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语文冲刺:文言文实词(二)
2016高考语文常见文言实词用法
2016高考语文常见文言实词用法:造①到……去,拜访往来桐城,必躬造左公第(《左忠毅公逸事》)径造庐访成,视成所蓄(《促织》)②到达某一境界况欲深造道德者邪(曾巩《墨池记》)③制作,建造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左忠毅公逸事》)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前赤壁赋》)④制定法令者,先帝所造也(《汉书·东方朔传》)⑤建立有一日中兴再造,则庙食千秋(夏完淳《狱中上母书》)⑥时代满清末造,革命党人(孙文《<黄花岗烈士事略>序》)2016高考语文常见文言实词用法:再①第二次一鼓作气,再而衰(《曹刿论战》)子为父死,亡所恨,愿无复再言(《苏武传》)②两次已为墙,凡再变矣(《项脊轩志》)③事情或行为的重复,继续用讫再令火药熔(《活板》)●附再拜:古代的一种礼节,拜两次。
问者爇香于鼎,再拜(《促织》)再拜献大王足下(《鸿门宴》)2016高考语文常见文言实词用法:宜①适宜,合适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②应当,应该公宜少从众(《训俭示康》)载舟覆舟,所宜深甚(《谏太宗十思书》)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廉颇蔺相如列传》)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黄州快哉亭记》)2016高考语文常见文言实词用法:狱①官司,案件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②牢房,监狱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左忠毅公逸事》)2016高考语文常见文言实词用法:”要①重要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过秦论》)②概括,总括要之,治平之久,天地不能不生人(洪亮吉《治平篇》)③需要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冬夜读书示子聿》)④(yāo)同“邀”,邀请张良出,要项伯(《鸿门宴》)⑤(yāo)约定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孔雀东南飞》)⑥(yāo)要挟惟大辟无可要,然犹质其首(《狱中杂记》)2016高考语文常见文言实词用法:谢①推辞,谢绝阿母谢媒人(《孔雀东南飞》)②道歉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苏武传》)请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旦日不可不早自来谢项王(《鸿门宴》)③辞别乃令张良留谢(《鸿门宴》)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孔雀东南飞》)④感谢哙拜谢,立而饮之(《史记·项羽本纪》)⑤告诉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东南飞》)⑥凋谢及花之既谢(《芙蕖》)2016高考语文常见文言实词用法:相①仔细看,审查伯乐学相马(《订鬼》)②容貌,相貌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古诗为焦仲卿妻作》)③帮助,辅佐,辅助无物以相之(《游褒禅山记》)季文子相三君(《训俭示康》)④辅佐君主的大臣,即宰相,丞相,相国此为宰相听事诚隘(《训俭示康》)⑤(xiāng)互相卒相与欢(《廉颇蔺相如列传》)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并序)》)⑥(xiāng)表示动作偏指一方,或从单方面出发,而非互相的关系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孔雀东南飞》)⑦古代主持礼节仪式的人愿为小相焉(《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附相与①共同相与步于中庭(《记承天寺夜游》)②交往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兰亭集序》)③共同,一起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饮酒》)2016高考语文常见文言实词用法:延①邀请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桃花源记》)②迎击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过秦论》)③延续,延长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过秦论》)④蔓延,扩展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司马光《赤壁之战》)2016高考语文常见文言实词用法:幸①幸运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黄生借书说》)②侥幸,幸而庶刘侥幸(《陈情表》)幸啄不中,虫跃去尺有咫(《促织》)则幸得脱亦(《廉颇蔺相如列传》)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鸿门宴》)③宠爱而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鸿门宴》)④皇帝到某处去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⑤希望,请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孔雀东南飞》)2016高考语文常见文言实词用法:阳①与“阴”相对。
2016年高考文言文120个文言实词详解
2014年高考文言文120个文言实词1、爱(爱护)(爱慕,欣赏)(喜欢,爱好)(爱惜,吝啬)6)古之遗爱也(恩惠)译文:正是古人遗留下的恩惠啊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通“薆”,隐蔽,躲藏)2、安(安稳)(安逸)(安置、安放)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译文:将军您迎顺曹操,想要得到一个什么归宿呢)7)衣食所安(喜欢、爱好)8)既来之,则安之(使……安)10、沛公安在?(哪里、怎么)6、鄙(边远的地方)(庸俗,浅陋,鄙陋)(鄙人,复合词,自称的谦辞)4)孔子鄙其小器(轻视、看不起)译文:孔子轻视他器量狭小5)越国以鄙远。
(把……当作边界)8、病(疾病)(疲劳)(困苦)(担心,忧虑)(毛病,缺点)(损害)6)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责备、羞辱)7)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筋疲力尽)10、朝(zhāo 早晨)(朝廷)(朝见,朝拜)(拜见)6)坐南朝北(对、向)11、曾1、zēng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用作加强语气,有时="连----都----\"或\"竟\"、竟然\")2)是高、曾时为一户(祖父的父亲)3)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2、céng1)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曾经)2)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竟然)3)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通“层”,重复,接连不断。
)12、乘(驾车,坐车,骑马)(趁着,凭借)乘(辆)3)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冒着)8)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凭借,依仗)13、诚(真心真意)(副词:实在,的确)(真实的,确实的)3)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副词:果真,如果)14、除1)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台阶)2)为汉家除残去秽(清除,去掉)3)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整修,修理)4)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拜官授职)5)扶辇下除(门屏之间)15、辞(借口)(推辞)(告别,辞别)7)大礼不辞小让(讲究,计较)10)近者奉辞伐罪(命令)16、从(使…跟随/随从)(随从的人)(听从,顺从)(向…学习)(介词:由,自)4)樊哙从良坐(依傍)6)弟走从军阿姨死(参与)8)欲不可从(放纵)9)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zòng次于最亲的亲属,堂房亲属)10)合从缔交,相与为一(通\"纵\"。
文言文实词二:名词
文言文实词二:名词第二节名词古代汉语名词的特殊用法主要有四种: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名词活用为使动用法的动词,名词活用为意动用法的动词,名词作状词。
一、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在古代汉语里,有一些表示人或事物的名词,往往能活用为一般动词。
就是说,在句子中,它们不再表示人或事物,而是表示与之相联系的行动,被当做动词来使用了。
例如:①驴不胜怒,蹄之。
(柳宗元《黔之驴》)②范增数目项王。
(司马迁《史记·鸿门宴》)③沛公军霸上。
(同上)④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荀子·劝学》)⑤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左传·曹刿论战》)⑥置人所罾鱼腹中。
(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⑦(孟尝君)衣冠而见之。
(《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⑧缇骑按剑而前。
(张溥《五人墓碑记》)例句中加点的字都属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例①的“蹄”意为“用蹄子踢”,例②的“目”意为“用眼睛示意”,例③的“军”意为“驻军”,例④的“水”意为“游水”,例⑤的“福”意为“赐福”,例⑥的“罾”意为“捕捞”,例⑦的“衣冠”意为“穿好衣服戴好帽子,例⑧的“前”意为“上前”。
在句子中,名词是否活用为一般动词,可这样辨别:或者向名词的后面看,该名词的后面如跟有名词或代词作宾语,这个名词自然用作了动词,如例①的“蹄之”和例②的“数目项王”;该名词的后面如跟有补语,也可断定它用作了动词,如例⑧的“军霸上”;或者向名词的前面看,该名词的前面如有能愿动词或副词,特别是否定副词,而这个句子又不是判断句(判断句名词谓语前可加否定副词,如“子非鱼”),则可知它用为动词,如例④的“能水”和例⑤的“弗福”;该名词的前面如有特殊代词“所”,也可知它用为动词,如例⑥的“所罾”;或者向名词的两边看,该名词如用“而”与动词或动词短语并列,则可认定它也用作了动词,如例⑦的“衣冠而见之”和例⑧的“按剑而前”。
二、名词活用为使动用法的动词名词活用为使动用法的动词,是指名词活用为对其宾语含有“致使性”的动词,表示使其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成为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
2016届高考语文 实词
注 意 文 言 固 定 句 式 课 内 举 例
:
原文如果含固定格式的短语,翻译时应当注意 套用它的固定意思。 ①‘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②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③无乃尔是过与?
④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分析:句①中的“ …… 之谓也”是固定格 式,译为“说的是 ……”;句②中“所以 ……” 是固定格式,译为“ …… 的原因”;句③中 “无乃 ……与”是固定格式,译为“恐怕 …… 吧”;句④中“谁……者”是疑问句式。
表示因果关 余叩所以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系的关联词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没有出路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与外界隔绝
词语
古义 更不必说 处处 思想意识的 活动 鱼和肉 出身低微, 地位鄙贱。 不超过
今义
例句
无论 往往
表条件关系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 的关联词 汉,无论魏晋 常常 旦日,卒中往往语
知识点串讲
一、文言实词
“常见实词” 的学习,我们可以以课本 附录中的“文言文常用实词表”及课文注 释中的实词为重点,把一个个的实词臵于 一定的语境之下,即一个个的句子,根据 上下文意限制判定该实词的义项。
1、通假字
⑴可与不:通“否”。
⑵臣愿奉璧西入秦:通“捧”,用手托
。 ⑶拜书送于庭:通“廷”,接受朝拜和
注 意 高 考 文 段 中 活 用 词 语
原文如果含有一些活用性词,翻译时应当注意 判断它的活用类型。 ①天大雨,烈风雷电,槐起衣冠而坐。 解析: “大雨” “烈风” “雷电”“衣 冠”,都是名词活用为动词,译时要补出相 应的动词。 译:天下大雨,刮起狂风,雷鸣电闪,董槐 起身穿衣戴帽坐着。 ②陛下焉能富臣,焉能贫臣! 解析:“富”、“贫”均为使动用法,使……富 贵、使……贫穷。 译:陛下怎么能使我富贵,怎么能使我贫穷呢!
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知识归纳素材(必修2)
文言文知识归纳(必修2)《<诗经>》两首知识点归纳一、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字的通假意义。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蚩蚩”通“嗤嗤”,笑嘻嘻的样子。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匪”通“非”,不是。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无”通“毋”,不要。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通“吁”,表感叹。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说”通“脱”,解脱。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泮”通“畔”,边岸。
二、找出下列句中含古今异义的词,并解释其古今意义。
泣涕涟涟。
泣涕,古义:为眼泪;今义:鼻涕。
总角之宴,言笑宴宴。
宴,古义:欢聚;今义:酒席。
不遑启居。
启,古义:跪;今义:开启。
居,古义:指安坐;今义:指居住。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君子,古义:文中指主帅;今义:指有品德的人。
小人,古义:文中指士卒;今义:指品行差的人。
三、解释下列句中一词多义词的意义。
言:言既遂矣。
句首助词。
静言思之。
相当于“而”。
以:秋以为期。
把,介词。
以望复关。
而,连词。
作:薇亦作止。
本义是起来起身,引申为兴起,产生。
天下之难比作于易。
开始。
常作二铁板。
创作,撰写:自是指物做诗立就,又引申为著述,制造。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劳动,劳作。
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
为,成为,引申为充当,充作。
曰:曰归曰归。
动词词头,无实意。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叫做,称作。
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说。
靡: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
浪费。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无,没有。
天高地迥,号呼靡穷。
引申为不。
左右皆靡。
倒下,后退。
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思考。
已行,弗不思也。
思念,挂念。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心情,情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助词,无实义。
雨:齐子归止,其从如雨。
众多。
一别如雨。
离散。
是岁之春,雨麦岐山之阳。
动词。
下雨或雨一样的落下来。
水能自雨田。
灌溉。
吾不能以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
润泽。
《离骚》知识点归纳一、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字的通假意义。
偭规矩而改错。
2016年高考文言文实词总表2
文言实词2补充1.比bi①并列,挨着。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杜少府之任蜀州》②副词,接连地。
比三年日蚀。
《汉书•外戚传》③勾结。
朋比为奸。
④比较。
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
《涉江》引申为比拟,认为和……一样。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诸葛亮传》⑤及、等到。
比至当阳,众十余万。
《三国志•蜀志•先主传》⑥近来,最近。
比得软脚病。
《祭十郎文》⑦比比:处处。
比比皆是。
频频,屡次。
郡国比比地动。
《汉书•哀帝纪》⑧比年:每年;连年。
2.北bei①北方。
思念北边之未安。
《盐铁论》②打了败仗往回跑。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过秦论》3.罢1ba①停止。
秦出兵,五国罢兵②结束、完了。
及反,市罢。
《韩非子•郑人买履》③罢免、停职。
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藏等。
2pi④通“疲”疲劳,疲乏。
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政治未必通也。
《论积贮疏》4.暴1pu晒。
一暴十寒这个意义后来写作“曝”引申为暴露,显露。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六国论》2bao①又猛又急。
暴风骤雨。
河水暴益。
②凶恶残酷的。
不畏强暴。
暴秦之欲无厌③欺凌,损害。
自是之后,以强陵弱,以众暴寡。
《庄子》5.薄bo①少,与“多”相对,事力劳而供养薄。
《五蠧》②微弱。
轻辞天子,非高也,势薄也。
同上③轻。
故薄罚不为慈,诛严不为戾。
同上④迫近。
日薄西山,气息奄奄《陈情表》⑤草木丛生的地方。
死林薄兮。
《涉江》⑥轻视,瞧不起。
厚今薄古⑦贫瘠。
薄田十五顷。
《诸葛亮传》⑧稀。
薄粥。
6.长1chang 与“短”相对。
引申为长久。
天长日久。
2zhang①成长,增长。
用叶者取叶初长足时《采草药》②掌握,担任。
而翁长铨《记王忠肃公翱事》③排行第一。
长子。
木兰无长兄。
《木兰诗》④年纪大,与幼相对。
孰与君少长。
《鸿门宴》7.存cun①存在。
逐解邯郸,存赵。
《信陵君窃符救赵》②慰问,问候,看望。
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
同上③思念。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高考文言高频实词助记(02)
典例: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廉颇蔺相如列传》)翻译:衡量这两个办法,宁可答应下来,让秦担负理亏(的责任)。
拾贝者驮贝而归,远行者驮贝而行失败背弃,违背辜负,对不起覆盖仗恃担负,担当以背载物值得反复诵读的典例典例: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愚公移山》)翻译:天帝被他的诚心所感动,命令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这两座山。
典例: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登泰山记》)翻译:青苍色的山峰上覆盖着白雪,像明亮的蜡烛一样,照亮了南面的天空。
典例: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壁。
(《廉颇蔺相如列传》)翻译:秦国贪心,凭借它的强盛,用空话来求取(我们的)宝玉。
典例: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翻译:我实在害怕被您欺骗而辜负了赵国。
典例: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
(《廉颇蔺相如列传》)翻译:蔺相如估计秦王虽然实行了斋戒,也一定会背弃盟约,不补偿给赵国城池。
用茅草遮蔽屋顶器物的盖子遮盖车盖胜过,压倒器物的盖子原来是大概语气词,用在句首,不译值得反复诵读的典例典例:合盖隆起,形似酒尊。
(《张衡传》)翻译:(上下两部分)相合盖住,中央凸起,形状像酒樽一样。
典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敕勒歌》)翻译:天像个帐篷,遮盖着大地。
典例:今已亭亭如盖矣。
(《项脊轩志》)翻译:现在已经长得高高的,(枝叶茂盛),像车盖一样了。
典例: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
(《赤壁之战》)翻译:刘备是汉朝王室的后代,杰出的才能超过了当世之人。
典例:未几,敌兵果舁(yú)炮至,盖五六百人也。
(《冯婉贞》)翻译:不久,敌军果然抬着炮来了,大概有五六百人。
典例: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
(《捕蛇者说》)翻译:一年之中冒死亡的危险只有两次而已。
典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翻译:才明白前面的狼假装打瞌睡,原来是为了诱敌。
典例: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赤壁怀古》)翻译:那西边的旧营垒,人们说是三国时周瑜(大败曹操)的赤壁。
广东省2016届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02Word版含答案.doc
文言文阅读02四、疑问句 2 文言疑问句,一般都有疑问词,疑问词包括疑问代词(谁、何、曷、故、安、焉、孰等),疑问语气词(乎、诸、哉、欤、耶等)以及疑问副词(岂、独、其等)。
有时也不用疑问词。
另外,还有些表示反问的习惯用法。
这里不举例子讲解。
★特殊句式下面针对古汉语中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较特殊的几种句式,作举例翻译与讲解。
一、主谓倒置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
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
①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译文:“你太不聪明了”②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
(《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公子能为别人困难而急的地方在哪里呢?”二、宾语前置【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格式:主十否定词【不、未、无、莫、毋、弗】十宾【余、吾、尔、自、之、是】十动①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译文:“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②时人莫之许(《xx 》)译文:“可当时的人并不赞许他(这么看)”③xx 人不暇自哀(《过xx 论》)译文:“ X人来不及哀叹自己”。
④忌不自信(《XX讽XXXX》)译文:“ X不相信自己”⑤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齐桓晋文之事》)译文:“这样还不能称王天下,没有这样的事”还有如:XX以也,XX若也(译:“不能因为我,(他)还不如自己”)成语有:我无XX诈,XX无我XX (译:“我不欺骗你,你不欺骗我”)从上面的例句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否定句中宾语代词前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宾语必须是代词,第二,全句必须是否定句,即必须有否定副词“不、未、毋(无)”等或表示否定的不定代词“莫”。
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否定词之后。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1)宾语在动词前面格式:主十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十动?①良问曰:“大王来xx?”《鸿门宴》译文:“ X问公道:,大王来的时候拿了什么??”②、可女何所思?(《木兰辞》)译文:“问女儿在思考什么?”③ XX 之曰:“ X之? ”(《XX使XX》)译文:“大王看见了问道:,把牛牵到哪里??”④可伤乎?(《齐桓晋文之事》)译文:“妨碍什么呢(有什么妨碍呢)?”⑤王曰:“缚者曷为者也?”(《晏子使楚》)译文:“大王问:, 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 ⑥吾谁敢怨?(《捕蛇者说》)译文:“我敢埋怨谁呢?”⑦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译文:“况且把土石放置在哪里?”(2)宾语放在介词前面 3 格式:主十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十介十动?① 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译文:不这样,我(项羽)凭什么到这个地步呢?”②谁为哀者?(《五人墓碑记》)译文:“(你们在)替谁哀哭呢?”③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蟹龙说赵太后》)译文: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站住脚呢?”④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译文:“国家用什么来救济老百性呢?”⑤ 臆!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译文:哦!除了这样的人,我能同谁在一起呢?”⑥虽生,何面目以归汉?(《苏武传》)译文:“即使活着,(我)凭什么脸面回汉朝去呢?”【3】陈述句中介词宾语前置格式:xx 十动① 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叶公好龙》)译文:用钩子来画龙,用凿子来雕刻龙”②余是以记之(《游褒禅山记》)译文:“我因此记下了这件事”③一言以蔽之译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④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勾践灭吴》)译文:楚国的战士没有谁不用一个抵挡十个来拼命的作战的。
2016年高考文言文实词翻译技巧(2)
2016年高考文言文实词翻译技巧(2)(1)郑君彦真将修禊事于涧滨,且穷泉石之胜。
答案郑将要在涧边进行修禊活动,并且览尽山泉怪石的胜景。
采分点修禊,补出必要的动词;穷、胜,形容词分别活用为动词、名词。
(2)诡石人立,高可十尺余。
答案怪石像人一样站立着,高十尺多。
采分点“人”活用为状语。
(3)客有善琴者,不乐泉声之独清,鼓琴与之争。
答案有擅长弹琴的客人,不喜欢泉水独自清响,弹琴来跟泉水比试。
采分点定语后置、“乐”、“鼓琴”。
参考译文浦江县向东走二十六里,有座山葱茏茂密地高耸着,(那)是元麓山。
山的西面,桃花涧水从那里流出来。
在元顺帝十六年三月初一,郑将要在涧边进行修禊活动,并且览尽山泉怪石的胜景。
前一天晚上,使各位贤士大夫住下。
第二天,出发了,互相带领着向北走,随身带着酒壶和酒杯。
大约走了二里远的地方,才遇到涧流,于是沿着山涧入山。
又过了三里的地方,两岸都是桃花,山里寒冷,花开得晚,到现在才繁盛。
相傍有很多苍松,高耸入云好像到了青云间。
忽然看见鲜花点缀在湿润青翠的树间,好像火苗升起要燃烧一般,值得观赏。
又走了三十步,怪石像人一样站立着,高十尺多。
上面平整,可以坐下来吹箫,叫作凤箫台。
下面有小水潭,潭上石坛宽八尺到一丈,可以(在上面)垂钓。
听说下大雪时,四周都是如美玉般的树林,更显得清冷绝美,叫作钓雪矶。
有擅长弹琴的客人,不喜欢泉水独自清响,弹琴来跟泉水比试。
琴声跟泉水声音相和,非常好听。
四.古今异义词古今异义词有两种情况:一是单音节的同形异义词,如“走”“谷”“金”等,翻译时要把其古今义区别开来,不要以今释古;二是类似今天双音节词的同形异义词,如“祖父”“妻子”“其实”等,一般情况下要把它当成两个词拆分开来翻译。
【习题演练】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7.黄武初,魏使曹休来伐,齐(指传主贺齐)以道远后至,固住新市为拒。
会诸军遭风流溺,所亡中分。
将士失色,赖齐未济,偏军独全,诸将倚以为势。
(选自《三国志·吴书·贺齐传》)答案恰逢各路军队遭遇强风巨浪而顺水漂流淹没,死亡人数达到一半。
2016年高考语文冲刺卷02(浙江卷)
绝密★启用前2016年高考冲刺卷(2)(浙江卷)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裨.(bì)益狡黠.(xiá)哈.(hǎ)巴狗量.(liáng)入为出B.佐.(zuǒ)料褫.(chǐ)夺紧箍.(kū)咒济.(jǐ)济一堂C.占.(zhàn)卜鹄.(hú)望将.(qiāng)进酒载.(zài)歌载舞D.答.(dá)礼田塍.(chéng)干.(gàn)休所混.(hún)水摸鱼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极富美感的乳白色弧线机身,饱满的流线形机头,机尾喷涂了翠绿色……红色幕布缓缓打开,C919在拖车的牵引下,缓缓推出。
B.现金报销,首先填制支出凭单,凭正式发票,由总经理签字,由出纳办理报销手续。
现金支出后,发票要加盖“现金付讫”戳记。
C.青瓦台相关人士谈到此次会谈气氛时表示:“朴槿惠总统和李克强总理义气相投,很谈得来。
用英语表达就是‘Chemistry’,两人很默契!”D.隋玉玮、田素萍和韩虔主编的这本《浮想联篇记单词》的创新式双重联想记忆法将篇章阅读与四级核心词汇串联起来;又将四级核心词汇与四级一般词汇串联起来。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历代诸家所论72泉亦不尽相同,大约..为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四大泉群。
趵突泉又名瀑流,宋代开始称趵突泉。
B. 一位航空公司乘务员对记者表示,尽管航空公司和机场地服都有明确的处治..程序,但在飞机到达地面后的实际操作中,由于权责不清,这类无人敢担责的情况时有发生。
C.这种真挚隐于字里行间,所以作者笔下所描绘的一切才那么宛然美丽,富有灵气;文字才那么清丽畅达,珠圆玉润....。
D.前段时间,有人传言称地铁上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随后便意识模糊,醒来时发现身上的财物已不胫而走....。
2016届高考语文冲刺卷05(新课标Ⅱ卷)(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6年高考冲刺卷(5)(新课标Ⅱ卷)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1.【答案】D【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此题的选项D就是对文章第三段内容理解概括的基础上命制的选项,作为君臣关系,尽管张禹功勋卓著,汉成帝也没有必要向他行跪拜礼。
2.【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
A“跪拜……就是,就是正常的坐姿,表示对对方的尊敬”说法不当,原文第二段有“因为正规的坐姿就是双膝跪席,跪礼不过是挺直上身,再配上手部与头部的动作,如作揖、稽首、顿首,以表示对对方的尊敬,而对方也须还礼答谢”,至于跪拜还需要配上手部与头部的动作。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选项的命制基本和考核概念的题目没有区别,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A项是对文章第二段内容的理解概括,概括的时候将“跪拜”理解为“正常的坐姿”,这是偷换概念。
3.【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作者观点的能力。
B项,“秦汉以后直至唐宋”有误,混淆范围。
原文第三段是“到椅子出现之后,中国人席地而坐的习惯发生改变,跪拜的动作更是带上了强烈的尊卑色彩——从椅子上到地上跪拜对方,显然透露出以卑事尊的味道。
”可见跪拜礼带有尊卑色彩是从椅子出现之后,即宋代之后,元朝开始。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2016年高考语文文言文字词汇编大全课件
恶 • è ①<形>罪恶;罪过。与“善”相对。《谏太宗十思疏》:“惧谗邪 则思正身以黜恶。” ②<形>丑;丑陋。与“美”相对。《釆草药》:“未花时釆,则根 色鲜泽;花过而釆,则根色黯恶。” ③<形>坏;不好。《廉颇蔺相如列传》:“今君与廉颇同列,廉 君宣恶言” ④<形>污秽。《五蠹》:“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
视
①<动>看。《齐桓》“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 ②<动>视察;视察。《左忠毅公逸事》:“乡先辈左忠 毅公视学京畿。” ③<动>看待;对待。《六国论》:“子孙视之不甚惜。
” ④<动>看顾;照看。《答司马谏议书》:“重念蒙君实 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再三考虑君实对我的重视厚遇,在书
信往来上不应该粗疏草率)
⑤<名>视力;目光。《庖丁解牛》:“怵然为戒,视为 止,行为迟。” ⑥<动>比较;比照。《五人墓碑记》:“其辱人贱行, 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他们使别人感到受侮辱、卑贱
的行为,与五个人的死相比较,轻重本来怎么样呢? )
【视事】治事,任职。《张衡传》:“视事三年,上书
• 中旨:皇帝自宫廷发出亲笔命令或以诏令 不正常通过中书门下,直接交付有关机构 执行,称为中旨。
务
• ①<动>从事;致力于。《过秦论》:“内立 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②<动>追求;要求得到。《五蠹》:“糟糠 不饱者,不务梁肉。” ③<名>事务;事情;事业。《与朱元思书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那些整天繁忙于正
事的人,望见这清幽的山谷,也会留连往返. ) ④<副>务必;一定。《察今》:“非务相反也,时势异也。
高考常考的文言文实词练习 之二
高考常考100个文言实词练习之二一、解释彩体字,翻译句子。
26、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
27、瓒闻之大怒,购求获畴。
28.齐将马仙埤连营稍进,规解城围。
29.舅李常过其家,取架上书问之,无不通。
30、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
31、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去不早耳。
32、命下,遂缚以出,不羁晷刻(日晷与刻漏)。
33、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34、曾预市米吴中,以备岁俭。
35、其简开解年少,欲遣就师。
36、时杨素恃才矜贵,轻侮朝臣。
37、遂铭石刻誓,令民知常禁。
38、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
39、告俭与同郡二十四人为党,于是刊章讨捕。
40、盖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41、时虽老,暇日犹课诸儿以学。
42、上令朝臣厘改旧法,为一代通典。
43、然百姓离秦之酷后,参与休息无为。
44、公,相人也,世有令德,为时名卿。
45、民不胜掠,自诬服。
46、未及劳问,逆曰:“子国有颜子,宁识之乎?”47、汉数千里争利,则人马罢,虏以全制其敝。
48、桓帝爱其才貌,诏妻(qì)以公主。
49、属与贼期,义不可欺。
50、亲不以为子,昆弟不收,宾客弃我。
答案:26、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
✖:改换,✔:经过。
译文:汉朝想派使者去联络月氏,但通往月氏的道路必定经过匈奴统治区。
27、瓒闻之大怒,购求获畴。
✖:购买,✔:重赏征求。
译文:公孙瓒听说这件事非常愤怒,重赏捉拿田畴,最后将他捕获。
28.齐将马仙埤连营稍进,规解城围。
✖:规劝,✔:谋划。
译文:齐将马仙埤让各座营寨相连逐步向前推进,谋划解除对义阳城的围困。
29.舅李常过其家,取架上书问之,无不通。
✖:经过,✔:造访、探望。
译文:他舅舅李常造访他家,取出架上的书问他,他没有不知道的。
30、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
✖:遗憾,✔:怨恨。
译文:我们的国君在上能宽大化民,不用刑法;我们的人民在下生活富裕,没有怨恨。
31、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去不早耳。
文言文阅读:高中语文课内必修文言实词汇总(二)
文言文阅读:高中语文课内必修文言实词汇总(二)二十一、惩1、警戒,借鉴例:予其惩而毖后患(惩前毖后)2、惩罚,处罚例:惩恶而劝善3、改变,改定例:变律改经,一皆惩革/岂余心之可惩二十二、区区1、小;少。
形容微不足道。
例: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2、犹方寸。
形容人的心。
例:昔范蠡不殉会稽之耻,曹沫不死三败之辱,卒复勾践之雠,报鲁国之羞。
区区之心,切慕此耳。
3、引申谓真情挚意。
例:感恩区区怀,君既若见录4、愚拙;凡庸。
例:何乃太区区!二十三、教训1、教育训练例:润之师故南阳韩晋公之所教训,弩劲剑利,号为难当。
2、教导训戒例:太子宜臼,好勇无礼,不能将顺,权发去申国,听申侯教训3、教养例: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二十四、逆1、迎,迎接,迎着例: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2、迎击;迎战例:遂以周瑜、程普为左右督,将兵与备并力逆操3、抵触,不顺,违背例: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4、叛乱,谋反5、预测;揣度例:逆志(猜测其志向)逆断(预料;推测)二十五、交通1、交错相通,交相通达例:阡陌交通,鸡犬相闻2、交往;往来例:南中有歌营国,去京师甚远,风土隔绝,世不与中国交通3、勾结;串通例:贾赦交通外官,依势凌弱二十六、趣1、qū 通“趋”,趋向,奔向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2、qù (1)旨趣;意思例:以博其趣(2)乐趣;兴趣例:园日涉以成趣(3)志趣,志向例:智者尚谋,愚者所不听,勇者徇死,怯者所不从,此趣向之反也3、cù 通“促”(1)督促;催促例:王夫人又趣使大臣立栗姬为皇后/趣赵兵亟入关(2)赶快,赶紧,急促例:若不趣降汉,汉今虏若,若非汉敌也。
二十七、冯1、徒步过水例:不敢暴虎,不敢冯河2、通“凭”,依仗,依靠,依据例:浩浩呼入冯虚御风3、欺凌例:小人伐其技,以冯君子4、辅佐例:汉时将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称三辅二十八、坐1、(连)因为;由于例: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高考语文冲刺:文言文实词(二)本文是关于2016年高考语文冲刺:文言文实词(二),感谢您的阅读!2016年高考语文冲刺:文言文实词(二)21.度,读音一:d(1)名词①计量长短的标准宁信度,无自信也。
(《郑人买履》)宁可相信所量的尺寸,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②限度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
(《论积贮疏》)生产是有季节的,而使用却没有限度,那么物资一定会很快耗尽。
③制度,法度内立法度,务耕织。
(《过秦论》)对内设立法令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④气度,常态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荆轲刺秦王》)事情发生得突然,没有料到,(群臣)全都失去了原有的气度。
(2)量词,次,回,个崔九堂前几度闻。
(《江南逢李龟年》)在崔九的堂前也有几次听到你的乐曲。
(3)动词①谱写,创制(歌曲)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姜夔《扬州慢》)我内心感到悲怆,感慨扬州的今昔变化,于是自己创制了这首曲子。
②过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春风吹不过玉门关。
读音二:do(1)动词①丈量,计算即量腹而食,度足而居,吾以知其必不敷矣。
(《治平篇》)就算是计算着肚子分配吃的,计算着身量分配住处,我也能知道那是一定不够用的了。
②推测,估计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鸿门宴》)估计我到了军中,你再进去。
22.非,fēi(1)形容词,不对的,错误的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归去来兮辞》)实际上我走上迷途并不太远,已经觉悟到如今退隐是正确的,而以前的做法错了。
(2)动词①讥评,责难,认为不对是已而非人,俗之同病。
(刘开《问说》)认为自己正确,别人不对,这是世俗的通病。
②用在判断句中,相当于不是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人不是生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呢?③无,没有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劝学》)站在高处招手,臂膀没有加长,但远处的人也能看得见。
(3)副词①多用在叙述句、描写句中,相当于不汝非徒身当服行,当以训汝子孙,使知前辈风俗云。
(《训俭示康》)你不仅自己应当履行节俭,还应当用这个道理教育你的子孙,让他们知道前辈的风俗啊。
②除了,除非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
(《赤壁之战》)除了刘备以外,没有可以抵挡曹操的人了。
23.复,f(1)动词①回来昭王南征而不复。
(《左传僖公四年》)昭王远行南方却没有回来。
②恢复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师说》)从师的风尚不能恢复,(由这里)就可以知道了。
③回答不敢出一言以复。
(《送东阳马生序》)不敢说一句话来回答。
④报复(伍员)谓申包胥曰:我必复楚国。
(《左传定公四年》)伍员对申包胥说:我一定要报复楚国。
⑤通覆,遮盖,盖上复之以掌,虚若无物。
(《促织》)用手掌把它盖住,觉得手心里空空的,好像没有什么东西。
(2)形容词①夹层的,双层的。
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
(《孔雀东南飞》)用红罗做的双层的床帐,四个角上都挂着香囊。
②繁复,重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山水一重一重的出现,前面似乎无路可走了,可是走过柳树茂密,山花鲜艳的地方,意外的又看到一个村庄。
(3)副词,再,又,还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
(《赤壁之战》)各位将军官吏如有再敢说应当投降曹操的,就和这个书案一样。
24.负,f(1)动词①以背载物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愚公移山》)天帝被他的诚心所感动,命令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这两座山。
②担负,担当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廉颇蔺相如列传》)衡量这两个办法,宁可答应下来,让秦承担理亏(的责任)。
③仗恃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壁。
(《廉颇蔺相如列传》)秦国贪心,倚仗它的强盛,用空话来求取(我们的)宝玉。
④辜负,对不起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我实在害怕被您欺骗而辜负了赵国。
⑤背弃,违背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
(《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估计秦王虽然实行了斋戒,也一定会背弃盟约,不补偿给赵国城池。
⑥覆盖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登泰山记》)青苍色的山峰上覆盖着白雪,像明亮的蜡烛一样,照亮了南面的天空。
(2)名词,失败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
(《谋攻》)不了解对方,却了解自己,胜败(的几率)各占一半。
25.盖,读音一:gi(1)名词①车盖今已亭亭如盖矣。
(《项脊轩志》)现在已经长得高高的,(枝叶茂盛),像车盖一样了。
②器物的盖子合盖隆起,形似酒尊。
(《张衡传》)盖子高高的鼓起来,形状像酒樽一样。
(2)动词①遮盖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敕勒歌》)天像个帐篷,遮盖着大地。
②胜过,压倒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
(《赤壁之战》)刘备是汉朝王室的后代,杰出的才能超过了当世之人。
(3)副词①表肯定判断,原来是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才明白前面的狼假装打瞌睡,原来是为了诱敌。
②表推测性判断,大概未几,敌兵果舁(y)炮至,盖五六百人也。
(《冯婉贞》) 不久,敌军果然抬着炮来了,大概有五六百人。
(4)语气词,用在句首,不译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
(《捕蛇者说》)一年之中冒死亡的危险只有两次而已。
读音二:h疑问代词,通盍,何,怎么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技艺怎么(精湛)到了这种地步啊?26.故,g(1)名词①缘故,原因既克,公问其故。
(《曹刿论战》)打胜了这一仗后,庄公问这次取胜的原因。
②事故,变故乡园多故,不能不动客子之愁。
(《报刘一丈书》)家乡多有变故,不能不使客居在外的游子担忧。
③旧交,老朋友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你怎么和项伯有老交情?(2)形容词①旧有的,原来的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赤壁怀古》)那西边的旧营垒,人们说是三国时周瑜(大败曹操)的赤壁。
②衰老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琵琶行》)弟弟参军走了,养母也死去了。
时光一天一天的流逝,我的容颜也衰老了。
(3)副词①故意,特意公子往,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
(《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多次前往问候,朱亥却故意不肯回拜答谢。
②过去,从前轩东故尝为厨。
(《项脊轩志》)(项脊)轩的东面曾经做过厨房。
③仍然、仍旧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赤壁之战》)逐级提升仍然少不了当个州郡的长官。
④本来此物故非西产。
(《促织》)这种东西本来不是山西特产。
(4)连词,所以故木受绳则直。
(《劝学》)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就会更直。
27.固,g(1)名词,险要的地势秦孝公据殽函之固。
(《过秦论》)秦孝公占据着殽山和函谷关的险要地势。
(2)动词①巩固,安定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天时不如地利》)巩固国防不必靠山河的险要。
②坚守,安守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
(《廉颇蔺相如列传》) 秦军多次打败赵国的军队,赵军坚守营寨不肯出战。
(3)形容词①固执,顽固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愚公移山》)你的思想这样顽固,顽固到不能通达事理的程度。
②坚固荆州与国邻接,江山险固。
(《赤壁之战》)荆州和我国邻近接壤,江山险要坚固。
③坚决,坚持蔺相如固止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坚决制止他们。
(4)副词①表本来,原来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说》)生在我的前面,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要早。
②表确然,确实,实在斯固百世之遇也。
(《五人墓碑记》)这实在是百世难得的际遇啊!③表让步,固然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报任安书》)人固然有一死,只是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比鸿毛还轻。
28.顾,g(1)动词①回头,回头看相如顾召赵御史曰。
(《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回头召来赵国的御史说。
②看,视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
(《促织》)成名看到盛蟋蟀的笼子空了,就(觉得)出不来气说不出话。
③看望,拜访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出师表》)三次到我的草房之中看望我。
④关心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
(《赤壁之战》)子布、元表众人各自关心自己的妻子儿女。
⑤照顾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硕鼠》)多年来我供养你,你却一点也不肯把我照顾。
⑥顾虑,考虑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指南录〉后序》)只想要求得一死,不再考虑利害。
(2)连词①表转折,只,只是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不知计所出耳。
(《荆轲刺秦王》) 我每当想到这些,常常痛彻骨髓,只是想不出好的办法来。
②表反问,反而,难道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人如果要立下志向,难道不如蜀地边远偏僻地方的和尚吗?29.归,guī(1)动词①女子出嫁后五年,吾妻来归。
(《项脊轩志》)此后五年,我的妻子嫁到我家来了。
②返回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拜为上卿。
(《廉颇蔺相如列传》) 蔺相如回国以后,赵王认为他是个贤能的大夫,封他做了上卿。
③归还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如果十五座城不能归入赵国,请允许我把宝玉完好的归还给赵国。
④归属,归依江表英豪咸归附之。
(《赤壁之战》)江南的英雄豪杰都归附到他那里。
⑤归到一处,汇聚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
(《赤壁之战》)各位英雄豪杰都仰慕他,好像江河汇聚到大海一样。
30.国,gu名词①国家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
(《论积贮疏》)如果不幸出现方圆两三千里的旱灾,国家用什么来救济他们?②诸侯国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六国论》)六国灭亡,不是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毛病出在贿赂秦国上。
③国都,京城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岳阳楼记》)登上这座楼,就会有一种远离国都,怀念家乡,担心别人说坏话,满眼萧条,感伤到了极点而悲愤的情绪。
④地区,地域逝将去女,适彼乐国。
(《硕鼠》)我发誓要离开你,去到那欢乐的地方。
⑤国事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可以吗?31.过,gu(1)动词①走过,经过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阿房宫赋》)雷霆忽然震响,原来是宫车经过。
②胜过,超过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
(《促织》)一出门,穿着轻暖的皮衣,骑着高头大马,超过了世代做官的人家。
③拜访,探望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
(《信陵君窃符救赵》)我有一个朋友在市井屠户之中,想要委屈您的车马去拜访他。
④到,来到一日,大母过余。
(《项脊轩志》)有一天,祖母来到我的书房。
⑤犯有过错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犯了错误能够改正,是没有比这再大的好事了。
⑥责备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鸿门宴》)听说您想要责怪他。
⑦过时花过而采,则根色黯恶。
(《采草药》)开过花以后再采,根的颜色就会暗淡难看。
(2)名词,过失,过错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劝学》)君子广泛的学习,并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就会智慧通达,行为没有过错了。
(3)副词,过分,过于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因为那里的环境过于凄清,不宜久留,于是写了这篇文章就离去了。
32.何,读音一:h(1)代词①什么大王来何操?(《鸿门宴》)您来的时候带了什么?②哪里,什么地方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您现在想要到什么地方去?③怎么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您漂亮极了,徐公怎么能赶得上您呢?(2)副词,多么水何澹澹,山岛竦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