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片衰老
植物叶片衰老相关研究进展
![植物叶片衰老相关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42f0433983c4bb4cf7ecd16c.png)
作物 杂 志
Cos rp
植物叶片衰老相关研究进展
严 雯 奕 叶 胜 海 董 彦 君 金 庆 生 张 小 明
(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 ,10 1浙江杭州 ;上海 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 03 , 302 , 。 2 24 上海) 0
摘
要
有 重要 的理论 和 经济 意义 。
子机制等的研究进展进行 了概述 , 对今后的研 究方
向作 了展 望 。
关键词
植 物 叶 片衰老 ; 影响 因素 ; 衰老相 关基
因; 子机 制 分
1 植 物 叶 片 衰 老 的 影 响 因 素
植 物 叶 片衰 老 不 是 一 个 简 单 的 过 程 。如 前 所
r o a e c mme ca i d a o n b o d Asa c u Ⅱ ii g o g i u t r Ch n a s b ih d s me c mp e e r il e t me a d a r a . o n y l n n a r l e, i a h s e t l e o o l t z h v c u a s
H ri 50 0 H in jn ,hn ) ab 10 3 , e og agC ia n l i
Absr c W i e d v lp n fta s e i e hn l g lr e q n iy o e e i d f d p a t n o u t ta t t t e e o me to r n g n c t c oo y,a g ua tt fg n tc mo i e l n s a d pr d c s hh i
述 , 物叶 片 衰 老 是 受 内外 因 素 共 同作 用 的结 果 。 植
衰老叶片中叶绿素的降解
![衰老叶片中叶绿素的降解](https://img.taocdn.com/s3/m/e7646624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ed.png)
衰老叶片中叶绿素的降解
衰老叶片中叶绿素的降解是植物老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它指的是随着植物生长发育期的结束,叶片中叶绿素开始逐渐地从叶片中分解消失,其叶绿素含量也随之减少。
叶绿素是植物体内光合作用产物,它能够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促进叶片的生长和发育。
衰老叶片中叶绿素的降解,可以使植物的光合能力逐渐减弱,从而导致叶片的萎缩和褪色。
衰老叶片中叶绿素的降解,是植物老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主要是由几个步骤完成的:
首先,叶绿素原子中的氧基会首先分解,形成氧化态叶绿素。
此时,叶绿素原子结构发生改变,吸收的太阳能也会受到影响而减少,从而导致叶片的光合能力减弱。
其次,氧化态叶绿素会再次受氧化作用,形成更加深度的氧化叶绿素,叶绿素的数量会进一步减少,吸收的太阳能也会因此受到影响而减少。
最后,氧化叶绿素最终会被过氧化氢降解,并释放出大量的氧化产物,从而完成叶绿素的降解。
随着叶绿素逐渐降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逐渐减少,植物的光合能力也随之减弱,从而导致叶片的萎缩和褪色。
衰老叶片中叶绿素的降解是植物老化的一个重要环节,不仅能够使叶片的光合能力减弱,而且还可以帮助植物分配营养,促进新叶片的生长和发育。
因此,衰老叶片中叶绿素的降解可以说是植物老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它能够为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提供必要的营养。
叶片衰老的生理变化
![叶片衰老的生理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28a0f60d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11.png)
叶片衰老的生理变化叶片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也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之一。
然而,随着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叶片会逐渐衰老,出现一系列生理变化。
本文将针对叶片衰老的生理变化进行探讨。
一、叶片色彩变化随着叶片的衰老,它们的色彩会发生明显变化。
例如,一些叶片会逐渐由鲜绿色转变为黄色或褐色。
这是因为叶绿素的分解导致叶片色彩的变化。
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关键色素,但随着叶片衰老,叶绿素分子会逐渐降解,导致叶片的颜色变浅。
同时,叶片中的类胡萝卜素等其他色素也会逐渐显露出来,使叶片呈现出黄色或褐色的色调。
二、叶片质地变化衰老的叶片质地也会发生变化。
一般来说,年轻的叶片通常比较柔软,而衰老的叶片则会变得干燥、脆弱。
这是由于叶片内部细胞的结构和组织发生了变化。
随着叶片衰老,细胞壁中的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增加,而细胞间隙中的水分含量减少,导致叶片质地变硬,失去了柔软的特性。
三、叶片形态变化叶片衰老还会导致叶片形态的变化。
一般来说,衰老的叶片会逐渐变小、变薄,并且出现明显的褶皱或皱缩。
这是由于叶片细胞的伸长能力减弱,导致叶片无法保持原本的形态。
此外,衰老的叶片还可能出现边缘的干枯和裂缝,进一步影响叶片的形态。
四、叶片功能变化叶片衰老会导致叶片功能的变化。
一方面,叶片衰老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力。
随着叶片中叶绿素的降解,光合作用的效率会下降,导致植物无法充分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
另一方面,衰老的叶片还可能影响植物的水分和养分吸收能力。
由于叶片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衰老的叶片可能无法有效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五、叶片衰老的原因叶片衰老是植物生长发育的正常过程,但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环境因素是主要原因之一。
例如,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条件的变化会影响叶片的衰老速度。
此外,营养供应不足、病虫害的侵袭、氧化应激等也会加速叶片衰老的过程。
另外,植物自身的因素如基因调控、激素水平等也会影响叶片衰老的速度和程度。
叶片衰老时,蛋白质含量下降的原因
![叶片衰老时,蛋白质含量下降的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ec4f1375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c3.png)
叶片衰老时,蛋白质含量下降的原因
当叶片衰老时,蛋白质含量会出现下降。
蛋白质是植物维持正常生长发育的必要物质,对叶片衰老至关重要。
因此,弄清楚叶片衰老时,蛋白质含量减少的原因有助于维护植物良好的生长。
一般来说,叶片衰老时,蛋白质含量的下降有多种原因。
首先,衰老叶片会变得脆弱,当不断受到风力的影响时,总是会出现裂缝和变形。
这时,蛋白酶将进行加速的水解作用,使组成叶片的蛋白质逐渐消失,增加了蛋白质含量的下降。
其次,叶片衰老时,也会出现营养吸收减少,这可以降低植物体内蛋白质积累的速度,影响细胞组成物质的重组,从而引起蛋白质含量的减少。
再者,当叶片衰老时,细胞和植物体内腐烂菌的繁殖会明显加快,把植物体内蛋白质吞噬殆尽,大大降低了叶片内蛋白质的含量。
同时,部分腐烂酵素能够将所吸收的蛋白质细胞分解,使叶片内的蛋白质失去吸收功能。
此外,叶片衰老时,自然是会受到降温和辐射的影响。
寒冷的环境会减少植物蒸腾系统的效率,减少植物体内蛋白质的形成,降低叶片蛋白质的含量。
辐射会损坏叶片细胞,将叶片细胞组成的蛋白质分解,也会导致叶片蛋白质的流失。
总的来说,当叶片衰老时,人们可以通过减少对叶片的伤害,增加植物营养成分的吸收和积累来保证叶片的正常生长,并抑制蛋白质的流失,以免出现蛋白质含量的下降。
描写树叶衰老的句子唯美(精选100句)
![描写树叶衰老的句子唯美(精选100句)](https://img.taocdn.com/s3/m/d0805005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fb.png)
描写树叶衰老的句子唯美(精选100名句)树叶衰老是自然界中一个常见又美丽的现象,它象征着季节的更替与生命的轮回。
下面是描写树叶衰老的唯美句子,希望能够传递出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
1. 在秋风的拂袖中,树叶如繁星般飘落。
2. 枯黄的树叶轻轻地飘向大地,仿佛诉说着岁月无情。
3. 茂密的树冠逐渐变得稀疏,树叶逐渐黄了。
4. 雨后的树木,枝繁叶茂之间却夹杂着一抹凄凉的暮秋。
5. 枫叶含苞待放,却不禁流露出岁月的沧桑。
6. 树叶逐渐失去了往昔的嫩绿,如同岁月的痕迹在上面刻下了深深的皱纹。
7. 萧条的秋日里,一片片干枯的叶子飘零,落满大地。
8. 深秋时节,树叶醉在阳光的怀抱中,温暖了彷徨的季节。
9. 树叶像黄昏时分的尽头,渐行渐远,即将告别大地。
10. 树叶的美,正如追寻的足迹,尽管消逝,却仍然美丽动人。
11. 盛夏的炎热,叶片失去了生机,仿佛被岁月悄然带走。
12. 风轻拂,衰老的树叶似乎在与自己目睹的季节告别。
13. 秋风吹过,枯叶漫天飞舞,舞动出一场离别的交响曲。
14. 残阳下,落叶犹如凋零的梦,静静地坠入大地的怀抱。
15. 叶片呈现出一抹梦幻的颜色,仿佛诉说着无尽的忧伤。
16. 那片片飘零的树叶,是如同生活中丢失的那段感动。
17. 树叶像秋天的发丝,慢慢地飘散,迎接四季更替的变化。
18. 树叶的故事,是风吹过的诗行,在大地上残留着深深的回响。
19. 树叶的衰老,如同生命的终章,沉默而美丽。
20. 红枫飘零,树叶落地,如同一幅秋天的画卷被轻轻地揭开。
21. 树叶灿烂的色彩逐渐褪去,仿佛告别了青春的岁月。
22. 叶片细腻的纹路宛如岁月的印记,记录着岁月的痕迹。
23. 树叶凋零,仿佛是大地与树木的告别仪式。
24. 枯黄的叶子飘落,描绘出大自然迷人的画卷。
25. 树叶的衰老宛若人生,在不经意间渐渐逝去。
26. 秋风吹过,树叶沐浴在点点暖光中,宛如闪烁的星空。
27. 树叶徘徊在树枝上,犹豫着要离开还是留下,纠结在秋天的边缘。
植物叶片衰老
![植物叶片衰老](https://img.taocdn.com/s3/m/0ac130d08bd63186bcebbc1c.png)
植物叶片衰老摘要:叶片衰老是植物发育后期的一个重要特征。
在生产上当植物叶片衰老或是异常时,光合作用减退,将极大程度地限制植物产量潜力的发挥,农业生产中造成许多作物减产。
本文结合植物叶片衰老发育的过程,从叶片衰老过程中各个组织水平细胞结构变化、细胞生理生化变化、植物激素以及基因调控等方面对叶片衰老的机理进行综述,并提出今后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植物叶片衰老,机制,调控,环境因素1.叶片衰老过程叶片衰老最显著的形态变化就是叶片颜色的变化,在衰老过程中,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是其衰老过程的反应,可用来判断衰老的过程及其程度,而衰老的机理是导致这些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的基础(张宝来,2013)。
研究表明,根据植物叶片生理生化变化的早迟、强弱、方向和幅度,一般将衰老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诱导期、抵抗期和加剧期。
三个衰老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生理生化变化特征。
一阶段的变化较大,第二阶段为趋于平稳的变化,第三阶段变化剧烈。
即第三、第一、第二阶段的生理生化变化速率依次降低。
在衰老诱导阶段,叶片受到衰老信息的刺激,存在于体内的衰老机制得到激发,生理生化变化表现为幅度较大的应激反应,呈现出通过生理生化变化来去除衰老信息作用的趋向。
在衰老抵抗阶段,是叶片内衰老机制和防衰老机制相互激烈作用的时期,因而表现出生理生化变化速率较小的特点。
但是,衰老机制逐渐处于主导地位,使生理生化变化逐渐向衰老的方向发展,真正意义的衰老是从这一阶段开始的。
在剧烈衰老阶段,体内的防衰老机制已失去作用或不复存在,因而生理生化变化表现为变幅很大的衰老特征,最终导致死亡(Eng-Chong Pua Michael R.Davey,2010)2.叶片衰老的细胞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的变化研究表明,植物叶片在衰老过程中表现为下述典型特征:叶绿素的降解明显快于合成,蛋白质迅速丧失,RNA大量水解,叶片在形态上表现为黄化现象。
2.1细胞结构的变化叶细胞在衰老阶段显示出一些独特的结构和生化变化。
高级植物生理学01植物衰老
![高级植物生理学01植物衰老](https://img.taocdn.com/s3/m/f49e2f62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d9.png)
高级植物生理学01植物衰老植物衰老一、植物衰老植物新陈代谢就是植物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核心问题之一。
无论是在器官水平上还是在个体水平上,新陈代谢都就是一个高度有序的被调控的过程。
植物叶片新陈代谢就是一种程序性的细胞死亡(programmedcelldeath,pcd),就是叶片发育的最终阶段。
它除了代表生命周期的破灭之外,在发育生物学上也有著关键的意义。
在这段时期内,植物在明朗叶片中累积的物质,将被水解并载运至植物其他生长强劲的部位。
叶片衰老是一种受遗传和外界因子(如日照、病害、遮荫、高温、干旱和水涝等逆境)影响的高度程序化过程(thomashestoddarj,1982)。
对于产生种子的作物,包含绝大多数农作物,新陈代谢引发的叶片同化功能的消退很大程度地管制了作物产量潜力的充分发挥;对蔬菜作物亦可以导致皮利尼损失,叶片和根系早衰就是导致结实率相对较低、空秕率为较低的现象的主要原因,水稻品种存有理论上测算水稻如果延后1天新陈代谢,可是水稻减产2%左右。
二、植物叶片衰老的指标最显著的外观标志就是叶色由绿变黄、开裂,而在细胞水平上整体表现为叶绿素含量上升,蛋白质含量上升,无机磷酸化能力减少,膜脂过氧化激化,游离氨基酸累积,腐胺含量下降而精胺含量上升,细胞分裂素含量上升,脱落酸含量下降,多种酶活性发生改变等等。
许多大分子物质例如蛋白质、膜脂、rna等水解构成的n素等营养物质被中转至娇嫩的叶片、发育中的种子,予以再次利用和储存。
叶片衰老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叶绿素逐渐消失,并伴随着黄化以及叶片的最终脱落(leshem,1981)。
叶绿素a比叶绿素b下降得快,叶绿素含量以及叶绿素a/b比值可作为衰老的1个指标。
聂先舟等(1989)报道水稻离体叶片随着离体天数的增加,叶绿素含量下降,衰老加深。
从衰老过程中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变化也可以看出叶绿体随年龄而逐渐解体。
因而有人提出叶绿素分解是衰老的原发过程及衰老的真正标志。
随着小麦叶片的新陈代谢,叶绿素的毁坏强化,且叶绿素a毁坏率为低于叶绿素b,新陈代谢过程中累积的超氧阴离子(o-2)能够轻易引起叶绿素的毁坏及特异性地毁坏叶绿素a,以致叶绿素水解毁坏和叶绿素a/b值上升。
植物叶片衰老资料
![植物叶片衰老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ac422e60242a8956aece40d.png)
植物叶片衰老摘要:叶片衰老是植物发育后期的一个重要特征。
在生产上当植物叶片衰老或是异常时,光合作用减退,将极大程度地限制植物产量潜力的发挥,农业生产中造成许多作物减产。
本文结合植物叶片衰老发育的过程,从叶片衰老过程中各个组织水平细胞结构变化、细胞生理生化变化、植物激素以及基因调控等方面对叶片衰老的机理进行综述,并提出今后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植物叶片衰老,机制,调控,环境因素1.叶片衰老过程叶片衰老最显著的形态变化就是叶片颜色的变化,在衰老过程中,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是其衰老过程的反应,可用来判断衰老的过程及其程度,而衰老的机理是导致这些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的基础(张宝来,2013)。
研究表明,根据植物叶片生理生化变化的早迟、强弱、方向和幅度,一般将衰老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诱导期、抵抗期和加剧期。
三个衰老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生理生化变化特征。
一阶段的变化较大,第二阶段为趋于平稳的变化,第三阶段变化剧烈。
即第三、第一、第二阶段的生理生化变化速率依次降低。
在衰老诱导阶段,叶片受到衰老信息的刺激,存在于体内的衰老机制得到激发,生理生化变化表现为幅度较大的应激反应,呈现出通过生理生化变化来去除衰老信息作用的趋向。
在衰老抵抗阶段,是叶片内衰老机制和防衰老机制相互激烈作用的时期,因而表现出生理生化变化速率较小的特点。
但是,衰老机制逐渐处于主导地位,使生理生化变化逐渐向衰老的方向发展,真正意义的衰老是从这一阶段开始的。
在剧烈衰老阶段,体内的防衰老机制已失去作用或不复存在,因而生理生化变化表现为变幅很大的衰老特征,最终导致死亡(Eng-Chong Pua Michael R.Davey,2010)2.叶片衰老的细胞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的变化研究表明,植物叶片在衰老过程中表现为下述典型特征:叶绿素的降解明显快于合成,蛋白质迅速丧失,RNA大量水解,叶片在形态上表现为黄化现象。
2.1细胞结构的变化叶细胞在衰老阶段显示出一些独特的结构和生化变化。
作物叶片衰老研究进展
![作物叶片衰老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5f2dedf5941ea76e58fa04e4.png)
C r o p s
2 0 1 3 . 4
作物 叶 片衰 老研 究进 展
孙玉莹 毕 京翠 赵 志超 程 治 军 万建 民
( 农作物基 因资源与基 因改 良国家重大科学 工程/中国农业科 学院作物科学研究 所 , 1 0 0 0 8 1 , 北 京)
摘 要 叶 片 衰 老 是 叶 片发 育 末期 的 一 个 自 然发 育 过 程 。 在 叶 片 衰 老 过 程 中 , 叶 绿 素 和 其 他 大分 子被 降解 , 叶 片光 合 能 力 降 低 , 衰 老 组 织 中的
偶联 , 一 些 诱 导 衰 老 的 转 录 因 子 也 同时 存 在 胁 迫
a c t i v i t y . Re c e n t y e a r s ma n y b i o t e c h n o l o g i e s , s u c h a s mo l e c u l a r ma r k e r t e c h n o l o g y a n d c o mp ra a c t i v e g e n o mi c s we r e
是 涉及 的 分子 生 物 学机 制 仍 不 清 楚 。 就 作 物 叶 片 衰老 研 究 方 面 的 有 关进 展 进 行 了综 述 , 以期 为 相
关 的研 究提 供 借 鉴 。
关 键 词 叶 片 衰 老 ; 环 境 因子 ; 植 物 激素 ; 突
变体
的衰老 阶段时 , 叶片会 逐渐 死亡 _ 4 J 。衰老 的 时间
都 能 影 响作 物 的 衰 老 进 程 , 最终影响作物产 量 , 但
叶 片生 长 到 一 定 阶段 就 会 出 现 衰 老 , 即 使 在 满 足 营养 条 件 且 无 明 显 环 境 胁 迫 时 , 叶 片 衰 老 仍 会 自然 发 生 J 。通 常 情 况 下 , 当受 环 境 胁 迫 和 其 他器 官 的生 理 信 号 调 控 时 , 叶 片 生 长 可 以 发 生 可 逆 的 衰老 过 程 ; 在 成 熟 阶段 , 当 叶 片发 育 到 不 可 逆
叶片衰老机制
![叶片衰老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f4f12264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4c.png)
叶片衰老机制
叶片衰老是叶片发育的最后阶段,这一过程受到多种内部因素(如年龄、发育、营养)及外部环境因素(如光照、温度、胁迫)的共同调控。
在植物自然生长发育状态下,植物通过感知内部年龄的变化调控衰老进程。
然而,外部环境因素如遮阴环境(低比率R/FR)或延长黑暗等可提前诱发或加速叶片衰老,而高比率的R/FR光照条件显著抑制叶片衰老。
叶片衰老的生理过程涉及多个方面。
例如,温度低温和高温都会加速叶片衰老,这可能是由于钙的运转受到干扰,或者因蛋白质降解、叶绿体功能衰退,叶片黄化。
干旱会促使向日葵和烟草叶片衰老,通过加强蛋白质降解和提高呼吸速率,破坏叶绿体片层结构,抑制光合磷酸化,降低光合速率。
营养缺乏也是导致叶片衰老的原因之一,营养物质从较老组织向新生器官或生殖器官分配,会引起营养缺乏,导致叶片衰老。
在分子层面,叶片衰老的调控机制涉及多种转录因子和信号通路。
例如,细胞分裂素可以显著延长保绿时间,推迟离体叶片衰老。
此外,光信号蛋白FHY3和下游转录因子WRKY28通过整合年龄及光信号途径调控叶片衰老的分子机理。
FHY3负向调控了年龄途径介导的叶片衰老过程,并通过直接抑制转录因子WRKY28的基因表达,以及抑制水杨酸的合成,进而抑制叶片衰老的起始过程。
总的来说,叶片衰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个生理和分子机制。
这些机制在植物适应环境、维持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目前对于植物如何整合外界环境光信号和内在年龄因素,进而调控叶片衰老的机制仍不完全清晰,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植物叶片衰老及其调控研究
![植物叶片衰老及其调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9cd3b262af90242a895e5ca.png)
2.活性氧及其清除剂调控植物叶片衰老 活性氧物质包括含氧自由基和含氧非自由 基,自由基可以在细胞代谢过程中连续不 断地产生,它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发挥作用, 诱导机体的生理与病理的过程。
叶片衰老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一、与叶片衰老相关的基因
二、衰老相关基因的功能类别 三、叶片衰老的分子机制
与叶片衰老相关基因
叶片衰老的调控
叶片衰老的生理生化
叶片衰老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叶片衰老的生理生化变化
光合能力和呼吸速率下降 活性氧、自由基代谢 叶绿素含量下降 蛋白质含量下降 核酸含量下降 内源激素变化 可溶性糖含量变化
• 光合能力和呼吸速率下降 叶片衰老中光合能力下降是衰老叶片的 一大特征。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植物衰老 后,根系吸水能力减弱,体内相对含水 量减少,水势下降,导致气孔关闭,阻 碍CO2进衰老入叶肉细胞,而使光合作 用降低;另一方面,衰老引起的非气孔 因素亦是降低光合作用的重要原因。 一般器官衰老时,由于线粒体体积变小, 内膜褶皱,线粒体数目减少,使呼吸速 率下降。但下降速度比光合作用慢。
叶片衰老的分子机制
叶片的衰老伴随着叶色的改变,以叶片的死亡脱落 而告终。叶片的衰老是一个包括许多生理变化和 分子事件的连续的过程。Nooden理论讲叶片衰老 过程分为起始、衰退、终末三阶段。
叶片衰老的分子机制
植物内源性激素与叶片衰老的关系
![植物内源性激素与叶片衰老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baed3b78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5b.png)
植物内源性激素与叶片衰老的关系随着生物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植物内源性激素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
植物内源性激素是影响植物生长和发育的重要因素,其中,植物内源性激素与叶片衰老的关系备受研究者的关注。
本文主要介绍植物内源性激素是什么,以及植物内源性激素与叶片衰老的关系。
一、植物内源性激素是什么植物内源性激素是指植物自身产生的调节植物生长和发育的物质,包括生长素、赤霉素、脱落酸、细胞分裂素、乙烯、脱落素等多种物质。
它们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于植物的各个部位,并通过参与和协调植物的体内生理和代谢过程来影响和调控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二、叶片衰老的过程叶片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器官。
随着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叶片会经历一系列的生长阶段,从幼嫩期到成熟期,最终到衰老期。
叶片衰老是指叶片生长、代谢和光合作用功能的逐渐减弱,直到叶片死亡和脱落的现象。
受到环境和遗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植物叶片的衰老过程复杂多变。
三、植物内源性激素和叶片衰老的关系植物内源性激素的含量和作用在叶片的衰老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下面我们来看看植物内源性激素和叶片衰老的关系。
1、生长素生长素是植物内源性激素中最为重要的一种,它参与的过程很多,其中包括了叶片的形成、叶片的展开和叶片的老化过程。
生长素在幼嫩期增加叶片的面积,但是在衰老期时,生长素的含量会逐渐降低,导致叶片的代谢降低和老化加快。
2、赤霉素赤霉素是植物内源性激素的另一种,它在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很多过程中都有重要作用,其中包括了叶片发育和叶片衰老。
在叶片衰老过程中,赤霉素的含量也会逐渐降低,导致叶片的代谢和结构的下降。
3、脱落酸脱落酸是植物生长和发育过程中另一种重要的激素。
它在植物叶片脱落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植物衰老的过程中,脱落酸的含量逐渐升高,同时促进叶片老化和脱落。
4、乙烯乙烯是一种重要的气体激素,参与了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很多过程。
在叶片衰老的过程中,乙烯的含量逐渐升高,同时促进叶片代谢和结构的变化。
玉米叶片衰老研究概况
![玉米叶片衰老研究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db802147a8956bec0975e37a.png)
玉米叶片衰老研究概况摘要:目前生产上推广应用的玉米杂交种早衰现象比较普遍,直接影响籽粒产量和秸秆开发利用。
本文综述了前人对玉米衰老原因、机理及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结果,旨在为人们研究玉米早衰问题及选育持绿性好的优良品种提供帮助。
关键词:玉米;衰老;概况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延缓叶片衰老,保持叶片绿色,延长玉米叶片的光合作用时间,能够提高和延长抽丝后群体光合速率,显著提高产量;花后叶片早衰,绿叶面积减小,光合时间缩短,会明显降低籽粒产量[8,9]。
因此,玉米早衰问题历来都是育种家十分重视的问题。
特别是近年来畜牧业迅速发展,玉米秸秆作为重要的粗饲料来源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保绿型玉米带绿成熟,较非保绿型玉米具有较高的营养品质和较好的适口性。
弄清玉米叶片衰老原因、机理及影响因素,对研究玉米早衰问题及选育持绿性好的优良品种都具有重要意义。
1研究现状1.1玉米衰老的表现玉米衰老是在细胞衰老的基础上首先表现为器官衰老,然后逐渐引起整株衰老。
器官衰老最明显、最主要的表现是叶片失绿、变枯,最后脱落。
叶片衰老在内部结构上表现为细胞的程序化死亡,叶绿体的完整性被破坏,叶绿素含量降低,叶绿体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
叶片衰老的一个典型特征是光合作用的降低,而这种降低是由于叶绿体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引起的,体现在光化学反应和暗反应两个过程。
叶片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的重要器官,玉米干物质的95%左右来自光合积累,根据理论计算,在作物成熟时期如能设法使功能叶片的寿命延长1天,则可增产1%[1]。
由此可见,研究玉米叶片的衰老问题十分重要。
1.2玉米叶片衰老的机理1.2.1营养与衰老玉米生长中心转向生殖生长以后,大量养料和同化物由叶片运往果穗,这样,促使营养器官即叶片衰老。
许多研究表明,摘除果穗或控制授粉,可延迟叶片和整株的衰老进程[1,4,10,12]。
1.2.2激素与衰老叶片衰老过程中,叶绿体和光合蛋白被降解,植物激素对其影响较大。
高级植物生理学
![高级植物生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1d13c5b3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83.png)
高级植物生理学1.设计一个研究植物叶片衰老机理的试验方案(理论依据、研究内容及测定指标、预期结果与分析)。
答:衰老是导致植物自然死亡的一系列退化过程,也是植物器官或生命活动自然终止的一个衰退过程。
叶片衰老是一种受遗传和外界因子,如日照、病害、遮荫、高温、干旱和水涝等逆境影响的高度程序化过程(thomashestoddarj,1982)。
植物衰老的类型1〕整体衰老型:一年生植物或二年生植物在开花结实后出现整株衰老死亡。
2)地上部衰老: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上部随着生长季节的结束而每年死亡,而根系和其他地下部分可以继续生存多年;3)落叶衰老:多年生落叶木本植物的茎和根可以存活多年,而叶子每年都会老化、死亡和脱落。
4)渐进衰老型: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较老的器官和组织随时间的推移逐渐衰老脱落,并被新的器官所取代。
衰老的生物学意义衰老不应被视为导致死亡的消极过程。
植物或器官的衰老对生态适应和养分再利用具有积极意义。
积极方面:如一、二年生植物成熟衰老时,其营养器官贮存的物质降解,运转到发育的种子、块根、块茎等器官中作为贮藏物质被再度利用;秋季树叶老化也有类似情况,输出的物质贮藏在茎和芽中可以再利用;叶片衰老死亡,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上部分死亡,有利于越冬;果实衰老成熟,有利于靠动物传播种子,便于种子的发散和生存。
负面影响:当作物受到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时,它们的适应性会降低,导致营养生长不良、过早老化和谷粒饱满,影响产量和质量。
衰老过程的细胞结构变化结构明显下降,具有一定的有序性。
叶肉细胞中,叶绿体破坏最早,其次是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等,核和膜破坏较迟。
衰老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1)生活力显著下降:生长速率下降(2)蛋白质含量显著降低:随着叶绿体的破坏和降解,蛋白质含量显著降低。
叶片衰老时,总的表现是蛋白质含量显著下降,并伴随蛋白质水解的同时,游离氨基酸积累。
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主要是rubisco的降解,光合功能下降。
叶片的衰老和死亡过程
![叶片的衰老和死亡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5083becb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0b.png)
叶片的衰老和死亡过程叶片是植物体中最为重要和寿命最短的器官之一,它们承担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等关键生理过程。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叶片会经历衰老和死亡的过程。
本文将探讨叶片衰老和死亡的原因、过程以及对植物的影响。
一、叶片衰老的原因叶片衰老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内源因素和外源因素。
1. 内源因素内源因素主要指与叶片生理功能有关的内部因素。
叶片的生命活动会导致其细胞代谢产物的积累,如有害物质、氧化物以及代谢废物等,进而对叶片的结构和功能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的活性氧也是叶片衰老的重要内源因素。
2. 外源因素外源因素主要指环境因素对叶片的影响,如光照、温度、湿度、营养状况等。
过强或过弱的光照、高温或低温、干旱或过湿的环境都会对叶片的生理代谢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加速叶片的衰老过程。
二、叶片衰老的过程叶片的衰老过程包括三个主要阶段:早期衰老、中期衰老和晚期衰老。
1. 早期衰老早期衰老是叶片衰老过程中的第一阶段,此时叶片开始产生一些衰老信号物质,如乙烯、脱落酸等,这些信号物质能够引导其他组织和细胞发生衰老反应。
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开始下降,细胞内部的液泡和细胞壁结构也出现变化。
2. 中期衰老中期衰老是叶片衰老过程中的第二阶段,此时叶片衰老的速度逐渐加快。
叶绿素含量继续降低,细胞质内一些重要酶的活性下降,细胞核染色质也开始发生变化。
同时,叶片脱水速度加快,导致叶片出现干燥、脆弱的现象。
3. 晚期衰老晚期衰老是叶片衰老过程中的最后阶段,此时叶片的衰老已经十分明显。
叶绿素几乎完全降解,细胞核内发生核染色质的解体。
叶片细胞完全脱水,无法继续正常执行光合作用和其他生理功能。
三、叶片死亡的过程叶片死亡是叶片衰老过程的最终结果,在晚期衰老后,叶片会逐渐彻底死亡。
1. 落叶在一些植物中,叶片在晚期衰老后会逐渐失去对植物的作用,最终脱离植物体,落叶成为地面上的落叶堆。
2. 保留而在另一些植物中,叶片虽然衰老死亡,但仍然保留在植物体上,形成干枯的枯叶。
怎样才能延缓果树叶片衰老?防止早期落叶
![怎样才能延缓果树叶片衰老?防止早期落叶](https://img.taocdn.com/s3/m/a00c651d0975f46526d3e18f.png)
怎样才能延缓果树叶片衰老?防止早期
落叶
叶片是果树的营养器官,是制造有机物质(通过光合作用)的工厂,叶片的寿命长短依果树种类而异。
通常落叶果树叶片的寿命多为一个生长季节,秋末冬初即行脱落。
常绿果树叶片的寿命多在一年以上,如柑橘叶片寿命常为14-55个月。
不适的环境条件和农业技术,如大风、旱涝灾害、病虫为害等,均能影响叶的寿命,使其缩短,提早脱落。
早期落叶不仅影响果树当年的产量和果实品质,而且对以后树体的生长发育、越冬和翌年开花结果等都有严重影响。
在果树生产上,为了获取优质高产,必须防止早期落叶:要防止果树早期落叶,应采取如下各种措施:
①切实搞好果园生态建设,例如营造好防护林,搞好果园的排灌系统建设,从而有效地抵御风害及旱涝灾害的侵袭。
②搞好果园土、肥、水管理,合理进行整形修剪,使果树树势强健,叶片色泽浓绿肥厚。
③加强病虫害防治,使叶片免受病虫为害。
1。
白露植物生长特点
![白露植物生长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30d92259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b8.png)
白露植物生长特点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表示秋季进入了后期,天气转凉,白露植物的生长状态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介绍白露植物的生长特点。
一、叶片衰老在白露时节,气温逐渐下降,湿度增加,这对植物的生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一些常绿植物开始出现叶片衰老的现象,老叶逐渐变黄并脱落。
这是因为气温下降导致植物体内的酶活性降低,光合作用减弱,导致植物无法维持原有的生长状态,因此将老叶脱落,以节省能量。
二、果实成熟白露时节,一些果实开始成熟。
比如苹果、梨子等水果,它们经过一个夏季的生长发育,到了白露时节,果实内部的糖分和营养物质积累得较多,果实颜色逐渐变红或变黄,味道也变得更加甜美。
这是因为白露时节的气温适宜,湿度较高,有利于果实的生长和成熟。
三、花期收束白露时节,一些花卉的花期逐渐结束。
比如夏季开花的玫瑰、荷花等,它们在白露时节往往会凋谢,花朵逐渐减少或不再开放。
这是因为白露时节的气温下降,日照时间变短,植物的生长活动减弱,花朵的生长和开放也受到一定的限制。
四、根系生长活跃白露时节,土壤温度逐渐下降,而土壤湿度较高,这对植物的根系生长非常有利。
根系是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的重要器官,白露时节根系的生长活跃,有助于植物吸收和储存水分和养分,为植物的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
五、生长速度减缓白露时节,气温逐渐下降,日照时间变短,这对植物的生长速度有一定的影响。
植物的新陈代谢减慢,生长速度减缓,整个植物的生长进程也相应地变慢。
这是因为白露时节的环境条件不再适宜植物的快速生长,植物需要适应环境的变化并相应地调整生长策略。
总结起来,白露植物的生长特点主要包括叶片衰老、果实成熟、花期收束、根系生长活跃和生长速度减缓。
这些变化是植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和调整,以保证植物能够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生长和繁衍。
了解白露植物的生长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管理和照顾植物,促进其健康生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e Annual Review of Plant Biology叶片衰老1Department of Science Education, Cheju National University, Jeju,Jeju, 690-756, Korea摘要:在叶的生长发育的最后阶段是由叶片衰老所构成的,并且对于植物健康随着叶片到种子繁殖的营养转移的获得这个过程是很关键的。
叶片衰老包含一个调节行为是在高度管理的遗传程序的控制之下的细胞、组织、器官、生物体水平中。
在叶片衰老的分子理解水平上的主要的突破是通过各种各样的衰老突变体和衰老相关基因所获得的,而显示出调节因子和高复合分子调控网络潜在的叶片衰老的本质。
从遗传学角度确定调控因子包含转录调控、激素和应激反应的接收者及信号组成、新陈代谢调控。
关键的议题仍然需要说明,包含与衰老相关的细胞死亡的细胞水平分析,细胞的、器官的、生物体水平衰老的协调的原理,各种各样的衰老影响信号机理集成,和控制叶片寿命的本质。
关键词:寿命,生长老化,细胞程序化死亡,营养再调动,环境因素目录介绍叶片衰老相关的细胞死亡作为细胞程序化死亡叶片衰老相关细胞死亡的结构和生物学变化叶片衰老相关的细胞死亡与其他程序性细胞死亡的分子比较分析叶片衰老的分子和遗传方法叶片衰老的含量测定叶片衰老的遗传分析了解叶片衰老的分子途径叶片衰老的分子遗传调控叶片衰老的启动环境因素和叶片衰老结论和未来挑战介绍在细胞、组织、器官、生物学水平中衰老是年龄依赖性恶化过程,导致死亡和寿命的结束。
叶片衰老是一种器官水平的衰老,但是与细胞和器官的死亡密切相关。
一年生植物经历叶片衰老时是同当他们达到时间生态位的终点时的器官水平的衰老相一致的,我们观察了作物领域的大豆、玉米和水稻的灌浆成熟期。
树木和其他多年生植物,叶片衰老说明了叶片中灿烂秋色叶中的颜色的改变。
叶片衰老不是一个被动的和无管制的退化过程。
衰老过程中,叶片细胞在细胞结构、代谢、基因表达中进行非常有序的变化。
在细胞结构中最早的最重要的变化是叶绿体的分解,细胞器包含高达70%的叶蛋白。
新陈代谢中,碳同化被分解的叶绿素和一些大分子如蛋白质、细胞膜脂质、核酸所代替。
增加代谢活性是在叶片进入营养物输出的生长阶段对细胞物质的积累负责,提供营养给发育中的种子或者其他生长的器官。
因此,尽管叶片衰老在植物器官中是一个有害过程,它也可以被视作一个有利于其他的过程:它通过确保下一代最佳生产时期和植物在给定的时间空间生态位上更好的存活而对确保整株植物健康有很关键的作用。
叶片衰老是一种在发展过程中的进化选择并且是包含在植物的生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然而在农业方面,叶片衰老通过限制生长期而限制作物产量并且还可能引起采收后腐烂例如叶片黄化和蔬菜营养缺失。
因此,研究叶片衰老将不仅提高我们理解一个基本的生物过程,同时也可能为控制叶片衰老提供可能的方法从而提高作物的农业性状。
叶片衰老主要是由生长年龄所控制的。
然而,叶片衰老也受到各种各样内部因素和环境信号的影响并融入了年龄信息:叶片衰老是叶细胞年龄信息与其他内部和环境信号的一个综合的反应。
这一综合衰老反应通过纳入植物的环境和内生状况而提供了在一个特定的生态环境下通过微调叶片衰老的起始时间、进展速度和本质植物最佳适合性。
影响叶片衰老的环境因素包括非生物和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包括干旱、养分限制、极端温度、UV-B照射的氧化压力和臭氧等。
生物因素包括病原体感染和其他植物的遮蔽。
叶片衰老可以过早出现在这些不利的环境条件下。
在自然的衰老叶片中,衰老在一个全叶片水平的协调方式下出现,通常由叶片尖端或边缘向叶基部。
然而,当不平衡的环境压力是针对本地的叶片时,受到压力的叶的范围比其他部分更早的经历了衰老。
因此,叶片细胞表现出了一些位置的等级在衰老过程中。
在一些植物中,叶片衰老可以发生并与其他器官的衰老无明显相关性,比如许多树种,尽管它的发育往往是同其他器官或整株植物的衰老相协调,尤其是结一次果的植物。
在一些结一次果的植物中,生殖发育通常控制叶片的衰老。
这就是在豌豆和大豆中明显观察到的所谓的相关控制,在移动的生殖器官中实际可以扭转衰老叶片向幼嫩叶片的命运。
然而,在一些如拟南芥的植物中,叶片衰老不会出现相关控制,但是叶片衰老在整株植物水平上是同整株植物寿命所对应的。
拟南芥对于分子遗传学研究叶片衰老是一个受欢迎的模式植物。
作为一次结实的植物,它有一个短的生命周期。
它的叶子经历了非常容易区别的发展阶段并且显示出很明确的可重复的衰老过程(图1),这使得遗传分析叶片衰老是可行的。
大量的基因组资源可用于拟南芥,允许快速识别和功能分析衰老调控基因。
在这次审查中,我们讨论了最近的研究进展对于分子和遗传来理解叶片的衰老和寿命,已经获得的成就大部分来自于拟南芥。
它警告说拟南芥的叶在叶片寿命上有一种衰老特征与其他结一次果的植物不同,在拟南芥中不能通过发育的生殖结构控制。
因此,拟南芥的研究发现可能没有透露一些机制包含其他一些植物叶片的衰老。
因此,我们也讨论了来自于其他植物的发现成果。
叶片衰老相关细胞死亡作为一个细胞程序化死亡叶片衰老涉及到细胞死亡是在内生状况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下通过年龄控制的。
程序化细胞死亡(PCD)是一个细胞自杀过程是在外部或内部因素的调节下通过一种活跃的遗传程序引起的。
在叶片衰老中细胞死亡的通过许多活跃的遗传程序控制的。
细胞的死亡发生在叶片衰老因此是PCD的一个类型。
叶器官组成各种细胞类型。
细胞死亡在叶片衰老中是从叶肉细胞开始的之后到其他细胞类型中。
这还显示细胞的死亡不会连续发生而开始于早起死亡细胞的局部之后到整个叶的区域。
PCD在植物各种发育和防御反应中起着关键作用。
在植物中PCD的典型例子是在管状分子的结构,糊粉层细胞相关萌发退化和病原体引起的过敏反应中发现的(HR)。
PCD在叶片衰老中已经同其他PCDs相比有许多显著特征。
首先,细胞衰老涉及细胞水平死亡并最终涵盖整个叶片,而其他的PCDs只涉及局部死亡或发生在有限的组织和细胞类型中。
其次,在叶片衰老中细胞死亡率比在其他PCDs中慢。
再次,从生物功能来说,在叶片衰老中的PCD大部分为了营养活化是从叶片到其他器官包括发育的种子。
叶片是最主要的光合作用器官。
因此,在光合作用阶段对营养积累的最佳利用对植物的健康是很关键的并且严重影响衰老过程的微调控制。
在这方面,叶片衰老过程中的细胞退化是缓慢的,在一定程度上确保有效地转运大分子水解成的养分在衰老过程中。
在细胞衰老中的许多分子活动可以从有利于其他再活化活动上很容易的理解这种观点。
叶片衰老相关细胞死亡的结构和生物学变化叶细胞在衰老阶段显示出一些独特的结构和生化变化。
叶片衰老过程中细胞结构变化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细胞内细胞器的解体顺序。
最早的结构变化发生在叶绿体,即在基粒结构的改变和内容以及形成一种被称为质体小球的脂滴。
相反的,细胞核和线粒体在基因表达和能源产生中是必不可少的,分别保持不变直到衰老的最后阶段。
这反映了叶细胞需要在案衰老过程中保持功能直到衰老的后期,可能是为了有效调动细胞材料。
在叶片衰老的最后阶段,PCD典型的特征为如控制液泡崩裂,染色质浓缩,DNA梯状条带被发现在不同种类植物的自然衰老的叶片中,包括拟南芥、烟草。
这些观测显示叶片衰老涉及到细胞活动最终导致PCD。
最终,原生质和液泡明显的衰变出现。
原生质膜的完整性缺失导致细胞内平衡破坏,从而在衰老叶片中结束了一个细胞的生命。
衰老叶片中细胞的生物学变化首先伴随着降低合成代谢。
所有细胞中多核糖体和核糖体的含量降低相当早,反应了蛋白质合成的降低。
随之而来导致rRNAs和tRNAs的合成降低。
进一步的细胞生物学变化从营养救助上来看很容易理解,例如大分子的水解和再活化,这就要求进行一系列复杂的代谢途径。
叶绿体退化伴随着叶绿素的降解和叶绿体蛋白质的缺失,例如核酮糖二磷酸羧化酶和叶绿素a/b结合蛋白。
游离氨基酸的蛋白质水解取决于一些内在的和肽链端解酶的活动。
衰老相关的半胱氨酸蛋白酶,在液泡中积累,在蛋白质降解中也发挥着作用。
脂质降解酶,如磷脂酶D,磷脂酸磷酸酶,裂解酰基水解酶和脂肪氧化酶,出现在水解和膜质代谢的衰老叶片中。
大部分脂肪酸既在氧化衰老过程中提供能量,或者通过乙醛酸循环转换成α-酮戊二酸。
通过糖异生韧皮部移动糖可以转化成α-酮戊二酸或者在叶蛋白降解过程中使用释放的集合氨基酸。
叶片衰老过程中出现大量的核酸减少。
随着叶片的衰老总的RNA水平迅速降低。
在RNA水平上最初的下降是明显观察到叶绿体的rRNA和细胞质的rRNA水平。
大量的各种各样的rRNA基因物种可能协调控制,尽管在这个方面还没有分析过。
rRNAs数量的减少紧随细胞质mRNA和tRNA。
RNA水平的下降伴随着几个核糖核酸酶的活性增加。
叶片衰老相关的细胞死亡与其他程序性细胞死亡的分子比较叶片衰老相关的细胞死亡的一个明显的问题是在叶片衰老中细胞死亡的途径同其他细胞程序性死亡在分子水平上的不同。
病原体引起的HR中的细胞死亡是最好的特征在植物的细胞程序性死亡中。
病因相关的蛋白质在HR中与细胞程序性死亡相联系。
一些早期的研究显示,在一些植物的叶片衰老期间许多PR基因被诱导。
在叶片衰老同HR的相比较中显示HIN1,是一个HR细胞死亡标志,也表现在叶片衰老后期。
此外,与防护有关的基因包括拟南芥ELI3也表现出衰老相关的诱导。
LSC54基因编码一个metallothionine也高度诱导在衰老和病原体有关的细胞死亡中。
这些研究显示,在分子水平之上,在衰老相关和病原体诱导的细胞死亡之间有共同的步骤存在。
相比之下,一些是为衰老相关和HR相关的PCD的每个具体的分子标记也被确认。
例如,HSR203J在HR中上调控制,但没有叶片衰老过程中出现。
同样,SAG12拟南芥基因表达与叶片衰老相关,但在烟草的HR PCD没有检测到。
因此这两个基因可能在HR PCD 和衰老相关细胞死亡的信号步骤中有一个特定的部分,各自的,显示有特定的分子途径导致这两种PCD类型。
与全球基因表达模式的变化相比较自然的叶片衰老过程同那些忍受缺少营养引起死亡的悬浮培养细胞过程相比已经显示出了在这两种细胞程序性死亡上的不同。
在827种促进衰老的基因中,在因饥饿诱导的PCD的悬浮培养中有326种显示出至少3倍上调。
相比之下,其余的衰老上调的基因并没有显着上调在饥饿诱导的PCD悬浮培养中。
结果表明目前两种PCD过程的独特的途径。
分析叶片衰老的分子和遗传方法与任何其他的生物现象,关键是建立一个准确和适当的叶片衰老的检测。
有两点在叶片衰老上必须认真考虑。
首先,叶片衰老中应测定单叶的基础以及年龄信息。
衰老参数测定使用的植物给定的某一年龄的混合叶片不是一个有效的分析在叶片衰老中,因为每个叶片有不同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