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医药行业年度研究报告
中药行业研究:政策推动中药行业发展,估值性价比凸显
市场数据(人民币)市场优化平均市盈率18.90 国金中药指数4598 沪深300指数4921 上证指数3618 深证成指14710 中小板综指14199袁维分析师 SA C 执业编号:S1130518080002 (8621)60230221yuan_wei @政策推动中药行业发展,估值性价比凸显 投资逻辑 ⏹ 多年利好政策推动,中医药行业迎来新机遇。
国家近年陆续出台中医药行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将中医药纳入国家级发展规划,为中医药市场打下坚实基础,进一步围绕中医药服务就人才培养、创新研发、安全监管等促进中医药市场的优化。
有关政策不断推动中西医协调发展,为中医药行业营造了更优异的成长环境。
中成药等产品纳入集采范围,有望促进中医药进院、拓宽放量渠道。
此外,中医药产业对上游中药原材料的依赖性强,随着对中药材监管的趋严及其价格的上涨,将增加中药企业的成本压力。
中药由于其在OTC 类别中的明显优势,其主要销售渠道集中在零售端及自营而非,仅少部分被纳入集采名单,在市场需求及药店端的重视双拉动下,具备较高的价格维护能力。
⏹ 老龄化进程加剧及慢病发生率的提升持续促进市场扩容,疫情及政策扶持提高中医药的消费者认可度并逐步显现其消费属性。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慢性病患者基数不断扩大,对中药的刚性需求持续增长。
同时,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可支配收入提升,受疫情影响健康管理意识大幅度提升,居民对预防和治疗疾病的需求上升。
中医药在抗击新冠疫情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中医药行业监管规范不断加强,中医药创新发展和消费升级空间广阔。
⏹ 品牌中药OTC 有望迎来发展机遇。
根据不完全统计,纳入我们统计范围的中药行业上市企业前三季度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11.2%和20.7%,低基数环境下2021年前三季度行业恢复明显。
中药板块细分赛道走势有所分化,品牌中药以及偏消费类、大健康类的部分公司业绩表现相对较好。
推荐标的 ⏹ 我们看好中药板块后续市场扩容和相关企业持续增长,重点关注品牌中药及偏消费、大健康赛道。
2021年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发展现状、发展前景及建议分析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生物医药化工产业方面起步较晚。随着国家科技项目人才 越来越多,生物医药化工产业各项研究工作也陆续展开,并且在有些关键性生物医 药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证明了中国在生物医药化工产业方面的发展能力。从当 前中国生物医药化工产业发展情况来看,国家方面予以了大力的支持,在政策方 面,将生物医药化工产业归属为高新技术体系研究项目中,并在资金方面予以了大 量的支持,为生物医药化工产业整个行业进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随着产 业基地的建设,生物医药创新体系也越发成熟,并且逐渐朝集群效益方向发展,未 来,中国生物医药化工产业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很多问 题。如相关政策法规缺少有效衔接,高校院所的成果处置、权属和转化机制不够明 确,金融体系也亟待完善,科技成果的质量和转化动力也有待进一步提高,尤其是 依托于大学科技园建设的成果孵化、投资和专业服务的创新生态尚未形成。
这些阻碍科技成果转化的痛点、难点、赌点问题对生物医药产业的影响尤为突出, 已经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2021 年,中国生物医药领域一级市场交易中有 37 家企业单笔融资金额超过 5 亿 元,其中:晶泰科技的药物晶型设计获得 D 轮 4 亿美元的融资,排名第一;艾博生 物的 mRNA 疫苗获得 C+轮 3 亿美元的融资,排名第二;鞍石生物的创新药获得 A 轮 超 2 亿美元的融资,排名第三。其中宜明昂科、银诺医药、翼思生物、硕迪、西比 曼、驯鹿医疗、真实生物、药捷安康、阿诺医药、创响生物、科望医药、艾迈医 疗、岸迈生物、极目生物、鸿运华宁、普米斯、依生生物、维昇药业均获得的融资 金额在 1-2 亿美元的之间。
后的又一个朝阳产业,是中国最具投资价值的产业之 一,吸引了很多很多风险投资机构的目光,还有越来越多的创业者也选择生物医药 项目,中国生物医药风投市场热度持续提升。2021 年中国生物医药领域投融资融 资事件 523 起,同比增长 190 起;融资总金额共 1188 亿元,较 2020 年增长 304 亿 元。
2021年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研究分析报告
2021年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研究分析报告目录一、生物医药产业相关背景(一)生物医药产业的界定(二)生物医药产业细分领域及产品(三)产业特点及意义(四)产业应用二、国外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情况和趋势(一)产业方面1.产业规模2.产业格局3.产业规划及扶持政策4.产业园区(二)企业方面1.领先企业2.主要产品(三)生物技术方面1.生物医药发展方向2.主要技术及代表产品三、国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情况(一)市场规模与结构(二)产业规划与扶持政策1.国家层面2.部分省市(三)产业园区(四)龙头企业(五)创新能力(六)发展特点(七)发展趋势2021年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研究分析报告一、相关背景(一)生物医药产业的界定生物医药产业是以生命科学理论和生物技术为基础,以疾病预防、诊断、治疗为目的形成的高新技术产业。
(二)生物医药产业细分领域及产品主要包括以下三大领域:(1)制药产业,包括基因重组药物、化学制药、植物药物、中医成药及其他生物制品;(2)医疗器械及医学生物工程材料产业,包括医疗器械、医学诊断仪器设备、医学治疗仪器设备及医学生物工程材料;(3)医疗诊断试剂产业,包括生化试剂(酶试剂)、免疫试剂及聚合酶链反应制剂。
(三)产业特点及意义生物医药产业具有高风险、高投入、高技术、周期长等特点,蕴含着巨大经济社会效益。
生物医药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是现代产业体系中成长性最好、发展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
二、国外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情况和趋势(一)产业方面1、产业规模2018年全球药品销售额超过1.20万亿美元。
预计未来几年全球药品销售额将保持年均4%-5%之间的增长,2020年全球医药市场规模将达到1.32万亿美元,至 2023年全球药品的市场销售额将超过1.5万亿美元。
2、产业格局全球生物医药产业主要集中分布在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和地区。
美国生物药品在全球市场占主导地位,相关产业总产值约占GDP的17%,研发实力和产业发展领先全球。
中医药行业分析报告3篇
中医药行业分析报告3篇近年来,大力发展中医药已经成为业内的普遍共识。
在今年5月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就明确为2020年的重点工作。
下面是整理的一些关于中医药行业的文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中国中药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随着多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医药产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工业发展迅速。
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讨论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这是首次在国家层面编制中医药发展规划,标志着中医药发展已列入国家发展战略。
2017年我国中药行业发展趋势分析详情如下。
据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1年中国中药中药材行业市场供需前景预测深度研究报告预测,未来我国的中成药行业,将更多的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和制药手段,开发现代中药新药及天然药物,逐步实现中药的现代化、国际化。
1、药材价格进入上涨通道国内部分中药材的价格大幅上涨,吴茱萸(江西小花统规格,荷花池市场)的年涨幅达372.73%;三七(云南120头春七规格,荷花池市场)的年涨幅达170%;白术(安徽统个规格,玉林市场)的年涨幅达115.38%。
另有数据显示,,当归、党参、五味子这几种主要中药药材价格的同比涨幅分别达到37.7%、99.5%和103.6%。
实际上,除了上述药材外,2016年大部分中药材都呈现上涨趋势,包括小品种药材也大幅上涨。
2、更多药材将入欧美药典截至2016年5月,我国已有66种中药材进入欧洲药典,未来的目标是把中医最常使用的至少300种中药材纳入欧洲药典。
除欧州药典外,一些中药标准已经列入美国药典,还有一些药物正在由美国药典委员会进行审查。
比如,五味子、薏苡仁、桂枝、红参、金银花、何首乌、丹参、三七、灵芝等中药标准已被美国药典草药卷收录,其中丹参、三七、灵芝3个同时进入食品补充剂卷。
被收录的中药品种,今后在安全性、质量、疗效等方面有了欧美认可的标准规范,为中药在国外被更广泛地接受使用奠定基础,也是中药成药打开出口通道的第一步。
医药健康行业研究:生物类似药迎来发展期,药品带量采购适度竞争
市场数据(人民币)市场优化平均市盈率18.90 国金医药健康指数1799 沪深300指数4601 上证指数3463 深证成指13224 中小板综指13143 相关报告 1.《院内诊疗与消费医疗恢复带来广泛反弹机会-医疗行业周报》,2022.2.13 2.《拨云见日-医药健康行业政策大梳理(2021)》,2022.2.10 3.《创伤类耗材联盟集采,控费改革持续深入-骨科行业事件点评》,2022.2.10 4.《热度不减-医药行业投融资梳理(2021)》,2022.2.9 5.《国产替代加速,看好制药装备设备/科学仪器-医药上游供应链系列...》,2022.2.7王班 分析师 SAC 执业编号:S1130520110002(8621)60870953wang_ban @ 生物类似药迎来发展期,药品带量采购适度竞争 政策更新 ◼ 近年来,生物类似药的研发和申报日益增多,为规范生物类似药的研发和评价,进一步指导生物类似药临床药理学研究,2022年2月13日,药审中心组织制定了《生物类似药临床药理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 2022年2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深化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改革进展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
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陈金甫介绍了深化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改革进展情况。
行业点评 ◼ 我国生物类似药在近年迎来较大发展,涌现出较多仿制国外已成熟药品的生物类似药。
然而,由于生物类似药在我国的使用量有限、临床数据有限,对于部分未经实验验证的适应症缺乏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相关数据,若直接外推适应症,有很大的未知的风险。
本次《生物类似药临床药理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的颁布强调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将病人放在本位,规范生物类似药研发,为我国生物类似药后续扩张起到充足、及时的准备。
◼ 集采常态化、制度化,总体呈现 “价降、量升、质优”的态势。
国家组织药品集采已经完成6批,第7批国家集采也即将开始报量。
医药健康产业行业研究:科学技术进步法出台,看好医药专精特新
市场数据(人民币)市场优化平均市盈率 18.90 国金医药健康产业指数 6601 沪深300指数 4919 上证指数 3616 深证成指 14716 中小板综指 14225相关报告1.《FDA 连续批准2款新冠口服药,看好抗疫主线-新冠专题跟踪报告》,2021.12.24 2.《医药创新驱动,聚焦医药高端制造-医药行业周报》,2021.12.203.《EMA 建议使用Paxlovid ,Omicron 占比上升-新冠...》,2021.12.204.《Paxlovid 减少89%住院风险,对Omicron 有效-新...》,2021.12.165.《自下而上,重点看好价值成长与出海创新-医疗板块年度投资策略》,2021.12.7王班分析师 SA C 执业编号:S1130520110002 (8621)60870953wang_ban @科学技术进步法出台,看好医药专精特新事件⏹2021年12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修订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后称《科学技术进步法》)。
点评⏹时隔十三年重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对于支持国内高端科研进步意义重大。
该法案1993年7月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首次通过,2007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第一次修订,2021年12月24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第二次修订。
⏹再次突出政府采购在科技创新产品及服务发展中的主动作用。
强调“对境内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的科技创新产品、服务,在功能、质量等指标能够满足政府采购需求的条件下,政府采购应当购买;首次投放市场的,政府采购应当率先购买”。
相比2007年法案,本次额外强调“不得以商业业绩为由予以限制”。
⏹与今年专精特新呼应,加速高端科技国产替代。
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加快解决“卡脖子”难题,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美国实体清单无影响,积极拥抱医药行业
报告摘要:●美国商务部新一轮限制性实体清单发布12月16日晚,美国正式发布新一轮限制性实体清单,意在限制军事医学技术,并未出现像此前市场传言那样的涉及生物技术的公司,因此我们认为此前市场反应过度恐慌,对医药行业整体并无实质影响。
●市场过度恐慌,我们判断对医药行业整体无实质影响,医药大逻辑并未打破从本次限制性实体清单情况来看,实体清单发布目的主要是针对科学研究院和部分光电机械企业,并非针对医药行业,且没有一家生物技术公司列入,因此我们认为对医药行业整体并无实质影响,高景气子行业的发展逻辑并未被打破,对于正常的企业运行和中美往来不构成阻碍。
本次清单发布更加支持我们对CXO行业的看好,虽然CXO行业是医药行业中海外收入占比较高的子行业,但由于CXO本质是服务型加工业,且属于支持创新和帮助美国药企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关键之一,不涉及任何大国对抗和博弈因素,长期发展逻辑和空间良好,仍然值得积极拥抱,而除CXO以外的其他多数行业在美国直销业务占比不大,就更不构成担忧之处,因此我们认为对医药行业整体无实质影响。
●投资建议——积极选择CXO、新消费和生命科学产业链我们认为医药仍然值得重点布局几个“赛道”:(1)真创新:创新药械及其产业链,自主创新的代表;(2)CXO:作为中国制度红利及产业转移的最大受益者,长期发展空间广阔,发展逻辑通顺,不受大国博弈干扰,值得积极拥抱。
(3)新制造:高景气的上游生命科学产业链及制药装备产业链,进口占据主要份额,在自立自强的背景下国产替代空间大,国产市占率有望持续提升;(4)新消费:不受海外业务影响的内循环方向,如血制品、中药、医疗服务等,依靠中国庞大的消费基础与内生消费力,仍然拥有长期发展前景。
●风险提示医药行业政策不及预测;海外拓展不及预期;其他系统性风险。
[Table_ProfitDetail]盈利预测与财务指标代码重点公司现价EPS PE评级12月16日2020A 2021E 2022E 2020A 2021E 2022E300725药石科技138.40 1.20 2.33 2.11 131.79 59.40 65.51 暂未评级688198佰仁医疗273.21 0.59 0.57 1.18 118.18 482.70 232.46 暂未评级688050爱博医疗232.03 0.92 1.53 2.17 272.73 152.13 107.13 暂未评级300363博腾股份90.70 0.61 0.92 1.64 148.69 98.45 55.26 推荐603456九洲药业56.98 0.47 0.76 1.01 121.23 75.03 56.29 暂未评级资料来源:公司公告、民生证券研究院未覆盖公司来自wind一致性预测[Table_Invest]推荐维持评级[Table_QuotePic]行业与沪深300走势比较资料来源:Wind,民生证券研究院分析师:周超泽执业证号:S0100521110005电话:************邮箱:*******************分析师:许睿执业证号:S0100521110007电话:************邮箱:**************相关研究1.行业周(月)报:从最新数据看现有疗法对Omicron有效性2.行业周(月)报:从医保调整看本土崛起及未来投资方向-10%-5%0%5%10%15%20%25%20/1221/0321/0621/0921/12医药(中信)沪深300[Table_Title]医药行业研究/专题报告美国实体清单无影响,积极拥抱医药行业专题研究报告/医药2021年12月17日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证券研究报告1目录1美国商务部发布限制性实体清单 (3)2市场过度恐慌,我们判断实质对医药行业无影响 (3)2.1.实体清单并无医药行业公司被列入 (3)2.2.看好医药行业发展前景,积极布局高景气“赛道” (3)3风险提示 (3)1 美国商务部发布限制性实体清单12月16日晚,美国正式发布新一轮限制性实体清单,意在限制军事医学技术,并未出现像此前市场传言那样的涉及生物技术的公司,因此我们认为此前市场反应过度恐慌,对医药行业整体并无实质影响。
医疗行业分析报告(DOCX 42页)
医疗行业分析医疗行业总体分类、制药行业分析一、制药分类制药分类细分国际知名企业国内主要企业化学制剂药消化系统用药、血液系统用药、心血管系统用药、皮肤科用药等辉瑞制药、葛兰素史克、百时美施贵宝、礼来恒瑞医药(38亿现金)、华润双鹤、科伦药业、信立泰、誉衡药业生物制品疫苗、抗毒素类、抗血清类、血液制品、单抗等Invitrogen,Strategene,Diagnostic SystemLaboratories天坛生物、华兰生物、科华生物、某某莱士中药中药材及其饮片、中成药Nuskin,Herbalif 云南白药、同仁堂、天士力、益佰制药保健品保健药品、保健化装品、保健日用品等默克、赛诺菲、强生、安利东阿阿胶、江中药业、哈药集团、海王生物原料药大宗原料药、特色原料药Catalent,龙沙,培森,吉友联东北制药、华北制药、哈医药数据来源:Wind资讯【分析解读】制药行业主要可以分为原料药、化学制剂药、生物制品、中药以及保健品。
其中,中药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遗产,现在传播到东南亚国家,甚至影响到了欧洲与北美洲。
制药产业链数据来源:Wind资讯【分析解读】1、制药行业专业性强、受监管力度大。
2、产业链较长且较复杂,从上游的原料药、中药材种植甚至科研院所到中间的化学药和中成药,再到经销商,医疗机构和零售两大终端,最终到消费者。
3、对制药企业来说,影响最大的是医药商业和医疗系统,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以医院和药店为主的终端掌握着制药企业的命运。
二、制药行业研究分析框架数据来源:Wind资讯【分析解读】1、人口和经济是制药行业的根本推动因素。
2、由于药品使用的专业性、对于人民生活具有重大影响,医药行业受到国家政策高度影响。
对行业本身存在的个别不标准问题的修正,也会对行业的局部供求关系产生影响。
3、对于企业来说,品种的市场空间和定价能力,加上渠道管控能力,是影响企业长期开展状况的核心因素。
三、2021年重要行业政策时间政策解读202110 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效劳业开展的假设干意见?我国将大力开展健康效劳业,力争到2021年总规模到达8万亿元以上;202107 国务院公布?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1年主要工作安排的通知?主要工作任务包括加快健全全民医保体系,探索建立跨省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机制;启动第二批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预计将促进药品效劳的开展;202104 国务院印发?生物产业开展“十二五〞规划? 生物产业产值将到达4万亿,其中仅医药产业总产值就高达3.6万亿;重点扶持用于重大疾病防治的生物技术药物、新型疫苗、诊断试剂、化学药物、现代中药等创新型药物品种;2021年,百强新药企业销售收入占全行业销售总收入的50%;到2021年5家企业进入世界医药百强;根本药物主要品种销量前20家企业所占市场份额到达80%,实现根本药物生产的规模化和集约化;202103 卫生部公布?2021年版国家根本药物目录? 将基药目录扩容至520种。
2021年头孢类抗生素医药中间体及原料药行业分析报告
2021年头孢类抗生素医药中间体及原料药行业分析报告2021年2月目录一、行业概况 (6)1、化学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介绍 (6)2、化学原料药类别 (7)(1)按来源分类 (7)(2)按功效和用途分类 (7)3、医药中间体的类别 (8)4、药品质量管理制度 (8)5、国家药品标准制度 (9)6、药品定价管理制度 (9)7、药品集中采购制度 (9)8、药物一致性评价 (10)二、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主要法律法规和政策 (11)1、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 (11)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12)(1)行业主要法律法规 (12)(2)行业监管体制 (13)(3)行业主要产业政策 (15)3、产业政策的影响 (17)(1)一致性评价 (17)(2)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 (17)(3)“4+7”带量采购 (19)(4)限抗政策 (20)三、行业发展概况 (20)(1)市场规模 (21)(2)发展特点 (22)①产业亟待优化升级 (23)②业务规模稳定 (23)③竞争激烈 (23)④区域集中 (23)2、原料药 (24)(1)市场规模 (24)①全球市场规模情况 (24)②国内市场规模情况 (25)(2)发展特点 (27)四、行业主要壁垒 (27)1、技术壁垒 (27)2、环保壁垒 (28)3、投资规模壁垒 (29)4、客户开发壁垒 (29)五、衡量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指标 (29)1、医药中间体 (29)2、原料药 (30)六、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31)1、有利因素 (31)(1)医药及医药中间体行业得到国家产业政策的有力支持 (31)(2)全球药物消费市场宏观环境发生变化,药物市场规模将稳步增长 (31)(3)国际分工的深化将使中国作为全球医药中间体生产基地的地位更加巩固 (32)(1)制剂药品降价压力可能向上游医药原料药及中间体厂商传导 (32)(2)国家对环境保护标准的不断提高增加了企业生产成本 (32)七、行业经营模式,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特征 (33)八、行业主要企业情况 (34)1、山东金城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4)2、普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34)3、齐鲁制药有限公司 (34)4、石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34)5、山东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35)6、哈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5)7、华药控股有限公司 (35)8、健康元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5)9、河北合佳医药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6)AE-活性酯是头孢菌素类侧链中间体,其与不同头孢母核中间体(即主链)如7-ACA、7-ADCA、7-AMCA、7-ANCA 等结合可形成不同的头孢菌素,主要用于生产产品如头孢噻肟钠、头孢曲松钠、头孢吡肟,头孢他美酯,头孢泊肟酯,头孢唑肟钠等。
医药行业经济运行分析报告
2020年医药行业经济运行分析报告2020年,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国内需求稳定增加,促进了医药行业生产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和较好的经济效益,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也取得了积极进展。
但由于受世界经济明显滑坡和国内经济运行下半年减弱的影响,以及陆续出台的药品降价、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医药企业经济效益在高位增长中下半年出现一定波动,经济景气出现小幅下降,值得引起关注和重视。
现根据快报资料,对2020年医药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如下:一、2020年医药经济发展基本状况(一)工业生产总量继续保持较高增幅,但较上年历史最好水平有所回落1、2020年,医药商业板块整体营收同比增长9.7%,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4%,增速下滑主要系新冠疫情影响下,物流受阻所致,但在医药商业的刚需属性以及疫情物资的需求上升的影响下2020Q2-4恢复较好,全年板块业绩保持正增长。
零售和流通板块的分化在疫情下进一步显著,零售药店板块维持高增速。
从患者用药需求的便利性与目前医院的承接能力来看,零售药店是非住院用药的重要选择渠道。
处方外流的推行,将为药店带来新的客流和交易增长,零售药店行业景气度将持续上行。
表1:2020年医药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基本走势分析2020年医药工业生产趋势可以看出,相对于医药工业创历史最好水平的2020年(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均达到20%以上)的高速度,在2020年世界经济滑坡和国内经济减弱的大环境下是不可能维持的,医药经济增长出现了回落,尤其工业增加值更明显回落了10.2个百分点。
在工业总产值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837亿元,同比增长13.9%,低于行业平均水平4.6个百分点;集体企业完成240亿元,同比增长16.5%,低于行业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完成551亿元,同比增长21.6%,高于行业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民营企业完成151亿元,同比增长24.8%,高于行业平均水平6.3个百分点。
生物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生物医药行业研究报告生物医药行业是当今医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涉及到生物学、化学、医学等多个学科,致力于研究开发新型药物、治疗手段及相关产品。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生物医药行业也在快速发展。
本文将引用最新研究和专家观点,对生物医药行业进行深入分析。
一、背景介绍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疾病的增加,生物医药行业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事实上,生物医药行业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快速增长的领域之一。
据调查,截至2021年,全球生物医药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1.2万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1.7万亿美元。
二、最新研究1.基因编辑技术近年来,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出现,生物医药行业又开启了新的篇章。
基因编辑技术可以删除、更改或插入某些基因,在研究疾病治疗、基因疗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最近,科学家们利用CRISPR-Cas9技术,成功将儿童先天性失聪基因进行了修复。
这意味着基因编辑技术在治疗一些遗传性疾病上取得了进展。
2.人工智能另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它也成为了生物医药行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人工智能可以帮助医生减少误诊和漏诊,提高治疗效果。
澳大利亚爆发大量山火,人工智能算法可以有效地预测哪些地区可能会被山火威胁,从而帮助医生更好地分析患者病情。
三、专家观点1.新药研发面临的挑战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前局长史考特·戈特利布表示“尽管有许多新颖的疗法被开发,但新药研发面临的挑战也是巨大的。
首先是药品的成本,其中包括药品研发和审核的成本,这部分支出占到了制药公司药品定价的很大一部分。
其次是药的安全问题,在研发和上市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未知的安全风险。
最后,就是相应的法律风险,如果进一步加强监管,企业可能面临一些制度性风险。
”2.生物医药行业前景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生物医药行业能够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作用,为人类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但是,这个行业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包括新药审批的时间和成本等,这些都需要不断探索和改进。
医药生物行业简评报告:2021版医保目录发布,看好创新药产业链
[Table_Rank]评级:看好[Table_Authors]李志新首席分析师SAC执证编号:S0110520090001*****************.cn电话:86-10-56511807周贤珮分析师SAC执证编号:S0110521050004********************.cn电话:86-10-5651 1821[Table_Chart]资料来源:聚源数据相关研究[Table_OtherReport]∙【首创医药周报】胰岛素国采落地,正式开始国产逐步替代步伐∙【首创医药周报】近期重点推荐上游研究和试验发展细分行业∙【首创医药周报】医保谈判落幕,看好创新药产业链核心观点⚫医药周观点:2021版医保目录发布,看好创新药产业链12月3日,2021版国家医保目录发布,共计74种药品新增进入目录,11种药品被调出目录。
调整后,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内药品总数为2860种,其中西药1486种,中成药1374种。
中药饮片仍为892种。
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自2022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本次调整,共计对117个药品进行了谈判,谈判成功94个,总体成功率80.34%。
其中,目录外85个独家药品谈成67个,成功率78.82%,平均降价61.71%。
从患者负担来看,与原市场价格相比,本次谈判预计2022年可累计为患者减负超过300亿元。
创新药进入医保速度加快,周期大幅缩短。
中国医药创新产业链处于天时地利人和的黄金时代,坚定看好研发创新优势突出,产品管线丰富的创新药企,建议关注恒瑞医药、信达生物、百济神州、荣昌生物、贝达药业等。
⚫市场回顾:上周生物医药板块下跌1.63%,周涨跌幅位居第27。
今年以来,医药生物下跌7.92%,跑输沪深300 指数1.97个百分点,排全部SW一级行业第22位。
细分行业方面,上周医药生物细分板块涨少跌多,中药涨幅最大,上涨1.17%,化学制剂跌幅最大,下跌3.14%。
今年以来,化学原料药和中药表现最优,年初至今分别上涨28.41%和14.66%;医药商业是表现最弱的子行业,下跌24.69%。
药品经营数据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报告概述随着我国医药市场的不断发展,药品经营企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为了更好地把握市场动态,提高企业运营效率,本报告通过对药品经营数据的深入分析,旨在为我国药品经营企业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数据来源及分析方法1. 数据来源本报告数据来源于我国某大型药品经营企业的内部销售数据、市场调研数据以及相关行业报告。
2. 分析方法(1)描述性统计分析:对药品销售数据进行汇总、统计,描述药品销售的整体情况。
(2)相关性分析:分析不同药品销售指标之间的关联性,为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3)趋势分析:分析药品销售数据的趋势变化,预测未来市场走势。
(4)比较分析:对比不同地区、不同时间段、不同产品的销售情况,找出经营亮点和不足。
三、药品经营数据分析1. 销售总额分析(1)总体情况:近年来,我国药品销售总额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从2016年到2020年,药品销售总额从100亿元增长到150亿元,增长率达到50%。
(2)地区差异:东部地区药品销售总额占比最高,达到40%;中部地区占比为30%;西部地区占比为20%;东北地区占比为10%。
2. 药品销售结构分析(1)产品类别:在我国药品销售中,处方药占比最高,达到60%;非处方药占比为40%。
(2)剂型:口服剂型占比最高,达到70%;注射剂型占比为20%;外用剂型占比为10%。
3. 药品销售趋势分析(1)新产品上市:近年来,我国新药研发投入逐年增加,新产品上市数量逐年上升。
从2016年到2020年,新产品上市数量从50个增长到100个。
(2)市场竞争: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药品价格逐渐走低。
从2016年到2020年,药品平均售价从100元下降到80元。
4. 药品销售地域差异分析(1)地区差异:东部地区药品销售增长迅速,中部地区增长稳定,西部地区增长较慢。
(2)城市与农村差异:城市药品销售占比最高,达到60%;农村药品销售占比为40%。
四、经营建议1. 优化产品结构: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提高市场份额。
医药行业研究:海外疫情反复,建议关注疫情四条主线
市场数据(人民币)市场优化平均市盈率18.90 国金医药指数6347 沪深300指数4860 上证指数3564 深证成指14777 中小板综指14120相关报告 1.《百济神州即将完成三地上市-医药行业周报》,2021.11.22 2.《临床价值导向,创新驱动行业价值成长-医药行业政策点评》,2021.11.22 3.《2021年医保谈判:边际回暖,腾笼换鸟-2021年国家医保谈...》,2021.11.18 4.《三管齐下防治疫情:新冠药物研发销售进展-新冠系列专题报告》,2021.11.185.《PD-1:大靶点,新蓝海-PD-1专题深度报告》,2021.11.16王班 分析师 SA C 执业编号:S1130520110002(8621)60870953wang_ban @ 海外疫情反复,建议关注疫情四条主线 事件 ⏹ 海外新冠疫情仍在反复,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疫苗接种率在全球各地差异较大,近期全球确诊病例及死亡病例出现新一波上升。
⏹ 南非出现了显著变异的新冠变异株Omicron 。
该变异株携带约50个突变,其中约30个突变在病毒表面的刺突蛋白,10个突变在刺突蛋白受体结合区域(Delta 毒株只有2个突变在受体结合区),可能对疫苗保护力度造成较大影响。
研究者正在研究该变异株的传播性、与致命性、以及对潜在的免疫逃逸的影响。
⏹ 默沙东更新新冠口服药Molnupiravir 的临床数据,其保护率下降至30%。
针对非住院患者的MOVe-OUT 试验中,对纳入试验的1433例患者进行评估后,结果显示Molnupiravir 降低了30%的住院/死亡风险(6.8% vs 9.7%)。
而此前在针对762例患者中期分析中,molnupiravir 降低了48%的住院/死亡风险(7.3% vs14.1%)。
⏹ 对比来看,我们更看好辉瑞口服小分子新冠治疗药物PAXLOVID ,其中期分析结果显示出更好的新冠治疗效果(3天内服药组降低89%的住院/死亡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医药行业年度研究报告一、2020 回顾:医药大年,跌宕起伏1.1、疫情下的行业“比较优势”疫情之下,医药刚需属性显现,行业比较优势明显。
医药板块所有上市公司2020 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3.55%,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6.53%,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 29.53%,大部分传统白马公司的内生性增长保持稳健。
业绩表现:好于行业平均水平上半年随着国内疫情的有效控制及政策的积极对冲,各板块陆续恢复增长,但仍有部分板块业绩承压,其中医药板块延续了其持续稳定的增长状态,业绩增速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好于大多数细分行业,高新技术行业板块恢复情况较好,服务消费行业板块下滑幅度仍然较大,随着非经常性因素在 2020 年的逐步消解,预计后期有望逐步得到恢复。
股价表现:板块相对收益突出自年初以来各细分行业普跌,医药板块涨幅居前(以中信行业指数计,截止 2020 年 10 月 30 日,2020 年年初以来医药板块指数上涨 48.13%,跑赢沪深 300 指数33.52 个百分点,列 29 个一级行业第 4 位),板块相对收益突出。
常态化防控下,医药是“聚光灯下的行业”我们虽然能够观察到诸多国家和地区新发病例正在逐步下降,从海外数据上来看,意大利、西班牙、英国、德国、法国、伊朗、美国的每日新增病例绝对额已经达峰。
但是从全球来看,但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情况仍不容乐观(如印度、巴西)。
全球疫情的控制有较为明显的木桶短板效应,即全球防控的最终结果可能会取决于世界上那些防控能力最差的国家,展望未来,全球疫情后续走势依然不明朗。
从国内看,中国依然面临外防输入的压力,前期,吉林、黑龙江和广东也持续出现本地新增情况。
我们预计境内外的常态化防控将是后续持续存在的状态。
在这种背景下,医药板块的关注度依然会保持高位。
医药是“内需里的刚需”。
在海外疫情尚不明朗,且境外复工复产不可能一蹴而就的情况下,寻找“内需”成为了板块配置的首要考虑,同时又考虑到国内一直受到“境外输入”的疫情压力,刚性需求的复苏会快于可延迟或者偏消费升级的复苏。
我们认为医药作为不可延时太久的需求,Q4 及明年将持续性反弹,业绩复苏预期明确,在消费行业中比较优势突出。
1.2、疫情中表现突出的热门赛道医药企业在疫情期间业绩及行情分化较为明显。
业绩方面,核酸检测产品及服务需求爆发,防疫所需的口罩、手套、防护服、消毒液等个人防护用品(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PPE)及呼吸机、监护仪等医疗设备的需求也呈现快速增长,一季度以国内需求为主,从二季度开始海外需求也出现大幅提升,因此分子诊断、设备等细分医疗器械板块业绩实现爆发式增长,而新冠预防及治疗的刚性需求驱动相关疫苗/药物管线布局的标的公司实现翻倍式的市场收益。
核酸检测试剂与服务:新冠检测刚性需求驱动下,头部核酸检测试剂/服务提供商业绩与股价实现爆发式增长,如金域医学、华大基因、硕世生物、达安基因、凯普生物等。
设备及 PPE:疫情催化下,呼吸机、监护仪、血氧仪等产品需求快速增长,相关公司业绩获得快速释放,如迈瑞医疗、鱼跃医疗、万东医疗等。
新冠疫苗:疫情全球蔓延,新冠疫苗及药物具有战略意义,具有相关管线布局、潜力大、进度快的标的公司股价实现了爆发式增长,如智飞生物、康泰生物、沃森生物、万泰生物、复星医药。
1.3、Q3 调整源于双重压力,中长期估值中枢将维持高位站在当下板块相对高位的背景下,板块风险有所体现,8 月初以来医药板块整体下跌 11.26%(截止 2020 年 10 月 30 日),我们总结了一下目前医药板块面临的双重压力,但与 2014Q4 存在差异。
压力一:板块仍面临“双高位”压力二:控费降价类政策存在边际变化尽管当下医药板块仍面临“双高位”和控费降价类政策边际变化的双重压力,但与历史上 2014Q4 相比也存在差异。
1)在全球疫情仍不明朗及未来常态化防控的预期下,医药板块估值溢价率仍维持高位,并不像 2014Q4 那样有明显的风格切换,同时机构持仓也仍旧维持高位,而 2014 年下半年迅速下调至 8%以下,医药板块仍受到持续高的关注度。
2)疫情带来医疗新基建补短板需求升级,医疗防控体系的新建/改造将为相关医疗器械公司带来显著的订单增量,另外,疫情对药企疫苗及创新药研发能力也带来全新的考验,将驱动相关医药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加快填补临床需求缺口,增强业绩内生增长动力,在行业新需求的刺激下,医药板块将长期受到瞩目。
3)疫情后医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也有望提升,此次抗击疫情中,中国医药行业对国民经济正常运营的保障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在支援全球抗疫疫情过程中也起到的关键作用,对争取良好的外部环境具有其他行业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们认为,在此次疫情高峰过后的新常态防控中(乃至此后的更长时间),医药都会成为备受重视的行业,无论是国家产业政策、一级市场投资、还是医药“新基建”的加码以及下游需求的增加,都会促进行业中长期估值中枢的提升。
二、创新药开启商业化时代:从关注 Pipeline 到关注 Topline2.1、创新药审评进入“新常态”自2015 年起,国务院、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用以解决药品注册存在的诸多问题。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通过扩充审评通道、强化审评项目管理、大规模招聘或借调省局人员等诸多措施,多渠道扩增审评力量、提高审评效率。
至 2019 年,历史原因造成的药品注册申请积压问题基本得以解决,CDE 的工作重点逐渐过渡为提升药品注册申请的按时限审评审批率。
2019 年,CDE 共受理新注册申请任务 8082 件(含器械组合产品 5 件),完成任务 8730 件。
2019 年底在审评审批和等待审评审批的注册申请已由 2015 年 9 月高峰时的近 22000 件降至 4423 件,巩固了 44 号文件要求解决注册申请积压的改革成效。
在药品注册申请积压情况改善、政府鼓励药品创新的背景下,从 2016 年起,药品研发的申报数量从临床核查后的低谷逐步回升,2019 年化药、生物制品、中药的申报数量都继续创造了历史新高。
其中,创新药申报数量加速增长,占比由2016 年的 6.35%增至2019 年的8.66%。
总体而言,随着 2015 年以来药政审评审批新政逐步推进,审评积压的状况显著改善,MAH 等制度试点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初创型研发企业的投入要求,企业申报创新药数量和品种获批数量较此前有了显著提升。
我们将创新划分为 1.0 时代和 2.0 时代,1.0 时代指创新药第一步,从“仿制”转型为“创新”,即从研制“Me-too”做起,然后是“Me-better”,围绕原 NCE 结构基础上进行二次创新;2.0 时代是“Best-in-class”(BIC),是“Me-better”里更强的一个和“First-in-class”(FIC)药物。
总体来说,自 16 年“一致性评价+创新药优先审评”政策后,创新药经历近 4 年发展,目前创新药进入下半场,已经从 1.0 时代向 2.0 时代跨越。
2.2、外资加速入场,内资部分靶点“扎堆”近年来,外资药企在国内市场的竞争策略上早已悄然发生着变化,在谈判目录、新药上市、战略合作等各方面均已开始体现,国内外上市的时间差正在逐渐缩短,给国内药企的创新药研发带来了压力。
另一边,内资药企依旧受限于创新能力,在部分热门靶点“扎堆”,面临激烈的同质化竞争,同时也浮现出一些特色的创新药企。
2.3、医保准入与终端推广成为新战场虽然无论政策端的诸多红利,还是研发端的加速投入,促使创新药企业能够持续享受到行业快速发展带来的持续红利。
但随着审评标准提升并逐步和国际接轨,海外创新药也将加速进入国内,后续国内创新药企业在立项、申报、研发、临床等诸多环节也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深刻影响企业的发展路径模式。
展望未来,医保准入与终端推广将成为新的主战场。
2.4、中国式 Big Pharma、Biotech、Biopharma 公司迅速发展随着中国加入 ICH、审评积压解决、带量采购倒逼等因素,近年来医药企业创新药在国内注册申报数量显著增长;进口新药审批明显加速,同时国内与国际获批时间的“时差”亦在显著缩短;自医保谈判目录实行,各家药企稳固的价格体系逐渐被破除,外资药企过去在中国市场拥有较强盈利能力的过期专利药,在集中采购的新环境下价格体系亦出现较大变化,国内龙头企业创新药也通过显著的降价启动医保放量大潮。
可以预见,药品领域未来有系统性优势的龙头企业会逐步占据主导地位,随着中美审批时间窗口差越来越短,医保支付体系越发科学,以药物经济学特性为核心的定价支付体系将逐步形成。
一个新的药品如果要取得商业上的成功,不仅需要前段的研发能力(确实研发出好品种),同时也需要强大的商业化运作能力。
通过这些年的发展壮大,中国已经形成了像恒瑞医药、中国生物制药、石药集团、翰森制药等一批一线的药企。
比如在临床实验上,这些公司会有临床实验方案选择更多的经验,审评时间更短,沟通环节也有更多历史经验可以借鉴。
医保的进入过程中,其谈判的经验也会更加的丰富。
随着中国医药行业近年来的迅速发展和一、二级资本市场的关注度提高、资源倾斜等趋势,中国药企得到更加迅速的发展。
药企在具备资金实力和研发实力的基础上,可以有长足的动力推进现有管线研发速度,拓展新管线研发广度;管线的研发过程也可以反向作为药企研发经验的积累,从而帮助提高自身的研发实力,从而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性循环。
此外,在研发工作顺利进行的过程中,研发成果及产品同时也需要药企以相匹配的销售能力进行推广,保证研发投入得到合理的回报。
销售收入最终转化为企业业绩,作为资金实力反哺药企的研发目前,我国药企大致上可以分为三类:中国式 Big Pharma、Biopharma 和 Biotech 公司,发展迅速,且各有特点。
总体说来,从投资角度来看,三类中国式医药公司有明显特点和差异:中国式 Big Pharma 公司已经开始成型,投资机会逐渐关闭,且预计未来也将保持个位数数量,不会呈现极大增长;中国式 Biotech 公司仍在迅速发展,数量超过百家,投资窗口仍在,但是公司质地、未来发展差异较大;中国式 Biopharma 公司介于前二者之间,有细分赛道中明显的竞争优势,投资窗口正在关闭,且总体数量可能不超过三十家。
三、医疗器械的上半场:复制过去 5 年创新药之路在过去十年的 A 股中,医疗器械子板块表现优于 SW 医药生物,又优于化学制药子板块。
以 2010 年初为起点,截至 2020 年三季度末的近 10 年中,医疗器械板块最高累计涨幅约501%,而SW医药生物和SW化学制药涨幅分别为258%与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