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1-1
《我要的是葫芦》教案笫一课

《我要的是葫芦》教案第一课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我要的是葫芦》的故事情节,理解课文寓意。
2.培养学生朗读、默读、复述课文的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关注生字词。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寓意,学会在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关于种葫芦的故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我要的是葫芦》。
二、初步感知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朗读情况,指名学生朗读,纠正发音。
三、学习课文1.请同学们再次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讲述了什么故事?四、关注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认读,注意读音和书写。
2.学生组内交流,讨论生字词在句子中的运用。
五、深入理解1.请同学们思考:种葫芦的人为什么没有得到葫芦?1.请同学们谈谈对课文寓意的理解。
七、课堂小结1.请同学们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谈谈自己的收获。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谈话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要的是葫芦》,谁能复述一下故事情节?二、深入学习1.请同学们再次朗读课文,注意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句。
三、实践活动1.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如果你是种葫芦的人,你会怎样做才能得到葫芦?四、巩固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认读、书写。
2.学生组内交流,讨论生字词在句子中的运用。
五、拓展延伸1.请同学们思考:这篇课文给你带来了哪些启示?六、课堂小结1.请同学们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谈谈自己的收获。
七、课后作业1.请同学们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家长签字确认,监督孩子完成作业。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将课文中的寓意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做到做事情有方法,关注过程,不盲目追求结果。
祝大家学习进步!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补充1.通过分角色朗读,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文情境,理解种葫芦人的心态变化。
我要的是葫芦教案(5篇)

我要的是葫芦教案(5篇)第一篇:我要的是葫芦教案我要的是葫芦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认真观察画面,看懂图意,理解课文内容。
2、知道植物叶子与果实的关系。
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并且懂得有错就改,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而受损失的道理。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二、教学重点:1、看懂图意,理解课文内容。
2、知道植物叶子与果实的关系。
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并且懂得有错就改,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而受损失的道理。
三、教学难点:1、知道植物叶子与果实的关系。
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并且懂得有错就改,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而受损失的道理。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1、出示生字卡片叫同学读生字。
(二)、学习课文1、齐读“我要的是葫芦”,课题中的“我”指的是谁?我要的是葫芦,那不要的又是什么呢?2、教师范读,让学生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3、引导学生回答老师刚才提出的问题。
4、教师出示课文内容的插图,学生一边看插图一边读课文,图文对照,看哪段文字描述了哪幅图的内容。
5、逐段学习课文。
第一自然段: (1)全班齐读第一自然段,教师提问:a、种葫芦的人喜欢他的小葫芦吗?(喜欢)b、你从哪里看出来他很喜欢?(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d、他为什么这么喜欢他的小葫芦呢?(应为小葫芦很可爱)e、从哪里我们可以看出小葫芦很可爱,你们能从课文中找出来吗?(2)学生回答老师的问题。
(全班齐读细长的葫芦藤到挂了几个小葫芦)(3)让学生观察画面,结合第二句中作者在描写时用到的几个词语谈自己的体会:细长的葫芦藤、绿色的叶子、雪白的小花、可爱的小葫芦,这说明葫芦长得很好。
板书:长满绿色的叶(4)教师指导学生朗读。
结合语言文字体会那个人高兴的心情,“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读出那个人喜爱小葫芦的语气,让学生自己练习,而后指名读,大家进行评价。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最新8篇】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最新8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文档、教学教案、企业文案、求职面试、实习范文、法律文书、演讲发言、范文模板、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experiences, job reports, work reports, resignation reports, contract templates, speeches, lesson plan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最新8篇】《我要的是葫芦》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写本课生字,积累优美词句。
《我要的是葫芦》教案优秀3篇

《我要的是葫芦》教案优秀3篇《我要的是葫芦》教案篇一一、紧扣课题,感悟主题。
1、谜语导入:小小脑袋肚子鼓,能做乐器能装酒。
远看就像大灯泡,走进从来点不着。
2、出示葫芦图片,认读葫芦,强调芦读音。
师生一起板书葫芦二字。
3、你见过挂在藤上的葫芦吗?请一位同学指一指葫芦藤在哪里?认读葫芦藤,怎么才能记住这三个字?4、葫芦都能用来做什么?乐器工艺品,装水装酒等,难怪有一个人说:“我要的是葫芦”把课题补充完整。
生读课题。
二、变序阅读,读出质疑。
1、这个人最终得到葫芦了吗?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故事。
出示读书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标出段的序号。
2、读了故事,请你看看文中的两幅插图,你发现哪些不同?师小结:刚开始,种葫芦的人看到自己种的葫芦,美滋滋地想“我要的是葫芦”,后来却让人遗憾,为什么会这样呢,一起走进故事,寻找答案。
3、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到描写第一幅图的句子读一读。
你找到的是第几段?这一段有几句话?分别写了什么?用铅笔划出。
( )的小葫芦请你仿照这样的句式来夸一夸它们吧。
()葫芦藤()叶子( )小花4、种葫芦的人看到这棵葫芦是什么心情?读出高兴的心情吧。
学生读第一段。
5、难怪那个人越看越喜欢,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可是,你们瞧,没过几天,葫芦变成什么样了?6、看到这样的情景,什么心情?生有感情读最后一段。
三、感悟语气,训练语言。
1、通过刚才的朗读,我们知道种葫芦的人看到自己的葫芦满心欢喜,有一天,他看到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心里想——出示句子:有几个虫子怕什么!意思是什么?比较句子:有几个虫子怕什么!有几个虫子不可怕。
学生练习朗读。
2、那个人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出示句子: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自言自语什么意思。
用这样的语气来读一读。
4、一位邻居看见了,对他说——出示句子: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一治吧!能不能用邻居说一句话。
做动作来体会“盯”。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4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4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4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识3个生字2、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分角色朗读对话;3、挥想象力,初步理解寓意;4、解“井沿”“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
重点难点:1、懂得“坐井观天”寓意,明白本词含有贬义。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分角色朗读对话;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教师给大家带来了两只可爱的小动物——小青蛙和小鸟,它们想和大家做朋友,同学们说好吗?在黑板上贴青蛙与鸟的图片。
(以画导课,激发学生兴趣,有利于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
) 小青蛙和小鸟为了一件事争吵起来,谁也不让谁,咱们来看看是为了什么事,请同学们帮着解决一下好吗?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不认识的字可以问同桌或老师;2、边读边标出自然段。
三、学习课文,理解内容1、同学们,课文中讲青蛙住在什么地方——(井里)(老师简笔画井,把黑板上贴的青蛙移置到井里)2、那么,小鸟从哪儿来的呢——天上飞来,落在井沿上。
师将小鸟图片放在井沿,看图理解井沿就是井边。
小结:现在同学们知道了,这只小青蛙的家住在井里,小鸟呢?从天上飞来,飞累了,落在井沿上,那么它们为什么事争吵起来了呢?(教师范读,生倾听)3、青蛙的观点是什么?它眼中的天是什么样?它为什么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呢?4、小鸟的观点是什么?它眼中的天是什么样?“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步步设疑,培养学生思考能力。
)5、你认为青蛙和小鸟谁说得对?小组讨论一下,并汇报。
(摆清青蛙和小鸟的观点,让学生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和善于分析、善于思考的能力。
)小结:大家孝认为青蛙错了,那你知道青蛙为什么错了吗?它眼中的天为什么只有井口那么大呢?请同学做个实验,把你的书卷起来,往天上看,你看到了多大一片天?6、这只小青蛙一直生活在井里,所以它看到的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设想一下,假如有一天,青蛙跳出水井,跳到井沿上,它会看到什么?说些什么呢?(扩展思维,培养学生想像能力。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通用10篇)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通用10篇)《我要的是葫芦》是一篇看图学文,讲一个人种葫芦,不管理只想得到葫芦,结果叶子上的蚜虫越长越多,最后葫芦都落了。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欢迎大家阅读!《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6个生字,会写“挂”、“哇”等8个字。
2、知道植物叶子与果实的关系。
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并且懂得有错就改,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而受损失的道理。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读课文知道植物叶子与果实的关系。
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1、指导学生学习难字“怪慢”。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感知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
课文重点:第一自然段。
感情朗读指导点:文中对话读说结合点: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都落了,会想些什么?教学准备:《我要的是葫芦》的课件教学过程:导入:这节课我们来学习14课,请同学们跟老师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下面我们来展示一下预习成果。
一、展示成果:1、认读词语。
开火车领读。
齐读2、单个的生字你还认识吗?组词读——小老师领读3、交流识字方法。
说说你会记那个字?怎么记住的?4、检查读课文(一人一段)读后评价纠正提问: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过渡语:同学们真会读书,收获可真不少。
下面我们比一比,看看谁的眼睛最亮?找一找两幅插图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二、精读感悟,读说结合(一)看图1、你发现两幅图有什么不一样?(1)人的表情不一样:一是面带微笑,一是满脸惊讶。
(2)葫芦的叶子不一样:一是绿绿的叶子,一是枯黄的叶子,有的还有小孔。
(3)葫芦不一样:一是挂在藤上,一是掉在地上。
2、看了这两幅图,小朋友的心中是不是有个大问号产生了呢?(学生发表意见。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故事。
学了故事后呀你就明白了。
《我要的是葫芦》教案(优秀8篇)

《我要的是葫芦》教案(优秀8篇)《我要的是葫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
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规范书写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1、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2、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小黑板。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课前预习〗1、读熟全文,勾画生字,标注自然段。
初步认识生字条中的6个生字。
2、读熟“我会读”中的句子。
3、通过查资料,了解有关葫芦、蚜虫的一些常识。
如有条件,可观察葫芦和蚜虫。
4、用“ ?”标出不懂的词语。
第一课时一、看图说话,导入新课1、出示课文两幅插图,看看有什么不一样?2、你发现两幅图有什么不一样?人的表情不一样:一是面带微笑,一是满脸惊讶。
葫芦叶子不一样:一是绿绿的叶子,一是枯黄的叶子,有的还有小孔。
葫芦不一样:一是挂在藤上,一是掉在地上。
过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我们在14课去找答案。
[板书:14]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请用课文中的话来说说。
(让学生自由说)(板书课题:我要的是葫芦)3、出示生词,指名教读: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齐读。
同桌交流记字方法。
找出带生字的句子读一读,巩固记忆。
4、这课有几个自然段?指名分段读。
三、合作学习,朗读感悟1、朗读理解第一段:⑴他种的葫芦长得怎么样?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⑴指导朗读。
2、朗读理解最后一段:⑴种葫芦的人得到葫芦了吗?从哪一段可以看出来?⑴齐读最后一段,质疑。
3、小组合作理解第二、三段。
⑴小葫芦为什么会落呢?找课文里的语句读一读。
⑴请读下面两句话,猜猜他在想什么?有几个虫子怕什么!他想的是:_____________。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他想的是:_____________。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通用5篇)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通用5篇)《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1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一篇看图学文。
讲一个人种葫芦,不管理却只想得到葫芦,结果叶子上的蚜虫越长越多,最后葫芦都落了。
本课有四幅图,分别有四段话与之对应:第一幅图画的是葫芦藤上长满绿叶,还结了几个小葫芦。
种葫芦的人站在葫芦架前,看着可爱的小葫芦非常高兴。
第二幅图画的是葫芦叶子上长了蚜虫,他不在乎,眼睛只盯着葫芦。
第三幅图画的是邻居劝他治虫,种葫芦的人不听劝告,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
第四幅图画的是小葫芦变黄了,都落了。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朗读课文,二、学生分析本教案的教学对象是边远山区小学低年级段学生。
社会教育氛围不浓,学校教育也还处在基本语文知识传授与接收阶段,学生语文素养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差距较大。
受家庭教育影响,一部分学生能顺利读通课文,能初步知晓课文所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但有大部分学生不能正确读文,对于课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葫芦的果实与叶子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就更是不言而喻了。
教学中可结合学生已有的拼音基础,进行朗读教学,使学生正确朗读课文,并通过设置教学情境,以朗读为导向,让学生在朗读中不断感受、了解植物的叶子与它的果实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会认“葫、芦”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2)过程与方法:①采用变序教学法,引导学生由事物的结果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原因。
②分角色朗读突破难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四、教学重、难点及突破方法(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从中受到启发。
突破方法:变序教学法(2)难点:朗读课文,体会不同句式的语气。
突破方法: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教具一个葫芦的剪纸模具六、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初步读课文,感知整体(1)教具导入课文,重点指导“葫芦”的读音。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通读课文,纠正学生朗读课文情况。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15篇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15篇《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1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认识本课生字新词,学写部分生字;3、通过看图和学文,了解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通过人物的对话,结合看图体会人物的心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预习1、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葫芦、蚜虫等知识。
二、检查预习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正音;三、讨论、讲解,指导朗读(一)学习第1自然段1、读课文第1自然段,看看有几句话,想想每句话告诉我们什么?学生阅读后可以答出:(1)第一句:种葫芦的人种了一棵葫芦。
(2)第二句:葫芦藤上长叶、开花。
(3)第三句:花谢了,长出小葫芦。
(4)第四句:小葫芦很可爱。
(5)第五句:种葫芦的人每天都去看几次。
2、读课文第1自然段,说说葫芦的生长过程?如:长叶→开花→花谢→结出小葫芦。
3、看图想一想“长满了绿叶”是什么意思呀?学生能够说出“长满了绿叶”的意思是叶子多、长得好。
4、师:“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呀”,仔细观察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小葫芦怎么可爱呀?生:小葫芦长得绿绿的,油亮油亮的。
像小灯笼,也像小铃铛。
师:在第三句中用了一个“挂”就写出了小葫芦的可爱。
5、让我们有语气地把这段再读一读。
6、师:小葫芦这么可爱,和“长满了绿叶”有什么关系吗?生:因为叶子能制造养料,茎叶长得好,才能开出美丽的花,结出可爱的果。
7、顺序出示图2、图3、图4,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棵葫芦藤有什么变化?(1)如:从第二幅图上看出叶子上长了一些蚜虫,但是叶子还是绿油油的。
(2)从第二幅图上看出虫子越来越多了,叶子上面都有小窟窿了。
花儿也有点蔫了。
(3)从第三幅图上看出叶子变黄了,小葫芦也不再是绿绿的,油亮油亮的了,也变黄,一个一个都落了。
(二)学习第2自然段1、当叶子上刚出现一些蚜虫的时候,种葫芦的人看到了是怎么想的?请你读一读第2自然段把有关句子画下来。
如:有几个虫子怕什么?2、师: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生:这句话的意思是:有几个虫子没什么了不起。
我要的是葫芦公开课教学设计3篇

我要的是葫芦公开课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这是一篇寓言,讲的是一个人种葫芦的故事。
这个人不知道叶子和葫芦的关系,他只注意葫芦,叶子上生了蚜虫也不管,邻居劝他,他也不听,结果叶子上的蚜虫越来越多,小葫芦也都落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如果只顾葫芦,不管叶子,到头来,葫芦也长不成。
这篇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写的,共有四个自然段,以葫芦的变化为线索向读者讲了一个可笑的故事。
文章开篇着力描写了葫芦长势之好和种葫芦人高兴、喜爱的心情。
第二自然段讲那个人看见叶子上生了蚜虫,但他一点也不在乎,眼睛只盯着小葫芦。
第三自然段讲一个邻居劝他治叶子上的蚜虫,他不听,认为叶子上的蚜虫跟葫芦没有关系,不妨碍葫芦的生长。
第四自然段讲叶子上的蚜虫越来越多,小葫芦也都落了。
种葫芦人的无知、自以为是使他自己的期盼落空。
这个故事成为了警示人们的极好教材:不能孤立的看问题,有错就要该正,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而受损失。
学生分析:二年级的学生都有了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和技巧。
具有一定的朗读能力、背诵能力,能在老师的指导下透过课文的内容去了解课文所表达的情感和道理;掌握了一定的认字技巧和写字技能。
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能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情感朗读和发散性思维。
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同时重视阅读习惯的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学生对文本的反应都是以个体的形态呈现的,本节课重视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情景设置是一种非常好的阅读教学手段,在本课中有所运用。
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植物叶子与果实的关系。
3、正确认读本课十二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十个生字。
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主识字为主,师引导识字为辅,并引导归纳识字方法。
2、学生读中悟、悟中读,自主讨论,明白课文所说的道理。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及反思(精选14篇)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及反思(精选14篇)《我要的是葫芦》及反思篇1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课前交流)听你们的班主任说,你们是最聪明的小朋友,那这个你们能猜出来吗?说我是丝瓜我比它圆说我是梨子我比它大我中间细,两头圆小的时候,我可以做成一道美味年老时,我可以用来做药和装酒还能吹出动听的乐曲!猜猜我是谁?(葫芦)孩子们,果然聪明,一下子就猜到了。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个关于葫芦的小故事,孩子们读课题《我要的是葫芦》。
咦?怎么葫芦不高兴啦!原来是你们把它的名字叫错了,“葫芦”的“芦”字儿单个读二声,它们合在一起的时候应该怎么读?(注意轻声)声音很洪亮,如果把那个“葫芦”的“芦”字读得再轻点就更好了。
(师范读生跟读)二、复习生字小朋友们,这一课的生字你还能认识吧?如果你还认识,就准确的,大声的叫出它的名字,叫两遍。
孩子们读得都很认真,老师现在要把你们带进葫芦园去摘一摘小葫芦。
(给生字组个词语)。
孩子们刚才都自己给生字组了词,老师也给每个生字都组了词。
看,这是什么?(葫芦)。
葫芦两头圆,中间细,多可爱啊?想要吗?(想)你把它读准了,这葫芦就送给你!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小朋友们表现得这么棒,这些生字娃娃现在都跑到课文中去了,你还能认识吗?(能)2、我请大家轻声的读这篇课文,读准字音,还要把课文读流利。
读完了就坐好。
3、现在老师要请四个小朋友站起来读读,听的同学当小老师,如果发现他读错了,就等他读完后帮他纠正过来。
4、请孩子们再去读读课文,注意刚才纠正的地方。
请大家边读边想,这篇课文讲了个什么故事。
(谁还能用简单的话来说说)(谁能流利的说说)从前,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叶上长了蚜虫,他不治,后来葫芦一个一个都落了。
四、精读课文<一>、一自然段1.师:孩子们这棵葫芦一开始长得怎么样呢?生:长得很好。
师:你们从哪里知道答案的?生:第一自然段2.师:请孩子们去自由的轻声的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用横线勾出描写这棵葫芦的句子。
《我要的是葫芦》教案优秀7篇

《我要的是葫芦》教案优秀7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较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为了加深您对于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的写作认知,下面作者给大家整理了7篇《我要的是葫芦》教案,欢迎您的阅读与参考。
我要的是葫芦优秀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识字,写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懂得做人和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坐井观天》,认识青蛙的错误,明确本单元学习重点,从故事中得到启发。
复习旧知,回顾从小白兔种白菜,小松鼠找花生,棉花姑娘的故事里,积累地关于植物生长的知识,懂得植物生长的过程播种生根长叶开花结果。
叶子和根为植物输送养分等。
叶子和果有关系。
为学习本课较好准备。
完成填空练习;农民伯伯把谷子种在地里,他们想要的是谷子;果农伯伯把果树种下,他们想要的是果子;农民把棉花种在地里,他们要的是棉花……一位读书人,把葫芦种在地里,他要的是————葫芦。
板书课题,认读葫芦,指导读好课题。
根据课前查阅资料,各自介绍对葫芦的了解。
课前,季涵毅同学很有心,特意带来了三个家里收获的三个小葫芦给老师做教具。
正好请季涵毅介绍自己种的葫芦,和葫芦的作用。
种葫芦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啦,师相机给学生介绍有关葫芦的知识。
二、初读课文,识字,整体感知1、师范读课文2、学习生字重点学习“芦”加一加,比一比,并扩词指导读好轻声词葫芦学习哇换一换,用上“哇”说一句话。
比一比挂结合学过的课文“茄子高高挂灯笼”“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等体会其中“挂”的轻盈和生动。
为学文体会小葫芦的可爱做铺垫。
盯的读音和字音,比较盯和看的区别,积累表示看的词语。
邻的读音,组词邻居,结合文本,预先做铺垫相机借助学生组词邻里之间左邻右舍等让学生谈谈怎样才是好邻居,如能和睦相处的,关心对方的,热心帮助的……3、自由读文,画出重点词句识字。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15篇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1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葫、芦、藤、哇、盯、邻”等六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植物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懂得与课文有关的事理。
4、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使之乐于并善于开动脑筋,积极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教学重点:正确认读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葫芦的生长过程。
教学难点:弄清葫芦与叶子之间的密切联系。
教具准备:自制课件、若干葫芦贴图。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1、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
它是——小葫芦(生答)(课件:葫芦动画跳出)2、咦,小葫芦怎么不高兴啦?(课件:葫芦不高兴)原来你们把它的名字叫错了。
它叫——葫芦hu lu (生答)(课件:图变成字,加上拼音)3、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有趣的寓言故事——我要的是葫芦(课件出示课题:我要的是葫芦)4、齐读“我要的是葫芦”;小声读“我要的是葫芦”;边读边想,不出声地读“我要的是葫芦”。
你想到些什么问题?生:“我”是谁?生:为什么说我要的是葫芦?那不要的是什么?生:那要到葫芦了吗?……二、初读感知,认读生字。
1、答案藏在课文里。
我们赶快打开书,选择你最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遇到生字词多读两遍。
2、“秋天到,葫芦香,摘个葫芦大家尝”,我们来摘葫芦吧。
(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学生自由认读)2、调皮的汉字宝宝摘掉了拼音小帽,着急地跑出来和大家交朋友。
仔细看看哪些生字容易读错,请能干的小老师提个醒。
3、课件:葫芦藤谢哇蚜盯邻治赛师:老师也给大家提个醒儿,“葫芦”的“芦”单独念lu,组成词念轻声。
来,和他们打打招呼吧!三、图文结合,自读感悟。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3篇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在反复朗读和多种形式的朗读中体会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1、学习11个生字,会写8个字,培养识字能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植物、叶子与果实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教师:生字卡片,课件,一个葫芦学生:课前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收集有关叶子作用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看图质疑,提示课题1、课件出示画面:“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
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
”通过观察让学生知道绿叶葱茏,小葫芦可爱;再出示画面:“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个都落了”。
通过两幅图对比,引导质疑: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都变黄了,落了呢?2、提示课题:我要的是葫芦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
2、标出自然段,圈出生字,读一读。
3、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三、自主识字,培养识字能力1、再读课文,联系生字前后的词语或句子读谁字音。
2、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1)指名读生字卡片。
(2)开火车读去掉拼音后的生字。
(3)轮读生字词语卡片。
3、指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生字,全班交流。
4、用生字口头组词,比一比谁组得多,组得正确。
5、指导书写:注意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指导“爬”、“谢”、“慢”等字。
四、熟读课文,了解文中的道理1、学生自由读课文,想想读懂了什么?2、出示课件插图,学习第一自然段。
(1)开始小葫芦长得怎么样?(很好、很茂盛)(2)你从哪儿看出这棵葫芦长得好。
(藤长;叶绿多;花是雪白的,葫芦可爱)(3)出示词组读一读细长的葫芦藤、长满了绿叶、雪白的小花、可爱的葫芦(4)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2、3句话,读出喜爱之情。
3、这么可爱的小葫芦,逗人喜欢吗?从哪句可以看出来?4、分小组比赛朗读第1自然段。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我要的是葫芦》教案5篇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我要的是葫芦》教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我要的是葫芦》教案 5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我要的是葫芦》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我要的是葫芦》教案 1教学目标:1、写好“言、每、棵、怪、慢”6个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悟,体会种葫芦人的心态。
体会反问句,感叹句及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2、学会带着问题读课文,读中感悟,看图与学文相结合。
3、懂得当自己做错事情时一定要听别人的劝告。
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1、写好“言、每、棵、怪、慢”6个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悟,体会种葫芦人的心态。
体会反问句,感叹句及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2、学会带着问题读课文,读中感悟,看图与学文相结合。
教学重点:懂得当自己做错事情时一定要听别人的劝告。
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方法:通过读读、找找、想想、说说、编编、画画等方法让学生充分阅读,自主探究。
另外,由于本文是一篇寓言故事,学生很喜欢读,因此,教学中采用不同形式的读,如(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师读生评价、分角色读)再加上自主探究等学习方法能使学生更好的去理解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学生对课文的内容以及所蕴含的道理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人物的神态、语言都通过看图和朗读得到充分的感悟。
教学流程:游戏导入——学习一、四自然段——学习第二、三自然段——拓展延伸教学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游戏,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找不同画面。
2、学生认真观察图片,找出不同。
3、请学生带着游戏中的仔细观察和认真思考开始我们今天的学习。
(设计意图:激发兴趣,为后文找出课文插图的不同做好铺垫。
)二、开门见山,导入新课。
我要的是葫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1篇

我要的是葫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1篇我要的是葫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一、学习目标1、会认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二、重点难点1、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2、懂得事物之间的联系。
三、教学准备1、实物:葫芦、葫芦种2、生字卡片3、动画、幻灯片教学过程一、导入1、今天,2、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位神秘的朋友。
先看它是谁?(出示葫芦)你看它,圆圆的身子细细的腰,多可爱呀!你认识这位朋友吗?(出示葫芦种)你知道这样一颗小小的种子怎样结出葫芦吗?(生根、发芽、长叶、开花、结果)3、有一个人也种了一棵葫芦,可他最后却没有得到葫芦,为什么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我要的是葫芦》4、请同学们伸出右手跟老师一起写课题。
齐读课题。
随机强调“芦”的读音二、检查预习1、老师已经让你们提前预习了,现在老师检查一下你预习生字的情况。
2、出示生字,齐读,当小老师读,开火车读。
三、观察插图,整体感知1、真不错,小火车开的又快又稳。
接下来,老师想考考大家的眼力如何?2、(出示两幅插图)你能发现他们之间的不同吗?3、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文。
4、请同学们边看动画,边听老师读课文。
四、学习1、4自然段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边读边想:小葫芦一开始长得怎么样,最后怎么样了?2、你是从哪几个自然段找到答案的.?3、谁愿意把第一自然段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课文哪些语句写小葫芦长得很可爱?4、交流5、小葫芦最后怎么样了?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说一说。
6、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7、可爱的小葫芦都落了,多可惜呀。
我们怎样读出可惜的语气呢?指读。
五、学习2、3自然段1、小葫芦为什么一个一个都落了呢。
我们从2、3自然段里面找找答案。
2、自读,思考:小葫芦为什么都落了?3、全班交流。
4、指读2、3自然段,边听边想:叶子上生了蚜虫,他是怎么想的?邻居劝他治蚜虫,他是怎么说的?5、交流“有几个虫子怕什么?”(1)、最后是什么标点符号?叹号该怎样读?指读(2)、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能给它换个说法吗?(有几个虫子不可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示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会本课11个生字,认读藤”、哇”、蚜”三个字。
读课文,自己观察画面,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读课文,自己观察画面,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1 •指导学生学习难字挂、怪”2•初步感知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 •教师出示实物一一葫芦,让学生认一认,这是什么?葫芦可以作中药,能治病。
2•今天我们学习一个跟葫芦有关的寓言故事《我要的是葫芦》。
教师板书课题,请同学们读一读,纠正读音:芦: 字音是I q第二声。
读葫芦”一词时,是轻声,跟着老师再读。
二、学习本课生字和词语。
1 •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画出新词,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
2•同桌开展相互间的学习。
(1)打开课后的生字表,分别读一读,如果读得不正确,进行纠正,还可以借助工具书查一查,读准字音。
(2)两个人读一读画的新词,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词义,利用工具书查一查,看看解释。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一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葫、芦、挂、些、怕、盯、邻、居、治、奇、怪在读生字的过程中,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纠正。
(2)看投影,读词语。
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指名读。
葫芦、一些、挂着、雪白、邻居、奇怪、治一治、自言自语(3)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教师板书。
芦:上面是草”字头,下面的户”字第一笔是点,注意与卢”字区分,芦”在葫芦”一词中读轻声。
盯:左右结构,部首是目”字旁,右边是丁”字。
这是一个左形右声的形声字,表示目不转睛地看。
怪:这是左右结构的字,右上是又”字,下面是土”字,注意与经”字区分。
挂:第六笔是横,不是竖,两个土”字上下排着。
些:上下结构,上面的笔顺是:竖、横、竖、提、撇、竖弯钩。
教师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
(4)理解词意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利用工具书查一查。
赛过:胜过。
本课指种葫芦的人希望葫芦长得比南瓜还要大。
挂:本课是结(ji 8的意思。
蚜虫:昆虫,身体卵圆形,绿色,黄色或棕色,腹部大。
吸取植物的汁液,是农作物的害虫。
俗称:腻虫。
奇怪:纳闷,不理解。
三、读课文,看插图,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让学生自己练习读课文,要做到正确和流利。
2 •同桌之间进行互查。
3•与小组成员一起看插图,说说画面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而后练习读书。
4.教师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1)指名读书,大家进行评价。
(2)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讲的是一个人种葫芦的事。
这个人不知道叶子和葫芦的关系,他只注意葫芦,叶子上生了蚜虫他不管,邻居劝他, 他也不听,结果叶子上的蚜虫越来越多,小葫芦也都落了。
四、指导学生进行书写。
1让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而后描写。
2 •教师让学生进行板演,进行评价。
五、总结本课学习情况。
六、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词。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提出不懂的问题。
附:板书设计:7我姜的是萌芦芦盯挂怪些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认真观察画面,看懂图意,理解课文内容。
2•知道植物叶子与果实的关系。
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并且懂得有错就改,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而受损失的道理。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1看懂图意,理解课文内容。
2•知道植物叶子与果实的关系。
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并且懂得有错就改,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而受损失的道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知道植物叶子与果实的关系。
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并且懂得有错就改,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而受损失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
1.让学生结合生字表自己读读生字。
2•看投影,读词语。
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指名读。
葫芦、一些、挂着、雪白、邻居、奇怪、治一治、自言自语二、学习课文。
1.教师范读,让学生在文中标出自然段。
2•师出示课文内容的插图,学生一边看插图一边读课文,图文对照,看哪段文字描述了哪幅图的内容。
与同桌练习说一说。
3•逐段学习课文。
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其他同学一边读课文一边标出共有几句话。
(2)让学生说一说每句话的意思,谈一谈读懂了什么。
第一自然段讲有一个人种了一棵葫芦,葫芦藤上长了叶子,开了花,结了小葫芦,他非常高兴。
(3)教师强调两点:①第一句中的葫芦是指一种植物,课题中的葫芦指的是葫芦的果实。
②让学生观察画面,结合第二句中作者在描写时用到的几个词语谈自己的体会:细长的葫芦藤、绿色的叶子、雪白的小花、可爱的小葫芦,这说明葫芦长得很好。
板书:长满绿色的叶子(4)教师指导学生朗读。
结合语言文字体会那个人高兴的心情,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读出那个人喜爱小葫芦的语气。
让学生自己练习,而后指名读,大家进行评价。
第二自然段:(1)小声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这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讲那个人看见叶子上生了蚜虫一点也不在乎,眼睛只盯着小葫芦。
(2)让学生在书中画出那个人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说的。
而后练习读一读,谈一谈应读出什么语气。
自己先思考,遇到问题与同桌商量商量。
(3)指名让学生谈想法,相互交流。
(4)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归纳:有几个蚜虫怕什么?”那个人满不在乎,在读书时要读出满不在乎的语气。
种葫芦的人希望小葫芦长得比南瓜还要大要读出满怀希望的语气。
(5)让学生练习读,而后指名读,进行评价。
(6)思考:同学们想一想叶子和葫芦有什么关系?学生们结合一些资料谈自己的认识,而后教师再加以补充。
叶子是植物营养器官之一,植物通过叶子吸收太阳光和二氧化碳,再与根部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成为植物的营养,叶子死了葫芦也活不了。
第三自然段:(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
练习分角色朗读,边读边体会邻居和种葫芦的人的看法。
(2)进行交流: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意思是:种葫芦的人认为叶子上的虫根本不用治,为什么叶子上的虫不用治呢?理由是:我要的是葫芦。
”读这些语句时要读出不以为然,自以为是的语气。
我要的是葫芦。
”要读重些,是肯定的语气。
结合学生说的,板书:蚜虫,不治)令邻居的话要读出诚恳的语气,表示自己的建议。
(3)分角色朗读,大家评议。
第四自然段:(1)让学生默读,思考:葫芦为什么掉了?板书:落了(2)引导学生交流:葫芦藤上先长叶子,再开花,最后结果实。
小葫芦开始长得很好,后来生了蚜虫,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蚜虫越长越多,最后小葫芦一个个都落了。
(3)让学生观察画面,结合画面展开想象:那个人看到小葫芦一个个都掉了想些什么?他会做些什么呢?(4)指名读这个自然段,教师小结: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有错就改,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再后悔。
三、布置作业。
1 •看图说说每幅图的意思。
2.在小组内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而后互评。
附:板书设计7我要的是葫芦长满了绿叶--------- 小葫芦I妈虫I I不治 --------- ►落了第三课时教学目的:1•复习生字新词。
2•引导学生参加讨论,谈一谈自己的想法和理由。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参加讨论,谈一谈自己的想法和理由。
教学过程:一、复习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
2 •打开书,按照田字格规范书写汉字,教师检查,及时进行板演。
3.填空,再读一读。
()的小花()的蚜虫()的葫芦藤()的小葫芦让学生先自己练习填写,然后再订正,最后读一读。
()的小花雪白美丽可爱红艳艳()的蚜虫害人讨厌可气()的葫芦藤细长美丽绿色()的小葫芦可爱绿色二、朗读练习。
1读句子。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有几个虫子不怕。
2•比较每组句子有什么不同?与同桌讨论,而后进行交流。
这两组句子在表达上,意思是一样的,不同之处是:每组中的第一句是反问句,第二句是陈述句,第一句所表达的意思比第二句更强烈些。
3.练习读一读。
4.以小组为单位,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而后互评。
5 •想一想通过读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有错就改,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再后悔。
三、发散思维练习。
请学生给这篇寓言故事续加结尾。
1.自己先练习。
2.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由各小组选出优胜者参与班级展示。
3.进行展示。
四、教师总结。
五、布置作业1.读书。
2.预习下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