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质量正面临新一轮劣变压力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质量正面临新一轮劣变压力
,现场深入调查必要性并不充分。
二是企业经营形态复杂与客户信用监测手段单一有限存在矛盾。
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近年来经营形态均呈现出复杂化态势。
大型企业多元化经营,投资渠道丰富,资金多向流动,交易对手庞杂。
中小型企业虽然主业单一,但企业大股东自主投资范围较宽,且自有资金与企业资金混用,个人投资风险往往转化为企业经营风险,企业经营风险也可能会向个人财务风险传导。
而银行客户信用风险监测手段总体有限。
虽然各行均建立了贷款风险管理体制,但贷后风险管理主要依赖于前台客户经理将借款企业财务数据的录入,以及对媒体和网络借款企业突发风险的跟踪处置。
通常财务数据存在滞后性,且很多中小企业财务数据真实性存疑,客观上导致银行信用风险监测明显滞后,基本上无法做到实时预警。
而网络或媒体上传播的企业突发风险,实际上是企业经营风险的充分暴露,银行亡羊补牢式的风险处置,并未真正达到实时监测贷款风险的初衷。
三是企业信息高度统一与银行信贷前中后信息传递割裂存在矛盾。
借款企业信息覆盖从贷前调查到贷款到期收回的全过程,具备高度统一性。
但银行信贷经营前中后台的划分,使得企业信息的传递被人为割裂。
对企业授信,是基于客户经理贷前调查的信息;而在贷款审批时借款企业信息已经发生动态变化,但授信往往未实时调整;在贷后到贷款到期这段时间内,贷后风险监测信息往往无法及时传递给授信部门,对前台贷款营销的支撑与指导作用存在断裂。
银行贷款经营重授信轻贷后、重营销轻风险、重审批轻持续管理的问题较为突出,很难全面把控借款企业的经营风险。
四是企业经营风险动态变化和银行贷后风险监测理念落后存在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