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通史近代卷资料

合集下载

世界现代史通史

世界现代史通史

开 展 种 植 玉 米 运 动
赫鲁晓夫喜怒无常的性格被称为“鲁莽的改革者”
⑴ 赫鲁晓夫改革(1956年---1964年)
①背景: a. 必要性: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 ( 农业、工业、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b. 可能性: 斯大林的逝世(1953年)
②内容:
a. 经济改革
项目 内容
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垦荒和种植玉米 农业 (突破口 )
项都是自然因素,不是主要原因,故排除。赫鲁晓夫农业改革 是在20世纪50年代,故排除D项。
C
3.(2012·广东)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 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 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 效率,极其浪费,却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据此 可知该学者 A.赞同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B.客观评价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认为斯大林模式有合理之处 D.否认赫鲁晓夫改革的必要性
苏 联
(5)评价斯大林模式
• 积极: 迅速实现了国家工业化,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为资本主义国家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提供借鉴(? • 消极: 政治方面:高度专权,个人崇拜盛行; 经济方面: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总结:是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创新, 曾在初期发挥过积极作用,但不是建设社会主义 的唯一模式。
(1917年——)
世界现代史(阶段特征):
经济: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曲折前 进的历史;经济全球化趋势。 政治: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长期 并存、互相影响、互相对抗及合作;世界各国 人民争取独立、民主、和平与发展的历史; 思想文化: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第三次科技革 命)
世界现代史(1917—今天)
(4)特点

世界通史近代卷资料

世界通史近代卷资料

导言复习与思考:1.史学界对世界近代史断限有哪些观点?你是怎样认识的?2.怎样对世界近代史进行分期?其依据是什么?3.简述世界近代史基本内容。

第一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复习与思考:一、名词解释1.长期议会;2.平等派;3.航海条例;4.布列达宣言;5.《权利法案》;6.光荣革命二、简答题1.简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

2.长老派在内战时期实行了哪些政策?有何意义?3.简述霍布、弥尔顿、洛克的政治思想。

三、论述题1.评价克伦威尔和独立派的历史功过。

2.论述英国革命的历史意义以及为什么说英国革命是保守性的革命。

第二章17-18世纪世界主要封建国家复习与思考:一、名词解释1.伏尔泰;2.卢梭;3.孟德斯鸠;4. 《百科全书》派;5.北方战争;6.普加乔夫起义;7.七年战争;8.幕藩体制二、简答题1.简述三十年战争及其影响。

2.简述路易十四的专制主义政策。

3.彼得一世进行了那些改革?有何意义?三、论述题1.试论启蒙运动的历史地位。

2.述评18世纪的开明君主制改革。

第三章美国独立战争和拉丁美洲各国独立战争复习与思考:一、名词解释1.波士顿倾茶事件;2.不可容忍法令;3.莱克星顿枪声;4.托马斯•潘恩;5.《独立宣言》;6.萨拉托加战役;7.谢司起义;8.多洛雷斯呼声;9.玻利瓦尔;10.阿亚库巧战役;二、简答题1.分析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和性质。

2.简述西属拉丁美洲独立战争中三个中心的斗争情况。

三、论述题1.评介1787年美国宪法。

第四章法国大革命复习与思考:一、名词解释1.网球场宣誓;2.《人权宣言》; 3.瓦尔密大捷;4.罗伯斯庇尔; 5. 热月政变; 6. 雾月政变二、简答题1.简述法国大革命三个阶段的基本情况。

2.结合法国大革命的过程,说明人民群众在革命中的作用三、论述题1.评价君主立宪派的历史功过。

2.评价雅各宾派的“恐怖统治”。

3.试论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

4.比较英、美、法三大革命的异同5.以英、法革命为例,分析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一般规律。

世界近代史(上)复习资料_图文.docx

世界近代史(上)复习资料_图文.docx

第一学习主题欧美国家的巨变与殖民扩张第12课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一、文化巨人但丁与达•芬奇(一)文艺复兴1.原因: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2.发源地:意大利3.性质:反封建、反神学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4.指导思想:人文主义思想(以人为木,肯定人性,肯性现世生活)5.意义:猛烈地冲击了封建神学,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孕育了西欧近现代资产阶级文化,为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思想文化条件。

(二)文化巨人但丁与达•芬奇1.但丁(桂冠诗人)(1)国别:意大利(2)领域:文学(3)代表作:《神曲》(无惜地揭露教会的黑暗,热情地歌颂现世的生活,对封建社会进行了有力的批判)(4)称誉:由旧时代走向新时代的第一位诗人2.达芬奇(1)国别:意大利(2)领域:绘画(3)代表作:《蒙娜丽莎》二、新航路的开辟(―)背景1.西欧工商业的发展,迫切地要求到东方寻找黄金和市场。

(根本原因)2.科学技术的进步。

(条件)3.地中海通向东方的商路被控制。

(直接原因)(二)过程(三)意义1.积极:沟通了欧、亚、非、美四人洲,开始将世界联结成一个整休,扩人了各国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2.消极:引发了欧洲人殖民掠夺的狂潮。

第13课英国的新生一、激进与保守的矛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1.英国资木主义迅速发展;2.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力量的壮大;3.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地阻碍了资木主义的发展。

(根木原因)二、激进与保守的抗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一)内战阶段(1640-1649)(二)共和国阶段(1649-1660)1.成立时间:1649年2.领导人物:克伦威尔3.统治方式:资产阶级军事独裁统治(三)王朝复辟阶段(1660-1688)三、激进与保守的妥协——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果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标志:1688年的光荣革命(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完成)四、革命结果的进步性(一)巩固革命果实——《权利法案》1.目的:为限制王权2.内容:(1)议会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2)国王无权废除法律,必须依法行使权力。

世界近代史资料集

世界近代史资料集

一、世界近代史为什么以1500年为起点?1.世界近代史就是一部资本主义在西方上升、发展、向全世界扩张并由之在全世界产生巨大影响和反响的历史,而导致资本主义在西方上升、发展的一系列变化、一系列事件,几乎都与文艺复兴和地理大发现有关.特别是地理大发现直接诱发了商业革命和西欧诸国的海外殖民扩张,对于西欧资本主义工业化起了最有力的催化作用.没有地理大发现,就没有资本主义的发展,更没有随之而来的世界历史向整体发展的根本转折.文艺复兴和地理大发现发生在1500年前后,因此,以1500年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是合乎历史发展的客观实际的.2.资本主义在西方上升、发展的历史,也就是从地区隔绝向世界形成统一整体过渡的历史.只是随着地理大发现,西方国家的海外殖民扩张,以及世界市场的形成,过去长期存在的各国、各地区、各民族间的相对隔绝状态才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被打破,整个世界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才逐步形成为密切联系的、互相依存又互相矛盾的一体.因此,在这个意义上,以1500年作为世界近代史的起点,也是适合的.3.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上层建筑,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原则.因此,世界历史近代与古代的分期断限,应该以有世界意义的重大经济形态变化为主要依据.1500年前后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如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等,导致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从而引起了遍及世界各地区的社会经济的重大变化.因此,以1500年作为世界近代史的上限,是合乎历史唯物主义原则的.二、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1.几个概念:⑴生产力:人们改造自然以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实际能力,它表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其三要素是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其中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统称生产资料)。

⑵生产关系: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物质关系,它表示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

它包括三个方面:①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②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③产品的分配关系以及由它直接决定的消费关系。

世界通史

世界通史

《世界通史》是2000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崔连仲。

本书分古代、中世纪、近代上、近代下、现代、当代六卷,所述历史始于原始社会止于1996年初,全书用丰富翔实的文字叙述,全方位介绍世界历史的基础知识,内容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科技、法律、宗教、艺术、民俗等领域。

古代卷从古代世界的开端,按纵的历史发展进程依次对各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分章编写;对公元前4世纪后的诸国按横的历史联系分章编写。

中世纪卷按地区和典型专题相结合的系统叙述。

近代卷主要叙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工业革命、法国里昂和德意志西里西亚工人起义、英国大宪章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第一和第二国际、巴黎公社、19世纪晚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19世纪晚期的亚非拉国家等内容。

现代卷主要阐述人类世界进入20世纪后所经历的两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科学技术革命改变了人类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乃至思想观念等内容。

当代卷以对战后世界各种基本矛盾运动的分析为依据,反映战后世界这个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矛盾的统一整体的发展过程与特点,反映各类型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技术、人民运动和对外关系的状况与发展趋势。

世界近代史学习参考书

世界近代史学习参考书

世界近代史学习参考书:1、经典著作: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1-------4卷②《列宁选集》 1-------4卷③《斯大林选集》 1-------2卷④《毛泽东选集》 1-------5卷2、专业参考书:①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下卷》高等教育出版社②刘祚昌等主编:《世界通史〃近代卷》人民出版社。

③王荣堂主编:《世界近代史》上、下册吉林人民出版社。

④苏州大学历史系《世界近代史》浙江人民出版社。

⑤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⑥林举岱等主编《世界近代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⑦齐世荣、吴于廑主编:《世界通史参考资料选集》(近代部分)上、下册,商务印书馆。

参考书: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 [英]莫尔顿:《人民的英国史》上册,三联书店出版。

2. [英]丘吉尔:《英语国家史略》上册,新华出版社出版。

3. [苏]塔塔里诺娃:《英国史纲》三联书店。

4. [法]基佐:《1640年英国革命史》,商务印书馆。

5. [苏]米〃阿〃巴尔格:《克伦威尔及其时代》,四川大学出版社。

6. 刘祚昌:《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史》7、范存忠:《英国史提纲》,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8、阎照祥:《英国政党政治史》,中国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英国工业革命1.林举岱:《英国工业革命》上海人民出版社2.樊亢等:《外国经济史》人民出版社,上册17、18世纪欧洲大陆主要国家1 伏尔泰:《路易十四时代》商务2.皮埃尔〃米盖尔《法国史》商务3.[德]维纳〃路赫《德国史》第二章三联书店4.[法]卢俊:《社会契约论》商务5.卢俊:《忏悔录》第一、第二部人民文学版6.[苏]尼〃伊〃帕甫连科:《彼得大帝传》三联书店7.[法]亨利〃特鲁瓦亚:《彼得大帝》天津人民出版社8. [波]卡〃瓦利舍失斯基:《俄国女——叶卡特琳娜二世传》上海译文出版社9、黎国彬:《17——18世纪欧洲大陆诸国》10、李风鸣、姚介厚:《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11、孙成东等:《俄国通史简编》北美独立战争和拉丁美洲各国的独立战争1.黄绍湘:《美国通史简编》、《美国早期发展史》。

世界通史资料

世界通史资料

世界通史一、名词解释1.英国 1688 年政变1689 年 1 月在伦敦召开的议会全体会议上,宣布詹姆斯二世逊位,由威廉和玛丽共同统治英国,称威廉三世和玛丽二世。

同时议会向威廉提出一个《权利宣言》。

宣言谴责詹姆斯二世破坏法律的行为;指出以后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能停止任何法律效力;不经议会同意不能征收赋税;天主教徒不能担任国王,国王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等。

威廉接受宣言中提出的要求。

宣言于当年 10 月经议会正式批准定为法律,即《权利法案》。

2.权利法案《权利法案》,全称《国民权利与自由和王位继承宣言》,.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重要法律文件,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理论和法律基础,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具有宪法的性质,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开始在英国建立,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

3.人权宣言《人权宣言》,1789 年8 月26 日颁布)是在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的纲领性文件。

人权宣言以美国的《独立宣言》为蓝本,采用 18 世纪的启蒙学说和自然权论,宣布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是天赋不可剥夺的人权,肯定了言论、信仰、著作和出版自由,阐明了司法、行政、立法三权分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

4..独立宣言《美国独立宣言》为北美洲十三个英属殖民地宣告自大不列颠王国独立,并宣明此举正当性之文告。

1776 年7 月4 日,本宣言由第二次大陆会议于费城批准,当日兹后成为美国独立纪念日。

宣言之原件由大陆会议出席代表共同签署,并永久展示于美国华盛顿特区之国家档案与文件署。

此宣言为美国最重要的立国文书之一。

5.法国启蒙运动法国启蒙运动是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领导和发动的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它的斗争对象是封建专制制度和它的精神支柱——天主教派反动邪恶势力。

启蒙运动是法国大革命的前夜,它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理论上为西方后来的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整个西方近代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关键的影响,最终使法国走进现代文明发达国家行列。

世界史 近代史编上卷

世界史 近代史编上卷
当高尔察克和邓尼金发动进攻的时候,盘踞在波罗的海沿岸的尤登尼奇于1919年5月发动进攻,占领杨堡, 威胁到彼得格勒的安全。党中央从其他战线调来军队,加强防务。8月底,把尤登尼奇赶到爱沙尼亚边境。但是, 当邓尼金进攻莫斯科时,尤登尼奇重新发起进攻,在英国坦克的掩护下,10月中旬攻抵彼得格勒城下。10月21日, 红军开始反攻。11月,被击溃的尤登尼奇部队退到爱沙尼亚境内,当即被爱沙尼亚当局解除了武装。1920年2-3 月间,红军解放了北方重镇——阿尔汉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01 出版情况
03 目录 05 拓展阅读
目录
02 内容简介 04 文章摘选 06 作者简介
《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是2007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吴于廑、齐世荣。世界从 15、16 世纪起就已跨进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以世界历史为研究对象的这门学科,也要相应地跨入一个新的阶段。
谢谢观看
与本书配套的是《世界史·古代史编》(上、下)、《世界史·现代史编》(上、下)。
目录
第一章 第一节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 欧洲列强瓜分世界 欧洲的经济优势 欧洲的军事优势 第二节美国和日本作为世界大国的兴起 一、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大国的美国 美国工业跃居世界首位 美西战争 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 大棒政策扣金元外交
文章摘选
高尔察克溃败后,英国陆军大臣丘吉尔在1919年8月夸口说,要组织14国进攻苏俄。但是,这一计划未能实 现。协约国仍把颠覆苏维埃的希望寄托在白卫军上。英、美、法给邓尼金运去几百门大炮和几十万支步枪,派去 几百名军事顾问。
1919年夏,邓尼金的15万军队发起总进攻。他依仗优良的武器和剽悍的骑兵占领了乌克兰的大部分地区。10 月13日,又攻占了奥廖尔,逼近图拉,直接威胁莫斯科的安全。俄国资本家宣布,将给第一个冲进莫斯科的团队 以百万卢布巨奖。苏维埃政权处境万分危急。列宁发出“大家去同邓尼金作斗争!”的号召。几万名党团员奔赴 前线。南方战线司令员叶戈罗夫和军事委员斯大林指挥红军于10月中旬转入反攻,解放了奥廖尔、哈尔科夫、基 辅。1920年初,进而攻占察里津、罗斯托夫。邓尼金主力被击溃。邓尼金逃亡国外,其残部由弗兰格尔率领逃到 克里木半岛。

近代世界史专题参考书目(精)

近代世界史专题参考书目(精)
佛里曼,《世界是平的》,台北:雅言文化,2005。
霍布斯邦,《革命的年代》,台北:麥田出版社,2005。
霍布斯邦,《資本的年代》,台北:麥田出版社,2005。
霍布斯邦,《帝國的年代》,台北:麥田出版社,2005。
*霍布斯邦,《極端的年代》,台北:麥田出版社,2005。
*霍布斯邦,《霍布斯邦看21世紀:全球化,民主與恐怖主義》,台北:麥田出版社,2008。
達爾文,《物種起源》,台北:商務書局,1999。
賴瑞‧查克曼,《馬鈴薯》,台北:藍鯨出版社,2000。
陳惠文,《砂糖的世界史》,臺北:玉山社,2005。
張劍光、陳蓉霞、王錦,《流行病史話》,台北;遠流出版社,2005。
黃仁宇,《萬曆十五年》,台北:食貨,1985。
麥克.戴許,《鬱金香熱》,台北:時報出版社,2000。
世界近代史專題參考書目
20090318修訂
授課進度與內容
專題一:世界史的建構及其分期法
參考書目:
**J.R.‧麥克尼爾/威廉‧麥克尼爾,《文明之網》,台北:書林書局,2007。(必讀)
*周樑楷,《世界史》(上、下冊),台北:龍騰出版公司,2007。
王曾才,《世界通史》,臺北:三民出版社,2006。
費爾南‧布羅岱爾(Fernand Braudel),《文明史綱》,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
───,《文藝復興史》,臺北:稻鄉出版社,2002。
布克哈特(Jacob Burckhardt),《義大利文藝復興時代的文化》,花亦芬譯,臺北:聯經出版社,2007。
劉益昌,《臺灣原住民史—史前篇》,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2。
董景生等著,《走山拉姆岸》,臺北:文化出版社,2008。
克勞德.李維史陀《憂鬱的熱帶》,臺北:聯經出版社,1989。

世界通史

世界通史

一、名词解释1.《独立宣言》美国《独立宣言》是北美洲十三个英属殖民地宣告脱离大不列颠王国,并宣告独立的纲领性文件。

1776年7月4日,此宣言由第二次大陆会议在费城批准。

7月4日从此以后成为美国独立纪念日。

《独立宣言》的原件由大陆会议出席代表共同签署《独立宣言》为美国最重要的立国文书之一。

独立宣言》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前言,阐述了宣言的目的。

第二部分高度概括了当时资产阶级最激进的政治思想,即自然权利学说和主权在民思想。

第三部分历数英国压迫北美殖民地人民的条条罪状,说明殖民地人民是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被迫拿起武器的,力陈独立的合法性和正义性。

在宣言的最后一部分,美利坚庄严宣告独立。

历史背景独立宣言是一份于1776年7月4日由托玛斯·杰斐逊起草,并由其它13个殖民地代表签署的最初声明美国从英国独立的文件。

早在独立前的一百多年间,欧洲启蒙思想就开始在北美传播,为《独立宣言》的发表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欧洲启蒙思想的熏陶下,北美殖民地也产生了自己的启蒙思想家,代表人物是本杰明·富兰克林(1706-1790)和托马斯·杰斐逊(1743-1826),他们反对奴隶制,主张人民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

并且喊出了:“没有代表权,就不得征税”的口号。

这句口号原本是英国政治的基本原则,在英国贵族与王室的斗争中使用过,但独立战争期间被殖民者用来捍卫自己的权利。

2.启蒙运动启蒙运动,通常是指在18世纪初至1789年法国大革命间的一个新思维不断涌现的时代,与理性主义等一起构成一个较长的文化运动时期。

这个时期的启蒙运动,覆盖了各个知识领域,如自然科学、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文学、教育学等等。

启蒙运动同时为美国独立战争与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框架,并且导致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兴起,与音乐史上的巴洛克时期以及艺术史上的新古典主义时期是同一时期。

启蒙运动的背景在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下,自然科学取得很大进展,科学家们揭示许多自然界的奥秘,教会的很多说教不攻自破,人们有了更多的自信。

世界近现代史通史[最终经典版]

世界近现代史通史[最终经典版]

【说明:世界近现代通史体系,并不是必须要求掌握的内容,但是一旦掌握了通史的结构,对于学习新课程高中历史教材,有益无害。

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定有帮助,对于历史科的学习尚有困难的同学,不建议花费大量的时间在本资料上,望慎之!!】第一章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14—17世纪初)§ 1 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一、新航路的开辟1、时间:15世纪中期——17世纪中期(“扩张的时代”)2、原因:①经济根源:15世纪以后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兴起,对黄金的需求量日益增大;②社会根源:《马可波罗行纪》在欧洲的流传,促使很多欧洲人想到东方去实现黄金梦;③商业危机:奥斯曼帝国建立后对东地中海地区的控制,阻隔了东西方之间的商路;④精神支柱:西欧的西班牙、葡萄牙热衷于传播天主教。

3、条件:①西欧生产力的发展;②知识的进步(相信地圆学说、西欧的地图绘制技术先进);③科学技术的发展(罗盘针的运用、多桅多帆的海船出现、武器装备的改进——火炮)4、葡萄牙和西班牙首先开辟新航路的原因:①15世纪晚期已成为中央集权的封建王国,同时热衷于传播天主教,能够为远洋航海提供国家支持;②有利的地理位置——两国都在大西洋沿岸,处于传统航线中心。

5、概况:6、意义:①引起商业革命:扩大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往;欧亚非之间的贸易扩大,并与美洲开始形成紧密的经济联系,世界各地区商品之间在欧洲市场上出现;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商业垄断地位为葡萄牙、西班牙、尼德兰、英国所取代。

②引起价格革命:由于西方殖民者的掠夺,大量贵金属源源流入欧洲,造成金银价值下降,物价飞涨;新兴的工商业资产阶级获取暴利,封建主势力衰落,劳动人民日益贫困;③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④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⑤推动了欧洲早期的殖民扩张;⑥打破了世界各地区相对隔绝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个整体(世界一体化开始迈步)。

世界近代史完整版

世界近代史完整版

声明:此版本在大题方面做了补充修改,内容仅供参考。

感谢傅海燕、傅少华、吕潇和杨冰在大题方面的帮助。

名词解释哥白尼革命:是16、17世纪西欧的科学革命的三个高峰之一,以1543年哥白尼出版的《天体运行论》一书为标志。

哥白尼否定传统天文学理论“地心说”,提出太阳静止地居于行星系的中心的“日心说”。

哥白尼的学说改变了那个时代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动摇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

尽管他的观点并不完全正确,但是他的理论的提出给人类的宇宙观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权利法案》:英国资产阶级经历了“光荣革命”的胜利后,议会于1689年通过了《权利法案》,一方面确保议会的立法权、司法权、财政权和军权,另一方面明确限制了国王的权限,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具有宪法的性质。

法案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开始在英国建立,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

《独立宣言》:1776年7月4日北美殖民地代表通过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标志着美国的脱离英国的殖民控制,成为一个独立自由的国家。

《宣言》用天赋人权和普遍的民主原则,阐述即人人生而平等的观念。

《独立宣言》是历史上第一份以国家的名义宣示启蒙原则的正式文件。

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是发生在17,18世纪欧洲和北美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革命运动。

最初发端于英国,后来法国成为运动中心。

其特点是提倡理性主义和宣扬“天赋人权”观念,来反对宗教上的蒙昧主义和政治上的专制主义。

它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直接促成了法国大革命,也是欧洲第二次思想解放潮流。

《人权和公民权宣言》:1789年法国大革命推翻波旁王朝后资产阶级制宪议会颁布的纲领性文件。

宣示揭示了天赋人权、公民自由、三权分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

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体现了摧毁君主专制的要求,将启蒙运动中的思想主张以法律形式肯定下来,成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思想武器。

十二月党人起义:1825年12月(俄历)俄国反沙皇专制制度的起义。

世界近代史笔记

世界近代史笔记

世界近代史1、我们的世界已是一个小小的“地球村”2、整体世界史就是现代文明萌生、确立、扩散和演进的历史3、世界近代史是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历史的形成期绪论1、世界近代史的主要内容2、世界近代史的断限及分期3、世界近代史研究现状4、世界近代史对当代启示5、主要参考论著一、世界近代史的主要内容1、世界从地区间相互分散隔绝到形成统一世界的过程。

2、主要矛盾是资产阶级与封建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

3、主要内容是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并走向成熟的历史。

二、世界近代史的开端与分期1、世界近代史的开端欧美史学界主要有四种观点:(1)文艺复兴说(2)地理大发现说(3)1450年商业革命说(4)1453东罗马帝国灭亡说2、世界近代史的分期问题(1)正确划分世界史分期是构筑科学的世界史体系的重要基础。

(2)1949年后,我国的世界史体系基本上有2种,即西方体系和苏联体系。

(3)70、80年代的讨论,没有超越出以革命为世界近现代史标志的框架。

论证的焦点集中在世界近代史应该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开端,还是以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为开端。

(4)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史学界在世界近现代史分期问题上取得了新的进展,突破了以革命划分世界近代史的分期框架,把世界视为一个整体,在研究其从分散到整体的过程中得出一些新的结论我国史学界的四种观点:(1)16世纪尼德兰革命说(2)17世纪英国革命说(3)18世纪末法国革命说(4)1500年说,国内学者大多采用这种观点。

3、世界近代史的下限(1)俄国十月革命说(2)第一次世界大战说(3) 1900年说,国内学者大多采用这种说法4、世界近代史分期研究学术界有四种观点:(1)分为两大时期:第一时期:自由资本主义时期,1640年至1870年第二时期:垄断资本主义时期,1870年至1900年(2)四阶段段第一阶段:资本主义产生时期(17、18世纪)第二阶段:进入工业资本主义时代(19世纪上半期)第三阶段:资本主义在全球确立阶段(19世纪50、60年代)第四阶段:资本主义进入垄断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3)三个时期说资本主义童年及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准备时期(地理大发现到1775年)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成熟时期或以西欧为核心的世界体系形成时期(1775年到19世纪70年代)垄断资本主义形成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向纵深发展时期(19世纪70年代到1917年)(4)整体世界形成四步说A、地理大发现,世界地区间隔绝状态打破,新旧大陆、东西方文明直接接触b、葡、西、荷、法、英的殖民扩张是世界地区间联系加强(1760年前后)c、工业革命是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形成(1850年—1870年)互相联系、渗透、影响的整体世界形成(1871年—1900年)三、世界近代史研究现状1、20世纪40年代以来,中国的世界历史研究状况:(1)40年代初,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周谷城开始把世界历史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教学和研究,并于1949年出版了《世界通史》3卷。

[精华]世界近代史各章参考文献

[精华]世界近代史各章参考文献

世界近代史各章参考书目导论理论方法和通史1、《共产党宣言》《马恩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

2、《资产阶级和反革命》《马恩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

3、《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运》《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

4、夏诚著:《近代世界整体观》,成都出版社1990年。

5、彭树智主编:《世界近代史基本问题》,西北大学出版社1987年。

6、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前言部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

7、马世力主编:《世界史纲》(上卷、前言部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8、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近代卷),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年。

9、(美)帕尔默等著,孙福生、陈敦全等译:《近现代世界史》(全3册),商务印书馆1988年。

10、(英)克拉克主编:《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已出各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起。

11、(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吴象婴等译:《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1月。

12、(英)佩里·安德森著,刘北成等译:《绝对主义国家的系谱》,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

12、(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著,张晓华、贾士蘅等译:《革命的年代》、《资本的年代》、《帝国的年代》,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4月。

13、(法)布罗代尔著,顾良、施康强译:《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1-3卷),三联书店1992-1993年。

14、(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著,尤来寅等译:《现代世界体系》(123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2000年。

15、(德)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著,吴琼译:《西方的没落》(一、二卷),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10月。

16、(德)马克斯·韦伯著,姚曾廙译:《经济通史》,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11月。

17、丁建弘主编:《发达国家的现代化道路——一种历史社会学的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

世界通史(三)课程资料整理1

世界通史(三)课程资料整理1

世界通史(三)绪论一、世界近现代史的分期问题1、传统分期——受到苏联史学的影响,以阶级斗争为主线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2、现在分期:综合考虑政治、经济与社会的变化,从全球史观与整体史观出发现代史:20世纪初期(1)第二次科技革命,人类社会由蒸汽时代进入到电气时代;(2)从自由竞争向垄断阶段过渡的完成,世界市场与世界经济的最终形成;(3)自然科学领域内的重大突破:量子力学与相对论的确立。

二、关于世界史体系的构建问题 1. 全球史观2. 文明史观3. 现代化史观4. 资本主义史观三、世界现代史的阶段划分第一阶段:1900-1923年,帝国主义战争与革命互相交错时期1、多场战争:1898年的美西战争1899-1902年的英布战争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2、多场革命:1905年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土耳其的凯末尔革命、埃及华夫脱运动、中国五四爱国运动、朝鲜三一独立运动、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19-1923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意大利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第二阶段:1924-1929年,和平稳定局面的出现经济上: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进行;国际格局上:洛迦诺公约、集体非战公约。

第三阶段:1929-1939年,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酝酿时期。

1、美、英、法等国通过改革与国家干预等形式,逐步摆脱危机;2、德、日、意建立起法西斯独裁统治,积极谋划并展开对外战争;3、苏联:斯大林模式的推行及其利弊4、国际关系方面:“祸水东引”计划的破产第四阶段:1939-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的开始;苏联参战;美国参战;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几次重要的会议及宣言;战争的结束;战后遗留问题。

第一章二十世纪初的世界第一节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殖民地:19、20世纪之初,殖民地基本瓜分完毕,英、法、德、俄成为最主要的殖民列强。

世界近代史参考资料选集

世界近代史参考资料选集

世界近代史参考资料选集第一篇:《法国大革命中的民主理念》摘要:本文从法国大革命的历史背景入手,分析了民主理念在法国大革命中的重要地位。

通过研究法国大革命的资料选集,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民主理念的起源、发展和影响,以及其对后续世界历史的深远影响。

第二篇:《美国独立战争与独立宣言》摘要:本文以美国独立战争为背景,重点介绍了独立宣言对于美国独立的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独立战争和独立宣言的相关资料选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美国建国的历史进程,以及其对世界民主制度发展的影响。

第三篇:《俄国十月革命与社会主义思想》摘要:本文以俄国十月革命为背景,探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革命中的重要地位。

通过研究十月革命的资料选集,我们可以深入了解社会主义思想的兴起和发展,以及其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

第四篇:《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反法西斯联盟》摘要:本文围绕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反法西斯联盟展开,介绍了反法西斯战争对于世界历史的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大战和反法西斯联盟的资料选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反法西斯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以及其对世界格局的重塑。

第五篇:《联合国的成立与国际合作》摘要:本文以联合国的成立为背景,探讨了国际合作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研究联合国的资料选集,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国际合作的机制、原则和成果,以及其对世界政治和经济的影响。

第六篇:《冷战与两极世界格局》摘要:本文从冷战的历史背景入手,分析了冷战对于世界格局的深远影响。

通过研究冷战的资料选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冷战的起因、过程和影响,以及其对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重塑。

第七篇:《全球化与新世纪的挑战》摘要:本文以全球化的背景为切入点,探讨了新世纪面临的各种挑战和机遇。

通过研究全球化的资料选集,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影响因素和未来走向,以及其对世界各国的影响和应对策略。

以上是世界近代史参考资料选集的一部分,通过对这些资料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以及人类社会面临的各种变革和挑战。

世界近代资料

世界近代资料

开明君主制: 在18世纪便出现了几位直接同启蒙思想家交往,参考某些启蒙理论,并打出“开明”旗号推行改革的君主。

“开明君主制”的概念便是这样产生的。

开明君主制的出现,证明了资本主义对封建制度有很大的改造作用。

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过渡,不一定必须通过一场革命。

自上而下的改革方式也是一种过渡的途径。

开明君主们推行的改革,便是这种过渡道路的体现。

尽管在18世纪还没有出现通过改革道路完成过渡的国家,但是作为这一道路的最初尝试或起点,则是无可置疑的。

G尼可罗?马基亚维利: 尼可罗?马基亚维利,尼科罗?马基雅弗利,意大利政治家,意大利作家,1469年出生,1527年逝世,尼可罗?马基亚维利,1469年,5月3日,1527年,6月21日,尼可罗?马基亚维利尼可罗?马基亚维利(Niccolò Machiavelli ,1469年5月3日— 1527年6月2日),是意大利著名政治家,他的著作《君主论》影响了后世许多政治家,他的理论也被曲解为马基亚维利主义。

背景: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割据势力十分严重,各城邦国家间的彼此仇视使意大利丧失了中世纪时期在商业和贸易方面的领先地位,而且因没有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而倍受西班牙、法国和德国的蹂躏。

马基亚维利主张建立统一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结束意大利的分立状态。

清教运动:主张清楚英国国教会内残留的天主教旧制和繁文缛节,提倡勤俭清洁的简朴生活。

清教运动的发动者为卡特赖特。

运动分为温和派与激进派。

前者提倡从国教会内部改革,以实现净化教会为目的,在政治上主张君主立宪。

后者主张采用长老制,甚至脱离国教会,简化仪式,放弃任何偶像崇拜,在政治上提倡共和制。

运动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34.地理大发现的背景和影响。

(一)地理大发现的背景:地理大发现是对15世纪末以来欧洲人开始的一系列探险性航海活动及其结果的总称。

guoxue_mmkey_com哥伦布发现美洲、达?伽马开辟绕非洲到东方的新航线及麦哲伦等人完成的环球航行,是地理大发现的主要内容。

2016届高三一轮复习—世界近代史通史资料

2016届高三一轮复习—世界近代史通史资料

世界近代史部分【通史综述】大体分期:I.工业革命前的资本主义世界(14--18世纪):(1)资本主义萌芽阶段:①时间:14--16世纪。

②总体特征:“人”和“世界”被发现,欧洲开始从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迈进(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迈进)。

③主题词: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2)工场手工业阶段:①时间:17--18世纪中期。

②总体特征: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封建制度矛盾尖锐,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过渡,开启看工业文明大门的政治革命时期。

③主题词:启蒙运动;理性王国;近代科学。

II.工业革命时期(18世纪末--19世纪中期):①时间:18世纪末--19世纪中期。

②总体特征:工业革命、工业化、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世界建立,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兴起并走上联合;进化论,科学理论重大突破;世界文学艺术空前繁荣。

③主题词:科技发展;资本主义统治;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III.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19世纪后期--1917年):①时间:19世纪后期--1917年。

②总体特征:资本主义世界世界体系最终确立。

③主题词:新兴工业出现;垄断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专题一: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和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专题概览】本专题主要阐述了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发现以及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发展与实践的相关史实。

在代议制方面,以英、美、法、德四国代议制政体的确立为代表,虽历经曲折,但开创了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体制。

同时,因各国国情不同,呈现不同的特征,客观上体现了世界各国政治文明的多元化和多样性。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矛盾的激化,用于指导工人运动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经历了由空想变为科学--------马克思主义诞生,由理论到实践------1871年巴黎公社,由理想到现实-----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发展过程,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通史坐标】一、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是在议会与王权的斗争中逐渐形成的;美国独立后,通过1787年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和联邦制度;而法国和德国在19世纪后期制定了宪法,走上了民主道路。

世界通史(近代部分)学习提要

世界通史(近代部分)学习提要

世界通史(近代部分)学习提要
哈萨
【期刊名称】《内蒙古电大学刊》
【年(卷),期】1990(000)001
【摘要】本学期八八级政史专业《世界通史》的讲授内容是近代部分和现代部分。

即自18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始,至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总页数】2页(P36-37)
【作者】哈萨
【作者单位】内蒙古电大;责任教师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728
【相关文献】
1.世界通史(现代部分)学习提要(2) [J], 哈萨
2.世界通史现代部分学习提要(一) [J], 哈萨
3.《世界通史》(古代部分)学习提要(一) [J], 哈萨
4.《世界通史》(古代部分)学习提要(二) [J], 哈萨
5.世界通史(近代部分)学习提要 [J], 哈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言
复习与思考:
1.史学界对世界近代史断限有哪些观点?你是怎样认识的?
2.怎样对世界近代史进行分期?其依据是什么?
3.简述世界近代史基本内容。

第一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复习与思考:
一、名词解释
1.长期议会;2.平等派;3.航海条例;4.布列达宣言;5.《权利法案》;6.光荣革命
二、简答题
1.简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

2.长老派在内战时期实行了哪些政策?有何意义?
3.简述霍布、弥尔顿、洛克的政治思想。

三、论述题
1.评价克伦威尔和独立派的历史功过。

2.论述英国革命的历史意义以及为什么说英国革命是保守性的革命。

第二章17-18世纪世界主要封建国家
复习与思考:
一、名词解释
1.伏尔泰;
2.卢梭;
3.孟德斯鸠;
4. 《百科全书》派;
5.北方战争;
6.普加乔夫起义;
7.七年战争;
8.幕藩体制
二、简答题
1.简述三十年战争及其影响。

2.简述路易十四的专制主义政策。

3.彼得一世进行了那些改革?有何意义?
三、论述题
1.试论启蒙运动的历史地位。

2.述评18世纪的开明君主制改革。

第三章美国独立战争和拉丁美洲各国独立战争
复习与思考:
一、名词解释
1.波士顿倾茶事件;2.不可容忍法令;3.莱克星顿枪声;4.托马斯•潘恩;5.《独立宣言》;6.萨拉托加战役;7.谢司起义;8.多洛雷斯呼声;9.玻利瓦尔;10.阿亚库巧战役;
二、简答题
1.分析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和性质。

2.简述西属拉丁美洲独立战争中三个中心的斗争情况。

三、论述题
1.评介1787年美国宪法。

第四章法国大革命
复习与思考:
一、名词解释
1.网球场宣誓;2.《人权宣言》; 3.瓦尔密大捷;4.罗伯斯庇尔; 5. 热月政变; 6. 雾月政变
二、简答题
1.简述法国大革命三个阶段的基本情况。

2.结合法国大革命的过程,说明人民群众在革命中的作用
三、论述题
1.评价君主立宪派的历史功过。

2.评价雅各宾派的“恐怖统治”。

3.试论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

4.比较英、美、法三大革命的异同
5.以英、法革命为例,分析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一般规律。

6.试谈英、美、法三国革命对世界民主化运动的不同贡献。

7.克伦威尔、罗伯斯庇尔异同分析
第五章拿破仑帝国维也纳会议
复习与思考:
一、名词解释
1.教务专约;2.《提尔西特和约》;3.大陆封锁政策;4. 奥斯特利茨战役;5.“百日”;6.神圣同盟
二、简答题
1.简述拿破仑法典的主要内容。

三、论述题
1.拿破仑为什么能上台并实行军事独裁统治,其倒台的原因又是什么?
2.试评维也纳体系。

第六章工业革命十九世纪前半期的欧洲
复习与思考:
一、名词解释
1.德意志关税同盟;2.《人民宪章》;3.施泰因-哈登堡改革;4.卢德运动;5.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6.正义者同盟;7.共产主义者同盟;8.《共产党宣言》;9.烧炭党;10.意大利青年党;11.法国“二月革命”;12.1848年法兰克福议会;13.护宪运动;;14.容克;15.卢森堡委员会
二、简答题
1.简述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的内容和意义。

2.简述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3.《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其意义如何?
4.简述巴黎公社的经验及失败的教训。

三、论述题
1.分析英国最先开展工业革命的原因及影响。

2.试析1848年欧洲革命的背景、性质、特点及其影响。

3.试论19世纪上半期独立工人运动的特点。

4.比较法、美、德、俄工业革命的特点。

5.试谈第一国际建立的历史条件、性质、解散原因及历史功绩。

6.论巴黎公社的无产阶级性质及原则。

第七章德意志和意大利的统一
复习与思考:
一、名词解释
1. 加富尔;
2.普奥战争;
3. 加里波第;
4.“铁血政策”;5.马志尼;6.“普鲁士式道路”
二、论述题
1.试评俾斯麦。

2.如何分析普法战争的性质?其影响怎样?
3.试比较德国和意大利统一运动的特点
第八章俄国农奴制度的废除
复习与思考:
一、名词解释
1.克里木战争;2.车尔尼雪夫斯基;3.赫尔岑;4.“东方问题”
二、简答题
1.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分析其性质和历史作用。

第九章美国内战
复习与思考:
一、名词解释
1. 西进运动;
2. 门罗宣言;
3. 约翰•布朗起义;
4.《解放宣言》;5.美墨战争;6.密苏里妥协案;7.堪萨斯内战;8.西进运动
二、简答题
1.分析美国内战的历史影响。

三、论述题
1.评价林肯。

第十章日本明治维新
复习与思考:
一、名词解释
1.尊王攘夷运动; 2.武装倒幕;3. 岩仓使团;4. 日本帝国宪法;5.“兰学”;6.黑船事件;7.五条誓约;8.地税改革;9.文明开化;10.自由民权运动;11.吉田松荫;12.大久保利通;13.西乡隆盛;14.福泽谕吉
二、论述题
1.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并分析其性质。

2、比较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成败原因。

第十一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自由主义思潮
复习与思考:
一、名词解释
1.1867年英国文官制度改革;2.孔德;3.马尔萨斯人口论;4.“世界工厂”;5.格拉斯顿;6.狄斯累利
二、论述题
1.试述19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自由主义改革的主要内容,并评价这些改革。

第十二章十九世纪中期亚洲的民族运动
复习与思考:
一、名词解释
1.伊朗巴布教徒起义;
2. 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义;3英国东印度公司;4.詹西女王;5.柴明达尔
二、论述题
1.试谈19世纪中叶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性质、特点及历史地位。

第十三章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复习与思考:
一、名词解释
1.《彭德尔顿法》;
2.《莫里尔法》;
3. 谢尔曼反托拉斯法;4.泰罗制;5.布朗热运动;6.德雷福斯案件;7.西奥多•罗斯福;8.美西战争;9.民粹派;10.普列汉诺夫;11.片山潜;12.费边社;13.米勒兰入阁事件;14.饶勒斯;15.“文化斗争”;16.《非常法》;17.巴黎公社;18.劳联;19.产联二、简答题
1.简述美国进步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2.19世纪末德国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如何理解巴黎公社的原则及其历史经验?
三、论述题
1.试析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及其影响。

2.结合有关欧美国家的政治、经济状况,说明19世纪最后30年世界历史的基本发展趋势。

3.如何评价法国1875年宪法。

4.如何分析美国西部开发的历史影响。

5.述评垄断组织产生的原因和作用。

6.论析主要帝国主义国家的特点。

7.比较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异同。

8.比较19世纪末美德英法经济发展快缓原因。

第十四章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期的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复习与思考:
一、名词解释
1.第一国际;2. 巴黎公社;3. 《非常法》;4青年土耳其党;5.提拉克;6.柏林会议(1884-1885);7.阿拉比;8.马赫迪起义;9.考迪罗主义;10.何塞•马蒂;11.卡蒂普南;12.墨西哥宪法;
二、论述题
1.“亚洲觉醒”的背景和特点是什么?
2.试述帝国主义瓜分非洲对非洲的影响。

3.论述1905-1908年印度民族运动的原因及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