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基础知识讲义课件PPT(共43页)
《建筑设计基础》课件

可持续性
探讨建筑材料的可持续性发展,包括节能减排、资源循 环利用等方面。
PART 05
建筑设计案例分析
REPORTING
案例一:住宅建筑设计
总结词
住宅建筑设计案例,探讨现代住宅设计的理念与实践。
详细描述
介绍现代住宅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和理念,分析不同类型住宅设计的优缺点,探讨住宅设计的发展趋势。
案例二:商业建筑设计
PART 02
建筑空间设计
REPORTING
空间的概念与分类
总结词
基本概念与分类
详细描述
空间是建筑的基本构成元素,是人们生活和活动的场所。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空间可以分为不同的 类型,如封闭空间、开放空间、动态空间、静态空间等。
空间的功能与布局
总结词
功能与布局原则
详细描述
空间的功能决定了其布局。在建筑设 计时,应根据不同功能的需求,合理 安排空间的布局,以满足使用要求。 同时,还要考虑空间的流线、采光、 通风等因素。
值。
PART 03
建筑结构设计
REPORTING
结构的概念与类型
总结词
理解结构的基本概念和类型是建筑结构 设计的基础。
VS
详细描述
结构是指建筑物中承受各种作用力的组成 部分,包括建筑物的梁、柱、板、墙等。 根据材料的不同,结构可以分为木结构、 砌体结构、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等。
建筑结构的选型与设计
案例四:公共建筑设计
总结词
公共建筑设计案例,探讨公共建筑设计的规范与标准。
详细描述
分析公共建筑设计的规范与标准,包括安全、卫生、环保等方面,探讨公共建筑设计的未来发展方向 。
THANKS
感谢观看
建筑设计完整教学课件.

建筑设计完整教学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件基于《建筑设计基础》教材,主要涉及第三章“建筑设计的基本要素”和第四章“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
详细内容包括:建筑设计的基本要素(功能、形式、结构、材料、设备等)、空间组织、建筑体型与构图、建筑与环境的关系等;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实用、经济、美观、安全、环保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要素和基本原则。
2. 培养学生运用基本原理分析建筑实例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建筑体型与构图、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重点:建筑设计的基本要素、基本原则及其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建筑实例图片、视频资料、建筑设计图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建筑实例图片,引发学生对建筑设计的兴趣。
2. 理论讲解:(1)介绍建筑设计的基本要素;(2)阐述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3)分析建筑实例,让学生了解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3. 实践环节:(1)分组讨论:针对给出的建筑实例,让学生分析其设计要素和原则;(2)课堂展示:各小组分享分析成果,进行讨论和点评;(3)案例分析:选取典型建筑案例,进行详细讲解。
4. 随堂练习:(1)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设计一个简单的建筑方案;(2)绘制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等。
六、板书设计1. 建筑设计的基本要素;2. 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3. 建筑实例分析;4. 随堂练习要求。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具有创新意识的小型公共建筑。
作业要求:(1)符合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2)注重功能与形式的结合;(3)考虑建筑与环境的关系;(4)提交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等。
答案:无标准答案,要求符合题目要求。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要素和原则,并能将其运用到实际项目中。
2. 拓展延伸:(1)了解国内外著名建筑师及其代表作;(2)研究建筑设计的最新趋势和发展方向;(3)参加建筑设计竞赛,提高实践能力。
建筑基本知识PPT课件

3、按受力情况分
承重墙——凡直接承受梁、楼板、屋顶等传
下来的荷载的墙;
非承重墙——不承受外来荷载的墙。
其中,仅承受自身重量并将其传给基础的墙
称为自承重墙,仅起分隔作用,自身重量由楼
板或梁来承担的墙称为隔墙;
精选课件
21
三、建筑构造知识
主要建筑材料都有哪些: • 水泥 • 钢筋 • 木材 • 混凝土(水泥、砂子、石子、水) • 钢筋混凝土(水泥、砂子、石子、水、钢筋) • 砖砌体
精选课件
10
住宅名词
• 跃层式住宅: 跃层式住宅是近年来推广的一种新 颖的住宅建筑形式。这类住宅的特 点是住宅有上下两层楼,卧室、起 居室、客厅、卫生间、厨房及其他 辅助用房可以分层布置,上下层之 间的交通不通过公共楼梯而采用户 内独用小楼梯连接。
精选课件
11
住宅名词
• 复式住宅 这种住宅受跃层式住宅的设计构思启发, 在建造上仍每户占有上下两层,实际是 在层高较高的一层楼中增建一个1.2米 的夹层,两层合计的层高要大大低于跃 层式住宅(复式设计为3.3米,而一般 跃层式为5.6米)。复式住宅的下层供 起居使用,炊事、进餐、洗浴等;上层 供休息睡眠用;。
有天有地,居住品质较高。
精选课件
17
三、建筑构造知识
[建筑构造的概念]
❖ 一幢建筑物一般是由竖向 建筑构件(如基础、墙体、 柱等)、水平建筑构件 (如地面、楼面、梁、屋 顶等)及解决上下层交通 联系用的楼梯等组成。
❖ 此外,有些建筑物还有台 阶、坡道、雨蓬、阳台、 烟囱、垃圾道、通风道等。
三、建筑构造知识
四、建筑设备知识
电梯 ❖ 电梯的类型:
按使用性质分类:客梯,货梯,消防电梯,观光电梯 ❖ 电梯的设置:
建筑设计基础知识讲义课件

建筑设计基础知识讲义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讲义依据《建筑设计基础》教材第三章“建筑设计的基本要素”展开,详细内容涵盖建筑的形式、空间、结构、材料及环境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和设计原则。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要素,理解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提高建筑设计的基本素养。
2. 培养学生运用基本设计原则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建筑设计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建筑设计的基本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设计原则的应用。
重点:建筑形式、空间、结构、材料和环境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和设计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建筑设计案例图纸、模型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优秀建筑设计案例,引导学生关注建筑的形式、空间、结构、材料及环境等方面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a. 建筑形式:讲解建筑形式的基本概念、分类及设计原则。
b. 建筑空间:分析建筑空间的特点、分类及设计方法。
c. 建筑结构:介绍建筑结构的基本类型、受力特点及设计原则。
d. 建筑材料:阐述建筑材料的分类、性能及选用原则。
e. 建筑环境:探讨建筑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关系,介绍绿色建筑设计理念。
3. 实践环节:a. 分析案例:分组讨论,分析优秀建筑设计案例中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
b. 课堂练习: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建筑形式、空间、结构等方面的设计练习。
4. 互动交流:学生展示设计成果,教师点评,引导学生相互学习、交流。
六、板书设计1. 建筑设计基本要素a. 形式b. 空间c. 结构d. 材料e. 环境2. 设计原则及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分析一座你熟悉的建筑,阐述其形式、空间、结构、材料及环境等方面的特点。
b. 结合所学知识,设计一个简单的建筑方案,包括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
2. 答案:a. 作业一:学生需提交一份分析报告,内容包括建筑的基本信息、形式、空间、结构、材料及环境等方面的详细分析。
《建筑工程基础知识》PPT课件

硅酸盐水泥
21
1.4.4 混凝土
1).混凝土组成材料 (1)水泥 (2)细骨料 (3)粗骨料 (4)水
2021/4/15
天津城建大学 安全工程
22
2).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有立方体抗压强度和轴心抗压强 度两种情况,这里仅对前者进行简单介绍。
•我国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50081-2002)规定以边长为150㎜的立方体为标 准试件,标准立方体试件在(20±2)℃的温度和相 对湿度95%以上的潮湿空气中养护28天,试件的承压 面不涂润滑剂,按照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抗压强度 作为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单位为N/mm² (MPa)。
17
1.4.3 水泥
1). 硅酸盐水泥的生产 及凝结硬化过程
(1)生产过程 图-教材 (2)凝结硬化过程
2021/4/15
天津城建大学 安全工程
18
2). 硅酸盐水泥与普通水泥的主要技术性质 (1)细度。 (2)凝结时间。 (3)体积安定性。 (4)强度及强度等级。 3).普通水泥的选用
7
长期计划
基本建设程序
五年计划
预备项目计划
年度投资计划
书项 目 建 议
可行性研究
报可 告行
性 研 究
投资估算
2021/4/15
作设 计 工
备建 设 准
备生 产 准
收竣 工 验
用交 付 使
概设 算计
总
预施 算工
图
竣工决算
天津城建大学 安全工程
8
1.2.4工程建设管理体制 (l)工程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度。 (2)工程建设的招标投标制度。 (3)建设项目必须实行工程监理制度。 (4)合同管理制度。
建筑设计基础知识(ppt 55页)

空间是建筑的灵魂,是使用者真正使用建筑的地方,是建筑中最具表现力的要点。 结构造型的三点原则 追求稳定(可靠性) 表现力量(表现力) 创造空间(最终目标)
8.庭院式组合 场地比较开阔、优美、宽松,空间组合采用分散式布局, 由各种房间或廊道围合成庭院,每组自成体系,各庭院 有分有合。此方式舒展、平缓,与环境紧密结合。
复合空间的营造:
1.空间的分隔与划分 •三个层次: 室内外空间的限定 内部各房间的限定 同一房间里不同部分的限定。 •两个方向: 水平方向限定(覆盖、肌理变化、凸、凹、架起等方式) 垂直方向限定(围、立等方式)。 •分隔与划分的手段: 承重构件的分隔 非承重构件的分隔 利用家具、装饰构件等分隔 利用水平高差分隔 利用色彩或材质分隔 利用水体、绿化、照明等分隔
索膜结构(索网结构+膜结构): 新兴的结构形式,网壳是一个推力网络,而索膜结构一般都 是拉力网络的结构。 索膜结构的雏形可以看作是悬索结构,不同的是索膜结构是 一种空间里展开的拉力结构体系。
膜结构
六、建筑形式美
建立一套和谐的秩序,并在此统一的秩序中产生一定 的焦点和变化。 形式美的基本原则: 统一 均衡 比例 尺度 韵律
5.空间的引导与暗示 引导与暗示不同于路标,处理要含蓄、自然、巧妙,增强 空间的趣味性。 表现手法: 借助楼梯、坡道或踏步,暗示其它空间 利用曲墙来引导人流 利用空间的灵活分隔 利用空间界面的处理产生一定的导向性
6.空间的渗透与流通 两个方面:内部空间之间
内外空间之 间的渗透与流通。 表现手法: 利用点式结构来分隔空间 用透空的隔断来分隔空间 利用玻璃等透明材料来分隔空间 用夹层、回廊、中庭等形式来组 织空间
建筑设计基本知识 ppt课件

建筑设计基本知识
1
一、基本数据
(一)门的高宽
1、门高:
供人通行的门,高度一般不低于2m, 再高也以不宜超过2.4m,否则有空 洞感,门扇制作也需特别加强。供 车辆或设备通过的门,要根据具体 情况决定,其高度宜较车辆或设备 高出0.3~0.5m,
建筑设计基本知识
2
现今建筑内各种设备管井的检查门颇 多,它不是经常通过的地方,所以一 般上框高与普通门齐或还低一些,下 边还留有与踢脚线同高的门槛,其净 高就不必拘泥于2m,1.5m左右即可。
5
窗的高度则根据采光、通风、空间形
象等要求来决定,但要注意过高窗户 的刚度问题,必要时要加设横梁或 “拼樘”。此外,窗台高低于0.8m时, 应采取防护措施。
建筑设计基本知识
6
• 2、窗宽
窗宽一般由0.6m开始,宽到构成“带 窗”,但要注意采用通宽的带窗时, 左右隔壁房间的隔音问题以及推拉窗 扇的滑动范围问题,也要注意全开间 的宽窗会造成横墙面上的炫光,对教 室、展览室都是不合适的。
3. 餐厅餐桌尺寸:
(1) 方桌边长850~1000mm;
(2) 圆桌直径:4人桌,900mm;
6人桌,1300mm;
10人桌,1500mm;
12人桌,1800mm;
建筑设计基本知识
22
(3) 坐椅所占宽度:350~500mm;
(4) 坐椅与桌间空间空隙:100mm;
(5) 桌间走道:单人宽600mm,双人宽 应不小于1200mm。
建筑设计基本知识
28
第三节 分级
在建筑设计中,根据建筑物的使用 年限、规模大小,重要程度等,常 常将他们分门别类之外,还长长划 等分级,以便设计人掌握它的标准 和相应要求。
建筑设计基础课件详解

3 可视化方案
利用三维建模软件,可以 生成逼真的建筑模型,帮 助设计师和用户更好地理 解和评估设计方案。
建筑设计中的色彩搭配
暖色调
暖色调可以营造温暖、活泼的 氛围,适合家居和娱乐空间。
冷色调
冷色调可以营造冷静、沉稳的 氛围,适合办公和商业空间。
对比色搭配
对比色搭配可以增加空间的活 力和视觉冲击力。
玻璃
玻璃材料能够提供明亮、通 透的空间感,增强视觉连接 性。
石材
石材具有坚固耐用的特点, 可以展现建筑的稳重与质感。
建筑设计中的结构系统
梁
梁是建筑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用于承载和分散楼板的荷载。
柱
柱在建筑中起到支撑和传递楼层 荷载的作用。
桁架
桁架结构能够提供较大的空间跨 度,并分散荷载。
基础
良好的基础能够提供建筑的稳定 性和承载能力。
建筑设计中的绘图技巧
平面图
通过平面图展示建筑布局、空间 分区和功能布置。
立面图
剖面图
立面图展示建筑外观和立面细节, 如窗户、门等。
剖面图展示建筑的纵向结构和空 间关系。
三维建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1 设计沟通
利用三维建模展示设计意 图,提高与客户和团队之 间的沟通效率。
2 空间感知
通过三维建模,可以更直 观地感知建筑的空间结构 和体验。
建筑设计基础课件详解
本课程详细讲解建筑设计的基础知识,包括设计概述、设计元素、空间规划、 材料选择、结构系统、明设计等内容。
建筑设计中的设计元素
线条
质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线条是建筑设计的基本元素之一, 它可以表达建筑的结构性和流动 性。
质地是建筑设计的视觉特征,不 同质地的运用可以带来不同的感 官体验。
《建筑设计基础知识》课件

建筑技术
总结词
建筑技术是实现建筑设计的重要手段,它涉 及到建筑材料、结构、设备等多个方面。
详细描述
建筑技术是实现建筑设计的重要手段,它涉 及到建筑材料、结构、设备等多个方面。在 建筑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各种建筑技术的应 用,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设备, 以满足建筑的功能和审美需求。同时,还要 考虑建筑技术的可行性和经济性,以确保建 筑设计的可实施性。
建筑设计的构成要素
建筑功能
总结词
建筑功能是建筑设计的核心,它决定了 建筑的基本属性和使用要求。
VS
详细描述
建筑功能是指建筑在使用过程中所应满足 的各种需求,包括生活、工作、娱乐等。 在建筑设计中,要充分考虑使用者的需求 ,合理规划空间布局,以满足不同功能的 需求。同时,还要考虑建筑与周围环境的 协调性,以实现建筑功能的最大化。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概述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是指在建筑设计过程中,注重保护环境、节约资源、降低能耗,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要性
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绿色建筑设计已成为现代建筑设计的重要趋势之一。通过绿色建筑设计,可以有效 地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浪费,降低建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建筑的可持续性和生态效益。
空间是相对于实体而 言的
空间的类型
开敞空间
空间开敞通透,内外视 线通视,多用于大型公
共建筑。
封闭空间
空间相对独立,对外封 闭,多用于需要私密空
间的建筑。ຫໍສະໝຸດ 动态空间空间具有流动性,多用 于展示空间和商业空间
。
静态空间
空间相对稳定,多用于 住宅和办公空间。
空间的处理手法
01
02
建筑设计完整版课件

建筑设计完整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建筑设计基础》教材的第四章,主要介绍了建筑设计的原理和方法。
具体内容包括: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建筑设计的方法和步骤、建筑设计的创新与实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步骤。
2. 培养学生对建筑设计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 提高学生对建筑设计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建筑设计的基本步骤。
难点:建筑设计创新意识的培养,建筑设计实践能力的提升。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建筑设计实例图片、建筑设计图纸。
学具:笔记本、彩笔、建筑设计图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些建筑设计实例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建筑设计有哪些共同的特点?它们分别是如何创新的?2. 知识点讲解:通过PPT,详细讲解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建筑设计的基本步骤。
3. 例题讲解:以某一建筑设计实例为例,讲解建筑设计的过程和方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尝试进行简单的设计实践,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5. 建筑设计创新与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建筑设计竞赛,鼓励创新和实践。
6. 作品展示与评价: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建筑设计基本原则、建筑设计方法、建筑设计步骤。
板书结构:分别列出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步骤,条理清晰。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根据所学内容,设计一个简单的建筑设计,并绘制出设计图纸。
答案:学生设计的建筑设计图纸。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掌握情况如何?建筑设计实践能力的提升情况如何?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进行建筑设计的深入研究,参加建筑设计的比赛和实践项目。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建筑设计的基本步骤。
建筑设计基础知识讲义课件

建筑设计基础知识讲义课件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建筑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程序,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组织能力和建筑审美能力,能够分析并评价建筑设计方案的优劣。
3. 使学生了解建筑规范与法规,提高学生在实际项目中遵守规范、合理设计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空间组织方法,建筑造型与结构的结合。
重点:建筑设计的基本概念、程序和方法,建筑规范与法规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建筑设计实例图纸、建筑模型。
2. 学具:绘图板、绘图笔、橡皮、直尺、三角板、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实际建筑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建筑设计的内涵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详细讲解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程序和方法,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3. 实践操作:(1)空间组织:让学生分组讨论,设计一个小型公共空间的平面布局,并进行汇报与评价。
(2)建筑造型:指导学生运用几何形状和线条,设计一个简单的建筑外观,培养审美和造型能力。
(3)建筑规范与法规:分析实例图纸,让学生了解建筑规范与法规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
4.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习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建筑设计基本概念2. 建筑设计程序与方法3. 建筑设计空间组织4. 建筑造型与结构5. 建筑规范与法规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
(3)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我国建筑规范与法规的基本内容。
答案:(1)建筑设计基本原理:功能与形式统一、空间组织合理、造型美观、结构安全、环境协调等。
(2)建筑方案分析:根据实例进行具体分析。
(3)我国建筑规范与法规:包括《建筑设计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建筑设计竞赛,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同时,推荐相关书籍和资料,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建筑设计基础知识讲义课件

建筑设计基础知识讲义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讲义依据《建筑设计基础》教材第三章“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第四章“建筑设计的基本方法”进行编制。
详细内容包括:建筑设计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与设计程序,空间组织原理,形式美法则,建筑构图规律,以及建筑设计中常用的表现技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建筑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程序,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方法。
2. 学习并运用空间组织原理和形式美法则,提高建筑设计的表现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以及构图规律。
难点:如何将理论运用到实际设计中,提高设计的创新性和实用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建筑设计相关书籍、绘图工具、草图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优秀建筑设计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本讲教学内容。
2. 理论讲解:a. 介绍建筑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程序。
b. 详细讲解空间组织原理、形式美法则和建筑构图规律。
3. 例题讲解:结合实际案例,分析设计原理在实际中的应用。
4. 随堂练习:分组讨论,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原理进行设计。
六、板书设计1. 建筑设计基本概念、原则和程序2. 空间组织原理3. 形式美法则4. 建筑构图规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所学内容,设计一个简单的公共建筑空间。
2. 答案要求:提交设计草图、设计说明和设计分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a. 推荐学生阅读相关建筑设计书籍,提高理论素养。
b. 鼓励学生参加建筑设计竞赛,锻炼实际操作能力。
c. 组织实地考察,了解优秀建筑设计案例,拓宽视野。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理论与实践结合2. 教学目标的实用性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针对性4.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5. 板书设计的逻辑性与清晰度6. 作业设计的实践性与指导性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深度与广度一、教学内容的理论与实践结合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应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建筑设计基础讲义PPT课件

初步设计过程
• 初步的综合考虑 • 功能和形式同时考虑 • 设计理念 的考虑 • 画一些简单的三维透视图 • 将计划阶段的泡泡图,发展成内外关系
明确而且具备了动线系统的平面图 • 剖面图 、立面图 、工作模型
扩初设计阶段
• 不同的表达方式(图和模型) • 将初步确定的理念发展到更详尽的阶段。
(三)建筑设计的一般过程
建筑设计的一般过程: 建筑计划→初步设计→扩初设计→细部设
计与施工图设计→建造施工→使用后评 估
建筑计划过程
• 确定设计的条件 :基地、气候、环境、业主要 求、造价、时间
• 明确设计可能面临的困难和它的优点 • 订出一些设计目标 • 特点:重分析和规划 • 重点:分析清楚要明了的优缺点和主要理念 • 把一些条件和潜力,明确地文字化并图面化
弗兰克·盖里设 计的西班牙 古根汉姆美
术馆
弗兰克·盖里设计 的西班牙古根 汉姆美术馆室
内
(二)建筑师要具备的修养
• 一定的建筑专业知识外 • 广泛的一般知识 • “文艺复兴之人”——上至天文下至地
理,精通美术、雕刻、建筑、文学、工 程,甚至医学解剖等。 • 今天的建筑师仍应具备广阔的眼界与视 野。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施工图设计、建造与使用后评估
• 指导施工的详细的建造图纸 • 使用后的评估为新的设计提供借鉴
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几个特征
• 设计是一个先“寻找问题”再“解决问 题”的过程
建筑设计基础培训讲义.pptx

• 17、一个人如果不到最高峰,他就没有片刻的安宁,他也就不会感到生命的恬静和光荣。上午7时17分0秒上午7时17分07:17:0020.11.17
谢谢观看
展的过程
三、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简介
• 课程目标:表现基础——表现技能训练 设计基础——设计入门训练
• 授课方式:原理讲授+课内辅导
作业是主线
• 考核方式:作业分数累计 • 学习方法:课上+课下
课内+课外
四、工具准备
• 速写本、速写笔、A4复印纸、仿宋字格 • 2H铅笔、 丁字尺(或一字尺)、三角板
施工图设计、建造与使用后评估
• 指导施工的详细的建造图纸 • 使用后的评估为新的设计提供借鉴
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几个特征
• 设计是一个先“寻找问题”再“解决问 题”的过程
需求、目标及冲突点等 “寻求”许多隐含不明的问题,以“解决”更深 入的问题
• 设计是一个寻求各种可能性的过程 • 设计是一个在图面上看出不同景象而发
(三)建筑设计的一般过程
建筑设计的一般过程: 建筑计划→初步设计→扩初设计→细部设
计与施工图设计→建造施工→使用后评 估
建筑计划过程
• 确定设计的条件 :基地、气候、环境、业主要 求、造价、时间
• 明确设计可能面临的困难和它的优点 • 订出一些设计目标 • 特点:重分析和规划 • 重点:分析清楚要明了的优缺点和主要理念 • 把一些条件和潜力,明确地文字化并图面化
(30cm以上)、比例尺、针管笔、制图 纸、图板等 • 2B铅笔、拷贝纸、坐标纸、网格纸、马 克笔、彩铅、水彩等
参考书目
• 《在电脑时代认识建筑——建筑的涵义》,刘育东著, 天津大学出版社
• 《建筑体验》,[丹麦]拉斯姆森著,刘亚芬译,知识产 权出版社
建筑设计知识培训教材(PPT 36张)

(2)、新古典主义风格
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外观吸取了 类似“欧陆风格”的一些元素处理手法, 但加以简化或局部适用,配以大面积墙 及玻璃或简单线脚构架,在色彩上以大 面积线色为主,装饰味相对简化,追求 一种轻松、清新、典雅的气氛。
(3)、装饰艺术建筑风格(Art Deco风格)
Art Deco(装饰艺术)起源于一九二五 年在法国巴黎举办的现代工业装饰艺术国际 博览会,大约是一九二○年代至三○年代一种 流行风格。此一风格不仅反映在建筑设计上, 同时也影响了当时美术与应用艺术的设计格 调,如家俱、雕刻、衣服、珠宝与图案设计 等等。
(二)根据房屋的用途分类: 按照房屋的使用功能可以分成八类: 1、 住宅 2、 工业厂房和仓库 3、 商场和店铺 4、 办公楼 5、 宾馆酒店 6、 文体娱乐设施 7、 政府和公用设施 8、 多功能建筑(综合楼宇)
第二部分:房地产的建筑设计(住宅设计)
(一)、住宅的定义、分类及住宅术语 1、住宅的定义 《住宅设计规范》上的定义是“供家庭居住使 用的建筑”。 2、住宅的分类 (按层数划分) (1)、低层住宅一至三层 (2)、多层住宅四至六层 (3)、中高层住宅七至九层 (4)、高层住宅为十层以上
二、房地产的类别 由于房地产是由土地及地上的建筑物、构筑物 构成,对于土地和房屋可以按以下方法分类: (一)根据土地的用途分类: 1、 居住用地 2、 公用设施用地(含商业用地) 3、 工业用地 4、 仓储用地 5、 对外交通用地 6、 道路广场用地 7、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8、 绿化用地 9、 特殊用地
(4)、新中式建筑风格
新中式建筑在沿袭中国传统建筑精粹的同 时,更注重对现代生活价值的精雕细刻。新 中式建筑通过现代材料和手法修改了传统建 筑中的各个元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 演化和抽象化,外貌上看不到传统建筑的原 来模样,但在整体风格上,仍然保留着中式 住宅的神韵和精髓。
建筑设计基础ppt课件

1
第二章 建筑的构成
构成的概念 构成就是把要素打碎进行重新组合——康定斯基 构成就是把各种形态或材料进行分解,作为素材重新赋予秩序和组织,它的 核心是“要素重新组合”。 蒙德里安作品
2
第二章 建筑的构成
构成的基本要素 基本形态要素(点、线、面、体等)、色彩、结构、材料、技法等。 形式美的原则 对称与均衡
74
平面构成的形式
(5)近似构成:指有相似之处的形体之间的构成,可以是形状大小、色彩,也可以是肌理等 的近似。 (6)特异构成:在有序的关系中,有意违反秩序,使得少数个别要素显得突出,从而打破规 律性的构成手法,称之为特异。特异在视觉上容易形成焦点,打破单调的局面,表达的是 “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意境。
61
重复 62
渐变 63
发射 64
平面构成的形式
(4)分割构成:按照一定的比例和秩序进行切割或划分的构成形式叫分割。
等形分割
65
等形分割:分割后的几个形象均为单位相等,面积相等。
66
等量分割:分割后的几个形象在面积、形状上均为相同,但在位置排列上相互转化,使造 型富于变化,让人得到均衡的安定感。
是现代印刷技术的一种特殊构成形式
19
2
点的构成作品欣赏
20
2
21
2
2.2 线
• 1、线的概念
线是点移动的轨迹。在几何学定义中,线只有位置、长度,而不具有宽度和厚度。 在平面构成中,线既有长度,也具有宽度和厚度,是具有情感特征和形象特征的 视觉单位形态。 线有造型、分割、指示方向的功能。
22
2
• 2、线的类型与性格特征
对称 平衡 旋转 错位 扩大 放射 平移
47
《建筑设计常识课件》

可持续发展
设计环保建筑,提供可持续的生活 环境。
建筑外观设计规范
建筑风格 古典主义 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
特点 追求对称、比例和秩序感 注重功能性、简约和创新 强调个性、多样性和对历史的回应
建筑风格的分类及特点
1 哥特式建筑
尖顶和拱形窗户,代表作品:巴黎圣母院。
2 巴洛克建筑
装饰豪华,充满动态和运动感,代表作品:凡尔 赛宫。
3 现代主义建筑
4 后现代主义建筑
简约而富有创意的设计,代表作品:悉尼歌剧院。
大胆而多样化的外观,代表作品:格栅球场。
建筑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混凝土
用于建筑结构,坚固耐用。
玻璃
透明材料,提供光线和景观视野。
砖块
用于墙体和装饰,具有多种颜色 和纹理。
建筑设计常识课件
探索建筑设计的奥秘,从基本概念与原则开始,了解建筑和环境的关系,掌 握外观设计规范,了解不同建筑风格及其特点,选择和使用合适的建筑材料, 掌握基本的建筑结构设计知识,并学会运用原则来设计建筑内部空间,选择 室内装饰和家具,应用照明、采光等技术,进行节能设计,以及确保建筑设 计中的安全和防火措施,了解建筑项目管理的流程和相关法律法规。
4 景观照明
用照明设计提升建筑的夜晚美感。
建筑和环境的节能设计
节能建筑外墙
使用保温材料和隔热技术,降低能 耗。
太阳能利用
安装太阳能板,利用可再生能源。
绿色屋顶
种植植物在屋顶上,提供降温和隔 音效果。
建筑设计中的安全和防火措施
疏散通道
设计合理的疏散通道和应急出口。
防火材料
选择防火材料,减少火灾的扩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房间门位置集中时,应协调几个门的开启方向。
17
• 2. 窗的设置 (1)窗的大小 – 窗地面积比=窗口透光面积/地面面积
采
视觉工作特征
光 等 级
工作或活动 要求精确程
度
要求识别的 最小尺寸 (mm)
房间名称
窗地面积比
Ⅰ 极精密
0.2
绘图室、画廊、手术室
1/3~1/5
Ⅱ
精密
0.2~1
阅览室、医务室、健身房、专业 实验室
4
一、平面设计内容
• 单个房间平面设计: – 确定房间的面积、形状、尺寸、门窗
• 平面组合设计: – 使用房间、辅助房间、交通联系等合理组合。
建筑平面
使用房间 使用部分
辅助房间
水平交通 交通联系部分
垂直交通Βιβλιοθήκη 5• 二、 使用房间的设计 (一)使用房间的面积
1.面积组成 – 家具(或设备)所占 用的面积 – 人们使用家具设备及 活动所需的面积 – 房间内部的交通面积
6
7
8
• 2.影响因素
– 容纳的人数 – 家具设备及人们使用活动面积 – 我国有关部门制定的面积定额指标。
部分民用建筑房间面积定额参考指标
中小学 办公楼
房间名称 普通教室 一般办公室
会议室
铁路旅客站 普通候车室
图书馆
普通阅览室
面积定额(m2/人) 1~1.2 3.5 0.5 2.3
1.1~1.3 1.8~2.5
11
(五) 门窗
1.门的尺度
• 门高:2100——3300mm
• 门宽:门洞最小宽700mm,常用900——1200mm。 2.门的数量 –根据房间的人数和面积及疏散方便等决定。
• 防火规范规定:面积≤ 60m2,人数≤ 50人的房间, 设一个门,否则两个门并分设房间两端。
• 人流集中的房间(如观众厅、会场等),安全出口 的数目不应少于两个。
备注
12
15 25 50 30 50 50 5~10
15
100 150 50~80 140
150
2~5
1:1 2:1 3:1~5:1 2:1~3:1
1:1
1:1
男女比例按设计要 求 男女比例按实际使 用情况 小学数量应稍多
12
3.门的位置 配合人流路线,缩短交通流程; 配合家具布置,增大有效使用面积; 配合开窗,组织通风; 配合结构布置,避开集中荷载。
13
卧室、集体宿舍门位置的比较
14
15
• (4) 开启方向 – 外门外开,内门内开。 – 私密性强的房间—内开 – 公用房间—外开利于疏散
• 门开启形式:平开、弹簧、推拉门、卷帘门
• 宿舍、办公室等开间尺寸:3.0-3.9m
2.满足视听要求
3.良好的天然采光:
– 窗的大小、数量、位置、开启方式
10
4.经济合理的结构布置 – 多个开间时,应尽量统一开间尺寸,减少构 件类型。
– 经济的开间尺寸不大于4. 00m – 钢筋混凝土梁经济跨度不大于9. 00 m。
• 5.符合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
包括各种规范、规定、定额和标准
2
• 二、基本概念 – 建筑面积:建筑面积是指建筑物各层水平 平面面积的总和。也就是建筑物外墙勒脚 以上各层水平投影面积的总和。
– 使用面积:使用面积指除去【结构面积】 之外的所有【使用房间的面积】与【辅助 房间净面积】之和。
– 建筑基底面积
– 建筑用地面积
3
第二节 建筑平面设计 • 平面设计内容 • 使用房间设计 • 辅助房间设计 • 交通联系空间设计 • 建筑平面组合设计
蹲位及小便器处于隐蔽位置。
部分民用建筑厕所设备数量参考指标
建筑 类型
男小便 器(人 /个)
旅馆 20
宿舍 20
中小学 40 火车站 80 办公楼 50 影剧院 35
门诊部 50
幼托
男大便 器(人 /个)
20
20
40 80 50 75
100
5~10
女大便器 洗手盆或龙 男女 (人/个)头(人/个) 比例
1/4~1/6
Ⅲ 中精密
1~10
办公室、会议室、营业厅
1/6~1/8
Ⅳ
粗糙
>10
观众厅、居室、盥洗室、厕所 1/8~1/10
Ⅴ 极粗糙
不作规定
贮藏室、走廊、楼梯间
18
(2)窗的位置 – 室内照度是否均匀 – 家具布置的方便 – 房间的通风 – 建筑立面处理
(3)窗台高 普通:900—1000mm 特殊:1200—1800、600或0
19
三、 辅助房间的平面设计 (一)、厕所、卫生间
1、厕所设备的类型及数量 – 设备: »大便器:蹲式、坐式、大便槽 »小便器:小便槽、小便斗(挂式、落地式) »洗手盆:挂式、台式、盥洗槽。 »污水池 – 数量:使用人数、使用对象、使用特点 »小便槽按每位0.60m长度计作一件 »盥洗槽按每位0.70m长度计作一件
第二章
建筑设计基础
第一节 建筑设计依据 第二节 建筑平面设计 第三节 建筑剖面设计 第四节 建筑立面设计
1
• 第一节 建筑设计依据 一、建筑设计依据
1.使用功能 2.自然条件
气候条件:温度、湿度、日照、雨雪、风向、风速 地形、地质及防震等级 水文条件 3.技术要求 材料供应及施工技术条件 国家及地方的技术文件
备注 小学取下限 不包括走道
无会议桌 有会议桌
4~6座双面阅览桌
9
(三)房间平面形状
常用形状:矩形、方形、多边形、圆形、扇形
(四)房间平面尺寸
1.家具设备的布置及人的活动要求
• 住宅:主卧及起居室开间:3.3-3.9m、进深:4.2-5.1m
•
次卧开间:2.4-3.0m、进深:2.7-3.9m
厨厕及楼梯间开间:2.4-2.7m
20
2. 设备布置 – 规范《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 37-87 – (1)隔间:
• 隔间高度1.50~1.80m
– (2)卫生设备间距
单侧并列洗脸盆或盥洗槽 外沿至对面墙的净距不应 小于1.25m, 双侧并列净距不应小于 1.80m;
21
(3)、厕所的设计要求 – 厕所应使用方便、位置隐蔽。 – 有良好的自然采光与通风并尽量集中布置。 – 应有利于节省管道
• 同层平面中男、女厕所最好并排布置,避免管道分散。 • 多层建筑中应尽可能把厕所布置在上下相对应的位置。
– 男女蹲位的数量比例 – 实现遮挡 、流线顺畅 – 前室布置
22
• (4)、厕所的布置方式 – 无前室: – 有前室:前室深度应≮1.5~2m。
• 前室作用:空间过渡,视线遮挡、防止串味;
• 带前室的厕所有利于隐蔽,可以改善通往厕所的走道和过厅的卫生条件。 • 当厕所面积小,不可能布置前室时,应注意门的开启方向,务必使厕所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