,表达了对故事的理解和想象,培养了创造力。
通过口头表达,他们口头表达了对故事的理解和想象,培养了表达能力。
2024年《魔术瓶》小班教案(幼儿教案
2024年《魔术瓶》小班教案(幼儿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幼儿园小班教材《创意美术》第四章《奇妙的瓶子》,详细内容包括:认识瓶子的基本结构,了解瓶子在生活中的应用;学习利用废旧瓶子进行创意制作,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并描述瓶子的基本结构,了解瓶子的用途。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瓶子创意制作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重点:认识瓶子的结构,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废旧瓶子、剪刀、胶水、颜料、画笔、彩纸等。
学具:每组一份废旧瓶子、剪刀、胶水、颜料、画笔、彩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个神奇的魔术瓶,引发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观察瓶子的外观和结构。
2. 讲解(10分钟):讲解瓶子的基本结构,让幼儿了解瓶子的用途,并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利用废旧瓶子进行创意制作。
3. 实践(10分钟):发放教具,让幼儿分组进行创意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4. 展示与评价(10分钟):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共同评价,给予鼓励和表扬。
六、板书设计1. 瓶子的基本结构:瓶身、瓶盖、瓶颈。
2. 瓶子的用途:装液体、装固体等。
3. 环保意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利用废旧瓶子制作一个创意作品,可以是小动物、人物或植物等。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在创意制作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中寻找废旧物品,进行创意制作,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同时,家长可以参与其中,增进亲子关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瓶子创意制作的方法和技巧。
2. 实践环节:幼儿分组进行创意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3. 作业设计:利用废旧瓶子制作创意作品。
2024年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魔术瓶》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魔术瓶》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教案选自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材第四章《奇妙的科学现象》,详细内容为“魔术瓶”的制作与探索。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并掌握魔术瓶的制作方法,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2. 培养幼儿观察、发现、思考问题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交流的良好品质,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魔术瓶的制作方法及科学原理。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发现、思考魔术瓶中的科学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魔术瓶样品、透明瓶子、食用色素、水、吸管、漏斗、搅拌棒等。
学具:每组一套魔术瓶制作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魔术瓶样品,引起幼儿兴趣。
(2)邀请幼儿上台演示魔术瓶,观察颜色变化。
2. 例题讲解(1)讲解魔术瓶的制作方法。
(2)解释魔术瓶中的科学原理。
3. 制作魔术瓶(1)分组进行,每组一名幼儿操作,其他幼儿协助。
(2)按照制作步骤,完成魔术瓶的制作。
4. 随堂练习(1)让幼儿用自己的魔术瓶进行实验,观察颜色变化。
(2)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魔术瓶中的颜色会变化?(1)请各组幼儿分享自己的实验过程和观察结果。
六、板书设计1. 魔术瓶制作步骤(1)准备透明瓶子、食用色素、水等材料。
(2)将食用色素滴入瓶子。
(3)加入水,搅拌均匀。
(4)用吸管将瓶中的空气吸出。
(5)观察颜色变化。
2. 科学原理:气压与颜色扩散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魔术瓶,观察颜色变化,并记录下来。
2. 答案:(1)制作过程:同板书设计中的制作步骤。
(2)观察记录:颜色变化过程及原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发现幼儿对科学现象表现出极高的兴趣,动手操作能力也较强。
但在引导幼儿观察、发现、思考方面还需加强。
2. 拓展延伸:(1)让幼儿尝试用其他材料制作魔术瓶,观察不同材料对颜色变化的影响。
(2)开展家庭科学小实验,让幼儿与家长共同探索科学奥秘。
《奇妙的魔术瓶》说课稿
《奇妙的魔术瓶》说课稿1. 课程概述奇妙的魔术瓶是一篇寓言故事,通过讲述一个普通瓶子的变化和成长,帮助学生理解自信和勇气的重要性。
• 教学目标:奇妙的魔术瓶明确了教学目标,包括帮助学生理解寓言故事的寓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勇气。
• 教学内容:奇妙的魔术瓶规划了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如故事讲解、角色分析和思考讨论等,涵盖了寓言故事的基本要素和思考能力的培养。
• 教学方法:奇妙的魔术瓶提供了多种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如讲解导入、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 教学评价:奇妙的魔术瓶设计了适合学生的教学评价方式和标准,帮助教师评估学生对寓言故事的理解和思考能力,提供针对性的反馈和指导。
• 教学资源:奇妙的魔术瓶列出了相关的教学资源和实践活动示范,提供对寓言故事的支持和参考。
2. 课程安排1. 故事讲解和导入: ◦ 教师通过故事讲解,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导入奇妙的魔术瓶的话题。
◦ 学生通过听讲解,了解故事的情节和主要角色。
2. 角色分析和思考讨论: ◦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角色分析和思考讨论,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寓意和思考故事中的道德问题。
◦ 学生通过角色分析和思考讨论,培养思考能力,学会从故事中汲取智慧和启示。
3. 角色扮演和情景演绎: ◦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和情景演绎,通过角色扮演和情景演绎,学生深入理解故事中的情节和角色的心理变化。
◦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和情景演绎,体验故事中的情感和思考,提升情感表达和思考能力。
4. 思考总结和反思: ◦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总结和反思,帮助学生总结故事中的寓意和思考自己的自信和勇气。
◦ 学生通过思考总结和反思,深化对寓言故事的理解,思考自己的自信和勇气。
5. ... ◦继续介绍其他与奇妙的魔术瓶相关的活动,如绘画创作和写作分享等。
◦ 学生通过参与活动和实践探索,全面发展自信心和勇气。
3. 教案亮点与成果在使用奇妙的魔术瓶的过程中,学生取得了一些亮点和成果,• 道德品质的培养:通过角色分析和思考讨论,学生培养了道德品质,学会了思考故事中的道德问题和价值观。
2024年《魔术瓶》小班教案(幼儿教案
2024年《魔术瓶》小班教案(幼儿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幼儿教材《创意美术》第三单元“奇妙的瓶子”,具体内容为第5节“魔术瓶”。
通过学习,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材料装饰瓶子,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瓶子的基本结构和特点,掌握装饰瓶子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观念。
3. 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创作出富有创意的魔术瓶。
2. 教学重点:掌握瓶子的基本结构和装饰方法,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魔术瓶样品、装饰材料(如彩纸、彩泥、贴纸等)、展示板。
2. 学具:每人一个空瓶子、装饰材料、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展示魔术瓶样品,引导幼儿观察瓶子的特点和装饰方法。
(2)教师讲述一个关于魔术瓶的故事,激发幼儿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教师讲解瓶子的基本结构(瓶身、瓶盖、瓶颈)。
(2)教师示范如何运用装饰材料装饰瓶子,并讲解装饰方法。
3. 随堂练习(1)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动手装饰自己的魔术瓶。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展示评价(2)教师组织幼儿互相评价,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观点。
六、板书设计1. 《魔术瓶》2. 内容:(1)瓶子的基本结构:瓶身、瓶盖、瓶颈(2)装饰方法:贴纸、彩泥、彩纸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创作一个家庭版的魔术瓶。
2. 答案:无固定答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创作出富有创意的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瓶子,观察瓶子的形状、颜色和用途。
(2)组织一次“瓶子创意大赛”,鼓励幼儿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创作中,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与重点1. 重点:如何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创作出富有创意的魔术瓶。
《奇妙的魔术瓶》说课稿
《奇妙的魔术瓶》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奇妙的魔术瓶》。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奇妙的魔术瓶》是一节充满趣味性和探索性的科学活动,旨在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初步了解科学现象背后的原理。
这一活动内容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能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学情分析本次活动的对象是具体年龄段的幼儿。
这个年龄段的幼儿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兴趣,但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在活动中,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幼儿的这些特点,采用直观、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活动,自主探索和发现。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幼儿初步了解物体的密度和浮力的概念,知道不同密度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2、能力目标: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索、敢于尝试的科学精神,以及合作交流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并尝试解释其原因。
2、教学难点:理解物体的密度和浮力对沉浮的影响。
五、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魔术瓶的实验现象,让幼儿直观地感受到物体的沉浮变化,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2、操作实验法: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实验,在实践中观察、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
3、提问引导法: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思考和分析实验现象,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4、小组合作法:组织幼儿进行小组合作实验,培养他们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教学过程1、导入部分(1)展示魔术瓶,引起幼儿的兴趣。
小班科学教案魔法瓶说课
小班科学教案魔法瓶说课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探索魔法瓶的原理和制作方法,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理解魔法瓶的原理。
2. 引导学生主动动手制作魔法瓶。
三、教学准备1. 魔法瓶制作所需材料:透明塑料瓶、食用色素、食盐、热水、冷水。
2. 实验器材:魔法瓶样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老师展示了一个看起来普通的塑料瓶,并问学生他们知道这是什么物品吗?学生们纷纷表示这是一个空瓶子。
2. 学习老师告诉学生这个塑料瓶并不普通,它是一个魔法瓶。
并介绍了魔法瓶的原理:魔法瓶内装有两种温度截然不同的水,通过水的密度变化来实现奇特的效果。
老师带领学生观察一个实验器材中的魔法瓶样品,并请学生发现它有什么特别之处。
4. 分析学生发现魔法瓶样品中的水分成两层,并且上面的一层水呈现出浑浊的状态。
学生开始猜测这是为什么。
5. 制作老师开始引导学生动手制作自己的魔法瓶。
首先,学生需要准备两个透明塑料瓶,将一个瓶子加满热水,另一个瓶子加入适量的食盐并摇匀。
然后,将盐水瓶放入冰箱中冷却。
6. 实践当盐水瓶冷却后,学生们开始将盐水瓶和热水瓶连在一起。
他们可以观察到热水瓶的水慢慢上升,而盐水瓶的水慢慢下降。
学生们非常兴奋地观察着魔法瓶的奇特效果。
7. 探究老师引导学生展开思考,问学生为什么热水瓶的水会上升,为什么盐水瓶的水会下降。
学生们开始积极思考,并提出了一些猜测。
8. 总结老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了魔法瓶的原理和制作方法,并强调学生们通过实践和观察,学到了许多科学知识。
让学生回答一些关于魔法瓶的问题,以巩固他们的学习成果。
10. 实践应用鼓励学生在家和同学分享他们学到的有关魔法瓶的知识,并鼓励他们制作更多的魔法瓶。
五、板书设计魔法瓶的原理:- 水的密度变化- 热胀冷缩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对魔法瓶的原理有了初步的了解,并动手制作了自己的魔法瓶。
《奇妙的魔术瓶》说课稿
《奇妙的魔术瓶》说课稿一、说教材及设计思路:颜色是我们大家所熟悉的,因为处处可见颜色的存在,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里。
对于孩子也自然时时刻刻都接触着颜色,只是小班幼儿年龄段的孩子并不会有意识的去注意颜色,也就是对颜色的敏感度不强。
这次活动是让孩子们在玩中体验、观察并识别颜色,发现颜色的变化,从而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索周围事物的颜色的兴趣。
二、说目标和准备:教学活动的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于一个活动起着导向作用。
我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阶段目标、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实际已有经验等,制定了2个教育目标:1、在游戏活动中感知颜色及其变化,体验发现的乐趣。
2、愿意和同伴一起参与活动并能说说自己的发现。
在这两个目标中,包含了认知、能力及情感三个方面的内容。
为了使活动呈现一种趣味性、游戏性,我做了一下这些准备:1、红、黄、蓝三色颜料,抹布等;2、透明塑料瓶若干(内装少许水);配套的瓶盖若干(内有少许三色颜料);说明:这些瓶子都是一种规格的饮料瓶,这主要是为了减少无关因素。
3、红、黄、蓝三色的圆形即时贴说明:这是为了让孩子方便回忆在变色之前的颜色,在铁的过程中,其中也融入了相应颜色配对的内容。
三、说教学方法:《纲要》中指出“活动中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教师要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幼儿,时时有教育,以互动的、开放的、研究的理念,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因为幼儿喜欢在游戏的情境中活动,所以在这次活动中我将“水宝宝,水宝宝,变变变”这个游戏贯穿于整个活动中,孩子们一次次新奇的发现中感知了颜色及其变化,并激发了幼儿表达的欲望,孩子们在游戏中能主动、积极地参与探索活动。
四、说活动过程:每一次学习活动的过程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活动设计的很重要的体现和实现的过程。
我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幼儿的实际情况,把教学过程分为2 大部分:1、第一环节:变魔术这一环节主要是一教师为主,以老师演示“魔术”来激发孩子们仔细观察的兴趣,并自然而然的引出主题。
小班说课稿幼儿园小班《奇妙魔术瓶》说课稿(3)
小班说课稿幼儿园小班《奇妙魔术瓶》说课稿(3)1. 课程概述幼儿园小班《奇妙魔术瓶》的说课稿是一份关于科学探索和创造力培养的教学计划,旨在通过魔术瓶的制作和使用,帮助幼儿发展观察和实验的能力,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
• 教学目标:幼儿园小班《奇妙魔术瓶》的说课稿明确了教学目标,包括帮助幼儿了解科学探索的过程和方法,培养观察和实验的能力,引导幼儿进行魔术瓶的制作和使用活动。
• 教学内容:幼儿园小班《奇妙魔术瓶》的说课稿规划了魔术瓶的制作和使用的介绍,包括材料和步骤,以及与科学探索和创造力培养相关的学习和实践活动。
• 教学方法:幼儿园小班《奇妙魔术瓶》的说课稿提供了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如示范、引导和实践等,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 教学评价:幼儿园小班《奇妙魔术瓶》的说课稿设计了教学评价方式和标准,帮助教师评估幼儿的观察和实验情况,提供针对性的反馈和指导。
• 教学资源:幼儿园小班《奇妙魔术瓶》的说课稿列出了相关的教学资源和活动示范,提供对科学探索和创造力培养的支持和参考。
2. 课程安排1. 魔术瓶的制作介绍: ◦ 教师通过示范和讲解,介绍魔术瓶的制作材料和步骤,如透明瓶子、水和食用色素等。
◦ 幼儿通过观察和互动,了解魔术瓶的制作过程,增加对科学探索和创造力的兴趣和参与度。
2. 魔术瓶的使用活动: ◦ 教师引导幼儿进行魔术瓶的使用活动,如观察瓶中的液体变化、摇晃瓶子产生气泡等。
◦ 幼儿通过观察和实践,发现魔术瓶中的奇妙变化,培养观察和实验的能力,增加对科学探索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科学探索和创造力培养: ◦ 教师通过引导和讨论,帮助幼儿理解科学探索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如提出问题、做实验和得出结论等。
◦ 幼儿通过参与科学探索和创造力培养活动,增加对科学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能力,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
3. 教案亮点与成果在使用幼儿园小班《奇妙魔术瓶》的说课稿的过程中,幼儿取得了一些亮点和成果,• 观察和实验能力的提升:通过魔术瓶的使用活动,幼儿提高了观察和实验的能力,增加了对科学探索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小班科学有趣的魔术瓶教案(精选3篇)
小班科学有趣的魔术瓶教案(精选3篇)小班科学有趣的魔术瓶篇1活动目标:1.幼儿对颜色感兴趣,在玩色中,体验发现的乐趣。
2.在活动中能仔细观察,乐于探索操作,初步感知生活中的颜色。
3.在认识三原色的基础上,通过动手操作,发现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会变成另一种颜色。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1.知识准备:幼儿对颜色有初步的感知。
活动前教师和幼儿一起玩变魔术的游戏。
2.物质准备:小矿泉水瓶若干、瓶盖提前涂上颜料、红黄蓝颜色标记、带标记的瓶盖若干。
活动重难点:重点:通过探索操作,初步感知生活中的颜色。
难点:发现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会变成另一种颜色。
活动过程:(一)游戏"变魔术"引起幼儿的兴趣。
1.导入情景:小朋友想不想看老师变魔术?2.出示魔瓶,引起幼儿的兴趣:这是什么?水是什么颜色的?3.教师变魔术,依次变出红黄蓝三种颜色,并引导幼儿观察:魔术瓶里的水宝宝变成什么颜色了?你见过什么东西是这个颜色?(二)幼儿变魔术,感知三原色。
1.幼儿自由取瓶子变魔术,初步感知不同的颜色,小朋友我们来当小小魔术师,看看谁能变出好看的颜色。
你的水宝宝变成什么颜色了?还有谁变出这个颜色?2.给颜色做标记我们来给你的魔术瓶做个标记吧,你的水宝宝是什么颜色的?可以做个什么颜色的标记?请小朋友选与水宝宝相同颜色的标记贴在魔术瓶上。
3.引导发现魔术的秘密水宝宝为什么会变颜色?秘密藏在哪里,找一找?小结:颜料溶解在水里,水变了颜色。
(三)换瓶盖,变颜色。
发现色彩的变化1.通过操作,发现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会变成另一种颜色。
这里有许多的瓶盖,看看这些瓶盖里藏着什么颜色?怎样让你的水宝宝再变颜色?2.请幼儿选一个和自己的水宝宝颜色不一样瓶盖玩变色游戏。
你的水宝宝变色了吗?又变成什么颜色了?怎么变得?小结: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就变成另外一种颜色了。
小班科学有趣的魔术瓶教案通用15篇
小班科学有趣的魔术瓶教案小班科学有趣的魔术瓶教案通用15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科学有趣的魔术瓶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班科学有趣的魔术瓶教案1活动目标:1、尝试运用多种感官初步感知:糖、奶粉、果珍粉能溶化在水里,感受水的“变化”现象。
2、能将自己在活动中的发现大胆地表述出来。
3、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1、一杯白糖水,标记指示图,磁铁板一块。
2、装有温开水的水壶每组两把,奶粉、果珍、白糖若干盘,小勺、水杯人手一个,盖布四块。
活动过程:一、观察活动,引入课题。
教师出示一杯白糖水,让幼儿猜猜是什么水?请个别幼儿品尝,说说是什么味道的。
猜测活动:水怎么会是甜的?二、实验活动:水娃娃的魔术观察桌上的材料,说说都有些什么?提出操作要求:1、只能选择一种饮料粉进行冲调。
2、水壶倒水时,一手哪好把子,一手扶助壶身,不能倒的太满。
3、使用过的物品(小勺、水壶)要放回原处。
幼儿操作,教师观察。
比较、探讨“饮料粉”到哪儿去了。
"屈,老师、教,案,网"(帮助幼儿理解“溶化”,并引导幼儿发现:怎样才能使饮料粉溶化的方法。
)三、品尝活动。
说说调配好的水是什么味道的。
四、表述结果,教师记录。
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冲调方法、步骤。
教师利用标记指示图进行记录。
五、再次冲调饮料。
提出要求:1、选择另一种材料进行冲调。
2、鼓励幼儿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来冲调。
幼儿操作。
六、延伸活动。
你还喝过哪些味道的水。
水除了能使糖、奶粉、果珍粉溶化,还能使什么溶化?活动反思:新《纲要》指出: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好和探索欲望以及尽量为幼儿创设条件,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体验发现的乐趣。
2024年幼儿园小班教案《魔术瓶》含反思(通用
2024年幼儿园小班教案《魔术瓶》含反思(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教材《科学探索》第三章《奇妙的物质》,详细内容为第三节《魔术瓶》。
通过探索魔术瓶的奇妙变化,让幼儿初步了解物质的溶解现象。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操作,了解魔术瓶中物质的溶解现象,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 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通过观察、操作,了解魔术瓶中物质的溶解现象。
难点:让幼儿理解溶解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魔术瓶、色素、透明胶、水、搅拌棒、实验操作台、投影仪。
学具:每组一套魔术瓶、色素、透明胶、水、搅拌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个神秘的魔术瓶,询问幼儿:“大家知道这个瓶子里有什么吗?”引发幼儿好奇心。
邀请幼儿上台触摸、观察魔术瓶,让幼儿猜测瓶子里有什么。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实验操作,将色素加入魔术瓶中,让幼儿观察变化。
教师边操作边讲解:“大家看,当色素遇到水时,会发生什么现象呢?”引导幼儿观察溶解过程。
3. 随堂练习(10分钟)每组幼儿操作魔术瓶,将色素加入水中,观察溶解现象。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完成实验。
4. 讲解科学原理(10分钟)教师通过投影仪展示溶解过程,讲解溶解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
让幼儿理解,色素分子在水中扩散,从而使水变色。
5. 小结与拓展(5分钟)教师邀请幼儿分享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和感受。
引导幼儿思考,还有哪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
六、板书设计1. 魔术瓶2. 溶解现象3. 科学原理:分子扩散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观察家中哪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记录下来。
2. 答案:例如:盐、糖、咖啡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溶解现象,激发了幼儿对科学的好奇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说课稿幼儿园小班《奇妙魔术瓶》说
课稿(3)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奇妙的魔术瓶》说课稿
一、说教材及设计思路:
颜色是我们大家所熟悉的,因为处处可见颜色的存在,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里。
对于孩子也自然时时刻刻都接触着颜色,只是小班幼儿年龄段的孩子并不会有意识的去注意颜色,也就是对颜色的敏感度不强。
这次活动是让孩子们在玩中体验、观察并识别颜色,发现颜色的变化,从而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索周围事物的颜色的兴趣。
二、说目标和准备:
教学活动的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于一个活动起着导向作用。
我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阶段目标、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实际已有经验等,制定了2个教育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感知颜色及其变化,体验发现的乐趣。
2、愿意和同伴一起参与活动并能说说自己的发
现。
在这两个目标中,包含了认知、能力及情感三个方面的内容。
为了使活动呈现一种趣味性、游戏性,我做了一下这些准备:
1、红、黄、蓝三色颜料,抹布等;
2、透明塑料瓶若干(内装少许水);配套的瓶盖若干(内有少许三色颜料);
说明:这些瓶子都是一种规格的饮料瓶,这主要是为了减少无关因素。
3、红、黄、蓝三色的圆形即时贴
说明:这是为了让孩子方便回忆在变色之前的颜色,在铁的过程中,其中也融入了相应颜色配对的内容。
三、说教学方法:
《纲要》中指出”活动中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教师要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幼儿,时时有教育,以互动的、开放的、研究的理念,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因为幼儿喜欢在游戏的情境中活动,所以在这次活动中我将”水宝宝,水宝宝,变变变”这个游戏贯穿于整个活动中,孩子们一次次新奇的发现中感知了颜色及其变化,并激发了幼儿表达
的欲望,孩子们在游戏中能主动、积极地参与探索活动。
四、说活动过程:
每一次学习活动的过程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活动设计的很重要的体现和实现的过程。
我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幼儿的实际情况,把教学过程分为2大部分:
1、第一环节:变魔术
这一环节主要是一教师为主,以老师演示”魔术”来激发孩子们仔细观察的兴趣,并自然而然的引出主题。
2、第二环节:玩变魔术
这个环节中主要是以幼儿为主,基本上是幼儿自己观察、体验、感知为重点。
其中第一个小环节是让幼儿玩单一色,孩子们随即的取一个装水的瓶子,在第一次变的游戏中感知颜色从透明(无色)到变出颜色,并要求孩子们自己取相应颜色的即时贴贴在瓶子上。
这一内容是让幼儿尝试颜色找相同进行配对,其次也为第二个小环节”双色变”埋下伏笔。
在这个变的游戏中,我还融入了建大的儿歌,更增加了趣味性,从而增强了孩子们的参与性。
之后分享交流的小环节中,我融入了找相同和找
不同的内容,对于小班幼儿来说,相对的找相同要简单一些,而找不同就有些难度和挑战了,放入这些元素是为了能让幼儿更好的识别颜色。
在接下来寻找秘密的环节中,我有意准备了一个没放颜料的瓶子,为的是引起孩子们的探究兴趣,从而引导幼儿进一步的仔细观察。
最终让他们发现原来秘密在盖子里,孩子们会感到非常惊奇与新鲜。
高潮部分就是在幼儿玩双色变的环节中,首先我让孩子们又找不同,这次是找不同颜色颜料?ahref=http:///s/zt_mqj/target=_blankclass=infotextkey
>母亲樱刑婊弧U飧鲇蜗坊岢鱿钟械暮⒆拥乃直淞耍械暮⒆拥乃皇潜渖睿挥写蟮谋浠庋突嵋鸷⒆用堑囊晌剩し⒘怂侨ヌ骄俊?br/>在之后的交流中,刚才贴的即时贴就要发挥作用了,它可以提示幼儿之前是什么颜色,现在的颜色是否变了。
这样就能使幼儿思路比较清晰,表达得更清楚。
两种不同的颜色碰在一起会变成另一种颜色这一结论是孩子们自己通过有些得出的,是他们自己的发现。
五、说延伸活动:
孩子们对变色的兴趣非常浓,只让他们在短短的十几分钟里体验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活动后需要一个
延伸活动,比如在区角中提供材料,让孩子们继续去探索新的发现。
中国说课频道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