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总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1章 全等三角形章末复习课件

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1章 全等三角形章末复习课件

则( )
D
A.△ABD≌△AFE B.△AFE≌△ADC
C.△AFE≌△DFC D.△ABC≌△ADE
第十四页,共三十二页。
3. 如图,点B在AE上,且∠CAB=∠DAB,若要使△ABC≌△ABD,可补充的条件(tiáojiàn)
是 AC=AD .(写出一个即可)
4.如图,把一长一短两根细木棍的一端用螺钉铰合在一起,使长木棍的另一端与射线BC的端点B重
第三页,共三十二页。
讲练结合
1、下列(xiàliè)四个图形中,全等的图形是( C )
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②和③ D.③和④
2、下面(xià mian)是5个全等的正六边形 A、B、C、D、E ,请你仔细观察 A、B、C、D 四个
图案,其中与 E 图案完全相同的是(
).
C
第四页,共三十二页。
角,EF=2.1 cm ,EH=1.1 cm ,HN=3.3 cm .
(1)写出其他(qítā)对应边及对应角; (2)求线段NM及线段HG的长度.
解: (1)∵△EFG≌△NMH,∴最长边FG和MH是对应(duìyìng)边, 其他对应边是EF和NM、EG和NH;对应角是∠E和∠N、 ∠EGF和∠NHM. (2)由(1)知NM=EF=2.1 cm ,GE=HN=3.3 cm ,
5.尺规作图
作一个角等于(děngyú)已知角
知道△ABC 的六个元素中的某三个元素,根据确定三角形的条件,以下四种情 况可作出△ABC: ① 已知三边;
② 已知两边(liǎngbiān)及其夹角; ③ 已知两角及其夹边;
④ 已知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
2021/12/13
第二十九页,共三十二页。
布置作业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课件注:直接按Ctrl键点击你所要下载的课件即可.可以长期关注11.1 全等三角形PPT课件.ppt11.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PPT课件1.ppt11.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PPT课件2.ppt11.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SA AAS) PPT课件.ppt11.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PPT课件.ppt11.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SS) PPT课件.ppt11.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2PPT课件.ppt11.2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PPT课件.ppt11.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PPT课件1.ppt11.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PPT课件2.ppt12.1 轴对称 PPT课件1a.ppt12.1 轴对称 PPT课件2a.ppt12.1 轴对称 PPT课件3a.ppt12.2 作轴对称图形PPT课件1.ppt12.2 作轴对称图形PPT课件2.ppt12.2 作轴对称图形PPT课件3.ppt12.2 作轴对称图形PPT课件4.ppt12.2.1 作轴对称图形PPT课件.ppt 12.2.2 用坐标表示轴对称PPT课件.ppt 12.3.1 等腰三角形PPT课件1.ppt12.3.1 等腰三角形PPT课件2.ppt12.3.1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课件.ppt 12.3.1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课件1.ppt 12.3.1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课件2.ppt 12.3.1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课件3.ppt 12.3.2 等边三角形PPT课件1.ppt12.3.2 等边三角形PPT课件2.ppt12.3.2 等边三角形PPT课件3.ppt13.1 平方根PPT课件1.ppt13.1 平方根PPT课件2.ppt13.1 平方根PPT课件3.ppt13.1 平方根PPT课件4.ppt13.1 平方根PPT课件5.ppt13.1 算术平方根PPT课件.ppt13.1 习题讲解PPT课件.ppt13.2 立方根PPT课件1.ppt13.2 立方根PPT课件2.ppt13.2 立方根PPT课件3.ppt13.2 平方根、立方根习题课课件.ppt13.2 习题讲解PPT课件.ppt13.3 实数PPT课件1.ppt13.3 实数PPT课件2.ppt13.3 实数PPT课件3.ppt13.3 实数(实数的概念)课件.ppt13.3 实数习题讲解课件.ppt14.1 变量与函数的初步认识课件.ppt14.1.1 变量PPT课件.ppt14.1.2 变量与函数PPT课件1.ppt 14.1.2 变量与函数PPT课件2.ppt 14.1.2 函数PPT课件.ppt14.1.3 函数的图象PPT课件1.ppt 14.1.3 函数的图象PPT课件2.ppt 14.2 一次函数_待定系数法PPT课件.ppt 14.2 一次函数_复习课PPT课件.ppt 14.2 一次函数_实际问题PPT课件.ppt 14.2 一次函数_正比例函数PPT课件.ppt 14.2 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课件.ppt 14.2.1正比例函数(第1课时)课件.ppt 14.2.1正比例函数(第2课时)课件.ppt 14.3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1课时).ppt 14.3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2课时).ppt14.3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3课时).ppt 14.3.1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课件.ppt 14.3.2一次函数与与一元一次不等式.ppt 14.3.3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ppt14.3.4用函数观点看方程(组)与不等式1.ppt 14.3.4用函数观点看方程(组)与不等式2.ppt14.3.4用函数观点看方程(组)与不等式3.ppt15.1 整式的乘法PPT课件1.ppt15.1 整式的乘法PPT课件2.ppt15.1 整式的乘法(1)PPT课件.ppt15.1 整式的乘法(2)PPT课件.ppt15.1.1 单项式乘以单项式PPT课件.ppt 15.1.2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课件1.ppt 15.1.2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课件2.ppt 15.1.3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课件.ppt15.1.4 同底数幂的乘法PPT课件.ppt15.2 乘法公式(第1课时)PPT课件.ppt 15.2 乘法公式(第2课时)PPT课件.ppt 15.2 乘法公式(第3课时)PPT课件.ppt 15.2 乘法公式_平方差公式课件.ppt15.2.1 平方差公式PPT课件.ppt15.2.2 完全平方公式PPT课件.ppt15.3 整式的除法(第1课时)课件.ppt 15.3 整式的除法(第2课时)课件.ppt 15.3.2 单项式除单项式PPT课件.ppt 15.3.2 整式的除法PPT课件.ppt15.4 因式分解.ppt15.4 因式分解(1).ppt15.4 因式分解(2)(平方差公式).ppt 15.4 因式分解(3)(完全平方公式法).ppt 15.4《因式分解》复习ppt课件.ppt。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全套ppt课件(共1200页)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全套ppt课件(共1200页)

由以上讨论可知,可以围成底边长是4cm的等腰三角形.
例4 如图,D是△ABC 的边AC上一点,AD=BD, 试判断AC 与BC 的大小.
三角形的分类 问题1:观察下列三角形,说一说,按照三角形内角 的大小,三角形可以分为哪几类?
锐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问题2:你能找出下列三角形各自的特点吗?
三边均 不相等
有两条 边相等

顶角 底角
三条边 均相等
不等边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底边
总结归纳
➢三条边各不相等的三角形叫做不等边三角形 ; ➢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
物到微小的分子结构,都有什么样的形象? (2)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形象呢?试举例.
讲授新课
三角形的概念
问题1:观察下面三角形的形成过程,说一说什么叫三角形? A
定义: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
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作三角形.
B
C
问题2:三角形中有几条线段?有几个角?
有三条线段,三个角 边:线段AB,BC,CA是三角形的边. 顶点:点A,B,C是三角形的顶点, 角:∠A,∠B,∠C叫作三角形的内角,简称三角
例3 用一条长为18cm的细绳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 (1)如果腰长是底边长的2倍,那么各边的长是多少? (2)能围成有一边的长是4cm的等腰三角形吗?为什么 ?
解:(1)设底边长为xcm,则腰长为2xcm, x+2x+2x=18. 解得 x=3.6. 所以三边长分别为3.6cm、7.2cm、7.2cm.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在A点的小狗,为了尽快吃到B点的香肠,它 选择A B 路线,而不选择A C B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三角形的边》三角形说课研讨复习教学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三角形的边》三角形说课研讨复习教学课件

则三边长为6cm,10cm,10cm,可以围成三角形。
②若腰长为6cm,则底边长为14cm。
则三边长为6cm,6cm,14cm,则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所以不
能围成三角形。
拓展提升
若a,b,c是△ABC的三边长,化简|a-b-c|+|b
-c-a|+|c+a-b|.
解: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两边之和
大于第三边,得
一个三角形,若不符合就不可能构成一个三角形。
解:(1)设底边长为xcm,则腰长为2xcm,
x+2x+2x=18,可得:x=3.6cm
所以三边长分别为3.6cm、7.2cm、7.2cm。
(2)若4cm的边长为腰长,则底边长为18-2×4=10cm,
由于4+4=8<10,所以不能围成三角形。
若4cm的边长为底边长,则腰长为
的形状。
课堂互动
Classroom Interaction
课后回顾
01
02
03
“ THANKS

任何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何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知识巩固
1.下列长度的三根小木棒能构成三角形的是( D)
A.2cm,3cm,5cm
B.7cm,4cm,2cm
C.3cm,4cm,8cm
D.3cm,3cm,4cm
解析:A、因为2+3=5,所以不能构成三角形,故A错误;
B、因为2+4<6,所以不能构成三角形,故B错误;
人教版 数学八年级上册
中物理
第十一章 三角形
11.1.1 三角形的边(课堂测试)
第二课时
课堂测试(概念理解)
1.右图中有多少个三角形?
△ABE, △ABC,△BCE, △BCD ,△CDE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13章 轴对称 第十三章 小结与复习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13章 轴对称 第十三章 小结与复习

课堂小结
轴对称图形 轴对称

垂直平分线
对 称
等腰三角形
Hale Waihona Puke 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轴对称的性质
关于坐标轴对 称的点的坐标
轴对称 作图
性质和判定
性质
判定
性质
判定
含 30° 角的直角三角形 的性质
课后作业
见教材本章复习题
2. 判定 (1) 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 有一个角是 60° 的_等__腰__三__角__形__是等边三角形. 六、有关作图 1. 过已知直线外的一点作该直线的垂线;
2. 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3. 最短路径问题:(1) 牧人饮马问题;(2) 造桥选址问题.
A
1
A1
O1
x
+ PC 最小,并直接写出 P 点
的坐标.
解析:(1) 先找出点 A、B、C 关于 y 轴的对称点,再依
次连线即可.
y
(2) 找出点 A 关于 x 轴的对称 点 A',连接 A'C,A'C 与 x 轴
BC
的交点即是点 P 的位置.
A
1O
x
A' P(-3,0)1
方法总结
坐标系中作轴对称图形,一般先根据点关于坐标轴 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找出对称点,而后连线即可. 点 (x,y) 关于 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x,-y) ,关于 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x,y).
八年级数学上(RJ) 教学课件
第十三章 轴对称
小结与复习
要点梳理
考点讲练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要点梳理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复习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示范课获奖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复习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示范课获奖课件

P27
P27
P27
练习
7:如图,已知,EG∥AF,请你从下面三个条件中,再选出两 个作为已知条件,另一种作为结论,推出一种正确旳命题。 (只写出一种情况)①AB=AC ②DE=DF ③BE=CF
已知: EG∥AF 求证:
A
E
B
G
D
C F

拓展题
8.如图,已知∠A=∠D,AB=DE,AF=CD,BC=EF. 求证:BC∥EF
▪例5:如图,在△ABC 中,AD⊥ BC,CE⊥ AB,垂足分别为D、E, AD、CE交于点H,请你添加一种合 适旳条件: BE=EH ,使 △AEH≌△CEB。
▪ 例6:求证:三角形一边上旳中线不大于其他两边之和旳二
分已之知一:。如图,AD是△ABC
旳中线,求证:AD
1 2
(
AB
AC)
证明: 延长AD到E,使DE=AD,连结BE
2.点A、F、E、C在同一直线上,AF=CE, BE = DF,BE∥DF,求证:AB∥CD。
证明: AF CE
AE CF
又 BE ∥DF 1 2
又 BE DF
AEB ≌ CFD
A C
AB ∥CD
3、如图:在△ABC中,∠C =900,AD 平分∠ BAC,DE⊥AB交AB于E, BC=30,BD:CD=3:2,则 DE= 12 。
知识点
1.全等三角形旳性质: 相应边、相应角、相应线段相等,周长、面积也相等。
2.全等三角形旳鉴定: ①一般三角形全等旳鉴定:
SAS、ASA、AAS、SSS
②直角三角形全等旳鉴定:
SAS、ASA、AAS、SSS、HL
知识点
3.三角形全等旳证题思绪:

八年级数学上册ppt课件 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ppt课件 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ppt课件 人教版
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
八年级数学上册ppt课件 人教版
说教 材
说课 标
说建 议
说课标
四个领域的内容标准 数与代数 空间与图形 实践
与综合应用 统计与概率
课程标准
课程理念
1.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2.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3.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1知识与技能目标 2数学思考 3解决问题 4情感与态度
1实数 了解平方根 算术平方 根 立方根的表示 运算 2实数与无理数 实数与数轴 上的点一一对应
1会进行简单的 整式乘法运算
2会推导乘法公 式 进行计算
3会用提公因式 法 公式法 进行 因式分解 1全等的概念 全等的条件 体
会证明步步有据
2认识轴对称 他的基本性质
3作对称图形
4欣赏轴对称图形
具 体 目 标
第十四章一次函数
变量
函数
像函 数 的 图
变量与 函数


一次

函数


一次函数
一 次 函 数
八上第十五章 整式的乘除知识树
同底数幂 的乘法
幂的乘方
(a平b)方a(差b公)式a2b2(a完b)全2平a2 方公2a式bb2
零指数和负 整数指数幂
积的乘方
乘法公式
单项式乘 幂的乘法运算 以单项式
单项式乘 以多项式
教材 的 处 理
围绕重点知识学习
用好教材中的例题和 习题
注意实验猜想 推理归纳
基过 础程 与与 能结 力果
关注学生获得知识的 过程与方法
联系学生实际操作能 力联系
学生的生活经验积累
说建议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 第12章全等三角形 课件(共48张PPT)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 第12章全等三角形 课件(共48张PPT)
的依据是_H__L_.
第3题
4.如图,AO=BO,下列条件不能判定△AOD≌△BOC 的是( B )
A.OC=OD C. ∠A=∠B
第4题 B.AD=BC D.∠C=∠D
【考点 3】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 5.如图,在△ABC 中,∠C=90°,AD 平分∠BAC,AB=6,CD
=2,则点 D 到 AB 的距离是_2_,△ABD 的面积是_6_.
用 HL 证 Rt△ABC≌Rt△DEC. 得 ∠A=∠D, 从而 AB∥DE.
10.如图,在△ABC 和△DEF 中,下面有四个条件,请你在其中 选 3 个作为题设,余下的 1 个作为结论,写一个真命题,并加 以证明. ① AB=DE;②AC=DF;③∠ABC=∠DEF;④BE =CF.
题设:①③④;结论:② 证明提示:BC=BE+EC=CF+EC=EF. 用 SAS 证明△ABC≌△DEF,从而 AC=DF.
证明:(1)如图,连接 AF, ∵Rt△ABC≌Rt△ADE,∴AC=AE,BC=DE, ∵∠ACB=∠AEF=90°,AF=AF, ∴Rt△ACF≌Rt△AEF, ∴CF=EF.∴BF+EF=BF+CF=BC, ∴BF+EF=DE;
(2)如图,DE=BF-EF,理由是: 连接 AF,∵Rt△ABC≌Rt△ADE, ∴AC=AE,BC=DE, ∵∠E=∠ACF=90°,AF=AF, ∴Rt△ACF≌Rt△AEF,∴CF=EF, ∴DE=BC=BF-FC=BF-EF,即 DE=BF-EF.
24.已知 Rt△ABC≌Rt△ADE,其中∠ACB=∠AED=90°. (1)将这两个三角形按图①方式摆放,使点 E 落在 AB 上,DE 的延长线交 BC 于点 F.求证:BE+EF=DE; (2)改变△ADE 的位置,使 DE 交 BC 的延长线于点 F(如图②), 写出此时 BF、EF 与 DE 之间的等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复习课件-课件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复习课件-课件

求证: ∠ABC=∠DCB.
A
D
B
C
【证明】 取AD,BC的中点N,M,
连接BN,CN,MN,则有AN=DN,BM=CM.
A ND
在△ABN和△DCN中,
AN=DN,
∠A= ∠D, AB=CD,
B
C
M
∴ △ABN ≌ △DCN(SAS).∴ ∠ABN = ∠ DCN, NB=NC.
在△NBM和△NCM中,

【证明】 ∵CE⊥AD, ∴ ∠AGE=∠AGC=90 °.
在△AGE和△AGC中,
∠AGE=∠AGC, AG=AG, ∠EAG=∠CAG, ∴ △AGE ≌ △AGC(ASA), ∴ GE =GC. 在△DGE和△DGC中,
D
C
EG=CG, ∠ EGD= ∠ CGD=90 °,
DG=DG. ∴ △DGE ≌ △DGC(SAS). ∴ ∠DEG = ∠ DCG.
【证明】 ∵AO平分∠BAC,CD⊥AB于点D,
A
BE⊥AC于点E, ∴OD=OE, ∠ODB=
∠OEC=90 °. 在△BOD和△COE中, ∠ODB= ∠OEC=90 °,
D
E
O
OD=OE, ∠DOB= ∠EOC,
B
C
∴ △BOD ≌ △COE(ASA),∴OB=OC.
专题二 证明角相等
【例2】如图,在△ABC中,AD平分∠BAC,CE⊥AD于点G,交
判 定 一般三角形 SSS,SAS,ASA,AAS
直角三角形 除上述判定方法之外,还
有“HL”
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
角平分线的判定定理
专题复习
专题一 证明线段相等
【例1】如图,点D、E分别在线段AB、AC上,已知AD=AE, ∠B= ∠C,H为线段BE、CD的交点,求证:BH=CH.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四章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小结与复习教学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四章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小结与复习教学课件
∴420>1510.
考点二 整式的运算
例3 计算:[x(x2y2-xy)-y(x2-x3y)] ÷3x2y,其中x=1,y=3.
解析:在计算整式的加、减、乘、除、乘方的运算中,一要注意运算顺序;二要熟练
正确地运用运算法则.
解:原式=(x3y2-x2y-x2y+x3y2) ÷3x2y
=(2x3y2-2x2y) ÷3x2y
例6 把多项式2x2-8分解因式,结果正确的是( C )
A.2(x2-8)
B.2(x-2)2
C.2(x+2)(x-2) D.2x(x- )
4 x
归纳总结
因式分解是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它与整式乘法互为逆 运算,因式分解时,一般要先提公因式,再用公式法分解,因式分解要求 分解到每一个因式都不能再分解为止.
3.(1)已知3m=6,9n=2,求3m+2n,32m-4n的值. (2)比较大小:420与1510. 解:(1)∵3m=6,9n=2, ∴3m+2n=3m·32n=3m·(32)n=3m·9n=6×2=12. 32m-4n=32m÷34n=(3m)2÷(32n)2=(3m)2÷(9n)2=62÷22=9. (2) ∵420=(42)10=1610, ∵1610>1510,
=a2-(b-3)2=a2-b2+6b-9. (3)原式=[(3x-2y)(3x+2y)]2
=(9x2-4y2)2=81x4-72x2y2+16y4
11.用简便方法计算
(1)2002-400×199+1992; (2)999×1 001. 解:(1)原式=(200-199)2=1;
(2) 原式=(1000-1)(1000+1) =10002-1 =999999.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12.2 复习小专题(二)构造全等三角形常见辅助线的添法 课件(共20张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12.2  复习小专题(二)构造全等三角形常见辅助线的添法 课件(共20张
9
知识点二:利用“截补法”构造全等三角形
归纳总结
不管是截长法还是补短法,往往都需要连接 其他线段,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 质解决问题.
10
知识点三:利用“倍长中线法”构造全等三角形
典例分析
例3:如图,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
求证:AD< (AB+AC)
A
通过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将
AD AB ,AC转化到同一个三角形中来求解. B D
C
E
11
知识点三:利用“倍长中线法”构造全等三角形
典例分析
A
例3:如图,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
求证:AD< (AB+AC)
B
2
DC
证明:延长AD至点E,使得DE = AD,连接BE.
E
∵AD是BC边上的中线, ∴点D为BC的中点,∴BD=CD.
∴∠F=∠4.
6
知识点二:利用“截补法”构造全等三角形
大显身手
1.如图,AD为△ABC的角平分线,AB >AC,
A
求证:AB﹣AC> BD﹣DC.
E
B
DC
7
知识点二:利用“截补法”构造全等三角形
大显身手
2.如图,在△ABC中, B=2∠C,AD是BC边上的高.
求证:CD=AB+BD.
A

E
BD
C
B
从结论出发,把较长的线段AB截成与 AC,BD分别相等的两条线段,或延长较短的线段AC, 使延长后的线段的长等于线段AB的长,再利用三角 形全等即可证明.
4
知识点二:
解:如图,在线段AB上截取AF=AC连接EF C ∵AE,BE分别平分∠CAB和∠DBA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积的乘方》说课教学复习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积的乘方》说课教学复习课件

随堂测试
3.如果
3+
1
=27 ,则 =_____

【详解】
解:3+ = 27
3 × = 27

3
× = 27
又将 = 3代入,得:
27 ⋅ = 27
= 1
随堂测试
20
4.若 = 2, = 5,则(2 ) =__________.
【详解】
幂的乘方的逆运算:
(1)x13·x7=x(20)=(
x4
)5=(±x5 )4=(± x2 )10
(2)a2m =(±am )2 =(±a2 )m (m为正整数)
55
44
33
应用:若 a=3 ,b= 4 ,c=5 , 比较a、b、c 的大小.
11
解: ∵ 355 =(35)
= 24311 ,
11
444 =(44)
法则公式
法则中运

计算结果
底数
指数
a m a n a mn
乘法
不变
相加
幂的乘方
( a m)n a mn
乘方
不变
相乘
积的乘方
(ab)n =anbn
乘法、乘方
同底数幂的乘法
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
再把所得的幂相乘。
试一试
(1) (3x)3= 3x×3x×3x=3×3×3×x×x×x=
(2)(2x2)3= 2x2×2x2×2x2=2×2×2×x2×x2×x2=
(3)原式=a3m+3.
(4)原式=(a6)4=a24.
(5)原式=(a+2b)8.
(3)(am+1)3;
【归纳总结】幂的乘方计算“两注意”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课件
11.2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课件
阅读与思考 为什么要证明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课件
11.3 多边形及其内角和
第十一章 三角形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课件
11.1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课件
信息技术应用 画图找规律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课件
数学活动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课件
小结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课件 目录
0002页 0103页 0168页 0243页 0348页 0381页 0434页 0466页 0493页 0641页 0760页 0798页 0828页 0891页 0953页 1043页 1073页
第十一章 三角形 信息技术应用 画图找规律 阅读与思考 为什么要证明 数学活动 复习题11 12.1 全等三角形 信息技术应用 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数学活动 复习题12 13.1 轴对称 信息技术应用 用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 实验与探究 三角形中边与角之间的不等关系 数学活动 复习题13 14.1 整式的乘法 阅读与思考 杨辉三角 数学活动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课件
信息技术应用 探究三角形全等 的条件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课件
12.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课件
数学活动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课件
复习题11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课件
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课件
1பைடு நூலகம்.1 全等三角形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课件
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复习课(共25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复习课(共25张PPT)
【思维模式】在证明线段相等或角相等的题目中,通常通过证明 这两条线段或角所在的三角形全等来得到线段相等或角相等,若这 两条线段或角在不可能全等的两个三角形中,还可寻求题目中的已 知条件或图形中的隐含条件通过等量代换来达到证明全等的目的.
例3: 第一节数学课后,老师布置了一道课后练习:如图,已知在Rt△ABC中 ,AB=BC,∠ABC=90°,BO⊥AC于点O.点P,D分别在AO和BC上,PB= PD,DE⊥AC于点E.
O,请写出图中一组相等的线段______________.
5. 如图,△ABC≌△DEF,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写出x=
_____.
20
AC=BD或BC=AD OD=OC或OA=OB.
考点3 等腰、等边三角形与全等的综合(考查频率:★★★☆☆) 命题方向:(1)等腰直角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的综合问题; (2)等边三角形与全等的综合问题.
D.1cm
例1:如图,A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的底角的平分线,∠C= 90°,求证:AB=AC+CD.
【思维模式】(1)不管是过点D作AB的垂线也 好,还是延长AC也好,实际上都是利用了角平分 线的轴对称性构造的全等三角形,得出一些相等 的线段或相等的角解决问题;(2)人教课本书 后习题给出了角平分线的另一条性质,即图中 CD∶BD=AC∶AB,这一结论在解决很多面积有 关问题的时候,也能带来方便.
6. 如图,△ABC和△ECD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DCE =90°,D为AB边上一点.求证:BD=AE.
考点4 角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考查频率:★★★☆☆) 命题方向:(1)直接考查角平分线基本图形能得到的一些基本结论;(2)角平 分线与其它知识(如中位线、等腰、垂直平分线等)的综合(后面再列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 对角线
n边形内角和、外角和、对角线
四边形
五边形
六边形
n 边形


过一个顶
1 点的对角
线条数
分成的三 角形个数
2
内角和 2×1800
外角和
3600
2
3 n-3
3 4 n-2
3×1800 4×1800 (n-2)×1800
3600
3600
3600
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
全等形
知识结构
解决问题
全等三角形
A
A
F
A
E
D
F
B
D CC
B B
CD
E
5.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三角形内部一点. (重心)
6. 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三角形内部一点(. 内心)
三角形的中线
表示法:
① AD是△ABC的 BC上的中线.
② BD=DC=½BC.
A
B
D
C
中线把三角形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
考点:三角形的三线
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A:三角形的三条中线都在三角形内。 B:直角三角形的高线只有一条。 C: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都在三角形内。 D:钝角三角形内只有一条高线。
=180°-(180°-(∠1+∠2+∠A)
B
=∠1+∠2+∠A=135°.
O 1
图1
2 C
三角形木架的形状不会改变,而 四边形木架的形状会改变.这就是说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而四边形没有 稳定性。
了解一下
可表示为:五边形ABCDE或
五边形AEDCB
A
内角
E
外角 B
1
C
对角线:连接多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 点的线段。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总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期末总复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地十三章 地十四章 第十五章
三角形 全等三角形 轴对称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 分式
三角形知识结构图
三角形的定义、分类 三角形的边
与三角形有 关的线段
三 角 形
与三角形有 关的角
高 中线 角平分线 三角形内角和 三角形外角和 内角与外角关系
对应边相等 对应角相等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SSS、SAS、ASA、AAS、HL)
角平分线上点到两边的距离相等 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角平分线上
知识回顾: 包括直角三角形
一般三角形 全等的条件:
1.定义(重合)法;
解题 2.SSS;
中常 3.SAS;
不包括其它形
用的 4种
4.ASA;
状的三角形
方法 5.AAS.
A
∴ Rt△ABC≌Rt△BAD (HL)
∴BD=AC
C B
三、方法指引
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基本思路:
(1):已知两边----
找第三边 (SSS) 找夹角 (SAS) 找是否有直角 (HL)
已知一边和它的邻角 (2):已知一边一角---
2. 三角形的分类
(1) 按角分
锐角三角形
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2) 按边分
三边都不相等的三角形
三角形
底边和腰不等的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2.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两边之差<第三边<两边之和
练一练
下列条件中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C
O
∠C=∠B(已知)
B
C
∴△ADC≌△AEB(ASA)
∴AD=AE(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又∵AB=AC(已知)
∴AB-AD=AC-AE即BD=CE(等式性质)
牛刀小试
已知,如图,∠1=∠2,∠C=∠D
求证:AC=AD
D
证明:在△ABD和△ABC中
∠1=∠2 (已知)
1
∠D=∠C(已知)
A2
B
AB=AB(公共边)
C 证明: 在△ABC与△BAD中
AC=BD
A
∠CAB=∠DBA
AB=BA
∴△ABC≌△DEF(SAS)
D B
牛刀小试
如图,已知点D在AB上,点E在AC上,BE和CD相
交于点O,AB = AC,∠B = ∠C.
A
求证:BD = CE
证明 :在△ADC和△AEB中 ∠A=∠A(公共角)
Hale Waihona Puke DEAC=AB(已知)
A、 5cm, 13cm, 7cm B、 3cm, 5cm, 9cm C、 14cm, 9cm, 6cm D、 5cm, 6cm, 11cm
三角形的两边为7cm和5cm,则第三边x的 范围是_2_c_m__<__X__<__1_2_c;m
4. 三角形的三条高(或高所在直线)交于一点.(垂心)
锐角三角形三条高交于三角形内部一点; 直角三角形三条高交于直角顶点; 钝角三角形三条高所在直线交于三角形外部一点.
A
BDC
三角形外角和定理
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3600
A A
B
C
B
C
三角形的外角与内角的关系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
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例3 △ABC中,∠B=
1 3
∠A=
∠14 C,求
△ABC的三个内角度数.
解:设∠B=xº,则∠A=3xº,∠C=4xº,
例:在三条边都不相等的三角形中,同一条边上的中 线 ,高和这边所对角的角平分线,最短的是( B)
A:中线。 B:高线。 C:角平分线。 D:不能确定。
7、在△ABC中,∠A是∠B的2倍,∠C比 ∠A+∠B还大30°,则∠C的外角为__7_5_°_度, 这个三角形是_钝__角_三角形
8、如图,已知:AD是△ABC的中线, △ABC的面积为50cm2,则△ABD的面积是 __2_5_c_m_2_.
直角三角形 全等特有的条件:HL.
牛刀小试
如图,AB=AC,AE=AD,BD=CE,
求证:△AEB ≌ △ ADC。
A
证明:∵BD=CE
∴ BD-ED=CE-ED, 即BE=CD。
B ED C
在AEB和ADC中,
AB=AC
AE=AD
BE=CD
∴ △AEB ≌ △ ADC (sss)
牛刀小试
如图,AC=BD,∠CAB=∠DBA,你 能判断BC=AD吗?说明理由。
∴△ABD≌△ABC (AAS)
∴AC=AD
(全等三角形对应
C
边相等)
牛刀小试
已知:如图,在△ABC和△ABD中,AC⊥BC, AD⊥BD,垂足分别为C,D,AD=BC,
求证: BD=AC.
证明:∵ AC⊥BC, AD⊥BD
D
∴∠C=∠D=90°
在Rt△ABC和Rt△BAD中
A B BA
B
C
AD
从而:x+3x+4x=180º,解得x=22.5º.
即:∠B=22.5º,∠A=67.5º,∠C=90º.
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例4 如图,点O是△ABC内一点,∠A=80°, ∠1=15°,∠2=40°,则∠BOC等于( )
A. 95° B. 120° C. 135° D. 650
A
分析与解: ∠O=180°-(∠OBC+∠OC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