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概论 第3版 教学课件 程能林 第10章设计与美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现代工业生产与技术美
图10-24 托勒密(Tolemeo)台灯
3.信息时代与技术美
图10-25 巴克斯顿(Bruce Tognazzini)在其 著作中描绘的用手指进行图形操作的构想
3.信息时代与技术美
图10-26 暴雪推出的网络游戏《魔兽世界》
三、功能美
1.美感的矛盾二重性 2.合理的功能形式是美的形式
二、审美活动
1.审美与人的需要理论 2.审美活动的特点 3.审美活动的过程
1.审美与人的需要理论
审美也称审美活动,指人发现、选择、感受、体验、判断、评 价美和创造美的实践活动和心理活动。审美是人的社会实践活 动、思想情感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之一。
2.审美活动的特点
审美活动作为一项人类所具有的自主、自由、有目的的活动, 有着与人类其他活动相区别的特点,主要包括超功能性、情感 性、形象性等几个方面。 审美活动具有超越直接功能性的特点。 审美活动是一种具有感性特征的人类活动,情感在审美活动中 贯穿始终。 审美还是人们诉诸感性直观的活动。
一、形式美
图10-16 按照一定比例设计的 茶壶所体现的形态美
一、形式美
图10-18 对称形态表现出的形式美
二、技术美
1.手工艺与技术美 2.现代工业生产与技术美 3.信息时代与技术美
1.手工艺与技术美
图10-20 云南鹤庆新华村银器制作
2.现代工业生产与技术美
图10-22பைடு நூலகம்法国埃菲尔铁塔
二、艺术设计审美创造的过程
在审美创造过程中,首先,设计师应该借助自身的审美感受, 发掘日常生活中各种事物所具有的美的因素和形式的意蕴内涵, 为进一步创造提供参考资料。在基本素材累积到一定程度时, 作为创作主体的设计师会产生创作冲动,通过丰富的联想和想 象,形成各种审美意象。最后,为了将这些意象付诸纸端,转 化为现实的形象,设计师需要从兴奋的状态,转入安定、平和 的状态,仔细推敲形态、结构的整体协调性,以及细节的处理 方式,获得最终的设计作品。
工业设计概念
第十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设计与美学 美学的基本理论与历史 美的本质及审美活动 艺术设计的审美范畴 设计美与审美创造
第一节 美学的基本理论与历史
一、美与美学 二、美学的发展历程 三、艺术设计与美学
一、美与美学
图10-1 电影《摩登时代》的海报
二、美学的发展历程
1.前学科形态的美学 2.学科形态的美学 3.跨学科形态的美学
3.跨学科形态的美学
图10-3 杜尚的《泉》
三、艺术设计与美学
1)研究作为审美主体的人,美感的来源、基本特性,审美活动 的规律、特性,以及审美能力的培养等。 2)研究作为审美客体的审美对象,即审美对象的艺术设计所具 有的各种主要属性,以及美存在于审美客体的主要形式等。 3)研究艺术设计审美创造的基本规律。
第二节 美的本质及审美活动
一、美的本质 二、审美活动
1.美感的来源 2.美的本质
一、美的本质
1.美感的来源
图10-4 新石器时代红山 文化的C形玉龙
1.美感的来源
图10-5 汉代四神瓦当的青龙
1.美感的来源
图10-7 旧石器时代中期的山西丁村人石器
2.美的本质
美既不在心灵,也不在物,而在心物二者的统一之中。也就是 说,美既不能归结为审美客体的一种属性,也不能完全归结为 审美主体的内心状态,它是主客相通、彼此契合而形成的一种 特殊性质。马克思曾写道:“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 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这是 对主客统一论的确认。
三、功能美
图10-27 伦敦地铁路线图
1.美感的矛盾二重性
图10-29 原始社会的 “维纳斯”
2.合理的功能形式是美的形式
图10-30 可口可乐瓶形态的变迁历程
2.合理的功能形式是美的形式
图10-32 帕特里克·乔恩(Patrick Jouin)设计的一次性成型的凳子 注:此款凳子利用快速成型技术完成,所有的轮轴、螺钉、弹簧和铰链都隐藏在凳子本身的结
构当中。
2.合理的功能形式是美的形式
图10-33 重新包装后在国际 市场上热卖的飞跃牌球鞋
四、生态美
图10-35 电影《阿凡达》海报
第四节 设计美与审美创造
一、艺术设计审美创造的特点 二、艺术设计审美创造的过程
一、艺术设计审美创造的特点
审美创造不同于一般的创造方式。审美创造是一种具有思维的 形象性,而且具有情感性的创造方式,它总是伴随着审美意象 的展现,以及一定的情绪体验和情感意蕴而产生。 设计的审美创造首先必须满足功能的要求,并在遵循科学技术 的规律的前提下,围绕人的适应性,在形式自由度允许的范围 内,通过设计作品的形态来表现审美意识。 设计的审美创造并非只是单纯地创造让人感受得到的视觉愉悦, 也并非仅是对设计作品外观的装饰和美化。
3.审美活动的过程
图10-9 审美活动的三个阶段
(3)审美灵感阶段
图10-10 日本长岛冬奥会开幕式节目单 与积雪中脚印的现实情景
(3)审美灵感阶段
图10-12 苏州园林的月洞门
(3)审美灵感阶段
图10-14 靳埭强的海报设计 《行也自在》
第三节 艺术设计的审美范畴
一、形式美 二、技术美 三、功能美 四、生态美
二、美学的发展历程
图10-2
1.前学科形态的美学
西方对于美学相关的哲学讨论,早在公元前5世纪苏格拉底和 他的学生柏拉图的谈话中就曾出现,并尤为明显地体现在柏拉 图对于艺术特别是诗歌创作灵感的论述中。在柏拉图的思想体 系中,美学堪称整个哲学皇冠上的明珠。他认为存在灵魂不朽 和灵魂轮回,人是作为犯错的灵魂被惩罚才会依附肉体的。灵 魂的世界是尽善尽美、理式、神的世界,人世是不完美的,所 以灵魂在依附肉体之后,总是极力希望飞回天上真、善、美的 世界。
3.审美活动的过程
(1)审美直觉阶段 审美直觉是指在审美活动或艺术鉴赏活动中, 对于审美对象或艺术形象具有一种不假思索,即刻把握与领悟 的能力。 (2)审美想象阶段 经过审美直觉阶段加工的审美客体,已经不 再只是原先客观世界的物理存在,而是与审美主体有联系的感 性形态。 (3)审美灵感阶段 李泽厚曾将通过审美活动获得的美感区分为 三个层次:悦耳悦目、悦心悦意和悦志悦神。
2.学科形态的美学
美学真正作为一门学科的出现,却迟至1750年鲍姆嘉通《美学》 一书的发表,这也标志着美学从哲学中正式分离出来。鲍姆嘉 通使用了从希腊语“aithesis”翻译来的“Aesthetica”称呼美学, 意在表现出美学的特点。因为希腊语“aithesis”意为感性,它 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指与感官相关的外在感性;另一层 意思是指与心灵相关的内在感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